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2024-06-2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1篇)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1

浅析化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浅析煤矿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措施与办法浅析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关于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探讨论煤矿安全文化与安全生产煤矿安全培训健康发展的意义探讨煤矿安全培训信息化发展的新动向煤矿安全文化对员工行为安全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 10 煤矿安全文化量表设计及开发研究新时期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策略研究浅谈煤矿安全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实践GPRS与GIS在多级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浅论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问题建筑安全事故及对策的分析与研究建筑安全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浅析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与潜在经济效益建筑安全应急管理的模糊动态响应研究

6建筑安全监督系统安全管理研究浅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制度的现状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建筑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9 建筑安全问题的经济效益研究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初探浅析高层建筑安全监控措施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 13 浅议高层建筑安全设计建筑安全生产差异化监管方式研究基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的建筑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16 浅论建筑装修与建筑安全问题社区高层建筑安全危机应对措施研究建筑安全预警管理系统构建研究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问题及监督管理研究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管理研究在役起重机械的安全可靠性研究大型起重机械安全预警机制的研究浅析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问题

6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检测管理研究浅析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浅析起重机械安全隐患浅析及对策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浅析我国机械安全标准化发展现状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2

在420篇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中,共有参考文献4528篇,最多的20篇,最少的3篇,每篇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平均为10.78篇,不到11篇。对于反映四年专业学习水平的毕业论文来说,11篇参考文献偏少,说明同学们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与利用还是有限的,但这还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些参考文献作一些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1. 参考文献的著录不规范

著录不规范是所有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的著录五花八门,如果严格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025.32 GB7714-87) 的标准衡量,完全符合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的毕业论文凤毛麟角,在420篇毕业论文中,基本符合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的毕业论文只有65篇,占15.38%;84.62%的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不符合规范,不符合参考文献著录规范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1 著录项目不全

在参考文献的著录中,基本的著录项目有:序号、著者、书名或题名、文献类型、出版地、出版者(期刊文章著录刊名)、出版年月(期刊年、卷期号)、起止页码等。在我们抽查的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这些著录项目或多或少都有缺失,有缺其中一项的,最常见的是缺起止页码、缺文献类型、缺出版地和缺时间;也有同时缺几项的,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著录项目(如著者、书名或题名)的缺失令人匪夷所思,有的干脆就只有一个书名或题名,这只能说明同学们对著录事项不了解,或者对参考文献的著录不认真。

1.2 著录格式不标准

参考文献的著录除了必备的项目之外,对著录格式也有规定的要求。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著录格式是:[序号]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起止页码.例如:[1]刘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98.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是:[序号]著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例如:[1]符莎莉.品牌空心化危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 (5):6-7.

在我们抽查的毕业论文中,除了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不全外,格式的错误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几乎所有的论文都存在问题。格式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没有序号或序号标识错误,没有括号或不是用方括号“[]”表示;著录符号不正确,有的甚至增加不必要的标识符号,特别是将书名或题名、期刊刊名加上书名号;著录项目顺序颠三倒四,没有按规定的顺序著录;还有文献类型标识符号的错误,等等。有些同学甚至在同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出现前后著录格式不一致的情况。

2. 参考文献透露的信息

除了参考文献的著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之外,从参考文献部分列示的具体文献来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更是值得关注。

2.1 文献类型的统计分析

我们把参考文献大致分为著作、期刊论文、网络文献及其他文献类型等四种,在4528篇参考文献中,著作1580篇、期刊论文1872篇、网络文献488篇、其他文献类型304篇、没有标注或无法得知文献类型的284篇,所占比例分别是34.89%、41.34%、10.78%、6.71%和6.27%。从文献类型的分布来看,网络文献所占比例很低,说明同学们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的能力较差,这与青年学生的网络利用能力不相称;其他文献类型所占比例也很低,并且主要是报纸,说明同学们对会议报告、学位论文等非公开出版物不够重视。虽然著作和期刊所占比例较高,但表现出来的问题不容乐观,在参考文献中列示的著作绝大部分是教材,并且很多是本科二、三年级的教材,专著极少;在期刊文献中,低档次期刊论文多、核心期刊论文少,中文期刊论文多、外文期刊论文少,在1872篇期刊论文中,核心期刊756篇,仅占40.38%,经济学领域最权威的期刊《经济研究》仅出现过4次,在非核心期刊中,一些不知名的期刊、一些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报占了相当的比例,说明同学们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对本学科、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前沿缺乏基本的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处于一种低水平模仿的层次。既然核心期刊论文的引用水平如此之低,外文文献少就在情理之中了,在所有参考文献中,外文文献只有16篇,这和外语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说明外语教与学的方向出了问题,而且说明专业外语的教学是存在问题的。

2.2 参考文献的时间分布

分析参考文献的时间分布状况,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最新资料的获取能力,所引用的资料的时效性,也可以间接地反映选题的现实性。2006级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一般是在2010年三四月份,所以我们把2009年以后(含2009年)的文献看作是一年以内,2008年的文献为1-2年的文献,2007年以前(含2007年)的文献列入三年及三年以上的文献。根据我们的统计,在4528篇参考文献中,一年以内的文献1508篇,占33.3%;1-2年的文献744篇,占16.43%;三年及三年以上的文献1868篇,占41.25%;没有标明时间的408篇,占9.01%。一年以内的文献只占三分之一,二年以内的文献不到一半,三年及三年以上的文献是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主要来源,在三年及三年以上的文献中,上个世纪90年代的文献数量相当多,八十年代的文献也不鲜见。在一个经济急速变革的时代,在经济学研究成为显学的今天,同学们还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这一方面说明同学们对新的理论、新的观点知之甚少,不重视对最新文献的检索和利用,另一方面反映我们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是存在问题的,我们研究的问题落后于时代,缺少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3. 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针对从上面的分析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3.1 从思想上重视参考文献的撰写

从调查来看,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老师,对参考文献都是不够重视的,觉得参考文献是可有可无的部分,甚至就是一个摆设。这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传统,另一方面是没有将参考文献作为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毕业论文的质量联系起来,所以每一个毕业生和每一个指导老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参考文献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参考文献的撰写。

3.2 统一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标准

统一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标准不仅是追求形式上美观,而且有方便检索的作用,所以不应看成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在参考文献的著录中,基本的著录项目要齐全,著录项目的顺序,标识符号要正确,教学管理部门和各指导老师应该对学生作出严格而具体的要求,这些问题只要我们重视,是比较容易解决的,而且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3 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

毕业论文的选题不仅要强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要具有现实意义,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现实经济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题的来源可以是学生自己从毕业实习中发现问题,也可以由指导老师提供参考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生自己拟定题目的指导老师要严格把关。

3.4 加强文献检索课的教学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  人才培养  本科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稳步增加而持续增长的大众化和多样性消费需求,都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十二规划》对“两大战略基点”和“两大战略重点”做出了系统部署,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我国旅游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同时也将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要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发展方式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人才资源素质提高的根本转变,我国旅游业对人才资源需求的紧迫程度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旅游教育质量;加强旅游科研,尽快形成能够支撑和引导产业发展新要求的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体系。而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办学模式是高等旅游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迫切需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阚如良,郑宇飞,胡春梅,2010)。故此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文献梳理总结具有现实意思。

—、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研究文献总体分析

本文的文献查找是通过知网查询,截止日期是2014年12月27日,首先通过主题收索,在主题里查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显示出1464条结果,再在收索结果里加上“本科”显示出243条结果,由此可见,文献在关于旅游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专科和高职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一步检索发现,在1464条结果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只有177 条,而在本科的243条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只有29条,可见我国现在文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是不够的。而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则要求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难点的研究,提升旅游企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性,促进科研与产业互动。显然,从总体文献检索来看,当前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不能满足社会对旅游业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

二、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专业方向不明确,大多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过于宽泛,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朱若男,张德成,2007)。只有认清办学方向,明确培养目标,才能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应对挑战(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人才的质量高低是与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的,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有高职、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本科学生定位为“旅游管理高级应用型、合型人才”,即培养目标是旅游行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才(秦志英,2009)。随着教育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促使我们必须用新的思维和视野研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据转型院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秦志英(2009)提出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为地方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深厚实际操作能力与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郑春奎(2009)指出旅游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应是为地方培养旅游行业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我国旅游业进入人力资源高要求与高素质人员低进入的悖论怪圈,造成有限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极大浪费(谷慧敏,2004)。以牺牲质量换取规模的扩张,全日制本科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学科调整,理论贫乏,教材短缺及专业定位迷茫等问题(粟娟、尹华光,2005)。旅游管理设置的课程大而全,缺乏学校及地区特色,什么都学,什么都不精,使大学本科生无法面对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生的竞争,无法满足旅游管理岗位的用人要求(刘海鸿,2004)。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设置脱离了学生实际,影响了人才培养规格,不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汪晶晶,章锦河,2010)。旅游管理专业设置应细化,形成“产业发展、学科建设、引导产业”的旅游专业教育良性发展之路(魏小安,厉新建,2005)。由于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扩张式发展战略,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相关课程设置很难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国内院校也各自封闭,互不沟通,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人才的质量(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具有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但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及实践教学形式相对简单等问题的存在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质量的培养水平(雨莲、陆林,2012)。为了适应旅游人才市场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需要,高校要不断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刘海鸿,2004;吴耀宇,2011)。

刘冰清(2005)提出专业定位要体现特色、课程设置要合理完善、构建“双师型”和弹性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人为本,多管齐下的对策。张丽梅(2007)提出如何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库,如何在课堂上组织实施案例教学,并探讨了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白凯和吴成基(2009)在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总结和知识迁移情境理论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专业知识迁移的过程可划分为认知、调研、职业化三个阶段,以此为基础建构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CRP实践教学递进模式。韩振华和何亚岚(2010)提出围绕岗位要求,设计“能力递进式”教学思路,围绕学生特点,设计“岗位仿真式”的教学内容,把知识点设计成案例、实验、课题等形式,在岗位角色和岗位情景中加以体现。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刘焱(2014)创新性地将PARTS战略引入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学主体、合作利益、合作机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五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旅游实践教学效果,强化旅游应用人才培养质量。

四、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杨卫武,2010),旅游业的发展对承担着培养中高级人才本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便愈发凸显出来(刘雁,2014),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在10%~20%之间,两年后仍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足20%(郭倩倩,2008)。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所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者间存在矛盾(保继刚、朱峰,2008)。如旅游从业人员总体诚信教育不够,旅游投诉大部分都源于诚信方面的问题(潘之波,2010;叶朝坤、罗有贤,2010;石芳,2011)。

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至今仍未摆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老路(朱若男、张德成,2007)。旅游高等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脱钩(钟志平,2003)。早期旅游人才培养研究多关注社会实践能力(谷慧敏,2005)。如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王木丹,周江林,2004;包永宏,2007),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李丰生,周江林,2005),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陈玉,2004)。

新形势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开始关注创新能力,张定方、张肖敏(2005)提出“双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并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三个方面予以构建创新培养模式。刘以慧、王京传(2008)提出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产学研、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发展,显现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的现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于世宏(2008)提出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现实互动性产学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旅游本科教育要重视体验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性旅游管理人才(周丽洁,2010),旅游实验教学中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赵新建、张小红、章牧,2011)。

五、展望

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质量的人才,而旅游院系培养的人才不愿或未能在旅游行业就业,教育模式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李先跃,2011)。旅游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动了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混乱了高校各个培养层次的目标,出现了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本科教育专科化的倾向。因此,新形势下,不同高校的旅游教育需要冷静反思,认真研究自身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找准定位及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SJGLX259)。

参考文献

[1]刘焱.基于PARTS战略的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32).

[2]刘雁.我国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新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2014,(02).

[3]丁雨莲,陆林.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

[4]吴耀宇.浅论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33).

[5]秦志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和高职教学差别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4).

[6]李先跃.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15).

[7]周丽洁.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探析—以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08).

[8]陆林,黄剑锋,张宏梅.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的旅游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10,(08).

[9]汪晶晶,章锦河.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本科课程设置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10]陆林,张宏梅,汪婷.基于制度创新的旅游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02).

[11]郑春奎.试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07).

[12]梅亮,李炳义,王艳.旅游专业餐饮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三维架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7).

[13]保继刚,朱峰.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05).

[14]李萌.本科层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旅游学刊,2008,(02).

[15]朱若男,张德成.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2).

[16]张丽梅.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1).

[17]刘海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09).

[18]钟志平.建立“双体系”教育体系突出“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特色[J].旅游学刊,2003,(S1).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4

1、我国食品物流中的安全问题研究

2、食品危机的处理和应对措施

3、食品物流的运营模式

4、我国绿色食品物流的发展趋势

5、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状况

6、食品配送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7、上海物流园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8、临港物流园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9、农产品物流的关键技术研究

10、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11、危险品物流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12、我国立体仓库的发展现状

13、农产品的交易模式及优化研究

14、零库存仓储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5、沃尔玛配送中心的运营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

16、食品物流中的全程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17、上海货代企业的发展现状

18、上海航空物流的发展状况

19、大件物流的发展趋势

20、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前景与策略

21、电子商务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创新

22、现阶段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问题研究

23、探析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24、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战略选择

25、试论物流信息系统在现代物流中的支持与决策作用

26、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

27、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及服务创新

28、连锁超市物流系统功能与构建战略分析

29、食品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30、食品经营中的有效客户反应研究

31、企业电子采购的利弊分析

32、基于电子商务的绿色物流发展与实施研究

33、浅析条码/射频技术在物流运作与管理中的应用

34、浅析GPS/GIS技术在物流运作与管理中的应用

35、浅析我国物流管理软件TMS/WMS/LMS的应用

36、中国电子商务B2B商务模式的现状研究

37、中国电子商务C2C商务模式的现状研究

38、连锁零售企业的品类管理研究

39、连锁零售企业终端库存管理研究

40、连锁零售企业供应链效率评价研究

41、便利店终端选址评价模型

42、便利店的门店管理系统研究

43、便利店的物体配送绩效体系

44、连锁零售业的物流信息管理

45、连锁零售业ECR及分类管理研究

46、基于ECR的连锁零售业采购管理

47、连锁企业配送中心EIQ分析法应用研究

48、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49、网络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

50、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51、构建我国企业间供应链的对策初探

52、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5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54、企业内部供应链流程中的时间分析

55、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56、供应链运作对企业的影响研究

57、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共享问题研究

58、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运行机制探讨

59、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60、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成本研究

61、配送中心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62、国内ERP应用状况分析

63、货物运输方案优化研究

64、物流配送中货物装载问题研究

65、货物运输系统优化分析

66、车船配载理论与方法研究

67、城市建材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68、城市日用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69、配送中心作业计划优化方法研究

70、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研究

71、随机需求的最优库存策略研究

72、逆向物流网络中的选址问题研究

73、信息时代物流企业网络化发展模式探讨

74、物流网络化运营模式的探讨

75、物流网络化中的风险分析

76、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

77、企业生产物料的合理采购及存储

78、制造企业原料库存量的控制研究

79、物流成本核算研究

80、运用物流成本进行企业物流决策

81、港口保税物流区发展探索

82、企业物流作业环节费用的比较分析

83、物流行业客户满意度研究

84、物流客户服务策略的制定

85、医药品储备应急物流研究

86、农业供应物流研究

87、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

88、我国农产品物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

89、农业销售物流研究

90、建设项目物流管理模式的比较

91、图书物流合理化研究

92、印刷行业物流发展战略

93、汽车企业供应物流研究

94、敏捷制造与精益制造中的物流管理比较

95、市场营销渠道组合与物流模式分析

96、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现状分析

97、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分析及对策研究

98、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探讨

99、第四方物流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研究 100、我国物流企业策略创新研究

101、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研究

102、物流服务的价格问题分析

103、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研究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5

1、试论××企业(地区、行业)当前劳动争议的特点

2、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探讨

3、从××跨国公司的薪酬设计看我国薪酬改革的发展方向

4、人力资源管理e化与企业发展

5、××企业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研究

6、××企业员工招聘的方法与技术研究

7、××企业竞争优势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8、××企业岗位管理技术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应用的探讨

9、××企业建立与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思考

10、××企业绩效评价调查研究

11、××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12、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设计研究---以××企业为例

13、××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14、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15、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以××企业为例

16、企业留人机制的构建

17、某一行业工作压力状况调查分析

18、××企业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19、工作压力与工作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的关系

20、大学生工作价值观调查分析

21、某一行业工作价值观的调查分析

22、××外企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23、××企业的企业发展与组织结构变革研究

24、××跨国并购与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25、××企业领导力研究

26、试析新时期我国企业内部心理契约关系的新发展

27、工业化背景下的我国企业劳资关系模式新变化问题研究

28、××中小企业培训中的误区与对策

29、珠三角企业留人的特点分析

30、劳资纠纷在珠三角的表现形式及动因

31、企业隐性人才流失的形式及对策——以××企业为例

32、××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分析

33、××企业兼并中的员工流动与文化冲突研究

34、员工忠诚度分析----以某企业为例

35、待遇留人面临的尴尬---以某企业为例

36、粤商文化对广东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

37、广东××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38、基于BSC的高校教师资源管理效能评价研究

39、高校教师(或××企业)绩效工资改革模式评价与发展趋势研究

40、广东××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实证研究

41、××企业基于KPI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42、我国某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43、××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44、珠三角××企业产业转型与人力资源策略

45、珠三角企业留人面临的问题

46、××企业员工晋升研究

46、××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研究

48、企业培训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49、珠三角民营企业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50、××外资企业的培训效果及其借鉴

51、企业员工培训比较分析

52、广东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及其效果分析

53、职业生涯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54、职业分析的实证研究

55、职业怠倦及其治理

56、面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

56、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现状分析

57、职业选择及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58、职业发展路径研究

59、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及其特点

60、广东企业(或珠三角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61、广东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比较分析

62、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63、工作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64、心理测试在人员录用中的应用

65、企业人员测评体系的构建

66、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67、广东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68、论当代员工教育和培训的特点

69、广东老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70、广东人才市场机制及其政策思考

71、某企业职工结构与素质分析

72、广东省人力资源开发环境分析

73、广东省内主要城市人力资源开发比较

74、广东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比较研究

75、广东某类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借鉴

76、广东省人力资源开发重点研究

77、广东省人力资源开发步骤研究

78、广东家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79、构建广东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的几个问题

80、试论广东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

81、试论珠三角民营企业的人才战略

82、广州市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83、从招聘方式变化看企业的发展

84、××企业(要写具体企业)招聘分析

85、××企业(写具体企业)招聘效果分析

86、××企业(写具体企业)的招牌战略分析

87、××企业的识别人才技术分析

88、从企业识别人才看其发展

89、能岗匹配及其在珠三角企业的运用

90、素质模型及其在某企业中的运用

91、中小企业能岗匹配的实证分析

92、人格与岗位匹配分析

93、大学生能力开发----以某某大学学生的能力开发为例

94、自我开发能力探析

95、发达国家(某某国家的企业也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借鉴

96、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

97、从大学生的职业探索看我国大学教育中的问题

98、职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99、珠三角企业员工职业生涯面临的问题

100、××企业绩效管理分析

101、××企业绩效管理设计

102、目标管理在某某企业中的运用

103、绩效考核方法比较分析

104、××企业的团队绩效分析

105、激励理论及其在企业中的运用

106、浅析企业的激励文化

107、××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

108、××企业的激励效果分析

109、××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110、企业授权的方法与艺术---以某企业为例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6

1、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

2、突发事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3、企业管理与政府行为分析

4、整顿市场秩序与企业管理

5、当前环境下企业诚实守信问题的分析

6、股份公司的舞弊及防范

7、不同地区成功企业比较与研究

8、现代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趋势分析

9、网络技术应用带来的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分析

10、网络技术应用带来的企业管理思想观念的变化分析

11、网络时代企业管理者的观念创新研究

12、网络环境下企业组织管理的变革研究

13、网络时代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14、层次分析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5、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6、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17、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评述

18、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19、中国企业家成长轨迹研究

20、加入WTO后我国×××产业应对策略研究

21、国有经济退出机制研究

22、物流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23、企业多角化战略选择的依据与策略研究

24、企业研发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5、企业打造名牌策略研究

26、企业文化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27、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若干问题探讨

28、有关虚拟企业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29、新时期企业再造研究

高校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模式研究 篇7

目前, 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学生毕业实习的管理模式与考核办法, 以形成一整套规范且行之有效的系统与办法。本课题以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为研究对象, 建立一套有效的实习教学管理工作机制、为食品科学专业打造一支敬业的学生实习指导与管理教师队伍, 形成一套实用、高效的毕业实习管理模式奠定良好基础。

一、我校本科生毕业实习教学的特点

通常, 我校本科生毕业实习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时间长, 我院食品专业四年制的最后一学年全部安排毕业实习;二是实习点多, 人员比较分散, 实习学生分布在社会各企业单位, 一个实习点往往只能安排几名学生;三是实习方式大多是顶岗实习, 一名学生独自承担一个工作岗位, 对学生要求高。而我院食品专业教师人数有限, 不可能安排专门教师进行蹲点带队指导管理, 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教学管理、检查考核, 相对于校内教学, 对于二级学院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二、我校本科生毕业实习教学改革管理模式

1.精心做好实习教学计划。

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制订切实可行的毕业实习教学计划, 明确实习教学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 并为每个学生落实实习指导教师。

2.及时做好实习信息收集工作。

在实习期间, 制定出《实习信息反馈表》和《实习手册》并且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及时将其寄回学校备案, 送交本二级学院科教科汇总, 使得各个二级学院能全面掌握学生实习的基本情况。便于日后检查与管理。

3.做好定期检查与分析工作

学生实习的日常管理由指导教师配合实习单位共同进行。除日常管理外, 进行定期的检查分析。

4.切实做好学生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以及实习工作的全面总结

我院食品科学教研室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十余名, 他们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 (技术咨询) 工作, 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校内有教学实习基地、校外有与十余个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在岗实习期间, 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实习的实时指导和检查, 评定学生实习成绩,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 独立完成实习报告, 学院根据评定成绩, 综合考察学生实习成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得实习教学管理的措施实施, 我校到达了预期教学管理改革目标。建立了科学的实习管理运行机制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保障食品本科实习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质量不断提高。我校通过本科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管理, 促进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也打造一支敬业的学生实习指导与管理教师队伍。

关键词:毕业实习,管理模式,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徐超, 陈敏, 张兴法.工科院校生产实习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5 (2) .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道路工程;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55-02?摇?摇?摇

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总结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模式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各高校对毕业设计也非常重视,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大学里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如学生已经找到工作而不太重视,平时不做,最后按照其他同学的成果“照葫芦画瓢”,只求答辩通过,又或者是毕业设计选题不太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下面就我校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一、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校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第5周到第16周,由一名教师独立指导4~6名学生,一周安排辅导的时间不少于2次。一般是给定1:2000的地形图、交通量、自然地理条件、材料供应以及路线起终点、设计车速等,让学生进行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设计成果包括说明书、设计图纸(包括平面、纵断面、横断面、涵洞、路面结构和特色设计等)以及相对应的表格,另外还包括施工图预算、文献综述、翻译等内容。对于所有设计图均要求在坐标纸上手工绘制,并再用计算机绘制出图一套。完成后,分小组进行答辩,学生进行挂图或用幻灯片的方式答辩。

1.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优点。我校道路工程专业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实践,实施了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①毕业设计选题四年内不得重复。如果是连续多年重复,很多学生就会修改甚至拷贝以往学生的设计成果,造成毕业设计失真。而四年内不重复设计图纸,这样学生抄袭的概率微乎其微。②交叉评阅,综合评定。为了使学生的答辩成绩更加客观和公正,采用指导教师评阅、其他教师交叉评阅和答辩小组评定三部分组成最终的毕业设计成绩,其比例为50%、20%、30%。而且如果有一方给出不合格,这名学生的总成绩也为不合格,实行一票否决制,避免了个别教师的主观性或者是学生答辩临场发挥不好导致成绩低下等现象的发生。③常规设计加特色设计。在平、纵、横、涵洞等常规设计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特色设计。如没有特色设计,学生的成绩最高不超过“中”。特色设计由学生根据个人即将面对的工作性质和兴趣爱好自己选定题目,如安全设施设计、绿化设计,又或者是施工组织设计等。因为有成绩限定,特色设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对今后学生参考工作后也有积极的作用。④优秀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对于指导教师和交叉评阅得分均为优秀的学生,不参加小组答辩,直接进行公开答辩,使答辩成绩更加客观公正,也会促使学生更加认真、仔细。

2.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不足。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致使设计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①教辅模式的局限性。实行单个教师独立辅导多名学生的教辅方法,虽然这样做明确了责任,但也存在单个教师专业知识面欠缺的问题,如勘测设计的老师对路线比较熟悉,路基路面的老师对路面结构、挡墙比较熟悉,所以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②学生过分依赖计算软件。目前道路设计的一系列过程均可以软件实现,很多学生为了减少工作量,先用软件实现,再抄描手工图,而不是自己计算。而且在软件应用时也不求甚解,致使很多设计细节错误甚至和原设计要求有较大差异。③学生出勤率较低。很多学生在辅导时间内不能参加,当然也有单位实习、找工作等原因,但有一部分同学平时不做,最后2周左右时间内突击完成,往往是参考别人的成果或找人代笔,当然也是错误很多。④设计质量普遍不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找到工作的同学应付毕业设计,只求过关;找不到工作的同学忙于应聘而不安心做毕业设计。另外,在教辅的过程中,也存在不注重引导学生思维,就毕业设计而设计,完成图纸了事,很少去深入地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毕业设计的目的

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①科学逻辑思维能力。这点尤其重要,这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不具备这种能力,就没有方向、没有方法去思考面临的问题。②专业基础能力。毕业设计是对以往专业课的总结、融汇和运用,不论毕业后是从事管理、施工、监理、检测等工作,都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能力,一个工程的设计图纸如果了解得不够深入,必然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③查找文献能力。遇到问题应该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去解决,在哪里可以找到参考的相关文献,如何查找,怎么做到更全面、严谨等。④绘图能力。包括手工和计算软件,手工绘图就需要掌握核心的专业知识,各种曲线在图纸上如何确定;计算软件如何使用,各种参数的设置,遇到错误怎么修正等。⑤沟通、合作能力。这点在将来的工作中非常重要,个人的能力是局限的,如何充分地整合资源、高效地完成任务是将来要面对的问题。⑥写作能力。往往理工科学生对这点不重视,但在将来的工作中会应用很多,如施工日志、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等,通过毕业设计中的文献综述、毕业设计说明书等内容进行训练提高。

三、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改进建议

针对我校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中的不足,结合毕业设计的目的,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1.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要解决什么问题,目的是什么,问题的构成、要素、达到目的有什么方法,如何评价结果,如何改进等。这个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在毕业设计之前让学生思考设计的目标是什么,如在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舒适、安全、节约、环保等,知道这个目标之后,在选线的时候就要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得设计方案更符合目标,高填深挖不符合节约、环保的目标,应尽可能避免等,当然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每个目标都最优,还要有个平衡、协调的过程。又如在涵洞设计时,要让学生明白涵洞的作用是什么,设置的原则是什么,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以往有些学生的图纸上,地面线在涵洞出水口以上,根本就无法排水,这样的涵洞设计即使各部分细节设计得再完善,也没有价值。有了科学的思维能力后,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得更全面、客观,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根本性错误。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和研究,和设计院的设计人员相比在具体项目设计上还是缺少经验,设计水平还是有差距,所以对于指导教师,学校应积极地鼓励或者是给予政策支持,让教师到一线的设计岗位上去实践,当然也可以去项目管理、监理岗位等,毕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的问题不一样,这样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就可以贴合实际,游刃有余。还可以聘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校外人员与在校老师一起指导毕业设计,对于双方以及学生都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机会,在理论和实践上可以更好地融合、贯通。

3.提升专业实习锻炼。如果对工程现场、工程结构不熟悉,在设计时就会感觉很抽象,很难入手。一方面在以往相应专业课时加强专业训练,以便和毕业设计相衔接,如在小桥涵课程中,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提供对应的地形资料,进行涵洞和小桥的设计,设计深度要求相同,这样在毕业设计时很快就可以上手;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前的现场实习时,要让学生全面、详尽地了解施工现场,认真检查实习报告,对于学生的疑问,尽可能对照现场实物进行解释。让学生感受施工单位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要尽量做到多与施工技术员沟通。另外,在进行毕业设计指导时,教师应准备多种图片、视频或动画等资料,包括内部结构,学生遇到疑问时,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问题所在,更方便理解和应用。

4.多方式多手段进行指导。实行教师联合指导,不同专业方向的老师根据毕业设计的进程分别进行重点辅导,实行几个不同专业老师一个小组的模式,可以克服单个教师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各自的学术专长,学生的受益也更多。另外,目前实施的方式只是指导教师在固定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答疑,很有可能出现学生有问题时找不到教师,而没有问题时刚好是见面时间。所以,指导教师可利用校园局域网、Internet上的专设BBS以及E-mail甚至视频方式在特定的时间接受学生的咨询或接收学生传过来的设计图,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回复。

5.实行阶段任务答辩。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前期不干,后期突击的现象,应实施阶段任务答辩,每个阶段的答辩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就可以有效促使学生认真地对待毕业设计的每一个过程。具体可以分平、纵、横断面;涵洞、小桥;挡墙、路面;施工图预算等几个阶段,分别由相应的专业教师负责阶段答辩。经过几个答辩回合后,在最终答辩的时候学生的设计成果会更加完善、规范、合理,答辩时的准备也会更加充分。

本科生毕业设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一个综合的教学过程,持续的时间长,遇到的问题多,各高校也在不断完善其管理模式。通过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改进建议,目的是使我校道路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升华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健全自己的科学逻辑思维模式,能够较为独立地解决工程中的问题,毕业后在相应的岗位上可以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永平.公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104-106.

[2]蒋建国,郭志坤.关于道路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思考[J].中国教学与研究,2010,(41):78-79.

[3]吴旷怀,包秀宁,李燕枫.道路工程方向毕业设计多元化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5,(4):70-72.

本科毕业论文综合文献 篇9

姓名:廖洋

学号: 2009212035

专业: 工程管理班

指导老师: 竹雅东

参考文献一精益建造下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设计

1.1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从管理工具以及管理方法都有所革新,但是建筑业仍然无法摆脱生产效率低下、建筑质量不令人满意、建筑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作业安全堪忧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在不确定因素众多、复杂的、工期紧迫的项目中更为突出‘(Grego砂,Koskela,2000)。为了提高建筑生产与管理水平,研究者和实践者们从各个领域和方向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这些探索主要包括IT集成建筑管理和工业化生产管理等等。

IT技术一度被视为提高建筑生产能力的重要方式,与之相关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造都为建设项目管理提出了解决方案。但遗憾的是,建筑业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得利于上述方法的尝试,根本问题仍然有待解决2(Koskela,2000)。学者普遍认为,建筑业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更先进理论指导,精益建造(LeanConstrUction,LC)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精益建造并非腾空出世的概念,它源于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LP)。精益生产又称精良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他们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以针对美国大量生产方式过于臃肿的弊病。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精益生产强调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为最终目的,快速、高效、灵敏、最低成本地制造出零缺陷的产品,可谓生产管理理论领域伟大的创新,从而成为继大量生产方式之后现代生产方式的第三个里程碑。精益建造是从建筑施工的本质特征出发,引入精益生产的思想,对建筑施工生产过程进行重构,构建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建筑生产基础理论体系,并基于该理论体系,开发了相应的工具和技术,重新定义了项目交付体系。通过了大量实践证明,建筑项目引入精益思想,确实能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同样,随着精益制造理念的发展,过去的20年也见证了管理会计实践的巨大变化。从财务导向决策分析和预算控制的传统关注开始,管理会计己经演进成包含一种更具战略性的途径,这种途径强调对股东价值的关键财务运动和运营动因进行辨别、计量和管理。

管理会计正在迈向基于价值的管理。基于价值的管理是以精益原则为基础,强调价值创造和消除浪费,摒除了传统的成本核算、业绩指标及计划与预算编制等领域内与精益思想背道而驰的会计和财务控制系统;提出精益组织应该按价值流进行管理,而对于成本的控制应当基于作业层面,并更加重视流程的观点。可以说精益生产推动了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使人们重新思考管理会计信息的内容。然而大量基于价值的管理研究都是针对制造业的,在建筑业领域却乏善可陈。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精益建造基础理论的研究本身滞后于精益生产基础理论的研究,因此建筑业领域的管理会计研究也相应滞后;其二,因为建筑业的管理模式大多属于项目管理,而项目管理因其具有快速、复杂、多变和一次性的特点,有

异于制造业的生产特征,其成本管理体系以及成本控制系统与制造业相比,有其特殊性。这就使得对于建筑业基于价值的管理研究不能照搬制造业的研究成果,而应当基于精益建造理论以及项目管理理论进行研究。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项目管理的重要职能。而精益建造理论的提出对项目成本控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精益建造在管理理念、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的革命性变革,给予项目成本控制很好的启示;另一方面,传统项目传统成本控制系统已经不能很好的支持基于精益建造的项目交付体系,需要我们思考和变革。

因此,构建新的项目成本控制系统,使之与精益建造的理念、目标一致,完善了精益建造的理论体系,以支持精益建造的发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对于该课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概念,即依托于生产理论的精益建造、管理会计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基于价值的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理论。本文在导论中先将此三个概念的背景以及发展做简单的介绍,而后在第二章中做详细的阐述。

【8】Gido J,Clements J P.成功的项目管理.张金成,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1999

[9】陆正飞.论现代企业成本的战略管理.载会计研究.1995(7)

【1 0】卢冉锋.成本管理重在过程控制.载会计研究.1 995(7)

【11]乐艳芳.现代成本管理与决策机制.载《财经研究》,1999(5)

【12】林万祥.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载会计研究.1992(2)

【13】蔡壁洪.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及注意的问题.载特区财会.2001

【14】李天民.谈谈成本控制.载会计研究.1985(1)

【15】李天民.企业全面成本管理.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4

【16]欧阳清.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17】赵涛,潘欣鹏.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18】JD弗雷姆.新项目管理【M】.郭宝柱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1

【19】陈小欣.项目管理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0】董辉.谈企业的成本预测分析.载辽宁经济.2004(2)

[21】张涛.管理成本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2】李宏健.现代管理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3】王雪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

3参考文献二三秦建筑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物资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产业关联度强,能够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其它各行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先导产业。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建筑领域市场的开放,多元竞争的格局逐渐形成,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平均利润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民营和股份制建筑企业的蚕食下,国有建筑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财务状况日渐恶化。三秦建筑公司在无法改变目前强度竞争格局和经营收入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如何挖掘自身的内部潜力,加强工程成本

控制工作己经成为需要鱼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企业成本控制理论为先导,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在进行了充分的实践研究及论证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案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包括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在整个方案设计中,施工项目成本过程控制是重点,也是本论文重点论述的部分。本文的成本控制方案与三秦公司实际情况密切结合,突出了方案设计的应用

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方案设计能够在企业的实际成本控制工作中得到实战应用。

[1]齐宝库,《工程项目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P56一90

t4]李南,《工程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0,P67一98

[6]林万祥著,《成本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PZOZ

[7]易志云著,《成功项目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P6

tg]杰伊.海泽、巴里.雷德著,潘洁夫、余远征译,《生产与作业管

理教程》,华厦出版社,1999P235一260

[10]杨中和,《施工企业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P156一234

[11]王又庄,《现代成本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P124一145

[12]韩双林,《基本建设预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P236一260

[13]果雨苍,生产现场的成本控制,《现场管理》,2002。6

[16]马士君,强化成本和资金管理,《经营与管理》,2002。5

[17]殷红旗,工程项目亏损成因及对策,《经营与管理》,2002。4

[18]攀进科,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体系的系统构建,《经济问

题》,2003。6

[19]叶浩文,《工程成本控制操作方法》,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P78

一106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系统;开发应用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是培养本科生问题意识、科研意识、应用意识以及激发思维、探求真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等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一次大检验。因此,全面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做法之一就是,自主设计并开发了“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系统”。

一、系统主要功能

(一)用户管理

本套教学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其用户包括系统管理员、教师用户、学生用户三类,每一类用户有着不同的使用级别。其中,系统管理员可打开或关闭系统,添加或修改学生信息、论文题目及通知公告等;教师用户可查看学生信息、选题情况、写作进度,并进行网上指导等;学生用户可以查看通知公告、浏览本人信息,进行网上选题、网上提问与交流以及上传或下载论文等。

(二)系统开启与关闭

此功能只在学生进行网上选题时有效,其目的是限制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时间、防止学生反复多次换题,杜绝学生选题时拖延时间,从而提高选题效率。此功能的开启或关闭由系统管理员实现。

(三)添加或修改用户信息

本系统可由管理员批量添加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信息,从而有效节省学生和教师用户入库时间,同时,也可实现修改或删除功能。若选择删除,将会删除该用户的所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只有提前入库的用户才有权登录,本系统不支持任意注册及登录,从而可避免出现许多重复信息,也可方便进行相关统计。

(四)添加或修改论文(设计)题目

在向师生征得足够数量的论文(设计)题目后,可利用本系统由管理员批量添加论文(设计)题目及相应指导教师等信息,同时提供修改或删除功能。若选择删除,也将会清除选择该题的学生用户的选题信息。同样需说明的是,每一年各专业的选题数量要大于该次选题的学生数,从而在系统内可限定学生“一人一题”。

(五)添加或修改通知公告等

本系统可由管理员添加或修改有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各项通知、公告等,也可以附件的形式上传相关文件、图表等,同时提供修改功能。

(六)查看论文(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信息

用户登录系统后,可查看所属年级专业的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题目是否可选等信息。同时也可选择不同的查看方式,教师用户还可“一键式”快速查看自己所出论文(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况,以及选择本人论文题目的学生信息等。

(七)学生网上选题

如图2,这是本系统最具特色的功能之一,也是我们开发本系统的初衷。在此,学生用户可方便快速地对系统中的论文(设计)题目进行网上选题,一方面可大大节省选题时间,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以前经常出现的重复选题现象。另外,系统也提供退选和重选等功能。

(八)信息查询与搜索

各类用户登录系统后可查看通知、公告、学生信息、指导教师信息、联系方式、论文(设计)题目、题目选择情况、论文(设计)成绩(成绩由系统管理员输入)等。同时,提供快速搜索功能(如图3)。

(九)师生在线互动

这是本系统的又一项重要功能,也是主要特色之一。教师用户可点击学生姓名,发送留言,学生用户也可点击教师姓名旁的图标给指导教师留言,从而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在线留言时,如不填写“发送给某人”,则视为公开留言,所有用户均可查看,否则,只有对方才能看见。其中未读留言作高亮显示。同时,还可在线记录指导教师平时的指导情况或指导信息。

(十)论文(设计)电子文档的上传与下载

本系统支持word和pdf两种格式电子文档的上传或下载。此功能可由以上三类用户自由实现,不受用户限制。毕业论文(设计)电子档原文上传,不仅方便指导教师修改,同时也方便最终定稿论文(设计)电子档的入库存档,为毕业论文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便利。

二、系统应用效果

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界面美观、使用方便、运行速度快、占用空间小等开发目标。通过近年在信阳师范学院的正式使用,本系统已成为学校整个教学管理系统中别具特色的管理软件之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管理水平

从征题、选题,到互动、答疑,直至论文入档、成绩管理等均可通过本系统轻松完成,基本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在线操作和管理的目标,从而大大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工作的高效化管理。

(二)提升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质量

在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效率、充分利用有限时间的同时,由于实现了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实时、动态指导,以及存在问题的及时解决,因此,近年信阳师范学院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三)调动了师生双方工作或学习的积极性

在使用本系统之前,由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管理是松散的、滞后的,因而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和学生的写作或设计过程都带有一定的隐蔽性、随意性,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不高。而本管理系统的使用则实现了指导过程和写作或设计过程的实时显示和监控,从而大大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葛方振.基于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架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4).

[2]李志杰,王维,史桂梅.提高物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探讨[J].高教论坛,2012,(11).

本科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篇11

1. 改进财经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管理的重要意义

1.1 毕业论文写作是财经类本科毕业生独自发现实际问题、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学以致用。对于财经类专业来说, 学科实践性、应用性特点突出, 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这种实践能力的不足不仅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和掌握, 还将成为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明显的瓶颈。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正是一个学生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有利于锻炼思维, 增加技能, 符合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

1.2 毕业论文写作是财经类本科毕业生培养创新能力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大学生是我国培养的重要知识技能型人才队伍, 而衡量是否为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和习惯。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条件下, 毕业生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具有比较优势。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创作过程, 不仅需要具备创新思维, 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因而, 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 有利于培养财经类本科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习惯。

1.3 毕业论文写作是财经类本科毕业生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方面。

科学精神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可以拓展大学生的求知能力, 使其始终保持求知精神和动力, 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而这一点也是企业依靠员工得以维续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良好的科学精神是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内容中, 毕业论文写作是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1.4 毕业论文写作是财经类本科毕业生积累知识创新成果的良好机遇。

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要领域之一, 大学生作为知识的“受众”, 则是这一领域中很容易被忽视的知识创新的动力源。毕业论文的写作集中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一些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想法, 很多思路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成为毕业生积累创新成果的良好机遇。

2. 目前普通高校财经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毕业论文的意义认识不够。

学生因为就业轻视毕业论文写作, 教师因为同情学生求职不易而放松对论文的要求。这在客观上为当前遇到的毕业论文管理的“两亏”局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结果导致毕业论文疏于组织, 管理不严;形式机械, 抄袭严重;选题随意, 内容肤浅;重在完成, 不见创新。这直接反映了师生对毕业论文意义的认识不足。

2.2 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与学生求职时间发生冲突。

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 大学生就业日程不断提前, 第七学期即已经成为寻求工作机会的重要的时期。对于财经类毕业生来说, 由于很多学业生都表现出了“眼高手低”现象, 致使出现了择业—失业—再择业的怪圈。而就在求职的关键学期, 正是毕业生完成论文的学期。七、八学期一头连着毕业论文, 一头连着就业, 大部分毕业生因此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3. 改进财经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管理、提高就业能力的思路分析

3.1 提前财经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 为毕业生进行知识创新、提高就业能力创造更加宽裕的环境。

提前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是解决当前财经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与就业矛盾的首要措施。实际上, 财经类本科生在第六学期结束后大多数课程就已经修完;毕业论文的写作并不以完全学会所有专业课程为前提;结合论文写作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是一种重要知识积累的途径。所以, 财经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提前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

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是让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应该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兴趣, 二是实践。兴趣是创新的源动力, 实践是创新的思维依据。从这两个角度来说, 财经类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可以提前至大学三年级完成。这既有利于学生把握自己的兴趣取向, 又给毕业论文的写作留出了更多实践考察时间和深入研究学习的时间。

在提前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同时, 各高校还应该配套进行专业教育和论文写作技巧教育, 使学生把毕业论文写作当成是大学期间的一个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一次最后的测试。在美国及韩日等一些发达国家, 毕业论文已成为对大学生提倡的一种较为自由的创新过程, 这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个体的创造性。所以, 各高校应该将“测试”转变成“积累”,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3.2 结合毕业论文的管理, 推进导师制的建立, 加强就业教育和指导, 避免盲目择业。

在实行学分制的普通高校, 建立导师制是一项必要的措施。导师制是促进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学习目标和进度的重要保证。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制除应该在横向角度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学术研究、道德操守、就业观念方面以外, 还应该具有一种持续教育和激励的作用。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以导师指导为前提的。如果能将学分制下的导师制与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充分结合起来, 使二者成为一个连贯的过程、统一的整体, 那么, 毕业班不仅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 而且可以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从而实现“双困”向“双赢”的转变。

3.3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保证毕业论文质量要求, 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 再刺激的事物也必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持续而充分地调动“理性人”的积极性。所以, 各高校应该从机制上发挥其对学生创新和科学研究精神的激励作用, 培养学生大学期间在一个课题上发表多篇而非一篇有价值论文的能力, 这必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作考核体系。只有合理的制度才能引导合理的发展。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 有效地激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和思考, 让学生在思考中体会到成功和自信, 使“创新”成为其一种自觉的思维习惯, 培养毕业生成为真正创新性人才。

3.4 强化课程考核的学术研究取向, 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习惯, 从而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论文写作是一种普遍的考查学生课程学习的形式, 相对于考试, 它有着更多的优势。我国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查侧重记住多少, 因此多采取考试形式;而在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 则侧重考查学生会用多少。前者对于教师业务水平要求较低, 也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 后者正恰恰相反。因此, 各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养成论文写作的习惯, 逐步培养其结合专业知识表达思想的习惯, 进而强化其学术研究的取向, 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 改进毕业论文管理仅仅是提高财经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仅就改进毕业论文管理来讲, 不但需要思路, 更需要实践的检验。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方面协调配合。例如, 导师制的建立需要师资力量的加强, 部分考试课程的考核形式转变还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而这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 改进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还需要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积累, 笔者仅从上述几个角度探讨改进思路, 希望能够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张良吉.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3) .

[2]赫连志巍.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控制点选取与对策[J].教学研究2007, (2) .

[3]陈新民.高校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7, (1) .

[4]邢凤霞.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对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7, (1) .

[5]孟梅.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 (1)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出彩方特人”演讲稿下一篇:主案设计师的工作职责描述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