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2024-06-15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共8篇)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篇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4年招聘简章

一、电子科学研究院简介

电子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科院”)坐落在北京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总体研究院,为从事军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大型信息系统设计研发/集成生产的国家级科研实体单位。

建院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电科院人牢记“强军”使命,建成了国内最先进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研发中心和平台任务电子系统研发环境,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重点工程任务,在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机载平台电子系统研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40余项,申请国家和国防专利百余项,为国防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国内军工电子行业知名的信息系统总体研究院。

电科院现有在职职工千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包括我国“预警机之父”、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童志鹏院士,我国“数字阵雷达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带头人”、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吴曼青院士。国家和省部级中青年专家60余名,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个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和硕士导师近40名,与国内多家单位建立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关系。电子科学研究院汇聚了中国电子科技行业一流的人才队伍,科研力量雄厚,为每位新职工提供了一个与我国电子科技领域大师学习、交流、共事的良机。

当前是国家和军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电科院将继续秉承“非凡事业打造卓越人才,卓越人才成就非凡事业”的发展理念,以一流的事业、一流的业绩、一流的环境和一流的待遇,与员工共成长,与事业同发展,为您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与您一道为将电科院建设成国际一流的信息系统能力集成商而并肩奋斗。

投身国防科技事业,成就瑰丽人生!全体电科院人真诚期待着您的加盟!

二、招收说明

(一)招收对象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质好,行为端正,无违法犯罪纪录。

2.近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或将于2014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年龄40岁以下,身体健康;

3.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和课题组织能力,具备研究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

4.具备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

5.定向委培博士毕业生、在职人员和现役军人申请在职做博士后,须经所在单位同意脱产到我站专门从事博士后研究。

(二)招收名额及研究课题 1.通信与信息技术研究,6名

具体包括:电磁协同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总体技术研究、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集成设计与验证技术、预警机作战效能评估技术和方法研究、机载多功能射频系统总体技术研究、多平台多传感器管控与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空基多平台通信网络技术研究、新型信息网络建模与评估技术、等。

2.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研究,5名

具体包括:智能软件体系结构技术、军工外购软件安全缺陷分析应用等。3.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研究,3名

具体包括:智慧城市相关领域前沿技术研究、网络安全信息技术研究等。

4.信息与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研究,1名

具体包括:信息论、函数论及泛函分析相关领域课题。以上研究课题为院设置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部分课题,拟报名人员也可根据上述三个研究方向,与我院相关领域专家沟通确定具体研究课题。

三、博士后人员待遇

1.参考我院同岗位同条件人员工资标准的薪酬; 2.享受与我院事业编制员工相同的医疗待遇; 3.提供博士后在站期间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研究经费; 4.提供职工周转房,或者按照与当年招聘入院博士研究生相同的标准发放租房补贴;

5.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协助办理博士后的配偶及其未成年的子女的户口随迁手续;

6.夫妻两地分居的博士后,按照400元/月的标准发给生活补贴。

四、应聘方式与程序

(一)报名

1.根据拟报研究课题,撰写研究计划书(5000字左右)2.博士论文摘要,以及与所申请的研究领域相关的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 3.两位本学科领域专家(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4.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所在学校开出的2014年博士毕业证明材料

5.身份证复印件 6.个人简历

请将以上材料的电子版或扫描版发至邮箱dky_hr@163.com,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后报名--姓名”。

(二)面试 面试须带资料: 1.《博士后申请表》;

2.两位本学科领域专家(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3.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由授予学位单位出具的博士论文答辩决议书;

4.已婚者提供《结婚证》复印件; 5.身份证复印件;

6.申请者简历、业务专长、科研成果(如论文、专著、科研成果鉴定、获奖证书等)复印件,以及其他能反映本人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材料;配偶及子女等基本情况。

(三)通知聘用

面试结束后,如应聘人员同意应聘,我单位在二十个工作日内给以回复,通知是否聘用。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老师

电话:010-68893555 邮箱:dky_hr@163.com 网址:http:// 通讯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高科技园区双园路11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14年2月20日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篇2

此次,被应用到环保电动客车中的系统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开发的车辆内部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网络的主控系统,该主控系统主要负责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对整车能量管理和行驶模式进行控制,以及实现整车故障诊断等功能。主控芯片采用了NEC电子的32位微控制器,软件及系统由北京理工大学开发完成。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宗旨之一。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北京市将环保工作放在首位,并积极采取了各种城市绿化及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作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之一,北京奥组委启用了利于环保的电动汽车,其中50辆环保电动汽车将运行在奥运村与会场之间。

作为支持中国电子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NEC电子中国通过成立联合实验室、召开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与中国各地的大学展开合作活动。而北京理工大学一直积极开展车载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发,在车载电子控制系统研发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2006年5月NEC电子中国与北京理工大学牵手,在北京理工大学内成立联合实验室,积极开展车载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联合实验室成立以来,NEC电子中国向北京理工大学提供了在全球广受好评的集成了汽车通信网络标准CAN的32位微控制器“V850ES/FJ2”及软件开发工具等,并为之提供技术支持。北京理工大学在联合实验室中利用NEC电子中国提供的微控制器及开发环境进行软件开发。

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北京奥运会用环保电动客车的CAN通信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单位,已将其研发成果成功地运用到奥运会场馆用电动客车中。

海市网站内容管理系统WCM4.5

企业和媒体行业的大型网站需要一个功能完善、性能可靠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海市网站内容管理系统WCM4.5以其合理的架构设计、简单高效的发布管理、易学易用的操作界面,给网站管理带来了新的体验。WCM4.5分为企业内部门户站点管理、大型企事业单位对外发布门户网站管理和媒体行业专业网站管理三个不同的版本,更可以为您量身定做独有功能和个性设计,从而使您的网站与众不同。

与现有系统集成

集成企业固有系统,实现统一用户界面、共享系统用户信息,支持单点登录。

多站点管理

组织内部和外部站点在一个平台上统一管理,站点之间的内容可以相互复用,每个站点都有独立的权限。

动静态结合发布

在一个站点内同时支持静态发布和动态发布。静态网页发布系统明显提高网站访问响应速度;动态发布可以有效地控制内容的阅读权限,根据客户的身份提供个性化内容。

独立的模板管理设计,可以随时对全站更换设计风格

模板与系统程序分离,模板可以独立制作,引入系统即可使用。模板的开发分为美工创意设计和脚本代码插入两个部分。

用户管理、工作流、消息通知

发布工作流、内容审批支持、邮件、短信等多种提示方式可供选用。

敬请访问海市网站:http://www.ehm.com.cn

咨询电话:(010)68426563 Email:biz@ehm.com.cn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厂洼路3号丹龙大厦B座3058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篇3

关键词:电子书包;特点;运用;教、学、做;影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6-0020-04

近十多年电子产品进入高速爆发期,以计算机、电子书包、IPAD、智能手机等为代表的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其便携式、网络化、资源丰富等特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也大跨度地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其中被比尔·盖茨寄予厚望的电子书包的应用与研究,1999年最早在新加坡德明中学推广。[1]在我国,2001年10月第一代绿色电子书包面世,[2]同年在北京、上海、大连、深圳4个城市试用。目前电子书包已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程度的开展,无论是学习终端的硬件平台,还是电子书籍、网络资源的学习资源,以及学习服务系统等都有了系统性、规模化发展。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3]、电子书包的终端技术规划设计[4]、电子书包教学资源建设标准[5]、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6]等,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试点学校的运用及研究性来看,褒贬不一。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来看,17.1%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电子课本“非常需要”, 61.4%的教师不能确定学生使用电子教材时的学习效率会高于纸质课本,42.1%的教师认为电子课本影响学生注意力的保持。[7]

我们知道,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它在给我们带来福利的同时,都蕴含着某种对人类构成安全隐患的威胁。电子书包也不例外,对于电子书包对孩子“书写与视力的危害、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游戏伤志”等问题,[8]每位教师都必须正视和了解。下面,笔者将从“教、学、做”三个方面对电子书包引入教学领域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发挥电子书包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尽可能克服其不良影响,以促进电子书包良性、健康发展。

一、电子书包的构成及特点

1.电子书包的构成

不同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不同、资源开发理念不同,对电子书包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电子书包由移动终端、电子资源、服务平台三部分组成,可实现笔记本、教科书、教学材料、电子书籍、数字学习资源、学习评估报告、教学应用模式、信息集、学习工具集、课堂练习等八个方面的功能。 [9]

移动终端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硬件平台,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载体。由于使用频繁,要求轻便、坚固、耐用、快捷方便,具有多环境的适应性,同时要求环保,对人无伤害。

数字化学习资源包括电子教科书、学习辅导资料以及工具、素质教育资源、娱乐等。电子教科书一种是当前纸质教科书的数字化,通过阅读器进行显示;另一种是电子书包运营商根据学习者需求、教学需要编辑的、可以在学生学习终端(电子书包)上或者网络环境下运行的教材或拓展资源,可以是音频、视频,也可以是交互课件或学习网站,内容丰富,灵活生动,可用于学生的自主或合作学习;素质教育资源可为学生提供钢琴、古筝、乒乓球等特长教育;娱乐包括动作、益智、经营等游戏。

服务平台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个人学习环境、协作学习系统、课程管理系统、作业与练习的批改和纠错系统、教学评价统计、家校沟通等等。 [10]

2.传统书包与电子书包的特点比较(见下表)

总之电子书包的便携、大容量、网络化、交互性等特点,引入教学领域,使教学资源易于获取,传递快捷便利,以人为中心、以学习任务本身为焦点,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任何信息,按需、即时、适量为其主要特征的个性化泛在学习成为时代主流,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学习需要。

但电子书包经过十多年的试点运用和教学研究,还没有能形成规模和效益,固然有设备技术、成本、资源开发等问题制约其发展,也由于其特殊性,对传统的“教、学、做”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资源建设者,还没有从传统教育的“惯性”中解脱出来,还没有能够深层次地适应变化主动参与。

二、电子书包对教的影响

你会备课?你会上课吗?面对这样的问题,有几年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对你嗤之以鼻,更不用说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了。可面对教学资源与你一样多,可能比你更易接受新鲜事物、更具有探究精神、更精通网络技术的学生,你还会这么自信吗?无疑,电子书包的引入对教师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策略选择、评价方法等方面的影响还是巨大的,有些甚至是革命性的。

1.电子书包对教学理念的影响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以回答,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不会错的。学生众多、发展需求不一,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古训又有多少教师能够真正实行呢? 电子书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优质的学习资源,如特级教师视频教学录像、美术音乐等素质教育资源、试卷、电子实验、益智游戏等,只要学生想学、乐学,就会按照自己的需求、人生规划,自主地进行知识、技能的获取。因此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教育服务的视角,教师应该积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放下自己是教育权威的思想,构建探究、协作学习小组,给予学生合理的学习规划,提供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的指导,做好教育资源的再建设,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

2.电子书包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电子书包里的资源有什么?有名师、有海量试卷、有工具词典,不会的问题还可通过万维搜学或学习社区向同学请教等等。[11]那我们教师将做什么工作呢?教师会不会被边缘化?其实不尽然,学生毕竟是学生,其学习的盲目性、好动、贪玩、缺少学习的持久性、单纯易受不良影响等行为习惯还须教师进行教导。因此教师须花大力气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八种智力因素是多维度、相对独立、同等重要的。电子书包视听、交互等学习资源的运用,可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地对学生的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多元智能进行开发。教师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将不同的智能培养融为一体,并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发展特点提出合理建议,以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的途径展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达到教学的目标。

(2)教学内容

从电子书包的资源结构来看,可以说是个聚合的“大杂烩”,知识、工具、娱乐等包罗万象,一应俱全。然而这种聚合也是人为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子书包资源的开发者也是信息传递的“把关人”,也会受到其自身的社会阅历、学识、背景、态度等影响,所聚合的教学内容也不一定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简单来说,学校地理位置(农村、城市)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对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也应该不同,教师不能抱着电子课本直接运用,必须对科学知识、本土知识、文字材料、形声材料等进行有效的组织和重构,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虚心向“电子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从而更快、更好地适应教师职业的素质需求。

(3)教学方法

教有法而无定法。电子书包的引入则更深层次地诠释了这一至理名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分组协作、混合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可更有用武之地。同时,传统的存疑引导、直观演示、操作练习等也是如鱼得水。关键是广大教师不能形式主义,教学方法要真正服务于教学内容、服务于学生,使学生真正受益。

(4)教学评价与反馈

在传统的一元智能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学习,陈旧、僵化,难题、怪题、偏题等成为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的尺度;同时学科之间互相割裂,存在着严重的封闭性,使学生视野孤立,思维的广度也受到束缚。[12]电子书包的引入,即时练习、测验等可快速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自我诊断提供即时反馈,这是电子书包的优势。但中国式的“海量试卷”或机械练习往往也是测量书本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方式,还没有能从根本上去除这种人才甄别方法的弊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是从问题开始,不是从结论开始;是学中做与做中学,不是知识的套用;是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记忆知识。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平时的学习表现等过程作为重要的评价考核指标。电子书包的提供商也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如作业的错误率、游戏的时间等做好存储和记录,为教师的教学和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可靠依据。

三、电子书包对学的影响

从表象上来看,电子书包的使用解决了学生跟谁学——教师及“电子教师”、借助何种工具——学习终端及各类程序、学什么——学科知识及技能等的问题,但仔细分析和思考,却没有能十分有效地解决高效、有效、怎样学等问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其心智、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等还没有成熟,面对网络环境下非良构的知识体系,学生往往不会发现问题,常常无从下手,因此电子书包的使用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

1.对元认知的影响

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学生只有清楚自己的需求、学习能力和特点等,才能制订切实的学习步调进行有效学习。电子书包的学习测量工具、试卷、及时练习等可较为快捷、准确地确定学习的认知水平,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建议。

2.工具使用的影响

开发与使用工具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在知识爆炸及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的系统学习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快速有效地利用电子工具才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如时间管理工具——作业计算器、搜索引擎——百度搜索、知识管理工具——CNKI研究型个人数字图书馆、思考写作工具——XMind等[13]的学习与运用,将使学生能够更为周密、高效地解决学科疑问。

3.兴趣爱好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的智能强项和弱项存在差异和组合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只有在适当的情景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电子书包的丰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拓展的机会,文学爱好者可在书海中尽情阅读,动漫爱好者借助丰富的动漫资源可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游戏爱好者则会更加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因此电子书包的管理层必须进行必要的游戏管理和控制。

4.学伴的影响

电子书包的运用,使“同学”、“学伴”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教师是“师”也是“伴”,同时虚拟网络中的同窗甚至陌生人都是学习和研讨的对象。根据六度分离理论,任何一个学习者和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五个人。因此,你有任何的学习困难都可得到世界各地的学伴的帮助。对于问题的求解、知识的学习,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得不到!

四、电子书包对做的影响

“实践出真知”,“书读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等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作用。电子书包的使用,使“做”的行为、方法、效果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传统的手写变成了电子笔,甚至手写和语音识别,过去工整、美观的书法可以在电子书包上写得潦草不堪,“一手好字被电脑毁了”;训练计算能力的纸上列式计算被电子计算器毁了;需写生和艺术创作的绘画被绘画软件毁了;伙伴的集体跳绳、追逐等体育活动被电子游戏替代,身体毁了……

2.做的方法影响

视频、动画、虚拟场景等作为学习资源的一部分,可有效克服时空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虚拟实验可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和限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知识。

3.做的效果影响

虚拟场景、虚拟实验等“电子谈兵”还是不能替代直接经验,学习中不加注意和思考,或者不良的实验习惯的形成往往会造成巨大影响,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狮子王》给小朋友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但也给他们带来错误的认知――动物是友善的,从而不能认识到它们的凶残;化学实验(如浓硫酸的稀释)可在电子书包中反复练习、随意操作而不能引起对实验规范的重视,在实际实验中一旦出错可能会发生烧伤的危险。

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是学习即快乐、教育即发展、创造即享受。[14]电子书包的推广和使用,只要注意其对“教、学、做”等方面的影响,就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使学生得到个性的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我们期待着更人性化、更可控性、更智能、更价廉的电子书包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

参考文献:

[1]王学凤.新加坡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及其启示[EB/OL]. http://www.jyb.cn/gb/2001/10/24/jcjy/jxgg/17.htm,2013-07-15.

[2]新华社.绿色电子书包问世[EB/OL].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47/4567/508684.html,2013-07-15.

[3]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4):24-27.

[4]钱冬明,管珏琪.电子书包终端技术规范设计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1-98.

[5][7]吴永和,雷云鹤等.电子书包中的电子课本应用需求研究——基于电子课本标准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5):73-77.

[6]胡小勇,朱龙.数字聚合视野下的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5):66-72.

[8]杜恩龙,安岩,陈静.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十大障碍[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11):26-27.

[9]Chih-Yung Chang?&Jang-Ping Sheu.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d Hoc Classroom and eSchoolbag Systems for Ubiquitous Learning [DB/OL].http://140.115.126.240/mediawiki/images/5/51/ESchoolbag.pdf,2013-07-16.

[10]黎加厚.“电子书包”的遐想[J].远程教育杂志,2011(4):111.

[11]诺亚舟.诺亚舟U12优学派[DB/OL].http://product.noahedu.com/special/U12/index.html,2013-07-16.

[12]王植青.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系统教学设计的影响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0):5-7.

[13]杨杰,梁晓睿.数字学习力:网络时代伴学工具使用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14]杨宇平.儿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再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5(2):26.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 篇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关注国外电子政务最新进展的同时,究竟应如何评价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以及电子政务的成就、问题,未来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围绕上述问题,本研究报告将提出一些分析思路和对策,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要高度重视发达国家电子化政务发展的动向

建立电子网络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

国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到90年代后,电子政务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快速发展。综观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虽然有许多差异,但有一些最新的动向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发达国家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普遍与政府改革紧密地结合。近20年来,发达国家在社会压力、财政压力以及经济全球化压力下,普遍进行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运动。在政府改革中,各国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看,带有共性的做法主要包括: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放松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制;削减名目繁多的规制,简化政府管理的行政流程;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将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更多地发挥非政府组织或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裁减机构和人员,削减财政开支;将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功能分离,加强对政府的绩效评估,提高政府管理透明度等。为了巩固这些改革成果,发达国家普遍把推动政府信息化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把巩固改革成果与推动政府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收到了显著效果。第二、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重视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以此来规范电子政务的发展。美国于1993年制定并颁布了《美国国家基础设施行动计划》,1994年又提出了《政府资讯科技服务远景》,从而确定了美国联邦政府推动电子政府发展目标。欧盟制定了“信息社会行动纲领”,对未来的政府信息化作出了周密的安排。英国在1996年颁布“绿皮书”,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作出了系统规划,并提出了近期和远期目标。加拿大在1994年由工业部长提出了一份有关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框架,其中有关政府信息化的问题被作为主要内容。日本在1993年制定了《行政资讯推进共同事项行动计划》,提出了政府信息化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1994年由内阁通过的《行政资讯推进基本计划》;第二个

层次是1995年由行政资讯跨省厅委员会通过的《行政资讯推进共同事项行动计划》;第三个层次是各厅省提出的本部门推动行政资讯计划的具体行动计划和方案。第三、注重实际应用,并把为企业、公众服务、实现资源共享放在重要地位。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为此,发达国家在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中,把改善传统的公共服务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美国把发展整合性的电子化取用信息服务作为重点,并提出,要按照民众的方便宋组织政府信息的提供,以帮助公民“一站式”访问现有的政府信息和服务。并提出要建立全国性的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发展整合性的电子化取用信息服务以及跨政府部门的申请与纳税处理系统和电子邮递系统等。英国提出在增进政府机制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同时,建立起政府的信息服务中心,提供单一窗口式服务,发展数字签章、认证、数码电视等。法国提出要开放政府信息,通过网络为社会提供各种窗口式服务。加拿大把电子化政府的核心信息基本框架定位在:一是共同性电子商务信息基本框架及服务;二是单一窗口创新措施的支持服务,即“一站到底”服务中心的支持服务,共同信息服务站支持服务;三是网络合理化和管理服务,如各种通讯服务,网络管理主控中心服务以及骨干网络服务等;四是资料处理设施管理服务等。

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确定电子政务的目标时,把电子化服务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他们认为,在电子化政府战略中,如果没有为公民服务、以及运行效率衡量的目标,电子政务的发展就将是失败的。

第四、在具体实施方面,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分阶段实施的策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比如美国,把电子政务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主要是提供一般的网上信息,简单的事务处理,以及有限的技术复杂程度;第二阶段,要进一步发展门户网站,更复杂的事务处理,实现初步协作,技术复杂程度也逐步提高;第三阶段,要实现政府业务的重组,建立集成系统以及复杂的技术体系;第四阶段,要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互动式交流与服务,与此同时,建立高度复杂的技术支持系统。按照美国的规划,到2005年将有35%的政府将处于第二阶段,到2010年,绝大多数现有政府部门将按照电子政府的要求,被改造。这说明电子政府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即使像发达国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步实施。

通过以上对当代发达国家电子化政府发展趋势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发达国家不仅高度重视政府治理的变革,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在电子化政府建设方面,虽然各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改革现有的行政程序、运用信息手段、建立政府与公民社会的互动、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公共服务、实现一线式不受时空限制的服务、体现行政民主以及实现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和资源共享等、提供办事效率和透明度等方面,则是十分相似的。这说明,运用电子政务这种手段,改造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满足民众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新的要求,而且在适应知

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升本国的竞争力方面,也已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家庭的运用相对滞后,但目前的发展势头很猛,整体看已取得了重要进展。

从我国推动政府信息化和发展电子政务的方针和政策看,国家制定的一些政策已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推进电子政务、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早在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提出建设全国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在全国政府系统推行办公自动化。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5年规划,对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主要包括:

第一、总体目标。根据我国的国情,大体用3—5年时间建设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的政府系统的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三网一库”是指: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国务院办公厅与各地区、各部门连接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库。

第二、指导原则。按照国务院制定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我国推动政府信息化的指导原则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安全保密”。所谓“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是指要以需求作为动力,以应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发展。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中要善于捕捉和发掘政府机关办公业务和领导科学决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工作,并通过系统应用的成果不断推进系统建设的深入发展。

所谓“统一规划,协同建设”,是指政府信息化建设必须在国务院的指导下统一规划,由各地区、各部门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协同建设,共同发展,以便使这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更好地发挥整体效益。

所谓“资源共享,安全保密”,是指在政务信息化的建设中,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系统建设的要求,从政务信息化的全局出发,打破条块分割,主动提供相关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要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三,主要任务。按照国务院制定的5年发展规划,我国政务信息化的任务主要集中在以下7个领域:一是大力推进政府业务的应用建设。具体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应用系统建设、公文、信息无纸化传输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以及办公决策服务系统。二是加强政府办公业务网和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建设。三是筹建办公业务

资源网及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网站。四是建立和完善共享信息资源库。五是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六是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七是抓好与系统建设和应用相关的法规工作

第四,保障措施。为了有效推动政务信息化,国务院还就有关的保障措施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这些规定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建设经费的落实等。

应当指出,国家制定的上述有关推动政府信息化和发展电子政务的相关政策,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显著成效,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府信息化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正是在上述政策导向下,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突出地表现在:

一是以“金”字头为代表的多项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9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金桥、金关、金卡和金税等信息化重大工程。金桥工程是直接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通过建设政府的专用基础通讯网,实现政府之间的相互连接。计划建成一个连接全国各省市区、400多个城市,与几十个部委互联的专用网。金关工程主要是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到1999年,已实现了银行、外汇管理机构以及海关的计算机联网,在关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卡工程是推动银行卡跨行业务的联营工作,现已取得了重要进展。金税工程的首期工程已经完成,主要是建立税务系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系统。

二是政府上网工程初具规模。在“金”字系统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从1999年起,在全国普遍实行了政府上网工程。到2001年,全国绝大多数乡级以下政府都设有站点,并通过网站,向社会发布信息,有的还开始提供在线服务。

三是一些地区、部门在政府信息化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央的大力倡导下,各地在推动政府信息化方面正在全面起步。目前政府信息化步伐较快的地区和部门有:广东、上海、北京、天津、青岛以及国务院一些与金字号有关的部委等。比如,深圳市率先在全国建成了深圳信息网。该网络充分利用邮电通信网、有线电视网、无线数据网、卫星网四大通讯网络,构筑起全市政府部门统一的公共通讯网络平台,成为涵盖市5套班子、6个区以及88个局委办,汇集几十个各类数据库的面向21世纪的动态信息资源交汇体系。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公共交换服务、虚拟专网、电子公务服务、市领导办公服务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多点电视会议服务系统、接入和信息发布系统、数字视频广播服务等。北京市至2000年底,已初步建成了公用信息平台和政务信息网络。具体表现在:建立于包括企业、人口、税收、统计、车辆、人才、市政等各种管理的一批信息数据库;全市123个机关、单位均在首都公用信息网平台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各级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等。2001年初,北京市政府又提出,力争在明、后两年内,基本实现面向企业和公众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进行,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

公。在此基础上,再用三年时间,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从而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且地区、部门的发展也极不平衡,尚属于电子政务的初始阶段,或曰起步阶段。

三、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国电子政务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还要清楚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从主观方面看,主要有四个问题:

一是政府公务员的观念有待提高。因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必然对传统行政权力的行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透明度要高、更加规范等,这势必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作用。正是这一点,也容易引起少数公务员的抵触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更新观念,主动接受电子政务这一新的管理手段,将是对公务员的权力观、利益观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是传统政府运作机制的障碍。我们知道,目前我国的政府管理运作体制及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审批过多、过滥,办事没有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会成为推动政府信息化的重要障碍,换句话说,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电子政务的推进才真正具有意义。三是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推动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关键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这是国外发展电子政务普遍的一条经验。我国虽然在这方面作出过一些具体规定,但至今还没有制定出政府信息化的中长期总体规划,特别是有关统一的技术标准方面,几乎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如果继续让这种各搞一套的局面发展下去,将来政府间、部门间的互联互通势必难以实现,以至于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浪费。与此相联系,由于我国的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现象严重,还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如基础网络等,如何在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下,整合现有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战,成为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关键所在。

四是公务人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公务员的知识培训、提高公务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方面进行了一列系卓有成效的工作,包括公务员的计算机知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不能适应政府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从公务员的文化知识来看,经过1998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近1.7万名公务员虽然有65%以上的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但在地方政府,则相对较低,近500万公务员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

只占10%。即使一些学历较高的公务员,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技能仍较欠缺。据国家行政学院对司局长培训班的一项调查,大体有20%的公务员对计算机操作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这说明在推进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中,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从客观方面来说,主要是三个问题:

一是政府管理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电子政务结构的复杂性。因为未来的电子政务,要实现的是“一站式”的办理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在线服务”,这就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式办公和处理大量为公众服务的事项;而每一个部门的管理业务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业务差别很大,要使这些不同业务部门的政府机构之间实现互通互联,做到“一线式服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实施中,只有高度重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才能稳步推进,取得良好的效果。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意味着,我国电子政务的推进,必须建立在分步实施,有选择地重点突破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有可能走许多弯路。

二是我国社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低,包括电子商务发展也较缓慢,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电子政务的发展。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化的推进,必须建立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因为政府信息化很难孤立地进行,离开企业、社会乃至个人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就将失去基础。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不仅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即使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也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对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产生某些制约因素。

三是信息安全成为当前政府信息化中的关键问题。与电子商务相比,电子政务对信息的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美国9.11事件后,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整体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而政府的信息安全技术又必须由我们自主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的电于政务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只有下决心自主地研制保障信息安全的产品,掌握这方面的世界先进技术,才能为政府信息化提供安全保障。很显然,这方面我国目前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四、我国推动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实施的策略选择 1.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公共管理目标的确立

所谓政府的公共管理目标模式,是指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定位。按照公共行政的一般理论,政府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涉及的是社会的公共领域,即:行使公共权力,代表公共利益,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承担公共责任。从国外20年来行政改革的实践看,传统的公共行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由公共行政发展到公共管理。其主要标志是:政府一改过去对社会过多包揽的做法,而是更注重发挥市场的力量,政府的职责主要集中在公共领域;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由过去的政府独家垄断,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府管理方

式,大量地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并把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如成本效益、投入产出等引入政府管理中来。

我国政府在加人世贸组织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如打破政府垄断,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及政府有计划地从一些竞争性行业中退出等,也反映了这一改革的潮流和发展趋势。这说明,公共行政所发生的上述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对政府的公共管理目标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政府的公共管理目标选择尤为重要。发达国家发展电子政务主要是围绕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进行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当前发展电子政务应适当偏重规范管理行为,强化行政监督这方面的内容,以促进廉政建设和转变作风。从长远来看,按照我国的国情,电子政务的公共管理目标可定位为:“规模适度、管理科学、不断追求行政管理的廉洁和规范化、公共服务的高效和最大化。”所谓规模适度,是指对政府的规模要进行严格地控制,防止政府规模的过度膨胀。所谓管理科学,就是指政府在对社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循管理规律,尽量简化环节,提高公共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所谓不断追求行政管理的廉洁和规范化、公共服务的高效和最大化,是指通过电子政务的发展,制约政府行为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促进政府廉政建设和制度创新,不断拓展政府对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和项目,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社会和公众的满意度。2.电子政务应用领域的选择

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应用领域的确定和选择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按照我国的国情,在确定电子政务的应用中,既要考虑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也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好重点和突破点。按照这样的原则,我们认为,从长远看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可以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在具体实施中,则要根据管理的实际,有所选择,确定突破的重点,以滚动式的方式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这六个领域:

一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主要包括: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提供查询;面向社会的各类信访、建议、反馈以及数据收集和统计系统;面向社会的各类项目申报、申请;相关文件、法规的发布、查询;各类公共服务性业务的信息发布和实施,如工商管理、税务管理、保险管理、城建管理等。

二是政府部门之间的应用。主要包括:各级政府间的公文信息审核、传递系统;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如视频会议、多媒体数据交换等;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

三是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政府内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系统;政府内部的各类专项业务管理系统,如日程安排、会议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等;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

四是涉及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核心数据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机要、秘密文件及相关管理系统;领导事务管理系统,如日程安排、个人信息;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分析、如日程安排、个人信息;涉及重大事件的决策分析、决策处理系统;涉及国家重大事务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五是政府电子化采购,即政府电子商务的运用。

六是要大力发展电于社区,通过信息手段为基层群众提供各种便民服务。

很显然,上述六大应用领域在实施中应该有侧重、有重点,不可能齐头并进,而要有选择地逐步推进。

3.电子政务实施的具体策略选择

要实现上述目标,在推动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具体实施策略的选择。按照我们的调研,目前电子政务的推进,关键要解决三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或者从三个方面深入:

第一,要尽快制定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相关技术标准。这是所有问题的基础。如果各自为战的局面得不到有效的改变,后果将是难以设想的。在制定电子政务整体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时,不仅要有相关部门的领导、IT专家参与,还要吸收行政管理专家参与,这样才能使电子政务规划更具有权威性。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电子政务的建设方面应注意和防止的是不要认为设备愈先进愈好,以至于盲目地追求硬件设备的档次。实际上,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之所以强调技术标准的统一性以及在——定的整体规划下进行,绝不意味着要简单地追求硬件设施的先进性,而是强调未来的可连接性和整体布局、应用的合理性,否则就可能使电子政务的发展偏离子方向,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有的专家提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政务应本着“有用、适用和好用”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按照“有用”的原则发展电子政务,不去追求设施的高档次;在中部,可以按照“适用”的原则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在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以按照“好用”的原则提高电子政务的水平,有些设备可以配置的高一些。上述看法,我们认为比较符合我国国情,有一定道理。

第二,要注重电子政务发展的体制条件。所谓电子政务的体制条件,是指我们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切不可将现有的政府管理、运作的框架简单地搬到网络上,或者按照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将电子手段加入其中。而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管理职能、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为电子政务的推进创造好的体制条件。特别在加入 WTO后,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方面,关键要解决好职能的科学配置、组织机构的整合以及行政流程的重组等三个问题。

从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来看,核心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发展电子政务的要求,以及我国加入WTO面临的客观环境,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职能意识。其次,在行政体系内部,要合理界定和划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再次,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中,要把政府职能的转变放在关键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上述三个问题解决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政府组织机构的整合来看,关键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组织整合,使政府机构的运行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的需要。

从行政流程的重组来看,要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传统行政流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简便、透明和高效”客观要求。在这方面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工作规范;其次,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再次,要制定有关政务公开的具体实施办法,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最后,要认真清理收费项目,改革收费管理制度。只有在上述四个领域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行政流程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深入下去。

第三,要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组织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在这方面,同样需要统一规划和协调。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中国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不可能全面开花,齐头并进,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但究竟那些是国家首先必须实现电子政务的领域,或者那些重点公共服务事项是必须优先发展的领域,这些都必须通过国家的相关规划或政策予以规定,否则,就可能出现某些混乱。根据我们的研究,电子政务在某一具体行业的建设相对较容易,比如目前我国的工商、税务、金融、海关等领域的一些电子化管理等,但是要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特别是某项公共服务涉及多个部门的在线服务,难度就要大的多,这不仅对公共管理本身提出很高要求,而且对电子政务的技术、安全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可见,我们在电子政务的具体实施中,必须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稳步推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进行这项开创性工作成功的保证。

中国电子政务效果评测研究报告 篇5

李奔

子化,这才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应定义为: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

1图1显示了互联网实验室所定义的电子政务的三个层面,即电子化的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

本文的题目是中国电子政务的效果评测。电子政务的效果评测是电子政务这一大主题下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推进已经变得越发的重要。

首先我们看一看:什么是电子政务的效果评测?

电子政务的效果评测是指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电子政务的现状进行描述的过程。电子政务的效果评测目前是国际上逐渐兴起的热门话题,相当数量的研究机构,咨询公司,政府机构都在发展自己的评测体系。这些体系的方法论各有千秋,我们对此已做了广泛的研究,请关注互联网实验室即将推出的相关报告。

对于评测的对象,即什么是电子政务的效果这一话题,各派专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指电子政务具体的产出,比如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基础设施(网络,数据库)等完善程度,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的不同服务的种类。也有不少专家将电子政务对政府,对公众等各个社会要素产生的影响归为电子政务的效果,比如政府效率的提高,公众对政府满意度的变化等。

笔者认为,在电子政务的价值链(如图2所示)中,电子政务的“产出”是有形的。比如三网一库的建设,电子政务导致的政府组织结构的变动等等。电子政务的“影响”是无形的,给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比如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政府透明度的增加,由于弱势群体参与电子政务带来的社会公平度的增加等等。“产出”和“影响”共同构成了电子政务的现状。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产出”和“影响”也共同构成了,相对于“投入”的,电子政务的回报。互联网实验室如何定义电子政务的效果,也就是选取那些要素来描述电子政务的效果,请详见后文“互联网实验室的电子政务效果评测体系”一节。

2国际国内众多机构,包括互联网实验室,对电子政务的效果评测这一话题已经有相当的研究,研究意味着投入。要证明相关的投入是有意义的,我们必须说明:

为什么要评测电子政务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国内建设电子政务,实现政府机关内部办公,机关之间协同办公和政府对外服务的电子化,需要大量的投入用于软硬件,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后续的系统运营维护,以及相关的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从而带动起一个巨大的电子政务应用市场。据CCID统计,2001年我国电子政务的IT采购已经达到283亿元。预计2002年投资额将达到350亿元,增长20%以上,其中中央政府用于电子政务的资金就不少于50亿元。以金字工程为首分析,除传统的“三金”工程外,2002年将有系列的电子政务工程出台,包括“金审”、“金盾”、农业信息化、国务院电子政务平台,财政部信息化,“金卫工程”等。其中“金盾工程”预计3年总投资65亿元,2002年一期投入就有36亿元。三期“金税”工程的投入也不会少于二期的23.5亿元。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也有数亿元的投资,而国家旅游局的办公、商务和旅游信息三级网建设的投入也有上亿元。

所有这些电子政务项目几乎均由各级政府买单,也就是说是花纳税者的钱。由此这一轮的电子政务建设如何避免以前政府工程所走的弯路,杜绝腐败和浪费,按时高质量地组织和实施已经成为各方面人士的热切希望。为实现此希望,对电子政务的效果进行评测是一个必要的,有意义的手段。这是因为:

1.效果评测可以成为电子政务规划的一部分,明确目标,提高项目成功率。科学的规划已经公认是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在电子政务规划中,将效果评测作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在最初阶段就把那些无法,或很难进行效果测量的子项目排除在外,使规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这一点在国内显得尤其有现实意义。过去很多政府项目正是由于很难进行客观的效果评测,而被笼统地认为“具有较大社会效益”,成为某些人办事不力,资源浪费的借口。

2.效果评测可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促进项目不断改进完善,提高项目成功率。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政府机构内部或第三方中立机构对电子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效果评测,可以了解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认清与规划中目标的差距,从而确定下一步推进的方向。这种持续的改进可以保证实践与规划的偏差能够得以及时纠正,避免重大损失,保证规划目标的完全实现。

3.效果评测可以在项目完成后,确定阶段性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完善。人们已经基本上接受一个观念,即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很难在现阶段就完全看清电子政务的终极目的和状态,因此,分阶段的电子政务规划成为明智的选择。在某一阶段性目标实现后,通过效果评测,认清那时的现状,站在新的起点再制订下一阶段的规划,有利于更有效地推进电子政务的长期建设。

可见,在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进行电子政务的效果评测,对电子政务的成功具有实质性的作用,效果评测应当成为电子政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进行电子政务的效果评测,我们在分析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自身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看法:

一、电子政务效果评测体系

电子政务的效果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社会参与度,用户体验度,E化成熟度和环境变革度。每一个维度包含了五个要素,每个要素的名称及含义解释如下。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电子政务包含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三个层面,电子政务的“用户”,不仅包括政府外部的企业,团体,公众等用户,也包括了政府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

四个维度和各自五个要素分别简述如下。

(一)社会参与度

1.访问途径

用户访问电子政务提供的信息,服务时所用的电子化手段。其中包括人们比较熟悉的互联网,电话传真,同时也包括人们不太熟悉的方式如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有线电视,视频会议,触摸屏等。

2.公共终端

能被多用户使用的支持以上访问方式的终端。比如公用电话机,公共网吧里面的PC,在固定地点摆放的触摸屏终端等等。

3.服务广度

服务广度是指政府机关内部,机关之间或机关对外的传统服务中已经通过电子化形式得以实现的比例。假设某机关传统上提供100项对外服务,而电子政务已经实现了其中的70项,这个机关对外服务的广度则为70%。

4.参与人群

政府机关内部服务对象(政府工作人员)和外部服务对象(公众,团体和企业)中,已经改而使用该政府机关的电子政务的比例。

弱势群体

特指那些相对于主流人群,使用电子政务有较多困难的人群,比如低收入人士,残障人士,老年人等参与电子政务的程度。

(二)用户体验度

1.开放度

政府机关通过电子政务向外界公开政务的程度,以及支持的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的数目。

2.应用深度

电子政务服务的完备程度,也就是较之理论上可以达到的最高程度,某项服务在现有电子政务系统中实际达到的程度。

3.反馈速度

实施电子政务以后,政府机关的用户反馈速度和不使用电子政务时的用户反馈速度的比较。

4.价值网络

为用户提供服务时,电子政务整合机关内部,其他相关政府机关和非政府机构的各种资源的网络。

5.个性度

电子政务围绕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功能的完善程度。

(三)E化成熟度

1.信息管理成熟度

政府机关对电子政务所用信息的采集、传递、使用、公开等各方面的管理现状。

2.网络建设成熟度

政府机关对电子政务所涉及的内部网络,机关间专用网络和对外服务的公众网络各自的完善程度。

3.数据库建设

电子政务所需的共享信息数据库的信息完整程度,服务对象广泛程度,数据更新及时程度等方面的现状。

4.技术使用成熟度

电子政务中使用的各种技术的稳定性,兼容性,可扩展性,集成度等各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5.安全保障成熟度

电子政务在数据加密,访问权限,防黑客,防病毒等安全方面和保护隐私方面所采取措施的完善程度。

(四)环境变革度

1.培训情况

关于电子政务知识技能,政府工作人员和外部用户(公众,企业,团体)接受培训的频度和投入。

2.人员准备度

通过实施电子政务,政府机关内部电子政务专职人员,内部一般员工和外部用户关于电子政务知识技能的提高程度。

3.态度

实施电子政务以后,政府机关内外部的用户对电子政务本身和其带来的变化的支持程度。

4.组织变革度

实施电子政务以后,政府机关为适应电子政务需要,改变旧有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建立新体系的程度。

.工作效率

实施电子政务以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的程度。

3图3显示了上述的指标体系。

针对某一单位的电子政务建设,我们利用自测问卷,深度访谈和外部评估等多种途径,对上述二十个要素进行量化描述。

二、这套评测体系的特点在于:

(一)体系比较全面。正如以上提到的,这套体系同时涵盖了电子政务的具体产出和无形的影响。比较全面地描述了电子政务对各方面人群(政府机关的领导,电子政务实施人员,内部一般职员,外部的公众,企业,团体,弱势人群)的影响。

(二)这是一套量化体系。对四个维度下共二十个要素均使用量化方法描述,并且这种量化方法是可操作的,比较容易实现的。

(三)这套体系比较适合中国国情。如上所述,我们将电子政务定位为符合中国国情的三个层面,即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这套体系对这三个层面各自的二十个要素都进行了量化描述。

(作者单位互联网实验室)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篇6

一、电子政务市场

权威分析认为,未来的几年内,我国各级政府投入电子政务的总金额预计将会达到至2500亿元人民币。全国80%的政府部门实现办公信息化,3000多万公务员中60%配制PC/NC,需要1000亿元。按硬件和软件的配比4:1计算,购置软件需要250亿元。全国2500多个县,600多个市,4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以及近90个国务院部门的局域网、传输网建设,需要550亿元,这样大体算来应该在1800亿到2000亿之间。还有一些不可预测的项目,总金额预计将会达到1800至2000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不需要全部由政府投资,中央各部委由财政部拨款,地方的电子政务建设则根据地方财政情况进行支持,其中富裕的省市应该自筹资金,而且大部分资金应该来自社会。之后,在人员培训、技术支持、网络运行和维护更新等方面,加之“十二金工程”的纵向和横向铺设,政府部门也有将近500亿的资金投入。

二、电子政务市场的软件硬件市场空间分析

在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上,业界专家经过分析论证,认为今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投入的资金应该在400亿元左右。市场往往引导着厂商的行动。拿电子政务而言,今年政府投资将达到400亿元这一消息吸引着IT企业纷至沓来,群雄争霸――IBM、Oracle、神州数码、长天、浪潮、北大青鸟、书生、美髯公……无论国企还是外企,无论是大厂商还是小厂商,都准备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赢得阵地。

根据均分的理论,我国硬件市场为1000亿元。有关资料显示,世界上一些国家政府行业的软件采购量占到软件总市场的1/3,而目前中国政府软件产品采购量只占软件总体市场的14.1%。拿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来看,他们在搭建基础架构的同时,非常重视应用的开发,软件的投资一般也不低于硬件的投资;可在我国,现在还明显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导致购置的IT系统很难发挥作用。要让基础架构发挥更好的作用,在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及硬件维护等方面,力度尚需要进一步加大。从这个角度看,电子政务市场的空间还相当巨大。

由于过去信息化建设中“重硬轻软”现象的普遍存在,政府行业在软件应用方面的投资力度不够。因此未来电子政务建设中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投入比例将会有所提高,投资重点也将由基础软件而逐步转向电子政务应用软件。另外,政府部门对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为中国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目前,联想、北大方正、首信公司等国内主要IT企业都在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积极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也为众多中小软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竞争力的中小软件企业像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公司、书生公司等脱颖而出。他们中间,有提供系统方案的,有提供平台软件的,有销售硬件的,还有做信息安全的,电子政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空间会随着建设状态而不断调整,市场也将进一步细分,鉴于目前各个企业的实力分析,未来几年内,很难有企业可以形成这个行业的垄断。

三、市场竞争

自世界范围内的IT产业趋势下滑以来,在我国,电子政务成为国内外IT厂商的必争之地。权威统计结果显示:,电子政务领域营业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4家,其中3家超过200亿元;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家20,其中5家企业超过50亿元;营业额超过5亿元的企业6家。由此可见,在电子政务领域,没有哪个企业占有绝对优势。而在国家信息化系统建设和金字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的厂商就达37家,其中有18家企业营业额超过10亿元,其余在1000-8000万元不等。而在电子政务领域著名的外资企业,当然也决不愿意其中5家外资企业活跃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领域,并且有部分企业异常活跃,它们是足以给从事电子政务建设的国内企业带来严重威胁的对手。

四、未来几年内,电子政务市场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篇7

一、电子商务专业中“教、学、练”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条件

电子商务专业若要实现一体化教学, 其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 如专门的教室、足够的计算机、优秀的教师等。专门的教室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室, 该教室中不仅能够提供多媒体教学条件, 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用于模拟实验的计算机, 在教学中教师以及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收集此方面的案例, 并融入到自己的实验中。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培训, 使其掌握一体化教学的精髓和技巧, 必要是可以引进该方面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 另外, 一体化教学中学校应将课程设置进行优化[1]。

二、电子商务专业中“教、学、练”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方案设计

在进行方案设计之前, 学校方面应掌握目前电子商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并以此作为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的依据。方案设计中应充分体现出“教、学、练”的特点, 此方面可以就目前的教学大纲进行调整, 以便于找到更加适合的教学思路, 另外, 该专业需要学生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 这也是提升学生竞争力的一种形式, 鉴于此, 教师在开展一体化教学时可以将考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融入其中。此外, 校方可以积极邀请该方面的专业人士参与教学方案设计中, 如此一来势必可以提升整个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方案实施

教学方案的实施主要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进行, 即:一, 教师的教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摒弃传统教学方式, 如可以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其中, 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二, 学生的学法, 如今在教学中若要充分提升学生的成绩、能力, 单单依靠教师的力量很难完成, 因此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积极练习该方面的专业技能, 平常也要针对该专业不断丰富自己;三, 练习的内容, 学生练习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2]。

3、实现多元化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单调, 应用此种教学评价体系难以将学生各方面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在一体化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转变评价理念, 并丰富评价体系, 将多个评价指标融入其中。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可以在基本的期中考核、期末考核中加入出勤率、阶段提升、学习态度等, 也可以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中众多知识点开展不同的考核, 可以使大多数学生找到自己更为擅长的领域。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语气和措辞, 尽量使用带有激励性的话语。

4、丰富本校教材

不难发现, 电子商务专业使用的教材多为分段式教学较为适合的教材, 然而此种教材并不适合开展一体化教学, 因此今后各个学校应积极丰富自身的教材内容, 将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开展一体化教学的要求综合到一起, 以此来丰富教材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 很多学校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过于陈旧, 应积极更新教材, 使教学能够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5、优化实训条件

一体化教学中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其是帮助学生提升理论寓于实践的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近年来我国各个学校均在不断优化校园建设, 然而很多学校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眼光, 将重点放在了优化校园环境方面, 从而导致了教学环境难以实现大幅度提升的情况出现, 因此今后各个学校应将建设的重点放在优化教学环境方面, 积极引进高性能的计算机, 在学校内建立起更为完善的专业实验教室等[3]。

6、优化教师队伍

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 教师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一直一来均存在师资力量匮乏的现象, 近年来为了解决此问题, 很多学校放低了对教师准入的要求, 使得很多教学经验不丰富、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和考核的教师加入教学中。因此今后各个学校应加强对各个教师的培训, 使其能够掌握教师的专业素质, 并在培训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能力, 在电子商务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中能够随时掌握到学生的具体情况, 并能够不断调整教学规划, 以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总结

综上所述, 研究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中“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不仅关系到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方面的教学发展, 同时也与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就业方面息息相关, 尤其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此种情势下优化教学手段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电子商务专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一体化教学虽然提升了该专业的教学效果, 但仍然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许特, 郝爽.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练”一体化教学模式点滴谈[J].中国培训, 2016, 02:285.

[2]杨海澜.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以《电子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J].电子制作, 2013, 21:113.

中国韩国学研究的填白 篇8

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

朱芹/著

2014年12月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12月,朱芹博士的《独立与依附:李承晚之外交独立思想》(以下简称《独立与依附》)新鲜出炉。李承晚作为韩国近现代史上最为著名和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外交思想与实践,深刻地影响了韩国建国后对美、对华、对日等国家关系的基调,成为韩国现代外交政策的缘起。

本书的一大亮点是作者并没有仅仅沿着历史线索做单纯的人物思想变化描述,而是运用国际体系理论,通过层次分析的方法,将个人的思想与实践框进党派、国家、国际时局等不同层次的背景中,从个人对不同层次背景的认识和不同背景情况对人物的影响这样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考察人物思想的变化及其对周边、国家、国际社会甚至整个历史的影响。作者在依附论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国际体系、国家、个人三个层次背景下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的萌生、建构与实践,以及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对国际体系、国家、个人的反向影响。这样一种方式,无限增加了读者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使读者不局限于个别人物分析,不拘泥于某个事件的发展变化。

在理论上,作者对“依附论”进行了探索性和突破性的衍生解读,提出强制性依附论与自主性依附论的概念,同时提出一系列新的外交概念,如“依附外交”、“依附式独立”、“独立式依附”、“边缘政府”、“边缘第一轨道外交”等,丰富和发展了外交学的内涵和外延。在史实上,作者解析了李承晚的《清日战记》、《独立精神》、《美国影响下的中立论》、《韩国教会受难记》、《日本内幕记》五部著作,附录了六部《大韩民国临时宪章》、《李承晚所署请愿书——委任统治请愿书》等重要文献资料,为韩国独立思想史研究增添了新内容。在实践上,作者阐述了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的三个典型案例,即依托于大韩人国民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和欧美委员部等的外交实践。依托于大韩人国民会的外交尝试,是其外交独立思想的初检验与青涩时期;依托于临时政府的外交拓展,是其外交独立思想的检验与修正;依托于欧美委员部的外交深化,是其外交独立思想的再检验与成熟。作者通过对李承晚外交独立思想实践的三个阶段的深入研究,紧扣依附这一主线,认为李承晚既附美,也用美,期望借美力量帮助其完成朝鲜半岛独立的梦想,但这一将自身命运拱手他人的思维与路径必然带来外交结果的极大不确定性。李承晚一步步否定朝鲜民众自力独立的能力与意志,将自身民族的命运交予美国主宰,其影响直至今日仍无法摆脱。

上一篇:缅怀先烈宣誓词下一篇:咏华山(公开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