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当代中国

2024-08-18

电子商务与当代中国(精选12篇)

电子商务与当代中国 篇1

一、2011年个税新起征点的调整过程

2011年6月30日下午,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税率结构由现行的9级调整为7级, 取消了原有的15%和40%两档税率, 并将最低一档的税率由5%调整为3%。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于9月1日起正式实行。至此, 受到全国民众广泛关注的本轮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终于尘埃落定。

个税起征点究竟调整到多少才合适?因为既要考虑到全国民众由于日益上涨的物价水平而引起的生活成本的提高, 同时还要保留个人所得税对于调节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差异的功能, 因此个税起征点的确定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个问题自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对修正案草案进行一审但未获通过后, 将草案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 此后受到了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仅仅一个多月内, 全国人大网就收到将近8.3万名网民提出的23.7万多条意见或建议。据统计, 这些意见中, 针对原有草案中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的方案, 只有15%表示赞成, 而35%明确表示反对, 48%则要求修改。

最终, 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 虽然仍有人不会很满意, 但是, 毕竟基本符合了大部分纳税人的意愿, 更为重要的是, 此次个税起征点调整的过程也是我国建设电子政府, 进而实现电子民主的一次精彩演练。

二、电子民主兴起的背景

民主起源于古希腊雅典城邦制, 从此之后民主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追求民主也就成为在遭受专制统治、独裁统治的人们的最高理想, 并为之不断奋斗。但是, 在反封建斗争胜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主, 历史上还是以代议制民主为主要形式。由于交通条件、认知水平、通讯条件等诸多限制, 每一个公民都去直接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人们就考虑如何才能使国家的决策能代表尽可能多的人的利益和心声, 于是就推选民意代表, 由代表们来代表自己行使对国家大事的决策。但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行, 发展到当代社会, 科技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尤其是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民主决策方式。因为互联网使人们更为方便和直接地获得了各种政治信息, 也为人们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不仅整合了科技, 而且连接了人类社会的群体、组织、社会和文化, 从而使人类生存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获得了极大的延伸。从20世纪末开始就出现了由代议制民主向直接参与式民主发展的新趋势。此后, “电子民主”在各国都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电子民主是何种形式的民主?在我国通常也被称为数字民主或网络民主。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时代的兴起,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参与政治的手段和方式。具体如何参与政治决策呢?主要是将民主过程及方式进行电子化。例如通过网络和在线服务, 以及论坛、聊天室等在民众间以及国家领导层与人民群众之间进行政治立场的交流、反映和集中。使民意在国家决策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目前在实施中的电子民主的主要形式有在线选举、在线民意调查、候选人与选民在线交流、在线听证、在线信访、以及在线政治意愿表达等等。

例如, 在南京市就有著名的《政风热线》栏目, 就通过媒体实现民众与相关政府部门的直接对话, 为民众在生活中遇到的疑惑或不公正对待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通道, 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在网络民主的运作方式下, 社会成员的个人意愿可以通过网络集中起来, 实现快捷地收集、统计、分析、公布、实现最广大的社会成员的意愿。由于网络智能系统能迅速、准确、独立地收集统计得票结果, 随即将结果直接发布实施, 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为干扰和暗箱操作, 能极大地提高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由于提高了政治决策的透明度, 也有利于提高民众对政府行为的信赖度。

三、电子民主发展的意义

电子民主的出现, 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在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时期, 我国存在着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 直呼君主或官员的名讳甚至就可能被治以重罪, 参与民主,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在我国由于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的传统思维模式, 因此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民众对于与国家政治决策相关的话题仍然是尽可能避谈, 因为在言论方面仍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无形的限制。在进入改革开放之后, 在经济建设取得了震惊全球的巨大进步的同时, 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现在, 我们网民可以直接对“郭美美事件”、“故宫失窃门”、“甬温线动车事故”等涉及国家相关部门的话题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并表达自己不同的声音, 这无疑展现了我国民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说明了我国已经迈进了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笔者认为, 就是中国民众思维的活跃, “思维的活跃”意味着什么?就是普通民众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意见, 参与国家政治决策, 行使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 这是中国民主取得的巨大进步。

从上海市静安区大火事件, 到药家鑫案件, 再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 网民们集体动员, 用怀疑、但严谨的目光审视事件的背后, 勇敢地要求了解各类事件的真相, 在此过程中所爆发出的激情、勇气和力量, 都说明了我国网民参政议政的要求以及民主意识的极大提高, 人民群众对于发展民主的强烈内在要求。同时在各类事件的发展中, 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也对网民们提出的质疑和批评, 表达了高度的重视, 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因此也体现了政府对我国民主发展的支持。笔者认为发展电子政府对实现电子民主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 电子政府拓宽了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范围

1、电子政府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新渠道

在传统的代议制民主时代, 只有“民意代表”才能参与政府决策过程, 而其他公民由于种种原因则缺乏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例如, 在我国, 过去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主要途径是选举人民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各人民团体来表达政治诉求或通过党的组织渠道、人民来信、信访等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

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广泛推进, 普通民众已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电子媒体来表达对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通过网络等媒体来参与到政府决策过程中。因此, 电子政府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新渠道。

2、电子政府为公民提供了更多决策信息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要作出正确的决策, 依赖于决策着所掌握的信息量的深度和广度。公民要参与制定决策, 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决策信息。在电子民主兴起之前, 公民缺乏必要的政府信息, 是阻碍公民有效参与决策的重要因素。政府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府的基本内容。通过网络, 政府能够为公众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获取自己所关心的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媒体, 改变了长期存在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奠定了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基础, 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信息保证。

3、电子政府降低了决策参与的经济成本

公民作为理性的决策者, 在参与政府决策上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会理性分析参与成本与收益。以前, 参与成本过高是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很高的经济成本, 使得只有那些拥有大量财富并且拥有高度组织性的团体, 如有强大财力支撑的利益集团等, 才能较为有效地参与政府决策;而下层的、贫穷的团体和个人则在权衡之后, 往往放弃参与政府决策, 进而使自己在决策的结果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长此以往, 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而信息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普通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成本, 这将极大地调动公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可能会爆发出巨大的集体智慧。

4、电子决策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网络的互动性使公民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 而成为一种主动的选择者或者生产者。网络提供的公民与政府及高层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机会增强了公民政治归属感, 促进了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热情。

(二) 使公众政治参与能力有所提高

民众政治参与的扩大有助于推进民主化的进程。传播学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预言:“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 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 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电子政府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手段无疑更具威力, 当网络应用于政治后, 它推动了公民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 因此提高了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份量,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政治参与的结构与模式。

从公众的角度看, 网络这种能够使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阻碍乃至政治控制的互动的方式, 使人们在感知世界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真切的感觉, 在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通过网络媒体, 政治家们可以实时地了解到对公众对政府决策的支持度以及有哪些不同的声音, 网络将成为进行政治对话的一条主要途径。

根据2011年7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目前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4.85亿人, 互联网的普及为电子民主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人员保证。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的话, 可以大胆地预测, 以前仅仅能在小国实施的直接民主,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在我国这样幅员广袤的大国展开。

(三) 带动了电子政府的发展, 最终推动电子民主的发展

何为民主?民主的本意是公民能够充分享有自己的权利。民主政治即国家的政治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属于全体公民。因此, 国家的重大事件都必须让公民享有知情权。我们的政府就要让全体公民都能够知道政府所从事的活动, 特别是对可能会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的决策过程, 尽最大可能实现最广泛的民主。因此, 电子政府是一个值得广泛推广的有效方法。

1、电子政府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网络媒体为公民了解政府的工作动态提供了方便而快捷的渠道。通过网络媒体, 公民可以实时地了解政府工作的动态、走向,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将不再神秘。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表达自己对政府决策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的决策过程可以广泛吸纳民众意见, 使政府工作变得更公开、更透明。

据统计, 截至2009年12月, 全国“.gov.cn”的域名已开通49730个, 是1997年10月的153倍。2008年, 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达到96.1%, 省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 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99%, 政府门户网成为发布政府信息的第一平台和汇集民智民意的重要渠道。

2、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更直接、更便利

在电子政府出现之前, 普通公众如果想与政府进行意见交换, 往往由于缺乏一个方便快捷而有效的平台而最终导致普通公众放弃了与政府的沟通。但是通过网络这个方便快捷的平台, 真正使政府实现了在广泛的范围内收集各种意见, 并实时地获得信息反馈。由于网络媒体的实时性, 政府决策可以直接了解到普通民众最真实的想法, 从而避免了以往对民意进行过滤而使信息失真的情况。总之, 网络媒体第一次使如此庞大的普通民众群体实现了和政府之间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平等的交流和沟通。

四、电子民主发展的不足分析及建议

民主是一种需要不断改进的事务, 电子民主作为民主发展的新阶段,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此我们必须客观看待。根据电子民主的实际发展状况, 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 信息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难保

普通民众要参与政府的决策, 前提是必须拥有在一定数量的客观、准确的信息。但是由于网络媒体的无限性, 以及网络媒体上信息的难以验证性, 都使得普通民众通过网络媒体获取的信息难以确保其客观性和准确性。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我们已经从信息来源匮乏的年代一下子大跃进至信息爆炸的时代。此时此刻, 我们普通公民缺乏的是一双能够辨别各类信息的慧眼。我国目前很少有直通民意的专门网站, 所以网上民意内容分散于许多论坛、微博等, 内容凌乱、庞杂, 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难以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由于不少网上民意是匿名发表的, 内容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其中不排除反动势力利用网络编造谣言, 污蔑政府, 误导民意;在我国转型过程中, 有些利益受损的人也会在网上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也就可以通过巧妙的编辑, 在网上制造假新闻, 发布假消息, 歪曲事实进行宣传。正像埃瑟·戴森所指出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 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 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 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海量的信息再加上真假难辨, 民众政治参与的理性和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二) 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促成的非法参与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中心的结构。在网络中, 任何一个支点都可以变为中心, 没有一个终极的管理者, 网上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完全自由和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的, 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说话做事, 是一个真正“自由”的地方。同时, 网络具有一种再造和遮蔽的作用。因此, 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人、恐怖组织、邪教组织等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散布政治谣言, 进行政治煽动, 制造混乱, 攻击和诋毁政府, 并有计划、有目的地侵入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决策部门的信息中心, 窃取机密或者破坏计算机和数据保护系统。

(三) 网络化发展所造成的数字鸿沟导致了政治参与的不均衡

“数字鸿沟” (digital divide) 又称电子鸿沟, 是指基于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差别而催生的, 横亘于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客观差距。对于政府电子决策来讲, 一方面, 受过良好计算机教育和拥有先进计算机设备的人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 成为政府决策参与的“喉舌”, 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治倾向;另一方面, 那些买不起计算机甚至对计算机感到恐惧的人则根本无法承受互联网这一奢侈品, 也就无法通过网络来经常性地参与政府的决策, 从而也就无法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和政治态度。例如, 政府经常会就一些重大决策进行民意调查, 接受网上调查的人肯定绝大部分是有电脑和懂电脑技术的人, 那么调查的对象就受到了限制, 调查的结果则反映的是有电脑并懂电脑操作的一族的利益和意见, 而没有电脑或不懂电脑的人的议决案则被排除在外。

据联合国秘书处称, “发达国家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只有16%, 但上网的人数却占全球的90%, 在世界上最贫穷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只有0.3%的人口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 曼哈顿的电脑主机比整个非洲所拥有的数量还要多”。

在我国, 据2011年7月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我国网民群体的数量虽已达到历史性的4.85亿人, 但网民的分布情况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因此, 能够在信息空间自由翱翔的人仍然是少数, 这就造成了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的不平等, 从而导致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反差。没有能力上网的信息贫穷者将失去一些民主权利, 对于他们而言, 政治参与的挫折感和无力感将会不断增加, 进而导致其政治上的不参与。

五、减少电子政府对民主决策消极影响的建议

(一) 加快信息化进程, 跨越“数字鸿沟”

解决政府民主决策中“数字鸿沟”问题, 关键是要求政府要加速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实现国家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 解决数字鸿沟、公平分享信息化成果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为此, 政府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 积极鼓励非国家性投资, 加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 对信息弱势群体要采取倾斜和扶助政策, 对不发达地区加大投入, 普及电脑和网络知识, 通过远程教育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网络技术, 提高其吸收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消除数字鸿沟。

(二) 拓宽决策信息的来源面, 加大对决策信息的审查

如果决策信息只掌握在少数的利益集团和小范围的人群内, 由于提前掌握政府决策信息, 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 因此一部分人就会铤而走险, 将政府决策信息进行恶意使用, 造成政府的巨大损失。如何才能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呢?

首先, 政府要拓宽决策信息的来源面。

因为有比较才能辨伪存真。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而不能仅听取控制了技术统计数据的部门的一家之言。政府官员做决策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去分析决策的所有信息真假利弊, 而应通过举行听证会、辩论会等创造一个让利益相关者都能参与其中的环境, 使他们进行信息真假及决策方案利弊的讨论, 通过这种形式, 政府官员在决策前就可以对决策信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 决策官员要加大信息审查的力度。

在网络时代, 虚假信息泛滥, 在网络上发布的数据, 即使标明了出处, 如果没有政府部门人员出面予以说明, 都有可能为虚假信息。这既可能是某些利益集团因为利益的需要, 故意制造虚假信息, 也有可能是进行信息收集和统计的工作人员的不严谨, 或疏忽造成的结果的错误或误差。因此, 政府决策官员对于决策信息必须保持谨慎和怀疑的态度, 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尽量减少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三) 加大对电子政府技术的监控

为保证电子决策的安全性, 必须对与政府决策相关的技术进行监控, 要保证决策技术的安全性。首先政府对于一些关键性技术应进行统一的生产, 防止产品存在安全漏洞。其次, 在决策过程中, 仍要加强对技术使用的监控, 防止被一些技术专家所操控。

六、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 我国政府面临着同时具有曲折性、动态性与多元性的社会环境和日趋复杂的公共问题, 这就使得政府体制的变革呈现出两大明显趋势:一是由政府信息化所推动的电子政务的发展;二是由制度变迁所导致的政治民主化的推进。这两大趋势相互依托、相互推进, 并逐步统一到现代地方政府变革的实践中, 强调其中任何一种趋势的单方面的政府改革都难以实现政府的有效转型。正如马克斯·韦伯指出:制度安排的最优选择应该是与制度强势或制度失败相关的成本最小化的选择, 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府, 当务之急是要进行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 只有实现行政层面的制度创新, 并辅之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手段, 将人文和技术有效地统一于政府改革的过程中, 才能真正实现政府管理由治理向善治转变, 同时推动电子化民主的发展。

网络像过去曾经出现的划时代的传媒一样, 必将推动我国民主化建设的步伐。有人认为, 网络打开了政治参与的全新路径, 那么在它的引导下, 民主的重建是水到渠成之事。其实不然, 我们不能指望新兴媒体能够单纯以科技上的力量, 在短期内解决目前为止民主发展的遗留问题。电子时代的突出特征是工具高度完善但目标极度混乱, 技术不会塑造价值, 也不会产生理想, 而“民主制要成功, 需要一种乌托邦的远见——一条想走更加美好的社会的道路——一种超越狭隘的宗派私利的远见”, 直接的民主也并非人类的终极目标。也有人认为, 网络最终导致大范围的直接民主, 这是一个辉煌的胜利、美好的结局, 是人类政治所能实现的终极目标。这种观念有一个预设前提, 即每一个公民都能理解和表达自己的呼声, 政府只需按多数人的呼声行事就是正确的。

我们应该相信:民主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必经阶段, 而不是终极目标。在现阶段, 我们一起携手, 通过电子民主行使公民权利, 共同表达我们对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美满的共同愿望吧。

参考文献

[1][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1][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3]张力, 白洁.互联网与国际关系[M].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M].时事出版社, 2002.[3]张力, 白洁.互联网与国际关系[M].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M].时事出版社, 2002.

[4]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cn/research/zx/qwfb, 2011, 7.[4]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cn/research/zx/qwfb, 2011, 7.

[5]郑佳.电子民主:政治参与的新形式与新发展[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5]郑佳.电子民主:政治参与的新形式与新发展[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6]郭小安.网络民主—媒介与民主关系的新形式[M].四川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9.[6]郭小安.网络民主—媒介与民主关系的新形式[M].四川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9.

电子商务与当代中国 篇2

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科学统筹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之所以在世界舞台令人瞩目,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的“累积效应”,也得益于对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的科学统筹。回望10年前,很多人还清晰地铭记:我们有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欣喜,也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忐忑;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憧憬,也有直面风险挑战的忧患。面对入世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能否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弄潮儿?面对改善民生、促进公平的新期待,怎样让发展的硕果惠及全体人民?面对环境资源人口的压力,中国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地球村”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际格局中的中国因素日益彰显,中国问题上的世界视野不可或缺。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让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深入分析时代特征、认真总结治国经验、准确认识发展方位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丰富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为中国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10年来,从内政到外交,从微观治理到顶层设计,都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谋篇布局。树立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我们以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抓住了战略机遇期,不断创造“中国奇迹”。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化危为机,倒逼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光明之路。回应发展现代民主政治的时代诉求,中国依法治国,致力于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面对世界高科技革命浪潮,中国后来居上,神舟翱翔太空,蛟龙深潜海底,圆了千年飞天梦想。直面环境资源的约束和压力,中国力倡科学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建设生态文明。面对国际思潮的碰撞和激荡,中国构建文化强国,推动体制改革,展现文化大国的魅力风采。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使当代中国从世界发展大势中赢得更多机遇、获得更广空间、取得更大优势。这是十年探索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走向未来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治国理政的“全球视野”,让我们有了世界眼光,廓清了世界格局和天下大势,避免了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谋篇布局的“全球定位”,让我们有了战略思维,立足中国实际又顺应国际潮流,汲取世界经验又保持中国风骨。内政外交的“全球博弈”,让我们拓展了竞合思维,尊重国际规则又坚持中国立场,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平合理。统筹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的战略,是对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精辟总结,展现出一个新兴大国立足全球谋发展的远见卓识。从新的历史起点再次出发,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中国,一定能化风险于无形、握机遇于掌心,在全球化时代续写新的辉煌,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和梦想。

杜威美学与当代中国 篇3

不过,杜威在“旧中国”的影响,并不包括他的美学。杜威有一些很著名的中国学生,曾在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教育界独占鳌头。但是,他的中国学生们都不研究美学。杜威在中国所讲的课中,也没有美学课。杜威的美学,主要是在他从中国回去以后才发展起来的。那时,他的中国弟子们已经过了学习的年龄,在中国各自走自己的路了。当时最重要的中国美学家,如三十年代的朱光潜,则是在欧洲接受了从康德、黑格尔,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欧洲美学家的思想;四十年代的蔡仪,则是在日本接受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美学。历史就是这样,错过了的,就过去了。只是到了新世纪之初,才开始出现一些认真研究杜威美学的论文。

杜威美学在中国的遭遇与它在国外受重视的情况形成巨大的反差。二○○二年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国际美学会议上,我提出在现代中国,经历了一个从“美学在中国”到“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参加会议的理查德·舒斯特曼套用这个公式,说在美国,也存在一个从“美学在美国”向“美国美学”的发展。他所谓的“美学在美国”,主要指“欧洲美学在美国”,一批欧洲美学家的理论流传到美国,在美国得到发扬光大。他认为,那些人都是“美学在美国”的代表。他在解释什么是“美国美学”时,则直截了当地说,美国美学就是实用主义美学。他认为,包括他在内的一批美国美学家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发展这种当代形态的美国美学。

二十世纪的西方美学,可以用三次转向来概括:第一次,是十九和二十世纪之交开始的心理学转向;第二次,是二十世纪初叶到中叶的语言学转向;而第三次转向,则是二十世纪中期开始,从二十世纪后期直到世纪之交的文化学转向。那么,怎样看待杜威美学在这三次转向中的位置呢?

美学的心理学转向,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它源于费希纳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的呼吁,以及他那一代心理学家们所倡导的实验心理学的精神。但是,在心理学美学中占据着主流的,仍是像特奥多尔·立普斯和爱德华·布洛这样一些美学家。立普斯和布洛尽管对实验心理学充满热情,也做出了一些成就,但他们最具有影响力的美学学说,仍然还是实验精神与哲学思考结合的产物。具体地说,他们的“移情说”和“距离说”尽管受到过实验美学的启发,但本质上仍是一种以康德哲学为基础的内省心理学。他们尊重科学,但他们的学说与那种被狭义理解的,基于数学和实验的科学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实用主义美学,特别是杜威美学,诞生于心理学转向的大潮之中。在杜威的美学中,融进了威廉·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学。杜威一生都对科学的最新发展持关注和开放的态度。然而,他的思想从一开始就与后来流行的、更具科学主义精神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格格不入,他与将哲学看成只是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科学哲学,也一直保持距离。在他的思想中,有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他从黑格尔那里汲取了一元论哲学,进化的历史观,更为重要的是,黑格尔帮助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度,既亲近科学,又不致滑入科学主义,在科学与人文间把握一个恰当的立场,从而将自己的哲学安放在一个更为根本,因而更加深厚的基础之上。在他的美学中,经验的概念具有核心的地位。经验概念具有强烈的心理学色彩,但显然,他对这一概念的深刻含义的理解,又远远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这一切,都是在心理学美学狭窄性日益暴露的二十世纪后期,杜威美学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随着哲学上的语言学转向的到来,分析美学得到了发展。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杜威美学变得似乎不合时宜。他在政治上的左倾碰上了麦卡锡时代,他在艺术观上的保守却又不能满足当时正在风行的先锋派艺术的要求,再加上来自科学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抨击,使得杜威美学碰到了重重困难。一时间,杜威好像什么罪名都沾上了:艺术上保守,方法上不科学,又有亲共嫌疑。与此相反,这时出现的分析美学,用“艺术界”和“制度论”等观点解释先锋派艺术,在艺术界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上面的这一层意思,记得舒斯特曼曾经提到过,他还由此认为,实用主义美学始于杜威而终于杜威。这后一个断语,似乎有点过。其实,杜威的影响,是一直存在着的。从托马斯·门罗、门罗·比厄斯利,再到理查德·罗蒂等许多人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杜威美学的痕迹或影子。但是,在差不多有两代人的时间里,分析美学确实在美学界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杜威美学的衰退,还与他关于重建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工艺、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连续性的观点有关。接受这种观点是需要以艺术和文化的发展程度为条件的。在二十世纪的前期,现代艺术观念的生命力仍然很旺盛,美学家们都借助于这种观念说明什么是艺术,并寻找艺术与生活的区别,为艺术所具有的地位辩护。现代艺术观念,就像放着幼年摩西的蒲草箱一样,帮助新生的现代主义艺术获得了生存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们所需要的恰恰是“区分”,将艺术当做艺术来看待。分析美学所迎合的正是这种时代的需要。与此相比,杜威关于连续性的思想就显得超前。对着一个孩子的家长说:这个孩子有前途,这是需要说的话,也中听;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尽管也是大实话,但不合时宜。

然而,世间的一切都有生而有死。分析美学走到一定程度,也就走到了它的尽头。一九九八年,我去斯洛文尼亚的首都卢布尔雅那参加第十四届世界美学大会。这次会议致力于向全球的美学界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走出分析美学!统治国际美学界两代人之久的分析美学即将成为过去,国际美学界的一些重要人物都在寻求新的做美学的方式!在这里,有沃尔夫冈·韦尔施调侃式地宣称体育也是艺术,有格拉琪亚·马其亚努对比较美学的热情号召,也有约瑟夫·马戈利斯发出的实用主义回归的信息和阿诺德·贝林特与阿列西·艾尔雅维奇关于后现代主义美学的探索。

分析美学之后,美学向何处去?美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美学应该抛弃分析美学的描述法,而重新建构一种对生活的直接性,重新引入批判精神,这是一些文化研究者的回答;美学应该对从二战后的非殖民化到此后席卷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发出挑战,从民族文化身份的变迁中考虑审美文化问题,这是许多非西方的美学家们思考的问题;美学应该应对媒介的变化,考虑电影、电视、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新的审美生活,考虑图像的无所不在和图像的虚拟化所带来的生活的变化,这是一些对新媒体和审美的社会学研究感兴趣的人所发出的呼吁;如此等等。不同的现代哲学流派也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各自从自身的理论资源出发,走向文化学转向。

在各种各样的当代思潮之间,由于需要共同面对当代问题,因而保持了一种同步性。实用主义就是这种种当代思想中的一支。在二十世纪后期,实用主义美学终于再次迎来它的黄金时期。实用主义也关注心理学,但这种心理学从一开始就与康德哲学影响下形成的从构造主义心理学到格式塔心理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及由此所生产的人的经验,在这种心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构造主义与格式塔心理学,都是以对人的认知心理研究为中心。实用主义认为,相对于人的生存和实践活动而言,认知是第二性的,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产生的。人的知识,包括关于心的认识和物的认识这两个方面。从这两个方向研究下去,人的知识就得到了积累。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学术研究都是从一种态度开始,这个态度就是:将研究的对象当做对象,使之对象化。对象化使理解事物成为可能,但这种理解之源同时也可能成为误解之源。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将事物对象化,使对象获得了解释,但这不是问题的根本。哲学的改造,就是要从改变世界开始。杜威主张,世界首先是人的环境,只是后来,它才被人从意识中区分开来,变成了人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用主义与马克思的一些观点有着相似之处。

实用主义美学所提出的三个连续性,主张不是从公认的艺术品出发,而是“绕道而行”,从生活经验出发来研究艺术的定义,主张重新思考艺术的时间和空间,使之与人的经验联系起来,主张表现与再现在经验中的结合,如此等等,都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美学思想。于是,到了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在美国,在欧洲,都出现了一个重新发现杜威的热潮。美学家们开始讨论一个选择:要康德,还是要杜威?这个选择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为什么不能认真想一想这种提问方式的意义呢?李泽厚先生在三十年前曾说,如果一定要在康德与黑格尔中选一个,他选康德。今日的美国美学家们,恐怕会说:如果一定要在康德与黑格尔中选一个,他们会选黑格尔;如果一定要在康德与杜威中选一个,他们会选杜威。当然,这种说法有点儿戏。事实上,谁也不会否定康德的重要性。他们这么说的意思只是,今日之美学,要经过康德,更要超越康德。

电子商务与当代中国 篇4

在我给大家介绍我在北京医院的最新的研究之前, 我想先初步介绍一下有关目前的健康看护系统的架构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目前临床实践的改革产生的影响。这些背景知识对我们充分理解EMR是怎样帮助改善中国的医疗机构, 理解健康专家之间、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病人的健康读写能力, 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 中国健康系统经历了意义深远的的医疗改革, 目的是到2020年能为城市和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的和公众负担得起的公共医疗服务, 包括:健康保险、医学服务和医药提供。

(1) 基础医学安全系统和医药系统的建立、健康看护系统的改善、基础公共健康服务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平衡一致性以及一项公众医疗改革, 都是改革计划在2009至2011年实施期间遇到的问题。

(2) 除了这些雄心壮志的计划, 在最后的十年, 中国在健康护理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人们的平均寿命有望增长到74岁, 而在2009年世界寿命的平均水平是68岁。

(3) 由于2003年SARS的危害, 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世界上最先进的紧急情况反应系统, 这套系统在2009年H1N1传播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4) 对于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国家和医学专家需求不断增长的国家, 人口结构的变化都将会是未来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欧洲国家就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 比中国早数年。尽管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流行性疾病 (如营养不良, 肺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 慢慢的被战胜了, 但是很多健康问题像癌症、心脏病、呼吸疾病、传染性疾病如HIV/AIDS和精神性疾病像忧郁症, 一直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系统。此外, 中国对外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用于健康方面的经费降低了很多, 导致中国人不再能够享受免费的医疗救治, 这同样也是毛主席时代的问题, 经费降低也同时造成了保险覆盖的人口也减少。

(5) 对一些社会阶级, 如穷人、随迁移的民工、老人或者农村居民来说, 得了重病意味着钱财危机有可能让他们无法生存下去, 因为所有的三种健康看护系统—劳动力保护、公众医药服务和农村合作医疗—都只覆盖基本的低标准的医学治疗。

因此, 中国正在进行的医疗改革的未来目标之一就是为当地居民, 特别是不断增加城市居民, 提供一套可支付得起的医疗保障系统。除此之外, 医疗健康看护系统改革的的目的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基本医疗看护系统, 因为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医院的技术装备都比较落后, 并且农村缺乏合格的医生, 缺乏医院之间的密切交流。结果, 很多病人转移到了城市的医院, 希望在那能到的更好的医疗救治。中国健康系统改革的其它的目的有:减轻大医院的负担、增进医院全体人员与病人的交流和对全体居民的健康情形有更详细的了解。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WHO, 健康服务条款逐步的发生着变化, 特别是医院方面。在自由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建立了一个三层折叠系统, 特别是通过向医院所有人开放之后, 从2006年开始, 这套系统不仅成为企业间连接的桥梁, 而且完全允许外企加入临床医学市场并且允许保持他们的利益。然而, 目前健康看护条款的主要支持者仍然是公立的、政府拥有的、非盈利性医院, 县级的医院还不能做到。公立医院虽然享受政府的补助金, 但也不得不用它们自己的收入来维护医院的公共设施。在2003年, 中国有1500家私人医院和7000家公立医院。相对于许多西方欧洲国家, 中国的医院特性是非常正规并且公然的分等级 (1-3、A-C三等, 并且A为最高等级)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低投资公立医院正在逐渐的被政府投资的公共健康看护系统所代替。然而, 大多数的公立医院依靠药物销售为生, 因为它们缺乏利益刺激并且只能在政府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费补偿。

的确, 各医院健康看护系统之间交流的重点和在公立医院医生与病人的交流都存在不可确定的问题。因为, 健康专家只得到相对较低的收入—在大城市的医院, 医师的月工资大约是2500元—医院和医生可以通过销售药物拿到一些提成。结果, 尽管没有必要时病人也会要求用高科技的诊断方式并且开昂贵的药。换一种方式说, 病人充满期望希望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医学治疗, 愿意支付给医师额外的费用, 但是又有多少病人能最终支付起这些费用呢?!这些抱怨产生的原因是政府对医疗服务费的管理不到位, 本来政府是不允许医生和医院私自收取多余的服务费的。除了争论医生不断增长的收入之外, 科学家出版的关于中国健康在提高医德方面加强交流是以儒家仁慈为本为基础的, 为了和腐败的案例做斗争, 我们必须提高医生的医德。

儒家学说正在并且已经在调节医生与病人相互关系上发挥作用。病人得到的关于自己病症的信息首先被医师筛选, 医师只对病人公开部分信息 (例如他倾向的治疗方法, 医生大多数不会提到治疗的多种选择) 。其次, 医生首先告诉病人最主要的家庭成员病人的病情, 让他成为医生与病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这样病人的亲人再一次提前选择该告诉病人哪些信息, 以免引起病人情绪不稳定。最终, 不管是在西方观念中还是在医生与病人家长式的关系特性中, 病人都没有自主权, 但是在医生—家属—病人三个一组的关系中, 基本上病人家属拥有自主权。那就是说, 病人的家属对病人治疗的的任何结果都负有责任。然而, 因为不管是病人自己还是病人的亲属都不想承担全部的责任, 并且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 因此医生成了决定如何治疗的人。也就是说, 没有必要得到病人的赞成或者考虑病人自己的治疗意见。

现在我想强调背景信息的最后一方面, 它不仅是理解EMR对同期临床诊断服务的影响所必须的, 也是理解EMR对医院之间的人际交流的影响所必须的。

除了已经提到的在公共管理、财政、资源分配和器材方面的问题, 健康看护的质量也是目前每个医院的管理部门都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里是新的高科技装备在医院开始应用的地方:我的论点是, 从长远来看, 医学档案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医院之间医疗数据的交流和让医院的健康专家的工作更有效率, 还可以帮助监督医师和监督药物治疗的质量。并且, 此外, 如果医生在与病人的交涉中能自觉地应用EMR, 不但能够提高病人的读写能力, 还能让医生在医生—家属—病人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可以让三者建立更加信任的关系, 从长远看来, 能够让每次药物治疗的和康复过程都能有一个更好的结果。

2 研究领域—方法论和结果

2.1 基础概念

EMR在医院是一样非常实用的技术设备, 它能用来预测我之前描述的健康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随着人们对长寿的期望和慢性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多, 单独有序的管理病人的医疗档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有用, 成本越来越低) 。截止2009年, 北京已经有9所医院引进了EMR。未来的预期是在全国每个医院都装备这种科技设备。EMR是一种最新的电子的存储病人的病程记录、以往病史、检验结果和药方的设备。电子医疗报告 (EMR) , 有时也称作病人电子报告或电子健康描述或报告, 是一种高端结构的软件系统可以被划分成健康问题系统、问题来源系统和按年代顺序记录系统。相对于手写病例记录, EMR能让人们在电脑的支持下协作工作。

接下来我将要概述的是EMR本质上需要关心的方面, 经北京一家医院的健康专家的探索研究, 这些方面不得不被认为是研究结果的一部分。EMR的设计不仅根据不同的医院有所区别, 而且在一个医院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也有所区别。然而, 一台EMR设备上大体上包括如下几部分:

(1) 个人信息 (病人的病床编号、身份证号码、挂号号码、年龄等等)

(2) 诊断范畴、病情描述和病患部位

(3) 疾病记录

(4) 手术记录

(5) 住院记录 (持续住院的时间和出院日期)

(6) 病人就诊的部门

(7) 治疗费用

(8) 主治医师姓名、首席或最高医师的姓名和助理医师的姓名

(9) 不同医生在诊断上的讨论

(10) 疾病的严重程度

(11) 图像、图片 (X射线、心电图等)

(12) 病人的患病史

医院的信息中心负责预先安排引进电子信息系统和提高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前, 医院的资料中心存放病人的纸质档案。存储仓库出现什么状况大家都不清楚。最近我听说了台湾的一项计划, 就是台湾的纸质病例档案已经转成了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尝试着结合了医学文本、成像文件和在最先进的电子制图和图片管理条件下的不同信息系统的图片。然而, 就目前来说, 这可能是唯一一个尝试将旧的制作档案的世界转变成一个全新的数字生活的非常成功的例子。

所有应用EMR的医院和公司都必须遵守病例中的规定, 这些规定是中国政府部门在应用EMR (2010年12月) 时最基本的指导方针。天坛医院的精神科是实验部门, 也就是说这个部门在7、8年前最先引进了EMR系统。之后, 其它部门也慢慢引进了EMR。在准备设计的过程中, 特定部门的专家起草EMR表格并且把表格递交给信息科学家, 然后科学家根据不同部门的需要来用计算机设计EMR。这就是为什么医院的EMR系统会根据部门的不同稍有变化。如今, 到2011年8月, 天坛医院的所有部门包括病人诊疗室都会安装EMR系统。

使用EMR时, 医生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正式的步骤?在健康看护实践应用时人们期待的是什么结果?

每个医生在电脑上进入EMR系统时都必须输入使用者姓名和密码。多数情况下是助理医生代替主治医生使用EMR。填表格时根据方向会有一个基本的例子, 他们只需要根据病人特定的信息对表格做一些修改。根据政府对医院管理的规定, 在病人诊治后的1—6小时内必须将第一次的EMR填写完毕。在紧急时刻, EMR必须稍后在家里填写或者晚上在医院填写。一般一个EMR有5-6页, 但是如果只有一个小错误, 例如一个拼写错误, 整个报告都要重写。所有参与病人治疗的医生都必须在EMR打印版本上签名。

医生能利用EMR技术保存生物医学数据和通过中医方法得到的数据。受过培训的医院管理人员利用EMR来监督医疗诊断水平。医院有计算机科学家跟踪查看EMR是否被医生故意篡改。总的来说, 有了EMR政府也有了确保医院安全管理的工具。

除了医院的专家和管理者, 护士也会使用EMR系统。专家会告诉护士必须在表格上填写的信息。如果需要注射的话, 护士会滑动装置在病人手腕上的比i Pad还小的电脑, 那里保存着病人的基本信息 (姓名、血型) 。如此, 护士对病人做的每个动作都被电子地记录下来。护士必须在EMR上标明病人的挂号号码并且输入病人的健康状况。如果病人的医学治疗有变化, 护士也要更新保存在EMR中的信息。护士只能接触部分EMR系统, 因为责任感的增强, 一些重大医疗事故和诊断失误所产生的令人难以想象的后果都被记录在EMR中, 准备以后进行思考和反思, 期待能得到改善。

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由安装EMR系统的安装人员或科学家提前进行培训, 教他们如何使用EMR系统。如果健康部门人员有任何有关EMR使用方面的问题, 他们可以向医院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请教。除此之外, 信息中心的管理人员每周与健康专家开会讨论EMR的用法。每周, 护士都会和开发EMR的公司进行交谈, 向开发人员反馈她们遇到的问题。如此, 开发人员就可以不断的提升EMR体统并且简化EMR的使用。

2.2 采访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已经描绘出了EMR的基本轮廓, 2011年7月和8月, 即我在北京天坛医院带领我的中国研究助理研究的期间, 我们采访了三位精神科的正式医师、两位妇科的助理医师和一位内科的正式医师。此外, 我们采访了护理科和内科的两位护士长、两位信息科学家和与采访接触的医院信息中心的专家。

我亲自采访健康专家的目的是了解电子数据库在医院的应用所带来的变化。一方面是健康专家在应用电子病人档案和数据库等新技术时所包含的挑战, 另一方面是由于医生和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差异所带来的交流问题。

2.3 EMR是一项技术挑战?

只有一小部分研究在调查已经应用的EMR/EPR系统对人们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健康专家在应用EMR时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 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健康专家怎样掌握新的多媒体技术, 并且在健康专家看来EMR对他们的工作和与其他健康专家和病人的交流所带来的变化。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说他们操作EMR没有障碍, 但是他们承认年老的不熟悉电脑操作的专家操作EMR仍然存在问题。人们一致认为EMR的应用问题并不是新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挑战的问题, 而是模式和态度转变的问题。对护士来说, EMR也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 在她们看来虽然存储信息的方法变了, 但是程序上仍然是一样的。

2.4 EMR的优势

从被采访者看来, 引进EMR的好处明显比问题要多, 对他们来说, EMR帮助将病人的数据进行分类和系统化。病人的数据用不同的档案进行存储便于比较, 医生也能对病人的治疗历史能有一个更好的总体概念, 特别是当给经常来医院治疗的病人, 这些数据很快被利用起来。对我来说, 随着人们都长寿的期望的增高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EMR可以简化医院的管理程序—不管是和病人挂号有关的还是和病人健康方面有关的程序。医师在EMR系统内浏览数据让工作过程变得更简单:护士输入病人的编号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接下来治疗所需要的相关的详细资料;医生输入疾病的编号就可以直接找到所有的相关的档案, 根据一个实例帮助他/她做出正确的诊断。

被采访者指出, 在EMR的帮助下, 现在比以前手写档案更节省时间。如果一个医生一天给3-4个病人做检查, 早晨就能完成档案记录。如果输入临床数据则需要15-20分钟, 但是如果数据必须应用于科学研究的话, 输入数据需要的时间可能会增长到30分钟, 有时甚至会用3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存储数据。与之相似的是在奥地利的的维也纳大学进行的儿科部门和青少年医学科进行的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涉及到病人数据系统管理的应用, 实验表明相对于手写档案多数人更倾向于电脑辅助、应用新技术方面没有问题并且他们称赞电子档案存储系统节省时间的优点。

对护士来说, 如果她们一天处理6-10个病人, 那么她们每天需要花30分钟在EMR上存储信息。护士说她们应用EMR越熟练—她们2011年5月开始使用EMR—她们越能有效的节省时间。现在对每个病人只存一个档案。护士说她们再也不用为了问病人的信息比如药物处理, 而像以前一样跑遍整个医院。在引进EMR之前, 如果护士想向病人解释一些事情。那么她们必须首先征得医生的同意, 现在她们只需要在EMR上查询, 生活将会变得简单而且自主。

对管理人员来说, EMR帮助他们确保医学治疗的的质量, 不仅因为他们现在可以监督医生的行为, 而且因为病人的治疗再也不用仅仅靠医生个人的经验。相对来说, 因为医生有很多病人信息, 他可以比较不同的病人数据并且和其他医生交流。存储在EMR上的多个医生关于诊断的讨论可以帮助他/她考虑更多有关病人健康状况的问题, 做出更客观的诊断。在我看来, 尽管医疗费用已经存储在EMR内, 但是提到的病人给医师“红包”的惯例无法阻止。不过, 我相信在EMR的帮助下, 医学治疗质量更容易被监督, 长此以来病人可能会感觉到在医院被照顾的很好, 他/她会感觉不需要再给他/她的主治医师额外的费用。

一些医生相信EMR通过给医院和群体提供信息来帮助实施医疗改革/临床路径。因为EMR包含成像程序、诊断结果等, 临床数据的应用和肿瘤案例一起帮助提高疾病诊断的科学研究价值。尽管EMR首先不是为研究而设计的, 而是为了提高医生的临床经验, ○21帮助形成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当将EMR应用于科学研究时, 数据是匿名的所以病人的隐私的到尊重。然而, 对很少见的病例来说, 将数据提供给研究机构来提高诊断水平是未来的一个目标并且还没有实现。

2.5 EMR给健康专家与病人间的交流带来的影响

我感兴趣的是研究EMR的安装启用是否改变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假定如果病人知道了EMR上的数据, 例如当医生给病人看一些图片时, 病人的读写能力将会提高并且当然结果病人也会想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至少在调查报告来看, 令人惊讶的是, 管理人员、专家和护士都认为EMR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和病人间的交流, 却对医院内部管理程序的改变相当大。结果, 被采访者纯粹把EMR看做一个全新的不同的存储病人数据的工具。事实证明, 被采访者在与病人的交谈中几乎没有将EMR中存储的数据给病人看的, 只有一个助理医生说因为EMR能用几天的时间将病人的个人数据进行比较, 他/她有时会通过向病人展示图表或图片来比较说明。但是多数情况下, 只有当病人将要出院并且要继续去其它医院诊治时, 病人会拿到打印出的X-射线图片, 只有这时病人才能接触到存储在EMR中的数据。如果病人和病人的家属想要提前知道EMR中的数据 (通过在医院中和健康专家交流或者通过病人房间中的电脑) , 他们的健康读写能力会得到提高。所以, EMR还有一些改善的空间。

对护士来说, EMR没有改变与病人间的交流, 因为工作流程仍然是一样的。甚至在引进EMR之前, 护士经常要向病人解释药物处理。在护士看来, 因为她们经常不得不熟悉病人, EMR的引进并没有增加病人的信息。护士说她们并不用EMR来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在我看来, 因为它特有的结构组成, EMR可以增加病人的个人健康状况信息, 不要只把EMR当做一个工具来用, 也就是说不要低估了它的潜能。

因为整个EMR系统的安装启动在医院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应用, 假设从病人想要接触到EMR中的数据需要一段时间, 这些时间取决于健康专家是否给病人这些数据。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显示在上海已经有一家医院的病房里的电脑上, 病人可以看到所有的数据记录, 对自己的诊断有一个概念。我深信这会增加病人的健康知识。长此以往, 这会改变中国医生-家属-病人的固定关系模式, 同样自此以后病人不会依靠他/她的医师或家人亲戚以前选择告诉他的信息。另一方面, 我们在此之前也得知病人并不想为自己承担责任, 他们喜欢被家属照顾并且希望有一个家长式的医生给予他们清楚明确的指导。

在我印象里, 被采访的健康专家很少思考他们如何去和病人交流。因为健康专家们对EMR是否影响到医生-病人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的吃惊的反应, 我相信他们还没有考虑已经开始安装的EMR带来的巨大改变。在我看来, 如果EMR被应用于医生、家属和病人间的相互交流, 病人为了用EMR自我检查和自我看护, 非医务人员学习健康知识的人越来越多。我个人赞同最近的学术讨论得出的观察报告, 也就是一致赞成西方观念非常难转变并且很难应用于中国的医生-家属-病人关系。因此, 存在的问题是“在医生-病人的关系和交流中缺少道德教育”。这是因为一直以来建立的文化惯例在通过新的多媒体技术例如网络、电话或者EMR等进行的健康教育的帮助下可能会发生改变。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的设计一种有效的数字平台使病人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网页上进入自己的病例记录。加拿大科学家做了的一项研究, 他们把病人信息从医学记录转变成有效的网页能使病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EMR。这项研究表明如果病人准备好了并且被允许操纵这些资源, 并且如果病人愉快的合理的富有经验直接问健康专家关于诊断数据的问题, 健康专家将会通过从EMR上得到的有效信息将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照顾的很好。这个例子表明EMR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一套EMR系统可以仅仅依靠医师, 在中国实例中健康工作者是唯一操作EMR的人群。然而, 在一些医院如提到过的上海的医院, 病人甚至可以接触到医疗数据并且查看, 但这并不是目前现行案例中的一部分, 上海的设计只是一种实验。很少有像加拿大那样允许病人自己在EMR上输入信息—但是, 除此之外, 只是用实验来设置一个模拟的病人环境。

随着慢性疾病的增多和从“治疗和治愈”到“管理和看护”的转变的增大, 病人能够主动的管理自己的疾病变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病人参与的水平, EMR至少可以被应用于5种不同的情形:第一, 医生在与病人和病人家属交谈中可以将EMR上存储的数据展示给病人看。第二, 允许病人可以通过医院病房的电脑进入个人的EMR。第三, 病人可以直接输入数据并且把EMR当做一个在医院、家里或其它当地环境和不同的情况下与其他健康专家交流的平台。第四, 根据病人拥有的媒体能力和医学知识, 病人可以把EMR用做家庭便捷仪器, 在EMR上病人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输入临床数据如血压等来监控自己的病情。在这个模型中, 病人和健康专家一起看护病人健康, 帮助健康看护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五, 病人可以应用移动计算设备, 也就是说有移动系统环境方面的知识。

健康协会促进了生物医学媒体技术环境的发展涉及到病人监控自己的病情, 有确切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病人自己积极配合并且参与自己的治疗过程, 医学治疗会更有效。问题是怎样提高病人的医学和媒体能力来处理那些事情并且病人是否愿意扮演一个更自主的角色。此外, 还未解决的问题是怎样通过新的多媒体科技来调整各种各样的工作进程、谁有资格进入数据库并且怎样确定收集的数据一直是正确完整的。由于最近研究证明了病人非常关对电子存储的健康信息并且对供应品安全性存有怀疑, 在医学领域健康信息通过信息科技、资料库和EMR流动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严肃的处理。

2.6 EMR遇到的困难

尽管研究报告中的被采访者认为EMR总的来说使医院的工作流程更加有效, 但是使用EMR时还是产生了一些问题。这周末, 和病人的治疗有关的每个专家——大约4-5个医生——都必须在EMR打印版本上签名, 因为他们的签名没有存储电子版本。可是很难将专家组织起来。

事实上, 大多数被采访者仅把EMR看做为医生设计的工具, 医生用这个工具将纸质的工作转变为电子地存储数据。事实上, 政府用EMR来增强医院的管理并且在未来能使不同健康专家交流病人数据。直到目前, 在一些医生的看来不同医院间的数据交流仍然存在问题, 因为仅有一小部分医院装备了新的多媒体技术设备。除此之外, 每个医院都以独有的方式适应和改变EMR, 也就是说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EMR系统, 所以不同医院EMR的形状和内容都有差异。不管缺乏和谐的问题, 一所医院具有潜在的能力使用EMR数据, 另一所医院也应该有。所以每次, 如果需要, 医院的文档部门必须做EMR的副本并且打印出来, 病人可以拿复印版去另一个医院。根据采访过的负责医院EMR安装启用的技术专家看来, 在不同医学协会之间分享病人数据的问题是有另外两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第一, 医疗记录系统并不能在网上查看。第二, 一份个人EMR上的资料中可以和其它医院交流的不足十项。医院间分享更多的数据需要医院各个管理层赞成查看生成的EMR。这个问题关系到医学治疗质量的监管, 因为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监管科技设备, 因此没有质量标准。

2.7 总结和展望

技术创新正在逐渐的覆盖临床医学案例, 正在改变着健康人员、健康专家和病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并且当关系到临床数据的管理时病人的参与程度也在发生着转变。如同上边所描述的, 有各种各样的成熟的技术环境使病人能够扮演更主动的角色, 医师越来越多的操作电子档案。在不久的将来护士将会使用情景感知移动技术原形像移动世界是用微窗口和无线网络设计了一个微小的个人电脑在医院里用来处理他们的工作。在电子工具的帮助下来探测医师的位置, 护士步入病房就能够得到任何病人就医的数字信息的。因此, 当护士看护一个特殊的病人时不用去办公室查看电子病人档案就能得到所有的想要的信息。此外, 这样的病房改变了健康看护团队的相互作用, 增加了病房中医生-病人相互作用的有效性。

随着健康方面花费的增多和对病人中心健康看护服务和紧急反应系统需求的增长, 医院引进高科技程序来确保公共管理、保证效率、节省花费、监督医学治疗和医学协会管理质量。

这到目前是这样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高科技应用程序将会在医疗团队人员和健康专家、病人和他们的家属之间产生巨大的影响。

探测研究证明大多数的健康专家使用新技术都没有问题。被采访者都很喜欢新科技应用程序, 因为它效率高、结构好、信息密度高和它具有的潜力, 即能够提高医院医学治疗质量和增多不同健康协会和医疗服务提供方之间数据的交流。它们在定期应用EMR时不断的和开发者和医院信息中的管理者交流他们的经验, 以此来提高操作EMR的能力。

然而, 因为事情总是和直接关系到工作过程的人员有关, 他们不认为EMR能提高病人的健康读写能力和参与疾病管理的的积极性。首先,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低估了医生与病人的交流在病人的健康行为和看待自己病症的方式上所扮演的角色。医生能够深刻的反省他们与病人和病人的家属交流的方式, 反省他们应该怎样改善他们的交流方式来提高病人的健康读写能力, 这是非常可取的。这是在数字时代所需要的增强自我反思的第一步。第二步是让健康专家对医院新的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他们和病人交流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这个事实变得非常敏感。第三步, 如果考虑到计算机专家已经开发出电子环境, 使病人能够参与到自己健康数据的存储中, 在目前阶段非常重要的是医生至少在与病人的交流中应该将EMR数据展示给病人看, 并且向病人解释这些数据。病人的健康读写能力越强, 越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的健康信息, 也越能够更好的管理急性的和慢性的疾病。这就是为什么不同国家的很多健康协会都实施有效的计划来提高人们的健康读写能力。

医院EMR的安装启用总有一天会改变中国的医生-家庭-病人的关系, 让病人在这个关系中变得更扮演的角色比以前变得更强大, 知情同意慢慢的将医生-家属的关系转变为家属-病人的关系。然而, 实际上EMR在中国医院的应用可能不会达到西方病人的自治权, 因为在中国社会, 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在做决定中起关键作用。因此, 这引起了对将来的观察研究的兴趣, 一方面观察在一种环境中文化惯例是怎样的, 另一方面观察在健康看护领域媒体技术的全球性应用彼此交织来显示古老的或塑造新的行为类型。

摘要:本文分析现代媒体技术在中国城市医院的引入能否改变健康专家之间以及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通信。在2011年7月和8月间我们对北京天坛医院的医生、护士、信息中心主管以及技术人员进行了采访。首先结论显示医院工作人员对EMR的实施是欢迎的, 因为它能简化工作流程并且改善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然而, 就和病人的直接交流而言, 依据被采访者的观点, EMR对于病人的健康读写能力以及健康行为并没有影响。这个探究性的研究报告被嵌入在一个理论框架中, 即当代学院之间关于中国健康看护系统仍需面对的挑战之间的争论, 以此为背景, EMR能否有助于中国医疗机构, 也就是医院管理的改革是一个疑问。EMR是否有潜力解决目前中国在不同医院间信息交流领域 (病人数据的互换) , 科研领域, 以及临床实践的道德领域 (医患之间的不信任) 的问题。

论语智慧与当代中国 篇5

作为一个国学连入门不都不算的小学生,我是没有办法驾驭这么大的一个题目的。何为这个题目之大呢?众人周知《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是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集子。“论语”说白了就是“谈话”,根据我浅薄的理解:《论语》者,访谈纪实录。这就是所谓的说话的艺术,这里的内涵并不是单纯依靠我的见识就能说的清楚的。尤其是在我拜读了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之后,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另一种阐发打动了我,我意识到论语也可以这样平易近人。他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至理名言。《论语》是死的,但对它的阐释可以是多样的,孔孟自己说的是一种,南宋理学家阐释是一种,新儒家也是一种。我也可以胡言乱语一番,所顾忌的是,我对《论语》并没有达到“其义自见”的程度,理解上不见的是很透彻,但是我之为人又是才稀志疏,好信口开河、断章取义,引起大家的反感总是不好的了。如于丹者,如此就显得太尴尬了。我所希望就是大家怀一颗宽容之心来体谅我这个不成器的小学生。

言归正传。论语智慧简述之,便是“仁”“义”“礼”。当然,这种看法是很主流的,我也很同意这种说法。《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是十分优秀的,那为什么会有后来的打倒孔家店的说法呢?南怀瑾老先生就说,孔家店铺是很不错的,但是作为店员的理学家们把店搞砸了。是后来人把书念歪了,解释教条了,没人愿意看了呀。当然现在很多人也在解读论语,并尝试着还《论语》以原貌,可是年代久远,难说哪家得到了真经。我不谈历代大家如何说《论语》,一是没资格,二是说不清。我就单说我的,我姑妄说之,您姑妄听之:仁乃有爱心,义是真性情,礼是守规矩。孔子有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岁是个啥年纪,“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才能够随心所欲,还是“不逾矩”。那孔圣人一生做什么呀——志于学,做学问呀,单单是学习的学问吗,不是呀!这学问是啥,这是学怎样做一个君子呀,这是学做人的学问呀。做到前面的“仁”“义”“礼”呀,论语的智慧说到底还是教你怎么做一个“真人”。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弑君三十二,王国五十六,诸侯奔走不可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孔子不搞军事,不问政治,偏偏做教育,这是大智慧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财富权势只不过一时之煊赫,但教育可谓功在当代,利可于千秋呀。大国崛起皆是教育之福,科技之福呀,譬如德、日。人人有德行,家有德行,而国有德行(国也可以单指一定的区域或集团),而“民德归厚矣”,然后可列于世界民族之林。像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其中的道理谁都明白,但做起来确实不简单。孔老夫子算圣人吧,但是他的学说福荫千年,也没有让新中国走上天下大同的正统,反看“三民主义”似得真传。

上节说道,论语的智慧属于做人的智慧,做教育的智慧,是一种漫长且艰难的求索。我们再来说说当代中国。在此我又不免罗嗦一下,我并不是有意将题目肢解开来,分为“论语智慧”和“当代中国”。我这样讲是因为本人的叙述逻辑一直是个大问题,将题目分开来说不容易跑题,好阐发我的观点。我会在文章最后探讨将“论语智慧”加之于“当代中国”这个短语上产生的反应。

当代中国。我们一谈到当代中国会想到什么呢?我百度了一下“当代中国______”,搜索栏中有如此字样“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当代中国经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搜索量最大的就是如上几个词语,我没有找到“当代中国教育”的字样。好吧,也许这样做显得有些武断或是主观性。当然我提出这一现象并没有太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针对性。有人讲,中国政治就是你能听,你能看,就是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是你的错了。南怀瑾老先生也在《论语别裁》说过“我辈书生知见,游戏文章,实在无补时艰,且当解闷消愁的戏论视之可也”。听闻这席话实感难过,我不是没有想过来愤青一把痛批时政,只是

位卑言轻又加之稚嫩可笑,感到“百无一用是书生”,每每如此总有一种无力感。难道你没有一种恶心的感觉,当你看到一些学者专家为官员们摇旗呐喊,助威鼓劲。每逢重大灾难、事故,总是有科学且完美的解释以惑众听。不是一小撮,而是一大堆学者专家甘当御用文人,做那种不禽不兽的骑墙派。就属他们在社会上闹腾的最欢,媒体上最振振有词。不出声音的或是不明所以的劳苦大众,或是明哲保身的知识分子。听完我这席话,有人一定会跳出来大叫危言耸听,以偏概全,诬陷好人,这些人可以说就是我所厌恶的墙头草、五毛党。这种行为不是单单是个人立场的问题呀,你们是专家呀是,不是砖家,不是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的大脑呀,这样子很恐怖的。季羡林老人曾对温总理说过“假话不要说,真话不全说”。我感觉很悲哀,难道季老先生不了解真话不全说也会害人吗?不过做到“假话不要说”也是老先生的成就了,他可以做到不说假话,并可以规劝别人别说假话。当代中国就是说真话的不敢出声,说假话的做深明大义之状,说大话的盖过办实事的。就这样,社会光怪陆离,人情真真假假,事情件件骇人听闻。大家都讲这是社会风气所致呀!悲乎,何谓风气——风尚习气,社会或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如此说来,那岂不是大家习惯将假象加诸于真理之上,喜欢听大话胜过办实事吗?这是因为什么,又有教育不到原因呀。“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你不去做却在这里讲空话怎么可能成为君子,一定要“敏行讷言”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要把道德文章做好,树正心,才能好做其他的事情:岂不知最容易出现高智商犯罪的不是小学没毕业的民众,而是名牌大学出来的法学、金融的高材生呀;岂不知最危害群众的不是丧心病狂的匪徒,而是想当父母官的公仆们呀。《论语》中多次提到这种观点,“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虽曰未学”就算你没学习过什么东西,“吾必谓之学矣”,我也要说你是个有学问的人呀。为什么,品德值得夸赞的君子呀,这是学物理,学化学呀,你都学不到的智慧呀。

我也是一个不大敢讲真话还爱说大话的人,尽量不用假话害人已经是我的能力的顶峰了。马立诚提出了,当代中国的八大社会思潮:邓小平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义思潮,其实还是三大类:“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化”、“新儒学”。第一次谈到“论语智慧与当代中国”,我第一感觉“新儒学”比较应景,想来写一下。因为种种原因吧没敢写,一是学识不到,自然不可能将“新儒学”说的上纲上线,天女散花一般。二是新儒学好像不是与我们的“马列毛邓”不在同一战线上,言多必失。但我还是想简单说一下,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是新儒学的开宗明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梁溯溟、张君励、熊十力等人开始在“新儒学”旗帜下进行的儒学研究。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新儒学的活动主要体现于思想领域;新儒学的目标是在汇通中西文化的前提下解释和发展儒学。代表作有梁溯溟的《乡村建设》、贺麟的《儒家思想的新开展》等。主要成果是熊十力继承陆王心学构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和冯友兰的“新理学”。总的说来,新儒学基本上是以儒学的“内圣外王”为立宗之本的,它是在儒学遭到普遍责难的时候出现的。这一阶段的新儒学在思想研究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没有对社会发展,尤其政治变革产生很大的影响。我所谈的新儒学只到建国前,其主张不言自明,它算是中华民族保守主义的代表。新儒学是非功过不好评论,但是咱可以去看一看“三民主义”。本来嘛,“新儒学开宗的政治基础是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三民主义中含有儒学的内容”。

那“论语智慧”与“当代中国”有哪种关系,两者混合又有什么反应呢?说实话,我真不知道,现在的学者们我相信也不知道,我们现在只能看到“马克思智慧”与“当代中国”。按我所想,如果“论语智慧”与“当代中国”起了反应的话,我们不一定是在这种环境下来说这个命题的,更有可能是像“马原”课作业一样的纲领性的论述,变成这样会更无趣。谈到这里好像已经偏离了我的本意,不过这样也好,我再胡言两句:很喜欢李敖先生说的“马

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当然李敖先生也存在误解,不过马克思主义真理也有走歪路的时候,新儒学再迂腐也有存在的合理性。想想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不是救命良方,马克思却是十三亿人口的福音,真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如想谈论“论语智慧与当代中国”,待到国文也考四六级时,也来个GRE时再说不晚。一味空想,牵强实在无趣的很,又何必让自己感觉假大空呢。大谈潮流,不如搞点实践。引一下易中天老师答读者问时的话,“我们这个汉民族几千年没有信仰也没出事儿啊,是不是?原因就在我们汉民族从周代开始,就是“以伦理代宗教”。虽然没有信仰,但是有核心价值观,有道德底线。所以三千年来文明不中断,而且社会基本稳定。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不是“没有信仰”,而是“没有底线”。你说往奶粉里面放三聚氰氨是没有信仰吗?太抬举他了。古人也有做假的。我们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就知道酒里面要掺水。但也只能放一点开水,不能放毒啊!我们现在要守住底线,要告诉大家最基本的东西不能丢,有些最基本的底线是不能不守的,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不要唱高调,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就可以了。”

结语:

写完文章,颇感言语过火。不过甚是畅快,错而为之,只求为心不违心。此文一言蔽之:多做真善美,少论假大空。办教育,搞科技,少点愚民政策,少点形式主义,不仅要国富,还有民富。“粮仓足,礼教兴;礼教兴,粮仓足。”都是一个道理。

注释:

1.《论语》译注者张燕婴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2.《论语别裁》南怀瑾出版发行复旦大学出版社

3.《教师不是蜡烛》易中天博客

皮书与当代中国研究 篇6

【关键词】皮书;智库报告;学术出版;出版软实力

【作者单位】谢曙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吴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软实力通常体现在出版物的影响力上,皮书正是一个在中国乃至国际发挥独特影响力的出版形态。从最初一个出版社的学术产品名称到媒体和公众使用频率极高的热点词语,从专业术语到大众话语,从官方文件到特殊的出版形态,近20年来,皮书的概念不断拓展,皮书的种类日益丰富,皮书的功能日渐完善。本文将从皮书的起源、定义说起,力图对皮书的种类、作者、地域做一个全景式、结构化的分析,并通过对皮书功能的深入挖掘,展望皮书的未来,探寻皮书价值最大化和提升中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路径。

一、皮书的缘起与概念

1.皮书在中国的起源

从词源上看,皮书最早起源于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主要指官方或社会组织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并多以白皮书命名。第六版《辞海》把白皮书定义为“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封面为白色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

在中国,皮书这一概念从官方文件到出版形态,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90年。是年,刘国光、李京文等著名经济学家通过社科院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经济学科学机关研究所,成立“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运用数量经济模型对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撰写出一系列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当年未公开出版,而是用蓝色封面装订成册,送有关经济决策部门和研究机构传阅,故被称为蓝皮书。1991年底,“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研究报告首度正式出版,书名是《199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编撰者称之为“经济蓝皮书”。这就是第一本皮书的由来。

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的陆学艺教授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对年度中国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于是在社科院主管领导的支持下,着手研创“社会蓝皮书”。随后几年,由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分别主持研创的“农村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等陆续出版,但只在相关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部门使用,社会影响不大。

正式把图书封面作为标志,对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进行系列化、市场化、规范化运作的时间节点发生在1997年秋。是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开启第二次创业,其开篇工作就是以皮书系列为统称,运用专业精神和方法,市场化运作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而1999年皮书系列所出版的品种数就超过15种。伴随皮书品种的逐步增加,皮书这一最初只是在出版社内部使用的工作名称,逐渐成为社会广泛接受的专有名词,特指20世纪末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等以年度为单元连续出版的专题研究报告。

2.皮书概念的厘清

皮书这个概念在中国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国家或专门机构正式发布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是一种官方文件,以白色或其他特殊的颜色做封面,代表政府立场,讲究的是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不带文学色彩。二是“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关于某一门类、地域或领域的社会科学资讯类连续出版物” ,封面颜色以蓝色居多,内容强调权威、前沿。

2000年,在首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正式诞生皮书这个名称。皮书开始从一个出版社内部使用的工作词语转化为一个专门的呈现学术成果的概念,作为一种公众话语进入并影响社会。

2003年9月,第四次中国皮书工作会议首次对皮书的定义进行了阐释:皮书是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对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行业的经济、社会等各种事件进行分析、预测的年度研究报告。

2005年8月,在第六次全国皮书工作会议上,皮书的定义有了较为完整的表述:皮书是一种以年度为时间单元,关于某一门类、地域或领域的社会科学资讯类连续出版物。

2006—2015年,皮书进入快速发展的10年。皮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明确,皮书作为全新的出版形态被确立——“皮书是对中国与世界发展状况和热点问题进行年度监测,以专业的角度、专家的视野和实证的研究方法,针对某一领域或区域现状与发展态势展开分析和预测,具备前沿性、原创性、实证性、连续性、时效性等特点的公开出版物,由一系列权威研究报告组成。” 皮书是智库报告主要形式之一,是同一主题智库报告的聚合。

二、皮书的种类

1.按照封面颜色分类

按不同的封面颜色,皮书可以分为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等。

蓝色,象征着严谨与科学。蓝皮书作为一种专业机构的出版物是智库产品的代表,在国际上通行。因此在皮书系列中,经济、行业、社会政法类等90%左右的品种为蓝皮书。代表皮书有“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新兴经济体蓝皮书”“汽车蓝皮书”等。

绿色,意味着生命与未来。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绿皮书的宗旨。因此,与生态、环境、农村、旅游等主题相关的品种为绿皮书,在皮书系列中占比约7%。代表皮书有 “环境绿皮书”“气候变化绿皮书”” “旅游绿皮书”等。

黄色,代表着开放与包容。关注国际问题是黄皮书的主要特征。黄皮书多是以国际区域性政治、经济等问题为主题的研究报告,在皮书系列中占比约3%。代表皮书有“中亚黄皮书”“中东黄皮书” “拉美黄皮书”等。

2.按照研究的空间领域分类

按照研究的空间领域,皮书可分为全球与地区(国家)类、全国与省区市类、城市与农村类三大类。全球与地区(国家)类,研究全球及主要国家、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代表皮书有“国际形势黄皮书”“非洲黄皮书”“亚太蓝皮书”等。

nlc202309081015

全国与省区市类,研究中国及其经济区域或各省市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产业等。代表皮书有“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东北蓝皮书”“ 中部蓝皮书” “西部蓝皮书”等。目前,皮书已经涵盖的中国地区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

城市与农村类,研究的是中国及世界城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代表皮书有“城市蓝皮书”“中小城市绿皮书”“国际城市蓝皮书”等。

3.按照研究的功能及方法分类

按照研究功能及方法,皮书可以分为发展报告型、分析预测型、评估评价型3个类型。

发展报告型,侧重于对某一领域或区域发展现状的描述。代表皮书有《国家创新蓝皮书:中国创新发展报告》《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传媒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等。

分析预测型,侧重于在对某一领域或区域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代表皮书有《世界经济黄皮书:2015年世界经济分析与预测》《农村绿皮书:2015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5)》等。

评估评价型,利用数据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某一领域的发展现状,揭示其特征的研究报告。代表皮书有“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环境竞争力绿皮书”“ 北京蓝皮书·公共服务”等。

4.按照研究的主题分类

从内容来看,皮书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大部分专业研究领域,因此按照研究主题分类是皮书最主要的分类法。根据研究主题的不同,皮书可以分为经济类、社会政法类、文化传媒类、地方发展类、行业报告类、国际问题类六大类,其占比如图2所示。

经济类包括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部门经济等。代表皮书有“产业蓝皮书”“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京津冀蓝皮书”等。

社会政法类包括与社会、法治、文明密切联系的特定领域。代表皮书有 “法治蓝皮书”“公共服务蓝皮书”“社会心态蓝皮书”等。

文化传媒类包括文化产业、传媒产业、公共文化等研究领域。代表皮书有 “新媒体蓝皮书”“移动互联网蓝皮书” “文化蓝皮书” “全球传媒蓝皮书”等。

地方发展类包括中国省市的经济、社会、文化、产业等领域。代表皮书有“北京蓝皮书”“上海蓝皮书”“河南蓝皮书”“黑龙江蓝皮书”“广州蓝皮书”等。

行业报告类包括产业经济、行业发展等。代表皮书有“房地产蓝皮书”“金融监管蓝皮书”“投资蓝皮书”等。

国际问题类包括全球及主要国家、地区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代表皮书有“美国蓝皮书”“日本蓝皮书” “德国蓝皮书”等。

三、皮书区别于其他出版物的特征

皮书之所以能够作为独特的出版形态从众多的学术出版作品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作为智库报告所具备的独特特征。皮书既有书的特点,又有期刊的特点,同时还有非常强烈的媒体特征,它所承载的信息都是浓缩的,可以通过其他媒体及时释放并传播。每一次皮书的发布基本上都会带动一个热门的话题,形成强大的社会效应。

1.原创首发

原创性是皮书区别于年鉴、志书类图书的重要特性。皮书的写作不是把从各方面收集来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简单的罗列或梳理,而是在取得一手数据的同时,依据科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框架,并对数据进行结构化的分析,提供有价值的观点。

2.实证客观

实证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皮书研创倡导实证研究,即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数据,并对客观数据采用统计、评价评级、模型预测与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下一步研究,得出客观的结论或对策建议。皮书报告数据翔实,通过评价评级、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有可信度。

3.专业权威

皮书的专业性体现为主编和作者的专业性。出版方在皮书项目立项前就对研创单位及作者有严格的要求,如“皮书研创单位应以研究为主,并在该领域具有权威性,皮书主编应是本皮书所涉领域的权威学者”。这种作品出版之前的介入,保证了皮书主编和作者的专业性。目前,皮书主编和作者多来自重要科研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地方社会科学院)、一流高校、政府智库。皮书研创机构来源分布如图3所示。

4.连续出版

皮书的连续性体现在其以年度为单位持续关注所研究领域的某一问题,并进行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而形成持续的研究成果。皮书报告每年(或每两年)对同一领域、门类、地域发布研究成果。从出版时间的连续性来看,自1991年起,“经济蓝皮书”已连续出版了25年,“社会蓝皮书”“农村绿皮书”“世界经济黄皮书”等重点皮书也已出版了20年以上。

5.关注前沿

皮书的前沿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探讨上反映学术前沿问题,通过现有数据分析推断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二是解释现实问题时,皮书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问题,致力于解决政府、媒体、公众关注的问题。

6.及时更新

皮书的时效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最新。皮书报告使用的数据资料在可获得的条件下一定是最新的。二是及时出版。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皮书出版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出版的皮书可以及时响应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和当年度重大舆论事件。三是适时发布。恰当的发布时机包括重要会议前后、相关节日前后、行业论坛期间。

四、皮书对了解国情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功能

1.国情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记录仪

皮书研究囊括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全领域。并且,皮书研究以时间轴为单位,在确定调查对象后,对其进行长期的跟踪、反复的测试,收集大量的数据,然后进行结构化的统计分析。因此,皮书既可以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现状表述,为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又可以提出较好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为现实发展提供巨大的实际应用的能量。

nlc202309081015

2.资政决策:政策制定、评估、调整的智力源

皮书研创的对象是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皮书研创团队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力,他们在皮书中展示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政策趋向,发挥政策预报的功能,便于政策在正式发布前取得社会认可,利于政策的推行,同时,皮书的专业研究报告也可以为政策评估、调整提供依据。

3.学术科研: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料集成库

皮书针对某个问题的基础信息以及皮书研创者对数据的分析与重新展现,构成关于某一领域的专业数据库,为国内外现实问题研究者提供了不同层级的研究资料。皮书数据的原创性及持续性的积累,能够为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皮书作为连续性出版物的价值将越来越高,而皮书数据库也将成为研究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之一。

4.社会公众:信息爆炸时期的信息过滤器

在信息泛滥的网络社会,皮书中呈现的基础信息和分析数据同时为社会各界带来多层面的有效信息。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者可以依据这些信息,判断政策趋势和市场走向,最终形成行政运营和管理决策;新闻工作者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获取内涵丰富的新闻来源,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投资者可以从皮书中挖掘投资资讯,将其作为投资指南。

五、皮书的未来设想

1.一种创新的应用对策类研究、出版模式

皮书研创者与出版社从学术积淀、市场需求等角度,根据国内外社会现实问题确定选题方向。研究者组成研创团队,集合多方智力,协同完成数据采集、信息整理和对策研讨。出版社凭借其推广平台,将研究成果在社会上广泛推广,最大限度地提升对策类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使其社会效用最大化。

首先,统一出版规范与标准。作为独特的应用对策类研究成果和智库产品,皮书的研究内容必然个性特征明显。然而,随着研创队伍的不断扩大,皮书的研创出版同样急需一整套通用规范,为数以万计的皮书研创者实现沟通交流提供科学便捷的标准,从而实现皮书品牌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从2009年开始每年发布《皮书操作手册》(2013年起改版为《皮书研创·编辑·出版·评价手册》)作为内部工作指南,并于2015年正式出版。这些手册为规范皮书研创出版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也受到了皮书作者、编辑的广泛好评 。

其次,推进写作模式的创新。作为一种连续性出版物,单种皮书的主题、版式相对固定,研创者重复相同的工作造成效率低下。因此,可考虑开发皮书编撰软件,将可以由机器解决的问题交给编撰软件,而研创者将精力投入研究工作中,在规范流程、保护皮书个性研创的前提下,全面提高皮书编撰效率。

2.重要的智库平台

皮书正成为智库工作的平台:智库交流平台、智库产品发送分享平台、智库与社会交互平台、智库信息整合平台。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深入开展,该智库平台必须时时做出调整,相应的平台功能必须进一步深化。

皮书研创的运作模式体现了智库成果产生的基本内核,即团队协作、考察现实、预测未来、提出对策。皮书是智库产品的一种,是重要的智库成果向社会公布的方式。因而,皮书成为智库接触社会、影响社会、协调社会的渠道和平台。皮书的研创出版已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

3.学术共同体的建设空间

在皮书研创、出版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术共同体和互动社区建设。以皮书出版为平台,围绕皮书研创这一核心环节,促进皮书作者、皮书机构、皮书受众之间的交流、认知以及在问题关怀、价值取向、研究方法、学术标准等方面形成共识,进而建立起一个公共学术生活空间。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复杂化,单一品种的皮书很难完成针对某个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解决,对皮书内容进行分割、重组形成需要的新成果,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现实中,这种需要将更加频繁。皮书内容的数字化,使得分割、重组更加便捷,使这种做法成为可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4.中国学术、中国智库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

皮书为其研创者提供了一个向国内外发声的平台。随着皮书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皮书研创者的思想和声音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对内,他们以自己的思想影响社会;对外,他们发出中国学者对国际事务的观点,影响参与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向。皮书的出版,有助于中国学者提高国际话语能力。2006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以下简称Brill)正式签署皮书出版协议,第一本英文版皮书在全球发行,标志着皮书进入了国际化的发展阶段。

如果说外文版皮书的翻译出版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那么,皮书数据库的海外推广则实现了皮书资源的全球化使用。皮书数据库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现当代问题的学者和机构必不可少的参考材料。皮书的海外使用机构包括大学图书馆,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大学、杜克大学、牛津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高级智库,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为美国各级政府提供公共及外交政策领域全方位咨询服务的研究机构)。这也标志着皮书系列已经进入国际知名学术出版产品行列。

皮书作为重要的智库成果,承载着传播思想、传承文明的功能,皮书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学术出版的影响力。深怀对学术的敬畏之心,恪守对学术出版的专业精神,努力担当发展中国学术、承担人类文明传承的大任,这是中国学术出版机构的应有之义,也是所有皮书研创者、出版者、使用者的座右铭。

[1]能向群,肖东发. 年鉴与皮书之争[J]. 出版经济,2004(12).

[2]刘玉萍. 皮书:推动学术出版的能力建设[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1-06.

[3]孙海悦. 皮书出版需走品牌建设之路[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03-07.

[4]谢曙光. 皮书研究:理论与实践[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谢曙光. 皮书研创与智库建设[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6]谢曙光. 皮书手册:写作、编辑出版与评价指南[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中国梦与当代中国律师的使命 篇7

(一) 中国梦的起点

悠悠中国梦, 是民族崛起的梦, 是民族复兴的梦。中华民族本就是优秀而强盛的民族, 天朝上国闭关锁国太久, 让庞大的中华民族的战乱几乎仅局限于东亚地区, 从未想到西方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中日甲午, 二战, 一连串的战争和“东亚病夫”的外号让华夏儿女收到了严重的“刺激”。困难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 我的国家, 数百年来从未放弃过, 我们的民族魂从未断过。我们一直追求实现的梦的过程, 也是一个康复的过程, 一个找回自信的过程, 一个再次走向繁荣昌盛的过程, 一个追求和实现国际友好往来的过程。

(二) 中国梦之法治中国

2014年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这次会议, 体现了中央领导对法制建设的重视, 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就法治问题专门召开的会议。正因如此, 让无数国人看到进一步实现依法治国的希望, 更让诸多的法律人看到了行走在法治之路的光芒。法治中国,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律师是联系全民与法律真意的桥梁, 是联系全民与司法机关的通道, 是提升法治文明的实践者。要实现中国梦, 就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

二、律师的使命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 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践, 律师作为法律实践者, 有着艰巨而崇高的使命。

(一) 律师使命的概念

使命是指重大的任务或责任, 更直白一点, 就是律师的存在价值。而这种存在价值绝非“拿人钱财, 替人消灾”。这是传统意义上大家对律师的理解, 甚至是律师对自己的定位。这就是中国律师的面临的一大问题。律师真正的使命是以健全法治为己任, 保护人权, 维护法律公平正义。律师直接代表着当事人的诉求, 也代表着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不能总是唯利是图, 助纣为虐, 而应当多参与。当法治文明蔚然成风, 社会风气日渐好, 受益者将是整个社会, 也包括律师自己。

(二) 律师如何持守使命, 实现使命

律师必须有信守使命的决心, 正所谓, 以法律为信仰, 只有持守这种信念, 才有实现的可能。法治, 正义, 人权, 民主, 这些高高在上字眼, 需要当代律师一步一个脚印的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之中。反对腐败, 坚守立场, 以民为本, 这些看似简单, 实践起来却需要律师拥有很强的职业精神。但是, 为实现法治中国, 实现国人的中国梦, 必将会经历这个过程。坚持, 才会有希望。

(三) 律师使命的具体内容

1. 律师是维护当事人权利的使者———与当事人的关系

《律师法》第二条规定:“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维护法律正确实施, 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正如法条所述, 律师是一种帮助当事人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职业。美国著名的辩护律师艾伦·德肖维茨在《致轻律师的信》中说到, “行善意味着为你的当事人行善, 而不是为普天之下大众, 更不是为你自己。当你在社会中扮演某个角色时, 你就要放弃某种选择, 而作为辩护人的律师使命, 就是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全力以赴代表当事人的观点, 这正是辩护人职责之所在。” (3) 辩护律师如此, 普通律师更是如此。

当然, 有辩护方的当事人, 就有被害人一方。作为律师, 自然想要自己一方胜诉, 但是以不正当交易的形式, 收买证据, 或消除障碍等行为, 是不被允许的。本着尊重对方当事人, 查明案件事实, 获得公正判决的理念, 尽可能使案件胜诉, 才是正解。

2. 律师是维护法律实施的使者———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作为律师,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与维和法律的正确实施相统一。在我国, 检察官和法官一样同属国家公职司法人员。但在诉讼活动中, 律师与检察官的关系却不如与法官那样“和谐”。究其原因, 实在在所难免。两者主张对立, 代表利益也存在对立, 往往在调查取证, 会见当事人当事人方面, 律师总是受到不必要的障碍, 这就更加激化矛盾。但是, 法律职业人员的相互尊重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双方应当遵守诉讼规则, 辩方律师不得为取得当事人的取保候审, 减轻罪行等诉讼利益。

律师与法官的联系即包括相互配合, 又包括相互监督。在发现案件事实阶段, 相互配合, 得出案件真意。在审判结果的问题上, 律师与法官之间要保持正常的, 符合司法公正的关系。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往往有律师为求胜诉而请法官在娱乐餐饮场所“交流案情”, 为规范这类现象, 最高人民法院玉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 律师协会也在《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中作出了具体规定。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实施, 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 律师与法官“不正当交易”等的现象, 将得到实质意义上的改变。律师和法官都能做到洁身自好, 法治的春天才能早日到来。

3. 律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者———与仲裁机构的关系

维护法律的尊严, 实现法律的正义不仅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 也可以通过民间仲裁的方式解决。律师在选择仲裁员的时候应当本着回避的原则, 使仲裁活动更公正, 也使冲裁员和律师之间减少尴尬。当律师具有仲裁员的身份时当律师同时具有仲裁员身份时, 不得利用职业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 但是实践中, 不免有律师以谋求仲裁员的身份作为自己作为自己招揽案件的工具, 这都是有违法治理念的。本着依法治国, 公平正义的初衷, 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律师, 必将经受得住权利, 捷径, 人脉等的诱惑。律师一定要和仲裁机构的人员保持清廉的关系, 以利益许诺, 拉拢熟悉的仲裁员做首席仲裁员等方式并不是明智之举。

4. 律师是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使者———与周围民众的关系

人们之所以请律师为代理人, 辩护人, 是因为普通民众对法律不够了解, 而律师是群众通向法律的桥梁, 介着案件事实, 案件审理过程, 律师有义务也有责任, 告诉当事人有关的法律法规真意。这对人们走进法律, 普及法治, 有很高的效率, 是很好的普法手段。做法院和当事人矛盾化解的引路人, 律师要以普法为光荣的使命, 让大家不再畏惧法律, 不在误解法官。

三、中国梦对律师使命的特殊要求

江平老先生说过, 律师兴则国家兴, 作为当代中国的律师, 使命重大。关乎郭云, 关乎人民福祉。律师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标志。只有律师制度发达了, 国家的民主、法制制度才能够更加完善, 律师制度的成败关乎国家的兴亡。 (4) 中国梦对律师使命的价值要求由此可见一斑, 具体包括如下四点:

(一) 加深自我素养, 促进队伍建设

我国的律师文化虽然还与美国的律师文化存在很大差距, 但如今“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广大律师应当本着“为国家法治事业而奋斗”的伟大信念, 切实完善自身修养, 促进律师队伍建设, 传播“公平正义”“法律至上”的法学信念。

(二) 促进法律的进一步完善

律师是法律的实践者, 是直接接触法的实施的“当事人”, 作为当代中国的律师, 为了与国人一起实现中国梦, 早日实现法治中国, 应该对于每次完善法律的机会都应当保持敏感与激情。无论在侦查阶段, 审查起诉阶段, 还是审判阶段, 无论在实体法还是程序法方面, 律师都要在日常工作中, 总结经验, 认真整合实际行动为完善法律做出贡献, 真正做到律师是法律完善的促进者。

(三) 中国梦之严谨的法治监督

对于监督, 没有监督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法律是把利剑, 没有监督就可能会被不正义利用, 从而带来伤害。即使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 法官也会有沉默不语接受潜规则的时候, 这时候, 没有比律师更有发言权的系统外人士了。法律实务中, 不免会有律师和法官都是同门出身, 利用好这种亲密关系, 共同维护法律的正义, 推进中国的法治进程将会造福好几代人。若是相反, 带来的灾难, 必会如看不见病毒, 侵蚀前人的呕心沥血, 毁灭后人的法治成长。随着法学科班出身的人数增加, 我相信, 正义之光将所向披靡。

(四) 中国梦之价值观和谐

旗帜代表方向, 方向来自理念, 理念源于和谐。中国的传统文化素来讲究以和为贵。和谐之于律师, 又有另外的含义。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社会矛盾亦是如此。律师为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赢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律师作为矛盾的先行者, 无论在法律还是政治角度, 都是大有裨益的。法律援助, 送法下乡等一系列法治活动也会拉近公民与法的距离。中国法治的春天, 一定会在法律人士的努力下一步步到来。

(五) 中国梦之共赢的国际关系

中国梦不仅仅是造福中国, 也是造福世界。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 中国的每一次繁荣都将邻里各邦带来福音。唐文化影响了日本, 朝鲜甚至东南亚, 在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俗 (衣服、茶道) 、钱币铸造、文字方面都收到唐朝的正面影响。郑和下西洋, 给路途国家也带去了优秀的文化成果, 增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中国WTO后, 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有很多都是因为我国的法律不健全, 我国律师的辩诉过程中还不是很老练, 从而在经济领域, 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这是一个警醒, 也是一个希望。中国的律师, 要做的, 能做的贡献, 还有很多。在完善国际法律制度上, 我国的律师, 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所作为。正所谓, 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法律的完善, 是国际平等和谐的先行者。

四、律师监督

各行各业, 都需要监督, 监督能更好的保障律师使命的实现。监督的存在, 会促使律师们更好地规范自己, 净化律师执业环境。律师监督体系的完善, 对早日实现法治中国, 实现民族梦都有不能忽视的意义。司法局律师管理处可就律师在执业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建立律师职业档案, 载明诚信业务记录。律师协会管理是律师行业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结合我国国情, 目前程序与司法行政管理相配合。律协可就律师职业能力, 如, 知识结构, 业务水平, 职业回馈等方面进行监督。各个律师事务所认真对待制定及实施活动会使律师工作从起点上就合法高效, 谨言慎行。

另外, 对政府律师的监督。所谓政府律师, 首先是一名拥有律师资格, 又有公务员身份的专业人士。既要收到律协的规范, 又要收到政府的管理。之所以能够成为政府律师, 正是因为律师本身有真才实学, 正因为如此, 政府律师更要以维护正义, 促进法治为使命, 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结语

中国的律师不应该是法律商人, 中国梦的实现, 更不需要唯利是图的浑水摸鱼之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梦必将实现, 这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 有律师的使命召唤, 有法律人对正义的坚守与维护, 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刻指日可待。

摘要:从龙的传说到尧舜禹夏商周, 从汉唐盛世再到康乾盛世, 中国人一直在圆一个梦, 一个关于民族强大, 天下大同的中国梦。2014年金秋十月, 首都北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会议的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保障, 然而律师队伍的文明程度就是法律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 与法治状况直接相关。律师是法律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不仅是法律实施的见证者, 也是法治建设的实践者, 更是法治进步的促进者。本文将就新时期下, 当代中国律师的使命为主要内容进行浅析, 挖掘当代律师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律师,使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德肖维茨.致年轻律师的信[J].北京:法律图书馆, 2009 (8) .

[2]任晓驷.中国梦:谁的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3 (3) .

[3]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职业基本素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4) .

[4]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编.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基本规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 .

电子商务与当代中国 篇8

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中国梦”的内涵

在每一个时期,其政治体系及其发展情况都会有所不同。当下,正式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政治的发展尤为重要。中国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制度的国家,政治体系由中国共产党、国家机关以及人民政协组成。中国政治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就必须要形成全国上下、全体社会公民的政治统一。所谓政治统一,就是在一定的政治体系之中,其政治主体,也就是社会公民在其政治生活当中在思想情感和实际行动上都统一表现出对于现有的政治系统、政治手段、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人物的高度认同和归属感,同时对于一些重大的政治决定表现出实际的支持。高度的政治认同直接影响着当下中国政治的发展,因为政治的主体是人,也就是中国合法的社会公民,如果没有政治公民的支持,那么政治体系所出台的所有政治决定都无法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无法实现。所以,全国上下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认同,由此保证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

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理想”,由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和共同追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近代精力了鸦片战争、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等,其中更是有无数次的战役,不管是在经济、社会还是人民心理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自1949年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之下,中国开始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之路,而这条道路,也正是一条伟大的复兴之路!所以“中国梦”的提出,是顺应广大人民的期盼,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的。“中国梦”并非只是表面上简单的三个字,它是中国自建国六十多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以来艰苦奋斗,不懈追求的理想,是全国上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理想归宿。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这就体现出社会的每一位公民都有责任,也有义务,有追求来实现“中国梦”,这是需要全社会人民在思想上达到统一,在行动上有所支持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需要有政治上的引导,做出正确的政治决定,人民群众高度认可并且全力支持,保证当下中国的政治发展,这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中国梦”,其内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的。中国政治发展是“中国梦”的动力支撑,而“中国梦”则是当下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当下中国政发展能够有力推进“中国梦”的实现,而“中国梦”也能够保证当下中国政治的发展。

1、当下中国政治发展是“中国梦”动力支撑

当下中国政治发展作为“中国梦”的动力支撑,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力量源泉。中国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全体政治公民的认同和支持,也就是说,当下中国政治发展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形成高度统一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将全体社会成员团结组织起来,从中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向人民群众传达共同奋斗、全体进步的重要思想,同时,高度的政治认同也是社会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目标和理想归宿。人民群众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在当下中国政治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之下,“中国梦”的实现就有了有力支撑。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创造者,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更是实现政治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当下中国政治发展,有了政治认同,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力军,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同意表现出对于中国政体的支持,当“中国梦”提出的时候,人民群众会在思想上认同,改进自身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行为上也会予以支持,艰苦奋斗,提升自我,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是渺小的,但是当千千万万的人同时行动,就会积累形成一股不可撼动的力量,全力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所以说当下中共政治发展是“中国梦”的有力支撑,意识来自人民群众,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中国将会很快实现“中国梦”,达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目标。

2、“中国梦”是当下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当下中国政治的发展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中国政治发展是“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反过来讲,“中国梦”同样也是当下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全国上下都有了统一的梦想和奋斗目标,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的“中国梦”使得所有的人民群众在思想上达到了共识,同时也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中国政府作为“中国梦”的提出者,将会得到精神力量的全力支持,同时也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也就是说,“中国梦”的提出,使得人民群众在思想上形成了高度的政治认同,而“中国梦”同时也鼓励了群众在实际行动上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结合。这样在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支持,对于政治认同的形成有着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当下中国政治的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中国梦”是从近代中国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从中国近代以来,就经历了多次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中国国土满目疮痍,中国民众也受尽剥削。从历史中,我们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所以必须要加强国家建设,使国家富强起来。在此基础上,有了“中国梦”的提出,这符合所有人的期待,所以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对于“中国梦”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是对于中国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因为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这些就是当下中国政治发展的有利条件,能够为中国政治的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三、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同时也是支撑“中国梦”的支柱。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国梦”的认同与支持,实质上就包含在其对于中国政治、中国政府的认同和支持。所以当前首要的就是要保证中国政治的发展,让社会公众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高度的政治认同,这样才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保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想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机道路,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前提和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无数先人前辈根据实践总结得出的,是一条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的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之路。而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还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之相结合的是中国特色,这样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创新之路,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能够实现他们的远大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这条道路是通过历史选择的正确道路,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蕴含着民主自由、公平正义、科学发展、和谐共赢、改革创新等种种先进的理念,从时间、理论、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等多方面都有所体现。同时,它也能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需求,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方向,在它的引领之下,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也就是全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也立足于基本国情之上,把握住其发展内涵,在这样的道路背景之下,“中国梦”将会很快得以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中国梦”的提出,体现出了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而要想实现“中国梦”,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了正确的道路,还需要正确的行动指南,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中国梦”所弘扬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要想弘扬中国精神,就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它是经过长期实践,最终得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包含了党和国家发展的价值诉求,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重要思想资源,能够武装人们思想,凝聚人民共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实现“中国梦”,除了要有正确的道路支撑和理论支撑,同时也需要有正确的制度支撑,那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是在中国共产党在成立至今的九十多年里总结得出的,其中更是包含了中国当前的社会制度、制度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其涉及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使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奋斗,所以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实就是凝聚中国力量。有了中国力量的支撑,“中国梦”就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很快得以实现。

四、结语

当下中国政治的发展必须要达到全国上下高度的政治统一,这样就奠定了广大的民众基础,在此情况之下,“中国梦”的提出,将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这对于“中国梦”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中国梦”的提出,将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凝聚在一起,使其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这样就会全力支持中国政府,是当下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条件。所以,当下中国政治发展能够使得在“中国梦”得以实现,同样的,“中国梦”也能促进当下中国政治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政治生活当中,广大人民群众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形成统一的认可并支持中国的政治体系,对于“中国梦”,也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深刻的思考,并且艰苦奋斗,坚持不懈,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胡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治认同建设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民出版社,2012,2.

[2]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3]包心鉴.以中古特色社会主义为“坐标”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J].学习论坛,2014,1.

[4]丁素.在中国梦的旗帜下凝聚共识[N].河南日报,2013-12-11.

[5]胡伟,顾杰.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驾驶的制度基础[J].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0.

[6]陈前.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N].吉林日报,2013-10-18.

[7]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3-03-18.

电子商务与当代中国 篇9

关键词:大学生,电子文件,现状调查

我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将电子文件定义为: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 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1997年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电子文件管理指南》中, 电子文件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通过数字计算机进行操作、传递和处理的文件。由这些定义可知, 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 电子文件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接触电子文件, 并认识到它对我们日常工作、生活或学习的重要性。而大学生这一善于快速接受和使用新生事物的年轻群体, 在日常与计算机、网络打交道的过程中, 也一定或多或少的接触到了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对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大。

一、电子文件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1. 电子文件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一方面, 随着电子办公的兴起, 绝大部分的高校也采用了这一高效、方便的办公模式, 将各种行政、教学信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公布于网络。在校大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电子文件了解学校各方面的相关信息, 如开学通知、校园招聘通知、节日放假安排等;另一方面, 在校大学生对于校外信息的获取, 也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对电子文件的运用, 如很多单位的招聘信息便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公布在网络上的, 大学生要想了解这些信息, 就必须阅读相关的电子文件。

2. 电子文件是辅助大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电子文件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通过借用网络这一特殊载体, 具有信息存储量大、传播速度快、更新速度快的特点, 因此, 能及时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同时, 由于电子文件的可操作性、可变性, 方便大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对其进行反复的修改, 节省了时间和资源。

二、大学生电子文件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 大学生电子文件意识的缺乏。

笔者通过对安徽大学部分2011级、2010级、2009级以及2008级的在读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虽然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生成或使用过电子文件, 但他们的电子文件意识并不强,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电子文件缺乏比较深入的认识与了解。100%的大学生都使用过电子文件, 但对电子文件很了解的大学生只有23%, 对电子文件比较了解的大学生有45%, 而32%的大学生对电子文件不了解。虽然前两者之和大于后者, 但这一比重还是比较大的。这表明, 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虽然在平时会自己生成或利用电子文件,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电子文件就很了解。很多大学生都觉得电子文件只应是电子办公的产物, 离自己太遥远,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平时形成的电子邮件、Word文档等也是电子文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电子文件意识的缺乏。可见, 大学生的电子文件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 大学生不太重视对电子文件的整理与维护。电子文件不是实体的、静止的、孤立的、简单的信息, 而是虚拟的、动态的、联系的、复杂的信息, 因而, “安全”一词对于电子文件来说, 不是简单地意味着电子文件不丢失、不失密, 而是包含着深刻、丰富的含义。电子文件虽然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文件, 但为了保证文件信息的完整与安全, 特别是比较重要的电子文件的信息, 我们也需要像对待纸质文件一样, 对其进行整理与维护。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只有28%的大学生会对他们所保管的电子文件进行定期的整理与维护, 58%的大学生会偶尔进行整理工作, 而14%的大学生不会整理他们保管的电子文件。这表明, 大学生对电子文件的整理和维护意识不够, 对于平时形成或使用的电子文件, 不能进行有效的整理与维护, 这不利于保证信息的安全, 也不利于日后的利用。

2. 大学生电子文件意识的不均衡性。

这里的不均衡性, 主要表现为不同群体的大学生, 其电子文件意识不同。笔者选取了与大学生电子文件意识关系较密切的三个主要因素, 作为划分不同群体的标准, 并以此来揭示不同群体的大学生的电子文件意识的不同。 (1) 年级。据调查表明, 22%的低年级学生 (大一、大二) 认为电子文件很重要, 54%的低年级学生认为电子文件比较重要;39%的高年级学生 (大三) 认为电子文件很重要, 61%的高年级学生认为电子文件比较重要。相比较而言, 高年级的学生的电子文件意识比较强。 (2) 专业。除了年纪之外, 专业也是影响大学生电子文件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25%和39%的理工科学生分别认为电子文件很重要、比较重要;37%和53%的文科学生分别认为电子文件很重要、比较重要;而对于档案、图书、信息资源管理这样的传统的信息管理专业的大学生, 42%认为电子文件很重要, 58%认为电子文件比较重要。 (3) 在校活动。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 学习已不是他们的全部。他们会更多的参加各种活动, 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这些活动包括:兼职、加入学生组织 (学生会或社团) 、参加各种兴趣班等。经调查我们发现, 大学生的这些活动情况也影响着他们的电子文件意识。比如加入学生组织 (学生会、社团等) , 尤其是在其中担任相关职务的学生, 其生成的电子文件的数量是未担任相关职务的学生的2—4倍。

三、提高大学生电子文件意识的方法与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整个社会的电子文件意识, 从而为增强大学生的电子文件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目前, 电子文件工作正处在发展阶段, 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电子文件不可能取代纸质文件,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尤其是电子办公的兴起, 电子文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 它也开始同纸质文件一样,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各级政府及各企事业的决策中、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它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笔者认为政府可以做两个方面的努力。 (1) 各级政府应该建立专门的电子文件的管理机构, 这一机构可以设置在档案机构内部, 以负责相应地区电子文件的收集、鉴定、保管、管理、维护等具体工作, 以及与其他地区的电子文件信息交流工作, 同时也应承担有关电子文件的宣传教育工作, 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电子文件意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电子文件意识, 这一机构可具体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到高校进行电子文件知识的专题讲座, 内容可涉及电子文件和电子文件工作的各个方面, 以使大学生能充分而全面的认识电子文件及其工作, 提高他们的电子文件意识;与高校进行协商, 组织大学生到电子文件管理机构参观, 使大学生们能亲身体验电子文件的实际工作, 从而对电子文件有更深的认识。尤其是信息资源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 更应到这样的机构参观学习, 因为他们将来就有可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2) 制定有关电子文件的法律法规, 确定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目前, 我国还没有有关电子文件的专门法律, 这不仅不利于电子文件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 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电子文件意识的培养。因此, 政府应尽早立法, 实现电子文件的法制化管理, 同时, 加强法律的宣传力度, 以引起社会对电子文件的重视, 提高他们的电子文件意识。

2. 有效利用高校现有的各种资源, 提高大学生的电子文件意识。

高校是大学生们汲取知识, 增长智慧的地方, 我们应有效的利用高校的人、财、物等资源, 为增强大学生的电子文件意识服务。学校一方面应积极配合电子文件专门机构, 为机构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 学校自身也应采取具体措施, 以提高大学生对电子文件的认识。具体做法有:开设相关的电子文件课程, 使大学生接受专门的有关电子文件的教育, 从而使他们对电子文件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加深其对电子文件的了解。同时, 对所有学生都应开设一些计算机课程, 使他们比较熟练地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技能。这是因为电子文件的形成和利用过程, 通常伴随着对计算机的操作过程。只有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 才能更好地认识和使用电子文件;利用学校的校报, 开辟专栏, 邀请专门的电子文件工作者撰稿, 介绍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电子文件 (如电子邮件、Word文档等) 的相关知识;利用学校网站, 建立与相关电子文件网站的网络连接, 方便大学生查找、利用电子文件, 增强他们的电子文件意识。

3. 大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努力提高自己的电子文件意识。

要提高大学生的电子文件意识, 除了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努力之外, 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只有大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了解电子文件, 才能真正地提高大学生的电子文件意识。首先, 大学生可以多阅览相关书籍、多浏览有关电子文件的网站, 如各种信息网、档案馆网站, 了解电子文件的形成过程、保管原则以及管理和维护方法等, 为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如何正确的使用和整理电子文件提供参考、借鉴;其次,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电子文件意识, 不应觉得电子文件太过神秘, 与自己相距甚远, 其实平时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电子邮件、形成的Word文档等都是电子文件, 只是由于对电子文件缺乏深入的了解, 误以为不是而已。最后, 大学生应具备比较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 并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运用网络技术。这是由电子文件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决定的。电子文件的形成、传递、管理和维护等这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计算机。因此, 只有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才能科学有效地使用和管理电子文件, 方便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论当代中国歌剧的沉浮与发展 篇10

一、当代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

随着西洋音乐包括歌剧传入中国, 五四运动后, 中国音乐家学习、借鉴西洋歌剧, 开始了中国歌剧的探索之路。

1.《白毛女》——中国歌剧的第一个里程碑

该剧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为了使此剧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作者在创作中将中国北方民歌、戏曲音乐与西洋歌剧音乐的作曲技法高度融合在一起。曲作者用河北民歌《小白菜》的音乐素材塑造喜儿的音乐形象, 运用各种变体手法使其发展变化, 将喜儿天真、坚韧、不屈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呈献给观众。“话剧加唱”的创作手法对当时一切处于摸索阶段的中国歌剧来说, 无疑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2.《江姐》——高潮再起

继《白毛女》之后的十余年创作实践中, 歌剧《江姐》的产生是中国歌剧史上的又一个高潮, 出现了家家传唱‘红梅赞’”的盛况。

该剧主要素材来源于长篇小说《红岩》, 成功塑造了江姐这样一个临危不惧、嫉恶如仇、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曲作者采用四川民歌音调为主要基调, 将戏曲音乐元素与歌剧的重唱、合唱有机的结合, 突破了“话剧加唱”的固有模式, 并从民族语言的发声及说话的特点出发对我国歌剧宣叙调的写作上给予了更多的探索。

3.《原野》——当代歌剧的巅峰之作

该剧距离《江姐》相隔二十多年, 十年“文革”使中国歌剧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原野》的成功是当代歌剧摆脱危机困扰的一个良好先兆。

该剧较之我国以往歌剧创作的突破在于音乐创作中宣叙调的形式。曲作者不仅融合了中国戏曲中韵白的神韵、古典诗词吟诵的方法与说唱音乐的形式赋予宣叙调以中国特色, 而且采用了微分音、偶然音乐等技法, 使音乐形象的塑造更加立体化、多元化。

时至今日, 这三部歌剧仍在各大剧院重复上演, 期间虽陆续有作品问世, 但与以上三部剧相比, 它们被观众喜爱和熟悉的程度似乎都相距甚远。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歌剧的发展在时代进步的路上感到迷茫、困惑, 甚至是恐慌?

二、改革开放至今, 中国歌剧所面临的困境

1. 社会、市场对中国歌剧的冲击

(1) 流行音乐对歌剧的冲击

1979年当改革开放的大门开启后, 大量的港台流行音乐如洪水般传到大陆内地并且迅速的占有了相当一部分的音乐文化市场, 年轻人受此影响开始推崇这些歌曲。作为高雅艺术的歌剧逐渐受到大家的冷落, 从而造成歌剧这门传统音乐艺术的一蹶不振。而且这种趋势越发的严重起来, 到了今日流行音乐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艺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歌剧艺术离我们普通大众越来越远。中国歌剧到了需要论证存在还是死亡的时候。歌剧在中国的发展, 面临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困境。直到进入21世纪, 这种局面才稍有改变。

(2) 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对歌剧的阻碍

西方的歌剧是当代中国歌剧的范模和源水, 向其借鉴学习是毫无疑问的。但一直以来, 多数中国百姓对美声唱法有着较深的误解。他们眼中的“美声”是让人听了为之生畏的, 是不美的, 再加上美声歌曲多以西方语言为主, 多数人听不懂, 使得他们对这种艺术敬而远之。因此, 中国的歌剧创作需要完成这种心理的转换过程, 即用歌剧这种舶来形式, 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性和当代趣味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唯其如此, 我们的作品才能获得老百姓的欢迎。

(3) 市场经济对歌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 社会两极分化逐渐严重起来。社会的大部分财富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 在“物质第一”的情况下人们很难拿出剩余的财富来享受精神上的需求, 而当今的歌剧艺术销费水平常常较高。在这种情形下, 只有少部分的歌剧专业人士和社会爱好人士能拿出这样的资本来满足自己的歌剧欣赏欲望, 受此影响歌剧的传播会受到很大困扰。

由于歌剧市场份额越来越少, 许多歌剧院在制作新歌剧的时候都希望把自己的新歌剧打造成精品, 启用名演员还有名导演等等, 在这样的思想追求下歌剧制作单位就不得不把制作费用提高而导致成本又提升, 多种现实原因在一起共同将歌剧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不可预见性的浓雾。

2. 中国歌剧自身创作的弊端

(1) 缺少大量的歌剧演员

歌剧是一门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荣威一体的综合艺术, 而演员是歌剧直接面对观众的载体, 要是歌剧演员队伍严重缺乏, 就会使歌剧在表演的过程中呈现水平、质量等等一系列直接的问题。歌剧演员要同时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及修养, 仅有美妙的音色和纯属的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音乐艺术学院对此也没有做出相应的举措, 这就导致我国歌唱演员比比皆是, 但歌剧演员极度缺乏。舞台上找不到适合的表演者, 使得再好的剧目也会变得暗淡无光。

(2) 缺少高质量的剧本

“剧本, 乃一剧之本。”是人皆熟知的一句俗话。好的剧本本身就有一定的戏剧性和审美性, 典型的人物形象和记忆犹新的人物动作场面, 还有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 在各种条件下能让作曲家发挥更大更广的想象空间, 它在引起和激活创作冲动的同时, 也构成了歌剧艺术整体价值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中国歌剧现状之所以令人不满,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高质量有新意的歌剧剧本。

(3) 缺少让人记忆犹新的唱段

这点是笔者认为最致命的原因。歌剧是以音乐为第一要素的, 也就是说要想创作一部可圈可点的歌剧作品, 歌剧曲作者在其创作中是具有主导性地位的。而当今的大部分作曲家是非歌剧创作者, 只有少之又少的作曲家主业或者兼顾歌剧创作领域, 由此而产生的创作者主体缺少, 并使拥有众多戏剧资源的中国在歌剧领域无人问津。近代培养的作曲家在当时接受专业学习时一般采用的是西方作曲教学法, 导致他们在使用中国民族音乐元素时手足无措甚至无能为力, 也正是由于缺少对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吸收, 这些作曲家创作得民族歌剧音乐才十分怪诞, 没有让人记忆犹新的段落, 也没有易于流传的咏叹调, 使得歌剧上演几天而惨淡收场。

三、从《山村女教师》看当代中国歌剧

歌剧《山村女教师》围绕一对青年人展开。故事主要讲述了县城长大的杨彩虹为追随男友李文光来到山村作了一名小学教师, 可李文光却因外出求学后厌倦了山村的平困抛弃了杨彩虹。失去了爱情的杨彩虹凭借对孩子们的眷恋, 毅然决定留在山村继续执教并与正直的伤残军人周洛平建立了新的爱情。在一次山洪中杨彩虹为了营救落水的学生牺牲在洪流之中。歌剧意在歌颂杨彩虹扎根山区、乐于奉献的精神, 批判李文光追求个人发展的自私的个人主义思想。

该剧由迪里拜尔、丁毅、袁晨野等多位歌剧表演艺术家们联袂主演。多角度旋转舞台机关的运用为人物创造了良好的演唱空间, 令人赏心悦目。小桥、山川、翠竹、石阶、水车、木楼, 这些随着灯光变化而变换着色彩的景致, 令人仿佛置身于斑斓的山水画中流连忘返。依据故事情境的限定, 剧中人物的服装虽不华丽, 但却朴实、亲切, 恰到好处。

照常理来看, 这部歌剧应该成功。首先, 它具有现实并感人的故事情节, 不是一个简简单单歌颂老师如何奉献的故事。它乃是对当下普通人最现实的写照, 涵盖了当下最普遍的问题, 例如城镇与山村、传统与现实的差距, 爱情与妥协的挣扎等。它折射的是当代人的一个普遍困惑, 传达的是社会变化中普通人的情感纠结。其次, 它具有符合剧情的舞台背景。水墨山水在巨大的纱幕上营造出典雅的中国风情, 纱幕后若隐若现的美丽山村在序曲中迎来清晨, 随着纱幕的缓缓升起, 巨大的旋转舞台有如一卷画轴, 将山野内的石院、竹楼、小桥、水车、晨雾、朝霞……徐徐展开, 与世隔绝的美景将观众引领进一个恬静的南国山村。同时, 它有当下一线的歌唱演员迪里拜尔、丁毅、袁晨野……可是, 理应成功的《山村女教师》为什么仍然不被观众叫座, 不被百姓熟知呢?

让旋律留在听众心里最重要。而《山村女教师》则欠缺了这一点。

笔者认为, 旋律是音乐语言的基础, 是作曲家的灵魂。唱段的难度并不能代表其艺术高度, 让旋律留在听众心里才是最重要的。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旋律会给人们心灵上最大的震撼、深刻的点化。但是剧中主要人物唱段的旋律既不好听又不易唱, 男主角高声区频繁的“喊叫”给人声嘶力竭的感觉, 杨彩虹的唱段也没有令人回味的旋律, 甚至是“魂归山村”时的咏叹也没能抓住观众期待的心。

虽然如此, 剧中还是有让人兴奋的思路----好听的童声合唱始终贯穿于剧情与音乐的发展之中。

四、当代中国歌剧将的发展对策

歌剧在中国已经发展了90多年, 中国的歌剧人们在不断地艰苦探索着, 在创作实践中既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也面临了尴尬的的萧条局面, 俗话说的好“任何事情要想浴火重生必须要受到一定的挫折和苦难”, 从中得到教训和经验来改正自己的不足并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可喜的是中国歌剧人们并没有因为当今中国歌剧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而受到挫败, 在“2008年中国歌剧论坛”上, 举国的歌剧人们围绕中国歌剧多元化发展的艺术现状、创作、演出、制作、市场、管理、教育、歌剧史的研究与写作等诸多话题,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 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出谋献策。这是21世纪中国歌剧人第一次大规模的聚会。

1. 立足创作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歌剧

中国歌剧的创作不能一味模仿西方歌剧, 应不断地从我国传统戏曲与民族民间音乐中汲取养分, 力争创作出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视听习惯, 又贴近群众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这是发展中国歌剧的前提。

2. 立足本土必须与多元化的创作风格相结合

新的时代造就了多元文化的出现。在歌剧创作方面,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处在一个多形式、多流派、多创作技术与手法并存的时代。歌剧创作的关键在于拥有新鲜的、活跃的、多元的歌剧创作思维。这种思维是歌剧创作的灵魂, 它依赖于创作者独立的审美判断和创作追求, 表现在观念、结构、技法、语言等各个方面。把握住歌剧思维是创作出具有表现力与感染力歌剧的基础。

3. 音乐与脚本之间的平衡

歌剧应该以脚本为载体, 以音乐作为表达感情的媒介。歌剧音乐具有不同于一般音乐的特征。首先, 歌剧音乐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其次, 歌剧音乐的艺术风格是歌剧艺术风格的主要标志。“歌”与“剧”有着密切的关系, 缺一不可。有歌有剧才称其为歌剧, 听歌 (包括音乐) 看戏, 使得听觉与视觉形象获得和谐的统一。如果说戏剧是基础, 音乐即是灵魂。

4. 中国歌剧的发展有赖于一代代歌剧人才的不断涌现

近些年来, 我国有那么一批活跃在歌剧舞台上的优秀艺术家, 但为数不多。针对这个问题, 著名声乐教育家石惟正先生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歌剧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 缺乏歌剧编剧、导演的专业设置;声乐学生发声技巧多过舞台表演的训练;作曲专业的学生在中西方音乐传统的学习方面根基尚浅。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的音乐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相应的完善。

《白毛女》《江姐》《原野》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歌剧在中国是有市场的。当代中国歌剧虽面临着大萧条的环境, 但它仍在不断的摸索与挑战中艰难的前进着, 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路。中国歌剧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 更需要热爱歌剧的创作者和学习者们坚定不移地为之奉献。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下一次中国歌剧高潮的到来吧!

摘要:歌剧被称为音乐王冠上的明珠, 它的表现力之丰富, 是别的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中国歌剧从产生到现在, 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萧条。我国歌剧要想走出属于中国自己的艺术道路, 还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探索的过程。本文笔者将主要从中国歌剧的现状、面临的困境和今后的发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国歌剧现状,困境,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主编.华乐出版社, 2002年10月.

[2]《中国当代音乐》梁茂春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07月.

[3]居其宏.《扩心胸、干实事、缓称派—在“2008中国歌剧讨论”的发言》.人民音乐2009.3.

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 篇11

关键词:油画;创作;民族精神融合

早在几百年前,油画就已经从西方国家传入到了中国,就在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过程中,油画就在中国不断的向前发展。中国的油画家在对西方油画的学习和借鉴中,为了创作出更符合中国本土人民审美情趣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索着。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的油画也逐渐走向成熟。然而,由于西方国家利用自己强势的经济推行着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所以中国油画家不得不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就在这激烈的冲击与碰撞中,中国的油画艺术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惘与彷徨。在这非常时期,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成了倍受瞩目的问题,随着研究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地加深,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油画应该以民族精神为基点,融合西方艺术为一体,这样来寻求中国油画的发展之路,这也是比较现实的道路。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学习和借鉴西方油画的技巧和材料,并且在其中融入中华民族的精髓,使其更具中国文化特色,这样能够开辟出属于中国油画艺术的独特道路。[1]

一、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状况分析

自从油画传入中国后,就在许多油画家不断地努力学习和探索下,油画发展成为适合中国文化语境的语言,逐渐的,油画就成了中国绘画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世人所认可,并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然而,在当今社会全球化不断推进下,西方的经济实力不断强大的影响下,文化观和价值观也在逐渐的推行,致使中国油画过度的现代化,这样就出现了派别之争、地域之争、观念之争等矛盾成为中国油画发展道路中的绊脚石,成为了内在阻力。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就在中国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这也给不同派别、不同地域、不同观念的油画家,提供了更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这也切实促进了中国油画的多元化发展,但与此同时,这也冲击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和语言价值的判断。当面对中国油画的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时,走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也就成了中国油画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融入中华民族精神,是这个舶来画种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油画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并有长久的立足之地。[2]

二、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融合的原则

我们民族性的特点是多民族,多区域。这样的特点也为中国油画民族精神的融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将中华民族的精神融入其中,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相加,而是要在其绘画过程中巧妙的,和谐的将内容和形式融入其中,让人看不出破绽,感觉很和谐,使其想互融合、渗透,相互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立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民族精神

立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中华民族精神。自从油画引入中国后,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但是,西方文化与此同时也是在时刻影响着和冲击着中华文化。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油画家,特别是年轻的油画家,热衷于西方的文化和绘画艺术,并且盲目的照搬、抄袭、模仿西方的油画,所以造成了中国油画在内涵上的肤浅、空洞,缺乏自己的绘画风格。所以,创作油画要有自己的风格的,自己的特点,要自觉的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使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并由此来传播中华文化,使中国油画具有不朽的魅力。

(二)需要借鉴外来文化,灵活的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绘画当然也就没有国界,油画是从西方引进的画种,画家要不断的吸收其精髓部分,并认真领会其绘画的内涵。这种学习不是盲目的跟从,模仿,而是需要学习其绘画技巧,在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出自己的绘画的风格。由于中西坊文化的差异,西方注重写实,中方注重写意,而这两种风格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当你深入探索之后,会发现这两种风格是相互依存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画家应该吸收和借鉴外国油画的精髓,科学取舍,使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去,并具有民族性。[3]

三、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融入民族精神的具体措施

深厚的人文背景必定承载着一种艺术语言体系,人可以自由的把握宇宙,反之,宇宙也可以把握人类。自然和人情的相融合,给人一种无穷的韵味,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在此升华。

天人合一,是以诗意的情怀去体会人生自然的结果。人与自然是一体的,是相互依存的,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在自然被严重破坏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然的伟大与无穷的力量,所以,这便是继承“天人合一”的意义所在,这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灵红.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与民族精神[J].科技信息,2009(18).

[2]许江.中国油画的历史使命[J].美术,2011(01).

[3]李宏伟.近现代油画创作的中国元素研究[J].艺术百家,2011(S2).

中国传统戏曲与当代绘画的渊源 篇12

关键词:传统戏曲,当代绘画,表现

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反映出我国特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情结。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在多元文化态势下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但是对西方的模仿使得当代中国的绘画艺术正逐渐失掉自己的文化身份, 如何探索具有地域性精神内涵的当代绘画艺术, 就需要我们对中国传统戏曲与绘画的渊源进行深层剖析。

一、中国戏曲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艺术特征

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其独特的开放性、综合性等艺术面貌, 在世界艺术领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中国戏曲艺术之所以在民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除了具有独特审美娱乐功能之外, 尤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其中包含了传神写意的艺术审美特征, 儒家的仁爱思想等等。戏曲艺术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它起源于原始歌舞, 经汉、唐、宋、金, 至十二世纪中叶到十三世纪初的宋元南戏杂剧方才卓然成型。它既是说唱、歌舞、滑稽戏、杂技等民间艺术的综合, 更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高层次艺术门类的和谐交融。” (1) 近代国学大家王国维对中国戏曲艺术有过很精炼的阐释:“戏曲者, 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2) 这充分阐明了构成戏曲艺术的几个基本要素。中国戏曲艺术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综合。戏曲艺术中很重要的特征是它的虚拟性, 它不是单纯的模仿生活, 而是对生活原型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 通过演员的表演创造虚拟的环境。在舞台上, 经常可以看到的如以桨代舟, 以鞭代马等, 几个龙套可以代表万马千军, 一个圆场等于行走千山万水……所有这些, 很难用写实的尺度去衡量和要求。程式化也是戏曲表演艺术中的一个主要特征, 戏曲艺术的形式美集中体现在它的程式上。舞台上的每句唱词、道白, 每个身段都有各自的程式要求, 所谓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每个“亮相”都具有雕塑般的造型美。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主要艺术特征, 同时它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 构成了独特的世界观, 使得中国戏曲艺术在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在绘画中的表现

“元素”一词在辞海里面包含有要素的意思, 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可称之为要素。学术文献上说文化元素或称文化特质, 它在不同的场景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戏曲元素是所谓的“行为元素”, 戏曲元素指构成戏曲的组成部分。包括唱、念、坐、打, 同时包涵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表现方式。本文所提到的戏曲元素更多的是指绘画所表现的戏曲人物造型、舞台美术、戏服脸谱等视觉元素。中国戏曲无论是其虚拟的表演还是流派多样的唱腔, 无一不体现了东方艺术鲜明的审美意蕴。‘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大的形式特征, 中国的戏曲艺术就充分体现出“线”的独特韵味。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无论从其位置路线来看, 还是从演技来看, 都具有线的流动性, 而且“这种‘线性流动’是太极弧线性的流动, 而不是直线性的。” (3) 这与中国的书画艺术在精神内涵的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西方绘画也离不开线的存在, 但西方艺术中的线是依附于形的轮廓线, 是看得见, 摸得着的。所以中西艺术对于线的理解是有区别的,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线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蕴。这些艺术源泉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思路。绘画中表现戏曲的元素, 很早就出现在民间民俗的艺术当中, 如民间的剪纸、戏出年画、刺绣、民间玩具、瓷器画纹中, 都可以看到戏曲元素的踪影。戏曲与绘画的结合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汉代的画像石中就已出现了包括音乐、舞蹈、说唱、武术等戏曲的基本元素。戏曲中很多的视觉元素都来自于民间, 这些质朴的艺术宝藏为很多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多方位的创作思路。以戏曲元素为创作素材的绘画作品发展到近现代, 己经成为画家表情达意的艺术表现手段了。20世纪初, 关良和林风眠是以此为创作的代表画家, 关良早年曾留学日本学习油画, 对西方现代艺术有扎实的基础, 而且对戏曲艺术又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此基础上, 结合中西方不同艺术的审美原则, 通过对戏曲艺术的诠释, 开创了戏曲画的新路。林风眠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革新者, 他把中国传统戏曲人物形象, 借鉴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和中国民间艺术形式, 采用全方位的塑形理念表现在他的绘画作品中, 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创作风格, 给中国绘画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现当代把戏曲元素引入绘画创作的画家也很多, 如岳敏君、高马得、韩羽等等。他们通过对戏曲造型元素不同理解, 形成了各具风格但是总体上都具有中国戏曲人物的造型特征, 追求写意之趣。戏曲作为一份传统艺术资源愈发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家青睐的创作源。“当代人眼里的‘戏曲’已经不再仅是戏曲艺术本身, 而是作为创作契机的观念与表现形式的媒介。通过与‘戏曲’这个主题与题材的对话, 当代艺术展开了丰富的多样性和独特的观念性。” (4)

三、传统戏曲元素进入画家创作

中国画与中国戏曲尽管属于不同的艺术类别 (一为造型艺术, 一为综合性的表演艺术) , 但是在艺术精神与审美品质等方面却是共通的, 故而彼此之间能够相得益彰, 自然和谐。而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 无论从文化精神还是艺术特征与中国的艺术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用油画形式表现中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就会存在融合与转化的过程, 这种融合与转化不能只是外在形式的, 更多的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在这方面, 上世纪初林风眠、关良等中国早期的艺术家苦心探索, 给我们留存了可资借鉴的艺术范式和观念。上世纪60年代, 高马得专以水墨作戏曲人物画, 在内地及港澳颇有影响。韩羽则是在“动乱”之后开始“戏瘾墨味”“文情画意”, 一发而不可收, 将中国水墨戏画创作发展至巅峰, 其中《三个和尚》家喻户晓。此后, 还有丁立人、聂干因、吕超然等的“墨彩缤纷”戏画, 分别吸取南方民间灶台画、傩戏脸谱、门神年画的元素, 各显神通, 独成一家。众画家以笔墨释怀, 戏中有画, 画中有戏, 以戏入画, 引领观者出神入化, 回味无穷。当代一些艺术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观念多元开放, 中西文明相互融合的当代, 以戏曲元素为素材来创作的画家越来越多, 戏曲艺术中的人物形象、舞美设计、服饰色彩等等都成为当代艺术家表述情感、意念的有效资源, 如何把握中国戏曲元素与绘画创作的关系, 使绘画作品形成新的文化阐释和心灵体验, 是当今艺术家需要深思熟虑的课题, 艺术家们只有深层探究中国戏曲元素, 传承、发展这一传统文化资源, 才能使具有传统戏曲元素的当代绘画作品, 具有本质上的创新发展, 才可能在世界艺术之林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①田川流.艺术美学[M].济南:泰山出版社, 1998 (10) 第242页.

②王国维.戏曲考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6 (06) 第79页.

③朱文相.中国戏曲学概论[C].文化艺术出版社, 20 () 4 (9) , 第67页.

上一篇:幼儿的安全教育下一篇:农村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