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事故反思心得体会(通用12篇)
煤矿安全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1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其工人的工作脏,累、险,这种脏、累、险让不少人望而生畏,止步不前。而我,作为一个矿工的妻子,只能从老公的口中听到矿工工作中的只言片语,只能从网络及他人口中了解矿工这一个特殊群体,总想着能亲眼看看老公的工作环境,却一直未能如愿。
今天,我通过老公工作单位建立的微信群,通过群中所发视频,大概了解了老公的工作环境,又通过老公的解说,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老公工作的一天,通过视频的观看,让我知道了煤矿工人是天下最能吃苦,最能受累,且最刚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奉献了青春,奉献了光热,他们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是妻子儿女们的守护神,他们当之无愧为最可爱的人。嫁给一个矿工,我不后悔。
当看到视频中的他们换上脏脏的衣服,通过乘坐人车,无轨胶轮车,步行进入工作面时,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了,真难想象他们在地下走了多远,而当他们进入工作面时,并没有休息,而是进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他们的工作场所非常窄小,甚至有的地方连抬头都困难,工人们只能弯着腰,甚至爬着前行,尤其是设备出现故障时,看着那个工人爬在冰冷的铁块之间的时候,那种揪心的感觉真的难以描述。
看到这个视频,我心中感慨很多,老公每日起早贪黑为了我们这个家,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回到家却没有一丝怨言,作为妻子的我,除了心痛,更有太多的牵挂与不舍,而通过“矿工·家人·安全”这个视频,我更加了解了家人在每一位矿工心中的位置,其实,老公在井下的每一分钟都牵动着我的心,我也会时常在老公的耳边念叨,下井时注意安全,要想着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因为选择了你,我成为了一名矿工家属,作为家属,你的平安就是我的心愿,也是我一生的幸福,其实,你每天升井后的一个平安电话,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只有听到你的电话我的心才会踏实,儿女们也时常问我:“妈妈,爸爸为什么是煤矿工人?”我会说:“爸爸是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妈妈和你们。”当我在马路上看到穿着工作服的矿工时,内心就会有种无名的感动与亲切,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作,才有了万家璀璨的灯火。
老公,你用坚实的双肩挑起了全家的重担,为妻儿遮风挡雨,但是,煤矿这个特殊的行业,因为安全事故,使多少个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我们的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中,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在此,我要对你千叮咛万嘱咐,你是家庭的支柱,你是父母的期盼,是妻儿的依靠,所以,你在工作中一定要遵规守纪,按章作业,远离“三违”。
老公,你的平安就是我们的幸福,是父母,儿女和我共同的期盼,作为你的家庭后盾,我会照顾好家中的一切,让你少一份牵挂,多一份平安,在此,用你们矿工的一句话“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作为结束语,就是我作为一个妻子的心愿。
煤矿安全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2
目前, 我国的全民安全意识虽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还不甚理想, 尤其是在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 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将直接决定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我国煤矿事故频发, 每年约有四五千人因煤矿事故而死亡。分析前人对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和事故模式理论的研究发现其研究都是在输出结果为事故发生的前提下构建的事故致因模型, 而这并没有真正反映出最终模型结果的本质, 从而在模型的整个流程中也就存在很大的缺陷。基于此, 由事故的本质原因出发, 深入研究事故致因理论, 以双重结果为模型输出, 由因致果, 由果至因双向构建事故模式模型, 并根据实际事故分析不断细化模型, 最终实现对煤矿事故的有效控制, 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进一步确保煤矿职工的人生安全。
1 我国近三年的煤矿现状
通过分析我国近三年的煤矿现状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都在明显下降, 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2007年、2006年分别同比下降20.2%和20.1%, 但我国的煤矿现状比发达国家要严重很多, 例如2006年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50倍。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努力将我国的煤矿现状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见表1)
2 基于安全意识和双重责任结果的事故致因模型
2.1 煤矿事故的模式理论
事故模式理论是人们对事故机理所作的逻辑抽象或数学抽象, 是描述事故成因、经过和后果的理论, 是研究人、物、环境、管理及事故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如何作用而形成事故、造成损失的理论。这就要求对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根据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们确定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1 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物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环节的原因是我国煤矿事故的直接原因。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于人的素质、训练、教育等有关。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当他满足一定条件时, 就会发生事故。不安全的环境也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 主要是指:a.自然环境的异常;b.生产环境的不良。同时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促成物的不安全因素, 而物的不安全因素又会在客观上造成人出现不安全行为的条件。物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 客观上一经出现隐患, 人主观上又表现了不安全行为, 就会立即导致事故的发生。
2.1.2 间接原因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 管理上的缺陷主要是:a.技术缺陷;b.劳动组织不合理;c.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失误;d.没有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e.教育培养不够, 缺乏安全知识等。这些都将间接导致事故发生。
2.1.3 本质原因
通过上述原因分析, 我们可以认识到导致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是安全意识问题安全意识不仅体现在人的身上、同时体现在管理的身上。管理的问题又是导致物的原因的关键所在, 最终我们可以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都归结到安全意识上面, 确立了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是安全意识缺乏。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 必须将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2.2 双重事故结果分析
从宏观上可知由于现在的技术水平有限, 事故的发生除了可避免的一类外还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一类也就是技术水平外的事故的发生。这也就决定事故最终的归类是责任事故, 还是责任外事故两重结果, 我们将事故结果分为三类输出:责任结果, 责任和责任外交叉结果即交叉结果以及责任外结果。
2.3 事故模式模型的建立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构建如图1的模型:
3 基于上述事故模式模型的事故分析
3.1 2001年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4.6”瓦斯爆炸事故
3.1.1 事故过程、人员伤亡以及事故损失
2001年4月6日四点班, 在四石门采区生产区域有4个单位, 分别是综采二队在41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出煤、综掘一队在施工总回风下山延伸、掘三队采用炮掘施工轨道下山延伸;综掘三队施工延伸皮带下山, 事故前, 由于瓦斯浓度大, 瓦斯浓度比较高, 部分职工在横川附近清理溜子、皮带。21时25分, 矿调度室值班员李继龙接到掘进三队工人尚桂岭在井下四泵房汇报, 他听到一声巨响, 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事故波及四石门轨道下山、采区总回风下山及41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等区域, 造成38人死亡, 16人受伤, 其中重伤7人, 直接经济损失136万元。下面运用提出的煤矿事故致因模型对此次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3.1.2 直接原因
415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 在掘进的过程中没有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及时采取瓦斯抽放措施, 致使工作面瓦斯时常超限。事故当班415掘进工作面的局扇没有正常运行, 造成瓦斯积聚, 并达到爆炸界限, 电气失爆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3.1.3 间接原因
a.陈家山煤矿生产区域全部集中在四采区, 而四采区下山部分在没有构成主要通风系统的情况下进行回采和掘进回采巷道, 违反原《煤矿安全规程》第118条“在准备采区时, 必须在采区内构成通风系统以后, 方可开掘其它巷道。”的规定。且生产布局不合理的集中。在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第113条有规定。
b.415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达8m3/min,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四台风机和四趟风筒为其供风, 在4月1日采用边掘边抽措施前已掘进巷道180米, 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150条关于“一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3/min, 采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理时, 应采取瓦斯抽放措施。”的规定。为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新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规定:“严禁使用三台以上 (含三台) 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c.虽然按有关规定在四采区的三个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安设了瓦斯监控系统, 但瓦斯监控系统不能实施超限断电, 且瓦斯传感器严重失修, 不能正确反映瓦斯的变化情况。矿井也未按《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第25条的规定报送瓦斯监测日报。
d.矿井入井人员携带的是过滤式自救器, 违反《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101条关于“突出矿井每一入井人员, 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 (压缩氧和化学氧) 自救器”的规定。
3.1.4 主要原因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矿井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管理不善, 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
综上所述, 认定这起瓦斯爆炸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3.2 2007年8月17日山东新泰的煤矿溃水事故
3.2.1 事故过程、人员伤亡以及事故损失
8月16日至18日, 煤矿溃水事件发生前后两三天, 华源矿业集团所在地新泰市的柴汶河上游突降大暴雨,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17日凌晨2时至下午15时, 从而导致山洪暴发, 柴汶河水位暴涨并漫溢, 冲毁了约65m的柴汶河河岸。矿井迅速被淹, 湍急的水流冲击力极大, 避灾路线均被水流堵死, 要想从垂直深度达1100多米的矿井下逃生到井口, 距离是11000多米, 井深路远, 道路难行, 矿工逃生极为困难, 最后, 有170多名矿工丧生。下面运用提出的煤矿事故致因模型对此次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3.2.2 主要原因
由于环境因素突变, 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岸垮塌、溃水淹井, 最终导致事故发生。这一原因导致的是责任外事故, 属于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
3.2.3 次要原因
除了自然灾害, 另外一个导致事故的因素是华源公司接到险情汇报后, 在调度室指挥的矿井负责人对溃水淹井灾害认识不足, 未及时做出停产撤人命令, 延误了人员撤离时机, 致使部分有望逃生人员未能及时撤离。这一原因是安全意识导致的管理方面的缺陷, 最终导致的是责任事故。故应对相关负责人进行惩处。
综上所述, 该溃水事故应被认定为责任于责任外的交叉事故。
4 结论
在事故模式理论基础上, 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系统、层次性的分析, 构建了我国煤矿事故模式模型, 这是的创新之处。根据模型, 认为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是导致我国煤矿事故不断发生的本质原因。安全意识影响着煤矿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的缺陷, 其中管理的缺陷与物的不安全因素共同构成引发煤矿事故的隐患。同时,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隐患是导致事故的发生直接原因。另外, 环境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通过对两起典型煤矿事故案例进行分析, 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摘要:首先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现状, 并在前人对我国事故模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构建了更实际的煤矿事故致因模型, 基于安全意识和双重责任结果明确了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本质原因。并运用该模型对两例煤矿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验证其适用性。
关键词:安全意识,责任事故,交叉事故,煤矿事故致因理论
参考文献
[1]韩斌君, 俞秀宝.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研究[J].煤炭工程, 2006 (, 9) .
[2]林柏泉.安全学原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6.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国安全生产年鉴, 2005-2006[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篇3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分析 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总量过高,要求煤炭工业维持较高的产出,这是造成煤矿超能力开采的外在原因;煤矿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工作,這是造成煤矿超能力开采的内在原因。伴随产量上升的是事故的多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
1.1 自然条件复杂多变,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我国的煤层赋存条件差,瓦斯灾害严重。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大中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20.34%,突出矿井占19.77%。小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15%左右。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强,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突出危险区域也在不断扩大[1]。近年来,随着煤矿开发生产的深度不断加大,井巷工程的掘进速度加快和随着煤矿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和工作面开采空间尺度的变化,地下水防治难度增大。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我国的生产设备及技术水平显得跟不上生产的发展。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相对滞后。大多数新技术与新设备处在摸索阶段,尚不成熟、不稳定,这是造成煤矿安全隐患不断、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1.2 经济利益挂帅,安全管理滞后
近几年来,随着煤价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一些煤矿为了追求利润,领导为了完成所谓的指标、任务,急功近利,无设计或不按设计施工作业,在局部区域内很不科学的布置很多采掘工作面,导致井下一个班作业人员高达数百人。[2]长期超通风能力和提升能力掘进和采煤,必然导致矿井隐患无处不在,发生事故也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安全管理方面更是放松警惕,埋下了许多事故隐患。安全是煤矿的根本所在,但是在煤炭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煤矿在产量与安全的选择过程中,往往以产量挂帅,考核干部,导致安全让位于产量,安全管理有虚设的倾向,埋下了事故隐患。
1.3 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监督相对较弱
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安全监察部门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是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保持安全生产良好局面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现有的煤矿企业中,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和监督不力,小隐患不能及时的解决,导致了一些不被重视的小隐患积少成多,变成了大隐患,随时可能成为被引爆的不定时炸弹。
2 治理煤矿安全事故的对策
煤矿企业应该着重针对矿工安全意识进行系统培训,加大矿井设备的投入,增加各种预防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以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1 引进尖端人才,加大设备投入
据以往研究表明:诸如重特大煤矿瓦斯爆炸等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技术和装备水平,对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不够、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低是导致煤矿恶性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3]。地质条件是无法控制的,因此,需要煤矿企业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配备不同技术人员,以保证安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同时应加大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加大对瓦斯含量及地下水等的监控,一旦发现瓦斯超标等问题就必须立即疏散井下的操作工人,切实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应加大对生产设备研发的投入,采用自己研发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对先进生产设备的研发工作,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使先进的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为天,以人为本”思想。煤矿的领导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增强防范意识、奉献意识、大局意识,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严格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来操作,坚决杜绝超能力生产的问题。强煤对矿管理者的管理,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是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的有效途径。煤矿要经常加强矿工的安全培训,目前矿工有很多来自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更需要健全安全检查与教育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提高矿工安全意识,调动矿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意识的转变。
2.3 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安全监察部门建立煤矿安全动态评估制度,通过开展经常不断地开展安全分析、评估,把安全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主要指标,促进煤矿领导干部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坚持把工作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深入一线发现隐患,实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管程序,规范监管行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执法。时刻敲响警钟、用党纪国法击退以权谋私等各种不正之风。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安全监察部门要站在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严格市场准入,严把审批关,实行审批责任制,在源头上把好关。
安全生产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它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和幸福,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煤矿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建设和谐煤矿,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
参考文献:
[1]徐振茂.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9).
[2]张建军.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J].煤矿安全,2011(7).
煤矿安全事故反思 篇4
在事故反思月活动中,常村矿各科室针对相应的分管范围,结合“五查三反”活动,对近期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深刻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后果,使广大干部职工受到深刻的反思教育,认真查找思想上、管理上、作风上、执行力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各队组充分利用班前会,学习会等时间,组织职工对近期发生的典型事故进行深刻分析和讨论,让每名员工讲述身边的问题、身边的隐患是什么,并开展事故反思月签字活动,使职工深刻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和教育职工严格按照规程作业。同时,该矿各班组在职工中开展“事故就在身边,隐患就在眼前”事故大反思、隐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动,职工从自身工作实际和作业环境出发,深入反思自己在作业时有没有违章行为,存在哪些隐患、如何整改,使职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同时,该矿组织各科室专业人员对矿井偏远地区,薄弱环节,薄弱地点进行隐患大排查,各业务科室和队组及时制定出相应措施,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三走到、三必到”制度,深入现场查隐患。针对整合矿井安全监管工作,常村矿进一步健全完善以矿带矿,以科带科、以队带队方案,安监处、生产科、地测科等生产职能科室深入整合矿井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整合矿井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提高其管理质效。
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反思(范文) 篇5
今年1月份,山西煤矿发生了5起安全事故,分别是:1月7日,阳煤集团寺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一工作面的内错尾巷密闭区内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1月11日,晋煤集团山西神州煤业有限公司在调整皮带的过程中,工人被卷入胶带动轮滚筒,造成1人死亡。1月18日,山西灵石红杏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在搬运移溜器时,工人不慎被砸,造成1人死亡。1月19日,同煤集团大同地煤姜家湾煤矿在泄液回柱过程中,顶板冒落石块击中工人,造成1人死亡。1月25日,山西焦煤集团华晋焦煤公司沙曲煤矿在钻机搬家时,钻机后立柱将工人挤压到煤帮,造成1人死亡。
国家虽然加强对小煤矿的整顿关闭,加大扶持煤矿安全技改建设,但这五起事故教训深刻,充分暴露出:客观原因
一、由于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进程所决定,安全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加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安全生产在保持总体稳定、不断好转的发展态势的同时,难免局部性,时段性的曲折和反弹。
二、当前我国仍然发展经济为第一任务,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解决历史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要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安全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尤其是井工煤矿,工作地点在井下,条件复杂。与地面工作相比,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管理的难度在增加,稍有不慎,就可能有事故发生。主观原因
一、煤矿安全意识、法制观念淡薄、重生产、轻安全。
二、基 1 础工作薄弱,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管理存在漏洞,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不彻底。
三、未严格落实敲帮问顶制度。
四、安全教育不到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
五、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开采工艺整体水平不高。
为认真吸取以上事故教训,预防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好当前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结合我市是实际,我们将从下几个方面抓好我市煤矿监察工作。
一、要求煤矿认真贯彻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保护矿工生命安全。近一段时期,全国煤矿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连续发生重大事故,再次反映出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尤其是在当前效益下滑的情况下,企业超能力下达生产计划,重效益、轻安全,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下。督促煤矿企业要切实吸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真正做到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决贯彻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8号),认真开展“保护矿工生命,矿长守规尽责”主题实践活动,以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为己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二、切实加强煤矿“一通三防”管理。督促煤矿企业要全面排查井下水、火、瓦斯等致灾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加强通风安全管理,完善矿井通风系统,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开采容易自燃煤层和自燃煤层时,必须制定和落实综合防灭火措施。采后要及时封闭、2 封严采空区,并加强检查,有效防范自然发火。要坚决淘汰落后的采煤方法和生产工艺,确保采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完善可靠。
三、强化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企业负责人带班下井制度,加强现场管理,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市安监局根据辖区内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执法检查和安全整顿,严细检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严查超能力下达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任务,深入分析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督促煤矿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要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和违规违章行为。
观看煤矿安全事故心得体会 篇6
近期,我通过观看煤矿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一幕幕灾难性的事故发生片段,让我感觉到人的生命在灾难面前是何等的脆弱。真是“煤矿安全事故猛于虎”!
作为一名煤矿基层管理者,我让自己冷静下来,去思考这一起起煤矿事故发生背后的根源所在,我觉得事故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天灾,煤矿安全管理是需要煤矿管理者花大力气去做的事情。我认为煤矿企业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去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防范事故于未然。
首先要将“生命无价、安全至上”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做到干一辈子煤矿、谨慎一辈子。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总之,我们不让矿工兄弟的血白流,我们煤矿不能出事故,也出不起事故,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做到安全工作“精、严、细、实”,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一旦发生不可原谅。
二是要搞好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我们每名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认知能力。针对普通职工的培训主要是让职工时刻对井下的安全隐患保持警惕,增强对危险源的辨识能力,发现危险源时需要采取的紧急避险措施。针对管理层的培训主要是让管理者真正认识到煤矿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认识到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否决一切的极端重要性。只有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
三是一定要做好各种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每次排查隐患最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而不是走马观花甚至是走马不观花,这是对井下职工生命安全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井下生产和工作二十四小时不停,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整改、验收、上报、销号”的闭环管理模式。
四是要重点工程重点抓。矿、各专业、区队在重点工程开工之前,一定要对自己分管范围的重点安全工作了然于胸,这就要求对各自的管理重点首先自己要重视起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保证重点工程管控到位。目前我们矿井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尤其是强矿压动力时时闪现,瓦斯超限等等,瓦斯防治、一通三防、矿压防范、顶板管理、水害治理都是安全管理重点,都要牢牢掌控。
五是要培养生产作业现场关键人的安全意识。哪些是关键人物,班组长、安检员、瓦检员、放炮员都是关键人。我观看的几起事故大多是因为瓦斯超限而导致的瓦斯爆炸事故,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以上四个层面角色及其工作的重要性,班组长、安检员、瓦检员、放炮员与现场工作结合最紧密,他们的履职能力很大程度就是一个单位履职程度的体现,抓好了这四个层面就抓住了现场、抓住了管理、抓住了规范。对他们要加强培养,要有工作标准、要有培养标准,要使班组长层面与我们的管理顺势并道,形成认同,并通过他们将我们的管理有效的辐射放大。再就是我们的新工人、老工人和骨干员工。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低,存在冒险主义;老工人凭着老经验、***惯违章作业根深蒂固;而有些骨干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进也经常性的违章,破坏安全环境。
六是要各职能部门抓好自己的分管安全重点工作。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能重点,各个部门的职能首先要放在业务安保上,驻矿安监处就是要查隐患、抓规范、不断揭示问题,督促整改问题;调度室要调度指挥生产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事故的应急防范、应急处置;工会就是要围绕群众安全监督网体系来进一步发挥安全保障作用,其他部门同样要结合各自的职能特点把业务安保放在第一位置,动态地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研究 篇7
中国是全球第一产煤大国, 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国, 煤炭资源一直是中国的重要能源之一, 是中国社会经济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 由于煤矿企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往往会忽视安全生产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 存在诸多违规操作, 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不仅会严重损害中国的社会经济, 同时会给煤矿生产人员带来巨大的人身伤亡, 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必须积极探索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 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预防, 这有助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1 煤矿危险源的特点
1.1 危险源拥有不可抗力
根据多年来对煤矿安全事故的统计和分析, 在常规工业中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低于2%, 但是, 煤矿事故的发生与不可抗力有着很大关系, 其主要灾害有火灾、粉尘及瓦斯等, 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人员伤亡占据了10%~30%的死亡比例[1]。
1.2 煤矿安全投入需求大
煤矿安全投入的资金比较大, 涉及范围非常广, 比如巷道费用、煤矿系统改造费用及配备煤矿设备等费用都是十分巨大的, 其所需要的资金往往都是在千万级别以上。
1.3 技术方面
由于受到技术上的局限, 有些危险源在技术方面很难消除, 目前, 中国许多方面的危险源都很难靠技术条件消除、克服, 比如瓦斯突出及井下空间受限等问题。
1.4 煤矿分布广数量多
煤矿环境条件十分的复杂, 并且涉及的人员非常多, 导致危险源的数量与日俱增, 危险源会存在很多地方, 如采空区、井下空间及一些隐蔽地方等。
2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
2.1 煤矿事故机理分析
煤矿事故发生时, 必须满足以下几种要素:受体、致害物及起因物。受体主要是指通过致害物的作用、并且暴露于致害物的人员、物体及环境。致害物主要是指直接作用于受体, 进而给受体带来一定伤害的。致害环境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比如高空坠落、电击等。起因物是导致这次事故发生的基础条件。事故发生要素从本质上来讲都属于危险源, 受体是自身的危险源, 受体的危险源是致害物, 起因物是两者共同的危险源, 根据相关研究, 可以将三者排列为起因物→致害物→受体。所以, 必须要对煤矿事故发生的要素进行严格区分, 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安全技术, 才能够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维护广大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2]。
2.2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模型
根据多年来对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研究和分析可知,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很多, 如技术管理水平、地域地形构造条件、生产管理水平及煤矿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影响, 进而综合起来会对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3 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3.1 自然因素
由于煤层本身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 并且中国大部分煤矿都是瓦斯矿, 超过90%的煤矿都需要井下开采, 所以中国采煤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安全隐患多。根据相关统计, 中国的煤矿有44.4%为高瓦斯矿井, 其中51%的矿井具有自然发火的危险, 超过87%的矿井具有煤尘爆炸的危险。中国大部分煤层都是石炭二叠纪的煤层, 具有诸多局限性, 如地质构造复杂、透气性低及瓦斯含量高等特点, 随着开采深度加深, 其本身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劣, 最终自然因素成为造成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客观因素之一。
3.2 技术设备落后
煤矿安全技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就是通过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和发展变化规律来进行相应预防的应用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中国安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如瓦斯预警技术及瓦斯抽放技术等, 但是, 中国对煤岩动力学灾害发生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进而导致中国瓦斯抽放效率比较低, 探测技术也比较滞后。井下设备大部分都是十分老旧的设备, 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虽然中国目前矿井事故得到了一定控制, 但是依然有诸多安全设施没有达到相关规定和标准, 为矿井安全生产埋下隐患[3]。
3.3 人才贫乏
无论什么行业, 人才是保证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煤矿安全生产也是如此, 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无论是设备还是安全技术措施都需要依靠人来完成, 安全隐患也需要通过人来排除和检查。除了自然不可抗拒的因素之外, 所有煤矿事故的发生和人的操作有着一定关系。所以, 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应该提高员工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但是, 由于煤矿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劳动强度比较大, 导致很少有人才愿意加入煤矿生产工作, 进而导致中国煤矿工作缺乏相关的人才。
3.4 安全管理弱化
由于一部分煤矿企业领导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比较少, 抱有侥幸心理, 没有相关的责任感, 导致管理和责任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不能意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往往缺失了企业安全文化及安全制度, 从而不能及时找到事故责任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必须要不断完善和创新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意识, 真正意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5 安全制度不完善
目前, 中国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加强, 如安全制度和机构不健全等。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能将责任落实到人, 无法严惩事故责任人。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 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但是在实践工作中, 并无法真正落实这些相关规定和标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依然大量存在, 矿工和安监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十分困难, 甚至会出现官煤勾结的现象。
4 提高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
4.1 改善规则体制
目前, 中国煤矿安全开采管制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漏洞, 如不够严格、煤矿事故防护方法无法正常开展等。不够严格主要是指在煤矿安全开采管制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加以管理。无法正常开展主要是指安全开采责任制度和隐患检测等工作并不能在实践工作中进行, 进而造成诸多隐患的存在。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和漏洞, 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矿安全开采管制制度和体制, 保证相关执法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依, 将相关监测和安全督查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建立长久的工作制度, 从根本上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现煤矿生产可持续性发展。
4.2 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工作人员本身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也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应该积极对工作人员展开培训工作, 不仅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还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进而才能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严于律己, 避免违规操作的存在, 从根本上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即便出现了不可抗拒的安全事故, 员工们也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避免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所以, 必须不断提高煤炭工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4]。
4.3 改善煤矿开采管制体系
目前, 中国主要采取的煤矿安全开采管制体系是国家检验、行业管制、事业负责、公民监测、员工依章依法。通过这个体系的实施, 可以全方位推进安全第一、防护为主政策的开展, 并且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 不断提高煤矿安全开采工作水平。在保持原有体系的基础上, 还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 加强第三方监测的力量, 并且逐步提高第三监测方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进而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煤矿安全开采管制体系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构建全新的体系, 即国家检验、商业管制、事业负责、第三方监测、百姓参加监测、工人遵章守法。
5 结语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质量得到很大提升, 人们在消耗资源的同时, 越来越关注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煤炭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之一, 其安全生产问题会直接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所以必须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 从根本上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还有利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爱, 闫利霞.浅谈我国煤矿事故致因理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2) :110-114.
[2]梁艳.煤矿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 (3) :134-136.
[3]赵殷瑶, 赵彦, 王晓云.煤矿安全事故致因调研探讨[J].中国煤炭, 2011 (4) :109-113.
煤矿安全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8
【摘要】通风管理以及通风事故的预防,这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内容,而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很多,大体可分为人为的和非人为的两种,如何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通过有效协调各方面因素,实现安全生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笔者通过对文玉煤矿通风管理的分析,提出一些关于通风事故预防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通风管理;通风事故预防
一、当前我国矿井通风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风设计存在很多不妥之处
较为常见的通风设计问题有巷道内风速很快、通风阻力太大等,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在进行通风设计时,巷道断面的设计偏小,这一设计问题始终是煤矿日后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巷道的布置很多时候也存在不妥,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技术以及综合效益等方面全面考虑,不能单一片面的看问题,如果因为巷道布置不合理导致风量不足,那么就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对此一定要予以重视。
所以,矿井的通风设计必须以矿井实际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不同的情况要有不同的设计,这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需要。为了将设计做到更好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及时、适时的根据需要做出调整,以确保设计质量。要做到以上所述,《煤矿安全规定》的相关要求是必须被严格执行的。对于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只有严格遵照相关规程,将安全生产作为首要准绳,才能使设计有意义有效果,也才能为后续可能的操作提供余地。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的设计人员只有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就定能实现设计的实际价值与经济意义。设计完成后,还要进行自我核查,优化巷道质量,提升可控性。
(二)通风设施未能实现规范化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将为常见的通风设施问题主要有器材放置位置不合理、器材选取有问题等。而对于器材的选取,造成其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财务支出原因以及人为原因。一些单位对于通分设施投入较少主要还是相关领导安全意识薄弱,对此相关领导要提高认识,适当增加对于通风设施设备的财政支出;对于造成通风设施选取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其调整方式主要是加强对有关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
通风设施管理的规范化,是实现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方面,管理跟上去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才会大大降低,煤矿安全生产运营也才能落到实处。
二、煤矿安全通风管理概述
(一)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
通风系统管理是否合理、到位,这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能否正常有序开展,所以在开展通风系统管理的时候,要尽量做到排除隐患、保障安全。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管理首先要提升管理人员以及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在管理者思想里树立起安全管理的讯息,要将安全管理理念落实到工作当中;对此,文玉煤矿经常对煤矿工作人员开进行安全教育,让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文玉煤矿还时常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岗位技能培训,以降低作业事故发生的几率。员工素质的提升是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必须予以重视。
(二)加强对通风安全的控制管理
对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被忽视。那么,如何才能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做到位呢?首先,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要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这个预设的目标既要体现相关的安全指标又要能够对于工程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程度有一个合理的规定,并以此作为煤矿通风安全系统建设的依据。其次,就是要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留任,不合格的予以淘汰。另外,要明确各部门在通风安全管理中的职责,责权明确。
(三)对通风环境加强管理
通风环境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如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对于通风环境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对此,我们的管理人员就要提高自身能力,要做到能够及时排查可能的环境隐患,例如火灾隐患、爆炸隐患等,还要能够考虑到例如天气状况、环境等可能为通风安全带来的威胁,要加强环境安全监测,确保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三、煤矿安全通风事故的防范探讨
(一)选择恰当的矿井风量调节方式
在实际作业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与干扰,往往导致各个作业地点风量需求无法达到预定的标准,对此,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及时地、因地制宜地予以调整,以确保风量达到预定要求。风量的调节还要根据施工作业巷道的推进而不断变化,确保风量充足。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调节总风量的方法主要是改变扇风机的特性,而调节局部风量的方法则有增加、降低风阻等。
(二)合理选择矿井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作用就是为地下矿井输送新鲜空气同时将矿井中的浊气排出去,因此,通风系统对于整个矿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今通风系统种类繁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矿井的通风系统是煤矿企业需要考虑的,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矿井的通风系统,才能确保矿井通风顺畅、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机率,进而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在以往的煤矿安全事故中,由于通风安全导致的煤矿安全事故占比很大,煤矿通风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热点。对于煤矿的通风安全文玉煤矿一直都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切换,进一步提升了煤矿通风安全系数,为煤矿整体安全生产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只有做到技术与管理同步前进,煤矿通风安全事故发生机率才能被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1]于晓宇,魏佳兴,杨文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与通风事件预防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3,(4):144.
[2]陈鹏飞.安全通风管理中事故的预防及控制探讨[J].科技传播,2013,(20):94-94.
[3]董宇婕.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及事故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5379-5379.
作者简介
1.姚维妙,男,1981年,汉族,山东微山人,副科长,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安全管理。
2.刘雷,男,1990年,汉族,山东齐河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煤矿安全技术管理。
煤矿安全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9
义煤集团巨源煤矿2010年12月7日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其公司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安全思想松懈、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深刻汲取12.7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的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努力把河南煤化打造成一个本质安全型、和谐稳定型、强势竞争型、科学发展型的现代化企业。
思想决定行动。抓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始终摆正搞质量标准化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为本、安全为天”和“持之以恒抓质量、扎实有序做工作”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起“抓质量就等于抓安全、就等于增效益”的观念,牢固树立“没有质量标准化建设就没有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的思想观念,在全矿上下形成共识,凝聚合力。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事故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
制度落实是关键。思想提升了,制度完善了,我们就要不折不扣去执行,去落实,去管理。层层落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杀不住“三违”的风,就迈不开安全的路。从12.7事故到所有的事故的发生,每一起几乎都是由于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要想彻底消除“三违”,就要广泛动员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党政领导一条线,工团组织一条线、纵向管理一条线、女工家属一条线,在全矿形成对“三违”现象施以重压的态势。各区队、班组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口头问答、知识测试、献身说法、案例分析、“三违”亮相等形式,认识“三违”危害,普及煤矿三大规程安全知识,从“自我”做起。对有“三违”思想的人员下重药,提高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安检部门要在加强集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对于违章违纪,不论责任者处于什么目的,无论是否造成后果,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理。这一点主要是我们管理干部要彻底转变观念,决不能当好人,作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使干部员工对制度、规定形成敬畏感。对于各项制度,要求,必须有相应的追查落实机制,按照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的要求,一追到底,彻底追查不落实的人事。
校车安全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10
近年来,中国校车事故频频发生,全国每年有2万多名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伤残、死亡。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安全事故意外伤亡当中最主要的“杀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事故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范文一】
近年来校车事故频发,可谓触目惊心,校车的安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为何校车事故,尤其是幼儿园校车事故频繁发生?
一是我国缺乏统一的校车管理制度。虽然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已于2010年7月1日出台了首部专门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却遭遇了执行难。目前,我国仍未立法强制执行专用校车的使用标准,校车种类五花八门,有学校的,有教育部门的,有企业的,也有私人的。另外,无运营资质、车质差、从业司机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也广泛存在。国内媒体曾多次介绍美国的校车管理制度,美国校车的法律制度基础、标准、资金来源、管理机构、校车的特权甚至连司机的招录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在美国,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便是校车。加拿大、法国、德国等国家也都对校车的管理和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我们要向先进的校车管理制度取经,制定严格的校车生产和管理标准,包括司机的配备也要制定严格的准入门槛。
二是我国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幼儿园校车事故的频繁发生,暴露出我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以公办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体”,公办幼儿园数量十分有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数量增多,社会对专业化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但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公立园量少难进,私立园价高进不去,这就为“山寨”幼儿园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空间,“山寨”幼儿园大多校舍简陋,资金不足,配套设施滞后,更谈不上拥有安全规范的校车。因此,在强化包括校车管理在内的校园安全管理的同时,政府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承担起购置、运转和维修校车的责任。
三是政府监管的缺失。就在甘肃正宁事故发生一个月前,甘肃省还集中开展了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对超员载运学生的情况进行整治。很显然,这项整治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近年来,校车种类杂、管理乱、惨剧多,这些现象的背后实则是政府监管的缺位。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交管部门都无法推脱监管不力之责。校车是一项公共服务,保证校车安全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不能以校车问题“难管”为借口而行政不作为。
【范文二】
近段时间校车安全事故频发,2011年12月丰县校车侧翻造成15人遇难、2011年11月正宁校车事故造成21人遇难、2011年9月淄博校车翻车造成20多名幼儿受伤、2011年9月邵阳渡船下称造成12人遇难20人受伤、2011年7月西安校车翻车造成4人受伤。人们纷纷对那些无辜的生命表示同情,对校车的现状表示不满。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政府拟出台《校车安全条例》以保证校车的安全,准备拨付财政资金对校车进行补贴。然而人们却忽视了对此背后的撤点并校的反思。
在2001年之前,我国采取一村一小学、一乡一初中的办学方式,农村孩子完全可以就近入学,无须乘坐校车,当然也就不会有校车安全事故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偏远地区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综合分析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农村青年的生育意愿变化引起新生儿的出生率下降,致使农村生源减少;二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务工,子女随父母在城市就读;三是人们追求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子女进城上学。为了提高办学效率,政府于2001年提出撤点并校。这个政策的初衷有两个:一是减少财政投入,提高办学效率;二是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那么在撤点并校之后是否达到了当初的预定目标了呢?在办学效率方面,把原来分散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可以减少教师的数量、提高校舍的利用率,便于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政府明显地节省了开支。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政府节省的开支却转嫁到了农民的身上。一个学生在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的开支上一年至少多出1500元。这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有增加了一些额外的负担。农村孩子之所以乘坐不安全的校车都是为了省钱。如果乘坐标准的校车、住进舒适的宿舍、吃上可口的饭菜,那么学生的生活费还会成倍上升。教育成本的上升将会引发更多贫困学生辍学。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撤点并校可以根据每位教师各自的特长安排合适的职位,优化师资结构,使偏远农村的孩子也同样接受等同于镇上孩子的优质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效果却大打折扣。首先农村整体的师资力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优质的教育资源只是在较小的范围内获得了平衡。只有采取提高偏远地区教师待遇的办法补充新生力量才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其次撤点并校后学校的规模扩大,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班额的增大也不利于因材施教。从美国的教育发展历史看,他们也因为城市化进程出现许多微型学校,但他们利用生源的自然减少推行起小班化教学。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最后寄宿制的生活方式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童年期是孩子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然而对于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来说,他们在学校的饮食明显不如在家庭。同时童年期也是他们心理发展的敏感期,这些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的情况下又离开自己的祖辈,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感到缺乏安全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没有对农村孩子的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做好准备的时候,撤点并校应慎行!
【范文三】
校车事故今年已经好几起了,而且事故原因几乎没有太大的分别,新闻报道的文字也近似到让人哭的地步。不用说,教育部马上又下通知,紧急排查中小学校车安全隐患。光今年就排查过不止一次,下通知也不止一次。结果怎么样呢?相似的事故还是一再发生。所以,教育部的通知只能起一个警示的作用,于事故的真正原因起不到太大的效力。
我们可能都清楚,每次事故都是在县与乡镇之间这样的农村地区发生。作为一个乡镇结合部工作多年的教师而言,我太了解这些上学的孩子们情况了。
事故原因我不能肯定,但学生上学的状况我多少了解一些。现在农村学校由于布局调整,特别小的学校都合并了,那些撤校的村子里的孩子们只能到外地上学。或住校或坐车上学。我所在学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这种情况,学校没有住宿条件的,孩子们有的住在私人办的接送站,有的坐校车,一年级的孩子就离开父母开始住接送站或在学校住宿,看着真让人心疼。
那么,是不是这些孩子都是村子附近没有学校吗?也不尽然。有的是因为学校撤并没有了,有的是村里有学校或附近村子有学校,但家长认为农村的教育条件、师资都不如城里,想让孩子接受比较好的教育,于是也有择校进城读书的。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让家长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情理之中的。
那么除了住宿的学生,外出上学的孩子就得坐接送车了,也就是所谓的校车了。有的网友不理解,说是三番五次出事,孩子的家长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坐超载的车?不是农村人的命不值钱,而是他们的确穷,贫穷再加上观念的原因,导致他们对安全这一块忽略了。不坐超载车,就得多掏好多钱,不然按正常核载的车,送学生的车怎么挣钱?所以就产生了超载。这是超载的主要原因。
那么,政府一声令下,坚决治理超载是不是就能杜绝事故发生了?也不尽然。治理校车超载肯定有效果,但并非完全有效。因为你治了校车超载,还有非校车超载呢。你治了非校车超载,还有疲劳驾驶呢。总之,交通事故这个杀手的确要好好治一治了。教育部的通知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现在的交通环境实在是太乱了,尤其是小城镇的交通状况更差。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差,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其二。
其三呢,现在的司机普遍素质差,二把刀司机太多。交通部门监管有点偏离安全为主的原则,以罚款为主,以教育为辅,以罚款代管理,这也是原因之一。
煤矿安全事故反思心得体会 篇11
关键词:煤矿 采矿 安全 管理 事故 防范
0 引言
作为我国居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煤矿的开采和生产关系着我国所有居民的民计民生。由于国内国际市场对煤矿能源的巨大需求和煤矿资源的丰厚利润,引发人们越发积极地开采和挖掘国内现有的煤炭和矿石资源。然而,由于现有煤矿开采技术的原因和思想上主观因素的影响,致使采矿事故时有发生,既给煤矿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又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
1 造成煤矿采矿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首先,我国的采矿技术相对落后,造成矿井生产的安全隐患。我们国家地大物博,煤矿资源分布较广,煤矿开采技术也达不到统一。在我国现有的煤矿开采中,由于部分地区信息闭塞和经济发展滞后,致使有一部分煤矿一直沿用着古老而传统的勘探和开采技术,有些传统技术一开始就存在着致命缺陷,使用过程中又没有及时地整改,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更有甚者,一部分矿主和企业主为了短期的利润和眼前的利益,宁可使用严重老化的采矿设备也不引进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在采矿设备和采矿技术上紧缩投入,不肯投资,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下矿井开采,扩大了安全隐患。
其次,煤矿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差,煤矿管理工作跟不上。近些年来煤矿采矿事故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煤矿的管理制度松懈和煤矿领导及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对煤矿安全工作要求不到位,对安全工作缺乏有效监督,对煤矿开采的技术和进度掌握的不够详细和具体,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片面化和表面化,混淆了安全和生产二者之间的主次关系。尽管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三令五申并且明文规定,但有些矿主既不亲临采煤现场指导,也不亲自下井监督,只是在井面上进行遥控,大呼小叫、吆五喝六,造成矿井的管理工作松弛涣散,工人们也是一盘散沙,缺少凝聚力,安全防护工作自然跟不上。
再次,煤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差,煤矿安全操作不规范。不可否认,在我国现有的煤矿开采队伍中,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既有受过专业教育和正规培训的煤矿技术人员,也存在着大量来自农村的、缺乏正规技术培训的、毫无安全生产意识的杂牌军。对于安全生产而言,最重要的是思想意识的到位,生产时如果思想上不重视安全防范,即便采矿技术再好,也有可能由于一个工作上的微小疏忽而酿成大错。在矿井生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事故都是由于煤矿一线工人生产操作不规范、不按照预先设计的生产程序和步骤操作、生产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生产设备操作失误所造成。除此以外,有一些企业主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润和生产效益而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放在一旁,置工人的生死于不顾,对于煤矿事故的频发也是难辞其咎的。
最后,自然条件恶劣和矿井环境复杂,加剧了矿井生产的危险系数。我国煤矿资源分布较广,矿井所在地的自然条件也往往很恶劣。对于地势相对低洼的地区,如果降雨较多,雨后积水难以排出,在矿井内部挖空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下陷而使得矿井渗透,造成矿井坍塌事故。除了降雨和积水引发的煤矿事故之外,火灾和瓦斯也会引发严重的矿井事故。由于煤炭是易燃物,矿井又经常密不透风,井内温度一高,煤层就很容易自燃而引发火灾。众所周知,矿井中还蕴含着大量的瓦斯毒气,由于瓦斯是易燃易爆物品,一不小心就会引发矿井爆炸,所以采矿工人在生产操作时尤其要加以注意,切不可掉以轻心。
2 加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首先,分清安全生产和提高效益的利害关系,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原则。虽然利润和效益是一个企业的生命,但安全生产是一个企业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安全的生产和稳定的收益是一个企业存活的关键,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讲,二者缺一不可。企业要向前发展,必须找到二者的最佳平衡点,既注意平时矿井生产的安全防护和常抓不懈,加强矿井安全管理教育;又要想办法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加强矿井安全制度建设,做好安全防范教育工作。要想加强矿井的安全管理,就要制定正确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客观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评价体系。矿井的钻探和开采是一项危险性较强且操控难度较大的工作,工作中有很多的可变性和不可预见性,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在制度上严格要求,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安全操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增加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积极改进煤矿开采技术,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再次,加大煤矿开采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企业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作为企业的一员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企业生产的安全放在各种工作的首位,一方面加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时刻警惕思想麻痹和意识松懈,保持警钟长鸣;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增加煤矿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借鉴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熟悉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严格按要求进行生产操作,提高安全生产的系数,使得煤矿企业健康发展。
最后,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我们知道,煤矿企业的事故很多都发生在顶板施工阶段,因此我们要采取先进的科技手段完善这一阶段的管理,把电子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终端应用到矿井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如矿井矿压监测系统、矿工考勤管理系统和矿井通风检测系统都有助于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其中,矿井地下通风系统能够帮助我们预测矿井通风网络的安全性,一旦矿井发生事故可以及早获得准确情报信息,采取准确的应急措施及有效的救灾方案;矿井考勤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控矿井所有人员的进出情况,随时掌握上井人员和下井人员名单,一旦事故发生能够准确判断井下人员的数量,以便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矿井矿压监测系统的应用方便我们实时了解矿压的数值是否正常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矿压值超过了安全值就会迅速发出警报信号,进入紧急处理模式。
3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生产一方面要注意采矿安全,无论是从安全管理制度上还是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上,还是采矿工人的生产操作规范上,都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把安全生产作为煤矿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防止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又要提高采矿技术,采用先进的采矿设备和优秀的管理理念,调动煤矿开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增加企业利润,为国家节省有限资源,为人民提供优质能源。面对现代煤矿的生产经营状况,各个煤矿企业的全体职工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企业操作章程作业,发现事故隐情及时汇报;矿井企业领导要严格执行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日常检查,尤其是对于容易发生瓦斯泄漏和积水渗漏的危险地带、矿井采掘点和通风点要进行重点监察,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原冬梅.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和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5).
[2]徐耀,杜春宇.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煤炭,2008(03).
浅谈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对策 篇12
在我国除上海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 我国其他各个省份均有煤矿资源的分布, 具已探明的煤矿储量来看, 我国煤矿资源储量丰富, 但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系数, 我国煤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小, 在开采与运用的过程中还造成了严重的煤炭资源浪费。煤矿企业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煤炭资源的年均开采量巨大, 每年用于生产生活所消耗掉的一次性能源中, 煤炭资源占七成左右, 而且就我国煤炭资源的市场需求及开采情况来看,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将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怎样长期的满足市场对煤炭资源的需求, 煤矿的安全生产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安全生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是关乎一个国家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煤矿生产多在地下进行, 开采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由此决定了煤矿开采是一项高危险性行业, 为此如何解决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 预防煤矿开采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大的难度。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提高,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人们在追求煤矿开采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更加关注煤矿安全生产问题。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依法加以治理, 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煤矿生产安全, 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机率。
2 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的具体对策
2.1 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
煤矿安全生产除了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外, 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保护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此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一定要以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煤矿生产中一定要对威胁人生命安全的所有行为加以杜绝, 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禁止一切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损害人的生命价值的行为发生。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重视人的健康和生存价值, 尊重人的精神、情感意识。
2.2 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煤矿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多数原因在于煤矿开采企业的不规范经营, 煤矿企业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 承担着保障煤矿开采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只有符合煤矿开采资格, 企业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安全资格证及矿长资格证, 方可以进行采矿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煤矿企业的负责人与实际管理经营者要严格参照国家相关文件的具体规定, 轮流带班下井, 并对井下开采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 制定下井登记档案, 并就煤矿开采事故承担刑事责任。企业承担着安全生产的大部分责任, 煤矿开采企业要建立严格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开采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这些管理制度, 并通过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 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以及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规范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开采行为等手段, 降低煤矿生产安全隐患的发生。
2.3 努力完善煤矿生产安全保障体系
煤矿的通风、防瓦斯、防水、防火、防煤尘、防冒顶等安全设备、设施和条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并有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同时构建煤矿生产安全保障体系还要积极的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 例如可以采用高强度抗炮崩通风柔性风筒设备, 这种技术主要采用进口的高强度合成纤维作为骨架材料, 生产出高强度抗炮崩柔性风筒, 极大的增强了其抗炮崩性能, 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普通风筒在掘进放炮时发生崩裂, 对开采人员所造成的损伤。还可以采用玻璃钢罐笼罐道, 这种罐道较传统的罐道具有质量轻, 耐腐蚀、耐磨损、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30年以上) 、平直度好、阻燃、抗静电等一系列优点。为矿山井筒装备长效防腐开辟了一条新途, 极大的提高了煤矿开采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煤矿开采设备的研制正在不断需求开采效率与开采安全的最佳结合点,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通过煤矿开采设备安全指数的不断提高将为消除我国煤矿生产事故作出突出的贡献。总之,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 提高矿井的抗灾、防灾能力, 达到安全生产。
2.4 对乡镇小煤矿依法进行严格的整顿处理
加大对乡镇煤矿的整治力度, 广泛开展安全评估, 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立即关闭。建立资源有偿开采制度应学习美国的经验,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对国家资源进行拍卖, 然后进行勘探、建井、开采。购买者要想赢利, 就必须达到一定生产规模, 必须对资源精打细算。
2.5 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监察与管理
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方式。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的准绳, 各级安全生产监察部门必须健全执法、监察体系, 增强行政执法意识, 以法律为准绳, 依法行政、依法监察, 排除干扰, 严肃法纪, 树立国家监察部门的权威性, 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 加大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惩戒、惩罚, 维护安全生产正常秩序。特别是加强对危险源超前预控, 从安全生产源头上治理生产责任事故;对造成责任事故的责任人给予严肃处治, 依法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2.6 加强煤矿生产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煤矿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并建立培训档案。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经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
结束语
鉴于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比较严峻, 针对煤矿生产安全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问题实施治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且仅仅依靠煤矿施工企业加以治理和国家法律的规范是远远不够的。针对煤矿安全生产事业所涉及到的多方面问题, 在对煤矿生产事业进行规范治理的过程中, 必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各种力量, 进行综合治理。既要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 又要通过企业自身的自我控制调节, 同时还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作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可靠保障。我国不仅要在进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改革工作还要在努力提高自我发展建设的基础上, 不断地吸收借鉴国外的安全生产经验, 紧密的结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 尽量在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还要逐步倡导“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全体社会成员要在生产过程中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努力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机率降到最低
摘要: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 近年来在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刺激下, 煤矿开采事业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煤矿开采技术逐步成熟, 然而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时常发生一些生产安全事故, 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事业的发展, 对开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为此必须对煤矿开采安全生产事故加以预防, 本文针对煤矿开产事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寻求有效降低煤矿开采事故。
关键词:煤矿开采,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肖兴志, 吴丽丽.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3) .
[2]林柏泉, 常建华, 翟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05) .
【煤矿安全事故反思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2015煤矿安全事故心得体会01-02
煤矿机电安全事故剖析07-19
煤矿安全事故统计分析05-21
煤矿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1-13
煤矿安全事故致因研究10-08
煤矿露天采矿——防爆破事故的安全对策措施11-09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07-15
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哲学反思12-04
煤矿事故个人反思材料08-28
煤矿机电事故反思材料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