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安全事故剖析

2024-07-19

煤矿机电安全事故剖析(共6篇)

煤矿机电安全事故剖析 篇1

1 煤矿机运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

1.1 安全意识不强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麻痹大意, 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1.2 技术素质较低

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根据统计, 在煤矿机电出现事故中, 大多是因为职工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 熟悉程度不够, 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机车司机不稳定, 农协工、农换工多, 文化基础差, 工作无长期打算, 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 素质极低, 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1.3 强制特殊工种替代

在特殊工种人员不够用时, 指令性的临时工人顶替。

1.4 岗位不稳定

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 岗位的调整, 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 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 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 有些企业主管不考虑学识水平, 不讲究用工要求, 而是当作好工种, 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 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 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 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5 安全基础工作薄弱, 安全可靠性差

一是, 安全投入不足, 考核不严, 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 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 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 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 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

1.6 安全制度不严, 遗留安全隐患

一是, 岗位责任制不健全, 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 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 安全制度执行不严, 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 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 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 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 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 不严肃追究责任, 职工受不到教育, 防范措施不到位, 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1.7 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 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 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 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 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 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 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 设备相对老化。另外, 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 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 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 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 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1.8 煤矿设备选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 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 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 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 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 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 磨合期内, 往往事故率较高。

1.9 煤矿设备检修存在缺陷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 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 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 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 再加上设备陈旧, 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 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 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 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因此, 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检修, 防患于未然。

2 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努力加强培训, 严格管理, 减少和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 确保安全生产。

2.1 提高认识, 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要强调安全, 突出安全, 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 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 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 要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2 要严把质量关

在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 煤矿在购进机电设备时, 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 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 偷工减料、降低成本, 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

2.3 加强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电工种技术性较强。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 尽量减少或者不使用临时用工。特殊工种不能调换频繁, 要严格考核发证, 坚持持证上岗。

3 结语

要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及安全工作。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各岗位工种的技术性较强, 应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操作人员来担任。建立竞争机制, 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能比武, 采取“三结合”的培训方式, 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 以重点培训为主, 内培与外培相结合, 以内培为主。抓好安全工作,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 做好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分析了机电事故多发原因, 同时制定相应的对策, 提出了减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安全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预防

参考文献

[1]刘为玲.浅谈煤矿刮板输送机运行事故的研究与分析方法[J].中国煤炭工业, 杂志.2010, 9.

煤矿机电安全事故剖析 篇2

煤矿运输事故隐患剖析

煤矿运输在矿井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遍及矿井的各个地方,点多、面广、战线长、工种多和技术性要求强.在管理、设备设施安装、人员调动频繁及职工文化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事故隐患,制约了矿井运输安全生产.针对隐患原因,找出控制、消除隐患的办法.

作 者:许瑞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刘店矿运输区,安徽淮北,235000 刊 名:南北桥 英文刊名:SOUTH NORTH BRIDGE 年,卷(期): “”(12) 分类号:X9 关键词:煤矿   运输事故   隐患剖析   控制和消除隐患  

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 篇3

摘要:目前全国煤矿事故越来越多,而且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其中有大部分事故就是因为机电设备出现问题产生的,本文就主要探讨了关于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预防管理

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如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 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

1.1 设备陈旧老化。在煤矿建设时,必须要求设备的投入成套,而且是要配套使用,这样的话就要花费大量资金,资金投入就比较多,有时候由于投入不足。由于更新速度较慢,有的煤矿设备老化,就来不及更新在工作过程中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另外,在设备维护上,由于现在我们国家这方面配套能力低,所以现在导致整个行业装备这方面是比较落后的,一定要加强设备的维护,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情况出现。

1.2 设备选型不合理。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标准,只有选型合理,在工作过程中体现较强的适应性,在实际情况当中往往则是设备的选型不适合当时的条件,就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期间事故率相对于正常工作较高。有的煤矿不严格按照矿地质条件、运输能力、管理能力等因素进行设备选型,只是一昧地引进新设备,使新设备功能只发挥了70%~80%,造成了资源浪费。

1.3 设备检修不到位。煤矿设备的检修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一般都是出现问题了才会去维护,跟本没有系统的维护,更不可能定期的安排检修,另外,煤矿工作人员设备检修意识不高,更加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设备检修工作没做好而造成的。

1.4 配件规格和质量不过关。现在的配件规格要求比以往提高了许多,但是现在生产的设备配件一般都达不到现在的要求标准,很多配件之间不相匹配。设备配件的质量往往也不过关,这样在工作当中不仅没有效率,出意外的可能性很大,为避免事故,在配件规格和质量方面一定要严格要求。

2 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对策

2.1 加强员工制度管理。煤矿机电的工作性质不仅需要员工的负责态度而且也需要有较强专业技术,在选用员工方面一定要符合专业条件和良好的品行。煤矿机电人员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而且不到特殊情况,不要随意调换工作人员,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2 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员工的安全意识一定要加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重视事故的严重性,不要有任何侥幸的心理,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比如,可以运用身边的事故案例来进行教育,找出问题发生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要用让职工工深刻认清事故对自己、企业、家庭所带来的危害,不仅对自己负责,对家人、企业也要负责。对职工要清楚他们的生理状态,对他们要多沟通多了解,不要因为不安情绪因素而造成事故发生。

2.3 加强设备的强制检修工作。洼里煤矿从2003年起,洼里煤矿针对机电事故频繁发生的现象,提出了设备强制检修这个新名词,并建立以下制度如下:

2.3.1 月度检修:矿井月度停产检修时间每月不得少于一天。每月27日为矿井机电设备停产检修日,每月15日前各单位将检修的项目、内容书面汇报机电科,由机电科汇总报矿研究审批后实施。

2.3.2 日常检查检修:①机电工区每日必须对主、副井提升系统进行强制检修,检修时间不得少于2个小时,检修的具体项目、内容于前一天18:00前报调度室。检修时间规定:主井提升系统每日检修时间为:8:30-10:30;副井提升系统每日检修时间为:14:30-16:30。②皮带工区每日必须对井下所有皮带运输机进行强制检修,上下段强力皮带运输系统每日检修时间不得少于2个小时,其它皮带运输系统每日检修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每日检修的具体项目及内容于前一天18:00前一式两份报机电科、调度室。检修时间为:上下段强力皮带运输系统每日检修时间为:8:30-10:30;副巷集中皮带、采区皮带运输系统每日检修时间为采煤面整修时间。③采煤工区每日必须对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及其控制开关、煤电钻及煤电钻综保,工作面输送机的供电系统进行强制检修,检修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每日检修的具体项目及内容于前一天18:00前一式两份报机电科、调度室。每日检修时间为采煤面整修时间。④掘进工区、运搬工区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机电设备每日检修的具体项目及内容于前一天18:00前一式两份报机电科、调度室。⑤各单位在执行检查、检修中,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按时完成的必检项目必须提前提出书面检修计划,书面汇报调度室,由调度室根据生产情况安排时间进行检修。⑥各单位强制检修要建立检修记录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建立专调记录。⑦各单位要严格加强机电设备强制检修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明确责任,包机到人,做到检修项目、时间、质量三落实。⑧机电科每日对各单位的强制检修工作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或抽查,调度室每日对各单位的强制检修情况加强调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报。

2.4 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煤矿企业进行人员调整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上岗机制,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以内部培训为主。

2.5 努力加强矿井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化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endprint

2.6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滋生。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2.7 大力开展“手指口述、危险预知”进行安全确认。“手指口述、危险预知”是新形势下煤矿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产物,并不断在全国进行了推广。它可以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不断强化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做到规范操作,按章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促进矿井和谐稳定发展。“手指口述、危险预知”的实施,可以使机电操作、维修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通过 “手指口述、危险预知”可以保证停送电作业程序正确,防止误操作情况的发生,杜绝了人身触电事故和机电事故的发生,夯实了煤矿安全基础。

2.8 积极开展风险预控管理。通过开展风险预控管理,可以促进煤矿企业安全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

要保证机电设备安全、正常运转,需要坚持好“预防为主”,通过定期对机电设备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及时查出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制定专门的防范措施,确保责任人、防范措施、整改日期三到位。2012年,洼里煤矿积极推行机电设备租赁制,将井上下每一台、件设备全部采用矿与工区、工区与个人逐级签订租赁合同的方法进行管理,并由区队建立专门的设备租赁台账,台账必须标明每台设备的使用时间、各部位检查维修周期及相关费用等。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的,由单位、个人或者维修中心维修,所发生的费用由设备租赁人承担。同时,所发生的设备维修费用和管理费由经营管理科负责按月进行考核和兑现。

通过把设备租赁到个人使用和管理,消除了以前设备管理存在的推诿扯皮的弊端,设备承包到个人后,设备租赁人员的工资与所租赁设备的运行质量相挂钩,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机电事故的发生。

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在探讨如何预防、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认为,减少机电事故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加强员工规范操作,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机电事故。

参考文献:

[1]姚立亚,耿娜,舒林.探析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 科技信息,2010(35).

[2]任德华.煤矿机电事故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5).

[3]王娟.浅析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和对应的措施[J].科技信息, 2008(26).

煤矿机电事故案例分析 篇4

1983年3月17日19点40分,综采一区检修班有18人去南二701上岗。据白班交待,工作面的输送机只有预警报先信号而不转动,本班要进行处理。贾×主动要求去负责输送机的按钮操作,其它人员分别去做各自的检查项目。贾×本人没有经过培训,但组长刘×认为这项工作并非什么技术难事,就允许了贾×,同时原负责按钮操作的王×也详细地向贾××作了交待;哪个是输送机按钮,哪个是采煤机按钮,千万不要弄错,贾×完全明白以后,王×才离开。过了一段时间,组长刘×在回顺工作结束要到运顺,路过采煤机,由于该处空间极小,只好从采煤机上爬了过去。贾×巳试验了几次按钮均未使输送机起动,即故障尚未排除,就要离开岗位顺手随便按了一下按钮,学着刘×的做法,从采煤机上面爬过,不料这次是错按了采煤机按钮,采煤机滚筒立刻转动,将贾×腰锥、臀部等绞碎,因流血过多死亡。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分析 篇5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

0.引言

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因此,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探讨在新的用工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

1.1安全基础工作薄弱

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因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的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1.2安全制度不严

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1.3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

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1.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1.5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据统计,17起机运事故中当事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了40%。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瓶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1.6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

岗位的调整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2.防治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措施

2.1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

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账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2.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吧工作的首要位置。

同时各级领导及一切生产部门,要把安全当作一项头等大事来抓。现在矿井的生产环节实行了岗位承包的形式,承包者的目的是谋求最大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的投入,设备带病运行,违章冒险蛮干,安全生产自然毫无保障。

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全面协调各条战线上的各道生产环节,真抓实干,统一安全工作部署和目标管理,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3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4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

(1)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职工进行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

(2)是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3)是定期请典型事故的家属做报告,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

另外,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发生。

2.5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

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

(1)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

(2)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

(3)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3.结束语

现代化的煤矿生产中,机电运输一直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关系到煤矿所有设备与材料的运输,其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个事故中居第4位,因此,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除上述措施外,要抓好煤矿机电运输安全工作,还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还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

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煤矿机电运输工作安全进行,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科]

【参考文献】

[1]刘绍栋.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心理因素及对策[J].劳动理论与实践,1997(11).

[2]聂爱明.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2007(04).

[3]刘九学模范采煤队[J].现代班组,2007(12).

[4]公衍霞.浅谈煤炭企业安全思想教育的创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2).

[5]刘永军.煤矿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8).

[6]迟恩波.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矿井火灾的防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8).

[7]王占军.单片机在煤矿的应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2).

[8]张凤英.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企业安全培训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02).

[9]赵铁伟,姚东周.煤矿企业农民劳务工流失问题探讨[J].中州煤炭,2010(05).

煤矿矿山机电运输事故原因分析 篇6

【关键词】煤矿矿山;机电;事故;措施

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报道,电力事故虽在所有事故分类中排第14位,但在引起死亡的事故分类中排第4位,电力事故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加强煤矿机电管理,是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1.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原因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原因:

①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②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③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④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

⑤对机电专业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一些煤炭企业都成立了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往往教育培训没少搞,经费没少花,但收效却不好。表现为:培训方式落后,重理论轻实践,学用不结合,针对性差;教育形式单一、枯燥,职工不感兴趣;考核不严格,教考不分离,只要来学习,大家都能过,培训走过场,虽然培训了拿证了,但实际工作能力差。机电专业性很强,生手经过专业理论学习后要在岗位上锻炼很长时间才能熟练。一些矿井急功近利,新招工人短时培训,匆匆上岗,给岗位带来了隐患,结果是“三违”不断,事故泛滥。

⑥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⑦设备技术落后。机电运输设备由于运行时间长,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加之设备在系统可靠性方面的设计不够完善,一些陈旧的设备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换和有效的技术改造,同时由于操作及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设备的安全性进一步的降低,造成机电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⑧煤矿设备选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率较高。

2.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加强培训,严格管理,减少和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①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要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②规范设备选购、维修等管理标准和程序。建立设备选购标准和规范。在订货前必须对订货厂家的资质进行审查、认证;设备到货后要现场验收,及时进行清点检查,对不合格的设备严禁入库,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设备投入井下作业,降低安全隐患;建立规范、科学的设备和测验标准,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切实保证承修质量,确保设备安全正常地运转。

③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④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3.加强安全培训

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总之,现代化的煤矿生产中,机电运输一直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事故具有多发、零散且涉及面广等特点,若处理不当,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还将产生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因此,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峰.煤矿刮板输送机运行事故的研究与分析—煤矿安全,2010,(05).

[2]刘为玲.浅谈煤矿刮板输送机运行事故的研究与分析方法.中国煤炭工业.杂志,2010,(9).

上一篇:隧道岩溶涌水治理下一篇:优化中学生的作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