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成先进事迹

2024-07-12

邓志成先进事迹(精选5篇)

邓志成先进事迹 篇1

邓志成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该同志2007年7月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怀化移动通道县分公司工作,2014年11月定向招聘转为正式员工,入司7年来一直担任综合事务一职。在这个岗位上,他认真做到了爱岗敬业、工作负责、团结同事、乐于奉献,尤其是入职中国移动以来,深感“移动人”责任重大,认准了中国移动就是能让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舞台,所以,他无时无刻,倾尽全力、竭尽所能地做好每一天的每项工作。

一、他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在刚刚接触到移动通信这个新的行业时,对许多技术性的东西摸不着头脑,在工作之余他从不忘为自己“充电”,学习与通信有关的知识,常为自己“加油”,他不仅重视本岗位、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还努力钻研实用公文写作和公共关系学,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他还十分注重市场营销、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增强知识结构,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二、综合事务的岗位,事情繁多而复杂,平时工作难见成绩,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直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到粗中带细、杂而不乱。所负责的合同管理工作,能做到严肃认真、用心细致,通过细心工作,县分公司从来没有发生一起合同纠纷,合同管理工作评比多次被评为先进;所负责的新闻宣传工作一直名列前茅,每年在省市公司内刊和党报党刊发表的稿件相对最多,所在单位多次被评为“新闻工作先进单位”、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所负责的文明创建工作成果显著,通过积极申报、完善公司软硬件设施建设,整理好创建工作基础资料,先后成功创建并获得“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文明红旗单位”、“模范职工小家”等多项市级荣誉。同时他还着手成立了通道移动分公司团支部并成为第一任支部书记,通过积极工作、创先争优,支部成立仅四年便连续两次被团省委授予“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为他年终绩效加分,个人也因此被团省委授予“湖南省优秀团干”荣誉称号;认真做好仓储物流管理工作,面对公司物质多、仓库小的现状,他克服困难,采用物料分类混合堆积法,使有限的空间得到无限利用,同时建好台账,做到了规范有效的管理,减少了物料损耗、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所负责的班组建设工作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改观,他积极引导各班组创新活动形式,变被动为主动,争创一流班组,在其推动下,县分公司取得1个班组名列全省前

十、1个班组全市前十的骄人成绩;认真督导好县分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好各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根据省市公司要求发挥职能、做好预案,定期排查隐患并及时整改,认真抓好各个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安全生产,通过有效的工作,全县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为企业高效、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用心处理好公司内外部关系,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协调好与地方党政的关系,认真抓好了综治、计生、维稳、综合绩效考核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及时收集资料,建好工作台账,细致扎实的工作得到了地方各级部门的高度评价,使县分公司年终考评始终位于全县先进行列,单位和个人也多次得到地方政府表彰。

另外,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不忘积极投身到公司业务发展中,在他的推动下,公司成立了第一支员工直销团队,深入偏远乡镇宣传移动优惠政策、产品促销等便民惠民活动,以另一个角色投入到市场营销中,协同业务部门的同事把握每次契机,促进业务发展。

经过几年的磨练,他对待自己的工作已经游刃有余,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让他渐渐成为了公司里大家公认的、学习的榜样。

邓志成先进事迹 篇2

提到邓万德,大余县居民和许多乡村群众并不陌生。不了解他的人,只知道他是大余县南安板鸭厂厂长。了解邓万德的人,更清楚他是一名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的创业者。今年36岁的邓万德是大余县政协委员。自2002年6月他任大余县南安板鸭厂厂长以来,经过数年拼搏将板鸭厂发展成为带动当地数千户农民共同致富的产业龙头。

其实,早在10多年前,邓万德就已经将“创业”和“扶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如果能够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这将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这一个朴素纯真的心愿,风雨几十年,他从未放弃过。如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扶贫济困故事,印证了深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火热的扶贫济困情怀。

经营板鸭扶贫救困

邓万德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初中毕业后,邓万德开始学习南安板鸭的制作技术。头脑活络的他迅速开始南安板鸭的规模生产和销售。2002年6月,邓万德任大余县南安板鸭厂厂长。在他的领导下,大余县南安板鸭厂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产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成了县内10余家板鸭加工企业迅速崛起,板鸭产业已成为该县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邓万德在管理企业时依托众多的养鸭专业户和板鸭加工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大余县扶贫办发起私营企业家参与扶贫济困“功德”工程。邓万德第一个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在一次下乡了解毛鸭养殖情况中,邓万德认识了青龙镇双联村困难户王忠厚。看到这位55岁的老人借钱买鸭苗,邓万德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利用经营的板鸭厂带领贫困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邓万德主动要求县扶贫办将他定为青龙镇双伏村10户贫困户的帮扶企业家。今年,他又主动为这10户贫困户捐赠了30000元发展资金,为他们提供种苗、饲料等。

在与白鸭养殖户打交道时,细心的邓万德发现,很多农户因为缺乏资金养殖规模难以扩大,还有一些贫困户想从事白鸭养殖,却没有无力购买鸭苗和饲料。企业应该有责任感带领群众脱贫。邓万德开始思考如何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酝酿并迅速付诸实践。他决定,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经营方式及“基地带动小户、总厂带同类企业”等措施带动乡村致富。他采取“五包”方式帮扶养鸭户。实行“五包”,即包供鸭苗、包饲养成本、包技术指导、包回收成鸭、包保护价收购。同时对贫困养鸭户实行重点帮扶,与之签订毛鸭养肥、防疫承包合同。对于技术不过关的养殖户,邓万德还专门请来专家为农户授课,发放致富信息。在这些方法的推动下,邓万德引导并直接带动全县2600余户农民成为养鸭专业户,与农户签订放养合同,带动全县养鸭户迅速走上脱贫致富路,仅去年一年,该厂共放养鸭苗200余万只,使养殖户户均收入达到1.5万元。

此外,邓万德还对有合同关系的养殖户,给予资金支持。近两年来,邓万德共发放无利息借款200余万元,帮助养殖户发展立体种养模式,壮大养殖规模。在邓万德的扶持下,大余县多个基地造就200余户“双栖农户”。邓万德管理的板鸭厂在全县4个大乡镇设有鸭苗专业养殖基地,接收当地200余户农民在农闲时入厂务工,农忙时耕种土地。2008年,邓万德扶持的“双栖农民”实现人均年收入9000元。饲养毛鸭需要大量的稻谷,邓万德与当地农户建立长期固定的稻谷供需关系,毛鸭育肥所需的稻谷全部由当地农民供应,以高于粮食保护价进行收购,保障了粮农们的利益。2006年10月,该厂联合周边10余家同行企业牵头组建了毛鸭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邓万德每年帮助全县困难户消化300万羽毛鸭。

情系社会慈善事业

“谁说只有自家的孩子才疼爱?谁说只有政府和学校才为贫困群众的衣食而操心?”作为大余县民营企业发展的排头兵,邓万德对此深信不疑,“只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始终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与一份博大的胸怀,给寒窗学子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并非难事。”事实上,因为对社会慈善事业的情有独钟,才有了他一次次对贫困人们的爱心帮扶,并使受其帮助的困难户一次次浸润在无比的温暖和亲情中……

2002年,邓万德在大余电视台获悉,该县内良乡魏小寒,品学兼优,不幸患有白血病,但因为家里经济拮据,不得不停止治疗。那天,他亲自驾车颠簸几十公里山路,来到魏小寒家中,了解到魏小寒的病情,邓万德鼓励她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当场捐赠了500元钱。

2004年11月,邓万德收到一封求助信。写信的人与他素不相识。阅读信件后,邓万德了解到求助者是一名身患尿毒症的宁都县政协工作人员。邓万德毫不犹豫地向信封提供的账号汇去了200元钱。他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后,提醒他要多长得心眼,小心骗子。邓万德却淡淡地笑了笑说:“200元钱表达了我的一片心意,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创办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邓万德,情系社会慈善事业的情怀更加真挚、热烈。他关心家乡教育事业。为了争取让更多的学生从小拥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教育环境,2002年,邓万德在东门小学百年校庆上捐款200元。2004年,大余县南安镇新民村修建村道。邓万德获悉后,主动捐助了3000元。邓万德还十分关心家乡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为了支持体育事业发展,2009年5月,邓万德向大余县体育局捐赠了20000元用于设施建设。他还向大余县篮球协会捐款15000元。

诚信经营服务社会

在邓万德领导下,南安板鸭厂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南安”牌板鸭系列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合格评定质量达标放心食品,产量逐年递增,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成为大余县的纳税大户。由于经济效益良好,不欠税、不欠薪、无劳务纠纷、无亏损、资产负债率低于50%,该厂先后被赣州市工商局认定为守合同、重信用AA企业,被农业银行赣州市分行评定为客户信用等级AA级。

邓万德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南安板鸭厂位于县城效区章江河畔,厂区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周边的古井河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及腊味元素,令育肥中的毛鸭骨脆肉嫩,保持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益于南安板鸭人在产业发展中注重环保,致力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该厂选择的毛鸭育肥基地,均属河滩和丘陵之间,地势平坦,往来人畜较少,可有效防止毛鸭染上传染病。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经过全面消毒处理后全部提供给当地农户,可为1.5万亩果园提供肥源,为该县的生态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水,则通过污水处理进行净化处理,实现循环使用。

为将大余的板鸭产业成为了扶贫的有力抓手,在邓万德的倡导下,大余县成立了板鸭协会。板鸭协会设南安板鸭厂内,邓万德同志任大余县板鸭协会会长。邓万德同志每年都组织协会会员召开座谈会,研讨板鸭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组织会员到各板鸭厂进行实地考察。为大余板鸭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发展板鸭生产的同时,邓万德同志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已吸纳下岗职工60人,建立了员工保障制度,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切实保障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以身示范带头扶贫

从2002年6月任大余县南安板鸭厂厂长至今,邓万德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走出了一条勤劳致富之路,并无私地为群众服务,多次荣获“优秀企业家、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先进纳税户”等光荣称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面对社会各界的赞誉,邓万德动情地说:“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回报社会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胸襟。”

凭借这份胸襟,多年来,在广大的群众眼中,他是一位情系家乡的慈善家;在诸多同仁眼里,他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实干家。“慈善家”和“实干家”的双重评价,背后更多的是大家对他的信赖和钦佩。基于此,2003年他当选为大余县政协委员;2004年邓万德当选为赣州市政协委员。

“当了委员,就得带头让更多的企业家乐于扶贫。”邓万德过去吃过太多太多的苦,使他对社会的弱势群体抱有深厚的责任感和深切的同情心,并积极带头帮扶。2008年5月12日,震撼国内外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县政协、团县委、县工商联先后组织的向灾区献爱心募捐活动中,他慷慨解囊,共捐资1万元,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时隔一个月,邓万德在清华大学进修企业总裁班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又向地震灾区捐款5000元。此外,邓万德还和几名同学赶赴四川省江油市从事义工,为当地受灾群众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人们还不会忘记邓万德为家乡捐资的其他善举:2003年9月10日,邓万德向县教育委员会慷慨解囊1000元用于助校发展;2006年,邓万德向家乡捐赠了5000元用于新农村建设。2009年,邓万德还向县里开展的关爱贫困青年活动捐款6000元。自2004年以来,邓万德每年拿出2000元用于资助贫困的学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县内外更多的企业家乐于扶贫,依靠自己的创业经验和资金后盾,邓万德乐于协调解决新办企业遇到的资金、技术等棘手问题,以便让每一位企业家轻装上阵,迅速成长壮大。

学习邓平寿先进事迹情况汇报 篇3

**区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像邓平寿同志那样,勤政廉政,牢记宗旨,把爱民深深烙印在思想里,把亲民时时体现在作风上,把为民处处落实到行动中,进一步转变作风,为人民服好务。

一、认真组织学习讨论,深刻认识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所蕴含的时代精神。邓平寿同志是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堪称干部作风的典范。在梁平县偏远的虎城镇任基层领导的20多年里,邓平寿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扎根基层、埋头苦干,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时刻把群众记挂在心里,让虎城镇的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不愧是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近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通过集中学习、撰写心得体会、观看专题片、开展讨论等形式,认真学习邓平寿同志心系群众、一心为公的公仆意识,真抓实干、谋求发展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严以律己、公道正派的人生境界。在学习讨论中,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以邓平寿同志为榜样,心系群众、服务发展,勤政廉政、创新实干,时时处处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实际行动为**提速发展、跨越赶超,实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对照先进找差距,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邓平寿式的好党员、好干部。要求全区广大干部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对照邓平寿同志的先进事迹,结合区委开展的“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和“迎接党的十七大,永葆先进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扎实搞好“五对照、五查找、五看”,真正找准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争做邓平寿式的好干部、好党员。一是对照邓平寿同志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思想作风,查找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看公与仆的位置是否颠倒,效率、质量是否让群众满意。二是对照邓平寿同志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查找学习意识、进取意识淡薄的问题,看是否存在“小绩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三是对照邓平寿同志认真负责、讲求实效的作风,查找实干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看是否存在作风不实、急功近利的现象。四是对照邓平寿同志亲民爱民、深入实际的领导作风,查找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的问题,看是否存在“下乡不下车”、“挂点不蹲点”、瞎指挥、乱指挥的现象。五是对照邓平寿同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查找享乐主义、贪污腐败的问题,看是否自觉加强“八小时”以外的自我监督,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现象。

三、以学习活动为契机,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全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一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组织部领导与镇街、部门“一把手”约谈制,了解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醒,帮助改进。继续推行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上党课制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重要论述,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创新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全区党员干部中开展“迎接党的十七大、永葆先进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清廉高效、服务发展”专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经济专项整治活动,扎实开好以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制定措施切实加以整改。继续推行和完善领导干部接待日和联系优秀人才制度、部门联系镇村和优势企业制度、领导干部参与社区建设制度、机关干部驻村入户制度、下基层餐券制、镇街干部民情民意卡制度等,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军事日”、特殊党日等磨砺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在全区营造“比素质、比能力、比实绩、比服务、比群众公认度”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监督考核。认真执行诫勉谈话、函询、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监督制度,进一步健全各镇街、各部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在重大经费开支、人事任免、重点项目安排等方面,推行并完善票决制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干部作风监督网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纪检、监察、审计、信访等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分析干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加强对干部作风建设的考核力度,对作风方面有问题的干部,一经发现,坚决查处,并将结果作为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

根据县委组织部、宣传部通知精神,2007年7月13日上年,县社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全体职工在会议室集中收听收看了公仆楷模,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先进事迹全国巡回报告团的报告。6位报告团成员通过自己的亲自经历,从不同侧面讲述了邓平寿同志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扎根基层,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发农村特色产业,使当地经济迅速发展,生产总值超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超3000元,被干部

群众亲切地称为“田坎书记”的先进事迹,报告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省委组织部长龙新南同志高度平价邓平寿同志是新形势下涌现出来的基层领导干部先进典型。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党的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本色、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孝仁爱的传统美德。龙新南部长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深入学习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开展好向邓平寿同志学习活动。要以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通过学习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进一步加深对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要集中全力抓好当前。

县社党委书记高飞同志在全体职工听完邓平寿先进事迹报告后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组织班子成员、科级干部集中学习,把学习邓平寿同志事迹和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要集中全力抓好当前,围绕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活动和“先锋工程”的深入实施。

二是召开民主生活会。要以学习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为主题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自觉对照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从思想上、作风上、上查找差距,明确方向,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推进全县供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三是深入开展向邓平寿学习活动。全体职工要以邓平寿同志为榜样,把他作为一面镜子,对照检查自己。要象他那样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的根本标准,带头感情“贴近群众心,把准群众脉”,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

全体职工收听收看后激动不已,赞不绝口,决心向邓平寿同志学习,作好本职。

《学习邓平寿先进事迹情况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学习邓平寿先进事迹情况汇报。tUc

群众亲切地称为“田坎书记”的先进事迹,报告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省委组织部长龙新南同志高度平价邓平寿同志是新形势下涌现出来的基层领导干部先进典型。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党的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本色、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孝仁爱的传统美德。龙新南部长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紧密联系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深入学习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开展好向邓平寿同志学习活动。要以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通过学习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进一步加深对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和理解,要集中全力抓好当前。

县社党委书记高飞同志在全体职工听完邓平寿先进事迹报告后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组织班子成员、科级干部集中学习,把学习邓平寿同志事迹和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要集中全力抓好当前,围绕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创建发展型领导班子活动和“先锋工程”的深入实施。

二是召开民主生活会。要以学习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为主题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自觉对照邓平寿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从思想上、作风上、上查找差距,明确方向,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推进全县供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奋发进取、建功立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三是深入开展向邓平寿学习活动。全体职工要以邓平寿同志为榜样,把他作为一面镜子,对照检查自己。要象他那样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的根本标准,带头感情“贴近群众心,把准群众脉”,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

全体职工收听收看后激动不已,赞不绝口,决心向邓平寿同志学习,作好本职。

学习邓前堆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4

杨孟荣

2011年4月17日,我在乡政府参加了邓前堆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面对面的听他讲,看他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令人可亲可敬。同时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渠道进一步加强了学习,通过学习,本人触动很大,感受很深。

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溜索上往返,只为守护乡亲的健康;他行医28年,尽管条件艰苦,却从未放弃。他叫邓前堆,我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

壁立千仞的怒江大峡谷中段,一根铁索横跨滔滔怒江。一个肩背药箱的身影,紧紧抓住索绳,使劲蹬腿,滑轮呼啸而去,载着他滑向对岸„„

他叫邓前堆,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为了村民的健康,他在这条约125米长的溜索上来来往往已28年了,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呼他为“索道医生”。

一、偏远山村守护健康

他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

早春时节,天还很凉。80多岁的老阿妈娜马称胃病又犯了,邓前堆闻讯,立即赶到娜马称家里。“有邓医生在村里,我们都心安了。”20多年来,娜马称一直找邓前堆看病,她已记不清邓前堆有多少次半夜三更到她家里来出诊。

1983年,邓前堆在拉马底村卫生室治病时与村医熟识。在乡卫生院培训了6个月,1983年11月,邓前堆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

一晃28年过去了,今年46岁的邓前堆早已成为这个偏远小山村的健康守护者。

2006年,村民娜友哈从汽车上摔下来,腿上被铁板刮开一条大口子,鲜血淋漓。正在山地里劳动的邓前堆听说后,立即赶去救治。缝合好伤口后,一时与伤者家属联系不上,个头不高的邓前堆就背起娜友哈,踏上陡峭的山路,把她送回了家。

除了临时出诊,邓前堆每月都要上山巡诊一次。巡诊前先打电话告诉村民小组组长,通知有病、需药的村民到指定地点集中。如果哪位病人没来“集中报到”,他就“送医上门”,亲自看了才放心。

28个寒来暑往,邓前堆不辞辛劳,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除了按规定收取医药费,他从未向村民收取过出诊费。一些贫困的乡亲还常常赊欠医药费,仅2010年就欠下2。5万元。“乡亲们只要手里宽裕,是不会欠我的。”邓前堆从没开口催乡亲们还过钱。他不觉得自己吃了亏,“治病救人,对医生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二、溜索行医坚守不懈

“我舍不得乡村医生这个岗位”。

邓前堆所在的拉马底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全村265户人家1043人,大部分分布在坡度达50度以上的崇山峻岭间。毫无安全保障的溜索,一度成为怒江两岸村民往来交流的主要交通工具。

要当好乡村医生,邓前堆不得不学着溜索。最初,他也心有怯意,也曾因速度控制不好而被拴铁索的柱子撞伤。渐渐的,他的技术熟练起来。哪怕是在深夜,他也能独自溜索过江,打着手电筒攀爬大山了。

山间行医的岁月是艰苦的。拉马底村卫生室两名乡村医生要负责该村1043名村民的诊疗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宣传等工作。邓前堆每3个月就要给全村儿童做一次体检,整个村子走下来要花一个星期。而直到2010年,卫生局发放给他的补助也不过每月400元。

邓前堆的家是公路边依大岩石而建的3间小平房,屋顶未封牢,四面都会灌风进来。家里除了一台早已过时的小电视机、必要的被褥和几件破旧家具,再无其他财产。

2010年,邓前堆的妻子打付恒做农活时摔断了3根肋骨,然而由于工作繁忙,身为医生的邓前堆却没有时间给妻子仔细医治。打付恒至今无法再干重活。说起这事,邓前堆的眼睛红了。妻子却理解地说:“只要他把别人的病看好了,我就高兴。”

“我从没想过不做乡村医生,我舍不得乡村医生这个岗位。”邓前堆不肯改行去开药店赚钱,也放弃了当村干部的好机会,心甘情愿地坚守着乡村医生这个岗位。

三、无私奉献百姓称赞

村民们的认可是让他最欣慰的事。

邓前堆28年的辛劳使得当地医疗卫生状况有了极大改善拉马底村计划免疫健康建证率达100%,预防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

说起邓前堆,拉马底村没有人不竖大拇指。“整个村子的人都认得我,在村里走着,碰到的人都会说:‘邓医生你去哪里,到我们家吃点饭再走吧。邓前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村民们的认可是让他最欣慰的事。

“其实,怒江州有500多名乡村医生,他们和我做着一样的工作,他们同样应该受到尊敬。”邓前堆说,“像我们村卫生室,2008年来了一位女乡村医生,我就轻松多了。”

在邓前堆心里,一直有三个愿望:希望村子里修一座能通车的桥,这样乡亲们再得什么大病,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外面的大医院去了;再建一栋带厨房、休息室和卫生间的卫生室,这样家住得远的病人就不用连夜奔波赶回家了;拉马底村山高坡陡,村道狭窄艰险,村民们很容易跌伤骨折,他希望自己能全面掌握骨折复位技术,这样,伤筋动骨的病人就不用下山进城看病了。

现在,邓前堆的愿望都快实现了,这让他特别激动当地政府已经在着手筹建能通车的桥和路;新的村卫生室也即将动工;他自己也于2008年开始在怒江卫校就读,2009年又参加了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乡村医生在岗培训,专业基本功更加扎实了。

“乡亲们对我好,国家对我好,我这医生要一直当下去,直到终老。”朴实憨厚的邓前堆是这样说的。

最美航天人邓清明事迹 篇5

25年前,邓清明的飞天梦冒出了萌芽。1月5日,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邓清明有幸成为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那一天,他庄严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此时,他心底那颗种子悄悄冒出了脑袋,成为邓清明一直在坚守的信念。

25年间,邓清明的飞天梦在风里雨里艰难成长。,杨利伟飞天成功。此后的日子里邓清明的8名队友也先后升空,领略地球之外的炫丽风光。这25年里,有人圆梦升空,有人退役停止训练,更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航天员大队,唯独邓清明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中以备飞的形式与那个他魂牵梦萦的太空擦肩而过。可他没有放弃,他仍在努力,他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着,心中的那颗赤子之心毫不褪色。就这样,他成了第一批在役航天员唯一没有飞天的人。

24年后,2022年11月29日,56岁的邓清明终于获得”太空门票”,乘上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奔向璀璨的太空。他的飞天梦终于由那个脆弱的小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他的梦想终于成真。他说:”我愿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在任务来临的时候却没有准备好。”为了奔向太空这一梦想,邓清明努力了25年,终于在人生半百得以圆梦。所谓知天命就是用逐渐哀老的身体来对抗每一次高强度训练,但仍然不向岁月妥协。年龄在增长,可邓清明那颗赤子之心一如当年滚烫。

依然为一个梦跌跌撞撞,这并不可笑,有人向往。天上的星星虽然渺小,但是也有它自己的光芒,无数颗星星汇聚在一起,终将形成耀眼天象,供人们仰望。

上一篇:载人航天下一篇:自信系学生党员联系寝室制度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