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直公务员工资

2024-08-08

贵州省直公务员工资(共8篇)

贵州省直公务员工资 篇1

贵州省2012年省直及垂管系统公开招考公务员(人民

警察)考察政审公告(第一批)

贵州省2012年省直及垂管系统公开招考公务员、人民警察体检第一阶段工作已结束。根据《贵州省2012年省、市、县、乡四级机关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简章》、《贵州省2012年法院、检察院、公安(森林公安)、司法机关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人民警察和人民警察学员简章》(以下简称《招考简章》)的有关规定,拟对体检合格且符合考察政审对象的考生进行考察政审。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本次考察政审工作在省公务员招考办的统一领导下,由招录单位或招录单位的主管部门按照《招考简章》的规定具体实施。考察政审工作接受同级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

二、考察政审对象

在体检合格的考生中,根据考生总成绩,由高到低按各职位招考计划数等额确定考察政审对象。考察政审对象名单详见《省直及垂管系统公开招考公务员(人民警察)考察政审对象名单(第一批)》(见附件)。

三、有关事宜

1、各招录单位的考察政审工作须在2012年10月20日前完成,2012年10月25日前将考察政审结果及录用建议报省公务员招考办。

2、进入考察政审的考生应积极配合有关单位搞好考察政审工作,要保持通讯畅通,若电话号码有变化的应主动联系招录单位。

四、省公务员招考办发布的各项招考信息(如录用公示等内容)都将在“贵州省公务员局”网站上进行公布,请考生密切注意。公布的招考信息,因考生未及时查阅而引起的后果由考生自负。

附件1:

省直及垂管系统公开招考公务员(人民警察)考察政审对象名单(第一批)

省公务员招考办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贵州省直公务员工资 篇2

一、我国并非财政供养人员占比偏高国家

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总量状况首先取决于公务员数量。 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占总人口比重,是衡量一国行政成本高低的重要指标。 因此,探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有必要首先分析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是否处在合理量值区间。 在评价中国行政成本状况的讨论中,有观点认为我国是财政供养人员规模过高的国家, 有人甚至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官民比最高的国家。从发达经济体的情况看,这一观点不成立。

二战后,随着政府职能范围的拓宽和福利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发达经济体的财政供养人员数量逐步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相应抬升。 2000年后,欧洲国家占比普遍超过5%,其中英国高达8%,德国达5.7%。 美国在西方国家中是人口和经济总量最多的国家,该国财政供养人员占人口总量比重2011年时约为8%。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其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也超过4%。

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不到5%。如果单算纯公务员,我国不足1%,日本达3%,德国政府公务员2%。 可见,我国财政供养人员规模与他国比并不算大。 当然,从绝对数角度上看,中国的财政供养人数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西方国家为什么存在规模较大的财政供养队伍呢? 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公共产品的制作和提供过程与私人物品相比人力投入比重高。 突出表现是公共产品的制作和提供不能全盘自动化。 比如教育,大幅度搞音像教学根本不可能,必须有较高的师生比才能确保教育数量和质量达标。 再如公共安全,机器不能代替警员。 正是因为这点,马克思早就指出过资本主义社会里政府工作人员数量总在增加,二战后西方国家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人员比重上升,其特点也是政府工作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二是公共产品需求扩张。 二战后,西方国家纷纷走上福利国家道路,社会公众强烈要求政府强化再分配职能,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 因此,政府只能增加人员以确保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 特别是一些质量提升幅度高的公共产品,对人员增加的需求至为强烈,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 三是人口状况。 公共产品供给与人口状况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人口数量增加相应要求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增加。 人口结构决定公共产品供给结构。 二战后西方国家人口总量普遍增长50%以上, 其中美、德增加一倍。 这客观要求公共产品供给数量增加,进而连带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增加。 从结构角度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育高峰带来了后期教育、 医疗等需求的急剧扩张,因而教师、医卫人员、警员等队伍扩张,上世纪90年代至今老龄社会的形成,又带来了公共服务行业就业人员数量的增长。

比较西方国家情况看,我国财政供养人员需求事实上现在正处于增长期,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人口基数大和人口结构特征对公共产品供给形成了强劲的需求压力。 我国有13.7亿人 ,比发达经济体人口总和还多 。 这要求普惠类公共产品供给量不断增大;二是人口结构方面出现了少年和老年两头大特征, 这要求教育和养老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突前扩张;三是公共产品供给恰处于扩围阶段;四是公共产品供给正处结构升级阶段。 这四项因素叠加在一起,客观要求加大人力投入。 国内外实践表明,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多少取决于公共产品的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 如果公共产品供给量增质提,那么财政供养人员数量自然会增加。 显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并非最少化就是最优化,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的合理标准应是在确保公共产品供给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减人增效。 所以,确定公共产品供给所需人力投入时,既要讲节约,又要讲规模,不能以人员数量多少简单评价人力投入。

二、改革公务员工资首先应科学核定公务员工资水平

公务员工资水平是指公务员工资收入在社会收入阶层分布中所处位置。 公务员工资究竟核定在什么水平上是一个理论难题。 原因有两点:一是公务员工资是公共产品供给成本的组成部分。 由于公共产品定价不能包含利润,所以核定公务员工资不能像私人物品那样把劳动报酬与利润挂钩。 这使得公务员工资的核定究竟如何实现与绩效挂钩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方式;二是公务员工资的资金来源是纳税人和缴费人缴纳的税费。 这些税费究竟有多少应用于补偿公共产品供给的人力成本各方意见很难统一。 税费缴纳者自然希望公共产品量大质优价低,但现实运行是公共产品量大质优必然耗费成本大。 所以,平衡公共产品供给成本与公共产品需求的最佳方式势必只能是双方意志的相对统一,很难做到所有人都满意。

发达经济体的公务员制度都有上百年历史。 公务员工资制度历经艰难探索目前已相对成熟、稳定,社会各界对这一制度的核心已基本认可,人们的争议只是在于阶段性工资收入的涨跌,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债务危机背景下政府紧缩支出从人员经费入手(如德、法、日)引起了财政供养人员的强烈不满,但大家对公务员工资的形成机制并没有太大质疑。 之所以如此,关键原因是这些国家比较好地解决了公务员工资水平问题。 二战后,发达经济体普遍把公务员工资定位为中等收入水平。 美国明确规定公务员工资水平不得超过社会平均工资。日本全部公务员平均月工资金融危机前是41.17万日元,危机后是38.28万日元,略高于社会平均工资。 德国和英国公务员工资水平与美国、日本相似,英国高级公务员的平均年薪是7.7万英镑,为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倍左右。 这种以社会平均工资为轴心核定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做法显示出了三个优点:一是稳定了公务员队伍,为公务员遵从职业纪律创造了基本物质条件; 二是为控制工资成本过度增加提供了依据;三是平衡了企业人员与财政供养人员之间的收入对比关系。

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建立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从国际经验看,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理清的问题应是究竟把公务员工资定在什么水平上。 这个问题解决了,结构、区域差距、政府层级差距等问题的解决才有基本依据。 进一步说,当我们明确了公务员工资水平是社会中等收入水平还是更低或更高水平时,也就为结构调整和差距调整划了一个数量限界。 比如结构调整,职级和职务工资那头沉,实际上是总量已定前提下的调整。 再如区域差距调整,当水平定为中等收入时,也就知道了差距的弥合限界是不同区域的中等收入数值,而不是绝对数值均等。 然而需要指出,现在探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时,很多人似乎并不在意如何核定公务员工资水平,而是倾力争论公务员是否应该涨工资。 从逻辑上讲,这是概念定义不统一情况下的争论,根本不可能分出对错, 而且争论又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波澜。所以,与其争论公务员是否应该涨工资,不如先讨论公务员工资应该定在什么水平上。

至于我国公务员工资应定在何种水平上,并非本报告所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这里只是结合国际经验从研究方法角度给出一些建议,具体有两点:

第一,合理界定公务员范围。 公务员范围界定决定公务员工资制度适用范围。 从国际经验看,公务员都不至一类,德国公务员分为政府公务员和合同公务员两类,美国的公务员广义上包括除军人以外的所有政府雇员,日本的公务员包括公务员和准公务员两类。 这些人的工资都在财政支出范围内,所以工资制度没有根本性差异。 这实际上说明制定公务员工资制度时综合考虑了所有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 相比国外,我国情况更为复杂。 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范围很窄,仅指包括政法机关的官员。 但现实是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范围很宽,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内除政法机关官员外还有参公管理事业编制人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编制外人员有合同制聘用人员和政府购买服务人员。 如果仅仅从政法机关公务员角度考虑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就是人为切断了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和提供两类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结果造成公共产品供给各环节的成本核定有失公允。 所以,探讨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 从公共产品供给全过程角度综合考虑公共产品供给各环节人力成本来制定公务员工资改革方案。

第二,全面权衡财政承受能力与公务员生活成本补偿之间关系。 公务员工资水平虽然具有较强弹性,但本质上是对公务员生活成本的补偿程度问题。 如果补偿项目多、标准高,那么,工资水平就高,反之则低。 从国际经验看,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底线是弥补当期基本生活费,高线是弥补中等偏上收入阶层水平的生活费。 二战后,西方国家总体上公务员工资水平呈上升势态,但工资成本占总支出比重始终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我国核定公务员工资水平,核心问题也是在多大程度上补偿公务员生活成本。 借鉴国际经验,核定公务员工资水平时可先确定工资成本占总支出比重水平。 基于此,充分考虑公务员生活支出范围随市场经济逐步成熟而不断扩大的现实,动态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 同时,也依财政收入规模扩张状况确定成本补偿标准。

三、合理选定公务员工资调整挂钩因素

明确公务员工资水平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根据什么因素来具体核定工资数值。 同时这一因素的选取也决定着如何动态调整公务员工资。 西方国家在把公务员工资水平核定为中等收入水平后,都要选取若干挂钩因素来确定公务员工资具体数值。 美国的做法是公务员工资调整与人均GDP、全国平均工资、最低保障工资三个因素挂钩。 日本则以私营企业工资变动状况为主要参照物,欧洲各国普遍把公务员工资调整与物价变动挂钩。

贵州省直公务员工资 篇3

此次讲座邀请医学博士、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中联腎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周恩超授课。

讲座上,周恩超围绕健康理念、吃出健康、膏滋调理、保健药膳、学会快乐五个方面并结合身边实例,图文并茂地给老干部和在职干部们讲述健康养生的重要意义及其方法。周恩超提出“养生恪守九不过”,即:衣不过暖、食不过饱、住不过奢、行不过逸、劳不过累、人不过闲、喜不过头、心不过虑、利不过求。同时,他还为老干部的健康问题出谋划策,希望老同志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适量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重视体检等,并在“童心、龟欲、猿行、蚁食”这八字健康箴言中结束讲座。

省直机关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委保健办一直以来非常关心、重视老干部的身体健康问题,经常为老干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今年5月23日,曾举办以“生活方式改变与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为题的健康知识讲座,邀请的授课专家是医学博士、心血管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耿庆山。当天,共320位省直单位离退休老同志参加讲座。会场秩序井然有序,讲课结束后,老同志们纷纷提出生活中有关健康的问题,耿庆山耐心细致的逐一作了回答,受到老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2012湖北省直公务员面试试题 篇4

1.李鸿忠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的“落实就是发展,落实才有希望”,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2.请问你如何看待媒体问政,是执政创新还是政府作秀?

3.你所在单位准备开展航天知识科普活动,请问你作为单位人员,将如何配合开展?

4.你参加公务活动,大家互相不认识,你认为作自我介绍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7月3日下午省直

1.我国老年人口有2亿多人。《老年人权益修正草案》提出单位应该给工作人员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回家看老人,你怎么看待?

2.进城务工人员很多,造成农村很多土地没有人种,不知道由谁种,也不知道如何种,你怎么看?

3.湖北省‘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领导让你调查此次活动的效果,你如何开展?

4.现在组织学习型机关,你主要负责此项工作,但是与你配合的同事意见不合,你怎么办?

7月6日上午

1、怎么看GDP增长目标下调

2、怎么看禁酒令

3、领导要你从单位中选业务能手,如何开展

4、提拔干部,一个工作能力强,性格不好,一个工作一般,性格温和,领导要你考察,你怎么办

7月7日上午

1、李鸿忠说:“产品第一,企业家老大,”你怎么看!

2、阶梯水价,有人说是变相涨价,有人说是统一,你怎么看。

3、由你组织一次企业家会谈,你会怎么做。

4、你去乡下做调研,可是领导对你调研的结果不满意,你怎么处理。

7月7日下午

1、温 家 宝说,不了解中国农村,就不了解中国国情,不懂农民就是不懂中国,关于三农问题,你如何看待?

2、某机关开展总结改变作风问题,你将如何组织?

3、在单位,你工作做的事很多,但不受领导重视,而另一位同事做的事很少,却很受领导重视,对此,你怎么解决?

贵州省直公务员工资 篇5

编者按:在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举办的青年公务员价值观征文比赛中,省统计局工交处童超同志撰写的《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及对策》荣获三等奖,这是省统计局党组重视青年工作并充分发挥青年干部在统计创新发展中作用的成果。文章对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促进青年公务员成长成才的十条对策,本网现将全文刊发。

摘要:随着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形成,大批优秀青年步入公务员队伍,大大提高了国家机关的活力,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态度、生活作风,直接影响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的贯彻实施,也影响省委省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应当特别重视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需要了解我省广大青年公务员的思想状况,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他们提供成长舞台,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是省级机关与基层组织联系、机关干部与广大群众联系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的思想状况、工作态度、生活作风,直接影响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的贯彻实施,也影响省委省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应当特别重视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

一、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

(一)政治思想严谨,独立思考增强。

虽然青年公务员的来源更加广泛高校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以及留学归国人员都有,知识背景与思维特点各异。但是,由于招收公务员时对政治素质要求就比较严格,加上机关工作环境比较严肃,省直青年公务员的政治思想较为严谨。一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比较关注。经常关注党团信息,留意和发掘对自己工作有指导作用的因素。对“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表示关心。他们力求正确理解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的实质,希望在执行中不出现偏差。但是,政治严谨的外表不等于青年公务员缺乏独立思考。由于理论知识水平提高和国内外见识增多,如今的青年公务员不喜欢“人云亦云”,更不喜欢“鹦鹉学舌”。对于自己不赞成的上级任务,或者自己不同意的领导决策,他们能够做到不在公开场合表示异议,但却保留看法,并且或者在私下议论,或者有机会向更上一级反映。这一代青年公务员的“附庸”意识大大减弱了,不害怕单位及领导的报复。他们说,“反正不干公务员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没必要在这里委曲求全。”当然,这些只是青年公务员的私下表达,在正式和公开场

合,他们仍然非常注重组织纪律。

(二)工作态度认真,竞争压力增大。

进入省直机关的青年公务员都是考试、竞争、挑选而获得的机会,他们非常珍惜这种工作机会,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一方面是每个岗位的任务越来越多,不加班就难以完成任务;另一方面有些部门领导习惯加班工作,青年公务员也经常被叫去加班,适应领导的习惯。青年公务员普遍感觉竞争压力加大,包括新进公务员素质提高对于原来公务员的压力,包括公选、公推、竞争上岗等新型选拔方式造成的压力,还有就是工作失误造成后果的压力。

(三)发展愿望强烈,面临困难较多。

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反映,由于处于省直岗位,对于全省各地区、各单位的情况了解较多,看到的发展机遇多,自己的发展愿望就比较强烈。或者在本部门晋升,或者调动到基层晋升,都是可以把握的机会。但是,对于青年公务员而言,面临的主要发展困难是自身素质与工作发展素质要求之间的差距。调查中,青年公务员评最主要的工作优势是“工作能力”、独立性;最主要的工作弱势则是社会关系、工作经验。越是高学历的青年,对自己的理论知识、基本能力越有自信;但是对于处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就比较忧虑,担心这些方面的不足制约自己的前途发展。

(四)社会判断理性,忧虑矛盾积累。

青年公务员对于国内、省内发展形势的评价日趋理性,越来越少“走极端”。既不是过去单纯相信领导、媒介说的“形势大好”,也不轻易相信海外舆论、媒体对中国的消极报道、消极预测。他们说到,“从89年以来,海外媒体就总是预测中国‘明年将要崩溃’、中共‘明年就要垮台’。10多年过去了,不管存在什么问题,只要没有‘崩溃’和‘垮台’,就说明这些预测要么别有用心,要么非常缺乏准确性。”但是,青年公务员也看到国内、省内逐渐积累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有较大的担心。他们希望尽快减少矛盾和解决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发展。

(五)文化素质提高,适应现实较慢。

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的文化素质明显变化,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大学本科及研究生以上水平占了大多数。与过去公务员以大专、中学学历为主,经验发挥主要作用的情形相比较;目前高学历的青年公务员处理工作事务、安排计划发展,越来越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即使应付一些临时性的应急任务,他们也较多考虑各种措施的影响和后续工作的跟进,体现出较强的科学性。但是,这些学习过程较长,理论知识较多的公务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较慢。他们反映,如果变换工作,最主要的困难是竞争激烈、专业限制、没有社会关系。也就是说,长期在机关部门的工作习惯了相对稳定和职业保障,面对社会竞争环境,自己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足,可能能为前途发展的障碍。

(六)生活追求多样,满足难度较大。

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的素质提高和见识扩大,使得他们对于生活的追求也越

来越多样化,而不满足于传统公务员简单、朴素的生活。青年公务员在闲暇时间的活动主要是看电视、电影和听音乐;看报刊、杂志;运动;对于上网、玩游戏等也有时涉及。但是,如果要想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就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工作性质制约。公务员的工作繁重和严谨习惯使年轻人对于社会时尚的生活有所顾忌。二是经济条件制约。青年公务员反映“目前最大的烦恼”是“经济拮据”,占烦恼因素的第一位。按照目前公务员的收入水平,保持稳定的生活是足够的,也比社会普通群体条件好了,基本扭转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公务员收入低下”状况。但是,青年公务员希望追求社会时尚和较高层次的生活,现有的职业收入水平就明显不足,导致心理落差。

(七)交往需求增长,沟通协调不足。

机关青年公务员对于交往、交际的需求是比较强烈的。他们大部分来自学校,非常怀念同学之间热情交往、互相帮助的生活。但是,进入机关工作以后,在两个阶段最不适应:一是刚刚进来的时候,面对其他有经验的公务员,感觉自己单纯和幼稚,交流上有一定的困难,具有孤独感。二是刚刚结婚的时候,家庭生活将其他的朋友交往阻挡了,感觉“笼中人”的孤独。所以,青年公务员希望有更多的社会交往、社会活动机会,丰富自己的人生。但是,他们又受到各种习惯的约束、心理的约束,不善于寻找交往交流机会。例如,外国比较流行的志愿服务,就是志愿者在活动中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但是,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自觉参加志愿服务的非常少。但大多数青年公务员表示“如果有时间就会参加志愿服务”

(八)国际视野扩大,分析鉴别欠缺。

青年公务员的素质提高,了解和吸收外国信息的能力也增强。他们的最大优势是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比原来的公务员水平高。英语水平的提高,让公务员可以自由自主接触和了解外国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高,让公务员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渠道接触和了解外国信息。因此,外国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信息,主要是政府决策信息、社会思潮信息、民众反应信息,很快就被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所了解。不过,由于这一代新公务员的专业知识强而政治素质较为薄弱,在分析、鉴别外国信息的时候,思考不够深刻、不够敏锐。特别是对于欧美国家利用公共服务、国际援助、文明传播、人权维护等活动,推广西方社会价值观、建立政治和文化霸权的幕后目的,缺乏足够的警惕。因此,青年公务员在对外交往沟通时的分析鉴别能力仍然需要提高,要不然就不知不觉成为欧美国家价值观的传播者。

二、对策

根据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的思想变化,我们提出10条在管理、服务、教育、引导等方面改革和创新的建议,力求更好地促进青年公务员的成长成才。

(一)加强国情教育和省情教育,提高青年公务员理解和执行政策的能力。青年公务员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进入机关,即使在基层锻炼也没有深入接触

和了解社会现实,对于复杂的国情、省情缺乏了解,执行政策就出现简单化机械化的倾向。某些情况很难通过正常渠道上报机关,如果青年公务员不深入了解实情,继续“快马加鞭”,就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国情、省情教育既是了解中国及山西的发展后劲,也是清晰了解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执行党政方针政策的时候具备科学理性。

(二)探索规范管理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机制,鼓励青年公务员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青年公务员的反映,伴随公务员规范管理的体制,程序和制度越来越严格,有利于杜绝盲目决策和主观意志。但是,也抑制了青年人才的个人创造,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宁愿应付工作、不出差错,也不愿因为创新而冒奉献。调查中,他们希望在规范管理的同时,留下一些自主创新的余地,特别是重要决策讨论通过之前,让更多年轻人参与思考和争议,发挥创造性,为党政工作提高水平、提高效益作出贡献。

(三)健全省直机关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制度,加深青年公务员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目前,比较多的矛盾和问题是上级机关制定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具有理论的合理性、先进性,但是在基层特别是镇、街无法实行,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关键在于制定政策的官员对于基层情况和群众利益的复杂化缺乏了解。因此,需要经常安排青年公务员深入基层实践和交流,既了解和掌握更多情况,也与人民群众建立良好关系,为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

(四)建设学习型机构,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而不断提高青年公务员的素质。

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对于近年大量举办的各种新理论、新知识、新形势、新问题讲座特别欢迎。不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博士毕业生,随着工作年限增加,知识和观念的更新就成为迫切需要。但是,青年公务员喜欢富有个性特色、具有启发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不喜欢四平八稳、机械重复的教育内容。

(五)建立沟通机制,促进领导干部与青年公务员的对话交流。

针对青年公务员关于缺乏意见、建议反映渠道的情况,省直机关要加强领导与公务员的对话。目前,一些领导忙于处理事务,忽视了与下属特别是青年公务员的沟通,既不能及时了解真实情况,又不利于体现人性化管理。我们建议,各级领导利用一些时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青年公务员交流,就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

(六)完善公务员轮岗制度,促进青年公务员更快成长和成熟。

目前的轮岗制度对于干部成长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青年公务员认为主要成长两个问题:一是“一刀切”,较少考虑轮岗人员的个性特征、知识基础和兴趣需求;二是事先缺乏征求意见,不够尊重本人的意愿。我们认为,轮岗制度既要有利于工作开展,也要有利于公务员的成长。所以,事先征求意见和加强沟通,职位兼顾工作需要和个性适应,这些都是必要的和具有积极效果的,应该

引起重视。

(七)丰富青年公务员的业余生活,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青年公务员处于活跃的年龄,不仅工作上活跃,也希望具有活跃的业余文化生活。并且,由于新一代公务员的素质提高和见识增长,业余生活的需求也多样化和新奇化。但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商业性的休闲活动机构收费较高,正常工资不足够支付活动费用;公共活动场所的项目少和档次低,缺乏吸引力。因此,机关要尽可能为青年公务员的业余、休闲活动提供方便,特别是引导开展健康、新颖的活动,有利调节身心和增强体力。

(八)鼓励青年公务员参与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针对青年公务员愿意参加志愿服务,但是又缺乏渠道途径而受到阻碍的情况,可以开拓多样化的内容和方式。从欧美国家的情况看,志愿服务是人们享受“做好人”的权利,实现内心充实与素质完善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志愿服务停留再低水平徘徊,“简单化”和“形式化”的问题较严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高素质的志愿者参与。鼓励青年公务员参与志愿组织,以普通公民的身份提供提供志愿服务,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文明具有积极作用。

(九)定期开展青年公务员状况的调查分析,根据利益需求的变化而调整管理服务方式。

由于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青年公务员的思想观念和利益需求变化较快。一是不同年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观念差异明显;二是同一批公务员随着社会阅览的增长,利益需求有损变化。因此,每年开展青年公务员的追踪调查,了解思想观念和利益需求的变化,对于省直机关调整管理激励、教育服务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十)发挥共青团组织和青年社团的作用,提供青年公务员施展才华的平台。省直机关的共青团工作既有有利条件也有特殊困难。有利条件是青年人才多,政治环境好;特殊困难是公务员工作繁忙,对于团工作不热心、不重视。但是,如果不能通过团组织和青年社团去加强青年公务员的沟通服务,就不利于他们更快的成长成才。因为,共青团和青年社团提供探索性、多样性、新奇性的活动,让青年公务员既可以展示才华,又可以表露心声,还可以加强友谊,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通过在团的活动中锻炼与展示,青年公务员的才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就能够更快安排到发挥潜能的岗位。因此,充分发挥省直机关共青团组织、青年社团的平台,探索和创新活动模式,就有利于青年公务员的发展成才。

三、结论

贵州省直公务员工资 篇6

笔试真题及解析

1、假如你是A市开发区党工委工作人员,由你牵头组织在开发区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系列活动,请列出一份简要的工作计划,400字左右,20分。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全面,措施有针对性,可执行性强。

十九大精神进企业工作计划

全区各企业党总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为迅速把全区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制定以下计划:

1、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各支部要认真制定十九大精神学习计划,分专题、按章节、有重点,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学习安排,做到学习与工作有机统筹,用学习内容有效推进工作。

2、抓好理论中心组学习。全区企业干部要带头学习,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理论中心组成员要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在会上作学习交流发言,把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的成果充分展示出来,将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抓好个人自学。学习十九大精神要做到党员全覆盖。全区企业党员要原原本本、逐句逐条、逐字逐句进行学习,真正学深学透、融会贯通。每位党员在学习后要至少撰写心得体会1篇,字数不少于1500字。

4、抓好专题学习研讨。各党总支和支部要按照学习计划,组织集体学习讨论,找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的有机结合点,立足岗位,作出贡献。

5、召开十九大精神学习座谈会。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为主旨,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A市开发区党工委 2017年11月26日 解析2:

A市开发区关于推进党的十九大

精神进企业的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增强全区企业学习氛围,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宣传、学习等形式,帮助企业准确掌握十九大会议精神,努力形成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新局面,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精准度。

二、工作举措

1.多渠道宣传推广。编制十九大宣传材料,借助各类新兴媒体及企业服务平台进行循环播放,做到宣传无死角。

2.全方位对接服务。搭建或借助已有服务平台,强化政府与企业的联系,畅通沟通渠道。3.深层次创新形式。结合企业需求及人员结构特征,精心策划知识竞赛、演讲、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4.广范围挖掘典型。注重学习模范、精神领袖等各类典型标杆的培育和挖掘,突出示范引领作用。

三、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压实责任。组建临时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学习活动,坚持分片划区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

2.突出主题,精心策划。坚持以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核心,创新活动内容,突出活动特色。

3.注重服务,讲求实效。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讲究活动实效,确保形成长效机制。

A市开发区党工委 2017年11月26日

2、为号召全民参与,共同维护良好的水生态,B市环保部门计划向全市城乡居民发出“节约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的倡议,假如你是B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请根据材料草拟一份倡议书。400字左右,20分。

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倡议书

各位市民朋友:

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虽然我们的地球是个蓝色的水球,可是淡水的含量却很少,而可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淡水更是少之又少……

随着工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水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广泛地需求,全国75%的地表水污染严重,全国2000多万人饮水十分困难。这足以说明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程度,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我们倡议:

1、转变用水观念,强化节水意识

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增强危机感,自觉遵守《水法》,牢固树立惜水、节水意识。

2、科学合理用水,减少污水排放

倡导环保生活理念,科学合理安排生活用水,注意个人卫生,主动自觉的减少生活污水排放,保护好周围环境,从源头上减轻对周围水资源的污染。

3、用完水后人走水关,杜绝“长流水”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4、在洗嗽、洗衣、洗碗时按需用水,不要大开水龙头,让水白白流淌

我们倡议全体市民“节约每一滴水,关爱生命之源”。亲爱的市民朋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我们共同的地球,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倡议人: B市环保局

2017年11月26日 解析2: 共创美丽B市水环境的倡议书

广大的市民朋友们:

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B市,曾经是水源丰富,湖泊众多。然而,近年来,市内相继出现了乱倒垃圾、乱排污水、浪费水源等严重影响水资源的行为,导致整体水源环境和生态景观遭到破坏。为了重振美丽家园,我们向全市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树牢爱水意识。大力宣传保护水源知识,用爱心浇注我市的生态环境,用热情传播生态环保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责任。

二、涵养爱水习惯。请不要随意倾倒、扔弃、堆放、储存、掩埋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不要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容器及包装物品。

三、摒弃不良陋习。请不要在湖泊周围的人工沙滩、人行步道、亲水码头等景观处随地便溺,搭建烧烤摊,丢弃生活和旅游垃圾,污染环境。

四、杜绝违法行为。请爱护每一项水利工程及景观设施,不进行采石、取土、填湖等违法行为。

五、践行爱水行动。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保护水资源、水环境的活动中来,杜绝浪费和“白色污染”。

保护水资源、水环境,就是保护我们B市这个美丽的家园。请广大市民朋友们互相监督,携手共创一个宁静、和谐、美丽的B市!

B市环保局 2017年11月26日

解析3:

倡议书

广大的市民朋友们:

近年来,B市丰富水资源不断遭到坏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们的母亲之源不再清澈,自然生态严重破坏,工业废水随意排放、水资源随意浪费、建设用地不断侵占河道滩地等行为,不仅破坏城市水系的生态平衡,更是改变了城市的防洪格局,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碧水清波难寻踪迹。

“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B市政府正式出台《B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划定城市蓝线,这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个B市人应共同承担的义务。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水环境资源保护战中去,为此我们倡议:

一、提升保护水环境,节约用水意识。

二、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用水习惯。

三、自觉履行服从城市蓝线管理的义务。

四、主动执行监督城市蓝线管理、对违反城市蓝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水环境资源保护战正式吹响号角,我们每个人都是保卫战的参与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同一江春水、共饮同一川甘泉!

B市环保局 2017年11月26日

3、请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C省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对策。500字左右,30分。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晰,措施得当、具有有针对性。

针对材料所反映的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

一是政府应制定养老服务产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改革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对生活困难老人的养老补助;完善养老服务体制,除了利用好政府投资,还要支持非公有资本投资养老服务机构,采用多样的经营形式。

二是企业以身作则提高行业服务水平。机构的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行业内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

三是个人改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逐步引导,使老年人和青年人都意识到社会化养老是现代社会普遍推行的养老方式。

总之,养老产业的推进需要社会发展的支持,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关注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

解析2:

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客观要求和现实路径,站在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可有以下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公益养老投入,搭建融资平台,引进社会资本。同时要高效资金利用,扩大养老机构规模,提升养老床位数量,拓宽房舍空间,配齐基础设备。

二、加速人才培育,强化人员素质。在医学院、卫校等高校开设老年人养护类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打造特色课程,开通就业直通车。同时提高对社会聘用人员的培训标准,明确准入资质,丰富其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三、丰富岗位职能,优化服务内容。丰富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固化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的人员配备,在基础生活照料外,开展康复保健、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等养老爱老服务。同时要建立与综合医院的联动体系,强化病重和病后的医疗能力。

四、广泛宣传引导,提倡社会养老。改变传统单一的“居家养老“观念,在社会上营造 “幸福养老院”的正面形象,着重宣传一批品质优、服务好的先进机构,鼓励社会养老。

五、规范养老体制,明晰权责内容。建立健全养老行业的体制机制,出台专门法律法规,明确纠纷产生时的权责归属,促进运营管理机制的公开透明,推进养老院管理规范化。

4.近两年,D省E市积极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D省相关部门为做好宣传,给下一步推广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准备向媒体提供一份关于E市智慧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的新闻稿。请你根据材料,草拟这份新闻稿。500字左右,30分。要求:内容全面,准确规范;语言流畅,逻辑清晰;主题明确,观点明鲜明。

服务添“智慧”养老更贴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不断发展,养老需求也越来越多样,今天推出的是D省E市智慧养老服务经验谈。

D省E市以互联网+智慧养老为依托,开发和运用智能硬件,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与养老服务业结合,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重点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务预约、物品代购等服务,开发更加多元、精准的私人订制服务。

D省E市智慧养老服务就是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把养老从机构转向了社区,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智慧养老院”,从而实现养老护理员护理半径的最大化,同时减轻子女的陪护压力,这种养老服务有效地化解目前大多数老人的养老难问题。老人可以得到全方位、全天候的照料和护理,使空巢老人不再有后顾之忧。

D省E市智慧养老服务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借助“养老”和“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将医疗服务、运营商、服务商、个人、家庭连接起来,优化老年人的健康条件、参与机会和安全保障,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促进老年生活质量的提高。

解析2

E市巧用“互联网+” 打造 “智慧养老”新模式

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E市巧用“互联网+”,紧紧围绕“养老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群”的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智慧养老”举措,让信息多跑路,让老人少跑腿,贯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智慧养老”新模式。

数据信息化,基础管理“无障碍”。搭建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无纸化老年卡在线办理审批系统、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补贴及运营补助在线审批系统、“一键通”在线审批系统、一体化内部管理系统和三级在线联审体系等,为全市多名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等。

设备智能化,远程照护“有温度”。通过在老人家中安装智能居家照护设备、远程健康照护设备、SOS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等,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今年年初,E市民政局与“12349”合作推广了一款“智能黄手环”,针对易走失老人可设置实时定位、双向通话、SOS一键呼叫、安全围栏等功能,很大程度上防止老人走失。

贵州省直公务员工资 篇7

障厅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江西省公务员局

2016年江西省省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公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研究决定,组织实施2016年省直单位面向基层统一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遴选单位和职位

遴选单位:列入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省级机关和省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

遴选职位:主任科员及以下职务层次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

具体职位详见《2016年江西省省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职位表》(附件1)。可通过以下网站查询:

1.江西公务员热线()

二、报考范围和条件

(一)报考范围

1.江西省范围内(含中央驻赣单位)市级及以下机关中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公务员。

2.江西省范围内(含中央驻赣单位)市级及以下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中已进行参照登记备案且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其中,不符合的赣组发〔2008〕6号文规定的参公单位工作人员只能报考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职位。

3.外省市级及以下实施公务员法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中江西籍公务员符合上述条件的也可报考。

(二)报考资格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品行端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2.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3.具有2年(含试用期)及以上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经历(2014年10月31日之前进入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且在现单位连续工作2年以上;

4.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5年9月29日以后出生); 5.公务员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试用期考核合格的视为称职等次;

6.身体健康;

7.符合遴选职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的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2.受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服务年限或对转任有其他限制性规定的;

4.尚在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或任职试用期的; 5.2014年2月18日后考录乡镇机关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报名程序

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职位资格条件,选报符合自身条件的职位,如因不符合条件被取消遴选资格,后果由报考人员自己承担。遴选人员在遴选考试中弄虚作假或者面试资格审查通过后因个人原因放弃遴选的,由遴选单位报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记入遴选人员失信记录库,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省直单位公开遴选。

(一)职位查询

报考人员如需咨询所报职位的有关事项,可按附件1中公布的电话直接与遴选单位联系。

(二)报名

本次遴选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时间为:2016年10月8日9:00至10月11日17:00。具体步骤如下:

1.报考人员登录江西公务员热线、江西人事考试网,点击“2016年江西省省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专题”,进入报名登陆系统,进行网上注册,诚信签名。

2.报考人员填写个人详细信息,选报招考职位,并通过报名系统上传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jpg格式,40kb以下)。

3.报考人员将填报的信息下载打印自动生成的《2016年江西省省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推荐表》(以下统称《报名推荐表》)。

4.报考人员将打印的《报名推荐表》手动签名后,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所在单位审核同意报考并加盖行政公章。

5.报考人员将审核盖章后的《报名推荐表》制作成电子文档通过报名系统上传提交单位进行资格初审。电子文档通过扫描或拍照制作,须为jpg格式,大小控制在620KB以内。

6.遴选单位对收到盖章的《报名推荐表》进行资格初审,并通过报名系统反馈资格初审结果。

7.资格初审通过后,报考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缴费。缴费成功后即报名成功。

注意:

1.报名系统以身份证号及报名序号作为登录的依据,报考人员务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报名序号。

2.笔试报名费用为50元。

3.每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职位,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报名步骤的,视为放弃报考资格。

4.报考人员只进行网上填报、未在规定时间内上传《报名推荐表》的,各遴选单位将不予进行资格初审。

5.网上报名资格初审时,各遴选单位只审核报考人员照片是否是清晰的证件照,以及其报考是否经过所在单位同意,并不进行其他资格预审。

6.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职位报考条件,认真填写报名信息,因为报考人员自身原因导致不能在规定时间通过资格初审的,由报考人员自己承担。

7.2016年10月17日9:00公布达不到开考比例被取消的职位,报考被取消职位的人员可于10月17日9:00至17:00重新自愿改报其他职位。10月17日改报期间,遴选单位不再进行报名资格初审,考生不需再重新上传新盖章的《报名推荐表》。逾期没有改报的,省人事考试中心会将报考费用退回该人员原缴费卡号。改报人员每人限报一个职位。

(三)打印准考证

2016年10月21日9:00至10月22日17:00期间,报考人员登录报名网站,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四、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各为100分,合计总分200分。

笔试开考比例一般不低于1:10。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经遴选单位与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协商,可降低比例,但最低不得低于1:5。低于1:5的,相应调减职位计划数或取消该职位。

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确定各职位面试人员名单。其中,同一职位遴选人数2人(含)以下的,面试比例为1:5;同一职位遴选人数3-4人的,面试比例为1:4;同一职位遴选人数5人(含)以上的,面试比例为1:3。降低笔试开考比例职位的面试比例统一为1:3。低于上述比例的,相应调减职位计划数或取消该职位。

(一)笔试

笔试工作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组织。

1.笔试内容。笔试考试科目为一门。笔试内容主要测试应试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2.时间和地点。笔试时间为2016年10月23日(星期日)上午9:00—12:00,考点统一设在南昌。报考人员需持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笔试。

3.成绩查询。报考人员可在2016年11月7日登录江西人事考试网和江西公务员热线查看笔试成绩。

4.合格线。笔试结束后,将划定合格分数线。

(二)面试

面试工作在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遴选单位自行组织实施。

1.面试公告。报考人员可于2016年11月11日登录江西公务员热线,查看面试入闱人员公告。在笔试合格人员中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根据规定的面试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入闱面试。

2.资格审查。面试前,由遴选单位通知入闱面试人员并进行资格审查。考生自愿放弃遴选资格的,须在面试资格审查之前书面提出。审查材料一般包括身份证、报名推荐表、公务员登记表复印件、公务员录用审批表复印件、学历学位原件、近两年工作业绩报告(2000字左右)以及遴选单位要求的其他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资格审查不合格的,取消面试资格,依次递补符合条件人员参加面试,递补人员由单位自行通知考生,不再上网公示。资格审查贯穿遴选全过程。

3.面试时间。面试工作原则于2016年12月上旬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各遴选单位自行确定。

4.面试形式。面试由各遴选单位组织实施,面试形式由遴选单位自行确定,重点测试报考人员履行该职位职责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如职位需加试,其加试成绩占面试成绩的50%。加试由遴选单位自行组织实施(职位是否加试情况详见附件1)。

五、考察和体检

考察和体检工作由遴选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进行指导,原则上于2016年12月底前完成。

(一)考察。面试结束后2日内,遴选单位根据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按照考察对象与遴选职位计划数差额确定考察人选并告知当事人。其中,同一职位遴选人数4人(含)以下的,考察比例为1:2;同一职位遴选人数5人(含)以上的,考察比例为1:1.5,遇小数点的进一位。如遇末位同分情况,一并入闱考察。入闱考察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遴选单位派出2人以上组成的考察组,对考察人选德、能、勤、绩、廉情况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公开遴选职位的适应程度进行全面考察,重点考察工作实绩、作风和群众口碑,并核实考察对象近两年工作业绩报告内容的真实性。考察组对考察人选的干部档案进行核查,对出现档案涂改、材料和信息涉嫌造假的,在未核准前一律暂缓考察并停止后续程序。考察结束后,遴选单位综合考察情况和职位需求,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集体讨论择优提出拟遴选人选,考试总成绩不作为最后确定遴选人员的唯一依据。

(二)体检。遴选单位组织拟遴选人选在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定的体检机构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

(三)递补。考察和体检阶段,拟遴选人员放弃遴选或体检不合格的,由遴选单位决定是否递补人选。

六、公示和办理相关手续

(一)确定人选和公示。遴选单位对体检合格的拟遴选人选在江西公务员热线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二)办理手续。公示期满,遴选单位将没有问题或反映问题不影响遴选的人员名单报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并按有关规定办理转任手续。转任手续原则上于2017年春节前完成。

如用人单位有试用期要求的,按用人单位要求办理。试用期一般为3个月,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职位咨询电话:具体见附件1(直接联系遴选单位)考务咨询电话: 0791-12333(拨通后根据语音提示选择省本级)政策咨询电话:0791-86386313、88901075

附件:1.2016年江西省省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职位表

2.2016年江西省省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工作安排

3.2016年江西省省直单位公开遴选公务员(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工作有关问题的说明

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西省公务员局

贵州省直公务员工资 篇8

2016年河南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309人公告,报名时间:2016年6月2 日9:00至 6月6 日18:00,报名入口:2016年河南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入口|报名时间,笔试内容主要测试报考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笔试时间为6月25 日9:00—11:30。具体公告详见下文:

根据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的通知》(中组发[2013]3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豫人社[2010]124号)精神,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决定,2016年继续组织实施为省直机关公开择优选拔任用主任科员及以下职务公务员工作。

一、公开遴选计划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编制、职位空缺情况,今年省直38个机关(单位)计划公开遴选公务员309名(公开遴选计划见附件1)。

二、报考范围和资格条件(一)报考范围和对象

我省各省辖市、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办事处)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中,在编在岗、担任正科级及以下职务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下同)。(二)报考人员资格条件

1、政治、业务素质良好,品行端正。

2、勤奋敬业,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3、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4、已按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

5、具有2年以上公务员工作经历,考核等次均为称职以上。

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料获取,尽在河南中公网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由下级机关(单位)转任到本级机关(单位)的,须在本级机关(单位)工作2年以上。

6、具有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能力水平和任职经历。

7、身体健康。

8、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公开遴选职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组织调查,尚未作出结论的;受处分期间或未满影响期限的;未满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或对转任有其他限制性规定的;试用期未满的新录用公务员;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报考人员不得报考转任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职位。有关报考资格条件的时间计算,截止到2016年5月30日。

三、公开遴选办法和程序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以及能力素质与职位要求相适应的原则,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工作程序:(一)发布公开遴选公告

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河南省公务员局网站 河南人事考试网,统一发布公开遴选公告。这次公开遴选工作的其他相关事宜,均通过以上网站发布。(二)组织报名与资格审查

点击进入>>>2016年河南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入口

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料获取,尽在河南中公网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网络报名。采取报考人员个人自愿并经组织推荐的方式报名。报考人员于2016年6月2 日9:00至 6月6 日18:00,登录河南人事考试网,点击“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进入网络报名系统,按照要求提交报名申请并上传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电子照片(红底、蓝底、白底均可,jpg格式,利用图片软件制作时,照片宽高比例约为1.3:1.6,大小为130×160像素、30kb以下,最终效果以输出后的大小为准)。逾期不再受理报名事宜。报名申请被接受后,将向报考人员反馈一个报名序号。报名序号是报考人员查询报考资格审查结果、网上缴费、下载打印准考证和查询成绩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2、资格审查。各遴选机关(单位)应及时对报名申请、相关报考信息和上传照片进行网上初审,并在36小时内提出初审意见。对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不得拒绝报名;对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而未通过资格审查的,应说明理由;对报考资料不全的,应注明缺失的内容,并退回报考人员按要求及时补充;对电子照片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报考人员重新上传。通过报考资格初审的人员,不得再报考其他职位;未进行报考申请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初审的,可改报其他职位。对通过报考资格初审的人员,各遴选机关(单位)应留存其报名信息,供确认面试资格时比对核查。

3、报名确认和网上缴费。报考人员提交报考信息和上传照片后,应在36小时内再次登录原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确认通过资格初审后,使用A4纸下载打印《河南省省直机关2016年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推荐表》(见附件2)一式2份,以备确认面试资格时使用。

通过报考资格初审的人员,须于6月8日18:00前,登录原报名网站缴纳笔试考务费(每人30元)。报考人员需自备银联卡,开通网上银行功能并存入足够缴费的资金。未按要求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

4、打印准考证。已确认缴费的报考人员,于6月22日9:00至6月25日9:30登录原报名网站,使用A4纸下载打印准考证。

5、开考比例与改报职位。各遴选职位的报考人数与拟遴选人数的比例应不低于5:1。达不到规定比例要求的,相应核减该遴选职位的拟遴选人数或取消该遴选职位,并由遴选机关(单位)及时通知相关报考人员。报考人员应在48小时内申请改报符合相应条件的其他职位。未申请改报的视为自动放弃,退还缴纳的笔试考务费。

6、报名期间,各遴选机关(单位)要公布咨询电话,安排专人值班,及时为报考人员提供服务。(三)笔试、面试与专业测试

1、笔试。笔试采用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评分的方式,主要测试报考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笔试满分为100分。笔试时间为6月25 日9:00—11:30,笔试地点见准考证。

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料获取,尽在河南中公网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面试。根据笔试成绩,按照拟遴选人数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面试的人员。面试主要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面试满分为100分。

遴选机关(单位)应组织参加面试人员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公务员登记备案表(复印件)、报名推荐表(具有管理权限的单位签署同意报考意见并加盖公章)、准考证以及报考职位要求的其他材料,进行面试资格确认。遴选机关(单位)根据留存的报名信息,对参加面试资格确认的人员进行比对核查和资格复审。

实际参加面试的人员不能形成竞争的,应试人员的面试成绩须达到其所在面试考官组使用同一面试题本全部应试人员的面试平均分。否则,不得进入体检和考察;进行专业测试的,不再组织其参加专业测试。

3、专业测试。专业测试试题的命题、制卷、考务组织、评分等,按有关规定执行。专业测试满分为100分。

4、考试总成绩。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

进行专业测试的,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60% +专业测试成绩×40%。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专业测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两位数。(四)体检与考察

1、根据考试总成绩,按照遴选人数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的人员。报考同一职位人员考试总成绩相同的,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参加体检的人员;如笔试成绩也相同,按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参加体检的人员;如面试成绩也相同,按专业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参加体检的人员。

体检标准和要求,根据遴选职位情况,可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或特殊标准等规定执行。

2、公开遴选采取差额考察的办法。体检合格人员即确定为进入考察人选。主要考察报考人员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现实表现、工作实绩、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其政治业务素质与公开遴选职位的适应程度、转任后是否构成回避关系等;认真甄别“三龄两历一身份”,严格审查报考人员人事档案及相关资料;进一步验证核实报考人员是否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确认其提交的报考信息和材料是否真实、完整、准确。(五)公示与转任手续办理

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料获取,尽在河南中公网站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根据实地考察情况以及人岗相适的原则,确定拟遴选人员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

2、公示期满后,按照职责分工、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办理公务员转任审批手续。

四、遴选工作纪律

坚持公开公正,严格规范操作,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违纪违法行为,坚决予以严肃处理和责任追究。严格实行回避制度,严格落实报考资格认定和审查工作责任制,发现报考人员与资格审查人员有弄虚作假、严重舞弊、造成不良影响等情况的,取消其公开遴选资格,已办理转任审批手续的予以责令纠正或宣布无效,并将有关情况进行通报,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附件1.河南省省直机关2016年公开遴选公务员计划表.xls 附件2.河南省省直机关2016年公开遴选公务员报名推荐表.doc 附件3.河南省省直机关2016年公开遴选公务员职位表.xls

根据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的通知》(中组发[2013]3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豫人社[2010]124号)精神,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决定,今年继续组织实施为省直机关公开择优选拔任用主任科员及以下公务员工作。今年省直38个机关(单位)计划公开遴选公务员309名,详情见《河南省省直机关2016年公开遴选公务员简章》。

该简章自2016年5月30日起,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河南省公务员局网站、河南人事考试网 发布。这次公开遴选工作的其他相关事宜,均通过以上网站发布。

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公务员局 2016年5月30日

更多考试信息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

上一篇:行路的作文下一篇:学校保安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