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7章体育教学方法

2024-12-10

9第7章体育教学方法(精选4篇)

9第7章体育教学方法 篇1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教学辅导

第七章 明代神魔小说 重点解析

第七章明代神魔小说的重点是大家熟悉的《西游记》。关于《西游记》,大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二、《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三、《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一、《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西游记》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基础上,由作家加工创作而成的神魔小说。其成书过程经过几个阶段:

1.历史阶段:即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流传时期。

2.话本阶段:宋代的说话人把唐僧取经故事作为说话题材,现存《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至明初,出现了更为成熟的《西游记》话本。《唐三藏西游记》平话写到大闹天宫、车迟国斗圣,以及黄风怪、蜘蛛精、红孩儿、火焰山、女人国等故事。

3.戏曲阶段:西游取经故事很早就登上舞台进行搬演,金院本中有《唐三藏》,元杂剧中出现了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均已失传。元末明初杨景贤的《西游记》与今天的小说《西游记》则有本质区别。

4.小说阶段:明代中期,《西游记》传播进入小说阶段,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版本。

二、《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一)《西游记》的情节内容

《西游记》全书的故事情节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1.第一回至七回为第一部分,写孙悟空出世、学艺和大闹三界的故事,反映了被压迫者反抗的愿望,也是劳动人民渴望砸碎枷锁,争取自由的理想体现。

2.第八回至十二回为第二部分,交代唐僧的身世和取经的缘起,组建取经队伍,在情节上起过渡作用。

3.第十三回至一百回为第三部分,写取经过程,这是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九九八十一难继续表现孙悟空敢于斗争,所向无敌的战斗精神,寄托劳动人民除暴安良的理想

(二)《西游记》的思想性

《西游记》塑造了理想的英雄人物孙悟空,这一形象所具有的嫉恶如仇、反抗强权、坚韧不拔、顽强乐观的特点,都是普通百姓对理想中的英雄的想象和期待。孙悟空对高层统治阶级的叛逆、对下层恶势力的铲除,都代表了庶民百姓的理想和愿望。

《西游记》不仅闪耀着理想的光辉,而且显露出批判的锋芒。小说借助于神话的形式,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中的天庭正是人间最高统治集团在天上的投影,昏庸残暴的玉帝恰似明代中期的某些皇帝,作恶多端的妖魔酷似当时的宦官、权臣、外藩、胥吏和地主豪绅,神佛与妖魔的关系犹如上下勾结、官官相护的封建统治集团。至于地府判官私改生死簿、西天“尊者”勒索传经小费,分明是明代社会贪赃索贿、徇私枉法等腐败现象的艺术剪影。车迟国国王尊道灭僧、凭借“快手”、“缉事”迫害和尚的情况,又曲折揭露了明代嘉靖年间道士、特务横行肆虐的现实。小说中虚构的九个人间国度都是为了实现对现实的批判、对统治者的揭露。小说因此具有强烈的批判色彩。

三、《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浪漫主义的奇幻色彩

2.人物形象成功的塑造

3.语言诙谐风趣

1.浪漫主义的奇幻色彩

《西游记》以现实为基础,以取经故事为基本线索,又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色彩。小说中的人物、环境,比如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取经路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妖魔鬼怪、神仙佛祖生活的洞府、天庭、地狱、龙宫等,处处都充满了奇幻的色彩。

2.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西游记》的人物塑造手法非常高明,其塑造人物形象是常用的手法包括:

(1)塑造人物形象时,注意人物性格与动物属性的巧妙结合,两者和谐统一,汇成一个有机整体。孙悟空本是一只石猴,既有猴子的机灵、好动、淘气、急躁,又具有勇于反抗、善于斗争、不受拘束、热爱自由等性格特征,两者水乳交融。猪八戒原是天上天蓬元帅,错投在母猪胎里,所以猪头人身。他既有猪的好吃、贪睡,笨拙、懒惰的特征,又具有自私、好色、憨直等人类的特点。

(2)通过复杂尖锐的矛盾与连锁曲折的情节表现人物性格。《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都比较单一,不复杂,故事中重复表现的也正是其性格的基本特征。比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好斗的性格就在“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智斗二郎神”等情节中反复渲染,最终被塑造成为其性格的主流。

3.语言诙谐风趣 《西游记》的语言诙谐幽默,通俗简练。小说吸收了方言口语又加以提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因为人物性格中的乐观、滑稽等因素的存在,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都显得诙谐风趣,猪八戒、孙悟空的语言可为代表。

第八章 明代世情小说 重点解析

关于明代世情小说,大家主要需要掌握的就是《金瓶梅》。关于本章,大家要掌握这几个问题:

一、世情小说的概念

二、《金瓶梅》的内容

三、《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一、世情小说的概念

所谓世情小说就是指古代以家庭盛衰、婚姻爱情以及各种社会世态为描写对象的中长篇小说,也叫世情书,或称为人情小说。明代的《金瓶梅》、清代的《红楼梦》为其杰出代表。

二、《金瓶梅》的内容

《金瓶梅》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至第十九回,为第一部分,写西门庆由破落户财主逐渐发迹,是故事开端。

(2)第二十至第七十九回,为第二部分,写西门庆经商升官、为非作歹、纵欲亡身的过程,是全书的主体。

(3)第八十回到一百回结束,为第三部分。西门庆家庭的败落和主要人物的种种归宿。

三、《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金瓶梅》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辟了一条长篇白话小说描写日常生活,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崭新的创作道路。

(2)创立了一种揭露、反映社会黑暗面的全新方式,全书没有一个重要人物是正面人物,反面角色成了小说的主体。

(3)出色的反面角色描写为古代小说构成了一个反面人物画廊。

(4)语言通俗化、口语化、性格化,善于运用方言、俗语、成语、谚语、歇后语。

第九章 清代文言小说 重点解析

清代文言小说的重点是《聊斋志异》,关于《聊斋志异》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聊斋志异》的内容

二、《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一、《聊斋志异》的内容

《聊斋志异》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

2.抨击科举制度的黑暗腐朽

3.反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4.揭示生活哲理的寓言故事

1.歌颂青年男女的爱情

爱情故事是《聊斋志异》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分内容。《聊斋志异》中爱情故事突破了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传统窠臼,不再以财、貌、身份、地位作为衡量爱人的标准,而倾向于两情相悦,基本接近现代的爱情观。我们熟悉的《婴宁》、《连城》、《鸦头》等都是这样的爱情故事。

2.抨击科举制度的黑暗腐朽

抨击科举制度的黑暗腐朽也是《聊斋志异》非常主要的一部分内容,《聊斋志异》不仅抨击了试官的昏庸贪婪、科场的黑暗,如《司文郎》《叶生》等;还对科举制度毒害下的举子也作了嘲讽,如《嘉平公子》《续黄粱》等。

3.反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聊斋志异》中的很多作品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如《席方平》写官吏的昏庸贪暴,《商三官》写豪强的横行霸道,司法的黑暗腐败。而《林四娘》《公孙九娘》则描写了汉族人民的反抗和清军对汉族人民的血腥镇压,这是明末清初民族矛盾的真实反映。

4.揭示生活哲理的寓言故事

《聊斋志异》的一些故事揭示了普通民众总结出来的生活哲理,如《画皮》通过鬼魅故事说明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象,必须深究内里;《崂山道士》则告诫人们学艺切忌浅尝辄止。

二、《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1)通过披上狐妖外衣的形象,曲折反映现实生活,因而是现实主义的;

(2)借助花妖狐魅的超现实力量,来实现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因而又是浪漫主义的。

2.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聊斋志异》的人物塑造鲜明生动,小说善于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

(1)善于抓住人物不寻常的举动,描写人物的个性特征,塑造独特的艺术形象。比如《婴宁》中婴宁的笑不绝口,表现了她性格的天真烂漫以及她对封建礼教的轻视。

(2)善于通过人物的特殊癖好写活人物形象。比如《菊英》中所写的爱菊成痴,《阿宝》中的因情而痴等。

(3)刻画出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如《侠女》的侠女既有英姿飒爽、快意恩仇的一面,又有柔顺贤孝的一面。

3.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聊斋志异》善于运用矛盾冲突、细节描写,营造曲折离奇的生动情节,引人入胜。比如《促织》从不得蟋蟀的悲愁到抓获蟋蟀之喜,又到蟋蟀死去的乐极生悲,到儿子死去的悲上加悲。几经转折,写出了对天子癖好、平民遭殃的批判。

4.语言精练传神

蒲松龄创造性地运用古代文学语言,又熟练自如地运用俗语、方言、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语言运用成就。

9第7章体育教学方法 篇2

(第九章——第十四章)

第九章 民族干部政策

1.学习重点

(1)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原则;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政策、措施

(3)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少数民族干部结构的现状;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

2.学习要求及方法

本章所述均为我国民族干部的状况及政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事实,没有难解的理论问题和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学习要求就是识记知识点。

在学习时,只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完成自测题中的有关部分,即可达到学习目标。

第十章 民族经济发展政策

1.学习重点

(1)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要性;重要性

(2)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21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学习要求及方法

本章系一般介绍我国民族经济的历史与现实的状况以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没有难解的理论问题和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学习要求就是识记知识点。

在学习时,只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完成自测题中的有关部分,即可达到学习目标。

第十一章 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

1.学习重点

(1)民族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民族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民族教育的特点

(2)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民族教育政策、法制对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民族教育政策、法制建设,加速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

(3)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政策:民族文化对民族发展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贯彻落实民族文化政策,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2.学习要求及方法

本章系一般介绍我国民族教育文化的现状分析以及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的方针政策,没有难解的理论问题和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学习要求就是识记知识点。

在学习时,只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完成自测题中的有关部分,即可达到学习目标。

第十二章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1.学习重点

(1)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和作用:民族语言文字的定义;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民族语言文字的作用

(2)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态度: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一律平等;主张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主张各民族在自愿的基础上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3)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概况;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

2.学习要求及方法

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和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态度,要求能够联系实际理解。

对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要求能够识记所涉内容。

在学习时,不仅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还可充分利用网上IP课与辅导材料中的重要概念、问题解答和自测题中的有关内容。另外,应注意结合学习重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或案例分析。

第十三章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1.学习重点

(1)民族风俗习惯及其特性: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民族风俗习惯的特性

(2)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民族风俗习惯的中性作用;民族风俗习惯的混合作用

(3)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

2.学习难点

(1)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特性(2)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3.学习要求及方法

对民族风俗习惯及其特性,特别是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民族风俗习惯的特性等内容,要求能够联系实际深刻理解。

对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特别是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民族风俗习惯的中性作用;民族风俗习惯的混合作用等内容,要求能够联系实际深刻理解。

对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要求能够识记所涉内容。在学习时,不仅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有关部分,还可充分利用网上IP课与辅导材料中的重要概念、问题解答和自测题中的有关内容。另外,应注意结合学习重点、难点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或案例分析。

第十四章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学习重点

(1)宗教及其社会影响:宗教的含义;宗教的产生根源;宗教的本质和社会影响;马克思主义者对宗教的态度

(2)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

(3)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我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特点;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学习难点

(1)宗教的产生根源、宗教的本质和社会影响

(2)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与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

3.学习要求及方法 对宗教及其社会影响,特别是其中宗教的产生根源、宗教的本质和社会影响等内容,要求能够联系实际深刻理解。

对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特别是其中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与党和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等内容,要求能够联系实际深刻理解理解。

第9章 连接 (教案) 篇3

教案 113

第9章

1.教学目标

连接

(1)了解螺纹的类型及主要参数;

(2)掌握螺纹连接、预紧和防松措施、螺栓组连接的设计;(3)掌握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

(4)了解键连接的类型、特点,掌握键连接的选择及强度计算;(5)了解花键连接、无键连接、销连接等知识。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螺纹、螺纹连接及其零件的结构和类型。(2)螺纹连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3)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以及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难点

螺纹连接的受力和变形关系图 3.讲授方法: 多媒体和演示柜教学 4.理论学时:

4课时

常用的机械连接方法有机械动连接和机械静连接。机械静连接又分为不可拆卸连接:铆接、焊接、胶接等(这种连接拆卸时会损坏其中一个零件)和可拆卸连接:销连接、键连接、螺纹连接等。

除以上的连接方式外,常用的还有过盈配合连接、无键连接等。螺纹连接是采用螺纹和螺纹连接件来实现的连接。这类连接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工作可靠等特点,在各个行业及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9.1 螺纹连接

目的任务:掌握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 重点:掌握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难点: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

教学方法:利用动画演示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

9.1.1 螺纹的分类

根据平面图形的形状,螺纹可分为三角形、矩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书图9.1)等。根据螺旋线的绕行方向,可分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规定将螺纹直立时螺旋线向右上升为右旋螺纹(书图9.2a),向左上升为左旋螺纹(书图9.2b)。机械制造中一般采用右旋螺纹,有特殊要求时,才采用左旋螺纹。

根据螺旋线的数目,可分为单线螺纹(书图9.2a)和等距排列的多线螺纹(书图9.2b)。为了制造方便,螺纹一般不超过4线。

第9章 连接

教案 114 三角形螺纹主要用于连接,矩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主要用于传动。除矩形螺纹外,其他三种螺纹均已标准化。

9.1.2 螺纹的参数

以圆柱螺纹为例(图9.1)。在普通螺纹基本牙型中,外螺纹直径用小写字母表示,内螺纹直径用大写字母表示。

(1)大径d 与外螺纹牙顶(或内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的直径。(2)小径d

1与外螺纹牙底(或内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体的直径。(3)中径d

2螺纹轴向剖面内,牙厚等于牙间宽处的假想圆柱体的直径。(4)螺距P 相邻两牙在中径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5)导程S 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设螺纹线数为n,则有S = nP。

(6)升角 中径d2圆柱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轴线的平面间的夹角。

(9—1)(7)牙型角a 螺纹轴向剖面内螺纹牙两侧边的夹角。

(8)牙型斜角b 牙型侧边与螺纹轴线垂线间的夹角,对于对称牙型b = a/2。

(9)螺纹牙的工作高度h 内外螺纹旋合后,螺纹接触面在垂直于螺纹轴线方向上的距离。

图9.1 圆柱螺纹的主要几何参数

第9章 连接

教案 115 9.2 螺纹连接件及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

9.2.1 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

根据结构特点,螺纹连接有下列四种基本类型。⒈ 螺栓连接

2.双头螺柱连接

3.螺钉连接

经常拆装会使螺纹孔磨损,导致被连接件过早失效,所以不适用于经常拆装的场合。4.紧定螺钉连接

将紧定螺钉拧入一零件的螺纹孔中,其末端顶住另一零件的表面或顶入相应的凹坑中,如书图9.7所示。常用于固定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并可传递不大的力或转矩。

9.2.2 常用螺纹连接件

螺纹连接件品种很多,大都已标准化。常用的标准螺纹连接件有螺栓、螺钉、双头螺柱、紧定螺钉、螺母和垫圈。

1.螺栓

螺栓头部形状很多,最常用的有六角头(图9.2a)和小六角头两种(图9.2b)。

a)b)

图9.2 六角头螺栓

a)六角头螺栓 b)小六角头螺栓

2.螺钉

螺钉的结构形式与螺栓相同,但头部形式较多。3.双头螺柱

双头螺柱没有钉头,两端制有螺纹。结构有A型(有退刀槽,图9.3a)与B形(无退刀槽,图9.3b)之分。

a)

b)

图9.3 双头螺柱

4.紧定螺钉

5.螺母

螺母的结构形式很多,最常用的是六角螺母。按厚度不同,螺母可分为标准螺母(图9.4a)、第9章 连接

教案 116 扁螺母(图9.4b)和厚螺母(图9.4c)三种。螺母的制造精度与螺栓相同,也分为粗制和精制两种,以便与同精度的螺栓配用。图9.12d所示的圆螺母常用作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并配有止退垫圈。

a)b)c)

d)a)b)图9.4 螺母 图9.5 垫圈

6.垫圈

垫圈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被连接件的支承面积或避免拧紧螺母时擦伤被连接件的表面。常用的有平垫圈(图9.5a)和斜垫圈(图9.5b)。当被连接件表面有斜度时,应使用斜垫圈。

9.2.3 螺纹连接件的选择及注意问题

1.螺纹连接的预紧

螺纹连接的预紧是指装配时把螺纹连接拧紧,使其受到预紧力的作用,目的是使螺纹连接可靠地承受载荷,获得所要求的紧密性、刚性和防松能力。除个别情况外,螺纹连接都必须预紧。由于预紧力的大小对螺纹连接的可靠性、强度和密封性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重要的螺纹连接,还应控制预紧力的大小。

2.螺纹连接的防松

螺纹连接防松的本质就是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运动。按照工作原理来分,螺纹防松有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性防松以及粘合法防松等多种方法。

1)摩擦防松

(1)弹簧垫圈 弹簧垫圈(图9.6)用弹簧钢制成,装配后垫圈被压平,其反弹力能使螺纹间产生压紧力和摩擦力,能防止连接松脱。

图9.6 弹簧垫圈 图9.7弹性圈螺母 图9.8 双螺母

(2)弹性圈螺母 图9.7所示为弹性圈螺母,螺纹旋入处嵌入纤维或者尼龙来增加摩擦力。该弹性圈还可以防止液体泄漏。

第9章 连接

教案 117(3)双螺母 利用两螺母(图9.8)的对顶作用使螺栓始终受到附加拉力,致使两螺母与螺栓的螺纹间保持压紧和摩擦力。

2)机械防松

(1)槽形螺母与开口销 槽形螺母拧紧后,用开口销穿过螺母上的槽和螺栓端部的销孔,使螺母与螺栓不能相对转动。

(2)止退垫圈与圆螺母 将垫片的内翅嵌入螺栓(轴)的槽内,拧紧螺母后再将垫圈的一个外翅折嵌入螺母的一个槽内,螺母即被锁住,见书图9.18。(3)止动垫片

(4)串联钢丝 用低碳钢丝穿入各螺钉头部的孔内,将各螺钉串联起来,使其相互制动。使用时必须注意钢丝的穿入方向(见书图9.20,上图正确,下图错误)。

3)破坏性防松

图9.9 冲点防松 图9.10 焊接防松 图9.11 粘合防松

(1)冲点 如图9.9所示,螺母拧紧后,用冲头在螺栓末端与螺母的旋合缝处打冲2~3个冲点。防松可靠,适用于不需要拆卸的特殊连接。

(2)焊接 如图9.10所示螺母拧紧后,将螺栓末端与螺母焊牢,连接可靠,但拆卸后连接件被破坏。

4)粘合防松 如图9.11所示,在旋合的螺纹表面涂以粘合剂,防松效果良好。3.支承面的平整

若被连接件支承表面不平或倾斜,螺栓将受到偏心载荷作用,产生附加弯曲应力,从而使螺栓剖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可能比没有偏心载荷时的拉应力大得多。所以必须注意支承表面的平整问题。

4.扳手空间

设计螺纹连接时,要注意留有扳手扳动的必要空间,否则就无法装拆。各种结构情况下的扳手空间尺寸可参考机械设计手册。

5.螺栓组连接的结构设计

(1)要设计成轴对称的几何形状

(2)螺栓的布置应使螺栓的受力合理(3)螺栓的布置应有合理的间距、边距

(4)同一组螺栓连接中各螺栓的直径和材料均应相同(5)避免螺栓承受偏心载荷

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可根据第3章所学的知识计算或者参阅《机械零件手册》和《机械设计手册》。

第9章 连接

教案 118

9.3 轴毂连接

为了传递运动和转矩,安装在轴上的齿轮、带轮等必须和轴连接在一起。轴毂连接常用的方法有键、花键、销和过盈连接等。

9.3.1键连接

键连接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装拆方便,因此应用很广。键有平键、导向平键、半圆键、楔键和切向键连接等多种。

1.平键连接 如书图9.26a)所示,平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平键的上表面与轮毂槽底之间留有间隙。这种键的定心性好,装拆方便,应用广泛。常用的平键有普通平键和导向平键。

(1)普通平键 普通平键按其结构可分为圆头(称为A型)、方头(称为B型)和单圆头(称为C型)三种。

(2)导向平键 图9.12为导向平键,该键较长,键用螺钉固定在键槽中,键与轮毂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轴上零件可沿键作轴向滑移。

图9.12 导向平键 图9.13 半圆键连接

2.半圆键连接 半圆键连接如图9.13所示,键与轴上键槽均呈半圆形。与平键一样,半圆键也是侧面是工作面。半圆键连接的优点是装拆较方便,缺点是键槽较深,对轴的削弱较大,所以只适用轻载连接。

3.楔键连接和切向键连接(1)楔键连接

楔键连接的主要缺点是键楔紧后,轴和轮毂的配合产生偏心和偏斜,因此楔键连接一般用于定心精度要求不高和低转速的场合。

(2)切向键连接

9.3.2花键连接

花键连接按其齿形不同,有矩形花键、渐开线花键和三角形花键。前两种应用较多。

9.3.3销连接

销的主要用途是固定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也用于轴和轮毂的连接或其他零件的连接,通常只传递不大的载荷。销还可以用于安全装置中作为过载剪断元件,称为安全销,第9章 连接

教案 119 当过载时,销即断裂,以保证安全。

销的型式较多,有圆柱销、圆锥销及其他特殊形式的销等。书图9.32所示即为圆锥销在轴毂连接中的应用。

图9.14 花键连接

图9.15 销连接 图9.16 过盈连接

9.3.4过盈连接

如图9.16所示,过盈连接是利用轴与轮毂孔两配合零件间的过盈(轴的尺寸略大于毂孔的尺寸)而构成的一种连接。过盈连接装配后,由于轮毂和轴的弹性变形,在配合面间产生很大的压力,工作时靠压力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转矩或轴向力。

第9章考试题 篇4

一、填空题 保温隔热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保证其经常处于__状态。2 隔声主要是指隔绝__声和隔绝__声。3 安全玻璃主要有__和__等。

二、选择题 中空玻璃属于其中的一种。

A 饰面玻璃

B 安全玻璃

C 功能玻璃

D 玻璃砖

土木工程材料的防火性能包括__。

①燃烧性能 ②耐火性能 ③燃烧时的毒性 ④发烟性 ⑤临界屈服温度。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3 建筑结构中,主要起吸声作用且吸声系数不小于__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A 0.1

B 0.2

C 0.3

D 0.4

三、是非判断题 防火涂料一般由粘结剂、防火剂、防火隔热填充料及其它添加剂组成。2 多孔吸声的主要特性是轻质、多孔,且以较细小的闭口孔隙为主。3 釉面砖常用于室外装饰。4 大理石宜用于室外装饰。三元乙丙橡胶不适合用于严寒地区的防水工程。

四、问答题 色彩绚丽的大理石特别是红色的大理石用作室外墙柱装饰,为何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色、褪色?某绝热材料受潮后,其绝热性能明显下降。请分析原因。广东某高档高层建筑需建玻璃幕墙,有吸热玻璃及热反射玻璃两种材料可选用。请选用并简述理由。请分析用于室外和室内的建筑装饰材料主要功能的差异。北方某住宅工地因抢工期,在12月涂外墙乳胶。后来发现有较多的裂纹,请分析原因。某住宅水池需选用防水材料,有两种防水涂料可供选择: A、沥青基防水材料 B、水泥基防水涂料传统建筑防水材料与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有何区别? 广州地铁坑口站二层站厅拱顶采用阻燃轻质吸声材料喷粘,该材料为碎纸、废棉絮等经防火和防虫处理制成。使用该材料后声环境大为改善,且经热工测试,当屋顶外壁温度较高时,室内温度较喷粘前降低。请分析原因。吸声材料与绝热材料的气孔特征有何差别?干燥 2 空气

固体 3 钢化玻璃 夹层玻璃 1 C 2 B 3 B 对错错错错

答:大理石主要成份是CaCO3,当与大气中的SO2接触会生成硫酸钙,使大理石变色,特别是红色大理石最不稳定,更易于反应从而更快变色。答:当绝热材料受潮后,材料的孔中有水分。除孔隙中剩余的空气分子传热、对流及部分孔壁的辐射作用外,孔隙中的蒸汽扩散和分子的热传导起了主要作用,因水的导热能力远大于孔隙中空气的导热能力。故材料的绝热性能下降。

答:高档高层建筑一般设空调。广东气温较高,尤其是夏天炎热,热反射玻璃主要靠反射太阳能达到隔热目的。而吸热玻璃对太阳能的吸收系数大于反射系数,气温较高的地区使用热反射玻璃更有利于减轻冷负荷、节能。答:①装饰性方面。室内主要是近距离观赏,多数情况下要求色泽淡雅、条纹纤细、表面光平(大面积墙体除外);室外主要是远距离观赏,尤其对高层建筑,常要求材料表面粗糙、线条粗(板缝宽)、块形大、质感丰富。②保护建筑物功能方面。室内除地面、裕厕、卫生间、厨房要求防水防蒸汽渗漏外,大多数属于一般保护作用;室外则不同,饰面材料应具有防水、抗渗、抗冻、抗老化、保色性强、抗大气作用等功能,从而保护墙体。③兼具功能方面。室内根据房间功能不同,对装饰材料还常要求具有保温、隔热,或吸声、隔声、透气、采光、易擦洗、抗污染、抗撞击、地面耐磨、防滑、有弹性等功能;而外墙则要求隔声、隔热、保温、防火等功能。答:每种乳液都有相应的最低成膜温度。若达不到乳液的成膜温度,乳液不能形成连续涂膜,导致外墙乳液涂料出现裂纹。一般宜避免于10℃以下施工,若必须于较低温度下施工,应提高乳液成膜助剂的用量。此外,若涂料或第一道涂层施涂过厚,又未完全干燥即施涂面层,由于内外干燥速度不同,造成涂膜开裂。

答:对于水池外防水,A、B均可;对于水池内防水,宜选用B。因水泥基防水涂料,如“确保时”等,无味无毒,耐久性、耐腐蚀性好,比混凝土及砖石等材料粘结力强,更为有利。

答:传统建筑防水材料指传统的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沥青涂料等防水材料。这类材料有对温度敏感、拉伸强度和延伸率低、耐老化性能差的缺点。尤其是用于外露防水工程,高温、低温特性都不好,易老化、开裂等。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新”字包括材料新及施工方法新。如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以及新型的刚性防水材料,堵漏材料等。

答:因该阻燃轻质吸声材料是轻质、疏松的纤维状材料,具有绝热材料的结构特点。经检测,其保温隔热性能与玻璃棉相近,故喷粘后可有一定的隔热效果。

上一篇:新的融资方式下一篇:一场难忘旅行作文500字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