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管理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_201

2024-07-07

食堂管理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_201(精选7篇)

食堂管理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_201 篇1

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题(卷)

单位 姓名 职务 得分

一、填空(10题 每题5分 共50分)

1、《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于 年 月 日 起实施。

2、食品处理区分为、、。

3、加工经营场所选址应距离粪坑、污水池、垃圾场、旱厕等污染源 米以上。

4、食品处理区应按照、、、的 流程布局,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宜为 的单一流动,并应防止 在存放、操作中产生。

5、粗加工操作场所内应至少分别设置 和 的清洗水池,水产品的清洗水池宜,应设专用于 等清洁工具的清洗水池,各类水池应以 标明其用途。

6、操作人员进入专间前应更换,并将手、,工作时宜戴。

7、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

8、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 高于 或低于 的条件下存放。

9、餐饮业经营者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 或 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食品卫生安全负

责任。

10、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管理人员,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二、是非题(10题 每题3分 共30分)

1、所有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

2、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3、贮存食品的场所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4、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在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 低于70℃。()

5、食品添加剂存放与其他食品原料一样。()

6、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 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7、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

9、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10、严禁无证经营及超许可范围制售食品。()

三、问答题(2题 每题10分 共20分)

1、食品卫生管理员主要职责有哪些?

2、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什么要求?

答 案

一、填空 1、2005、10、1;

2、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 3、25;

4、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先进先出;交叉污染;

5、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独立设置;拖把;明显标适;

6、清洁的工作衣帽;洗净、消毒;口罩;

7、不得少于2年 8、60℃、10℃;

9、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全面;

10、食品安全管理

二、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问答题

1、《规范》第四章、二十六条、一至八项。

2、《食品安全法》二十七条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_试题及答案 篇2

1、霍桑试验的结论是什么?

2、简述德尔菲法的要点。

3、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论点。答案:

1、霍桑试验的结论是:

(1)职工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

(2)企业中不仅有正式组织,而且广泛存在“非正式组织”;

(3)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如参与制、交流制、面谈制、美化工作环境、目标管理、分权、管理幅度等;

(4)存在着霍桑效应。对于新环境的好奇与兴趣是可以取得较佳的成绩的,至少在最初阶段是如此。

2、德尔菲法,也称专家意见法,是由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首创并用于预测和决策的方法。其具体做法是:由预测部门根据预测目标的性质,采用函询调查的方式,向有关专家征询意见,然后将专家意见归纳整理,用匿名的形式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求专家意见。如此经过多次反复征询和筛选,专家意见渐趋一致,最后供决策者进行决策。

3、管理幅度是受许多具体因素影响的:(1)管理者自身素质。(2)下属素质。(3)工作性质。(4)职能机构的效率。(5)信息沟通的难易程度。(6)企业规模。4、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通过一项研究提出“双因素论”。一方面是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满足后就没有不满,得不到满足则产生不满,赫茨伯格把这类因素统称为“保健”因素;另一方面,人们对诸如成就、赏识(认可)、艰巨的工作、晋升和工作的成长、责任感等,如果得到满足则感到满意,得不到满足则没有满意感(但不是不满)。他把这一类又统称为“激励”因素。赫茨伯格认为,只有靠激励因素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五、论述题:

1、如你是某公司主管,为了提高公司效率,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答:-思想政治工作--世界观教育--国情教育--改革意识教育等等 奖惩--工作设计--职工参加管理--培训激励-榜样激励

2、用你所经历的一事来说明领导者在进行沟通中应注意的事项

答:在管理活动中,有信息沟通,就有沟通障碍,沟通障碍不可避免。管理者的任务在于正视障碍,并努力去排除它们,为有效的信息沟通创造条件。实现有效沟通有以下准则:

(1)明确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2)培养“听”的艺术。对管理人员来说,“听”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较好的“听”,也就是要积极倾听。

(3)创造一个互相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企业经理人员不仅要获得下属的信任,而且要得到上级和同僚们的信任,必须明白信任不是人为的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诚心诚意争取来的。

(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

(5)建立特别委员会,定期加强上下级的沟通。特别委员会由管理人员和第一线的工人组成,定期互相讨论各种问题。(6)非管理工作组。当企业发生重大问题,引起上下关注时,管理人员可以授命组成非管理工作组。该工作组由一部分管理人员和一部分工人自愿参加,利用一定的时间,调查企业的问题,并向最高主管部门汇报,最高管理层也要定期公布他们的报告,就某些重大问题或“热点”问题在企业范围内进行。

(7)加强平等沟通,促进横向交流,通常企业内部的沟通以与命令链相符的垂直沟通居多,部门间、车间之间、工作小组之间的横向交流较少,而平等沟通却能加强横向的合作。这一方式对组织间沟通很奏效。3。试述管理的人本原理。

答案:(1)管理人本原理的内容:管理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位置,人是管理的目的;重视人的需要,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2)人本原理在管理实际中的应用 ①重视人的需要

A、通过认识人的需要去实现对人的管理

B、通过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去实现对人的管理

C、通过唤起和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去实现更为积极主动的管理

②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4、“管理包含很大的艺术成分,它是一个科学和艺术的混合体。”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因此,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促使人们既注重对管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研究管理原理有怎样重大的现实意义? 答案:管理学原理是对现实管理现象的一种抽象,是大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升华,它指导一切管理行为,即对于做好管理工作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1)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认识和掌握管理原理之后,管理工作就有了指南,对于建立管理组织、进行管理决策、制定规章制度等也就有了科学依据,在管理工作中避免了盲目管理的可能。

(2)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规律,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管理工作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各类管理工作都具有共同的基本规律,管理者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规律,才能在面对纷繁杂乱的局面时,做到胸有成竹,管理也显得井井有条。研究管理原理,能加速人们掌握现代管理基本规律的过程,使人们更快地形成自己的管理哲学,以应付瞬息万变的世界,提高人类社会的实践能力。(3)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手段。掌握了管理原理,才能依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利用管理原理中的相关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方法与方式,使管理行为制度化、规范化,使管理的许多常规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总之,研究管理原理,完善并掌握管理原理是为了指导一切管理行为。它有助于强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益,充分发挥组织的功能,实现管理的基本目标。

7、试述管理的系统原理。

答案:为了实现优化科学管理的目的,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树立系统的观点,根据系统的观点去认识管理系统和指导管理活动,从管理系统的整体出发去处理工作中的各项事务,这就是管理系统原理。系统原理的要点主要有:

(1)整体性原理(2)动态性原理(3)开放性原理

(4)环境适应性原理(5)综合性原理 8.什么是管理学,它有哪些特点? 答案:

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性。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学科,无论是宏观管理学还是微观管理学,都需要以管理学原来作为基础来加以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或专门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2)综合性或多科性。由于管理活动非常复杂,影响管理活动的因素多种多样,要搞好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到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要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所以,从它要综合利用多种学科的成果才能发挥其作用来看,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3)历史性。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总结、摒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管理历史发展和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就难以理解管理学发展的依据,也就难以把握管理学的发展趋势,更谈不上用它来指导管理实践了。

(4)实践性或实用性。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是为管理者提供从事管理活动的游泳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实用性学科。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同时,有效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时间才能带来实效。

1、A公司是一家软件开发企业,员工大多都是刚毕业

一、两年的年轻人。A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刚毕业的年轻人应该比较喜欢挑战,因此他向公司领导提出制订关于强调表彰、提升、给予更大的个人责任和股票期权计划等更具挑战性的员工激励计划,但计划交由员工讨论时,员工们却对此不感兴趣,他们向公司抱怨他们加班太多、薪水不够高、休假太少等。问题:

a)请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员工的抱怨

b)公司要激励员工,目前应着手的行动是什么?

答:(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当某一级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这一级的需要便中止了它的作用,而且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已经满足时,高层次需要才能对人起激励作用。

A公司有人抱怨薪水太少,加班太多等这都表明了他们的较低层次的需要社会需要、安全需要甚至生理需要都还没有满足,这样人力资源程序经理所提计划涉及的这些高层次需要就没有办法激励员工。

(2)应立即解决员工提出的的问题,满足其较低层次的需要,然后再设计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激励方案。,并说明这种领导作风的主要观点和方法。(1)、这位领导的作风属于利克特提出的四种管理方式之一:群体参与式。(2)、采取这种管理方式的领导(主管)人员对下属在一切事务上抱有充分的信心和给予信任,总是从下属那儿获取设想和意见,并且积极地加以采纳。

(3)、对于确定目标和评价实际目标都是从亲身的实战出发,组织群众参与,并给予奖赏,从而得到员工的尊敬和追随。(4)、更多的从事上下级之间与同事之间的沟通。鼓励各级组织做出决策,本人也作为群体成员同其他的下属一起工作。他属于既关心任务又关心为他工作的人们的领导。

3、甲研究所设备先进,人才济济,但却一直没有很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该所负责人王所长采用“重金悬赏”的方法。他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管理研究人员,他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迟到3分钟要罚款100元。为此,员工有时为准时到达,不惜打出租车上班,该所员工的出勤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一次行业研讨会,规模相近的乙研究所发布了几项

重要科研成果,并介绍了经验。他们认为每个员工都希望做好工作,为此推行了“弹性工作制”以及研究人员自主组合、自主管理的方法。问题:

(1)甲研究所对人性的假设是经济还是自我实现的?

(2)这种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持有这种假设的主管人员的管理特点是什么?(3)乙研究所对人性的假设是经济的还是自我实现的?

答:(1)甲研究所是“经济人”假设。(2)人的行动总是理性的,并从物质报酬中得到满足。具有这种观点的主管人员,把金钱看作是管理的主要手段,并以此方法促使下属人员努力工作。同时,这些主管人员,还会创造一种促使人们只关心个人利益的竞争环境。

(3)“自我实现人”假设。

5、某厂有一位青年工人,平时表现不太好。其父母是高干,对他要求很严,非常关心他在厂里的表现。有一次,他在一项工作中表现得很好,厂里决定鼓励他。在这项工作完成后,评比中给他评了个三等奖,奖金为100元钱,厂领导决定用100元钱买一个印上“奖”字的皮包,作为奖品奖给他。结果,从此以后他刻苦学习、积极努力工作,年年都被厂里评为劳动模范。

针对这个青年工人的实际情况,请你运用期望理论来分析。

答:(1)根据激励的期望理论:激励==效价*期刻率

(2)这位青年工人家中有钱(父母为高干),100元的奖金,作为钱的效价对他并不高,对他就不会有多大的激励力而印有奖字的奖品满足了他对重的需要,这个效价高。

(3)另外,作好了一项工作,就受到奖励,使他感到只要自己努力,作好工作的期望是很高的。

(4)所以从此就大大提高了他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受到人们的尊重。

答:他提出的新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点包括:(1)因为每个事业部生产的产品没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把它们独立开来经营不会影响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

(2)每个事业部集中生产、营销和财务职能的力量来经营特定的产品,便于协调,有针对性,效率高;(3)把事业部转换为上市公司,使经理拥有了更大经营自主权与独立性,有利于他们发挥企业家精神;而且变为上市公司后要接受公众的监督,要为经营业绩负责任,有利于激励经理们为本事业部创造更高利润。(4)事业部独立出来变为上市公司后,互相的经营业绩不用加总计算到总部的业绩里去,使经营好的事业部不用承担经营不好的事业部的亏损结果,经理更有动力经营。(5)减少了各公司的管理费用,因为总公司可以低息借入资金,然后贷给各子公司,减少了财务费用;子公司可从总公司获得行政管理、技术支持、公共关系、会计与法律服务等方面共享所需的资源,可以降低这些费用。

食堂管理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_201 篇3

一、名词解释

1、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是按照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对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充分发挥整体运行功能,以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管理活动过程。

2、组织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3、医院人事管理 主要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原理和方法对其所属工作人员的录用、聘任、任免、调配、培训、奖惩、工资、福利、退休等一系列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的总称。

4、护理管理 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护理实践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主要研究护理管理现象和规律,通过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五个管理职能,达到保证护理管理效率的目的。

5、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6、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7、管理 管理(manage)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8、医院 医院是运用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对病人或特定人群进行防病、治病,提供保健服务的场所,备有一定数量的病床、医务人员和必要的设备,通过医务人员的集体协作,以达到对住院或门诊病人实施诊疗护理与防病工作的医疗事业机构。

9、医院组织

10、医疗管理 医院的医疗管理是指对医院医疗活动全过程所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使之处于应有的状态,并对变化了的客观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达到最佳医疗效率和医疗效果的目的。

11、质量管理

12、医疗纠纷 所谓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患双方之间因患者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与医方发生的争执。

二、简答题

1、医院的分类:

(一)按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层次划分,医院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医院.一级医院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服务的基层医院,位于三级医疗网的底部。主要包括:农村乡、镇卫生院,地市级的区医院和相当规模的工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二级医院: 跨几个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地区性医院和地区性医疗预防技术的中心,是三级网的主要层次。主要包括:各地一般市及县医院以及省、直辖市的区级医院。三级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的技术中心,位于三级网的顶部。主要包括:中央、省、市直属的城市大医院及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二)按收治范围,医院可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三)按运行目标,医院可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院。

营利性医院的运行目标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其税后利润可以给予投资者一定的回报。一般包括政府医院、企业医院和社区医院等。

非营利性医院则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是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其盈利只能用于自身的扩大再生产,不能以分红的形式给出资者回报。一般包括私立医院、股份制医院、中外合资医院等。

2、医院病床设置的原则: 1.合理布局的原则;

2.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则; 3.服从医院等级的原则; 4.效益与动态管理的原则; 5.保证重点反映特色的原则。

3、医疗管理的职能 1.制定医疗管理计划

2.合理组织医疗技术力量 3.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4.做好医疗活动中的协调 5.检查评定医疗效果

4、医疗安全的意义 医疗安全的重要意义 1.医疗安全室是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 2.医疗安全是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指标;

3.医疗安全是保证病人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5、我国医院感染的的基本特征 1.医院规模越大,医院感染越多; 2.医院感染重点发病科室:内科、外科和儿科。

3.主要感染部位:下呼吸道、外科切口、泌尿道和胃肠道感染。4.重点人群:肿瘤、血液疾病、营养代谢、免疫疾病等。

6、医院的功能 医院的功能 1.医疗 2.教育 3.科研

4.预防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7、医院部门划分的原则

(一)诊疗部门

临床科室是医院诊疗组织的主要组成单位,它的划分大致有以下类型: 1.按治疗手段分科; 2.按治疗对象分科; 3.按病种分科;

4.按人体系统及器官分科。(二)辅助诊疗部门

它主要包括医院的医技科室,如药剂、营养、放射、检验等科室。(三)护理部门

护理部门由护理部统一领导,包括住院护理、门诊护理、保健护理和医技护理等。

(四)机关职能管理与后勤保障管理

机关职能管理部门包括两大类:

(1)党群部门,主要有党办、团委、工会等;

(2)行政组织系统,主要有医院管理办公室、医务科、院长办公室、人事科和财务科等。2.后勤保障部门 目前主要是总务科

(五)其他部门

常见的有科研教学部门、临床实验室或研究室以及各种委员会(包括医疗事故鉴定会、药事管理委员会、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等)

8、医院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 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岗位设置

(二)人员配备

(三)人员培训

(四)人员考核

(五)人员奖惩

(六)劳动人事统计和人事档案管理

9、医院急诊科的特点。1.时间性特别强; 2.随机性比较大; 3.病种涉及面广; 4.任务重、责任大; 5.医疗纠纷多。

10、按护理方式分工,医院护理工作有哪几种类型?

(一)个案护理

(二)责任制护理

(三)功能制护理

(四)小组包干护理(五)混合制护理

(六)特殊包干护理

三、问答题

1、医院的性质和功能?

(一)医院的性质1.福利性;2.生产性;3.经营性。

(二)医院的功能1.医疗2.教育3.科研4.预防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

2、医院人员编制的影响因素?

1.医院内部因素:(1)医院承担的任务;(2)医院专科特色及学科发展;(3)医院的软、硬件条件;(4)医院的内部管理体制。

2.医院外部因素: 包括服务人群的人口学特征,经济特征,地理环境,人事,工资制度,计划生育,医疗保险制度等政策性因素。

3、医院质量评价的内容及特点?

(一)医疗基础条件质量(结构质量)

包括:人员(教育背景、资格、人员结构等)、医疗技术、仪器设备等。

(二)医疗工作环节质量(运行质量)

主要指医疗技术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三)医疗服务终末质量(成果质量)

对主要质量指标的评价,如病死率、治愈率、平均住院天数等。

4、我国医院的发展趋势?

(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二)专业分工精细和多学科协作;

(三)医疗设备先进和医院建筑的现代化;

(四)医院从医疗型转向医疗、预防、保健型;

(五)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

(六)重视人才建设,大力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

5、我国医院的组织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医院组织的主要类型

(一)直线组织

此组织类型只适合于规模较小、管理层次较为简单的医院如街道、地段医院等一级医院。

(二)直线参谋组织

此组织类型比较适合中等规模的医院,如我国的区、县中心医院等二级医院。

(三)矩阵组织

此组织类型适合于医疗任务重,业务情况复杂,辅助诊疗技术高,科研任务重的大型医疗单位。

(四)其他复合组织类型

6、医院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

一、流程图

二、因果分析图(又叫鱼刺图)

三、分类法

四、排列图(也叫帕累托图)

五、直方图

六、控制图

七、相关图

八、甘特图

完!

第九章

医疗安全管理

第一节

医疗安全概述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分工越来越细,复杂的医疗行为过程与各个专业和个人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侵袭性的检查和治疗越来越多,加上各个患者的机体反应也多种多样,造成医疗不安全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医疗安全的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医疗安全的概念

病人在医院医疗过程中,凡是由于医疗系统的低能状态或医疗管理过失等原因而给病人造成允许范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均属医疗不安全。

医疗安全或不安全是相对的,不同时期,不同的主客观条件有不同的标准,在评价医疗安全与不安全时,不能超越当时所允许的范围和限度,在制订医疗安全标准时,应以时代所允许的范围秘限度为依据,如限于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客观条件,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或难以避免的后遗症时,不能认为是医疗不安全。

二、医疗安全的重要意义

1、医疗安全是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

2、医疗安全是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指标。

3、医疗安全是保证病人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第二节

病人的权利

所谓病人的权利是指病人应该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因为每个人都可能生病,但不一定就医,因此严格意义上说讨论病人权利问题应限于是患病并去医院就诊的人即医院的病人。

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有特殊之处:

1、在医患关系中病人处于脆弱和依赖的特殊关系。

2、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了解病人的隐私。

3、病人的求医行为隐含着对医生的信任。

一、病人的基本权利

病人拥有的基本权利包括:医疗权、自主权、知情同意权、保密权和隐私权。也就是对医务人员来说,他们有提供医疗服务,尊重病人的意愿,向病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取得病人自愿的同意,保守秘密和保护隐私的义务。

(一)病人的健康权和医疗权

医疗权是病人最基本的权利,是生命健康权的延伸。不能保证公民起码的医疗权,健康权就是一句空话。除了宏观上的医疗权和健康权,医疗权和健康权还有微观上的特定权利。其特定的权利包括几个方面:

1、任何病人都享有医疗权利:

2、病人享有的医疗权应是平等的:

3、病人有获得尊重人的医疗服务的权利:

4、病人有权监督自己医疗权利的实现:

5、病人有权拒绝治疗和拒绝参加医学实验:

6、病人拥有要求节省医疗费用并了解费用花费情况的权利:

(二)自主权

病人的自主权是指病人就有关自己的医疗问题作出决定的权利。这些基于病人的自主性。自主性包括以下几种含义:

1、自主性是指一个人的自愿决定和行动,即不是在强迫、强制或不正当的影响下作出的决定和行为。

2、自主性是指在作出决定前病人知道面前有种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以及这些选择带来的种种后果,经过评价和权衡利弊,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

3、自主性是指病人作出的决定是经过理智的分析,与其一贯态度和价值观念一致,而不是人们的一时感情冲动。

4、自主权是具有行为能力的病人作出的决定。如果病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则由其监护人作出决定。

(三)知情同意权

知情同意权是病人自主权的延伸,集中体现了医生对病人和病人自主权的尊重。作好知情同意权可以保护病人和受试者避免到伤害,最大限度地保护并有利于社会中所有的人,有助于行使病人的自主权,有助于增进医患关系。

(四)保密权

病人的保密权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为患者保密; 二是对患者保密;

病人的保密权是自主权的延伸,对病人的隐私保密是医生的职业道德。

(五)隐私权

隐私是一个人不容许他人随意侵入的领域,指个人生活中不愿向他人公开或为他人知悉的秘密。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个人不愿公开的有关私生活的事实不被公开的权利。

二、法律权利

病人的法律权利是指法律赋予病人享有的某种权益。对于病人拥有的法律权利,病人能依法来实施某种行为以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可依法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或者抑制一定行为以求自己权利的实现。病人拥有要求国家机关依据法律,运用强制手段来保护和协助实现其权利。

(一)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是人权的一部分,《民法通则》规定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生命健康权是人身权中最重要的基本权利,是指公民依法对自身所享有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人身权利。因为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过失而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就侵犯了病人的生命健康权。

(二)肖像权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具有肖像的占有权、创制权和使用决定权。如果医院或医务人员虽经病人本人同意拍摄和使用了其肖像,但其后改变使用途径或范围,例如由科研存档转为广告,就构成了对肖像权的侵害。但是凡为了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而非使用公民肖像不可时,未经本人同意使用的,不构成侵权。

(三)名誉权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现在名誉纠纷日益增多,医院可能因为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四)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个人不愿公开的有关私生活的事实不被公开的权利。侵害病隐私权的行为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刺探或以其他方式了解病人的隐私,二是泄露因业务或职务关系掌握他人的秘密。确定是否存在侵害隐私权并不是以是否故意或过失为要素条件,只要泄露了病人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秘密就可构成侵害隐私权。第三节

医疗纠纷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纠纷的例数日趋增多。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抽样调查统计,1991年,全国100家大型医院共发生医患纠纷232件,其中提起诉讼的只有10件,而到1998年,全国100家大型医院共发生医患纠纷1400件,其中诉诸法律的有588件,占纠纷总数的42%。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管理者、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医疗纠纷概述

所谓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患双方之间因患者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与医方发生的争执。其特征是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的认定有分歧,分歧的焦点是对医疗后果(主要指不良后果)产生的原因、性质和危害性的认识差距。病人及其家属要求追究发生不良后果的责任并要求对造成的损害进行经济赔偿,这种医患之间双方的纠葛只有通过行政协调或法律裁决才能得以解决。要构成医疗纠纷必须满足纠纷的主体是医患双方,是因为不良后果产生的分歧,不良后果是因为诊疗过程中的行为造成的。医疗纠纷的分类

二、医疗纠纷的原因

1、医院方面的原因:

(1)医疗事故引起的纠纷:(2)医疗差错引起的纠纷:(3)服务态度引起的纠纷:(4)不良行为引起的纠纷:

2、病人方面的原因:

(1)缺乏医学知识和对医院规章制度不理解。

(2)病人及家属不良动机造成的纠纷,极少数病人及家属企图通过吵闹来达到某些目的。

(3)病人对医学的期望过高。

三、医疗纠纷增长的原因

1、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知识水平提高和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病人开始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2、有些医疗主体因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等原因造成医德水平降低,服务态度下滑,造成医疗纠纷。

3、医疗技术日新月异,但新技术的使用还存在许多未知的情况,可能带来一些新的医疗纠纷。

4、医患之间的关系因医疗保险的实施而呈现多元化。医疗保险的实施使原来医患两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医、患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可能带来一些新的纠纷。

三、医疗纠纷的处理

当医疗纠纷出现时,即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的认定有分歧时,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处理,首先是当事的医疗机构和病人及其家属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协商解决。在自行协商解决不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调解的方式有4种:

四种调节方式:

1、行政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出面召集发生纠纷的医患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协调双方的立场和要求,最终解决纠纷;

2、律师调解;

3、仲裁调解;

4、诉讼调解

第四节

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最严重的医疗不安全,发生医疗事故,从客观上讲是医生和患者都不愿意接受的现实,但又是很难避免的,因为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1987年6月国务院发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为医疗事故的界定、处理提供了依据。

一、医疗事故的界定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因为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件。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对医疗事故的界定作了明确的规定,认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下列5个条件:

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因诊疗护理工作是群体性的活动,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人,还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后勤管理等人员。

2、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过失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两种心理状态所造成或因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危害结果。

3、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

4、给予病员造成危害的结果必须符合“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不及这种程度,不认定为医疗事故。

5、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必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在多因果关系时要具体分析各自原因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二、医疗事故的分级和分类

医疗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两类,医疗事故是指责任人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为主要原因所致的事故。医疗技术事故是指责任人因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为主要原因导致诊疗护理失误所致的事故。(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取消了这种分类方法)

根据对病人造成的不良结果将医疗事故分为三级:

一级医疗事故:指行为人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

二级医疗事故:指行为人过失直接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严重功能障碍。二级医疗事故分为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和二级乙等医疗事故

三级医疗事故:指行为人的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残废或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分为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和三级乙等医疗事故。

三、医疗事故的处理

1、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参照医疗纠纷)

2、医疗事故的鉴定

3、医疗事故的处理:(1)对责任人的处理;(2)赔偿的费用

四、医疗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1、鉴定委员会的组成

2、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的不统一

3、对医疗事故的处理:(1)对责任人;(2)赔偿问题 第五节

医疗安全防范

面对医疗风险,医院需要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事故处理管理制度以进行医疗安全防范。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事故处理模式。在我国主要存在4种模式:

一、重点病人医疗管理和医疗事故、纠纷并行管理模式

即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管理的一个部分,通过加强重点病例的医疗管理来防范医疗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建立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处理制度。

二、医疗缺陷管理与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管理并行的管理模式

医院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进行医疗安全管理,将医疗安全管理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探索医疗缺陷控制办法,制订医疗缺陷标准,控制医疗缺陷,同时对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由专人进行管理。

三、单纯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处理管理模式

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医疗安全管理模式。在我国仍有许多医院只是单纯进行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工作,而未进行医疗安全防范。

四、以病人为中心,以安全防范为重点的系统化医疗安全模式(1)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安全管理就是安全优质服务管理。

(2)医疗安全管理全面纳入全面质量管理(TQM),使之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3)医疗安全保障立足于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4)建立院、科两级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

(5)逐步完善和规范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医疗事故的鉴定

医疗事故的鉴定结果,是事故处理最直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更注重鉴定的公正性,对鉴定的主体和程序有了较详细的规定。首先,新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将鉴定主体由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转为“医学会”。医学会具有中立性和学术性的特点。其次,对可能涉及到公正问题的程序做了明确的规定。一是建立鉴定专家库;二是规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单数,实行合议制;三是对回避制度作了更完备的明确规定。对责任人的处理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

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此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赔偿的费用

1、医疗费;

2、误工费;

3、住院伙食补助费;

4、陪护费;

5、残疾生活补助费;

6、残疾用具费;

7、丧葬费;

8、被抚养人生活费;

9、交通费;

10、住宿费;

食堂管理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_201 篇4

一、填空题

1、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鼓励个人和组织对药品流通实施社会监督。对

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有权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和控告。

2、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其药品购销行为负责,对其销售人员或设立的办事机构以本企业名义从事的药品购销行为承担法律责

任。

3、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储存或者现货销售药品。

4、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对其购销人员进行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档案中应当记录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及接受培训的人员。

5、药品生产企业只能销售本企业生产的药品,不得销售本企业受委托生产的或者他人生产的药品

6、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销售药品时,应当开具标明供货单位名称、药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号、数量、价格等内容的销售凭证。

7、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采购药品时,应按规定索取、查验、留存供货企业有关证件、资料,并按规定索取、留存销售凭证。

8、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本条前款规定留存的资料和销售凭证,应当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9、药品说明书要求低温、冷藏储存的药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低温、冷藏设施设备运输和储存。

10、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

等方式向公众赠送处方药或者甲类非处方药。

11、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为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经营药品提供

场所,或者资质证明文件,或者票据等便利条件。

12、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药品经营企业不得改变经营方式。

13、药品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药品经营许可证》许可的经营范围

经营药品。

14、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

众销售处方药。

二、问答题

1、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销售药品时,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加盖本企业原印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

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二)加盖本企业原印章的所销售药品的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

(三)销售进口药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派出销售人员销售药品的,除本条

前款规定的资料外,还应当提供加盖本企业原印章的授权书复印件。

授权书原件应当载明授权销售的品种、地域、期限,注明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号码,并加盖本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者签

名)。销售人员应当出示授权书原件及本人身份证原件,供药品采购

方核实。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药品生

产、经营企业应当对其购销人员进行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

识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档案中应当记录培训时间、地点、内容

及接受培训的人员。)

(二)药品生产、批发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

(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销售药品时,应当开具标明供货单位

名称、药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号、数量、价格等内容的销售凭证。)

(三)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未按照规定留

存有关资料、销售凭证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采购药品时,应按

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索取、查验、留存供货企业有关证件、资料,按本

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索取、留存销售凭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本

条前款规定留存的资料和销售凭证,应当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

1年,但不得少于3年。)

《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

1、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鼓励个人和组织对药品流通实施社会监督。对

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有权向举报和控告。

2、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其药品购销行为负责,对其或

设立的办事机构以本企业名义从事的药品购销行为承

担。

3、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地址以外的场所或者药品。

4、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对其人员进行药品相关的法律、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档案中应当记录培

训、、内容及。

5、药品生产企业只能销售,销售本企业

受委托生产的或者他人生产的药品。

6、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销售药品时,应当开具标

明、药品名称、、、、等内容的销售凭证。

7、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采购药品时,应按规定索取、查验、留存供

货企业有关、,并按规定索取、留存凭证。

8、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本条前款规定留存的资料和销售凭证,应当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年,但不得少于年。

9、药品说明书要求低温、冷藏储存的药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

当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低温、冷藏设施设备和。

10、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以搭售、买药品赠药品、买商品赠药品

等方式向公众赠送或者。

11、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为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经营药品提

供,或者,或者票据等便利条件。

12、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药品经营企业不得改

变。

13、药品经营企业应当按照许可的经营范

围经营药品。

14、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

众销售。

二、问答题

食堂管理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_201 篇5

培训考试题

姓名单位成绩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一、判断(共20分,错的打“×”,对的“√”,每小题2分):

()1.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2.未取得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

()3.烟花爆竹批发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3年。()4.可以携带烟花爆竹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5.对未经许可经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将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非法运输活动,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6.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实行企业申请、分级发证、属地监管的原则。

()7.火灾监测由热、火焰、烟气或可燃气体传感装置来实现。()8.电气线路严禁采用绝缘电线明敷设或穿塑料管敷设。()9.批发企业对非法生产、假冒伪劣、过期、含有违禁药物以及其他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烟花爆竹,应当退还原进货单位。()10.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可以在城市建成区内设立烟花爆竹储存仓库。

二、单选(共20分,每小题2分):

1、《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令第()号。

A、61B、65C、452、生产经营单位的()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A、安全管理人员B、股东C、主要负责人

3、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的有效期限由发证机关确定,最长不超过()年。

A、1B、3C、24.根据结构与组成、燃放运动轨迹及燃放效果,烟花爆竹产品分为()大类。

A、2B、9C、14

5.烟花爆竹是以()为原料制成的工艺美术品,通过着火源作用燃烧(爆炸)并伴有声、光、色、烟、雾等效果的娱乐产品,同时又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A、烟火药B、黑火药C、火药

6.专业燃放类烟花爆竹产品使用()字体注明“专业燃放”。

A、红色B、绿色C、黄色

7.烟花爆竹产品每件毛重不超过()kg。A、20B、30C40

8.零售场所的面积不小于()平方米,其周边()米范围内没有其他烟花爆竹零售点,并与学校、幼儿园、医院、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加油站等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设施等重点建筑物保持()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A、1050100B、20100200C、10601509、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在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载明的储存(零售)场所以外储存烟花爆竹。()。

A、可以B、不可以C、特殊情况可以

10、《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规定,零售经营者有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花爆竹的行为,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元以上()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零售许可证:

A、10005000B、500010000C、5002000

三、多项选择(25分,每小题5分):

1.烟花爆竹产品按照药量及所能构成的危险大小,为()等级。

A、AB、BC、CD、DE、E2.防静电的基本措施有():

A、减少摩擦起电 B、静电接地 C、加抗静电添加剂 D、增加空气湿度

3.燃烧三要素为()。

A、可燃物B、氧化剂 C、点火源D 氧化物

4.烟花爆竹经营单位的布点,应当按照()的原则审批。()

A、保障安全B、统一规划C、合理布局D、总量控制E、适度竞争

5.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实行()的原则。()。

A、企业申请B、分级发证C、属地监管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烟花爆竹

2、危险物品

3、事故隐患

五、问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燃放烟花爆竹有那些危害?

2、零售经营者应当符合哪些条件才可以经营?

一、1、√2.√3.√4.×5.√6.√7.√8.×9.×10.×

二、1.B2.C3.C4.B5.A6.A7.B8.A9.B10.A

三、1.ABCD2.ABCD3.ABC4.ABCDE5.ABC

四、名词解释:

烟花爆竹:烟花爆竹是以烟火药为原料制成的工艺美术品,通过着火源作用燃烧(爆炸)并伴有声、光、色、烟、雾等效果的娱乐产品,同时又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五、问答题

1.燃放烟花爆竹有那些危害?

一是容易引起火灾和伤人事故;二是污染空气和城市环境;三是噪声扰民。

2、零售经营者应当符合哪些条件才可以经营?答:

(一)符合所在地县级安全监管局制定的零售经营布点规划;

(二)主要负责人经过安全培训合格,销售人员经过安全知识教育;

(三)春节期间零售点、城市长期零售点实行专店销售。乡村长期零售点在淡季实行专柜销售时,安排专人销售,专柜相对独立,并与其他柜台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安全通道畅通;

(四)零售场所的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其周边50米范围内没有其他烟花爆竹零售点,并与学校、幼儿园、医院、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加油站等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设施等重点建筑物保持10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五)零售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张贴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食堂管理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_201 篇6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及专业技术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验收人员必须严格依据《采购验收单》对购入商品进行

2、医疗器械运输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运输中的商品符合其规定的条件。

3、每月1日门店质量负责人根据电脑导出的效期商品记录核对实物。

4、每月日对陈列商品进行月检,不合商品执行《医疗器械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并

填写记录。

5、商品售后服务由门店销售人员与生产厂家共同负责。

6、。

7、不合格商品的控制应有记录。

8、9、存留。

10、门店医疗器械张贴广告应有国家标定的合法手续。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营业员应当于(A)内对售出的一次使用无菌性医疗器械进行质量跟踪,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2、每月(B)质量负责人根据电脑导出的医疗器械效期商品目录核对实货。

A、1~5日 B、1日C、15日 D、月末最后一天

3、《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销售记录》门店存留,保存至(D)二年。

A、有效期后B、使用期限后 C、销售后 D、有效期或使用期限后

4、培训内容包括:(ABCD)。

A、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B、质量管理制度C、专业技术D产品售后服务

5、对接触植入、介入及人工器官和一次性无菌类产品的人员每年体检(D)次,建立健康档案。

A、四次B、三次C、二次D、一次

6、首营企业必须提供合法的(ABCD)等资质证明材料。以上资料加盖企业红色印章。

A、《营业执照》 B、《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 C、质量保证协议

D、销售人员的委托书原件及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首营企业、首营品种必须坚持购货在先的原则。(×)

2、不合格品区应挂黄色标识。(×)

3、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质量跟踪及不良事件监察、报告。(√)

4、公司质量跟踪人员应定期接受厂家培训。(√)

5、消费者退货商品应经门店质量管理员进行确认后,继续销售。(×)

四、问答题:(共20分)

1、门店应对消费者商品退货实施控制,并建立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记录内容应包括:商品名称、生产单位、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退货人、退货日期、退货数量、退货原因及处理结果。

食堂管理员培训考试题及答案_201 篇7

(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平台)

《国家总体安全观》课后测验

(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坚持(B),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国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以政治安全为宗旨,以人民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B、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C、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根本,以政治安全为基础 D、以经济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人民安全为基础

(2)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ABCD)。A、重特大自然灾害 B、重特大事故灾难 C、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 D、重特大社会安全事件

(3)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具体包括(ABCDE)A、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 B、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 C、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D、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 E、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

(4)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并非偶然,它与我们党的国家安全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安全模式看,新安全观强调(A)。A、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同安全代替单边安全 B、以合作代替分化,以共同安全代替单边安全 C、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同安全代替多边安全 D、以合作代替分化,以共同安全代替多边安全

(5)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A)。A、4月15日 B、4月14日 C、5月15日 D、5月14日

(6)在“冷战”后期开始的安全探索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安全观,包括(ABC),后来人们又开始用“非传统安全观”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安全观。A、综合安全观 B、共同安全观 C、合作安全观 D、国别安全观

(7)()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A、总体应急预案 B、部门应急预案 C、地方应急预案 D、专项应急预案

(8)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创新理念到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的夯实举措,从打造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宣示到捍卫核心利益的立场表述,从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的积极构建到强有力的国家安全工作统筹平台的稳妥搭建,一直提到关于(ABCD)的新型安全观。A、发展与安全并重 B、权利与义务并重 C、自主与协作并重 D、治标与治本并重

(9)“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把现实中总体存在的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整体安全观,这当中涉及安全领域最多的是(C),构建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A、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B、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C、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D、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10)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在(C)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安全委员会任务是“统筹国家安全工作,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A、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内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B、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C、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D、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11)总书记在第四次亚信峰会上提出应该积极倡导(ABCD)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A、共同 B、综合 C、合作 D、可持续

《应急管理内涵与发展》课后测验

(1)“一案三制”具体是指(B)。

A、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规 B、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 C、总体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 D、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系、机制、法制

(2)我国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主要包括(ABC)。A、应急管理专业化 B、应急管理一体化 C、应急管理全球化 D、应急管理个体化

(3)根据突发事件成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的不同,我国将突发事件划分为(D)四大类。

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B、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事件 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4)2005年12月,国务院成立了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A)为职责的应急管理办公室。A、综合协调 B、综合指挥 C、统一协调 D、统一指挥

(5)从合作主体上看,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不包括(D)。A、政府间合作 B、企业间合作

C、非政府组织合作 D、个体间合作

(6)以综合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应急管理基本流 程可分为(ABCE)。A、预防阶段 B、准备阶段 C、响应阶段 D、管理阶段 E、恢复阶段

(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B)起开始施行。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7年12月31日 D、2008年1月1日

(8)突发事件的共同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突发性 B、破坏性 C、目标广泛性 D、处置紧急性

《应急预案管理》课后测验

(1)应急响应分为(B)个级别。A、三 B、四 C、五 D、六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特点和责任义务,以下理解错误的是(A)。

A、扩大政府职能,赋予政府特定应急权力

B、限制与保护相统一,最大限度保护公民权利

C、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不得迟、谎、瞒、漏报突发事件信息 D、应急信息主动公开,政府须统一、准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3)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ABCD)等内容。A、信息报告 B、应急物资保障 C、应急处置措施 D、监测预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B)标示。A、红色、橙色、蓝色和黄色 B、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C、红色、黄色、橙色和蓝色 D、橙色、红色、蓝色和黄色

(5)应急演练的评估主要采取(ABD)方式。A、组织评估会议 B、填写演练评价表 C、高层领导内部评估 D、参演人员进行访谈

(6)应急演练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桌面演练和(D)。A、单项演练 B、综合演练 C、示范性演练 D、实战演练

(7)应急预案演练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制定演练计划、(C)、演练实施、评估、改进。A、演练准备 B、演练需求评估 C、演练设计 D、演练宣传

(8)应急预案修订涉及(D)、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等重要内容的。A、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B、应急处置程序

C、应急处置主要措施 D、以上都是

(9)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一般应覆盖(ABCD)的全过程 A、事前预防与应急准备 B、事发监测与预警 C、事中应急处置与救援 D、事后恢复与重建

(10)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ABCD)、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情况等。

A、风险隐患分析

B、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 C、响应措施 D、处置工作程序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课后测验

(1)应急管理机制在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体现在(ABCD)。A、社会管理 B、应急准备 C、宣传教育培训 D、社会动员

(2)应急管理法制功能阐释不正确的是(D)。A、规范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 B、权衡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 C、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D、推动应急产业发展

(3)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原则是(C)。

A、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B、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类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C、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D、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类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4)应急管理机制理解不正确的是(D):

A、应急管理机制表现在通过对应急管理流程和工作内容的统一,从而实现在统一全国应对突发事件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全方位调集与整合资源,实现应急管理行动的协调统一

B、从实质内涵来看,应急管理机制是一组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之上的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流程,能展现出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中组织之间及其内部相互作用关系

C、从外在形式来看,应急管理机制体现为政府管理突发事件的职责与能力 D、从运作流程来看,应急管理机制只是体现在应急管理某些核心环节中

(5)与常规的法律运行机制相比,应急管理法制具有(AC)的特征。A、权力优先性 B、程序一般性 C、社会配合性 D、救济无限性

(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在于(ABCDE)。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 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E、维护国家安全、公安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7)国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包括(ABCD)。A、办事机构 B、工作机构 C、地方机构 D、专家组

《预防与应急准备》课后测验

(1)评审应急预案应注重其(A)完整性、组织体系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有效性、应急保障措施可行性、应急预案衔接性。A、基本要素 B、主要环节 C、核心资源 D、各类要素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在应急物资保障方面应建立(ACD)A、应急救援物资 B、医疗用品 C、生活必需品

D、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3)应急资金保障中,要求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A)设置预备费用,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开支和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A、1%-3% B、3%-5% C、5%-7% D、8-10%

(4)危险源防范应注意(D)。

A、定期、持久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使之成为政府的常规管理职能

B、设定并公开危险源风险信息的标准和等级,加强风险信息评估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风险预警

C、明确政府的危机责任,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及时排查整治风险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应急保障队伍主要包括(ABC)。A、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B、志愿者队伍 C、专家队伍 D、学生队伍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ABC)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重要事件

(7)应急物资可分为三类,分别是(ABD)。A、救生类应急物资 B、医疗类应急物资 C、安置保障物资 D、生活类应急物资

(8)应急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D)。①人力资源保障;②资金保障;③物资保障;④通信保障;⑤交通运输保障;⑥人员防护;⑦技术装备保障;⑧治安维护;⑨医疗卫生保障;⑩电力保障 A、①③⑤⑦⑧⑨ B、①②⑤⑦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9)社区群众应急培训的重点在(D)。A、报警 B、疏散

C、自救与互救 D、以上都是

《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课后测验

(1)中国共产党(A)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五中全会 C、十七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三中全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BCDE)措施。

A、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B、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C、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D、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E、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3)如果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机已经解除,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BCD)。A、继续保持预警期 B、立即宣布解除警报 C、终止预警期

D、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C)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并与上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A、国务院

B、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专业机构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ABCDE)。A、启动应急预案

B、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C、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级别

D、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E、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警报,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6)红色、橙色预警信息,由(D)发布;跨市行政区域,由()发布。黄色、蓝色预警信息,发生在县域内,由()发布。依次是()①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县(市、区)人民政府授权;②设区市人民政府或者设区市人民政府授权;③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授权。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7)在监测过程中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便更清晰地描述突发事件事前的变化规律,为调查突发事件发生的客观条件而进行的监测。这是属于(C)。A、群众监测 B、专业技术监测 C、定量监测 D、定性监测

《应急处置》课后测验、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后,(A)应依据有关反恐怖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A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B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D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必须(ABCD)。

A 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和安全措施 B 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和通报事件有关情况 C 根据实际情况指挥救援队伍施救 D 负责对事态的监测与评估、中国参与应急救援的主要武装力量是(D)。A 中国人民解放军

B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C 民兵预备役 D 以上都是、在灾害链中,最早发生并起主导作用的是(B)。A 次生灾害 B 原生灾害 C 衍生灾害 D 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先期处置主体是(B)。A 省政府

B 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 C 国务院 D 基层组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政府可以采取的保障性措施包括(ABD)。

A 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和供热等公共设施 B 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

C 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 D 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应(ABCDE)。

A 迅速控制危险源 B 标明危险区域 C 封锁危险场所 D 划定警戒区

E 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特点不包括(B)。A 常态组织与临时动员相结合 B 非营利性 C平战结合 D 处置灵活

《事后恢复与重建》课后测验、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中,以下不属于秩序恢复重建的是(C)。

A 农业部门应组织农村劳动力抢救农田,恢复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生产 B 电力、交通等部门要组织力量恢复灾区的电力、受损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设备

C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D 劳动保障部门要与建设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灾区已有劳务基地的作用并因地制宜建立新的劳务基地,发展与生产自救相关的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渠道、恢复重建工作要做好人们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种设施的恢复重建,其基本内容是(D)。

A 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B 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C 生命线工程恢复重建 D 以上都是、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B)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A 继续执行 B 停止执行 C 深入执行 D 贯彻执行 4、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具体是指(ABDE)。A 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B 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C 事故调查报告没有提交不放过 D 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E 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的内容包括(ABCDE)。A 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B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C 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E 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河流特性、气象水文情况和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受影响情况、救援物资分配包括推动式分配与拉动式分配两种分配情形,其中推动式分配适用于突发事件发生(A)。A 初期 B 中期 C 后期 D 全过程

《突发事件信息管理》课后测验、关于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要求,不妥当的是(D)。

A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快速反应,应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持续发布权威信息

B 突发事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在信息搜集与报送过程中存在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当偏差矫正后,行政机关应在后续信息发布过程中予以说明和解释

C 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发布真实、客观、全面、充分的信息,减少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感 D 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过程中,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坚持以公众知情需求为导向,向公众发布信息、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府部门与媒体沟通应持有(ACD)的态度。A 真诚沟通,尊重媒体 B 保持沉默,忽视媒体 C 正视舆论,换位思考 D 主动沟通,回应关切、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主体包括(ABCD)。A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B 专业机构、监测网点 C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 D 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生(ACD)情形时,要进行信息速报。A 民用航空器发生的飞行事故

B 核定7座以下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C 公共场所的踩踏事故 D 集体食物中毒

5、值守应急部门不包括(D)。A 党委政府 B 专业应急部门 C 应急窗口单位 D 社区居民、突发事件信息获取渠道体现在(ABCD)。

A 当地政府通过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值班电话、传真、公文等形式报告 B 各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和内部刊物 C 110、119、120等应急报警电话

D 政府短信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以下哪个不是值守应急的工作职责。(B)

A 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领导指示办事,具有高度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

B 应急值守人员的个人手机须向社会公布

C 根据领导批示指示对善后处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D 根据突发事件不同类型和不同情况做好通知有关单位赶赴现场应急抢险的准备工作、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过程中,以下说法不妥的是(D)。A 舆论引导过程中,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方法 B 应主动发布相关信息,对新闻报道和社会观念进行引导 C 在舆论引导过程,用平民化的语言与社会公众沟通,有利于实现对突发事件舆论的良性引导

D 在舆论引导中使用现代引擎搜索技术实质是控制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内容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 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为防止公众恐慌,可以在短时间内隐瞒相关信息 B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只要发布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等信息

C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发布预警信息,让社会公众接受预警信息,敦促其采取相应措施

D 在恢复重建阶段,信息发布内容主要是相关责任的调查处理,恢复重建的政策规划,灾区损失的补偿政策与措施,防灾、减灾新举措等

《应急安全防护常识》课后测验、遭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CD)。

A 当突然遭遇泥石流时,应立即攀爬到树上躲避或者躲在有巨石下面 B 对于刚发生过泥石流的地区,应选择尽快离开,不停留在低洼地区 C 遇到山体滑坡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

D 遇到山体滑坡,无法继续逃离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如果不幸遇绑架,下面的哪种自救方法是非常有效的。(D)A 不要激恕歹徒,尽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B 不放弃希望,寻找机会报警或逃离

C 牢记与救援和破案有关的信息:如歹徒的人数、姓名、身形、口音等特征,还有劫持的时间、地点、劫持的方向,劫往地点,自己所处环境等 D 以上都是、进行心肺复苏时,进行心脏按压的频率为(D)。A 30~40次/分钟 B 50~60次/分钟 C 60~80次/分钟 D 100~120次/分钟、在楼内发现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主要有三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B)。A 躲到角落里 B 向外逃到阳台

C 钻到阁楼、大橱等处避难 D 向楼道处逃生、遭遇电梯突然下坠时,应(ABDE)。A 把每层楼的按键都按下

B 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墙 C 立刻蹲下,双手抱头

D 将两臂展开握住扶手或紧贴电梯墙壁 E 膝盖呈弯曲姿势、当突然发现洪水来临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C)。A 就近迅速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待救援

B 用手电筒、哨子、颜色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

C 遇见落水者,从正面接近落水者,以仰泳的方法将溺水者带到安全地带 D 遇见落水者并实施救助时,在流动的河水里,应该朝下游一点的方向游、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人正处于高楼,应如何避震?(A)A 快速审视环境,选择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 去楼道 C 原地不动 D 跳楼、对骨折、关节受伤的人员进行固定时,应(ABD)。A 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之间加衬垫

B 先固定骨折的上端(近心端),再固定下端(远心端)C 绑带系在骨折处,骨折两端应该分别固定至少两条固定带 D 暴露指(趾)端,便于检查末梢血液循环、对于烧伤急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

A 用大量洁净水清洗伤口,除非伤口烧黑、变白或太深 B 用干净、无粘性的布盖住伤口 C 直接在伤口上进行冰敷 D 刺破水泡、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突发事件被踩倒不能站立时,应采取(C)姿势。A平爬地上 B 仰面朝上

C 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抱头 D 侧身抱膝

上一篇:副检察长在全市政工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笑比哭难(辩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