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抒怀(共9篇)
教育抒怀 篇1
七一抒怀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龙莉有一页历史,照亮了黑暗的岁月;有一页历史,铭刻在我们的心上。这一天,镰刀和铁锤,组成图案的旗帜在迎风飘拂;这一天,呻吟在水火中的灵魂,有了太阳的照射。从此,这一把镰刀呼啸着,要割断旧世界的一切裙带;从此,这一把铁锤呐喊着,要砸碎一个旧的岁月枷锁……今天,又迎来了您——党的85岁的生日!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圣土地上,在世界的每个地方,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洋溢着欢乐,抒发着对祖国的热爱,传颂着对党的赞歌……85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85年英雄辈出、情深意长。您是灯塔,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您是旗帜,指引着我们胜利的方向。这灯塔、这旗帜,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一种文字或语言,能像党旗那样酣畅淋漓地表达着我们心中对党的敬意。数十年的悠悠岁月,早已把党铸成了我们胸中的一首神圣长诗,党旗就是这长诗里的“诗眼”;八十五载的斗转星移,党成了我们用无数丰功伟绩撰写的历史长卷,党旗就是这长卷中的“文魂”!面对着党旗,我感到,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我是多么的幸福——沐浴在党无处不在的温暖和光明之中,侧耳谛听着党的淙淙教诲,任由诗情如旭日喷薄。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又多么由衷地渴望我们的党能以从不褪减的鲜艳横穿每一个晨曦黄昏,驭太阳的风轮奔驰在七月那洒满阳光的坦途。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决心立足本职岗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都以“三个代表”的要求为标准。我要用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对党的无限忠诚。龙莉2006年6月27日
中秋节抒怀 篇2
细雨绵绵,秋风瑟瑟,有点秋的味道。走在大街小巷,看着店铺里各式各样的月饼,听着人们的谈论“要到中秋节啦,今年一定要回家。。。”,思绪万千,儿离家10余年,今年又是一个不能团圆的中秋夜。
“八月十五” 是老家人对中秋节的统称,因为农家人记事的时间都以农历为主,所以在我们老家就是过八月十五。虽然很直白,但却承载着家乡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与向往。八月十五到来的前几天,家里就会忙起来,各家各户会为这个美好而幸福的节日准备着,制作心中的月饼,虽然样式独特,但却都在表达对中秋节的热爱,对纯洁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小的时候,十五总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的。记得那个时候,农村的夜晚总是那么宁静而明亮,特别是在中秋节的晚上,月光最是明亮。当月上树梢,月光散向院落的时候,整个院落静谧极了,树梢下面斑驳陆离的月影如月亮娘娘散向人间的碎银一般,将这农家小院妆扮得神秘而洁净、温情而浪漫,再无喧嚣和杂乱。等到明月当空的时候,父亲就会在香炉上点燃香,很虔诚的拜神,祈祷生活的美好。而这时母亲也会开心的拿出自己做的月饼,献给月亮神。这此地,如没有院外一两声蛙鸣传来,还真不分天上人间呢!
孩童的时候,八月十五父母会给我买好多鞭炮和烟花,记得那时候还小,不敢放鞭炮,总是让父亲拿着,自己用香头点,父亲总是陪我一起玩。母亲在忙完家务后会给我讲关于月亮姐姐的故事,给我讲月饼的来历,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对月亮上的嫦娥很是相信,还会缠着母亲陪我去找嫦娥,母亲总是微笑着对我说:‘等你长大啦,自然就找到了。’
十五的月亮月最圆。农村总是那么宁静,特别是中秋节这天,白天大人们允许我们放鞭炮,等到月上枝头,献月神月饼后,就不让放鞭炮啦。老人们说,月亮是纯洁的,宁静的,月上的嫦娥喜欢玉兔,她总会抱着玉兔静静在为人们祈福,给人们送来黑夜中的灯光。我们放鞭炮会惊动玉兔,那样嫦娥会不高兴的。从小在大人的教导下,我们都喜欢月亮,喜欢嫦娥姐姐,我们就会和大人一起在月光下吃着月饼水果,望着明月,小声谈论着有关‘十五’的趣事。
如今离家十余年,偶尔也会回家一次,可是中秋节总是在外度过。城市不像我们农村那样宁静,到处充满着吵杂声。大街小巷、超市的柜台上到处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虽然精致极了、炫目极了,可在我的眼中,竟没有一样能抵得上家乡月饼的甜美与醇香,更没有母亲和家的味道。给我的感觉是月是月、饼是饼,饼来自超市、月自在天边,超市的饼永远不能摆脱市侩的俗艳,而母亲烙制的饼始终饱含着农家人对明月的虔诚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吵杂的闹市里,寻不得半点宁静。十五的月最圆,可是在这没有蓝天的城市里,看不到那轮纯洁璀璨的明月。人们为了生活,总是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去欣赏这幸福的月光。看着天空的烟花,想起家里的宁静,城市里人们在这个夜晚会去聚会,在尽兴而归的路上会抬头望望天空,而这时最美的月光已经消失,看到的只是醉眼里朦胧的月光。
路过一家农家饭馆,一股麦香的气息飘来,多么熟悉的香味,那是母亲烙制月饼时,刚出锅散发出新鲜而浓郁的麦香味儿。走进饭馆,才发现今天这家餐馆只卖农家月饼,以及一些常见的水果,吃着虽然不是母亲亲手做的月饼,可是听着旁边人们谈论有关中秋节趣事的话语,也是那么幸福,在这个还算宁静的餐馆,找到一丝家的感觉。离家多年后的今天,我一直在想,那该是家的味道才对呀!
今年的中秋我又多一个思念的地方,那是我女朋友的地方,我们不能在一起过节,只能用思念和祝福陪伴彼此。在“八月十五”那天晚上,我相信我们会一起吃着月饼,望着明月,因为那里有我们共同的幸福。
月是故乡明,家的明月永远是最圆最亮。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一家人因为生活聚集一处,当我们长大成人的时候,这个圆满就被生活所切割……,如果不是这样,现实生活中就不会有“每逢佳节倍思情”这样精美的诗句来脍炙人口了。
新年再抒怀 篇3
——写给已逝去的2010
2010年也悄无声息地过去了。这是进入大学后完整的第二年,早想着要在年末的时候像去年那样写点东西,以抒怀。但由于年末时忙着准备考试、带家教,没能在在年末抽出时间来写,而今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有时间来梳理一下自己的2010,并有幸在2011年初成稿,写下了下面这篇《新年再抒怀》。由于去年写的那篇叫了《新年抒怀》,这篇便叫了《新年再抒怀》,以记之。
2010年我的生日是在家里渡过的,说是生日,其实我没有过,只用感性的心写下了下面一篇散文,其文如下:
生日
生日,静坐桌前,没有鲜花,没有祝福,我也不需要这些,只图内心的宁静和灵魂的孤傲.。
时光荏苒,转眼间平凡岁月二十载; 岁月如梭,猛回头淡泊人生两伦回。
生日,手捧一本书,读尽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事; 生日,自吼一段戏,唱尽生命轮回喜怒哀乐情。生日,不需要鲜花,要的是平静的心态跳动的心; 生日,不需要祝福,要的是执着的精神无悔的情。生日,非淡薄以明志,非宁静以致远 ;
生日,平凡的世界,平淡的生活… …
牛孝植
2010.1.20于渭南师院
2010年清明前夕,我应朋友邀请赴宴,酒桌上,我们十余人开怀畅饮,聊天地、叙情谊。酒后,我甚是感慨,写了下面一首算不上词的词,其词如下:
水调歌头
牛孝植
清明前夕,畅怀欢饮,大醉,作此篇,兼以抒怀。
欢乐几时有?把酒问大地。不知地下阎罗、何时缚鬼魂?我欲青天揽月,又想五洋捉鳖,情思顿时起,飘忽千外里,零落乱如麻。
回宿舍,爬上床,睡无眠。不应有恨、此时更是心酸楚。人有爱恨情仇,天有风云雨霜,此情深千尺。但愿情长久,对面话真言。
牛孝植
2010.4.3于渭南师院
2010.5.12,我不由得想起了2008年的5.12地震,想起了那段忙着备考的特殊的时光,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下面一篇《又是一年5.12》,现录原文如下:
又是一年5.12
又是一年5.12,想起2008.5.12那个举国悲痛的日子,仍然心有余悸,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涟漪;
又是一年5.12,不知不觉两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个时刻——2008.5.12下午2点28分。
当时,预备铃已经响了,物理老师已走到了教室门外,我突然之间感到桌子晃动了,还以为同座摇的,抬头看见日光灯也晃动了,一刹那间我意识到了这是地震,也是向同学呼喊了两声,从教室后门飞奔了出去(我的座位在后门口的最后一排)。此后的情景,不必赘述,可想而知。
又是一年5.12,今天刚好是5.12地震的两周年纪念日,不用去叙说这场灾难对我们人民对我们国家带来了多大的灾难,也不用去赞美人民在这场灾难中的坚强和灾难后源源不断的爱心。
又是一年5.12,永远忘不了抗震救灾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又是一年5.12,永远忘不了温家宝总理在废墟上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时那声嘶力竭的声音:“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用百倍的努力.......”
又是一年5.12,永远忘不了5.19全国哀悼日北京天安门广场自发组成的人群发出的肺腑呐喊:“中国加油,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汶川加油......”
又是一年5.12,而今灾难已离我们远去,但灾难却留给我们许多许多的思考。
又是一年5.12,在天灾面前,人的生命是何等脆弱;
又是一年5.12,在国难面前,人的生命又是何等坚韧!
又是一年5.12,从此倍加珍爱生命,珍惜周围的一切;
又是一年5.12,生命固然可贵,但还有许多许多比生命更重有的东西,比如尊严、气节,比如仁义礼智信.......又是一年5.12,生命诚可贵,精神价更高。
牛孝植
2010.5.12于渭南师院
2010年5月的一个周六,我在小桥附近带完家教,信步走到了小桥上,走进了尤河公园。今日的小桥天气不好,缺少了往日的繁华,人非常少。在公园里,我写下了下面一段文字。如今再读来,感觉写得不好,没有能更加借助周围的坏境和氛围的描写来描述主人公的心情,但还录原文如下:
独自一人站在小桥上
心是阴沉的看着周围的一切
陌生而熟悉
眼里含着泪
却不愿落下一滴
雨越下越大
手中拿着伞
却久久不愿撑开
任雨人淋湿我的心扉
桥还是原来的桥
而人呢?
我还是我吗?
我已不知道
远处传来了《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旋律
久久在心里回荡、回荡......牛孝植
2010.5.16下午1点20分于渭南小桥
2010年6月的一天我邀好友十几人于校外聚餐,我是喝的有点多了,但内心依然很清晰。饭后,我回到宿舍后借着酒性,写下了一篇《酒后乱言》,文如下:
酒后乱言
2010年已经过去了几乎一半,我不知道2010年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也不想知道对我意味着什么。在这也过去的近六个月里,我很少写下些什么,不是没啥可写,而是不想写,只有满肚子的辛酸与无奈,现在不妨借着酒意随意写下点东西。
时光荏苒,不经意间我们的大学生活已度过了一半,我想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半”意味着什么,人们常说“年怕中秋月怕半”足以说明一切。不是我爱感慨时光的易逝,而事实的确如此。
我常说这样一句话“我只有一颗真诚的心,真诚的对待一切”,可在面对现实世界时,有些人,有些事,我是不会接受的,人是人,事是事,人再好,做出一些令人发指或卑劣的事来,我还是不会与其同道。
在现实生活中,在无奈而又苦涩的2010年上半年,我还是一次次做了许多次啊Q,用了许多次“啊Q精神”,在当今这个充满压力和竞争力的社会中,啊Q的“精神胜利法”也不失为一种减轻和缓解压力的方法,可是,如果在很短的时间里用到了好多次,那就有点不正常了。
借着酒劲,我想阐述这样一个观点: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必需顾及彼次的核心,就像国与国的交往一样必需顾及彼此的核心问题。比如,一个国家如果想和中国有着友好的外交关系,就必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必须承认中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
酒还未醒,心还是我的心,我永远是我,不会变,因为我的主心骨在。我是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面对一切的时候,我的态度不会变,心儿一旦下定,就会不惜一切而为之奋斗,哪怕头破血流,哪怕失去一切甚至生命!!
忽然之间,觉得自己的这篇文章没有了以往的华丽,没有了以往的深刻却也更显出了真实。谨以此文章记之,以留念。
牛孝植
2010.6.5于渭南师院
每年的6月,我都会回家,帮助父母收小麦、种玉米,但今年,我没有回家,只打了几个电话,可我依然能够想象到往年农忙时节的点点滴滴。于是写了下面一篇《最可敬的人》,献给父母,献给普天下所有的劳动人民。原文如下:
最可敬的人
题记:仅以此文章献给农忙时节辛劳的父母以及普天下所有的劳动人民。
自从我有了记忆起,每年公历6.1左右就是我们关中人最为农忙的时节、虎口夺食的时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在节假日里回到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与父母一起收小麦、种玉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与父母一起顶着太阳流汗很累,但也很快乐。永远忘不了父亲浸透了汗水的衣衫;永远忘不了母亲带着草帽不断劳作的身影;永远忘不了烈日下人们来回穿梭的收获场面。
然而今年的农忙时节,我,没有回去。我给家里打了好几个电话,现在已经收完种完了。小麦用收割机一收,玉米用硬茬播种机一种,比较方便,可那还是需要人啊,我仍然不放心,想回家看看,看看我那辛劳的父母亲,看看普天下所有的劳动人民,看看那些烈日下不断劳作的朴实的最可敬的人!
父母一再劝我说就别回来了,家里一切农活已基本干完,就剩下晾晒小麦了。我也快靠英语四级和期末考试了,于是将弟弟遣回家,我就暂时不回了。第一次农忙时节没有回家,可说实话,我的心还在辛劳耕作的父母身上,还在普天下勤劳的最可敬的的劳动人民身上。
马上就端午节了,请允许我在这里祝愿我的父母端午节快乐,祝愿普天下所有正在农忙或刚刚农忙完的所有的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节日快乐,幸福安康!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最可敬的人!
牛孝植
2010.6.13于渭南师院
2010年的下半年,也许是我累了,麻木了,很少写下文章。然而暑假当我面对农历七夕的时候,还是发出了《今夕,何夕》的感慨。现录原文如下:
今夕,何夕?
————写在一零年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
今夕,何夕?
今夕,一相识,谁感动了谁? 今夕,一相知,谁心疼了谁? 今夕,一相恋,谁薄情了谁? 今夕,一相离,谁记恨了谁?
今夕,何夕?
今夕,盈盈今日天如水,今夕,恋恋当年水似天; 今夕,让情缘永驻你我之身!今夕,让相思永留你我之心!
今夕,何夕?
今夕,有几多才子佳人或相守或离别进而千古流芳,今夕,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诗篇无数被人传诵至今; 今夕,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缠绵悱恻,今夕,有“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爱恨情仇。
今夕,何夕?
今夕,谁人欢笑谁人愁,今夕,几多爱恨几多仇; 今夕,有因必有果,今夕,因果两相依。
今夕,何夕?
今夕,皇天厚土,实所共鉴,让虚伪自私之人迟早遭报!今夕,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让仁义礼智信与道义长存!今夕,让心逐渐平静下来淡然面对那些纷繁而离乱的一切, 今夕,让情更加澄清澄澈不再拾起那些破碎而珍贵的记忆… …
牛孝植
2010-8-16写于西安蓝田
2010年8月底,当我再次踏入渭南师院大门之后,面对屡屡说话不算数的人,我写下了下面一段文字,打印了出来并贴在宿舍我床边的墙上,以自勉。文如下:
高举仁义礼智信与道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雪耻思想,面对现实,认清自我,韬光养晦,蓄势待发,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为把自己转变成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具有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新形象而不懈奋斗!
牛孝植
2010-8-30于渭南师院
2010年12月 日是我母亲的生日,我给母亲打了电话,并写下了下面一篇文章。因为一路走来,有母亲作伴;一路走来有母亲的精神为伴。文章如下:
心中的母亲
————写在2010年母亲生日的深夜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一早起来,我更新了心情,祝福我的母亲生日快乐。今天之内,我所更新的心情受到了许多好友或同学的关注,在这里我对大家一并表示感谢并祝福普天下所有的母亲永远幸福安康!
也已经深了,心也倦了,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于是下了床打开灯,抛开一切世俗的期许,扔掉内心深处的爱憎,忘记世事的浮华,以一颗纯净的心诠释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
心中的母亲是平凡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是一位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没有轻挑多余的话语,没有出众的才华,但却有着普天下大多数农民那种朴实无华、勤恳扎实的品性,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母亲支撑了一个艰难中的家庭,供养了两个同时上大学的儿子!!
心中的的母亲是慈爱的。人们常说严父慈母,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母亲总是把家里的琐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在生活上更是照顾好了家里人的衣食住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和弟弟上了大学之后,和母亲打电话时总能听到电话那头母亲的话语:“你们学校热不?这几天温度很高,小心中暑.”“天冷了,穿暖些”… …
心中的母亲是乐观的。在我的心中,母亲一直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无论发生了什么变故,也无论有多大的压力,母亲总是以一种积极和平和的态度应对一切。当然,母亲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可那是很少很少的,发完了脾气很快就又回到了平静。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每当我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时,我总会想起我的母亲,想起年前那种积极乐观的精神,我就会振作起来,克服困难,向着下一个目标迈进!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我没有打电话给母亲,只在心中默默地为母亲祝福;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我没有发短信给母亲,母亲今天还会辛勤的劳作着;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我没有问候我的母亲,我之拿起了笔,停顿了好几次,终于写完了这篇文章,送给我的母亲,也送给普天下所有的母亲。
… …
夜更深了,母亲也许已睡了,也许还醒着,为这个家操劳着。母亲,您睡吧,该休息会了,明天您还得早起上班呢… … 母亲,生日快乐!!
牛孝植
2010.11.18于渭南师院
2010.12.月12日,我院举行了2011年毕业生就业洽谈会。许多毕业生对待就业的态度令我傻眼了。都开就业洽谈会了,有许多人才在网吧做简历,更有许多人只是去打算走一趟,看一看。渭南师院本来就不好就业,可毕业生对待就业的态度更令人瞠目结舌。工作是找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同样,工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不是信手拈来的。
2010年就这样过去了,永远的过去了,艰难而苦涩地过去了; 2010年就这样过去了,永远的过去了,坚定而愤然地走过了。
2010年,一切都在我的心里,酸甜苦辣味; 2010年,一切都在我的文中,喜怒哀乐情。
2010年,我曾经一度经历了一段段灰色的日子。2010年,我终于找寻到了引领自己前进的目标。
2010年,我读懂了别人; 2010年,我更读懂了自己。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孝植非,谁知其原委???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
云南抒怀 篇4
云南抒怀
按语:2月13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到云南调研档案工作.14日毛福民副主任在云南省档案局馆长黄凤平等一行的陪同下先后到楚雄州、大理州、丽江市和西双版纳州调研考察.工作之余,还考察了当地的人文景观,有感于边地的悠久历史、淳朴民风及旖旎风光,毛副主任即兴赋诗,抒发感慨.
作 者:毛福民 作者单位:刊 名:云南档案英文刊名:YUNNAN ARCHIVES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雨夜抒怀随笔 篇5
雨夜,我躲在屋里,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昨晚,我们见面了,还有其他朋友,我们聊了很多。大约一个月没有联系你了,其实很想你,再次见面,依然深情地望着你,心依然跳动着。说起来很惭愧,喜欢一个人,却始终没能鼓起勇气去追求,现在工作压力很大,但实际上,这或许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聚会结束,我和你乘坐不同线路的地铁,但一直送你到你乘坐的.地铁那里,确实是依依不舍,旁边一位朋友笑言,你们舍不得分开啦,干脆送你回家。当时,我确实有个想送你回家的念头,但还是作罢。
不知不觉一年多过去了,曾经好几次想鼓起勇气,但总是因为各种因素,没能成功。
昨晚也聊到大家来上海的原因,我没说什么,只说家乡也不在读书的地方。
其实,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来上海,居然是一瞬间的决定,也不知道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你,现在想想,两者都有吧,各占一半,但这一半都是决定性的。
中间的过程我不想赘述了,总之充满了兴奋、震惊、痛苦、焦虑等等,那是我生命中最灰暗的时光,至今想来,仍觉苦涩。
还是想想将来吧。我不知你对我的感觉,或许多多少少会感觉到我喜欢你吧,但我真觉得惭愧,一直没有勇气表达,或许也让你觉得不快吧。
烟花抒怀诗歌 篇6
《随笔》
黄成玉
皎洁的月亮从很高的山上升起来
跳跃的光线五颜六色
洒向高楼对面的湘江水
水是安静的流淌,风是阵阵的微凉
………………
点燃起一把篝火
让孔明灯把内心的愿望
随风被带到高高的天空和遥远的未来!
倚靠在人来人往的栏杆旁边
………………
看到我那故友骑着自行车
听到陌生孩童的欢声笑语
我把耳朵里的.声音调到最大
因为我在仰望天空,
让音乐去眺望远方
………………
我不知道
自己是否在流浪,是否在期待憧憬未来 走
再远的路
最后喜欢的我流连忘返
………………
我害怕风雨
以为自己还不够坚强
我相信!灵魂可以独行
可以去翱翔,去遥远的远方
………………
如我如你一般
也渴望烟花盛放时的美好
即使烟花易冷,转瞬间就已荒凉
新年抒怀的作文 篇7
“劈啪,劈啪”红色的爆竹跳着、唱着,是那么得响亮,我不由得捂住耳朵,快步从桥间走过。,空气里弥漫着快乐的味道,我笑了,新年快到啦,大家早已迫不及待的庆贺了。一阵激烈的爆竹声后,一切又回到了开头,那么的安静,我回过头,看到的只是星星点点的纸屑、浓浓的烟以及节日的氛围,它们笼罩着河儿,迟迟没有散去。
“嘶,嘶”我撕下日历,旧的那张飘了下来,新的又出现在眼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就是这样过着,日历就是这样翻着,一年又将画上句号。“滴答,滴答”时间飞逝,新的一年又将开始。时间,就是过得那么快,而且又是那么珍贵,仿佛就在一眨眼之间,许多东西都成为了过去,我回忆今年——马上将变成过去的一年,有无数感受潮般涌来,有快乐的感受,也有悲伤的.,但这些感受无疑是我最真挚宝贵的记忆。它们像一颗颗拥有无穷回忆的种子,当我开启记忆之窗时,就能看到它们在我心底萌芽,看到它们原来的影子。我想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在迎接“新”的生活的同时回顾“旧”的东西,要全面记录自己,全面了解自己,不断比较自己,寻求自我的飞跃,这样才能获得进步,要是等到了中年或老年时再看自己的一生并后悔,恐怕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江南抒怀散文 篇8
一
江南又临雨蒙蒙,古街再添情深深。
在梅雨季节的清晨,我撑着一把油纸伞,走在非雨非雾的江南小巷里。
我已经在这里生存了六个年头了,对这里的季节变换和风土人情多少有些了解,
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里的古镇老街。
因为古镇有故事,老街有情趣……
古镇是历史,老街是文化。
江南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难读懂,难厌倦。总是会给人一种幻想和幻觉。雨篷船上的摇桨声,或者黑瓦白墙中的三寸青砖,还有石拱桥的建筑,石板路上如画的风景,真的很美,很美。街头巷尾的小吃和茶叶的芳香也别有情趣,这些独特的美,会让文人墨客随手即可拈取靓丽的长短佳篇。
每一次品读江南,都有不一样的新感觉!
江南悠然的小楼,雕梁画柱上,各外显眼!迹深久长,呈现出一派繁华的历史景象。
悠闲的生活,我也随之常常独自走在古老的靑砖石路上,时间久了,有些习惯了,有时会增添一些有趣的想法。如果倒退三十年,再现曾经的王子风范!寻觅一位婉约的姑娘,共同品尝青梅煮酒,读她一世,细品人生香甜,该多美!
可怜君没有隔世之约,岁月更不会倒转,只好把不老的心变成苔藓,牢牢的镶嵌在青砖石路的`逢细里,寄托在这温暖的小小空间里,沐浴着这里的浓淡烟雨,好生濨养,待来生再月圆。
二
芭蕉树下的雨滴声,唤醒了我不在年轻的少年梦。
在古镇的小巷深处,有一大片芭蕉林,我很喜欢这片大叶的植物。柔风吹动着长长的叶子,那摆动的姿态好似少女舞媚柔情,跳着轻歌曼舞,轻言细语的讲述着美丽的故事,飘飘渺渺的雨滴,忽远忽近,像似美妙的歌谣,又像绝美的舞曲。我在细心欣赏着“雨”在叶子上跳舞的的感觉,多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不停的讲诉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仔细的品读每一滴雨丝从叶子上划落的过程,如一首婉约的歌,又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太美了!倘若能出现一位美丽俊俏的仙女,同我共渲染同相思,那又是多么地美妙!
在曲折幽深的石板小巷里,轻听步踏青石板的响声。
婉约的丽人,撑着一把红色油纸伞,缓慢的脚步,沿着我曾经住过的幽深小巷,向着我站的石拱桥走来,彷佛她每踏一步,脚的印迹都深深的刻在我的背上,刻画着一个又一个故事。每一块石板路上的基石,都会唱出不同旋律的曲调。我镶嵌在石逢里的千年苔藓,就如琴上的弦,演奏着一首又一首不同的古老歌谣!唱着千年恋歌,痴情一世等待来生。
我渴望着,别再擦肩而过,别再留下遗憾,以阳光的心态,迎接人生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三
红莲映塘水浮月,君赏荷花待奇缘。
江南是个多雨的地方,每年到了梅雨季节都是下个不停,不分昼夜的一下就是几十天非雨非雾的缠绵细雨,缠绵的季节养育了一方温柔更缠绵的人。
雨下的多了,空气更湿润了,田地的低凹处积水面增大了,久而久之就生长了许许多多荷。每逢这个季节,大片大片的荷花就会争奇斗艳,特别是第一批先开的花朵凋谢以后,花瓣落在水面上,就出现了残红满塘的景象。每当这个时节站在荷塘岸上的人,心情、情绪各所不同,有人说此景很美,也有人情绪低沉,一言不语。在离我不远的木倚上坐着一位伊人,穿着白色的旗袍,正前方放着一把油纸伞,双手抱着一把古琴,面善代有凄凉,弹着幽怨的曲子,从琴声里传出了魂牵梦绕的声音。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水中漂浮的月亮,嘴唇微动,一声轻叹后,传来一句:诚诺等了你千年。
四
谁人劝君更尽酒,夕下塘边寻故人。
夕阳下我独自走在荷花池的岸边上,寻觅我前世记忆中的人。多次祈拜佛祖开恩,赐我一次相遇之缘。如果你是一棵千年莲花,我愿变成千年沉木,陪伴在你的身旁,细心的解读你那百孔心事。我将用最真的情,来填满你那空虚的心房,痴情的共宿千年!我定会同你一样,污浊不染。哎!一次婉约的回眸寻恋千年。
五
江南的烟雨,乱了谁的心?
烟雨的江南,柔情的养育了一方温馨的人!一道道柳卷西桥的胜景,推开了一扇扇动魂的心扉之门,有谁能倾尽凡人少心?又有谁能敌挡的了世间红尘?油纸伞下的旗袍步步入莲,刺穿了多少君子的心!扣在靑石板路上的高跟鞋,声声入耳,弦弦动心牵魂!
春日抒怀美文 篇9
渐渐的,渐渐的,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饱经了秋之凄楚与东之凛冽,它满载着生命的`希望与生机,迈着轻盈的脚步降临了,春日抒怀作文。
又是一度花落花开,当蜜蜂儿蝴蝶儿哼哼“嗡嗡”的乐曲会带花儿的怀中,当蝴蝶摇曳着幽婉的舞姿回到花儿的怀中,春,便显示出它的热情。
那春呵!
山林里,田野里,灌木丛中,小河边,无不溢满春的气息,山里的映山红,杜鹃花千姿百态,难道花儿们也要选秀,田野里,青青小草翠绿欲滴,来到小河边,聆听着小动物与潺潺水声的交响曲,新山着春姑娘的美姿,让人心旷神怡,噢!原来享受不一定要参杂物欲与利欲!
那春呵!
时光的马车带走了许多,过去的永远不会再度回来,留下的需要面对,春再一次归返,在这源于着生机的季节,我们能做的,只是奋斗!
摒开过去的年少轻狂,把握现在,珍惜现在,在着春的气息里昂首阔步,去点缀它,去装扮它吧!
当你翻开泛黄的成长史册,你会发现每一页,总是那么绚丽,初中二年级作文《春日抒怀作文》。
因为——
【教育抒怀】推荐阅读:
小聚抒怀诗歌05-14
抒怀随笔《心爱》05-22
秋游抒怀作文12-05
中秋节抒怀09-13
《长城抒怀》阅读及答案05-17
写咏物抒怀作文07-03
《满江红》抒怀诗歌09-06
六一抒怀的日记10-19
新年抒怀作文500字12-16
咏物抒怀小作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