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精选10篇)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篇1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1.质量事故
(1)工程质量事故包括:
① 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
② 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过失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而在交付使用后发生的质量事故;
③ 因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标准,而需加固补强、返工或报废,且经济损失达到质量事故级别的;
④ 凡不能通过简单返工、返修处理或进行让步接收,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 1 万元的质量问题即构成质量事故,如:抹灰大面积空鼓需返工、结构未达到规定强度要求需加固、重要大型设备基础未达到规定强度、承重梁板裂缝超过规范要求时等。
2.严重质量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质量事故为严重质量事故:
(1)基础出现超过规范规定的不均匀沉陷,建筑物倾斜、偏移,结构开裂,主体结构强度严重不足;
(2)影响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年限或严重影响设备及相应系统的使用功能(如 屋面大面积漏雨,隔热、隔声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质量事故;
(3)质量低劣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且改变了建筑物的外形尺寸,造成永久性缺陷的质量事故;
(4)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 万元,不满 10 万元的质量事故。
3.重大质量事故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重大质量事故:
(1)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主要结构倒塌或报废;
(2)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0 万元。
4.质量保证部参与处理质量事故的主要职责:
(1)责成事故发生项目或分公司立即向质量保证部报告;
(2)督促事故发生项目或分公司按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督促事故发生项目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4)对发生事故的项目发出停工通知;
(5)参与事故发生项目及分公司主管部门组织的事故调查;
(6)督促事故发生项目及分公司在事故处理完毕后按规定时限写出事故处理报告并报质量保证部和公司领导;
(7)按有关规定编写事故调查报告,并向局主管部门提出处理的建议。
5.质量事故的调查、报告
(1)分公司直管项目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① 分公司直管项目出现质量事故,由项目施工员组织保护好现场,质检员做好记 录、标识,于 24 小时内上报分公司质量部门,质量部门接到报告后及时报告分公司主管领导。
② 分公司主管领导组织工程部门、技术部门、质量部门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到现场调查。
③ 调查事故发生过程、影响程度、事故责任、事故性质、事故损失、事故产生原因后提出《质量事故通知单》,发项目技术负责人 1 份、工程部门、技术部门、质量部门各 1 份。
④ 调查后,技术部门组织提出处置措施,明确返工或返修处置意见、完成时间,由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⑤ 经批准的处置意见由项目现场经理组织实施,分公司工程部门派人对处置过程进行监督,质量部门派人按设计图纸、国家相应的规范、地方标准重新检验,验证合格后关闭。
(2)直管项目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①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由项目施工员组织保护好现场,质检员做好记 录、标识,于 24 小时内上报公司质量保证部。
② 质量保证部负责人组织公司工程部、科技部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到现场调查。
③ 调查事故发生过程、影响程度、事故责任、事故性质、事故损失、事故产生原因后提出《质量事故通知单》,发项目技术负责人 1 份、公司工程部、科技部各 1 份、自存 1 份。
④ 调查后,公司科技部组织提出处置措施,明确返工或返修处置意见、完成时间,由公司科技部经理审批。
⑤ 经批准的处置意见由项目现场经理组织实施,公司工程部派人对处置过程进行监督,公司质量保证部派人按设计图纸、国家相应的规范、地方标准重新检验,验证合格后关闭。
6.严重质量事故的调查、报告
(1)分公司直管项目严重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① 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质量事故,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质检员进行标识,记录不合格的部位、发生时间、有关责任人员,24 小时内上报分公司质量部门,质量部门接到报告后当日上报分公司主管领导,同时报告公司质量保证部。② 公司质量保证部接到报告后,当日向公司总工、主管副经理(生产)汇报,并由公司总工作出批示,公司质量保证部根据公司总工批示派人参加调查。③ 分公司生产副经理在事故发生三日内组织分公司总工、工程部门、技术部门、质量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④ 调查事故发生过程、影响程度、事故责任、事故性质、事故损失、事故产生原因后,由分公司质量部门提出《质量事故通知单》。
⑤ 《质量事故通知单》由分公司质量部门发项目经理部 1 份、工程部门、技术部门、分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各 1 份、自存 1 份,报公司质量保证部、科技部各 1份、业主或监理 1 份。
⑥ 分公司总工针对严重质量事故发生情况组织制定专项处置方案及纠正措施,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分公司质量部门发项目部 2 份,分公司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质量部门、公司科技部、公司质量保证部各 1 份。
⑦ 审批后的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由分公司工程部门和项目经理组织按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返工或返修。
⑧ 返工或返修后,分公司质量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跟踪验证,直到关闭为止,验证报告及时报公司质量保证部备案。
⑨ 分公司质量部门应根据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提出对责任人及商务处理方案,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并报公司质量保证部备案。
(2)公司直管项目严重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① 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质量事故,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保护好现场,会同质
检员进行标识,记录不合格的部位、发生时间、有关责任人员,24 小时内上报公司质量保证部,由公司质量保证部报公司总工、主管副经理(生产)。
② 公司质量保证部负责人组织公司科技部、工程部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项目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③ 调查事故发生过程、影响程度、事故责任、事故性质、事故损失、事故产生原因后,公司质量保证部提出《质量事故通知单》。
④ 《质量事故通知单》由公司质量保证部发项目经理部 1 份、公司工程部、科技部各 1 份、自存 1 份,报公司总经理 1 份、业主或监理 1 份。
⑤ 公司科技部针对严重质量事故发生情况制定专项处置方案,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业主或监理及设计确认后发项目 2 份,公司质量保证部、科技部、工程项目管理部各 1 份,报公司总工程师和业主或监理及设计各 1 份。
⑥ 审批后的处置方案,由公司工程部负责人监督项目实施,公司质量保证部负责人负责跟踪验证,直到关闭为止。
⑦ 公司质量保证部根据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提出对责任人及商务处理方案,经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批准后实施。
7.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报告
(1)分公司直管项目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报告
① 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由项目经理派人保护好事故现场,作好记录和标识,于 24 小时内上报分公司和公司质量保证部,当日由公司质量保证部报告公司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生产)、公司总工,分公司质量部门报告分公司经理、生产副经理。
② 事故发生 3 日内由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或其授权人按《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组织公司总工、公司质量保证部、科技部、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等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
③ 调查事故发生过程、影响程度、事故责任、事故性质、事故损失、事故产生原因后,公司质量保证部提出《质量事故通知单》。
④ 《质量事故通知单》由公司质量保证部发项目经理部 1 份、分公司、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科技部各 1 份、自存 1 份,报公司副总经理(生产)1 份、业主或监理 1份。
⑤ 公司总工针对事故情况组织编制纠正措施和处置方案,经公司总工审批后,发项目部 2 份,分公司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工程部门、技术部门、质量部门、公司总工程师、科技部、质量保证部、工程部各 1 份。
⑥ 审批后的处置方案及纠正措施,由公司工程部派人监督分公司工程部门和项目经理部共同组织实施。
⑦ 按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实施后,由分公司质量部门负责人进行跟踪验证,直至关闭为止,验证报告报公司质量保证部一份备案。
⑧ 质量保证部应根据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提出对责任人及商务处理方案,经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批准后实施。
(2)公司直管项目重大质量事故的调查、报告
① 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由项目经理派人保护好事故现场,作好记录和标识,于 24 小时内上报公司质量保证部。当日由质量保证部报公司告公司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生产)。
② 事故发生 3 日内由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或其授权人按《工程建设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组织公司总工、公司质量保证部、科技部、项目经理
部等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
③ 调查事故发生过程、影响程度、事故责任、事故性质、事故损失、事故产生原因后,公司质量保证部提出《质量事故通知单》。
④ 《质量事故通知单》由公司质量保证部发项目经理部 1 份、公司工程部、科技部各 1 份、自存 1 份,报公司总经理 1 份、业主或监理 1 份。
⑤ 针对事故情况由公司科技部组织编制纠正措施和处置方案,经公司总工审批 后,发项目部 2 份,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总工程师、科技部、质量保证部、工程项目管理部各 1 份。
⑥ 审批后的处置方案及纠正措施,由公司工程部会同项目部共同组织实施。⑦ 按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实施后,由质量保证部进行跟踪验证,直至关闭为止。⑧ 公司质量保证部应根据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提出对责任人及商务处理方案,经公司副总经理(生产)批准后实施。
吉安六星庐贤雅居项目部2014.2.9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篇2
近年来,静压预制管桩在建筑工程桩基础设计中被大量采用,其主要优点是在施工过程中噪音小、无振动、无冲击力,桩长度易调整,施工速度快,压力值直观,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设计取值大,特别适合大吨位静载液压桩机的施工。由于静压预制管桩的工作原理是桩极限承载力越大,要求静载液压桩机吨位就越大,对场地条件、表面土层地质情况及桩身质量要求越严。因此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如不考虑到浅部断桩、斜桩等桩的质量问题,必然造成不可避免的事故发生。以下就某工程管桩浅部断折原因进行分析。
1 工程概况
本场地位于长江漫滩,地基土主要为冲洪积、淤积成因地层。地层分布总体较稳定。浅部以软弱土为主,主要分布高压缩性,高灵敏度,低强度淤泥质粘性土,下部沙土分布连续、稳定,自上而下颗粒渐粗,密实度渐好。场地原为菜地,地形简单平坦,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基各土层承载力参数列于表1。
2 工程事故状况
桩基施工结束土方开挖后,根据现场测量和低应变检测,桩的平面位置偏差有部分超过规范允许值,桩身质量完整性有部分存在严重缺陷。
2.1 桩偏位情况
总桩数152根,发生桩位偏差的桩计125根,其中正常允许偏位的桩计49根。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定,三桩以下承台桩允许偏差100mm,大于三桩承台桩允许偏差1/2桩径。超过规范允许偏差的桩计76根,为总桩数的50%,分布如表2所示。
2.2 桩身质量缺陷
总桩数152根,其中有2根桩因成桩桩顶标高下落,难以检测,实检150根发现I、II类桩92根,占总桩数的61.3%;III类桩19根,占总桩数的12.7%;IV类桩39根,占总桩数的26.0%。裂缝位置分布范围约在桩顶以下1.5~7.0m处,比较严重的有1根,可检测到上述两个集中区域上、下两道裂缝,桩位有倾斜、位移现象。
3 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处理措施应依据受损实际状态并推断造成受损的可能因素,针对受损的实际状态采取技术措施。
3.1 原因分析
该场地自然地面平均高程约为+5.6m,设计±0.00为+7.2m,桩顶高程为+3.7m。开挖深度约为1.9m左右,桩顶以下6.5m~7.0m厚为(2)-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流塑状、高饱和、高灵敏弱土层,fak=60kPa其下(3)-1层稍~中密粉砂夹粉土层,fak=140kPa,桩在(3)-1具有相对嵌固作用,当挖土程序如有不当,开挖过程中,未开挖面对已开挖面形成高差自重压力,上部软弱土层对桩具有横向挤压作用;压桩机在施压过程中,桩机移位,反复行走、搓支,压桩机自重较大,软土层在竖向荷载碾压下产生对桩的横向挤压。此两种影响在软土层中对桩产生的横向挤压荷载应是上部(桩顶)最大,沿深度衰减,近似于倒三角形颁线性荷载,桩在(3)-1层较好土层内具有”嵌固”作用,桩类似悬臂梁,桩的变形应是挠曲型的、连续型的。小应变检测桩的裂缝分布范围在桩顶以下1.5m~7.0m,均发生在软土层内,III类桩26根有21根均检测出上下两道裂缝,可以佐证。即使IV类桩也有一根发现上下两道裂缝。
3.2 处理方案
关于桩的缺陷,根据以上判断,采取内灌芯棒(钢筋笼)砼的补强措施。19根III类桩取土至缺陷位置以下2m处,IV类桩取土至缺陷位置以下2.5m处,取土后对管孔进行冲洗,回填50cm砂石混合料后下钢筋笼(主筋6Φ18、箍筋Φ8@100),浇注C40混凝土,在桩断裂处浇筑混凝土需延长振捣时间,保证混凝土密实。关于桩的偏位:压桩过程桩的就位原始偏差,应已包含规范允许偏差之内,个别大偏位的桩不排除原始就位误差因素。主要偏位原因系因桩的横向挤压造成。统计桩偏位量分布,不超过1个桩径Φ500的偏位桩占总偏位的92%,在桩的承载能力满足的前提下,偏位对于独立承台,将会造成荷载忠与桩的组合形心偏移过大,发生附加弯矩,可以采取联合承台的方法加以处理。
4 事故处理情况和处理结果
4.1 补强效果评价
III、IV类桩采用内灌芯棒砼加固后,采用高应变检测承载能力。因单桩静载荷试验前未做高应变检测,即缺少高应变与静载荷试验相关对比资料,本次高应变检测对I、II类桩及采取补强措施后的III、IV类桩同时采用高应变检验,以期检测补强后的III、IV类桩与桩身质量完整和基本完整的I、II类桩,其竖向承载力是否存在差异或变化幅度。高应变检测10根桩,结果如下:
I类桩2根:42#,Ru=1803 Kn;66#,Ru=1999.7kN
II类桩2根:17#,Ru=2 069.5 kN 93#Ru:2057.3kN
补强后的III类桩2根:
41#,Ru=2045.5 kN;138#,Ru=1983.6 kN
补强后的IV类桩4根:18#,Ru=2192.0 kN;19#,Ru=1820.5 kN;53#,Ru=1917.8 kN;130#,Ru=1850 kN
I、II类桩共4根,其平均值Ru=1 982.4 kN
III、IV类桩共6根,其平均值Ru=1944.7 kN
两者差异仅为2%,可以认为,经补强后的III、IV类桩竖向承载能力已经达到I、II类桩的要求。
根据I、II类桩及补强后的III、IV类桩计10根综合分析:极差为389<0.3×1968.9=591.67 kN,参考JGJ106—200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有关规定,Ru可取平均值,即可满足承载要求。
4.2 特别加固处理
对6根(88#、121#、147#、149#、150#)偏位大于500mm的桩,其中偏位最大的147#(偏位900mm)、148#(偏位1080mm),位置靠近,集中发生大偏位,因此对此2桩,补做了高应变检测,检测结果:147#、148#,承载力损失较大,建议在147#—150#桩附近合适位置于联合承台上预留2—3个锚杆静压桩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必要时做锚杆静压桩后处理补强,锚杆桩可采Φ19钢管。
4.3 沉降观测
经过16次的观测及计算,该楼累计平均沉降量为31.5mm,其中最大沉降量为33.3mm(位于1号观测点)。最大沉降量为29.6mm(位于6号观测点)。最后一次观测平均沉降量为6.15mm,最后一次观测平均沉降速度为0.053mm/d。根据规范规定建(构)筑物竣工验收的地基变形标准,其最后一次观测平均沉降速度、基础整体倾斜值、累计平均沉降量等指标均符合建(构)筑物竣工验收的地基变形标准。与相邻同类建筑相比,该楼的各项变形指标量都相对较小。在竣工交付时,对预留桩孔作了封堵处理。
5 结束语
5.1因PHC桩横向刚度较脆弱而不能受强烈的撞击或震动,故当运输或堆放不适时,易出现结构裂缝;同时在反复施压产生的拉、压力作用下,裂缝会有所发展并造成桩身破损。
5.2沉桩路线要合理选定。预应力管桩施工时,随着入桩段数的增多,各层地质构造土体密度随之增高。土体与桩身表面问的摩擦阻力也相应增大,压桩所需的压入力也在增大。为使压桩中各桩的压力阻力基本接近,入桩路线应选择单向行进,不能从两侧往中间进行(即所谓打关门桩),使地基土在入桩挤密过程中,土体可自由向外扩张,以避免因土的挤压而造成部分桩身倾斜,保证了群桩的工作基本均匀并符合设计值。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篇3
【关键词】注浆条件;承载力
0.前言
随着我省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的大量兴建,大直径灌注桩因其具有承载力高、无挤土、无振动、能贴近已建建筑物施工、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在桩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大直径灌注桩的质量事故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其承载力的发挥。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桩端注浆处理桩基质量事故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而且当设计合理、施工得当时能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1.工程实例
(1)某综合楼,桩基础采用50根800~1000mm人工挖孔桩,扩大头直径为1600~2400mm,桩长为8.5~10.5m,桩端持力层为含粘性土角砾土层。该工程位于低洼水稻田菜地,西侧靠近河流。工程地质勘察揭示,场地土层分布为:
①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下部为软可塑,层厚1.2~1.4m。
②淤泥,深灰色,饱和,流塑,局部含20%左右碎石及砂砾,层厚4.3~5.8m。
③含粘性土角砾,土黄色,饱和,稍—中密,含17~38%碎石,角砾含量26.7~366%,层厚为1.1~3.6mm。
④残积砂质粘性土,褐黄色,可塑,层厚12.2~13.3m。
工程桩静载检测结果,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该工程除3根小荷载桩外,共对35根桩进行桩端压力注浆。
(2)实例B。
某高层大厦,主体为28层框剪结构高层建筑,设地下室二层。桩基础设计为800~1000mm钻孔灌注嵌岩桩,桩长20~25m,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和微风化辉绿岩。
由于施工中误把强风化碴样当作中风化碴样造成几乎多数工程桩都落在强风化岩层上。桩基检测结果,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该工程共对38根桩进行桩端注浆加固处理。
2.实现合理的桩端注浆条件
2.1合理的注浆设计是实现注浆目的的前提
为使桩端注浆施工合理、有效,有必要对注浆目标的土岩特性、地下水条件、地下埋设物分布状况和周围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并在分析相关资料基础上进行桩端注浆设计。桩端注浆设计主要包括浆液配比,浆液浓度、注浆率、注浆量和注浆压力等参数确定。
2.2合理的注浆工艺是实现注浆目的保证
a、注浆管埋设
桩端注浆处理大直径灌注桩需在桩中心造一注浆孔直至桩端持力层一定深度,然后埋入注浆管至孔底,并封闭孔口一定范围注浆管与孔之间空隙。
b、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不仅起到疏通注浆通道的作用,而且注浆设计的有关参数也应根据压水试验结果做相应调整。
2.3合理控制注浆参数有利于提高桩端注浆效果
在桩端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浆液浓度、注入率和注浆量是变化的。合理的确定和控制其变化对提高桩端注浆效果十分重要。
桩端注浆压力随注浆进展呈现出由低到高的变化规律。若注浆过程中压力突然急剧下降,表明发生冒浆或漏浆现象,应在浆液中加入相应的添加剂和采取间歇灌浆措施以确保桩端注浆效果。
在桩端注浆中,浆液浓度经历了由稀浆向浓浆变化的过程。稀浆渗透性强可扩大桩端注浆加固范围,浓浆有利于提高桩端注浆加固区强度。
3.桩端注浆提高单桩承载力机理
3.1改善持力层条件、提高桩的端承力
大直径灌注桩成孔中,对桩周土扰动降低了桩端土体强度,水的水泡软化作用又进一步加剧其强度降低。桩端注浆通过渗透、劈裂和挤密作用使桩端持力层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浆液和土的结石体,从而改善持力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恢复和提高了持力层土体强度。
桩底沉碴的存在因其强度低严重影响端承力的发挥。桩端注浆通过浆液对沉碴的置换、挤密和固结作用改善或消除桩底沉碴对端承力发挥的不良影响。试验证实,桩端注浆使桩的端承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3.2大幅提高桩侧摩阻力
大直径冲钻孔灌注桩桩周泥皮和人工挖孔桩护壁与桩周土体间空隙降低了桩侧摩阻力。桩端注浆在压力作用下,浆液从桩端沿桩侧向上,通过渗透、劈裂、充填、挤密和胶结作用,对桩周泥皮置换和空隙充填,在桩周形成脉状结石体,如同树根植入土中,从而使桩侧摩阻力大幅度提高。
3.3改善持力层受力状态和荷载传递性能
桩端注浆通过渗透、劈裂、挤密和胶结作用形成桩端扩大头增大了桩端受力面积,并且注浆对持力层加固又改善其受力状态。
试验结果表明,桩端注浆后,桩侧摩阻力的提高先于桩端承力的提高。当桩端邻近土层的桩——土相对位移SZ≤SO(4~10mm)时,随荷载增加SZ增大,桩侧摩阻力提高增大,此时桩侧摩阻力提高(ΔQS)对单桩承载力提高起主导作用,而桩的端承力潜能尚未被充分发挥。当SZ>SO时,桩侧摩阻力下降,而桩的端承力提高(ΔQP)迅速增加,此后桩的端承力提高对单桩承载力提高起主导作用。
4.分析承载力偏低的原因
①桩底持力层力学性能不良、强度低。
②挖孔桩施工对桩周土体扰动产生应力释放降低了桩端和桩侧土体强度,地下水对桩周土体的水泡软化作用又进一步加剧其强度降低。
③挖孔桩护壁与桩周土体之间空隙影响桩侧摩阻力充分发挥。
④施工中现场管理和技术水平低造成桩底沉碴和桩身离析对单桩承载力影响。
⑤桩没到达设计要求的持力层。
5.桩端注浆工艺流程
①造孔→②高压水洗孔→③注浆管埋设→④压水试验→⑤制浆→⑥注浆→⑦达到 设计予定注浆量和终压→⑧封孔→⑨钻孔检验。若检验合格,结束该桩补强加固。若 不合格,重复①→⑨步骤直至合格为止。
注浆顺序:首先对靠近河流一侧和建筑物边桩进行注浆以达到封闭浆液外流。然后进行中间桩注浆,并加大其注浆量,以达到在控制注浆总量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注浆效果。
6.结语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篇4
(一)总 则
1、为对本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交付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订本细则。
2、本细则适用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处置和管理。
3、质量问题(包括质量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凡因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不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偷工减料等,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强度等级不够、结构尺寸偏差等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达不到工程所采用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分类分级按照工程类别执行国家、行业、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4、质量问题信息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信息的处置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5、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逐级上报。
2、各级主管生产负责人负责相应级别质量问题的处置,组织有关质量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原因分析,提出处理建议。
3、工程部门负责制定质量问题处理方案,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必要时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4、安质部负责监督质量问题处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并保留监督检查的相应记录。
5、项目经理部质量领导小组根据质量事故等级,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对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进行处理。
6、安质部、工程部、物资部等部门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三)处理程序
1、质量问题的报告
(1)发现质量问题的人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立即向项目负责人及项目部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同时采取救援行动。因工程质量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应采用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作好标记,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拍照或录像。
(2)发生一般质量问题未造成安全、工期、信誉影响的,项目经理部在 24 小时内上报到公司、局成立的工程指挥部。
(3)发生直接经济损失在 30 万元以内的质量事故,由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立即报告公司
(4)发生直接经济损失在 30 万元及以上的质量事故或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不足 30万元但严重影响到施工生产的安全和企业的信誉,必须在 1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局安全质量监察部。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隐瞒事故论处:
(1)发生质量事故后,不按规定时间上报,谎报或隐瞒不报而擅自处理的;
(2)质量事故发生后,故意破坏现场,阻碍、干扰调查工作正常进行,以及提供伪证的;
(3)有意缩小工程质量事故返工损失,降低事故等级的。
3、质量问题的处理
(1)处理程序:质量问题调查→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根据事故大小对整改方案进行逐级审批)→问题整改→鉴定验收→提出改进建议→保存处理记录。
(2)发现质量问题时,项目部应对质量问题进行初步判定;项目质检人员应要求相关作业人员立即停工,在不合格处设置明显的标识,以防止在处置前转入下道工序。
(3)直接经济损失在 30 万元及以上的质量事故,由局成立质量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处理;直接经济损失在 30 万元以下的质量问题由公司或局工程指挥部组织调查处理,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应于 10 天内报公司,15 天内报局;一般质量问题由项目经理部组织调查处理,处理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4)质量问题处置可采取如下方法: ①返工处理; ②返修处理; ③让步接收; ④降级处理; ⑤不作处理。
(5)质量问题处理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工程概况、事件或事故经过、原因分析、事故处理措施、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及改进的建议。
4、质量问题的整改及验收
(1)根据质量问题等级分级制定质量问题整改方案,根据问题类型对整改方案进行逐级评审、批准。
①直接经济损失在 30 万元及以上的质量事故,由项目经理部制定整改方案,逐级报审,由局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②直接经济损失在 30 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由项目经理部制定整改方案,评审后报公司批准后实施,整改方案报局相关部门备案。
③对一般质量问题,由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门制定整改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整改方案报公司工程部。
④质量问题经整改后必须重新检查、验收,直至符合规定要求。(2)处理方案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督单位批准的,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药品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 篇5
一
医院不得购进、销售假劣药品。
二
医院不得购进和销售未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的药品。
三
验收人员不得误验,漏验造成假劣药品调剂室销售。四
在陈列中不得养护管理不善造成药品变质、失效。
五
以上情况因责任心不强,造成质量事故发生后,各岗位人员将发生事故的该品种批次的药品收回。
六
质量管理员将发生问题的情况,及时填写“药品质量事故报告单”报质量管理小组。
七
药房质量管理负责人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了解并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按照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八
医院重视发生的质量问题,查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并对药剂人员进行教育,针对性的指定政改防范措施。
九
对发生的质量事故不得虚报隐瞒。如发现虚报瞒报者严肃处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十 凡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者,要追查当事者及主管领导的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扣发奖金或纪律处分。
注:
﹙一﹚质量事故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范围: 违规购进使用假劣药品,造成严重后果。
2未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造成不合格药品上架。3 使用药品出现差错或其他质量问题,并严重威胁人身安全或已造成医疗事故的。一般质量事故范围: 违反进货程序购进药品,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2 保管、养护不当致使药品质量发生变化的。﹙二﹚质量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在12小时内上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并在7日内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书面汇报。一般质量事故应认真查清事故原因,及时处理。4
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篇6
一、目的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二、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六枝至只能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项目部管段内施工生产作业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三、职责
1、项目部技安科是安全事故的归口管理部门。
2、项目部其他部门负责分管职责范围内的安全事故的控制管理,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
3、各工区负责本管段的事故管理。
四、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班组长、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或相应工地(项目)负责人,项目安全员或项目负责人应在1小时内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进行报告,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
2、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在1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报集团公司安全部门和主管经理。集团公司安全部门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以上述同样方式、报告内容,上报市(区)安全监督局、市(区)安监站、派出所。此外,项目部向公司报告事故的同时,应报告当地有关主管部门。
3、发生事故先兆和重大未遂事件时,项目部安全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安全部门进行报告。
五、事故现场处臵
1、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抢救,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
2、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的,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抢救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受伤人员的救护。
六、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各部门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七、事故处理
1、发生伤亡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及有关领导。有关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重伤、死亡事故,应当在1小时内按系统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发生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在按时报集团公司的同时,报告地方劳动、公安、检察院、总工会。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及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等。
3、伤亡事故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绘制事故现场图,作出详细记录。在消除现场危险因素、采取防范措施后,方可恢复生产。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需经过调查组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
4、对事故应查明事实原因,分清事故性质和责任。确定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作出处理。
5、要对事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提出预防同类事故发生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受到处罚不放过),通过调查、分析、处理,改正安全管理工作。
6、出具《调查事故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地点、时间、责任者、事故发生经过、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停工/停产等)、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意见、责任部门意见、分管领导意见等。
7、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项目部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公司安全部门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公司安全部门实施验证。
8、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公司工会和安全部门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省、市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有关规定进行处臵。
5、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公司或项目部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建筑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确保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尤为重要。但是由于设计、施工或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使我国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 比如"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小区的事故""衡阳大厦大火事故", 这些事故造成的后果往往都是非常严重的,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就要求我们在发生事故之后, 能够及时的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从中总结一定的经验教训, 以便改进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 为今后的工程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 达到较少或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同时有利于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对本课程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2教学内容
(一) 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
本门课程所讲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下面这几个大部分:主体结构 (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地基与基础工程、防水工程和装饰工程的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同时每个部分都含有大量的典型的工程事故实例;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有设计方面的、施工方面, 同时还包含有管理方面的内容, 涉及到的课程也是非常多的, 包括了建筑工程施工、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相关课程, 属于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
(二) 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 考虑到内容的难易程度和今后学生所从事的工作等情况, 可把比较难的设计的内容删掉不讲;在上述所有的相关课程中, 本课程与建筑工程施工的内容相近的内容最多, 所以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 可以把这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来进行讲述, 即在讲课中每一章都是先讲述建筑工程施工的内容, 再讲述本门课程相关章节的内容, 相信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的内容属于实践性比较强, 内容较为枯燥的课程, 所以让比较枯燥的内容变成较为生动的知识, 就需要从教学方法上面进行改进,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合理组织课堂讨论。针对学生们曾经学习过得内容, 让学生进行讨论自由发言。比如说, 在专业基础课中《土木工程材料》中曾经学习过钢筋和混凝土, 对于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学生比较清楚, 这时就在钢筋混凝土这一章中就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一个简短的讨论, 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这样即可以作为复习的内容, 又可以作为本章的新内容。
(二) 以工程实例为依据。在这门课程中的案例分析, 可以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在地基与基础中, 以比萨斜塔为例子, 介绍其产生倾斜的原因以及意大利政府对它采取的纠偏措施, 事实证明了学生对这些具体的工程实例还是比较感性趣的,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对新知识进行及时的补充。建筑技术的更新速度往往是比较快的, 但是教材的更新速度往往没有知识更新的速度那么快, 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之前能够认真备课, 及时更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四)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对于这种比较枯燥、以文字为主的课程, 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在授课过程中加到必要的图片和视频, 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并不仅仅限于书本上的内容。
(五) 实践教学。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针对于具体工程的案例分析, 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分组, 每组根据自己的实例在课下把具体的分析过程做成PPt, 在上课中各组同学对自己的案例分析进行讲解。
4考试的评定
传统的考试一般都是以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 在考试之前由任课教师给学生划范围, 学生在考试前进行短时间的突击复习一般就可以通过;这种传统的考试模式使学生往往存在平时不学习期末一样能通过的侥幸心理, 这样就出现了部分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 学习不积极主动, 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及个人能力的培养, 所以对于这种传统的考试应进行改革, 方法如下:
(一) 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
教师根据本学期本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命题, 命题的难易程度适中, 并且在试题中应含有一小部分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的内容, 这样可以考察学生平时对问题的掌握程度以及考察其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在学期期中进行一次期中小测验, 通过测验可以检查前段时间的学习也可使教师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便今后进行改进。
(二) 考试成绩的构成
平时成绩 (30%) +期中考试成绩 (20%) +期末考试成绩 (50%) =期末总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的评定以学生上课的表现为主, 包括课堂的听讲、课堂提问和课堂作业等;这样充分体现出了不以期末一张试卷订定最终结果的考试方式, 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考核。
5总结
希望通过对《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重新的规划, 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使学生们从这门课程中学习到如何对具体的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分析以及处理, 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篇8
一、为什么说生产经营单位是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主体?
在《条例》所明确的相关主体中,生产经营单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作为较为具体和明确的规定。《条例》共六章四十六条,其中与生产经营单位直接相关的内容就有第三条、第四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等17条的规定。因此,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职责。
二、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根据《条例》第三条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以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划分为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 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条例》还规定上述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三、《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报告方面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报告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四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等的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事故报告及补报的时限与程序。第九条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第十三条规定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事故报告的内容。第十二条规定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已经采取的措施;(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事故报告的要求。第四条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四、《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有哪些规定?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十四条、第十六条两条的内容。如第十四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事故的处置中要注意保护现场。如第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五、《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调查与处理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方面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等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配合、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如第七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第二十六条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组织事故调查。如第十九条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并接受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建议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如第三十三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
(4)公布事故处理情况。第三十四条规定事故处理的情况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机构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保密的除外。
六、《条例》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有关人员不履行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有关规定要承担哪些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有关人员不履行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主要体现在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等规定中。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看:
(一)以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为主体承担的责任
有以下十五种情况之一的,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可能被处于以下处罚:
第三十五条规定的三种情况之一。即(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三)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
至80%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六种情况之一的,即(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三)转移、隐匿資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 00%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即《安全生产法》第17条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法定职责。主要有六条: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②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③保证安全生产投入;④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⑤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⑥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第四十条规定的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此外,有上述情况,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以事故发生单位为主体承担的责任
与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有关的六种情况之一的。即第三十六条六种情况之一的(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二)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三)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四)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五)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六)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 OO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的,第三十七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 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歉:(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
七、《条例》中有关规定所说的“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中的“负有责任”主要是指哪些情况?
“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中的“责任”,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操作规程的规定。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情况,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未取得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及相关证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2、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的。
3、没有建立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落实的。
4、未按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导致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的。
5、不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
6、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及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安全的资格。
7、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不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或者未按规定审批、验收,擅自组织施工和生产的。
8、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证照、关闭的生产经营单位,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9、对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0、违章指挥,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的。
1 1、未按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允许从业人员上岗,致使违章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证书而上岗的。
12、制造、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或者产品的。
13、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经营,拒不执行有关部门整改指令的。
1 4、拒绝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隐瞒事故隐患。不如实反映情况的。
1 5、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规定危险性较大的场所和设备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
1 6、生产经营单位没按规定对生产安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定期检测并确保正常运行的。
1 7、不按有关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制定应急措施及监控的。
18、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情况以及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出口通道情况。
1 9、生产经营单位对爆破、吊装与交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
20、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监督使用不到位的。
2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日常管理不到位的。
22、对承包租赁的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没有专门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对安全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的)。
23、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管理、演练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及维护、保养情况。
24、不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或规程规定的其他情况。
工伤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篇9
一、凡发生在企业、施工生产中由于生产区域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操作方法的错误,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使负伤人员立即工作中断达一天及以上(或致死)的一切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应迅速层层如实上报到主管部门(不准隐瞒或拖延上报),组织对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第75号令及劳动部关于对《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与处理规定的条文解释》。
二、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及未遂重大事故采用事故快报立即层层上报主管部门外,事故所在工地(负责人应当负责保护事故现场)不准破坏与伪造事故现场,直至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允许后。才准动现场,对受伤人员应积极抢救。
三、做好事故调查工作,轻伤事故由分公司组织工地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处理,并填写伤亡事故登记表上报公司,重伤事故及未遂重大事故 由公司主管领导组织工会生产、技术、安全、保卫等部门及分公司、工地有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事故及未遂重大事故和造成伤亡的事故与火灾事故均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并根据事故性质与应负的责任和态度,提出处理意见,报上级审批后执行。
四、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及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并如实反映与提供,不得拒绝与隐瞒情节。伪造假情况和资料,否则应给予批评或纪律处分。
五、轻伤、重伤事故,受伤人员复工后,应由工地填写工伤事故复工报告单,上报分公司及公司主管安全部门各一份。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篇10
第一章 总 则
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合同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为认真贯彻质量方针,实现公司质量目标,落实工程主体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力度,规范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质量事故、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及改进。第二章 职 责
1、项目负责人(总工)是本制度的主管领导。
2、质检部是质量事故、问题处理及改进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监督与检查,并负责组织严重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评审和处理。并对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提报处理意见。
3、工程部、物资部、商务部、参与严重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的评审与处理。
4、工程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监督、检查,对各分包单位发生的质量事故,会同质量部共同调查,提报处理意见。
5、财务部负责对各分包单位经济处罚的收缴。第三章 过程实施与控制
一、质量问题分类
1、一般质量问题:
不影响建筑物的近期使用,也不影响建筑物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及完整性,但却影响美观或耐久性。
2、较严重质量问题:
不影响建筑物结构的承载力,却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或使结构的使用功能下降,有时还会使人有不舒适和不安全感。
3、严重质量问题:
(1)经整修、加固或返工经济损失在5000元以下,虽不作为质量事故处理,但视为
严重质量问题,应将工程缺点记入施工日志及有关竣工文件内。(2)影响建筑物结构的承载力或使用安全。
二、质量事故分类
1、质量一般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
2、质量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含3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
3、质量重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300万元(含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质量事故。
4、质量特别重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质量事故。
三、质量问题的控制范围
1、各种施工所用原材。
2、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及检验批、分项工程。
3、各种设备、器具。
四、质量问题的评审与处理
1、施工中发生的一般质量问题由责任单位质量检查人员填写《质量问题通知单》,责任单位组织本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处理整改,质量检查人员并监督责任方整改验收。
2、施工中出现的较严重质量问题,由质量检查员填写《质量问题通知单》责令限期整改,并由各分包单位领导组织质量管理部等有关部门进行评审、制定整改措施、验证,做好记录。
3、施工中出现的严重质量问题,由项目总工组织质检部等有关部门进行评审、处理、验证,做好记录。
4、各分包单位材料员、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员共同对有质量问题的采购物资进行评审、判定、做出处理。
5、合同要求时,对让步处理的质量问题,应向顾客提出申请或派员参加共同评审,记录质量问题情况,顾客同意后,方可转序施工或交付。
6、发现质量问题涉及到设计单位,应通知设计单位,邀请派员参加共同评审并确定处理方式。
7、如发生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评审处置。
五、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
1、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方式包括返工处理、返修处理、让步处理、降级处理和不作处理等。
2、当对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处理时,应符合以下规定要求:(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者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够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3、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公司应对质量问题进行评审,做出处置决定,采取与质量问题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程度相适应措施。
4、保持质量问题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记录。
六、质量事故、问题上报处理程序
1、一般质量问题:
(1)由专职质量检查员填发《质量问题通知单》,并监督责任方整改验收。(2)对监理工程师填发监理记录,监督责任方处理并检查验收,进行问题封闭。
2、较严重质量问题:
(1)由专职质量检查员逐级上报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制定整改措施,填发《质量问题通知单》责令限期整改,并监督责任方整改验收。
(2)对监理工程师签发整改通知书,监督责任方处理并检查验收,形成整改完成报告书,进行问题封闭。
3、严重质量问题:
(1)专职质量检查员发现严重质量问题,并立即逐级上报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2)对监理工程师签发的整改通知书,或总监同意发局部暂停施工通知。由各单位安全质量部和工程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形成调查处理方案,上报公司安全质量部。
4、质量一般事故: 质量一般事故发生后,作业队或架子队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对现场进行保护,由公司总工程师召集工程管理部和安全质量管理部进行调查处理。并形成调查处理方案,上报公司质量管理委员会。
5、质量大事故
质量大事故发生后,立即逐级上报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并做好取证工作。应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并做好取证工作。
6、质量重大事故
(1)质量重大事故发生后,责任单位应按照规定及时逐级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并配合调查和处理工作,按规定妥善保管好有关资料。(2)质量重大事故各单位必须在2小时之内报告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至公司及建设单位、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并通知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驻现场人员。事故单位应在3天内出具事故快报,填写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表逐级报告上述有关单位和部门。
7、质量特别重大事故
发生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按照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办理。
七、质量改进管理
1、当发生质量事故、问题并进行处理后必须进行质量改进工作。
2、质量改进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这应当是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为此必须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3、为消除潜在不合格品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就是预防措施。可以采用风险分析、趋势分析、统计过程控制来识别潜在不合格的原因。积极主动的采取预防措施可最大限度的提高过程的效率。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推荐阅读:
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09-09
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10-25
质量事故划分及处理办法07-16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办法09-06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05-25
福西智库-质量事故处理程序07-20
工程质量事故处罚制度05-21
药品质量事故管理制度07-22
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报告07-04
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事故报告制度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