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活动总结

2024-05-25

教研组活动总结(精选10篇)

教研组活动总结 篇1

“情动课堂”教学研讨总结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校教研组课例研讨活动结束已有一段时间了,学校责成我给本次活动做一个总结,因各种事情的耽搁,一直拖到今天才给大家一个反馈,很是抱歉。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本次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体现了我们温泉老师“扎扎实实搞科研,脚踏实地求发展”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作风,尤其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团队精神。用我校一位领导的话说这是近年来温泉小学召开最成功的一次教研组研讨活动。在此,我代表学校教导处,以最真诚的谢意感谢大家对此次活动的高度重视和辛勤付出,谢谢大家!

此次活动有三大优点:

一、涉及学校教学的各个学科。

二、11个教研组参加,人员齐全,语、数、英、美、音、体、思、自然、微机、心理、综合,没有一组有无故不参加者,人心齐,涵盖面广。

三、各组教研形式多元化。

11个教研组均能围绕“课堂教学”这个核心,自主选择,自主定题,集体智慧,开展具有自身教研组特色的教研活动。其中包括课例点评及研讨,主题式沙龙研讨,微型课及点评等形式,可谓百花齐放,本次活动我们看到了温泉小学教研活动的新气象,研讨氛围浓烈,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次活动各年组均展示了他们自己的教研特色:

1、如三年组的微型课,这是温泉小学教研史上的首例。有主持、有讲、有评,组员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人人为团队献计献策,大家心往一处用,展现出了温泉小学教师强烈的团队意识。可看出温小教师的潜力、干劲,有大幅度可提升空间,教研形式与时俱进。

正如那地下源浆一样,一点点地坚持,挖掘出潜能,破茧成蝶,成为兴城乃至葫市辽宁省以教学水准高超而扬名内外的教师团队。

2、再如四年组,这是帮扶最全面,研讨最热烈的一组。年轻教师苏洁上课,大家为了让她班学生针对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有更好的展示效果,组内专门进行了分工,范秀伟老师对苏洁和她班学生每天作进行手把手跟踪式指导,如今范老师和4.8班学生已成了好朋友。同时组内王健、张菊英等老师针对教学设计,教师语言等方面,在研究中一次次碰面对苏洁进行指导帮扶,使这个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在活动现场,当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从哪些地方看出祖母对荷叶的喜爱时”,全组教师纷纷参与到学生当中,或者倾听,或去指导,真真实实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使研讨成为了有源之水,有根之花,促进了教师对小组合作模式的深入研究,在点评研讨环节,他们组抛出了“四年级几个人一组更合适”“第3自然段的朗读和学生评价环节,我们平时怎样训练学生” “课前甜点究竟对学生学习语文是否有利”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研讨绝不是事先准备,而是有现场生成。

3、又如,五年组的沙龙研讨,使我们的教研既扎根于常态教研,又高于常态教研,主题明确,问题清晰,研讨深入,教研、科研一体化的目的。老师们个个准备充分,主题突出,大家在理论上首先进行自我学习,然后在组内各抒己见,针对合作学习学生展示这一教学主要形式,展开了言之有物的沙龙研讨,活动中,让我们看到五年组老师其实是相当有内涵有潜力的。

4、二年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抓了第1号,全年组齐心协力,积极筹备,从课件打出组内教研口号,点点滴滴的突破,贾红老师毫不怯场,上了一节相当漂亮的数学课,学生展示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组内老师认真点评,谦虚地表示教研后邀请贾红老师去给自己的学生上课,可以说为我们的教研活动拉开一个精彩的序幕。

5、一年组的老师人才济济,在教研前,不断研磨赵春玲老师的课,组长杨雅静一次次帮助她修改教案,全体组员全力以赴,训练学生行为习惯,为此次的活动献计献策,研讨中突出了“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带着问题去研讨,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提高识字效率“的研讨主题,研讨时善于抓亮点,抛问题且在研讨现场注重把一个个提出的问题解决掉,如“一类字,二类字怎么学?分别注重什么?”研究出了重点步骤,方法,研讨过程实实在在,且当时会场就有一年组员做好记录,教研扎实有效。

6、思、科、综、微、心,科任综合组是个集5个学科为一体的大组,组内人心齐,积极性高,让我们倍受感动,组内谭征老师为了上好这节课,几次试讲,不辞辛苦,崭露头角,李咏梅老师积极组织大家去听课,提意见,研讨会场人人

参与,大家认真听讲,点评中肯,从教学设计到教师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课件运用是否适当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既充分肯定了谭征老师努力与进步,又为她的日后教学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也正是这次教研组活动,使得后来谭征在思品教研会上上了一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这成功里包含着综合组所有老师的辛苦,是你们用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为一位年轻教师铺了一条成功之路,而同时对老师自身教学起到了极大地促动作用。

音乐组、美术组、体育组三个组平时就坚持组内教研活动,坚持得非常好。本次他们依据针对杨静、姜楠、刘航三位老师的教研课进行了研讨,把组内常态教研搬到了赛台上,为我们展示出了清新可口的家常宴。

这三个组内最大的优点是课例展示有典型性,现场研讨注重生成。他们每个人在研讨中绝不仅仅是夸赞式的点评,而是依据专业的学科特点,直中要害,点明不足,提出改进方法,可以看出我们温泉的教师专业水平是相当过硬的,只要持之以恒,不断锤炼自己,在实际教学研讨中不断反思总结,我们的专业课一定会迈上一个又一个更高的台阶。我们的音、体、美老师也一定会在省市县成为学科教师中的翘楚。

英语组是校内工作量最大,工作最辛苦的一个科任组,这个组人数多,干劲足,年龄年轻化,充满朝气,他们针对词汇教学交流了自己的方法,准备丰富,且全组交流的内容均在大屏幕上打出。由组长统一播放,看出组内齐心协力。

总之,本次教研组活动是非常成功的,学校非常满意。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活动现场评委组内由研讨而展示出的精彩生成。这是我们温泉小学课改过程中崭新的开始,也是一次教学研究质的飞跃。尽管有压力,有各种繁杂的工作冲突,我们却能安己之力团结一致打赢这场胜仗,大家是了不起的!教研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方法,以此活动为契机,我们还要不断反思我们的常态教研存在的问题与死角,避免这样几个现象发生:“教研只是热热闹闹的说,不解决实际问题”“教研是偶然性行为”“教研不能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研无主题、无目标”“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问题来进行深入研究”“缺少理论高度”等等。

我们将在教研中不断的完善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实际授课能力,相信只要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钻研,我们的教研活动一定会越来越真实、扎实、有效。

会君 2014.6

教研组活动总结 篇2

其一是教师们的教研意识淡泊。部分老师认为教学工作本身很累, 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教研活动, 也认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没有多大实质性的意义。集体备课、师徒结对、赛课活动、听公开课、学科讲座等都是形式, 教研活动参不参加无所为, 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没有多大的影响。作为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加之缺乏专家的引领, 师资的整体水平偏低, 教师们的教研意识淡泊, 教研水平不高, 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其二是学校对教研工作的开展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对考勤制度、考评制度、奖励制度等执行不严, 对于教研活动, 一些老师想参加就参加, 不想参加给教研组长打个电话就行, 反正组长不愿得罪老师, 不会记考勤, 学校也不会扣工资。再加上学校对教研活动的开展缺乏激励机制, 诸多的因素导致教研组长无法正常开展教研工作, 辞职是组长们最好的选择。

尽管是在这种不怎么愉快的氛围下, 总结会还是按活动议程进行完毕的, 会议结束了, 作为主抓教研工作的我认真反思本期教研活动开展的情况。

本期校本教研工作主要是结合片区教研和全县优质课比赛活动来开展的。各教研组除了利用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自行开展教研工作外, 同时涉及的教研组还积极参加学校或片区组织的教研活动。本期学校在语、数、外三个教研组分别于第五周、第八周、第十一周举行了三次同课异构的赛课活动, 每组参加赛课的教师4人, 涉及的学科教师全程参与听、评课, 在此类活动的开展中, 各教研组都很重视, 授课教师积极准备, 认真备课、授课, 课后认真反思, 参加听课的老师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评课时积极发言。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风格和艺术, 不同教师从不同角度的评课, 使参加活动的教师们达到了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 多数老师反映这种教研活动形式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期片区的教研活动也主要以同课异构活动和赛课形式为主, 涉及的教研组或是教师个人, 在参加片区教研和全县优质课比赛活动中, 一部分老师既看到了自己的优势, 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教师们参加活动后, 不仅达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 也感觉到了乡镇学校的老师们正在努力快速地成长, 从而更加有一种紧迫感, 会增强学习的意识。但活动过后, 在与教研组长或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 常会听说一些老师不乐意参加教研活动, 也听一些老师们说教研活动的开展是形式, 很多活动的开展都是在应付。我仔细琢磨老师们说的话, 影响教研活动开展有效性的因素究竟有哪些, 个人肤浅地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领导对教研工作的开展关注程度不够

在很多学校, 教研工作都是由教务处牵头, 由教研员、教研组长主抓, 由于部分老师的教研意识淡泊, 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并不在意, 也不会把教研工作当回事。教研组长们在开展教研工作过程中很头疼, 每项活动的开展组长在安排时全凭人际关系, 教研组长平时在本组混得不错, 工作安排会容易些, 如果是比较坚持原则一点的组长, 时间长了工作根本就开展不下去。一些老师认为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自己无关, 可参加可不参加。学校对教研活动的考勤制度执行不严, 各教研组活动开展与否, 开展好坏, 学校虽然每学期都在对教研组工作进行考核, 但对各教研组开展工作的情况基本无奖惩, 缺乏激励机制。这样长时间下去, 各教研组都会消极对待教研工作, 到后来确实各项活动的开展都会流于形式, 随便应付就行。学校领导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人物, 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 领导更应该加强学习, 更新教育理念, 积极探索新型的校本教研模式,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谈到, 要当一名好校长不仅只具备一些特殊的行政工作能力就行, 首先得成为一个好老师, 一个教育家, 尤其是成为学校教师的老师, 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 才能受到你的教师们的信任和拥戴。校长的工作虽然很忙, 但是参加教研活动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学校领导也只有深入课堂, 研究课堂, 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改进, 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才能得到提高。领导们能深入一线,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一方面对教研工作有引领作用, 也对教研工作的开展起到监督的作用, 可以确保教研制度的严格执行, 若领导有事不能参加, 同样实行请假制度, 带头严格执行教研考勤制度, 同时老师们也会感受到领导对教研工作的重视。其实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实行领导挂包教研组, 领导们有时也在参加教研活动, 也许是力度还不够, 也是导致老师们消极对待教研工作, 导致教研活动低效的因素。

二、学校主抓领导、教研员、教研组长教研能力不强、学习力度不够

教研工作应如何开展, 什么样的教研活动形式更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什么样的教研活动形式才是老师们需要的, 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学校主抓领导、教研员、教研组长是核心人物, 核心人物的理念、工作思路直接影响这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所以作为学校主抓领导应加强学习, 增强研究意识, 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 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只有自己的教研能力提高了, 才能对教研员、教研组长们开展的教研活动提出指导性、建设性的意见。如果领导对这项工作的开展都是茫然的, 缺乏指导性, 导致此项工作的开展低效也是很正常的。当然教研员、教研组长是实施教改和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和带头人, 在教研活动中要由指导者、鉴定者变为教师成长的促进者, 就更应该加强教研业务方面的学习。作为直接主抓这项工作的人, 对教研活动时间的安排, 内容和形式的构思, 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理论指导等, 都将直接影响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在活动开展中, 才能尽量避免教研活动开展的低效性和无效性。

三、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思想认识不够

当前校本教研活动中存在一系列低效的问题, 严重制约着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教研活动走形式, 教研氛围不浓厚, 各教研组在开展工作时更多的是听学校的布置, 执行具体事务, 与其核心工作“教学研究”相比, “管”的色彩似乎偏浓, “教而不研”或“教而少研”是常见的现象。

教研形式比较单一, 通常以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为主。这种“聚集课堂”的教研形式能够让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创设一个真实情境, 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具体的研究, 该形式本身是很好的。但由于老师们不重视, 上公开课往往是少数几个老师的事, 评课常常是一言堂, 教研组长、权威教师说了算, 其余教师处于被动附和的地位, 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究局面。就这类公开课活动的开展, 由于部分教师研究意识不浓, 对这种研究活动存有戒备心理, 怕同事对自己“挑刺”伤面子, 不乐意别人听自己的课, 尽量想法回避讲课。几乎从不承担公开课教学, 而自己在参加评课时蜻蜓点水, 言不由衷, 或只唱赞歌不谈问题, 或避重就轻, 或者根本就谈不到要点上, 或者教师们在议课时, 往往关注的是执教老师的教, 探讨的是如何通过教师的讲, 让学生很好地学到该学的知识, 如何交给学生更好的应试的技能, 以便使学生在升学考试中拿到高分, 让更多的学生升入条件好一点的高一级学校。而对教师自身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师生关系, 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兴趣、态度、价值观,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缺乏必要的研究, 很少关注学生的学情, 很少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应该逐步由“教”转向“学”, 教师就应当认真思考自己在这种课堂上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新课程背景下, 我们对课堂的关注, 集中体现为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领悟了什么等方面。一堂好课应当是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也许在这种课上, 教师的口头表达并非完美, 板书并不漂亮, 而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那么这依然是好课。由于教师们平时不加强学习, 如何识别一堂课是否精采, 缺乏理论依据, 时间长了, 开展听评说课活动收效低, 难免也沦为形式。

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展教研组活动 篇3

一、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学校以年级组为办公单位,老师比较分散,教研组集中一次不容易,再加上学校把教研组活动时间与市区教研活动时间、备课组活动时间都放在一起,不被其它活动冲掉的时间很少。外面教研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形式是听一节或两节课,由一位专家进行简单的点评,再选择一位专家作一个讲座,而且时间较紧,匆匆忙忙的结束,主讲老师精心准备的内容讲不了,听的老师也体会不到报告的关键和目的,效果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大校内教研活动的力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充分挖掘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智能。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场所,是教师精心设计教材、充分展示备课构想的地方,对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花再多时间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都不为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南京市区每次组织的教研活动都要开设研究课,由一到两位教师向大家展现他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大家提供教学示范和研讨素材,但这样的大型活动一个学期一般也就是二到三次,而且每次评课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要想真正的研究课堂教学,各个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应该是一个最小组织。要经常在一起研讨课堂教学问题,我们学校进行的组内公开课制度就是一项很好的推动研究课堂教学的措施,如我们在上三角函数的《任意角》时,提前一周在集体备课时,划分好课时,找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的问题情景,说明知识应用的典型例题等,然后个人在此基础上分别备课,做好课件,在上到这一课时,提前一天由两位年青老师先上,其他老师去听课,结束后大家再一起讨论,分析每个人的优点与不足,有人引入的问题情景好,如有位老师以扳子拧螺丝因方向不同,效果不一样,分别是拧紧和拧松,引入正负角,生动活泼,激发学生思考。有一位老师在画出多个210 的角,由于没有规定顶点和始边位置,样子多种多样,不方便观察和研究,引入象限角等,把两个人比较成功的地方一一找出,不足之处也找出,个人在他们上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备课,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调整。第二天,大家上课后,再请一位年轻老师把他上课的详细教案和课件在修改后,发到备课组的公共邮箱,大家再提出修改意见后汇总给那位老师,请他再结合大家意见进行修改,这样形成一个备课组集体讨论一节课的教案。每个人在此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业务水平有了提高,下次再遇到同样一节或类似的课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模式和框架。这种活动一学期下来,至少有十四五节比较理想的教学设计,这对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成长都是有帮助的。

二、组织教学技能的比赛

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很多方面,如解题、命题、领悟教材、语言、板书、组织教学等,而说课是一项能比较综合反映老师的教学技能,外面的教学比赛、职称和招聘等都会设说课这一项。在校本培训时,一个学期可以组织一次教师的说课比赛,提前两天告诉老师说课的课题,请他们从教材的地位、作用、关系,学生的基础、能力、习惯等方面分析这课时的教学重点、及其原因,教学难点及其对策,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的流程,反馈通道的建立等写出个人设想,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组内评委说课,评委为每位说课老师评出相应的成绩。因我们组举行过几次这样的比赛,每位老师对说课的要求都比较清楚,所以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关键,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在参加职称评定时,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在这一环节都能顺利通过。一位年青老师还代表我们区参加市里的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说课时,她以暗线的发现串联起知识的学习,得到评委们高度的评价。平时,我们多数人只重视知识这条明线,却忽视了掩盖在知识下面的这条暗线。这位年轻老师她却能把很平常的一节课《指数函数》理出两条线索,能透过这条明线分析到隐含在知识下面的暗线即方法这条线,并且指出要通过指数函数的学习,掌握研究一类新的函数的方法。如果同学真正领会了这种方法,那么后续的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学习就会相对容易掌握。

三、交流新教学技术的学习

现代教学中新技术的出现,给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时俱进,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学校从最初的胶片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到电脑及与其相关的展台、电子白板、短焦投影等硬件的不断更新,再加上各项教学软件的出现,老师不积极参加学习,提升自身的水平,就掌握不了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那么你的课堂效率、学生的参与程度都会下降。我们组在校本培训时,根据个人的特长,合理引导他们钻研新的技能。在个别老师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水平后,再由他们传帮带,培训其他老师。如,现在老师备课,很多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然后打印或再制作成课件,这样电子文档的应用能力成为完成这项工作的关键之处。在数学备课时,数学的公式、符号、图形、表格等输入成为难点,每次都在插入中找,有些公式编辑器打出的符号也不便于编辑,整篇文档格式不一,打印的效果不好。这样既影响速度,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在教研组活动时,我对大家进行了这方面的培训,使我们组的老师很快学会用域代码和定义快捷键的方法进行输入数学符号和图形,把我定义的Normal文件传到他们备课的电脑中,并把其中的内容打印给每位老师,教给他们如何按照自己容易记住的方法在自己电脑上再进行修改,这样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适应,我们组每位老师的输入速度得到大大提高,大家再也不怕数学符号和数学图形了,而且打印的文档既美观又好看。此外,我们学校建立了数学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图形计算器和其他一些硬件和软件设施,这项工程的开展应该是走在全国各教研组的前列,最近还接待了全国许多同行的参观学习。目前,我们教研组正利用数学实验室,开展相互学习交流,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大家一定能得心应手,使数学实验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技能中再立新功。

四、加强教科研能力的培训

写专业论文对教师尤其是数学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普遍感觉写专业论文很难,不知从何下手,甚至有畏惧心理,担心自己写的东西不能发表或获奖。长此以往,老师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也会影响到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为了调动本组老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我们请本组一位教科研比较成功的老师,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是如何撰写专业论文的,由于是同组老师,经验传授的很直白,也易于接受。我们还请这位老师讲述了写论文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如论文的格式要求,如何收集资料、分析概括别人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如何寻找理论依据,如何结合具体文章进行分析说明。使大家感到,原来写论文并不是高不可攀,自己平时处理教材的观点与方法也很独特新颖,只不过没有写出来,这样树立了全组同志的信心。结合学校举办的金秋论文比赛,全组20多人每人都积极主动的交了论文,还有几位平时几乎从不写文章的同志也主动提出要求,下次进行教研活动时,他们想把自己写的文章向大家做一个汇报,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以此提高论文质量;一些老师准备向一些杂志投稿。还有部分年轻老师也制定了目标,争取每周写一篇自己的教学感受,以积累素材,一两个月写一篇比较有价值的论文。

五、学习研讨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由于平时忙于教学,关注学生比较多,对教材与习题研究比较深入,但对于教学改革的动态、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可能了解不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每学期都利用活动时间,聘请研究这方面的专家给大家开设讲座,把这些新的理念和思想带给老师,以更新老师的观念,拓宽视野。如,在新教材开设初期,大家有时难把准编写的意图,对有些教学内容要达到的深度与广度理解不确切,我们邀请了教材组的一些专家来教研组开设相关的讲座,并与大家交流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树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在高考的改革中,为了帮助高三老师了解高考命题专家的想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我们请了多次参与高考命题工作和数学考试说明编写的老师来校和大家研讨交流,对我校高三的复习进行点评,找出其与高考的差异,让老师明确高考题的选择标准,这样在复习与命题时,老师选择的题目更加贴近高考。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还聘请了上海教学研究院的博士来向大家作老师专业发展的讲座,介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使大家都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些具体做法。

由于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调动了老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使全组老师的教学技能得到长足的进步,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技能得到完美的改善和提高。同时,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并且获得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的称号。如今,教研组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教研组教研的活动总结 篇4

一、加强理论学习,抓实教研活动促高效课。

教师们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研读教学策略,自学研讨,交流心得,成了我们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主要通道。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组织了切实有效的学习研讨活动。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镇教师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常规教学各项任务,落实重点和难点,统一进度和内容,认真备课、上课,做好课后反思工作。

三、教学教研,相互促进。

1、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们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活跃的教育教学氛围,课堂上精心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抓好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做到二定四有:定时、定内容;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效果,有教研活动总结。经常学习有关理论,互相听课、评课、疑难问题探讨等小型多样的活动。

(2)活动有效:切实利用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关注教研的实效性,反思自己的教学,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重视资料整理和总结工作,注重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3)要求明确:备课要“深”、上课要“实”、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质量要“高”

四、加强了对课后反思的研究。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体育教研组活动总结 篇5

兴华小学体育教研组活动总结

“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从这定位来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离不开身体锻炼这一形式,而运动技能的学习是身体锻炼的载体,只有通过运动技能的实践与实用,才能达到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改变的目的,而丢掉运动技能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的根本,将丢掉学生的健康。目前,许多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一是搞花架子是成了活动课;二是不知道如何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去帮助、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运动技能方法,也就是我做,你模仿。不能很好的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针对“利用体育游戏活动,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这一主题,我们教研组开展了主题做课,案例分析会等形式的教研活动,现总结如下;

首先要让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感兴趣,并逐步形成意识,养成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教材,精心设计,科学引导。开学以来,本组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说课、讨论给每人上了一节试教课,有效益,也有许多的问题。户老师的课内容是《花样跳绳》(第三次课),教学过程清晰、有层次,能够一物多用、巧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是:学生创编跳绳花样和学生协调性的要求。根据目前新课改的主流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学练、尝试,畅所欲言,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 善导”,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而要解决这一原理,关键还是要通过教师的“导”和教师的“擅变”,何为“擅变”,也就是教师的应变能力。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作为教育内容,创设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轻松、愉悦,促进了学生体能、智能、情感的全面发展。

教研组活动个人总结 篇6

一、制定方案,精心部署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xx】41号)、《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琼府【xx】26号)以及《xx省教育厅有关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经教研室多次开会研究,征求各个教研员的意见,制订出本次“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组织与实施”等详细的实施办法。教研室统一购买培训学习课本,免费发放给每一位教研员。教研员在培训之前,准备好一份题目为《乡镇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文章,要求左右,报到时提交给中心工作人员,供培训时的作业上缴。我中心于xx年3月,正式出台《xx市乡镇教研员集中培训方案》,部署培训工作。

二、聘请高品位专家团队,确保培训质量

本次的培训专家主要从省培训院、省高校、省名师及重点专业教研员当中聘请。我们很荣幸地请到来自省培训院的陈xx教研员,xx师专副教授王xx老师,xx市教育局张xx教研员,xx省特级教师xx市教研室符冠华主任,还有我市负责信息技术的梁东教研员,负责网络教研的文xx教研员。

陈xx专家主讲《备课、上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专题,陈老师从实践经验中生动地阐述了如何备好课,以及如何上有实效的课。陈老师指出:1、《教师参考用书》是我们教师手头的专家,要好好研读。2、教学是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合理施教。备课、上课都要在读懂学生的前提下进行,因为学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对象,要想使教学成功或有效,必须要读懂学生,懂他们的需求,懂得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等。3、上好课的教学策略应是新、美、实、活、趣。陈老师有条不紊的讲解让学员们深感佩服。

琼台师专王xx老师主讲《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王老师从与学员的互动中寻找教学中的疑、难点,结合自己做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详细地指导学员们如何去把这些问题变成一项课题研究,王老师引领学员们轻松地去领悟、掌握做课题研究的方法。许多学员听完王老师的讲座后十分感慨地说:“之前,原以为做课题研究是专家的事,与普通的我们无关,我们也没有那般能耐,听了王老师详细的论述之后,我们意识到普通教师做课题研究不再遥不可及,身为教研员就更应该率先垂范,深入学习和实践,做好课题研究的带头人、参与者和组织者”。同样地,无不让我们领略到王老师过人的口才与智慧。

xx市教育局教研员张艳玲作的《观课议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讲座,让大家明白了作为一名教研员,观课时应注意什么,议课时应注意什么等等。张老师强调,观课时要通过全景式观察课堂,要看授课教师课堂语言是否简炼,教学目标是否清晰,重难点是否突出,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要求评课时,评课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用放大镜去发现老师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切莫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高高在上,如此这般不能拉近与教师的距离,教师可能会出现抵触的情绪,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xx省特级教师符冠华主任的《新课程与教研员共同成长》专题讲座,首先是让学员们清楚地认识到一名教研员的工作职责,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教研员作为教师发展的专业引领者、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践行者,承担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升专业素养等重任。符主任在讲座中说到”教研员就是学科的一面旗帜,是教师中的教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教研员的职责。二是鞭策做教研工作的人员,时刻要不断地学习,做学科的的先行者,尤其是就《教研员如何做课题研究》提出了深刻地阐述;三是对教研工作的管理、档案管理等提出严格的要求。让听课者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梁东教研员作的《学校博客的使用和管理》讲座,让教研员们对博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梁教研充分考虑到了乡镇教师对博客的使用和管理方面的薄弱,从学员的角度出发,上课时他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对博客页面功能和一些项目的分类做了详细的讲解、操作。梁老师指出:博客是信息交流的平台,是教师专业成长、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平台。

文xx教研员主讲《网络教研与如何晒课》。从网络教研的意义、背景、特点、原则、模式、发展优势和不足做了具体的讲解,他对教研员、教研组长、教师的网络教研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另外还对为什么要上网晒课,晒课的意义及如何去做好晒课工作,都耐心地给学员们做了一一的解答。该讲座幽默风趣,让学员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网络教研与如何进行网络晒课,他的讲学风格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三、严抓管理,做到善始善终

在开班典礼上,符xx主任对培训班的纪律做了严格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上,安排一名中心教研员作为本次培训班的班主任,全程与学员在一起。每天培训前和培训后都认真检查学员的考勤情况。本次培训共有4位老师没来参加,其中两位是因公出差到海口参加培训。

四、及时总结,积极交流

培训过程中,学员们认真做笔记,互相交流。培训结束后,每位学员提交一份培训总结或心得体会。从提交的总结来看,大部分学员都是认真负责的,内容符合实际,但是有少部分学员的部分总结内容出现雷同现象。整个集中培训结束后,我们还开展了为期15天的在线研讨活动,共收到252条评论或交流建议。从这方面可以看出本次培训是成功的、富有实效性的。

五、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有些学员认识不够,听课不认真,上课不做笔记,导致写总结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干脆在网上下载应付了事。

2、有些学员上课迟到,有些无故旷课。

(二)几点建议:培训的时间短,教研的路很长,需要的正能量大,教研员要求学习培训时间要延长。

2、每一次培训要严格纪律,杜绝迟到、早退现象。

教研组活动总结 篇7

一、过多的复习铺垫是否有必要

三位教师很注重复习铺垫, 在复习铺垫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一节课教师复习铺垫包括教学新知中的导入部分都是为新课准备的基本训练, 耗时约13分钟;第二位教师的复习视角更广阔, 涉及整数、小数加法, 让学生从整数、小数加法数位对齐中, 体会到分数加法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的道理, 加上基本的通分练习, 耗时大约18分钟;第三位教师花在复习铺垫上的时间也在10分钟左右。一节课时间是40分钟, 在复习铺垫上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这无形中就侵占了学生新知探究的时间和巩固新知必要的练习时间。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水平与掌握程度主要依赖于学生原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因而, 新课前激活处于“休眠”态的旧知识有助于同化新知识。鉴于此, “复习铺垫”成了传统教学最常见的导入形式。然而, 从新课标的理念看, 它恰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 大大缩小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课前的铺垫实质是对学生的一种暗示, 铺垫越多, 与新知越接近, 学生的建构能力也就越低;其次, 铺垫越多, 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向就越清晰, 学生的依赖性也就越强, 学生的思维空间就越受限制, 创新意识就越不能得到体现。

随着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元目标的转变, 导入阶段的目标也应随之由为知识学习作准备为主转向情感诱导为主;由关注知识技能领域转向关注发展性领域。

基于以上的思考, 我们提出要弱化复习的作用, 强化情景创设的功能。在导入阶段让学生体会今天学的数学就在身边, 形成探索的欲望。因此, 铺垫要在“精、巧、少”上下功夫, 并力求自然、新颖、形象、多样, 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师:相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大家不成问题, 你觉得“分数加减法”还有哪些问题值得研究?学生回答后教师选择板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这样导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在复习铺垫环节中, 没有把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知识全部拿过来复习一遍, 而是通过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识进行简单回顾, 直接通过提问“还有哪些问题值得研究”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铺垫简单明了, 直奔教学主题, 为学生下面主动探究新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模式化”的东西是否真的很重要

“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 是通过执教老师独立备课、上课, 看不同的教师在处理相同教材时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方法, 展现出的应该是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 三节课基本都是按照“复习—新授—巩固”进行的。为什么三位教龄不同、教学风格迥异的教师, 在教学设计上竟有这样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传统的教学思想, 固有的模式化的东西在我们教师头脑中还占有一席之地。针对教学中这种不自觉的“世袭”现象, 我们提出了“课堂要简明、灵动”的教学理念。简明, 即简约、明了, 是指教师教学要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瞄准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体现在教学流程上:要快速推进, 直达核心, 在宝贵的15分钟解决最有价值的问题;体现在教学结构上要简约、简练, 复习、新授、练习要无缝对接, 浑然一体, 让师生在对话、互动中形成知识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多年的教学与探索, 使我深深地相信:繁杂、呆板、模式化的课堂只会消磨学生的个性, 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 学生才会真正地理解知识, 自身的创造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教学中, 我们既要传承, 又要不断创新。让孩子们在各种想象、交流、画图与操作中去体验、去创造, 让新知在孩子们不断思考与动手中, 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内化到孩子们的认知结构中, 从而体现其鲜明的个性与创造性。

三、单项的强化练习是否能实现质的建构

众所周知, 解题策略多样化也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 所使用的方法必然多样,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计算”。A、B、C三位教师“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教学, 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一问一答, 从计算这一单一层面加以理解的。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通过直观演示 (操作或画图) ,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强化, 虽然学生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 但是, 这样的教学更多的是模仿, 一部分学困生是不能真正理解“先通分”的含义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改进:当学生通过个体研究、小组交流得出多种解决方法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让学生对个性方法有进一步的理解;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方法不能解决, 就会对“书中为我们介绍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教师在尊重学生方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势, 在分析比较中促进了学生知识的有效建构。

四、“做对了, 请举手”究竟是为了什么

由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是计算教学, 每节课都有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每次在讲评之后, 教师都要面向全班同学发问:“做对了的同学, 请举手!”结果, 我每次都是看到全班同学“唰”地举起了小手, 即使有少数几个不举手的同学, 教师也无暇顾及, 微笑着点头, 又匆匆忙忙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了, 这样的场面, 经常在我们的课堂见到。我的理解是, 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师无非是想了解一下教学的效果, 了解之后,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但是, 这句话在我们的课堂变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 不是吗?只要老师说“做对了, 请举手”, 全班同学几乎都会举手, 由于平时有这方面的思考, 听课时每当老师问这句话, 我就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不少同学开始还是迟迟疑疑的, 当抬起头来, 看到其他同学举手了, 也就举手了。有一次, 我忍不住问身边的一个同学, 我说:“老师叫做对了举手, 而你错了, 怎么也举手了呢?”他笑着说:“人家都举手了, 我不举手老师会不高兴的。”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通过“做对了, 请举手”这句话获得的反馈信息往往是不可靠的。为什么我们的教师热衷于这样提问呢?我想:如果是平时教学, 那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还不放心, 通过这样的提问是想了解一下学生学的情况;如果是公开课或在有人听课的情况下, 这样的提问无非是想让听课的老师感觉到他的教学效果很好。其实, 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有很多途径。如:学生做题时教师通过巡视、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等了解。另外, 我们可以找回丢失的小黑板, 记得十年前, 我们的不少班级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块小黑板, 学生把题直接做在上面, 反馈时, 只要举起小黑板, 老师就清楚地看出学生做题的情况, 信息反馈及时、准确, 是多媒体无法实现的, 值得提倡。

教研组长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篇8

一、理论学习,保证教研的生命力

对于幼儿园的教师来说,有关幼教的理论是我们进行教研活动的“导航灯”, 缺乏教育理论的教研活动就迷失了研究的方向。只有有了这样的“导航灯”,我们才能走向正确的路,才能保证教研的生命力,使我们的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我们要经常学习、阅读《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有关内容,对于一些教育界的理论等也学认真分析、研读,使这些内容能够熟记在心,铭记在行。教师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我们的教研组内,通过教师自读和集体研读等形式来分析解读这些内容,巩固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了对幼儿正确的评价行为,深化 “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保证我们这支教研队伍的生命力。

二、人人参与,唤起教研的生命力

教研组是由各个教师个体组成的,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充电站”,每个教研组的成员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教研活动。在这个教研组中,每个教师各自具有的专业素养都是体现该教研组的水平。只有当所有教师的这些专业素养在教研活动中被完全调动起来,这支教研团队才会被唤起更强的生命力。所以作为教研组长的我,经常根据不同的教研内容,采取不同的教研形式,充分调动教研组的每个成员,积极加入到研讨中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研讨,畅所欲言,一个也不能少。针对教研活动中的个别化学习,我们会进行图书分享会、经验分享会等,在每次教研会议之前进行一名成员的分享。在集体性研讨活动中,我会将每次的教研方案或主题提前给组员,充分给教师们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时间,让组员有备而来,有话可说。

三、问题聚焦,激发教研的生命力

教研活动重在一个“研”字,它的价值在于通过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解决在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所以我们教研活动需要做的事情是寻找问题、聚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要根据每次教研活动的不同主题,有针对性地研讨,不能够东打一枪西打一炮。作为教研组长的我,面对教研活动中话题的讨论时,在问题提出后,我们先来分析该问题主要问的是什么,从哪些方面来讨论。当老师们在把握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则会放手让老师们来讨论,当有偏题情况出现时,则会把问题抛回给其他成员,让他们来发现问题的所在。到最后,在讨论话题时,针对组员们的讨论情况,激发组员之间在相同情况下的一个碰撞或互动,使教研中问题的聚焦更为明显和突出,激发教研活动的生命力。

四、寻求突破,展现教研的生命力

教研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大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毫无交集;对别人的观点极少提出不同的意见,一般都是附和与赞成;不会针对某个点或问题展开辨析、碰撞。整个教研活动不温不火,没有“研”的味道,更没有“争”的行为。有些看似热闹的氛围,也只是大家对各自问题、观点的不同罗列,并没有相互产生交集,从同伴的观点或表述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激发新的思路或观点。大家无意中呈现的状态是一种平衡,而不是“思维的碰撞”“经验的辩证”。所以我在组织教研活动时,经常会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煽风点火”的行为,扩大不同观点中的矛盾,激发大家辩论的兴趣,从而更深入地研讨问题,分析问题。

五、结论明确,延续教研的生命力

一个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是能够体现它真实的效益和价值,而不是看似很热闹的教研活动,最后却没有任何明确的结论,研讨之前和研讨之后没有任何的结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毫无交集。我在组织教研活动时,经常对于大家分歧比较大的讨论话题,总是会从不同之处入手,进行反复辩证和寻求理论依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结合教育理念,明确最后的结论,使研讨的结论有价值,能够用于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延续教研的生命力。

六、回归教学,释放教研的生命力

教研活动的价值在于能否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一个好的教研活动的结论,一定要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去实践,才能看出我们的教研是否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活动,支持和推进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我们教归教,研归研,导致我们的教研和教学走两条平行路线。其实我们的教研和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教研内容要从教学中来,教研结论要用于教学实践,反复验证反复调整,从而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我在每个教研活动之后,都会让教师们将研讨的结论在教学中实践验证,然后再来反馈、交流。通过不断地碰撞、实践和调整,优化我们的教育行为,从而释放教研的生命力,让其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从他的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做的教研对改变教师精神状态的重要性。所以,让我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好教研,踏踏实实开展教研,勤勤恳恳实施教研,快快乐乐面对教研。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总结 篇9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动以及在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与组织理论学习

首先,教导处都将主持大家学习学校的学科计划,让大家从开学就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然后教研组再组织大家学习本学科本学期的具体计划,大家出谋划策,积极提供建议和意见,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本学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每有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我校总能最大限度的组织人员前往参加学习。近几年来,我校数学组成员几乎每人都参加过多次外出培训学习。培训学习返回之后,学校要求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都要认真书写培训心得,并上好汇报课。

二、教研活动方式

我校数学教研组组织教研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主题式校本教研:我校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组织领导下,定于周二下午办公时间在会议室进行主题式教研活动。(除有几次因客观情况修改了时间或未能组织外)如每周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要上的单元进行说课,说教材,说重难点,说教学设计等,其余老师对中心发言人的说课的建议,得到共同认可后,这个老师再对本堂课设计进行修改,下周本教研组其他老师再来听课,再对本堂课进行评价及建议。直到大家都觉得满意为止。这样下来,迫使每位老师必须钻研教材,熟悉课标,认真分析及组织课堂活动,使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活动中既有认可也有争论,但总会有颇多的收获。活动结束再共同确定下次交流主题,以便各位数学教师能够充分的思考准备。

(二)对比式:我校数学教研组确定有数学教学骨干教师新参加工作的数学教师参与数学教研,组织了多次听课、评课活动。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组织下进行了低年级组数学教师和高年级数学教师的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活动分年级组确定同一课题-----《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备课及分析,并由张峰霞老师试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评比式:组织赛课,展示课堂教学成果。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的指导下,组织了以青年教师为主赛课活动。有时集中于中心小学进行,讲课结束后及时组织评课交流活动;有时则由教导处带领教研组成员到村小组织听课评课活动。

(四)案例分析式:组织听课后进行针对性评课。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课堂教学展示课。教研组都会在学校多功能教室组织全体参与教师进行案例分析交流活动。

本组的教研活动,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以校本教研为主题,达到不断积累与探究,让每个教师以教促研,让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英语教研组听课活动总结 篇10

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这次讲课的英语教师均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功,他们都能熟练的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语音语调标准,语言流畅有感染力;他们教态自然,表情丰富,漂亮的板书,为课堂营造出了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赵教师那优美的歌声,张教师那流畅的口语和形象直观的简笔画……所有的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我,都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另外,一些老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遇惊不乱的应变机智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的地方。记得,在free talk 中,当老师问一学生:What will you do after class?时,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回答的:I don’t know整个课堂显得有些尴尬,这时老师及时的一句:Plane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I hope you make a good plane after class and tell me your plane, ok?使课堂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了及时的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超越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个人的魅力,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你,为自己的教学打个良好基础。

二、教学过程自然流畅而又环环相扣

阅读课规定的时间是30分钟,但很多老师上起课来依然淡定自如,游刃有余。教学环节紧凑,从播放音乐或英语歌谣导入直至课的发展、高潮,结束富有节奏感;课堂上的讲授和操练交替进行,过渡自然,而又环环相扣。

(一)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Warm—up(热身)部分

英语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多种多样,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热身,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依旧带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从这次听的教师的课中,每节课的Warm—up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师生日常会话交流、听唱歌曲、游戏、说唱歌谣、复习等活动的设计都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息息相关,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并且把学生的兴趣都调动了起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导入简洁明了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导入,就是这全部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开端,是课堂教学的启导环节。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节。教师导入成功,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整个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这几名教师中,每个老师对课堂的导入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的导入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有的是从和学生的聊天中自然过渡的。例如董教师在Warm—up环节中以一首自编的chant 开头,在chant结束后设计了一个问题:What did you do just now?很自然把过去时态引了进来,然后教师又一

句:What will you do after class?把将来时态又巧妙的加了进来。这样这两种时态在热身环节之后就很自然流畅地导入到本课的重点语句的学习上来。也有的老师是通过图片或VCD播放进入的,

(三)课堂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地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深刻体会到创设大量的英语情景,让学生在形式多变的教学中,时常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对于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激活创新意识,发挥学习潜能是非常有利的。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就没有好的教育,要让学生说好英语,就要重视环境的营造。此次讲课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的学习。阅读的教学要重视篇章的整体理解,把握住全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整篇的框架结构及写的方法技巧。此次参赛老师都能关注到高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体现阅读教学的思想,让高年级的学生学会阅读。

(四)注重基础,做好示范,适当拓展延伸这次的优质课评选中教师们注重课文,注重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另外,从一些细节上我们就可以知道教师们进行了多么细致的准备工作。比如有的老师制作的单词的形状是小动物,一些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情感的渗透、升华,是小课堂成为人生的大课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或许正是因为平时对细节的注意,才使这些老师能有机会站在比赛的讲台上吧!

听课后的一点思考:

1、阅读前活动目的是讲授少量影响学生理解语篇的语言障碍,为学生顺利阅读埋好伏笔。这个环节的原则是:不要求面面俱到,但是要突出重点。一些老师花了大力气去处理阅读中出现的新单词和新句型,几乎把所有生词全都帮助学生解决掉了,学生在阅读中没有了任何障碍。阅读课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能力。试想一下,在课外阅读中没有了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又将怎样去阅读呢?

上一篇:膨胀土地区隧道施工的几点经验下一篇:在校学生安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