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层建筑论文

2024-05-11

上层建筑论文(精选8篇)

上层建筑论文 篇1

有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关系的研究

caj文件的目录

1.钱中文《文艺和政治关系中的一个根本问题——论文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特征》《学习与探索》1980年第3期

2.胡为雄《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3.胡为雄《马克思对上层建筑的起源及最初形式的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4.胡为雄《马克思、列宁的上层建筑观比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5.周至孝 《马克思没有把艺术作品归属于意识形态--从上层建筑的构成看艺术的确切社会定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6.胡为雄《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重释》《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2期 7.易素贞《从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原理看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8.朱光潜《上层迠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9.张薪泽《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文质疑》《哲学研究》1980年第5期 10.李皓 《谈谈上层建筑的定义问题》《文史哲》1981年第2期

11.王岳 , 姜葆夫《恩格斯在致布洛赫的信中没有把意识形态列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因素吗——与朱光潜先生商榷》《齐鲁学刊》 1981年第1期

12.彭会资《文艺不能称为上层建筑吗?——与朱光潛教授商榷》《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13.庄国雄 《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系列——与朱光潜先生商榷》《哲学动态》1979年第11期

14.卢婉清《不能把意识形态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兼与朱光潜先生商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15.王锐生《上层建筑属于社会存在吗?——与朱光潜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79年第11期

16.王锐生《论上层建筑不是社会存在》《哲学研究》1981年第2期 17.胡纯和《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规律作用的当代特征》《理论建设》2004年第6期 18.焦凤贵《谈谈上层建筑的形成问题》《哲学动态》 1981年第12期 19.吴元迈《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与朱光潜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79年第9期

20.吴元迈《文艺与意识形态》《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2期 21.余继坤《关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关系问题讨论情况综述》《哲学研究》1980年第8期 22.胡为雄《非政府组织:一种新的上层建筑形式》《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 23.胡为雄《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结构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4.葆真 《美国学者亨伯格谈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区别》《国外社会科学》 1980年第10期 25.胡为雄《不把错误知识教给后代——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上层建筑”的阐释》《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6.谷方《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几个问题——与江海文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62年第1期

27.陈伟明《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问题来稿简要综述》《学术月刊》1958年第6期

28.黎生《社会意识形态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讨论简介》《哲学动态》1980年第6期 29.李本先, 苏宗强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问题——与朱光潜同志商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30.文理平《关于文艺与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的关系的讨论》《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第5期

31.梁胜明 《文艺的社会属性是什么?——评朱光潜教授的“文艺非上层建筑”说》《甘肃社会科学》1980年第4期

32.孙德臣《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哲学研究》1980年第12期 33.胡纯和 《应当研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量的适应性》《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期 34.李严《关于文学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再认识》《江西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 35.张庆《意识形态不是社会上层建筑吗?》《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36.郑孟煊《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理解图式》《现代哲学》1996年第2期

37.吴兴明《从价值论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38.刘贵访《自然科学不属于上层建筑》《学术论坛》1987年第2期 39.陈国生《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上层建筑职能理论的新发展》《社科纵横》1988年第5期

40.郑国平《试论上层建筑的质和量》《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41.萨弗金 , 林玉清《社会上层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的某些问题》《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第7期

42.杨建梓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体论意义——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3.赵家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4.刘景良 《在政治性和非政治性的统一中理解意识形态》《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45.赵向标 《社会心理也是观念上层建筑的一个基本层次》《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第4期

46.王炳德, 冯平《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关系之管见》《哲学动态》1981年第8期

47.刘俊杰 《也谈政治上层建筑的归属问题》《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8.陈立旭 《恩格斯晚年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观点》《发展论坛》1999年第3期 49.刘明贵 《政治上层建筑应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50.胡义成 《作为社会观念上层建筑化为个体心理图式的人道_省略_物史观方法研究人道主义时如何说》《贵州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

有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关系的研究观点摘录

一、关于上层建筑理论问题

马克思、列宁对上层建筑的论述颇有相同之处。他们前期都是在思想观念意义上使用上 2 层建筑概念后期则都是在政治结构意义上使用。作者认为“马克思是上层建筑理论的创始人。他的上层建筑理论内涵丰富并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即是说.马克思对上层建筑概念的使用和内涵的赋予上曾发生过转移和变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前期著作中.马克思主要是在思想观念(包括幻想、情感和人生观)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借助这一概念去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揭示社会意识是超出社会存在、社会经济生活之上的“上层建筑”。在后期著作中.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法文版《资木论》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要是在社会政治结构的意义上使用上层建筑概念。列宁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解释颇为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并且他的话语也同马克思一样发生过意义转移。在早期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列宁把“思想的社会关系”,看成“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而在后期著作《马克思主义的二个来源和二个组成部分》中.列宁则把上层建筑明确规定为“政治设施”。

胡为雄《马克思、列宁的上层建筑观比较》《中共浙江

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上层建筑的研究是从人类所谓蒙昧时期的社会组织、最早的基本单位家庭开始的。家庭的演进形式是从血缘家庭到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再到父权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马克思从父权制家庭的形成看到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形成。马克思同时注意到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氏族这种形式.他认为氏族所有成年人都参加的氏族会议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每一个成年男女都享有平等地讨论一切问题的发言权、选举权及其他的平等权利和人身自由权利.历来的习俗能调整好氏族内部的事情。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政治权力、管理机关、政治组织等都发生了变化.氏族的最高军事首长演变为最高行政长官,这便是王、皇帝、总统的职权的萌芽。慢慢地.这种政治社会的司法权、行政权、军事权力日益分化,行政长官、执政官、法官、审判官、城市长官、市政公职人员.军队等也发展起来了,成文法也出现了,财政收入也增加了。氏族的这种解体过程中产生了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的上层建筑。我们要在全面了解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丰富性的基础上,善于随着社会政治实践的发展及时把握新出现的各种上层建筑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创造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胡为雄《马克思对上层建筑的起源及最初形式的研究》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在对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作出贴切的理解和解释之后,在把上层建筑理解为社会政治结构而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存在形式与之区别开来以后,在把所谓“思想上层建筑”这种并非独立存在的有形实体不再看作一种并立的上层建筑形式之后,在明了上层建筑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其具体形式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更新之后,哲学就可以回答时代的挑战。遵循马克思的指示而对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的新形式和新特点作出概括,并可将上层建筑概念进行尽可能清晰的表述。在对上层建筑理论进行重新解释时应注意到二个方面:

一、它的性质、结构和功能;

二、它的界;

三、它的历时性。从上层建筑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看,它是人类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种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政治结构;它从政治上为经济基础服务.对人类社会的循序发展起调节作用;它具体表现为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激情的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从上层建筑的界域看,它从狭隘的氏族至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又有单个国家至联合国的世界。从上层建筑的历时性看,它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它的具体形式有生有灭、有改变有创新。

如前所述,在氏族时代主要表现为具有直接民主性的氏族议事会,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 3 为以国家为单位的专制政权或民主议会制。在当代社会,上层建筑日益具有世界性、群众性 并与经济基础混合生长,它以联合国、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并存、一些上层建筑部门与经济部门紧密结合等形式为显著特征。从原著出发,并从现实着眼来考虑问题,基本上不会偏离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原意,并能使上层建筑理论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的进步不断丰富发展,而不致成为贫乏、僵死的东西。

胡为雄《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重释》《中共中央党校

学报》1997年第2期

二、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关系问题 第一种提法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提法,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即上层建筑竖立在经济基础上,而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与意识形态平行,但上层建筑显然比意识形态重要,因为它除政法机构之外也包括恩格斯所强调的阶级斗事、革命和建设。第二种提法是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此外还有第三个提法,即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划起等号来。

第一、我并不反对上层建筑除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之外,也可包括意识形态或思想体系,因为这两项都以“经济结构”为“现实基础”,而且都是对基础起反作用的。其次,我坚决反对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问划等号,或以意识形态代替上层建筑。

朱光潜《上层迠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

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朱光潜先生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7期)一文里,以及在《西方美学史》上卷的“序论”(《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里,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朱先生说,马克思讲的上层建筑是不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恩格斯只在“较早的著作”中,“偶尔让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唯有斯大林“最明确”地指出“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最后,朱先生得出一个结论:意识形态不是上层建筑,只有法律和政治机构才是上层建筑”。作者认为,说上层建筑应该包括政治、法律等设施和意识形态这两项,并不是要在这两项成分之间划等号,更没有说这两项成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它们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也没有说它们在基础变更以后所发生的变革情况是一样的,这是另一个问题。因此在这里不存在任何“降低”或“抹杀”政权及其设施的“修正主义的危险”。既然说的是上层建筑的两项成分,又没有说上层建筑等于意识形态,或者等于政治、法律等设施,怎么会犯了“以偏概全”和违反最起码的形式逻辑的错误?!至于谈到“专名”与“公名”的问题,既然政治、法律等设施和意识形态都有自己这两个“专名”,为什么朱先生自己却用起“上层建筑”这一“公名”来了?再说,一个事物可以用“专名”也可以用“公名”,这是常识允许的。难道非得要像公孙龙子那样,把“白马”与“马”对立起来吗?

吴元迈《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与朱光

潜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79年第9期

吴元迈同志发表在《哲学研究》1979年第9期上的文章《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同朱光潜先生就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虽然有不少可取之处,但是也有不少问题不敢赞同。

张薪泽《也谈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一文质疑》

《哲学研究》1980年第5期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文章《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里,反复阐发了一个观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不能划等号,意识形态不能代替上层建筑。文章中都清楚地表明,朱先生说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不能划等号,意识形态不能代替上层建筑,是指不能把意识形态列入上层建筑。文章中有些地方,虽然说得不这样直接,但究其观点的实质是一样的。

朱光潜先生说,最明确的让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是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里的一段话,至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只是“在较早的著作”里如《反社林论·引论》里“偶尔”有这说法。这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基本上是不同意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我认为,朱先生的这个论断是不符合事实的。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及大量的社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第一,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生了变更,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两条,是我们判断一种社会现象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标准。如果一种社会现象具有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和作用,那么,它就属于上层建筑,否则就不是。所以,从意识形态的社会作用来说,它也应当属于上层建筑,而不应当把它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

卢婉清《不能把意识形态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兼与朱光潜先生商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三、关于政治上层建筑问题

本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当代社会的上层建筑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保持其民族特质和国家利益优先的前提下,日益趋向世界化和国际化;在以政府机构和官方组织为主体的上层建筑得到加强的同时.另一种存在于各民族、各区域和国际间的“非政府组织”和非官方组织的上层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的结构性变化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它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职能空前突出.介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中介环节”和亦此亦彼的综合物愈来愈多地涌现出来从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联系日益加强,上层建筑内部的民主管理因素日益增多时,它与经济基础日益混合生长起来。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一些中间环节,.一些亦此亦彼的中介物正在大量涌现,并有可能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现代经济活动变得异常复杂,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各经济部门分工非常细致并形成了新的产业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以及其他产业比例的迅速扩大,使得在当今时代要把经济基础领域的一些活动与上层建筑领域的活动截然分开存在着困难,它们之间的一些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许多国际组织机构也都具有这种将政治与经济的功能集为一体的性质,都具有这种一身二任或一身多任的性质。例如,国际原子能机构,它既要管理各国对原子能技术的和平利用,又要监督各国不致于将原子能用于军事目的,这里同样涉及技术问题和军事、政治问题。

此外,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混合生长过程中,还出现了许多复杂情况。如人类自身的 生产就属于这种情况。形式的影响己不那么直接,也不那么重要了。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已变得愈来愈复杂了,整个人类社会也变得愈来愈复杂了。

胡为雄《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结构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政治上层建筑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它虽通过社会意识而建立,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依人的意识而转移,在当代社会,它与经济关系越来越融为一体,因此它应属于社会存在。

现有教科书认为,社会存在只包括地理环境、人日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力一式,而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政治组织这些政治上层建筑则属于“精神活动”、社会意识的“物质外壳”,也就是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笔者认为,把政治上层建筑这种活生生的物质组织和设施划归社会意识,在逻辑上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在现实中是同客观事实相矛盾的。

刘俊杰 《也谈政治上层建筑的归属问题》《临沂师范 5

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现行哲学教科书肯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阶级性与继承性的统一,对政治上层建筑 则只讲阶级性、而不讲继承性。我认为,这是片面的。政治上层建筑也是阶级性与继承性的辩证统一。

剥削阶级的政治上层建筑相互之间从本质到形式都是可以继承的,因为剥削阶级的政治上层建筑在本质上都是少数剥削者镇压和剥削广大劳动者的工具,都是保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这里要探讨的是无产段级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与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之间的历史继承性。

刘芳《政治上层建筑也是阶级性与继承性的辩证统一》 政治上层建筑的归属问题不仅是理论上需要弄清的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在实践上也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政治上层建筑特别是其中的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把国家政权归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看作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就要正视现实,立足于实际,从国情出发。要夺取政权,必须靠暴力这种物质力量,而不能靠主观臆想或者幻想用空洞的说教去获得政权。要巩固政权不能仅仅依赖理论的力量,而更重要的乃是强大的物质基础,即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机构、法律设施的消亡更不能凭主观的设想,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任何任意的、人为的改变这个规律都要受到它的惩罚。把政治上层建筑划归社会存在也不会导致政治决定论。因为我们是在承认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前提下来肯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如果把政治上层建筑归属于社会意识,在理论上则可能导致唯心主义,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坚持政治上层建筑属于社会存在的观点对于进一步认清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深刻地揭示社会意识的根源,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着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对于指导无产阶级夺取和巩固国家政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明贵 《政治上层建筑应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信阳

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四、心理与观念上层建筑问题

现在我国通行的哲学辞典和哲学教材,都认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容只包括社会意识 形式一个方而,并因此而将观念上层建筑称作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或“思想上层建筑”。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妥的、片面的。全面地、科学地分析观念上层建筑及其内容应 包括两个基本层次,即除了社会意识形式以外,还应包括反映经济基础的各种杜会心理。我们主张社会心理也是观念上层建筑的一个基本层次,立论理由有如下三点:

(一)社会意识的内部结构情况和社会心理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说明社会心理是观念上层建筑的一个基本层次。

(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将社会心理视为观念上层建筑的基本层次之一也是一个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三)把社会心理纳入观念上层建筑系统进行哲学探讨,是社会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心理学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赵向标 《社会心理也是观念上层建筑的一个基本层

次》《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第4期

应当说明,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忙于政治上的斗争和政治经济学的客体理论构建,所以,他们不可能对主体“良心”给予更多更细的理论揭示。人们目前只能看到他们从唯物史观出发作出的一般论析。这当然是有待完善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在用当代心理学理论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便曾指出:马克思把人的认识仅仅放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框架内,但我们也“有理由假设:学习过程同样发生于道德洞见、实践知识、交往行为以及对行为冲突的交感性调整这类侧度内。”⑧这是有道理的。6 唯物史观理论要实现从宏观客体到微观主体的普遍扫描,就必须吸收当代心理学等科学的成果,才能对良心之类现象作出细致恰切的分析。观察人道主义良心(博爱,“恻隐之心”),只停止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已有说明,是绝对不行的。

胡义成 《作为社会观念上层建筑化为个体心理图式的人道_省略_物史观方法研究人道主义时如何说》《贵州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

五、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问题

恩格斯认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1)“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2)“它可以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3)“或者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恩格斯在这里把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情况作了高度抽象性概括,其中包括着深刻的内涵对此可以从五个方面剖析

第一,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是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因为它在谈到政治权力给经济发展造成巨人损害时,具体指出了“人力”“物力”浪费问题)。他很明显地勾画出了这样的关系:生产力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这一中间环节,缺少这一中间环节是不行的。

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情况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它是与经济情况共同运动中的反作用。恩格斯概括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三种情况,无一不是以经济方面的运动为前提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对运动着的经济情况的反作用。

第三,上层建筑反作用情况又有总体和具体之分从总 体上看,反作用三种情况归根到底为正面的和负面的两种,但从具体上看情况就复杂了。第四,上层建筑反作用双重情况又有时期之分。

第五,恩格斯谈到的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第三种情况十分重要。第三种情况既可以是某一历史时期上层建筑反作用独特的形态又可以是第一种情况和第一种情况的参与形式。

陈立旭 《恩格斯晚年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的观点》

《发展论坛》1999年第3期

六、有关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之关系

作者从恩格斯和斯大林的论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然而,恩格斯和斯大林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上层建筑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对此做出比较完整的表述。“实际上,上层建筑两个部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们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的形态不同而已。上层建筑两个部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其存在和运动的形式又是不同的。由于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

王炳德, 冯平《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思想的上层建筑关

系之管见》《哲学动态》1981年第8期

(哲学系刘国栋整理)

上层建筑论文 篇2

本次谢英俊回顾展题为“人民建筑”,其策展序言寥寥数语,视野却非常宏大。策展人史建的首要意图在于把谢英俊的当下实践放在现代建筑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如果说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运动,“其理想是把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那么谢英俊今天的实践对这个传统有哪些延续和更新?沿着这思路,我们可以展开很多话题,如现代建筑与工业、建造、用户、场所、地域传统之间的关系等等。

我对其中一个方面尤其感兴趣:中国语境。实际上,当我最初看到“人民建筑”的标题时,第一反应不是包豪斯,而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我相信,在座的在中国社会生长的、35岁以上的人,一看到“人民”这词,心里都会“一激灵”。因为我们从小就接触人民公园、人民大道、人民广场、人民大会堂等空间环境,耳边充斥着“我代表人民,来看望你了”或“我代表人民,判处你死刑”之类的话语。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人民”,实际上与英文的People和德文的volk,涵义不尽相同。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史建在把大家的注意力向包豪斯现代传统那里引导的同时,还在利用“人民”这个政治色彩特别浓厚的词,尝试与中国当代社会语境展开对话。那我想进一步问,在20世纪中国,“人民”曾是什么涵义,今天又是什么涵义?中国建筑相应有哪些表现?而今天谢英俊的实践又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理解?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国穷一国之力,在北京修建庆祝国庆十周年的十大建筑。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在“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该工程目的在于“反映建国十年来的工农业生产和各个方面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检验社会主义中国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吗?老认为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做出回答。”——建筑是一个国家、民族、“全体”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象征物。

2008年,四川建筑师刘家琨自己捐资、设计修建了一个小纪念馆,用来纪念一个在“5·12”地震中死去的初中学生胡慧姗。刘家琨说:“这个纪念馆,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建筑是呵护个人生活的庇护所和弘扬个人生命价值的纪念碑。

上述两段话,间隔半世纪,体现了“人民”定义的深刻变化:从一个集体、抽象、政治性、道义上的大词“人民”中,开始分解出很多个体、具体、公民法权意义上的“个人”。胡慧姗纪念馆,恐怕是以最强有力的语言弘扬了这种变化,但它并不是建筑孤例。我们可以宽泛地说,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个人独立建筑设计事务所以及私人开发商和业主的涌现,一些明星建筑师、明星开发商、明星项目(尤其是那些意在彰显个体用户“个性”的楼盘如别墅)的出现,都多多少少在空间文化上推动了“个人建筑”的发展,只不过这里涉及的“个人”往往是比较“优越”的个人,而不是胡慧姗式的“普通生命”而已。简言之,我们不妨这样概括当代中国建筑的状况:一方面作为国家、政权、民族集体表达的建筑仍在盛行 (奥运、世博等) ,另一方面是作为个人表达的建筑也在积极涌现——一个“人民”和“个人”建筑并存的局面。

这里一个新的社会危机,连带空间危机,凸显了:在抽象的,几乎被架空了的“人民”和无数零散的、孤立的“个人”之间,我们几乎没有一个清晰可辨的中间层次。而这正是公民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单个零散孤立的公民,如何能进一步形成一个个团体,以此为单位,来更有效地履行公民义务和争取公民权利?在“人民”和“个人”之间,我们能不能发展出一个中间概念——“社区”概念,一方面把“人民”具体化,另一方面把“个人”们团结起来?在空间上,规划、设计和建造,能不能推动“社区”的发展?

在官方行政体系中,我们还留存有“单位”或“居委会”,但那是正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在乡村和城市旧区,我们还有很多靠传统社会纽带维系的社区,但它们大多在迅速衰落,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被拆解的危险。在城市开发中,我们有较近出现的“居住小区”,但那更多的是硬件意义上的集中,而不是社会性的集合。当然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乐观地说,如今借助网络、传媒平台,大家对公民权利的积极讨论,以及公民维权运动的兴起,正使得“社区”的概念呼之欲出。但对我们建筑行业而言,遗憾的是,“社区”在中国的发展,尚没有在实体空间维度上得到支持。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谢英俊(也包括其他台湾同行)的工作,为我们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实践模式——“社区建筑实践”,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用户本身的社会纽带

谢英俊团队的建筑用户往往本身就已经构成了成熟“社区”,他们之间靠各种社会纽带相联,如族裔、地域、信仰和文化传统等。谢的介入,是帮助他们通过建造,强化和改善既有的社区。相形之下,中国建筑师的末端用户往往是在剧烈的城市拆迁重建过程中,被打散后再重新组合的原子化的家庭单元,而很少再有任何成型的社区(或许西安鼓楼回民区洒金桥—大麦市街和新疆喀什老区的改建,可算特例:原居民靠强烈的族裔和宗教纽带,争取到就地安置,从而得以继续维持原有社区)。

2)建筑师与用户的交流界面

谢英俊团队在设计建造的全过程中能直接和建筑的用户交流。而在大陆,或在通常的房地产开发中,建筑师即使动辄设计十几万平方米的小区,影响数以万计居民的生活,也是在依循开发商对市场的定位,而无缘与用户见一面,“用户参与式设计”更无从谈起。

3)建筑师的专业和社会双重整合的角色

谢英俊的团队工作贯通社区策划、规划、设计、建造各环节,在每一环节上又都能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和吸收多方人士参与,因而其建设过程不光是硬件上的建造过程,也是软件上的加强社区凝聚力的过程。他所扮演的master builder的角色是兼具专业和社会角色于一身的。相形之下,通常的建筑过程是基于专业分工的持续分解过程,设计、建造、使用,一系列环节线性传递下去,建筑师虽号称“龙头专业”,起到一定环节的专业监督作用,但根本无法起到全方位整合社会力量和关系的作用。

4)“人民建筑”的现代传统再定位

谢英俊的启发在于,建筑师如仅仅满足形式游戏,其实践的空间恐怕会越来越狭窄,其社会干预力量会越来越微不足道。回到策展序言提出的问题,谢英俊今天的实践,促使我们在多方面为“人民建筑”——这个现代建筑运动的理想再定位,包括建筑师的教育、建筑师对相关产业的介入、建筑师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建筑师与社会状况的互动,等等。

建筑上层建筑 篇3

什么是策划人?专事企业战略规划或者产品、服务策划的人。简单地说,就是想办法卖东西的人;而房地产策划人就是想办法把房子建起来然后卖掉的人。

房地产是现在最为热门最为赚钱的行业之一,资料显示国外房地产的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已经算高,但是国内却可以达到15%甚至更高。这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大蛋糕,缀满黄金钻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这个行业所造就的亿万富翁,比中国任何一个行业都多。你想不想分一杯羹?

想,那就跟胡子来。

房地产是不是找块地方搬几块砖头把房子建起来卖呢?可以说是这样,也可以说不是这样,建造房子很简单,建造房产事业很不简单,高价值的劳动存在于看不见的工作里而不是砌砖头,套用一句广告词,房地产策划人的工作就是“建筑上层建筑”。这种职业不需要你亲自动手去建筑房子而是建筑房子以外的东西。

咱们一没地基二没砖头,怎么分蛋糕呢?不用担心,打个形象的比方,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是群雄并起的局面,刘备就是老板,诸葛亮就是策划人,而关羽张飞赵云等就是执行者。

我们要做的,就是诸葛亮。

卖房子跟卖大白菜不一样,大白菜卖不出去,烂了,损失的是一年的收成;房子卖不出去,烂了,损失的就是很多人一辈子的财富。所以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前辈们是怎么做的。

先跟一位师姐体验一下策划人的生活。

李静,重庆渝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策划人。全程负责房产项目的开发和销售。

早上从租住在办公室附近的房子步行到办公室上班,路上思考今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并安排先后顺序,同时填充肚子。作为一个策划人,基本上可以用居无定所来形容,因为住处要靠近办公室或者工地,这样才能适应加班以及处理临时突发事件的需要,一般来说,做完一个楼盘,就搬一次家,这是比较正常的。而房产策划人的工作周期跟一个楼盘的开发与建设销售周期差不多,所以不能用平常人的上下班时间来比较,有可能是要你连续工作两三周,加班到晚上两三点,但是一个项目周期完成后,你可以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去度假。

到了办公室,先预约广告公司讨论楼盘广告投放事宜——这年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是可怕的,房子虽好,还要顾客知道,不但要知道,还要让他们心动进而钱包动。然后跟营销经理讨论销售方案细节,卖给什么人,卖多少钱,用什么促销手段……这些东西都需要反复斟酌考虑,才能使得利润最大化——房子卖出去不是本事,能卖更多的钱才能体现策划人的价值。在这点上,价钱跟价格基本是能成正比的。

讨论完毕,差不多近中午了,但还不是午餐时间,还要到位于城市另外一边的建筑设计院去参考修改设计方案。因为建筑的外立面处理方案与材料的价格跟预算出现了偏差,需要重新修改。要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减少预算,需要寻找适合的方案代替。设计方是来自新加坡的一个建筑设计公司,非常有经验而且做过很多知名项目。讨论方案的办公室烟雾弥漫,她虽然不抽烟,但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氛围,尼古丁之于策划人或者设计师的灵感有如美酒之于李太白的诗篇。讨论告一段落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都饿得不行了,一起去吃午饭,午饭时间都有不谈公事的默契,设计公司和房产开发公司的同事都来自五湖四海,因而就有了很多饶有兴趣的不同话题。这是对脑子的放松按摩。

午饭结束又回到办公室,继续用尼古丁绞杀脑细胞。四点多,讨论结束,得出初步解决方案,但需继续完善。同时广告公司的约定时间已到,于是又赶到广告公司进行新一轮的对脑细胞的追杀。

追杀结束,走出广告公司,已是夜幕降临,霓虹闪烁,城市的建筑在流光溢彩中勾勒出绚丽的轮廓。

这就是策划人建造的生活。美好而辛苦。

胡子:李师姐,请问一下作为一个房产策划人需要具备什么素质?

李静:策划是考智商、体现整合运筹能力和见水准、见高度的脑力劳动过程。它需要从业人员拥有自觉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渊博的知识基础、丰厚的社会阅历、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优秀房地产策划人,一定要立高看远,谋思缜密,具有对市场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基础上的整合运筹能力、超前的思维意识和预见判断力。这个策划人必须具备智商IQ,也必须具备情商EQ;他应该具备理性,也具备非理性;既能够以精确的利益分析说服人,也可以用诚挚的煽情感动人

胡子:哇,这么多东西,到底哪样是最重要的呢?

李静:呵呵,这是抽象的说法,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很多同学身上都具备有这样的能力和素质,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并注意培养而已。就我个人认为,责任心和全盘考虑的思维最重要。

胡子:那我们怎么培养这些东西,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房产策划人呢?

李静:其实在学校生活中就可以做到,比如下象棋、围棋能帮助培养全盘决策思维,参与组织学校艺术节、校运会,以及其他集体活动,都能够积累培养相关能力。作为学生,最能做好准备的是做好知识储备——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建筑学、美学、财务管理等等,特别是应该具备房地产、建设工程等的相关专业知识。虽然房地产项目的成功策划是各类专业人才共同完成的,策划人可以借助专业人员来完成这些技术工作,但有些专业技术知识如建筑学等会直接刺激灵感的产生,忽略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实际上是拒绝了一半的灵感。

胡子:师姐……你说的这些学科,高中可都没有呢,难道要提前跳级学吗?

李静:嗯,这要求是高了点,可以放到大学里选了专业再学,但其实这些东西在生活中只要留意就能学到,并不一定要到课堂上课本上学,生活处处有学问。而且,只要你有了兴趣,不管在哪儿都能学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胡子:好,胡子代表《读点》的同学谢谢李师姐!希望我们都能建筑美好生活。

房地产策划人的六个职能

从策划师所担负的职责角度考虑的话,我们认为至少有六个方面的职能。

医生的职能

就好像医生为了对症下药,选择最佳医疗方法,必须对患者进行仔细检查,通过对各种诊断结果、化验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受房地产开发商委托,对所开发的项目进行详细的诊断分析,在了解了项目所在地的区域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周边房地产业竞争状况、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生活习性等信息后,针对“建什么”、“怎么建”、“卖给谁”等要素,提出项目的概念设计定位,画出概念规划图。而住宅对居住者的健康有很大关系,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既要从市场有效需求角度,还要从居住者健康与舒适的角度,恰当地为项目进行人性化的定位。

法律顾问职能

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各种与房地产建设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法规条文,还有一些仅靠法律法规解决不了的问题,如项目对周边居住环境的影响(施工噪音、阳光遮盖等),土地代征、国际政治风云、国家对外关系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或类似奥运、WTO、西部开发等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情况、甚至城市规划、区域建筑物高度、道路宽度限制等,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或合理避规,或进行调解,或遵照执行,而这些房地产开发商并不完全掌握。

财务专家职能

房地产开发商拥有资金,但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可以告诉你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资金,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是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上,为开发商的项目进行全程策划,并要保证项目在未来畅销,其目的就是要在同样的资金投入情况下,获取最大的投资收益。其手段主要不是通过降低成本,而是通过资金的合理分配——将资金投在能使项目增值的创意设计上。

导演的职能

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是房地产开发商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销售公司、广告代理商、物业管理公司的桥梁和纽带,其职责就是通过上述企业的协调配合,将项目的概念定位演绎成功。

船长的职能

认为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的工作只是出主意的人也有很多,实际上,当项目的概念定位成为设计图、施工图后,其重要工作就是在现场进行监理,如果把设计图看作航海图的话,就是要严格按照航海图航线航行,局部变动必须征得船长同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概念定位准确实施。

环境问题专家

这里所谓的环境问题不是地球变暖、酸雨增加的“大环境”问题,而是居住小区的环境美化、社区景观与周边街道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的“小环境”问题,同时居住区的人性化,也往往是通过居住区景观的可入性得以体现。而居住区景观构成将极大地影响项目的未来销售,景观风格定位及如何实现则取决于房地产策划人或咨询顾问。

上层建筑论文 篇4

建筑高度

坡屋面取平均,平屋面不计女儿墙,多种形式的屋面分别算取最大值,台阶式地坪: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出口+沿建筑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分别计算建筑高度。局部突出的设备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1/4不计入建筑高度。住宅建筑:底部净空高度≤2.2m的自行车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地下半地下室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1.5m部分不计入建筑高度。建筑层数按自然层确定,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1.5m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2.2m的自行车储藏室敞开空间、屋顶局部突出的设备用房等辅助用房不计层数

建筑分类

h≤24m为单层,24<h≤50为高二类,h>50为高一类

耐火等级 NHDJ 高层、地下只能一级

防火间距 特性: 不限:

1、较高防火墙

2、较低一二级+较高外墙高出15m及以下范围内防火墙

3、高度相

同+两座一二级+任一防火墙+屋顶不低1 减少:

1、较低一二级+较低防火墙+屋顶无天窗+较低屋顶不低1=单多≮3.5,高层≮4

2、较低一二级+较低屋顶无天窗+较高15m及以下范围内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符合标准的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

3、两座单多层+相邻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可燃性屋檐+无防火保护的门窗

洞口不正对+门窗洞口面积之和≤相应外墙面积的5%=防火间距按规定减少25% 共性: 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符合相关规定,防火间距仍不应减少。室外变配电站,与甲乙厂房、堆场、可燃液体储罐25,与其他建筑10,液化石油储罐35

平面布置

锅炉房、变压器室、高压变容器、多油开关设置在民用建筑内时,1F、-1F,与人密场所上下左右不贴邻;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在1F、-1F、-2F,与人密场所上下左右不贴邻。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确需贴邻防火墙且不贴邻人密场所。附设建筑内时,和人密场所上下左右不贴临,并符合下列规定:

1、-1靠外墙,常压负压燃油燃气锅炉房可-2,常压负压燃气设置在屋顶时,要求距安全出口距离>6m,相对密度≥0.75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锅炉房内的储油间和锅炉房的分隔:3隔墙+甲级门

锅炉房等与建筑的其他部位分隔:2+1.5+甲级门+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商店不应设置在-3及以下楼层,地下或半地下营业厅不应经营储存甲乙类火灾性物品 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

民用建筑内严禁附设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储藏间。

安全疏散

安全出口: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当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人数之和≤50人,且每层建筑面积≤200时,高出部分可设置1个直通建筑主体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且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建筑内的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

2.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

3.3.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其完全开启时,不应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 4.4.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要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疏散宽度:单多层:疏散出口/门≮0.9,疏散楼梯≮1.1,疏散走道≮1.1 高层医疗:首≮1.3,单面≮1.4,双面≮1.5,疏散楼梯≮1.3 其他高层:首≮1.2,单面≮1.3,双面≮1.4,疏散楼梯≮1.2

楼梯间: 裙房和h≤32的二类高层公建---封闭楼梯间

一类高层公建和h>32的二类高层公建---防烟楼梯间

室内地面与室外设计地面地坪高差>10m或地下三层及以上的公共建筑地下半地下---防烟楼梯间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应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

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

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可燃液管道 ;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防烟楼梯间: 室外楼梯:

1.平台和楼梯段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 ;

2.外墙通向室外楼梯的门为向外开启的乙级防火门,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开启后不得占用楼梯平台有效疏散宽度 ;

3.楼梯扶手高度不低于1.1m,楼梯净宽度不小于0.9m,楼梯倾斜角不大于45° ; 4.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金属梯: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

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室外消防梯不应正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m高处设置 消防电梯: 一类高层共建和h>32的二类高层公建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1、地上部分设置了消防电梯

2、埋深>10m且总S>3000 避难层:

建筑高度>100m的公共建筑,>100m的住宅建筑(5.5.31),应设置避难层 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2.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下 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满足设计疏散人数的避难要求,宜按5人/㎡计算。4.避难层可兼做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护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区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区出入口的距离≮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避难区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5.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6.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7.在避难区(间)进入楼梯间的出入口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8.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直升机停机坪:

建筑高度>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2000㎡的公共建筑,屋顶宜设置直升机停机坪,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在屋顶平台上时,距离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不应小于5m 2.建筑通向直升机停机坪的安全出口不得少于2个,每个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9m 3.四周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并应设置应急照明 4.适当位置应设置消火栓 5.其他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航空管理有关标准的规定

室外消火栓 可不设:居住区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层数≤2层

室内消火栓 高层公共

单多层:V>5000的车站码头机场候车建筑、展、商、旅、医、图,特甲等,>800座的其他剧场,>1200座的礼堂、体育馆。H>15或V>10000的办公、教学及其他

建筑文化——道教建筑 篇5

道教是我国汉民族自已的创立的一种宗教,它的中心思想来自道家,而“道家之源,出于老子”(《魏书释老志》)。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十分活跃,南方有葛洪、陶弘景、陆修静,北方有寇谦之,都是中心人物。它的兴衰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综合反映,又是宗教哲学思想和信仰的体现。

1: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古代鬼神思想

巫术和神仙方术

谶纬之术

黄老思想

2: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

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是“道”,“道”原先是先秦道家的哲学概念,“道“是“神异之物,灵儿有性”, “为一切之族首,万物之父母”。道教发挥道家的思想,并把道和老子合而为一,于是老子在道教中变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

六朝时又演化出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产生了三清尊神。

以后道教又逐渐发展并形成了包罗许多天神、地祗、人鬼在内的神仙系统。3:道教的诸神

诸神:

三清:道教最高贵的神,依次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像主要供奉在道教宫观中的三清殿内,中间是元始天尊,左边是灵宝天尊,右为道德天尊。

四御: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具体指: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四方之神,八仙。

4:道家仙境

一:十洲三岛

二:十大洞天

三:三十六小洞天

四:七十二福地

5:道教奉祀建筑的起源

源于华夏先民的墓葬祭祀活动。最初的祭祀是在室外进行,以后便逐渐转向室内祭祀祖先神灵。

源于清寒的神仙思想,作为与神沟通的最初普通建筑,逐渐发展变成祀神之所。6:道教建筑的种类

狭义上是指道教徒用以祀神、修道、传教以及举行斋蘸等祝祷祈攘仪式的建筑,包括宫、观、殿、堂、府、庙、楼、馆、舍、轩、斋、廊、阁、阔、门、台、亭、塔、榭、坊、桥,可分为供奉祭祀的殿堂,祈禳的坛台,修炼调经的静室,生活居住的房舍和供人游览憩息的园林建筑五大部分。

广义上的岳庙,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等,也是属于道教建筑。

祠:祠用作建筑上的专称开始源于祀祖。道教建筑之称祀,也许与儒学有关。但是儒家之祀与道家之祀有所不同,儒家祀内仅设木主儿无神像,道家之祀皆有神像。

庙:凡祀外神者亦成庙,祠庙二字多连称。祠原为儒家产物而非道教建筑,但自从

真宗对辽战争失败后提倡“神道设教”粉饰太平,到处修建寺庙,有的就利用原有的祠予以扩建二仍称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算是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五十里悬瓮山麓的“晋祠”。

晋祠:

晋祠圣母殿是为奉祭叔虞的母亲邑姜所建,以前叫做“女郎祠”。点南北宽七间,东西深六间,重檐歇山顶东向,四周围廊,此为宋“副阶周匝”的现存最早实例。殿内塑有侍女像,姿态灵活秀美,是宋塑中的精品。

陕西三原县城隍庙:

建于明洪武八年,是明早期的代表作,正点宏伟,钟鼓楼为重檐十字歇山顶,还有寝宫,大门做工奇巧,水磨砖砌照壁亦为精品。

观:本来帝王居所称为宫,城堞可供眺望处称观,封建时代统治者崇奉天神所以祭祀之所也称宫,迎候天神知所也称观。

道观初名“馆”亦称“庵”,唐宋时期观之大者称“宫”,唐玄宗天宝二年做太清宫以祀老子(在长安,亦玄元庙改称)。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做玉清昭应宫以奉天书,史称:以夜继昼,每绘一壁给二烛,七年乃成,饭二千六百一十楹,制度宏丽。

唐时改庙称宫,当时道教画像较盛。观亦称“道院”乃是规模较小的观。

宫观地点的选择都在风景优美、人迹罕至之处。道家谓神仙所居之处率在名山洞府之中,股以天铭,称之为“洞天”,“洞天”成了宫观的代名词。

鹿邑太清宫:

鹿邑太清宫在河南鹿邑县城东五公里处,传为老子故里。唐乾封元年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庙,称为紫极宫,天宝二年改为太清宫。现存正殿五间,古柏二株,铁柱一根,唐宋诸代碑六通。

北京白云观:

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市西直门外滨河路,唐玄宗元二十七年,建天长观,金正大元年丘处机西游归来,主持与此,改名长春宫,后毁于战火,后在其下院加以扩建。

白云观是全真道第一祖庭,现存邱祖殿、灵宫殿、玉皇殿、老律殿、四御殿,戒坛等建筑。

寺:一般人的心目中“寺”是佛教建筑的专称,其实在道教建筑中也有名寺。

南北朝时,宋明帝与泰始三年在京城建康北郊为陆修静建崇虚观,至孝文帝太和十五年秋,八月“戊戌移道坛与桑乾之阴,改曰崇虚寺。此为道观称寺的唯一特例。

7:道教建筑选址与特点

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宫观规不大,则一般称“院”,即道院。宫观形制来自祠庙,营建之始先是选址,自古以来凡为道者多在山林选择名山洞府,所谓“洞天福地、古迹灵坛”“之地”,“天伦之

一、效法自然”这是道门古教的首要条件。除道德之士外,还有“宫宇示教”和“山水远俗”也是必要条件。宫宇即今日所称的道教建筑庙或观,山水即今日所称自然风景区点,其环境必须僻静,这样才能远俗而利于修道。我国最早出现的道教建筑,应该是长安终南山(周至县东南)的函谷关令尹喜草创的“终南楼观”,它与佛教的洛阳白马寺相似,一为道教祖庭,一为佛教祖庭。

道教正式成立是在东汉顺帝时期,即公元126—144年由张道陵倡导五斗米道开始,“后又称天师道”,南方多学之。所谓楼观乃尹喜的故室,一如佛教的“舍宅为寺”,此则是“舍宅为观”。山居修道者,大都沿袭道家以“自然为本”的思想,结合深山茅屋土阶,甚至栖宿洞穴,反映了他们顺乎自然,回归自然的旨趣。

在风景名胜点的道观建筑,除了奉祀系统的建筑为服从宗教需要显得比较刻板外。大都利用奇异的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楼、亭、阁、谢、塔、坊、游、廊等建筑,造成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园林系统,配置壁画、雕塑和碑文,诗词题刻等到,供人观赏。这些建筑充分体现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思想,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山壮其势,或以水秀其姿、形势;自然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

8:道教建筑结构类型与形制布局

结构类型唐、宋两代是道教的鼎盛期,恰好这一时期以高台基、大屋顶、装饰与结构功能高度统一,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木质结构建筑,经过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不论从建筑形制到组群布局还是工艺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帝王宫殿陵寝以至王公官吏和庶人的住宅,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道教建筑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唐六典词都》记载,当时天下宫观总一干六百八十七所。道教建筑统称为宫观,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历唐、宋两朝六百六十多年间,也是儒、佛、道三教建筑相互影响,彼此吸收的大圆融时期,儒家的宫、殿、堂、厅、门、阙等宫方建筑己被佛道大量移入神堂佛殿建筑,即佛道的山门、藏经楼牌坊等也和孔庙、书院等的同类建筑,在形制和布局组合上都有相似之处。元明之后,道教衰落,在建筑上也墨守成规,设有大的发展,十二世纪中叶,全真道在北方兴起,后来扩及到南方。

形制和布局道教宫观建筑的平面组合布局有两种形制,一:按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敞开的传统建筑手法;

二: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的位置,然后再绕八卦方位放射敞开具有神秘色彩的建筑手法。

前一种均衡对称式建筑,以道教正一派祖庭上清宫和全真派祖庭白云观为代表。山门以内,正面设主殿,两边设灵宫、文昌殿,沿中轴线上设规模大小不等的玉皇殿或三清、四御殿。一般在西北角设会仙福地。有仙宫观还充分利用地形地势的特点,造成前低后高、突出主殿威严的效果。膳堂和房舍等一类附属建筑则按排在轴线的两侧或后部。第二种五形八卦式建筑,可以江西省三清山丹鼎派建筑为代表,三清山的道教建筑雷神庙、天一水池、龙龙殿、涵星池、王祐墓、詹碧云墓、演教殿、飞仙台八大建筑都围绕着中门丹井和丹炉,周边按八卦位,一一对应排列。而它们的南北中轴线特别长,所有其他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两端一一展开,构成一个严密建筑体系。这是由道教,内丹派取人体小宇庙对应于自然大宇庙,同步协调修炼“精气神”思想在建筑上的反映。

9:道教建筑艺术表现手法

道教与其它宗教一样它独特色的艺术性,由于道教是模仿佛教,因此道教艺术在某些方面也与佛教相类似,特别是后期,如明初时仅苏州一地就有三宫、九观、二十四坊之说。

道教建筑艺术的表现主要在细部,即雕刻与绘画。在手法上尽量突出这一宗教的特性,使人们直接感觉到它是庙观而非佛寺。其艺术内容是广泛的,如木雕的天宫楼阁,砖雕中的背饰、瓦头、石雕中的柱、础、栏、板、杆,金属制品中的金殿、金碑以及板画、壁画等。

天宫楼阁,道教好神仙之学,其居处多选风景奇特之地,如山东蓬莱,地处渤海之滨,道教就是利用“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现象,用木雕成天宫楼阁的建筑模型,安装在庙观壁面作为装饰物。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中记载:“大屋中施小屋,小屋上架小楼谓之仙楼。江南工匠有做小房子的绝的绝技。这种“仙楼”或“小房子”就是北方的“天宫楼阁”宋李诫《营造法式》称为小木作。

金殿、金碑、古代铜也称金,故道教建筑中无论用铜铸镏金或纯铜制成的殿堂都称“金殿”。用铜铸碑则称“金碑”。金殿象征天帝所居之处,与叫“金朔”。金碑是道教建筑中的小品,宫观内立石碑是不足为奇。

壁画,我国建筑上采用起源很早,寺观内的宗教性壁画始于佛寺,道教兴起也仿照壁画之风而出现在观宫上,审观壁画的发达与道士本人即为画家也有关系。宫观壁画题材以神像为主,此处亦涉及动物、植物、山水、楼台等到。

装饰图案,宫观建筑如布局类似佛寺,但是在殿堂本身的细廊所用装饰,彩画等图案之内容却与佛寺不尽相同。除人物是很容易分清者外,装饰图案一般八卦、太极、四灵、暗八仙、动物中的鹤、鹿、龟、植物中的灵芝、仙草等。

道教建筑的装饰,鲜明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思想。如描绘日、月星云、山水岩石以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以扇、鱼、水仙、蝙幅和鹿作为善(富)裕、仙、福、禄的表象;用松柏、灵芝、龟、鹤、竹、狮、麒麟和龙风等分别象征友情、长生、君子、辟邪和祥瑞。另外还直接以福、禄、寿、喜、吉、天、丰、乐、等字变化其形体,用在窗禄门窗裙板及檐头、斜撑、雀替、梁杉等建筑构件上,其对民间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又如八宝图、福寿双全图,这些源自道家思想和神仙故事的图案都远远超越了佛教。

福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 篇6

“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节约建筑能耗和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省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题,持续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以及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本专项规划。

本规划是“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福建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范,围绕绿色住宅小区、绿色保障性住房、绿色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生态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路灯节能改造、村镇太阳能应用和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八个方面开展示范, 累计示范面积1950万m2,完成投资460亿元。建成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等一批高水平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完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厦门、莆田、龙岩等地在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容积率奖励等方面对绿色建筑项目赋予优惠政策。出台加强绿色建筑管理系列文件,发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价等技术标准,建立绿色建筑规划审查、设计专篇、施工图审查等三项基本制度。

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成效明显。发布福建省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等应用技术规程,大力推广应用地表水地源热泵技术。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财政部、住建部示范市县9个,获得中央补助资金2.15亿元,其中福州、武平、连城、华安、永安、将乐于2015年通过示范验收。建成福州东部新城办公楼、贵安新天地等一批成规模、有影响的地源热泵示范项目。完成省建科院闽候铁岭办公楼等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示范工程9 个,装机容量9MWp,获得中央补助资金3434万元。累计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016万m2,其中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690万m2、地源热泵建筑应用303万m2,超额完成十二五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3000万m2的目标。

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取得突破。编制发布福建省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等技术标准。2012年启动三明、南平、宁德-6模拟优化设计等十大类节能技术;开展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工作,加气混凝土砌块等401项节能材料得到规模化应用。

6.宣传培训得到加强。举办2011年全国绿色建筑工作交流会、第四届热带及亚热带绿色建筑联盟大会,连续举办四届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发布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536项。开展同英国、德国、荷兰、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国际合作。召开全省绿色公共建筑现场观摩会、建筑信息模型研讨会,在福建日报刊登绿色建筑专版,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不定期举办了多场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达2万多人。

(二)主要存在问题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建筑能效提升、绿色建筑发展任务艰巨,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除福州、厦门外,其余地市绿色建筑在人才、技术、政策扶持、工程示范、产业培育方面比较薄弱。

二是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进展较慢,省、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大部分地市未启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氛围还未形成。

三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政府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建设工程各方主体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围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设计阶段提升建筑节能标准和运营阶段降低建筑能耗并重,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总目标:到2020年,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5亿m2,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00万m2,节约标准煤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76万吨。具体目标:

1.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新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执行新颁布的建筑节能强制标准;贯彻落实省政府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七条措施;总结“十二五”示范经验,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

2.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和评价标准,实现低星普及化、高星示范化。到2020年,全省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增绿色建筑1.5亿m2。

3.培育绿色节能产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厦门创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推动福州、泉州成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推广建筑节能产品和绿色建材,促进节能门窗、节能墙体材料、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LED照明等绿色产业发展。

4.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到2020年,基本-10能系统和建筑外窗。2016年,率先启动商场超市、宾馆饭店、高校医院及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办公建筑示范改造,推动福州、厦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国家试点工作。到2020年,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00万m2。

4.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开展福建省太阳能、风能、海水源、污水源、生物质能等建筑应用可行性研究。鼓励新建建筑开展可再生能源应用条件、适用类型、应用规模专项论证,对具备应用条件的项目应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研究不同建筑类型、不同用户类型等建筑项目中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形式和运营维护机制,在医院病房、酒店、学校宿舍和农村住宅中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动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建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推广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技术,鼓励住宅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支持太阳能光电应用新技术、产品、设备的研发,降低太阳能光电上网转换或蓄电配套设施的建设成本,实现太阳能光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在沿江、邻河、近海等大型公共建筑推广应用地表水地源热泵技术,解决采暖、制冷的部分需求。

(二)加快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1.扩大绿色建筑标准实施范围。加快绿色建筑常态化、普及化发展,除“四类项目”继续按绿色建筑标准规划建设外,其他建筑分区域、分阶段逐步实施。到2017年,福州、厦门市辖区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到2018年,其它设区市市辖区新-12

(三)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

1.完善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体系。深入我省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以被动式技术为主、主动式技术为辅,本土化的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体系。推广天然采光与照明系统结合、自然通风与空调系统结合、遮阳与建筑构件结合、景观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结合等具有福建特色的绿色建筑技术。

2.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编制《福建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建筑节能相关标准,逐步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编制《福建省绿色建筑施工验收规范》、《福建省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修订《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等绿色建筑相关标准,逐步将一些常规、适宜的评价指标或技术列为控制项和强制性条文,强化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把控。编制《福建省建筑雨水收集与利用设计标准》、《福建省节能门窗系统定额标准》等促进适宜性技术和产品的工程应用的标准,因地制宜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与计价体系,及时发布投资估算概算指标、造价指数。

(四)推广绿色建材,培育节能产业

1.加快发展绿色建材。贯彻执行《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加快推广使用绿色建材,重点推广预拌砂浆、自保温墙体、节能门窗,优先选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加强绿色建筑适宜性技术和产品推广,适时发布产品目录。探索建立绿色建材标识制度,开展评价-142.加快关键技术研究。结合试点项目和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组织开展BIM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建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应用体系,完善部品部件模型族库,提升标准化设计、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基于BIM的模拟分析水平,提升绿色建筑在通风、日照、噪声、节能方面的分析和优化能力。

3.建立应用标准体系。根据国家BIM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编制适合福建省实际的技术应用、协同设计、数据传递、交付验收等技术标准、应用指南或导则。制定满足BIM应用的招投和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基于BIM的城市建筑物基础数据库,实现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加强对现有二维城建档案和数据库数据的整理和挖掘,逐步实现向BIM档案转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县(区)政府是绿色建筑行动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把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要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节能考核重要内容。将绿色建筑行动与生态城市、园林城市评选相结合,在“鲁班奖”、“广厦奖”、“华夏奖”等评优活动中,优先推荐绿色建筑项目。

(二)强化法制建设

浅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的关系 篇7

一、经济基础

何谓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其实就是指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所呈现出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 简而言之其实就是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 不管是生产关系的改变, 还是生产力的改变都要通过现实社会人们的有关实践行动才能体会出来,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主要起着运作、整合、管理、组织以及分配等作用, 能够协调好社会生产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推动社会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主要作用就是为社会生活有关方面提供一个物质上的保证和支撑, 同时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奠定一个发展的基础, 但是要向顺利地进行经济基础的发展则还需要构建上层建筑 (即意识形态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由于生产关系占有的生产资料性质不同, 导致在生产关系各环节之间出现矛盾, 且这些矛盾在性质上也会不同, 同时在管理分配制度上的不公平以及超限度的差距, 这些都影响经济基础的发展。

二、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则是在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以及相对应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组织等的总和, 主要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人们社会交往和生产方式不断扩大所产生的一种产物, 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上层建筑的作用必须要通过对整个社会生活合理、科学的管理来实现。上层建筑主要作用为实行社会管理, 平衡社会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 促使其能够顺利的发展, 确保社会的公平、平等和正义从而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上层建筑相对于经济基础来说, 是比较复杂并庞大的系统不管什么时候的上层建筑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 同时上层建筑还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社会的设施和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上来建立的并以此为指导;第二, 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又必须要求有相应的设施和制度, 作为其工具和手段, 从而促使其能够快速和广泛地传播, 形成支配人们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社会中处于一种统治地位;第三, 当社会设施和社会制度建立以后, 又会反作用于并影响意识形态, 一旦出现一种新型的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时候, 就会产生新的法律、社会观点以及政治, 这些都会影响到各项不同的意识形态;第四,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 上层建筑反映着经济基础, 而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 二者相互影响并制约的, 是不可能单独存在的, 要想理解上层建筑必须要在经济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分析, 因此经济基础的内容和性质就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内容和性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关系:第一, 由于经济基础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过程, 当它处在一种较为稳定状态的时候, 其部分质变和量变也会要求相应的上层建筑实行局部的调整和改变;第二, 如果当某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发生改变或者已经走向腐朽的话, 其生产关系就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上层建筑也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经济基础改变客观要求成为尖锐的对抗, 要想解决这一现象就得必须要对上层建筑进行相应地改革, 使其能够适应经济基础。第三, 刚刚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虽然能够适应经济基础, 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完善的方面和环节。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基本矛盾, 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只有通过经济基础中的生产关系才能决定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 要想真正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就必须得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 从人的物质实践以及社会现实出发来客观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现代社会的行为规律, 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加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 实施相应的改革措施, 全面发展社会经济, 促使社会得到真正的和谐和统一, 促进现代社会上层建筑的公平、公正、平等以及民主, 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科学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制度不断完善, 要想促进社会和谐统一发展, 就必须得处理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根据当代的社会关系, 结合社会背景的实际情况, 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促进社会的和谐统一, 首先要做的就是协调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本文笔者就经济建筑和上层建筑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经济建筑,上层建筑,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多彩建筑”建筑色彩分析 篇8

谈及对重大新校区的色彩分析,要从2009年9月份开始说起。那时刚才跨入重大的大门,真正成为重大的一名研究生,心中很是激动。在重庆的4年时间中也有穿行于重大校园之中,主教楼、民主湖、风雨操场、松林坡等等无不引人入胜,让人有一种想停下脚步去细细体会80年历史味道,听他道尽岁月的风雨。可是,报到时才知道我们学院被派往大学城,这确实有点打击我的积极性。开始上课了,才搬到学校住。跨进新区校园时,心中有了丝丝凉意,看惯了黄桷坪的花花绿绿,来看到这一马平川,一条条笔直的大道,没有车,只有偶尔几个人跑过公路。这让我想起王授之讲到柯布西耶为印度昌迪加尔做的城市规划,一条8车道上只有一辆驴车在跑。对于校园内部环境,也有想愤笔激书的冲动,建筑的形式、色彩都让人觉得自动被抛弃在无人区的感觉。时间磨灭了激情,再细细体会其实每个立面都做了很多文章,只是消失整体的一片冷灰色调之中。

现在来写对新区的色彩分析,少了见到校时的冲动,多了理智的分析。校园具有青春、活泼、向上而又神圣的代名词,所以学校的色彩应该是庄重而又活跃的。重庆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校园建筑色彩规划来说是不和谐的,但就单一的艺术楼而言又是有序列感和节奏感的。以重大新校区艺术楼建筑及周边色彩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一、整体而言

艺术楼作为一个亮点出现在重庆大学新校区东门的右侧,从重大新校区的整体设计来看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单独来看艺术楼的设计又是低调但又不失精彩。形式生动灵活,色彩稳重低调又不失和谐。

整体以灰色调为主,在灰色中做色彩的变化,灰色的砖墙镶嵌玻璃,使玻璃成为明珠。以水为镜,相映逸彰,互为背景,与环境中的植物的绿色系,相生相息,可谓那绿丛中一点红。但是由于重庆天气和气候条件决定了重庆城市建筑的色系。《重庆市主城区城市色彩总体规划研究》出台的城市色彩总体规划拟对暖灰的主导色调实行分区规划:以渝中半岛东部为中心,为橙黄灰;以长江和嘉陵江为界,东北片区为浅谷黄灰、东南片区为浅豆沙灰、西部片区为浅砖红灰;内环高速内外两部分,色彩内浓外淡。所以整个艺术楼选用灰色为主调,建筑的蓝灰色与天空的灰色组成一块衬布,背景色与前景色相融合,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画面中,又可以比天空深的蓝灰调独立成为建筑的形式语言,在灰色的天空下面捅有一群蓬勃生命力的学子,不断的向上搏发。

二、从色彩学上而言

不同的色彩能赋予人们不同的距离感、空间感和重量感。暖色调感觉空间突出,冷色调感觉空间后退;耀眼的暖色调感觉分量重,淡雅的冷色调感觉分外轻;高明度的色彩感觉空间大,低明度的色彩感觉居室小。红、黄、橙、米色、玫瑰色、淡紫色、奶白色使人感觉温暖;蓝、青、绿、黑、深咖啡色、褐色、深橄榄色使人感觉清爽。尽管色彩从属于物理学范畴。但是,人是具有思维、感官和认知能力的,而在色彩感觉上,它色彩的心理和生理作用的反映,使人产生一系列的对比与联想。根据科学家们的调查研究表明,一座建筑物形态、色彩的和谐度,对生活在其周边人的习性和心态成正比。

砖红与蓝灰调墙面,在灰色的天空下更加形成整体的统一与协调。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过度很平静,但建筑下半部的砖红又打破了这种平静,而蓝灰色色调与其内敛、深蕴的建筑形态结合的恰到好处。灰色寓意不定,两可、冷淡、平静、冷静、令人深思。

红色的人通常激情四溢,精力充沛。他们在一种真正的红色时尚中显得非常性感,魅力十足.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人们经常观注,使他成为别人注意的焦点。红色寓意着伟大,热诚,忠耿,喜庆,可怕,危险,热情。

与周边景观中的绿色形成对比,在灰色的背景下植物的绿色变得更为靓丽而鲜明。在晴天绿色变得更绿,水体更为清澈透底。阴天中建筑的形体略隐略现。

三、单体建筑色彩

一座建筑物,其结构和造型总是有着自身的规律,从屋顶、墙身、基座、门窗、阳台、雨蓬以及内部的窗帘等构件都是清晰可辩的,大部分建筑的外观色彩就建筑在这些结构与造型特点的基础之上的。

建筑墙身以砖红色和灰色砖片形成形成空间上的前后退让,在建筑本身的空灵更现灵活,不刻板。精彩的运用框景与借景的原则,在砖红的框架中透出灰色的天空,在灰色的墙体中划分建筑空间。建筑内部选用白色。中厅的植物色彩配搭了紫色、绿色和土黄色,调节建筑的节奏。

蓝绿色的玻璃幕墙光影形象突出,无论是在色彩应用还是光影效果上,与冷灰色的建筑物形体之间对比明显,建筑线条立刻突出出来,而蓝灰色与下方的砖红色也用很强的对比效果,进一步加强了整个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层次。在建筑下方的外侧和底部过道,有一排鹅卵石矮墙,线条自由灵活,与刚性的建筑线条有很强的反差。自然形态与几何形态的完美处理,“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从用色的面积的比例上来讲,也做到黄金比例的运用,形式和色彩上以空间的划分。

四、结语

通過对艺术楼的分析,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既具有建筑空间结构的韵律美,又有色彩组织的和谐统一。如果把三维压回到二维平面上,也就是蒙特里安的平面构成。

作为文化建筑要求其建筑色彩既要雅致含蓄,又要足够的激情,还要满足能够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激励学生学习的多重要求。根据我平时的实地考察,发现校园色彩大多以砖红加白或蓝灰加白(或加灰色)为主。以砖红为主调是以激情的色彩象征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生机蓬勃。比如四川美术学院的建筑全用红砖,不加饰面,只是在用砖的排列上作调整,既有文化的沉淀和底蕴又有艺术特色。以蓝灰色为主调的是给学生一个时刻保持清醒冷静的环境,让学生用理智和逻辑来分辨事理。比如南开中学的建筑全用蓝灰色、灰色和白色作对比。

参考文献

[1]焦燕,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01

[2]陈晓霁 明晔,清华园教学建筑色彩分析.建筑创作,2003.11

[3]武思标 鲁小凤,浅谈建筑的色彩设计.山西建筑,2009.4

上一篇:车间副主管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师节-诗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