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人物名字大全

2024-06-12

金庸武侠人物名字大全(共3篇)

金庸武侠人物名字大全 篇1

一九九四年、我曾来台北参加一个和杨照先生、詹宏志先生一起的谈话会,谈话内容相当丰富,是我到过几个城市中印象最深进的。听众程度极高,而且题目十分深进,很有深度,和台北的朋友见面实在开心。

今天在这里看到这个场面,似乎各路英雄好汉来此参加武林大会一样。实在我本人不大喜欢开演讲会,过往我办《明报》时,若故意见就写社评,不过这有个缺点,就是一个人自说自话,没有赶的,讲得自以为对了,实在对不对也不知道。所以我不爱演讲,但爱对话。

《中国时报》浮世绘版开办“金庸茶社”,早期本来想叫“金学研究”,但“金学研究”这四个字很不敢当,第一,我的小说不能当作学问,所以金学不成立,但叫“金庸茶社”,读者有爱好的,大家可以坐下来聊聊天,批评、骂、称赞都好,今天“金庸茶社”开张,大家坐在这里,对我或我的小说有任何不满意的,都欢迎提出意见。

我的小说一向写人物,而历史又是我一向比较有爱好的,所以将讲题定为“历史人物与武侠人物”,大家来听演讲,想必是对我小说中的人物感爱好。

之前有很多人问过我,我最喜欢哪些历史人物?假如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假如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实在中国历史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天子,一生下来就是天子,也没皇位争取题目,也没做过甚么杀人纵火的大事,一生舒舒服服当个太平天子,还为中国建立很大的版图,荣华富贵至死,也没甚么家庭悲剧,这个人生是很美满的。

西方人的文化背景不同,大家都知道史诗“伊里亚德”的故事:希腊人往打特洛伊城,就为了一个美人海伦,海伦现在成了西方社会中美人的代名词。在希腊神话中,有三个女神,一个是希腊大神的妻子朱诺、一个是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一个是爱神维纳斯,她们三个一向自认最美,便请特洛伊城的王子评定谁最美丽?这个评定、选举是经过贿赂的,固然是不公道,说来这类选举文化不但最差、也最落后。朱诺贿赂王子,要给他全球最多的金子、财富;雅典娜要给他全球最大的聪明,成为最聪明的人;维纳斯则说,可以给他全球最美的女人做为爱人。王子心想,他已经是个国王,财富很多,而当个聪明人能干甚么?所以决定把金苹果给了维纳斯,希看得到全球最美的女人──他得到了海伦。

假如把这个题目回到自己,你我会做怎样的选择?我想选最有财富或最聪明的人都很多,但选最美的人可能希看得到最爱的女人,你爱的女人不一定要最美丽,最美丽的也未必是最好的爱人。西方人的想法和中国人相当不同,假如你问我究竟想当那种人,我总希看自己是有很大的聪明聪明,可以解决人生的很多题目。

世界上的哲学家回纳人生,最后总会发现人生实在很痛苦,有很多题目不能解决。释迦牟尼讲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佛家还提到“怨憎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总是如影随形跟在旁边,分也分不了,这是一种痛苦;还有“爱别离”,和自己密切的人分离也是痛苦;还有“求不得”,想得到的东西,最后总是得不到,想研究某种学问,总是弄不懂,想考那个大学考不进往;做生意想赚一笔钱赚不到;想发展很好却不成功,总之世界有很多事情求不得,由于求不得而有痛苦。

金庸武侠小说人物之名的出处 篇2

一、阿朱、阿紫——二姐妹是《天龙八部》段正淳与阮星竹之女,自小分离,后一为慕容氏的婢女,一为星宿派的顽徒。朱、紫是一个母亲所生,而性格、品质迥异。其名取自《论语》。《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以乱正色。”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胆。”由是观之,查氏以“朱紫”为二姝命名,爱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二、乔峰本名萧峰(萧姓为辽国大姓),其姓得自养父农户乔三槐。“乔”字已暗含其并非本姓(“乔”在字义上有“装假”、“改扮”义,如乔装,乔模乔样等,《水浒》有“李逵寿张乔坐衙”),而“峰”字又遥接其父之名“远山”。

三、杨过、小龙女——“神雕大侠”杨过,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词人刘过,字改之。不知金庸是否从这位词人身上得到某种灵感。

龙女,神话中的龙王女儿。《法华经》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传》有“龙女牧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斋诗话》有“吴城小龙女”。而小龙女的原型应该出自《庄子·逍遥游》中那位“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四、令狐冲、任盈盈——令狐冲是厌恶权力斗争的“隐士”,一位“道家之侠”。冲,貌似冲淡空虚;盈,水满的样子。这似乎暗示着令狐冲和任盈盈性格的差异与冲突。但事物是辩证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另外,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说里借周伯通之口引用过这句话,可旁证这种解释并非牵强。周伯通道:“我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跟着将这四句话的意思解释了一遍。郭靖听了“默默思索”。)冲与盈又达到了统一。而事实上他二人最终是“笑傲江湖”,“曲谐”一生的。任盈盈也可能名取自《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清孔尚任、顾彩合作传奇剧本《小忽雷》中女主角名郑盈盈。又《老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五、“奔雷手”文泰来——文泰来乃《书剑恩仇录》红花会四当家,是堪与乔峰媲美的好汉。“奔雷手”形容其功夫气势不凡,辛弃疾《沁园春》(杯汝前来)有“于今喜睡,气似奔雷”句。泰是卦名(卦象为上坤下乾)。坤地乾天,地重下沉,天轻上浮,天地交而万物通,征兆顺利。这样就很好解释文泰来由被清兵拿获到逃脱囚笼,虽屡经周折,然“否去泰来终可待”(唐韦庄《湘中作》),正印证“泰来”二字是否极泰来的意思。

六、乾坤五绝(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射雕英雄传》中五位高人被誉为“乾坤五绝”。金庸对他们的命名参考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

东方尚青,属木,故“东邪”为黄药师(平时都穿着青袍);南方尚赤,属火,故“南帝”号一灯;西方尚白,属金,故“西毒”为欧阳“锋”;北方尚黑,属水,故“北丐”为“洪”七公;中央尚黄,属土,故“中神通”为王重阳。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镶嵌在五人的姓名中。

1?郾南帝一灯——“一灯”之名出自《法华经》: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南为火”:一灯大师之“灯”待“火”点燃。其秘技为“一阳指”,而太阳就是一个大火球。“南,色赤”:“灯”与“阳”皆作赤红色。

2?郾中神通王重阳——“中央为土”:此人确为历史人物,是全真教开山祖师,原名“王■”,这姓、名两个字皆具“土”形。五大高手中他辞世最早,由其师弟递补为中顽童,就是周伯通。而“周”中亦有“土”。“中央,色黄”:王重阳既为道教大师,而道士用黄冠束发,因此又被称作“黄冠”。《推背图》作者李淳风就自号“黄冠子”。

3?郾西毒欧阳锋——“西为金”,“锋”赖“金”利。作为音乐家的欧阳锋,常备乐器不是吉他,而是铁筝。仍是金属所制。“西,色白”:西毒长居白驼山,他本人、侄儿、部属皆作白衣装。此意王家卫在《东邪西毒》中也有所发挥,电影尾声是欧阳的一段独白:没多久,我就离开了这个地方。那天,黄历上写着“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4?郾东邪黄药师——在《卅十三剑客图·虬髯客传》一文中,金庸对唐代名将李靖极表钦敬之忱。其实李靖之军事才能未必高于韩信、林彪,金庸佩服他的恐怕还是其功成不居、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与人格修养。虽达不到三毛“最爱黄药师什么都爱”的程度,我猜金庸对自己创造的黄药师这一人物形象还是钟爱有加,他把自己推崇备至的李卫公的名字赠给了黄:李靖字药师。“东,色青”:书中写黄药师初次出场:“身穿青色布袍”。“东为木”:黄药师三字表面看来似乎有“草”无“木”,其实不然。金庸等台港文人使用的是正规的繁体字,“药”字的正确写法是“■”,一根巨木,赫然在下。

5?郾北丐洪七公——旧武侠小说《儿女英雄传》中有“邓九公”者,名讳与洪七公相仿。书名与《射雕英雄传》也有几分相似。“北为水”:七公姓“洪”,果见洪水汤汤,竟没涯■。“北,色黑”:书中不曾描写七公衣服颜色。但他作为丐帮老头子,估计不管衣服原色为何,上身之后,必将改造成唯一色调:总是黑。小说中一灯大师的“一阳指”为欧阳锋“蛤蟆功”的克星,暗合五行相克的原理(火克金)。《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五行旗五位掌旗使的命名与此类似,就不多说了。

七、林平之、游坦之——一为副威镖局之少镖头,一为聚贤庄之少庄主。然两位公子哥儿前途却并非“平之”、“坦之”!查老以“平坦”二字为两位富家子弟命名,真是“高人”啊!

八、武修文、武敦儒——《神雕侠侣》中的武氏兄弟乃大理武三通之子。修文的意思是:修明文教。《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敦儒的意思是敦厚儒雅。南宋有词人朱敦儒。命子名为“修文”、“敦儒”,本冀其文雅;但二子都只是赳赳武夫,真的和自己名字的含义大相径庭。

九、逍遥派诸人——《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派是一个崇尚道家的门派,其掌门人为无涯子。其名来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和无涯子一辈的尚有天山童姥与李秋水。童姥谓年老而童身,其造型与武功似取材于佛祖释迦牟尼(如八荒六合×××拳之类)。李秋水名字来于《庄子·秋水》就不用多说了。值得一提的是无涯子的两个弟子:苏星河,丁春秋。在道家里,“星河”是空间上的“无涯”,而“春秋”则是时间上的“无涯”。

十、穆念慈——有人说名字取自《尚书·大禹谟》“帝念,念慈在慈”。这种说法并不正确。首先,全部《尚书》(包括所谓《伪古文尚书》)都无“念慈在慈”四字,有的是“念兹在兹”四字,兹,此也,也即“念念不忘”的意思,这和穆念慈的名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念慈者,怀念母亲也。古时称父亲为家严,母亲为家慈。《射雕》全书都没有写念慈的父母是谁,但是由于铁心兄的收养,她总算是有了父爱,所以更怀念其母的爱。

十一、柯镇恶——《世说新语》:“桓石虔,小字镇恶。”柯之高足郭靖那句掷地作金石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也模仿自《世说》:“刘真长,党同伐异,侠之大者。”

十二、慕容复——金庸的“南慕容、北乔峰”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样,区区数字,组合起来,而富有张力,具无限美感。慕容非汉姓,是鲜卑族姓氏,五胡乱华时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这几个短命帝国的王族。他单名“复”,明显寄寓了其父慕容博及整个家族对于“兴复大燕”的期望与狂想。金庸写作并在《明报》连载《天龙八部》,始于1963年9月,写了四年,大约在1966年底或1967年初完成。当时戮力于兴复故国的,是谁呢?只能是蒋中正,经国父子。

热爱语文从金庸的武侠开始 篇3

小的时候我最头疼的便是语文,各种背书与作文练习使我不胜其烦,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读《笑傲江湖》,我深深痴迷了,我从此爱上了阅读,于是顺理成章地,我爱上了语文。

我高一的语文老师童可老师与我高二高三的语文老师张朝霞老师在我进一步探索语文的兴趣上对我帮助非常大。我记得高一开学童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以痛为主题写首诗,当时我一口气写了五首,由是我高中每每有灵感之时总会写点东西在随笔上,不论是诗还是散文,这本本子由薄到厚,记载了我高中思想的成熟与蜕变。张老师也在高三我们压力最大的时候布置过写短诗的作业,课上大家交流,有的还被印成了书签,在交流品评之中,我们僵死的语文细胞重新被激活,灵感一个激灵,蠢蠢欲动,仿佛趁势便要喷涌而出。

天一的语文组也经常印一些很有意思的文海拾贝发下来,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印的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与古龙的《七种武器》的片段,当时一年不曾碰过武侠的我拿着一叠文海拾贝感觉见到了久违的老兄,呆笑之余语无伦次。我还受邀编过一期文海拾贝,主题是还原被神化的鲁迅:真正的鲁迅是鲜活嬉笑怒骂无所不能的,而不是板着面孔的塑像。现在想来是确实很有意思。

这里我想说,尽管经历了高三,我觉得我们面对的应试与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与对语文的兴趣沾不上多少关系,反而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个人应试能力的考量,但是语文不仅仅是一个高三的事情,而应该是一生的事情。兴趣是首要的,阅读与人文素养是终身的。

尽管应试越来越偏移“语文”这门课开设的初衷,我们仍然能在应试的过程中建立自我的兴趣与素养。我这么大谈特谈素养、兴趣等等可能很空洞,但是终我们的一生,我们离不开交际,有交际,就有语言的组织、各种语言的运用,没有语文,我们日后步入社会没法写出打动投资人的产品说明书,没法完整而轻松地写出一份工作报告。21世纪确实需要更多技术层面的东西,我却觉得这里引用《乔布斯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说过的一句话很适合:“21世纪更需要有技术知识又兼有人文素养的人才”。没有人文支撑的技术是跛足的,甚至与伦理背道而驰。

语文是一个宽泛博大的概念,所有人文的东西,无论理性感性均可叫做语文。从完整的逻辑哲学推理,到简简单单的沏一杯香茗静坐冥想都是语文,从语文课本中选择的那些课文也可以看出:我们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是将它视作一门广博的课程来看的,它的目标就是培养沃尔特·艾萨克森口中所说的21世纪人才,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刷38套,但是出于选拔与应试需要,我们不得不机械重复刷题与体型整理的工作。

吐槽归吐槽,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整个高三必须献给我们亲爱的试题与笔记本,不得不将小说各种探究题的角度搬上纠错,不得不将诗歌的作用题分结构上和内容上这一个答题结构背的滚瓜烂熟,说句实话,应试考的真不是你所谓的文学素养,而是你的应试技能。因为文学素养是抽象虚拟的,而应试技能是统一而实在的,选拔需要统一的标准,这也怨不得谁。我们高考的目的是选择出各种人才:这些人才日后也许成为了科学家,也许是工程师,也许是文学家;而不是清一色的培养文学家。

面对应试,整理题型与答题结构的意识非常重要,作文上形成稳定的自我写作模式亦如是。我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整理了一本笔记本的题型归纳,总结了各类题型的答题模板,并在摘抄本上分专题整理了许多万金油式的素材,标明它们适用的范围与母题,另外还通过无数次作文弄出了两套我屡试不爽的思路,即写作模式。也许天才们可以用1个小时加上他们耗不尽的天赋与灵感写出一篇70分作文,但我可以用40分钟写出稳定的二类文。应试什么都不怕,就怕你稳定,你稳定了,最后高考就不会慌。高一高二的时候我是个迷信自我的文学素养与灵感的人,也许一次两次我可以取得高分,但是稳定的高分是不太可能的;而当我高三如上操作之后,我大体可以稳定在130左右,由是可见在高中阶段,不涉及过多探索研究的阶段,汗水一定足以应付应试。

除了应试技巧与准备方法,还有一些建议送给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们:珍惜高一高二,培养自我的文学兴趣与素养,抓紧高中有课余时间的2年读一些自己想读的书,去一些自己想去的地方,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高三一年里,也许你会觉得应试异常枯燥,但也许你也会发现应试里也有“好玩”的语文——比如我的语文老师张朝霞老师,在讲小说时经常会延出去讲点有趣的东西,哪怕是零星几句,也可以激起被题海磨得昏昏欲睡的语文细胞了。

现在我们结束了高考,我们可以捡起荒废的唐诗宋词,可以看高中因畏惧沉迷而不曾去碰的金庸古龙,可以去川藏线面对满天星辰圆自己那个梦,可以如同东坡蔡襄斗茶那样雅致地沏一杯蒙顶,焚个香弹个琴。

上一篇:微型访谈调研范文下一篇:长沙理工大学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