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优秀教学反思(共8篇)
《趵突泉》优秀教学反思 篇1
《趵突泉》教学反思
《趵突泉》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将电子书包引入课堂,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实现有效互动,完成《趵突泉》一课的学习。
“妩媚”一词是文中的重点词语,但是它的意思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利用电子书包,在学困点推送微视频,并设计配套的习题检测,通过即时的数据反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在文本阅读时,我首先利用投票的功能让学生感受同样是描写大泉,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表达,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多样性;其次通过不同媒体形式展现“冒冒冒”,给了学生文本初读后更多的选择性,从文本阅读→听泉水声音再读课文→观看视频→再读课文,感受大泉生命力,从而体会“冒冒冒”运用的精妙。将文本阅读带入情境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大泉的特点。深入感受文本的精彩。最后,在阅读小泉段落时,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通过在平板电脑上画小泉气泡形态,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小泉的可爱、有趣。同时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在拓展练笔时,将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通过拍照上传到班级作品库,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生生互评,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后,推送关于趵突泉的资源包,让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将课上和课下联系起来,实现多维度学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的使用还不太熟练,操作时间占用了部分课堂时间;在拓展练笔时,对学情掌握不够,留给练笔的时间过少,导致课堂超时。除此之外,在课堂评价上,教师语言可以再精练一些、让评价语更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不断地完善,不断地进步,让自己的课堂更精彩。
《趵突泉》教学反思2
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三十年代初期,他从英国回到山东,写了一系列优秀散文,表现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趵突泉》只是其中的一篇。作者笔触细腻,文章凝练含蓄,因此我们的理解不能停留于字面,必须联系全文仔细辨析,防止偏颇。
一、“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真会如此吗?又怎样理解呢?
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没有这泉,济南也不会丢失一半的美吧?其实,作者这样写,在于突出趵突泉景色优美,令人向往,强调了趵突泉在济南的风景名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机械地算死账。同时,这样一强调,读者肯定会对趵突泉的美景产生浓烈的兴趣,滋长追索的情绪,从而急于阅读下文,作品也就更加引人。另外,这样写也是具体描绘趵突泉美景的别致先导,使文章过度自然,增强了内在联系。
二、面对美丽的趵突泉,“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地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这是为什么呢?
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可以知道,趵突泉一年四季充满了青春活力。看着这“纯洁”、“活泼”、“鲜明”的活水,“永不疲乏,永不退缩”,永远使“冒、冒、冒”,怎不使人浮想联翩?怎不使人感到大自然的伟大?呆呆看三分钟之后,所以不敢正眼去看,不是出于恐惧、害怕,而是融进了作者的真切感受,对这种永不衰竭的自然伟力,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这才不敢正眼去看,并且由具体形象悟出了深刻的哲理,启发人们去深入思考这一似乎出人意料的奇怪现象。
三、文章描写池边小泉,在“有的──有的──有的──”之后,用了一个省略号,它只是简单地表示省略吗?
作者为了活现泉水上冒的形态,用了一组排比句,写得细腻传神,末了的一个省略号,不只是前边一连串姿态各异的水泡出现、变化、消失过程之具体描写的省略,而且还暗示了趵突泉变化多姿,难以穷尽,给人妙趣横生的印象,它能使读者从这个省略号生发开去,产生联想,引起身临其境的感受。
现将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和做法做一总结: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旅游胜地游玩?
生:我到过杭州西湖(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到过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山东济南著名的趵突泉去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同行?
生:想!
(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是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上课伊始,我亲切的话语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在学生中形成,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济南名胜趵突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那引人入境的仙境,更足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和神秘。)
2、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说说趵突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趵突泉的泉太好了,清浅,鲜洁
生:趵突泉的小泉比大泉更有趣。
师: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游,请自己设计游览趵突泉的线路图。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路线设计,要求学生解说时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语言简单明了)
(此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对趵突泉的独特感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性,赋予学生一定的角色,让他们当一名导游自设游览线路图并解说,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上台展示自己的线路图,使得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满足,自信心倍增,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发展,改进了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了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趵突泉》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大泉、小泉的美以及泉水在济南的重要性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大泉小泉的特点
2、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泉
你们知道哪些泉?它是怎么样的?用一句话简单说一说
2、刚才所说的这些泉都非常独特,今天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一位“泉中之王”趵突泉(板书)
谁认识它?念念它的名字
齐读
趵突泉是一种怎样的泉啊?趵——跳跃
3、这“泉中之王”住在哪儿,你知道吗?
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并称为济南的三大名胜。
4、这趵突泉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让我们赶紧到课文中一睹为快吧。
二、初读感知
1、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边读边画出描写泉水的词语
2、交流:这是一眼的泉。
3、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文中也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美
出示: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三、品读,感受大泉之活力
1、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受到美的句子、词语
2、交流反馈
①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a.哪些词让你觉得美?(翻滚)
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翻滚?像什么?(沸腾的水)
b.昼夜不停、一年四季
谁来说说什么是昼夜不停?能用你自己话说说吗?
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永远”。
c.指导朗读
②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象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a.从这句话看出大泉有什么特点?(活泼、纯洁、鲜明)
b.从哪个字感受到它在“跳”?(冒)指导书写
给它换个字?(钻、探、伸……)解释“疲乏”
你感受到什么?
c.师生合作朗读
四、品度第四段,体会小泉之有趣
过渡:三个大泉是那么的活泼,旁边的小泉又是怎样的呢?默读第四段,找到小泉的特点。
1、交流
①小泉的特点:有趣
②有的……有的……有的……有的a.把你能看到小泉在“跳舞”的词画出来(吐、走、摇动、挤)
b.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c.补充有的……后面的内容
d.用一个词来形容小泉们跳舞的情景(姿态不一)
e.作者用的是什么方法?(拟人、比喻、排比)
f.指导朗读
五、课外拓展
从老舍先生优美的字里行间我们就已经感受到大泉的活力、小泉的有趣了,现在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位“泉中之王”吗?
1、播放图片、简介
2、总结: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这“泉中之王”梦幻般的美景已经深深印在我们脑海中了,但愿以后能有机会身临其境去和它做个亲密接触。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教学反思]
《趵突泉》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要求精读的课文。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作者抓住了趵突泉大泉和小泉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趵突泉的赞美之情。课文先介绍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突出了趵突泉在济南风景名胜中的地位。然后依次描写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
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看图和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一、抓重点句,贯穿全文。
我抓住能够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层层深入学习挖掘文章内涵。从文章开头质疑为什么三大名胜趵突泉却占据一半进入课文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到老舍爷爷游览了趵突泉后,怪不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欣赏完大泉的气势美,小泉的姿态美后,再次诵读“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时加深对此句话的理解、感悟。而在学完小泉的有趣之后,有回归到:“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一次次的回归,让学生逐渐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二、课后整体感悟。
课已经结束了,静下心来反思这一节,有欣慰,也有遗憾。
1、课前引领学生拓展性阅读不够,因此孩子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影响学生更好的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
2、小泉一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启发引导的还不够,一方面省去的是前面出现过的小泉有趣姿态,另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的无尽遐想,当时我只考虑到了后者。我觉得每一次试讲都促使我更深入地去与文本进行对话,都能帮助我更深入地挖掘教材、把握教材,更好地体现教材的弹性,在今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在处理学生理解“冒,冒,冒”时,我设计师生合作朗读环节。但由于之前引导不到位,学生没有完全感悟到三次冒的语气其实是越来越强烈,所以效果不够明显,还应重新设计,精益求精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趵突泉》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和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方法。
一、激趣引境
同学们,寒假你和家人都到过什么地方旅游?
师:你说说你都是看到了那些景象,有什么感受?老师和同学也享受一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游览趵突泉,谁会写“趵突泉”三个字?(生写在黑板上)
同学们齐读课题,谁知道:趵突泉名字的来历?
教师简介: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因此得名“趵突泉”。
二、锻炼发展学生思维。
片段填空为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作准备。
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的,三个泉口,北边便是条小溪。看那三大泉,一年四季,老那么
。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永远那么,永远那么、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
(形状、位置、流向)
三、自读自悟
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述的什么?
(生讲述,师引导点播,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为止)。
四、品读感悟
师:这次读,找出你们感觉好或景色吸引你的句子,将自己的感受融进去反复品读几遍?待会儿让大家享受享受你的读。
谁来读?读完之后讲出自己的感受。
(如:大泉的持久和持续不断。小泉的美丽等
点播:1、出示句子“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①为什么要呆呆地看三分钟?
②为什么看了三分钟后,便会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正眼去看?
(表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伟大震撼了人类,所以再不敢正眼去看)
除了“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可以看出大自然的伟大,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回答
出示句子:
“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①抓住“纯洁”“活泼”“鲜明”理解大泉的清浅。
②抓住三个“冒”理解泉的活力和泉的翻滚。
③抓出“永远……永远……永远……好像永远……”理解泉的“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用“永远……永远……永远……好像永远……”句式说一句话。
2、指导朗读
个别朗读
创设情景:①你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在济南有这样的一眼泉,读……
②你站在这一年四季,昼夜翻滚的大泉边看到了这样的一眼泉,读……
③你立定呆呆地看了三分钟,这眼泉给了你这样的感觉,读……
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是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是怎么样的呢?
3、出示句子“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抓住“神秘”来理解冬天的大泉的美和神秘。
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大自然的震撼。那么小泉呢?
自学四自然段,小组自有阅读并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点播)
总结全文感受文美的描写方法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从作者的写法上你有哪些了解?
点播讲出:1、开头,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2、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作者观察细致,描写具体。
五、写作实践。
1、书写学习这课的感受。
2、检查
六、作业
同学们打算给自己不知什么作业?
进一步搜集有关趵突泉的资料,且搜集和阅读有关祖国美丽特色景点。
《趵突泉》教学反思5
片断一: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说说趵突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趵突泉的泉太好了,清浅,鲜洁
生:趵突泉的小泉比大泉更有趣。
师: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游,请自己设计游览趵突泉的线路图。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路线设计,要求学生解说时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语言简单明了)
此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对趵突泉的独特感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立性,赋予学生一定的角色,让他们当一名导游自设游览线路图并解说,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表现欲,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上台展示自己的线路图,使得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满足,自信心倍增,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发展,改进了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了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片断二:游览景点,感受美丽
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导游,你将怎样介绍大泉和小泉并能吸引住游客?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组长记下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生:我读懂了趵突泉的泉水清浅,鲜洁,有活力。
生:我读懂了小泉比大泉更有趣。
生:为什么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生:略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寻求解决疑难的方法)
师:现在请小导游,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讲解或提问)带着游客游览。
生:……
(教师根据情况,适时组织点拔,随机指导朗读)
此教学环节的设计真正落实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达到生生互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读,质疑,讨论表演等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让全体同学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指导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品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体现了以读代讲的特点,学生在饰演导游的过程中,既增强了情感体验,品味了成功的喜悦,又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了“乐中学”的效果。
《趵突泉》教学反思6
《趵突泉》是作家老舍的作品,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层次清晰,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趵突泉独特的美。文章主要描写了大泉的气势之美,及小泉的有趣美,内容看似简单,但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
1、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预习时,要让学生认真查字词典,通过预习“读、查、思、疑、议”,扫清阅读障碍,了解全文大意。这样有助于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给学生抓句子、谈感悟的方法。
在学生畅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感悟。而且要能想像出画面,做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3、教给学生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法。
要求学生先仔细观看录像,再读读课文,在图上试着找找大泉眼,注意图文对照。通过看图,加深对描写大泉和小泉的重点句子的理解,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把所见的景色和自己联想、感受结合在一起,仔细体会写这些句子的意思。同时指导背诵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不要死记硬背。在教学“大泉的景色”这一环节中,我要求学生一边描绘泉景,一边想象,由此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给人以一种神秘的感觉,使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产生种种遐想。教学“小泉的美丽”这一节,则具体描绘它的多姿多彩和有趣活泼。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朗读形式,指导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品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体现了以读代讲的特点。在民主、平等、开放的教育氛围下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但对于大泉充满力量的阳刚之美与小泉阴柔秀美之间的区别,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还比较贫乏,所以体会不深,感受不够。课前引领学生拓展性阅读不够,因此孩子语言积累不的阅读水平够丰富,影响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更好的学习课文。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课堂评价语言时应再丰富一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趵突泉》教学反思7
《趵突泉》一课是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要求精读的课文。作者抓住了趵突泉大泉和小泉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趵突泉、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的一扇窗户。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包括丰富的语言积累,深厚的文化素养。
《趵突泉》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层次清晰,文章主要描写了大泉的气势之美,及小泉的有趣美,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尤其体会大泉气势美的几句话,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针对学生抓词理解有困难的现实情况,我充分利用课外资料设计引读,化解难点。结合课外知识的引入如:清朝的乾隆皇帝观赏趵突泉后留下“天下第一泉”的墨迹由来引领学生感受泉水水质好。在体会大泉的气势之美时我们重点体会三句话。我发现学生对句子中“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等词语理解得还不够到位,只能够停留在文字表面,运用书中的句子“大自然太伟大了”来谈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我通过查找资料,重点抓住几个“冒”字先后引读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如此,引读“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以及有甲古文记载2300多年来文字记载历史资料有它就是这样不停地冒,再次引读“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从而再回到全句再读感受到这是一种“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的自然力量。两次层层深入地引读来引导学生感悟趵突泉的“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等词语的意思,以读代讲,经过这样的几次导读学生的读的水平层层提高,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
我抓住能够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层层深入学习挖掘文章内涵。在欣赏完大泉的气势美,小泉的姿态美后,再次诵读“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加深对此句话的理解、感悟。老师再次引入课外知识,即:由于济南的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降低了,美丽的趵突泉再也不冒了,小泉有的也干涸了,真是可惜啊!再次层层深入引导趵突泉在停涌890多天以后再次复涌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后,再读“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时,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又达到了更深的层次。打动学生心扉,明确了趵突泉在济南这个泉城中的地位不仅在于它外在的美,还在于它为济南这座城市带来的丰厚经济效益。
《趵突泉》教学反思8
《趵突泉》一课是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材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要求精读的课文。作者抓住了趵突泉大泉和小泉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趵突泉、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阅读教材钻研课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句、段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学习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要求学生学习体会省略号和冒号的用法,会仿照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来写一段话。
根据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我先确立了文章的重点段落,针对不同的段落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文章第三自然段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抓住这段中描写大泉的重点词句和描写作者感受的词句,引导学生想象大泉昼夜不停地向上翻滚的景象,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想象水泡的多姿多态及其变化,从而理解小泉的有趣。通过带领学生分析课文最后一段,使学生掌握小泉的写法,并体会小泉的特点,同时指导学生的写作技巧。
成功之处,我认为本课我在教学重难点上把握得较准确,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体会到了大泉雄伟的气势和力量的'无穷;小泉的有趣和水泡变化的多姿态多态。教学过程中我使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比较恰当,能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学生看大泉的喷涌,体会大自然的力量,然后让学生在体会、看、想象之后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在这节课上情绪饱满,起到了带动作用,也体现出了一名语文老师应有的基本素质。
不足之处:在处理学生理解小泉的水泡变化千姿百态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读课文后想象并画在纸上的环节,然后由学生说一说所画的是哪个情景,这一环节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不够明显,今后还应重新设计,力求精益求精,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趵突泉》教学反思9
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扇认识人类文明的一扇窗户。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包括丰富的语言积累,深厚的文化素养。
《趵突泉》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层次清晰,文章主要描写了大泉的气势之美,及小泉的有趣美,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尤其体会大泉气势美的几句话,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了。在教学中,我主要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在想象中拓展文本。
1、阅读感悟。
“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活动,在教学《趵突泉》中我以“读”贯穿始终。首先质疑: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为什么作者现在单讲趵突泉呢?让学生找出文中重点句“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在读中找出原因来。很快学生便逐渐找出描写趵突泉的优美句子来。如描写泉水没的句子:“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归纳出泉水的特点是:清浅鲜洁。如类似方法,学生边很快出大泉与小泉的特点来。
2、自学互动。
在自学互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读议结合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深入领会的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把发现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状态。在合作学习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3、发挥学生想象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法,即:读文质疑——读议解疑——感情练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学会读书。另外,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用了排比句式描写小泉的多姿多彩,我出示导学:我想,小泉的样子非常有趣,不止课文中描写的这些,还有的像(),有的像()。让学生以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再写一写。最后请学生在全班交流。
4、不足之处。
这篇课文主要是以朗读为主,可在教学中,让学生朗读较少,而且在指导的时候还觉得不够到位,评价语言也很匮乏。
总之,每次实践课自己总能够从课堂中发现不足之处,然后进行改进修改教案,我想这是对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最有效的帮助!
《趵突泉》教学反思10
《趵突泉》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且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学好这篇文章可为今后写景的文章做好铺垫。本文通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的情趣。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以欣赏趵突泉的美为线索,结合重点词句朗读品味文本的美,视频短片冲击视觉感官的美,引导参与、自主探究进行教学方法的美。
一、抓住线索,质疑美
教学本课,我主要抓住了趵突泉的水、大泉的景色、小泉的美丽这三个重点进行教学,课的开始我直入主题,一问激起千层浪,“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趵突泉的美丽的?”教学中始终抓一条线索:以“假如没有趵突泉泉,济南会丢失去它一半的妩媚”为线索展开,并贯穿整个教学,形成一唱三叹、步步深入的效果。我抓住能够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妩媚。层层深入学习挖掘文章内涵。从文章开头质疑为什么三大名胜趵突泉却占据一全文笔墨进入课文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到老舍爷爷游览了趵突泉后,怪不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假如没有趵突泉泉,济南会丢失它一半儿的妩媚。”欣赏完大泉的气势美,小泉的姿态美后,再次诵读“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它一半儿的妩媚。”时加深对此句话的理解、感悟。而在学完小泉的有趣之后,又回归到:“假如没有趵突泉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一次次的回归,让学生逐渐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更体会到趵突泉在济南的重要位置。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理解趵突泉的特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读懂内容就必须品读全文,从字里行间去感受趵突泉的美。从而促进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教学中我教给学生抓词语意思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从而理解课文,最终是感悟趵突泉美的。在学生学习泉水一部分时,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从句子中提炼出重点词语,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感悟。如学习理解“清浅、鲜洁”这两个词语时,首先学生说意思,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趵突泉总的特点。在理解趵突泉冬天时的美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仙境”的意思,再想像出画面,做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最后我采用感情朗读的方式夯实对文本的感悟,感受美。在品读课文时,我采用师范读、学生小组读、个人读、配乐朗读的方式品读课文,去感受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从而感受美。
三、品味语言,创造美;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一是紧紧抓住大泉的昼夜翻滚、生生不息的特点进行重鼓敲击,二是抓住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特点,进行感悟积累。课堂上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品读、欣赏,对个别词语的反复推敲、评析,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积累。同时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来理解文中所描绘的趵突泉的特点以及感受它的美,记得引导学生学习小泉特点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理解,通过读、画、议的方式体会小泉的特点,班上有位同学在品味作者语言精准的同时,想象画面,采用画的方法把小泉气泡的美丽跃然纸上,更形象的创造了美。
四、观看录像,升华美
这么美的文章,语句精美吸引读者,对于小学生来说,文图结合会超越文本的美,我精心制作了课件,有图片,有实景视频,在视觉上给学生强烈冲击升华了文本之美。教给学生把观察图片、视频录像和理解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法。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再读读课文,通过看图片和视频录像,加深对描写大泉和小泉的重点句子的理解,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也培养了他们的想像能力,把所见的景色和自己的联想、感受结合在一起,仔细体会写这些句子的意思。同时,在教学“泉水”这一节中,通过朗读后看录像使学生感受到仿佛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在教学“大泉的景色”这—环节中,我要求学生—边描绘泉景,—边想像,最后播放录像,由此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给人以一种神秘的感觉,使学生打开想像的闸门,产生种种遐想。教学“小泉的美丽”这一节,则具体描绘它的多姿多态和有趣活泼。引导学生充分地想像,拓展他们的思维,在想象课文所描写的小泉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省略号展开想象:还有很多小泉作者没有写出来,你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吗?学生在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的语文活动中,扎实有效的理解,学生在民主、平等、开放的教育氛围下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最后播放录像增强学生对小泉特点的理解。对于大泉充满力量的阳刚之美与小泉的阴柔秀美之间的区别,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还比较贫乏,所以体会不深,感受不够,所以在课件制作上我颇下一番功夫,学生在图片及美文的感染下,理解并体会泉的美丽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感到在教授本课时学生读的时间还不算很充分,打算进行仿写也没有时间进行,语文课堂上的课外延伸力度还不够,这都将成为我今后语文教学新的使命。
《趵突泉》教学反思11
《趵突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趵突泉的赞美之情。课文先介绍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突出了趵突泉在济南风景名胜中的地位。然后依次描写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看图和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一、抓重点句,贯穿全文。
我抓住能够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层层深入学习挖掘文章内涵。从文章开头质疑为什么三大名胜趵突泉却占据一半进入课文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到老舍爷爷游览了趵突泉后,怪不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欣赏完大泉的气势美,小泉的姿态美后,再次诵读“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时加深对此句话的理解、感悟。而在学完小泉的有趣之后,有回归到:“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一次次的回归,让学生逐渐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二、充分利用图片、录象,激发学生兴趣,化解难点。
揭题时,学生边看济南三大名胜的图片,边听老师配乐解说。此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把学生带入的课文中,这节课我们就单讲趵突泉。在体会大泉的气势之美时我们重点体会三句话。几次试教后我发现学生对句子中“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等词语理解得还不够到位,只能够停留在文字表面,运用书中的句子“大自然太伟大了”来谈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我通过查找资料利用录象,重点抓住几个“冒”字后先后引读,从而再回到全句再读感受到这是一种“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的自然力量。层层深入地引读来引导学生感悟趵突泉的“永不疲乏”、“永不退缩”等词语的意思,从而以读代讲,经过这样的几次导读学生的读的水平层层提高,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
三、课后整体感悟。
课已经结束了,静下心来反思这一节,有欣慰,也有遗憾。
一、课堂评价学生时教师语言应再丰富一些。
二、课前引领学生拓展性阅读不够,因此孩子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影响学生更好的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
三、小泉一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启发引导的还不够,一方面省去的是前面出现过的小泉有趣姿态,另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的无尽遐想,当时我只考虑到了后者。
我觉得每一次试讲都促使我更深入地去与文本进行对话,都能帮助我更深入地挖掘教材、把握教材,更好地体现教材的弹性,在今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趵突泉》优秀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片断一:
师: (展示漫画《欧洲债务危机》) 同学们, 请大家看看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生:开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席卷整个欧洲, 欧元区国家岌岌可危, 全世界都在关注希腊。
师:世界的目光聚焦希腊, 请大家思考一下, 在历史上希腊还多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你们知道分别是什么原因吗?
生: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生: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地。
生:希腊还是奥运会的发源地。
师:很好,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希腊的人文精神, 专题六第一节《“人是万物的尺度”》。 (板书课题)
以上片段是本课的教学导入, 导课是一门艺术, 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自主性,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开始教师展示漫画引导学生思考漫画要表达的内容, 不仅体现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而且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分析图表、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师通过不断的设问, 从课堂的一开始就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 师生都进入了自己的最佳角色, 水到渠成地进行着新课的讲授。
教学片断二:
师: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生: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师: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你同意这个评价吗?
生:我同意, 普罗塔戈拉首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因此他可以被称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但是他这个观点有明显的局限, 就是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 否定了客观真理, 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师:两位同学讲得都很好, 做到了辩证地看待问题。把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放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非常伟大的。因为他强调了人性而非神性, 第一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但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待, 他这种观点容易注重功利, 注重自我, 而忽视了道德, 容易使人们变得自私自利, 这对社会是非常不利的。
师:请同学们思考他这种观点和我们中国的哪一个思想家的思想比较相似?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生:和明代王阳明的思想比较类似, 主要观点是“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以上片段是本课的重难点部分, 教者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不断的设问, 启发学生思考, 产生思维的碰撞, 由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 最终解决问题, 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 通过探讨同学们掌握了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和意义, 理解了这一时期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过程与方法方面, 设计问题让学生们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高了他们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教材中的重要人物、重要概念、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分为若干个问题包, 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每个学习小组负责在课前搜集本小组所需解决问题的答案, 并与其他学习小组互相交流,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思维的碰撞, 同学们认识到人文精神是以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理解了人之为人的可贵理性, 人要反思、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感受到了古希腊先哲勇于否定权威, 坚持独立思考, 坚持真理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同时有利于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 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树立尊重别人, 善待生命, 平等与人相处的价值观。
教学片断三:
师:苏格拉底有哪些思想主张?如何评价苏格拉底? (投影展示自主学习, 学生讨论)
生:“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格言。所谓“认识你自己”就是把哲学研究的重
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 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 改善人的心灵。“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我无知, 所以我求知, ”“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是他的名言。
师:很好, “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做人的道理, 这是他对人的价值的思考, 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
生:苏格拉底的道德观点是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 美德来自于知识, 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 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
师:“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体现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苏格拉底?
生:德尔菲神谕说他是全希腊最有智慧的人, 马克思称他为哲学的创造者和智慧的化身, 启蒙思想家称他是先驱和战友, 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他是真理和自由的殉道者。
师:的确, 苏格拉底很好地给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坚持真理, 什么叫做追求自由。 (投影展示图片《苏格拉底之死》)
师:你如何看待苏格拉底之死?
生:苏格拉底坚决不妥协反映了他坚持真理, 追求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他坚持不逃走, 反映了他对理性的尊崇, 服从城邦法律的判决。
生:苏格拉底之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具体就是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导致不同素养的人控制政权, 权力容易被滥用和误用。
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感悟伟人, 感悟伟人留给我们的精神, 希望对我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 (投影展示苏格拉底名言, 学生集体朗诵)
师: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 请大家学习苏格拉底追求自由、追求理性的精神, 不断地认识、完善自己, 请大家记住他的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以上片断是本课的结尾部分, 也是情感的升华, 通过设计问题、合作学习、师生讨论, 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苏格拉底的主张, 而且更重要的是和大家一起体验到了苏格拉底的内心, 和伟人产生了共鸣。
趵突泉的教学反思 篇3
《趵突泉》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且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学好这篇文章可为今后写景的文章做好铺垫。本文通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的情趣。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以欣赏趵突泉的美为线索,结合重点词句朗读品味文本的美,视频短片冲击视觉感官的美,引导参与、自主探究进行教学方法的美。
一、抓住线索,质疑美
教学本课,我主要抓住了趵突泉的水、大泉的景色、小泉的美丽这三个重点进行教学,课的开始我直入主题,一问激起千层浪,“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趵突泉的美丽的?”教学中始终抓一条线索:以“假如没有趵突泉泉,济南会丢失去它一半的妩媚”为线索展开,并贯穿整个教学,形成一唱三叹、步步深入的效果。我抓住能够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妩媚。层层深入学习挖掘文章内涵。从文章开头质疑为什么三大名胜趵突泉却占据一全文笔墨进入课文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到老舍爷爷游览了趵突泉后,怪不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假如没有趵突泉泉,济南会丢失它一半儿的妩媚。”欣赏完大泉的气势美,小泉的姿态美后,再次诵读“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它一半儿的妩媚。”时加深对此句话的理解、感悟。而在学完小泉的有趣之后,又回归到:“假如没有趵突泉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一次次的回归,让学生逐渐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更体会到趵突泉在济南的重要位置。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理解趵突泉的特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读懂内容就必须品读全文,从字里行间去感受趵突泉的美。从而促进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教学中我教给学生抓词语意思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从而理解课文,最终是感悟趵突泉美的。在学生学习泉水一部分时,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从句子中提炼出重点词语,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感悟。如学习理解“清浅、鲜洁”这两个词语时,首先学生说意思,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趵突泉总的特点。在理解趵突泉冬天时的美时,我引导学生理解“仙境”的意思,再想像出画面,做到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最后我采用感情朗读的方式夯实对文本的感悟,感受美。在品读课文时,我采用师范读、学生小组读、个人读、配乐朗读的方式品读课文,去感受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从而感受美。
三、品味语言,创造美;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一是紧紧抓住大泉的昼夜翻滚、生生不息的特点进行重鼓敲击,二是抓住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特点,进行感悟积累。课堂上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品读、欣赏,对个别词语的反复推敲、评析,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积累。同时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来理解文中所描绘的趵突泉的特点以及感受它的美,记得引导学生学习小泉特点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理解,通过读、画、议的方式体会小泉的特点,班上有位同学在品味作者语言精准的同时,想象画面,采用画的方法把小泉气泡的美丽跃然纸上,更形象的创造了美。
四、观看录像,升华美
这么美的文章,语句精美吸引读者,对于小学生来说,文图结合会超越文本的美,我精心制作了课件,有图片,有实景视频,在视觉上给学生强烈冲击升华了文本之美。教给学生把观察图片、视频录像和理解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法。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再读读课文,通过看图片和视频录像,加深对描写大泉和小泉的重点句子的理解,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也培养了他们的想像能力,把所见的景色和自己的联想、感受结合在一起,仔细体会写这些句子的`意思。同时,在教学“泉水”这一节中,通过朗读后看录像使学生感受到仿佛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在教学“大泉的景色”这—环节中,我要求学生—边描绘泉景,—边想像,最后播放录像,由此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给人以一种神秘的感觉,使学生打开想像的闸门,产生种种遐想。教学“小泉的美丽”这一节,则具体描绘它的多姿多态和有趣活泼。引导学生充分地想像,拓展他们的思维,在想象课文所描写的小泉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省略号展开想象:还有很多小泉作者没有写出来,你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吗?学生在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的语文活动中,扎实有效的理解,学生在民主、平等、开放的教育氛围下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最后播放录像增强学生对小泉特点的理解。对于大泉充满力量的阳刚之美与小泉的阴柔秀美之间的区别,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还比较贫乏,所以体会不深,感受不够,所以在课件制作上我颇下一番功夫,学生在图片及美文的感染下,理解并体会泉的美丽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美丽的趵突泉优秀作文400字 篇4
8月2日,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的姐姐一起去了趵突泉。趵突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不仅清澈见底,还冰爽清凉,我到第一个池子的时候,我看见好多人都把脚伸到水里,踩着水里的石头过河。我也照着样子,向他们一样,把脚伸到水里,天啊!我想大叫一声,可我没有,因为,我怕别人嘲笑我,所以,我又把握的声音咽进了肚子里。我想说好凉啊,不用一会儿我的脚就冻麻了。一从水里出来,我的脚立刻就解冻了,这说明,天气实在太热了。
我们又来到第二个池子,池子里面有一些鱼,有好多人不断地往池子里扔硬币,不过,最令我震惊的是,竟然有人往池子里扔银行卡。你们是不是也感觉非常震惊呢?
第三个池子就是非常漂亮、奇怪、神奇的趵突泉了,喔,忘了跟你说,前面的几个池子都不是真正的趵突泉。趵突泉中间有一股就像是被喷泉喷出来的`水,可并不是喷泉喷出来的,那是自然形成的哦!趵突泉里面还有好多好多的金鱼和锦鲤。四周围有许多的石榴树,上面有许多还没有成熟的石榴果实,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以前的人,很注重自己的子孙后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像石榴一样多子多孙。所以整个院子里几乎都是石榴树。
第四个池子,是讲我们全国的72个泉水。第四个池子旁边就是一座小桥,底下有好多很大的锦鲤。
趵突泉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趵突泉的特点,感受趵突泉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感。
2、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重点:
了解趵突泉的特点,感受独特的美。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这堂课我们上一节语文课,学习那泉水清浅、鲜洁、神秘、色彩光艳的趵突泉。(板书)谁还记得刚才老师都用什么词来形容趵突泉的美吗?(生可以回忆)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交流:这是一眼怎样的泉,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美?
学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 学习大泉的特点
1、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受到美的句子、词语。
2、看看书中是如果描写大泉的,把你喜欢的那句话找到,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读一读。
让学生找到喜欢的段落来读一读 重点处理四个地方,指导学生读
A:不断翻滚。(可以让孩子做手势体会读)B:三个冒、冒、冒(不断加重)
C:泉水会不知疲倦。(拟人的修词手法)
D:这么神秘的境界……(师读,让学生去感受那种神秘)
3、小结 师:孩子们我们欣赏了趵突泉大泉的美,它的小泉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我们再一起走进小泉。
四、品读课文 学习小泉的特点
1、默读课文第4段,觉得哪里写的特别好的,特别能打动你的地方,划一划,圈一圈(在交流时让学生把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挑出来读给大家听,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2、汇报
重点处理四个地方指导学生读
①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师追问:看到这样的趵突泉,你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指导学生用轻快的语气读。)
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小泉写活的。)
③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可以让孩子摇摇身子,做做动作来读,更能体会它的味道。)
④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那小碎珠是攒着很整齐的珠花,那趵突泉就是戴着这珠花的美丽少女,读出美的语气。这个“挤”让我们感受到了小泉的急切,似乎要争着让人们欣赏它的美。把小泉的争先恐后,迫不及待,心花怒放的感觉读出来。)
3、记忆优美文字
师:这么美的文字你能试着把它背下来吗,现在老师给你2分钟的时间,去试试,能被几句就背几句。(师生合作)
4、总结小泉的特点
这么美的小泉,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它的特点吗?(板书:有趣)
五、感情升华
师:孩子们你们用生动的表情,优美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那么大家愿意随我再去欣赏一下吗?我们边欣赏边说一说想对趵突泉说的话。
六、小结:
《趵突泉》优秀教学反思 篇6
最初选择《趵突泉》时, 是因为文章的简短;在多次阅读文章之后, 又被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所感动!如何将我所感悟到的美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进行体会, 是我在备课时想得最多的。于是, 最初的几天我一直在不断地阅读一些大师们的文章, 希望能给自己一点理念的支持以及思维的突破!崔峦教授的几句话给了我很大启示, 他说:在语文课程改革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就阅读教学来说, 主要有:教学目标虚化, 教学内容泛化, 教学作用弱化, 教学活动非语文化。泛语文、非语文倾向比较严重。这些现象提醒我们, 要认真思考语文如何定位, 正确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的问题。的确, 为了丰富语文课堂内容, 大量非语文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涌进语文课堂, 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要将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 我们还是应该静下心来, 抛弃浮华, 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 让学生充分地朗读, 领悟语言文字的美, 感受情感的激荡, 唤醒童心童真!这又让我想起去年温州市优质课评比会上某位专家的一句话:一定要找准课堂的语言附着点!要通过品词品句来领悟语言文字的美, 从而串起文章的基调!于是我再次去研读文本, 就有了本课的最初设计:以“假如没有这泉, 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为文眼和线索, 贯穿起整个教学, 形成一唱三叹、步步深入的效果!
一、读课题, 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课题, 理解“趵”的意思, 想象趵突泉的样子。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想想初次见面时趵突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这样的趵突泉对于济南来说, 到底意味着什么?
3.出示句子:假如没有这泉, 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学生谈体会。
三、直冲重点之一——理解“大泉”部分
1.默读, 画出写大泉的句子并好好读读。读着读着,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
2.交流研读:
(1) 出示:“看那三个大泉, 一年四季, 昼夜不停, 老那么翻滚。”
“老”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里看出的?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它们又是怎样翻滚的呢?创设情境让学生用手比画。
师:同学们你们累了吗?我们才翻滚了不到一分钟啊, 可这泉却——
它疲惫了吗?退缩了吗? (没有)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 出示:“永远那么纯洁, 永远那么活泼, 永远那么鲜明, 冒, 冒, 冒, 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 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师: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把这种感受送到句子中去! (指名读)
师 (出示图片) :你看, 这就是趵突泉, 看着这泉,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站在这样的趵突泉边, 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 你会感叹什么?
(3) 师:是啊, 大自然是那么神奇, 那么伟大, 所以只要你——
出示:“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 便觉得自然的伟大, 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为什么不敢呢?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齐读)
这三个大泉深深地把我们吸引住了, 因为它们—— (齐读这段话)
(4) 趵突泉太好了, 使人不敢正眼去看, 难怪作者说—— (齐读) 假如没有这泉, 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然而冬天的趵突泉更好!
(5) 朗读描写大泉冬天时的语句, 抓住“飘荡”“神秘”“轻软”等词感受神秘境界。
四、抓住重点之二——理解“小泉”部分
1.轻声读读第四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这是怎样的小泉。
2.读句子, 给小泉取名, 并演一演。
3.概括对小泉的感受。
五、回顾全文, 深化认识
六、观看课件, 升华情感
第一版教案试教后, 在教研组老师们的评议中, 我做了以下反思:
1.思路清晰, 线索分明, 切入点找得比较准确, 能以文章的中心句“假如没有这泉, 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为中心, 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紧紧抓住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息的特点进行重锤敲击, 突破难点;二是抓住小泉活泼可爱、善变有趣的特点, 进行感悟积累!在课堂上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反复品读、欣赏, 对个别词语的反复推敲、评析, 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积累。同时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 来理解文中所描绘的趵突泉的特点以及感受它的美, 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画面,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在情境创设方面做得比较到位。通过画面情境、教师的语言情境, 让学生进行体验、感悟、想象。课堂上学生学得比较活跃, 朗读也入情入境!
3.遗憾的是课堂上大泉的阳刚之美不能给学生带来震撼, 而小泉的情趣学生也体会得不够!
山重水复疑无路
带着遗憾请教研修班的指导陈彩女老师。陈老师一语中的, 指出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大泉部分的感悟, 语言点抓得太多! (在我的设计中, 第二段几乎每句话都抓住了一个词进行理解感悟) 面面俱到, 其实是面面不到啊!另外小泉部分的切入点不明显。在陈老师的指导下, 对第三段我采用了重点抓好“冒”字教学, 并以这个字串起整段的教学。于是就有了我第二次的试教!
在交流中, 随机指导朗读。当学生讲到带有“冒”的那句话时, 课件出示:“永远那么纯洁, 永远那么活泼, 永远那么鲜明, 冒, 冒, 冒, 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 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1.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句话,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最能让你感受到趵突泉的永不疲惫?
2.重锤敲击“冒, 冒, 冒”。
(1) 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这个字,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 这个“冒”字可以换成哪个字?
(3) 作者不用“涌”“翻滚”等词, 却用了“冒”, 肯定有他的原因。你觉得从地底下怎样的出来才算是“冒”呢?
(4) 一个“冒”尚且如此, 更何况作者在这里用了三个“冒”呢?你从中又能感受到什么?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教师点评。
(5)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如此神奇的大泉吧! (多媒体播放录像)
(6) 你们的眼神告诉我, 此时你们的心中定有千言万语要表达, 那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将它表达出来吧!
集中教学一个“冒”之后, 课堂教学的重点确实明朗了很多, 但试教的效果与预想的还有距离。如何让学生进入“冒”?又该如何让学生体会“冒”的生命力?我又重新设计第三段的教学!先抓住“老”“翻滚”等词, 在反复读演的过程中, 体会大泉生生不息的特点, 再来重锤敲击“冒”字。这回有了前面的铺垫, 效果好多了, 但我们想要的“冒”的效果始终没有出来!“冒, 冒, 冒”, 这三“冒”到底蕴涵着怎样的情感呢?该如何冒得活泼, 冒得有气势, 冒得有生命力?又该如何让学生体会那种壮观的阳刚之美呢?我再次陷入了迷茫!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 也正是最痛苦的时候。庆幸离开课还有时间, 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阅读, 希望能通过阅读名师的精彩实录为自己寻找突破的灵感!读着想着, 想着读着, 直到读了薛法根老师的《卧薪尝胆》后, 其中对“奴仆”二字的字理分析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们的“冒”是不是也可以从这里下手呢?于是查阅“冒”字, 发现它最初的意思是古人戴的帽子, 而“冒”字的小篆就很像一顶有檐的风帽, 把人的整个脑袋都给戴上了, 中间只露出眼睛。帽子总是戴在头上, 所以引申为往上顶。“顶”这个字形象生动!放在本课中再恰当不过了!如此的冒冒冒, 顶顶顶, 就有了这千年不息、昼夜不停的泉水, 也就有了冒的气势, 冒的壮观, 冒的喷涌不息了!
1.重锤敲击“冒, 冒, 冒”。
(1) 当学生讲到这个“冒”字时, 教师这样引导: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聚焦这个“冒”字!你看它上面一个“曰”, 下面一个“目”, 它最早的意思是指古人戴的帽子。这个帽子把人的整个脑袋都给戴上了, 中间只露出眼睛。由于帽子总是戴在头上, 所以它的意思就被引申为往上顶。
(2) 这样的“冒”字, 作者却在这里用了三个。请你读读这三个“冒”, 你又会产生怎样的想象呢?
(3) 那就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济南的趵突泉边, 去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想象吧! (观看录像)
(4) 站在这样的趵突泉边, 看到这样的一幕, 你最想说什么? (带着你的体会读好这三个“冒”)
学生读, 教师相机点评:冒得多有气势啊!冒得多有节奏啊!冒得多么有趣啊!冒得多么活泼啊!
(5) 冒, 冒, 冒, 顶, 顶, 顶, 是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让趵突泉千年不息、昼夜不停呢? (大自然)
(6) 就让我们将自己的声音化成那喷涌不息的泉水, 尽情地往上冒, 来感谢和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吧! (齐读)
2.面对如此神奇的大自然, 面对历经三千年依然喷涌不息的泉水, 难怪老舍先生会说—— (齐读) 假如没有这泉, 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受此启发, 第四段对小泉“趣”的教学修改也应运而生:
1.那趵突泉中的小泉呢?默读第四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小泉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在书上做好记号。
2.紧扣一个“趣”字。
(1) 交流, 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小泉的有趣的? (A.小泉形态各异——你从文中具体读出了小泉的几种姿势?B.小泉的形象很有趣——从哪里领略到的?……)
(2) 面对如此有趣的小泉,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好好读读, 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 还可以自己动手演一演。
(3) 指名读, 读中点评, 在教师的引领下动手表演。
(4) 多么活泼, 多么有趣的小泉啊,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可爱的小泉, 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它的样子。
3.想象说话。
池边小泉仅仅就只有这些吗?你从哪里知道的?来, 拿起笔来学着作者的样子把其他的小泉写下来!
面对这么多姿态万千、妙趣横生的小泉, 难怪作者说—— (齐读) 假如没有这泉, 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趵突泉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潜力和理解、表达潜力。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景点数不胜数,就像天上的繁星,而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则是其中的一颗。济南是全国有名的泉城,有名的泉就有72眼,这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被誉为第一泉的趵突泉。同学们,此刻就让我们一齐去感受第一泉的神韵所在吧!
二、自读预习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朗读提示:
1、将课文读通读顺。
2、用一句话概括文意。
3、说说趵突泉用处的泉水都有什么特点?
三、片段选读精心开辟
根据我们对课文的了解来填写下方这段话: 泉太好了, 泉池是差不多____的, 三个泉口____, 北边便是条小溪,_________。看那三个大泉,______,______,老那么____。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____,永远那么____, 永远那么____, ___, __, 好像永远不感到,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1、指明读
2、齐读
3、自由读并思考:这一段给了你什么信息?
4、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现下列语句:(1)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指名读
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形状、位置、流向)(2)出示句子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指名读 齐读
从这句话中你又读到了什么? 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指大泉永远不停的翻滚。读出大泉的持久和持续不断。指导读个别指名读
创设情景读:当我们站在翻滚的大泉旁的优雅别致的小亭中,你看到的是:看那三 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3)出示句子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指名读齐读
①为什么要呆呆地看三分钟? ②为什么看了三分钟后,便会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正眼去看?(表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伟大震撼了人类,所以再不敢正眼去看)除了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能够看出大自然的伟大,还有哪些地方能够 看出来?生回答
出示句子: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 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①抓住纯洁活泼鲜明理解大泉的清浅。②抓住三个冒理解泉的活力和泉的翻滚。③抓出永远永远永远好像永远理解泉的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用永远永远永远好像永远句式说一句话。指导朗读个别朗读
创设情景:①你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在济南有这样的一眼泉,读 ②你站在这一年四季,昼夜翻滚的大泉边看到了这样的一眼泉,读 ③你立定呆呆地看了三分钟,这眼泉给了你这样的感觉,读
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是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是怎样 样的呢? 出示句子冬天更好, 泉上起了一片热气, 白而轻软, 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 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抓住神秘来理解冬天的大泉的美和神秘。个别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段描述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 的伟大,一级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大自然的震撼。
四、自学小泉 自学课文第四段
自学点拨:①小泉涌出的水有什么特点? ②理解词语“斜放”“攒”。
③理解并能运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五、总结全文感受文美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 特点,描述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课外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本文的描述方法写一篇景物文章来歌颂家乡的美景
七、板书设计 趵突泉
《趵突泉》优秀教学反思 篇8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1-4页。
设计理念:
整个设计以“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基本理念,让学生在老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中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展自己,在朗读中整体感悟。
学习目标:
⒈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趵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⒉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⒊学习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昼夜不停”“疲乏”“境界”“姿态”等词语的意思,能用“那么……那么……”“永远……永远……永远”练习写话。
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学习重点:
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
学习难点:
培养细致观察与描写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步骤 师 生 活 动 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二、简介趵突泉三、范读课文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五、指导看图,感受美丽 ⒈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儿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 样子吗?⒉你们听过趵突泉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南市旧城区西门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趵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趵突泉泉池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秒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 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⒈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⒉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么样?⒈学习生字。 ⒉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 将课文读通。 ⒊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 段的意思。 ⒋课文中具体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的 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以 分为几段? ⒌讨论归纳。⒈自己有顺序的观察画面,说说自己都看到了哪些景色。⒉同位互相说说,看谁的表达流畅、具体。⒊集体交流,指名说,其他同学评价、补充。⒋回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趵突泉美景写出来的。 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进行背景资料的补充,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基础,便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初步看图,感受对趵突泉的初步印象。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再次看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作业设计: ⒈用自己观察到的画面内容用小短文的形式描述出来。⒉有感情的练习朗读全文,并试着进行背诵。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步骤 师 生 活 动 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二、整体感知,捕捉重点。三、直奔重点,自学课文。 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到济南观光游览,请大家注意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的图片)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同学们昨天预习了课文,查找了资料,你了解到哪些有关趵突泉的情况?(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公园里有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0几个泉口,它们和周围古建筑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泉水喷涌而出,势如热浪。)出示课题:趵突泉 出示课件(趵是生字,你们看字形能猜到它的字义吗?足字旁表示脚,指跳跃的意思。突也是奔跑的意思,同学们想想,趵突泉是怎样的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写的《趵突泉》一文,看看他是如何进行描述的。⒈学生自由读全文,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⒉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想,学习这一课,你最想了解什么?根据质疑梳理教学重点,归纳:①假如没有这泉,济南真的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吗?作者为要什么这么说?②大泉美在哪?有什么特点?③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⒈同学们只要把后两个问题弄懂了,前面的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⒉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认真地思考你们感兴趣的问题。⒊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可以去找你的好朋友共同探讨,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
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写到摘抄本中。
教后反思:
第 三 课时
步骤 师 生 活 动 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二、汇报学习成果三、品味词句,背诵课文。 ⒈回味泉水的特点。⒉感情朗读相关段落。⒈体会大泉美。(字理识字法、精读批注法、朗读法)重点理解:①三个水柱都有井口那么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精读批注法体会三个“冒”的作用。放图片,让学生练说描述大泉的美。②冬天就更好了……感情朗读。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学生可用朗读法、精读批注、字理析词等方式学习、汇报。教师在其中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⒉体会小泉美。学生用各种方式汇报学习成果。①画一画,画出三种小泉眼冒泡的样子。评议,修改和补充。②通过感情朗读的方式汇报。(学生感情朗读,品赏优美词句,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形象。)⒊解决第一个问题。学到这里,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好理解了吧吗?可以通过字理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背诵,我们再来美美地品味一下趵突泉的美。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加强词语积累训练,学习表达技巧。想象入情,帮助学生深化角色体验。渗透学法指导,授人以“渔”。画中感受小泉的神奇。读中悟情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趵突泉》优秀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趵突泉》 教案教学设计07-03
趵突泉教案07-22
趵突泉的课文原文12-02
写济南趵突泉的作文05-24
游趵突泉作文200字06-19
描写济南趵突泉的作文09-16
趵突泉泉池导游词12-01
游趵突泉小学四年级作文09-10
写济南趵突泉的800字作文09-09
趵突泉一日游作文250字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