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的课文原文(通用3篇)
趵突泉的课文原文 篇1
《趵突泉》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趵突泉的赞美之情。
《趵突泉》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
《趵突泉》作品原文
趵突泉的欣赏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的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干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 “吃来”联成一片。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联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的来,把路塞住。他们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的过去。
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流得也很旺,但是我还是爱那原来的三个。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前年冬天一把大火把泉池南边的棚子都烧了。有机会改造了!造成一个公园,各处安着喷水管!东边作个游泳池!有许多人这样的盼望。可是,席棚又搭好了,渐次改成了木板棚;乡下人只知道趵突泉,把摊子移到“商场”去(就离趵突泉几步)买卖就受损失了;于是“商场”四大皆空,还叫趵突泉作日货销售场;也许有道理。
拓展阅读:《趵突泉》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趵突泉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活,由南向北流着。
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腾。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飘曳。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曳,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1.根据原文填空。
一()热气 一()活水 一()境界 一()珍珠
2.按原文填空。
(1)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________,________,由南向北流着。
(2)永远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好像永远不知________。
(3)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________________,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3.下面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
A.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腾。
B.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C.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
4.这篇游记的写作顺序是
[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景物顺序
参考答案:
1.片 溪 种 串
2.(1)清浅 鲜活(2)晶莹 活泼 疲倦(3)五光十色
3.B
4.B
趵突泉的课文原文 篇2
《鸟的天堂》入选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与原文相比, 入选后的课文做了不少改动, 这些改动令我感慨良多。我觉得将原文与课文相对照进行解读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因此, 我选择了几个关键地方与大家一起思考。
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交代了时间是在傍晚, 然后直接过渡到“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 很快就到了河边”, 没有保留原文第2、3自然段朋友提议去划船的情节。这样的省略似乎使文本更“干净”了, 但学生读了课文却不免生疑:既然是“很快就到了河边”, 想必是去河边有事要做, 否则不用“很快”就去。但联系下文, 并没有提到有什么事情要去做, 也不是专门去看那“鸟的天堂”, 因为作者的当地朋友应该知道, 这个时候去专门看“鸟的天堂”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而在原文中, 由于作者交代了朋友相约晚饭后一起去划船的情节, 也就使这些疑惑不存在了———这只不过是朋友之间相约晚饭后划船散心的一次自由活动, 因为大家非常开心, 所以“很快就到了河边”。因此, 看到“鸟的天堂”完全是路过, 是一次无意中的观察, 没什么收获也是不遗憾的。由此比较我们可以看出, 删掉“朋友提议去划船的情节”, 看似问题不大, 实际上使课文的逻辑出现了问题。
在与原文对照的时候, 我发现原文中有一个字出现过多次, 但在教材中都被作了替换:
船缓缓地动了, 向河中心移去。
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一个朋友拨着桨, 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
这里的“移”和“划”都指船在水中行驶, 但这几个字在原文中都是“流”字。下面我们以第一句为例, 比较一下其中的区别。
船缓缓地动了, 向河中心移去。 (课文)
船缓缓地动了, 向河中心流去。 (原文)
在这里, “移去”表现的是空间位置的改变, 可用于船, 还可用于车、人与各种物, 适用范围是比较广的, 而“流去”则只可用于船;“移去”给人的感觉就是位置变了, 至于是怎么变的, 从什么位置变到了什么位置, 都是不清晰的, 而“流去”则非常清楚地指出是船在水中流动而去, 有一种明晰而强烈的动感与画面感。显然, 原文中使用的“流去”, 在语言的准确性与表现力上都比改动后的课文要强得多。
再看下面两个句子的比较: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大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 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 伸进泥土里。 (课文)
我有了机会看见它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树, 有着数不清的桠枝, 枝上又生根, 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 进了泥土里。 (原文)
这两句的主要区别在于中间的一个短句:“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和“有着数不清的桠枝”。不得不说, 教材的改动是没有必要的。首先, 这样的改动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课文中出现了一个多音字“数”, 即“数 (sh俅) 目”和“不可计数 (sh俪) ”, 在教学实践中常见有不少教师在这个地方反复给学生做出解释, 帮助学生掌握这个多音字的用法。虽然帮助学生掌握多音字的用法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但在此处穿插这个多音字的教学, 显然会影响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的效果。因此, 此处对多音字“数”的教学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其次, 原文“有着数不清的桠枝”与后面的句子“枝上又生根”形成了一种语言节奏上的连贯性, 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突出了桠枝和根的繁密与错综, 而课文中的句子就失去了这种语言节奏上的连贯, 从而使表达效果也打了折扣。
再看这两个句子的比较: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 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课文)
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 从远处看, 就像一棵大树斜躺在水上一样。 (原文)
这两句的主要区别在于“卧”与“斜躺”。那么, 究竟是“卧”好还是“斜躺”好?我们不妨回到文本所描述的画面和情境中。作者描述这棵大榕树“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 可见这棵榕树之大。但尽管榕树很大, 也只是有“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 大部分的树枝还是在岸上的。所以, 说这棵大榕树“斜躺”在水上更为形象、准确。课文改成“卧”在水上, 虽然也有“躺”的意思, 但显然未能准确表达出榕树枝大部分在岸上、小部分在水上的整体姿态。
再看这两个句子的比较:
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课文)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 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原文)
在这两个句子中, “照耀”与“闪耀”是主要区别。两个词都强调榕树叶子颜色的翠绿与明亮:因为叶子十分翠绿, 所以就显得特别明亮, 尽管已是傍晚, 缺乏阳光的照射, 但这些绿叶依然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因此作者不由得感叹“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的“颤动”一词十分精妙, 传达的是一种蓬勃的生命活力。那么, “闪耀”与“照耀”哪个词更能表现出这种“生命在颤动”的感觉呢?显然, “闪耀”不仅涵盖了“照耀”的意思, 也更能传达一种生命的动感与活力。而且“闪耀”一词与后面的“颤动”呼应起来, 在读者眼前描绘了一幅极其明亮、翠绿、充满生机的榕树图, 也为下文展现“鸟的天堂”做好了铺垫。读到这里, 读者也不由得与作者一起发出慨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再看这两个句子的比较: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 被我们的掌声一吓, 又飞进了叶丛,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 那歌声真好听。 (课文)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 给我们的拍掌声一惊, 又飞进树林,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 它的歌声真好听。 (原文)
显然, 只有“唱着”, 才能对应后面的“歌声”, 而“叫着”只能对应“声音”。
最后, 我还想把教材删掉的原文中的两个自然段展现出来:
在河边田畔的小径里有几棵荔枝树。绿叶丛中垂着累累的红色果子。我们的船就往那里流去。一个朋友拿起桨把船拨进一条小沟。在小径旁边, 船停住了, 我们都跳上了岸。
两个朋友很快地爬到树上去, 从树上抛下几枝带叶的荔枝, 我同陈和叶三个人站在树下接。等到他们下地以后, 我们大家一面吃荔枝, 一面走回船上去。
趵突泉的课文原文 篇3
【缘起】
晨读课上一个女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羚羊木雕》①一文)“万芳作为一个女孩子玩小刀,在操场边的树底下换裤子,根本就没有女孩子的样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老实说,这个问题笔者也解答不了。
笔者注意到,教科书的题注中写到: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有改动。顺着这个线索,笔者上网查阅这一课的资料,搜到了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在《语文学习》的博客里有张之路先生的《关于〈羚羊木雕〉》②一文,于是笔者顺藤摸瓜,搜到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这才知道我们看到的《羚羊木雕》在编入教科书的时候经过了编者大量的删改,入选教材的文本与改编前的原文有比较大的出入。课文的改编总体来看是失败的,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其实这个问题在作者的原文中根本就不存在,原文中的“万方”是个男生啊!作为万方的朋友——“我”,自然也就应该理解为男生了,而且作者本人就是男的。编者扭曲主人公的性别,确实不太妥当。这个女生的质疑让笔者突发奇想,何不将两个《羚羊木雕》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作者的原文也是一笔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啊!
笔者从网上下载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从网上下载的“原文”,即我们用于比较的依据,它与作者的原始文本有无出入,还无从得知。不过,即便它和原载略有不同,也不防碍我们进行比较学习),准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比较课文和原文的区别,讨论编者删改的效果,比较两个文本的优劣。引领学生从对教材的膜拜走向平等的对话,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心态很有意义。
【现场】
下面是具体的课堂讨论:
[屏显] 下面是张之路《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
学习任务:1.比较一下课文和原文,看看课文删改了哪些地方。
2.请你来评价一下删改的效果——找出你认为删改成功的地方和不成功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反悔》原文,略)
师:阅读,平等审视的意识很重要。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作者、编者平等对话。(大体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示意在晨读课上提出疑问的那个女生)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读过原文你明白了吗?
生1:原文中的“万方”原来是个男生!怪不得“万芳”在课文里的表现让人感到有些别扭。
(说明:后面的记述中凡涉及课文时用“万芳”或“她”,涉及原文或同时涉及课文和原文时用“万方”或“他”。)
生2:这样一改,课文中的“我”自然也就成了女生了。编者为什么非要改变主人公的性别呢?
生3:女孩子性格比较柔顺,感情比较细腻,比男孩子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
师:编者可能也是这样考虑的吧。从注解中我们知道,原文的题目是“反悔”,为什么编进教材时要改成“羚羊木雕”呢?
生1:“反悔”太直白了。“羚羊木雕”就比较含蓄,也很耐人寻味,给了读者构思和想象的空间,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题目。
生2:“反悔”感情倾向明确,它只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突出了“我”个人的内心感受。以物为题那就不同了。
生3:以“羚羊木雕”为题,一方面显示了此物的重要性,表现了两代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羚羊木雕”也是“我”和朋友感情发展的见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生4:“羚羊木雕”这个题目不偏不倚,便于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人物的内心感受。
师:“羚羊木雕”是中性词,不褒也不贬,更客观更理性,可以使读者站在每个人物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这个题目还好在它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和文本的张力。大家也注意到了,原作被编者掐头接尾,说说你的看法。
生1:课文删去了原文前面的五个自然段,这样处理对文章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使得文章更为简洁。
生2:我偏爱原文的开头。原文开头前两段的场景描写衬托了“我”内心的沉痛,后三段则体现了家庭温馨幸福的一面,和下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课文直接以妈妈突然查问羚羊的下落开头,就体现不出原文开头所表现的那种意境。
生3:“‘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这一句先声夺人。课文直接从妈妈的追问开头,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生4:这个开头的人物对话火药味很浓,一上来就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预示了一场家庭纠葛的悲剧就要上演。
师:老师也觉得这一改动尚属成功。这样开头很有戏剧性,劈头就从妈妈的追问写起,笔势突兀,更有悬念效果。
生1:课文对结尾部分也作了较大改动。原文的结尾着力刻画了“我”虽然得到了朋友的谅解但被逼反悔后内心极为痛苦的心理。“我突然觉得羚羊变得那么重”,衬托了“我”心情的沉重。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在原文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生2:原文以哭结尾还是很有味道的,这是“我”对自己的行为所进行的道德内省和自我谴责,也是对父母迫使“我”“反悔”的抗议。
生3:“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编者最后凭空加上去的这句话有些直露了。这句话还让人感到好像不负责任,把“我”对万方失信而感到的愧疚自责指向了对家长的批评指责,这样一来就使主题变得比较浅薄了。
师:原文的结尾大有讲究,对结尾的改动违背了作者的初衷,简化了原文的主题思想,损害了原文结尾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再向细处看看,比如,两个文本的细节、语言等方面。
生1:原文“收在哪儿了”我们一般不这样问,课文改为“放在哪儿了”更好一些。
生2:课文在“送给万芳了”后面又补充了一句“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强调了“我”希望得到妈妈理解的心理。
生3:问“送给谁了”,妈妈的动作也不一样,原文是“妈妈用手摇着我的肩膀”,“摇”似乎有些不理智,也过于粗暴了。课文改为了“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搭”就显得比较温柔亲切自然,给人的感觉是自我情绪被压抑着,虽然生气又不缺乏理智,有一种温和商量的情态。
生4:“我”的裤子被划破了,当时万方就在场,“偷偷地抹眼泪”表明“我”非常伤心而又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心理,原文“使劲地哭”就像寻求万方的帮助似的,没有什么味道。
生5:原文“你能不能把羚羊……换回去”,课文“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换”和“还”不是一个概念,“换”意思很含蓄也很明确,“还”是什么意思?“我”与万方的礼物是互换的。
生6:原文“你怎么能要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别人给,你也不能要。课文却改成了“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拿”和“要”不一样,“拿”是主动拿别人的东西,而“要”是被动地接受。
生7:原文“那天”送羚羊,“那一天”换裤子,时间概念比较模糊。课文“昨天”送羚羊,“今天”要羚羊,时间安排得比较集中。刚送给人家的东西马上就去要回来,这怎么开口啊?让人更难为情,也更能显出“我”失信的尴尬。
师:我们再想一想,改编后对于人物形象有没有影响?
生1:“你明天问问老师……把这样珍贵的东西送人,他也会反对的……呢?”原文中爸爸的这句话实在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家里的事还要抬出老师来当挡箭牌,有些孩子气。“我”也不会去问老师,这一点爸爸心里应该很清楚。
生2:原文“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小声说:‘算了吧,下次记住就行啦,孩子们也要讲个信用……送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好再要回来呢!”奶奶的话是回护“我”,也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而课文却改成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的话被简化了许多,还有,这个“突然”也太突然了。
师:人物的台词被缩减了,人物的性格就萎缩了,人物形象也就立不起来了。
生1:原文中“妈妈忍不住喊起来:‘您总是惯着他,您知道那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呀!”妈妈对奶奶“喊”,的确不好;课文“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语气就平和一些。
生2:原文中妈妈只顾自己的感受,显得霸道无理,对自己的婆婆说话很刻薄,似乎是个不孝顺的儿媳;课文中就温柔一些,通情达理一些,比如拿糖果这个细节就比较委婉,也多少顾及了孩子的感受。
师:想得真周到!
生3:在给“我”拿木雕的时候,课文中万芳似乎有有意赌气的样子,原文中万方是很不情愿的,为后文万方的仗义作了铺垫,更加重了“我”的负罪感,使我的自责更深。还有,“托”和“拿”,“小玻璃框”的有和无,哪个更能表现万方对这份友谊的在乎,这很清楚啊。
生4:课文中万芳妈妈说:“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而原文是“好好拿着,我呆会儿说他!”“说”和“揍”不同,“说”是教育,而“揍”是粗暴的做法。
生5:也许是编者看到原文中有“万方的妈妈顺手给了万方屁股一巴掌”这么一句,就保留了这个“揍”字。打人的情节删去为好,“说”不该改为“揍”。
生6:原文万方妈妈发现万方穿的裤子被弄破了,罚万方站了“半”个钟头,可是课文却改成了“一”个钟头。
生7:课文中万芳有这样一句话:“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而原文并没有这句话。
生8:原文中还有一句话,被编者删除了:“没事儿,凡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东西,不管我给谁他们都没说的……”万方的这句话从侧面告诉我们万方的父母是尊重孩子的,和“我”的父母并不是一路人。
生9:编者这样改造对万方妈妈的形象改变很大,让人觉得万方的妈妈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和“我”的父母如出一辙,贬损了万方妈妈的形象。
师:在原文中,万方的妈妈和“我”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形象,作者的立场是站在同情孩子一方的,用万方妈妈的形象反衬了“我”的父母,批评了他们的不良行径。而课文却丑化了万芳妈妈的形象。再读读这两个文本,看看还有你不大满意的地方吗?比如,文章的情节。
生1:课文中万芳妈“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一看就“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吧。而原文中是万方妈妈问了万方才知道的,这样才合情合理。
生2:原文“飞快地跑出门去”,课文非得改成“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这一改动意思上有毛病,这说明还没跑出家门时就已经在“冒着雨”了。
生3:而且这一改前后矛盾,“我”出门的时候还下着雨,等要回木雕,就“月亮出来了”,这不大可能吧?再说,一走就有雨,雨也来得太巧了吧?以雨写情,俗笔一套。
师:这可真是个天大的漏洞!读得真细心!连老师也没有发现这个破绽呢。
生:万方“不见了”,当时肯定是生“我”的气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万方又追上了“我”,并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这中间万方肯定有过一番思想斗争,只是万方的变化也太突然了。
师:大家应该知道:真正的友谊是用真心真情凝结而成的,不是用珍贵的东西来维持的,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沟通。
生1:用父母的反面形象来反衬孩子之间的深厚友谊,把父母的形象写得太过了,有点矫情和造作,让人读得别扭。
生2:万方这个人物形象太完美了,他“仗义”,宽容,处处替人着想,我总觉得他与现实生活中的孩子有距离。
生3:也不能说现实生活中就没有万方这样的孩子。
生4: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幼稚,为编故事而编故事,没有多大的意义。
师:比如说——
生4:当父母逼“我”去要回木雕时,“我”为什么不向父母吐露跟万方之间的深厚友谊,把换裤子的事告诉爸爸妈妈?这样,也许会打动父母的心;“我”向万方要木雕时,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全部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万方,让他理解“我”不得已的苦衷?
生5:还有,既然“我”的父母把羚羊看得这么重,按理说爸爸把羚羊送给“我”时,也应该讲讲它的来历,告诉“我”木雕是怎样的贵重,叮嘱“我”好好保管什么的,这样“我”也就不会轻易送人了。
生6:小说嘛,怎么能当真?倘若“我”事先和父母商量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这个故事还怎么编下去?这篇文章也就不存在了。
生7:情节可以虚构,但也不能借虚构任意编造啊?我觉得这个情节多少有点做作的痕迹,显得生硬,不够顺畅。
师:看来作者情节设置并非天衣无缝。我们不妨这样看:或许作者是出于善心而故意为之,为不让“我”过于伤心,也不让读者过于失望;或许作者是为了“我”灵魂的解脱,而用朋友的“仗义”进行自我安慰和自我原谅。但是,情节可以虚构,却不可以虚假。其实,老师也有过类似的疑惑。事情的合理性存在于事件自身的逻辑中,生活有生活的逻辑,人物性格有人物性格的逻辑。不符合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中也不应该有。总体来说,从改动的效果看,这些改动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另外,大家还提出了一些不太严谨的地方,建议你来替作者修改完善一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一个作业:回忆一下你的课堂发言,把它整理成书面材料,科代表收起来交给老师。
【反思】
比较阅读,让笔者找到了教材中值得教给学生的东西和适合传递这些东西的方式。
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笔者并没有抛弃改编后的“课文”这个教学的文本而一味地追求原作的真汁真味。而是注意到了文本的双向比较,文章的互补性,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理解原作与课文各自的特点,而不是一边倒(原文什么都比课文好,或课文什么都比原文好)的阅读,一边倒的阅读不是真正的“比较”阅读,是“偏读”,容易限制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走死胡同,失去比较阅读的意义。
与原文比较阅读,这种教学尝试笔者是把这两个文本都当作“用件”来处理的,也就是“用”教材。在讨论中,一方面老师要有所作为,有所引导,不能忽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牵引过度,不能横在教材和学生之间,阻挡学生的学习。从学生是否对学习材料进行了主体性的解读这个角度来看,这堂比较阅读课基本上还算是比较成功的,老师没怎么宣讲自己的理解,只是提供了几个比较点作框架,做了一些串连和引导工作。老师将原文呈现给学生,提供第二文本,又明确了两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两个任务是有梯度的,第一个任务是用眼睛“阅读”,第二个任务是用思想“阅读”,让学生找出两文的不同之处,有的放矢找准思考点,由文字探究作者的思路,考察作品的思想。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以赞扬为主,到逐渐敢于提出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逐渐被打开,学生的发言也不乏独到、不乏精彩、不乏启人之思的地方。学生的收获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学生的看法是否统一,并不重要,在比较中切实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很有帮助。
把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拓宽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其实,这里的比较阅读不仅仅只是对原作的理解问题了,而且是由阅读涉及到写作的问题:文章的简洁,开篇的引人入胜,情节的铺垫,悬念的运用,结尾的发人深省,等等。如果老师能把这些写作的技巧问题先顺手牵羊后顺水推舟再画龙点睛地提一提则更佳,将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可以拓展课堂的容量,学习的宽度。当然,写作不宜多讲,本课主要是解读文本,通过阅读去领略作品真实的思想。
注释: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
②《语文学习》,2007年第10期。
[作者通联:李明哲,山东鱼台县教育局教研室;张兴合,山东鱼台县王鲁实验中学]
宁鸿彬老师的卡片辅助教学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教师为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及确保学生掌握教育内容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的行动。
宁鸿彬认为: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和完善教学方法。他认真研究心理学中有关智力组成的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汲取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成果,如: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有效提高感知效果、呈活动状态的感知对象较静止状态更易感知、感知活动的“定向”作用可提高感知效果等,发现了卡片的相关特点及语文教学中卡片的功用。他在第一期的语文教学实验中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卡片辅助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卡片复习、练习,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运用卡片复习和练习,调动了“再认”和“复做”两种记忆形式;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在意义识记基础上的知识巩固;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一种分散复习的方法。他不断探索、完善,首创了“卡片辅助教学法”。即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变口头表达形式为文字图片形式的一种辅助性的直观教学方法。具有复习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功能。
【趵突泉的课文原文】推荐阅读:
写济南趵突泉的作文05-24
描写济南趵突泉的作文09-16
写济南趵突泉的800字作文09-09
趵突泉的阅读题及答案11-12
趵突泉教案07-22
我喜欢的趵突泉公园作文450字08-17
《趵突泉》优秀教学反思10-02
游趵突泉作文200字06-19
《趵突泉》 教案教学设计07-03
趵突泉泉池导游词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