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第7册教案(精选6篇)
四年级音乐第7册教案 篇1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7课)
第 10 周 星期 三 年 11 月 3 日 教学内容 第7课《汉语拼音歌》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汉语拼音歌》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韵律,辅助提高技艺汉语拼音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通过音乐与语言、国画的结合,帮助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和语感的培养。 重 点 能够背唱歌曲《汉语拼音歌》 难 点 巩固已学过的节奏型。 关 键 能背唱歌曲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用“找朋友的游戏”复习汉语拼音,了解学生掌握情况。(10分钟) 1、 教师把写有汉语拼音的卡片发给每个学生,教师请同学们各自将韵母和声母分类。(3分钟) 2、 教师说出各种汉语拼音后,让手持相对应汉语拼音的.学生一一举起,并大声读出来。(4分钟) 3、 全班同学一齐将汉语拼音背诵熟悉。(3分钟) 二、 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汉语拼音歌》(20分钟) 1、 聆听歌曲《汉语拼音歌》,思考:这首歌曲唱的内容是什么?(5分钟) 2、 朗读歌词。(3分钟) 3、 教唱歌曲。(8分钟) 4、 学生背唱歌曲。(4分钟) 5、游戏演唱(10分钟) 1、 第一段:教师唱1-3小节,学生唱4小节;老师唱5小节,学生唱6小节;老师唱7小节,学生唱8小节。 2、 第二段:学生唱。 3、 第三段:老师唱1、3、5、7小节;学生唱2、4、6、8小节。 6、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第 11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8日 教学内容 《画》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画》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韵律,辅助提高技艺汉语拼音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通过音乐与语言、国画的结合,帮助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和语感的培养。 重 点 能够背唱歌曲《画》 难 点 巩固已学过的节奏型。 关 键 体会歌曲与古诗的结合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歌曲《汉语拼音歌》(10分钟) 二、导入:(10分钟) 1、教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背诵什么古诗呀?请2到3名同学背诵会背古诗。 2、教师背诵古诗《画》,让学生听出这是哪一首古诗,并请会背诵的同学背诵。 3、全班同学一齐富有文人气质的朗诵古诗《画》。 二、学唱歌曲《画》(15分钟) 1、教师:同学们,有位音乐人呀,也和我们一样很喜欢这首古诗,就把它配上了音乐,同学们听听,看好不好听。聆听歌曲《画》(4分钟) 2、教唱歌曲。(6分钟) 3、引导学生带有韵味的演唱歌曲。(5分钟) 三、分组表演唱(10分钟) 1、请2到3名同学上来来模仿古人的样子演唱歌曲。(5分钟) 2、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一组为朗诵组,一组为演唱组,分别进行表演后,在交换表演。(5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篇2
所教年级:四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主题:Unit 2: What Time Is It ? A—Lets talk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課为对话教学,主要教授句型:What time is it ?Ittime for...句型。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对话内容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在教学中我从本班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了一系列的听、说、演、唱、玩等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语言交流情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使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本课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本课教学的句型what time is it ?It is time …句型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它将贯穿本单元,通过对句子的掌握,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运用这个句子。进而为以下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2人,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知识储备很好,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素质较差,语言运用能力也较差,学习比较被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我班的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Its time for….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2.能理解并运用Just a minute.Lets run!和go home三个短语和句子。
3.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作息。
4.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问答以及句型Its time for….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回答。
2.Its time for…的用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一些习惯表达法的理解和发音,比如:Just a minute. shool is over .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中文为主 + 所教学科目标语言)
1) warm-up
设计意图:播放英语歌曲,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句型,在问候中提到了Kids 这个单词,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个单词的意思,为“Go home ,kids “ 这个句子的学习打下铺垫。
1.Sing a song
2. 出示上一节课的图片,复习学过的单词组。通过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lets do的内容.
3.问候学生:Good morning kids , .what time is it ? 让学生用Its … 、Its time for…句式来回答问题,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给予指导。
2) Revision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既练习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复习了所学知识,并且为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游戏:“听句子,拨表针”
老师说出Its time for music class 等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的表针迅速拨到相应的位置上。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并给予鼓励。
2.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息时间表。找学生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用所学的句子进行表述。比如“Its …oclock .Its time for…
3) Presentation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借助图片,和教师形象的肢体语言,以及游戏等环节,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灰太狼,喜羊羊的形象,将“大灰狼,几点钟了?”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接受语言信息,体会语言在情境中的运用
1.教师设计导语并且出示“下课”的图片,说: school is over ,让孩子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钟表并向其他同学提问:What time is it? 引导学生回答 ,练习几次后教师示意学校的放学时间,待其他学生做出回答后, 教师自然引出Oh,its 4 oclock now.School is over. 教师领读School is over.然后将School is over.Lets go to the playground.合起来分男女生练读,并引导学生回答:OK. 反复进行练习。
2.教学Just a minute.
教师说:School is over. But I want to know Where do you want to go?教师出示课件,出示(Let.s go to the playgroud , Lets go home Lets run)句子,通过肢体语言告诉学生这几个句子的含义 。并且通过不同方法读句子。But Where do they want to go?教师故意设下疑问,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教师假装没倒好磁带,边说Just a minute,边摆弄录音机,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领会Just a minute的含义。提问学生回答,对于回答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接着教师领读Just a minute。
3.教师用英语说:我累了,让我们做个游戏吧!学生戴上头饰扮演灰太狼的角色,老师扮演喜羊羊,看课件的钟表,做“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 ?的游戏。根据回答的时间说出Its time for( lunch/breakfast/dinner/English class/school) , 让学生来判断喜羊羊回答的对不对。教师多找几个学生做这个游戏。
4.小组分角色扮演来模仿刚才的游戏来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找最好的小组到前边进行表演。
5. Lisen to the tape .
(1)出示对话的图片的课件,让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给的问题卡片边听边看边思考:
Picture 1:Where do they want to go?
Picture 2:Where are they now?What time is it now?
Picture 3:Whos the man?What does he say?What time is it now?
听完录音,每听完一幅图的内容就请学生回答问题,以检查对对话的理解程度。听完录音后让学生完成课件上的填空。
(2)Listen and repeat. 学生再次听录音后,完成课件上的填空内容。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首先,在课堂上。我运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充分调动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首先我利用教师评价对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五分的鼓励,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都想积极参与,效果很好。其次,在进行Lets play 的环节时,我利用小组之间的互评,结合教师的评价,对表演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并且通过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评出本节课最佳明星和最佳小组。
评价方法:
三年级音乐第6册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
2. 掌握顿音记号和连音记号。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小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
形象,抒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 通过感受、体验、听唱及师生互动的方式,学习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用歌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展现音乐形象。
3. 掌握顿音记号和连音记号,学习用顿音和连音对比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三、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顿音的方法,表现歌曲中杜鹃欢快的歌声。
四、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弱起节奏,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音乐形象。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A. 在乐曲声中律动进教室
B. 听《杜鹃圆舞曲》
C. 听《顽皮的杜鹃》伴奏曲
D. 设问:哪一首乐曲中有杜鹃的歌声?她是怎样唱的?能模仿几句吗?
2. 音阶发声练习
3. 老师表演并范唱歌曲
4. 顿音的学唱
A. 听范唱的第一段,找找歌曲中小杜鹃欢唱了几次?
B. 引导学生谈谈,怎样像小杜鹃一样把歌曲演唱德活泼欢快?
C. 引出“顿音”的概念。
D. 讲解顿音的唱法:在歌曲中遇到顿音记号,记得要轻快、短促富有弹跳地演唱。
E. 与小歌手“杜鹃”一起,用顿音的方法接唱“咕咕”。
5. 完整第演唱歌曲。
A. 代词入曲,完整地演唱歌曲。
B. 弱起节奏的复习。
C. 歌曲结束部分的处理(杜鹃飞到了远方,引导学生,这里要唱速减慢减弱)。
D. 给歌曲标记呼吸记号。
E. 用连音,顿音的方法,来正确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F. 歌曲艺术处理。
G. 简单介绍奥地利。
6. 歌表演
A. 启发学生自己编创动作,用合适的少儿打击乐器。
B. 个人及小组表演。
C. 学生之间互评。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柳树姑娘》
2. 二声部合唱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柳树姑娘》的学习,从诗、歌、画中感受柳树的形象,并由主题向速度、情感及审美的拓展。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3. 通过“意境”的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演唱《柳树姑娘》 。
2. 二声部合唱教学。
四、教学过程
1. 猜谜语―导课
A. 师生问好
B. 猜谜语:小姑娘,本事大,江南塞北都安家。
湖水替她照镜子,风儿帮她梳头发。
2. 请柳树―附点四分音符渗透教学,重点句教学。
A. 唤柳树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呼唤:柳树姑娘快出来呀!
B. 迎柳树
模拟春风(呼呼),春雨(沙沙)的声响,呼唤柳树的到来。
3. 赞柳树
A. 配乐欣赏柳树图片
B. 欣赏后用音乐的办法来赞美柳树(语言,动作,旋律)。
4. 诵柳树―歌词教学
老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5. 唱柳树―歌曲教学
A. 初听感受歌曲,师边唱边表演歌曲。
B. 学唱歌曲旋律。
跟琴模仿风声“呼”唱旋律。
跟琴模仿雨声“沙”唱旋律。
C. 二声部合唱练习。
6. 舞柳树
A. 给喜欢的歌词加动作。
B. 自由组合表演。
C. 指名展示。
D. 集体表演。
7. 音乐作业: 寻找赞颂柳树的古诗。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 聆听二胡曲《空山鸟语》 。
2. 聆听笛子曲《荫中鸟》 。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空山鸟语》和《荫中鸟》 ,感受音乐中“鸟”的形象,并能根据音乐进行联想与想象,比较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与笛子演奏的`《荫中鸟》的相同与不同。
2. 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笛子,记住笛子的音色,结合乐曲的欣赏,进一步感受民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
三、教学进程
1. 复习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演唱。
2. 复习歌曲《柳树姑娘》的演唱。
3. 初听二胡曲《空山鸟语》
设问:A. 你能从音乐中感受到“空山”与“鸟语”吗?
B. 这首曲子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4. 复听《空山鸟语》 ,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音高及情绪,并展开想象。
讲解乐曲引子部分,音乐速度较慢,运用相同的音在高八度的重复,以及强弱的变化表现空谷回声的意境。说说二胡用滑音表现鸟鸣的技巧。
5. 再次欣赏全曲,学生用模拟的演奏动作跟着音乐表演。
6. 介绍中国作曲家刘天华。
7. 初听笛子曲《荫中鸟》
设问:A. 这段音乐用什么乐器表现百鸟争鸣的景象。
B. 乐曲给你什么感觉?情绪怎样?
8. 讨论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与笛子演奏的《荫中鸟》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9. 小结: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6课 篇4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6课)
第 9 周 星期 一 年 10 月 25日 教学内容 第6课《好孩子要诚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二: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个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重 点 学习演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 难 点 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关 键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懂得做好孩子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10分钟) 1、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让孩子们展开讨论。(3分钟) 2、聆听歌曲《好孩子要诚实》,要同学们仔细听,并在听完后,复述歌曲里描述的故事。(3分钟) 3、教师完整的将故事情节说一遍,并要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故事里的那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4分钟) 二、学习演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15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一遍。(5分钟) 2、教唱歌曲,让学生模唱歌曲。(5分钟) 3、感受音的高低走向,教师把1、2乐句配上手势,表现旋律的上行和下行。(5分钟) 三、表现歌曲:(15分钟) 1、分组(大概2组)邀请同学上台,即兴创编动作表演。(5分钟) 2、教师带领同学进行音乐律动。(10分钟)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第 9 周 星期 三 2010 年 10 月 27日 教学内容 《是谁在敲》《小鼓响咚咚》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二: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个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重 点 欣赏《是谁在敲》学习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难 点 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关 键 认识音乐中的强和弱的记号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 欣赏歌曲《是谁在敲》(15分钟) 1、 思考:这首歌中, 哪一句话唱得比较大声,哪一句话唱得比较小声?――妈妈敲窗子声音比较弱,弟弟敲门的声音比较强。(5分钟) 2、 认识并识别“P”和“f”这两个力度符号,指导学生在欣赏中把表示声音强和弱的符号填入教材的练习栏中。(5分钟) 3、 大概学唱歌曲《是谁在敲》,体验歌曲的强弱力度。(5分钟) 二、 学习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20分钟) 1、 聆听歌曲《小鼓响咚咚》,听懂歌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3分钟) 2、 朗读歌词一遍。(3分钟) 3、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4分钟) 4、 思考:这首歌曲的.两段中,哪一段应该唱得比较强?(第一段),哪一段应该唱得比较弱?(第二段)为什么呢?( 2分钟) 5、 富有表情的,自然的演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强弱处理。(3分钟) 6、 分小组演唱歌曲,并且进行评比。(5分钟) 三、 讨论:怎么样才是一个好孩子?(5分钟) 教导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礼貌的好孩子。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第 10 周 星期 一 2010 年 11 月 1日 教学内容 《司马光砸缸》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目标二: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一个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重 点 学习演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 难 点 通过听觉感知力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关 键 认真听辨音乐,感受音乐记号的变化 教 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 时 第三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歌曲《好孩子要诚实》、《小鼓响咚咚》。(4分钟) 二、欣赏歌曲《司马光砸缸》(11分钟) 1、思考:这是个什么故事?(3分钟) 2、请知道这个故事的小朋友跟大家说一下这是什么样的故事。(4分钟) 3、教室完整地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复述给学生听,并且教导孩子们要向司马光学习,做一个机制、勇敢的孩子。(4分钟) 三、学唱歌曲《司马光砸缸》(15分钟) 1、因为此歌歌曲较长,歌词较多,先朗读一遍歌词,熟悉歌曲内容。(4分钟) 2、教唱法教唱歌曲,此歌难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故只需大概会唱即可。(7分钟) 3、学生跟着音乐能够一起演唱,便达到教学要求。(4分钟) 四、根据故事角色的要求,请部分同学通过协商和自选角色的方法进行即兴表演。(10分钟)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 学 后 记
四年级音乐第7册教案 篇5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课题:民歌欣赏
学习目标: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歌曲、音乐的欣赏等方式、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歌舞、感受民族音乐特点。
重点难点:通过对藏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欣赏来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
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教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激发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兴趣。
二、教师分别播放藏族、朝鲜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民歌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来分别说出他们是那个少数民族的民歌。
三、民歌欣赏
1、朝鲜族民歌《桔梗谣》
教师出示朝鲜族的图片,引导学生在了解朝鲜族民歌风格的基础上,了解相关的朝鲜族人民的生活风俗、服饰等文化。
2、藏族民歌《北京金山上》
(1)教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感受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2)给学生观看相关的藏族舞蹈的音乐片段,教学生做藏族舞蹈动作。
(3)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那些藏族的民歌
3、维吾尔族民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1)引导学生将自己所了解的关于维吾尔族的小知识将给大家听。
(2)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感受维吾尔族热烈、奔放的音乐情绪。
(3)引导学生做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维吾尔族舞蹈的动作。
四、课堂小结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幸福花儿开心上
学习目标:通过对部分少数民族歌曲、音乐的欣赏等方式、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歌舞、感受民族音乐特点。
重点难点:
1、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正确地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唱好歌曲的二声的合唱部分。
2、感受柯尔克孜族民歌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播放柯尔克孜族民歌的一段音乐画面,与学生一起来欣赏
师:你们知道这是那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吗?你们了解这个民族吗?这个民族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得来回答问题。
教师介绍:柯尔克孜民族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新中国成立以前还保留着氏族部落的组织形式,每个部落下游若干个家庭及基层组织,生产生活低下。新中国的柯尔克孜草原出现了兴旺景象。《幸福花儿开心上》就描述了牧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
二、学习歌曲
①播放歌曲录音,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并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②引导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注意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③引导学生在教师的伴奏下有节奏的读歌词。
④加上旋律演唱歌曲
⑤分声部练习合唱部分,进行和声训练
⑥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注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演唱,及歌曲中的重音记号的演唱)
⑦完整演唱歌曲第二段
⑧小组间展开竞赛,进行演唱。
三、歌表演
分小组进行动作创编,进行歌表演,并通过舞蹈侗族来准确的表达歌曲欢快的音乐情绪。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金瓶似的小山
学习目标:通过引导能够用多种形式的打击乐伴奏形式来为民乐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编配伴奏。
重点难点:
1、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用多种形式的打击乐伴奏形式来为民乐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编配伴奏。
2、通过欣赏这首民乐合奏乐曲来引导学生感受藏族的独特的歌舞风格。
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各种打击乐器(沙槌、三角铁、响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藏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教师提问: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这个民族的歌曲?
2、请学生来做几个藏族的舞蹈动作。
二、欣赏
1、播放乐曲《金瓶似的小山》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用色彩来表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
2、请学生用刚才所做的藏族舞蹈动作来配合歌曲来进行律动。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的主题旋律:
三、乐器创编:
1、引导学生用老师所提供的打击乐器来为主题旋律伴奏(可用不同的打击乐器组合方式来进行)
2、用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
33、分组练习:一组学生演唱主题旋律,另一组学生来进行伴奏;然后交换练习。
4、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进行伴奏表演。
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嗯嗨呀》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地掌握本课歌曲的旋律、节奏。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设计领唱及齐唱的演唱方式。
3、通过学习本首歌曲,能够了解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性格,感受朝鲜民歌的鲜明音乐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用律动来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本首歌曲,能够了解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性格,感受朝鲜民歌的鲜明音乐特点。
2、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设计领唱及齐唱的演唱方式。
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各种打击乐器(沙槌、三角铁、响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朝鲜族民歌《桔梗谣》,引导学生回答
“这首歌曲是那个少数民族的?你了解这个民族吗?请你把自己所了解得讲给同学们听”
2、学生一起来了解朝鲜族的相关知识
3、播放歌曲《嗯嗨呀》,引导学生回答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二、学习歌曲
1、分句教唱歌曲的旋律。
2、引导学生有节奏的来读歌词,在练习时要注意将歌曲中的衬词部分单独练习。
3、加上旋律,完整的学唱歌曲。
4、分小组练习,熟悉歌曲。
5、一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的方式来进一步熟悉、巩固所学习的歌曲。并引导学生来说一说用领唱与齐唱的方式演唱的感受。
三、创编
1、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演唱的形式,并进行实践对比,看谁设计的最好。
2、引导学生在适当的小节中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
3、引导学生在歌曲的伴奏下,用自己的形体来表现歌曲中丰收的热烈劳动场面;边律动边歌唱,共同感受朝鲜族民歌的特点。
教后反思:
第五课时
课题:小小音乐会
学习目标:
1通过小小音乐会的形式来对本单元所学的民歌进行总结。
2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音乐特点,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重点难点: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音乐特点。
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小小音乐会
1、播放歌曲《金瓶似的小山》,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入课堂。
2、出示柯尔克孜族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来演唱一首相应民族的民歌。
3、播放《桔梗谣》,引导学生会这首歌曲是那个少数民族的,并再演唱一首代表这个少数民族音乐特点的民歌。
二、知识展示
引导学生将自己在课下所积累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小知识,展示给大家。
1、将自己课下收集的我国少数民族的的图片展示给大家,通过这些图片来为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知识。
2、演几个自己比较熟悉的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
3、唱一唱自己所喜欢的几个少数民族的民歌;也可播放自己所喜欢的少数民族的民歌或音乐片段(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
教后反思:
第八单元七彩的生活
第一课时
课题:《白鸽》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地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在教师的指导下会看合唱谱。
2能够有感情的表现这首二声部歌曲
重点难点:能够有感情的表现这首二声部歌曲
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白鸽》,以此为背景出示(或图片),引导学生回答图片中的是哪种动物的形象?
二、学习歌曲
1、播放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2、分句、分声部教唱旋律,先学唱高声部的旋律,熟悉之后在学唱低声部旋律。(用听唱法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
高声部旋律:
3、配上歌曲伴奏,有节奏的读歌词。
4、完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三、学唱二声部
1、播放歌曲录音,看合唱谱,听二声部的和声效果。
2、学唱第二声部的旋律
3、分声部练习,进行合唱。
四、创编
分组在音乐的伴奏下来用形体表现白鸽的形象。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欣赏《哦,十分钟》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演唱二声部歌曲《白鸽》,完整表现歌曲。
2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欢快情绪。
重点难点: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欢快情绪。
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各种打击乐器(沙槌、三角铁、响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齐唱歌曲,注意要表现出这首歌曲的欢快情绪。
2、分小组进行二声部的轮唱。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二、欣赏
1、讨论
同学们,你们的课间十分钟是怎么度过的?(引导学生讨论)
2、初听
提问:歌曲描述了什么内容?它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3、复听
教师出示歌词,引导学生小声的哼唱歌曲。
4、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歌曲的伴奏下,来跟更好的表达歌曲情绪(如舞蹈、自选打击乐器等方式)
三、小组竞赛
每个小组设计一种最好的表演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情绪,看那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欣赏《小松树》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培养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习惯
2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唱乐曲的主题,并通过此聆听准确判别无此变奏。
重点难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唱乐曲的主题,并通过此聆听准确判别无此变奏。
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各种打击乐器(沙槌、三角铁、碰铃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大自然中的朋友,你们来听他是谁?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认真聆听。
学生听完后,回答这首歌曲表述的什么?教师导入课题
二、欣赏
1、初听音乐
教师提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什么?
2、再次聆听
师:这首歌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
3、介绍乐器:木琴
教师出示木琴的图片,播放用木琴演奏的乐曲片断。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木琴的相关知识及音色。
4、分段欣赏
(1)欣赏引子
教师提示:这段音乐表述了怎样的情景?引导学生用色彩将其表现出来。
(2)欣赏主题
教师出示主题旋律的谱例引导学生跟着老师弹奏的来进行演唱
提示: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出现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吗?
引导学生用线条来表示表示变奏的速度
5、完整聆听全曲,注意乐曲速度、情绪的把握。
三、学唱歌曲
与学生一起学习这首歌曲,并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
教后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欣赏《蓝天白云跟我来》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能够感受乐曲带给我们的欢快情绪。
2通过设计健美操比赛来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通过设计健美操比赛来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播放歌曲《哦,十分钟》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校园生活。(最喜欢学校组织的哪些活动?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二、欣赏
1、初次聆听
引导学生听一听这首歌曲所唱的内容是什么?最喜欢哪一句?
2、再次聆听
引导学生自选一种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如:拍手、律动等方式)
3、教师弹奏歌曲的主旋律,学生跟唱。
4、教师出示歌词,引导学生小声的哼唱歌曲。
三、创编
四年级音乐第7册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课 题:《赶海的小姑娘》 学习目标:
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唱好歌曲,并创造性地运用歌曲表达自己的感受。2、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动作创编,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课前准备: 大海边的情景图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出示大海边的情景图片,师生共同感受大海的无穷魅力及海边的生活情趣。
三、歌曲教学
1、播放歌曲《赶海的小姑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律动,并请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
2、教师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分句教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录音机完整的演唱歌曲旋律。
5、播放《赶海的小姑娘》的录音范唱,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6、让学生自己找出觉得难唱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决歌曲演唱中的难点,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指导共同解决。
7、学生随录音机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引导学生均匀的呼吸,四小节一吸气。
2、在第三乐句“3 3 0 7”处,演唱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表现出小姑娘活泼的性格。
3、第二乐段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同前面紧凑的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词“找”和“挖”的时值要唱够,同时力度稍强一些,突出“找”和“挖”的动作,表现小姑娘欢快的情绪。
4、分组讨论,这首歌曲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小姑娘“赶海”时的愉快心情?(提示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
5、结束句有个七拍的长音,一定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五、歌曲巩固
1、有表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2、分组演唱,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更好。
第二课时
课 题:《赶海的小姑娘》 学习目标:
复习歌曲《赶海的小姑娘》,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重点难点:
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动作创编,通过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课前准备: 大海边的情景图片。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引导学生均匀的呼吸,四小节一吸气。
2、在第三乐句“3 3 0 7”处,演唱时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表现出小姑娘活泼的性格。
3、第二乐段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同前面紧凑的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词“找”和“挖”的时值要唱够,同时力度稍强一些,突出“找”和“挖”的动作,表现小姑娘欢快的情绪。
4、分组讨论,这首歌曲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小姑娘“赶海”时的愉快心情?(提示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
5、结束句有个七拍的长音,一定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三、创编表演
你去过海滨吗?体会一下赶海的情景。分组合作试着为《赶海的小姑娘》编几个舞蹈动作,为同学们表演。(参考资料:教师用书第10-11页)
第三课时
课 题:《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民乐合奏曲《丰收欢乐而归》,了解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2、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重点难点:
1、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能为《丰收欢乐而归》的几段音乐填上适当的速度记号。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丰收欢乐而归》
1、乐曲简介。
《丰收欢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由马胜龙、顾冠仁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别是
(一)黎明时的海洋。
(二)渔民出海捕鱼。
(三)战胜惊涛骇浪。
(四)丰收欢乐而归。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
2、初听,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
3、分段欣赏,乐曲由三个部分构成。(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3)哼唱第三乐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4、完整的聆听全曲。
三、创编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话、画一幅音乐情境图、演唱或演奏第三乐段的主题旋律等。
本课以聆听为主,要把创造力的培养和聆听相结合,要让学生能努力分辨表现不同情景的音乐。
第四课时
课
题:《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能哼唱歌曲并按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或歌词。教学准备:
《乡愁》的幻灯片、《橄榄树》和《故乡的云》的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
1、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
2、复听歌曲,要求学生说出哪一句旋律使你最受感动,为什么? 3、再次聆听歌曲《大海啊,故乡》,要求学生跟着音乐哼唱。
4、歌曲中多次用了“X X X.XX│ X X X-”的节奏,好似起伏的海浪,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按这种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或歌词。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三、拓展
1、这是一首怀念故乡的歌曲,把大海比作是自己的故乡,又把大海比作是自己的妈妈,永远鼓励、关心着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和妈妈,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你的故乡或是对妈妈的感情。
2、许多在国外的华人都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如台湾诗人余光中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写了一首著名的诗《乡愁》,请同学们读一读。
3、在《大海啊,乡故》的伴奏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乡愁》。
4、还有一些作曲家创作了歌曲,我们来听一听《橄榄树》、《故乡的云》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第五课时
课
题:《小螺号》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小螺号》。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的创编和表演。重点难点: 创编与表演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方案一)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螺号(海螺是生活在海里的一种海洋生物螺的统称,个儿一般比较大,可以做成号角或工艺品。螺号就是用大的海螺做成的号角,生活在海边的人常用吹螺号传递信息)。
三、学唱歌曲《小螺号》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注意反复记号(D.C.Fine)的使用。
2、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3、学生随琴模唱歌曲旋律。4、再次复听,让学生小声学唱歌词。5、学生随录音机完整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演唱过程中指导学生咬字、吐字要清晰。3、唱好密集的歌词部分,并能用弹跳的声音和较长的气息唱好歌曲的两个乐段。
五、创编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 1、首先按教材的提示表现大海边的声音。2、引导学生创编《阿爸回来了》的情景。(方案二)
在故事的情景之中学唱歌曲,把歌曲延长置于一个情景之中,使演唱歌曲成为一个任务的需求,既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演唱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第二单元 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
课 题:《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认识延音线并知道它的用法。
2、通过优美的歌曲让学生体验田园风光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感受。
重点难点:
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我们的田野》。课前准备 表现田园的图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歌曲教学
1、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播放背景音乐《我们的田野》)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让学生描述歌曲中大自然的美。
3、讲解延音线。
4、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5、学生模唱歌曲旋律。
6、再次复听,让学生小声学唱歌词。7、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
1、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2、用简单的肢体语言随歌曲律动表演。
四、小结
第二课时
课 题:《田野在召唤》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通过欢快的歌曲让学生体验田园风光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感受。
重点难点: 1、学唱歌谱。
2、试着用合唱的形式表现这首歌曲。课前准备: 表现田园的图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张文纲创作的歌曲《我们的田野》,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意大利民歌,也是表现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
二、新授
1、伴随着欢快的歌声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播放背景音乐《田野在召唤》)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让学生描述歌曲中大自然的美。
3、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4、分句学唱歌曲旋律。
5、再次复听,让学生小声学唱歌词。6、学生随录音机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音乐创编活动 1、指导学生为□中的旋律设计力度变化。
2、在“X X”处设计声音或动作,使歌曲富有朝气。3、试着用合唱的形式表现这首歌曲(1=bE)。第二声部可唱成:
4/4
XO XO XO XO │ XO XO XO XO │
梯
里
通
巴
梯
里
通
巴
第三课时
课 题:《田园随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欣赏名画、配乐朗读散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
2、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乐曲、绘画、配乐诗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课前准备:
表现田园景色的音乐、散文、诗歌、图画。教学过程:
一、赏画
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
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勃尔的《埃塞克斯的薇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然后从画面的内容、色彩、表现意境等方面欣赏这幅名画。
二、听乐
1、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意境相似。教师提供《小步舞曲》、《间奏曲》,在补充一首乐曲《欢乐颂》。
2、播放《小步舞曲》、《间奏曲》、《欢乐颂》的录音,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力度、速度、旋律和音色方面的特点。3、经过讨论可以确定《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引导学生了解表现优美田园小景的音乐,一般可以是旋律优美、节奏舒展、力度稍弱、速度稍慢,由于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使用来表现田园的景色。
三、朗读
1、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现田园小景。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
2、试一试在《小步舞曲》或《间奏曲》的伴奏下朗读。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伴奏的朗读有什么不同?
一、课下准备
请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
第四课时
课 题:《田园随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音乐、欣赏名画、配乐朗读散文,感受田园的优美意境。
2、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田园小景。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乐曲、绘画、配乐诗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课前准备:
表现田园景色的音乐、散文、诗歌、图画。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我们的田野》、《田野在召唤》
二、展示
乐曲——书画——诗歌散文——表演
三、创编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歌曲、乐曲、绘画、配乐诗朗诵或表演等)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2、还可以用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第三单元 民族的节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教学重点:
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难点:
学习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教学过程:
1、导入: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趣的是他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盛大的民族聚会,在这盛大的聚会里歌舞表演和民间传统体育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课本上已向同学们介绍了傣族的泼水节和蒙族的那达慕,同学们还知道别的民族的节日吗?请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节奏、速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节奏的不同,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3)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样,音调也大多相同。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5)边唱歌边模仿敲击硭锣与象脚鼓的动作,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仿音响。
3、学习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4、最后在边唱边舞中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和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初步了解塔吉克民族及其常用的民族乐器,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塔吉克族的音乐及乐器。教学难点:
学习演奏、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教学过程: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乐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彝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他们的火把节。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每年农历6月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于田野山村之间,场面十分壮观,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夜。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1)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今后欣赏的器乐曲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
首先,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听,否则就听不出其中的妙处了。其次,要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最好能跟着哼几遍,以后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首乐曲的曲名和作者。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想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刻。
(2)初听音乐
(3)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能记住(4)复听主题A(5)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6)完成课本的作业。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1)简介塔吉克族及鹰笛、手鼓。(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节奏为乐曲伴奏。(4)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5)复听乐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那达慕之歌》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时吐字清楚,能唱出感情、唱出气势。
2、学会《那达慕之歌》的歌谱
3、能为结束句设计多种力度变化,并付诸实践。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那达慕之歌》时吐字清楚,能唱出感情、唱出气势。教学难点: 学唱歌谱 教学过程:
1、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到云南参加了傣家的泼水节、四川的彝族火把节、新疆感受了塔吉克族盛大节日时的热闹场面。今天,我们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参加蒙族人民盛大的群众性体育文艺集会“那达慕”。
2、介绍:那达慕大会一般都在初夏召开,届时方圆数百里的蒙族人聚会在一起,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进行商品交易和交流生产经验、评选劳动模范等,民间艺人还到处表演“好来宝”。
3、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及情绪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随范唱的录音带学唱歌词,再跟着教师的琴声学唱歌词。(3)用听唱法学唱歌谱,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相同的部分。(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要求吐字清晰,感情投入,气氛热烈。4、为歌曲的结束设计不同的力度,由学生分组讨论,可有多种方案,但设计一定要请学生亲身实践,防止“纸上谈兵”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2、培育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
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要请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参与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请大家看课本,其中有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这几部分的内容都要求同学们与伙伴合作,共同来创造、表现,这就看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如何了?
2、分组:请同学们分成四组,大家共同商量设计活动如何进行,每个组里谁表演摔跤,如何伴唱,谁表演赛马,谁来用打击乐器伴奏等等。
3、学生分组后,相互交流、商讨,共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但应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4、综合分组表演:让四个组的活动进行表演,啦啦队共同唱加油歌,形成高潮。
5、教师总结。
第四单元 山乡牧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牧童》 教学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
3、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2、准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音乐游戏:听音模唱,学生用U模唱音高。
2、情感导入:同学们今天发挥的不错,我们放松一下,欣赏一首乐曲。只播放伴奏带,要求回答乐曲情绪。
二、学习歌曲《牧童》 1、引入新课。
师:你们朗诵的有关牧童的古诗,让我想起了一首唱牧童的歌曲,想听吗?
生:想。
师:老师现在把歌曲唱给你们听,歌曲的名字就叫《牧童》。教师用有感情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师:刚才老师演唱的这首《牧童》,是斯洛伐克的民歌,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活泼、跳跃,是一首带二部合唱的歌曲。下面,我们就学习歌曲。首先,看一下歌曲中老师用黄色标记的节奏。
学生先练习切分节奏,再完整地唱一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2、学习歌曲旋律。(1)学习高声部的旋律。(2)学习低声部的旋律。
先,找一找在低声部中出现了什么音乐知识? 生1:我看到了一个小#字。
生2:我知道它叫升记号(老师表扬他说的正确)。
师: 那么,你知道它写在音符的前面表示什么意思?(教师讲解)
教师在琴上范奏fa与#fa音高,让学生区别。听琴唱一唱低声部旋律,随时纠正不准的音符。把《牧童》的旋律完整地唱一次,重点提示难点乐句。3、学习歌词。
师:旋律我们已经唱得不错了,现在我们来唱唱歌词,为了你们更好地学习,让我们一起再听一次录音范唱。
(1)随音乐伴奏完整地唱高声部歌词。(2)唱准低声部歌词。
(3)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完整地唱《牧童》。4、分组合作。
师:大家一起唱得很精彩,我想听听你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演唱,怎么样?
学生自组小组练习,并随老师伴奏演唱。
评价:对于小组的演唱,学生进行评价,老师小结。师:最后,一起再完整唱一次《牧童》,用你们的歌声把牧童快乐的生活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山童》 教学目标:
1、用快乐的情绪和优美的歌声演唱《牧童》,表达牧童快乐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培养他们二声部合唱的演唱能力。
2、通过演唱歌曲与姊妹艺术的结合及了解相关的牧童作品,体现文化艺术多元文化特点, 在体验中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
1、用和谐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合唱。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
一、导入:了解与牧童有关的歌曲
师:你们在感受斯洛伐克牧童的生活后,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两首歌唱牧童的歌曲,第一首是《牧童之歌》,老师唱给你们听(歌词: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骑着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唱上一支歌呀,心花开放)。
第二首是《小牧笛》(歌词:小牧笛,吹吹歌,哥哥放羊我放鹅,他把羊群赶上山呀,我把鹅群赶下河,两支歌儿一样美哟,伴着白云飘飘落哟)。
生:老师,这两首歌这么好听,我也想学。师:想学的不止你一人吧,老师一定教给你们。
二、演唱歌曲:
1、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音乐技能填唱歌词。
2、教师进行一定的指导:大家在演唱时有什么困难?
三、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1、提问:歌曲运用了两种形式的不同效果
2、运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 3、用较快的速度、明亮的音色,表现早晨牧童高高兴兴地去放牧;用稍慢的速度,宽厚的音色,描写傍晚夕阳西下牧童牵着牛回家。
四、欣赏:《牧童》的不同演唱形式:男生四重唱、童声二重唱。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欣赏不同形式的演奏中,体验音乐带来得不同感受,以达到丰富情感体验,扩大音乐视野的目的。
五、欣赏歌曲《山童》
1、初步感受体验中外乐曲的不同风格。
2、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它和《牧童》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创编《山林的歌谣》欣赏《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2、感受切分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欣赏乐曲 重点难点:
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山风:呼呼呼呼 小草 西唆西唆 羊跳
二、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泉水:hua hua hua hua 小草:xi xi suo suo 小鸟:ji zha ji zha
三、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述这些声音的?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1 2 3 4 5
3、小组展示
四、欣赏录音机曲《牧童短笛》
师: 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录音机曲《牧童短笛》,它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作品。
学生听赏《牧童短笛》。师:今天我们对乐曲只作了一次浏览,下次课将完整、仔细地听赏。老师今天给你们留一个作业,回去查找贺绿汀的资料,包括他的创作经历、主要作品及生平,下一课将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最后,学生们伴随着《牧童短笛》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音乐家贺绿汀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生平,聆听他的主要代表作品,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贺绿汀的主要代表作品。教学难点:
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乐曲《牧童短笛》 提问:这首乐曲的曲名?它的作者是谁?
二、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1、同学们互相补充
2、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进行概括性总结
三、贺绿汀的主要代表作品: 1、分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2、欣赏《游击队歌》:愉快、活泼的军队进行曲节奏,表现出游击队员英勇、顽强、机智的精神风貌;简洁明朗、铿锵有力的歌词,描绘出游击队员英勇善战、神出鬼没的鲜明生动形象。
3、欣赏《森吉德马》:内蒙古民歌改编的一首具有浓烈民族风格的器乐作品
4、欣赏《垦春泥》:采用了湖南花鼓调的调式,吸收了民间歌曲中劳动号子的因素风格清新,旋律动听。
5、欣赏《嘉陵江上》:反映 6、东北人民思念沦陷的家乡。大胆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并与中国语言的韵律、节奏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几十年来歌唱家的保留曲目。
第五单元 故乡的桥
第一课时
课 题:《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目标:
1、能用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
2、能和谐的与同学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3、能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重点难点:
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学们能和谐的演唱二声部的旋律。
3、唱舞蹈相结合的综合形式来表现歌曲。
4、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课堂乐器(自主选择)、舞蹈律动组合。教学过程:
一、以师生问好歌拉开本节课的序幕。
二、新课程导入
(一)感受歌曲
1、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在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桥承载着人类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桥》这一个单元,通过学习桥,来了解人类丰富的情感生活。下面,请同学们仔细欣赏音乐,感受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的演唱情绪。
2、带着问题复听歌曲,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歌曲是什么风格的?本首歌曲的拍子是怎样的?你能随着音节奏拍手、拍腿吗? 通过这一随堂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吃”。
3、教师用简短的语言总括:这是一首欢快的法国歌曲、四二拍、音乐简短、曲调平易、节奏规整、情绪活泼、适宜于舞蹈。
(二)学唱歌曲
1、随教学磁带轻声跟唱,用听唱法教授唱歌课。
2、教师分句范唱歌曲,学生进行模唱,之后让学生观察哪几句有重复现象?那句话最活泼?
3、请同学们随老师的伴奏轻声试唱歌曲,注意速度不要过快,要循序渐进。
4、请个别同学单独演唱歌曲,注意以情带声。
5、分组进行练习。采取独唱、齐唱两种不同演唱形式,分别演唱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之后鼓励学生自己作出判断,哪一段采用齐唱比较好?哪一段采用独唱比较好?
(三)对于合唱部分的学唱
1、教师板书低音声部的骨干音:
Sol sol │ do do │ sol sol │ do do │ Sol sol │ do do │ sol sol │ mi do │ 老师演唱高声部曲谱,学生在高声部第二小节进入,轻声演唱低声部骨干音。注意结束小节mi与sol三度音程的结合。
2、进行分组演唱练习。把学生分成四组,一、二组学生演唱高声部部曲谱,三、四组演唱低声部曲谱。轻声合唱高、低声部分别演唱各自的歌词,最后轻声合唱。
四、拓展:听音乐,编创舞蹈
1、歌曲唱会之后,听音乐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发表个人的意见,展示个人的设计。
2、学生集体学习相对简单的几个律动组合。
3、学生围坐一圈,请三、四个学生唱着歌曲邀请其他座位上的同学跳舞。
五、教师做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课 题:欣赏《北京的桥》、《桥》 教学目标:
1、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 重点难点:
1、能听辨歌曲《北京的桥》、《桥》、《在阿维翁大桥上》,并分别说出各自的曲名。
2、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竖笛。教学过程:
一、以师生问好歌拉开本节课序幕。
二、集体演唱,复习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三、听教学磁带,初步感受桥。
四、带问题复听歌曲《桥》,并感受音乐的情绪。
1、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在听音乐后回答,水乡小桥有什么特点?歌曲采取什么音乐形式来表现?
2、教师做总结:歌曲以说话的口气,长短不一的节奏,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一下歌曲的第二段还是描写桥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歌唱了什么?(复听歌曲第二段,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做总结:作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乡之情。那么,曲调和节奏于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处理?(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做总结)
4、歌曲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声处,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合唱,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
五、聆听歌曲《桥》,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桥。
1、在歌曲的背景下,说说同学们所知道的桥。
2、聆听歌曲《桥》,说说歌曲描绘的桥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3、除了从歌词判断,我们还可以从歌曲曲调的特点来判断。
六、初步感受歌曲《北京的桥》
1、歌曲《桥》具有什么地方特点?也许学生们无法判断,下面再来听一首歌曲,对比两首歌曲,听一听哪一首歌曲更像是北方音乐,哪一首歌曲更像是南方音乐?
2、听歌曲,引导学生们思考,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曲名比较合适?
七、欣赏歌曲
1、聆听《北京的桥》,感受歌曲的情绪,说说歌曲的基本情绪。
2、聆听音乐,根据歌曲情绪变化,说说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
3、跟着录音哼唱前奏,间奏和尾声,说说这些伴唱部分在歌曲中表达了什么情绪和意境?
4、隔着录音哼唱歌曲,说说歌曲主体与副歌音乐有什么不同。
八、比较《桥》、《北京的桥》、《在阿维翁大桥上》这三首歌曲的异同,并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理解,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九、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1、学生试着默奏歌曲曲谱。
2、学生分两组,一组唱歌词,另一组同学用乐曲伴奏,然后两组交换。
3、学生再平均分三组,请一部分同学唱歌,一部分学生舞蹈,另一部分学生演奏课堂乐器,集体合作表演。
十、学生自己发言,说说对于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做总结,结束全课。
第六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课 题:《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演唱方法来表现歌曲情感。
重点难点:
1、表情的演唱歌曲及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是重中之重。
2、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聆听并学唱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师生问好歌开始本课的教授。请学生唱已学过或自己会唱的歌曲,从而引出《歌唱二小放牛郎》,请学生回忆歌曲讲述的故事情节。
2、说明叙事歌曲的特点。播放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启发学生思考歌曲怎样叙述了过去旧时代的生活,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故事。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于歌曲中叙述的这样不同的两种生活,我们应分别采用哪种情绪来演唱。从学生的回答中选取一种方案并带着这种方案设计的情绪,开始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二、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第一段亲切、安逸的情绪
1、教师可以运用快速、中速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故意夸大每一乐句的力度变化。教师再平和的演唱歌曲,请学生做出评论和选择。
2、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注意第三句演唱力度的变化。
三、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第二段悲愤、凄楚的情绪
1、教师分别运用低沉、轻飘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二段,请学生选择哪一种速度的演唱更符合第二段叙述的故事的情节的需要。
2、教师自己演唱或请学生演唱歌曲的第二段,尝试不同的力度演唱带重音记号的乐句,请学生做出评论和选择。
3、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注意结尾三句的渐弱处理。
四、学生集体演唱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或以独唱或小组唱来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
课 题: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根据音乐,展开想象,讲述“小拇指的故事”以及“瓷偶女皇”的故事。
重点难点:
1、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及《瓷偶女皇》的故事。
2、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时,注意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导入新课。
一、《鹅妈妈组曲》是由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其中,用生动形象的音乐讲述了5个故事。今天,我们首先来听一下其中的2个故事。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后回答:鹅妈妈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
(打乱顺序播放两首作品,并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
二、听后学生回答:哪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首是《瓷偶女皇》?为什么?然后复听音乐。
三、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
1、谁知道童话故事《小拇指的故事》?让同学们把故事梗概讲一下。教师做综述。进而进入课题,拉威尔创作的乐曲中《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什么?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学生说一说主题的音乐形象。
3、请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四、欣赏管弦乐《瓷偶女皇》
1、教师讲述童话故事《瓷偶女皇》。拉威尔创作的乐曲中,《瓷偶女皇》是不是对这个童话故事的完整的叙述?仔细聆听音乐,之后给与答案。
2、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乐曲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曲家为什么要采取这种风格的音乐。
3、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请学生说说主题的音乐形象,辨别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并说一说之中乐器属于管弦乐中哪一个乐器组?
4、请学生们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五、教师结合上节课内容总结本课。
1、学生能否听出管弦乐《鹅妈妈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并能说出乐曲的名称。
2、学生对乐曲能否做出喜欢与否的判断。
第三课时
课 题: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 欣赏录音机独奏曲《洋娃娃的梦》 教学目标:
1、演唱《老鼠与大象》,根据音乐情绪选配伴奏创编各种形式的故事表演。
2、完成《老鼠与大象》的节奏游戏。
3、根据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1、上堂课同学们听了鹅妈妈讲的故事《小拇指的故事》以及《瓷偶女皇》,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学生分组练习,力求将这两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出来后组合在一起。
4、请学生朗读歌曲第二段歌词,注意朗读的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第二声部节奏背景。
二、教师范唱歌曲《老鼠和大象》
1、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学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学生朗读和表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歌曲《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师生跟随伴奏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舒展的劳动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再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哼唱低音部的音高时,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声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找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
1、欣赏录音机独奏《洋娃娃的梦》,听前教师提前把问题列出:听听洋娃娃在做什么?
2、听录音,学生自由回答。
3、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者洋娃娃声便发生了哪些故事?
4、请学生跟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在《洋娃娃的梦》的音乐背景下表演。
五、分组表演整个单元的五个音乐故事,结束本课。
第七单元 民族的舞步
第一课时
课 题:歌曲《秧歌舞》 教学目标: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在教师的知道和帮助下,学习简单的秧歌舞的伴奏谱。
重点难点:
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教学准备: 民间秧歌队的录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播放录相《秧歌舞》。
问题:他们在做什么?这种舞蹈形式叫什么?他主要用什么伴奏形式?
2、生自由回答。
3、揭示课题。
二、教学歌曲:
1、初听歌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热烈、欢快)
2、记忆歌曲旋律。
现在老师给大家唱一遍,你们听完以后说说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句?
3、学唱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歌谱。提示学生先从节奏型入手。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学习情况。
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演唱学习的主要乐句。并在此环节进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并且教师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5、学唱歌词。
学生分小组进行按节奏朗诵歌词的训练,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诵。并且结合上一环节中学唱的歌谱进行歌词教学。
6、学习锣鼓点。
提问:歌曲中用怎样的声音表现锣鼓?(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节奏谱,并且分发乐器,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节奏训练。
三、拓展: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一个项目(舞蹈、乐器、唱歌)进行研究性学习。
舞蹈组:学习秧歌的基本舞步。唱歌组:搜集我国其他地区的秧歌资料。乐器组: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课 题:舞蹈《秧歌舞》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秧歌舞》,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2、学习民族舞蹈——秧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重、难点: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2、秧歌舞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有意义的作业,你们在课后完成的怎么样呢?现在让我们集体来检验检验。现在我们先听一遍《秧歌舞》回忆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你们边听边想象自己的任务好吗?
二、复习歌曲
课件播放歌曲《秧歌舞》。
现在让我们分小组汇报课下的作业情况。
1、唱歌小组汇报
第一步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介绍秧歌的历史和发展,其他学生做补充发言。
第二步请同学们欣赏他们收集到的其他秧歌曲。并与学习的《秧歌舞》作比较,谈体会和感受。全体同学都可以发表意见。
第三步演唱创编新词的《秧歌舞》并教唱全体学生。
2、乐器小组汇报
第一步小组成员用课堂乐器演奏歌曲。第二步用锣鼓为秧歌伴奏,节奏可选用书上的固定节奏,也可是学生创编的新节奏型。
3、舞蹈小组汇报
第一步:由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介绍秧歌的基本舞步。第二步全体学生在舞蹈小组的组织下,一拍一动学习秧歌步,并能够在歌曲《秧歌舞》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第三部舞蹈小组表演创编的秧歌舞小组合(道具:手绢、扇子)
4、全体学生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表演唱《秧歌舞》。
三、课后拓展
把学习到的表演给父母看。
第三课时
课 题: 欣赏《阿细跳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2、难点是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乐曲,老师要放给同学们听一听,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大家听完了以后想想这首乐曲你在什么时候听过,他的名字是什么?
2、播放乐曲《快乐的罗梭》提示学生按照音乐的节拍有节奏的进行律动。
3、提问: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曲名?他是我们那个少数民族的舞曲?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这是我们一年级是欣赏的彝族舞曲《快乐的罗梭》。今天我们再欣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二、欣赏乐曲《阿细跳月》
1、播放乐曲《阿细跳月》,提问:体验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热烈)。
2、介绍乐曲曲名。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阿细人能歌善舞,因为常相聚于月下跳舞,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优秀民间集体舞蹈之一。
3、视唱乐曲主题。
(1)掌握5/4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
(2)以1、3、5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4、7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 1组成。
4、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题。
5、复听乐曲。提示学生听到最后结尾处拍手。
6、再听乐曲;提问: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14次)
7、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主体出现了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2)第二部分:主体出现了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3)第三部分:主体出现了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
8、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9、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房向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乡左脚房向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同时击掌两次。
10、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嗨嗨)
三、课外拓展:
收集少数民族的典型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
第四课时
课题:活动课 民族舞蹈 教学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各民族的歌曲创编简单的民族舞蹈,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用欢快优美的舞蹈影像《爱我中华》为背景,拉开这节课的序幕。提问:你们能告诉我刚才这段舞蹈中出现了哪些少数民族吗?
2、小小擂台赛
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复习所学过的旧知识,来分小组比一比,谁对民族歌曲了解得最多。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欣赏
通过让学生一起看录像,来引导他们了解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舞蹈特点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
4、创编
【四年级音乐第7册教案】推荐阅读:
八年级第15册音乐教案08-10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全册教案10-03
二年级音乐第四册整册教案09-08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九课教案08-01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六课教案08-17
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一课教案09-10
小学四年级y音乐第四单元教案11-26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第四单元教案08-23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花的旋律教案设计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