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2024-10-06

“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共15篇)

“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篇1

经过这节课,我觉得有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和成长的历炼,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认识到要准备一节课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而是要从多方面考虑,要研究整本教材甚至是整套教材的教学意图和思想,从整体出发,再落到本课时教学上,既有宏观的把握,又要考虑到每个教学细节,既不能把教学目标确定的过难,又不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要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任课教师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教书匠,而要站在教材的角度上做一个一线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反思改进者,一节课的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次实践经验,我克服了自己以往在有人听课的情况下容易紧张和不自信的心理,认识到只要自己精心准备了就应该好好发挥出来,而不要受外界的干扰,要全心把自己投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来,围绕教学目标有条不紊展开教学活动,其实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是教师害怕出现错误,被人家说,教学活动本就是一个无法完美无缺的艺术,教学反思《一节课的教学反思》。如果有机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想我会更加成熟,更能应付各种突发情况,顺利地完成教学活动。这次活动,也使我认识到准确掌握教学时间的重要性,英语课作为小学常规课,要受到教学时间的制约,只能在四十分钟内完成教学,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课时的教学,教师要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要突出教学重点,要解决教学难点,从这一角度出发,来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所用的时间,而不能为了使课堂看起来热闹,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强行进行与教学重难点无关的教学活动。我还认识到要想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要与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允许学生犯错出差,教师要耐心引导,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强硬的命令只会使学生增加恐惧和紧张的心理,影响其思考的准确性和反应的速度,反而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和提问方式,使用激励性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有回答问题的欲望,即使答错,也不要马上予以批评,要耐心引导或请别的学生帮助,不要使教学活动因此而中断。以上我对这次教学的反思。

“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篇2

一、课堂实录

环节一:诗意导入, 引领学习

以《无锡是个好地方》的MTV引入课题。

师:无锡城市徽标以“玉飞凤”为造型主体, 隐喻“凤凰起飞迎朝阳”, 象征着“尚德务实, 和谐奋进”的城市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精美的玉器, 仔细观察这些玉器, 并非完美无瑕, 但瑕不掩瑜。

师:请大家说一下“瑕不掩瑜”的含义。

生答略。

师:西汉时期的戴圣在《礼记》中写道, “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忠也”。这一成语反映了今天我们要学的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哲学道理, 特别是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

环节二:新课讲授, 思辨探究

【情境创设, 关注生活】

[多媒体展示]最近我校召开学代会, 议题之一是规范寄宿生使用手机的问题。会上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引发激烈争论。

观点一:高中寄宿生使用手机利大于弊, 应允许。

观点二:高中寄宿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 应禁止。

【分小组辩论】分析各自观点的合理性, 并分析其中的哲学道理。

生答略。

[要点归纳]对于寄宿生使用手机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自控 力强的学生 利大于弊;对于自控力 差的学生 弊大于利。从中引出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及其方法论的分析。

[动画展示]

师总结:既着重把 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抓主流;同时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课堂启示:通过对这一原理的学习, 希望学生 都能从自身实际出发, 具体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环节三:合作探究, 精彩生成

【探究一】影响你实现“大学梦”的因素有哪些?

生答略。

[幻灯片展示]影响你实现“大学 梦”的因素———高二学生抽样调查结果。

师:在上述因素中, 你认为影响实现“大学梦”最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处理好这一关键 因素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生讨论后回答。

师总结:成绩的高低是大学录取最 重要的指 标, 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实现大学梦。

[要点归纳]通过对影响实现大学梦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我们学会了在认识复杂事物时,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坚持两点论;也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抓重点, 抓关键, 同时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即坚持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探究二】直面现实, 情系祖国

[幻灯片展示]现阶段, 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多种矛盾。有人认为, 当前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化, 中心任务应是保护环境;有人认为, 当前生产力依然落后,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未变, 中心任务仍是发展经济。

[小组讨论]: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分析其哲学道理。

生答略。

师:回眸历史, 落后就要 挨打, 发展才能 自强;直面现实, 富强尚未实现, 我们仍需努力。我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没有变。

[幻灯片展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环节四:总结升华, 情感体悟

【实现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取得了辉煌成就, 瑕不掩瑜;中国共产党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从严治党, 瑜不掩瑕。党的 十八届四 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 反腐迎来从治标到 治本的新起点。 上述举措 也反映了对我 国玉文化 包含的“天人合一”思 想和清正廉洁 气魄的继承与发展。

【配乐诗朗诵“赠言”】

二、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涉及知识点不多, 学习难度却很大, 学生在学习时极易混淆。因此 教学设计 应从学生身边现象入手, 由具体到抽象, 潜移默化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而 上述课堂 设计布局合理, 首尾呼应, 坚持了生活化、思辨 性原则, 诗意盎然。

1.生活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始终关注社会生活, 这是政治课的一大特点。本课在分析矛盾 主、次方面关系和主次矛盾关系时, 分别创设了“寄宿制学生使用手机”和“影响大学梦的因素”两个情境, 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在关注个人生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分析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思辨性。在传统政 治课堂中, 教师灌输 多, 学生参与少, 提问以记忆类问题为主, 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哲学本身充满思辨性, 能启迪学生 的智慧, 因此哲学课堂应 该是充满 思辨的课 堂, 生成智慧 的课堂。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问题的思辨性和开放性。关于寄宿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分析和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 以课堂辩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 师生、生生在平等、真诚、自由的氛围中交流, 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灵感。

3.诗意盎然。整篇教学设计充满诗意, 教学组织写意。课堂以无锡的美丽景色导入, 展现“玉飞凤”, 引出对“瑕不掩瑜”的哲学思考, 并且美玉这条主线一直隐含课堂之中, 暗喻追求高尚人格。在课堂结尾部 分, 以教师创作的诗歌收尾, 课堂充满着诗意和哲学智慧。这样的课堂,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知识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

三、教学总结与升华

1.三维目标浑然天成。优秀的政 治课堂必 须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完美结合, 并且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是自然生成、不做作、潜移默化 的渗透。本课在达成知识、能力目标的同时, 始终在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 达成了教育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着一明一暗两条主线。一条以生活为主线, 由微观及宏观, 由关注自我发展到国家、社会 发展, 进而升华为“中国梦”的实现, 教学情境本身蕴含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条以美玉为主线, 瑕不掩瑜, 以美玉暗喻人的高尚人格, 鼓励学生在成长中不断完善自我, 追求高尚人格。课堂教学中两条主线交相呼应,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 向学生传递着正能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精彩设计, 灵动课堂。本 课教学中, 教师在情 境的选择和运用中巧妙设计, 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有机融合, 将知识线索与情境线索巧妙地结合起来, 设问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极大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知识重难点。

导入情境, 以景入境。俗 话说, 好的开始 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课堂导入情境的设计极为 重要。在开始 阶段, 播放一段《无锡是个好地方》的MTV, 展示无锡美丽的风景和现代城市风貌, 以“玉飞凤”引出对“瑕不掩瑜”的哲学思考, 自然而然引入对矛盾主次方面的理解。将学生身边的故事引入课堂, 课堂显得自然、亲切, 同时又使学生从哲学的视角审视生活。

问题情境, 贴近生活。本框题是哲学生活教学中最难的内容之一, 抽象难懂、易混淆。因此在问题 情境的选择方面很有讲究。本课在情境选择上始终紧贴生活, 用生活的情境理解抽象的观点, 化抽象为形象。从学生关注的手机问题, 到影响大学梦的因素, 上升至社会生活, 课堂结尾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 关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由微观及宏观, 由表及里, 在生活感悟中理解课本难点, 收获精神与情感的成长。

3.有效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的 传统思维 模式强调预设, 而新课程的理念则倡导生成。教学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 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本课教学设计很好地把握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

首先, 课前精心预设。矛盾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关系这两大教学难点的处理上, 精心预设生活情境———寄宿生手机问题和影响大学梦实现的因素。这两个情境本身就很具有吸引力, 能够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

其次, 情境设计留有足够的生成空间。两个情境在问题设计上都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比如, 对于寄宿生使用手机问题的设问, 有位学生这样回答:寄宿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因人而异, 对于自制力强的学生, 发挥手机的积极功效, 这时利大于弊;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 则弊大于利。这时教师予以肯定评价, 鼓励学生 的辩证思维, 同时引出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课堂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 课堂教学精彩、高效。

许纪霖教授说过:“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笔者理想中的课堂是充满灵动与诗意的课堂, 是师生之间心灵相遇的场所, 是感悟生命之美的场所。让课堂拥有“炉边谈话”般的温馨与真诚, 让课堂播撒幸福的阳光, 释放生命的灿烂, 洋溢生命的温暖, 这也正是政治教师努力的方向。

摘要:对人教版第九课第二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课堂实录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分析教学设计理念, 并对教学设计总结分析, 从三维目标的达成、教学情境的设计和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三个层面探讨有效的课堂教学。

对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篇3

人教版英语(Go for it)九年级上期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以rules为中心话题,让学生学会谈论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应该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能够针对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叙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本文所涉及课时的内容为Section A 1a-2c。 这一节可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围绕What should teenagers be allowed to do? 这一话题展开思维(1a)、 听力(1b)、 口语(1c)训练;第二模块围绕“agrees” and “disagrees”进行听力(2a-2b)、 口语(2c)训练。这一课时的重点任务是导入新的语言。本课时为听说课。

二、 教学目标的确定

1. 语言目标

(1) 语言结构: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should be allowed to do。

(2) 语言功能:谈论规章制度;表达同意或不同意。

(3) 知识目标:

词汇: allow, drive, pierce, driver, license, silly, earring, instead of等。

句型: (1) I think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go out with their friends.

(2) I agree. /I disagree.

(3) Do you think sixteen?year?olds should be allowed to work at night?

No, I don??t think so.

2. 认知目标:掌握关键词汇和目标语言。

3. 情感目标:学会谈论自己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学生应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同意和不同意;学生应明白接受父母、老师的合理化建议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

三、 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确定

重点: ① 如何运用should be allowed to结构表达自己对各种规章制度的看法。 ② 表达同意和不同意。

难点: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四、 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觉得以下环节做得较好:

(一) 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开始上课时,师生作如下对话:

T: What do your parents let you do at home?

S1: My mother lets me go shopping on Sundays.

T: That sounds nice. So you are allowed to go shopping on Sundays. What about you, Jim?

S2: My father lets me watch TV at home.

T: Good. So you are allowed to watch TV at home.

几轮对话之后,在黑板上写出两句被动语态的句子,让学生自由讨论他们在家可以做的事情,然后列出清单。在这一环节,很好地让学生利用模仿功能,对本课的重点句型有了熟悉,并能说出口。

(二) 每个阶段布置不同的任务,激励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去运用被动语态

任务1. 收集个人在家允许做的和不允许做的事情。

任务2. 将每一种情况都用被动语态表达出来。

任务3. 集中各种家庭规则,讨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任务4. 展开讨论。针对校规的一些内容,用“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 because ...”or “Teenager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 ... because ...”句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收集信息时对自己感兴趣的都能记下来,如有些学生说“My parents should be allowed me to play computer.”以及类似的错误句子。通过小组合作,有学生发现这个问题,有的能纠正,有的就举手问老师,所以我在他们的训练中反复强调主语在被动句中的位置,引导他们自己纠正错误,认识到主动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

通过学生对不同任务的说、写,学生对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th.句型相当的熟悉。

(三) 操练

在学生对基本句型全面熟悉后,再通过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所列观点的赞成还是反对,达到对本课重点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熟能生巧的运用。

(四) 拓展

学生在讨论中反复运用被动语态的句型,然后结合实际不断产出新的句子。在校规的好与不好的比较中,很多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 at school. 有很多同学就不赞成,他们认为: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 They should wear uniforms at school.

(五) 改进与提高之处

“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篇4

惊叹于孩子回答问题时,用语的完整、用词的精准,很难想象才一年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规范的数学用语,离不开老师平时每一节课的指导,在这节课上,陈老师也是一直在这样做着。实践证明,通过适当的指导,学生是完全能够完整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的。

课后反思:

计算常常与“枯燥”、“机械重复” 相连,这是由传统教学的弊端造成的,但计算却与学生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授课过程中,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有二点:①打破传统教学计算时的“枯燥”、“机械重复”的缺陷,创设情景,把计算置入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给枯燥的计算教学注入生命与活力;②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贯穿练习中,培养计算能力。使计算内容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让学生乐于接受计算并迅速进入思考算法的状态。

一节课的感动作文 篇5

杨老师做事十分认真,无论什么事。这几年杨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做了很多令我们感动的事。而我今天要说的事,就发生在一天早上……

叮呤呤,上课了。杨老师说这节课上语文,可有的同学在下面就发出了疑问,说:“嗯?这节课不应该上科学吗,怎么还上语文了呢?”因为今天已经有一节科学课了,所以杨老师说:“一天不能上两节一样的科任课!”

尽管杨老师已经说了可下面是敲桌子的敲桌子,跺脚的跺脚,还有在下面喊“不公平、不公平,本应该上科学课的,凭什么上语文啊?!”杨老师说:“你们以为哪个老师愿意给你们上啊?老师们也想休息!”可下面还是一片乱哄哄的。杨老师气的说不上来话,只好找科学老师问个清楚。

结果科学老师说:“这节课上语文!”

听到这句话下面立马就安静了。虽然杨老师很生气,可她依然保持良好的心态给我们上完了半节课。

我十分感动,感动中有着一丝歉意……

一节课的反思作文 篇6

今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意味深长的课。让我们明白怎样学会反思。反思就是反复思考自己的以前的行为,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地方做的`不好。还告诉我们学会反思的重要*。反思可以使人脑子聪明,使人不断的进步,使错误可以及时改正。

既然反思这么重要,我一定要好好反思我前一段时间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

这段时间,我在学习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在书写方面,做的不太好。写字时好时坏。我以后要向张一帆学习。我的粗心伤心的坏毛病仍然没有改掉。如这次小考,上面是先注音再组词,而我却没有注音。我真是太粗心了。在卫生方面我做的还不错,能保持个人脚下卫生。通过这次反思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我要把不足的地方及时改正。把优点继续做得更好。

“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篇7

对于接触性皮炎这堂课, 总体设计思路归纳起来就三个字, 即形, 像, 学。所谓形, 是指皮肤病的形态学特点以及针对这一特点的情境教学模式;像, 是指以图像、影像资料为手段的教学方法;学, 即以培养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学习目的的教学理念。对图像资料的形象感受是切入点, 目的是培养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 连接两者之间的纽带, 或围绕的中心环节就是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情境教学方法。所谓情境教学, 即应用多媒体技术, 以形象为主体创设具体的场景, 将教与学、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情感, 并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1,2]。

要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 可采用的方法有许多, 但一个总体设计归纳起来就六个字, 即带进来, 走出去, 也就是首先要将学员的注意力从寝室带进教室, 但也要让学员的视野走出教室进入诊室。

在接触性皮炎一堂课中, 作者创设了如下几种情境, 包括图片展示、病例分析、故事演绎、悬念设置和角色扮演。

1 图片展示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的常见皮肤病[3], 也是皮肤病学的重点授课内容, 为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 将学员的注意力从寝室带入教室, 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首先给予图片展示, 以发挥视觉冲击、感官刺激和调动学员非智力因素如注意力、兴趣、心态的目的。我们展示的是一组接触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照片, 并强调, 这种疾病不仅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常见,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和满目疮痍灾区, 这类皮肤病也是高发疾病。通过这几组图片的展示, 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病例分析

图片展示在一定程度上为吸引学员的学习兴趣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单纯的图片展示常常显得比较生硬、僵化, 而对一个完整病例进行分析可增强图像的动态感, 调动学员的参与意识, 树立学员的主体意识, 并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作者采用的具体方法就是展示病例图片, 提供临床资料, 先让学员自己分析该病例的特点, 最后进行互动式总结。如在介绍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和分型时, 首先展示2例刺激型接触性皮炎和变应型接触性皮炎患者的临床图片, 并简要介绍其病史, 让学员去体会两型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特点、皮损特征及两者的区别, 然后再展示一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的患者照片, 最后再归纳该病的致病原因, 并让学员总结两型接触性皮炎的区别要点。通过这样的处理, 学员都很好地掌握了两型接触性皮炎的特点及区别, 而且对常见的致病原因也有深刻的记忆。

3 故事演绎

虽然通过图片展示和病例分析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 所有内容都千篇一律的提供患者图片和临床资料, 会造成学员的视觉和听觉疲劳, 而将这一过程故事化、趣味化则能很好的引导学员按照教员的思路去观察、分析和思考, 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化枯燥为趣味和激发主动学习的目的, 因此, 在展示患者图片的同时, 可以将临床资料讲述成一段故事, 如在介绍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时, 将一例手腕部对金属过敏的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发病过程描绘成一段有趣的故事, 并对语言进行精心处理。在课堂上讲述为:一位美丽的新娘, 大喜之日, 当她戴上心上人送给她的金表时, 她可能除了感到心中激烈的骚动外, 还会感到皮肤剧烈的瘙痒。学生在笑声中记住了接触性皮炎的特点是有接触史、接触部位发病、边界清楚、剧烈瘙痒, 而且金属也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随后再展示一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患者照片, 最后由学员来总结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

4 设置悬念

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 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能激发学员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精心设置一个悬念, 并向学员提出问题, 以促进学员去思考、分析和解决。如在介绍接触性皮炎诊断时我提供这样一个门诊病例, 从临床上看皮损局限于嘴唇及口周, 自觉瘙痒, 反复发作, 做斑贴试验显示对香料过敏, 但患者坚决否认有接触史, 包括化妆品、唇膏等, 于是, 作者向学员提出问题:对这样一个病例怎样分析, 没有接触史能不能诊断为接触性皮炎?他的致病原因是什么?等学员做片刻思考后, 作者又补充说:在与患者交谈时, 我突然发现患者的手还牵着一位烈焰红唇的女士, 学生突然茅塞顿开,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成立了, 过敏原也找到了, 接触途径也明确了, 而且, 他们也了解到寻找过敏原有时也需要技巧, 在临床工作中不仅仅需要医学知识, 还需要侦探一般的寻找证据的锐眼和头脑。

5 角色扮演

教学的目的不是帮助学员获取高分, 而是培养他们的临床技能。但是, 在教室里怎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员的视野走出教室而进入诊室。采取的方法是让学员扮演医生, 教员扮演患者, 让学员解决临床问题。比如在介绍接触性皮炎治疗一节, 笔者提供了一例28岁的女性患者, 因右膝关节处红斑、水肿、水疱2天就诊, 1周前因膝关节扭伤曾涂过“跌打损伤药水“。首先让学员扮演医生问诊, 我则扮演患者回答相关的临床病史, 由学员做出诊断, 并提出处理意见, 当然, 教员要给予引导, 如患者因接触外用药引起, 为预防复发应该怎么办?该病的性质是什么, 是IV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 因此应使用抗炎、抗过敏药物, 患者的皮损是属于哪一期, 急性期外用药这样选择。通过这样处理, 实际上把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都做了一个全面的复习和总结, 学员也完成了从询问病史、做出诊断到制定治疗方案的全过程。

总之, 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皮肤病的形态学特点, 以图像资料为手段, 目的是培养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 但图像的使用需要技巧和方法, 以形象化教学为切入点的情境教学方法将极大程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失为一种具有皮肤病学教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针对皮肤病以形态学表现为主的特点, 在皮肤病教学中采用以形象化教学为主的设计, 以“接触性皮炎”教学为例, 展示了成功的形象化教学课堂设计。该堂课获得了第四军医大学“精品课程”。

关键词:皮肤病,接触性皮炎,课堂设计

参考文献

[1]程芳, 万军芳.医学院校情景教学的难点与对策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5) :612-613.

[2]侯伟生.情景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 2008, 16 (30) :1483.

如何定量评价一节课的优劣 篇8

关键词:自学;互学;展学;问题;讨论

评价课堂共有六大环节:自学、互学、展学、问题、参与、讨论,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和观察评价,每个听课老师在听课时都会有一张量化表在手上,边听边记录。听课老师较多情况下,可分工记录不同项目。下面我按以上六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自学环节

1.我们要知道自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那就是:(1)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必去讲。(2)老师提出问题寻找出问题的线索,帮助学生去理解。(3)了解学生的情况,看学生有没有疑问?有哪些疑问,为后面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基础和依据。

2.自学的顺序与教材内容可一致也可适当调整,如果调整,应显示出其合理性。

3.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教学内容要合理取舍,可整体自学也可分段自学。

4.自学的方式可阅读教材,也可课外自行搜集相关材料或提供相关材料或提供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典型图片或老师提出问题寻找出问题的线绳。

5.自学生成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即生成问题,为后面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基础,这一点老师不能忽视,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6.学生提问的次数。一般的自学环节中,学生很少提问,如果学生在此环节能有效提出问题且问题次数越多,说明学生的能动性越强,对内容的理解越清晰透彻。

以高一教材第四章《工业区位的选择》的公开研究课为例,新课以重庆的自主品牌产品××作为导入,老师提出两个问题:(1)××

主打什么产品?(2)××属于哪个产业?与哪一种农业地域类型相关?学生回答后,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老师提出三个问题:(1)工业是什么?(2)工业与农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投入要素?产出?)自学2分钟,小组代表回答,各小组都积极举手回答。学生能轻松回答问题,也没有生成问题和提问。

二、互学环节

此环节重要的是把知识转化成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对问题探讨或辩论的形式让知识的火花相互碰撞,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互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袖手旁观,应当在教室各小组间巡视讨论的情况,同时指导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新问题,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质疑问题进一步探讨或在展示时进行组间辩论。评价此环节我们设计了六个方面的内容(1)互学问题设计。(2)互学时间(有效时间)。(3)互学形式。(4)互学生成。(5)教师指导组数。(6)学生提问次数。

如:《工业区位的选择》的公开研究课: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假如你是一个老板,要建一个工厂并要使工厂能正常运转,你要考虑哪些因素?工厂理想的区位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2)(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理想的场所,也就是说,某一个地方的区位因素不可能面面俱到,它可能在某一方面存在优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决策者,你应如何安排呢?具体操作是:每一小组抽一张牌,每张牌上写着该小组部门:如水果灌头厂、电子厂、家具厂、服装厂、炼铝厂等,概括五种导向型工业的特点、代表性的工业部门及厂址选择要求,完成表格。(略)(3)(提升)如果你是××的老板,你会在图中A、B、C哪个地方建工厂?为什么?(老师展示重庆市地图:A、B、C三个地址分别是渝中区、渝北区、两江

新区)

评价:老师做得较好的是:(1)创设的情境,抓住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将知识贯穿其中,让学生有话可说。(2)问题引领,将知识转化成问题在活动过程中既有预设的问题,又有生成的问题。

(3)站得高,放得远精心设计,让知识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4)三个问题很贴近生活,很生动、有用,组内交流较好,但缺乏组间交流。(5)在讨论电子厂的厂址要求时有其他组质疑为什么要空气好时,老师说把这个问题放在下一节课讨论,这一点老师处理不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了新问题,老师不能回避,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况且,不同思想相互碰撞能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使课堂空前活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本应撞击出灿烂火花的时刻被老师的一句话给熄灭了。

三、展学环节

本环节是展示出学生的互学成果。即学生把合作讨论结果呈现给老师及全班同学。但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既关注局部,又顾及全班;既把握展示的进度,又把握展示的中心。对展示有困难、无序或偏离主题的要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引导,但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展示。展示是课堂最为靓丽的环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展学的次数及展学参与的人数,地理专业术语的表达,阐述每个问题观点的有效时间,以及有否生成问题,是我们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反馈,教师应充分利用展学环节,在展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老师要归纳起来,再抛回给学生,再讨论或组间辩论,也是发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体现。展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形式:(1)口头展示:可以小组代表回答问题。(2)可以在黑板上图形结合推理、探究的过程。(3)书面展示:写出互学基础上归纳的答题要点。(4)表演肢体语言展示:展示的同学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帮助其说明,增加他表达讲说的内容效果,有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5)辩论式展示:把问题正、反两面分成两组进行。

四、问题

我们提倡问题式教学,把每个知识转化成问题让学生释疑,问题是体现老师能力与水平的,应避免无意义的问题或过大的问题,老师应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有效率应达70%-80%以上。我们对问题的记录有两个方面(1)问题总数。(2)有效问题数。同时,记录问题的关键词、处理问题的时间及对问题的评价

如,《工业区位的选择》的公开研究课:本节课老师的提问有12次,有效次数8次,学生在展学过程中生成了3个问题更值得追问。具体是:(1)主导因素与主要因素的区别。(2)电子厂为什么要选择空气好的地方?(3)情感区位是什么?

五、参与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水平,还要加强激励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为避免只注重局部,学生在教学中可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本环节设计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参与互动人(组)。(2)参与展学人数。(3)提问人数。同时,设定了参与方式和行为记录、参与时间记录和参与评价。如:本节课互学阶段有10个组,10人发言,每个组都有参与,展学阶段有8人参与,1人提问。还可进一步记录好、中、学困生的人数以及学困生的提高率。

六、讨论

本环节设计了讨论次数;有效讨论次数。同时,记录主题关键词、讨论时间记录和讨论评价。(1)课堂的讨论不是为讨论而讨论,做做样子,而是要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进行。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适合教师讲解、演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选择是否应该进行合作交流。(2)学生的合作讨论自控能力存在欠缺,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既关注局部,又顾及全班;既把握讨论题的讨论进度,又把握讨论题的中心。对讨论有困难、无序或偏离主题的要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引导,但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

定量评价一节课,我们只是进行了一些基本尝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特别一节课的作文 篇9

“学作文,我快乐”。随着全班同学整齐的叫声,一堂生动有趣的作文课开始了。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抢黄皮”。说着老师从袋里拿出一串黄皮。一个一个地分到我们的桌子上。并告诉我们游戏的规则:两人一组,当老师喊“一二左手”的时候我们就用左手去抢,当老师喊“一二右手”的时候就用右手去抢。我们明白游戏规则之后,心里已经做好了比赛的准备。

在游戏开始之前,我们做了一个准备运动叫左右手快乐动动动。这个准备运动很简单,但是一个不注意就会做错的。“左手,右手。”老师跟着音乐的节奏念了起来。“哎呀”我都做错了,就在这时老师也做错了。我们全班都大声说:“老师做错了。”

这个准备运动可真好玩呀!

期待已久的游戏开始了。老师喊“一二”的时候,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所以老师还没喊“左右手”,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抢了,弄得老师哈哈大笑。当老师喊“一、二、停”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黄皮。黄皮,黄皮既然叫黄皮。那皮当然是黄色的了。在黄黄的皮上镶着一些黑色的小点点。还铺着一层毛。老师把它剥开,露出了白嫩嫩的果肉。老师的口水都流了三尺了。老师尝了一口,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我想一定是酸极了吧。

真正的比赛开始了。我们两手交叉。我盯着我的.同桌,我的同桌也盯着我,差点没射出火花。“一、二、左手”老师喊道。由于我动作快又敏捷,所以抢到黄皮。我非常激动,脸上露出了笑容。有的同学也抢到了,心里也非常开心,有的同学没有抢到,还有的同学是抢到了,但是把黄皮抓破了。

剥开我抢到的黄皮,咬了一口,觉得很酸,但是酸里带了我胜利的甜味。

开学第一节课的感受 篇10

比如学生,幸福对他们来说在于成长,因为成长可以使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蜜蜂,幸福对他们来说在于分享,把自己采到的蜂蜜分享给大家;比如朋友,幸福对他们来说在于沟通,把自己的心事与人倾诉……

幸福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当你想寻找它的时候,你却发现到处都找不到,而你不敬意的时候,它却微笑着站在了你的对面。

“自信也许就是通往幸福的源泉”我们要相信并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一句贴心的表扬都会让我们幸福倍增,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场比赛,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是第一。

如何使学生一节课的收获最大化 篇11

有效的课堂,首先当然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现在我们都提倡备课不只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课一定要备学生,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度,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教师有时候为了知识的巩固,习惯用一些实例,这些实例的选择要精心准备,有的问题一旦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的事例再好,也要抛弃掉,否则效果事与愿违。备好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好教学要求的“度”。教师要想教好学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对学生现阶段知识与能力发展水平的判断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教师才能有效避免过高或过低要求学生,布置的任务才能合乎现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应该潜心研读教育学的相关书籍,了解理论,进而从理论的高度上促使自己摆正对待教学成果的心态。为人师者,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并能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对所谓的“必考”却无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同时对“不考”却有趣味,能提高孩子英语水平的内容进行增添。比如说,四五年级的孩子,每节课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是有限度的,最多也就阅读一篇小短文。有些老师为了达到扩充学生词汇量与知识面的目的,热衷于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任务,甚至并未对阅读材料进行筛选,只是一味地从市面上的练习中盲目截取,有的阅读材料甚至包含不少生僻的专业术语。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会令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习英语的热情,对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百害而无一利。反之,假如某一版块内容简单易学,学生轻松掌握,教师却不了解学生的这种能力,盲目降低要求,长此以往将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习枯燥乏味。所以,教师的备课一定要遵守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制定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

第二,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去要求,难免会出现“吃不下”和“吃不饱”两种情况。一部分学困生“吃不下”,完不成任务,达不成目标,自信心受到打击,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破罐子破摔,最终导致厌学弃学。“吃不饱”会影响学有余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应该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辅导,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这样,让每一位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都有成就感,都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都有学好英语的自信,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排除已有知识的干扰。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与任务的安排中,要考虑到学生会受到已有知识的干扰。这种干扰如果不加以重视或者处理不当,将会对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使得他们走很多弯路,慢慢丧失学英语的热情,这种不良影响在刚接触英语的低年级儿童身上尤为明显。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在没有接触英语之前,一直熟悉的汉语拼音中,有a、e这样的字母。而在他们英语入门时,英语26个字母表中,又会遇到这两个字母,可此时他们的发音与用法已完全不同,初入门的孩子就很有可能会受以前汉语拼音的影响,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的这种困扰,对它们不加以区分、强调、训练,只是当作很简单的教学内容一带而过,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打不好,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仔细审视教学内容,重视已有知识的影响,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取出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重难点、易错点,助学生一臂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注意男女生的性别差异。要想备好学生,教师还应掌握一个必备技能:能够把握男女生在生理、心理及智力等方面的差异,针对不同性别的孩子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任务,确保在一节课中,男女生的注意力都能被吸引。如男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能力强,而女生的感知性、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因而女生往往比男生英语学得好。我们不能有“女生比男生英语好”这样的偏见,而应当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男女生的英语成绩齐头并进。譬如,英语教学要加强形象性、直观性和趣味性,采用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男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采取互帮互学的方式,让女生带动男生的英语学习。

写难忘的一节课的作文 篇12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英语课。

吃完中饭,我们在朱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三楼的多功能教室上课,来听课的老师可真多啊!一进教室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镇住了:除了我们的座位外,其他的位子上几乎都是老师,袁老师还架起了摄像机给我们录像。伴随着欢快的英文歌曲,我们开始上课了,同学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的。这是一堂关于家庭的课,在课上我们学习了和家庭成员有关的`单词,听邹老师介绍了她的家庭。轮动我们自己介绍家庭了,邹老师在投影里出示了小朋友的家庭照片,轮到的小朋友就到讲台前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忽然,出现了一张熟悉的照片,那不是我的全家福吗?“王仕杰”在同学们的叫唤中,我紧张地走到讲台前,心想:“当着这么多老师的面,万一我说错了,那不丢脸死了。”可是转念一想:“课前我已经做足了准备,这可是展示我风采的大好机会!”对着话筒,我大声地、流利地介绍了我的一大家,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拿着邹老师奖励我的小奖品激动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难忘的一节课的作文_初一作文 篇13

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始不断地询问王老师,到底是谁,想让王老师早一点把这个人说出来,免得大家都提心吊胆,惶恐不安。可王老师那严肃的表情,坚定的态度让我们不敢再追问下去,大家的情绪到了快要散架,崩溃的地步,都在努力的回忆着上个星期发生的情节,都在想,到底自己有没有踢过那个箱子?可是,大家谁都不敢确定自己没有踢过,又好像记得没有踢过。这种感觉太折磨人了。

之后,王老师说的每句话,都让我们恐惧不安。她说这件事,破坏有大有小,不一定是平时顽皮的孩子,也有可能是乖巧的学生,她不想说明,只希望大家各自好好想想。而我,也是做了大量的回忆和思想斗争,怎么都想不起有没有踢过那个箱子,记得没有可又好像踢过?实在没有印象了,我的天啊,到底该怎么办啊?

全班同学,都在交头接耳的讨论,商量,询问,到底是谁干的?都在互相揣测,怀疑。但到了下课时间,依然谁都没有丝毫头绪,更没有什么收获。

上好一节课的几点粗浅想法 篇14

尚巍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少教师都知道,难就难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难在怎样把自己的设计想法有层次地科学地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我想:

第一要真诚,师生之间的坦诚率真,彼此都尽情地表露瞬间的感情和态度;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是出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从内心深处流益出来,没有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师生之间这种以诚相待,彼此不断地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从而也是使教学生机勃勃地开展的前提,只有充满真诚的教学,才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才能有感染力与亲和力。

第二要深刻,深刻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当然所谓“深刻”总是相对的;这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引领学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是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

第三要丰富,丰富就是能够让学生的心灵荡漾在博大、温暖、充实的精神氛围之中,对问题理解的多元与彻底。

第四要精心准备;除了对教材的深钻外还包括对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

第五要注重细节;课堂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节之处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表现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注重细节其实反映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

第六要遵循教学程序原则;教学活动虽然受许多变数的影响,但还是有上些规律性东西可以遵循;在课堂教学中应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秉持中立准则,教学的主要方式应是讨论而不是讲授;教师要保持不同的观点,并对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

总而言之,只有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热爱学生,苦心寻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教学的趣味性才会自然生发出来,才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找到最佳位置

贺家川中学尚正彪

电 话:***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总是不投入,没信心。说什么语文学不学一个样,反正成绩就那样。我想存在这种问题除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找到最佳的位置;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唤醒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激励学生自信,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希望,让他们自己成长;多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多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舞台,让他们自己去展示;多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多给学生磨炼,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展;比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文,学生大都看过电视剧,剧情都熟悉,所以学习课文时感到无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多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索。使学生通过读文,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了解引人入胜的情节;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篇15

初一 刘玉萍

一、教学分析:

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能量,供给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非常明显,但是植物体有没有呼吸作用?如果有怎样证明它的存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2、通过该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教学重点:

1、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2、呼吸作用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到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哪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含义?有谁能在黑板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并自行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并积累有机物,供给自身及其他动物体、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如人类自身不能产生能量,所以就需要一日三餐来供给,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命活动中,哪些活动是耗能的?(学生列举生命现象,指出耗能的一些生命活动)

植物为人类生命活动积攒了化学能量,如:淀粉、蛋白质、油料,那么这些固体的能量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变成我们进行生命活动的热量的呢?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新一章的学习,了解一下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到哪里去了?人和动物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何种方式转化而来?

(二)目标点击:

这一章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1)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2)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人和动物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是也呼吸?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可提问:

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见到的呼吸现象。

2、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有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

(四)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P70-71,了解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

1、实验一中,温度计上得度数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中,燃烧的蜡烛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实验三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五)合作交流

学生在阅读完演示实验后,小组合作并讨论老师预设的问题,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在该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为什么要做四组实验?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六)精讲点拨

①验一中,温度计的变化证明了黄豆进行呼吸作用散发出热量。

实验二,蜡烛的熄灭则证明黄豆的呼吸作用是一个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是相似的。

实验三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黄豆萌发的瓶子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注入水将瓶中空气压入导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综合以上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相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一个利用氧气消耗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 +水 +热量

②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等。那么,可不可以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呼吸作用为人类服务? 学生阅读P72,了解田间松土、水淹排涝的作用。

(七)有效训练

1、粮食、蔬菜和水果的贮藏?

2、那种温度适合果农储存水果?

A日温15℃,夜间25℃

B日温15℃,夜间15℃ C日温25℃,夜间25℃ D日温25℃,夜间15℃

3、为什么新疆的西瓜特别甜?

六、课后拓展

1、利用呼吸作用谈香蕉的后熟

七、教学反思

上一篇:单位人事部门工作总结下一篇:读《花千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