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

2024-10-05

《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精选13篇)

《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 篇1

xiaoxue.xuekeedu.com

北师大版数学《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了“美丽的植物园”这一有趣的情境,综合复习了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渗透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点的同时,也将要复习的知识放到实际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去发现,去应用,进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充分地看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本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一、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学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乐学、爱学。本课创设了参观美丽的植物园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植物园中,积极而又自然的参与每个环节的学习,真正的感受生活,体验数学。

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与竞争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既能为学生提供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与平台,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两次合作学习,一是帮笑笑找找从盆景园到树林有几条路?并算算至少要走多少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尝试,经过比较,找出了最近的路线。二是估计科技馆里最大的模型的高度,学生在这一小组合作中,通过讨论、交流,有根据地估计了模型的高度,培养了他们的估测能力。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参与面大,考虑问题策略多样化,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更加生动活泼的参与学习。

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生活“数学化”,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有趣和重要。

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本课教学的前两个环节,都渗透着生活问题数学化,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如用参观植物园来作为知识的切入点,学生就会感到数学知识就在他们身边;解决参观植物园中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又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性。而游戏“帮小青蛙回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趣的,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他不仅会觉得有趣,而且会有成功感。

四、充分尊重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xiaoxue.xuekeedu.com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合作。在汇报交流时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充分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能。

本节课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培养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培养了学习的自信心。

《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 篇2

1.知识与技能。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 逐步提高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 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 提高科学素养, 端正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形成勇于探索精神, 拓展知识视野;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因的解释, 能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能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能养成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解释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教学方法

1.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

2.教师多媒体展示与学生板书、提问等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用具

“生长素的发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提出课题。

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生物体随时都在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又能对外界刺激变化做出非常精确的反应:向日葵的幼茎随着太阳转动, 植物的幼苗破土而出, 秋天的树叶随风飘落。这些都依靠生物体自身的调节作用。那么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是什么?

教师活动1:展示向光性图片引课。

学生活动1:指出向光现象的特点, 思考: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 归纳发现。

教师活动2:许多人可能对植物向光性的现象熟视无睹, 但正是对向光性的研究, 引导人们揭示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 发现了第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

简介 (多媒体) 在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从1880年至1934年, 前后经过五十四年的研究, 最终发现了生长素。我们不仅要理解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实验过程和逻辑思维特点, 更要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毅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学生活动2:自学课本P46-47

今天我们不局限于课本, 以实验设计的形式, 一起来探究一下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知识点一:生长素五大发现实验

(一) 达尔文实验

实验1: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 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2:切去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既不生长, 又不弯曲。

实验3: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4: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教师活动3:设问:

(1) 1组和2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胚芽鞘的向光生长和尖端有关。

(2) 1组和3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

(3) 3组和4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更充分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课堂活动1:

如何确定以上“推测”的正确性?我们通过科学实验进行论证。

回顾必修1——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确定实验题目→分析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 →预测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尤其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提示:通过达尔文4组实验现象设置合适的探究题目, 注意自变量的选择。

学生活动3:设计“实验报告” (由学生补充完成。)

植物向光性探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过程: (强调变量的设置)

四、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论:

教师活动4:提出3个探究实验题目, 由学生分组完成。

☆探究实验一

题目: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

变量:有无单侧光的照射

实验材料:完整胚芽鞘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能对单侧光刺激做出反应。

提出问题:胚芽鞘能对光刺激做出反应, 向光弯曲与胚芽鞘哪个部位有关?

如何证明?——探究实验二

☆探究实验二

题目:探究与胚芽鞘向光弯曲有关的部位。

变量:有无胚芽鞘尖端

实验材料:胚芽鞘、刀片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

提出问题: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单侧光对植物的哪一部位起作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是尖端还是尖端下方?

如何证明?——探究实验三

☆探究实验三

题目: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

变量:锡箔片罩盖部位分别为胚芽鞘尖端或胚芽鞘尖端下方

实验材料:完整胚芽鞘、锡箔帽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与尖端有关, 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学生活动4:和老师一起尝试设计实验, 初步体会变量的确定及实验过程的分析。

(教师点评上述实验中用了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通常只能有一个变量, 如果实验结果不同, 就说明是由这一变量引起的, 这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5:提问:尖端感光, 尖端下方弯曲生长, 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对胚芽鞘尖端下方的部分产生某种影响。

达尔文之后, 科学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学生活动5:自学教材, 理解分析。

(二) 詹森实验

结论:该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且能透过琼脂传递到下部。

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方。

思路分析:

借助达尔文实验思路 (尖端及尖端下方) 将胚芽鞘“尖端”及“尖端下方”用琼脂隔开。考查尖端与尖端下方物质运输的联系。

(三) 拜尔实验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面一段分布不均造成的。

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方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思路分析:

无单侧光刺激下, 尖端放在切面一侧造成生长素在尖端下方分布不均, 也出现弯曲生长现象。

说明:尖端放置在切面一侧相当于单侧光刺激。

总结:尖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影响下部生长。

如果尖端确实通过产生某种物质来影响下部生长, 那么这种物质应该可以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中, 从而使该“物质”具有与尖端同样的效应。——温特实验

(四) 温特实验

教师活动6: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提问:如果实验就这样完成, 你是否有质疑?

学生活动6:讨论本实验目的:验证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物质引起的, 而不是由琼脂块本身引起的, 完善实验。

课堂活动2:

实验步骤:

1.取10个新鲜的胚芽鞘平均分为A、B两组, 切去尖端;准备两块大小相同的琼脂块M、N;

2.将切去的尖端置于琼脂块M上, N不做处理, 一段时间后, 把M、N各均分为5块, M放在A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N放在B组的一侧;

3.将两组胚芽鞘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 观察两组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

预期结果:A组:朝向琼脂块对侧弯曲生长, B组:既不生长又不弯曲。

教师点评:本实验设计有两个关键:

(1) 如何验证尖端是否产生了某种物质, 实验处理应将尖端与下部分离;能否找到一种吸附该物质的基质, 该基质应该有相应的特点, 即吸附物质并向下运输。

(2) 强调生物实验的对照性原则。

结论:胚芽鞘顶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运输的并能引起胚芽鞘生长的物质。

思路分析:

设置对照实验, 对比尖端产生的“某物质”在不均匀分布条件下对生长是否有影响。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 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五) 郭葛实验

教师活动7: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1934年, 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 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

直到1942年, 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并确认它就是IAA。生长素的发现, 是从研究植物向光性开始的, 通过几代科学家经过50多年的研究完成的。

学生活动7:总结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关键点

向光性

——→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尖端感受光刺激

——→尖端产生某种物质

——→分离鉴定这种物质

知识点二: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教师活动8:展示多媒体, 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8:归纳: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单侧光照射后, 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 造成向光弯曲。

课堂拓展:胚芽鞘向光性的另一种可能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用向日葵、萝卜等做向光性研究的时候, 对向光侧和背光侧的IAA浓度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结果发现两侧的IAA浓度基本相等。这样就无法用生长素的机理来解释向光性了, 另一种可能原因:在单侧光的刺激下, 生长抑制物 (可能是黄质醛) 在向光一侧积累, 导致向光侧生长受到抑制而背光侧生长正常, 引起向光性。

根据本节所学有关知识, 设计一个造型独特的盆景方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 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不可能短期完成, 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在传统的教学中, 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默默地听,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率低下,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我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 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以下教学特点:

1.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学过程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参与, 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提供部分实验材料, 并着重介绍第1次接触到的材料及用具, 使学生理解材料及用具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由学生对比分析做出选择或由学生思考提出替代性实验材料 (如有的学生提出用盖玻片代替云母片) 。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广阔性和独立性;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

2.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的过程中, 实验的分析假设有可能是正确的, 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假设是否正确应该用实验来证明而不能凭空臆测, 从中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思考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 设计了10多个实验, 从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意识。

《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 篇3

这节教学结束了,我的心情却难以平静下来,课堂上的情境历历在目,从来没有的感受在心中荡漾,执教时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在感染着我,学生的执著精神在激励着我,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督促我拿起笔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作,失败之笔”。

从本学期开始,展现在师生面前的是《生物课程标准》、新教材,重新定位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和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向科学素养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创建适应课改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和掌握新的学习方式,构建听、看、动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动手才会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生成过程、探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实现三维并重(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围并举(知识围度、方法围度、目的围度和提示围度)。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本着少即多、以深求广的原则(理解深而不是难度深,理解质量不是理解数量)。教师一言堂,学生背手听的局面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适应课改理念,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探究中发扬合作精神,发挥群体优势,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动手、强调反思、强调分享交流,看到学生亲自动手解剖花时那认真的神态、娴熟的动作和兴奋的表情,感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表现在课程改革给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意料之外表现在所谓“薄弱生”也动了起来,尽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了兴趣,重新燃起了学习的信心,给教师的印象不再是失望,给学生的印象不再是“干坐生”,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

看到学生饱含真情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诗朗诵,听到热烈的掌声,谁还会怀疑他们的能力呢?教师的表扬此时已成多余。通过探究学习,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唐吉祥同学说:杨絮非常烦人,能不能培养一种没有杨絮的杨树,用这种杨树美化我们的环境。我用鼓励的语气说:“你的想法非常好,你可以调查,如果没有,希望将来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刚刚从外地转来的卞野同学小声地问我:“老师,我们以后总是这样上课吗?”我说:“你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吗?”她会心地一笑。从她的笑容中我体会到了她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认可,也增强了我继续摸索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的信心。

本节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和完善,比如,由于班额较大,在课堂调控掌握上不尽人意;教学设计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体现出来;为了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原则还不能全部体现出来;对课堂时间控制不准等。另外,我也感觉到了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外在的和自我的。外在的表现为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科间的整合,学生的渴望;内在的表现为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对教学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宽和挖掘,由学科教师向全能教师的转变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把课改理论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同行的帮助和自己的钻研。总之,课程改革的路刚刚起步,机遇和挑战并存,坎坷和光明会共现。以前的是历史,一节课只是初燃的蜡烛,从这节课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是最大的收获,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找到方向的“孺子牛”。

评析

朱庆国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图文并茂,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他首先创设声音、图文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殿堂和花的海洋,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活动中有观察、有讨论、有评价,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过渡自然、顺畅、简洁。课后探究中向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材料。教学评价的内容新颖,吸引学生,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这篇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朱庆国老师对《生物课程标准》理解得透,对教材挖掘得深,对学情分析得足,贯彻了课改的理念,体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

评析者:

讷河市教师进修学校寇友清

责任编辑/张烨

《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篇4

没有办法了,我就想到了给学生看图片和视频,但是我们三年级四个班只有一个班多媒体还算正常(但也是没有声音),其他三个班根本就无法放,最后我就想到了实验室。

在上课前,我自己先看了好几遍视频,哪些地方重点停顿让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讨论,尽量能调动能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学生的掌握还不错,虽然不能亲手触摸,但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水葫芦等的结构看得特别清楚,讨论也很有效果。

《植物的叶》的教学反思 篇5

首先我在放了一个视频:一个塑料袋罩在树叶上,然后半小时后,观察有什么现象?当学生看到塑料袋有许多的小水珠的时候,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水是哪里来的?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提出问题:水是从哪里来的?这样学生就会猜想水是从哪里来的?在这个猜想中,有的学生猜想是从叶子中来,有的从茎中来。这样学生就虽然猜想虽然对了,但是我又出:那水是从叶子中的什么样的结构出来的了呢?这个时候学生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到可能叶子上有小孔。然后就出示小孔的图片。学生认识气孔。这个时候,有显微镜就可以然学生通过显微镜,学生能够看到相应的标本上真是的气孔,可能效果会更好的。下一步,我想可以要求装备显微镜,学生就能够学习好显微镜的.应用,并且能够更好的观察和体会。

我们在学习完学生们知道了植物的叶有小气孔,可以让水蒸气从里面出来。这个时候,让学生观察一株植物的示意图,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水是怎样从叶子里蒸发出来的。这个观察还是非常的重要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水的蒸腾作用。通过学生的画,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和体验蒸腾作用。这个过程,我想入能够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图片进行画,效果会更好的。

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反思 篇6

一:引入

这堂课怎么引入,一开始设计的想法是品尝种子:白果,学生大多没有吃过白果,不知道银杏这种植物。想从味觉开始直接与植物的种子亲密接触,在701班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入的。结果发现,由于裸子植物和学生的距离比较遥远,很陌生,普遍认为白果外面有壳,是被子植物,这样的而引入设疑激趣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没有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先易后难,先从熟悉的再到陌生,更容易接受。

这是一堂公开课,听课老师较多,我们的学生多数是从农村学校毕业,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很少,加之本堂课的模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很新颖,但缺乏经验,本人也缺乏经验,课前我在每小组桌上摆放了鲜花,鲜艳夺目的花引出植物的繁殖方式。所以我从一堂特别的课引入:“今天是一堂特别的课,同学们说一说特别在哪里?”先稳定情绪,再把注意力转移到本堂课教学内容上。“你喜欢花吗?喜欢什么花?喜欢它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结果学生并没有直接说出花能结果产生种子。而是回忆第一章艳丽多姿的生物中艳丽的花能吸引动物传播花粉,我的处理方式是:学生举手发言,各自说出花对植物的意义,然后引导到花能结果产生种子。

这样引入的好处在于很自然的过度到教学第一个任务:种子植物。但是不够紧凑,我和学生本来已经很熟悉,没有必要设置很多课外话题引入。本堂课采用的是小组探究,桌上摆满了各种植物的种子,花,蔬菜,已经在课堂形式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必要额外

设置一个环节。可以单刀直入从学生回忆艳丽多姿的生物知识风媒花的意义,引入植物的繁殖方式,然后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对植物进行分类。

二、躬亲力行,发现新知

本节课的重点是植物的分类。难点是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找出植物的分类方法。突破重难点,我采用的是发现式教学法。

活动一:找种子。学生很容易找到植物的种子。但在表述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是生活语言,无法准确说出植物的种子在哪里,认为白果的种子包在果皮里。学生知道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但是具体的植物放在眼前,却很难判断出是果实还是种子,尤其银杏的种子白果由字面意思很容易误解为果实,而种子就藏在里面。水稻的种子误认为是裸露的。玉米因其外面保有壳,认为是有包被的。毛豆,花生苹果的种子藏在果实中,不容易产生异议。教师在组织引导方面做得欠缺,完全放手,没有从学情出发。学生的小学科学实验活动做得少,在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都欠缺的情况下,教师应对其作出方法指导,并降低难度。可以先演示活动:拿个苹果,提问苹果是苹果树的果实,苹果树是不是种子植物?它的种子又在哪里呢?动手切开苹果,找出种子。白果引起疑义,可以从活动内容中删除,由教师在小结时介绍,并陈述裸子植物的概念及常见的裸子植物。

活动二:解剖被子植物的种子,数一数子叶的数目。这个活动名称上出现了问题,给学生一个错误的方法指导。找植物的种子要用到解剖工具,而数子叶时用工具切开种子,反而起了误导作用,让学生把单子叶植物认为是双子叶植物。找出植物的种子之后,可以指导学生去掉种子的种皮,观察种子内部结构,认识子叶,了解单双子叶植物的名称由来。有学生回答水稻玉米的子叶是两片时,我以多胜少的方法否定了学生的答案。这里缺乏科学性,学生的观察结果代表了一小部分学生,面对这样的课堂生成,应该让学生说出具体的做法,指出其不当之处,在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子叶。

活动一活动二在设置前我认为是比较简单的,备课的时候忽略了学生,教材在绿豆种子发芽的学生活动中提到种子的子叶,但没有作解释。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看似简单,现在看来是对后面学习种子植物做下铺垫。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重视生物观察实验,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种子的萌发可以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实验,写科学日记或者是小论文。

活动三:观察比较单双子叶植物,归纳出单双子叶植物在根茎叶和花种子结构上的特征及区别。我设置了三个环节:

1、植物的根系及叶脉的区分。

2、单子叶植物水稻和玉米在根茎叶种子上的共同点。

3、双子叶植物大豆和萝卜在根茎叶种子上的区别。第一个环节可以去掉,在学习艳丽多姿的生物中陆生植物的介绍中可以先学习植物的根系和叶脉的特征,这样这堂课就会更高效,突出重点。双子叶植物大豆和萝卜的比较,萝卜可以换成花生,但是由于实物很难办到,临时选了萝卜,可比性太差,两者在植株大小外观上相差很大。如果活动的设置增加了学生的困惑或难度,可以选择PPT以图片形式进行比较和归纳。第三个环节数单双子叶花瓣的数目,很有趣味性。这个活动可以事先增设一个问题:同学们是否说过花瓣数目?单双子叶花瓣数目是否有规律?这样可以更突出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活动,效果会更好。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设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得到突破和解决,单双子叶植物的特征及区别,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单双子叶的区别时,由于时间关系我显得急躁

了点,和学生一起归纳。可以留出空白,给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的时间。

最后一个活动与蔬菜交朋友,因为以上环节在设置时的疏漏,留待下一节课去观察讨论。这个细节的处理我认为这样是可以的。一堂课无论准备如何充分,教案设计的如何精美,鲜活的课堂永远充满生成,每个教师处理生成的能力又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不能为了课的完整而完整。

三、尝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科学探究

新教材新课程重点突出学科教学的探究和实验性,而且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新课程中改革中意义非凡。教材对于种子植物的介绍以理论叙述和建立表格罗列和比较的形式介绍单双子叶的区别,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识别各种蔬菜。我对此做一些调整,增设了探究种子,探究单双子叶的形态结构上的区别。虽然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学生,但因我们家乡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学生早已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生活脱离了自然,餐桌上的蔬菜能说出名的很少,更没有见过整棵植物的植株,很难形成立体的思维模式。他们正处于以感性认识为主的阶段。一部分学生小学没有学习过科学,一部分学生小学段没有参与过科学探究实验,只有个别学生具有科学探究的经历。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观察、阅读、分析推理和动手能力,可以在教师和同伴的指导下自己动手探究,突破“植物的主要类群”的重难点,并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自己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强烈。但也存在部分学生的表述能力比较弱,难以相互交流,一起构建知识体系。其中一组尤为明显,很重要的原因是组长缺乏组织能力,小组成员个性内向。下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有意识的发现和培养组长,教师必须先行一步,主观和客观上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和氛围,努力在教学中注入活的内容,灵活安排教学时空的关系,借助于多元化的评价等,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

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是:

1、寻找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课题,积累经验,培养发展骨干,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课堂效率。

2、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分析比较等探究方法,学会自评与互评,形成课堂多元评价模式。

3、坚持激励性和指导性的评价原则,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乐学,会学和好学。

昆明动物园袋鼠圈养历程与反思 篇7

赤大袋鼠 (Macropus rufus) 又名红袋鼠, 是现存体型最大的袋鼠, 成年雄性全身有红褐色短毛, 身长1.2~1.6m, 体重40~70kg, 成年雌性全身呈浅灰色, 身长0.8~1.2m, 体重20~50kg, 尾长雌雄均为0.7~1.2m, 平均寿命20~22年。赤颈袋鼠 (Macropus rufogriseus) 全身呈灰褐色, 雌雄个体差异不大, 成年个体身长0.4~0.6m, 尾长0.5~0.8m, 平均寿命15年。昆明动物园于2007年2月14日从天津引进赤大袋鼠2只 (1雄1雌) 和赤颈袋鼠5只 (1雄4雌) , 经6年的不断探索, 在饲养管理、繁殖、疾病防疫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 饲养环境的调整

自然条件下, 袋鼠主要生活在炎热干燥的荒漠地区。袋鼠的引进地天津的气候也较干燥, 夏季炎热, 冬季寒冷。当地的活动场采用开阔的砂土地, 内室为水泥地面并配有保温设施。

与天津相比, 昆明年温差小, 冬暖夏凉, 无需特别的防暑、保温措施。夏季炎热时, 可向地面撒少量水降温;冬季寒冷时, 可在内室铺垫少量干草保温。

袋鼠引进我园后, 2007~2012年在食草动物片区饲养。饲养场的围栏高2.0~2.2m, 活动场采用红砖地面, 面积约250m2, 内室为水泥地面, 面积约20m2。整个饲养场坚实干燥, 便于清扫和日常观察。

2 饲喂方式变化

袋鼠是植食性动物。在天津饲养时, 主要投喂红薯、莴笋叶、胡萝卜、窝头、青贮苜蓿草等, 对饮水供给较少。袋鼠引入我园初期, 基本延续了天津的饲喂方式, 日粮组成如下 (以单只计, 早晚各投喂一次) :莴笋叶150~300g/d, 胡萝卜30~50g/d, 青贮苜蓿草50~80g/d, 红薯30~40g/d, 水果 (如:苹果、西红柿、香蕉、黄瓜、西瓜等) 少量, 颗粒食草料少量, 花生少量, 并只在天气炎热时提供适量饮水。此种投喂方式尝试了一段时间后, 效果并不理想, 赤大袋鼠和赤颈袋鼠口腔类疾病 (如:牙龈炎、牙周炎等) 发生较为频繁, 共出现7次病例, 消化系统疾病 (如:腹泻、胃肠性感冒等) 也多次发生。经分析和研讨, 主要原因是胡萝卜、颗粒食草料和青贮苜蓿草过于坚硬, 而红薯及部分水果中糖分和嘌呤较多。后来对日粮组成进行了调整, 不再投喂红薯、青贮苜蓿草和食草颗粒料, 减少胡萝卜和水果的投喂量, 增加了青草 (60~150g/d) 和自制窝头 (由玉米粉、豆粕、麸皮、小麦、高粱、盐、添加剂等组成, 150~300g/d) 等松软的食物。投喂法改进后, 口腔类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下降。

袋鼠搬迁入大型动物班后, 本着节约成本、提高营养的原则, 对日粮组成又进行了一次调整。不再投喂糖分和嘌呤较高水果, 增加了莴笋叶、蔬菜和青草等青饲料的投喂量, 并每日都供给适量饮水。具体日粮组成如下 (以单只计, 早晚各投喂1次) :自制窝头 (150~300g/d) , 莴笋叶150~350g/d, 青草100~200g/d, 其他蔬菜 (如:生菜、空心菜、金白菜、玉米等) 适量, 花生少量。通过观察后发现, 袋鼠比较喜欢采食空心菜、生菜等蔬菜, 其次是莴笋叶和青草, 且不会出现过分进食和饮水的情况。如此调整日粮组成后,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袋鼠的口腔类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情况比以前明显减少。

3 繁殖与死亡记录

袋鼠1.5~2岁性成熟, 每年春季发情交配。赤大袋鼠的妊娠期为33d, 每胎一仔;赤颈袋鼠的妊娠期为30~32d, 每胎一仔。袋鼠交配采用背后插入的方式, 持续5~20s。怀孕时, 雌性体态无明显变化。产仔后雌性会迅速将幼仔转移至育儿袋中。2~3个月后, 可观察到雌性腹部明显下坠, 180d后幼仔开始尝试出袋, 280d后完全出袋生活。育幼期间, 需给予雌性安静的环境并增加饲料的营养。

袋鼠引进我园后, 赤大袋鼠于2009年初成功繁殖了第一只幼仔 (雌性) , 2010年 (雄性) 和2011年 (雄性) 也各有一只繁殖成功。赤颈袋鼠也曾于2008年和2009年繁殖过2次, 但幼仔出袋后均未能成活, 性别也未能辨明。

赤大袋鼠和赤颈袋鼠在饲养过程中均有死亡情况。

4 反思与讨论

4.1 饲养环境

袋鼠特别是成年雄性赤大袋鼠的跳跃能力较强, 一跃可达9m, 垂直跳跃高度也可达1.5m。设计笼舍时围栏一定要坚固开阔, 内部不要放置山石、木屋等设施, 以防其跳跃时被撞伤。围栏的高度一定要在2m以上, 且周围不能有木箱、石坎等跳跃辅助设施。

袋鼠的笼舍丰容应尽量接近自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配套设施, 避免长期圈养所产生的刻板性行为。在现有基础上可增加一些隐藏饲料容器, 给动物寻找食物带来一些难度, 增加其日常活动量, 也可避免肠套结一类的情况发生。笼舍绿化也是丰容的一种形式, 但草本植物因易被袋鼠采食和破坏, 不宜过多种植。

4.2 饲料及投喂

通过多年不断的尝试和探索, 我园袋鼠的饲料及投喂方式在减少开支的基础上已基本可满足其对营养的需求。在现有基础上, 可考虑在自制窝头中添加少量 (2%~4%) 的鱼粉和骨粉, 增加动物性蛋白的含量, 保证其营养的全面性, 增强抗病力。

袋鼠比较喜欢采食花生, 但过量后易引起便秘。每隔2~3d可投喂一次, 每次投喂量不超过15g/只, 若发现粪便干结应停喂数日。

4.3 疾病与防疫

袋鼠的疾病防疫主要通过日常消毒和春秋两季投喂驱虫药来进行。新搬入的笼舍因地面为砂土地, 动物的尿液粪便易渗入土壤, 利于病菌和寄生虫滋生, 给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月至少需对活动场及内室用喷雾的方法消毒2~4次。

我园袋鼠的常见疾病主要是口腔类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做好饮食调节可有效预防其发生。过于坚硬、含糖量高及含嘌呤高的食物应减少投喂。游客随意投喂的食物也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日常加强巡视, 遇见投喂袋鼠不宜食用的食物 (如:含糖量高的爆米花、水果糖和粘性的口香糖等) 的情况, 应及时劝阻。

4.4 繁殖与幼仔管理

赤颈袋鼠虽有过交配和繁殖的现象, 并有2只幼仔出袋, 但均未能成活。一只因消化系统疾病死亡, 另一只被野猫捕食。2009年唯一的雄性个体死亡后, 已无法再进行繁殖。怎样提高赤颈袋鼠的繁殖成功率及如何防范野猫、老鼠等动物对袋鼠的影响是以后饲养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赤大袋鼠在2010年引进的雌性个体死亡后也只能靠雄性与其子一代交配繁殖, 虽成功繁殖2胎, 但依然存在严重的近亲繁殖问题, 后代的体质均较弱。2010年繁殖的赤大袋鼠 (雄) 近期常下颌肿大, 左眼下部肿胀, 2013年初更是明显消瘦;2011年繁殖的赤大袋鼠 (雄) 也因抵抗力较弱于2012年感染眼疾死亡。

两种袋鼠均出现过育儿袋内的幼仔在出生1~2个月后落袋死亡的现象, 具体原因尚未明确。幼仔出袋后3个月, 可为其打上耳标, 便于识别及谱系管理。

4.5 日常行为

在天津时赤大袋鼠和赤颈袋鼠是混群饲养的。引进我园后, 为避免相互间影响, 曾将两种袋鼠分开。2012年搬迁后, 又将其混群饲养。从结果看, 无论是分开还是混群, 对袋鼠的影响不大。

经观察, 我园的袋鼠白天60%以上的时间在趴卧休息 (赤大袋鼠喜欢向阳处, 赤颈袋鼠喜欢背阴处) , 而晚上则活动频繁。

每次投喂后, 赤大袋鼠总是争抢食物, 进食速度也较快, 但进食次数较少;赤颈袋鼠要过上段时间后才开始进食, 进食速度也较慢, 但进食次数较多。对此, 我园采取将食物多点投放的方法, 避免了霸食现象的发生。

4.6 其他

雌性赤大袋鼠的育儿袋内有4个乳头, 雌性赤颈袋鼠育儿袋内有3个乳头, 均位于育儿袋的下方, 幼仔哺乳时都是头部向下。雌性袋鼠腹部的皮肤平时绷得比较紧, 很难看到育儿袋的位置, 袋内幼仔发育到3~4月龄后, 育儿袋的开口比较明显。

赤大袋鼠的幼仔出袋时为浅灰色, 一年后雄性个体逐渐变为红褐色, 雌性继续保持浅灰色;赤颈袋鼠的幼仔毛色不会变化, 故性别较难辨别, 需通过第一性征辨认。

袋鼠每日排便4~6次, 多在夜间进行。赤大袋鼠正常的粪便为颗粒状, 赤颈袋鼠正常的粪便为松软的长条状。

5 结语

《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 篇8

人教版《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等3个课程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建构主义理论及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Gagne,R.M.)的“教学事件”理论为依据,参照华东师范大学皮连生教授的“六步三阶段”教学模型,安排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置悬疑激发兴趣”等6个教学环节,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逐步达到知识、能力等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讨论等活动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等获得直观认识。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制造有机物、为各种生物构建身体和进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与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等方面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注意渗透对绿色植物的爱,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并转化为保护绿色植物的行动。

(2)学生情况:绿色植物中的种子植物是每位学生所熟悉的,但大家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等知识却知之甚少。另外,七年级学生还缺乏足够的生物学知识作为依托,因而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思考、实验探究,帮助学生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教学方式: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

(4)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比较综合、科学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领悟各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环境的了解,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2)对生物圈不同环境中分布有不同植物类型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卡、小托盘、镊子、剪刀、放大镜、新鲜水绵、墙藓、贯众、肾蕨、巢蕨、大叶黄杨标本。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请看屏幕,这是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经说过的一段话,请一位同学来朗读。

(学生朗读:绿色植物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

师:请大家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谈一谈你是如何来理解这段话的。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

师:之所以季米里亚捷夫给予绿色植物如此高的评价,就是因为它们在生物圈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了绿色植物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需要去更多地认识绿色植物,从而更好地保护他们。绿色植物的种类很多,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等特点,科学家把它们分为4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这节课我们一起先来认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板书课题)

2.设置悬疑,激发兴趣

师:在同学们手中的图片卡上,印有6种不同的植物,请大家仔细观察,给它们分分类,并说出理由。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分析)

师:大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都认为它们分别属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但是也有分歧,比如对5号植物的判断就不一致。另外,大家在分类时大多是凭着感觉走,还没有找到一个分类的依据。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对这3类植物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看看能不能顺利地进行科学分类。现在,我们先来认识藻类植物。(板书)

3.表达交流,知识建构

(1)藻类植物

师:在大家面前托盘的左侧,放有一种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大家注意观察,说说它和我们日常见到的绿色植物有什么不同。

(学生利用镊子、放大镜观察,教师进行指导)

生:细丝状的结构,没有根、茎、叶。

师:没有了根、茎、叶,那么藻类植物该如何生活呢?它怎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又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呢?

生: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无机盐;它整个儿都是绿色的,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师(追问):如果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那么它们一般会选择生活在哪里?

生:在水里。

师(小结):大多数藻类植物和水绵一样,生活在水里,只有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的地方。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藻类植物所共有的特征。

(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各类水藻)

师:常见的藻类植物有水绵、空球藻等淡水藻类,还有海带、紫菜、裙带菜等海洋藻类。哪些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生:经常吃的海带、紫菜。

(多媒体课件展示完整海带图片)

师:大家见过这样的海带吗?还有旁边的这两种海藻,看到它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个别,小声):藻类不也都有根、茎、叶啊。

师(讲解):实际上,这并不是海带真的有了根、茎、叶。类似根的部位,实际上是帮助海带固定在海底岩石上的结构,叫固着器;类似茎的部位,只是一个柄状结构,和所谓的叶片一样,都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起到运输养料的功能。

师(小结):刚才大家被海带的外表迷惑了,这告诉我们,观察不能够只停留在表面,应该由表及里,通过结构去认识功能,这样的结论才有可能站得住脚。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些多细胞的藻类植物,其实藻类植物中有很多仅有一个细胞构成的,被称作单细胞藻类,比如淡水中的衣藻、海洋中的金藻。

(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

(2)苔藓植物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生活在水中的藻类植物,现在请大家把视线从水中转向陆地,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类看似不起眼、却也非常重要的植物,它们就是苔藓植物。(板书)

师: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泥炭藓、地钱、真藓等。在托盘的右侧,就放有一些苔藓植物。大家注意观察,它们和刚才看到的藻类植物有什么不同?

(学生利用镊子、放大镜观察,教师进行指导)

生:有了根、茎、叶,个儿小。

师:为什么有了根、茎、叶的苔藓,比起藻类植物来反而长得更加矮小呢?

生(猜测):营养不良,根、茎、叶原始,低等。

师:要想找到真正原因,我们还得看得更仔细些,再和常见的植物对比一下。

(有的学生急于知道答案,开始翻书;还有的在互相讨论)

师:从幻灯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苔藓已经有了“根”,左侧是我们常见的青草的根,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分析)

师:苔藓的“根”非常简单,没有输导组织,这样的根被称作假根,不能有效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起到支持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展现放大镜下的对比图片)

师:右侧图片是苔藓的茎,左侧是大叶黄杨,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冬青的茎,大家比较一下。

生:苔藓的茎和根一样,显得很弱;大叶黄杨茎中空,有管道,苔藓没有。

师:大叶黄杨的茎中存在输导组织,而苔藓的茎没有,后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非常弱。

(展示另一张对比图片)

师:再看这张幻灯片上,右侧是苔藓的叶片,左侧是我们常见的树叶,大家比较一下。

生:苔藓的叶片非常薄,都能透过光去;树叶很绿,苔藓叶片就差很多。

师:看到苔藓的叶片,我们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最贴切啊?

生:薄如蝉翼。

师(讲解):这是因为苔藓的叶片仅由一层细胞构成,这么单薄的叶片,也就决定了苔藓很容易散失掉宝贵的水分。

师:现在,大家能说出苔藓之所以长得矮小的原因了吗?

生:根、茎没有输导组织,不能快速、有效地吸收和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叶片单薄,容易失去水分。

师(追问):如果要你去寻找苔藓标本,你会去什么样的地方?

生:阴湿的地方。

师(追问):如果某个地区污染比较严重,还能见到大片的苔藓植物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苔藓叶片仅有一层细胞,有害物质能够从两面侵入,造成严重危害,使苔藓死亡。

师(追问):大家想一想,我们能够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性做什么呢?

生:用来监测环境质量。

(3)蕨类植物

师:现在登场的是这3类植物中的“姚明”,个子最高的蕨类植物。(板书)

师:常见的蕨类植物有肾蕨、铁线蕨、巢蕨、卷柏、贯众、桫椤等。老师这里有4盆铁线蕨和巢蕨,大家传看一下。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苔藓植物长得矮的原因,大家能猜到为什么蕨类植物长得高吗?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

师:蕨类植物之所以长得高大,就是因为它们不仅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都具有输导组织。

师(讲解):并非所有蕨类植物都很高大,且大型海藻可达数百米长。

师:虽然蕨类植物有了输导组织,但是与左图中高等植物比较,仍显得比较简单。这说明,它们的吸收和运输系统仍然不够完善。大家想一想,蕨类植物适宜生存在什么环境中呢?

生:潮湿的环境。

4.归纳总结,情感渗透

师:在托盘的上、下方,分别放有蕨类植物“贯众”和种子植物“大叶黄杨”的叶片,请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有何不同。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

生:大叶黄杨叶片厚,贯众叶片比较薄;贯众叶片背面有“小疙瘩”,大叶黄杨没有。

师(讲解):贯众的叶片背面有许多褐色的斑块突起,这叫做孢子囊,里面存有许多孢子。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大多不结种子,而是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为了与种子植物区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

师:无论哪一类植物,它们在生物圈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家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说一说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生:某些种类可以吃,2亿年前的蕨类植物形成了现在的煤炭……

师(小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师:这3大类植物的作用,还有很多我们并不知道,这就有赖于同学们今后去更多地开发和保护这些绿色植物,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5.拓展创新,规律探究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3大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大家有什么发现?对比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大家又会有哪些发现?

生: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

师(小结):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经过漫长的年代,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

师:通过前面的讲解,大家再来看图片卡,能够顺利地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了吗?

(学生踊跃回答)

6.监测反馈,引导发展

学生课外探究参考课题:课后设计一个“调查某社区(单位)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活动方案,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并提交过程材料。

八、教学反思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是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应用的实践性活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基于以上理念,教师进行了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

本节课内容包括: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3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核心知识点进行教学,就很容易使这堂课成为一节纯粹的生物学知识介绍,又重新走上了“满堂灌”的传统教法上。这样,无论是老师、学生,都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为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教师大胆采用了全新的教学方式。

1.课前开展调查活动

在课前,教师安排了相应的植物调查活动。在生物课代表的帮助下,将全班同学分为4个学习小组,各组安排了组长(联络员)。同时下发“家长信”,寻求广大学生家长的帮助,保证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

2.课上进行比较探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几类植物的形态特征,通过查找资料,来判断这些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从而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通过分组讨论、表达交流、资料分享、探究实验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等都得到提高。同时,在分组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这节课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上课前建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幻灯片,并尽量采集一些标本回来,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课堂上采用边观察边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好处是:①促进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判断。②锻炼学生语言归纳及表达能力。③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他们学习兴趣及自信心的增强。

3.课后引导知识深入

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教师对这3种植物的特征进行系统小结,归纳明确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之后进行情感渗透,使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重要的成员,我们要更多地了解它们,从而更好地保护它们。同时,给出课外探究参考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将所学知识引向深入,既有利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思考、回顾,又有利于后面知识的学习。

总的来说,这节课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锻炼了一定的能力。无论从知识与能力,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植物种子的萌发》教学反思 篇9

为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我将教学内容总结为“两点四动”。“两点”指两个知识点;“四动”指四个活动。由教师指导学生的活动来落实“种子的结构”和“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两个知识点。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认知能力和探究能力有限以及老师教学水平有限等因素,造成教学过程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完美,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总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本节课的内容有静态的种子的结构,更有动态的种子的萌发,怎样使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动”“静”的有效结合,并能收到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以及情商的良好教学效果,是我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要发动学生,使学生全面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前、课中、课后的活动中来,使学生体验探究的魅力,享受学习生物的乐趣。

一、课前

以小组为单位,有小组长带领收集植物种子或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植物种子多种多样的,具有不同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启发学生思考,种子共有的结构是什么。此为活动一:种子家族大聚会

二、课中

学生活动二:种子结构大比拼

1、指导学生对照课本图5-1,按照教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辨认大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并能说出其结构名称,推测其功能。

2、观察种子的结构要选用较大的种子,如大豆、豌豆、玉米,这样不但便于观察,而且这些还是常见的农作物,便于收集。在观察前要浸软,否则不易解剖,每个学生2粒不同的种子,对比观察。玉米用煮熟的嫩玉米效果更好。

3、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发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保持实验桌整洁的习惯。

4、实验时教会学生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种皮种脐以及种皮的韧性),再观察内部结构。

5、强调观察的顺序以及每一步观察到的结构有何功能。

6、列表比较大豆、玉米等种子的结构,“大比拼”之后才发现种子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都由种皮和胚组成,有些植物的种子还有贮藏营养的胚乳,同时还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学生活动三:种子萌发谁做主

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先预设情景,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可提前将小麦种子进行处理,分别放在锥形瓶内。瓶(1):干种子 ;瓶(2):注满水;瓶(3)萌发的种子。让学生观察瓶内种子的萌发情况:(1)(2)瓶内种子不萌发,(3)瓶内种子萌发了。思考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什么?

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8页“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一节的内容,使学生温习探究的基本过程,教师特别强调“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对于确定变量、设置对照试验的意义一定要使学生明确。由此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交流,以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氧气)和温度、阳光、土壤等某一个条件为变量进行探究。

小组展示:

李艳艳组提出的问题:如果没有水,种子能萌发吗? 作出的.假设:如果没有水,种子不能萌发吗?老师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提醒学生将否定问句改为肯定问句就好了。

对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的实验,如何设置对照组“缺氧”的环境?有的学生说将瓶塞盖上。这样可行吗?瓶内还有空气呀?如何办?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学生中有聪明人。办法1,将瓶内注满水,凉开水最好;办法2,蜡烛在瓶内燃烧,将瓶内氧气耗尽。

思维的碰撞是美好的,是灵感的闪现,是激情的飞跃,是兴奋,是提升。

三、课后

学生活动四:种子萌发看看看

种子萌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让看到这一过程呢?要求学生观察时间需要1周时间,并且还需要每天定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等。

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完成后,继续让学生连续观察在透明玻璃瓶内的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用影像记录下来。萌发后种子对于观察根尖的结构和根的生长、植物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黄化苗和正常苗生长条件的比较、植物的无土栽培以及观察植物的呼吸作用等储备好了物质条件。如果将幼苗移栽到土壤中,让学生持续观察幼苗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那将对学生开展和总结探究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和协作精神以及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极为有利。

学生亲身参与,不但兴致高涨,还能发现研究型人才。田朝洋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探究小麦根在白天还是晚上生长得快。

他问:老师,如何开展探究?

我说: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进行。

他说:我明白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运用。以理论指导实践得以很好的诠释。)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反思 篇10

教后记:

改变教参上的要求,先让学生在校园里观察,然后再比较植物局部的多样性。根据三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有限,我觉得先在教室里指导观察植物的茎、叶、花等是有必要的,然后学生再自行出去观察比较好。避免了学生的无序和不知所措。观察得有针对性,记录得更详实有条理。

表格的设计里我也只要求学生观察两种,校园的植物很多,但靠课上几分钟是不够的,太多就容易流于形式,浮在表面。所以选择两种既有比较性又有针对性。关键是让他们掌握观察的方法和观察的细致。而对于全班同学来说,加在一起,观察到的植物就远不止两种了……

反思让你的课堂更美丽 篇11

高三的一节文言实词推断课上老师把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中的向解释为以前,课后交流的时候就有了争议,笔者认为应把向吾不为斯役里的向解释为假使,因为捕蛇者以前就是为斯役。也有人说假使是根据整个语境而做的意译。向本就有假使的含义,如《三戒·黔之驴》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不该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应该去繁就简,岂不简单明了。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这段文字出自苏教版必修五《渔父》一课,鼓枻课下注释是敲打船桨。枻,船桨。鼓枻而去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这里强调的是渔父离去的方式。

一生却提出问题说渔父敲打船桨船儿又怎么离去呢,一时竟让我无语对答,仔细想来学生的疑问也不无道理,如若给学生解释说渔父一手敲打船桨,一手划桨,又太牵强,手忙脚乱,虽歌也不成趣啊,又怎么去表现渔父的,高蹈遁世的洒脱情怀,强调这样的离去方式意义何在。课后我查阅的古汉语常用字词典才找到合理的解释,如苏轼《石钟山记》:“微风鼓浪,水石相搏。”鼓是挥动的意思,《战国策?韩策二》:“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解释为敲着刀不就闹笑话了吗,由此看来鼓枻而去,解释为划着桨离去才最合适。

听了一堂《我与地坛》第二课时的教学,授教的是一位女教师,课前播放了满文军的懂你,有些学生的眼角已经湿润了,课上老师又问了学生,“读完这段文字的感受?”学生的回答都是感动,再问为什么感动?答曰:“为母亲隐忍着痛苦为儿子默默付出而感动。”于是第二部分的内容就被定位为母爱的伟大,当然老师用这堂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无可厚非的,这段文字也的确让人感动,每当我读到这里都会唤起内心最忧伤的记忆。但反观文本总觉得有所缺失,老师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性把握,割裂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联系,让学生感性的泪水淹没了理性的认知,这样以来作者在第一部分提出的怎样活的问题就成了无解之谜,如果把两部分联系起来看,事实上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解答第一部分的怎样活的问题,史铁生要告诉读者的是,他想明白了要像母亲那样勇敢的面对苦难,坚强的活下去,做生命的强者。

《琵琶行》一文的教学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老师给学生补充了人物出场的三种方式,一:开门见山;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说琵琶女是内心羞涩。还创设情境说男女有别,白居易又深夜造访。一位有舞台经验的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琵琶女是来自京城长安的一名歌妓,有着多年的舞台经验,而且弹奏琵琶的技法高超,她真的会羞涩吗?细推敲来,说琵琶女内心羞涩还真为不妥,纵观全文琵琶女虽然色艺双绝,然世人欣赏的是她的美色,而今年老色衰,飘零憔悴,应是长期被冷落,内心的抑郁不平,知音难觅的心灰意冷,从此不愿面世的苦涩心理。此中情境不经反思,又如何体会得来。

《美丽的植物园》教学反思 篇12

1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中, 必须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将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学观念, 必须实现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改变, 并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新观念为课堂改革的动力。同时, 要改变以考试检查作为学习目的的旧观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 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首先向学生阐明其教学理念以及教育思想, 要从突出能力培养和个人学习出发来制定教学目标;其次, 要从社会角度和社会责任出发, 阐述《植物及植物生理学》这门课程对于园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性, 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全面认识;再次, 介绍教学管理方式、实验室开放制度、社会实践活动等, 以充分发挥学生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断改革教学内容

调查显示, 一直以来我国对园艺专业学生的教学往往是在不开设植物生物化学的情况下学习植物生理学, 从而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植物及植物生理学》这门课程的难度。因此, 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改革教学内容, 要以植物生理学为主体, 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物化学内容, 实现知识相互补充。与此同时, 加强适用性教学, 精简理论知识内容,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为, 《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是很强的, 过分地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实践技能的培训将会使课程教学陷入畸形发展模式, 难以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述有机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时, 可以适当地增加四大类有机物质代谢的内容;分析植物的矿质营养与农作物的施肥技术, 农作物的合理密植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理想株型育种相关知识;植物的发育、生长、生殖、衰老与水稻光敏感核不育育种, 植物的逆境生理与环境保护和绿色食品的生产等有机地相连接,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从而切实地提高园艺专业学生的技能。

3 改变教学评价模式

闭卷考试的教学评价模式长期以来都在我国教学评价中占有重要作用, 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由于具有知识性特点, 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 但其最终也成了学科体系的传统标志。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尽管每个学校都在努力增加实验实习学时数, 加强实践性教学, 并制定与学校发展相一致的评价体系, 但这些收效甚微, 终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局面。因此, 这就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教学评价模式的运用, 将评价《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并引入能力教学模式, 将技能考核作为教学评价方式, 又显然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具有强烈的技能性特点, 更适合于园艺专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地将技能考核列入评价体系, 并将评价体系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个等级级, 同时, 将“良好”等级视为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认可的期望成绩, 也是教师在教学规划中的目标。以技能作为考核重点的评价体系主要有如下优点: (1) 顺应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 (2) 考核具有较强的岗位能力特点, 以技能培养为出发点; (3) 组织教学灵活, 程序性强、时效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专业技能人才缺口逐步增大。因此, 在园艺专业的《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中, 必须以社会的需求为动力,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引进新的教学理念,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 以便于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 才能切实地提高园艺专业的《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质量。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化, 人们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教学模式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园艺专业的《植物及植物生理》的教学也不例外。作为园林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的必修课程——《植物及植物生理》, 进一步探讨其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是对园艺专业的《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现状进行相关阐述,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园艺专业,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江月玲.植物生理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2)

美丽的天空教学反思 篇13

东风小学

吕立波

《美丽的天空》一课教学设计主要是强调让学生用写实或幻想的手法完成一件美丽的天空剪贴画或绘画作品。

既然是幻想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孩子们平时看到的简易天空例如: 在许多人眼中天空一直是蓝色的,学生更是如此。其实天空的颜色会随着气候、时间等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颜色。在教学中,我通过展示表现不同色彩的天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些颜色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天空在什么情况下还会变成什么颜色。通过这些分析,学生的思维活跃了。

我又把装扮有不同的物体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告诉他们美丽的天空可以用不同的物体进行装扮,例如书上的康定斯基的《蓝天》非常的生动,色彩非常艳丽,有许多奇特的形状,学生通过分析很快就知道了运用想象力。

作业中表现出来的天空色彩丰富多彩,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但同时也发现许多学生色彩搭配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画面上一种色调频繁运用,还有就是有的学生没有上色的习惯。

一部分同学手工上倾向于剪而撕的很少,虽然作品上工整但是缺乏自然感。

一年级孩子在美术教育上应倾向于自然以及自我想象力的发挥,不应该局限太多

上一篇:中国十大经典酒类广告一览下一篇:服装厂顶岗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