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植物教学反思

2024-05-10

藻类植物教学反思(精选8篇)

藻类植物教学反思 篇1

做得好的地方:

教学目标明确,课前准备充分,学生观察材料比较丰富;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师生氛围融洽;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参与面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足之处: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不够及时、时间的分配上不够合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课堂小结不够全面等等。另因这部分内容时间安排不合适,室外温度太低,课前未能亲自带领学生到野外环境观察、采集这类植物,这也是一大遗憾。若能带他们就近观察、采集藻类植物,让每位学生亲眼目睹这些植物在我们周围环境的生长状况、生存环境。这样上起课来更有说服力。

有待探讨的问题:

1、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时,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指导

2、当学生讨论和发言偏离主题时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回归主题

3、如何更好进行课堂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应该怎样给予评价

藻类植物教学反思 篇2

1.知识与技能。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3)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和问题的讨论, 逐步提高分析实验、评价实验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 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 提高科学素养, 端正科学研究的态度和形成勇于探索精神, 拓展知识视野;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因的解释, 能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能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能养成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解释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教学方法

1.教师的启发式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

2.教师多媒体展示与学生板书、提问等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用具

“生长素的发现”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提出课题。

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生物体随时都在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 这些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又能对外界刺激变化做出非常精确的反应:向日葵的幼茎随着太阳转动, 植物的幼苗破土而出, 秋天的树叶随风飘落。这些都依靠生物体自身的调节作用。那么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是什么?

教师活动1:展示向光性图片引课。

学生活动1:指出向光现象的特点, 思考: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 归纳发现。

教师活动2:许多人可能对植物向光性的现象熟视无睹, 但正是对向光性的研究, 引导人们揭示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 发现了第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

简介 (多媒体) 在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从1880年至1934年, 前后经过五十四年的研究, 最终发现了生长素。我们不仅要理解科学家的科学方法、实验过程和逻辑思维特点, 更要有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毅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学生活动2:自学课本P46-47

今天我们不局限于课本, 以实验设计的形式, 一起来探究一下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知识点一:生长素五大发现实验

(一) 达尔文实验

实验1: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 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2:切去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既不生长, 又不弯曲。

实验3: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4: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 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教师活动3:设问:

(1) 1组和2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胚芽鞘的向光生长和尖端有关。

(2) 1组和3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

(3) 3组和4组对照能得到什么“推测”?更充分说明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课堂活动1:

如何确定以上“推测”的正确性?我们通过科学实验进行论证。

回顾必修1——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确定实验题目→分析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 →预测实验结果→观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尤其是“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提示:通过达尔文4组实验现象设置合适的探究题目, 注意自变量的选择。

学生活动3:设计“实验报告” (由学生补充完成。)

植物向光性探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过程: (强调变量的设置)

四、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论:

教师活动4:提出3个探究实验题目, 由学生分组完成。

☆探究实验一

题目: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

变量:有无单侧光的照射

实验材料:完整胚芽鞘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能对单侧光刺激做出反应。

提出问题:胚芽鞘能对光刺激做出反应, 向光弯曲与胚芽鞘哪个部位有关?

如何证明?——探究实验二

☆探究实验二

题目:探究与胚芽鞘向光弯曲有关的部位。

变量:有无胚芽鞘尖端

实验材料:胚芽鞘、刀片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

提出问题: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单侧光对植物的哪一部位起作用?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是尖端还是尖端下方?

如何证明?——探究实验三

☆探究实验三

题目: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

变量:锡箔片罩盖部位分别为胚芽鞘尖端或胚芽鞘尖端下方

实验材料:完整胚芽鞘、锡箔帽 (其余略)

预期结果、实验结果、分析结论 (略)

结论:胚芽鞘的生长与弯曲与尖端有关, 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学生活动4:和老师一起尝试设计实验, 初步体会变量的确定及实验过程的分析。

(教师点评上述实验中用了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通常只能有一个变量, 如果实验结果不同, 就说明是由这一变量引起的, 这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5:提问:尖端感光, 尖端下方弯曲生长, 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在单侧光照射下对胚芽鞘尖端下方的部分产生某种影响。

达尔文之后, 科学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学生活动5:自学教材, 理解分析。

(二) 詹森实验

结论:该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且能透过琼脂传递到下部。

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方。

思路分析:

借助达尔文实验思路 (尖端及尖端下方) 将胚芽鞘“尖端”及“尖端下方”用琼脂隔开。考查尖端与尖端下方物质运输的联系。

(三) 拜尔实验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面一段分布不均造成的。

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下方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思路分析:

无单侧光刺激下, 尖端放在切面一侧造成生长素在尖端下方分布不均, 也出现弯曲生长现象。

说明:尖端放置在切面一侧相当于单侧光刺激。

总结:尖端通过产生的某种物质影响下部生长。

如果尖端确实通过产生某种物质来影响下部生长, 那么这种物质应该可以转移到另一种“物质”中, 从而使该“物质”具有与尖端同样的效应。——温特实验

(四) 温特实验

教师活动6: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 提问:如果实验就这样完成, 你是否有质疑?

学生活动6:讨论本实验目的:验证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物质引起的, 而不是由琼脂块本身引起的, 完善实验。

课堂活动2:

实验步骤:

1.取10个新鲜的胚芽鞘平均分为A、B两组, 切去尖端;准备两块大小相同的琼脂块M、N;

2.将切去的尖端置于琼脂块M上, N不做处理, 一段时间后, 把M、N各均分为5块, M放在A组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 N放在B组的一侧;

3.将两组胚芽鞘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 一段时间后, 观察两组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

预期结果:A组:朝向琼脂块对侧弯曲生长, B组:既不生长又不弯曲。

教师点评:本实验设计有两个关键:

(1) 如何验证尖端是否产生了某种物质, 实验处理应将尖端与下部分离;能否找到一种吸附该物质的基质, 该基质应该有相应的特点, 即吸附物质并向下运输。

(2) 强调生物实验的对照性原则。

结论:胚芽鞘顶端确实可以产生某种向下运输的并能引起胚芽鞘生长的物质。

思路分析:

设置对照实验, 对比尖端产生的“某物质”在不均匀分布条件下对生长是否有影响。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 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五) 郭葛实验

教师活动7: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1934年, 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 经过鉴定知道它叫吲哚乙酸。

直到1942年, 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并确认它就是IAA。生长素的发现, 是从研究植物向光性开始的, 通过几代科学家经过50多年的研究完成的。

学生活动7:总结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关键点

向光性

——→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尖端感受光刺激

——→尖端产生某种物质

——→分离鉴定这种物质

知识点二: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教师活动8:展示多媒体, 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活动8:归纳: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单侧光照射后, 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 造成向光弯曲。

课堂拓展:胚芽鞘向光性的另一种可能解释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用向日葵、萝卜等做向光性研究的时候, 对向光侧和背光侧的IAA浓度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结果发现两侧的IAA浓度基本相等。这样就无法用生长素的机理来解释向光性了, 另一种可能原因:在单侧光的刺激下, 生长抑制物 (可能是黄质醛) 在向光一侧积累, 导致向光侧生长受到抑制而背光侧生长正常, 引起向光性。

根据本节所学有关知识, 设计一个造型独特的盆景方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 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不可能短期完成, 需要一定的培养周期。在传统的教学中, 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默默地听, 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率低下,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我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 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现以下教学特点:

1.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教学过程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参与, 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提供部分实验材料, 并着重介绍第1次接触到的材料及用具, 使学生理解材料及用具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 由学生对比分析做出选择或由学生思考提出替代性实验材料 (如有的学生提出用盖玻片代替云母片) 。极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广阔性和独立性;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

2.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

在探究的过程中, 实验的分析假设有可能是正确的, 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假设是否正确应该用实验来证明而不能凭空臆测, 从中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

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思考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 设计了10多个实验, 从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意识。

藻类植物教学反思 篇3

人教版《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等3个课程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紧密结合新课程理念,以建构主义理论及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Gagne,R.M.)的“教学事件”理论为依据,参照华东师范大学皮连生教授的“六步三阶段”教学模型,安排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置悬疑激发兴趣”等6个教学环节,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逐步达到知识、能力等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讨论等活动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等获得直观认识。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制造有机物、为各种生物构建身体和进行生命活动提供物质与能量、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等方面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注意渗透对绿色植物的爱,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并转化为保护绿色植物的行动。

(2)学生情况:绿色植物中的种子植物是每位学生所熟悉的,但大家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等知识却知之甚少。另外,七年级学生还缺乏足够的生物学知识作为依托,因而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思考、实验探究,帮助学生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教学方式: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

(4)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教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比较综合、科学探究、合作交流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领悟各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和生活环境的了解,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2)对生物圈不同环境中分布有不同植物类型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卡、小托盘、镊子、剪刀、放大镜、新鲜水绵、墙藓、贯众、肾蕨、巢蕨、大叶黄杨标本。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请看屏幕,这是俄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经说过的一段话,请一位同学来朗读。

(学生朗读:绿色植物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取的光和热,不仅养育了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而且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

师:请大家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谈一谈你是如何来理解这段话的。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

师:之所以季米里亚捷夫给予绿色植物如此高的评价,就是因为它们在生物圈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了绿色植物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需要去更多地认识绿色植物,从而更好地保护他们。绿色植物的种类很多,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等特点,科学家把它们分为4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这节课我们一起先来认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板书课题)

2.设置悬疑,激发兴趣

师:在同学们手中的图片卡上,印有6种不同的植物,请大家仔细观察,给它们分分类,并说出理由。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分析)

师:大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都认为它们分别属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但是也有分歧,比如对5号植物的判断就不一致。另外,大家在分类时大多是凭着感觉走,还没有找到一个分类的依据。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对这3类植物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之后,看看能不能顺利地进行科学分类。现在,我们先来认识藻类植物。(板书)

3.表达交流,知识建构

(1)藻类植物

师:在大家面前托盘的左侧,放有一种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大家注意观察,说说它和我们日常见到的绿色植物有什么不同。

(学生利用镊子、放大镜观察,教师进行指导)

生:细丝状的结构,没有根、茎、叶。

师:没有了根、茎、叶,那么藻类植物该如何生活呢?它怎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又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呢?

生: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无机盐;它整个儿都是绿色的,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师(追问):如果全身都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那么它们一般会选择生活在哪里?

生:在水里。

师(小结):大多数藻类植物和水绵一样,生活在水里,只有少数生活在陆地阴湿的地方。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藻类植物所共有的特征。

(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各类水藻)

师:常见的藻类植物有水绵、空球藻等淡水藻类,还有海带、紫菜、裙带菜等海洋藻类。哪些是大家比较熟悉的?

生:经常吃的海带、紫菜。

(多媒体课件展示完整海带图片)

师:大家见过这样的海带吗?还有旁边的这两种海藻,看到它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个别,小声):藻类不也都有根、茎、叶啊。

师(讲解):实际上,这并不是海带真的有了根、茎、叶。类似根的部位,实际上是帮助海带固定在海底岩石上的结构,叫固着器;类似茎的部位,只是一个柄状结构,和所谓的叶片一样,都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起到运输养料的功能。

师(小结):刚才大家被海带的外表迷惑了,这告诉我们,观察不能够只停留在表面,应该由表及里,通过结构去认识功能,这样的结论才有可能站得住脚。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些多细胞的藻类植物,其实藻类植物中有很多仅有一个细胞构成的,被称作单细胞藻类,比如淡水中的衣藻、海洋中的金藻。

(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

(2)苔藓植物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生活在水中的藻类植物,现在请大家把视线从水中转向陆地,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类看似不起眼、却也非常重要的植物,它们就是苔藓植物。(板书)

师: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泥炭藓、地钱、真藓等。在托盘的右侧,就放有一些苔藓植物。大家注意观察,它们和刚才看到的藻类植物有什么不同?

(学生利用镊子、放大镜观察,教师进行指导)

生:有了根、茎、叶,个儿小。

师:为什么有了根、茎、叶的苔藓,比起藻类植物来反而长得更加矮小呢?

生(猜测):营养不良,根、茎、叶原始,低等。

师:要想找到真正原因,我们还得看得更仔细些,再和常见的植物对比一下。

(有的学生急于知道答案,开始翻书;还有的在互相讨论)

师:从幻灯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苔藓已经有了“根”,左侧是我们常见的青草的根,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分析)

师:苔藓的“根”非常简单,没有输导组织,这样的根被称作假根,不能有效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起到支持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展现放大镜下的对比图片)

师:右侧图片是苔藓的茎,左侧是大叶黄杨,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冬青的茎,大家比较一下。

生:苔藓的茎和根一样,显得很弱;大叶黄杨茎中空,有管道,苔藓没有。

师:大叶黄杨的茎中存在输导组织,而苔藓的茎没有,后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非常弱。

(展示另一张对比图片)

师:再看这张幻灯片上,右侧是苔藓的叶片,左侧是我们常见的树叶,大家比较一下。

生:苔藓的叶片非常薄,都能透过光去;树叶很绿,苔藓叶片就差很多。

师:看到苔藓的叶片,我们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最贴切啊?

生:薄如蝉翼。

师(讲解):这是因为苔藓的叶片仅由一层细胞构成,这么单薄的叶片,也就决定了苔藓很容易散失掉宝贵的水分。

师:现在,大家能说出苔藓之所以长得矮小的原因了吗?

生:根、茎没有输导组织,不能快速、有效地吸收和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叶片单薄,容易失去水分。

师(追问):如果要你去寻找苔藓标本,你会去什么样的地方?

生:阴湿的地方。

师(追问):如果某个地区污染比较严重,还能见到大片的苔藓植物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苔藓叶片仅有一层细胞,有害物质能够从两面侵入,造成严重危害,使苔藓死亡。

师(追问):大家想一想,我们能够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性做什么呢?

生:用来监测环境质量。

(3)蕨类植物

师:现在登场的是这3类植物中的“姚明”,个子最高的蕨类植物。(板书)

师:常见的蕨类植物有肾蕨、铁线蕨、巢蕨、卷柏、贯众、桫椤等。老师这里有4盆铁线蕨和巢蕨,大家传看一下。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苔藓植物长得矮的原因,大家能猜到为什么蕨类植物长得高吗?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

师:蕨类植物之所以长得高大,就是因为它们不仅有了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都具有输导组织。

师(讲解):并非所有蕨类植物都很高大,且大型海藻可达数百米长。

师:虽然蕨类植物有了输导组织,但是与左图中高等植物比较,仍显得比较简单。这说明,它们的吸收和运输系统仍然不够完善。大家想一想,蕨类植物适宜生存在什么环境中呢?

生:潮湿的环境。

4.归纳总结,情感渗透

师:在托盘的上、下方,分别放有蕨类植物“贯众”和种子植物“大叶黄杨”的叶片,请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有何不同。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

生:大叶黄杨叶片厚,贯众叶片比较薄;贯众叶片背面有“小疙瘩”,大叶黄杨没有。

师(讲解):贯众的叶片背面有许多褐色的斑块突起,这叫做孢子囊,里面存有许多孢子。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大多不结种子,而是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为了与种子植物区分,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

师:无论哪一类植物,它们在生物圈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家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说一说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生:某些种类可以吃,2亿年前的蕨类植物形成了现在的煤炭……

师(小结):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师:这3大类植物的作用,还有很多我们并不知道,这就有赖于同学们今后去更多地开发和保护这些绿色植物,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5.拓展创新,规律探究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3大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大家有什么发现?对比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大家又会有哪些发现?

生: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

师(小结):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经过漫长的年代,植物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

师:通过前面的讲解,大家再来看图片卡,能够顺利地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了吗?

(学生踊跃回答)

6.监测反馈,引导发展

学生课外探究参考课题:课后设计一个“调查某社区(单位)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活动方案,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并提交过程材料。

八、教学反思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是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综合应用的实践性活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基于以上理念,教师进行了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

本节课内容包括: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3个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核心知识点进行教学,就很容易使这堂课成为一节纯粹的生物学知识介绍,又重新走上了“满堂灌”的传统教法上。这样,无论是老师、学生,都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为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教师大胆采用了全新的教学方式。

1.课前开展调查活动

在课前,教师安排了相应的植物调查活动。在生物课代表的帮助下,将全班同学分为4个学习小组,各组安排了组长(联络员)。同时下发“家长信”,寻求广大学生家长的帮助,保证学生外出活动的安全。

2.课上进行比较探究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几类植物的形态特征,通过查找资料,来判断这些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从而掌握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通过分组讨论、表达交流、资料分享、探究实验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等都得到提高。同时,在分组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这节课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上课前建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幻灯片,并尽量采集一些标本回来,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介绍。课堂上采用边观察边比较、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好处是:①促进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判断。②锻炼学生语言归纳及表达能力。③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他们学习兴趣及自信心的增强。

3.课后引导知识深入

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教师对这3种植物的特征进行系统小结,归纳明确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之后进行情感渗透,使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重要的成员,我们要更多地了解它们,从而更好地保护它们。同时,给出课外探究参考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将所学知识引向深入,既有利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思考、回顾,又有利于后面知识的学习。

总的来说,这节课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掌握了一些学习的方法,锻炼了一定的能力。无论从知识与能力,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植物教学反思 篇4

教学内容分析:在前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孢子植物基础上再来学习“种子植物”,对种子植物的理解和认识更加容易,而且为后面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节知识点清晰,学生亲身体会种子植物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后代。()本节重点是植物种子的结构及种子植物的分类,要用观察的方法让掌握种子的结构,再结合种子的结构阐明种子植物的分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观察实验和多媒体等手段,紧扣课程标准,突出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认真观察、思考、讨论和探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不断升华。

这一节课让我有很大的收获,发现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

1、从整体上来看,这一课达到新课程标准和课标的预期目标。

2、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观察法识别种子植物,课堂上能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解剖、理解本节课中的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安排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种子结构,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描述、归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之更有信心解决问题。

3、使用多媒体课件,使这一课的信息直观,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愉悦的学习的环境。

不足之处:

1、在观察单子叶植物的内部结构时解剖难度对于初中生来说较大,种子各部位的结构区分不明显,只能借助教材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如:种皮与胚乳剥离难度大,不利观察。改进措施:用煮熟的玉米种子代替新鲜的玉米种子,就很容易将果皮和种皮与胚乳完整分离利于观察。

2、滴加碘液过程中颜色反应不是出现蓝色,而是偏紫色,原因可能为碘液不纯,正在思考。

《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篇5

谢里庄小学李杰《植物的叶》是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捡树叶、研究树叶来发现叶子具有相同的结构;再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最后从人的一生对比叶子的一生,从一条枝叶的叶子变化过程中得到叶子具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课上,我给每位学生分发各种各样的叶子,以便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为了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我给同学们预设问题进行讨论:

1、你们小组一共捡到了几片叶子?

2、一共有几种树叶?

3、观察他们有什么异同。很多同学都能从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作为叶子分类的依据,为了使学生更为清楚的探究出只有形状相同的叶子才是同一种树叶,我通过课件放映银杏树叶的图片,使孩子们真正体会了这一知识点。

在讲解植物的叶的结构时,我通过联想手臂,通过手臂使孩子们掌握叶子是由叶片、叶脉、叶柄三部分组成。手臂的展示,激发了孩子强烈的积极性,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在教学三个知识点时,我为了让同学们判断一根枝条上不同位置的叶子的生长状态时,引入人的一生,通过课件展示了人经历了从婴儿、少年、成年、老年和死亡的生命历程,通过对比学习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思考,进而分辨出叶芽、小叶片、嫩叶等。对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小动物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同学们很容易地理解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在此环节教学中,我还强调了竹子、松树等不落叶植物的叶子,虽然它们不落叶,但它们也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

美术《植物写生》教学反思 篇6

在绘画的技法表现中,引导学生尝试了多种表现方法,如:线描、蜡笔刮画等方法,其中线描的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线表现了画面的主体,用疏密有序的线装饰了植物,画面的独特技法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本课课堂气氛活跃,作业效果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多项力,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本课课前我注意引导学生们观察我们身边的艺术,多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在平日里看到的有趣的事物,让他们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美的韵律给生活带来的装点……尽管有时,在孩子们的作品中,我们会看到一些似象非象的东西,甚至有的“自己”才能读懂,但是,但学生们在活动中真的堆叠着无限的快乐与满足……

藻类植物教学反思 篇7

植物季相变化给大地穿上一件五彩斑斓的“外衣”, 这件“外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不但美化环境, 同时净化了严重污染的空气。因此, 园林设计对植物配置设计越来越重视, 《观赏植物学》、《植物造景》、《植物种植设计》等课程已经成为环境设计、城建、园林等专业的必修课。从国外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了解到, 一些发达国家景观专业的植物课程开设时间早, 尤其欧美一些国家的景观设计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几乎都开设有植物相关课, 且课程名称多样, 内容丰富[1]。

但对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认知植物, 学生时常感到有些困惑, 往往不知道从何处入手。笔者通过多年的《观赏植物学》教学, 总结出该课程的难点是认识植物较困难, 而且植物应用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植物识别, 另外, 学生们认为只有能认识植物才是专业学得不错, 而且大部分同学看见一个不知道的植物就诚惶诚恐,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在此将着重探讨教学中植物识别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2 植物识别的方式、方法

认识植物、了解植物是植物配置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识别植物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要找到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不容易。针对建筑、景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感性认识能力的特点, 主要以刺激感官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方式来进行植物的识别, 学生一般对形态、色彩、气味、质感、声音等具有物质特性的具体状态比较敏感[2]。

2.1 视觉

视觉是人们认识植物的第一感官。人最先接受的信息是植物的外形特征。因此, 刚开始了解植物首先应从植物的名称及整体外形着手。根据一般建筑、景观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专业要求, 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即乔、灌、草或常绿、半落叶、落叶以及针叶、阔叶等进行划分, 基本掌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季相特征, 能在设计图纸上准确表达植物名称和设计意图是最关键的。一般从以下几方面了解植物。

2.1.1 植物类型。

首先按照植物基本类型了解植物所属类别, 这是认识植物的关键, 也是后续植物识别的基础。

2.1.2 植物结构。

即组成植物的各个部位, 植物的结构是组成植物形态的基本要素, 也就是植物的根、茎 (杆) 、枝、叶、花、果, 让学生对个体植物有初步的形象认知。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结构特征, 了解了植物这些结构特征就基本上了解了植物基本的自然形态。

2.1.3 植物形状。

植物的基本形状包含结构特点, 是认识植物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植物的形状除了主体的树形姿态外还有植物的叶、花、果等也呈现出各自独有的形态特征。 (1) 树形。由树干和树冠组成, 在植物成年期就基本形成了其固有的外形特征。如乔木类的圆柱形、卵圆形、椭圆形、尖塔形、盘伞形;灌木类的密球形、丛生形、偃卧形、匍匐形等[3,4]。这些是植物呈现给环境的最直观形态, 也是植物造景的关键所在。枝干的纹理增强了枝干的表面特征, 其除了没有纹理的光滑树干外, 还有横纹、片裂纹、丝裂纹、纵裂纹、纵沟纹、长方裂纹、粗糙纹等。根据植物枝干的纹理大致区分出植物的所属范围, 再根据其他的特征, 如颜色和分枝状态等确定植物的品种。 (2) 叶形。自然界植物的叶形丰富多彩, 也最具有观赏性。植物的叶子有大、有小;有单叶、复叶;叶序有对生、有互生;还有叶脉、叶缘的不同纹理等。叶的形状最为丰富, 有针形 (松) 、条形 (柳) 、卵形 (女贞) 、掌状形 (梧桐) 、椭圆形 (柿) 、心形 (紫荆) 等, 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具有不同的观赏特性。 (3) 花形。园林植物的花朵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大小和花序。花形有蝶形、喇叭形、十字形、异形等。园林植物中花形比较小的是六月雪, 花形较大的有牡丹和广玉兰。不同的花序也影响了花的外形特征。 (4) 果形。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名称是以其果实的形状来命名的, 因许多植物的果实非常奇特比较容易记, 比如铜钱树的果实似铜钱;腊肠树的果实似香肠;秤砣树的果实似秤砣;紫珠的果实似紫色的珍珠圈;红豆杉的果实似红豆;其他的还有像元宝、耳朵等形状, 这些果实比较容易引人注意, 因此也较易分辨。

2.1.4 季相。

即植物的年周期, 也就是植物随着一年四季更迭发生的变化。季相特征表现最明显的是落叶和半落叶植物。一般主要了解植物的季相物候特征即植物的常绿、落叶、半落叶特征。了解植物的季相, 可增加对植物的辨别, 同时也有利于植物造景的构思。植物的季相是植物造景的关键。

2.1.5 色彩。

园林植物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 枝干、叶、花、果等都有其不同的色彩。 (1) 枝干色。植物的枝干颜色一般不为人们注意, 这是因为枝干的色彩一般都呈黑、褐、灰等色, 颜色不是很鲜艳。但也有些颜色比较明艳, 如白皮松、悬铃木、梧桐、白桦树、红瑞木的颜色等。这样植物往往会成为植物造景的特殊材料。 (2) 叶色。植物的色彩基本上体现在叶子上, 叶色往往是人们认识植物色彩的关键。叶色除了本身固有的色彩特点以外, 有的植物叶色还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发生改变。绿色是植物的基本颜色, 但也有不同程度之分, 有嫩绿、浅绿、鲜绿、浓绿、黄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等。 (3) 花色。植物的花色是主要的观赏要素, 千变万化的花色通常用色系来划分, 一般将其大致划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白色系等。但这些色系的色彩不是完全单一的, 可能会有纯度或明度上的差异, 如红色就有粉红、大红、桃红等, 而且同一品种也会有不同的颜色, 比如月季就有红、黄、粉、白等颜色;还有的花不是纯色而是由2种以上的颜色构成, 如三色堇虽然有纯色的, 但大多数是由3种颜色组成。

2.1.6 生命周期。

植物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体, 也有其生长与衰亡的变化周期, 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更新期。植物生长到一定的年龄才能成熟开花结果, 树形也会随着年龄的生长逐渐长高、丰满, 过了壮年期后, 树的冠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稀疏最终衰亡。这些特征会使景观发生变化影响最初景观设计的效果。有些乔木衰亡的过程较漫长, 部分生长速度较慢的树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可以有助于对植物景观设计做长远的设想, 以达到远期效果。

2.2 听觉

植物在外力作用下会发出引起人们情感变化的声音, 如松涛、万壑松风、听雨荷、雨打芭蕉、竹林听雨等, 这些都是描写植物在动力作用下的声响。这些声音往往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波动, 有触景生情的思绪涌现, 往往会启发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思绪。这些听觉感受既是记忆植物的一种方法, 也是营造景观环境气氛的手段之一。

2.3 味觉

通过味觉感受会增强对植物的认识程度, 植物的不同味道会刺激人类的记忆。最明显的是不同果树的果实, 也有些植物的叶子有独特的味道, 如薄荷叶就有清凉的味道, 这些植物自身独特的味道是识别植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2.4 嗅觉

自然界有些植物因带有其独特的气味, 可划分为芳香植物与特殊气味的植物, 气味可由树干、花、果等散发出。有的植物气味很特别, 如鱼腥草整个植株的气味都有鱼腥味, 而常被人类所利用的是一些芳香植物, 如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兰花等, 还有许多有芳香味的乔木、灌木, 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树 (松香) 、樟树 (樟脑) 、桂花、檀香、甜橙、核桃、花椒等, 灌木类中的玫瑰、栀子、含笑、茉莉等。这些植物的香味各异, 都会使人感到精神享受。芳香植物对园林景观的营造起点缀作用。在识别植物时了解了其不同的气味就可以基本认识植物的品种。

2.5 触觉

许多植物有刺、毛等附属物。这些附属物也有一定的观赏性, 也有的植物很光滑无任何毛刺感, 这些都是植物给人们的触觉感受。如构树叶面上有许多毛絮, 用手触碰的感觉是软绵绵的;广玉兰的叶片光滑, 有较强的光洁度。

总体来说, 通过不同感官来识别植物, 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之间有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植物的这些特征需反复记忆, 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实际的园林景观项目进行植物配置设计训练, 以达到认识植物、运用植物的目的。

3 加强植物识别的实践、实训教学

3.1 进行实地教学

在前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实地教学, 将学生带到植物品种丰富的校园或植物园中, 尤其是已经挂牌的植物园, 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生长在自然界中的个体植物特征, 对植物结构进行直观认知。不同的季节里植物的季相特征不是单纯孤立存在的, 在季节的更迭过程中植物会随着时间潜移默化地变化, 因此, 在了解每个季节的植物特征时, 需要有全局的观念[5], 要有“横向和纵向”的认识概念。所谓的“横向”是植物的季相变化, “纵向”即植物的自然生长变化, 这是认识植物的关键所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跟踪实际的园林项目, 参与选苗、移苗、栽苗、养护管理等整个过程, 全面了解植物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 从实践中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3.2 植物资料收集整理

在绘制、收集、查询植物资料时应同时对植物具体结构和特征进行手绘 (写生) 、拍照、记录, 并参考相关植物书籍资料, 利用网络资料查询, 加深对所学植物的认识, 让该植物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象。识别植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所以必须反复的进行眼、手、脑的综合运用, 加深对植物的记忆。

3.3 在不同季节设置认知实习周

认识植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在4年的本科学习中, 仅仅只有一学期的课程是不足以让学生对植物有深刻的认识。植物的生长除了时间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不同的季节里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因此, 该课程设置可在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将教学时间分散安排在第3~7学期之中的不同季节中, 每次课程时间在3周左右, 有利于对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季相特征进行识别。如课程开设时间是在春天, 学生往往只会对春天植物的长相或特征有所认识而忽略植物在其他季节的季相特征。完整的认识植物的季相特征对于景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6], 景观设计对植物的景观要求是一年四季的景观效果, 只突出某一个季节而忽略其他季节的景观效果是不完整也是不完善的设计。

4 小结

植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 以上是识别植物的几种最直接、最简捷的方法, 仅供植物学课程的教学参考。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争取最便捷、最有效地获得必要的植物知识。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3]朱均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5]周蕴薇.高职“观赏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25 (1) :67-68.

《种植我们的植物》教学随笔 篇8

《种植我们的植物》这一课的教学,我先从介绍凤仙花开始。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库”中有关凤仙花的资料,让他们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关于凤仙花的知识,让孩子们进一步去了解凤仙花。然后介绍凤仙花的播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花盆的底部为什么要有出水孔”“出水孔为什么要用瓦片盖住?瓦片怎样盖最好?”“为什么要浇适量的水?”等问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播种方法。课堂上孩子种下了好多植物种子,我大力发动学生,回家去观察课堂上种植的凤仙花等种子,等发芽了移到花盆里,希望人人都能培育出属于自己的凤仙花来,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对凤仙花及其他种子的萌发、生长、茎和叶的观察活动,如何开展下去呢?

观察凤仙花及其他种子的发芽是需要长时间的进行,三年级的孩子很难坚持下去,为了鼓励他们,我让他们把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通过微信传给我,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课堂上表扬积极上传图片和视频的同学,他们把发芽长高等一系列过程都发给我,有的孩子告诉我:“老师,我的凤仙花发芽了,我可高兴了!”“我的蚕豆长得可快了!”“老师,我的凤仙花长出一对小叶了,但是有点黄,怎么办呢?”“老师,我的小芽让我奶奶给扔了,呜呜!”“没事,孩子别哭,老师给你种子,你重新种吧!”“老师,谢谢你带领孩子们做这么有趣的实验。”看到孩子们这样重视、喜欢他们种植的植物,有这样高亢的学习热情,同时又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帮助,我好高兴!好欣慰!

课堂上我们还试着做一个这样的装置。学生对于种子发芽,到底是先长根还是先长茎和叶搞不清,大部分学生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肯定是先长茎和叶的,因为种子种在泥土中,他们看到的就是发芽。通过如下图这样的小实验他们清晰地观察到种子发芽先长根再长茎和叶,用透明杯子种植植物来观察根的生长,并且提醒学生“不同方向都放置种子”,根总是向下生长的。下面这几幅图片是学生发给我的,还有好多,每天接收回复孩子的信息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孩子们陪伴小苗生长,我陪伴孩子们这段学习生活,呵护他们的好奇心,解答他们的问题!感受着他们的开心兴奋和悲伤,真是个愉快的教和学的过程!

种子的生长是个动态过程,需要一个漫长观察的过程,这样记录就显得至关重要,拍出它们每个时期生长的样子,同时还需要文字、表格、画图等方式记录,这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并不容易,作为老师要提醒、督促、鼓励,采用这样多种灵活的方式,教学效果非常好,激发了孩子们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同时孩子们细心观察能力,坚持和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就是在这样的科学课中逐渐形成的!

参考文献:

[1]聂有礼.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6(8).

上一篇:洑水卫生院急诊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小结下一篇:“小班化”廉政教育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