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课程教学总结

2024-09-23

植物学课程教学总结(共8篇)

植物学课程教学总结 篇1

生物学学科课程与教学法的研究 的阶段性总结

宝鸡市金台区石油中学

生物学学科课程与教学法的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宝鸡市金台区石油中学

现在我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而广泛地开展了“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活动,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初见成效。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教育观念的确立、教育技术的掌握、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等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法已失去了它的市场,一个“自主、合作、探索”的教风与学风正在形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自主学习的时空渐趋拓宽,以此同时,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发展,教学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一、营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了满足学生这种需要,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的位置,服务者的地位。热情鼓励每个学生,实实在在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气氛,努力创设让作为主体的学生亲自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探索过程,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大胆提出问题、异议甚至批评、反驳;正确看待学生的插嘴和错答现象,多宽容、多鼓励、少指责,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这样,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待和鼓励中,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就会以探索者、研究者的心态进入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为创造性地学习埋下伏笔。

二、改变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1、扩大自主空间,改变学习地位。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改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个体发展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路,选择探究的主题和探究的方式。另外,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提供给学生不同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平台,在这个空间内,学生可以不受任何人的强行指令,他们可以自己提出学习任务,选择学习伙伴,考虑学习时间,设计学习过程,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发现、想法和结论说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共享。

2、提倡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意识。课堂教学过程,是若干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我们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巨大的磁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互补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与创新意识。

3、引导质疑问难,发展创新思维。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老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这不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三、课题研究的收获

1、形成了初步的经验,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通过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积累、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活动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2、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显,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主体是凸现的,个性是明显的,创新意识是勃发的;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成为自己生命活动的过程。

四、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中,我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严格要求,勇挑担子。把压力变为动力,努力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积极探索寻找出实验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我坚信只要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就会尽情地释放,我的课题实验目标将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

植物学课程教学总结 篇2

植物季相变化给大地穿上一件五彩斑斓的“外衣”, 这件“外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不但美化环境, 同时净化了严重污染的空气。因此, 园林设计对植物配置设计越来越重视, 《观赏植物学》、《植物造景》、《植物种植设计》等课程已经成为环境设计、城建、园林等专业的必修课。从国外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了解到, 一些发达国家景观专业的植物课程开设时间早, 尤其欧美一些国家的景观设计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几乎都开设有植物相关课, 且课程名称多样, 内容丰富[1]。

但对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认知植物, 学生时常感到有些困惑, 往往不知道从何处入手。笔者通过多年的《观赏植物学》教学, 总结出该课程的难点是认识植物较困难, 而且植物应用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植物识别, 另外, 学生们认为只有能认识植物才是专业学得不错, 而且大部分同学看见一个不知道的植物就诚惶诚恐, 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在此将着重探讨教学中植物识别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2 植物识别的方式、方法

认识植物、了解植物是植物配置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识别植物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要找到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不容易。针对建筑、景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感性认识能力的特点, 主要以刺激感官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方式来进行植物的识别, 学生一般对形态、色彩、气味、质感、声音等具有物质特性的具体状态比较敏感[2]。

2.1 视觉

视觉是人们认识植物的第一感官。人最先接受的信息是植物的外形特征。因此, 刚开始了解植物首先应从植物的名称及整体外形着手。根据一般建筑、景观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专业要求, 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即乔、灌、草或常绿、半落叶、落叶以及针叶、阔叶等进行划分, 基本掌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季相特征, 能在设计图纸上准确表达植物名称和设计意图是最关键的。一般从以下几方面了解植物。

2.1.1 植物类型。

首先按照植物基本类型了解植物所属类别, 这是认识植物的关键, 也是后续植物识别的基础。

2.1.2 植物结构。

即组成植物的各个部位, 植物的结构是组成植物形态的基本要素, 也就是植物的根、茎 (杆) 、枝、叶、花、果, 让学生对个体植物有初步的形象认知。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结构特征, 了解了植物这些结构特征就基本上了解了植物基本的自然形态。

2.1.3 植物形状。

植物的基本形状包含结构特点, 是认识植物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植物的形状除了主体的树形姿态外还有植物的叶、花、果等也呈现出各自独有的形态特征。 (1) 树形。由树干和树冠组成, 在植物成年期就基本形成了其固有的外形特征。如乔木类的圆柱形、卵圆形、椭圆形、尖塔形、盘伞形;灌木类的密球形、丛生形、偃卧形、匍匐形等[3,4]。这些是植物呈现给环境的最直观形态, 也是植物造景的关键所在。枝干的纹理增强了枝干的表面特征, 其除了没有纹理的光滑树干外, 还有横纹、片裂纹、丝裂纹、纵裂纹、纵沟纹、长方裂纹、粗糙纹等。根据植物枝干的纹理大致区分出植物的所属范围, 再根据其他的特征, 如颜色和分枝状态等确定植物的品种。 (2) 叶形。自然界植物的叶形丰富多彩, 也最具有观赏性。植物的叶子有大、有小;有单叶、复叶;叶序有对生、有互生;还有叶脉、叶缘的不同纹理等。叶的形状最为丰富, 有针形 (松) 、条形 (柳) 、卵形 (女贞) 、掌状形 (梧桐) 、椭圆形 (柿) 、心形 (紫荆) 等, 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具有不同的观赏特性。 (3) 花形。园林植物的花朵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大小和花序。花形有蝶形、喇叭形、十字形、异形等。园林植物中花形比较小的是六月雪, 花形较大的有牡丹和广玉兰。不同的花序也影响了花的外形特征。 (4) 果形。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名称是以其果实的形状来命名的, 因许多植物的果实非常奇特比较容易记, 比如铜钱树的果实似铜钱;腊肠树的果实似香肠;秤砣树的果实似秤砣;紫珠的果实似紫色的珍珠圈;红豆杉的果实似红豆;其他的还有像元宝、耳朵等形状, 这些果实比较容易引人注意, 因此也较易分辨。

2.1.4 季相。

即植物的年周期, 也就是植物随着一年四季更迭发生的变化。季相特征表现最明显的是落叶和半落叶植物。一般主要了解植物的季相物候特征即植物的常绿、落叶、半落叶特征。了解植物的季相, 可增加对植物的辨别, 同时也有利于植物造景的构思。植物的季相是植物造景的关键。

2.1.5 色彩。

园林植物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 枝干、叶、花、果等都有其不同的色彩。 (1) 枝干色。植物的枝干颜色一般不为人们注意, 这是因为枝干的色彩一般都呈黑、褐、灰等色, 颜色不是很鲜艳。但也有些颜色比较明艳, 如白皮松、悬铃木、梧桐、白桦树、红瑞木的颜色等。这样植物往往会成为植物造景的特殊材料。 (2) 叶色。植物的色彩基本上体现在叶子上, 叶色往往是人们认识植物色彩的关键。叶色除了本身固有的色彩特点以外, 有的植物叶色还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发生改变。绿色是植物的基本颜色, 但也有不同程度之分, 有嫩绿、浅绿、鲜绿、浓绿、黄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等。 (3) 花色。植物的花色是主要的观赏要素, 千变万化的花色通常用色系来划分, 一般将其大致划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白色系等。但这些色系的色彩不是完全单一的, 可能会有纯度或明度上的差异, 如红色就有粉红、大红、桃红等, 而且同一品种也会有不同的颜色, 比如月季就有红、黄、粉、白等颜色;还有的花不是纯色而是由2种以上的颜色构成, 如三色堇虽然有纯色的, 但大多数是由3种颜色组成。

2.1.6 生命周期。

植物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体, 也有其生长与衰亡的变化周期, 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更新期。植物生长到一定的年龄才能成熟开花结果, 树形也会随着年龄的生长逐渐长高、丰满, 过了壮年期后, 树的冠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稀疏最终衰亡。这些特征会使景观发生变化影响最初景观设计的效果。有些乔木衰亡的过程较漫长, 部分生长速度较慢的树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可以有助于对植物景观设计做长远的设想, 以达到远期效果。

2.2 听觉

植物在外力作用下会发出引起人们情感变化的声音, 如松涛、万壑松风、听雨荷、雨打芭蕉、竹林听雨等, 这些都是描写植物在动力作用下的声响。这些声音往往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波动, 有触景生情的思绪涌现, 往往会启发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思绪。这些听觉感受既是记忆植物的一种方法, 也是营造景观环境气氛的手段之一。

2.3 味觉

通过味觉感受会增强对植物的认识程度, 植物的不同味道会刺激人类的记忆。最明显的是不同果树的果实, 也有些植物的叶子有独特的味道, 如薄荷叶就有清凉的味道, 这些植物自身独特的味道是识别植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2.4 嗅觉

自然界有些植物因带有其独特的气味, 可划分为芳香植物与特殊气味的植物, 气味可由树干、花、果等散发出。有的植物气味很特别, 如鱼腥草整个植株的气味都有鱼腥味, 而常被人类所利用的是一些芳香植物, 如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兰花等, 还有许多有芳香味的乔木、灌木, 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树 (松香) 、樟树 (樟脑) 、桂花、檀香、甜橙、核桃、花椒等, 灌木类中的玫瑰、栀子、含笑、茉莉等。这些植物的香味各异, 都会使人感到精神享受。芳香植物对园林景观的营造起点缀作用。在识别植物时了解了其不同的气味就可以基本认识植物的品种。

2.5 触觉

许多植物有刺、毛等附属物。这些附属物也有一定的观赏性, 也有的植物很光滑无任何毛刺感, 这些都是植物给人们的触觉感受。如构树叶面上有许多毛絮, 用手触碰的感觉是软绵绵的;广玉兰的叶片光滑, 有较强的光洁度。

总体来说, 通过不同感官来识别植物, 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之间有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植物的这些特征需反复记忆, 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实际的园林景观项目进行植物配置设计训练, 以达到认识植物、运用植物的目的。

3 加强植物识别的实践、实训教学

3.1 进行实地教学

在前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实地教学, 将学生带到植物品种丰富的校园或植物园中, 尤其是已经挂牌的植物园, 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生长在自然界中的个体植物特征, 对植物结构进行直观认知。不同的季节里植物的季相特征不是单纯孤立存在的, 在季节的更迭过程中植物会随着时间潜移默化地变化, 因此, 在了解每个季节的植物特征时, 需要有全局的观念[5], 要有“横向和纵向”的认识概念。所谓的“横向”是植物的季相变化, “纵向”即植物的自然生长变化, 这是认识植物的关键所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跟踪实际的园林项目, 参与选苗、移苗、栽苗、养护管理等整个过程, 全面了解植物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 从实践中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3.2 植物资料收集整理

在绘制、收集、查询植物资料时应同时对植物具体结构和特征进行手绘 (写生) 、拍照、记录, 并参考相关植物书籍资料, 利用网络资料查询, 加深对所学植物的认识, 让该植物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象。识别植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所以必须反复的进行眼、手、脑的综合运用, 加深对植物的记忆。

3.3 在不同季节设置认知实习周

认识植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在4年的本科学习中, 仅仅只有一学期的课程是不足以让学生对植物有深刻的认识。植物的生长除了时间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季节性, 不同的季节里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因此, 该课程设置可在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将教学时间分散安排在第3~7学期之中的不同季节中, 每次课程时间在3周左右, 有利于对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季相特征进行识别。如课程开设时间是在春天, 学生往往只会对春天植物的长相或特征有所认识而忽略植物在其他季节的季相特征。完整的认识植物的季相特征对于景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6], 景观设计对植物的景观要求是一年四季的景观效果, 只突出某一个季节而忽略其他季节的景观效果是不完整也是不完善的设计。

4 小结

植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 以上是识别植物的几种最直接、最简捷的方法, 仅供植物学课程的教学参考。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争取最便捷、最有效地获得必要的植物知识。

参考文献

[1]俞孔坚, 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3]朱均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5]周蕴薇.高职“观赏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25 (1) :67-68.

《植物造景》课程双语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 植物造景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并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将双语教育作为重要项目内容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指明我国高等教育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强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路。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各高校应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要求,衡水学院园林专业将《植物造景》课程设为双语课程。但是,目前高校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关于双语教学理论有待完善,同时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手段。

1.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穿插式双语教学”,即有意识地把第二语言(如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并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二层次为“完全式双语教学”,即熟练运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并且外语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以上[1]。按照外语使用程度由高到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沉浸型”、“维持型”、“过渡型”等双语教学模式[2-3]。

1.1“沉浸型”双语教学

所谓“沉浸型”双语教学指完全用外语(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内,被完全“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面对学生不仅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教授部分学科课程。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

1.2“维持型”双语教学

该模式适用的前提是目标群体已具备较强的目标语能力,目标语环境也较好,但从保护本民族语言和文化角度考虑,平衡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学科语言,学生能同时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

1.3“过渡式”双语教学

该模式适用于缺乏目标语环境,目标人群的语言能力以母语为主,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逐步加强弱势语言。因此,教学模式是借助母语作为理解和交流的工具,同时尽可能扩大与目标语的接触时空范围,提高学生目标语能力。

综上所述,鉴于衡水学院的客观条件和园林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笔者认为《植物造景》适宜从过渡型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向维持型过渡。早期阶段要求不能太高,可以从列举专业词汇、使用英文教材及用汉语讲解等步骤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可定位在平衡使用两种教学语言上。

2.双语教学方法

按教学方式分,双语教学可分为单向式(Unilateral Mode)、交互式(Bidirectional Mode)和多边式(Multilateral Mode)三种[4]。

2.1单向式教学方法

单向式也称灌输式,指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教师最大限度地向学生灌输信息,并与我国外语教育会听不会说的特点相吻合,对学生而言可能更乐意接受,但同时由于缺乏及时沟通,默许甚或助长部分同学的学习惰性,造成对该课程失去兴趣。

2.2交互式教学方法

交互式又称对话式,指教师用两种语言讲授,并适时地提问,要求学生同样用两种语言回答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能会影响课堂讲授信息量,但由于能达到师生教与学同步,反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多边式教学方法

多边式亦称讨论式,指在案例讨论时允许学生自愿发言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不善言谈的内向型学生来说,有充足的发言准备时间,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衡水学院园林专业的双语课程《植物造景》在第五学期开设,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单向式教学方法为基础,穿插交互式和多边式教学。在每次课的前半段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辅以提问,使学生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有完整的理解;后半段则边讨论、边总结,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用英文进行设计方案的构思和表达,掌握课程的内涵。

3.《植物造景》课程双语教学现状

衡水学院园林专业在2012培养方案中将《植物造景》课程设为双语课程,但该课程的讲授尚未达到双语课程的要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植物造景》双语课程师资缺乏

目前园林专业教师都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但都没有一年以上的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而且外语能力并不全面,虽然词汇量大、语法好、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听力、写作能力欠缺。讲授双语课程的教师,其用英语授课的语言环境要求教师的语言能力以外籍教师为参照,且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在这一双重要求下,现阶段能够胜任全英语教学的教师仍属于稀缺资源。

3.2《植物造景》双语课程教材选用困难

教材是实施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尤其重要。按照教学要求,双语教学应当采用外文原版教材,但由于学生自身外语水平较低,面对原版教材通常望而生畏。对于我校学生来说,采用根据学生情况编写的中英对照、难度适中的双语教材,尤其是改编的原版教材的缩写本,既可以保证原汁原味的外语,又可以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强化教学效果,但是目前该类改编教材缺乏。

3.3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学生入学时外语成绩的差异,并且入学后部分同学在外语学习上不够积极主动,因此到大学三年级时学生的外语水平出现很大差异,很多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感到跟不上教学进度,部分学生听不懂外语也无法理解专业知识,在专业课中实施双语教学时,使用过多的外语会造成大部分学生无法听懂,从而影响专业课学习效果。

4.《植物造景》课程双语教学应对策略

4.1加强师资引进与培养

针对园林专业师资现状,扩充双语教师这一资源的途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尤其是获得博士以上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二是为现有师资提供不间断的英语培训。由于学校的地域发展及收入水平,引进海外人才目前难以实现;通过不间断的培训达到近似外籍教师的语言水平显然需要相当漫长的学习过程。

4.2选编合适的双语教材

目前国内双语教学使用的双语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类:国外原版教材、改编教材、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原版教材信息量大,数据翔实,图表案例丰富,但是,其内容与教学大纲不匹配,而且价格昂贵,从根本上限制双语教材的选择。目前关于《植物造景》双语课程的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尚属空白。改编教材是一种过渡形式,其特点是既能保证语言上的原汁原味,又能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调整。改编国外原版教材至少目前是可取的。

4.3以试点班形式进行小班双语教学

为了让双语学习效果达到最佳,我们可开设双语试点班,对学生进行摸底测验,从中选拔比较优秀且愿意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并采取小班教学;对其他学生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通过小班教学,让学生得到最有效的语言输入。

5.结语

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针对衡水学院园林专业学生的特点,我们要在《植物造景》双语课程的师资培养、教材选编及试点小班教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教学尝试,希望对探索适合我国园林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为园林专业的双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春茂,巫跃凤,刘玉,等.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进展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1(5):70-76.

[2]董宇欣.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专刊,2007:30-31.

[3]安然.双语教学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4.

[4]张长春,程伍群,张红敏,等.中英文双语教学方法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3(4):10-11.

植物学课程教学总结 篇4

摘要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诸多感官方面以及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方面入手,引导和要求学生在识别植物时应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加深对植物的识别记忆,归纳出有利于植物识别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观赏植物学;植物识别;感官;实训;教学方法

1国内外植物相关课程现状

植物季相变化给大地穿上一件五彩斑斓的“外衣”,这件“外衣”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但美化环境,同时净化了严重污染的空气。因此,园林设计对植物配置设计越来越重视,《观赏植物学》、《植物造景》、《植物种植设计》等课程已经成为环境设计、城建、园林等专业的必修课。从国外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了解到,一些发达国家景观专业的植物课程开设时间早,尤其欧美一些国家的景观设计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几乎都开设有植物相关课,且课程名称多样,内容丰富[1]。

但对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认知植物,学生时常感到有些困惑,往往不知道从何处入手。笔者通过多年的《观赏植物学》教学,总结出该课程的难点是认识植物较困难,而且植物应用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植物识别,另外,学生们认为只有能认识植物才是专业学得不错,而且大部分同学看见一个不知道的植物就诚惶诚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此将着重探讨教学中植物识别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2植物识别的方式、方法

认识植物、了解植物是植物配置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识别植物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要找到适合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不容易。针对建筑、景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感性认识能力的特点,主要以刺激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识别,学生一般对形态、色彩、气味、质感、声音等具有物质特性的具体状态比较敏感[2]。

2.1视觉

视觉是人们认识植物的第一感官。人最先接受的信息是植物的外形特征。因此,刚开始了解植物首先应从植物的名称及整体外形着手。根据一般建筑、景观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专业要求,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即乔、灌、草或常绿、半落叶、落叶以及针叶、阔叶等进行划分,基本掌握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季相特征,能在设计图纸上准确表达植物名称和设计意图是最关键的。一般从以下几方面了解植物。

2.1.1植物类型。首先按照植物基本类型了解植物所属类别,这是认识植物的关键,也是后续植物识别的基础。

2.1.2植物结构。即组成植物的各个部位,植物的结构是组成植物形态的基本要素,也就是植物的根、茎(杆)、枝、叶、花、果,让学生对个体植物有初步的形象认知。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结构特征,了解了植物这些结构特征就基本上了解了植物基本的自然形态。

2.1.3植物形状。植物的基本形状包含结构特点,是认识植物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之一。植物的形状除了主体的树形姿态外还有植物的叶、花、果等也呈现出各自独有的形态特征。①树形。由树干和树冠组成,在植物成年期就基本形成了其固有的外形特征。如乔木类的圆柱形、卵圆形、椭圆形、尖塔形、盘伞形;灌木类的密球形、丛生形、偃卧形、匍匐形等[3-4]。这些是植物呈现给环境的最直观形态,也是植物造景的关键所在。枝干的纹理增强了枝干的表面特征,其除了没有纹理的光滑树干外,还有横纹、片裂纹、丝裂纹、纵裂纹、纵沟纹、长方裂纹、粗糙纹等。根据植物枝干的纹理大致区分出植物的所属范围,再根据其他的特征,如颜色和分枝状态等确定植物的品种。②叶形。自然界植物的叶形丰富多彩,也最具有观赏性。植物的叶子有大、有小;有单叶、复叶;叶序有对生、有互生;还有叶脉、叶缘的不同纹理等。叶的形状最为丰富,有针形(松)、条形(柳)、卵形(女贞)、掌状形(梧桐)、椭圆形(柿)、心形(紫荆)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具有不同的观赏特性。③花形。园林植物的花朵有各式各样的形状、大小和花序。花形有蝶形、喇叭形、十字形、异形等。园林植物中花形比较小的是六月雪,花形较大的有牡丹和广玉兰。不同的花序也影响了花的外形特征。④果形。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名称是以其果实的形状来命名的,因许多植物的果实非常奇特比较容易记,比如铜钱树的果实似铜钱;腊肠树的果实似香肠;秤砣树的果实似秤砣;紫珠的果实似紫色的珍珠圈;红豆杉的果实似红豆;其他的还有像元宝、耳朵等形状,这些果实比较容易引人注意,因此也较易分辨。

2.1.4季相。即植物的年周期,也就是植物随着一年四季更迭发生的变化。季相特征表现最明显的是落叶和半落叶植物。一般主要了解植物的季相物候特征即植物的常绿、落叶、半落叶特征。了解植物的季相,可增加对植物的辨别,同时也有利于植物造景的构思。植物的季相是植物造景的关键。

2.1.5色彩。园林植物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枝干、叶、花、果等都有其不同的色彩。①枝干色。植物的枝干颜色一般不为人们注意,这是因为枝干的色彩一般都呈黑、褐、灰等色,颜色不是很鲜艳。但也有些颜色比较明艳,如白皮松、悬铃木、梧桐、白桦树、红瑞木的颜色等。这样植物往往会成为植物造景的特殊材料。②叶色。植物的色彩基本上体现在叶子上,叶色往往是人们认识植物色彩的关键。叶色除了本身固有的色彩特点以外,有的植物叶色还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发生改变。绿色是植物的基本颜色,但也有不同程度之分,有嫩绿、浅绿、鲜绿、浓绿、黄绿、蓝绿、墨绿、亮绿、暗绿等。③花色。植物的花色是主要的观赏要素,千变万化的花色通常用色系来划分,一般将其大致划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白色系等。但这些色系的色彩不是完全单一的,可能会有纯度或明度上的差异,如红色就有粉红、大红、桃红等,而且同一品种也会有不同的颜色,比如月季就有红、黄、粉、白等颜色;还有的花不是纯色而是由2种以上的颜色构成,如三色堇虽然有纯色的,但大多数是由3种颜色组成。

2.1.6生命周期。植物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体,也有其生长与衰亡的变化周期,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更新期。植物生长到一定的年龄才能成熟开花结果,树形也会随着年龄的生长逐渐长高、丰满,过了壮年期后,树的冠形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稀疏最终衰亡。这些特征会使景观发生变化影响最初景观设计的效果。有些乔木衰亡的过程较漫长,部分生长速度较慢的树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命周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可以有助于对植物景观设计做长远的设想,以达到远期效果。

2.2听觉

植物在外力作用下会发出引起人们情感变化的声音,如松涛、万壑松风、听雨荷、雨打芭蕉、竹林听雨等,这些都是描写植物在动力作用下的声响。这些声音往往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波动,有触景生情的思绪涌现,往往会启发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思绪。这些听觉感受既是记忆植物的一种方法,也是营造景观环境气氛的手段之一。

2.3味觉

通过味觉感受会增强对植物的认识程度,植物的不同味道会刺激人类的记忆。最明显的是不同果树的果实,也有些植物的叶子有独特的味道,如薄荷叶就有清凉的味道,这些植物自身独特的味道是识别植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2.4嗅觉

自然界有些植物因带有其独特的气味,可划分为芳香植物与特殊气味的植物,气味可由树干、花、果等散发出。有的植物气味很特别,如鱼腥草整个植株的气味都有鱼腥味,而常被人类所利用的是一些芳香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兰花等,还有许多有芳香味的乔木、灌木,如木本植物中的松树(松香)、樟树(樟脑)、桂花、檀香、甜橙、核桃、花椒等,灌木类中的玫瑰、栀子、含笑、茉莉等。这些植物的香味各异,都会使人感到精神享受。芳香植物对园林景观的营造起点缀作用。在识别植物时了解了其不同的气味就可以基本认识植物的品种。2.5触觉

许多植物有刺、毛等附属物。这些附属物也有一定的观赏性,也有的植物很光滑无任何毛刺感,这些都是植物给人们的触觉感受。如构树叶面上有许多毛絮,用手触碰的感觉是软绵绵的;广玉兰的叶片光滑,有较强的光洁度。

总体来说,通过不同感官来识别植物,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植物的这些特征需反复记忆,在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实际的园林景观项目进行植物配置设计训练,以达到认识植物、运用植物的目的。

3加强植物识别的实践、实训教学

3.1进行实地教学

在前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实地教学,将学生带到植物品种丰富的校园或植物园中,尤其是已经挂牌的植物园,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生长在自然界中的个体植物特征,对植物结构进行直观认知。不同的季节里植物的季相特征不是单纯孤立存在的,在季节的更迭过程中植物会随着时间潜移默化地变化,因此,在了解每个季节的植物特征时,需要有全局的观念[5],要有“横向和纵向”的认识概念。所谓的“横向”是植物的季相变化,“纵向”即植物的自然生长变化,这是认识植物的关键所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跟踪实际的园林项目,参与选苗、移苗、栽苗、养护管理等整个过程,全面了解植物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从实践中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3.2植物资料收集整理

在绘制、收集、查询植物资料时应同时对植物具体结构和特征进行手绘(写生)、拍照、记录,并参考相关植物书籍资料,利用网络资料查询,加深对所学植物的认识,让该植物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象。识别植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必须反复的进行眼、手、脑的综合运用,加深对植物的记忆。

3.3在不同季节设置认知实习周

认识植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在4年的本科学习中,仅仅只有一学期的课程是不足以让学生对植物有深刻的认识。植物的生长除了时间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不同的季节里植物会呈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因此,该课程设置可在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将教学时间分散安排在第3~7学期之中的不同季节中,每次课程时间在3周左右,有利于对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季相特征进行识别。如课程开设时间是在春天,学生往往只会对春天植物的长相或特征有所认识而忽略植物在其他季节的季相特征。完整的认识植物的季相特征对于景观设计是非常必要的[6],景观设计对植物的景观要求是一年四季的景观效果,只突出某一个季节而忽略其他季节的景观效果是不完整也是不完善的设计。

4小结

植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以上是识别植物的几种最直接、最简捷的方法,仅供植物学课程的教学参考。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争取最便捷、最有效地获得必要的植物知识。

5参考文献

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篇5

(Plant pathology)

(48学时)

一、简要说明:

《植物病理学》是为农学专业所设置的一门专业拓展性课程,其中课堂理论教学36学时,实验课教学12学时,3.0学分;课程实习0.5周,0.5学分。本大纲规定了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目的要求和学时分配等。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植物生产类学科专业课程。是农学专业的拓展性课程。主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与教育。本课程包括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植物病害的病原物、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植物病害的控制、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6个知识模块。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植物病理学、农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的知识。

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

本大纲根据课程在生物安全学科中的地位、任务和要求来制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大部分。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自主学习,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农作物病害的与防治的知识和植物病害识别的基本技能。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利用多媒体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方法,实践教学采取实验室操作和田间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陈利锋、徐敬友主编.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第三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主要参考书目:

赖传雅主编.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第二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谢联辉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侯明生主编.农业植物病理学.北京:.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五、学分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3.5学分。其中: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课)48学时(3.0学分),课程实习0.5周(0.5学分)。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内容(36学时)

第一章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2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研究领域;掌握植物病害的概念、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区别;熟悉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2、讲授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1.植物病害的概念 2.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3.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 4 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症状 1.病状类型 2.病征类型

3.植物病害症状表现的复杂性 第二章植物病原学(12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病原菌物的分类地位、分类系统,各类病原菌物的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掌握植物病原菌物的一般性状、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熟悉代表性植物病原菌物的形态特征。

了解原核生物的分类地位、病原细菌的分类、主要病原细菌种类、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掌握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主要病原细菌类群的形态特征;熟悉代表性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特征。

了解病毒与菌物、细菌在形态、结构、组分上的区别,植物病毒的分类、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掌握植物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病毒增殖与传播特点染,熟悉重要病毒属的形态特征。

了解植物病原物线虫的主要类群、病害特点及其引起的重要作物病害;熟悉植物病原线虫的结构、形态特征;掌握植物病原线虫的生物学特性、主要病原线虫的形态特征。

了解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熟悉非侵染性病害对植物的危害特点;掌握非侵染性病与侵染性病害的区别要点。

2、讲授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原菌物(6学时)1.植物病原菌物的一般性状

菌物的营养体;菌丝的变态与菌组织;菌物的无性繁殖、有性生殖和准性生殖;菌物的生活史;菌物的分类和命名。

2.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类群

先讲解各门的形态特征,再讲解各门的代表属的形态特征。

根肿菌门;卵菌门;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类。3.菌物病害的特点和诊断

第二节植物病原原核生物(2学时)1.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形态和结构;繁殖、遗传和变异;生理特性;植物病原细菌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

2.植物病原细菌的主要类群

先讲授各类群的形态特征,再讲授各类群代表属的形态特征。有细胞壁的G-细菌;有细胞壁的G+细菌;无细胞壁细菌。3.细菌病害的特点和诊断 第三节植物病原病毒(2学时)1.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形态、结构与组分;植物病毒的理化特性;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植物病毒的传播方式;亚病毒;病毒的分类。

2.植物病毒的主要类群 3.病毒病害的特点和诊断 第四节植物病原线虫(1.0学时)1.线虫的一般性状

形态与解剖特征;生活史和生态;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2.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非侵染性病害(1学时)1.化学因素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 植物的营养失调;污染;药害。2.非物理因素引起的侵染性病害 光照、温度、水分、气流失调 第三章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4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侵染过程、病害循环、初侵染与再侵染、植物病害流行、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概念;熟悉植物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的各个时期、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和传播途径,病原物侵入寄主的途径和方式,单年流行病害与积年流行病害的流行学特点;了解侵染过程各个时期的影响因素、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和传播途径对植物病害防治的意义、植物病害流行的计量方法、时空变化规律,植物病害的流行因素。

2、讲授内容

第一节病原物的侵染过程 1.侵染过程的概念 2.侵入前期(接触期)3.侵入期 4.潜育期 5.发病期 第二节病害循环 1.病害循环的概念 2.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 3.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4.病原物的初侵染与再侵染 第三节植物病害的流行 1.植物病害的计量 2.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 3.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

第四章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2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抗病性的概念,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和植物的抗病机制;熟悉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类型、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分化,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所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了解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

2、讲授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1.病原物的寄生性及其类型 2.病原物致病性和致病性分化 3.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第二节植物的抗病性 1.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 2.植物被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3.植物的抗病机制

第五章植物病害的防治(2学时)

1、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要点和程序,新病害鉴定的柯赫氏法则,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植物检疫、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概念,植物病害控制原理;熟悉常见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了解植物病害诊断的意义、依据,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的意义、原理和针对的病害对象。

2、讲授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控制原理 1.植物病害控制的生态观 2.植物病害控制的经济观 3.植物病害控制的策略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控制技术 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

3.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4.生物防治 5.物理防治 6.化学防治

第六章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4学时)

1、目的要求

通过课外的自主学习和讨论。掌握主要作物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熟悉主要作物病害的病原特性和主要症状,了解各种作物病害的危害性。

2、学习方法 要求4位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选择一种作物病害,通过课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精读教材、参考书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别写出具体作物病害的发生与危害状况、病害病原物的特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病害综合防治措的资料,做成讲演稿,并在课堂上介绍和讨论(每种作物病害35分钟)。

3、可选择的作物病害

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柑橘疮痂病、马铃薯晚疫病、荔枝霜疫霉病、油菜菌核病、茄科蔬菜青枯病、十字花科软腐病、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番茄病毒病、蔬菜根结线虫病、水稻病毒病、柑橘贮藏期病害、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水稻纹枯病等。

实验教学,12学时

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观察(验证性实验,3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学习描述和记载植物病害症状的方法,掌握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特点以及了解植物病害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2、材料与仪器

各种类型的病害蜡叶标本、液浸标本,幻灯片等;放大镜。

3、内容与方法

(1)观察5种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的病害标本。

(2)观察8种病征类型(粉状物、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煤状物、索状物、菌核、菌脓)的病害标本。

4.作业

把给出的病害标本进行归类(症状类型或/和病征类型),并说明归类依据。

实验二菌物形态观察(验证性实验,3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对各主要菌物的观察,区分不同病原菌物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类型。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的重要属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同时学习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病菌,为分类鉴定打下初步基础。

2、材料与仪器

植物病原物的玻片标本;显微镜

3、内容与方法

观察各类代表性病原菌物的营养体、繁殖体(形态特征)。

4、作业

(1)绘重要作物病害的病原属的形态特征图。(2)列表描述所观察菌物的特点。

实验三主要作物病害病原及症状特点(验证性实验,3学时)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学习认识主要作物病害症状、病原物特征。

2、材料与仪器

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柑橘疮痂病、马铃薯晚疫病、荔枝霜疫霉病、油菜菌核病、茄科蔬菜青枯病、十字花科软腐病、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番茄病毒病、蔬菜根结线虫病、水稻病毒病、柑橘贮藏期病害、香蕉炭疽病、香蕉枯萎病、水稻纹枯病蜡叶标本和液浸标本,菌物性病害病原物的玻片标本。

3、内容与方法

(1)主要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观察;(2)菌物性病害病原物的形态特征观察。

4、作业

(1)描述主要作物病害的症状特点;(2)描述所观察菌物的形态特征。

实验四植物菌物性病害诊断(综合性实验,3学时)

1、实验目的

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植物病原及其所致症状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所选的1种田间菌物性病害进行诊断并对其病原进行鉴定。掌握植物病害诊断与病原鉴定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

2、实验方法原理

对病植物的诊断应该从症状入手,全面检查,仔细分析。资料记载的病害症状往往是典型的。实际上,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植物病害,经常出现非典型症状,这是由于诸如温湿度条件不同、品种抗性不同、病害症状出现的时期(初期、后期)不同、复合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诊断的程序一般应包括:

1.田间的观察和调查:观察病害群体在田间的分布,详细记载病株的特征(色泽、质地、状态),调查与观察病区地形、土质、及发病前后的天气,了解植物的品种、种苗来源、前作、长势,农事操作(肥水管理、农化品使用)等。

2.症状的识别和描述:详细观察病植株的外观反常现象以及病组织上是否有病症出现。真菌性病害伴有霉状物、点状物、粉状物等病症;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多呈水渍状,并伴有菌脓和细菌溢出现象,由此根据病症即可初步辨别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线虫病害通常病部形成虫瘿、根结等特征;病毒病无病症,但是通常具有一些特异性的症状可作为该类病害的初步诊断依据。

3.查询病史与了解有关资料

4.采样检查及病原物鉴定:对一些病害,仅凭田间观察到的症状不容易直接判断是哪种病害。应在田间采样到实验室进行显微镜检查病原物的形态特征。疑是真菌性病害,有时可直接制作临时玻片(制作方法见本书实验二十三中玻片标本的徒手制作)用显微镜查看病原物的形态特征;疑是细菌病害可做“喷菌现象”观察,即在病健交界处切取一小块寄主组织(大小约0.5 cm,注意病部若为根、茎、果,切取组织的厚度不宜超过1 cm),置于载玻片中央滴上蒸馏水,使水滴完全覆盖病组织,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可见大量浑浊状物从维管束或叶脉切口处涌出,即初步判断是细菌性病害。但从田间采集到的样本,直接制作临时玻片有时看不清楚或看不到病原物,尤其是真菌的子实体。通常需要对标样进行保湿培养(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100%条件下,经24小时),待病部长出子实体,再制作临时玻片镜检。对有疑问的或观察到存在多种病原物时,则需进一步对病原物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并对纯化的病原物进行形态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等。

5.专项检测:如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实验、电泳等。6.查阅资料,核对鉴定结果:

7.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的结论:将上述所得的结果与已知描述的病害进行核对,采用逐步排除法得到结论,但是对于一些一种不熟悉的或新的病害时,该病原物的鉴定必须遵循柯赫法则(Koch’s postulate)所定的步骤进行才能下结论。

3、实验方法

在进行田间初步观察的基础上,每生选择一种植物病害,根据症状特点进行田间诊断,带回病组织制成玻片标本,进行病原物镜检。通过症状描述、病原形态观察,诊断出病害。

四、作业与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你所鉴定的病害及其依据。

2、为什么从病部看的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引致该病害的病原物?

植物学课程教学总结 篇6

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关键:实现以“双基”为导向到以“生物科学素养”为导向、以探究式教学为特点的转变。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生物科学素养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本质以及形成科学地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四个维度: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探究式教学指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理解概念,了解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认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标志和突破点。

一、课程实施建议

1、必修课程的实施:必修内容变化从三个模块6学分减为两个模块4学分,包括必修课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课程顺序没变,课时安排36学时,要求在高二第一学期内完成必修模块。

2、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实施:选择性必修模块有三部分:“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是供选择生物学科作为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的学生学习的,考试成绩将折算成等级分计入高考总分。所以,对于选择生物学科作为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成等级分计入高考总分。所以,对于选择生物学科作为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成绩级分计入高考总分。所以,对于选择生物学科作为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在开课顺序上先开必修再开选择性必修。

3、选修课程实施:选修课程包括:“现代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学业发展基础”三个方向,每个方向包含若干模块,教师可以自行选择。要求取得14学分才能毕业,这14学分既包括各学科课程标准建议的课程,也包括学校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

二、教学方式的变革

1、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

(1)高度关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关注问题: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好奇心是否点燃学生思维,是否参与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动手实践能力是否得到锻炼和提升,是否领悟到学科的思想和方法。避免只关注知识点,平铺直述、按部就班的传统教学模式。

(2)组织以探究为特点的主动学习是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设计探究方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重视探究性学习报告的完成和交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通过大概念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围绕大概念和重要概念展开,依据重要概念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促进学生建立、理解和应用生物学概念。

(4)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促成学生达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重视多样化设计实验、重视定性、定量实验,要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5)注重生物科学史和科学本质的学习。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课堂教学

(1)回归学科本质。生物学科所包含的知识体系,及其本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

(2)理科必须说理。让学生弄清知识来龙去脉,搞清生命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厘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起更加坚实的知识体系。

(3)在情境中学。德国学者将知识比作盐,将情境比作佳肴,将知识溶在情境中才能激发求知欲。而情境可以是图片、视频、故事、实验等多种形式。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建议 篇7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开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公认的动物医学专业核心的专业基础课[4],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该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2个部分,共88课时,理论课程共56个学时,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兽医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基本特性。实验课程共32个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兽医微生物诊断基本操作技能,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验证。在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因此教师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对兽医微生物学的兴趣与热爱,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现就兽医微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些体会。

1 认真做好绪论和总论课的开头

《辞海》中说,绪者,丝之头,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绪论,即开篇要讲的话,也预示要讲的话很多且头绪繁杂,需要理清条理和脉络。绪论是一门课的缩影,又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对该课程兴趣大小的关键。如在讲授微生物的5大共性(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数量大;代谢旺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吸收多,转化快)时,向学生介绍微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及其惊人的繁殖速度、分布范围(天涯海角,无处不在)等著称于生物界的特点,吸引感染学生。同时微生物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有些种类对人体有害,如流感病毒、疯牛病、沙门氏菌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很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人类的健康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如牛痘疫苗、卡介苗、青霉素等。

2 运用生动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使抽象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如在讲细菌的繁殖条件时,可结合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细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授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时,可以将人的生活繁殖与细菌作比较,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记住细菌的繁殖条件,如氧气、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等。

3 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离不开实验课教学,因其可以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微生物,使学生能够将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实验准备,使其能够独立操作一些小实验。该实验课教学的实验前处理工作量往往比较大,有时甚至会花费几天的时间,如细菌的分离培养、移植与药敏试验中,斜面接种的时间非常短,仅需几分钟,但是各种不同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却要花费几个小时。让学生亲自参加这些实验准备可以使其珍惜实验机会,更好地做实验,提高其动手能力,既可以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还可以学习到一些课外知识,所以教师应鼓励并安排学生轮流进行实验前的准备。

此外,为了使学生对实验更感兴趣,将大肠杆菌的微生物学鉴定、巴氏杆菌的微生物学鉴定和新城疫病毒分离与鉴定的试验采用综合性设计的方式进行,结合学生课堂上学习到的课本知识,以学生自身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为基础,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并提出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由教师对学生的方案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内容,交出实验报告。如大肠杆菌的微生物学鉴定实验包括细菌的涂片染色镜检、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与纯培养、细菌生化试验及病原菌在选择鉴别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等多个实验内容,使各实验基本上密切衔接,让学生知道兽医微生物实验操作是一个连续系统的知识体系,各实验项目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们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又受到一次全过程的训练,在该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体,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使其学到的兽医微生物知识得到巩固和延伸,同时进一步提高其观察力、创造力和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7]。

4 搞好教学科研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现代社会要求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而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要努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在科研的同时将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中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研究工作中,也要注意吸收优秀学生参加部分工作,为学生传授科研技术和方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师科研项目也逐渐学会了查阅文献资料、制订研究方案、收集研究数据、撰写综述或一些小论文。如扬州大学兽医学院2004级2名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发表综述或研究论文数篇,2009年这2名学生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进行博士研究,录取的原因就是其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科研动手能力也很强。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因为课堂上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完完全全地教给学生。因此,在教学时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提出一些论题,由学生自己通过查文献、看书等方式写出研究综述,最后进行交流。如可结合2005年很多国家暴发的禽流感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能让其更好地了解病毒的特征、传播方式等[7,8],使学生对禽流感病毒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撰写综述及在课堂上让学生讲解的方式,既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学到不少在书本上很难学到的新知识,开阔其视野,使其了解该学科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和最新技术,锻炼其表达能力。

5 结语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是动物医学、兽医公共卫生、实验动物等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该种现象,总结了通过做好总论和绪论课开头、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搞好教学科研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等多种手段和形式,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为有效的源动力,因此应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对兽医微生物学的兴趣与热爱,这也是学好兽医微生物学的动力源泉[9]。

摘要:介绍了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建议,包括认真做好绪论和总论课的开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实验教学、搞好教学科研结合等措施,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魏礼珍.充分设计生物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生命世界,2010(12):108-109.

[2]钱琨.《兽医微生物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家禽,2011,33(20):55-56.

[3]杨松.史丽华,隋慧,等.《兽医微生物学》PBL教学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2(9):101.

[4]潘树德,刘金玲,沈国顺,等.《兽医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4):29-30.

[5]张恩锡.试论教师素质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0(11):120-121.

[6]许信刚,邢福珊,张耀相.《兽医微生物学》教学实习改革探索[J].畜牧兽医杂志,2011(6):58-60.

[7]潘树德,李学俭,沈国顺,等.兽医微生物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7):53-54.

[8]岳萍.谈卫生职教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71.

植物学课程教学总结 篇8

关键词: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教学方法

植物细胞工程是四大生物工程之一,是我系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主干课之一。此课程也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因此配套的实验课程应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同时结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植物细胞工程所涉及到的应用大多极具系统性,学生需要掌握的是整个项目体系流程。针对这种现象,不少学校也对此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我教研室也在改革中摸索出一套较为全面的实验体系,由验证性改为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

实验体系包括基础篇和项目篇两大版块。基础篇包含实验原理及目的、本学期项目简介、实验室介绍及参观、容器具洗涤以及母液配制等内容。项目篇开设有菊花快速繁殖、烟草叶片再生体系建立、马铃薯脱毒及银杏愈伤组织培养及黄酮提取测定等四个项目,分别对应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四个应用:快速繁殖、转基因受体系统建立、脱毒及次生代谢物生产。整学期实验内容全面充实,系统性强,同时对教师的授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授课中贯穿理论知识,更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三个学期的教学中摸索出一套与实验设置配合良好的教学经验,现就此进行阐述。

一、学期实验安排

实验安排力求符合植物生长周期,能完整实施项目流程,能让学生参与到植物的每个培养阶段。植物生长周期较长,大多数外植体生长一个月左右时间才会看到明显现象,因此实验课安排两周一次,每次4学时,同时所开设的四个项目在每次实验中穿插进行。第一次讲解基础篇以及制备某一项目的培养基;第二次操作基础篇中的母液配制及某一项目的初代接种,同时还要制备下次实验课所需要的培养基。从第三次课开始,每次均会涉及到材料观察、培养基配制以及接种操作。所需要用的培养基都在上一次课中配制,所需材料也均为之前实验学生培养的材料。这样很好地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大多数学生在每次实验时都很有责任心,会把配制培养基及接种当作是自己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完成实验任务。

二、课堂组织

课堂组织的要求是让学生充分参与,人人动手,对每项工作都要有所接触。除了每次实验要进行的接种工作外,还需要做的工作有:外植体消毒。材料观察与统计和培养基配制接种室的准备工作。第一次课就将学生分为4组,在全部8次实验中,每组轮流进行各项工作。全学期结束后,每组均可消毒一次,配制母液一次,洗涤器具二次,统计结果三次,配制培养基三次,接种七次,学生对各项技能均能熟练掌握,为今后做毕业论文或从事相关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事实证明,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研究时,大部分工作能独立完成,自主性好。

三、课堂管理

由于每次实验课将四个项目穿插进行,板书也会分成四个内容。上课前必须先介绍当次课安排内容的实施顺序。先讲结果观察统计,再讲解培养基配方分析及设计原理,项目初代接种时还会讲解外植体取材原则及项目流程及其中的关键步骤。这个过程约50分钟。之后学生配制培养基及进行结果统计或是消毒,约50分钟。再进行结果分析,演示当次课程的接种过程,约30分钟。剩余时间学生轮流接种,写实验报告。这样的安排使教师能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课堂容易管理。如果在每次课开始时就将所授内容全部讲完再进行操作,时间通常需要100分钟左右,相当于一次理论课,学生容易倦怠。此外,等到接种时候部分学生很可能对操作演示已印象不深。另一方面,在这样长时间的实验课中如果中间没有再次集中的环节,课堂容易散乱。

四、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以讲授式为主,将启发式和讨论式穿插进行。理论相关内容用讲授式,同时多提问。结合实践时用启发式,将理论具体化。比如分析取材及项目流程时,启发式能得到较好效果。分析学生统计结果时,多采用讲授结合讨论式。讨论有范围,比如材料生长情况与内因、外因相关。引导学生回忆起理论课上的内容,内因有哪些,外因又有哪些。又比如产生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哪些环节错误易发生大面积污染,哪些环节易产生真菌或细菌污染。将这些内容先讲解给学生,他们就有了讨论方向,再结合全组的结果统计,较容易得到合理的分析。这样以为学生为主,讲授引导,结合启发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教研室此课程实验体系已较完备,在今后的授课中仍有提高的空间。此外,由于培养周期及条件限制,部分实验暂无法开展。为了符合目前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要求,此实验体系将会进一步修改完善,学生的科研素质及实践生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秋丽,邹翠霞.植物细胞工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8(2):32-33.

上一篇:九月份“行为规范月”活动倡议书下一篇:正视的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