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物教学方法

2024-09-07

森林植物教学方法(通用7篇)

森林植物教学方法 篇1

森林景观植物课程是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构建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门主干课程, 也是开设森林生态环境、森林景区规划等课程前必修的先期课程[1]。因此, 森林景观植物课程的教学重心应放在使学生掌握景观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观赏价值上,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在学校属于新开专业, 森林景观植物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基本上与园林专业的园林植物教育相似, 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与设想的教学目的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 可能是内容多, 导致学生有畏难情绪, 学习兴趣不高, 且课时少, 教学强度不足。因此, 有必要针对专业, 对森林景观植物的教学做一些探索。

1 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按人才培养计划设计, 森林景观植物课程开设于大一阶段, 此时的学生常伴随着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喜欢所学专业等问题, 导致其对专业课程缺乏学习动力, 常把漆树、槭树混为一谈, 分不清桃花和梅花等。教师在授课前应对学生介绍本专业的概况, 要让学生懂得:不管是什么学校, 什么专业, 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就业。森林生态旅游的专业虽然看似专业领域窄, 但这也是学习内容专的体现。目前, 森林生态旅游行业缺乏专业人才, 正是此行业就业的黄金时期, 选择了本专业的学生应更加努力地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成为合格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2 强调学习森林景观植物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们渴望远离喧嚣的城市, 走进森林, 回归自然, 因此森林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2]。人们来到在森林中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观赏森林景色, 这些都与森林植物密不可分。从就业上来说, 不论是当一名优秀的导游, 还是建设环境优美的景区, 都离不开森林景观植物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植物的形态特点, 才能知道什么植物观花, 什么植物赏果;才能知道用什么植物能形成香山红叶的效果。总之, 通过森林景观植物的学习, 学生可以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和今后顺利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工作打下基础。

3 认真做好课前教学准备

由于景观植物课程只有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 在半年时间里, 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不可能全部都在实践教学中观察到, 因此使用课件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3]。一方面, 课件能够以彩色图片的形式, 可准确地展示出植物各个生长阶段的特征,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的识别要点。另一方面, 课件教学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习。课前教师除精心准备课件之外, 还应准备一些新鲜的植物材料, 因为许多植物的某些识别要点, 通过课件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例如樟树的叶子有香气, 广玉兰的叶子为硬革质等, 因此有必要使用新鲜植物材料辅助课件教学。总之, 精心的课前准备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必备前提, 也是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前提。

4 充分利用第一节课

在第一课上, 教师能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由于第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绪论, 内容枯燥无味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 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第一节课的后半段, 教师可以带学生实地观察植物, 以开花的植物或别具特色的植物为突破口, 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实地观察中讲到紫薇时, 学生由于联想到还珠格格而兴趣盎然。因此, 充分利用第一节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课程兴趣的关键[4]。

5 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鉴于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特点, 教学中应重点讲解植物的识别特点和观赏价值。因为学生以后从事的森林生态旅游工作, 主要是以植物的识别和观赏为主。同时, 由于课程时间有限, 书本上列举的森林植物不可能全部细讲, 教师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植物进行取舍和补充, 但应注意所讲植物要有地域特色。据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就业办的统计数据显示, 该校学生毕业后, 基本上都在河南省工作, 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本地植物为重点, 如重点介绍开封菊花、洛阳牡丹等。教师还应该关注新事物, 了解与专业有关的新动态, 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等[3], 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调整、补充教学内容。

6 结语

总之, 森林景观植物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识别的植物能力, 使学生掌握植物的观赏价值, 培养出高质量的森林生态旅游专门人才。

摘要: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强调学习森林景观植物课的作用、做好课前准备、充分利用第一节课、合理取舍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 对森林景观植物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为培养合格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森林景观植物,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春燕, 秦华.城效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3) :244-255.

[2]裘晓雯.森林景观植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3]韩红, 黄小金.风景园林美术教学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 2009 (1) :69.

[4]吴华娟, 五昌腾.浅谈在园林树木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丽水学院, 2002 (Z1) :219.

森林植物教学方法 篇2

一、优化教学内容

(一) 培养方案的优化和调整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拟向森林保护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 主要培养学生对实验和科研的兴趣, 引导学生成为学术型创新人才, 为林木病理学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准备。普通植物病理学涉及学科范围广, 应用知识全面, 该课程以植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 同时与树木学、遗传学、农业气象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统计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普通植物病理学专业课的系统学习之前, 需要对上述相关学科知识尤其是微生物学有相当的认识和了解。结合兄弟院校以及华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的实际情况, 在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在第四学期开设, 在理论课教学结束后增加1周的教学实习。同时在第二学期增设《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实验》;《树木学》由第四学期调整至第三学期, 安排在《植物学》之后, 《普通植物病理学》之前。

(二) 合理选取教材及参考书, 补充最新的概念、方法和观点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 是教师有效施教和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托, 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植物病理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 新概念、新观点不断涌现,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植物病理学科的发展, 植物病原分类系统的更新以及植物病害防治理念的更新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吸纳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 (王海光等, 2015) 。我国的第1本《普通植物病理学》统编教材始发于1979年, 2009年, 《普通植物病理学》统编教材第四版教材发行。近十年内教材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 但对于植物病理学一些最前沿的知识仍未包括在内。森保专业开设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和植保专业侧重点虽然不同, 但基本概念、病原生物的分类以及诊断和防治等基础知识是一致的。目前, 与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相关的教材版本较多, 华南农业大学森保教研室选用的是许志刚主编的《普通植物病理学》 (第4版) , 同时将谢联辉编写的《普通植物病理学》作为参考书目, 在备课和讲授的过程中, 增加了许多林木病害的案例, 尽可能地将近年来华南地区生产中遇到的有关林木病害的种类、发生为害情况、对林业生产造成的威胁和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等补充到教案中, 把该方面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有针对性地介绍给学生。此外, 植保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相对成熟, 国内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精品课程网, 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 推荐相关的网站作为课外学习的素材。

二、重视教学团队建设

目前, 林木病理学教研室有一名教授、一名副教授和一名讲师以及一位高级实验师, 教学、实践和科研经历丰富。三位专业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其中一位具有国外博士学位。本教研室积极鼓励年轻教师通过国内外研修及合作等途径, 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教研室三位专业教师研究方向各有所长, 在课程教学中, 根据知识点的结构不同将普病内容划分为3个不同的模块, 每个模块配以有相应专长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专长, 激发工作热情, 调动工作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使每个知识点达到新、精、深、透的教学要求, 学生在领略教师新面孔的同时, 领略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法教艺, 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完善课程考核机制

本教研室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二者取长补短, 有机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授课内容图文并茂、声像兼备、表现力及信息量大为增强,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但不能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更不能不求质量和特色地完全沿袭其他兄弟院校的多媒体课件。本教学团队借助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契机, 收集了大量林木病害的素材, 结合岭南地区的生产实际需求以及华南农业大学森保教研室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自主开发与制作多媒体课件, 使多媒体教学与长期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 本教研室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一方面, 借助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优势, 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了三次校园实践的机会, 例如在讲完植物病害的症状这一节后, 直接带领学生到学校树木园观察植物病害的不同病征和病状, 时间不长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将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相结合, 要求学生从第四学期走进实验室, 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时间能力,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认同。

此外, 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 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打破传统以考试为主的形式, 将考核方式改为平时作业、读书报告、课程论文、期末考试 (各占总成绩的20%、10%、20%、50%) 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考核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避免了学生期末考试临时突击、片面追成期末考试成绩的弊端。

四、完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更新和补充实验教学素材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传统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导致一些学生对植物病害种类只知其名、不知其物, 就业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随着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林业企事业单位对森林保护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实验教学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也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南农业大学向来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在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32学时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

此外, 实验教学的时间安排对实验教学的效果影响较大。在安排实验课时, 需要将各实验项目安排在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后面, 使理论与实验同步。这样学生能够及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所进行的实验联系起来, 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此外, 开设实验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完成几个实验项目, 对所学理论知识加以验证,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研室结合实际生产需要, 增加设计性实验,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探索。

森林保护专业停招15年, 致使本学科病害标本老旧, 急需更新和补充。然而病害的发生复杂多变, 病害标本的收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且华南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林木资源丰富, 病害的种类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也不相同, 短时间内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存在一定的困难。鉴于此, 可充分发挥学生教学实习期间的作用, 将新采集的标本鉴定后保存, 作为下一届学生实验课的材料, 如此循环,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也使实验教学素材得到了更新和补充。

五、结语

总之, 普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 如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丰富和充实课堂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仍需任课教师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中,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完善,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

摘要:普通植物病理学是森林保护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 本文从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方法以及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 提出了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植物种植设计 篇3

关键词:森林公园,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1项目概况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北部, 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其中, 南部是奥林匹克中心区, 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占地约680hm2, 将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园林。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 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1]。

2公园南区的植物配置方式分析

2.1 植物配置设计原则分析

园区规划的植物配置满足了许多原则:①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2]。公园中的大部分植物属于人工栽植, 设计过程中充分满足了人的行为习惯, 同时也遵循了自然的生态环境, 取得人工融于自然的效果, 从而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的活动和谐统一。②多样性原则。园区内的树木在统一的基调上应用了丰富的树种, 同时进行了多种搭配与变化, 满足了“四季常青”和“三季有花”的基本原则。③艺术性原则。在园区内的植物配置不仅做到了种类丰富, 同时也极大地利用了季相变化的观赏特点, 从花、叶、果等方面增强每个场地的观赏特点, 也增加每个季节的观赏性。

2.2 乔木层的配置方式分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区内的植物普遍变为乔木, 并且采用多种配置形式, 包括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在主要园路的两侧, 大量的乔木被列植与丛植, 与灌木或围栏相协同形成了一定的限定空间。大量的多种乔木植物的群植搭配, 形成了优美的林冠线与林缘线, 少量的乔木种植形成了舒适的树下活动空间。

2.3 灌木层的配置方式分析

园内栽植了大量的灌木景观植物, 目前基本上都已枝叶繁茂, 增加了观赏性也丰富了树冠的层次。多数灌木被种植在路旁, 方便游人的观赏, 其中多数为花灌木, 布置在高大乔木之下, 给游人层次丰富之感, 也有遮挡视线的作用, 增加神秘感与趣味性。

2.4 草本地被层的配置方式分析

地被层植物中广泛种植观赏草与沙地柏, 主要种植在部分道路边, 其目的可能为防止游人进入或到处踩踏, 同时也增加了竖向的景观层次。一些构筑物的附近则种植着许多攀缘植物, 为构筑物增加了观赏价值。

3公园南区的植物季相色彩分析

3.1 植物季相色彩设计原则分析

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南区中, 植物的色彩及季相搭配中体现出许多优点, 其中满足了一些色彩设计的原则:①统一的原则。在园区内的主色调为绿色, 每一块场地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绿色, 同时配合着其他的色彩形成整体的色彩效果。②调和原则。目前园区内正值秋天, 园内色彩丰富, 在绿色的主基调上, 大量的黄色与红色穿插其中, 丰富了园林的植物景观, 也给人舒适之感, 黄与绿、红与黄等互补颜色进行相互搭配, 达到了视觉效果上的协调统一。③对比原则。在整体公园的南区, 冷暖颜色对比为游人增添了许多的观赏点, 在大片的暖色中的一点冷色, 也有在众多冷色植物中的一点暖色植物的点缀, 表现出对比原则的特点。

3.2 四季植物的景相与色彩设计分析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区内的植物种植满足“四季常青”和“三季有花”的原则, 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柳树等春色植物, 展现出春天的春意盎然, 给人以欢快、喜悦之感。夏季中空气温度过高, 不同的冷色系植物, 给人清凉、舒心之感。同时配以奥海的海水, 使游人感受来自自然森林的舒适之感。秋季在四季中是收获的季节, 植物的色彩极为丰富, 银杏的黄色、枫叶的红色以及金银木红红的果实都为园内增添了许多浪漫的气息。冬季是一个万物沉睡休息的季节, 万物凋零, 然而大量的柏树与松树, 使这个季节中的游人也有可观赏的植物。

3.3植物色彩与感情的设计分析

人们对不同色彩有不同的情感, 所以在园林中的植物色彩运用极为重要。森林公园内的植物主色调为绿色, 给人青春、自由、朝气和舒适的感受, 使游人缓慢放松自身的心情。在湿地区域则会看到大片黄色的芦苇, 瞬间它会温暖你的心灵, 像是夕阳的黄昏在照耀着你, 平静、温暖。穿过芦苇, 一棵棵红瑞木的枝干矗立在岸边, 像是在热情地欢迎着游人的观赏, 为园区的冬天增加了色彩。森林公园为我们展示的一个色彩丰富的山水景色, 令人心旷神怡、心神向往。

4结语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南区, 植物种植设计既具有北方的特色, 又有北京的文化内涵, 遵循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 同时又在统一上进行变化, 使之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植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洁, 吴宜夏, 吕璐珊.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综述[J].中国园林, 2006 (6)

连平县森林公园植物资源分析 篇4

连平县现有的森林公园包括南山森林公园、周龙山森林公园、黄牛石森林公园及镇级森林公园,正通过分类分级、林相改造、景观提升、完善设施等措施完善建设。连平县的森林公园呈现以县城为中心,主干道为中线,乡镇为片的格局,现有森林公园面积超过3000 hm2,公园自然环境优越,森林茂密,蕴藏着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是森林公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过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对连平县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当地森林公园建设和开展野生植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连平县森林公园概况

连平县地处粤东北九连山脉腹地,东江水系万绿湖上游,属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体系,是国家生态限制发展区,为闽粤赣原中央苏区范围。该县土地总面积2288km2,林业用地面积18.5万hm2占县国土面积的83.2%,有林地面积16.2万hm2以上,活立木蓄积量803.4万m3,森林覆盖率75.4%。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9.6 ℃,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300mm左右。土壤以砂页岩、砾岩发育的红壤,偏酸性,中重壤土。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以荷木、红锥、樟树、毛竹、枫香为主。

3主要植物种类组成

对当地森林公园植物调查的结果,现有野生维管植物193科696属136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36科72属121种,裸子植物5科7属7种,被子植物152科617属1232种(双子叶植物127科489属1022种;单子叶植物25科128属21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科9属9种,占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14.10%。在9种野生保护植物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1种,其它8种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它们是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樟树(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华南栲(锥)(Castanopsis concinna)、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花榈木(Ormosia henryi)、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 aleriei)、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4主要植物资源分析

区内地带性植被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具有暖性针叶林(杉木林)、热性针叶林(马尾松林)、(温性) 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杨梅林、红椎林、米椎+圆齿荷林等)、灌草丛(五节芒草丛等)、竹林(毛竹林)和人工植被等多种类型。主要植被由壳斗科、山茶科、樟科、 木兰科、金缕梅科等乔木种类组成,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性质。在对森林公园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1~3]进行资源植物分析,将其划分为15类植物资源。

4.1园林植物资源

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 连平县森林公园的观赏植物主要为山乌桕(Sapium discolor)、岭南槭(Acer tutcheri)、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枫香等红叶树种;黧蒴(Castanopsis fis- sa)、野牡丹属(Melastoma)等观花植物;冬青属(Ilex)、 紫金牛属(Ardisia)等观果植物。

4.2药用植物

连平县森林公园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大戟科、桑科、蝶形花科、蔷薇科等。其中何首乌(Fallo- pia multiflora)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 是常见贵细中药材、土茯苓(Smilax glabra),有解毒, 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晾肝定惊之功效;巴戟是南药之一,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紫珠属的广东紫珠(Callicar- pa kwangtungensis)、紫珠(Callicarpa bodinieri)等种类是近年开发出的新药原料;大青属的大青(Cleroden- drum cyrtophyllum)具有解毒、利胆、消炎的功效;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半夏(Pinellia ternata)、山姜(Alpinia japonica)等也是较有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

4.3用材植物资源

以植物的主干作为该收获对象的植物就叫用材植物。些树种是连平县森林公园的主要建群树种,对维护连平县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在樟科、大戟科、壳斗科、蔷薇科中分布,其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木荷、黧蒴、罗浮栲(Castan- opsis fabri)等分布广泛。

4.4纤维植物资源

植物纤维为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编制、制绳、造纸、包装等工业领域。连平县森林公园有纤维植物主要集中于瑞香科、梧桐科、大戟科、榆科、马鞭草科和禾本科。其中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常见于山坡、荒地、灌丛中,其茎皮含纤维26.0% ~ 41.32%,用于造纸或代麻用。 黄荆(Vitex negundo)、 牡荆(Vitex negundo L.var.cannabifolia)茎皮可造纸及制人造棉、枝条坚韧,用于编制箩筐。

4.5油脂植物资源

能贮藏植物油脂的植物统称油脂植物。植物油脂多集中于植物的种子中,以种仁含量最多。连平县森林公园油脂植物主要集中于樟科、大戟科、马鞭草科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山乌桕、山苍子(Litsea cubeba)等。山苍子常见于山坡灌丛、林缘、路旁,其中种子含有达50%,可用于生产润滑油添加剂、洗涤类的表面活性剂及塑料的稳定增塑剂等。其中鲜果含精油,是香料工业中的主要原料,可用于合成紫罗兰酮等,并可用作仓库和环境的防霉除臭剂。

4.6鞣料植物资源

鞣料植物主要集中于大戟科、蔷薇科,一般茎皮含鞣质,可提取栲胶。常见的有山黄麻(Trema tomento- sa)、土密树(Bridelia tomentosa)、白背算盘子(Glochid- ion wrightii)、盐肤木(Rhus chinensis)等。

4.7芳香植物资源

芳香植物是兼有药用植物和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是指含有香精油、挥发油或难挥发树胶的一类香料植物。连平县森林公园有芳香植物主要集中于樟科、菊科、玄参科。优势科为樟科、芸香科、菊科,其中樟,又称樟脑树,其根、茎、叶均含芳香油,其中根含芳香油5%~6%;山苍子,其枝、叶、花、果均含精油,鲜果含油可高达13%;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花芳香气浓,提取花浸膏,可提取高级香水。

4.8食用植物资源

食用植物主要集中于蔷薇科、紫金牛科、壳斗科、 等。其中常见的有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蛇莓(Duchesnea indica)、 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桃金娘(Rhodomyrtus to- mentosa)等。乌毛蕨的幼叶可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是山野菜中的极品。客家地区一直有食用乌毛蕨的习惯,含有粗纤维,可帮助肠胃蠕动,有益于消化。

4.9饲料植物资源

饲料植物主要分布在蝶形花科。比较常见的有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野葛(Pueraria lobat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苣荬菜(Sonchus wightianus)、光头稗(Echinochloa colona)、丝茅(Impe- rata koenigii)等。

4.10农药植物

农药植物是指具有农药价值的植物,连平县森林公园的农药植物主要有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 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漆树等。狗脊根状茎富含淀粉,作土农药,防治蚜虫及红蜘蛛,漆树根、叶及树皮可做杀虫药。

4.11蜜源植物

可供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的植物称为蜜源植物。 连平县森林公园有蜜源植物8科、8属、8种[7]。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在公园内广泛分布,花量大,是常见的冬季蜜源植物。

4.12树脂植物资源

树脂是植物体树脂道分泌的一种碳氢化合物。根据调查,连平县森林公园树脂植物有9科9属9种。主要有马尾松、漆树等。马尾松是我国采脂的重要树种之一;漆树树干产漆液,俗称“生漆”,具有耐久、耐热、防腐、绝缘、抗酸,并有极强的附着力和遮盖力等特性,广泛用于军工、化工、石油、采矿、纺织等的优良涂料。

4.13淀粉植物资源

淀粉植物是能食用或工业用的富含淀粉及其他糖类的植物。连平县森林公园有8科、8属、8种植物。优势科为蝶形花科、壳斗科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野葛(Pueraria lobata)、菝葜(Smilax china)、黧蒴、土茯苓、 鹿角栲(Castanopsis lamontii)、烟斗石栎(Lithocarpus corneus)等。

4.14色素植物资源

色素植物3种,栀子、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 tum)、茜草(Rubia cordifolia)。其中栀子果实含黄色素,是我国很早就利用的染料,用于染布匹和纸张,也用于食品染色剂;茜草根含黄红色素;乌饭树为常绿小灌木,浆果成熟时紫黑色,可提取蔓越橘色素,适用于食品。民间用其果实或叶子染米饭,呈乌色。

4.15有毒植物

有毒植物7科、7属、8种[6]。 常见的有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aricatus)、海芋(Alocasia odora)、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等。其中了哥王含有荛花酚对兔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海芋茎和叶内的汁液有毒,含草酸钙、氢氰酸及生物碱,误食会引致舌头麻木、 肿大及中枢神经中毒,皮外接触会引致痕痒、麻木及发疹。

5相关建议

(1)在森林公园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保护宣传,提高当地群众和游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的认识,积极参与野生植物的保护。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重要的资源植物应开展资源分布专项调查, 摸清其分布地点和天然更新状况,实行专人管护的措施。必要时可对一些重要物种如七叶一枝花、金毛狗、 土党参(Campanumoea javanica)、茅膏菜(Drosera pel- tata)、巴戟(Morinda officinalis)、大叶马兜铃(Aris- tolochia kaempferi)、野芭蕉(Ensete wilsonii)等进行封闭式管护。

森林植物教学方法 篇5

1 玉苍山风景区森林植物景观现状

玉苍山风景区森林植被在浙江植被分区中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部亚热带。植物资源丰富, 森林植被类型多样, 玉苍山森林公园有维管束植物504种 (含种下等级) 隶属于128科368属, 其中栽培植物59种, 木本植物300种。主要有木兰科的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 , 樟科的沉水樟 (Cinnamomun micranthum (Hayata) Hayata) , 钟萼木科的针萼木 (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 , 冬青科的全缘冬青 (Ilex integro Thunb.) , 山茶科的紫茎 (Stewartia rostrata Spingberg.) , 安息香科的银钟树 (Halesia nacgerii Chun) , 马鞭草科的海南石梓 (苦梓) (Gmelina hainanensis oliv.) , 香果树 (Emmenopterys henry oliv.) , 禾木科的短穗竹 (Semiarundinaria densiflora (Rendle) wen.) , 壳斗科的青钩栲 (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ata.) 。松科的江南油松 (Keteleeria cyelolepis Flous.) , 罗汉松科的竹柏 (Negeia neg Kuntze.) , 红豆杉科的南方红豆杉 (Taxusmairei (Lemmee.e Levl.) s.y.Hu) 。

1.1 马尾松林

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 是风景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人工纯林。林下植物以杜鹃花科的映山红、马银花, 金缕梅科的继木, 豆科的胡枝子, 山蚂蝗桃金娘科的赤楠、华南蒲桃, 壳斗科的短柄、白栎, 山茶科的柃, 大戟科的算盘子、馒头果, 山矾科的山矾类、白檀、华山矾及蕨类植物芝莫、真蕨和禾木科、莎草科、菊科、蔷薇科等成分为主, 分别构成灌木层和草木层。

1.2 杉木林

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和低海拔山地, 是风景区内面积大、分布广的人工纯林, 主要种类有桅木、映山红、赤楠、马银花、盐肤木及连片的芝、白芋等。

1.3 柳杉林

分布在800m以下, 基本上是纯林结构。

1.4 黄山松林

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 灌木层和草林层主要种类有映山红、华山矾、柃木、马银花、胡枝子及白芋、芝杭白、一枝黄花、蕨等, 藤本植物少, 以拔葜较为常见。

1.5 山顶灌丛

分布在高海拔山顶附近, 山顶灌丛高度矮、多萌生状、种类组成较杂, 主要的种类有山胡椒、小果南烛、豺樟、小叶青冈、化香、短柄、中华石楠、乌饭、胡枝子等, 一般高度在1.8m以下, 越近山顶高度越低, 盖度75%左右。此外, 有较多的草本植物, 以白芋、芝、蕨、泽兰等为主, 平均高70cm, 盖度50%。

1.6 低山丘陵萌生灌木

分布在低海拔地区, 一般以鹅掌柴、映山红、白栎、毛叶石楠、山合欢、野桐、天仙果、狗骨柴、赤楠、黄连木、胡颓子、山矾、山茶子、野柿、小竹、冬青等种类为主, 部分分布着山麓小型灌丛植被, 以苦竹及短穗行为主, 也有以若竹为主, 成积不大。

1.7 竹林

分布范围广, 多为单层林, 既有散生型竹林, 如毛竹、刚竹, 又有丛生型竹如青皮竹林、孝顺竹林等, 既有暖性竹林如水竹林、绿竹林, 又有热性竹林如麻竹林。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玉苍山风景区对次生天然森林群落破坏性大, 地处700m以上的森林公园, 全部为人工林, 是由柳杉、黄山松、马尾松、竹林等单一林种组成的森林群落。天然群落的常绿阔叶林已消失, 但尚存有人工林与灌丛组成的景观。主要特征是:树种单一, 色叶树少, 林相变化不大。无林缘植物和林木下层结构植被, 层次单调。空间景观效果平淡, 花灌木贫乏, 群体效果不够丰富。总之, 玉苍山森林公园原始植被大部分被破坏, 现大部分为次生林, 另有小部分景观林分及园林植物, 植被类型、群落结构、树种组成较差, 景观斑块不明, 森林景观质量有待提高。

3 森林植物景观优化对策

3.1 万景园区的植物景观优化

全区由观景台、法云寺、玉池、庵井、雅谷和迎宾园6个景区组成, 该区风景视觉领域宽广, 可俯视、仰视其他各区景色, 又具寺庙、摩崖石刻人文景观, 有形象逼真的岩石景观35处, 内容丰富的天象、水域景观6个, 更有鸟瞰多处的森林季相景观35个, 在人文、岩石景观中有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 给景区增添了情趣。该景区是整个玉苍山风景区的游览中心, 森林景观为针叶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灌丛景观、竹林景观、针阔交林景观。对于现有大部分次生常绿阔叶林、阔混交林、灌丛林主要采取封育保护性措施, 维护优秀的树种资源及乡土植物群落, 尤其是要保护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中的优势群落, 通过自然演替提高森林植被景观质量。对于部分针叶林景观 (主要为马尾松、杉木纯林) , 其森林植物层次结构较为简单, 病虫害与林火风险等级较高。但其下层常伴有甜槠、木荷、青冈栎等杂阔树种, 主要采取管护措施, 任其自然演替, 逐渐演变为阔混交林, 以提高生态稳定性和观赏性。对于部分以马尾松、杉木为主的疏林地, 将郁闭度控制在0.4~0.6, 有目的地进行补植阔叶树, 以培育异龄复层林景观。

3.2 雅谷景区景观优化

地处雅谷景区谷底的柳杉幼林, 可按自然庭园改造, 留有林中空地, 添置休息设备, 建成封闭式森林景观, 浓绿素雅, 具清静感。雅谷景区南边东北坡面的黄山松幼林, 海拔700m以上, 可改为松阔灌丛散块状混交, 使夏秋季相突出;700m以下改为松阔散状混交林, 与秋季相突出, 以绿色为基调, 红色斑驳, 黄色单块突出。

3.3 观景台景区景观优化

观景台景区海拔800~830m处的85.67hm2柳杉幼林, 可根据地段不同改造为不同类型的柳杉为主的风景林, 其中又以培养大柳杉林为主。海拔825~850m处的33.87hm2风景林以黄山松、红枫混交, 配合观日出, 反映旭日生辉、红霞普照情调。海拔825m以下, 此处是多处视觉的交汇处, 设计景观时应多方位考虑效果, 树种配置、色彩渲染以外向型为主, 应考虑春、夏、秋季的色彩, 林内不宜升林窗。海拔800~900m处悬崖陡坡处的19.67hm2黄山松林, 全境封山育林涵养水源。海拔90m以上山脊处的黄山松林应结合原岩石景观, 按其自然调整组合空间, 组成流林灌木、稀树草地、松灌地被等多种矮林景观, 此处具备组成春、夏、秋、冬各种景观色彩的自然条件。

3.4 天湖区植物景观优化

全区可观岩石景观4处, 水域景观4处, 可收揽森林景观54处, 由天湖、东湖、西湖、幽湖、天湖山庄、怡乐宫和观海楼7个景区组成, 同时有观光果园、茶园、竹园等多处, 并设有健身气功场所, 还有观东海、看日出胜地, 较平坦的山顶坡面, 日光充足, 环境幽雅, 众多的湖面决定了该区以幽雅旷野为特色而形成了理想的度假休养胜地。现有湖区植物以针叶林为主, 如马尾松幼林、黄山松林、柳杉林等, 林相结构单一, 变化不明显, 缺乏层次感。在封山育林的前提下, 为丰富森林植被景观资源, 满足景观多样性要求, 应以恢复自然植被为最终目标。对于松林中伴有一定数量的杂阔树种的情况, 可采取人工促天然更新的方法, 增加叶色观赏树种比例, 丰富层次与季相。湖区周围稀疏地段及湖区边缘应选择叶色树种进行嵌边或块状化措施, 强调林冠色彩。近水面坡地景观改造时应注意水土保持, 防止表土裸露, 分地段重要性种植不同植被。如幽湖景区海拔625~800m处的柳杉幼林, 树种单一, 可改为星散状混交风景林;625m以下的柳杉林可改造为封闭式风景林, 而马尾松幼林可改造为封闭式的针灌群落, 以增加观赏效果。

3.5 石海区植物景观优化

石海区奇石密布, 似兔似犬似龟, 故名“石海”。石海区的植物景观优化主要体现在山顶花园景区。山顶花园在大玉苍山顶, 海拔921.5m, 方圆数公顷为稀疏矮林草地。由于山顶效应, 异龄稀松林高者逾3.33m, 低者约0.33m, 配以自然时令的野花草丛, 更富野趣。此处稍加改造即成异年龄的短叶松灌丛矮林草地, 野花遍地, 野草丛生, 蔚为美观, 散发着生机盎然的气息。

3.6 水鸭湖景区植物景观优化

水鸭湖处于林海区腹地, 在玉苍山第一高蜂下, 四周茫茫林海, 大柳杉林集中于此, 11.27hm2的中龄柳杉林, 体现林海区景观特色处应封山育林, 建立封闭式景观, 开辟林窗供游人用, 营造成“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的氛围。而位于水鸭湖处21.27hm2的柳杉幼林, 从整体考虑以培养各种类型的柳杉类型, 以加强、加速林海区森林景观的气氛, 让游人体会山风起处涛声阵阵的心旷神怡的感觉。海拔860~925m, 近山顶的平缓地可改造成矮林景观, 组织开放型与封闭型相结合的群落, 以春、夏、秋相为呼应的各种矮林景观, 而陡坡面以封山育林为主。

3.7 玉苍山风景区道路的景观优化

园区道路支线、游览步道是公园的主要风景线, 合理的规划设计能达到步移景换, 体现鲜明的阶段性和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 引人入胜。同时, 这些地方往往是林区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地段, 因此在景观优化时应关注水土保持, 突出审美和保护两大功能, 乔、灌、草相结合, 达到色彩和谐, 层次鲜明, 四季景色不同的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玉苍山风景区地处浙江省最南端, 属中亚热带南部亚地带气候, 地形复杂多变, 地貌类型多样。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境内植被类型不丰富, 树种组成、层次结构欠复杂, 森林生产力不高。通过调查, 摸清了玉苍山风景区森林植被类型、分布现状及特点, 并对各植被类型进行分析, 提出了改造、保护、开发利用意见。今后除加强封山育林外, 应大力采用乡土树种造林, 丰富森林树种资源, 形成多样的植被类型。选择优良园林深化树种, 加强玉苍山风景区的绿化美化工作, 按不同的景观要求进行林分改造和经营, 培育多种多样的风景林和观赏林, 提高森林景观质量, 丰富玉苍山风景区森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刘惠明.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多样性分析[J].生态科学, 2003 (1) :30-33.

[2]杨学军.青云山风景区森林植物景观优化对策[J].林业科技, 2003 (4) :57-60.

浅谈森林中植物和动物的相互作用 篇6

关键词:森林,植物,动物,相互作用

1 森林植物对森林动物的决定作用

森林植物决定森林动物生活的环境特征, 这种环境称为动物生境。为某动物种提供所需食物、覆盖和水分的特殊综合体是其生境生态位。尽管不同动物种的生态位需求经常交叉重叠, 但很少完全吻合。

1.1 森林植物在同森林动物关系中具有两个关键性功能

1.1.1 植物是营养结构的基础和所有动物生活的必需品

森林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蕨类、苔藓和地衣, 它们能利用太阳能比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成有机物质, 是生产者, 是食物链的发端。草食动物 (如野猪、狍子、马鹿、兔子、青羊、榛鸡等) 则靠植物为生, 它们食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是植物的消费者, 植物是其生存的必需品;而草食动物又为肉食动物 (如东北虎、狼、狐狸、鹰等) 提供了生存营养。森林动物中, 杂食性动物 (如熊、林蛙、松鸦等) 种类很多, 它们既吃植物又吃动物, 但所需营养结构的基础均来源于植物。

1.1.2 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和隐蔽环境

丰富的森林植物为森林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场所和隐蔽条件, 从而决定了森林内野生动物种类多和数量大。在我国已知的400多种兽类和1100多种鸟类中, 有60%的兽类和70%的鸟类常年居住或季节在森林中度过。

茂密的森林植物是各种动物营巢与隐蔽的极好小生境。筑在草丛中, 松鼠的巢筑在乔木树干上。森林内的倒木和灌丛能让小型兽类和鸟类很容易避开猛禽的追捕, 特别在哺乳期内, 森林植物形成的隐蔽条件是决定幼仔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1.2 森林植物群落特性决定动物群落特性

用种类成分、垂直及水平结构等概念表达的森林植物群落特性, 决定着动物群落的特性。森林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越复杂, 生境生态位的范围越宽, 因此能够容纳动物种的数量也也多。

1.2.1 植物种类成分决定草食动物种类

植物种的化学特性多种多样, 从而为草食动物提供了广泛的适口性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因此, 植物种类成分能决定是否有草食动物种类。此外, 大量的适口和营养丰富的植物还能决定动物种的个体数量和种群的健康状况及生产力。

1.2.2 植物种类间接影响肉食动物分布

由于某些植物种的营养成分能决定包括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在内的草食动物的分布, 它们就间接影响到捕食这些草食动物的动物存在与否、数量和分布。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看到, 在刚更新起来的幼林里, 禾草等草本植物繁茂, 为小哺乳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境生态位, 鹰和枭便在这里盘旋, 大量捕食小动物。随着林分郁闭, 小哺乳动物生境生态位幅度缩小, 于是小哺乳动物物种群相应减少, 捕食动物也就不在光顾。捕食动物对森林植物种类成分的间接反应不如草食动物对森林植物的直接反应强烈, 因为草食动物对可利用的植物食性颇为挑剔, 而捕食动物对可食动物种则不然。

1.3 植物对动物的不良影响

森林植物中有少量有毒植物, 动物误食后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还有的植物长有锐刺, 会对动物造成伤害。

2 森林动物对植物的作用

2.1 动物对植物的传播作用

动物能促进植物定居和生长, 在森林更新和森林演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动物在异花传粉植物生活中的作用是广为人之的。能传粉的动物种类很多, 其中以昆虫为主, 蜂、蝇和蝶类是主要传粉者。比如在黑龙江省森林中靠动物传粉的植物有柳属、鼠李属、槭属、李属及杜鹃花科。

某些动森林物以植物种子为食物, 种子经过消化道后, 可落地发芽生根;另一些动物在林间活动, 无意识地以体毛携带一些植物种子, 到别处繁殖;昆虫及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能散布真菌、苔藓等植物的孢子。黑龙江省森林中的花楸属、蔷薇属等许多植物种子都是由动物传播扩散。分布在小兴安岭的松鸦、星鸦、交嘴等喜食针叶树的种子, 星鸦能把针叶树的种子带出距母树10千米以外, 茶腹鸟可以把松籽叼到数百米之外, 因此, 它们在针叶树的天然更新中起到促进作用。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红松的自然更新中, 松鼠、蝙蝠、灵长类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2 动物能改良土壤, 促进植物生长

森林动物就其个体数量和种类而言, 土壤动物占绝对优势。土壤动物主要由各种无脊椎动物构成。土壤动物通过与周围的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动物从土壤中吸取某些物质, 再向土壤中排出一些。如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中, 土壤动物每公顷能为绿色植物储存和缓解释放10千克以上的钠、20千克以上的镁、30千克以上的钾和50千克左右的钙。对于微量元素, 土壤动物也能提供可观的数量。在长白山针阔混交林带, 每公顷土壤中, 土壤动物能转化5千克左右的锌、3千克的铁、0.5千克的铜和锰、0.2千克的镍和0.025千克的钼。这些元素都是植物生长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土壤动物的活动增加了土壤的通气性, 而取食则加速了植物腐殖质的分解速度。众所周知, 蚯蚓起着耕耘土壤和通过脱落沉积改变土壤化学成分的作用。千足虫和蚂蚁的取食活动对活动对林地有机物的分解也相当重要。

2.3 动物对植物的抑制作用

草食性哺乳动物, 特别是有蹄类哺乳动物无限度地繁衍, 经常超过食物供养能力。饲料植物可能剧烈减少, 甚至完全消失。有的动物专门取食林地上新长出的萌条, 造成相当数量的可食木本植物死亡或受抑。

动物也能通过减少种源影响植物更新。大多数草食性脊椎动物都大量食用一切可食的植物种子, 而啮齿动物对各种树木的种源消费颇大, 构成了对植物直播和和天然下种更新的一大障碍。

动物还会通过传播疾病来影响植物。致病生物体有时通过粘附在动物身上从一处传播到另一处, 对植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3 结束语

森林植物教学方法 篇7

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是发挥其生态功能的重要保障。如果森林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较差就很难抵御病虫害的侵袭造成大面积的死林现象, 并对于加快碳循环方面也是不利的, 所以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得不到保障就会对森林的生态功能起到阻碍作用。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结构存在问题, 那么也将不利于森林的经济效益, 比如木材的采伐以及游客的旅游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植物的多样性。通过对森林的抚育能够显著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的多样性, 通过一系列的除草灌溉以及施肥等措施能够显著地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能为森林的多种植物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 进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的多样性。所以积极地开展针对云南景洪地区的森林抚育对于保持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森林抚育对云南景洪植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1云南景洪植物多样性现状

根据云南省景洪市植物统计相关资料, 景洪市是云南当地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景洪市已知植物种类达264科1471属3890种, 植被类型多样, 自然植被有8个植被类型, 13个植被亚型和29个群系;有哺乳动物102种, 鸟类427多种, 两栖爬行动物115种, 鱼类近100种, 昆虫种类更为丰富。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14种、野生动物35种, 又是我国珍稀动植物的荟萃地。景洪地区植物的多样性不仅是我国植物学界研究的重点也是世界植物学界研究的热点区域,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以及采集样本较为困难的限制, 该地区还有很多濒危的树种以及生物还没有被发现。

2.2森林抚育对植物多样性影响

森林抚育的目的是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 平衡土壤养分与水分循环, 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 缩短森林培育周期, 提高木材质量和工艺价值, 发挥森林多种功能。

云南省景洪市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来源于其较为厚实的天然林基础, 但是目前对森林的砍伐现象较为严重且尤为突出, 所以亟待采取措施展开对云南省景洪市的森林进行抚育, 最大限度的保持该地区植物的多样性。

对于森林进行抚育能够显著的改善林分产能。通过进行森林抚育能提升森林的经济价值以及碳汇集能力还能够显著提升森林的生产力。通过对于云南省景洪市的森林抚育的部分试点的成果可以看出, 通过进行森林抚育使得景洪的储蓄量明显的增加了。林地生产力的提升是林地植物多样性的保障。通过进行森林的抚育有效的避免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竞争现象, 为很多生长条件较为苛刻的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通过森林的抚育还能够有效地调节林下的制备。据有关资料表明对于林下的制备进行较低强度的采伐对于植被的种类、密度以及盖度等参数影响较小, 而具有中强度或者是大强度的砍伐则对于森林的影响较为严重。进行抚育采伐要选择较为合理的采伐的方式, 通过合理的采伐方式来降低植物数量减少所带来的不利的影响, 为植物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让其进行休养生息。

另外通过合理的采伐还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结构。在对森林抚育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采伐, 使得植物生长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由于增加了土壤对于有机物质的分解能力使得土壤的肥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另外通过合理的间伐也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的活性, 也正是由于土壤酶的集聚为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较为合理的环境, 为微生物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此外森林抚育还能够营造更加具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体系。通过森林抚育的过程也显著的改善了当地的卫生环境, 减少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这些举措对于维持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植物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加强景洪市森林抚育的重要措施

按照提高生态功能和促进林木生长的原则, 主要采取定株抚育、生态疏伐、卫生伐和景观疏伐等抚育方式。

加强对于森林抚育作用的宣传, 并完善关于森林抚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虽然经过多年的森林抚育工作, 当地积累丰富的森林抚育的经验, 人们也深入了解破坏森林所要面临的法律刑罚, 但是面对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还是有很多的单位和个人铤而走险, 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违反森林抚育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要结合到森林抚育的法律对当地的人民群众积极地宣传破坏森林抚育的严重后果, 将经营抚育的措施确实落实到位。

加强抚育技能推广, 能够显著的改善操作的技能和经验, 对于森林的抚育包含多项的内容和程序, 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采伐技能, 是否采取了合理合情的方式进行森林采伐。在这个过程中将透光抚育以及生长抚育二者协调好, 解决不同的树种之间以及不同的植物之间的竞争生长的关系。作为云南省景洪市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森林抚育的工作, 应该多召开一些森林抚育的经验交流会来交流森林抚育的经验。

林区的补偿与补贴显著提升了, 对于森林进行抚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当地群众广泛地参与, 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的发展, 作为当地的企业应该着眼于长远, 正确处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关系。在实施森林抚育的过程中做到公益补偿兼顾公平。采取政府主导市场推进以及生态保护等原则, 建立起由财政和林区的政府对当地群众的直接补偿以及间接补偿的措施和完善相应的体系。

4结语

云南省景洪市具有十分丰富的植物资源, 当地森林覆盖率较高, 林区的植物种类达到了264科1471属3890种是一个巨大的基因库, 对于生物物种科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林区植物的多样性也能够有效的提升森林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使得森林系统的生态功能得到保障, 通过对森林抚育以及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发现,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的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因而积极的开展森林抚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指出了森林植物的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以及生态功能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对森林多样性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 对森林抚育对云南省景洪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云南省景洪市开展森林抚育提升植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森林抚育,植物多样性,措施,云南景洪

参考文献

[1]谭惠瑜.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抚育关键技术[J].绿色科技, 2013 (8) .

[2]陈丽, 董洪进, 彭华.云南省高等植物多样性与分布状况[J].生物多样性.2013 (3) .

[3]段劼, 马履一, 贾黎明, 等.抚育间伐对侧柏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0 (6) .

上一篇:同步设备下一篇:门急诊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