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式培养方法

2024-08-16

森林式培养方法(精选7篇)

森林式培养方法 篇1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项全面的、细致的、长期的工作, 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当前实际存在的问题, 制定合理的制度, 采取有效的方法, 突破制约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的瓶颈成为相关方面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试图通过“森林式”培养方法, 来解决这一问题。所谓“森林式”培养方法是指借助森林生态系统的理念, 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个性化、整体化、持续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法。在这个方法中, 每一个高校辅导员都可以比拟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棵树, 具体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培养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结合当前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特征与要求, 力求突出辅导员队伍的一个“个性化”特征。当前的大学生思想自由、个性鲜明、具有创新意识和求变精神,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个体, 这些特征客观上就要求承担管理、引导工作的辅导员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特征。辅导员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较为突出的兴趣爱好, 并且在这些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成绩或技能。而这些兴趣爱好又与大学生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和紧密的联系。利用“森林式”培养方法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引导和培养正是符合这一现实要求。辅导员个体在其整体队伍中正犹如森林中的一棵独立的大树, 而整个森林由不同的树种构成, 其生态才最为完整也最为稳定。高校辅导员的个性培养使得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培养个性化的辅导员队伍需要领导者和相关部门做出几个方面的努力。

1、关注兴趣特长

在高校辅导员的选拔和招聘过程中, 领导者和相关部门则应当考虑到去自身的兴趣和特长, 对于特长突出, 表现优异者, 需要给予一定的特殊政策照顾。比如在招聘过程中, 可以进行逐项打分, 将兴趣特长列入考核的范围, 并赋予一定的分值,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评比, 然后纳入最终聘用的条件之中。

2、鼓励兴趣特长

领导者可以在辅导员选拔的时候就进行相关的考虑, 对于辅导员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两项个人专长。每学期或者学年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织一次辅导员才艺表演大赛。对于优胜者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这些兴趣和特长和学生工作结合起来, 比如社团工作、学生会工作等。如果辅导员本身的街舞比较出色, 在社团组织活动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则可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增进彼此的了解而后信任, 推动学生工作更好的开展。

3、培养兴趣特长

对于兴趣特长不明显或者于学生直接共性较小的辅导员, 领导者和相关部门则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培养和训练。比如建立辅导员沙龙, 在高校内各个院系之间进行联盟合作。通过辅导员之间的直接交流和沟通, 了解彼此间的兴趣和特长, 然后推举优秀者对其他成员进行培养和训练。比如计算机专业的辅导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 对其他辅导员进行数码相关知识的培训, 或者音乐专业的辅导员则可以向其他辅导员分享歌唱的技巧和方法等。

二、通过集体教育促进整体化培养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个密切合作的团队, 一个班级, 一个专业, 一个年级, 一个学院, 一个学校, 都是由这些辅导员在最前线进行引导和管理, 作为最基层的执行者、服务者、倾听者和反馈者, 辅导员之间的合作显得极其重要。建立合理的工作方式, 培养辅导员队伍之间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是一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无法回避的课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尝试两种方法。

1、专项职场培训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团队,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就是团队意识和协助精神。领导者需要在每学期的学生活动和工作需要中, 提出有意识的职场训练活动。比如组织横向卫生评比活动, 在此过程中, 要求某个学院同一年级的所有班级与其他学院的班级进行团体总分比较。同时还要组织纵向评比, 在学院内部, 或者各个学院中, 选取两个专业, 将其各自全部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班级筛选一遍, 作为参赛的队伍, 参加评比。引导学生尤其是辅导员形成我们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珍惜整体荣誉和利益。

2、日常渗透引导

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 使得彼此间的相处时间非常密切, 在日常生活中, 进行点滴的渗透和引导, 促进其形成团体意识,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领导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经验交流会、集体聚餐、生日庆祝活动、每日一名志愿者等形式, 在生活细节中, 增进辅导员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形成“大家庭”的观念, 逐步做到整体化成长。

三、借助专业学习实现持续化培养

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磨合与锻炼, 而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则是前提和保障。维护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对辅导员进行继续教育, 保障其不断得到成长和发展, 从客观上保证其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教书育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辅导员可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促进自己多元发展, 并保证自己的多重需求。领导者和相关部门可以尝试将高校两课、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相关课程交给辅导员队伍, 由其来承担思想教育、人生引导、事业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工作, 使得辅导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真正有机的结合起来。辅导员队伍的持续化培养可以通过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来实现。比如提升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各种进修活动等。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具备综合发展空间。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关乎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培养方式”“成长途径”“职业规划”等环节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借助“森林式”培养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并未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森林式培养方法,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武.我国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境分析[J].出国与就业 (就业版) , 2011 (16) .

[2]邓荣萍.专业化背景下医学院校辅导员素质保障探究[J].高教论坛, 2011 (07) .

[3]赵晓霞, 卫冰.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2) .

[4]宋清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9) .

[5]陈先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 (成都) , 2011 (02) .

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方法分析 篇2

1 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的定义

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指通过测定、计算一些自然和人为因子, 来预测和判断森林火险发生的可能性、森林火险控制的难易程度以及森林火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的技术和方法。森林火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读, 常用森林火险来描述。所谓森林火险, 是指影响森林火险发生发展的各种稳定因子和变化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采用一系列影响森林火险发生、发展及结果的指标, 来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综合评价。为了反映森林火险程度的差别, 常选择一些森林火险因子, 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得到一个数量指标系列, 然后将其分成若干个森林火险等级。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是林火预报的基本内容。林火预报首先考虑的就是某个特定区域范围内 (可以使一个省 (自治区) 或小至一个小班) , 经常变化的森林火险程度。

2 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的类型

世界上, 用于进行林火预报的方法超过100多种。但归纳起来可分为火险天气预报、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报3种类型。

2.1 火险天气预报主要根据气象因子来预报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预测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 它不考虑火源条件。所选择的气象因子通常有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连旱天数等, 这些因子是随时间和地点, 经常发生变化的因子, 它们可燃物含水率有密切关系。

2.2 林火发生预报根据林火发生的原理, 综合考虑了气象因子 (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连旱天数等) 、可燃物状况 (干湿程度、载量、易燃性等) 、火源条件 (种类、分布、频度) 、人为活动以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子, 来预报林火发生的可能性。这类预报方法还考虑了随地点变化明显, 但随时间变化不明显的半稳定因子, 如火源、可燃物及社会经济状况等, 这类因子与一个地区稳定的森林火险程度有关。

2.3 林火行为预报这种方法考虑了天气条件和可燃物状况, 还分析地形 (坡度、坡位、坡向、海拔高等) 的影响, 预测林火发生后蔓延速度、火强度、火场面积、火险长度灯火行为指标。

林火预测因子的选择对预测预报精确度的高低影响很大。火险天气预报由于没有考虑稳定、半稳定因子, 难以准确预报不同地点森林火险程度的差异。林火发生预报和林火行为预报的精度就高些。但是任何高精度的林火预报方法都要以火险天气预报为基础。上述3种林火预报类型所考虑的火险因子大致模型为:

气象要素→火险天气预报

气象要素→可燃物状况+火源林火发生预报

气象要素→可燃物状况+火源+地形林火行为预报

3 林火预报的研究方法

林火预报的研究方法与林火预报种类有密切相关, 常用的林火预报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利用火灾历史资料研究

该法是通过对历史上森林火灾发生的天气条件、地点、时间、次数、货运等进行统计与分析, 预报森林火险的一种研究方法。其预报的准确程度与资料的可靠性、分析手段、火险因子的选定和预报范围等有密切关系。其准确率较低。

3.2 利用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研究

该法要长期定点观测不同可燃物类型的可燃物含水率, 尤其是死的细小可燃物含水率, 通过研究, 以便找出它们和各种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来进行林火预报。

3.3 利用点火试验研究

这种方法也叫以火报火。主要通过点火试验, 研究不同可燃物类型与各个气象要素关系来进行林火预报。点火试验以野外点火试验和室内模拟电话试验相结合。

3.4 综合法林火预报

该方法是将可燃物含水率和气象要素之间关系, 与点火试验结合起来进行林火预报。该方法准确性较高, 预报的内容多而全面, 目前世界各国都向这一方向发展。

3.5 利用林火模型研究

根据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 通过电子计算机建立物理、数学方面的林火动态方程, 进行林火预报模拟, 再到野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其预报精度高, 是当前世界林火预报的发展方向。

4 各种森林火险预测预报

4.1 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前苏联聂斯切洛夫在俄国欧洲平原地区,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后, 得出的一种森林火险预报法。目前, 俄国地区仍在应用。其原理是, 某一地区无雨期愈长, 气温愈高, 空气愈干燥, 地表可燃物含水率也愈小, 森林燃烧性愈大, 容易发生火灾。因此, 根据空气饱和差, 气温和降水情况, 来综合估计森林燃烧的可能性, 并制定相应的综合指标来划分火险天气等级。综合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综合指标, 无量纲;

ti——第i天13:00的空气温度 (℃) ;

di——第i天13:00的空气饱和差 (h Pa) ;

n——降雨后连旱天数 (d) 。

综合指标是雪融化后, 在气温0℃开始累积计算的;每天13:00测定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查出空气饱和差, 同时要根据当天降水量多少来加以修正。如果当日降水量超过2mm时, 就取消此前积累的综合指标;降水量大于5mm时, 既要取消以前积累的综合指标, 同时还要将降水量后5天内计算的综合指标数减去1/4, 然后再累积进行计算。计算得出的综合指标数值, 再对照火险等级查对表, 即可确定当天的火险等级。若要预报未来若干天的火险等级, 则需要根据预测预报的天气情况、气温和空气湿度, 按照上述公式来估算。该方法的特点是所需要仪器较少, 操作简单, 计算容易, 不同地区在应用时, 应特别注意研制适合本地区的火灾危险等级差算表, 确定适于本地区的综合指标等级区间。

4.2 实效湿度法

可燃物的易燃程度取决于可燃物含水率的大小, 而可燃物含水率又与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当可燃物含水率大于空气湿度时, 可燃物的水分就向外渗, 反之则吸收。因此, 空气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可燃物含水率的多少, 它们之间往往是趋向于相对平衡。但是, 在判断空气湿度对木材含水量的影响时, 仅用当日的湿度是不够的, 必须考虑到前几天空气湿度的变化, 根据我国东北小兴安岭林区试验, 前一天空气湿度对木材含水率的影响只有当天的一半。

4.3 森林火险尺法

森林火险尺法是一种多因子森林火险预报法, 它选择多个火险因子, 研究它们与森林火险之间的关系, 然后将这些火险因子印制在计算尺上, 随身携带随时计算森林火险等级。森林火险尺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使基层森林防火工作人员预报森林火险等级的简便工具。大兴安岭森林防火指挥部制作使用的一种森林火险尺是汇总1956~1979年发生于大兴安岭林区的800多起火灾资料, 根据记录的每次发生火灾时风速、空气湿度和雨后天数, 并实地测定林火发生时可燃物含水率, 选择风速、地被物含水率、雨后天数和温度为预报因子, 然后制成尺。

4.4 全国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法

根据最高气温、最小相对湿度、降雨后的连旱日数、最大风速、生物及非生物物候季节等5项因子和指数值来确定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摘要:针对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方法进行了分析。

浅谈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篇3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应提前准备和检验当地适用的林木材积表、形高表 (或树高-断面积-蓄积量表) 、立地类型表、森林经营类型表、森林经营措施类型表、造林典型设计表等林业数表。为了提高调查质量和成果水平, 可根据条件编制、收集或补充修订立木生物量表、地位指数表 (或地位级表) 、林木生长率表、材种出材率表、收获表 (生长过程表) 等。

2 小班调绘

2.1 根据实际情况, 可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小班调绘

(1) 采用由测绘部门绘制的当地最新的比例尺为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图到现地进行勾绘。对于没有上述比例尺的地区可采用由1:50000放大到1:25000的地形图。 (2) 使用近期拍摄的 (以不超过2年为宜) 比例尺不小于1:25000或1:50000放大到1:25000的侧视雷达图片在室内进行小班勾绘, 然后到现地核对, 或直接到现地调绘。 (3) 使用近期 (以不超过1年为宜) 经计算机几何校正及影像增强的比例尺1:25000的卫片 (空间分辨率10m以内) 在室内进行小班勾绘, 然后到现地核对。

2.2 现地小班调绘、小班核对以及为林分因子调查或总体蓄

积量精度控制调查而布设样地时, 可用GPS确定小班界线和样地位置

3 小班调查

3.1 根据森林经营单位森林资源特点、调查技术水平、调查目的和调查等级, 可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进行小班调查。

3.2 小班调查充分利用上期调查成果和小班经营档案, 以提高小班调查精度和效率, 保持调查的连续性。

3.3 小班测树因子调查方法

(1) 样地实测法。在小班范围内, 通过随机、机械或其它的抽样方法, 布设圆形、方形、带状或角规样地, 在样地内实测各项调查因子, 由此推算小班调查因子。 (2) 目测法。当林况比较简单时采用此法。调查前, 调查员要通过30块以上的表标准地目测练习和一个林班的小班目测调查练习, 并经过考核, 各项调查因子目测的数据80%项次以上达到允许的精度要求时, 才可以进行目测调查。

小班目测调查时, 必须深入小班内部, 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点进行调查。为了提高目测精度, 可利用角规样地或固定面积样地以及其他辅助方式进行实测, 用以辅助目测。目测调查点数视小班面积不同而定:

3hm2以下1~2个;4~7hm22~3个;8~12hm23~4个;13hm2以上5~6个。

3.4 小班调查因子记载

(1) 小班调查因子。主要有地类、工程类别、事权、保护等级、地形地势、土壤、下木植被、立地类型、立地等级、天然更新、造林类型、林种、起源、林层、群落结构等。另外还有如健康状况、调查日期、调查员姓名。 (2) 其它应调查记载项目及要求。 (1) 用材林近成熟林小班。除按以上记载小班因子外, 还要调查记载小班的以下内容:可及度:调查记载小班的可及度状况。即可及、将可及不可及。 (2) 择伐林小班。对于实行择伐方式的异龄林小班, 采用实测标准地 (样地) 、角规控制检尺等调查方法调查记载小班的直径分布。 (3) 人工幼林、未成林人工造林地小班。除按本条四 (二) 款记载小班因子外, 还要调查记载整地方法、规格、造林年度、造林密度、混交比、成活率或保存率及抚育措施。 (4) 竹林小班。对于商品用材林中的竹林小班, 增加调查记载小班各竹种的株数和株数百分比。 (5) 经济林小班。有蓄积量的乔木经济林小班, 应参照用材林小班调查计算方法调查记载小班蓄积量。调查各生产期的株数和生长状况。 (6) 一般生态公益林小班。有经营活动的一般生态公益林近成过熟林或天然异龄林小班应参照用材林近 (成, 过) 熟林小班的要求补充调查因子。森林经营集约度较高地区的所有一般生态公益林小班均应参照商品林小班进行调查。

3.5 林网、四旁树调查

(1) 林网调查。达到有林地标准的农田牧场林带、护路林带、护岸林带等不划分小班, 但应统一编号, 在图上反映, 除按照生态公益林的要求进行调查外, 还要调查记载林带的行数、行距。 (2) 城镇林、四旁树调查。达到有林地标准的城镇林、四旁林视其森林类别分别按照商品林或生态公益林的调查要求进行调查。

3.6 散生木调查

散生木应按小班进行全面调查、单独记载。

4 调查总体蓄积量控制

(1) 以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范围为总体进行总体蓄积量抽样控制。调查面积小于5000hm2或森林覆盖率小于15%的单位可以不进行抽样控制, 也可以与相邻经营单位联合进行抽样控制, 但应保证控制范围内调查方法和调查时间的一致性。 (2) 总体抽样控制精度根据单位性质确定:以商品林为主的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单位为90%;以公益林为主的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单位为85%;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为80%。 (3) 在抽样总体内, 采用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成群抽样等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控制调查, 样地数量要满足抽样控制精度要求。 (4) 样地实测可以采用角规测树、每木检尺等方法。根据样地样木测定的结果计算样地蓄积量, 并按相应的抽样理论公式计算总体蓄积量、蓄积量标准误差和抽样精度。 (5) 当总体蓄积量抽样精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 要重新计算样地数量, 并布设、调查增加的样地, 然后重新计算总体蓄积量、蓄积量标准误差和抽样精度, 直至总体蓄积量抽样精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责任编辑张芝)

摘要:分析以林地、林木以及林区范围内生长的动植物及其环境条件为对象的林业调查的具体方法。

森林防火技术沙盘教学方法 篇4

1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缺点

理论难以与实践相融合, 不明了、不直观、记忆不深刻;生硬的专业术语, 讲解时学员就不甚理解, 课后一般都会遗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平面教学, 在空间上各方位难以有效衔接。

2 沙盘教学的优点

沙盘教学使用沙盘模拟火灾现场, 能使学员感受到现场的实战气氛, 把理论变成了现实, 实现了全程、全景、全局观察火场动向、指挥全体队员, 集中优势人力灭火;利用人造地形、模拟火场, 明确批示出火情发生蔓延机理、危险所在、人员逃生路线和科学扑救方法。

3 沙盘教学实例 (如图1)

3.1 沙盘的制作

沙盘用木板制一个长100cm、宽70cm、高5cm的木盘;沙表示陆地, 沙粒要细而匀, 最好用筛子过一下, 去掉杂质;小石子代表石头;草本植物、针叶树枝、阔叶树枝、竹子分别代表不同林分, 乔、灌、草3层;红色硬纸板代表火场;塑料袋代表风、火场, 蓝色、白色毛线分别代表河流和公路;纸板人物和扑火工具。

3.2 用沙盘造地形

扑火的主要方法都是围绕地形展开的。所以, 要用筛过并且潮湿的细沙在木盘上造地形。仿照谷歌地图, 用小的灰刀通过切、堆、刨、拍等并不复杂的工序造出地形, 使沟、梁、卯、塬河清晰可见。再用白色细毛线在沙盘盘出路线, 蓝色细毛线盘在谷低表示河流。

3.3 用树枝造林分

讲解林分树木构成情况的同时, 用相应的树枝在沙盘上竖插作为标记。用针叶树枝, 长度共20cm, 其中10cm不带叶, 表示树干, 10cm带叶表示树冠, 如图1中 (2) 所示。讲解林分下木的构成情况时, 用10cm长的不带叶的阔叶树枝代表下木, 在沙盘上竖插作为标记, 如图1中 (3) 所示。再用和沙盘地物等长的、稍粗的、不带叶的树枝, 平放在沙盘一定位置代表清林带、风倒木、病腐木等特别要交代的可燃物, 如图1中 (4) 所示。也可用总长15cm的带叶子竹子竖插代表林地竹子的生长情况, 还可用小石块放到沙盘上代表山梁或者悬崖等。

3.4 用红色硬板纸造火场

把事先剪好的红色硬板纸平放在沙盘上代表火场, 如图1中 (5) 所示。通过不断挪动来模拟火况, 包括火头的发生、移动、蔓延方向, 把火场和地势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3.5 用火场指挥员人物造形硬纸板指示火情观察点

在沙盘上, 不断移动火场指挥员 (扑火小组组长) 人物造形硬纸板, 如图1中 (6) 所示, 配合讲解在什么位置, 什么时间, 如何观察整个火场, 以指导火场全局性灭火工作。这中间包括了开挖防火线的位置, 各队人员的扑打方向和逃生方向, 灭火方式, 水泵等主要灭火机具的投入位置等。

3.6 灭火技巧和常识

在沙盘上, 根据火场火情的情况, 结合气象条件、立地条件、林分特点等, 利用扑火队员人物造形硬纸板讲解灭火技巧和常识。可以不断移动扑火队员人物造形硬纸板, 如图1中 (7) 所示, 来讲解火场火情发生、演变的态势, 以及如何寻找最佳的灭火位置, 选用最合理的方法和最有效的器具。

3.7 用不带叶的粗树枝造防火线

在沙盘上, 根据火场火情的情况, 蔓延方向和蔓延速度, 投入扑火人员人数多少, 器械的使用情况, 计算出防火线的开设位置和方向。用不带叶的粗树枝造在沙盘上造防火线, 如图1中 (8) 所示。

3.8 安全常识

结合地形, 讲解火场的危险地形, 山谷风的发生和方向, 人员逃生的基本常识和路线, 如图1中 (9) 所示。用逃生队员人物造形硬纸板配合讲解, 在沙盘上不断移动逃生人物硬纸板和火场红色硬纸板, 分别演示出科学和错误的逃生安全常识。

3.9 用系塑料条的小树枝演示火头行为

在小树枝上系上塑料条插到沙盘火场红色硬板纸旁边, 如图1中 (10) 所示, 不断变换方向吹动, 代表风向风速, 来演示火头的蔓延情况。火场的风和可燃物、地形3者决定了森林火的传播和蔓延情况。还可以引深讲解以火攻火等扑火方法及风的利用。

4 结语

上面的方法基本能满足课堂教学, 立体、直观、全方位, 动感十足, 专业水平不高及从未进过火场的人员, 看过后都会留下深刻印象。教学中还可以不断的摸索, 借助一些工具如吹风机、发烟机等来模拟3D火场, 使学员如身临其境, 理解深刻, 教学作用显著。

摘要:沙盘教学是根据地形图、航空照片参照实地地形, 按一定的比例制作, 主要用以模拟火场立地环境、林分因子、火情的标志和扑火队员、扑火工具、地面标志物等建立注盘模型。

森林病虫害防治新方法初探 篇5

造林质量不高, 是导致森林病虫害频发的主要原因。目前, 在林木的培育和管理方面, 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对于造林的质量较为忽视, 仅从造林的数量上完成任务, 导致劣质林的出现。造林后期, 对于林木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没有做到位, 一旦发生病虫害, 影响范围将非常广。将本应该运用到病虫害防治的经费用到了事后的救灾工作, 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机制。没有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 森林的自身调控功能逐渐减弱, 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和大量的使用, 使得有害生物逐渐产生了抗性, 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很多物种濒临灭绝, 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农药施作方法不恰当, 清除病虫害的速度较慢, 不能够将害虫一次性彻底的清除, 导致病虫害残留, 很容易再次引发虫灾。害虫的适应能力和抗药性逐渐提高, 对于抗虫的品种和特性, 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2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

2.1 生物防治

2.1.1 天敌昆虫的利用。

比如可以对赤眼蜂进行利用, 对松毛虫进行防治;还可以利用管氏肿腿蜂对天牛等害虫进行防治;也可以利用茧蜂对舞毒蛾进行防治。除上述之外, 还可以利用啮小蜂对舟蛾、白蛾等进行防治。另外, 如螳螂、瓢虫等都可以对一些常见的害虫进行捕食。

2.1.2 微生物治虫运用。

微生物是一种防治害虫的有效方法, 通过运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可以很好的杀灭害虫。以苏云金杆菌为例, 它就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杀虫剂。一般的化学农药, 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畜造成影响和伤害, 长期使用还会污染环境, 而使用苏云金杆菌作为杀虫剂就不会有这类问题的出现。目前较为常用的杀虫剂主要有乳悬剂、水悬剂、乳剂和粉剂等等。除此之外, 病毒也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其优点有很多, 如对于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很少会发生丧失活性的问题。同时致病性也很强, 害虫很难产生抗性。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有其优势, 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不会影响人畜的健康。

2.1.3 鸟类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将鸟类运用到病虫害的防治可谓由来已久, 是一种传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当前, 在防治病虫害的众多方法中, 鸟类病虫害防治仍属于主要的方法, 这是由其经济性和环保型决定的。鸟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并且可以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森林中的益鸟, 如杜鹃、啄木鸟等, 可以大面积的捕食森林害虫, 尤其是对于害虫密度较高的情况, 采用鸟类防治的方法, 能够收到十分明显的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森林会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 鸟类的数量较少, 这就需要采取方法招引鸟类, 做好鸟类巢穴的设置工作。

2.2 物理防治

2.2.1 人工捕杀。

人工捕杀适用于容易捕捉的害虫, 并且通常来说害虫个体相对较大, 一旦发生虫害, 可以采取人工捕捉的方式, 发动群众的力量, 并以其他的方法作为有益补充。人工捕杀具有较强的经济性, 并且收效较快。

2.2.2 隔离法。

有些害虫传播和扩散的速度非常快, 如果不采取措施, 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森林受到病虫的侵害。这时可以采取隔离法, 即建立无寄主隔离带, 其宽度和长度是一定的, 在被保护地和病虫害发生地之间形成防护, 从而有效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2.2.3 诱杀法。

害虫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如某些趋性特征, 在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时, 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对害虫实行捕杀。这种方法较为经济, 效率高, 运用起来十分方便。信息素可以有效的干扰昆虫雌雄间的交配通信, 并且具有多种优点, 如无公害、专一性等, 目前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2.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在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需要保持其平衡性, 然而有些情况下, 会出现昆虫种群迅速增加的现象, 即大面积的病虫害的发生, 这时化学防治的方法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 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必须考虑到农药的安全性问题, 涉及到很多因素, 如对天敌、水生生物、人畜以及土壤中的有益生物造成的影响, 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还有化学药剂毒性残留的问题。此外, 由于长期使用农药, 致使病虫抗性的增强, 能够大面积、低成本、快速、安全、无毒的消灭病虫和草害的农药已经十分少见。

2.4 林业防治

林业防治是指在一系列林业生产活动中, 结合森林保护的要求, 开展各项必要的经营活动, 来创造林木生长的良好条件和抑制害虫大量发生的环境, 从而保证林木健康生长的一类防治法。做好育苗工作, 做好圃地选择、种前处理、种子等繁殖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进行适当轮作, 适时进行苗木抚育、圃地管理工作, 严格苗木出圃检疫制度。

3 农药防治新技术

3.1 农药制剂的发展

缓释剂有着十分显著的优点:可以使高毒产品低毒化。避免或减轻高毒农药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对人、畜及有益生物的急性中毒和伤害, 也可以减轻或避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可以使农药减少在环境中的光解、水解、生物降解、挥发、流失等, 使用药量大大减少, 而持效期大大延长;由于药剂释放量和时间可以得到控制, 因而药剂的功能得到提高, 使其更能按照人们的需要发挥作用。

3.2 农药使用的新技术

3.2.1 低容量喷雾技术。

低容量喷雾技术是指喷药液量在每亩3.33~13.33L (约3.33kg~13.33kg) 的喷雾施药新技术。通常手动喷雾器或高压机动喷雾器所喷药液量每亩都在40kg以上, 称为高容量喷雾。其用水量大, 消耗能量大, 用工多, 效率低, 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低, 药效和安全性都受到影响。低容量喷雾技术是通过喷头技术的改进, 提高喷雾器的雾化能力, 使雾滴变细, 增加覆盖面积, 降低喷药液量。

3.2.2 超低容量喷雾技术。

是指喷药液量在每亩0.33L (约0.33kg) 以下的喷雾新技术。

3.2.3 静电喷粉技术。

粉剂的粉粒细度愈细愈有利于药效的发挥。但是粉粒越细漂移越严重, 药剂的利用率降低, 造成环境污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森林病虫害的产生对森林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必须采取合理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手段。森林病虫害主要防治手段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林业防治等手段, 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防治手段, 同时加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 促进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松.法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经验值得借鉴[J].国土绿化, 2011 (8) :67-68.

[2]韩卫东.林业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3) :34-35.

[3]郭永玲, 马国林, 陈占林, 等.宁夏惠农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 2009 (4) :78-79.

[4]赵增强, 史存峰, 彭丹琳, 等.浅谈丹风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 2008 (10) :151-152.

农户家庭经营的森林经理方法探讨 篇6

关键词:农户家庭经营,森林经理,特点,问题

中原丘陵平原地带, 集体林面积所占的比例达到80%以上。集体林经营管理活动具有独特性, 特别是在经营管理形式上, 存在着村级集体统一经营、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家庭经营、农民合作社、林业公司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户家庭经营管理的水平, 对提高整个中原地区森林经营管理水平, 改善林区生态环境, 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1,2]。

1 农户家庭经营森林经理形式的基本特点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农户家庭经营森林经理的形式和特点也在发生变化。根据在豫西丘陵平原地区的调查, 农户家庭经营森林经理在许多方面有其特殊性。

1.1 经营产权形成过程具有复杂多样性

1983年以前, 集体所有制的山林主要由大队集体经营, 小部分由生产队经营。1983年以后, 林业“三定”工作完成, 农户家庭经营山林的形式得以确立[3]。1996年以来, 在集体林经营产权制度中开始实行林地流转机制, 各种经营形式比重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户通过租赁、拍卖、承包等获得林地的经营使用权, 但其得到的经营条件和承担的经营责任是不一样的。

1.2 林地分散, 规模小

按平均地权的原则, 将责任山和自留山按照土质好坏、路途远近、高山低山等林地搭配的方法均匀划分给农户[3], 形成分散零碎的局面。如有的农户经营的林地达10余处, 而一个山头往往有10余个农户经营, 从经营的林地总量来看, 每个农户家庭经营的林地规模都比较小。

1.3 林业投入不足, 经营者文化水平较低, 缺乏技术

目前, 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很少, 投入林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更少。近几年, 随着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留守农村的多是“603861部队”, 即老人、妇女和儿童, 很少有群众直接投身于林业生产。再加上农村群众收入不高, 农户无力或者无意投入林业。农村直接从事林业生产人员的文化程度很低, 留守人员多是老人和妇女, 其文化程度低, 多是小学、初中, 甚至文盲也占一定的比例[4]。

1.4 农户经营行为谨慎, 讲究短期的直接效益

投资决策比较谨慎, 趋于自主化。农户经营林业的目的就是短期内获得经济利益, 投资首选因素是能否获利, 几乎没有农户是按政府指导意向来决策。农户经营林业投资主要利用自有资金, 少量向亲戚朋友借债, 而向银行、信用社贷款的很少, 一是获得贷款比较困难, 二是农户本身也缺乏贷款发展林业生产的意识。

2 农户家庭经营森林经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集体林的森林经理工作, 对于农户家庭经营这种特殊形式, 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森林资源权属不清, 手续不完善。通过1983年的林业“三定”, 大部分农民分到了责任山和自留山, 但农户由于经营规模小、劳力不够、素质不高、缺乏投入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 造成林业经营成效不好, 许多地方是荒山依旧。有些群众把山地转包给其他人员, 但因林权证丢失、损毁或不愿过户, 造成林权不能正常流转或流转了不能及时过户, 办理权属变更, 致使新承包户没有完善的手续。二是森林区划时虽然考虑了权属这个因子, 但只分国有、集体、私有等类型, 没有区分出经营主体, 特别是没有按农户进行区分[3]。三是森林经理调查主要是对小班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地况等方面的因子进行调查, 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调查成果一方面不能满足农户开展森林经营的具体要求, 另一方面也极少向农户提供相关的森林经理调查成果。四是编制的集体林经营方案, 考虑宏观管理需要的多, 考虑具体经营需要的少, 森林经营指标基本上没有落实到农户家庭经营形式上[3]。五是森林经理工作缺少农户的直接参与, 不能调动农户的积极性, 不符合农户家庭作为集体林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在农户经营林业中开展森林经理工作很难有效地解决宏观调控、经营组织、技术服务和规模经营等方面的问题。

3 农户家庭经营的森林经理探索

参与性农户家庭经营森林经理, 就是在集体林农户家庭经营过程中, 要求农户、科技人员和当地政府共同参与, 尤其是农户的积极参与, 相互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根据国家及林业部门关于开展森林经理工作的原则要求, 针对农户家庭经营的特点、经营条件和经营环境, 一起研究和完成农户家庭经营中的各项森林经理工作。这样的森林经理, 一方面强调森林经理过程要有经营主体———农户的积极参与, 另一方面强调森林经理技术要面向农户家庭经营。

3.1 明确权属, 完善手续

对林地权属变更的农户, 要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为新承包户颁发林权证, 使新承包户能权属清晰, 手续完善, 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林业生产中去。

3.2 参与性农户家庭经营的森林经理过程

对于农户家庭经营来说, 森林经理主要包括森林区划与森林经理调查、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经营效果检查与评价等内容。

3.3 实施农户家庭森林经理的基本要求

3.3.1 充分发挥参与各方的优势和积极性。

参与性农户家庭经营森林经理工作的特点是利用参与各方在森林经理工作中具有的不同地位和优势, 通过共同参与、密切配合, 达到优势互补, 因此能否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是其中的关键[5]。

3.3.2 明确参与各方的职责, 注重协调统一。

由于参与各方在农户家庭森林经理工作中角色不同、作用不同, 为了避免产生利益冲突和意见分歧, 需要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3]。

参考文献

[1]张春霞.乡村社会林业的发展与产权制度的改革:林业产权研究之五[J].林业经济问题, 1995 (2) :9-14.

[2]沈月琴, 李兰英, 梅岩良, 等.浙江林业经营形式问题探讨: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市场化系列问题研究之一[J].林业经济问题, 2000, 20 (4) :226-228.

[3]胡永旭, 韦新良.乡村农户森林经营参与性管理机制探讨[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1, 19 (2) :187-192.

[4]蒋有绪.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 2001 (2) :1-8.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和建议 篇7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是摸清森林资源家底的重要手段, 是科学培育森林、合理经营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基础工作, 也是调查区域制定林业规划设计、林业生产计划、林木资产化管理和检查、评价林业政策、方针、法规等的执行效果, 实现林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宿城区2009年5月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历时半年, 采取切实可行方法进行调查, 于11月初全面高标准完成外业调查和内业汇总工作, 2010年3月获得绿色江苏建设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先进县区的称号, 现就2009年森林资源调查过程中, 如何提高准确性、可靠性和时间性采取的调查方法加以总结, 与各位同仁交流。

2 前期准备工作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

2.1 加强培训, 领会内容

首先在二类调查启动之前必须要组织所有参加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认真研读, 熟练掌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江苏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和各种仪器使用方法, 同时全体参加调查人员在辖区有针对性的选取片林、带状林、农田林网、四旁树和城镇零星树木进行调查试点, 同时邀请省市专家现场指导、解决疑难问题, 统一调查技术标准。

2.2 精选强将, 组建队伍

森林资源调查人员必须业务水平高, 工作能力强。宿城区政府应成立领导小组, 在林业系统精选20名中级以上技术骨干组建5个外业工作组, 同时成立技术指导及检查验收组和后勤服务宣传报道组。小班区划和电脑绘图勾绘, 卡片记录输入, 数据测量各由一人负责, 科学分工, 责任明确, 强大的调查队伍为圆满完成二调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人力和技术保障。

2.3 物资材料, 准备到位

航片判读前要准备好如下资料:1∶1万比例尺地形图, 近期拍摄的航片图, 以及电子航片图。我们这次调查采用的是2008年4月份拍摄的1∶5 000的航片图, 以及2008年、2009年的绿化造林及采伐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数据、表格等。同时应准备GPS、罗盘仪、测高器、标杆、皮尺、测树钢卷尺等物资仪器。

3 森林资源调查关键分析

3.1 室内分析, 实地对比, 建立判读意识, 防止漏测

先在室内可以通过对航片上图像的现状、大小、色调、阴影以及根据准备好的图片、资料、文字记录等, 分析判断可能是新造林地的地块、苗木较小密度较稀的经济林或者在庄家地里的灌木林等, 然后到实际地点查看判读的准确性, 对判读有误的地块, 认真分析对比, 找出与原有林地的区别, 从而建立各种类型林地的判读标志, 提高判读者的感性认识。

3.2 掌控好小班面积划分的大小, 对划分的每一个小班进行全面踏查

小班的划分, 《操作细则》规定, 小班最小面积原则上为0.066 7hm2。但是并没有规定小班的上限面积, 在划分过程中, 往往出现两种倾向, 小班面积过小, 本来应该连在一起的沟、渠、路、埂上的带状林, 人为将其分成多个小班, 增加了调查的工作量, 但对提高精度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小班面积过大, 没有对划分的小班进行详细的踏查, 能连则连, 不同树种、不同林种、不同龄级、不同权属的片林划到了一起, 降低了调查的精度, 正确的划分方法应该是对林地进行详细的踏查, 严格按照小班的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对能够连在一起但面积确实过大的地段, 可根据林木的抚育管理、采伐更新等林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从明显地物标处将其分为若干小班。要掌握一些地带的特殊情况, 如同一条河堤上的林木, 东侧几行林木权属为国有, 而西侧几行林木权属为集体, 防护林中间隔经济林, 都容易笼统地划到一起。

3.3 选取的样方必须具有代表性

样方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影响蓄积量的大小。在样方选取时, 林调人员要充分考虑林相、树种、密度、胸径等因子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方来进行调查。成片林尽量避免选择边缘木, 消除边缘效应对调查精度的影响。沟、渠、路、埂、堤上的带状林样地要做成横切面, 样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量至行距和株距的一半, 不要只量至树干基部, 相对缩小了样地的面积, 扩大了林木株数和蓄积量。在混交林和庄台林的样地选择中, 要选取优势树种和混交树种相对均匀合理的地方, 不要单独选择某一树种集中分布的地方做样地。对于小班林相复杂面积较大, 应找到当地熟悉情况的村干部, 最好是此小班林地经营者, 由于他们对当地的林地情况尤其是经营者对自己林地各部分情况较为熟悉, 由他们带领前往小班中林相不相同的地点, 选取代表不同林相的准确样方, 如此可节省调查时间, 增加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

3.4 勾绘和卡片填写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准

在实际外业调查工作中, 林调人员严格按操作细则执行, 现场勾绘严格按照一看、二分、三勾、四测、五填的步骤进行逐块调查。

(1) 外业调查中航片勾绘人员首先认真细致判图, 深入田间地头严格做到先看实际林地地形地貌, 再在航片上精心勾画出林地, 带状林进行勾绘时同时标注林带的宽度, 保证不漏掉一块也不去虚添一块林地, 确保林地面积的准确性。

(2) 卡片记录人员在记录过程中, 不漏掉一个重要调查因子, 现场调查现场记录, 记录时出现错误不擦去, 划掉并及时更正, 小班记录人员晚上对当天所有小班卡片进行整理并录入电脑。

(3) 航片勾绘人员晚上或阴天应当及时用电脑勾绘, 内业绘图中严格按照航片上的勾绘界线进行小班勾绘, 不人为地去扩大和缩小小班面积严格控制误差5%以内, 力争不漏号不重号。

3.5 必须将核查贯穿整个林调工作的始终

调查组成员每搞完一段工作, 要对小班调查、样地测设等调查成果进行全面室内检查;由县区组成专职质量检查组进行正常性的检查;由省、市组成的督查小组定期进行质量抽查。对所抽查小班的区划、勾绘、地类调查、林种划分、树种组成、平均树高、胸径、年龄进行了核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予以纠正。及时总结经验, 切实提高了二类调查工作质量与成效。

4 结语

尽快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在调查监测基础上, 采用高档微机配以数字输入设备和绘图仪, 在Windows环境下, 利用Mapl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积极建立、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GIS)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林权调查, 并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和维护, 开发适合林业管理现状的数据库和图形库管理系统, 以适应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摘要: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中采取的调查方法进行了论述, 采取精判航片图、准划小班、选代样方、实填卡片、现场勾绘等方法保证了森林资源调查准确性、可靠性, 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方法的改进提供有益的探索依据。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R].北京:国家林业局, 2010.

[2]江苏省林业局.江苏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R].南京:江苏省林业局, 2007.

[3]刘羿.控制二类调查蓄积的方法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22 (5) :61~63.

[4]李大锋.浅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图形处理[J].广东林业科技, 2007 (3) :30~31.

[5]崔东娟.浅谈西部地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7 (6) :73~74.

上一篇: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下一篇:携程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