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2024-10-13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默读第3自然段,说出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美丽和观赏冰雕后异常兴奋的心情。

3.练习把两句合并成一句话。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整理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语,并听写。

(2)辨一辨,再组词。

赏( ) 防( ) 宫( )

尝( ) 仿( ) 官( )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

(1)公园门口,冰雕给冬冬的印象怎样?

(2)“一座座冰雕”指的是哪些冰雕?

3.默读第3自然段。

(1)冬冬在哪几个地方看冰雕?用“ ”划出。分别看到哪些东西?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这些冰雕的?

(冰桥:栏柱的巨龙 长廊:檐柱的装饰画)

(2)读第2、3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啊”该怎样读?

(3)读第4、5句。哪些词突出冰雕特点?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4)引读第3自然段。

(5)说说一自然段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4.默读第4自然段。

(1)在冰雕动物园,冬冬看到哪些冰雕动物?重点写什么?

(2)完成《作业本》(2)中第2题。

(3)你最喜欢的冰雕动物是什么?

(4)冰雕动物园为什么最吸引冬冬?

①种类多:说说列举哪些动物,体会省略号的作用。

②各具特点:说说每种动物特点。

③生动形象: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5)齐读第5、6自然段。

(1)课文还写了哪些冰雕?为什么这些冰雕要略写?

(2)天寒地冻,冬冬为什么一点也不觉得冷?

6.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你的一段。(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7.作业指导。

(1)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①读两句话,想想,主要讲谁?合并成一句话后可省去什么?

②合并成一句话后读读,再写下来。

(2)按事情发展顺序整理句子。

①默读6个句子,按事情发展顺序,想想:哪句最前,哪句闻后,其余怎样排,并标上序号。

②按序号读6个句子。

③讨论:这段话的写法与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8.课堂作业。

(1)完成《作业本》(2)第5、6、7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 默读课文3-4自然段,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复习,巩固生字。

1、 导入:昨天我们开始学习《西湖》这课,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牐1毖生读书,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西湖周围的远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丽?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对小的问题当时予以解决,归纳出几个主要问题(如上进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

牐2本读思考,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可以互相讨论。检查学习效果时,可让学生不按自然段顺序汇报。

牐牳髯匀欢尉读设计:

牐牭诙自然段:你认为写远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词很重要?(绿、青、浓、淡、银镜、飞、一闪一闪等词语)能说说理由吗?你能把这些词读好吗?让学生反复品读。

牐犝页隽礁霰扔骶洳⒖谕吩炀洹

牐牭谌自然段:什么叫“心旷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让你心旷神怡,感到特别舒畅?学生自由说。

牐犇隳馨选靶目跎疋”的舒畅心情读出来吗?

牐牭谖遄匀欢危合热醚生看图,读出图中意境,再配上舒缓优雅的音乐范读课文,反复体会月光下西湖的美丽景色。

牐犕ü二、三、四自然段学习,谁能说一句赞美西湖的话(“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牐犎、学做导游,背诵积累

牐犕学们对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吗?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来西湖参观,你们可以给他们当导游吗?

牐犙生对照课前准备好的西湖图片(全景、远山和湖面美丽景色、小洲等主要景点、月光下的西湖风光)当导游讲解,部分学生戴上头饰、面具扮游人。

牐犑员晨挝摹

牐犠觥按视锘阏埂庇蜗罚积累词语。老师说意思,学生猜词语;老师说近义词,学生猜词;老师指(或述)图中景物,学生用一个准确的词描绘。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3

以《开心辞典》为话题展开,引导学生讨论:你想长大吗?为什么?

二、找外因,随机指导朗读

是呀,谁不想长大呢?今天我们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笔找一找,在笋芽儿成长的路上都有谁在帮助它?

2、生汇报:(随学生回答而教学)

(1)春雨姑娘:

A“沙沙沙……来啦!”

指导读好“沙沙沙……”(是呀,春天到了,春雨姑娘开在绿色叶丛上弹奏着乐曲,沙--,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吧。)

指名读--女生读--全班齐读本段

B、“不能睡懒--多美呀!”

C、春雨姐姐笑了,用细细雨丝……滋润着她。

(理解“滋润”)是呀细细雨丝洒在身上,笋芽可舒服了,生齐读。

(2)雷公公

“轰隆隆!……笋芽儿!”

(雷公公会对笋芽儿说什么呀?)指名讲--请男生齐读这一段

(3)小草弟弟

“小草向笋芽儿……快快长大!”

这小草的话,他又怎么帮笋芽儿的呀?

(指名讲--指导读--齐读)

(4)太阳公公:

“太阳公公笑了……温暖着她”

(生读--读得再暖和些--再指名读)

3、是呀,目前如果在笋芽儿成长的路上,春雨姑娘他们只是嘲笑她、讽刺她,笋芽儿能长成一株强壮的竹子吗?生讲,是的。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运用自己学过的词语来用上这些句式来说一说。春雨姑娘,雷公公……他们对笋芽儿支持,关心吧。(用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一句话来讲)

春雨姑娘笑了, 着她, 着她

雷公公 着她。

小草弟弟 着她

太阳公公笑了, 着她, 着她

(同学们,从刚才的说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词语表达,可见我们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应该不断积累,提高写作,阅读水平)

三、探究内因

1、成长的路上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有他人的帮助自然不错,但是更主要的还应该靠谁?(自己)是笋芽儿也不例外,请外速找找,笋芽儿成长中同表现的句子吧。

2、生找

3、生交流

A、笋芽儿醒过来了,……还没睡醒呢!

(这可是一株不见世面的变撒娇的笋芽儿,谁来边读边配上动作)

B、笋芽儿……地面上去

给“央求”换个词吧,谁来向我这位竹妈妈央求一番(生想像说)

C、笋芽儿被吓住了……“那……我还是呆在这儿吧!”

(这可是一株 师引说,谁来加上动作读--指名读,指导体会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指名读--小组读

D、笋芽儿……:“我不怕,我要出去……”。

(不住地说就是,不停地的说,你瞧这省略号在这里是告诉我们 语句重复的省略)--指导加以创造读。

E、笋芽儿……小衣服(这可真是勇敢地的小笋芽儿)

终于,……竹子,她钻在……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体会“终于”“自豪”)--齐读。

4、合作表演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从1-9小节中,任意选择。

(1)生从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片断中任意选取一个内容4人合作表演。(加上动作、神情、脱稿想象。师巡视指导……)

(2)请两小组上台合作演出笋芽儿在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帮助下的不同表现(其余生作评委)

(表演中要求学生先自我介绍--再创作性表演--生评价--师评价)

(3)谈感受:看看这场演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是呀,在雷公公重重约鼓声中,笋芽儿再也忍不住了,它决定勇敢地钻出地面了,在春雨姑娘,太阳公公,小草弟弟的支持、关心、记忆下,在自己不断努力下,他终于长成了一株强壮的竹子,引读:只见她站在山冈上,迎风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自豪地喊着:“我长大了啦!”

四、拓展练习

在生活中你们成长中离开更多人的帮助,请你们这样句式来说一说:

在家中,妈妈 着我,爸爸 着我,爷爷 着我,奶奶 着我,我总得 。

在 着我,我希望 。

五、作业布置

1、课外多看看童话故事,可在班中举行“讲童话故事儿赛”

2、可组织一次辩论会:以“长大路上,外界约帮助重要远是自身努力重要?”

3、请以笋芽儿名义,给竹妈妈写一封家信,告诉竹妈妈自己成长中的感受和见闻。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4

一.复习,质疑: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结合课题,你能简单地说说学懂了什么?这节课想弄懂什么问题吗?

2.学生回答后归结: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是大家想了解的问题,也是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弄懂这个问题。

3、课件出示讨论题:为什么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

提示:

(1).从表现友谊的两个方面来体会友谊的伟大。

(2).抓重点词、句、段来体会友谊的伟大。

(3).结合课外阅读和生活实际来体会友谊的伟大。

首先让学生读懂提示。

4、讨论学习:结合三个阅读提示,先读一遍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深入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反馈:(1)哪个小组先从表现友谊的两个方面来谈谈他们的友谊是不是伟大的?

〈1〉(生活和事业两方面) 引导学生看第四自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亲密合作。)

〈2〉读这一自然段,说说它的作用(承上启下)

〈3〉出示: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事业上亲密合作

〈4〉指名读这一段,评价指导。 -- 想读的起立读。

(2)根据这两方面,请学生把自己抓的重点词句读一读,然后讲一讲自己的理解。(这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说)

“毅然”、“竭尽全力”、“无微不至”、“合作40年”等词句着手。

〈1〉 如果学生说到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理解“40年”、“共同”、“伟大”。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 这40年里头,你能不能想象两位伟人都做了什么?课文中有提示。

〈3〉 这几个“共同”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可以是什么?(形影不离、亲密无间、志同道合)

5、鼓励质疑,深究友谊

1.鼓励学生在感受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基础上,可以提出质疑。

2.学生自行解疑。

6、充分辩论,歌颂友谊

1.出示辩题,学生自由选择辩题。

正方:《资本论》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们友谊的伟大。

反方:《资本论》不署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们友谊的伟大。

2.学生辩论。

教师对辩论的总结没有法官式的裁定正误,而应该将注意力引到“友谊的伟大”上。

问::同学们辩论得很精彩。通过辩论,我们就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他们友谊的伟大。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源于他们共同的------?你们能把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吗?

(共同的理想、目标、志向------)

总结:也就是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邮箱: csq_002@126.com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鸟的天堂”的成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及其被称着“鸟的天堂”的原因。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有关大榕树的图片、资料、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悟出重点

1、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巴金爷爷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不同。)他第一次看到什么?(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什么?(很多的鸟)

2、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快速阅读5--13自然段,并把描写大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大榕树为什么被称着鸟的天堂?

二、重点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一) 指名让学生读第5--9自然段。想想大榕树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大、茂盛)

1、你能找出哪些句子写榕树的大的吗?

(A、我有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B、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C、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教师出示大榕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这棵榕树的大。

2、教师引读:“榕树正是茂盛时期,----那么多的绿叶----那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谁能说说读这自然段感受到了什么?(榕树茂盛、生命力旺盛)

3、看到这么大而茂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禁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感叹:这(学生接:美丽的南国的树)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5--9自然段,要读出对榕树的喜爱之情。

(二) 巴金爷爷第一次来到大榕树下,他没看到一只鸟,不禁产生了怀疑: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啊?第二天,他又和朋友来到了大榕树下,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播放一段有鸟叫的音乐,指名读10--13自然段。学生说说感受。(鸟多、欢快)

2、出示句子:(A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B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C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D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注意重点词:“到处”“应接不暇”“有的--------有的--------有的”“兴奋”。

3、这都说明了什么?(鸟多、鸟欢快)

4、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

5、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大榕树,并描写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我们称为静态描写。第二次看到了众鸟欢快的壮观景象,抓住了鸟的活动来写。称为动态描写。

三、回顾课文,体会感情

看到这么奇特的榕树和欢快的鸟,作者再次发出了感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注意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第一个有引号,指的是大榕树。第二个没有引号:指的是真正的鸟的天堂。)

3、学生自由讨论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引导学生抓住鸟的生存条件、食物、水分、人们的爱鸟意识等来讨论。)

四、小结:

大自然赋予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使它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我们也要爱护鸟类,爱护和我们一同生存的动植物,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

作者邮箱: wuzin08@163.com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用生字扩词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了解了地球爷爷的手。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朗读课文,学习写字。

二、复习和生字

1、卡片认读生字和词语

(学生先独立认读,最后集击掌边认读所有的词两遍)

三、练习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练习

2、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准备比赛

1练习读好小猴子的话(欢快二段请求有礼貌四段奇怪八段

2练习读好小兔子的话(有礼貌6段奇怪9段)

3练习读好猴爸爸的话(慈祥、和蔼)

4练习读好地球爷爷的话(声音缓慢、粗壮有力)

3、表演情朗读比赛(自编自演)

[分角色朗读能使学习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进而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四、指导写字:

1、读读要写的字组词

2、说说字的结构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重点指导跳、刚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教师有针对性的范写,培养学生良好观察习惯,主动学习的意识]

五、拓展活动

如果地球爷爷没有“手”了,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自由想像说)

六、作 业:

找找有关地球知识的书刊,读一读,并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交换着读。

板书: 31地球爷爷的手

地心引力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要求:1、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交流中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动物睡觉的知识。

2、在交流信息资料、整理信息资料中创设综合化语文环境,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使语文走向生活大课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感觉今天的环境与以往有什么不同?生自由谈感受。你们的感觉不错,今天我们来到了冬芝动物园,你们喜欢吗?(喜欢)嘘,小声点,别吵醒了动物们睡觉。动物们睡觉可有趣啦,学问可多了,你们看:

二、在对话交流中学习新课。

1、师示范学做狗的睡觉姿势,问:“这是哪一种动物?”(狗)生学做。

师:“你们知道狗为什么要这样睡?”生补充有关知识,不全面教师补充。

师:“老师很喜欢动物,特别是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摇尾巴是高兴的信号,愤怒时,掀起嘴唇,狂吠向后退,后背的毛竖起。你们还想了解狗吗,不妨去养养狗,据说养宠物可以提高儿童肢体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家庭和睦,有利于身体健康。”

2、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其他动物睡觉的知识,可以打乱次序,可以补充课外的知识。

3、我们课文中也有一篇写动物睡觉的文章《动物园的晚上》非常有意思,选择喜爱的方式去读一读。

三、大组交流信息。

1、根据学生的需求不同,分成四组:动物的吃食、活动、交往、生存。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2、抽查一组,谈谈他们这一组是怎样交流手中资料。

3、把交流中最有趣、最精彩、最有价值部分上台展示给全班同学。

三、师生谈收获。

四、作业:

课堂上,我们认识各种不同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你们从中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回去以后可以拍一些动物,搞一个摄影展;可以为保护动物做一些宣传活动;可以仿照课文写一个动物片段;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动物。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2.掌握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

理出文章的条理,理解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口头说话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电脑多媒体、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学。

利用多媒体播放祖国美丽山河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引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随作者一同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什么?你想了解什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与你想得是否一样?

二、合作互学,共长知识。

1、要求:四人小组自学。(小组互学,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做好纪录,完成手上的表格。教师巡导,点拨。)

2、重点检查以下内容的掌握情况。

(1).课文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2).作者每游览一处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觉到什么呢?所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填表:(每小组一个)

地点 看到的 听到的 感觉到的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B、注意带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②.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在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③.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每一个景点,都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图片。特别在理解“孔隙”这一重点时,利用活动式幻灯片,找学生亲自演示,帮助理解。)

三、质疑。

四、小结。

1.小结写法。

2.归纳中心。

课文通过记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五、根据老师的板书,请你介绍一下金华的双龙洞。

六、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教师:同学们,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固然值得观赏,但我们的家乡鼎湖也有很多值得游览的景点。你能举些例子出来吗?(鼎湖山、包公庙、金沙滩、葫芦山风景区等)特别是鼎湖山景区,每天都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来旅游观光。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一下有关景点,好吗?(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鼎湖山的景点图片,四人小组讨论,共写导游稿,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七、布置作业。

A组的同学试写鼎湖山旅游区的导游稿,BCD组的同学向家人介绍今节课所了解的浙江金华的双龙洞。

附板书:

点评:

此教案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

小组互动式的学习,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设计者大胆地采用学生互动自学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学,分组讨论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锻炼说话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后延伸,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设计者设置的“小导游”活动,既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又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让学生介绍家乡的著名景点--鼎湖山。”课内与课外结合的课外延伸活动,为创新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观察能力,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家乡的教育。

板书图文并茂,更具直观形象性,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9

一、复习引入

说一说课文l-4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探究课文的第二部分(5-11)自然段

1.过渡:在这紧要关头,阮恒主动献血,那么他是怎样献血的呢?

2.谁来读一读你画出的阮恒献血前、献血时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谈一谈你的理解。(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l)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2)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有关的句子,用△画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比较理解:啜泣、呜咽、哭泣,从这几个词可以看出什么?(哭声越来越大,内心非常痛苦。)

学生表演阮恒的三次哭。

(3)教师出示画有课文插图的投影片: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学生看插图,理解并体会人物紧张、痛苦、复杂的心情。

3.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阮恒当时的心情怎样?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他感情变化的层次,读出他当时的心情。

5.读到这里,你有没有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泣?为什么这样痛苦?阮恒是不是不愿献血?)

6.结合下面的问题,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在( )里加上他当时的想法。愿意加哪句就加哪句。

出示投影片: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了起来。(他想:______________)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他想:________________)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想:______________)

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想:________________)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想:________________)

7.各组交流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阮恒的可贵之处:他以为给别人献血自己就要死掉,但还是举起手来;他以为自己要死掉内心非常痛苦,仍然坚持献血并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

8.指读第11自然段,想象医生当时说了些什么,请将它改编成一段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四个人小组评一评,看谁编得好,选两个同学上来表演。

9.这部分真切地写了阮恒献血时的动作、神情,反映了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三、自由读第三部分(l2-14自然段)

1.读了这部分,特别是听了小男孩的回答“她是我的朋友”,你想说些什么?

(此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习阮恒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救助朋友的好品质。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

2.感情朗读这部分。

四、总结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今后我们再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去。

五、拓展延伸,练习写作

引用文中的具体事例,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活动来表现阮恒是一个为朋友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孩子,题目可以是《心甘情愿献血的阮恒》,也可自拟题目。

六、指导写字,巩固字音,分析记忆字形

1.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睫”“拳”等字的书写。

3.正确读写词语。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加以体会,了解阮恒当时复杂的心情及他无私奉献的品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加以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表达,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从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看冰灯 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湖北竹溪实验小学甘新东

[教学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

2理解课文中“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3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

[教学过程]

㈠听写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礼堂、追悼、失声痛哭、惊异、爱戴、爱抚。

2校对。

㈡提炼主题。

1过渡:同学们,你觉得这些词语中哪一个词语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最密切,我们最值得研究?

2从学生的回答中确定主题。

A学生可能会回答:爱戴。这时教师评价:的确,人们爱戴鲁迅先生这种情感贯穿了全文,值得研究。

B学生可能会说:爱抚。这时教师评价: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鲁迅先生的品质的,也可以研究。

C、过渡:那怎么去研究呢?老师有三个要求。

㈢小组研读。

1交待任务,提出研读要求。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哪里看出鲁迅先生受人爱戴或哪里看出我得到伯父的爱抚;②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③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一下。)

2小组研读。

教师巡视,深入到学生中间给予必要的帮助。

A发现有学生对“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理解时有困难,教师便指出:有些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怎么理解?有一种方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份资料,请仔细阅读,看能否结合资料上的内容,对这句话的意思“恍然大悟”。(学生看教师提供的资料,深入思考,联系资料内容展开讨论。待学生“恍然大悟”之后,再要求他们发言。)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B发现有学生对理解“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句话有困难时予以帮助:

教师点拨:人的行动往往是与他的内心有关的,伯父这一叹气,你能揣摩一下他的想法吗?

学生可能会说:从他的叹气中,我想象鲁迅先生可能想,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完成我的事业。从他的动作中,可以想象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学生还可能会说:他想,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黑暗的社会推翻呢?

学生会说:他想,我们老一辈没有推翻旧社会,一定要教育下一代,把革命进行到底。

C发现有学生在研究“谈水浒”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体会: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D发现有学生在研究“关心女佣”时,引导学生理解:“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㈣反馈交流。

1交流从哪里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

A若学生说从“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教师点击:既然鲁迅先生想讲的是自己常常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那为什么说鼻子被墙壁碰扁了?

B预计学生会说:因为“我”还小,听不懂那么深奥的话;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幽默。

C指导读好这句话。

D若学生说从“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教师则点击:表面看来,帮人包扎伤口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就在这件很平凡的小事上,却能看出鲁迅先生不平凡的品想品德。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想,鲁迅先生当时的.身份、地位是怎样的?

E预计学生会说: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是一个名人;他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学者。

F教师继续点击:是的,鲁迅先生当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而黄包车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G预计学生会说:他是一个受压迫、受剥削的人;他是一个下层社会的人;他是一个在贫穷、饥饿中挣扎的人。

H教师小结:鲁迅先生和黄包车夫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这样的悬殊,但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夫包扎伤口时,却是那样的精心,而且没有一点架子!让我们读读这两句话。

I学生朗读。

J学生交流完对这句话的了解后,(“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教师点击:伯父的表情和动作都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为谁着想的呀?

K预计学生会说:为人民着想;为下一代着想;为别人着想。

L过渡: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独到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M抽三至五位学生读。

N过渡:鲁迅先生是这么关心、同情劳动人民,因此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

2交流从哪里看出“我”得到伯父的爱抚。(略)

㈤小结。

上一篇:愚人节表白短信有哪些唯美又温馨下一篇:公司住所使用证明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