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2024-11-11

《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12篇)

《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1

1、学会“斑、迈、鞭、宫”4个生字,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天寒地冻”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的美丽和观赏冰雕时快乐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揭示课题:

同学们都看过花灯吧,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那么冰灯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去——看冰灯。(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读课文,思考:什么叫冰灯?

2、指名谈谈对“冰灯”的理解(欣赏几幅冰灯的图片,解说:冰灯是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琢而成的灯)

3、课文中介绍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呢?再读课文:圈出生字,划出新词,标好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指名接读课文,及时正音;说说课文中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冰灯这么有趣,带老师到最吸引你的地方去看看吧!(出示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冬冬来到冰雕动物园,看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出示图片:奔腾的斑马,报晓的公鸡,活泼的花猫,笨重的北极熊,小猴骑大象。

3、出示句子:瞧,那冰雕的大象„„正是有趣极了。

①自由读,喜欢这座冰雕吗?为什么?(体会“神气活现”“有趣极了”“挥舞”)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句子(抓重点词、加动作„„)

③指名读,评议

④有感情地齐读。

4、再请你读读第四段,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反馈)

①如果你是小雕塑家,你还能雕出怎样的小动物来?出示:()的()

②小猴骑大象这么有趣,那活泼的花猫会是怎样的呢?

③你能不能选择一种冰雕动物,学着第3句的写法把它栩栩如生的样子展现出来呢?

(练笔—同桌互相评改—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5、四人小组合作,以“冰雕动物园的动物真是可爱极了。”为首句,模仿第四段说一说。

四、小结。

◆[2002-10]

《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2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三篇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以时间为序, 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这四个感人的片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文章情节曲折, 描写生动, 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 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单元的训练要求引导学生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做到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脉络, 并抓住文中对战象嘎羧的动作、神态等细致入微的描写, 揣摩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完成“读与思、读与写有机结合”的阅读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故事揭题, 导入新课

1943年, 日寇侵略我国西双版纳, 在重镇打洛江畔, 抗日战士奋起反击, 有一群特殊的“士兵”, 它们破城门、踏敌军, 威风凛凛, 势不可当, 被称之为“战象”。战斗结束后, 我方八十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在了血泊之中。人们在搬运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 惊喜地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活着, 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 (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

评析:通过声情并茂讲故事开课, 既巧妙地解释了课题中的“战象”这一词语, 弥补了学生的认知空白, 又很好地处理了课文非重点段 (第1~4自然段) 的教学, 为全文的学习营造了一种情感基调, 很好地唤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通读课文, 梳理文脉

1. 通读课文, 识字学词。

(1) 自读课文。战象嘎羧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 它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 才刚刚拉开帷幕, 请大家自读课文。

(2) 检查朗读。根据课文的脉络结构, 分三部分检查朗读。“重披战甲” (第5~11自然段) , “凭吊战场” (第12~16自然段) , “庄严归去” (第17~23自然段) 。

(3) 识字学词。重点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 随机正音、识字, 联系语境理解部分词语。

(2) 字形。如:寇:意思是侵入民宅, 袭击主人, 武力劫掠, 上面的宀表示房屋, 左下的元字表示人头, 右下的字读pū, 表示用手拿着器械。

(3) 词义。如:流苏:装在车马、楼台、帐幕、锦旗等上面的穗状饰物。 (出示图片。)

黄泉路:指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时走的路, 这里指嘎羧要死了。

评析:面对篇幅较长的课文, 让全体学生能自主读通课文, 这是高段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下限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同时, 所涉及的字音、字形、词义均在学生读书时视学情相机教学, 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预设”的框囿, 使教学更能服务“现场”, 更能体现“以学定教”的新课程理念。

2. 梳理文脉, 整体感知。

(1) 浏览全文。在我们心中, 嘎羧已不只是一头战象, 它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英雄。请大家再次浏览全文, 说说课文哪个场面令你心潮涌动。

(2) 交流讨论。请说一说课文中的哪个场面最感人, 并尽可能用四字词语概况相应的场面。 (如: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等。)

(3) 小结。教师归纳结合课文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主要场面, 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概括。 (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课文不止写了一个场面, 连起来才是课文完整的内容, 请同学们按照这些四字词语的顺序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 自知生命大限已至, 便再次佩上象鞍, 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 凭吊战场, 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 庄严地把自己掩埋。)

评析:此环节教学重点是组织学生进行言语实践, 从“场面复述”到“标题提炼”再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在把文字读薄又读厚的过程中, 获得了充分的言语实践, 其中既有对规范的文本语言的吸收内化过程, 又有自身遣词炼字斟酌言语的倾吐过程, 对训练学生的言语意识, 提升学生语言面貌大有益处。

三、品读感悟, 咬文嚼字

1. 默读课文。

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 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 这种情怀震撼心灵, 荡涤灵魂。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这种情怀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11自然段, 画出感动你的语句, 圈一圈词语, 写一写批注, 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写的。 (学生自学课文。)

2. 交流展示。

出示句子1:“没想到, 嘎羧见了, 一下子安静下来, 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 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 眼睛里泪光闪闪, 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 咬文嚼字, 悟情味。 (1) 关注叠词。抓住“呼呼吹去”“久久”“泪光闪闪”, 感受嘎羧26年久别重逢再见象鞍时的急切、兴奋、忧伤、留恋, 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 (2) 揣摩“摩挲” (手轻轻按着, 一下一下移动抚摸) , 从细节描写中感悟嘎羧的一往情深。 (3) 感情朗读。

(2) 上下联系, 探原委。联系上下文思考, 是什么原因使嘎羧内心涌动着这样激荡的情绪。引导学生联系课文1、2、9自然段内容感受嘎羧对战友的怀念, 对辉煌战斗岁月的难忘。

(3) 归纳总结, 得方法。寥寥数语, 作者通过对嘎羧行为 (神情、动作) 细节的具体描写, 传递出了撼人心灵的不分域界的至真至情。

出示句子2:第二天早晨, 嘎羧突然十分亢奋, 两只眼睛烧得通红, 见到波农工, 欧欧地轻吼着, 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 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1) 感情朗读, 明形象。这段文字仿佛把嘎羧带到了我们的面前, 谁能用正确、流利的朗读把嘎羧带到我们面前? (指名学生读, 点评指导。)

(2) 品词析句, 悟方法。读着读着, 我们会关注到一些特殊的字眼, 这些字眼里藏着嘎羧的情感, 你们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亢奋、烧得通红、轻吼、踏、指等。) 可以说我们从这些字眼中体会到嘎羧的情感, 也可以说作者用这些字眼让我们感受到嘎羧的情感, 这就是文章的秘密。

出示句子3:嘎羧用鼻尖钩住, 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 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 (引导学生用学习句子1、句子2的方法学习句子3。)

4. 前后联系, 探寻秘妙。 (出示句子1、句子2和句子3。)

(1) 默读第5~11自然段。思考:为了表现嘎羧的忠诚、善良, 作者只需要用句子1描写就可以了, 可为什么还要用句子2和句子3来描写呢?

(2) 学生交流后小结:嘎羧到了生命的尽头, 越发想念自己的战友, 越发渴望回到曾经的战场, 它之前表现出来的亢奋、焦躁, 就是思念战友而不得的痛苦, 有了前面的铺垫, 句子中对嘎羧的深情摩挲就更显得感人。

评析: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是阅读实践, 这一环节既有阅读方法的指导, 又有对文本写法的关注。教师在自学环节提出了“圈、画、批、想”的具体方法要求, 使学生得言、得意又得法。交流展示环节从言语形式入手, 始终抓住言语形式这一核心, 在步步追问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主要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 进而让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度解读, 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洞察力。

四、想象补白, 读写结合

二十六年之后, 找寻了那么久, 嘎羧终于披挂上了象鞍, 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此刻的嘎羧会有什么样的表情或动作呢?作者没有写, 但我们可以想象, 可以补充, 请同学们结合刚才品读的三个句子, 关注细节, 写一写嘎羧的表情或动作。

嘎羧终于披挂上了象鞍, 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只见___________。 (预设:嘎羧终于披挂上了象鞍, 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只见它微微昂起头, 朝四下张望着, 眼神显得特别专注, 像是在回想什么。过了很久, 它伸长脖子, 朝着东南方向轻轻吼叫了几声, 还甩了甩那蒲扇般的大耳朵, 似乎在向谁倾诉着什么。)

评析:高段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 还要思考课文是怎么写的。在学生体悟到这一言语秘妙之后, 教师及时寻找一个契机, 让学生在文本留白处发挥想象, 进行言语实践, 此时的学生有情可抒, 有物可描, 使读写结合水到渠成, 不着痕迹。

五、布置作业, 延伸拓展

1. 用本节课学到的“关注细节”的方法, 自主阅读课文中其余3个场面, 准备下节课与同学一起交流。

《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3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图片,想不想看看?

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资源卫星、侦探卫星……)

师:同学们看得真仔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跟踪台风的卫星。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台风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跟踪?为什么要跟踪?)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

(3)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出示词语。(指名读)

气象卫星 盯住 跟踪 监视

波浪滔滔 狂怒 厉害 泄气

师:这些生字中有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请你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生领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汪老师指到哪个词,你就读哪个词,看谁反应最快。

师:词语光会读还不行,还要理解词意,读出感情。在第一行词当中,有两个词都有看的意思,你找到了吗?

师:“狂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很生气;生气地都发狂了……)课文中还有几个和狂怒意思相近的词语,出示词语,并指名读。

狂怒 怒吼 狂暴 暴跳如雷

师:怒吼什么意思?(很生气,而且发出了吼叫声)对,所以“吼”字是“口”字旁。暴跳如雷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你都见到谁暴跳如雷?能表演给大家看看吗?

3.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也要求我们认识的。

避 狂暴 惊慌

隔 嘲笑 懒洋洋

4.那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当中,你能把课文读好吗?

师:谁来读第一小节?如果读得正确,掌声通过。如果有问题,请同学们提出来。

师:第四小节中有句话比较长:“可他哪里知道……他再蹦跳也不管用。”同学们自己先试着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好。(自由读)提醒:气象卫星站是一个词,表示地点,我们应该连在一起读。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师:读完了课文,你知道文中一共写了几个人物?(2个)哪两个人物?(板书:卫星台风)课文主要写的是台风和卫星之间的对话。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台风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卫星说的话,然后再读一读。

2.台风都说了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卫星又说了什么呢?谁来把卫星的话读一读。

3.先来看这两句(一、二小节)。第一句话比较长,谁来读一读?

谁来读读台风的话?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得很好,读出了“嚷”。)

你真聪明!那小星星这句话该怎么读?(笑了笑说)你真聪明,就请你来笑着读一读小星星的话。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好,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这段对话。

4.这时台风和卫星的第一次对话,第二次对话呢?谁来读?同桌分角色练一练。哪组同学来试试?

……

师:他读得怎么样?(好。读出了感情。)你们想看看狂怒的台风时什么样的吗?(看录像。)告诉老师,台风狂怒时是什么样的?(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

师:那现在你能把这段对话读好吗?

5.台风生气极了,一心想甩掉卫星,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指两对学生练读,请男生读台风的话,女生读卫星的话。)

师:那么卫星到底是怎样工作的呢?(放录像。)看到这儿,我们知道了,正是因为卫星及时向人们报告台风的行踪,人们才能有效预防台风,减少损失。

四、课堂回顾,指导写字

1.课文读到这儿,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

气象卫星 盯住 跟踪 监视

波浪滔滔 狂怒 厉害 泄气

你能用上这里的一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要写字啦。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字。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1)“厉害”的“厉”字怎样写才好看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厉”先写横撇,厂子头。接下去写被包围的万字,起笔横要伸出厂子头一点。下面一笔写什么?横折钩的起笔要写在横中线上,最后写一撇。记住了吗?

(2)“监”字我们怎样记住它。

(3)“设”这个字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还可以怎样组词?

(4)用习字纸写字。

(5)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学生点评。

五、课后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搜集你最感兴趣的一种人造卫星的资料。尤其关注一下最近我国刚刚发射升空的北斗导航卫星。

《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读通课文。

2、学习课文10个生字,学写2个生字。

3、激起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预热。引“书”。

孩子们,今天是4月12日,一个对于我来讲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因为今天我和咱们在坐的小朋友相识。再过11天,便是4月23日(屏幕出示4月23日)这一天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知道这一天吗?老师告诉大家,这一天是“世界读书日”,也叫世界书香日。让我们每个人都爱读书,让整个世界都充满书香味便是这世界读书日的意义所在。小朋友平常喜欢读书吗?你都读过哪些书?

二、揭题读题。导“书”。

看大家这么喜欢书,老师这次可就真来对了。实话告诉大家,老师这节课是专门到咱们中间来向大家推荐一部特别的书。(补充课题:最大的“书”)

看看这题目,这书特别在哪里?

读题:谁来读读

三、初读识字,读“书”

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打开课本83页,一起走进这本最大的书。

第一次读这本“书”,老师只有一个要求,把这书里每一个字都读准确,要是碰到不认识的字,咱们可以拼拼拼音。

反馈学习词语:

你把这书里的字都读准了吗?老师可要检查检查了。

(课件出示词语)

脚印 雨痕 波痕

煤炭 宝藏 岩石 铁矿

刨根问底 地质勘探队员 一册厚厚的书

这三组词语难度可不一样,级别也不同,你想挑战哪一个星级呢?

1、读词语时,得有一定的节奏,一个词语读完了稍作停顿。

2、强调读好:地质勘探队员

3、孩子们,这些词宝宝中藏着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

藏除了读“藏”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读“cáng”,藏着铁矿中的藏就是它的双胞胎兄弟。(出示:藏着铁矿宝藏)

四、再读解词,问“书”。

第一次读这本最大的“书”,我们就收获了这些词宝宝。看,这些词宝宝都满意而归了。哟,还有一个词宝宝不肯走?原来是“刨根问底”,它想问问咱们小朋友,它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谁“刨根问底”了?川川问了哪些问题?

请小朋友找一找川川的问题,用“——”划出来,找到了的小朋友,先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川川刨根问底,都问了些什么?

交流朗读:

1、叔叔,您在看什么?

2、哪里有书啊?

3、这上面有字吗?

4、这上面有图画吗?

5、这能说明什么?

6、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1)这列火车读读这些问题。读的时候,小朋友可要注意把这一只只的小耳朵读好?

(2)指名读读川川的问题:哪个小朋友也来学学川川问一问,一个问题问好稍稍停一停。

(3)像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问问题,就是刨根问底。我们集体来刨根问底一回。

五、又读训练,识“书”。

川川刨根问底,一连问了这些问题,叔叔呢则耐心热情地解答了川川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现在我们同桌合作,一个学川川的刨根问底,一个读叔叔的热情解答,把川川和叔叔的对话合作读通了。合作时,你对哪一组对话特感兴趣,多练练。一会儿展示给大家听听。

交流:

1、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指导读通:谁也想读读这组对话。

(2)导读:指着屏幕上的岩石,问学生?哪里有书呀!

2、这上面有字吗?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1)谁也想来读读这书上的文字?

(2)导读:这雨点留下的脚印叫;这波浪的足迹,叫;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他们都是字呀!

(3)拓展说“痕”,泪水在脸上留下的`足迹叫()

3、这上面有图画吗?

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1)到现在还没发过言的同学,请举手,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发言的机会,你自己找个好朋友与你合作读这组对话行吗(请3位)

4、读懂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

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男女生合作读.

六、合作再读,理“书”。

现在老师也来学学川川的样“刨根问底”一回,小朋友们能对我的问题作出一一的回答,行吗?

七、提升主题,指导写字。

川川刨根问底,问了这些问题,是他的这些问题带我们走进了这本最大的“书”。此时,你心里一定也有一些问题想问,你也来学学川川刨根问底,和大家说说你心中的问题。

咱们提的这些题很有意思。课后,我们将带着我们自己的问题,收集相关的资料,下节课,让我们带着我们的问题,更进一步地走进这本“最大的书。”

最后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个“刨根问底”,好好写一写这个词。

《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5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运用。

2、感受北京夜景的美。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

一、联系旧知识,导入新课

1、播放白天北京风光。

2、当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北京就亮起来。(板题)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1、师范读全文,课件同步展示相关画面。

2、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是啊,北京的夜是迷人的!课文《北京亮起来了》就是我们描述了这样的景象,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4、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

5、同学人们都读得很认真,生字词都会读了吗?谁来当小老师带读?

小老师读对了,我们跟着他读一遍。

6、如果老师把音节去掉,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它们来吗?

7、现在只剩下生字了,我们来玩个点灯游戏吧。请小组开火车读,每读对一个生字就能点亮一盏灯,想玩吗?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1、生字读准确了,相信能把课文读得更流畅: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边读边思考:你发现北京哪些地方亮起来了,用笔在课文里作上记号。

2、同学们读书的时候,能动口、动脑又动手,这真是读书的好习惯。

细心的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课文用了一个词,很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时候的北京城天已经黑了?

3、句式: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亮起来了。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的哪些地方亮起来了?你能象这样说一说吗?

4、这么多的地方都亮起来了,让我们感受到整个北京城变成了?

──(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5、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你来到这个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你会说什么呢?

6、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全班齐读)

四、精读课文,感悟美

1、北京亮起来了,你想先去哪个地方看夜景呢?

2、老师有个建议,长安街是北京的心脏,我们先去长安街看看,好吗?

3、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从哪些词语看出长安街亮起来了?

4、感受描写亮的词语,相机指导朗读。

5、带着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再读第二自然段。

五、写字

1、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长安街明亮的夜景,还学了到和“明亮”有关的词语,现在我们来写写和明亮有关的字。(烁、辉、煌)

2、写字之前得先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地方是你们特别想提醒的吗?

3、有哪个字,你认为很难写,想让老师在黑板上写一写?

4、请同学们注意刚才的提醒,把这些字在四字格各写一遍。

六、拓展练习

1、结合一两个城市的夜景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说得多:

词语:夜幕降临、华灯高照、川流不息、从天而降

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6

学生思考,联系实际,学生体验探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激发兴趣

谁听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听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听、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

1、按生字表记准字音,记清字形。

2、通读课文,结合课文理解新词词义。不理解的解决。

3、按下面的提纲给课文分段:

(投影打出。)

⑴ 接受任务。

⑵ 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⑶ 把敌人引上绝路。

⑷ 顶峰歼敌。

⑸ 英勇跳崖。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字音。如悬(xuán)、晋(jīn)。

2、字形:

说说哪个易错。

如:悬上半部是县,里面两横。注意区分:寇与冠、晋与普、尸与户。

3、词义:

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斩钉截铁:斩,砍;截,割断;形容说话做事果断不犹豫。

晋察冀:晋,山西简称。察,察哈尔地区。冀,河北简称。

4、指名读课文,按提纲说分段。

五、读熟课文

六、布置作业

《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7

《看日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 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展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讲授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年、月、日这类时间的关系,并能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到本课所学知识,会看日历,会推断大小月和闰年、平年。

教学重点

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认识。

教学难点

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并在“授课”系统中展示。)1.教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日期吗? 教师板书日期。

2.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些什么?(教师可以提示:谁能告诉老师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你还能告诉大家哪些难忘的日子呢„„)

教师板书日期。

3.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

二、新课学习

猜谜语: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教师:接下来我们就借助日历来完成我们接下来的学习。请同学们先看一下学习指南。学习指南 1.独立学习

观察教科书后面的附页1,把2013-2 016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2.小组学习

(1)先在组内互相核对订正所填数 据,确保结果的正确。(2)在组内轮流说一说你的发现。例如:各个月份的天数有什么不同等。

(3)小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结论,准备全班汇报。教师巡视,帮助指导有困难的同学完成记录。教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三、结论总结

1.一年中12个月的天数有所不同,其中1,3,5,7,8,10,12月每月是31天;4,6,9,11月每月是30天;2月的天数很特殊,分别是28天和29天。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30天的月份是小月。

2.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是闰年。教师提问:哪两个月是 连续的大月?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各个月份的天数吗?

(1)组织全班同学举起左拳头指一指、说一说,检查数的对不对。(2)组织同学们翻开书读一读、记一记。3.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

四、课堂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书中练一练。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试一试第二个问题。

六、板书设计

《闰土》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多音字的读法;

2、对重点段落的理解,体会少年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少年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出示瓜地刺猹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片,认真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怎么样的月亮怎么样的少年。)

过渡:

这少年便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位朋友闰土。

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一生朗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作者简介

师:本课是节选自名为《故乡》的书。

1、哪位同学知道这本书的作者?

(鲁迅。)

2、反馈学生收集资料,请说出一点你对鲁迅的认识。幻灯片出示相关资料。

过渡:

然而,在这位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的心中却一直珍藏着这样一幅画面,直到30年后仍记忆犹新。

三、学习瓜地刺猹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样一幅画面我们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2、这一段仅用了三句话就给我们描绘出了闰土刺猹的生动场景。读一读,看看每句话都在写什么?

(景美──人勇敢、聪明──猹伶俐。)

过渡:

30年后,当鲁迅再次想起瓜地刺猹这件事的.时候,童年的许多往事仿佛历历在目。

3、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一遍。

多音字检查:

正、供、行、空。

4、找一找文中还有哪几自然段的内容也提到了瓜地刺猹这件事。

四、指导学习9~13自然段

1、分角色读一读,找出闰土刺猹时动作的词句。

(捏、走。)

体会用词的精确性。

2、小组分角色朗读,体会闰土是怎样一位少年?

过渡:

除了瓜地刺猹,闰土还告诉我哪些新鲜事?

五、简介其它三件事

1、雪地捕鸟:

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找出描写捕鸟的一系列动词,用上先接着再然后说说捕鸟的过程。

(闰土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2、海边拾贝。

(知识丰富。)

3、沙地看鱼。

(知识丰富。)

过渡:

闰土知道的可真多呀!可我呢,我知道这些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了?

六、理解句子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理解素、如许,我素不知道的是哪些事?为什么我素不知道这些事?感受鲁迅对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2、听了闰土的讲述,我无尽感慨: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我往常的朋友指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理解句子。)

《水乡歌》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9

韦水艳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水乡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3、识记12个汉字,重点指导写“荡、清、湖”3个生字,注意间架结构和笔顺,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识记12个汉字,学会写3个生字。

2、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了解水乡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块儿学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看——)欣赏水乡风光图片。这就是江南水乡,今天让我们一块儿走进水乡,感受它的美!

2、板书课题:21水乡歌

3、解题(水乡指河流、湖泊多的地区,歌指歌唱、赞美。作者歌唱什么?是的,水乡歌就是一曲赞美水乡的诗歌)。

二、初读指导

1、检查预习

(1)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把这些生字读准? 指名读—小老师(提醒特殊音节)带读—齐读(2)读准了生字,相信你们也能把词语读好。

指名读—小老(师提醒难读词语)带读—(引:同学们,读词语的时候我们既要读出词语的意思,又要读出自己的感情,谁能做到?)个别读--齐读

(3)词语读得很美,相信你们会把课文读得更美。(出示自读要求,自读课文.)

(4)思考:水乡什么多?(板:水多、船多、歌多。)

三、细读第一、二节诗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这一节诗歌,其余学生注意倾听:有读错的音帮助纠正;边听边思考:水乡什么多?(水多)(2)课文是怎么写水乡的水多的? 理解:渠是什么呀?出示课件。

渠:人工开凿的水道,渠里蓄满了水,庄稼就会喝得饱饱的。再读“渠”。有一个成语叫“水到渠成”就是说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读读,赶紧把它记下来。

理解:荡清波又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

(3)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水乡的水多?(千条、万条、一个连一个、处处)

(4)指导朗读:

① 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指名读)

② 我们不光要读出词语的意思,还要读出词语表达的感情。(谁再试试?--齐)

③ 把它们放到句中去读一定会更有味道。(女孩们试试)

④ 你们的朗读让老师看到了水乡处处绿水,处处清波,我真想说,水乡的水真——(引出“美”)啊!

⑤ 我们一起来赞美水乡的水多而美(男生问女生答)。

2、学习第二节

过渡:因为水乡的水多,所以还有什么多?(船多)哪一节写了船多?(1)默读第二节诗,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船多?(千只

万只 片片

飘满)

(2)试着像刚才那样先把词读好,再把它们带到句中去读,就能把整节诗读好。(生自由试读—指名读)

(3)驳是什么意思?理解:驳(也是一种船,本身无自航能力,需拖船拉着或推着行驶。)帆是什么?(帆就是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为什么说白帆像云朵?(都是白色的,云在空中飘动,白帆在河面上飘荡,都在轻轻地浮动)随着风儿,轻轻浮动,轻轻摇摆。这就是“飘”。多媒体图片

(4)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就能把诗读得更好。(齐读第二节诗)(5)水乡的船又多又美,我忍不住也想读读(师引读第二节诗)

四、师小结:水乡的水多、船多,她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让人如痴如醉。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来歌唱水乡的美。(师生合作读一、二节诗)

五、指导写字

过渡:大家读得如此流利动情,相信也能把课文的生字写得端正美观。这两节诗藏着三个特别的生字宝宝,它们是——

1、出示生字:荡

2、齐读

3、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荡 清 湖”都有三点水,说明他们与水有关系。异:“荡”的三点水在下,是上下结构草字头,“清、湖”的三点水在左边,是左右结构三点水旁。)

三点水写法指导:一点靠右二点靠左,三提对齐往上走。

追问:这两个字都有“月”,月在下,短而胖,竖撇变成竖;月在右变瘦长。

4、教“荡”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要想把它写漂亮,写时还要注意什么?(占位: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草头一横要写长,横折折折钩一气成)

师范写,生跟书空笔顺。生描红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5、教“清、湖”(形声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都是形声字,左形右声。)要想把它们写漂亮,写时还要注意什么?

师范写“清”,生跟书空笔顺。(青字三横有变化:一横稍长二横短三横最长挑大梁;月在下短而胖。)

师范写“湖”,生跟书空笔顺。(古、月变瘦长,月字竖撇往左伸,左中右写紧凑)。

生描红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6、评价,再写2个。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水乡的水多、船多、歌多,感受到了水乡的秀丽风光。还学习了三个与三点水有关的生字,希望孩子们课后查查字典,还有哪些字与水有关。板书:

21、水乡歌

水多 船多

田园诗情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能识会写本课9个生字,只识不写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初步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初步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前几天,跟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我们欣赏了泉城、九寨沟的无限风光,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奇特风景。今天,我们要去国外的荷兰走一走,去感受那里浓浓的田园诗情。

2、板书课题:田园诗情

指名读题。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哪些事物?(庄稼、田野、茅草屋、农舍、果园、菜园……

3、田园,是农家的独特风光,那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生活是那么自然、惬意。你还关注了题目中的哪个词?(诗情)

4、读着这个词,你一定回忆起一个相关的词语(诗情画意)

5、“诗情”正是作者对田园风光的赞美,你能通过读来表达吗?(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6、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7、质疑过渡:这田园诗情的地方是哪儿呢?对,就是把郁金香定为国花的荷兰。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用读诗歌的语速来读课文,就能读出意境来。

想一想:这篇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直线画出来。2.检查字词,寻找规律

绿意盎然

辽阔无垠

剽悍强壮

自由驰骋 严肃沉默

寂静

默默无言

舒缓平稳 满载

牛圈

吆喝

好似

第一行:描写了草原的辽阔,马儿的强壮。

这些四字词语,不但要读准确,你还能带着你的理解读好吗?

理解意思:强壮大家都懂,骠悍是什么意思呢?(形容很勇猛)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驰骋就是奔驰,自由驰骋,马儿想怎么跑就怎么跑。

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词语,味道就不一样了。谁也能这样读一读第二行词语? 第二行:都是表示安静的词语。

第三行:四个多音字,根据意思读准字音。3.理清文章结构(1)找出中心句

A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出示第一自然段)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荷兰有三多?(水多花多

牧场多)

B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荷兰是——(牧场之国)。是啊,牧场占了荷兰国土的三分之一,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地方,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突出“牧场之国”。板书:牧场之国

这句话就是全文的中心句,放在开头也叫总起句。(2)找出总结句

A那总结句呢,你们找到了吗?

(出示第7自然段。)

B根据这两段话,我们可以发现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来写的?(总分总)《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这些写景的文章,基本都是总分总结构。(3)分层

再看看课文中间的部分,你们发现了吗,课文也是按照不同的时间段来写的?

如果让你分成两层,你会怎么分? 2——4白天的牧场

5——6 傍晚以后的牧场

三、感受牧场环境之美

1.这节课,我们先来看看白天的牧场,请大家轻声读2、3、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生交流:

师:此时,我们就站在这牧场之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我看到了……

你们的眼睛被一群群可爱的动物所吸引。也有同学看到了碧绿的草地,这是牧场的自然美景,也是它的环境。

板书:环境 3.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

(1)这三个自然段中描写牧场环境的语句真不少,能快速地找出来吗? 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碧绿色的低地 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

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 辽阔无垠的原野

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

(2)(出示短语)我们来看看这些短语,你准备怎么读?先想一想。(3)指导朗读:像这样比较长的短语比较难读,我们要注意恰当的停顿。

a“大片大片”“鲜艳”郁金香数量多、颜色美,荷兰国花,难怪被称为“花之国”。

读出郁金香的多与美。

b“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绿地和运河交错排列,说明了荷兰运河多,不愧为“水之国”。

c“丝绒般的”“辽阔无垠”“天堂般的”草儿的柔软、原野的辽阔、草原的美 过渡:通过这几个短语,让我们处处感受到牧场环境之美,美得就像天堂,就像——画。在这美丽如画的牧场上,还有这么多的动物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四、精读第二自然段

1.我们先去看看奶牛吧。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画出你感觉最美的一处,想一想,它美在哪儿? 2.交流:

(1)感受环境美

理解比喻句:

想象一下,假如草原是绿色丝绒,那么上面黑白两色的奶牛是什么? 巧妙的比喻!这就是荷兰草原独有的色彩。(2)形态各异的牛群 A看图认牛:

迷人的草地上,形态各异的牛群,咱们走近瞧瞧!

(指图)看,这头就是——背上盖着…的牛。那头奶牛——站立不动,仿佛…的牛呢?

跑前跑后,活象…的牛犊在哪里?你来指!(这就是牛犊)它身边的就是——仪态端庄的老牛啦!

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看到这么有趣的画面。B指导朗读:

请你读一读。

它似乎在思考呢,能读出不同的感受吗?再读读。(齐读)牛犊和老牛的动作神态也截然不同,谁来试试?(一生读)C 句式训练

放眼放去,草原上其他的奶牛在干嘛呢?(散步、远望、回首、闭目、交谈……)

评价:多么快乐的生活呀!它们的生活多么自由、多么美好!板书:自由自在 小结:在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生活着快乐的奶牛,再加上绿意盎然的村庄和大片大片的郁金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4.学习写作方法:

我们在欣赏图画的同时,也能发现作者观察和想象的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5.总结:

作者还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描写,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又富有温情的画面,把 牛犊和老牛分别比喻“顽皮的孩子”“牛群的家长”,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原来奶牛家庭也和我们人类家庭一样充满温馨。

6.让我们试着背一背吧!(配乐背诵)

7.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和谐美好,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难怪题目叫做——田园诗情,让我们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如果说奶牛带给我们的是一种静静的美,那骏马们呈现给我们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8.课后小练笔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动物,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写它们在牧场上的生活。试着将环境描写和它们的生活结合起来,如果能用上比喻或拟人的手法就更好了。

成千上万的鸡-----------------------------

-------

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

-------……

板书设计:

11.田 园 诗 情

环境

美丽如画

牧场之国

诗情画意

动物

《春天的手》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11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我们来听一首歌,看谁能听出歌中唱的是什么季节.

放录音《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好听吗?你喜欢春天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唱春天的儿歌《春天的手》

二、听录音,读课文:

1、先让学生说出自己以前已经认识的.字。

放录音。

2、谁愿意再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人一段。)

3、要求:其他人认真听,想一想,春天的手都做了什么?

4、小组内互相学习读课文。

5、一组一段,根据课文词语模仿抚摸,掠,拂,排,拍

6、比赛:看哪个组学得最快最好。

7、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三、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找出其中我们已经学过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笔画。

春温暖轻柔抚摸

传拍肩膀泼健壮

2、学生观察后说说应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制作生字卡片。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春天的手

春温暖轻柔抚摸

《酸的和甜的》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篇1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酸、葡、萄、狐、狸、串”6个生字和酉字旁,理解“一串葡萄、一串串葡萄、转来转去、一定”等词语的意思,会写“狐、狸”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李老师要跟小朋友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谁来读读题目呢,(指名读)齐读酸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咱们205班的孩子真能干,还没学就已经会读了,能不能告诉我,是在哪儿认识的?(你很会读书;你也很会学习;你善于观察)你还知道什么东西也是酸的?(评价简洁,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没成熟的葡萄是酸的,能这样说吗?)酸的、甜的是两种不同的味道,现在将他们放在一起,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下面就请小朋友快速打开课文翻到74页,认认真真读读课文,读时遇到不懂的生字宝宝圈一圈,可以请下面的小树叶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1、学生读课文。

2、整体感知并教学部分生字▲葡萄、串:读了课文,你知道文中指什么是酸的,什么是甜的?(葡萄)读准轻声,葡萄圆圆的,一颗一颗长在一起,我们叫它“一串葡萄”;一串一串的葡萄长在葡萄架上,很多很多,就叫一串串葡萄;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一串一串的呢?出示实物:手链、钥匙,从冰糖葫芦图片中体会串字的形象性▲课文中说葡萄是酸的,是哪些小动物说的,(狐狸、小松鼠、小兔子),葡萄是甜的,又是谁说的(小猴子)跟小动物打打招呼,叫叫他们的名字吧

3、为什么同样的葡萄,狐狸、小松鼠、小兔子说是酸的,而小猴子却说是甜的呢?带着这个疑问再来仔细地读读课文吧。

(三)学习课文读得这么认真,老师就到大家去葡萄园看看

1、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图片,绿油油的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多诱人呀!看,谁已经来了?他在干什么?(随机渗透“垂涎三尺”)馋得直流口水,老师送给大家一个成语,垂涎三尺,(齐读)口水都流了三尺长,可见狐狸是非常想吃葡萄了▲课文是怎么描写这只狐狸的呢?(出示图片及第一段话)谁来读一读这段话(能正确流利的读下来,这也是一种本领,谁也能像他这样来读。)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了之后,你觉得这儿的哪句话可以看出狐狸很想很想吃葡萄,指名读,(点击句子)▲师范读:现在老师来读读这句话,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在你的脑子里放动画片(化话为像)▲交流:刚才,你看到狐狸在干什么?▲现在,你能把狐狸这种很想很想吃到葡萄的心情读出来吗(自己再试试——指名读并评价:)▲那么想吃,跳得又那么起劲,可是——,狐狸你的心情——一起读读这句话吧,读出狐狸的那份着急、那份无奈(齐读)▲狐狸吃不到葡萄,却指着架上的葡萄,说:——▲小结并齐读。现在,你就是那只摘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狐狸,又来到了葡萄架下,一起读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正在树上玩耍的小松鼠就听到了狐狸的话,心里会怎么想?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这段话。谁来读读小松鼠的想法听了小松鼠的想法,你们觉得他相信狐狸的话吗?从哪个词读懂的?就把这种相信的语气读出来,指名▲后来,松鼠的朋友小兔子来了,他也看见架上一串串诱人的葡萄,馋得直流口水,正当他伸手去摘时,小松鼠拦住了他,现在老师就是那只想吃葡萄的兔子,小松鼠,你会怎么对我说呢?小兔子听了,相信吗?一起读读这段话吧▲练读——男女比赛读小结:狐狸摘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小松鼠、小兔子听信了狐狸的话,也认为葡萄是酸的,那小猴子为什么说葡萄是甜的,下面的故事下节课再学。

(四)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酸、葡萄、狐狸、串

2、认识酉字旁,(这酉字好像是个酒坛,里面的短横就是酒),哪些字里也有酉字旁(酒、醒、醉、醋)

上一篇:树一样伟大初三作文下一篇:文化馆2010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