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 课堂实录(精选14篇)
冰灯 课堂实录 篇1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漂亮的大自然妈妈有四个非常可爱的女儿,她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天气很热,让我们尽情地在水里游泳;可以让各种水果沉甸甸地挂在枝头,给我们带来丰收;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出示课件四季图)。
2、还记得这四位女儿叫什么名字吗?
3、对,就叫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四个姑娘在一起,我们就称他们“四季”。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一起读:四季 二
1、下面同学们看屏幕,听课文朗读欣赏四季的景色!(放朗读视频)
2、四季的景色美不美啊,这么美得景色你想不想亲自来读一读?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下,注意模仿老师的语气?
3、小朋友们对的非常好,但是有些生字发音不是特别的准确,把课前圈出的生字宝宝自己来拼读一遍。
4、拼读完了,我们看黑板上的生字宝宝一起来拼读一下好吗?
5、下面我们来开火车拼读。123,我真棒!
6、叶这个字是由左边和右边两部分组成的,左边是他的偏旁我们把它叫做口字旁,秋这个字也是由左边和右边组成两部分的,左边我们把它叫做禾字旁。雪这个字也是由上面和下面两部分组成的,上面像下雨一样我们把它叫做雨字头。再看肚这个字它也是左边和右边两部分组成,左边这个部分叫做月字旁。下面跟老师认识一下这四个偏旁。学生跟着老师读。
7我们认识四个偏旁,现在我们在来看生字宝宝如果我们把它们的拼音去掉你还认识他们吗?自己试着读一下?
8、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下你记住了哪一个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9、我们来抢读看谁读得快,音读得准?
10、我们来为生字宝宝找一个好朋友把它变成一个词语?出示幻灯片?
11、现在老师遇见了一点小问题,一直小猴子要摘树上的桃子,可是它已经累得没有力气了,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剩下的桃子摘完啦?鼓励一下自己。
12、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学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同学们学课文会不会学得更好。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一共分成了四个小节,这是什么,草芽,这是什么,小鸟。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一小节,第一小节描写了哪一个季节,板书“春”。春天里小草发芽了,谁来说一下春天的小草是什么样的形状?尖尖的。
有多少尖尖的草芽啊?春天的草芽真柔嫩真漂亮。我们读这一小节的时候要把尖尖和春天重读,还要用轻一点、细一点的声音读出草芽的柔嫩。
师范读,请两个同学来读一下。再齐读。春天里除了小草发芽,你还知道什么特点吗?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冰都化了。
同学们喜不喜欢春天啊,那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春天,一起歌唱春天在哪里。
13、大家唱得真好,我们再看这是什么?荷叶。这是谁,青蛙。这是什么,荷花?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二小节,生齐读。
第二小节描写了什么季节,夏天(板书)。到了夏天美丽的荷花盛开了,美丽荷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啊,圆圆的,大家用手比划一下。
荷叶圆圆的可不可爱啊?可爱。我们在读这一小节的时候要把圆圆和夏天重读,要用喜爱的语气读出荷叶的可爱。
师范读,请两个同学来读一下。再齐读。
夏天里除了盛开美丽的荷花还有什么特点?青蛙出来了。夏天这可爱。
14、这是什谁,谷穗?它在干什么,鞠躬、点头。谷穗现在是什么颜色,金黄色。
齐读这一小节,这一小节描写了哪个季节,秋天(板书)秋天的谷穗是什么形状啊?弯弯的。用手臂来描述一下,谷穗一长出来是直立的,到了秋天为什么变弯了?小米熟了,小米熟了把它压弯了。是个丰收的季节。鞠躬怎么样的动作,同学们起来做一下,鞠躬说明对人怎么样,有礼貌。谷穗有礼貌吗,有。我们在读这一小节的时候要把弯弯、鞠躬、秋天重读,读出谷穗的成熟、喜悦、有礼貌。
谁能来挑战一下。请两位同学读,然后齐读。
秋天除了谷穗成熟你还知道有什么特点啦?果子熟了、水果蔬菜都成熟了、叶子变黄了、菊花开了。15 你们看这是什么季节,冬天?
看看画面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指肚子。一起来读一下这一小节吧。
大肚子一挺是怎么样一个动作。大家站起来试一下。
雪人顽不顽皮啊?所以你读的时候要把大肚子一挺、顽皮、冬天重读读出雪人的顽皮。
下面听读一下。请两个同学来读出雪人的顽皮。齐读。冬天很冷我们要穿上厚厚的棉袄。
16刚才我们欣赏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下面我们来说一说,老师说第一句我看谁能够学会了,“草芽尖尖”学生读。老师说草芽尖尖是春天。“谷穗弯弯”是秋天。荷叶圆圆是夏天。雪人大肚子一挺是冬天。
17这些景色美不美啊,美,这真是太美太神奇了。同学们想不想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啊?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
这是哪个季节,桃树开花了,柳树叶发芽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了。
这是夏天,柳树的叶子长长了,池塘里开满了美丽的荷花,听一听这是什么叫,知了。
秋天,大树上的树叶都变黄了,树叶纷纷往下落了,秋天来到了。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全都白了,树上都盖上了厚厚的雪。冬天可漂亮了。
18四个季节都很美丽,看了四个季节你有什么感受?
19、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这四个季节也在你心中留下深深地印象,拿出你们的彩笔把它画下来吧!
冰灯 课堂实录 篇2
一、教学实录
因为是第二课时, 诸如作者介绍、字词和故事梗概已经在第一课时解决了, 所以授课老师从小说的三要素导入。学生很顺利地回忆出:人物、情节、环境。接着教师让学生找全文的线索词。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问题, 但却很重要, 不可忽略, 因为它是引出下一个环节的关键。学生很轻松地找到关键词“项链”, 教师接着设计了让学生以“项链”为线索, 复述整个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能让学生回忆故事的情节, 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 又为下面进一步分析文章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回答时, 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提炼出关键词, 板书在黑板上: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假项链。简单明了, 情节清晰, 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小说的主人公马蒂尔德夫人, 她的形象在整个故事情节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和丰满,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概括人物形象。在布置这个任务的同时, 教师提示:一个人的形象包括自然特征和内在品质两方面, 即外貌、穿着和品质、性格两方面, 要全面总结人物形象。这个提示非常及时和必要。在教师的提示下, 学生将马蒂尔德的形象概括为:美丽、卑微、虚荣、有责任心、勇敢、极端等词句。其中“虚荣”一词的提出, 有学生提出异议。教师抓住这个争议, 随机当堂讨论。我觉得这里处理得很好, 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应变能力, 而且可以集思广益, 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虚荣”这个问题上, 有的学生认为马蒂尔德是虚荣的, 有例为证: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 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 墙壁的粗糙, 家具的陈旧, 衣料的庸俗, 她非常难过。……她梦想那些披着古代壁衣的大客厅, 那些摆着无从估价的瓷瓶的精美家具;她梦想那些精致而且芬芳的小客厅, 自己到了午后五点光景, 就可以和亲切的男朋友在那儿闲谈, 和那些被妇女界羡慕的并且渴望一顾的知名男子在那儿闲谈。”
“……因此她又梦想那些丰盛精美的筵席了, 梦想那些光辉灿烂的银器皿了, 梦想那些满绣着仙境般的园林和其间的古装仕女以及古怪飞禽的壁衣了;她梦想那些用名贵的盘子盛着的佳肴美味了, 梦想那些在吃着一份肉色粉红的鲈鱼或者一份松鸡翅膀的时候带着朗爽的微笑去细听的情话了。”
“马蒂尔德夫人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 一个在教会女学里的女同学, 可是现在已经不再想去看她, 因为看了之后回来, 她总会感到痛苦。于是她由于伤心, 由于遗憾, 由于失望并且由于忧虑……”
从文本上看, 马蒂尔德的虚荣显而易见, 但是有学生为她辩护:“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更何况是天性浪漫的女人!而且, 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 有这种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有的学生还站起来反问道:“在座的各位女同胞们, 你们不爱美吗?你们不梦想华丽的生活吗?”一句话问得大家频频点头。这时, 教师站了出来, 引导学生弄清什么叫“虚荣”, 虚荣是指特别好面子, 一味贪图追求表面光彩, 甚至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学生刚才只是从马蒂尔德羡慕并梦想奢华生活来看的, 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真正表现她虚荣的句子在哪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又开始认真研读文本。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 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
“可是她偏偏只欢喜这一套, 觉得自己是为了这一套而生的。她早就指望自己能够取悦于人, 能够被人羡慕, 能够有诱惑力而且被人追求。”
马蒂尔德的虚荣体现在她无休止的对金钱和奢华生活的羡慕, 以致到了影响自己正常生活的地步, 这就是虚荣。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 教师没有在其它词上再作解释, 而是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在这个人物身上发生这么戏剧性的故事, 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问题问得很开放, 也很新颖, 学生可以展开想象, 只要能影射到的都可以谈。这个问题也确实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 在特定的环境下, 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有的学生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要乐观、自信, 敢于面对。”这个道理应该说是很好概括出来的, 也是很表面的, 教师在总结学生的回答时, 用了“平和”和“感恩”两个词, 这两个词很有现代感, 是时下非常流行的, 学校也一直提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结合得很好, 学生易于接受。还有的学生说:“马蒂尔德在把项链弄丢以后, 如果不是虚荣心在作怪, 去问问弗雷斯艾迪太太项链值多少钱, 就不会受那么多年苦了, 所以, 虚荣是会遭到惩罚的。”这一点归纳得也很好, 虚荣心可能人人都有, 但过度的虚荣、极端的虚荣, 就会遭到惩罚。有一个学生的发言很有意思, 他说:“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马蒂尔德在向弗雷斯艾迪太太借那串钻石项链时, 弗雷斯艾迪太太丝毫没有犹豫, 马上就答应了, 还有, 当她按照项链盒子里的字号到珠宝店, 老板告诉她项链不是在那买的, 只有盒子是在那配的。这些细节马蒂尔德如果都能冷静分析的话, 应该会对项链的真假产生怀疑, 也能避免为赔偿项链付出的代价。”这个学生的观点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 不过还是很有道理的, 教师也适时地进行了肯定。见大家的意见都发表得差不多了, 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马蒂尔德为了一串假项链付出了自己十年的青春, 她失去了很多, 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 是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呢?”问题一抛出, 学生就争着回答:“不是!”在偿还项链的十年间, 马蒂尔德改变了很多:“现在, 她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了。乱挽着头发, 歪歪地系着裙子, 露着一双发红的手, 高声说话, 大盆水洗地板。”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明确了马蒂尔德在这十年中经历了以前从未经历过的, 体会到了以前从未体会过的———生活的真谛。其实, 马蒂尔德还是很幸福的, 她漂亮、细心, 还有一个深爱她的丈夫 (学生找出了体现丈夫对她的关心和照顾的原文) 。最后教师总结:“所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虽然马蒂尔德在这十年中生活得很辛苦, 但是她变得现实了, 也尝到了辛苦劳动换来的喜悦, 更体会到丈夫对她的爱, 这才是一个正常人应有的生活。”
在学生还都沉浸在这个故事启示的道理时, 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小说的结尾很有特色,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莫泊桑的写作风格进行总结。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出人意料, 二是发人深省。”教师适时对莫泊桑的写作风格作总结:“莫泊桑的作品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 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 情节变化多端, 描写生动细致, 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 令人读后回味无穷。”此时, 下课铃声响起。教师布置作业:“故事以弗雷斯艾迪太太的话结尾, 请同学们续写马蒂尔德的反应。”这个作业布置得很好, 我想学生可能第一时间会觉得马蒂尔德会恍然大悟, 吃惊不已, 高呼:“天哪!”但马上又会否定自己的想法, 因为现在的马蒂尔德已经不是以前的马蒂尔德, 课上已经分析过了, 经过十年, 她变了。此项作业可以检查学生对文章和人物的理解情况, 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点评
授课老师是一位古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 平时的言语风格非常犀利, 对教学也非常严谨, 她会认真地备每一堂课, 在课前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而她在上课时也秉承自己一贯的风格, 语言非常精练、清晰, 整个教学过程她都是以一个发问者的姿态出现,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问题;有时又像是一个“挑衅者”, 对学生提出质疑, 言辞也很犀利, 激发学生的潜力, 营造很好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大讨论。本次授课, 我认为她的最大优点, 就是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衔接得非常自然, 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其次, 她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使学生易于接受。最后, 她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当然, 本次课也出现了一些细节性的问题:第一, “项链”的“链”字, 教师在板书时笔画颠倒;第二, “因为”的“为”和“惩罚”的“惩”发音错误;第三, 没有分析小说的环境, 等等。
冰灯教学设计 篇3
金堂县实验小学 吴亚玲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生字及常用字,并能写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子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4、通过角色转换,加强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加强自我教育。
教学重点:
1、巩固字词,学习课文,了解父亲为“我”做冰灯的艰辛,体会深沉的父爱。
2、体会“我”内心后悔的复杂心情,教育孩子体谅理解父母。教学难点:
通过有层次的反复读课文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使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学会体谅父母。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冰灯》,一起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2、请孩子们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3、你真会总结。这篇课文中有很多词语,请一位同学来领读(指名领读)。孩子们的记忆力真好,一起来读词语吧。(齐读)
二、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指名读“羡慕”)“羡慕”是什么意思?(喜欢别人的东西,自己也想要)
2、(板书:羡慕)课文中,“我”羡慕什么?(大军的灯笼)大军的灯笼是什么样的?(出示语段,指名读)玻璃灯笼真好看,谁能读出它的美丽。(指名读)这么美的灯笼,我真羡慕,孩子们,读出我的想法。(齐读)
3、“我”非常想要这种玻璃灯笼,但家里穷,于是要求父亲给我做一个,父亲答应了。“我”应该觉得高兴才对,为什么后来“我”会“后悔”呢?(出示“自读提示”)请孩子们快速默读5—10自然段。
4、你勾画了哪那些句子?
(1)生汇报(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和一会儿。)
(2)看到这一句,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感动——板书)(3)这一句中哪些词语让你感动?(冰太凉、每磨一阵、用衣角擦擦手、在棉衣里暖和一会儿)你真聪明,学会了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请你把这种感动送回句子中,读出来。(指名读)
(4)炎热的夏天,我们把冰淇淋握在手里,时间长一点都觉得手被冻的难受,而此时正是寒冬腊月,父亲用力地打磨一块冰,孩子们,读出这刺骨的冷。(齐读)
(5)这一段还有哪些句子和词语让“我”感动?这是一个()的早上(从“大年三十的早上”“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可以知道父亲天还没亮就起床做冰灯了。)为了满足我的要求,父亲早早地起床做冰灯,让我们读出这份感动。(齐读)
5、父亲天不亮就起来为我做冰灯,而我此时却毫不知情。“我问”(生接“爹,你在干啥?”)“父亲把头扭过来,说”(生接:“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一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天还早,你再睡一会儿吧。”)“说完,父亲回过头去,继续用力磨了起来。”
6、知道父亲是在为我做冰灯,“我”还睡得着吗?(齐读)“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父亲身上只穿着单薄的棉衣,“我”心疼的喊(齐读)父亲不顾自己的身体,却让“我”再睡一会儿,“我”着急地喊(齐读)为了实现“我”的愿望,父亲忍冻受累,“我内疚地喊(齐读)
7、我一边说,一边掀开自己的被子,父亲看见了,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女生读——男生评价——男生读)
(1)哪些词语让你感动?(赶快、一把按下、连声说、不冷)(2)从这些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父亲担心“我”的身体)带着这份感动,读(齐读)
8、父亲真的不冷吗?(出示10自然段,男生读)从哪个词语看出父亲冷?(手真凉)
(1)当“我’’碰着父亲的手时,感觉他的手像()一样冷?还像()一样冷?(指名答)
(2)如此冰冷,父亲却说 “不冷”?他为什么这样说?(骗——善意的谎言——爱)
(4)听着他善意的谎言,碰着他冰凉的手,“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孩子们,带着此时的心情,读(齐读)
(5)(板书:后悔)“我”后悔什么?(不该要灯笼)
(6)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假如你是这个孩子,吴老师是这位慈爱的父亲,正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我说些什么?(指名说。带着你的感动/后悔/内疚)
9、尽管“我”后悔了,但父亲依然忍受着刺骨的寒冷,熬夜制作了一盏独一无二的灯笼。(读)
(1)开始是“我”羡慕大军,现在变成了大军羡慕“我”,提着冰灯,“我”的心情怎么样呢?(骄傲、自豪、感激、后悔)
(2)冰是水做的,后来又化成了水。“但是”(生接读“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3)“它”是什么?(冰灯)还指什么?(父爱)
(4)小结:小小的一盏冰灯,让我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带着你的感受,读最后一句(齐读,板书:深沉的父爱)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生活中,我们和爸爸之间也有许多感人的小事,谁愿意和大家分享?
2、父爱是无私的,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读这段话。(出示语段,配乐齐读)古今中外的名人也说了相似的话。(出示语段,配乐齐读)
3、总结:父爱如山,他虽然不轻易表达,但一言一行中,却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深沉的爱。(出示作业、布置)
板书:
冰灯
羡慕——感动——后悔
冰灯说课稿 篇4
实验小学 刘少江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冰灯》,我的说课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冰灯》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2单元《过年》的第三篇主体课文。本文通过记述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深切的爱。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元日》和《老北京的春节》两篇课文,了解了过年的一些风俗,这对学习本课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根据小学语文中段教学的要求,我安排两课时完成。在执教的第一课时时,我让学生读熟课文,扫除了字、词障碍,并对课文进行了初步感知。本节课说的是第二课时。
2、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引导学生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做冰灯的艰辛。②、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走街串巷”“乐趣”“享受”“称赞”“融化”“适应”在文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小组合作交流、反馈评价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父亲深深的爱子情怀及我内心的后悔、感动、骄傲的复杂心情。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学会体谅父母。
3、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①、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父亲的做冰灯的艰辛,感受父亲深深的爱子情怀及我的思想前后的变化,学会体谅父母。
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反馈评价能力和收集处理信 息的能力。
二、说教法:
在学生充分的“前置练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文本之间进行充分的有效的交流对话,在交流与评价中学习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的鼓励评价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法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前置练习”进行自主探究,紧扣重点词句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得到父母的关爱,我们来说一说父母关爱我们的事吧?抽生交流。本课也写了一位父亲关爱儿子的事情,齐读题目。(创设情景,便于孩子及时融入氛围)(二)、小组讨论交流前置练习:(解决知识目标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走街串巷”“乐趣”“享受”“称赞”“融化”“适应”在文中的意思。能力目标中初步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阅读理解感悟的能力、小组合作交流、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中体会父亲深深的爱子情怀及我内心的后悔、感动、骄傲的复杂心情。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学会体谅父母。)
1、读了课文,我知道本文讲了()。(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为后文分部分学习课文作铺垫。)
2、读1—4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央求父亲为我做冰灯?用“——”勾画相应的句子,理解重点词语。说说你的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
3、读5——10自然段,用“﹏﹏”勾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抓重点词语批注体会,并读出你的体会。
4、看到父亲做冰灯,我后悔了。因为()。
5、读11自然段,说说我的灯笼“特别”在什么地方?我提着这样一盏冰灯心情怎样?
6、冰灯融化了,但从此它留在了我的心里。这里的它表面指(),更指()。
7、收集写父母之爱的古诗或名言。
(三)、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培养学生的反馈评价的能力,突破难点,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学会体谅父母。)
四、拓展延伸,升化感情。学到这里,你还想对文中的父亲和孩子分别说点什么呢?抽生交流。
五、说板书设计:
冰灯
看冰灯作文 篇5
元宵节前夕,有一则宣传新闻映入我的眼帘:为了庆祝元宵节,哈尔滨即将在河北省张家口举办一次冰灯节。碰巧这里是妈妈的老家,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一家来到了张家口市。
元宵节晚上,我们吃完甜美润滑的汤圆后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热闹的冰灯乐园。只见那里装扮得很是新颖,还有滑梯、跳跳床、秋千等等各种儿童游玩的设施。尤其是那晶莹剔透的冰灯,更给节日的气氛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空中还悬挂着一些十分小巧精致的.冰雕小灯笼。五颜六色的灯光从冰灯内部照射出来,那样透彻,明亮,似乎随手就能触及到冰灯的中心。再看那些在陆地上的冰灯,千姿百态,像一个个透亮的十分坚实的小城池,有绿色和蓝色相间的城堡、有粉色与紫色搭配的有蓝色和白色搭配的动物家族、有红色与粉色相结合的高塔・・・・・・这些冰灯被设计的那么完美,真是无与伦比、鬼斧神工、令人赞叹。看着这些千姿百态的冰灯,我情不自禁的轻轻地触摸了一下,手有些凉凉的,但是冰灯的表面却被雕刻得十分光滑,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心情舒畅、十分愉快的感觉。为了不虚此行,我和大家一样,除了游玩嬉戏外,还拍照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正玩得开心,忽然眼前一亮,看见在广场的正中央有一条腾飞的巨龙,这条龙的身体呈富丽堂皇的金黄色,龙身上的鳞片是柔和的蓝色。这条龙给我一种感觉:金黄色似乎透露出祖国的富强和永久的和平,蓝色似乎又透露出祖国人民的宽容胸怀。尤其是这条龙的眼睛十分神气,栩栩如生,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好像在对我说:“你一定要学会宽容,如果你让宽容占据了你的心,就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与尊重,你是龙的传人,你一定要记得呀!”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篇6
(展示小说《斑羚飞渡》)
师:读了书名, 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斑羚很危险。
生:我感觉斑羚已经身陷绝境了。
师:说得很好!身陷绝境, 这就是故事的开始。 (板书:斑羚身陷绝境)
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斑羚, 这时你会怎么做?
二、品情节, 小人物身上见大精神
1.师:这群斑羚会怎么做呢?思考: (1)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 这是一群怎样的斑羚?你的心情怎样?
生:小说讲的是一群斑羚被猎人逼到绝境后, 准备从悬崖上飞渡过去, 一只老斑羚带头飞渡成功的故事。 (师板书:准备飞渡飞渡成功头羊从容赴死)
生:这是一群沉着、冷静的斑羚。
生:我很感动, 也很伤心。我感动的是斑羚临危不惧, 伤心的是人类不懂得爱护动物。
师:面对灾难的来临, 斑羚不是束手待毙, 而是迅速想出办法。
2.师: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惊叹?请用横线勾画出来, 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
(1) 体会老斑羚勇于献身的精神。
出示:“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 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 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师:你的眼前是怎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了老斑羚和半大斑羚飞渡的场景, 很悲壮。
生:我仿佛听见老斑羚对半大斑羚说:“孩子, 你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
师:当你听到这样的话时, 你的心情怎样?带着你的心情来读读文字, 好吗? (生朗读)
师:孩子, 从你的朗读中, 我听出了你对老斑羚的崇敬。这样的结果, 老斑羚想过吗?
生:它早就料到自己会掉进悬崖里。
师:既然老斑羚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为什么年轻斑羚还要在它背上猛蹬一下?
生:年轻斑羚想活下去, 保全自己的生命。
生:它的身上承载着老斑羚的希望。种群的生还希望就在年轻斑羚的身上。
师:这一蹬不仅蹬在老羚羊的身上, 同时也蹬在我们的心里。假如你就是这只年轻的斑羚, 这一脚下去, 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生:意味着生与死之别。
生:意味着责任与重托。
师:听了你们的理解, 我仿佛也看到了这悲壮的一幕:一对对斑羚腾空而起, 没有拥挤, 没有争夺, 秩序井然, 快速飞渡, 在山涧上空形成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用死亡桥墩架设起来的生命之桥。
(2) 解读镰刀头羊。
出示:“突然, 镰刀头羊‘咩咩’发出吼叫。这叫声……眼光在两拨斑羚间转了几个来回, 悲怆地轻咩了一声……”
(生自由读句子, 交流理解。)
生:它的第一次叫声是想告诉大家, 已经没有希望了。
生:它的第二次叫声是想说:“别慌, 办法总会有的。”
……
师:文章除了写三次叫声, 还三次描写了彩虹。对此, 你怎样理解?
生:彩虹是一种象征, 象征着老斑羚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师:这不是普通的彩虹, 而是牺牲了一半的斑羚, 用生命筑起的生命之桥。
三、整体回顾, 提炼主题
师:《斑羚飞渡》是一篇凄美的小说。为了生存, 为了种群的繁衍, 斑羚们不得不用牺牲一半的方法来挽救整个种群。斑羚身上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生:那种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生:视死如归的精神。
……
师:读了这个故事, 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动物们需要安宁、平静的生活。
冰灯作文400字 篇7
放假前,妈妈说寒假要带我去哈尔滨看冰灯,真盼望寒假快点来吧!哈尔滨天真的很冷啊!刚到哈尔滨就看人们都穿得很厚很厚,我也快变成胖胖的雪娃娃了!
晚上,冰灯都亮来,真是太漂亮了!有的很高很大,像几层大楼房;有的五颜六色,还带着小圆门,就像白雪公主的小屋;有的像长廊,彩色的光在脚下流动,就像在水上走。妈妈说这些漂亮的、各种形状的冰灯都是松花江水结成冰后,人工从江里取出来,做出大小一样的长方体,把彩色的灯放在冰里,再将长方体叠在一体精心雕刻而成的,到了晚上,冰里的灯通上电就变得这么好看了。最最让我高兴的是我滑到了用冰做的大滑梯。大滑梯真高真长啊!当我费了很大力气排队爬到滑梯上,我好害怕!这滑梯有二层楼高,有三个教室长,我哪敢滑下去。可是滑梯上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往下滑,我也只得壮着胆子、闭上眼睛、不顾一切了。当我不知不觉滑到一半的时候,睁眼一看,滑梯上彩色灯光一闪一闪,滑梯旁边各种冰灯形状各异,滑梯上很多人都高兴得哈哈大笑,滑梯下妈妈在等着接我,我一点也不怕了,勇敢的滑下去,真好玩!接下来我又滑了很多次,玩得有些恋恋不舍了。哈尔滨的冰灯真好看、还好玩,我真没看够也没玩够,我和妈妈说再放暑假我还要来看冰刀灯,妈妈说:傻孩子,春天来了,冰灯就融化了,冰滑梯也没有了。
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理觉得又可惜、又失望,如果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冰箱能保留住冰灯,那就什么时候都能看都能玩冰灯了。
《冰灯》教学设计 篇8
《冰灯》是一篇语言朴实自然的名篇佳作。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从这些饱含深情的语言着手,引导学生读、悟、品,同时想像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到文中的父子情深。
【教材分析】
《冰灯》一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儿子制作冰灯的故事,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没有描摹深情的话语,没有大段大段的抒发感情,只用白描的手法将父子之间的深情,自然地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学情分析】
本文作者马德是北方人,受地域、年龄及认知水平所限,本地学生理解本文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理解父亲的心情,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同时也理解儿子前后心理变化。
2、认字13个,写字8个,学习多音字“答”“应”。
3、理解“走街串巷”、“乐趣”、“享受”、“合适”、“后悔”、“称赞”、“融化”、“适应”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难点】
1、结合上下文理解“走街串巷”、“乐趣”、“享受”等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从字里行间感受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教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谈过年。
2、猜谜语。
3、展示灯笼和冰灯,引出课题。
二、检查预习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汇报:你知道了什么?
4、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文本,细细品味。
1、学习自然段。
思考:“我”为什么要父亲做灯笼?
(结合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走街串巷”、“乐趣”、“享受”。指导学生读出第二自然段的羡慕之情)
2、父亲答应了“我”的要求吗?他为什么给我做灯笼呢?他是怎么做的呢?
要求:默读⑸~⑽自然段,并用____划出有体会的句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3、学习第⑾自然段。
思考:“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
理解“最特别”、“它”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畅谈亲情。
1、同组倾情交流。
2、配乐汇报。
五、温馨作业、感恩父母。
1、近期作业:制作圣诞节或元旦贺卡送给父母,写上自己最想对他们说的话。
2、长期作业: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心、体贴父母,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板书设计】
《冰灯》教学反思
《冰灯》一课,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的那种深沉的爱。我在教学时注重了让学生通过感悟、朗读、体会、想象来理解课文,感受深深的父爱和作者对父亲的爱,教学后有些许反思:
1、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可以不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不一定要从第一段开始按照顺序再讲第二段、第三段……,可以打破常规进行。在教学这课时,我先进行了第一、二部分的教学,学生了解到了爸爸答应为我做冰灯,然后再直接跳到第四部分,“父亲为我做的灯怎么样?”最后再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第三部分“父亲怎样为我做冰灯?”这样做的目的,可以突出重点,加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认识。
2、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表面认识到深入理解。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父亲做的灯怎样?”这一部分时,学生说到了“父亲的灯虽然融化了,但它留在了我的心里”。这时我问:“它”为什么留在了我的心里。学生此时说可能是肤浅的表面的,即便是说出了是因为父亲的爱,那也是一个浅层次的理解。此时我再引导学生学习第三部分“父亲为我做冰灯,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此时学生再理解,就是对课文深入的理解。这样做,能够体现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短评写作指导课堂实录 篇9
1.了解短评文体特征。2.学习写作短评。
【教法学法】
研讨法、探究法
【课堂实录】
师:本节课学习写作短评, 首先请阅读下面这则短评, 思考并说说短评有哪些文体特点?
日本政府自我罚薪耐人寻味
6月30日, 日本公布其国会议员2002年度个人收入报告, 一个结论是: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开支直接影响其政治职业者的收入。2002年, 日本国会议员的平均收入为2693万日元 (约170万元人民币) , 与上一年相比, 下跌了6.2%;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个人去年的总收入为4079万日元 (257万人民币) , 较之过去, 荷包同样瘪了不少。
令人感兴趣的是, 是谁降了议员和首相的薪水呢?是日本政府自己。日本自1993年开始便公布国会议员及地方官员的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景气, 日本去年开始削减国会议员薪酬10%。
日本政府的自我罚薪, 是颇耐人寻味的举动。事由并非恶劣性突发事件, 而减薪又遍及全部大小“头目”。表面上看来是个自觉动作, 实际上却受制于现代执政之规则。与那种“朕忧民疾, 停肉三日”的表演, 主仆关系大异, 不可不察。 (《南方周末》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分析这则短评, 老师适时参与。)
生:短评是对人和事进行的简短的评论。
生:既要“短”, 又要“评”。“短”是指篇幅不太长, 也包括语言简洁明快, 不拖泥带水;“评”是指对特定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
师:很好, 弄清了什么是短评以及短评的特点, 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 如何写作短评?
生:写作短评, 首先得有明确的评论对象, 像刚才这则短评中的日本政府自我罚薪就是作者的评论对象。
师:对, 首先要有写作对象, 然后才能作文。那么, 大家写作短评时, 如何选择评论对象呢?
生: (略)
师:大家在生活学习中要不断培养自己感悟和捕捉的能力, 提高对评论对象的感受力、思考力和判断力。要多多注意贴近社会, 关注生活, 思考人生。
比如《南京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短评, 说的是作者一次乘公交车, 车厢内有一只空瓶来回晃荡, 几个乘客见此都忙着避让, 却无人捡起, 于是作者捡起它, 下车后扔进了垃圾箱的事情。面对这件在一般人眼里也许不值一提的小事, 作者却有了“灵感”, 发出了“该做就做”的呼唤。文章评论道:
这么一件小事拿出来自我表扬, 实在汗颜。不过, 想想忙着避让的人, 我毕竟做对了。
生活中不时会遇到这样的事:盲人踟蹰于斑马线旁, 扶他一把, 他就会安全地过马路;外地人问夫子庙怎么走, 告诉一声就解决问题;老人突然晕倒, 赶紧打车送医院……
这些年遇到这样的事, 有的人似乎接受了什么教训,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好心不得好报的事固然有, 但世上毕竟好人多, 讲理的人多。分不清良心、爱心与黑心的人, 是极少的。趁机栽赃的, 总归没有好结果。
遇事左顾右盼, 势必“来回晃荡”。而做人, 就是要该做就做,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看, 这道理说得多深刻!这种深刻理念的闪现, 决非偶然, 它来源于作者长期的生活体验, 因而才能披沙拣金。短评最好要能从寻常事物中发现他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独具慧眼;这样, 才能产生新观点、新思想, 才能写出新意。一句话, 要学会发现, 善于发现。
师:写作短评, 还有什么注意点吗?
生:老师, 我认为写作短评, 需要注意找准评论的切入点, 就是要选取最能反映事物或问题本质的某个侧面切入, 从而展开分析、议论和评价, 揭示出深刻的含义。
比如上文作者就是抓住一些乘客不捡空瓶的现象, 联系到社会中一些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遇事左顾右盼、犹疑不决, 从而发出了做人要“该做就做”的呼唤。
师:对!同学们写作时要选取那些看似平常, 甚至不值一提, 但却蕴含深意或带有普遍意义的事件, 关键在于要抓住要害, 有的放矢, 切中肯綮。写短评要选准评论的切入点, 抓重点。除此之外, 大家再思考思考, 写作短评时, 是否还应该有所讲究呢?
生:我从上面几个例子中得到启发, 要想写好短评, 还应讲究一些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比如说要注意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思考问题, 而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要能灵活运用例证法、反证法、对比论证法等。
比如, 由日本政府自我罚薪的现象, 联系到它的的背后其实是现代执政规则的约束, 看问题就比较深刻, 没有仅仅浮于问题的表面。
师:说得好。经过大家共同讨论, 我们大致明白了短评这种文体的写作要求。
在我们周围, 每天都会发生许多值得我们评说的事情, 你肯定也很想表达自己对它们的看法。接下来,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材构思, 写作一篇短评。
冰灯作文400字 篇10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开心长廊。开心长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墙,墙上的砖块做得栩栩如生,用彩色的冰点缀着墙边。
走过开心长廊,就会看见一座冰桥。在冰桥的另一端就是泰山庙,泰山庙被灯光照得亮晶晶的,而且它的两边还各有一只用红色的冰雕成的小狮子呢。
穿过泰山庙,就来到了冰展的前大厅。这里最突出的就是正中的那座房子,像一座华丽的城堡。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小蛇经过千年修炼成人,这座房子就是这条小蛇住的。
那座房子虽然漂亮,但是,房子后面的冰花墙一点也不比它差。冰花墙最外面的一层都是冰,而中间夹着许多漂亮的金鱼。这些鱼儿都是真的,有各种颜色,红色的,黑色的,还有花的呢!
冰花墙的两边都有一扇门,通往冰灯展的后大厅。踏入后大厅,就能看见高大的六合塔矗立在正中,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那里。后大厅的最后面就是雄伟壮丽的天安门了,天安门红墙黄瓦,像真的一样。
《小狗包弟》课堂实录 篇11
一、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二、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 感悟巴金对人性的呼唤和讴歌。
[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上课前疏通字词, 了解作者, 找出包弟有哪些可爱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巴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 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 带来勇气, 带来力量。”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他的叙事散文《小狗包弟》, 感受它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
二、重点研读
课前我们通过自主学习, 找出了小狗包弟聪明、通人性、有灵性的可爱之处。可是这样讨人喜欢的小狗, 结局怎样?
生:被送上解剖台无辜惨死
(出示投影) 探究一:可爱的包弟无辜惨死, 谁是致小狗于死地的罪魁祸首?
教师要求必须从课文中寻找依据, 并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 讨论三分钟后每组派发言人阐述本组论点。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作者害死小狗。
(板书:作者)
依据:
(1) 文革抄四旧, 小狗属于四旧之一, 小孩砸门, 作者怕包弟把红卫兵引到家中来。
(2) 作者当时属于半靠边的状态, 自身难保。
(3) 六十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 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 一些人大声叱骂, 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作者不得已把包弟交给了医院的大妹妹。
生2:文革害死小狗
(板书:文革)
依据如下:
从第一自然段看出, 艺术家遭批斗, 当时的人为了自保, 熟人变成陌路人, 只有艺术家的狗为了主人而忍受棒打脚踢, 甚至不食而死。可见文革扭曲人性, 害死小狗。
师: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两个原因, 哪个是主要原因?
生:文革
师:是的, 作者的种种行为都是在文革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作者把包弟送上解剖台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师:在第十段和文末, 作者清楚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歉意, 同学们找出来。
(学生明确后齐读)
师:在文革中, 作者遭批斗, 受尽皮肉之苦, 妻子萧珊在文革中因自己而受到牵连, 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救治, 最后连诀别的的话也没留下一句就离开人世。
(出示投影) 探究二:深受文革迫害巴金却站出来为一条小狗的死承担责任并进行深深的忏悔, 你如何看待巴金这一行为?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巴金是一位有良心的作家, 在说谎成风的时代, 敢说真话, 他是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生2:文革中连一条小狗的命都保不住, 何况是人呢?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是为了引发人们心灵的共鸣。
师:大家更多地是从文本表层剖析, 从人性角度还可以怎么挖掘文本深层内涵?
生:作者这样做是为了让后人懂得尊重生命, 唤醒更多人的良知。
师:不错。作为主人失去了包弟, 作为丈夫失去了妻子, 作为本应受社会尊重的作家受到了迫害。在这种情况下, 作者没有选择痛斥社会的不公, 命运的无情, 而是选择对一条小狗的歉疚。这样描写, 表面看是作者用以自责, 其实质是从另一角度表现人性的渴望与呼唤。的确, 倘若没有专政队的诸种暴行, 巴金绝对不会送走包弟;假如人间充满人性, 怎么会践踏无辜的生命?因而, 自责和忏悔, 实际就是对人性的呼唤;而呼唤人性, 从另一层面讲是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
板书:说真话, 呼唤良知, 珍爱生命, 呼唤人性
(投影展示)
现在, 我的座右铭是尽可能多说真话;尽可能少做违心的事。
———巴金《随想录·一篇序文》
(出示投影) 探究三:文末说: 我怀念包弟, 我想向它表示歉意。从中可以看出巴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他是一位有良知、真诚、敢作敢为的人。
生:他是一位善于反省, 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教师明确:善良正直善于反省 严于解剖自律
(投影展示) 深深的自责和沉痛的忏悔是缠绕巴金一生的情结, 并不仅仅是因为创作, 也是为着作品中那些冤屈的灵魂以及造成这些悲剧的时代和社会。对文革的反思, 是巴金老人为心中的上帝———人民而忏悔的典型写照。———朱四倍
可见, 善于反省, 也是一种智慧。前人已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出示投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反省是一面镜子, 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 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海涅)
三、拓展延伸
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大家请看这两幅图, (投影) 画面上下跪的人是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
背景介绍:一九七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 原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 肃穆垂首, 毅然双腿下跪, 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 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消息传来, 东西方和平人民无不拍手称赞。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勃兰特因此获诺贝尔和平奖。
同样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 做法却和德国截然相反。
历届日本政府从首相到阁员, 从来没间断过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对此, 包括中国、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 政府和民间都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可见, 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高大。
由此可以得出下面几句话:
一个人忏悔内心和谐
一个民族忏悔走向理性
全人类忏悔和平发展
四、课堂小结
“文化大革命”已经远去, 但它距离今天还不到半个世纪。今天我们去审视、反省那段耽误了整整一代人的岁月, 是为了唤醒良知、呼唤人性的回归。
课堂练笔
2005年全国卷二
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 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 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 突出课文特点。不超过五十字。
课文题目:小狗包弟
(理由)
生:通过以小见大的写法, 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呼唤。
生:一条命运悲惨的小狗, 一位真诚正直的作家, 一次良心的洗礼。
师:大家抓住了本文的写法和主旨, 回答不错。善良、正直、勇于自责、敢于自我反省的巴金老人用他的行为感召我们, 他是知识分子的楷模, 是世纪的良心。正如“感动中国”颁奖词对他的概括:穿越一个世纪, 见证沧桑百年, 刻画历史巨变, 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 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 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 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五、课后作业
看冰灯优秀作文 篇12
春节就要到了,这是我们家在南方过的第一个春节。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房间、挂彩灯、买烟花,可真高兴!阴历年廿八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去逛“花街”。花街可真美呀!菊花、鸡冠花、水仙花、金菊、剑兰、郁金香,还有长春的君子兰呢!看到它,我想起了我的故乡。
它的名字虽然叫“长春”,可是,长春的冬天冷极了。春节,外面没有鲜花,但有冰灯。往年,爸爸妈妈带我去看冰灯,虽然天气很冷,可是看冰灯的人可多了,可热闹了。今年我真想再看看长春的冰灯。
冰灯的教学与反思 篇13
《冰灯》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课文。文章中的父亲是一位极普通的劳动者,他淳朴、心灵手巧。他理解孩子,对儿子体贴入微。一年中,穷乡僻壤的孩子们最大的快乐就是提着喜爱的灯笼“招摇”。所以他凭借劳动者的智慧,用深沉的父爱,圆了孩子的梦想。他无言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孩子。
如何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入文本,感同身受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呢?在课堂上,我把握住朗读贯穿教学始终。在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羡慕的心情。父亲做冰灯的部分,引导学生抓住父子二人的言行心理,读出“我”心疼父亲,及父亲疼爱“我”的感情。再把重点放在第三部分:写大年三十的早上“我”看见父亲给自己做冰灯。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情境表演“我”看见父亲给自己做冰灯,通过学生一言一行的表演让生入情入境,感受到父亲的爱。特别是小细节处“冰太凉,每磨一阵,父亲就会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父亲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啊!”等语句让学生多演多看多体会,感受父亲做冰灯很辛苦,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天不亮就起来,家里不宽裕,又是接近年根的寒冬,父亲很冷。但他还是认真地做。“磨”显然比用纸糊费劲得多,而且“冰”透骨寒冷。他这样辛苦,只是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从而也在价值观上引导学生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那就是“爱”。最后结合生活,指导学生回忆父子、母子、之间的事情,体会父母对孩子的那份关爱,再进行最后的小练笔:写一写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感动故事,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从而达到读中生情、读中感悟的效果。
但是,这堂课也有缺憾,教学中教师的牵制仍然较多,不敢充分地放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彰显不够。在时间把握上也有所偏颇,以至于最后结合生活,指导学生回忆父母与自己之间的事情,体会父母对孩子的那份关爱,再进行小练笔这个环节就没时间交流了。这些都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完善。
《生命的壮歌》课堂实录 篇14
师:同学们, 这节课, 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生齐读课题《生命的壮歌》)
师:谁能为“壮歌”的“壮”字组个词语?
生:壮丽。
生:壮观。
生:强壮。
生:雄壮。
生:悲壮。
生:壮士。
生:气壮山河。
(生把自己组的词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 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黑板上, 首先检查一下, 是否有错别字。
生:壮观的壮少了一竖。
师:你给他补上。
师:好, 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很好, 大家的词汇量很丰富。咱们以后写字, 要把这些常用的字写正确。
师: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有两个小故事, 这跟我们常见的课文有所不同, 第一个小故事是什么?
生:蚁国英雄。
师:第二个小故事呢?
生:生命桥。
师:不管是“蚁国英雄”还是“生命桥”, 它们书写的都是同一首歌, 这首歌叫———
(生接读:生命的壮歌。)
师: (板书:蚁) 说起蚂蚁, 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 咱们平时常见的蚂蚁, 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 看到小蚂蚁, 你们会很自然地想起哪些词语?
生:不堪一击。
生:渺小。
生:弱小。
生:脆弱。
生:微不足道。
师:是呀!用一个课文中的词语来说, 这些小蚂蚁根本就是———区区弱者。 (板书:区区弱者)
二、抓特征词, 再造“大火肆虐”之境
师:这区区弱者书写的是一首怎样的壮歌呢?打开课文, 认认真真地把文章读一遍, 读准生字、词语, 读完后, 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自由朗读)
师:谁先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 (吞吞吐吐)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 但是它们并没有束手待毙, 而是拼命地想要逃离火海。
师:逃离火海, 也就是想———
生:突围。
师: (板书“突围”) 在突围之前呢?
生:突围之前被火包围了。
师:那不就是———
生:被围。
师: (板书“被围”) 它们并没有束手待毙, 冲出了火圈, 突围成功就意味着脱离了———
生:危险。
师: (板书“脱险”) 根据板书, 谁能再简单地说一说主要内容?
生:有一次由于游客的不慎, 使草丛起火了, 蚂蚁被火包围了, 但是它们并没有束手待毙, 而是向河里突围, 最后脱险了。
师:说得比较简洁。按照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进行简单的概括。这是我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常用方法。知道了文章的大致内容, 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生字、词语。
(大屏幕出示)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排词语? (一生读)
师:读着读着, 你发现第一排词语有什么规律?
生:跟火有联系。
师:课文中, 把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比作什么?
生:课文中把火舌比作了一串红色的项链。
师:这是一串怎样的项链?回到课文中, 谁来读一读?
生: (朗读) “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 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师:这是一串怎样的项链?
生:那是一串红色的项链。
师:哦, 你见到了它的颜色。妈妈常常挂在脖子上的项链, 能让人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但现在是一串怎样的项链?
生:那是一串让人产生恐惧的项链。
师:那是令人恐惧的、吞噬生命的项链, 你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朗读)
师:是的, 那是一串要吞噬生命的项链, 一起读。
(生齐读句子)
师:火海在蔓延, 火神在咆哮, 谁来读读第二行词语? (一生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 清清爽爽, 读着读着, 你似乎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一群蚂蚁被火包围着, 许多蚂蚁被火烧死了。
(大屏幕出示句子: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师:读出了画面真好, 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朗读句子)
师:如果注意适当的停顿, 大家会读得更好。
(大屏幕出示标有停顿的句子: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生朗读句子)
师:你的停顿很正确了, 但似乎把我们看到的那幅画面给读丢了。谁再来读一读? (另一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你读出了画面, 真棒!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齐读)
三、以情感为线索, 感悟“蚂蚁突围”之境
师:火舌在肆虐, 火神在咆哮, 火海在蔓延, 面对强大的火势, 作者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作者的感觉是惋惜。
师:是呀!让我们去体会体会作者的第一感觉。
(生自由朗读句子:“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
师:请你读读作者的心理。 (生朗读句子)
师:听听王老师读。
(大屏幕出示)
师: (朗读第二句) 老师读的这句跟原句有什么区别?
生:原句是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 而老师读的是大概要葬身火海。
师:为什么这里用“肯定”而不用“大概”呢?
生:因为大概不确定, 而肯定是非常确定。
生:“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这句话应该是感叹句, 而老师读成了疑问句。
师:好, 那谁能读出肯定? (一生朗读句子)
师:真的不一样了, 谁再来? (另一生朗读句子)
师:同学们, 我们也来表达一下自己惋惜的心情。 (生齐读句子)
师:在当时, 我能想到的就是这区区弱者要葬身火海, 而事实上, 这群小蚂蚁全都葬身火海了吗?请大家读读课文, 找到相应的句子。 (生找、画句子)
(大屏幕出示)
师:请大家再次默读这三句话, 哪些词语给你留下特别的印象?做个记号。 (生默读, 做记号)
师:好, 特别让你感动的词语有哪些?
生:有“束手待毙”“肝胆俱裂”。
生:“至死”“不松动分毫”, 这些词语体现了蚁团虽然被灼焦, 但是他们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
师:他关注了“灼焦”, 你呢?
生:我注意到了“烧焦”这个词, 可以体现那惨不忍睹的场面。
师:回到这段话中, 我想有六个字足以概括大家所感慨的场面。那就是———
(大屏幕增大红字出示:万万没有想到)
师:什么是“万万没有想到”呢?
生:就是怎么也不敢想象这一场面。
生:因为前面作者已经肯定蚂蚁要葬身火海了, 可是蚂蚁这一区区弱者竟然开始突围了, 作者怎么也没有想到。
师:联系前面句子, 你读懂了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三句话中找一找, 哪些是作者能想到的呢?
生:他能想到的是蚂蚁肯定会被烧死。
师:哪个句子是作者能想到的?
生:他能想到的是这一群蚂蚁束手待毙。
师:原来能想到的是坐以待毙, 用书上的话就是束手待毙, 让我们细细地先来读第一句, “我”万万没有想到什么?
生:“万万没有想到, 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竟开始迅速扭成一团, 突然向着河岸方向突围。”这句话写了作者万万没有想到, 这些蚂蚁没有坐以待毙。
师:是呀, 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些蚂蚁竟然抱团突围。 (板书“抱团突围”)
师:再读第一句, 读出作者的万万没有想到。
(生朗读第一句)
师:按照这一学法, 我们来看第二句, “我”万万没有想到什么?
生:“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 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 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
师:你的意思是万万没有想到蚁团没有缩小, 你来读一读, 能否给大家带来这万万没有想到。
(生朗读第二句)
师:咱们也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二句)
师:万万没有想到的还有什么呢?
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蚂蚁虽然被烧焦了, 但是却不松动分毫。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第三句)
师:显然, 这外层被灼焦后的蚁团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 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就让我们走进这外层的小蚂蚁。 (面对所有学生) 小蚂蚁呀!你的许多同伴们都已被灼焦了, 你为什么还不撒手呢?
生:我要保护自己的同伴, 所以我们死不松动。
师:你这是挺身而出的无畏啊!
生:为了我们的同伴能活着, 我死也值得。
师:你真是舍我其谁的英雄呀!
生:因为只要我们护着里面的小蚂蚁, 他们才不会失去生命, 我们的种族才不会灭绝。
师:你想到的是家族的兴亡!是呀, 家族兴亡, 你我有责!同学们, 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 作者万万没有想到——— (生读第一句)
师:就这样, 在强大的火势前, 我万万没有想到——— (生读第二句)
师:就这样, 在咆哮的火神面前,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 (生读第三句)
师:按照常理, 我想这区区弱者肯定要葬身火海, 可是令作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令我们每个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生连读三句话)
师:显然, 同学们已经明白了蚂蚁的心, 读懂了这区区弱者的情。那么, 我们就应该把最高的荣誉送给这群小生灵, 让我们恭恭敬敬地称颂他们为———
生: (齐读) 蚁国英雄。
四、移情想象, 营造“心灵对话”之境
师: (板书“蚁国英雄”) 同学们, 正是这区区弱者抱成团的智慧, 才拯救了整个蚂蚁家族, 课文最后这样写道———
(大屏幕出示)
生: (朗读句子) “一会儿, 蚁团冲进了河流里, 随着向对岸的滚动, 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这句话写出蚁团获救了。
师:读得真好!读出了后面的六个小圆点。同学们, 文章虽然结束了, 但那感人的画面随着省略号, 似乎还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朗读句子)
师:在肆虐的火海中, 蚁团始终不见缩小, 多么令人感慨, 河面上升腾起薄薄的烟雾, 又怎能不引起人浮想联翩, 拿出笔, 用上“万万没有想到”我们来写一段话。 (大屏幕出示)
师:同学们, 我们来听听同伴对小蚂蚁的评价。
生:小蚂蚁呀, 小蚂蚁, 大火在燃烧, 我万万没有想到, 你为什么不松动丝毫, 我终于明白, 因为你即使被烧死, 还要保护里层的小蚂蚁们。
生:小蚂蚁呀, 小蚂蚁, 我万万没有想到你不顾自己的生死, 肝胆俱裂, 也要保护里层的小蚂蚁, 你以这一伟大的壮举, 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
师:这区区弱者, 谱写了这生命的壮歌。同学们, 请看课题, 你现在觉得生命的壮歌的“壮”是什么意思?
生:壮观、壮烈。
生:壮举。
生:雄壮。
生:悲壮。
师:是的, 壮歌, 是悲壮之歌、雄壮之歌, 是对壮举的歌吟, 是对壮烈的歌颂。让我们再读课题———
【冰灯 课堂实录】推荐阅读:
冰灯艺术11-11
冰灯09-10
观冰灯有感07-07
《看冰灯》课文第一课时教案设计11-11
高校课堂课堂教学实录07-25
课堂实录05-12
精华课堂实录06-10
祝福优质课堂实录08-27
如何拍摄课堂实录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