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英语上复习提纲

2024-05-30

九年级英语上复习提纲(精选8篇)

九年级英语上复习提纲 篇1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如“露西”)进化而来。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种族无优劣: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且具有共同的祖先。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特征:生产力低下,人类社会平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二、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群婚制。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也以集体为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父系氏族:婚姻关系相对固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军队,监狱,法庭→国家形成。

﹡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页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与海洋有关)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历时约800年)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的繁荣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

峰。

﹡①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②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③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评价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①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②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③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布匿战争: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③对战国家:罗马VS迦太基。﹡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与中国秦朝、汉朝同期)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395年~476年)

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西欧开始进入封 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2页

一、日本: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力主改革的重要人物:中臣镰足)(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启示: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起来。

﹡其他:①“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②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

﹡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 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过程:①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②622年(伊斯兰教历元年)穆罕默德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③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④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⑤8世纪,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特点:等级森严)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西欧的封建制度确立于9世纪(查理·马特改革之后)(注:但开始于476年)﹡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写照: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西欧土地制度以土地为纽带,是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

﹡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罗马教会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表现:政治上——与王权勾结(丕平献土),很多国王接受基督教;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

有者;思想文化上——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神学一统天下。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

﹡地理位置: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著名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3页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拜占廷帝国:395年~1453年)

﹡繁荣: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基督教)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衰落:①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入侵;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灭亡: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与西罗马帝国灭亡相距一千年)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马拉松:菲迪皮茨)(希波战争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重要冲突之一)

﹡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希波战争: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影响:①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三、罗马帝国(大秦)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二、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印度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时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三、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①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②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

③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医王)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

四、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道路

五、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行纪》

﹡1217年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后口述了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

六、和平交往的意义:和平交往是主旋律,传播了世界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4页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①象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古代埃及人;②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 ③腓尼基字母(公元前2000年)——腓尼基人;④希腊字母 拉丁字母(罗马)欧洲字母。

二、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众生平等,忍耐服从,灭欲;经典、节日:《大藏经》,成道节、浴佛节

﹡基督教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

教义:耶稣就是“救世主”,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经典、节日:《圣经》,圣诞节、复活节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

教义:只有唯一的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经典、节日:《古兰经》,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

﹡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后来都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三、耶路撒冷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视为“圣地”。耶路撒冷成为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二)一、杰出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古希腊)——“科学之神”

①品质:从小善于思考,喜欢辩论;②重大发现及发明: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二、文学与戏剧(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荷马史诗》: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荷马;②价值: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俄底浦斯王》: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渔翁的故事》。

三、著名建筑

﹡阿拉伯式建筑代表:麦加大清真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哥特式建筑代表: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2世纪,用了180年建成,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石头的交响乐”)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4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一、文艺复兴——“人的发现”

﹡时间及地点:①14世纪前后,开始于意大利;②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根本原因: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实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代表人物及其作品: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5页 ﹡意义:文艺复兴摧毁了欧洲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二、新航路的开辟(始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世界的发现” ﹡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经济活跃,要求扩大市场;

②其它原因:《马可·波罗行纪》、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某些欧洲人想发财。

﹡过程:①迪亚士:葡萄牙资助,1487~1488年,绕过非洲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开辟了从欧洲到达印度洋的航路;

②哥伦布:西班牙资助,1492年,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③达·伽马:葡萄牙资助,1497~1498年,到达印度,开辟了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大陆的新航路; ④麦哲伦:西班牙资助,1519~1522年,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

﹡影响:①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为殖民掠夺开辟道路,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亚、非、拉各洲带去灾难。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共和——独裁——复辟——妥协)(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间:1640年~1688年)﹡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40年)。﹡开始的标志: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1640年)。﹡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新贵族。﹡领导人物:克伦威尔。

﹡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重要战役:纳西比战役(1645年6月)。﹡特点:曲折性,不彻底性。

﹡结果: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议会)

﹡查理二世复辟(1660年),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①时间:1689年;②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③内容: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财政权),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军权);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立法权)。﹡意义:⑴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⑵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非洲黑人奴隶。

﹡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如造船业);中部:盛产粮食(如小麦、玉米);南部:种植园盛行(如稻米、烟草、棉花)。

二、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6页 ﹡任务:脱离英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建军(大陆会议):1775年5月,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胜利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积极参战,有利的国际缓助,大陆军的顽强作战,华盛顿的英明指导。﹡和约: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结果:建立了联邦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联邦政府)。

三、《独立宣言》的发表及美国1787年宪法

﹡独立宣言的发表(时间: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

意义:①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②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1787年宪法的制定——联邦政府成立: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

家 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四、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法国大革命(时间:1789年~1794年)

﹡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

﹡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的颁布(制宪会议):①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意义:体现了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1792年~1804年)和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1792年)。﹡高潮:罗伯斯庇尔等人的恐怖政策(当时雅各宾派专政)。

﹡罗伯斯庇尔等人于1794年7月在政变(热月政变)中被推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结果: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它的彻底性,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

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7页 ﹡拿破仑政变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799年底,拿破仑发动政变(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五年后(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帝国——历史上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4年)。

﹡1812年,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俄罗斯失利。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在位期间,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对 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但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分析拿破仑成功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的个人能力,他具有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另一方面,他的成功还与法国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拿破仑的个人才华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后期战争侵犯欧洲各国,掠夺各国人民,最终导致帝国灭亡。

﹡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开始:“珍妮机”的发明为开始的标志。

﹡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完成标志)。﹡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直接原因: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进程:①18世纪60年代,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②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着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用蒸汽作动力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克莱蒙号”(当时人称“汽船”)。﹡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旅行者号”。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钢铁冶炼厂、交通运输业。

具有核心地位的技术创新:瓦特改良蒸汽机。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五、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答: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六、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8页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三角贸易、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一、罪恶的“三角贸易”(16世纪末~19世纪中期,最先进行黑奴贸易的是葡萄牙)

﹡背景: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路线:【出程】欧洲(携带枪支、杂物等);

【中程】非洲(换取或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

【归程】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影响:“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日不落帝国”(英国)在印度

﹡形成过程:16世纪打败西班牙,17世纪打败荷兰,18世纪打败法国。﹡对印度的扩张和侵略(时间:17世纪)

①机构:英国东印度公司;②扩张的步骤:建立沿海据点→在内地扩张→掠夺财富。

﹡影响:英国通过在印度及其他地方的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的财富。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这些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贫困、落后。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战争

一、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19世纪中期,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国侵占;英国对印度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时间:1857年~1859年。

﹡领导者:封建王公(以章西女王为代表)。﹡性质: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1858年,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誓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

﹡影响: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二、“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南美的乔治·华盛顿”)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新航路开辟以后,葡萄牙独占巴西,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整个拉丁美洲。﹡原因:①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的残酷压榨,殖民地人民对殖民统治不满;

②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概况:①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②人物:印第安人、黑人、土生白人。代表人物:玻利瓦尔,圣马丁;

③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由北向南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④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起义军联合作战。﹡性质: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结果: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统治者为大势所迫,宣布独立。拉美许多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起一系列的新兴国家。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9页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时间:1836年~1848年)

﹡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待遇却很差。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中心内容: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结果:失败(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历史意义: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产生条件:①国际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政治基础;

②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工人运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③汲取前人的精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1848年)(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

①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②影响: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背景: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经过:①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②不久,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③5月21日至28日,公社战士同攻入巴黎城内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这就是著名的“五月流血周”。

﹡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国际歌》(作词:欧仁·鲍狄埃;作曲:狄盖特)(为了纪念公社、鼓励无产阶级的斗争)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4月~1865年4月)——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一、战争的爆发(时间:1861年4月)

﹡根本原因:南(种植园经济)北(资本主义工业)两种经济制度不可调和。﹡矛盾的表现:①关税问题;②劳动力不足;③在西部新增的土地上是否实行奴隶制。﹡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废存。

﹡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二、北方的胜利

﹡战争经过:①1861年3月,南方十一个州脱离联邦,组成“南部联盟”;

②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0页 ③1862年9月,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之前还颁布了《宅地法》,战争出现重大转折; ④1865年4月,北方军队攻占“南部联盟”的“首都”里士满,取得战争的胜利。

﹡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林肯在剧院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

三、战争初期南方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①南方对战争已准备很久;

②南方有强大的后盾——英国支持;

③南方将领具有较强的军事指挥能力,有作战经验;军队在装备上和组织上都比较好。

四、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能够最终获胜的原因

答:①北方实力雄厚,在经济方面、军队人数方面、军事力量方面、交通运输方面占优势;

②美国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五、美国内战的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一、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年改革(农奴制改革)﹡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统治。﹡前提:不损害地主的利益。

﹡过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奴隶制的改革,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解放”农奴;收取份地赎金)(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意义: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二、日本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此时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与此性质相同的还有中国的戊戌变法)﹡背景: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

②1853年西方势力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或:①内: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②外:美国叩关(“黑船”事件,1853年)。)

﹡倒幕运动(时间:1868年)主力军:中下级武士。

﹡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目的: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1页 ﹡改革的作用:改革社会中某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因素,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以奋进的精神实施改革开放,吸取先进文化、科技,才能使一个民族实现自强。改革是推动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吐故纳新,才能充满活力。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电为核心)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19世纪70年代)﹡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确立。

﹡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①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电、石油);②新机器、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汽车、飞机);③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展(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新能源:电力和石油。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供了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1906年,使用钨丝的电灯泡问世。﹡爱迪生发明了许多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1876年3月10日,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汽车: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奔驰”车)

②影响: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使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飞机:①发明者:美国莱特兄弟;②标志及时间: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③影响: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飞机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②汽车、飞机的问世,缩短了人们

旅行的时间,使出行更加方便;③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资本

主义初步发展;中国救亡运动高涨。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

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2页 ﹡帝国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战争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战争的根本目的: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①三国同盟:德国(核心)、意大利、奥匈帝国;②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

二、大战的爆发

﹡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概况:①1914年8月,日本加入协约国作战;②1915年3月,意大利宣布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③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④1917年8月,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⑤1917年11月,俄国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空前的灾难(坦克是一战中英国使用的新式武器)(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伤亡人数更多。﹡战争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历史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战争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特点:首次世界大战,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参战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五、一战期间,在中国发生的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

答:①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③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最终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

第22课 思想和科学的力量

一、思想启蒙的火种——启蒙思想运动(时间:18世纪)﹡代表人物:法国的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

﹡思想理论:①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②卢梭: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如果违反民意,侵犯人权,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即“社会契约论”),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③孟德斯鸠:明确地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

﹡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二、科学的革命

﹡英国的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包括“牛顿三定律”)。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3页 ﹡英国的达尔文和《物种起源》的出版(时间:1859年):①提出了“进化论”思想,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②《物种起源》的意义: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促进了社会的竞争发展。

﹡德国的爱因斯坦及相对论的提出(时间:20世纪初):意义: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相对论还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居里夫妇:成功提炼出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镭。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一、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1804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二、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不朽名作。

三、美术名家——梵高:荷兰的梵高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梵高是在法国南方创作这幅作品的,南方的阳光赋予他创作灵感。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代表作有《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叙曲》。

五、圆舞曲之父——老约翰·施特劳斯

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14页

九年级英语上复习提纲 篇2

一、听力方面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把听说教学放在教学法的首位,强调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从语言角度来看,语言本身首先是有声语言。没有听,就没有说。因而,听力在语言学当中有其特殊的作用。

考纲要求学生能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话题的对话或独白。如购物、到餐馆进餐、陌生人问路等话题。同时还应该对有关的数字(如物价、电话号码、门牌号码及街道号码等)有所熟悉。每年中考听力当中都离不开考数字,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针对中考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训练。

1. 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由于初中生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尽量使用英语, 尽可能让学生多听英语, 培养他们听的习惯。初中英语教材集知识、趣味、实践于一体, 有利于创设语言情景。用英语讲课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锻炼其感知能力, 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使用相关的英语课堂用语组织课堂教学:“Class begins.Who is on duty today?Please give a duty report.If you can answer my question, please put up your hand.”等。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创造出英语环境, 使学生养成听的习惯, 有利于提高其听力水平。

2. 新教材英语的特点是口语化、交际化、实用化,其内容非常贴近生活。

因此英语教师应认真地用英语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多用准确、易懂、学生已知的英语,少用汉语来组织教学,碰到不易理解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手势、表情、语气或一些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所讲英语的意思。我们不仅要利用好听力训练课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力,还要利用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学生“Close the books”听录音,熟悉其语音、语调,了解大意,并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再“Open the books”核对答案,跟读对话或课文。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也是重要的途径。

二、利用句型操练句型前后贯通

在英语复习中, 复习课文、词汇固然重要, 但句型复习也不可忽视。然而复习句型时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行, 我们可以利用句型, 操练句型, 使前后贯通, 避免复前忘后, 复后忘前。如当我们复习英语第二册 (上) 第十三单元第五十一课Part 1时, 不仅可以进行问答练习, 同时还可以进行这样的操练:加上一个主句, 让学生们把它们连接成复合句。例如:What time did your friend get up?

(He asked...) →He asked what time your friend got up?How did she come to school? (LiPing asked...) →LiPing asked how she came to school.What sport did she play yesterday? (The teacher asked...) →The teacher asked what sport she played yesterday.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句型, 用替换时间状语的办法, 来达到复习各种时态的目的;可改换主语人称, 从而复习谓语单复数的形成。

三、阅读方面

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大量实践,达到熟能生巧。但这个“巧”不可能自然生成,它有赖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不断认识、对比、归纳和总结,找出一套行之有效而又能促进加速获得学习成果的途径,这个“途径”在阅读上即为阅读技能。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夯实词汇基础。

一种语言的习得,是以接触大量鲜活的、典范的语言材料为基础的。这一过程既是培养语感的过程,也是积累词汇的过程。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以课本为本,适当拓展阅读面,尽可能地丰富词汇。同时,还可以通过构词法扩大词汇量。许多英语单词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比如,在阅读中碰到了antiaircraft一词,“anti-”是表示“反,抗,阻,排斥”等意思的前缀,“air”是“空中,天空”的意思,“craft”则为“飞船,航空器”。通过分析这个词的组成成分,基本上可以判断出antiaircraft的词义为“防空袭的”或者“防空袭的武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些学生英语功底很好,但阅读速度慢,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语言问题,而是由于阅读方法问题。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低及紧张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中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四、书面表达方面

1. 多写日记是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多写英语日记、周记,也是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英语日记是对一天某一件事的记录,可以写自己一天的真实思想,你对周围的各种人和事怎么想的,有时,你还可以把阅读英语报刊、书籍的体会、收获写下来;哪怕是摘录名人名言或者所读报刊的精华,也会得益匪浅,这是一种提高英语写作的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2. 在写作方面,要求素材广泛外,还要有扎实的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底。

不过根据近几年的中考题来看,写作都是学生有话可写,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准确使用语法和词汇。使用一定句型、词汇,做到结构连贯,表达清晰,尽量表达全所给出的要点。如果每次学生能用十多句较好的有关句子组合一篇短文,相信得分不会低到哪儿。教师在批改学生的写作时,要多用标准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写出较地道的英语语句来。

如何组织九年级英语总复习 篇3

【关键词】扣“纲”依“本” 有的放矢 查漏补缺 对症下药导控 信息反馈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巩固知识,把新旧知识系统化,并使之得到补充和发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难处,讲究策略、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复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总结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应着重从如下六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中考英语总复习:

一、以“大纲”和“中考要求”为依据,以“教材”为中心,有的放矢

众所周知,《教学大纲》是教材的纲要,也是教学的依据。同样,中考命题理所当然地要体现、落实《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因此,在考前组织英语总复习时就要扣“纲”依“本”,有的放矢。所谓扣“纲”依“本”,有的放矢就是指以英语《教学大纲》为纲,以现有英语教材为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首先,应反复多次地学习分析《教学大纲》,吃透其精神,并且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初中各学段的“四会”“三会”知识点(大到语法体系,小到重点单词)编排成一个“知识结构表”,教师依据所编知识网络来制订总复习计划,学生也可以按图索骥;其次,应讨论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题,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自己所编“知识结构表”,列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其频率和未考查到的知识点,从中领会到中考命题的思路和意图,据此揣摩当年的中考命题走向,进而确定总复习的策略和着重点;再次,测试命题也要做到“纲举目张”。每次在自己的测试命题中,运用“双向细目表”确定测试内容要点(体现“双向基”要求)和题型要求及其分数分布。这样坚持下来,测试命题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根据该体系,不仅明确地知道复习中落实了什么和未落实什么,牢牢驾驶复习方向,而且还准确地掌握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遗漏和欠缺,以便有效地进行补救。

二、理顺思路,突出重点,提高效果

初三中考复习涉及面广、灵活性大。只有对《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有全面的认识,并据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优化设计,科学训练,才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以中考提升和考前演练,把单纯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即由点到面,由单元到学科。为此我们可以把中考复习分为三轮:

第一轮:“课课过关”。通过单元知识要点指导及语言训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全面理解,更扎实地掌握每单元的重点、难点,巩固双基,扩展解题思路,提高“四会”能力。教师把单元的重点、难点编成复习提纲,在课堂上用二十分钟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通过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了全方位的了解,然后要求学生在十分钟之内独立完成配套练习。最后用十分钟来讲评和总结。

第二轮:“点点过关”。经过全面、系统、综合地复习一轮后,发现学生在知识点上的障碍。分知识点编写专项训练题,对症下药逐点突破。

第三轮:模拟测试。通过模拟测试,对学生的复习体系进行查漏补缺,并且调整好学生的状态,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应试技能的提高。

三、建立信息反馈渠道,确保有效导控

进入总复习阶段,教师就是“导演”,大到复习阶段安排,小到每节授课内容,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都需要教师导控。教师要做到导控自如,就必须及时掌握准确、可靠的信息,因为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了解到学生复习是否到位,效果怎样以及状态如何。为确保导控自如,应建立如下反馈渠道,以获取各种信息:1.课代表渠道。将课代表训练成教师的“替身”,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学生;2.“三结合”渠道。即定时与上层、中层和下层学生代表进行接触;3.课堂渠道。借助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来了解学生;4.作业、测试渠道。作业用来检查课堂效果,测试则用来检查阶段效果;5.生活渠道。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交朋友,关心、感化学生;6.家长渠道。利用电话与家长沟通,进而了解学生。最后把各种渠道获取来的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调整自我,确保对复习的有效导控。

四、树立信心,注重学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给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中,不仅要抓住课堂教学,还应多管齐下。如课外活动、互助小组、学法指导、学习目的教育等等。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进行考试技巧指导,争取学生正常发挥

复习的最后阶段,既要对学生进行高效率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又要教育他们善于自我调节,从而增强考生的心理承受力度,以便从容应试。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复习计划 篇4

王娟

初三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复习也无从下手。我觉得应该给学生提供一套系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找到头绪,知道从何入手,尽可能的提高复习效率。

一、具体措施(期末复习分成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8个课时):阶段训练(主要解决教材问题,打好基础)(1)、语音、词汇。

系统地归纳课文1-10单元出现的短语和单词。(2)语法结构。

主要解决在十个单元里出现的重点语法问题。(3)课本内容。

简单的过一遍教材,尤其是课文里的重点句型、句子、搭配,要求学生能看懂句型,甚至能够背下来。(4)综合练习。

此阶段来个综合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第二阶段(4个课时):专项训练

针对考试题型,分析每个题型的解题技巧训练,包括有听力、语言知识与运用、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单词拼写、完成句子、书面表达。让学生能够掌握如何答题,并且熟悉每道题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技能。第三阶段(4个课时):综合练习

学生做综合性的练习,能够以次查漏补缺,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和学生在这一阶段都要做好及时的反思,及时发现不足。第四阶段(4个课时):模拟训练 精做模拟题,搞好考前热身.二、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英语课堂上及时有效获取学情反馈,有效地进行课前回顾,课堂小结等。

2、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备课要精,练习要精,作业要精。

3、要强化分层次教学与辅导,通过分层次教学和辅导提升学生的成绩,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

三、复习提示和建议

一、立足基础。

复习时要强调基础知识,建议学生将已学过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分类,以便使零散的知识连贯起来。可将动词时态、语态作为复习重点,复习其他词类时要多关注固定用法、平时常见的错误及教师课堂上提出应注意问题等。句法复习时要多注重并列句、复合句,特别是平时上课时容易出错的内容。

二、注重复习技巧。

现在复习时就应采取正确的解题技巧、思路和方法,包括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复习时应该把各类题型进行分析、归类,掌握解题方法,这样才能在解题时多角度深入地理解题意,拓宽解题思路。

新目标九年级英语期末复习Unit1-8 重点知识梳理

Unit 1

一: 知识点 1.Check in : 在旅馆的登记入住。Check out: 在旅馆结账离开。2.By: ①通过„..方式(途径)。例: I learn English by listening to tapes.②在„..旁边。例: by the window/the door ③乘坐交通工具 例: by bus/car ④在„„之前,到„„为止。例: by October 在 10 月前 ⑤被 例: 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3.how 与 what 的区别: how 通常对方式或程度提问,意思有: 怎么样 如何,通常用来做状语、表语。what 通常对动作的发出者或接受者提问,意思为 什么,通常做宾语,主语。How is your summer holiday? It’ s OK.(how 表示程度 做表语)How did you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 travel by air.What do you learn at school? I learn English, math and many other subjects.4.aloud,loud,loudly 均可做副词。aloud 出声地 大声地 多与 read、speak 连用 例如: read aloud 朗读 speak aloud 说出声来 loud 大声地 响亮地 loudly 高声地 多指喧闹声和不悦耳的声音。5.voice 指人的嗓音 也指鸟鸣。sound 指人可以听到的各种声音。noise 指噪音、吵闹声 6.find + 宾语 + 宾补(名词 形容词 介词短语 分词等)例: I find him friendly.I found him working in the garden.We found him in bed.He found the window closed.We found her honest.7.常见的系动词有: ①是: am、is、are ②保持: keep、stay ③ 转变: become、get、turn ④ „„起来 feel、look、smell、taste、sound 8.get + 宾语 + 宾补(形容词 过去分词 动词不定式)使某种情况发生 例: Get the shoes clean.把鞋擦干净 Get Mr.Green to come.让格林先 生进来 I want to get my bike repaired.我想去修自行车 You can’ t get him waiting.你不能让他老等着 9.动词不定式做定语 ①与所修饰的名词构成主谓关系 The next train to arrive was from New York.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come.②与所修饰的名词构成动宾关系 I have nothing to say.I need a pen to write with.I need some paper to write on.I don’ t have a room to live in.10.practice , fun 做名词为不可数名词 11.add 补充说 又说 12.join 加入某团体 并成为其中一员 attend 出席参加会议或讲座 join in 与 take part in 指参加到某项活动中去。13.all、both、always 以及 every 复合词与 not 连用构成部分否定。其完全否定为:all---none, both---neither, everything---nothing, everybody---nobody.14.be afraid of 害怕 be afraid to 害怕 be afraid that 恐怕担心,表示委婉语气 15.either: ①放在否定句末表示“也” ②两者中的“任一” ③either„or„ 或者„或者.„引导主语部分,谓语动词按照就近原则处理 16.complete 完成,是个较正式的词,后不能接动名词 finish 指日常事物的完成 17.a, an 与序数词连用表示“又一”,“再一”。例: Please give me a second apple.There comes a fifth girl.18.have trouble/difficult/problem(in)doing„..干„..遇到麻烦,困难 19.unless 除非,如果不,等于“if not” 本身就表示否定,引导条件状语从句,主句为将来时,条件状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例: My baby sister doesn’ t cry unless she’ s hungry.=My baby sister doesn’ t cry if she isn’ t hungry.Unless you take more care, you’ ll have an accident.如果你不多加小心的话,你会出事的。20.instead: adv 代替,更换。例: We have no coffee, would you like tea instead? 我们没有咖啡了,改喝茶好吗? It will take days by car, so let’ s fly instead.开车去要好几天呢,咱们还是坐飞机吧。Stuart was ill, so I went instead.斯图尔病了,所以换了我去。instead of 作为某人或某事物的替换 例: Let’ s play cards instead of watching TV.We sometimes eat rice instead of potatoes.Give me the red one instead of the green one.21.spoken 口头的,口语的。Speaking 讲话的,说某种语言的。

二、短语: 1.by making flashcards 通过做单词抽认卡 2.ask„for help 向某人求助 3.read aloud 朗读 4.that way(=in that way)通过那种方式 5.improve my speaking skills 提高我的会话技巧 6.for example(=for instance)例 如7.have fun 玩 得 高 兴 8.have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与朋友对话 9.get excited 高兴,激动 10.end up speaking in Chinese 以说汉语结束对话 11.do a survey about„ 做有关„的调查 12.keep an English notebook 记英语笔 记 13.spoken English(= oral English)英语口 语 14.make mistakes 犯错误 15.get the pronunciation right 使发音准确 16.practise speaking English 练习说英语 17.first of all 首先 18.begin with 以„开始 19.later on 随后 20.in class 在课堂上 21.laught at 嘲笑 22.take notes 记笔记 23.enjoy doing 喜欢干„ 24.write down 写下,记下 25.look up(v + adv)查找,查询 26.native speakers 说本族话的人 27.make up 编造,虚构,化妆,打扮 28.around the world 全世界 29.deal with 对待,处理,解决 30.worry about(be worried about)担心,担忧 31.be angry with 生某人的气 32.stay angry 生气 33.go by 消逝 34.regard„as„ 把„当做„ 35.complain about/of 抱怨 36.change„into„ 把„变成„(= turn into)37.with the help of 在„的帮助下 38.compare„to(with)„ 把„和„作比较 39.think of(think about)想起,想到 40.physical problems 身体上的 问题 41.break off 中断,突然终止 42.not„at all 根本不,全然不 三,句子 1.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你怎样为考试做准备? 2.I have learned a lot that way.用那种方法,我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3.It’ s too hard to understand the voice.听懂那些声音太难了。4.Memorizing the words of pop songs also helped a little.记流行歌曲的词也起作用。5.Wei Ming feels differently.卫明有不同的感受。6.He finds watching movies frustrating.他觉得看电影让人感到沮丧.7.She added that having conversations with friends was not helpful at all.她又说和朋友对话根本没用。8.I don’ t have a partner to practice English with.我没有搭档一起练习英语。9.Later on, I realized that it doesn’ t matter if you don’ t understand every word.随后,我认识到听不懂每个词并没有关系。10.It’ s amazing how much this helped.我惊异于这些方法竟如此有用。11.My teacher is very impressed.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2.She had trouble making complete sentences.她很难造出完整的句子。13.What do you think you are doing? 你在做什么? 14.Most people speak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英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第二语言。15.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 我们怎样处理我们的问题? 16.It is our duty to try our best to deal with each challenge in our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our teachers.在老师的帮助下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应对挑战是我们的责任。He can’ t walk or even speak.他无法走路,甚至无法说话 Unit 2

一.知识点 1.used to 过去常常做某事, 暗指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动作或状态.后跟动词原形.否定形式为: didn’ t use to 或 usedn’ t to 疑问形式为: Did„use to„? 或 Used„to„? be/get used to习惯于, to 为介词.2.wear 表示状态.put on 表示动作.dress + 人 给某人穿衣服.3.on the swim team on 是„的成员, 在„供职.4.Don’ t you remember me? 否定疑问句.Yes, I do.不, 我记得.No, I don’ t 是的, 我不记得了.5.反意疑问句: ① 陈述部分的主语为 this, that, 疑问 部分主语用 it;陈述部分主语用 these, those, 疑问部分用 they 做主语.例: This is a new story, isn’ t it? Those are your parents, aren’ t they? ② 陈述部分是 there be 结构, 疑问部分仍用 there 例: There was a man named Paul, wasn’ t there? ③ I am 后的疑问句, 用 aren’ t I 例: I am in Class 2, aren’ t I? ④ 陈述部分与含有 not, no, never, few, little, hardly, seldom, neither, none 等词时, 疑问部分用肯定.例: Few people liked this movie, didn’ t they? 但陈述句中若带有否定前缀或后缀的单词时, 这个句子仍视为肯定, 后面仍用否定.例: Your sister is unhappy, isn’ t she? ⑤ 陈述部分的主语若为不定式或 V-ing 短语, 疑问部分主语用 it.例: To spend so much money on clothes is unnecessary, isn’ t it? ⑥ 陈述句中主语是 nobody, no one, everyone, everybody 等指人的不定代词时, 疑问部分用 they 做主语;若陈述部分主语是 something, anything, noting, everything 等指事物的不定代词时, 疑问部分用 it 做主语.例: Nobody says one word about the accident, do they? Everything seems perfect, doesn’ t it? ⑦ 当主语是第一人称 I 时, 若谓动为 think, believe, guess 等词时, 且其后跟宾丛, 这时疑问句部分的人称, 时态要与宾语从句保持一致, 同时还要考虑否定转移.例: I don’ t think he can finish the work in time, can he? ⑧ 前面是祈使句, 后用 will you?(let’ s 开头时, 后用 shall we?)6.be terrified of 害怕的程度比 be afraid of 深.7.miss: ① 思念, 想念 例: I really miss the old days.② 错过, 未中, 未赶上, 未找到.例: It’ s a pity that you miss the bus.The boy shot at the goal, but missed.8.no more(用在句中)=not„any more(用在句尾)指次数;no longer(用在句中)=not„any longer(用在句尾)指时间.9.right: ① adj.正确的, 对的, 右边的② n.右方, 权利③ adv.直接地.10.It seems that Yu Mei has changed a lot.= Yu Mei seems to have changed a lot.11.afford + n./pron.afford + to do 常与 can, be able to 连用.例: Can you afford a new car? The film couldn’ t afford to pay such large salaries.12.as well as 连词, 不但„而且„ 强调前者.(若引导主语, 谓动与前者在人称和数上一致 例: Living things need air and light as well as water.生命不仅需要水, 还需要空气和阳光.I as well as they am ready to help you.不仅是他们, 我也愿意帮助你.13.alone = by oneself 独自一人.lonely 孤独的, 寂寞的.14.in the last/past + 一段时间 during the last/past + 一段时间 与现在完成时连用.15.die(v.)dead(adj.)death(n.)dying(垂死的)

二、短语 1.be more interested in 对„更感兴趣.2.on the swim team 游泳队的队员.3.be terrified of 害怕.4.gym class 体操课.5.worry about.担心.6.all the time 一直, 总是 7.chat with 与„闲聊 8.hardly ever 几乎从不 9.walk to school = go to school on foot take the bus to school = go to school by bus 10.as well as 不仅„而且 11.get into trouble 遇到麻烦 12.make a decision 做出决定 13.to one’ s surprise 使某人吃惊的是 14.take pride in 为„感到骄傲 15.pay attention to 留心, 注意 16.consist of 由„组成/构成.be made up of 由„组成/构成.17.instead of 代替, 而不是 18.in the end 最后, 终于 19.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三.句子 1.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我以前害怕黑暗.2.I go to sleep with my bedroom light on.我开着卧室的灯睡觉.3.I used to spend a lot of time playing games with my friends.以前我常常花很多时间和我的朋友们玩游戏.4.I hardly ever have time for concerts.我几乎没有时间去听音乐会.5.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in the last few years.6.It will make you stressed out.那会使你紧张的.7.It seems that Yu Mei has changed a lot.玉梅似乎变化很大.Unit 3

一.知识点 1.被动语态的谓语动词形式: be 的各种时态形式+v-ed 含情态动词的: can/may/must/should be + v-ed 2.get/have + n./pron.+ v-ed 叫/让/请别人做某事(即使谋事被做)例: I want to get my coat mended.我要缝衣服.I want to have my hair cut.我要理发.3.allow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做„ allow doing sth 允许做„ 4.drive : ① 驾车, 驾驶.② 驱赶, 驱使.例: What drives them to rob the shop? 什么驱使他们去抢商店? 5.stupid silly foolish 三个词都有“蠢” 的意思.但略有不同.stupid 程度最强, 指智力 理解力 学习能力差.silly 指头脑简单, 傻头傻脑, 使人觉得可笑, 带有感情色彩.foolish 尤其在口语中广泛使用.例: He is stupid in learning math.他学习数学很笨.Stop asking such silly questions.别再问这样傻的问题了.You are foolish to throw away such a good chance.你真蠢, 丢掉这样一个好机会.6.He doesn’ t seem to have many friends.=It seems that he doesn’ t have many friends.=He seems not to have many friends.7.倒装句: So + be 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前为肯定局)表示与前面所述事实一致.Neither/Nor + be 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前为否定)表示与前面所述事实一致.例: He likes oranges.So do we.He doesn’ t like oranges.Neither do we.She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So did I.She didn’ t go to the cinema yesterday.Neither did I.Tom can swim.So can John.Tom can’ t swim.Neither can John.So +主语+ be 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 表示对前面事实的进一步确认.例: Henry is very tired.So he is.(的确是)He surfed Internet for two hours.So he did.(的确是)They will win the game.So they will.(他们会的)8.until 用于肯定句中, 前面句子中的谓动必须是延续性的.9.clean(v.)打扫, 清理 clean up 比较彻底地打扫, 清理 clean out 打扫, 清理地最彻底.10.fail a test = fail in a test 考试不及格 11.be strict with+人.be strict in+事物.例: The head teacher is strict with his students He is strict in the work.12.the other day 前几天, 不久前的一天.(用于过去时)13.concentrate on„ 全神贯注做„ 例: He decided to concentrate on physics because he failed the exam.This company concentrates on China market.这家公司把重点放在中国市场上.14.more„than„①与其说„不如说„;比„更„ 例: The man is more stupid than nervous.与其说那人紧张, 倒不如说他愚蠢.②在这一结构中, more 做 adj.修饰名词, 表示“比„多” 例: I have more books than you.我的书比你的多.15.volunteer ① n.自愿者.② v.volunteer to do sth.自愿做„ 例: We all volunteered to help in the old people’ s home.我们都志愿到敬老院帮忙.16.chance 指侥幸的, 偶尔的机会, 还可表示“可能性” opportunity 指有利的时机, 良机.二者有时可以互换.Have an opportunity to do sth 有做„的机会.Don’ t be too frustrated.You’ ll have another opportunity to go to college next year.别太沮丧了, 你还有上大学的机会.17.experience : ①可数名词 “经历, 体验” 例: Please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experiences.②不可数名词 “经验” 例: He is a man of rich experience.③动词“经历” 例: She experienced lots of suffering.18.off 不工作, 不上班, 不上学, 不值班.例: I think I’ ll take the afternoon off.我想下午歇班.She is off today.她今天休息.I have three days off next week.下周我有三天假.They haven’ t had a day off since last week.从上周来, 他们没休息过一天.19.reply 与 answer 两者有时可通用.reply 比 answer 正式, 一般指经过思 考的.有针对性的, 详细的回答, 往往与 to 连用.answer 是一般用语, 可直接带宾语.另外 answer 还有“应答” 之意.如 answer the door/telephone 20.get in the way(of)...妨碍...例: He never gets in others’ way.他从不妨碍别人.The bikes over there will get in the way of others.自行车放在那里会妨碍别人的.21.success(n.)successful(adj.)succeed(v.)22.do does did 用在另一个动词前表示强调.例: He does speak well.他真的讲的很好.Do be quiet.务必安静.She did do her homework yesterday.她昨天确实写作业了.23.in the end = finally = at last 最后.24.importance(n.)important(adj.)25.be serious about 对„热忠/极感兴趣.例: I’ m serious about the problem.To tell you the truth, I’ m not serious about math at all.26.only 处于句首, 并后跟状语时, 全句需要倒装.例: Only then did he understand it.只有到那时, 他才明白.Only in this way can we learn English well.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英语学好.Only when she came home, did he learn the news.当她到家时, 他才得知了这消息.27.care about 关心, 在乎, 在意.例: No one cares about others nowadays.现在没人关心别人.I don’ t care about what he does.我并不在意他干什么.28.clothes 统指身上穿的各种服装, 包括上衣, 裤子, 内衣等, 做主语, 谓语动词按复数处理.clothing 不可数名词, 是服装的总称, 包括各种衣服, 帽子, 鞋袜等.做主语谓动按单 三处理.cloth 布料.二、短语 1.be allowed to do sth 被允许干„ allow sb to do sth 允许某人干„ allow doing sth 允许干„ 2.sixteen-year-olds = sixteen-year-old boys and girls 16 岁的孩子 3.part-time jobs 兼职工作 4.a driver’ s license 驾照 5.on weekends 在周末 6.at that age 在那个年龄段7.on school nights 在上学期间的每个晚上 8.stay up 熬夜 9.clean up(相当与及物动词)清扫 10.fail(in)a test 考试不及格 11.take the test 参加考试 12.the other day 前几天 13.all my classmates 我所有的同学 14.concentrate on 全神贯注于 15.be good for 对„有益 16.in groups 成群的, 按组的 17.get noisy 吵闹(系表结构)18.learn from 向某人学习19.at present 目前, 现在 20.have an opportunity to do sth 有做„的机会 21.English-English dictionary 英 英 词 典22.at least 至 少 23.eight hours’ sleep a night 每晚 8 小时的睡眠 24.an old people’ s home 敬老院 25.take time to do sth 花费时间干„ 26.primary schools 小学 27.have„off 放假, 休息 28.reply to 回答, 答复 29.get in the way of 妨碍 30.a professional athlete 职业运动员 31.achieve one’ s dreams 实现梦想 32.think about 思考, 考虑 33.in the end 最后, 终于 34.be serious about 对„热忠/极感兴趣 35.spend„on + n.spend „(in)+ v-ing 在„上花费时间/金钱 36.care about 关心, 担心, 在乎 37.agree with 同意„

三.句子 1.I don’ t think twelve-year-olds should be allowed to get their ears pierced.我认为不应该允许 12 岁的孩子穿耳孔.2.They talk instead of doing homework.他们聊天而不是做作业.3.He is allowed to stay up until 11: 00 pm.允许他们熬到晚上 11 点.4.We should be allowed to take time to do things like that more often.我们应该被允许更加经常的花些时间多做这类事情.5.What school rules do you think should be changed? 你认为学校的哪些制度应该改一改了? 6.The two pairs of jeans both look good on me.这两条牛仔裤穿在我身上都适合.7.The classroom is a real mess.教室太脏了.8.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 9.Only then will I have a chance of achieving my dream.只有这样我才能实现我的梦想.10.They should be allowed to practice their hobbies as much as they want.应该允许他们对业余爱好想练多长时间就练多长时间.11.We have nothing against running.我们没有理由反对他跑步.Unit 4

一、知识点

1、①give sb sth=give sth to sb 类似的词还有: pass、lend、show、write、send 等 ②buy sb sth=buy sth for sb 类似的词还有: make、draw、cook 等

2、hundred、thousand、mi11ion 与数字连用不能用复数。hundreds of、thousands of、mi11ions of 中必须用复数。

3、look for 寻找 find 找到、发现 find out 指经过观察、探索、调查等弄清楚、弄明白。discover 指发现那些客观存在而不为人所知的实情。如科学上的重大发现。

4、bring 带来 take 带走 fetch 去并拿来

5、talk to/with sb 同××说话。tell 告诉, 分辨,辨别。speak to sb 同××说话,做及物动词,后跟语言。say 后跟名词、代词及宾语从句做宾语,着重强调说话内容。

6、What if „„ 如果„„将会怎么样?(引导条件状语从句、疑问句)eg What if she doesn’ t come? 她要是不来怎么办? What if your parent don’ t agree? 如果你的父母不同意怎么办? What if you should fall sick? 如果你生病了怎么办?

7、before 引导一个句子,为连词。后跟短语或名词等,则为介词。

8、food 表示食品种类,一种食物时,为可数名词 eg fried foods 油炸食品 break foods 早餐食品 frozen foods 冷冻食品

9、复数名词可表示一类食品(如 dogs)a/an+单数可数名词可表示一类(如 a dog)

10、confident(adj.)confidence(n.)

11、What does/do ×× look like? 问相貌。What’ s ×× like? 问“品质性格”。

12、give a speech 做演讲 have a speech 听演讲 give a report 做报告 have a report 听报告

13、permission(n.)允许,许可 permit(v.)允许

14、plenty of 充足的,相当多的。修饰可数或不可数名词,只能用于肯定句。否定、疑问句中用 enough.15、not„„in the slightest=not„„at all 根本不

16、company ①公司 ②一群人,一伙人 ③ 陪伴

17、get along(with)=get on(with)①进行,进展 eg The business is getting along very well.生意进展的很顺利。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English study? 你的英语学习进展的怎么样了? ②相处 eg Do you get along with your boss?= Do you and your boss get along? 你跟老板合得来吗? I’ m getting along very well with my classmates.我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

18、would rather „ than „(= would „ rather than)宁愿,而不愿。前后连接两个动词原形,否定形式为: would rather not do sth ①would rather „ than „ = prefer „ to „ 但 prefer „ to „ 若连接两个动词,动词应为 v-ing 形式。eg He would rather jog than play football.=He prefers jogging to playing football.②would rather 常单独使用,表示“宁愿做„” eg He would rather watch TV at home.③rather than = instead of 而不是 连接两个并列成分,前后对称。eg I’ d prefer to go to in summer rather than in winter.I decided to write rather than telephone.I like going out with you rather than with him.She enjoys listening rather than speaking.19、today、here、there、downstairs、upstairs、above、below 做宾语修饰名词,放在名词之后 eg the weather today今天的天气 people here这里的人们 the man downstairs楼下的那个男的 the passage below 下面的这段话 20、a little = a bit 修饰形容词、副词 a little = a bit of 修饰不可数名词

21、There is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next month 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表示计划或安排好的动作,或者日历、时刻表的规定内 容。

22、the rest 其余的,可指代可数或不可数名词。The other(s)只能指代可数名词

23、come up with 提出或提出(答案、方法)等。类似于 think of.eg How would you come up with this idea? 你怎样想出这个注意的? My brother is a person who often comes up with good idea.我弟弟是个常常能想出好点子的人

24、offer 提供 offer sb sth 给× ×„„ offer to sb sth 主动提出干„„

二、短语

1、give it to charity 把它捐给慈善机构

2、medical research 医学研究

3、What if „„ 如果„怎么样?

4、get nervous 紧张

5、take a big exam 参加大考

6、help with 有助于

7、in public 在公共场合

8、hardly ever 几乎不

9、the whole school 全校

10、without permission 为经许可

11、be(make)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12、ask one’ s permission 请求××的允许

13、introduce„to„ 把„介绍给„

14、invite„to do„ 邀请„干„

15、social situations 社会环境

16、not„ in the slightest 根本不,一点也不

17、right away 立刻,马上

18、all day 全天

19、be friendly to 对„友好 20、at lunch time 在午饭时间

21、a bit shy 有点害羞

22、English speech contest 英语演讲比赛

23、represent the class 代表班级

24、come top 名列第一(前茅)

25、let „ down 使„失望

26、come up with 提出、想出

27、be sure of + n./pron.28、the rest of the students 其余的学生 be sure to do 相信„

29、have a lot of experience(in)doing sth be sure +that 从句 在做某事方面有经验 30、deal with 对付,处理

31、come out 出版

32、give advice on„ 在„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33、by accident 偶然地,无意之中

34、hurry to do sth 匆匆忙忙干„

35、an internet friend 网友

三、句子

1、He doesn’ t know if he should bring a present.他不知道是否该带礼物。

2、You shouldn’ t worry about what other people say.你不应该考虑别人说什么。

3、What will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 如果你有一百万美元,你会干什么?

4、If I were you, I ‘d take a small present.如果我是你,我会带一个小礼物。

5、I’ m too tired to do well.我太累了,没考好。

6、Dogs can be a lot of trouble.狗会带来很多麻烦。

7、What are you like? 你是什么样的人?

8、I’ d invite him/her to have dinner at my house.我会邀请他(她)到我家吃饭。

9、You enjoy the company of other people.你喜欢别人的陪伴。

10、I feel nervous talking in front of many people.我在众人面前讲话时感到紧张。

11、She always comes top in the school exams.她在学校的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

12、She doesn’ t want to let her friends down.她不愿让朋友失望。

13、If I were you, I’ ll get out of here.如果我是你,我会离开这里。虚拟语气

一、词的语气 指我们平常说的说话人说话的口气。(在英语中,语气除了 指语调以外,最主要的是通过动词发生变化而表示不同语气)英语中的语气分为三类: 陈述语气(用于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语气(用于祈使句)虚拟语气(用于条件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

二、虚拟语气 如果所说的不是事实,而是一种假设、愿望、建议或是一种实现不了的空想,就用虚拟语气。

三、虚拟语气在非真实条件状语从句中的用法

1、真实条件状语从句与非真实条件状语从句 eg If he doesn’ t hurry up, he will miss the bus.(真实条件状语)If he was free, he asked me to tell stories.(真实条件状语)If I were you, I would go at once.(非真实条件状语从句)If there was no air, people would die.(非真实条件状语从句)

2、虚拟语气在非真实条件状语从句中的用法及动词形式① 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情况(条件)从句谓语动词形式 主句谓语动词形式 谓语动词用过去式(be 用 were)should/would/could/might+ 动 词原形 eg: If I were you, I’ d take an umbrella.如果我是你,我会带把伞。(事实:我不可能是你)If I knew his telephone number, I would tell you.如果我知道他的电话号码,我就会告诉你。(事实: 不知道)If there were no air or water, there would be no living things on the earth.如果没有水和空气,地球上就不会有生物。(事实: 地球上既有空气也有水)If I had any money with me, I could lend you some.如果我带钱了,我就会借给你些。(事实: 没带钱)If he studied harder, he might pass the exam.如果他在努力些,就能通过考试了。(事实: 学习不用功)②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情况 从句谓语动词形式 主句谓语动词形式 Had+过去分词 Should/would/could/might+have+ 过 去 分词 eg If I had got there earlier, I should/could have met her.如果我早到那儿,我就会见到她。(事实: 去晚了)If he had taken my advice, he would not have made such a mistake.如果他听我的劝告的话,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事实: 没有听我的话)③表示对将来情况的主观推测(可能相反或可能性很小)从句 例句 主句 ① were If+主语 ② did ③were to do(①通常与一个表示时间状语连用)其 中 were to do可能性最小,should+动词原形。If it rained tomorrow our picnic would be put off.万一那天下雨,我们的郊游 就推迟。should/would do might 主句 /could eg: If he would come here tomorrow, I should/would talk to him.如果他哪天来这儿的话,我就跟他谈谈。(事实: 来的可能性很小)If there were a heavy snow next Sunday, we would not go skating.如果下周日下大雪,我们就不能去滑冰了,(事实: 不知能否下雪)If she were to be there next Monday, I would tell her about the matter.如果她下周一来这儿的话,我就会告诉她这件事得始末。

四、虚拟语气的其他用法

1、虚拟语气用在 wish 后的宾语从句 a、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的愿望,谓语动词用过去式 eg: I wish I had your brains.我希望我有你那样的头脑。(事实: 我根本比不上你)b、表示过去事实相反的愿望,谓语动词: had+v-ed eg: I wish I had known the truth of the matter.我希望我原来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事实: 原来不知道)c、表示将来难以实现的愿望 谓语动词: should/would + 动词原形 eg: I wish I should have a chance again.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事实: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②虚拟语气用在 suggest(建议)、insist(坚持)、demand(要求)、order(命令)等动词后的宾语从句中。在这种用法中,无论主句谓语动词为何种时态,从句的谓语动词都用:“should + 动 词原形” 或只用“动词原形”。如 He suggested He insisted He demand that we(should)take the teacher’ s advice He ordered Unit 5

一、知识点:

1、情态动词表示推测:(1)must 常用于肯定句中,意为“准是、一定”,它表达的肯定程度最大,可以达到 100%。(2)could、might、may 的意思是“可能、也许”,表示推测,它们所表达的肯 定程度较低,这三个词相比 may 的可能性稍大一些;他们的肯定程度在 20%至80%。(3)can’ t 的意思之“不可能”,它相应的肯定形式是 must;它的可能性为 0%。(4)must、could、might 和 can’ t 的后面可用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表示对现在的动作、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的推测。例: He might/could be playing basketball now.他现在可能正在打篮球。I’ m sure that she can’ t stay at home.我确信她不在家。He must be walking in the garden.他肯定在花园里散步。

2、author 与 writer: author 单纯制作者或作品;writer 的意思较多,有“作者、抄写员” 等。

3、drop:(1)vt.(及物动词)意思是(有意或无意)让掉下来、投下;放弃、不再干。例: She dropped the teapot.He dropped it into the mail-box.I want to drop math.(2)vi.(不及物动词)意思是掉下、落下;下降、降低(可与 fall 互换),例: The man dropped from the top of the building.The temperature has suddenly dropped.Prices dropped.(3)n.(可数)滴、点滴,a few drops of rain 几滴雨

4、exam: 用在正式场合,指入学考试,期中、期末考试,正式等级考试。test: 意思是测验、考查、小考,指非正式的阶段性的测试。quiz: 测验、口试、笔试,只简单的临时性的考试。

5、too much 太多 much too 实在太

6、garbage、rubbish、junk 和 waste:(1)garbage 废料、垃圾;(厨房倒弃的)剩饭、剩菜。(2)rubbish=trash 垃圾,普通用语,指各种垃圾,英国人常用 rubbish, 美国人常用 trash.(3)junk 破烂物,指废铁、破布等,现在用来指使人发胖的食物。(4)waste 废物,指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或家庭垃圾等。

7、any 用在否定句、疑问句、条件句中。some 用在陈述肯定句中。

8、have no idea 不知道 have some/any idea 知道。

9、at 可表示“再某场合” 如: at the meeting/party

10、hope to do sth;hope that 从句。wish to do sth;wish sb to do sth;wish that 从句。

11、because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 because of 跟名词或一个 短语。

12、however 与 but:(1)从语义上看,but 所表示的是很明显的对比、转折。(2)从语法上看,but 是并列连词,however 是个副词。(3)从语序上看,but 总位于所引导的句首,however 可放在句首、句中、句尾。(4)从标点上看,but 之后没有逗号,however 之前、之后短语用逗号隔开。

13、本课出现的两例含有宾语从句的特殊句子:(1)What do you think “anxious” means?(2)Why do you think the man is running? 又如:(1)Where do you guess he lives?(2)What do you think he is doing now?

14、happen 指偶然的发生;take place 用于计划好的事情或自然的发生;break out(指战争、灾难、疾病等)爆发。

15、neighborhood:(1)临近、附近(2)街坊、小区、地区

16、raise [reiz] vt.及物动词 举起、提高 Rise [raIz] vi.(不及物动词)上升

二、短语:

1、be long to 属于

11、wear a suit 穿西装

2、listen to classical music 听古典音乐

12、make a movie 拍电影

3、at school 上学、求学、在学校

13、in our neighborhood 在我们附近、在我们小区

4、go to the concert 去听音乐会

14、have fun 玩耍、取闹

5、have any/some idea 知道 have no idea 不知道

15、his or her own idea她(他)自己的看法

6、a math test on algebra 有关代数的数学考试

16、late night 深夜

7、the final exam 期末考试

17、an ocean of 许许多多、无穷无尽的

8、because of 因为

18、be care of=look out 当心、小心

9、a present for his mother 送给她妈妈的礼物

19、pretend to do sth 假装干„

10、run for exercise 跑步锻炼 20、use up 用完、用光

三、句子:

1、If you have any idea where might be please call me.如果你知道它可能在哪,请打电话给我。

2、It’ s crucial that I study for it because it counts 30%to the final exam.关键是我必须学,因为它占期末考试的 30%。

3、What do you think “anxious” means?你认为“anxious” 是什么意思?

4、He could be running for exercise.他可能是跑步锻炼身体。

5、He might be running to catch a bus.他可能是在跑着赶公共汽车。

6、Why do you think the man is running?你觉得那个男的为什么跑?

7、No more mystery in Bell Tower neighborhood.钟塔附近不再有神秘的事了。

8、One finger can’ t left a small stone.独木难支。

9、When an ant says“ocean” , he is talking about a small pool.井底之蛙。

10、It is less of a problem to be poor than to be dishonest.宁穷勿贱。

11、Be careful of the person who does not talk, and the dog that does not bark.明抢易挡,暗箭难防。

12、You can’ t wake a person who is pretending to be asleep.真人不露相。

13、Tell me and I’ ll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not remember.Let me try, and I’ ll understand.有亲身体验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14、Don’ t let yesterday use up too much of today.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15、He who would do great things should not attempt them all along.一个好汉三个帮。Unit 6

一、知识点 1.prefer v.更喜爱,更喜欢,相当于 like„„better,其过去式、过去分词为 preferred,常用于以下结构:(1)prefer+名词、代词 I preferred music.Which do you prefer?(2)prefer+动词不定式“宁愿干„„” She prefers to live among the working people.(3)prefer+v-ing I prefer living abroad.(4)prefer+动词不定式复合结构: 常见的搭配有: ① prefer„„to„„喜欢„„而不喜欢„„(to 为介词)She prefers apples to bananas.② prefer doing to doing(to 为介词)He prefers running to walking.③ prefer to do „„ rather than do sth.宁愿干„„而不愿干„„ They prefer to play games rather than watch TV.2.gentle: ①轻柔,温和(往往指音乐、嗓音或风)②温柔的,文雅的(往往指人的性格)3.remind„„of„„使某人回想起或意识到某人、某事 She reminded me of her sister.The pictures remind me of my school days.4.表示“也” 的用法: also 用在句中,too 用在句末,as well 多用于口语,用在句末,这三个表达都用在肯定句。either “也” 用在否定句尾 5.What do you think of „? =How do you like„? 6.as 的用法: ①用作连词“按照” Please do it again as I told you.②连词,当„„的...Unit7-Unit10 1.重点词汇

kiss,land,spoon,knife,rubbish,mark,e-mail,schoolbag,taste,thought,size,Asia,desert,bamboo, civilization,length,speed,peak,behavior,stranger,oil,effect,brain,ability,amount,injury,bandge, eyesight, treatment, rock, sickness, courage, kiss,pick,stick,point,form,serve,list,prevent,trust,share,faint,survive,relaxed,full,scientific,pink,shiny,purple,southern,thick,typical,golden,pround 副词:normally, Immediately 介词:towards 代词:whose 2.有用句型

1)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meet someone? You are supposed to kiss.You aren’t supposed to shake hands.2)Loud music makes me tense.3)The Yangtze River is about 6,300 kilometers long.4)The cheetah can run 100 kilometers per hour.5)It’s important to talk problems over with someone.6)In order to be healthy , teenagers need to get enough sleep.7)What’s the matter? I’ve broken my arms.8)What happened? I cut my finger when I fell during P.E class.9)I remember being a volunteer once.10)I used to have problems speaking English.But I can speak it very well.复习任务一:应掌握的词汇 摇动_______ 过去式______ 过去分词________ 放松的________ 动词_______ 3 刺,戳______过去式________过去分词_______ 4 小刀_________复数______

5在„„旁边_____

除„„之外_______ 6科学的adj._____ 科学家n.____________ 7 事实n.___________ adj.___________ adv._____________ 8 长度n.___________ adj._______ 9 竹子_________ 复数_________ 10 陌生人___________ adj.___________ 11 能力_________ 复数_______ 12 伤害________ 形容词_________ 13 咬__________ 过去式_________过去分词_________ 14 安全(adv.)________n.______adj._____ 15 患病(n.)________adj._________

复习任务二:应掌握的词组

1.、应该做某事___________ 2 握手__________ 3 穿错了衣服________ 4 犯错误_________ 5 和家人度过时光________ 6 顺便拜访________ 7 毕竟____________ 8 生气________ 9 做计划_________ 10端起你的饭碗__________ 11 用餐巾纸擦嘴___________ 12 指向_________ 13 特地做某事____________ 14 让某人感觉在家里____________ 15 与„„不同___________ 16习惯做某事_________ 17发现做某事„„___________ 18 餐桌礼仪_________19 介绍某人____________ 20 约会____________ 21用传统方式__________ 22让某人一直干某事___________ 23 遮挡太阳_________ 24 赞成和反对_________ 25 瞄准__________ 26 产品的质量__________ 27 小心__________ 28 引领某人做某事_________ 29 邀请某人吃饭_________ 30 老实说_________ 31 让我感到无聊___________ 32 最古老的文明之一__________ 33 和长城一样长__________ 34 某地的人口_________ 35 „„长度__________ 36„„的高度___________ 37„„的速度________ 38 丧生_________ 39 第二条长河__________ 40 阻止某人干某事__________ 41 最后_______ 42 „„的历史________ 43 „„的数量________ 44 成长________ 45独自________ 46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 47 和家长交谈_______ 48 保持健康____________ 49 玩电脑游戏____________ 50 得到足够的睡眠_______ 51自己做决定____________ 52为了健康_____________ 53 对„„注意_______ 54 在„„帮助下__________ 55 闲逛___________ 56 吃的更健康 __________ 57 有规律锻炼___________ 58 放弃___________ 59 与陌生人见面________ 60 帮助某人解决问题_________ 61 在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 62 一天睡两次______ 63允许某人干某事___________ 64 在„„有影响__________65 干某事有困难______ 66 从车上摔下来___________ 67 一直________ 68 为了提高健康_________ 69 以„„骄傲____________ 70 持之以恒_________ 71 挽救某人的生命_________ 72 过去长害怕老师_________ 73 感冒____________ 74 有信心_________ 75 有能力干某事___________ 76 盼望干某事_________ 77 信任某人_________ 78 尽力做某事____________ 79 实现目标___________ 80 退出,1.Tom was supposed ______at the party at 7:00, but he was ten minutes late.A.arrive B.arrived C.to arrive D.arriving 2.It’s rude ______your chopsticks ________ your food.A.sticking, to B.sticking, into C.to stick, into D.t o stick, to 3.Don’t keep her ________ too long.A.wait B.waits C.to wait D.waiting 4.I find ______ important _______ how to behave politely before going abroad.A.it’s , learned B.it, learning C.it’s, learning D.it, to learn 5.–How was the movie you saw last night?--It was too____ and made me want _______.A.bored, to sleep B.boring, to sleep C.boring, sleeping D.bored, sleeping 6.–Do you know if he ______________ tomorrow?--If he _________, I will tell you.A.comes, come B.will come, comes C.comes, comes D.will come, will come 7.Let’s stop _________.I know a good restaurant near here.A.to have a meal B.to have a rest C.having a rest D.having a mea 8.Our new teaching building ________ now, and it _________ in a year.A.is built, will built B.is being built, will be built C.was built, is built D.build, will be built 9.______his new sunglasses-_______Tony look mysterious.A.To wear, make B.Wears, makes C.Wearing, make D.Wearing, makes 10.Could you tell me when _______________? A.does the train leave B.will the train leave C.the train has left D.the train leaves 11.______ the help of you, we could finish the work ________.A.With, easily B.Under, easy C.Under, easily D.With, easy 12.He _______his cat everywhere and he found it under the bed at last.A.looked for B.found out C.discovered D.found 13.I am fifteen, my brother is seventeen.So I’m _______him.A.as old as B.not younger than C.not so young as D.two years younger than 14.—What made you so_______?----The noise upstairs.A.angrily B.angry C.happy D.happily 15.Mrs.Green asked Jack________ for class again.A.not to late B.isn’t late C.not be late D.not being late 三.根据首字母提示,音标,句意或者汉语写出单词: 1.Taiwan b______ to China, it is a part of China..2.who was the TV set i_________ by?.3.Mars(火星)is one of the p__________ in the solar system.4.An elephant usually _____________/weiz/5000 kilos.5.Some pollution is mainly ___________(引起)by normal people..6.It’s dangerous for teenagers to meet up with ________________(陌生人)。

7.In order to be much ______________(健康),she has decided to eat less junk food.8.The policeman rushed out and carried the boy to the __________(安全).9.I hear that Chinese ___________/ppju’lriti / is more than a billion and it’s still growing.I’m looking _____________/’fwεd/ to going to senior high school 四..翻译下列句子:

1.这些花草应该每周浇一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爸爸自从戒烟以来健康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到达车站的时候,火车已经开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好英语能够帮你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家的厨房是我的三倍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中国最长的河是长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忘了告诉你这个消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我们来说养成一个好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和必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中国,我们不应该在饭桌旁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她起得很早,结果赶上了早班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用所给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篇5

(一)一、词汇积累

惟余 风骚 妖娆 忍冬 襁褓 田圃 喧嚷 洗礼 征引 旁骛 亵渎 陨落 灵柩 凌驾睿智 扶掖 枘凿 垂手 凭吊 谀词 忐忑 繁衍 阴晦 萧索 影像 心绪 易主 值年无端如许 苏生 愕然 鄙夷 嗤笑 瑟索 打拱 惘然 隔膜 展转 恣睢 厚实 嬉闹 驱除 拮据 栈桥 福音书 煞白 发窘 抽噎 出风头 汲取 创意 素材 田地 诚意正心 修身 齐家怡情 傅彩 学究 诘难 滞碍 阐证 要诀 狡黠 玄虚 诓骗 端的辰牌 干系 做大 吹嘘 恁地 怨怅 省得 打火 搬口 着意 兀的 苦也 强人 兀自数内 逞辩 口浅 却才 去休 理会 吃嘴 翻了 早是 左右 不争 过口 劈手 聒噪计较 寻思 勾当 主簿 班师 号令 沉吟 禀请 谮害 惑乱 进学 带挈 体统 行事长亲 见教 腆着 同案 文会 盘费 火候 把与 出榜 喜钱 草标 道是 央及 高邻报帖 拙病 在下 斋公 叙功 局不过 何消 些须 桑梓 轩敞 年谊 倒运 舍与 管待 商酌 相与 三昧 笔墨 画缯 鳏鳏 腻烦怔怔 润如油膏 敬业乐群

羲皇上人 廓然无累 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 气吞斗牛 化为乌有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弥留之际 媚上欺下 兼而有之 孤军奋战 黎民百姓 恼羞成怒 恪尽职守 聚族而居 歇斯底里 十拿九稳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不言而喻 袖手旁观 格物致知 文采藻饰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咬文嚼字 因小失大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怀古伤今 尴尬去处 喏喏连声 恃才放旷 对答如流 唯唯连声 万贯家私 起承转合 地灵人杰 控心搜胆 精血诚聚

二、课文理解

《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同志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同志诗词的豪迈风格。

《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这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生活欢快、充满情趣。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朦胧诗”诗人江河。这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景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的作者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这首诗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梁启超,这篇演讲词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文章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等。本文是一篇演说,全文贯穿着民主、自由、和平的精神,是对人类先贤的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作者紧紧围绕伏尔泰思想上的成就,用激情饱满的浪漫语言,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伏尔泰是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傅雷家书两则》是文学翻译家傅雷与在国外学习的儿子的通信。选文是他12年所写的180多封信中的两封,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致女儿的信》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面对14岁的女儿询问“什么是爱情”的时候,给她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砺磨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配得上真正的爱情。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孤独之旅》选自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课文通过描写杜小康随像样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描写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提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成熟这一道理。“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灵变化的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历之旅。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来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充分地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心声》的作者黄蓓佳,这是一篇儿童小说,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李京京,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纠正同学的朗读错误被嘲笑;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机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通过故事表达了孩子对和谐美好家庭的渴望,揭示了在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引申出

“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有赖于创造思维”,论述创造思维必需的三个要素是:

一、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二、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三、持之以恒的毅力。课文还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然后再论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是围绕“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谈读书》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的重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等。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二是阐述读书的方法;三是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当代作家马南邨(邓拓的笔名)。这篇杂文是驳论,是在批驳别人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不求甚角解——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这是一篇驳论文,全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在批驳错误论点时,作者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接着,作者又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小说刻画了一个精明、谨慎、能干而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杨志。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该书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选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原因。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曹操既十分奸诈,又能深谋远虑的复杂性格。全文共写了七件事:鸡肋事伯、园门阔事件、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告发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和作答教事件。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该书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僚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课文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生动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刻画他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毒害,揭露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世态炎凉。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该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庭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小说家。课文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刻画了香菱和黛玉的性格。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业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课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国的原因。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文中刻画了唐雎有胆有识,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秦王的骄横、狂妄、阴险狡诈和前倨后恭性格。《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晋朝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词五首》之

《望江南》作者是晚唐温庭筠,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梳洗后登楼远眺不见归人,充分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诗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渔家傲》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征夫戍边的情感,流露出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江城子》作者是北宋的苏轼,通过对一幅威武雄壮的出猎图的描绘,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武陵春》作者是南宋的李清照,通过对不堪之景的描写,揭示“物是人非”的凄凉愁苦,表现了词人的故国之思。

九年级政治复习提纲总结 篇6

(参政议政、人民民主)

1、什么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地位如何?

(1)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机关的代表,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被选举为国家机关的代表,即被选举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2、我国公民虚当怎样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神圣的政治权利,在直接选举中,选民依法参加选举,对人大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也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选民,也可以弃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剥夺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既保证了每个选民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又使得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机会。作为国家的公民、社会的主人,我们应该十分珍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人大代表的职责是什么?他们应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

(1)①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大代表的一项重要活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亲自各界的人大代表,直接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提出大会的议案,并根据人们的意愿,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报告、关于财政预算的报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一府两院领导人或者制定法律法规等,对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情做出决定。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着审议权,提案权,选举权,质询权,罢免权,表决权,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等法定权利。②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是履行神圣职责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代表在会议期间工作的准备、延续和保证。

(2)充分掌握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准确反映民意;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具体做到:①在会前,要深入调查,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写成书面材料。②在会上,积极发言,提出高质量的提案,认真履行代表职责。③在会后,自觉宣传和贯彻大会精神,采取多种形式监督政府工作,做群众和政府的桥梁。

4、你觉得人大代表应具有怎样的角色意识?人大代表应怎样摆正与人民的关系?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田家的权力;人大代表耍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2)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他们对人民负责,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国家权力,讨论、决定田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同时人大代表又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有权依法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从而保证人大代表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

5、合格的人大代表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人大代表通过哪些渠道搜集社情民意?

(1)思想政治素质高,清正廉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敢于反映群众意见,勇于提出批评建议,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法制观念强,身体健康等。

九年级英语上复习提纲 篇7

传统的九年级英语复习教学通常采用三轮复习模式:第一轮按教材分册复习;第二轮语法专项复习;第三轮进行适应性训练, 集中训练中考题型, 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这种以“讲授—操练—反馈”为主的复习模式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单调乏味, 弊端明显。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 话题式的复习教学途径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推广。

话题式复习教学是指以话题为依托, 把语言知识的复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情感价值的理解、文化意识的体验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有机地融入其中, 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 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戴军熔2010)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1指出, 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心智发展, 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新课标还强调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话题式复习教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它倡导以话题为主线, 围绕课程目标, 并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进行立体、综合的教学设计与开发。话题成为设计的起点, 围绕主题线索, 支撑话题的文本被进一步开发重构以吸引学生兴趣, 与话题相关的文本、篇章及音像或视频资料等的运用促使学生进行语言的探索和学习 (戴军熔2010)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 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 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用英语做事情”。

江山市某中学历届九年级复习都采用传统的复习模式, 教学方式没有新意,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为改变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该校九年级备课组在归纳、总结以往复习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进行了话题式复习教学实践。

二、话题式复习教学实践

(一) 教学实践对象

本次教学实践对象包括江山市某中学九年级14个平行班共672名学生, 其中女生302人。其中约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城区小学, 剩余部分来自农村,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本次九年级备课组负责教学的7名教师各任教两个班级。实践从九年级新课上完后开始至中考前结束, 每班每周6课时。备课组课前集体备课, 集思广益, 形成共案。授课教师在共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

(二) 实践过程

在复习初始阶段, 每位备课组成员认真研读整套教材。外研社版新标准教材1的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 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 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同时, 该套教材的话题在各个年级呈螺旋式的反复和上升, 这也为九年级采取话题式复习教学提供了契合点。在遵循外语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备课组成员采用“同类归纳”方法, 以课程标准附录部分的24个话题项目为依据, 将整套教材中的教学模块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归类、整理和对比, 重组复习模块, 整合成若干个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话题模块 (徐嫦华2011) , 如food、sports、jobs、tourism、transport、education、entertainments等。

随后, 备课组教师分工合作, 打破全套教材“册”与“册”之间的界限, 有计划、按步骤、分门别类地对各册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归纳和对比, 从而帮助学生框架式地把握语法、语音与词汇等方面的主要知识, 归纳话题下的常用词汇, 总结话题下的功能句子, 积累话题下的典型句式, 提炼话题下的主要语法, 梳理话题下的书面表达, 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和框架 (丁庆娟2011) , 为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提高复习教学效率。

接下来, 教师以话题为主线, 整合课程资源, 尽量挑选或自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材料创设各种丰富的话题情景, 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调动和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 话题词汇和句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并且以阅读和写作技能训练为主, 适量进行有关的语言项目的归纳和点拨, 再配合少而精的训练题, 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和学习策略指导, 各种线索和过渡手段使整个教学过程连贯而流畅, 有序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姚艳平2011) 。

(三) 教学案例

笔者以课程标准附录话题项目表中Personal information的二级项目Jobs为例, 阐述话题式复习教学在课堂的教学过程, 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分析和总结。本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展开“体验式”任务型教学, 即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的情境或任务,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

教学过程:

步骤一:利用图片, 导入主题

教师抓住习近平新任国家主席这一契机, 将习主席挥手致意的图片用于该课的教学素材。师生简单问候以后, 教师展示图片中习主席手的部分, 身体其他部分用文本框覆盖, 引导学生猜测:“Today, a friend of ours comes to visit us.He is kind and friendly.He is really famous and hot in the world now.Who is he?What is he?What is his job?”

学生根据图片特征并调动已有知识, 顺利给出答案“He is China’s new president.His job is to lead us make China Dream come true.”教师适时展示全图并板书话题Jobs。这样, 在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问题自然引出话题。

课堂导入活动又叫热身活动 (warmingup) 。本例中, 教师通过将现实情景中熟悉的人物在课堂中再现这一方式, 吸引学生注意力, 给学生带来亲切感, 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不仅降低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焦虑感, 而且使之在情感上变得兴奋而又热情, 达到了热身的效果。

步骤二:猜测游戏, 再现词汇

教师采用与导入相连贯的猜测游戏, 再次唤起学生复习各种职业名称的兴趣和热情。利用PPT呈现图片 (简笔画、动态图、静态图) 展示各种职业从事者的服饰、动作、工具、工作场景, 让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回忆职业词汇。如student、policeman、nurse/doctor、waiter/waitress、reporter、farmer、driver、worker、painter/artist、cook、dancer、singer、gardener、cleaner、zoo keeper、fireman、guide、host/hostess、actor/actress等。在学生猜出职业名称的同时, 教师提醒他们关注职业名称词汇构词法上的特征, 板书职业提问句型“What’s his/her job?=What does he/she do?=What is he/she?”。

本活动中, 不同类型的图片既避免了因形式单一而让学生感到乏味和兴趣低落, 又使本话题的词汇在这一阶段得到频繁有效的复现, 从而有利于词汇的记忆。师生默契交流的同时训练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

步骤三:练习检测, 强化所学知识

教师就前面环节再现的语言知识预设一些检测语言功能项目的题目, 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各题, 并及时反馈分析。如:

习题1:Betty’s father is a manager.He works____.

A.in a hospitalB.on a bus

C.in a companyD.at school

习题2:—Alan, ____?—He is a secretary.

A.Who is your brother

B.What does your brother look like

C.What is your brother

D.What is your brother doing

习题3:Lily’s father is a policeman.His job is____ (make sure) that drivers obey the traffic rulers.

习题4:Ms.Zhao works in our school library.Sh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l____.

习题5:Mrs.King wanted to wash her hands, and a w____showed her the way to the ladies’room.

(Keys:1.C;2.C;3.to make sure;4.librarian;5.waitress/waiter)

本环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了难易程度适当的选择与填空题, 旨在检查学生对词汇、语法、交际用语的理解与巩固, 把听说落实到书写。

步骤四:听力训练, 了解西方文化

教师展示美国女孩Lisa头像, 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预测她的职业, 并说明理由。然后出示表格内容和听力选项, 学生快速浏览后, 听录音两遍, 完成信息记录表。与学生核对答案, 展示Lisa穿着职业装的全像, 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最后看听力材料, 再听录音, 教师分析答题细节, 指导答题技巧 (过程内容详见图1) 。

本环节中听力材料选择美国女医生的独特工作内容, 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预测活动是前面教学活动的自然过渡, 不仅为学生在自由表达和交流中运用话题语言提供机会, 也意在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展开活动, 为接下来的听力训练埋下伏笔。设计听力考试常用的题型, 让学生很快进入听力前的准备, 以便在听的过程中快速发现和确认相关信息。核对答案时展示全像和听力材料, 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步骤五:拓展练习, 促进话题的深层次挖掘

教师与学生自由交流, 从听力训练自然过渡到拓展环节, 例如:

Teacher:Doctors in China are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Lisa.Is there anyone whose parent is a doctor in our class?

Student 1:Yes.My father is a doctor working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Teacher:I’m sure you know a lot about your father’s work.Would you like to share with us?

Student 1:My father has been working as a doctor for 18 years.Every day he must...

Teacher:Our parents work so hard to support us.Thanks to them, we can study at school happily.However, sometimes, it’s not so easy for them to find a job.Where can we find a job?

此时, 教师展示劳务市场拥挤人群的图片, 和学生一起描述, 与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同时, 让学生了解找工作的不易和父母工作的艰辛, 让学生感受亲情, 适时进行感恩教育。在引导学生输出job-finding、job center/market、job search websites等与找工作相关的词汇后向其展示语篇完形任务, 指导学生使用所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补全语篇信息, 通过这一活动使之进一步了解网络招聘的相关知识。

任务1:请用下列单词的正确形式将语篇补充完整

practice, for, appear, way, use, type, where, help, job, second

The Internet can show you a lot of jobs all over the world.If you want to find a job on the Internet, ____the words“job search”to find the websites you need.Typing in what you want and____you want to work, in a few____, a list of jobs will____on the screen.Or you can____in the name of a company to learn about jobs there.Many websites list full-time, part-time and summer____.

Job search websites can help in the other____, too.They show how to prepare____an interview.They also tell you what to say to an interviewer on the telephone.Some websites give you some interview conversations____.One website even has a dictionary of interview words.A good job website can be a big____in your job search.

Good luck with your job-finding.

(Keys:use, where, seconds, appear, type, job, way, for, practice, help)

本环节首先设计了与课文主题Jobs相关并逐层深入的一系列问题, 贴近现实的话题延伸使学生觉得问题与自己有关,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问答、图片描述和填空的方式就较深层次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环扣一环, 一个任务的完成为下一个任务做好必要的铺垫, 训练了学生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六:阅读理解, 进一步拓展话题内涵

教师展示著名作家莫言的图片, 简介其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要求学生快速阅读 (限时) 有关莫言的文章, 得出文章大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阅读策略, 详细了解莫言的生平, 人生经历及获得的成就, 查找文章的具体细节, 完成阅读任务。

阅读材料选用有关莫言的文章, 是因为他作为一名中国作家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很有代表性。复习课中的阅读活动应区别于精读课中的阅读活动。本环节设计的关注点在语篇中的重点信息或核心内容 (莫言的生平、人生经历、成就和品质) , 充分挖掘材料中所蕴含的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化内涵等, 为后续语言输出活动 (discuss and free talk) 能否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证。

步骤七:讨论和表达, 提高交际能力

学生分组讨论莫言的成功给大家的启示。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想职业以及获得成功需要哪些东西。教师提供问题给学生参考, 指导学生口头报告结果。

问题1:What can we learn from Mo Yan?

问题2: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Why?

问题3:If we want to succeed, what should we do now?

此处通过小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讨论莫言的品质及其获得成就的原因, 让学生把自己和莫言作强烈的对比, 深化主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开放式的答案, 展示他们的个性, 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励志教育, 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步骤八:写作活动, 课外延伸主题

讨论与口头训练的环节自然过渡、落实到书面表达。教师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以“My dream job”为题, 发挥想象, 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写作活动围绕话题线索, 让学生描写自己梦想中的职业以及为之所要付出的努力, 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组织和整合已获取的话题知识和语言知识, 在充分的语言输入之后实现语言输出, 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把写作当成作业布置, 让学生对本话题的理解和感悟延伸到课外。

至此, 依托话题开展的一系列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听说读写活动层层过渡、推进、延伸,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又富有挑战性的氛围中, 最大限度地夯实基础,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思考与启示

实践表明, 采用话题式复习方法, 教学思路更清晰, 层级链接更自然顺畅, 内容要点更全面, 知识体系更完整。特别是在九年级总复习阶段, 可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查漏、补缺和巩固, 从而实现初中英语总复习的高质和高效, 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那么, 开展话题式复习教学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以下是笔者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思考:

(一) 构建知识网络

话题确定之后, 教师要做到宏观备课, 了解整个教材的内容和教材的编排体系, 要理清、吃透每个教学模块的具体内容, 寻找与话题语言知识和核心内容相关的语法、单词、词组和表达, 进行梳理、聚合, 把同一话题下的语言项目组合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 原本孤立的语言知识统摄在话题语义场里, 彼此之间有了意义联系 (姚仁环2010) 。在语言运用中, 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 一旦话题被激活, 语言项目的意义联系随即接通, 语言的检索和提取将非常迅速。

(二) 创设真实情境

话题式复习模式中所选择的话题联系社会生活, 源自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 富有时代气息, 体现时代精神。教师要尽可能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素材, 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交际情境或篇章情境,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实际情况的真实情境, 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学生才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 避免语言学习的空洞和单调, 在交际的时候才不会言之无物。

(三) 贯通任务环节

在复习的过程中, 学生以原有知识为基础, 尝试解决当前问题, 并在此过程中获取新信息, 形成关于话题或主题内容的深度理解。教师必须合理的设计问题和任务, 通过问题或任务铺设解决问题的阶梯, 即设计环环紧扣、循序渐进的具体问题或任务实现顺利过渡, 并设计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或任务, 持续、深入地展开有针对性的互动, 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 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建构新知识。

(四) 拓展交际渠道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生的语言实践应以交流为目的, 在交际中感知语言, 在合作中应用语言, 从而实现信息的分享、思想与观点的碰撞, 生成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 而不能单纯地为了运用语言而运用语言。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必须拓展话题的广度和深度, 并适量扩充信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实物、图表、视频、游戏、网络等不同手段提供运用语言的途径 (周海平2012) , 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真实性和交际性, 享受表达的快乐和学习的收获。

(五) 促进动态生成

话题式复习教学也有预设, 但是更多的是自然生成。教师可以预设时间的把握、知识的归纳和训练题的设置, 但这种预设又必须是弹性的和开放的。复习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变化过程, 常会产生一些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 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时, 这种意料之外的“生成”要比预定的、计划的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在课前有足够的预备资源, 注意分析课堂的发展态势, 发挥引领作用和教学机智, 在原有的教学构想基础上及时对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信息进行分析重组, 随机应变调整教学, 抓住有价值的生成, 并因势利导, 巧妙地实现课堂生成的价值提升。

(六) 关注情感策略

话题式复习教学不仅应关注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的情感状态以及学习策略方面的收获。教师应时刻在各教学环节中渗透对情感资源的挖掘和分析, 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乐于与他人合作, 养成和谐和健康的品格。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对听读策略、写作策略等方面的指导, 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有效的话题式复习教学能够激活学生封闭的记忆, 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 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话题给学生提供了综合运用语言的“场”, 学生在这个“场”中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流, 从而遵循了“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篇不离境”的原则, 把语言复习融入听、说、读、写活动中, 在听中感知语言, 在说中体验语言, 在读中品味语言, 在写中驾驭语言, 真正培养“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摘要:传统的方法以“讲授—操练—反馈”为主的九年级英语复习模式单调乏味, 弊端明显。话题式复习教学以话题为主线, 围绕课程目标, 并结合学情和教材特点进行立体、综合的教学设计与开发。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 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 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用英语做事情”。本文从英语话题式复习教学的涵义入手, 以一堂教学实践课为例, 阐述和分析了话题式复习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并对话题式复习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来几点思考, 探讨如何创建一种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的有效复习方式。

关键词:九年级英语,话题式复习,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戴军熔.2010.基于话题的立体式语言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1) :6-12.

丁庆娟.2011.初三英语复习课有效教学探究——从一次市级公开课“话题式”复习谈起[J].学英语:初中教师版 (5) :2-3.

徐嫦华.2011.以话题为模块开展初三英语词汇总复习——以food话题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 (9) :58-60.

姚仁环.2010.九年级英语单元话题模块重组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8) :20-22

姚艳平.2011.关于提高话题式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学英语:初中教师版 (10) :5-6.

九年级英语上复习提纲 篇8

“不过据有关资料显示,扑克的最早起源是我们中国。相传早在秦末楚汉争斗时期,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发明了一种纸牌游戏,因为牌面只有树叶大小,所以被称为‘叶子戏。到了我国宋代时,‘叶子戏在民间就流行起来。”“既然扑克牌的最早雏形在我们中国,那么为什么会在14世纪的欧洲完善和定型呢?”学生陷入沉思。“马可·波罗!”有人嚷了出来。“对啊!请依据课本讲出理由。”很快就有同学站起来说:“13世纪,马可·波罗一行到达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每到一处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扑克牌的玩法就可能被他学会了。马可·波罗回国后,就把扑克牌的玩法带到了欧洲。”“很好,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扑克牌在中国产生,通过马可·波罗传播,最终在欧洲完善和定型。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六、七、八三节课。”

“刚才扑克牌传播的方式是古代文明交往的哪种方式?”“和平交流。”“另外一种方式是?”“暴力冲突。”“举例。”“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希波战争的时间、作战双方、结果、马拉松比赛的由来……”

“这是哪张牌?”“梅花K!”学生齐声答道。“K是king的缩写,皇帝的意思。梅花K是哪位著名的皇帝?”扑克常见,可这个问题鲜有人注意过,教室里一片哑然。我提醒到:“我们第二课讲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就被他占据其中三个。这位皇帝要求自己的战士要把世界作为自己的故乡。”“亚历山大大帝。”学生齐声说。“请你背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时间及过程。”……

“这是哪张牌?”“方块K。”“方块K是谁?”学生开始七嘴八舌地乱猜了。我提示说:“是我们第三课学到的,他公元前49年夺取了罗马政权。”“恺撒。”学生又异口同声地回答。“由于恺撒在罗马帝国硬币上的画像是侧面像,因此他也是四个K中唯一的侧面像,”我扬了扬手中的牌,“同时恺撒并不是罗马帝国的真正皇帝,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是?”“屋大维。”生答。“哪一年称帝?”“公元前27年。”“恺撒虽然不是罗马帝国真正的皇帝,但他为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来一起比较一下凯撒的外甥屋大维开创的罗马帝国疆域图,并与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疆域图相比较……”

“罗马帝国成立后的最初二百年是帝国的黄金时期,相当于中国的……”“东汉时期。”“当时中国称它为……”“大秦。”“凯撒非常喜欢穿中国的丝绸。丝绸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呢?”“丝绸之路。”“对,请你再说说阿拉伯人在这条路上,给东方和西方各带来哪些物品、意义?”……

“这是什么数字?”我手捻开从1到10的任一组牌。生答:“阿拉伯数字。”“创始人?”“印度人。”“什么时候阿拉伯数字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16世纪。”

“马可·波罗来华后记述东方经历和见闻的书名以及意义?”生答……归纳一下,和平交流的事例有丝绸之路、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

“这是什么文字?”我手指着任意的JQK。“英文字母。”生答。“对啊,请看书第47页的图表,英文字母属于拉丁语,什么文字为欧洲这种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生答:“腓尼基文字。”“很好,据考证,腓尼基字母主要又是依据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制定的。请问古埃及图画文字名称、形成的时间、意义?”“还有一种古老的文字也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它的名称、创造者、意义?”“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

“这是哪张牌?”学生齐声说:“黑桃K。”“他是传说中所罗门的父亲David,《圣经》上记载耶稣就是David的后代,他善于用竖琴演奏,并在《圣经》上写了许多赞美诗,所以这张牌上经常有竖琴图样。说到耶稣,我们就会想到……”“基督教。”学生集体答。“对啊,下面我们共同填写表格——三大宗教的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主要教义、经典和共同点。”……“我们同学都知道牌的四个花色是按照‘黑红草方的顺序,黑桃最大。K中最大的是谁?”“黑桃K——David。”“一个传说中耶稣的先人,就排在所有的皇帝前面,这说明了什么?”我进一步追问道。很快有学生回答道:“说明了在欧洲当时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全班满堂掌声。

我举起扑克牌说:“这是一副牌,也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部日历。四种花色代表一年四个季节,12张花牌代表一年12个月。每个花色从1加到13等于91,四个季节就是364,加上大王等于365,就是一年,闰年再加小王366。今天我们离中考还有280天,就让我们在未来的280天内,像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志在四方、开拓进取;像马可·波罗一样善于学习、不畏艰辛;像古代印度人一样勤于思考、勇于创造,我们一定会拥有灿烂辉煌的明天。”

上好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上好历史复习课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量大、琐碎、知识的时代性又不强。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读、背、默、做、练、讲,学生很快就会“活来死去、以史为死”,唯恐避之不及。因此,上课时既要充分利用书本的文字和图片,用活课本,还要加入表格、归纳、小结对知识进行条目化和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高于课本,尽可能多地使用教材以外的资源,以增强课堂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张力。

扑克牌大家司空见惯,可是很少有人关注它背后的相关知识,本课就是运用扑克牌取得许多出其不意的效果。首先,历史课堂上亮出扑克牌,学生觉得惊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也贴近了学生生活,贴近了社会,把遥远的历史与现实生活靠近,这既符合学生的天性又符合教学和学习的规律。第二,以扑克牌为线索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既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和阿拉伯数字,又从方块K恺撒引出屋大维、罗马帝国的疆域图;从KQJ英文字母引出腓尼基文字,再引出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从扑克牌由来引出马可·波罗,再到《马可·波罗行纪》的意义;从黑桃KDavid引出耶稣再引出三大宗教比较的表格。三课的知识点完全为一线所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扩大了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加强了学科知识的实践性,扩展了历史教学的外延和深度,当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三,最重要的是以身边常见的扑克牌为例,使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学会观察生活和关注生活,养成积极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为探究性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们要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就要在历史课上设法“诱惑”他,让他要盼上、乐上历史课。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多多观察生活,多多想些点子,多多迈出挖掘乡土教材的步子,多多注重历史课堂知识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那么我们的课堂也会变得多么有趣、鲜活和高效。

因此,这堂课的效果我并不担心,接下来进行目标检测,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做得很好。

上一篇: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总计划下一篇:舞蹈比赛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