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质量手册

2024-11-03

物业管理质量手册(精选7篇)

物业管理质量手册 篇1

中国医院协会在卫生部医政司的指导和支持下, 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编写《单病种质量手册》1.0版。本书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的模式与理念, 结合近年组织对医院定期检查积累的经验, 探索我国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的新模式, 通过选择代表医院医疗核心质量管理和监控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脑梗死、髋与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六个病种和术式。对每一个单病种、每一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解释与计算公式、质量信息输入、评价分析流程都进行了详述。以利于医院管理工作者加深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内涵的理解并付诸实践。为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探索建立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和医院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书后附有医院自我评价试用表、“单病种质量报告系统”网上直报简介。本书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和《2008年版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实施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参考书, 适于医院管理人员、临床医生, 以及医学院校师生阅读。

本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中国医院》杂志社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发行, 即日起征订, 每册定价人民币30元 (如需挂号每册另加挂号费3元, 一次订阅30册以上免收挂号费) 。

邮购地址:北京市南三环东路27号院芳群公寓6号楼203室《中国医院》杂志社邮编:100078

电话:010-67609651 67609652传真:010-87677705 87677821

联系人:赵珊袁英均E-mail:zgyy@vip.163.com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南三环支行户名:《中国医院》杂志社

账号:2006 0104 0007190网址:www.chaj.com.cn或www.yyqbts.cn

物业管理质量手册 篇2

【摘要】医学生《实习手册》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整个实习过程的真实反映和重要凭证,对于医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括了医学生《实习手册》填写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实习手册》填写质量的措施与对策,以期提高实习质量以及实践教学管理质量。

【关键词】独立学院  医学生  实习手册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40-01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的过渡,对于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实习手册》完整记录了医学生整个实习期间的医德医风、操作考试、出勤表现等,在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并实行双向选择的社会背景下,《实习手册》作为医学毕业生择业、就业的一项重要凭证,对于医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5]。因此,加强医学生《实习手册》管理,提高其填写质量,对于加强实习生实习过程管理及毕业后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医学生《实习手册》填写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对医学生《实习手册》的鉴定与管理,发现医学生《实习手册》填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实习医院对《实习手册》管理意识薄弱

我院医学生实习目前分为自主联系实习和学院统一分配实习两种形式。通过整理发现,部分学院对口实习基地及大部分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医院对学生《实习手册》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实习手册》是学生个人实习档案,应由学生个人填写,学院负责鉴定与管理。因此,对医学生《实习手册》实行粗放型管理,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没有统一、客观、相对完整的衡量标准。导致学生《实习手册》医院鉴定的内容千篇一律甚至空白。有的实习医院为了方便自身管理,将实习生撰写的大病历收回,导致医学生《实习手册》中病历书写部分的不完整甚至空缺。

(2)带教老师填写不规范

《实习手册》带教老师填写部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①个别带教老师给实习生的科室鉴定评语内容雷同或者鉴定评语由实习生自己完成,没有客观反映出实习生在该科室實习的真实表现,有的带教老师甚至无暇给出科室鉴定。②部分实习及考核内容未能按照学院大纲要求组织学生认真完成,给出的考核评语及考核成绩欠缺客观公正,缺少统一评定标准。③带教老师签章字迹潦草或者缺失,导致学生是否真正实习的真实性有待商榷。

(3)实习生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

实习生填写部分存在的问题:①实习生个人小结部分填写内容雷同或类似记录流水账,不能如实反映实习科室的实习特点,没有客观描述实习生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及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②实习生对实习病种的次数记录欠缺真实性,部分实习生因为盲目追求数量对实习病种次数记录过多,更有甚者对部分未见病种伪造记录次数,导致无法掌握学生实习过程中接触病种及实际操作的真实情况。③实习生的所有实习记录字迹潦草,存在应付现象。④实习手册内容填写不完善,个别实习时间、实习科室、实习小结等内容空白。⑤对自己没有去实习的科室伪造科室带教老师签章。

2.提高医学生《实习手册》填写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2.1 加强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提高《实习手册》填写质量,首先应从源头上提高医学生对实习过程及《实习手册》的认识。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进行教育培训,如在实习动员和岗前培训中重点对实习的意义及《实习手册》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以往《实习手册》填写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填写规范进行逐一分析讲解,使同学们在实习初就对《实习手册》的重要性和填写要求有充分的认识。

2.2 完善制度,强化规范管理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将管理规范细化深化标准化,对实习监管、出科考核、毕业考试、实习鉴定等多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实现学院自有实习基地考核内容一致,考核鉴定标准统一。同时,在实习分配中要严格控制自主联系实习的数量,加强对自主联系实习医院的资格审核,以此保证自主联系实习学生的实习质量及《实习手册》填写质量。

2.3 建立监管体系,实现过程管理长效化

成立实践教学督导小组,定期到实习基地进行走访,了解各个实习基地实习轮转和实习考核安排情况,对过程中发现不符合学院实习管理规定的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院系负责实践教学的管理人员和实习生辅导员通过定期走访、电话或信息、邮件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实习生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实习进度和实习表现,定期抽查《实习手册》填写情况、考勤记录和考核结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2.4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奖惩机制

尝试建立包括实习基地、带教老师及实习生相关的多种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要求对实习基地、带教老师、实习小组长和实习生进行公开、公正地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公示。一方面,对考核管理规范的实习基地加大建设投入,对优秀带教老师给予一定的荣誉奖励,对优秀实习小组长和实习生,学院颁发“实习标兵”荣誉证书并优先推荐就业,以此来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实习质量。另一方面,对于考核管理不严格,带教不积极的实习基地,要限期整改,并进行定期督导,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实习基地要进行取缔或整合。对于严重违反出勤纪律,实习手册填写不认真,考核不合格的实习生要给予相应处分,警示大家共同遵守实习纪律,不断提高实习质量。

2.5严把毕业关,提高《实习手册》在毕业和就业中的价值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习手册》填写质量,学院在医学生毕业考试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实习手册》所占分数比重,对于填写不认真导致毕业考试综合成绩不合格的同学给予退回基地重新实习或延期毕业,并建议将《实习手册》正式列为学生个人档案,作为实习生今后考研、就业等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总之,临床实习作为医学学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重要阶段,对医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医学生《实习手册》作为临床实习的重要凭证,其填写与管理质量将直接反映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好坏[6,7]。针对独立学院医学生《实习手册》填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实习手册》填写质量的措施与方法,对于提高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红一.对临床实习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3).

[2]马生山.提高临床医学生实习质量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0, 22(4):473-499.

[3]杜建林.护生实习鉴定书写情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2, (4):310.

[4]张凤兰,史薇薇.《护士条例》实施后加强护生实习手册管理的做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3):75-77.

[5]高淑红.护理实习生实习手册记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5):467-468.

[6]罗红艳.护生实习鉴定手册的改进与实践[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2):49.

[7]戚丽,肖静.护生实习鉴定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82.

作者简介:

有机食品质量管理手册 篇3

有机食品

2008-9-9 9:20:24

为确保公司生产的“源升河”牌野生有机北五味子、山楂(山里红)、笃斯越橘(都柿)的质量符合相关有机食品产品标准,保证公司及产品的信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制订此《质量管理手册》,公司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第一章企业简介

黑龙江省庆安源升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座落在闻名遐尔的中国绿色食品之乡----黑龙江省庆安县,是一个由继承了百年酿酒历史的小厂发展起来的酿酒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下设一个米业分公司,即黑龙江省庆安源升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米业分公司,现有员工260人,其中技术人员28人,有全省规模最大的先进的自动化酿造车间和附属设备,有三条自动化灌装生产线,质检化验设备齐全配套。固定资产1783万元,流动资金670万元。年生产绿色食品白酒2万吨,可实现产值1.6亿元,利润400万元。产品畅销北京、天津、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市区,绿色食品大米白酒,天然野生有机北五味子出口韩国。

公司是黑龙江省酒业协会理事单位,绥化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庆安县白酒生产骨干龙头企业和财政支柱企业。质量管理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源升河牌38°、40°、42°、45°白酒和38°、40°、42°大米白酒,是A级绿色食品。源升河牌系列白酒获“黑龙江省著名商标”、“黑龙江省名牌产品”、“全省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是全省酒类行业唯一获得《质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证书的企业。

第二章企业章程

公司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严格按照《黑龙江省庆安源升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的规定运作。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的有关规定,做到诚信、守法。

第三章企业有机生产计划

1、每年8月30日前,做好野生北五味子、山楂、都柿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

2、与金沟、东风两个集中晾晒场搞好对接,做好鲜果晾晒的准备工作。

3、9月末至10月初,对晾晒合格的干果进行收购。

4、收购后的干果,进行清选、分级、包装。

5、经检验,合格产品入成品库。

6、按年初签订的销售合同,及时向代理商或销售点供货。

第四章质量方针和目标

一、质量方针

科学管理、质量第一;

品质纯正,争创名牌;

诚信为本,顾客满意。

二、质量目标

生产原料质量必须合格;生产过程中质量必须合格,生产的环境、个人卫生必须合格,产品合格率100%。

第五章企业组织机构图

一、组织机构图

二、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主任:兰建有

副主任:刘淑华

成员:兰建芝、李波、谢东宝、张亚军、王少敏

第六章企业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

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确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批准和颁布质量手册,对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实施负责;

2、负责公司组织机构及部门职责的确定,管理者代表的任命;

3、质量手册的批准;负责确定与质量有关的资源要求,并按要求给予充分提供;

4、负责确定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要求;

5、组织贯彻执行国家与质量有关的法规、条例;向公司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综合办公室主任

1、负责组织编制质量手册,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2、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

3、负责公司管理标准编制与发放;

4、负责统筹公司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及内部沟通活动;

5、负责公司后勤工作等综合性管理工作;

6、负责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培训工作;

7、负责公司治安保卫工作;

8、负责管理评审的组织工作,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

9、负责制定内部质量体系年度审核计划及内审实施的组织;

10、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统计技术使用的培训,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生产部经理

1、负责公司基础设施及维护、工作环境活动的控制;

2、负责公司生产和服务的运作活动的控制;

3、组织编制生产作业计划,保持均衡生产,保证按期、按质、按量完成生产计划;

4、在生产管理中,当生产进度与质量矛盾时,进度应服从于质量,对不按规定程序组织生产而产生的质量后果负责;

5、保证安全生产,对因不安全因素而影响产品质量负责;

6、指导生产车间文明生产和现场管理。

经营部经理

1、负责顾客要求的识别,组织合同的评审,与顾客的沟通和联络;

2、负责公司业务宣传、市场调研、预测,了解顾客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解决产品销售及产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处理顾客投诉,技术咨询,质量信息等。

3、负责供方评定及管理,审核合格供方名单,负责公司物资材料和采购供应,编制采购计划;

4、负责仓库管理,做好物资、成品的贮存管理工作。

技术质检部经理

1、负责对产品技术文件的管理与发放;

2、负责公司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管理;

3、负责公司产品实现的策划;

4、执行工艺纪律,控制产品质量;

5、负责采购物资、生产过程、最终产品的验证;

6、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跟踪记录处理结果;

7、负责针对产品质量问题,组织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并分别进行跟踪验证。车间主任

1、在生产部的领导下组织本车间的生产,保证按时、按量、保质完成任务;

2、负责本车间的文明生产、安全生产;

3、监督工人按工艺要求进行生产,有权对违反操作规程、工艺规定人员令其停止工作;

4、负责组织对本车间设备的维护保养。

化验室主任

1、负责对监视测量设施的管理与检定;

2、负责进货物资,生产过程,公司销售产品的检验工作;

3、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分析改进。

内审员

1、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及质量体系文件进行审核工作;

2、遵守相应的审核要求,保证审核工作客观公正;

3、按照审核计划及检查表,认真进行现场审核,详细记录体系运行效果及不符合项的客观证据;

4、编写不合格报告,提出正确的审核结论及纠正措施;

5、对不符合项纠正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6、收存和保护与审核有关的文件。

检验员

1、严格按照检验指导书要求实施检验,并认真填写原始凭证和检验记录,做好检验状态标识;

2、及时制止不合格品转序、入库;

3、协助有关人员调查处理质量事故。

销售员

1、负责公司业务的宣传,掌握公司业务范围及相关的知识;

2、负责正确解答顾客提出的问题,服务主动、热情;

3、负责定期或不定期走访顾客,收集顾客意见及与产品质量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

4、负责在授权范围内的合同签订。

采购员

1、负责公司采购工作,严格按照《采购控制程序》有关规定执行;

2、负责了解掌握物资用途及质量标准,采购的原材料满足产品要求;

3、负责按计划采购,防止物资由于超储积压造成变质、失效。

仓库保管员

1、负责按照《仓库管理标准》规定管理好物资;

2、负责物资的入库、贮存工作,做到帐、物、卡一致;

3、负责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贮存、发放入库物资;

4、负责对库存物资贮存状况定期检查,对超期贮存物资及时提出复验或处理报告。

安全员

1、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做好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2、定期做好安全生产检查;

3、对不安全因素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生产工人

1、严格按工艺及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作业;

2、做好自检,积极配合专检,产品分类存放,严把质量关;

3、坚持文明生产,保证作业现场整洁;

4、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负责岗位设备、工具维护保养。

第七章质量信息反馈及处理程序

1、经销商、公司驻外办事处、销售人员保持与销售商沟通联系,及时获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息。

2、对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二日内以电话或传真的形式反馈给公司综合办。

3、综合办接到信息,及时与技术质检部沟通,二个工作日内对消费者提出的质量信息情况做出定性结论。

4、综合办对定性结论提出具体意见,在一个工作日内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并将处理意见反馈给信息提供方。

第八章个人卫生管理

1、操作人员要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换工作服。

2、操作人员按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3、中途离岗按上岗顺序相反方向着装,回来重新着装洗手。

质量环境管理手册(2018版) 篇4

(ISO9001/ISO14001:2015)

目录

0前言

0.1质量/环境管理手册实施令 0.2体系负责人任命书 0.3公司简介 0.4组织架构和职责 0.5质量环境方针、目标

0.6质量环境手册目录与标准章节对照表 0.7标准条款、部门责职对照表 0.8手册管理说明 1范围 1.1总则

1.2应用范围及排除说明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理解相关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2质量/环境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2质量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3变更的策划 7支持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沟通与信息交流 7.5文件化信息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生产和服务提供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8.8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内部审核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0前言

0.1质量/环境管理手册实施令

本手册是依据ISO9001:2015《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标准、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结合本公司所提供的产品---特点编制而成。

本手册描述了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包括的过程、顺序及相互作用,是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科学管理、进行各项管理活动的基本准则和指南。对内,通过有效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的过程,从而达到客户满意,通过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对能够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加以控制,使之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并持续改进环境绩效,是全体员工必须执行的质量/环境管理要求;对外,是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客户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且符合适用于本公司寻求相关方对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确认,并作为第三方认证审核的准则之一。

本管理手册自发布之日起开始生效,全体员工必须切实遵照执行,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实施、维持体系的正常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积累经验以不断持续改进。

总经理: 年月日

0.2体系负责人任命书 质量体系负责人任命书

为确保公司ISO9001:2015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经研究决定,任命为本公司ISO9001:2015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体系负责人,其职责和权限为:

1、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4、就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联络;

总经理: 年月日

环境体系负责人任命书

为确保公司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经研究决定,任命为本公司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的体系负责人,其职责和权限为:

1、确保按照ISO14001:2015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2、向总经理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

3、就环境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信息交流;

总经理: 年月日

0.3公司简介

****有限公司是一家法国独资企业,专业设计、生产、销售首饰珠宝。本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工厂占地面积4500多平方米,年产值达二千万元人民币,产品全部外销,主要销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工厂现有员工200多人,长期以来公司员工团结一致、积极进取、精益求精,在同行中起着领导性作用。公司于2007年初全面导入ISO9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2010年开始导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SA80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以人为本,以质取胜;遵守法规,保护环境。”是工厂生产经营的宗旨。我们将以更加严格、规范化的管理,不断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尽全力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品质/环境/社会责任等相关要求。

2011年为响应深圳市政府的号召,企业由三来一补的工厂改为外商独资企业。联系地址: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0.4组织架构和职责 组织架构图:见附件一

职责:见附件二《部门职能说明书》和《岗位说明书》 0.5质量环境方针、目标

质量方针:质量第一、管理至上,以客为尊,持续改进!环境方针: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降耗,持续改进!具体涵义:

珠宝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给本公司带来机遇和挑战,而机遇往往给予勇于挑战的人,给予能够跟随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人。为在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提出“质量第一、管理至上,以客为尊,持续改进”作为公司的质量方针“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降耗,持续改进”作为公司的环境方针。公司全体员工始终将质量

放在第一位,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上水平,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及时、准确地理解客户要求,精确制作,仔细检测,追求塑造出的每个产品都是完美无暇,以精湛的品质和优良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对环境方面做到建立绿色工厂,共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公司承诺:

a、公司将通过宣传、传达,使全体员工理解质量/环境方针,通过持续改进提高满足顾客要求和法规的能力,通过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改善,使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得到顾客的认可。

b、公司将通过系统化的过程管理控制、动态的资源配置、强调沟通交流与全员参与的和谐环境、灵活的激励机制和持续改进方式保证公司质量环境方针与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

质量/环境目标:见附件三《质量/环境目标一览表》 0.6质量环境手册目录与标准章节对照表 见附件四

0.7标准条款、部门责职对照表

ISO9001标准条款与部门责职对照表见附件五(1/2)ISO14001标准条款与部门责职对照表见附件五(2/2)

0.8手册管理说明

本手册将按有关文件控制规定进行发放、使用、变更的控制。1范围 1.1总则

1.1.1本《管理手册》依据ISO9001:2015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

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写。1.1.2本《管理手册》是向客户及相关方证实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及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保证符合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达到增强顾客满意。并以遵守环境相关合规义务,证实提升环境管理绩效的要求和实现环境目标,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柱”做出贡献。

1.1.5本公司采用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模式,本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涵盖了本公司*****产品实现全过程相关管理活动,以及有关的部门、场所。

1.2应用范围及排除说明

本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涵盖了本公司*****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相关管理活动及能够施加影响的相关活动,适用区域为本公司生产经营服务活动所涉及的场所和部门。

本公司按照客户的产品图纸及要求来进行生产和销售,无设计开发责任,因此排除ISO9001:2015标准中的8.3条款,排除该条款,不影响本公司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和责任。

或本手册所阐述的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覆盖了ISO9001:2015标准的所有条款要求,无任何排除。

公司对影响质量的外包过程制定相应的文件予以控制,并在质量体系中予以识别。本公司的外包过程为:电镀,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并不免除公司满足客户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管理手册的引用而成为本管理手册的条款。ISO9000:2015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9001:2015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以及与本企业产品管理相关的国际、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与行业标准等。3术语和定义

见ISO9000:2015基础和术语和ISO14001:2015要求及使用指南

4组织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公司制定并运行《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估与应对控制程序》,该文件描述了组织环境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构成。通过信息的收集更新及组织环境的理解与分析,从而确保与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得到确定;并按文件规定的要求定期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等;

内部因素包括: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相关因素。4.2理解相关的需求和期望

公司建立并运行《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控制程序》收集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对这些相关方的要求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评审和响应,并确定这些需求和期望哪些成为合规义务;公司的相关方包括股东、员工、政府、客户、外部供方、行业协会等。

4.3.确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公司在充分考虑了内外部因素、相关方的要求和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后,已明确了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并确定了成文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范围,见本手册1.2 4.4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公司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以《过程识别一览表》和《过程关系图》确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内的应用。

4.4.2公司按《受控文件清单》上形成文件的信息支持过程运行,并保留按这些形成文件的信息运行产生的记录、信息。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总则

公司总经理通过以下活动证实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通过持续的绩效监视和定期的管理评审手段,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b)制定质量/环境方针并批准质量/环境目标,并确保与公司的内外部因素相适应且与战略方向一致;

c)通过在公司内部利用文件/会议/邮件等方式要求各部门按照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行,从而确保管理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公司的业务活动。

d)利用文件/会议/邮件等方式鼓励公司各部门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开展业务活动;

e)提供必要的人力、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专项技能及技术和财力等资源;

f)利用文件/会议/邮件/宣传栏等方式向全体员工沟通满足相关方的要求和符合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g)持续监视管理体系的输出,通过及时的改进手段,确保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的结果;

h)促使公司全员参与,指导、鼓励和支持员工为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作出贡献; i)推动改进,包括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和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 j)支持公司各层级管理者在职责范围内发挥其管理职责。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公司总经理通过相关部门的汇报及其它形式(如重要客户拜访、交流会等)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分析和明确顾客的要求、期望和满意度,包括法律法规要求等。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产品订单计划和订单要求;

b)产品质量、功能、价格、服务的要求及环保要求; c)相关方及客户投诉及其它反馈; d)法律法规要求; e)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

2)公司总经理通过批准《风险与机遇评价与应对策划表》识别和评价能够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及顾客满意的风险和机遇,并采取应对措施。

3)通过持续关注5.2.1提到的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变化并及时响应,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5.2质量/环境方针 5.2.1制定质量/环境方针

公司制定的质量/环境方针是公司总经理制定颁布的关于实施和改进质量/环境

管理体系绩效的全部意图和方向,符合以下要求: a)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 b)可为制定质量/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绩效的承诺和履行合规义务的承诺,包括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含污染预防及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 5.2.2沟通质量/环境方针

a)质量/环境方针已形成文件(见本手册0.2),并通过质量手册、宣传栏、厂牌小卡片等方式传达到全体员工;

b)通过宣传栏、会议、邮件等方式使质量、环境方针在公司内部得到沟通、理解和应用;

c)在相关方有需要时,可通过公司宣传资料、网站等方式公开获取。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总经理负责确定公司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与权限,支持人事行政部门制定岗位职责与权限,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公示,确保职责和权限得到沟通和理解。具体见本手册0.3章节。

总经理任命体系负责人并赋予职责,见《体系负责人任命书》。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确定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公司制定并运行《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估与应对控制程序》,建立规范、有效的

险控制和利用机遇的管理体系。且考虑公司内外部因素、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从而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改进。6.1.2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风险评估小组根据《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估与应对控制程序》评价出的风险和机遇结果和公司实际情况,确定风险控制和利用机遇的措施,包括确定与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内外部问题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的措施,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与其对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及环境绩效的潜在影响相适应,并让这些措施融入到公司管理活动中;

应对风险可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

利用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包括新工艺、新方法),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当策划这些措施时,其考虑的内容可包括: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

体系负责人跟进及监督风险控制措施和利用机遇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6.1.3环境因素

制定《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对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考虑生命周期的观点,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当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

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变化时,或法律法规变更时,异常状况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发生后,应重新识别环境因素并评价。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过去(过去存在并一直影响到现在)、现在和将来(预料会出现的环境因素)三种时态,以及正常(正常运行)、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发生事故)三种状态。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噪声污染、废物管理、土壤污染、对社区的影响、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等八个方面。支持性文件:《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6.1.4合规义务

公司建立《合规义务的收集与评价控制程序》和定期收集、识别、跟踪、与更新适用的法律及相关方要求,并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颁布的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以及相关方其它要求和国际公约等;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通过《信息交流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并确定哪些构成合规义务;

合规义务带来的风险和机遇,由体系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并跟进。

支持性文件:《合规义务的收集与评价控制程序》

6.2质量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公司制定和运行《目标管理程序》,规范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a)总经理负责批准公司层面的质量目标,由体系负责人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目标进行适当分解形成《质量/环境目标一览表》,并负责内部质量/环境目标内容的

宣传、沟通;

b)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的质量目标也称为过程绩效指标,按《过程一览表》进行管理;

c)质量环境目标建立在公司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下进行展开,原则上应高于现状、可测量、体现分阶段实现的原则并经过努力后可以实现,即体现SMART原则;

d)质量目标的内容考虑到适用本公司的要求,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e)体系负责人组织对各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视、跟进;

f)原则上,每年年度管理评审会议上制定下一年度的质量环境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各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更新质量环境目标的需求后,应提交体系负责人同意批准后实施,必要时需总经理批准;

6.2.2公司在《质量/环境目标一览表》上明确如何实现质量目标,包括: a)采取的措施; b)需要的资源; c)由谁负责; d)何时完成; e)如何评价结果 6.3变更的策划

当公司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相关方的需求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包括政策法规、产品标准、组织架构、核心人员、关键设备、生产工艺、能源消费等发生重大变化,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管理体系标准变化、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和一体化等),体系负责人对体系变更进行策划和统筹,并提前做好预防以避免或减少

变更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动态识别变更信息、评估风险和机遇、制定应对措施、对变更前中后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在变更策划中,考虑以下内容: 1)变更的目的即潜在后果; 2)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完整; 3)相应的资源是否可以获取;

4)部门和个人的职责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7支持 7.1资源 7.1.1总则

总经理确定并提供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并围绕所确定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a)评估现有内部资源的能力和局限性; b)匹配所需要的外部供方资源; 7.1.2人员

公司根据业务发展所需并通过编制和运行《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和《岗位说明书》配置相应的人员,确保有效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并运行和控制其过程。7.1.3基础设施

公司制定《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识别、提供并维护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

a)厂房、办公楼等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环保设备设施等; 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包括生产过程和产品所需的设备、辅助设备、工装治具等;

c)运输资源;

d)信息和通信技术,如通讯、信息系统等; 支持性文件:《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7.1.4过程运行环境

公司识别、提供和维护为所需的环境,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包括:

a)人事行政部负责消除社会因素方面的不利影响,通过员工的意识培训,消除歧视和小计对抗,营造和谐安定、非歧视和非对抗的工作环境;

b)人事行政部负责消除心理方面的不利影响,通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的奖励、减压(缓解紧张情绪)、预防的过度疲劳、保护个人情感等方式; c)生产部负责消除物理因素方面的影响,提供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确保噪音、温湿度、照明等满足要求;

支持性文件:《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7.1.5.1总则

公司根据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特点,选择和配备所需的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资源,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并确保这些资源: a)适合所开展的监视和测量活动的特定类型;

b)进行适当的维护维护(如日常维护保养、定期的校准等),以确保持续满足其用途;

公司保留相应的记录(如校准报告、校准记录、维护保养等),作为监视和测量资源适合其用途的证据。7.1.5.2测量溯源

公司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对质量/环境所需的实施的监视和测量所用的设备进行管理,品质部为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的归口部门,按以下要求对测量设备进行管理:

a)建立测量设备台账,对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规定周期或在使用前送往国家认可的机构进行校准或检定,或依规定由认可合格的人员执行内校。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b)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c)按规定贴相应的标识,确保校准状态得到识别; d)为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进行相应的调整;

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为防止损坏或失效进行防护,确保其有效; f)发现测量设备失效时,由品质部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重新评价和记录,确定范围重新测量,根据重新测量的结果决定对该检测仪器和受影响的产品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保持相关的记录。

g)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在初次使用前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如验证和保持其适用性的技术状态管理),并在需要时进行重新确认;

h)所有测量设备校准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在使用时应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有效期内;

支持性文件:《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7.1.6组织的知识

公司制定和运行《知识管理程序》对来自内外部的知识的分类、收集、推广共享、更新和保持进行管理,确定如何获得或接触、保持和更新必要的来自己内

外部的知识,以营地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以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

支持性文件:《知识管理程序》 7.2能力

a)公司制定《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编制《岗位说明书》,确定在公司控制下从事的工作对质量/环境刮泥体系绩效和履行合规义务的能力有影响的工作的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并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评估,判定其是否有能力胜任该职位。

b)必要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它措施(可包括对重新分配工作,或者聘用、外包胜任的人员)获得其岗位所需的能力;

c)通过上述的措施,用口试、笔试和实际操作及其它进行考核方式,以确认达到岗位能力的要求。

d)有关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由人事行政部组织保存。

7.3意识

通过培训、会议、宣传栏等等方式,确保为其工作人员知晓: a)质量环境方针及其相关的质量环境目标;

b)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工作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和相关的实际或潜在的环境影响,和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质量和环境绩效的益处;

c)不符合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后果,包括未履行组织的合规义务的后果。7.4沟通与信息交流

为使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及时准确地收集﹑反馈有关质量﹑环境

相关的信息,编制了《信息交流控制程序》对公司内、外部的信息交流进行控制,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面: a)外部信息:

--当地环保局和认证机构检查、监督的结果和反馈的信息;

--相关方的投诉和信息反馈(包括顾客、供应商、运输公司、管理区等)--质量环境的政策、法规、条例、标准等信息;--其它的各部门从外面获取的信息。b)内部信息: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变更;

--厂内日常信息,如:产量、质量、人员、设备、资源和能源消耗等;--厂内异常信息,如:产量和质量不符合,水、电消耗过大;--紧急情况信息,如:火灾、危险品泄漏、断水、断电、机械事故等;--其它的内部信息,如:员工建议。c)采用的沟通方式有: a)管理评审会议及其报告; b)部门沟通会议; c)质量/环境分析会议; d)纠正预防措施要求书; e)各种质量/环境记录; f)各种内容的会议、讲座;

g)各种统计报表和通知、通报、宣传栏等; h)口头汇报等等。

d)各部门在收到外部相关交流信息时,需要时应传递到公司的相关部门进行交

流,并由责任单位对交流信息做出响应;

e)信息交流应考虑合规义务,并确保所交流的质量环境信息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形成的信息一致且真实可信。

f)需要时,应保留相关信息交流的记录作为信息交流的证据。支持性文件:《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7.5文件化信息 7.5.1总则

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

1)ISO9001:2015标准要求的成文信息,即本手册4.4.2章节确定的《受控文件清单》。

2)组织确定的为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所需的成文信息。以上成文信息,包括以下:

a)质量方针和目标,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质量环境手册,包括对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质量/环境标准所要求的和本公司规定应有的程序文件;

d)操作/作业指导书、操作规范、工艺流程、质量/检验标准、管理规定等; e)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记录; 7.5.2创建和更新

公司制定和运行《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编码原则》,明确文件的分类、索引编号、日期、作者和版本,文件形式和文件载体。在创建和更新成文信息时,进行评审和批准确保其适宜性和充分性。7.5.3成文信息的控制

公司制定《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成文的

信息(包括来自外部成文的信息)进行控制,包括以下活动: a)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 b)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 c)更改控制(如版本控制); d)保留和处置(如销毁)。

e)对所保留的、作为符合性证据的成文信息进行分类保留、防护,并防止非预期的更改。

同时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成文的信息: a)在需要的场合和时机,均可获得并适用; b)予以妥善保护(如防止泄密、不当使用或缺失)。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为满足产品和服务提供的需求,并实施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体系负责人根据《过程一览表》对每个过程策划编制了相应的文件对这些过程予以控制,这些过程满足以下要求: a)确定的产品和服务要求;

b)建立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 c)确定的所需的资源;

d)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消除、替代、管理等方式进行,可单独使用或结合使用。

e)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成文信息,以证实过程已按策划进行及证实产品和服务服务要求。

对于变更的策划,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通过采取措施减轻不利影

响。

对外包过程的控制,按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进行控制;

环境管理体系对外包过程的控制和施加影响,公司建立和实施《运行控制程序》对这些外包过程进行控制。从生命周期观点出发,应满足以下要求: a)适当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其生命周期的

每一阶段,并提出环境要求;

b)适当时,在产品和服务采购中的合同、协议、订单中体现环境要求; c)与外部供方(包括合同方)沟通其相关环境要求;

d)考虑提供与产品或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信息的需求。

组织应保持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以确信过程已按策划得到实施。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2.1顾客沟通

业务部负责安排与顾客的有效沟通,包括:

a)通过公司宣传页、展会、网站、电话和其它适当方式向顾客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b)负责就客户问询、合同(或订单)的执行情况(包括订单修改)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

c)在征求客户意见后并按客户要求配合执行处理处置或控制顾客财产; e)当出现对满足顾客要求有负面影响的问题时,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应急措施,并积极与顾客就出现的事宜和可能采取的措施进行沟通。

8.2.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业务部应建立与顾客的沟通渠道,以便在签订销售合同或接受客户订单前,收集并识别顾客的需求和确定公司是否具有满意顾客订单(合同)的能力,以确保销售能顺利进行。应确定的有关产品的要求包括: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活动后的要求;

b)顾客未明确指定,但为特定使用或熟知和预期使用所必须的要求; c)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d)公司内部认为附加的要求。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本公司在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承诺前,如提交标书、签订合同订单或接受合同订单的更改前,由业务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订单或合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交付后活动可包括担保下的措施、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回收或最终处置的附加服务等。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为特定使用或熟知和已知预期使用所必须的要求; c)公司内部认为附加的要求和公司内部规定的要求; d)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

e)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如报价),被重新说明且确定; 当顾客没有提供成文的要求时,在接受其顾客要求前应向顾客确认其要求,并记录相关信息;

评审通过后,业务部方可接受顾客的要求及相应的订单,并保留相应的评审结果;若评审识别出有增加或变更的需求,应记录新需求并保留成文的信息。

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当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发生变更时,应及时将变更的信息通知到相关部门,并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订,以确保产品要求的变更得到落实。支持性文件:《与顾客有关要求的评审控制程序》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总则

公司建立并运行《设计开发控制程序》对设计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后续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8.3.2设计和开发策划

研发部组织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编制《设计开发计划书》明确以下内容: a)设计开发的规模性质、开发时间周期和项目的难易程度;

b)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样机制作、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小批量试产、量产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

c)各阶段人员工作任务分配、责任人、接口管理、工作进度要求等;d)需要增加或调整的内外部资源,包括新增或调整的设备设施、测量设备、人员、经费等;

e)需要时,顾客和使用者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需求;

f)对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如产品BOM、工艺文件、检验规范等; g)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方期望的对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要求,需要时邀请客户参与样品的确认;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证实已经满足设计和开发要求所需的成文信息。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研发部组织编写《设计开发任务书》,明确设计和开发输入,明确以下方面内容: a)产品和服务名称、规格型号、功能和性能要求; b)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经验; c)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d)公司资源承诺遵守实施的标准或行业规范; e)由产品和服务性质所导致的潜在的失效后果。

研发部组织对任务书中的输入要求进行充分性和适宜性的评审,对不完整、含糊不清或互矛盾的设计和开发输入做出澄清和解决,确保满足设计开发的目的。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成文信息。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研发部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设计开发过程满足预期的结果,包括: a)对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评审,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设计任务书)的能力,包括进行正式的、综合的和系统的检查,从而发现和协商解决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b)实施验证活动,包括设计任务书规定功能和性能要求,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c)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形成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

e)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 f)保留评审、验证、确认过程中的的成文信息。8.3.5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开发计划书和设计开发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设计开发并输出成文的信息,包括:

a)满足输入要求的信息;

b)满足后续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包括采购)的需要的成文信息,包括BOM表、图纸、生产工艺/作业文件、产品防护规定等; c)监视和测量的需求、检验标准/规范等;d)为实现预期目的、保证安全和正确使用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必要信息,如规格书、使用说明书等;

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出的成文信息由研发部负责保存。8.3.6设计和开发更改

对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期间的更改,研发部按照《设计开发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对产品和服务设计开发已完成的后续更改,公司建立并运行《工程更改控制程序》对所做的更改进行的识别、评审和控制,以确保这些更改对满足要求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并保留下列方面的成文信息:

a)工程更改的来源,包括内部变更需求和外部变更需求; b)评审的结果;

c)设计更改相关责任人员的批准和授权;

d)为防止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包括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处理、相关资料的更新等;

支持性文件:《工程更改控制程序》 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总则

公司制定和运行《采购管理程序》和《外部供方管理程序》对外部供方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进行控制,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包括

以下方面的内容:

a)外部供方包括供货商、外包方、代表公司直接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的供方以及由公司决定的外部供方提供过程或部分过程的供方(如运输方、测量设备校准单位、废弃物处理方等)

b)采购部负责组织外部供方的选择、评价、绩效监视和重新评价的控制。c)外部供方的选择、评价、重新评价的结果及所引起的任何必要的措施均保留成文的信息。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公司制定《供应商管理程序》并根据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同类型及对影响公司持续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影响的程度进行不同程序的控制,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不会对公司稳定地向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包括:

a)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 b)对外部供方的过程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控制; c)对外部供方实施控制的有效性的监视和测量;

d)进行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公司规定的要求。这些活动活动包括外部供方场所的验证、公司现场验证及客户现场验证等。

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资材部采购通过编制《采购控制程序》对采购活动进行控制,采购部提供给外部的信息(如采购单)应经过审批,确保规定的要求是否充分、适宜,并通过采购单或相应的采购协议方式与外部供方沟通以下方面的内容: a)需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如规格型号、数量、交期等

b)对产品和服务、方法、过程和设备、产品和服务的放行的批准要求; c)外部供方人员能力、资格的要求; d)与外部供方的沟通安排;

e)对外部供方的绩效控制和监视要求;

f)拟在外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和确认活动的要求; 8.5生产和服务提供 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生产部编制《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受控条件包括:

a)获得拟生产的产品特性的信息(如生产计划、生产通知单等)和预期的结果要求(如产品质量要求、交期要求等); b)可获得和使用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c)选取适当的时机和方法,实施监视和测量,如首件检查、过程巡检等; d)为过程的运行使用适宜的基础设施,并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 e)依据生产和服务的需要,配备能够胜任的人员,包括岗位要求的资格; f)对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特殊过程,通过人、机、料、法、环、测量进行确认和再确认;本公司的特殊过程为:**,按这些要求进行控制;

g)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人为错误的措施,如目视管理、颜色管理、声光报警装置、错误示范板、限度样板等;

h)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产品的防护、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支持性文件:《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标识的目的是防止在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混淆、误用和必要时达到追溯的目的;

a)产品标识:品名、规格、数量、日期、加工工序、作业员等。b)状态标识:待检、合格、不合格等。

c)对物料批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等按唯一性标识处理。支持性文件:《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a)实物财产:公司对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包装材料、生产检测用的设备、维修工具、运输工具等应进行验证或验收,接收后应将其放置于专门指定的区域,或在其本身或产品标签、随行资料上注明顾客的名称,使其有明确的标识等适当的保护和维护;在贮存、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发现顾客财产有异常现象,未经顾客或外部供方同意,不得直接进行处理,应统一收集暂存,做相应标识,同顾客或外部供方商定解决办法后,方可做进一步处理并记录。

b)对于顾客和外部供方的信息和知识产权,如图纸核心技术资料、专利技术、管理诀窍或商业机密等,需进行保密控制,未经顾客或外部供方允许,不得向外界泄露。如顾客或外部供方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出现遗失、损失、或不适用时应通知顾客或外部供方,并协助顾客做相应的更改,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要求进行控制。8.5.4防护

产品防护包括从内部处理到交付到预期地点的全过程防护。以保证向用户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公司制定《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对产品(包括产品的零部件)标识、污染控制、搬运、包装、储存、交付等过程的防护做出规定。

8.5.5交付后的活动

公司确定交付后活动的覆盖范围和程度是,考虑以下内容:

a)法律法规要求,如产品质量法规、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回收处置要求、产品说明书中的产品退货要求、三包要求等;

b)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潜在不良的后果,如在产品说明书中做出的提醒、维修服务、提供相应的备件要求等;

c)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使用和预期寿命,产品使用的注意事项、产品寿命等; d)顾客要求和反馈; 8.5.6更改控制

建立并运行《工程更改控制程序》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更改进行控制,确保持续地符合要求。并保留成文信息,包括有关更改评审的结果、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a)品质部制定《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进行控制,规定在产品实现的不同阶段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方法和准则,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b)特殊情况下,未完成相应验证而需紧急放行的物料或在制品以及成品,必须经有关授权人员或适用时顾客的书面批准,方可投入使用或放行及交付使用,但必须相应的标识,以保证对该批产品的追踪。

c)建立并保持检验和试验记录,检验记录中应有授权放行产品的人员的签名; d)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支持性文件:《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品质部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不合格品控制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权限和职责,确保不合格品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本公司通过以下途径处置不合格品: a)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如返工; b)隔离、限制、退货或暂停对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客户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c)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如降级使用;

d)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不合格品时,应针对不合格所造成的后果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维修、换货、退货等。

e)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 f)就有关不合格品的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再发生;

不合格的性质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予以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记录。

支持性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8.8应急准备和响应

人事行政部编制《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用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做出响应,并满足以下要求:

a)做好响应紧急情况的准备措施,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有害环境影响。b)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应按程序规定作出响应,并紧急情况和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预防或减轻紧急情况带来的后果; c)人事行政部定期组织对《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进行评审,可行时进行应急演练,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程序进行修改;特别是当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后,应进行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并对应急程序和措施进行评审、修订,从根本上

杜绝同类现象再次发生。

d)公司为紧急情况、事故和应急演练提供相应的应急必备物资,人事行政部定期组织检查。

e)需要时,向相关方进入到公司的外部人员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

支持性文件:《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本公司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和满足法律法规的能力; 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方法有:

a)采用统计技术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进行过程审核,以实施对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b)通过客户满意度统计,对公司提供产品是否满足其客户要求相关的信息进行监视和测量;

c)通过质量/环境目标达成的统计,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视和测量。d)当确定适当方法时,组织应当考虑适于监视或测量每个过程的形式和程度,这些过程是指影响产品要求的符合性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过程。e)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9.1.2顾客满意

公司制定《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由业务部收集顾客对公司提供产品是否满足其要求相关的信息,并通过对顾客满意度情况的调查取得相关的数据,以监视

客户满意情况,并作为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监测;

收集顾客满意信息,可以包括从诸如顾客满意度调查、来自顾客的关于交付产品质量方面的数据、用户意见调查、流失业务分析、顾客赞扬、索培和经销商报告之类的来源获得输入。

支持性文件:《客户满意度控制程序》 9.1.3分析和评价

公司制定《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分析和评价通过监视和测量获得的适当信息和数据,并利用分析结果评价以下内容: a)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符合性; b)顾客满意程序,包括抱怨;

c)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e)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f)外部供方的绩效;

g)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支持性文件:《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9.1.4合规性评价

人事行政部组织建立、实施并保持《合规义务的收集与评价控制程序》,定期对合规义务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予以保存。支持性文件:《合规义务的收集与评价控制程序》

9.2内部审核

公司制定《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按程序文件规定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活动,以确

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用性、有效性;

——符合公司所确定的策划安排和公司所确定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a)《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规定了审核的依据、范围、频次、方法、审核的要求以及审核结果报告等的职责和要求;

b)内审组长根据审核活动和区域状况、重要程度以及以往的审核结果编制审核计划,建立审核组,明确审核组长、审核员的职责和任务。c)并经体系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d)审核员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e)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应及时开出报告,并经受审核方确认。

f)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

g)内审员对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并报告验证结果; h)审核及其结果的记录予以保存。支持性文件:《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9.3管理评审 9.3.1总则

公司总经理负责定期开展管理评审活动,以确保公司的质量/环境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包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体系变更的需求,其中包括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目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变更的需求。管理评审原则上每年一次,当本公司组织机构设置或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体系运行中发生重大不符合事项(如质量安全事故、重大环境责任事故)或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由总经理决定可以增加管理评审次数,具体时间

由总经理确定。

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以会议方式召开。通过编制《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对管理评审活动予以控制。管理评审应形成成文信息并保存。

9.3.2评审输入

每年管理评审时,由体系负责人指导管理评审的策划,各职能部门提供书面总结汇报材料作为管理评审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以往管理评审决议事项的执行情况;

b)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及其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c)下列有关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其趋势: 1)顾客满意和有关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反馈,包括抱怨; 2)质量环境目标的实现程度;

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及环境体系监视和测量的结果; 4)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合规义务的变化及履行情况; 5)重要环境因素的变化;

4)不合格/不符合及纠正措施的情况; 5)监视和测量结果; 6)内外部审核结果; 7)外部供方的绩效。d)资源的充分性;

e)质量/环境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包括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

和协调。

f)其它需要评审的内容。9.3.3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

a)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b)方针、目标、指标适宜性的评价,必要时提出新的目标、指标等,包括目标指标未达成时所采取的措施; c)与改进机会相关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d)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变更的决策和资源需求;

e)需要时,环境管理体系与其它业务过程相融合的机遇及决策; f)任何与战略方向相关的结论; 支持性文件:《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公司保留成文的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10改进 10.1总则

公司制定《改进控制程序》确定和选择改进机会,并采取纠正、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破性变革、创新和重组等必要的措施,以满足顾客要求和增强顾客满意。包括:

a)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要求并应对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b)纠正、预防或减少质量环境不利影响; c)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制订并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当出现不合格时(包括投诉),按以

下要求进行控制:

a)对不合格做出响应,包括采取措施控制和纠正不合格、处置后果; 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 1)评审和分析不合格; 2)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3)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发生类似的不合格。

c)实施所需的措施,采取的纠正措施与不合格造成的的影响(包括环境影响)相适应;

d)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需要时,更新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f)需要时,变更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公司保留成文信息,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措施和纠正措施的结果的证据

10.3持续改进

a)通过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的建立,创造一个激励改进的氛围与环境;

b)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客户的不满意、服务未满足要求、过程不稳定等事项; c)利用内、外部审核的结果不断发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 d)利用纠正措施尤其是预防措施,避免不合格的发生或再发生;

物业管理质量手册 篇5

通知20050

3各经理部、服务站:

为适应质量保修工作需要,二00四年十二月质量保修科编制了新版东风商用车《质量保修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新版手册汇编了目前东风商用车质量保修工作执行的各项管理制度、规定、流程等,新版手册于二00五年一月一日起实施(请各服务站到辖区经理部领取手册)。

请各经理部、服务站认真组织服务人员学习新版手册各项规定,严格按照新版手册要求开展质量保修工作。特别需要指出:

1、二00五年一月一日起东风E-SS系统已正式运行,新版手册已对《鉴定单》、《走保单》填报作了相应规定,请服务站按相应规定填报上传《鉴定单》、《走保单》;

2、新版手册中的工时定额在前期广泛征求服务网络、生产厂家的意见后,此次重新做了部分修订,请服务站按新的工时定额填报《鉴定单》(目前东风E-SS系统已按新工时审核结算);

3、为适应故障编码不断更新的需要,目前质量保修科对故障编码实行了计算机动态管理,新版手册中未编录故障编码,服务站需通过东贸网随时更新故障编码库。

4、本手册未涉及的半挂车(车辆代号:9)质量保证期为:150000km且18个月以内。

5、其他未作说明车辆的质量保证期按服务保障部发布的通知执行。特此通知。

质量保修科

物业管理质量手册 篇6

核电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往往采取分岛设计的方式进行, 即核岛 (NI) 和常规岛 (CI) 、电站配套设施 (BOP) , 分别由不同的设计责任主体来实施, 各设计方通过分工和协作来完成全厂设计, 以保证全厂性能的完整。分岛设计的方式有利于设计单位发挥优势, 在其擅长领域进行设计, 降低核电站项目的设计费用和风险。然而, 分岛设计也存在不利因素, 它导致了错综复杂的岛间设计接口, 使设计边界处的协调工作量浩大。在分岛设计模式下, 设计接口的管理成为了核电建设项目中一项重点和难点工作。为了有序管理岛间设计接口, 核电业主或总承包单位常常会根据岛间的设计分工和进度计划, 编制一本动态的接口控制手册 (ICM) , 来收纳核电设计接口的所有条目、内容信息和交换的时间进度要求等, 通过手册的形式发布并不断更新完善, 以供各设计方执行设计接口参数的交换和进行状态追踪。运用ICM来进行设计接口的管理, 是中国核电工程项目最常用的接口管理模式, 国内的核电项目如大亚湾、岭澳、三门和海阳等项目均采用了这一模式。

ICM是一本包含所有岛间接口条目的集合体, 其接口数量十分庞大。ICM的管理者须对接口设置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交换时间的可行性以及交换内容的准确性等方面对ICM进行把控, 也须对每条接口信息交换的过程和状态进行动态跟踪。对于特定的某一接口, 从打开到关闭, 其间的交换次数预先难以确定, 许多接口需交换多次才能最后关闭。同时, 管理者还需对ICM的执行情况, 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并发布状态报告。由此可见, 对ICM本身的管理也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因此, 有必要对ICM管理工作的流程、要点和方式方法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对设计接口的有序控制。

1 ICM介绍

ICM, 全称是Interface Control Manual, 即接口控制手册, 它是管理核岛和常规岛、BOP设计接口数据交换的工具, 该手册明确列出了各个设计供方应提交的接口数据清单。ICM包含了数以千计的接口条目, 其每一个接口条目均包括接口编码、所属专业和系统、接口类别、内容描述、参考文件、接口资料的交换方、接口的交换时间、接口的目前状态、是否经过变更等相关信息。ICM中的设计接口条目, 覆盖了机械、电气、仪控、土建等专业领域, 包含了各种功能和实体接口信息, 如各种参数值、流程图、设备资料、布置图、化学性能要求、管线和电缆的走向和边界处接口、控制要求、仪控输入/输出控制点资料、模拟机提资等内容。ICM是一份处于不断完善中的动态文件, 包含项目本阶段中存在的所有核岛、常规岛以及BOP设计方之间设计接口和状态, 它为工程进展提供指引。

ICM通常在核岛浇注第一罐混凝土前18个月, 由业主或核电总承包单位牵头组织中外方咨询专家、设计院、各合同商和业主内部设计人员编制。经汇总后的接口清单由业主或总承包单位通过ICM发布并定期更新, 供设计方交换设计资料时使用。ICM所规定的接口交换时间和内容已经按照工程设计的逻辑顺序进行了设置, 满足设计二级进度和三级进度的要求, 并在编制后经过了各方的审查和认可[1], 各方均承诺按照ICM规定的时间来提交接口资料。如任何一方要求对ICM的内容或时间进行更改, 都应经过规定的程序[2]。

2 ICM的管理

2.1 管理的目标和内涵

如前说述, ICM是一份包含项目本阶段中存在的所有岛间 (核岛、常规岛和BOP) 设计接口的动态文件。管理ICM, 其本质是对岛间设计接口进行管理。设计接口管理的目标是实现设计接口交换的时间和内容满足不同设计方的设计进度和质量要求。在ICM模式下进行设计接口管理, 是从各系统、设备、构筑物的技术参数出发, 为了确保建成后的核电厂按额定参数运行, 要求各岛的设计单位按照协调的技术参数进行设计, 在相互的接口处根据ICM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要求, 提出对方所需要的设计资料, 满足全厂设备运行的功能要求[3]。

2.2 接口关系流程

设计接口的管理是核电建设项目中一项重点和难点工作, 业主或核电总承包单位的设计管理部门会成立专门的设计接口协调机构来进行设计接口的管理。设计接口协调机构、NI设计方和CI/BOP设计方三者之间的接口关系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中, 设计接口协调机构承担着NI设计方和CI/BOP设计方之间的接口数据交换协调者和ICM管理者的职能。

2.3 管理工作要点

设计接口协调机构在ICM模式下开展的NI和CI/BOP之间设计接口协调和管理工作, 其工作要点包括:制定接口传递渠道和模式, 协调、管理NI和CI/BOP之间的设计接口数据传递;审查和跟踪ICM的状态, 对过期条目及时提醒和敦促有关责任方完成, 并责成ICM编制方定期升版ICM;定期邀请各设计方召开ICM会议, 梳理ICM的状态, 解决NI和CI/BOP在接口资料交换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问题等工作;编制ICM相关报告, 反映接口交换情况, 使设计接口信息的交换及时、有序, 满足项目的进度要求与质量要求。

2.4 ICM审查流程

设计接口协调机构应定期对接口控制手册 (ICM) 进行审查, 审查的内容包括:a) 提资的时间是否满足进度要求;b) 审查是否有过期或即将过期的条目, 催促责任方及时提交资料;c) 接口条目的完成状态是否正确;d) 接口条目所对应的接口信息交换单是否登记完整;e) 是否应该新增接口条目或删除不必要的接口条目;f) 已经增加或删除的接口条目是否在ICM中更新。

以上的审查内容可以分为状态审查和过期审查两方面的内容。设计接口协调机构应定期审查ICM的状态是否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地进行了更新, 并将意见递交ICM编制方, 定期要求ICM编制方对ICM进行升版。同时, 对于ICM中的过期条目, 进行重点的关注和控制。发现过期条目后, 及时催促责任方提交接口资料, 并审查其提交的资料是否准确和完整, 确认无误后再将资料传递给接受方。接受方收到资料后会将确认收讫的信息和审查意见, 再反馈给资料提供方。提供方如需进一步提供资料则进入下一轮的提资流程。

2.5 ICM会议

由于各设计方根据不同的合同关系制定了各自三级进度, 导致部分接口提资时间无法达成一致, 同时, 接口交换双方也可能对接口资料的提交范围和深度存在分歧。定期协调各设计方召开ICM会议是一种有效的管理途径。通过会议, 可以协调各方来整体考虑核电工程项目进展的要求, 探求解决问题或分歧的方案和促成一致意见。通过定期ICM会议, 还可以逐条确认各个条目状态, 根据工程进展要求, 逐渐关闭其中的开口项, 并为过期条目制定后续行动项。

3 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ICM

ICM包含了数以千计的设计接口条目, 管理和跟踪的工作量很大。目前, 国内大多数核电项目的ICM管理是基于EXCEL表格的形式, 接口交换的状态控制和跟踪必须通过人为方式、手动地去干预和统计, 费时费力。因此, 有必要研发专门的ICM数据库系统, 运用信息化的手段, 实现设计接口参数的高效管理和控制。

ICM数据库整体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主要包括ICM清单、ICM查询、ICM统计三大模块, 该数据库可以在各设计方、ICM编制方和接口管理方之间共享。ICM数据库具备设计接口参数清单信息的录入、修改、显示, 以及接口数据的批量导入和导出等数据库通用功能。同时, 该数据库还能根据各个接口条目的提交状态, 统计各个专业、各种状态 (如过期、关闭、开口、已提交未确认等状态) 下的接口条目清单, 实现对过期参数的报警、即将到期数据的预警功能, 并生成各种报表, 以便于对接口参数进行控制和跟踪。

值得一提的是, ICM数据库还能自动生成ICM的各种状态统计图, 如图3, 系统根据电气专业接口条目的状态信息, 自动统计生成了电气最终数据提交状态饼图, 包含了关闭条目、过期条目、开口条目等数量和百分比信息。又如图4, 系统根据各个月份初步数据计划和实际完成的条目数, 自动生成了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对比图 (月份间隔取5个月) 。

各种统计图表的即时和快速生成, 能使核电项目建设者对设计接口交换的进展和状态一目了然, 以便于采取后续的跟进行动。

4 结语

运用ICM来进行设计接口的管理, 是中国核电项目最常用的设计接口管理模式。对ICM进行管理, 也就是要跟踪和协调各设计方严格按照ICM规定的时间、内容和质量要求提交和确认设计接口信息。另一方面, 接口条目的更新、接口交换的状态也要及时反映至ICM中, 以维持ICM的有效和受控。本文研究了ICM的管理的目标、内涵、工作流程和工作要点, 对于加深对核电项目接口管理工作的理解, 提升接口管理水平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同时, 本文亦探讨了ICM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对于改变传统的手工统计方式, 实现设计接口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思路。

摘要:核电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接口错综复杂, 通常会使用接口控制手册 (ICM) 来进行管理和控制。对核电项目ICM的编制、格式和内容等进行了介绍, 并研究了ICM管理的目标、内涵、要点和流程等。最后, 分析和探讨了运用信息化手段来进行ICM的管理, 为高效管理设计接口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设计接口,接口控制手册,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程东平, 孙汉虹.核电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2]林诚格.非能动安全先进核电厂AP1000[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2008.

物业管理质量手册 篇7

【關键词】护士;护师;规范化培训手册;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71-02

护士护师规范化培训是指护理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年轻护士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护理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2]。对于低年资护士,在从事专业的早期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3]。而规范化培训手册有利于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与管理。我院根据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有关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的要求以及临床护理专家多年的培训经验, 2010年8月开始试行使用自行设计的《护士护师规范化培训手册》,使用2年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2010年8月来院的护士及取得护师职称的护士,在新护士入院后岗前培训时及发放护师资格证时统一发放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经过2年护士规范化培训,于2012年8月将护士护师规范化培训手册回收的108人,其中正式在编护士42人、占38.9 %,合同制护士 人、占 61.1%;护师职称45人、占41.7%,大专学历82人、占75.9%,中专学历26人、占24.1%。

2 培训内容与方法

2.1 培训内容及具体要求: 理论部分包括护士素质教育和护理理论知识根据培训要求和科理论知识为主,包括护士礼仪、核心制度、护理文件书写、护理纠纷及应对等17项基础护理理论知识的培训以及与专科护理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培训等。专科护理理论内容:以本科护理学教材为主:如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危重病学部分内容。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包括如吸氧、无菌技术、心肺复苏、灌肠、导尿、静脉输液、吸痰、监护仪的使用等。每项护理操作至少完成10次以上,要求记录培训护理技术操作的日期和时间,在临床实际操作的项目还应记录病人的床号、姓名、病历号、诊断名称等病人相关的信息,并注明模拟、

观摩、在带教老师协助下完成,独立操作,以便为核查实际培训实施情况提供依据。每项操作需经过护士长或科室培训带教老师的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进行操作。

2. 2 培训方法:包括理论授课结合自学、操作培训;每两年为一个培训周期:理论授课课时24次,96学时;操作培训4学时;组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各4次。

2.3 培训的管理和安排 2008年10月由护理部按统一格式排版印刷,在新护士入院后岗前培训时及取得护师资格证的统一发放新护士培训手册,做到人手一册,并讲解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培训手册由护士本人保管,护理继续教育组负责考核和检查,护理部随机抽查完成情况,完成2年培训后由护理部统一收同留档。为了锻炼和培养护师对疾病护理知识全面了解,危、急、重症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计划制定和实践护理操作能力,每位护师在轮转科室的选择上,培训重点放到ICU、急诊、大内科、大外科。

2.4考核方法

2.4.1 护理在职继续教育组负责制定和实施规范化培训计划,安排各科室的护士长及邀请医院各专科医生进行授课,定期进行理论考核;护理操作考核组组织培训并进行考核,完成规定培训后由护理部统一收同留档。

2.4.2操作考核 每年统一安排时间,对完成培训的护士进行护理操作集中考核,每人至少抽考2项。<85分为不达标.≥85分<95分为达标,≥95分为优秀。

2.4.3 护师综合能力的考核除操作考核外,护师综合能力的考核统一安排在ICU进行,固定考核人员(由医院护理继续教育组组长和1名具有20余年IUC专业工作经验的教学老师任),分别对呼吸机使用及吸痰技术、病例书写.简易呼吸器使用、心电图机的使用及分析、CPR,全身的护理查体、评估逐项进行考核,每项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分,最终成绩=总成绩/考核项目数。

2.5 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经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构成比、均数和相关分析。

3 结果

2.1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的检查结果 优34人(31.5%),良47(49.1%),差2l例(19.4 %)。

2.2护师综合能力考核结果和发表论文情况 15人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为81.3分~96.2分(88.2分±5.18分)。先后在护理核心期刊共发表20篇护理论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共发表14篇。在发表的护理论文中,科研类论文6篇;综述类论文8篇;个案类论文3篇;护理经验类论文3篇。

规范化培训手册对教学人员的资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原来的随意式、师徒式经验教学,到现在的科学化、规范化培训,促使教学人员自觉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在专科护理,急救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训练中起表率作用,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拓宽视野,了解和熟悉护理学科发展新动态,走在学科的前沿,才能承担教学人员的重任,出色的完成各种教学任务。护士规范化培训,不仅培训了年轻的临床护士的综合素质,也培训了临床教学人员的教学水平,使医院的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专业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部.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G] .有关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大纲 北京:中华入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

[2] 张洪君,骆金铠.本、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组织实施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19—20.

上一篇:爱心捐赠校长讲话稿下一篇:芹菜吃多了皮肤会更易被晒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