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休息期间的小游戏(共4篇)
培训休息期间的小游戏 篇1
原文作者Axel Rauschmayer是一位居住在德国慕尼黑的自由软件工程师,他在这篇博文列举了在编程期间休息片刻的一些好处。
你会更精明而不是更卖力地工作。我曾经为了一个功能的实现而卖力工作过。每天12小时,整整工作了两个星期。我付出了很多努力。那两个星期之后,我休息了一阵,并产生了一些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工作的想法。
你的思维会变得更清晰。疲劳对于个人的影响就跟他喝醉酒差不多。每天下班的时候,我总是欺骗自己,我将很快完成这件事,以便明天有个新的开始。实际上,通常第二天我经常需要收拾昨天的烂摊子。如果我发现如果能够在编程中间休息一下,我仅仅需要一小部分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同样的任务,而且效果更好。
你看代码时会更清晰。如果你想编出高质量的代码,代码审查(包括审查的极端版本,及其结对编程)是无价之宝,
如果我写完代码之后把它放上几天的话,我会忘得一干二净,然后用新的思维继续编程。我差不多就是我自己的代码审查者,这让我大大提高了代码的可理解性。
好好对待身体,有助于健脑。不要忘了,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要遵循自然规律。特别是整天对着电脑干活的人,往往过于关注他们的大脑而忽略了身体的其他部分。大脑需要氧气,休息和营养以保持最佳状态,所以你需要顺畅的呼吸,良好的睡眠和适当的饮食。
沟通是另一种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你可以把编程当做是正在解决中的一个难题,用最好的工具,技术和代码库来编写你的代码。如果你暂停编码休息一阵,你或 许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着手处理问题—就问题与其他人进行讨论。不管你是通过面对面交谈、社交网站、邮件、Twitter(微博),或者是其他工具,这都没关系。交换得到的经验,让你不用自己动手编码就能对你的代码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网络搜索是交流的一种单向手段,不过它们已经成为被大众认为是一项独立活动的编程惯例的重要部分。
培训休息期间的小游戏 篇2
一、对“八五”以来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的回顾
《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89]教人字035号)提出,要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国百万中小学校长普遍接受一次岗位培训,并相继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若干意见》及其附件《全国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全国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试行)》以及《全国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评估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九五”开始,又开展了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工作,并使之常态化,每五年对中小学校长进行一次轮训。在这些文件中包括了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课程内容。
1. 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
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课程设置,“八五”期间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管理专题、心理学专题、教育学专题、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管理实践;“十五”和“十一五”同为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教育实践、教育法制基础、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综合实践课程。
从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从“八五”到“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任职培训课程已逐渐趋向了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特别是从“九五”中小学校长的任职(提高)培训开始,在课程上分列了必修课、选修课,既有理论性的内容,也有实践性的内容;既有统一规定的课程;也有供地方选择的特色课程。基本上能够满足校长培训的需要,对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的提高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
在1995年12月28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教人[1995]109号)中提出:“对已经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的校长要进行提高培训,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新方法。”以这个文件为起点,我国在继续进行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同时,中小学校长的提高培训也开始了。
“九五”提高培训为200学时,“十五”、“十一五”均为240学时。1999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8号《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在职校长提高培训: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培训时间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以“8号令”为始,以后的校长提高培训均为240学时。
在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课程设置上,“九五”期间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为教育思想专题、教育法制专题、、学校管理专题、中小学教育评估、中小学教育科研,选修课分为规定选修内容与地方自主两部分;“十五”、“十一五”的必修课同为当代社会与教育专题、比较教育专题、教育法规与政策专题、素质教育专题、学校管理专题、学校心理专题、教育评价专题、现代教育技术专题、中小学德育专题、学校成本效益分析、学校诊断咨询、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当代教育理论专题、教育科研专题,选修课分为规定选修内容与地方自主两部分。
从校长提高培训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课程设置在任职资格培训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入化、层次化、实用化;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等方面逐渐地科学化、系统化、实用化。尤其是在选修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发挥当地优势资源,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允许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易操作、见效快的专题课程。
二、“八五”以来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八五”开始,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开始逐步走向有序和成熟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校长培训,一是体现出强烈的国家意志和正规化,二是课程设置的思想和理念更加先进,课程设置渐趋系统化、层次化。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校长培训课程设置汲取其精华,在教育部指导性课程计划的引领下,各省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都设置了符合本地基础教育发展急需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使校长培训课程设置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局面。
现行的校长培训课程虽基本上能够满足校长培训的需要,对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的提高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课程设置缺少针对性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自身的素质,更好地完成学校的管理工作,而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并不是将校长培训中设置的课程学好就能胜任的,管理好一所学校,需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多数是从教师中选拔上来的,虽然他们有较高的学历、深厚的专业水平,但缺乏相应的教育理论素养,对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多、不深、不厚,如果仅凭校长培训课程中学到的一些教育理论专题来管理学校,是不现实的。
2. 课程设置缺乏实用性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使校长通过培训课程的学习能够真正地提高其管理学校的能力,能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办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从目前规定的培训课程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点,有些课程过于偏重理论性、政策性。
另外,在校长培训的过程中,校长学到了很多的关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但学到的很多理论得不到及时应用,一旦回到工作岗位,因事务性工作的繁忙,又很难把学到的知识有机地与学校管理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因此造成校长培训工作出现仅仅是为了培训而培训的现象,使培训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缺乏实效。
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规范知识、技能知识和领会欣赏知识,并指出了每种知识包含的课程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谢弗勒的知识分类理论,对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在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中事实知识、规范知识、技能知识和领会欣赏知识所占的比例进行了划分与计算。事实知识:“九五”为16.7%、“十五”为16.7%、“十一五”为11.6%;技能知识:“九五”为35.0%、“十五”为25.0%、“十一五”为40.8%;规范知识:“九五”为20.0%、“十五”为25.5%、“十一五”为25.0%;领会欣赏知识在课程设置中没有体现的课程内容。
从各类知识在培训中所占的比例来看,事实知识即基本理论所占比例过少,而具有时代性的规范知识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对校长实际工作具有切实指导意义的技能知识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高的,具有拓展性的领会欣赏知识则根本没有体现。
3. 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
在“八五”至“十一五”的培训的课程设置中,多为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即使设置了选修课,也是国家统一规定的选修内容,可供校长和培训单位选择的内容很少。而且必须在每五年新一轮培训开始时才能有所变化,这种情况很难适应教育的发展及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校长也缺乏吸引力,不利于调动参培的积极性。
4. 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
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这就更要求中小学校长必须具有前瞻性。因此,在校长培训的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吸纳中外教育的新理论、新思想,管理的新知识、新方法,使校长能够及时了解与掌握这些新的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在我们已进行的培训课程中恰恰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很多国内外已经研究成型的成果或被证明不可行的方法、手段、措施,因课程设置的原因而不能及时使校长了解,仍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摸索。
三、对“十二五”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的构想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合理,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能使受教育者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
1. 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
要办好一所学校,就要有一个好校长,一个有先进教育理念、有方法、懂管理、能按教育规律办学的校长,不是参加了培训就能产生的。现行的培训课程设置过于关注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校长持续地成长。一名有先进教育理念、不断产生新思路的校长必定是一个教育理论功底深厚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中外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教学论、课程论等基础理论,正是校长持续成长的基础。校长培训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工程,基础理论的培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在岗位培训中注重教育基本理论的培训,在提高培训中侧重技能技巧的培训。
2. 加大选修课地方自主性
从“九五”开始,校长培训课程设置中增加了选修课,但同时又规定了选修的内容,可供地方自主选择的课程学时仅为10学时,使选修课形同虚设。我国各地的教育发展是不均衡的,同时,由于工作性质、任职年限、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所在区域等方面的不同,校长的学习需求也是多方面的、有差异的,加大选修课地方自主性可以使地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培训课程来弥补因差异而带来的不利。选修课地方自主还可以使中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措施、管理经验等及时传授给校长。
3. 增加前沿性理论的内容
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先进理论,明天可能就是落后的了。校长要时刻把握与教育发展相关的最新理论为我所用,才能带领学校不断前行。现行的培训课程中这方面的内容很缺乏,不能及时使校长获得。如: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浪潮席卷全球,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在培训的课程中却没有涉及。
4. 拓展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
综合实践课程既是一种课程形态,也可作为一种培训方式方法或是二者的统一。综合实践课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效途径,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参观考察、挂职锻炼、个案分析、交流研讨、课题带动、典型示范、异地培训、情境模拟等。
5. 关注学习型校长的培养
学习,是人一生都需要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培训时间都是有限的,而激发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是无止境的。培训能动的学习主体,应当是中小学校长培训追求的目标。虽然校长培训属于成人在职教育,但必要的学习技能、技巧也是需要掌握的,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必定是在教育科学研究和刻苦学习方面有强大的内在动力,锲而不舍,学而不厌。这也是终生教育对人的基本要求——“学会学习”。
摘要: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及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分别始于“八五”时期和“九五”时期,其课程设置在逐步地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实用化,但也存在缺少针对性,缺乏实用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等问题。鉴于此,文章从课程设置的基础性、选修课的地方自主性、课程设置的前沿性、综合实践课的内容及学习型校长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对“十二五”期间校长培训的构想。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魏龙渝.论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的设置[J].继续教育研究,2011,(8).
[2]曹欣.校长培训课程体系的建构与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C3).
[3]徐卫良.建国以来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论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9).
[4]赵海涛,崔月明.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回顾与分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2).
培训休息期间的小游戏 篇3
摘 要:基于教育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如何落地,“十三五”期间教师培训如何高效推进等若干问题,结合沙洋县“国培计划”区域整体试点项目的实施过程,提出了体制创新、团队打造、课程开发、活动设计、绩效评价、经费保障六方面的探索思考与实践思路。
关键词:“十三五”;教师培训;若干思考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如何落地到村,受惠到人,“十三五”期间教师如何研修,怎样发展?这些关乎一线教师的问题,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在思考的重大课题。近年,沙洋县教育局根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办教师培训的要求,积极工作,创新作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亮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在教师培训的探索与实践中给我们培训管理者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思考。
一、创建一个“研训一体 共推互助”的培训体制
研训一体化是教师发展的有效方式。其核心是强调教学实践、培训提高、教学研究三方面的对接与融合。目前,沙洋县县域层面的研训管理方式,是一种“协调式”管理机制,即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教研室、电教馆、教师管理股等机构独立存在,协同配合。但培训工作出自多个职能股室,往往各自为政,培训内容重复。为此,县局拟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实现多家机构功能整合。教师发展中心具有教研和培训双重职能,负责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教法培训、学科基本功训练、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等任务,负责教育科研方法培训、教育科研专题培训等。
二、打造一支“干得好 用得上”的本土教师培训团队
沙洋县出台了《沙洋县培训团队管理办法》,其目的是要通过2-5年的项目试点,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成长一批引领型沙洋名师,锻造一支干得好、用得上的本土教师培训团队(县级培训师)。
县级培训师的职责和义务:
一是基于《标准》,结合高端培训,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改编、开发干部、教师培训课程。
二是带头完成“国培计划”网络研修;带领研修组按“三备两磨”的模式开展研磨课活动。
三是承担送教下乡培训的示范课、研究课、听评课等工作任务。
四是积极创建“名师工作坊”。
完善培训师激励机制,给予培训师权利和待遇:
一是优先入选沙洋名优教师专家库,颁发“沙洋县教育培训师”证书。
二是每周计入2课时工作量,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三是根据自己拟定的研究课题,相对自由选择国内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培训学习,每年可订阅1000元以内的专业书籍;优先配备笔记本电脑。
四是在县域内的干部、教师培训中,参与授课、讲座,按专业技术职称享受劳务补贴。
五是优先申报、创建省、市、县名师工作坊,并按要求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
六是评先晋级优先推荐;每年学分登记,直接计入优秀等级。
三、构建一套“好吃有营养”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过程,是教研、科研和培训相融互生的过程。在研训一体模式下,沙洋县培训课程的内容包含达标类、专题研修类、拓展类和高端类。这样的课程格局适合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将问题导向与知识导向有机粘合。
一方面聚拢多方资源,引进“资深大咖”,吸纳“草根达人”,丰富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贴近一线需求,改变培训形式,引导“深度学习”。比如,沙洋县管理类培训课程体系有中小学校园长培训课程、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课程、中小学教育干部培训课程;培训师类培训课程体系有中小学课程标准培训课程、中小学信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课程、师德培训体系。开发这些培训课程体系的原则、方法与途径,大致从以下几个维度去探索:
三个基于:基于《课程标准》,基于《教师专业标准》,基于“聚焦教学问题”。
三个方向: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
三个策略:小、实、新。小——小课题大学问,开口小巧,问题细微,研究周期短。如,如何解决小学生读英语的障碍问题等。实——直接来源于“自己”,来自于“问题”。如小学生的语文课文朗读“常规”如何构建?新——与时代同行,与生活勾连。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入”环节中如何融合信息技术等。
四、设计一张“常态化、易操作”的教师培训线路图
(一)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共生
网络的优势在于拥有无限的信息资源,还不受时空限制,为教师研修与反思提供了充分条件。群体之间相互探讨,不同思想,大胆评说,共同成长。网络与实践相结合,落实有效的校本研训。在网上学习,通过互相学习观摩和观念碰撞,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学员之间的探究性学习,同时,这种集体学习的方法,能促进在职教师之间友好交往和学术交流。我们将“网下”与“网上”粘合,远程学习与校本实践“双轨”并进。“网下”实践、反思,自主学习,行为跟进;“网上”交流、讨论,分享经验、同伴互助。
(二)校本研修与送教下乡共进
校本研修的起点是教学问题,其目标指向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送教下乡培训,正是有效解决一线教师教学问题“最解渴”的方式之一。我们正在有序实施《沙洋县送教下乡项目三年工作规划》,分步指导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本研修,让“四个步骤”(诊断+送教、研课+磨课、巩固+展示、总结+推广)成为送教下乡培训的常态模式。分内容、形式的不同送教下乡,初步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学科“五送”(技术、课程、资源、师资、服务)资源库,形成“六位一体”(线上线下互补、纵向横向互动、区域内外结合)的网络培训课程体系,建立完善乡村教师发展服务支撑保障。
(三)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并重
集中培训是国培计划2015区域整体试点项目重点。包括置换研修、网络研修(提升工程)、送教下乡等子项目。沙洋县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通过专家讲座、名师引领、问题研究、实践反思等系列活动,使培训教师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县教育局每年组织有针对性的、切合教师实际的集中培训,如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紧缺学科教师培训等。分散培训主要是岗位练兵和自学提升。
(四)成果展示和跟踪反馈互通
培训后,采取多种方式展示教学改进和研修变化。让每位参训教师撰写一篇教案或者学案,通过网络进行自评、互评和教研组点评;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微课、PPT、教具学具等教学竞赛;分享教育思想、教学行为、教学反思、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收获体会。组织县级专家进行点评分析,总结经验,指明改进方向。
(五)总结提升和推广应用互联
对培训过程进行系统总结,提炼成果,反思问题,明确方向,制定计划。县教育局对各个培训团队课程及培训后的生成性成果(学员优质课汇报,专家现场鉴定点评等)进行加工,形成本土化培训课程体系,支持学校校本培训和乡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五、搭建一个科学的、公正的培训工作评价平台
建立培训评价体系很重要。通过评价推动校本培训,通过评价加快教师自主学习。通过评价(如授予校本研修示范校、校本研修进先进工作者)促进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推进。县局把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范畴,将每位教师的培训内容、学时、成绩计入继续教育证书,并对教师培训进行量化评价。借助问卷调查、送教下乡、线下跟踪、意见反馈等路径,系统评价培训的成效,并且把教师培训的学分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绩效考核、职务晋升、资格再认证、骨干教师推选和考核奖励等的必要条件。
六、完善一个长效的、专项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没有经费作为保障,教师的在职培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沙洋县在2014年就通过局长办公会纪要的形式,要求各学校将办公经费的5%用于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要政策、要资金。沙洋县人民政府决定,从2015年起每年向县教育局拨款100万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专项经费。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的到位,实属不易,表明县政府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的重视。
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题是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部袁仁贵部长强调要提升办学要素水平,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基层教师培训应深入贯彻这一理念。
加强教师培训,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师培训工作,任重道远,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培训休息期间的小游戏 篇4
一、游戏介绍: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间隔稍松一些,首先进行一个皮球的传递,皮球传递是通过抛球来进行,不可以太近,最好是传给对面的人。要求是皮球只能传给没有接过球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同时接两次皮球。球落地或着有人接到两次,则游戏失败,重新开始。等到大家熟悉规则之后,加大游戏难度。
二、活动目的:消除大脑疲劳,增进身心的健康。
三、活动重点:提高交往能力,增进友谊和情感。
四、活动准备:6个小皮球、户外空地
五、适用时间:中途休息(时间20分钟左右)
六、活动过程:
1、创造情景,引出活动。
主持人:“大家注意一下啊,今天是大家聚到一起的第一天,彼此都不是特别熟悉,接下来的几天呢,大家都会生活在一起,我们将组成一个团队,大家要相互帮助,友好互处,这样我们离下一个行程开始还有一会时间,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增进一下大家的友谊和情感。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游戏,名字叫做抛球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圈,进行抛球,考验大家的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集中注意力,消除大脑疲劳。”
2、规则演示,现场解说。
主持人:“我现在跟大家说一下游戏规则,请大家认真听我讲述。”规则: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间隔稍松一些,首先进行一个皮球的传递,皮球传递是通过抛球来进行,不可以太近,最好是传给对面的人。要求是皮球只能传给没有接过球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同时接两次皮球。球落地或者有人接到两次,则游戏失败,重新开始。等到大家熟悉规则之后,加大游戏难度,告诉大家抛球只能抛给上一回合抛过的人,同时用2个球、3个球,三个球连续的在圆圈中传递。记下时间。继续加大难度,可以再加一个球,一共4个球,同时,在这4个球中,可以将一个球按照与其它3个球相反的顺序逆抛。记下时间。(能力:理解能力)
3、进行分组,游戏开始。主持人:“大家都听明白了吧,那我们现在进行游戏准备,请大家围成一个圈,彼此之间间隔稍微松一些,大家可以活动一下,离太近的调整一下距离,好了我们的游戏现在开始,先来简单的传一个球,每传一圈我们将增加一个球,并且改变传递的方式来加大难度,并记下所用时间。(主持人语言穿插,活跃气氛)“大家要集中注意力,迅速反应,判断球的传递方向”(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 品质:乐观、认真、负责、坚韧)
4、游戏结束,余韵不绝。
主持人:“好,不错啊,一共传递了四个球,掌声鼓励一下,我看大家情绪都比较高啊,但是由于时间问题我们的游戏只能进行这,这样大家平复一下心情,思考一下从这个游戏中你们得到了什么心得体会,你哪些方面得到了收获,能力有了怎样的提高,有了什么新的理解,都可以自由发言,相互进行讨论,跟大家一起分享。”(能力:表现能力 品质:乐观、分享)
七、活动总结。
1、消除大脑疲劳,增进身心的健康。
2、提高交往能力,增进友谊和情感。
【培训休息期间的小游戏】推荐阅读:
军训休息互动游戏方案08-27
休息的句子发朋友圈07-07
脚丫的休息日大班教案05-10
休息最美的读后感800字09-25
今天我休息10-02
学习和休息10-22
卧铺客车休息制度06-06
课间文明休息1106-15
周六休息无工资通知05-16
开学第一次休息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