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爱的正确表达

2024-06-12

论师爱的正确表达(共7篇)

论师爱的正确表达 篇1

论师爱

【摘要】天地君亲师。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都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过,教师要想真正做好向学生传道、向学生授业、为学生解惑,首先必须修炼好自身。正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教师也一样,首先得修身,修出作为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再得修心,修出一颗爱生的心,最终淬炼成师爱。

【关键词】师爱 修身 修心

一、引言

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帮助他们撑起前进的风帆。当学生遇到困惑与迷茫的时候,为他们指点迷津。当学生取得成绩而骄傲的时候,及时点拨让他们清醒。这就是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而捧着的那颗心,名叫师爱。她吞吐着遥远的过去,呼吸着灿烂的未来;她在修身和爱生这神圣的洗礼中升腾呼啸,发出万丈光芒,照耀天下桃李与芬芳。

二、师爱的内涵

什么是师爱?

卢安克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听着那不是很娴熟却带着真诚与爱心的话语,看着他为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不辞辛苦的劳动,感受着他与孩子一起玩耍时脸上淡淡的微笑,我知道他是幸福的。我也明白了师爱到底是什么。

师爱,那是一种穿越国界的大爱,超越语言的博爱,完整的全爱,是撒播在每一个生命的真爱。

首先,她不是“私己的爱”。

师爱超越了私己的范畴,它是一种“大爱”。就像卢安克,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用他的爱感染了村子里的每一个人,让他们放心的觉得孩子交给他没问题。他没有留在德国,没有在双亲身前侍奉,甚至他在中国一部分的吃穿用度都来自父母,他把亲子之爱放在了第二位,把他的身心都放在那群可爱的学生身上。

可以说,师爱凌驾于一切之上,乃至于性命。所以,教师在地震时用身体保护了自己的学生。所以,师爱可以说是一种“神圣的爱”。

其次,她不是“偏袒的爱”。

“偏袒的爱”无需刻意努力,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其私己的爱,而大凡私己的爱都是偏袒的爱。譬如,你深爱你的父母,你就很难再去同等程度地爱别人的父母。

而师爱抵御着“偏袒”的侵蚀,它是一种“博爱”,即爱每一个学生。正如卢安克,他对每一个孩子都是爱心满满,他不会因为某个学生家里穷就不理她,相反,他时不时的到那个孩子家中帮助她,爱护她。

而我也从中懂得了所有学生都是民族的未来,都是家庭的希望,都是独特的存在。教师没有任何理由爱一部分学生,不爱另一部分学生。偏袒的爱很容易导致未能享受到师爱的学生产生自卑、对得到师爱的学生产生妒忌、对教师产生怨恨。爱本应有助于温暖、有助于团结、有助于平和,但偏袒的爱却成了产生冷酷、催生分裂、滋生怨恨的一种根源,并由于不平等而变得不道德。

于是,偏袒便成了师爱之大忌,平等便成为师爱之准则。于是,师爱也就与学生的性别、成绩、个性、爱好、长相及家庭背景等等都毫无干系。

再次,她不是“失衡的爱”。

世间的一切都讲究平衡,失了平衡就失了所有。譬如,阴阳要平衡,所以女娲造了男人和女人,所以世上有白天和晚上,有太阳的炙热又有月亮的柔和,所以有毒药必定就有解药。

而师爱更是如此。失衡的爱,一种是因爱之心切而忽视严格要求,结果变成宠爱、溺爱;或者过于苛求,结果变成扭曲的爱、畸形的爱。另一种是爱的情感与行为只指向爱的对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而不是其所有方面、整个人。譬如,家长只关心孩子的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或只在乎孩子的身体健康,或只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

师爱必须摆脱“失衡”的状态,它是一种“全爱”,即全面、整体的爱。一方面,真正的师爱是对学生既有关心,也有要求;既有援助,也有督促;既有保护,也有鞭策。另一方面,师爱指向的是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包括学生的健康与强壮、活泼与开朗、勇敢与坚强、创新与想象、朴实与善良等,是由所有这一切构成的学生的整个人。

所以,教师应当做到慈母与严父的结合,应当全面关注学生,帮助学生整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正如卢安克用一个自己编写的话剧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活的了道德上的成长。

最后,她不是“有偿的爱”。

师爱鄙夷“有偿”的企图,它是一种“真爱”。爱就爱了,不图什么回报。它没有算计的成分,没有交换的色彩。如果说师爱也有某种目的性的话,这个目的也只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而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了,受益的是学生与社会,因为学生的身心发生了积极变化,因为社会的未来有了希望。

所以,卢安克在村子里教学时,决不收取费用。他的生活费用来源于自己为别人翻译得到的报酬及父母的资助。这与现在老师在课外开补习班赚外快大相径庭。教书诀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是一种教书育人时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而这样的师爱,既是教师的德性,也是学生的福音。

三、师爱的实现

正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教师也一样,修炼出自身的师爱,然后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

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第一,教师应修身。

这里的修身不只是修好自己的身体,修好自身的知识文化基础,更是修好一颗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知与热爱。

作为一名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必须爱岗敬业,树立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要热爱教师职业,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并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在工作中时时感到苦中有乐,时时有一种幸福感。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认识越深刻,把一切献给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厚,这是师爱的思想基础。

第二,教师应修心。心,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左右人的好坏。修出一颗好心,对教师至关重要。首先,关爱学生。

学生在一天天长大,理解能力、辨别能力逐步形成。成长有成长的烦恼,为学习,为生活,为朋友,为家庭,甚至为一件小物品、某人一句话等等,学生都会出现困惑,甚至困扰。教师年长于学生,有着比学生更多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有着更强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多留心,多观察,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困扰,指导他们如何学会学习、学会休息、学会自强自立、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次,宽容学生。

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学生犯了错,老师要怀有宽容的心。该批评时就善意批评,该规劝的好言相劝,该谅解的就诚心谅解。慈祥的面孔,温柔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理,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因此,教师,应以宽容、博大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人格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照亮学生的心灵。

当然,宽容不是一种无原则的纵容,不是漠视学生的缺点和过失,宽容是要求我们将心比心去包容、去化解、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

最后,尊重理解学生。

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他们也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肯定和赞许。当教师放下架子,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理解他们的思想,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获得发展的主动权,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描绘他们的未来。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应用心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事业把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桃李芬芳。

四、小结

师爱,是一份没有血缘的爱,唱响中华大地,是一份没有修饰的爱,染绿大地群山。师爱之重,无以为比。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只有让学生沐浴着爱的雨露,得到健康成长,他才能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最后愿天下的教师及作为准教师的我们,能够修炼好自己的身和心,怀着师爱,手持一支粉笔,心藏万千沟壑,无论四季晴雨,立于三尺讲台,诠释出桃李满天下。

【相关文献】

1.《师德读本》·傅维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229-232页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杨生勤·《宁夏教育》·2011,(2)3.《师爱的传达》·周小兰·《小学教学研究》·2007,(5)

4.《关于师爱的探讨》·黄日强·《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4(2)

论师爱的正确表达 篇2

一、热爱学生, 信任学生

所谓师爱, 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即“师魂”, 是师德的核心;师爱应像慈母, 像阳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体现在教育事业中,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被爱护和诚挚所感动时, 就会把自己心里的“秘密”吐给他信任的老师, 听从老师的教导, 改正自己的错误。反之, 对学生冷漠、讽刺、挖苦、谩骂必然导致师生对立, 从而走向教育的失败。

热爱学生就应信任学生, 相信学生有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具有能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主动性。如:为了提高学生班级管理能力, 实行班干部责任制, 即把班干部的分管工作具体落实到人, 每天早读前, 由班干部督促学生读书、背书或检查作业等。放学后, 再由分管小干部带领学生打扫清洁、检查卫生。当然, 自主管理不是放任自流, 老师也应及时督察、指导。通过实行班干部工作责任制, 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形成了良好的班集体风范, 班级竞争意识也随之提高。有些自制能力差的学生也体会到班干部管理的难处, 使学生与“干部”之间加强理解, 减少了对立, 增强了学生与学生,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

二、了解学生, 关心学生

作为班主任, 对全班学生尽可能做到全面地了解。如: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等。老师对全班学生, 关心了解得越深, 班级管理才能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这样更切合学生实际, 师生之间的感情才能融洽, 彼此默契, 形成合力。

师爱必须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 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 努力成为学生的恩师、朋友和知己。如:学生犯了错误, 老师不是“恨”, 而是“痛心”, 痛惜他不该犯这样的错误;学生取得进步, 老师应像父母那样高兴;学生生病了, 老师要像父母那样关心疼爱他 (她) , 帮他 (她) 寻医就诊。记得有一次, 我正在上语文课, 班里的符玉婷同学突然呕吐, 叫肚子痛, 霎时, 豆大的汗珠便从头上掉下来。这时, 我快速布置学生自习, 叫上班长, 火速把她送到福山卫生院, 经医生检查, 打针、服药后, 她才慢慢地好了起来。当她好起来的第一句话是:“老师, 你是我的恩师, 谢谢老师!”这简短的话语, 使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不正是出于师生之间的情, 师生之间的爱吗?

三、严格要求, 宽容学生

在了解关心、热爱信任学生的同时, 老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 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有创新能力和勇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一个好的班主任对学生应该是严出于爱, 爱寓于严。只有爱中有严, 严中有度, 才能凝聚班集体力量, 高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所谓宽容, 绝不是指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和放纵, 而是对学生实施教育过程的一种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老师对学生采取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方法, 做到严而有度, 宽而有节。如:我班有个号称“黄老大”的学生, 常常无风起浪, 无理闹事。有一次, 他不仅欺负同学还谩骂另一女生, 我没有当着学生的面批评他, 而是找他单独谈心, 我送给他一首小诗:“土地宽容了种子, 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湖, 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 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 拥有了未来;无理欺负了别人, 实质侮辱了自己。”一个星期后, 他主动走来找我, 既惭愧又抱歉地对我说:“老师, 我的所作所为, 给你丢脸了, 我现在向您保证, 一定要改。”我说:“好, 我终于等到了你说的这句话了。”果然, 在以后的日子里, 他再也没有犯过。可见, 只要老师真正关心、爱护学生, 孩子们一定会理解教师的宽容。

四、以身作则, 以“爱”感化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这样比喻:“教师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 外面有无数双精细、审视的孩子的眼睛盯着你。”可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要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楷模。这就要求教师在言传的同时更注重“身”教,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如:当学生在教室里乱扔废纸、杂物时, 我轻轻地走过去捡起来, 丢进垃圾桶里, 课桌歪了, 我把它排整齐;桌椅坏了, 拿来工具、铁钉把它修理好。在我的“身”教影响下, 学生们也跟着干起来, “无声”胜于“有声”, 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效果立竿见影。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每一片树叶吧, 哪怕是有斑点的树叶。”、“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学生的进步, 要靠班主任诚挚的爱、宽容的胸怀和友善的态度。老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 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因为爱是转变学生思想的基础, 爱是理智和感情的统一, 爱能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去关心学生, 参与学生的各类活动, 倾听他们的肺腑之言, 从而达到师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 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同时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能使学生爆发出对集体的关心, 对同学和老师的爱, 这就是师爱的魅力所在。

论师爱的本质及其实现 篇3

关 键 词:师生关系;师德;师爱;专业伦理;需要;关系;回应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1-0008-04

通常,“师爱”被视为教师从教的首要条件,“一个不爱孩子的人,就别当老师”,这样的言论常常出自一些名师和管理者口中。因此,有学者指出,师爱是理论逻辑,亦是实践常识[1]。那么,理论逻辑的起点是什么?实践常识的关键在何处?本文试从师爱的本质、过程和形式对这一理论概念与实践命题展开进一步澄清。

一、师爱的本质:个人道德还是专业伦理?

长久以来,教师的无私奉献被视为“师爱”的集中体现,“老师,您就像我妈妈一样”被当作对教师的最高赞美。然而,师爱真的是一种奉献式的个体德性,师生关系真的应该是一种亲子关系吗?

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教师专业伦理逐渐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教师行为开始经受专业性的审察。师爱也不例外。在专业生活与专业发展眼光的审视下,基于个体道德的师爱具有如下不足:首先,被视作个体道德的师爱在操作上具有较强的个人化色彩。既然是个体性的道德,师爱的程度与范围就完全是由教师个人决定的,很容易被“泛化”或“窄化”。所谓“泛化”,是因为这种师爱没有标准,那些情感充沛、疼爱学生的老师就会在与学生交往的一切情境中给予爱,给学生布下爱的天罗地网,以爱之名对学生实施“全时空的看管”。所谓“窄化”,即有些教师只关注“自己的孩子”——那些与自己有关的学生。而对于不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就认为没有相应的教育责任。甚至认为,教得多就应该爱得多;教得少,就应该爱得少。“别人家的孩子自有别人管”,成为了许多班主任老师的内心独白。其次,作为个人道德的师爱在评价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有些人(尤其是家长)会以很高的标准来要求师爱,认为既然教师在学校中履行的是“替代性父母”的角色,就应该像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另一些人(往往来自教师群体内部)则认为,师爱可能要根据个人性格来确定,有些老师比较内敛含蓄,就不应该以师爱的要求来评定他。

事实上,不仅因为作为个体德性的师爱在教师实践中具有任意性,在教师评价中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因为教师本身就是一个专业身份,以私德要求公共身份本身就是不恰当的。因此,我们应该确定:师爱是一种专业伦理。作为专业伦理,师爱应该是每一名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的专业生活需要有专业道德上的基本要求予以保证,以确保教师能够在伦理上达到起码的标准”[2]。在这种意义上认识师爱就意味着,如果一名教师不具备师爱就不能够称其为一名合格教师。这就取消了性格和教育分工等借口的合法性——性格内向的老师和不是班主任的其他教师都应该履行师爱的责任。此外,专业伦理要求师爱具有专业性,即不再是一般的爱,也不等同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师爱是一种“教育爱”,是基于教育,在教育范围之内的爱。这一方面解除了外界对师爱无限性的道德绑架,另一方面又对师爱在能力和水平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自此,师爱不再是教师源自本心的情感发挥,而是一种基于教育理想的专业努力,师爱不再是一种个人艺术,而是在过程和方法上的专业共识。

二、师爱的过程:操心就是爱?

一些教师抱怨:我们为这帮孩子真是操碎了心,可现在的孩子却不知道感恩。甚至调查也“证实”了这种情况:一次全国中小学师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自己做到了关怀和理解学生,但只有四成学生表示教师经常关心他们。[3]那么,这究竟是现在的学生“自私”“没良心”,还是教师的“操心”出现了问题?既然我们已经承认师爱是一种教师的专业伦理,那么“操心”自然是需要专业性的。所谓“操心”,即教师为学生动了情,费了心,但因什么动情,费了什么心,才是师爱过程的关键:师爱是一个识别学生需要并回应学生需要的过程。

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强调被关怀者需要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应该是接受性的(敞开自己的心灵,拥抱被关怀者的情感)而非投射性的(将自己的情感投射于被关怀者)。例如,当学生打架,教师如果出于师爱而进行教育,就不应该首先将学生的行为视作不可理喻的错误,而应该思考学生为何这样做。至于自己如何表达关心,教师的思路应该是“那个学生平时是如何思维、行动的,我怎样说才能够让他明白我的关心”,而不是“我要是学生的话,哪种方式更利于接受”。看上去,后者也是一种换位思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尝试,但其实质是乔装的“教师中心”,它思考的起点是关怀者本身,行动的假设是“学生跟自己想的一样”。因此,即使关怀者所期待实现的目标与被关怀者有关——“为了他好”,但其所产生的情感仍然出自关怀者,这在现实中未必与被关怀者相同——“并不一定是他心目中的好”。这就容易导致“操心”而不“领情”的尴尬局面。因此,诺丁斯提出了“同情”(sympathy)这一概念,用以理解这种接受性的关注。Sympathy一词,也用以表示物理学中的“共振”。由此,我们可以将这种接受性的关注理解为:被关怀者的心弦发出声响,而关怀者的心弦也随之振动。也就是说,关怀是基于双方共同感受到的某种情感而发生的行为。这就意味着,教师不是基于自己的揣测,甚至教育的惯性去关心学生,而是切实地根据特定学生的特殊心理展开关怀。无论学生的思维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无条件地接受,并以此作为教育行为的情感起点,流淌出自然而然的关心。也就是说,理解学生的需要成为了师爱的关键。如何判断学生的需要,并不是此处讨论的重点。但提出理解学生的重要性,仍是十分必要的,这避免了教师“想当然”的师爱、“爱过头”的关心。学生何时产生需要是师爱发生的时机,学生具有何种真正需要是师爱最正当的内容。

师爱过程的第二个要点在于,要将师爱视作一个完整的关怀过程。“操心”往往强调动机和行为,但是作为过程的关怀,不仅包括关怀者的动机和行为,还包括发生于关怀行为之前的“建立关系”和发生在关怀行为之后的“查收回应”。建立关怀关系是师爱的前提。“关系”是理解关怀伦理的重点。“关系”意味着关怀发生于关怀者和被关怀者的连接与接触之中。因此,我们在进行关怀之前,必须考虑双方是否“在场”。此种“在场”,并非物理空间意义上的,而是主体性意义上的。简单而言,“师生关系”并非教师立于三尺讲台之上,学生位于教室之中,就自然建立了。物理空间的“共在”并不等于“关系”的成立。唯有双方的主体性皆在关系中被承认,关系才真实地存在于彼此之间。在师爱命题中,学生主体性的缺位是“关系”未建立的常见表现。例如,在不由分说地数落迟到的学生后,即使教师还有进一步的教育行为(“关怀”行为),学生也很难接受。因为他们之间并未建立关怀伦理所谓的“关系”。在这一事件中,学生的主体性已经完全让位于教师的权威,在其主体性缺席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不能够作为一个主体来接受关心。因此,教师在关爱学生的时候,不可操之过急,“关系”为“关怀”营造了一个“场”,如果教师不能够通过建立关系将学生邀请进来,“操心”只能变成自说自话,白忙一场。

如果说“建立关系”是委婉地指出被关怀者的重要性,那么“查收回应”就直接地指明被关怀者的地位和作用。在关怀伦理中,关怀并不止步于关怀者的付出,而是由被关怀者的回馈作为一次关怀的节点。回应,是被关怀者向关怀者输送的关于其关怀行为的基本信息:需要是否被正确识别、关怀的手段是否适宜、是否期待持续关怀等。教师“操心”的一个误区就在于:往往陶醉于自己的全心付出,却不重视学生给予的反馈。或者说,他们只是在现象层面辨认学生的反应是积极还是消极,而没有透过现象去思考学生为何会给予这样的回应,并以此来指导自己下一步的关怀行为。

综上观之,作为完整过程的师爱,具有两个特性。首先是双向性,我们曾一直认为师爱就是教师流向学生的情感能量,但却忽视了学生对于这种关怀的确认。师爱虽然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行为,但其过程实质是一场互动。师生双方在这场互动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和意义,并同样不可或缺。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关怀者是动机的发起者,动作的履行者,但被关怀者决定了动作的方向,也决定着行为的评价。在关怀伦理中,未经被关怀者承认的行为,甚至不能够被称之为关怀。其次是连续性,正因为过程中包含了被关怀者回应,关怀才能够成为一种持续完善的过程。教师不断通过学生的回应调整自己的关怀行为,也不断通过学生的积极回应来获取进一步关怀的热情。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察觉学生的回应,一方面可能导致低效的关怀,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短暂的关怀——没有得到学生肯定的师爱,犹如没有继续加柴的火焰,终将熄灭。然而,由于师爱是一种教师伦理,不应该被“燃烧殆尽”,所以查收回应不仅是一种关怀技巧,还更是教师的专业责任。

三、师爱的形式:严厉还是温柔?

即使认识到师爱是一个建立关系、识别需要、查收回应的行动过程,但很多老师还是困惑于具体的行为方式。究竟怎样做才是具体的关怀手段?一些男教师更是声称:我们不像女老师,没有那么丰富的感情,也不善于表达。笔者试以自己调研时的两则见闻为例,展开师爱形式的探讨。

案例一(摘自笔者对某生物教师的访谈记录):夏天来了,学生下午第一节课很容易犯困。但我基本不会批评或惩罚犯困的孩子。我会事先跟孩子说,现在天气热了,不仅你困,老师也困。但为什么老师上课时精神这么饱满?那定因为我一直站着。所以如果你真困得坚持不住了,可以主动站起来,我不会罚你的。然后我问孩子们同不同意这种方式。有孩子问,老师,到时候我可不可以洗把脸?我说,可以,只要你把课听好了。所以,现在的生物课上总是有一两个主动站起来的学生,等不困了又自己坐下去。大家开始看着奇怪,后来也就见怪不怪了。

案例二(摘自笔者调研时的观察笔记):孙老师首先示范了一遍,但女孩似乎还是不敢尝试,仍然安静地站着。老师没有露出责怪的神色,反而抓着女孩的手,带着她打(拍子)。估计是感到女孩已经不再胆怯,老师放手了。但女孩还是有些慌张,打错了。坐她旁边的男孩幸灾乐祸地叫道:打错了,打错了!孙老师望向他,轻声但严肃地说:你给我闭嘴!大概有一秒钟的停顿,再对男孩柔声道:听她打。说完,又温柔地看向女孩。

在这两个案例中,教师都是以一种“严厉”的方式实现了关怀。在案例一中,不同于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就指责甚至惩罚上课睡觉学生的老师,这名老师提出的“上课站起来听”的要求不仅是建立在承认学生生理需要的基础之上,而且是以与学生商榷的形式确定的,因而得到了学生的回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案例二中,老师的指责虽然严肃,但是她同时考虑了两名学生的需要,对于女孩来说,教师要满足她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对于男孩来说,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和在课程中实现学习目的都是其本质需要;教师批评他正是在回应这两种学生尚未意识到的本质需要。

由此可见,师爱的形式是不拘泥于温柔还是严厉的,其关键在于是否回应了学生的需要。事实上,公正和关怀皆是学生的需要。在一次对北京市石景山区四所中学的调查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分别是关怀(82.9%的学生认为老师是能够体谅和尊重学生的关怀者)与公正(52.2%的学生认为好老师是赏罚分明的公正者)[4]。可见,在学生心目中,公正本身就是一种关怀——它回应了学生对于被公正对待的需要。这就意味着,一味宠溺放纵学生的老师,虽然笑脸盈盈,但未必是学生心目中的关怀者。师爱未必以一种愉快的形式表达,轻松还是严肃完全依据情况而定。也就是说,师爱永远是具体的,因为关怀发生的情境是具体的。特殊的情境,意味着处于情境之中的被关怀者的需要是特殊的,同时也意味着处于情境中的关怀者的状态也是特殊的。因而,师爱没有“百试百灵”的实践策略,每一次关怀都是依照关怀者的性情与思考、需要与处境量身定制的。只要教师真正聆听学生的心声,接收了需要的讯号后再给予相应的行动,关怀便能恰到好处。

除了具体性,这两个案例还展现了师爱形式的另一特征:师爱未必总以显性的方式表达,它常常以一种隐性的方式传递。正如前文所言,师爱的专业性意味着师爱是有范围的,它常常表现为在专业性的场域施爱,在课堂等教育教学现场,教师行为的中心是“教育”,因此不会将“爱”挂在嘴边,但真正将“爱”放在心里的教师就会像个案中的教师一样,不露痕迹地播撒爱。在教育场域过多地花费时间在非教育性的爱(往往是显性的)上,如照顾起居饮食,则有可能会减少教师回应学生接受教育需要的时间,最终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吴康宁.师爱不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1-1-25.

[2]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2005(1).

[3]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师爱的力量 篇4

--------班主任教育叙事

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

符玉苹

师爱的力量

教育是爱的事业,在教育教学中,师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神奇的。师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一种无私纯洁的爱,是一种高尚永恒的爱。它可以使犯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他能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也能打开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门。

至今,我已经连续做了八年的班主任工作,八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深深地懂得:一名成功的班主任,要用爱的钥匙,来开启学生紧闭的门扉;用爱的梨铧,来耕耘他们荒芜的心田。

【师爱是烛光,能点燃“特殊”孩子的心 】

作为一个班主任,谁都不愿意要留级的,调皮捣蛋的。上一届初三开学时,学校转来一个名叫李林的男同学,家长很诚实地说了孩子的情况。他是从初四下来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经常逃课,与校外学生打架,抽烟,老师也经常找家长,办法想了很多,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家长几乎是在恳求学校救救孩子,给他一个机会,还主动要写保证书,保证不打架,否则就领走。其他的班主任都不愿收留,最后我伸出手“拥抱”了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为李林准备齐了教材,并告诉他有问题找老师,我的班学习气氛很浓,学生成绩也很好,李林有很多学科跟不上,我亲自辅导,并组织学生分组来帮助李林。有时李林的老毛病犯了,他会旷课。第二天,我领着李林来到班级,先没有批评,而是对全体学生说:“李林生病了,现在还没好,但他怕耽误功课,就急着来上课,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而且也应该帮助他”。同学们给他热烈的掌声,李林眼里的泪水刷地涌了出来,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到自己哭了,便立即低下了头。课下李林主动找我说:“老师,我以为你不会管我这样一个差生,也会像以前的老师一样看不起我,但我错了,你这样给我面子,这样帮我,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我赶紧说到;“孩子,聪明的人,不在于他犯不犯错误,而在于犯错误之后,他能不能决心改正。我相信你一定会走好以后的路,我们共同努力吧”。

就这样这颗冰冷的心,在我的感化下融化了,并重新燃起火焰。在以后的两年学习生活中,李林找回自信。这个两年前连父母都视为不可救药的学生,在集体给与的爱中成长起来,他考上了大庆四中。他在毕业留言中写到,“符老师,遇到你这样的恩师是我一生的福,你的话我会受益终生,我会珍惜,我会永远记住你对我的爱。” 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在大连上大学了。每当想起他,我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王立是我刚送走的这个毕业班的一个孩子,同学们都叫他“大哥”。这个孩子上学晚,相对来说年龄比较大,再加上智力有点问题。父母亲送来时,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给我添麻烦了。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担忧,怕孩子受歧视。其实这个孩子很听话,也愿意干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尽管我再三叮嘱大家,但还是有一些事情发生了。有一些学生叫他傻子,取笑他,藏他的文具盒。可怜的孩子找我诉苦,看着眼前的孩子,我应该保护他,不应该让他的妈妈

再伤心。我先安慰孩子,告诉他,他很优秀,有很多优点值得大家学习。然后我很严肃的开了班会,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对待我们的同学,最起码的要做到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你自己。假如他是你的兄弟姐妹,你的感受会如何呢?在班会上,大家都发了言,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关怀他,决不能有一丝的伤害。有几个孩子红了脸,低下头。这种事不是一次班会就能解决的,平日里,我时刻向同学们灌输团结友爱的思想。慢慢的情况就好转了,他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刚开始的大哥还有一些贬义,后来他真的成了同学们的大哥。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加上他自己的努力,最后他考取了二十三中。在这个集体里,王立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成长和进步,结果连他的父母都没有想到。在关爱这个孩子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也都懂事了,更成熟了。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师爱的智慧 篇5

聆听《师爱的智慧》这门课,我感触颇深。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课程中的三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爱是理性的爱——透视师爱与理想、师爱与学生、师爱与师德修养的关系。师爱是无私的爱——理解师爱与母爱、师爱是责任、师爱与奉献的内涵。师爱是智慧的爱——揭示师爱与规律、师爱与艺术的内在规定性。

教育是一个温馨而又充满诗意的过程,是一个用爱来诠释生命成长的过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很光荣,因为这个职业让我受到了很多的尊重和认可。为什么我们受到如此的礼遇?我觉得这是一种爱的回馈,只要我们付出了爱,就自然的得到了回报。回报自然不是重要的,我们要的是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充满知识和前进的力量.师爱是教师的能力体现,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关爱尊重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我们那样的辛苦那样的劳累那样的甘于清贫那样的不计名利,而学生们面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却似乎总是无动于衷。其实,这一切的尴尬都只因我们对学生的爱过于武断、包办与专制。师爱是理性的爱。我们都知道,教育从爱心开始。但是,教育需要教师什么样的爱呢?对学生,爱是立场,爱的智慧则是境界。爱的无私是基础,爱的智慧则是升华。

赞科夫说:“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这就是教师的不同于父母之爱的理性之爱。因此,我们说,教育不仅仅需要的是爱,更需要的是理性之爱。

师爱是无私的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教师最好的形容。既然做了教师就要热爱这个行业,并愿意为教师这个职业奉献终身。我们只有“想”做好,才“能”做好。没有对职业的爱,就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爱。母爱般的引导,全力付出,不图回报,全心全意,是每个孩子迫切的需要。在我们班里一些经常发生的小事令人深思。放学了,孩子的家长种种原因迟到没来接孩子,我每次都把孩子叫在身边,放下课堂上的严肃,悉心的交谈,与他们一起等。交谈的内容很广泛,有学习的,生活的,科普的.在我做这个活动半年后,班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充满教室的是友爱,团结和斗志。这都源于我付出了小爱,换来的却是一片丰收。

师爱是智慧的爱。智慧的爱需要鼓励,包容和拒绝。师爱不是一种恩赐,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教育的意义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包容。师爱不是溺爱,不是无限制的给予。有的同学经常迟到,每次都有不同的理由,但归结到一点就是晚上贪玩,白天不能按时起床。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能给予否定,拒绝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但是绝对不能“一竿子打死”,全盘否定。激

励与包容学生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我一般都是先否定迟到的行为,然后进行鼓励,例如“某某同学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在按时上课方面以后也绝对不会输给别人,大家说是不是...”,在不断的督促与鼓励下,以后不迟到了,及时的给予表扬,不但这个同学会做的很好,全班同学也会有一个良好的风气。

师爱的感悟 篇6

谢家海 双溪中学 2007-11-21

------------------

多年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教师抱怨:为学生付出那么多心血,花了那么多精力,可学生就是不领情,不仅不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反而对着干。出现这种现象,确实令教育者伤神丧气。可定下心来,我们反思一下,是否是我们的付出方式出了问题,爱护学生的方法不当,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呢?

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有灵有肉的学生。随着社会的开放、发展和进步,学生吸收的社会信息、价值观念,呈多元化方面发展,那种老师“说一不二”的教育观念已成为历史,学生更多地呈现出“棱角分明,个性张扬”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让自己的无限师爱,如春风化雨般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在与学生的长期相处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倾注如师如友般的情感,才能通畅地传达师爱。

一、心态平和,充分信任

教育学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问题学生”,就更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足够的耐心,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改正自己的缺点,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信任是心与心的直接交流,无需语言解释,学生能心领神会,并在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动力。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是师爱的一种很深刻的表现,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有效的方法。我班有位男生,因打牌、抽烟、喝酒,斗殴等严重违纪行为屡次被学校大会点名批评。他认为学校对他丧失了信心,于是大有点破罐破摔的架势了。在对他的多次教育后,他仍时改时犯,但我没有灰心,仍以一颗平和心表达我对他的信任和期待。每次交谈中,我都充分肯定他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相信他能改正缺点,成为一个优秀学生。他喜欢体育运动,运动素质也不错,我鼓励他带领班上的同学进行体育训练。得到信任的他,领悟到老师对他的爱。于是,他制订了训练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带领同学们训练,在他的带动下,我们班成为全校一流的体育强班。在学校体运会和区中学生运动会中,他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他的学习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他的那些不良习惯也逐渐改掉了,转变成了一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他的转变也带动了班风的全面好转。如果当初我抱着“孺子不可教”的心态,一棒子打死,那么就会造成教育的遗憾。从对他的教育中我领悟到,充分信任学生,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积“小胜”为“大胜”,就能达到教育爱护学生的目的,就能顺畅地传递师爱。

二、尊重人格,正面引导

学生是一群活生生的个体。生长环境不同,性格差异,构成了每一位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差异,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初中学生正是性格形成,价值观取向阶段,同时,也是心理异常脆弱阶段,他们特别重视自己的人格尊严,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这就需要教师秉持教育就是“生长”的理念,重视人的自然性、差异性,因材施教,奉献师爱,把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传递给学生。

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基本、也是最关健的一点。不注意这一点,无论你对他们的爱多么深,多么切,他们也无法理解。勿庸置疑,老师批评处罚学生,也是师爱的一种体现。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果老师动辄公开批评或训斥学生,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不但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这份师爱,反而会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有一回,我为批评一位违反学校卫生纪律的学生,在学校操场上大发雷霆,由于批评方式过火、过急,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他的自尊心,结果,这位同学当面与我顶撞了起来。相反。有一次我班的晚就寝纪律很差,严重影响本班及其他班同学的休息。这一次,我没有大声训斥,也没有集体罚站、“抽条子”,而是组织学生以就寝纪律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遵守就寝纪律的重要性,学生们讨论激烈,深刻检讨了不遵守就寝纪律的危害性。我没有批评他们一句,只是正面引导,效果却出奇地好。同学们的就寝纪律不需要我多管,他们学会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有个学生谈感受时说:“老师让我们开展讨论,进行自我批评教育,保护了我们的自尊心,我们再也不会那样了。”通过这两件事,我深刻领悟到尊重学生人格尊严,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就能顺畅地传递师爱,达到教育目的。

三、如师如友,用心感化

学生是未成年人,具有“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发展”的理念,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不要抱有“孺子不可教”的成见。而要以发展的目光,如师如友,倾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引导每一位学生。

三味书屋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历史,魏巍笔下蔡芸芝式的教育更能感化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便如父母对自己孩子的那样细心呵护,辛勤培育,既有娇宠,更有期待。把学生当朋友,通过沟通让学生学会肯定别人,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学会自我教育,自我优化。我班上的李清江同学是一个留守学生,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变得性情怪癖,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经常打驾斗殴,没心思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我没有简单地对他批评指责,而是经常和他一起交心谈心,让他换位思考,珍惜父母的汗水,珍视同学的友情。同时,假期叫他到我家小住,让我的孩子和他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听到他们欢乐的笑声,我也融入其中,与他们一起交流学习体会,畅谈人生理想。通过如父如友般的劝导,他慢慢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正确处理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期末还被学校评为了三好学生。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教学中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痛苦,排解他们的忧愁。学生就能真切感受到如父如友的师爱,就能“亲其师,信其道”。这样,老师的辛勤耕耘,无边师爱,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就会换来一颗颗感恩的心,在健康地发育成长。

师爱的智慧 作业 篇7

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

把学生当人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不是“为某一特定社会作好准备”更不是“自己晋职升迁的台阶”。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生长”的理念,教师承载“园丁”的职能。“生长” 是一种自在自发的过程,强调的是人的自然性。为此,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生长秩序,为儿童发展其固有的本性提供自由的环境;作为“园丁”的教师,则应视学生为独立的、有尊严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因材施教”,并以爱为杠杆,把人类社会生活、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人类生活,“学会做人”!

学生是未成年人,教育不要“凌节而施”,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更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因为“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发展”的理念,教师承载“先知先觉”的功能。“发展”注重学生主动性的激活和内在潜力的挖掘,强调未来愿景的可控性。知识的无限性

和人类时间尤其是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要求我们教育在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建构终身教育体制,创建学习型社会,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作为“先知先觉”的教师,则应深刻理解自身承载的社会责任,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以爱为杠杆,把知识的积累及智能的开发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

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工作便不再是“饭碗”,不再是“事业”,而是“良心工程”。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培养”的理念,教师承载“父辈”的功能。“培养”的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细心“呵护”,辛勤“养育”,全身心的投入;作为“父辈”的教师,此时的爱既有慈祥也有严厉,有娇宠更有期待,著名作家魏巍笔下的教师就是如此。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立和自理能力。“生存”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第一企 新市场营销法则 助推企业成长电子商务营销 食品餐饮营销 建筑房产营销 消费品营销 望,每一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他们首先关心的决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健康。因此,我们决不要以“学习”为借口去伤害孩子的“健康”,因为,那不是孩子和家长所要的,更不是社会所希望的。教师要以爱为杠杆,严慈相济,精心呵护,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识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生存”。

把学生当朋友,就不要处处时时“师道尊严”,不要“规训”学生,更不要“命令”。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合作”的理念,教师承载“伙伴”的功能。“合作”要求教育奉行民主管理、公平竞争。作为“合作伙伴”的教师,要通过民主协商来管理班级,要和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要让学生认识自然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理解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天理;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树立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懂得集体的生存价值,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会肯定别人、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学会正确的自我调节,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角色。教师要以爱为杠杆,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共处”。

像爱自己一样爱学生。把他人当自己,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心理学上叫“换位思考”,其妙处自不待言。把学生当自己,我们就会理解学生的“自利性”,尊重成长中的个人意愿与主观能动性。师爱的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唯有用智慧将这份爱编码,用精密的讯号,通过畅通的渠道,才能让学生用心去正确解读。没有智慧的爱会演化成一种苍白的爱,没有智慧的爱,在传递的过程中会被曲解,导致溺爱甚至错爱,智慧的爱则是深沉的爱,是博爱、大爱,教师惟有用智慧去撬动爱的杠杆,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上一篇:海洋信息化前景下一篇:对公司及团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