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认识实习报告总结

2024-09-09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总结(精选6篇)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总结 篇1

认识 实习报告

前言:2020 是特殊的一年,虽然由于疫情我们不能返校学习,但是疫情也没有阻碍我们学习的脚步。当知道我们还有实习的课程时,我们是既开兴又失望。开心的是我们可以了解实习了,失望的是不能亲自去实习场地实习,但是开心远远大于失望。终于在我们的期待中,6 月 8 号的实习动员会终于开展了。

一、实习的意义和目的

意义:实习是大学生毕业必须经历的过程,它也是我们能力的一个证明,尤其是进入大企业实习,在那里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在学校里学到的专业技能,加深对职业的了解,从而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行业。大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是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不同于学校。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一些不足和工作中的不熟悉和技术的欠缺,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经验。实习也可以增加自己找工作的竞争优势,实习也是一种工作经历和经验。当然,绝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但是实习就是你的工作经验和经历,所以实习会在找工作时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目的:大学生实习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最终完成本科教学不可或缺的阶段。生产实习是学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获得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原则,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每天的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

虽然这次的实习课程是在网上展开的,但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并没有为此而有所减少。六月八号是认识实习的第一天,早上九点半老师带领我们在腾讯课堂上开设了《认识实习》课程的动员会。在课上,听老师讲解我们《认识实习》这一课程的开设目的、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还有认识实习期间的具体安排以及

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的基本要求。下午按照老师的计划下,观看了学习通的第一个视频,简单地了解了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学使人类生活和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视频从古代一直介绍到现代,介绍了机械工艺是以古人的智慧为基础,且结合近代和现代人的智慧一步步发展而来,让我对人类的智慧敬佩不已。

1、学习通的视频内容 在 6 月 9 号的任务视频里,我了解到了钢铁生产的过程。钢铁生产首先要炼铁,而我也从视频中了解到了炼铁的主要器皿是高炉和所需原料是铁矿石、焦炭等。之后就是炼钢,把生铁中的杂质氧化出来,而且视频中也介绍了好几种炼钢方法。炼钢之后就是轧钢,视频中我也了解到几种轧钢方法了。在第二个视频中,我了解到了金属机械性能如何试验。采用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等一些试验机器来试验金属强度,且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测量、计算后测出金属硬度。

在 6 月 10 号的视频里,介绍了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这个对于我来说里面的内容不陌生了,因为里面提到的大多名词老师都在课上说过,让我觉得这个视频不难理解了。而且视频中也把一些工业上金属结晶过程的视频播放出来了,配合着精彩的讲述,让我更加觉得生动形象起来。让我明白了金属结晶的基本过程就是不断地形核与晶核不断地长大的过程。

在 6 月 11 号的视频里,视频主要介绍了金属材料中的铁碳合金。让我了解到铁碳合金的成分或温度不同,那么它的性能就不同。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组织不同。在 6 月 12 号的视频里,我了解到了钢在冷却和加热时的组织转变,而且共析碳钢奥氏体形成的过程,是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过程。当然,今天在视频里我也看到了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过程,很神奇的过程,比之前在课本上光看图然后靠着想象的感觉好太多了。视频中也介绍了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一是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即高温等温转变(珠光体型转变)和中温等温转变(贝氏体型转变)。二是马氏体转变。

2、实习企业概况 东风汽车公司是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其前身是 1969 年始建于湖北十堰的“第二汽车制造厂”,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已陆续建成了十堰(主要以中、重型商用车、零部件、汽车装备事业为主)、襄阳(以轻型商用车、乘用车为主)、武汉(以乘用车为主)、广州(以乘用车为主)四大基地,除此之外,还在上海、广西柳州、江苏盐城、四川南充、河南郑州、新疆乌鲁木齐、辽宁朝阳、浙江杭州、云南昆明等地设有分支企业。

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业务分布在十堰、襄樊、武汉、广州四大基地,形成了“立足湖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事业布局。公司总部设在“九省通衢”的武汉。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水平事业。

公司现有总资产732.5亿元,员工12.4万人。2008年销售汽车132.1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969亿元,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14.08%。在国内汽车细分市场,中重卡、SUV、中客排名第一位,轻卡、轻客排名第二位,轿车排名第三位。2008年公司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0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5位。

经过40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构建起行业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与市场营销能力,东风品牌早已家喻户晓。近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快速提升,公司也相应确立了建设“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的发展愿景,提出了“打造国内最强、国际一流的汽车制造商,创造国际居前、中国领先的盈利率,实现可持续成长,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长期创造价值”的事业梦想。如今,公司12万多员工正在为这一愿景和事业梦想而努力奋斗。展望未来,东风公司一定会在新的发展阶段,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为社会、为国家、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生产工艺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之一,它是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把较为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照规定的形式书写成工艺文件,经审批后用来指导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工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内容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工件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等。

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

1)

计算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3)选择毛坯。

4)拟订工艺路线。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确定各工序所用的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工具。

7)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8)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9)填写工艺文件。

在制订工艺规程的过程中,往往要对前面已初步确定的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经济效益。在执行工艺规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如生产条件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新材料、先进设备的应用等,都要求及时对工艺规程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实习总结和心得体会

这次实习虽然是在网上开展的,但是实习时期学习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对于我来说也是收获颇丰。我觉得除了学习通里的视频知识量很大之外,几位老师在线上开展的讲座直播课也让我受益良多。唯一让我遗憾的是不能亲自去实习场地参观和了解环境,但是老师们准备的 PPT 和视频资料也很丰富,也大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并且丰厚了我的知识储备。而且听了几位老师的线上讲座后,我觉得实习中有我需要注意的几大方面:

1、安全方面。我觉得对于我们这种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工作经验的实习生来说,保护自己生命安全是我们学习实习的重中之重,也是实习的第一步。有位老师的 PPT 中放了几张工作人员工作时受伤的照片,虽然画面也只是一闪而过,但是那血淋淋的场面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我以后实习,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对待工作绝对不马虎,衣服、头发也要合乎工作要求。因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失误,而让自己悔恨终身。随后老师也重点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还和我们说了好几个他身边的实例。我从那时就觉得,我工作时一定要按工作要求着

装和束发,而且一定不能用自由散漫的态度去工作,一定要认真地集中注意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抱着散漫的态度去工作,那么你就是对别人和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2、技术能力方面。在老师介绍东风汽车公司的汽车制造方面的知识时,我听的时候有点力不从心。我觉得老师讲的内容讲得没问题,问题应该出在我的技术知识储备不够。课下也从没有花时间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会出现听课吃力的情况。所以接下来,在课余时间里我应该好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又可以增厚自己的知识储备,为以后的实习工作打下一个好基础。

3、交流沟通方面。我认为想完成好一项工作,与人交流和沟通是避免不了的。特别是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靠自己胡乱摸索地完成工作其实是在走弯路,而且效果也不一定会好。多向自己的前辈和老师们请教,和工作的同事多多交流和探讨,真的会事半功倍。

这样的工作状态是非常高效的。我认为在学校里学习和在大公司里实习是不同的。不与人交流沟通在学校的学习上你可能会走得通,但是在工作上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就开始培养自己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以后的做好工作打下基础。

总之,这次的线上实习课程对于我来说,收获还是非常大的。虽然没能去实地实习让我感到很遗憾,但是线上老师的课程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很不错的体验。一方面我学习到了许多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知识运用,另一方面还拓宽了我的知识储备还开阔了我的眼界。这次的线上课程的展开,让我认识了实习,了解了我实习要做什么。虽然只是听听讲座、看看视频,但是我还是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差距的,并且需要进一步地再学习。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些基本的技能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短短的认识实习,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事业有所思考。这次的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投入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些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

绝好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我们的认识实习结束了,但是,我的学习却仍在继续!我要努力的奋斗,努力地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蔚蓝的天空。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总结 篇2

下面, 我向大会作报告。

1一年多的工作回顾

就整个行业工作来说, 依据2014 年10 月召开的会长会和协会系统工作会议的要求, 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题, 把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作为行业一切工作的主线, 围绕“五个紧扣”, 联手专业协会、各省市行业协会和大企业集团, 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转型升级加快了步子, 结构调整与“三新”工作加大了力度, 发展的瓶颈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并列为专项开始攻坚。新增产能的遏制与化解产能过剩在艰难中顶住压力缓解了加剧的局面。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全年预计建材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有望同比增长7%以上, 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 万亿元, 同比增长4%左右, 利润预计达3 000 亿元, 同比下降10%以内。

一年多来,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 紧扣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线, 将转型升级引向纵深转折

第一, 在全行业一边树立转型升级的典型企业, 一边进一步开展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的大讨论。转型升级既是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又是建材行业已经等不起的、关系到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建材联合会、各专业协会、省市建材协会、各大企业集团和重要骨干企业, 都把这项工作当作当前的中心任务, 在评出北京金隅集团、中材科技、北新建材等77 家转型升级典型企业的同时, 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建材报社、中国建材杂志社联手在全行业开展了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的大讨论。历时9 个月, 部分联合会的副会长、地方协会会长和大企业的领导共55 人带头撰写专题文章50 篇。中国建材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宋志平、刘志江、蒋卫平都在大讨论中专题发表了转型升级的演讲。联合会副会长姚燕连续发表了3 篇署名文章。联合会副会长聂长兰、叶德林、王刚、邱平、马列、徐永模、陈国庆等都撰写了署名文章。大讨论有35 篇文章获得了奖励。为了把大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建材、中国中材、北京金隅、天津建材、上海建材等企业共同召开“首届中国建材业年度经济论坛”, 有600 多人参会, 全体与会代表发出《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倡议书》, 把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 旗帜鲜明地遏制雷同技术新增产能, 果断坚决地提出了水泥、平板玻璃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报告。过剩产业新增产能不遏制, 化解产能过剩和遏制经济效益下行都无从谈起。为此联合会与相关专业协会用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深入各地与相关企业宣传国发[2013] 41 号文件, 分别向贵州、浙江、辽宁、湖北等地方政府就有关项目专门去函, 向有关企业发出警示, 对证据确凿的在媒体上进行曝光。2015 年联合会与水泥、玻璃等专业协会, 联手相关省市地方协会, 邀请各地工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参加, 围绕遏制新增产能、提高经济效益、防止无序跌价, 组织召开各种论坛会和研讨会共70 余次;按区域开展水泥、平板玻璃等的行业自律和区域协调工作, 积极推动水泥行业北方地区错峰生产的政策出台。通过全行业的各种努力, 水泥、平板玻璃等新增产能有了一定的遏制。

化解产能过剩扭转经济效益下滑的另外关键举措是提升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和适时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 对行业共性问题、突出矛盾分析原因, 发出预警导向, 警惕经济效益下滑。在中国建材、中国中材、北京金隅、安徽海螺、山东金晶等企业共同参与下, 制定了淘汰水泥和平板玻璃落后产能、推进水玻陶产业兼并重组、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和Low-E节能门窗玻璃的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政策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多项政策报告, 并多次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当面汇报沟通, 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 多数政策建议的思路和内容被采纳, 其中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的政策政府部门已启动, 并已有望出台。

第三, 各专业协会摸清家底, 分三类提出了本产业创新提升、改造提高和拟淘汰的标准。

去年开始联合会组织各专业协会摸清家底, 对本产业的企业和生产线进行了三类划分。这是各专业协会开展工作的依据和落脚点, 可以说这是几十年以来第一次清晰与归类。通过三类划分, 每个产业都明确了创新提升、改造提高以及分期淘汰的对象, 使转型升级有了依据与方向。

积极参与了工信部、住建部牵头的《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制定工作。行动方案出台后, 联合会召开宣贯大会, 并与各产业协会制定实施方案和细则, 明确了每个产业必须制定本产业绿色建材生产与应用的方案与实施的路径和支撑点, 目的是把建材工业推向绿色发展。

(2) 紧扣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瓶颈组织攻坚, 列进国家重点的项目有了新的突破与增加, 重要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第一, 依靠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中材集团为主体的、以锲而不舍和知难而进的担当精神为支撑, 推进水泥、平板玻璃两个“第二代”技术装备的创新与研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两个央企为攻坚主体, 经过全行业三年多的持续努力, 一批研发项目即将完成, 一批尖端技术已进入突破与攻坚阶段, 一批项目已具备验收条件。中国建材集团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根据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创新, 成功研制出了世界领先的0.2毫米超薄玻璃基板。到目前为止, 各研发单位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已自筹研发经费13.82 亿元, 得到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支持配套的项目资金近1 亿元, 目前研发已延伸到配套辅机及耐火材料等技术装备的研发。北京金隅、安徽海螺、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玻璃、海南中航特玻等单位也都分别积极承担了研发任务。预计到今年年底有80%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攻关完成率达到70%以上。两个“第二代”是瞄准世界领先水平展开的, 不仅为建材其他产业创新提升树立了榜样, 也将提升中国建材工业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第二, 行业科技创新与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列进国家重点的项目有了新的突破与增加。2015 年, 国家科技部批准了特种玻璃和特种功能防水材料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据不完全统计, “十二五”以来, 建材行业新增硅酸盐建筑材料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以及水泥节能环保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惠达卫浴有限公司等9 个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巨石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合肥神马科技集团公司3 个企业技术分中心。联合会与相关专业协会共同认定了高温陶瓷膜材料等4 个行业重点实验室、水泥窑无铬耐火材料等9 个行业工程技术中心和玻璃熔窑烟气脱硝等2 个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十二五”期间, 建材行业承担国家“973”、“863”等国家项目总数达200 余项, 获得各种科技经费支持总计11.82 亿元, 13 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意味着科研设施建设和重大技术专项都有了突破与增加。

第三, 抓住新兴产业发展获得三个突破。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事关建材行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传统产业过剩之后的建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未来占比。一是联合会组织全行业力量在去年研究并形成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 对新兴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的确定有了新的突破;二是向国家科技部专门报送了列入重大专项和重大课题的专题报告后, “特种功能玻璃材料及制造工艺技术”、“先进陶瓷材料及精密陶瓷部件制造关键技术”、“节能环保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等五大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已被列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专项, 使重大技术立项有了新的突破;三是联合会与央企二级单位合作, 重点围绕新兴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非矿及制品三大产业, 与中材科技、中国复材、中国非矿公司等企业开展会企联合攻关, 确定重点攻关的领域与技术, 签订攻关合作协议, 明确达标标准与实施责任, 使行业性的产学研联手攻关落实在具体项目上有了新的突破。同时, 联合会搭建了科技创新平台, 其宗旨是提升技术成果鉴定标准从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联合会还新设了新兴产业发展部, 使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由一般性的号召变为有目标、有项目、有组织机构。

第四, 扭住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成立专门组织, 依靠行业力量力求逐项突破。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既缺扶持政策又缺系统推广的组织措施;Low-E节能门窗玻璃推广应用益处多多但缺乏推广政策和列进建筑设计标准;行业兼并重组对于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升级意义与作用重大;节能减排面对达标倒逼机制形势急迫但缺乏政策和配套措施;多数大企业和骨干企业强烈呼吁尽早取消32.5 标号水泥, 提升工程质量问题等等, 联合会联手有关专业协会和大企业, 分别成立了联盟、工作小组和专项工作班子, 开展专项政策研究和专项工作推进与突破。虽然这些工作还都在进行中, 目前看突破是大有希望的。

(3) 紧扣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导向, 拓展新的发展路径与空间

第一, 从制定规划、产业政策到发展导向目录, 从经济运行分析导向到宣传树立典型, 全行业都注重了既要共同发展, 又将发展导向倾斜在减少传统建材产业和增加新兴产业在总量中的比例。近几年已连续多年建材低能耗、深加工建材产品比例在整个行业基数逐年增大的前提下每年提高2 个百分点, 目前已占建材总量的50%。2015 年在传统建材总量不增和有所下降的情况下, 整个建材行业的销售收入仍有增长, 这主要是由玻纤、复合材料、石膏板、技术玻璃、防水材料等低能耗、高技术、新产品增长带来的。

第二, 推进产业发展方式和组织结构调整, 优化资源配置,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 行业内一批大企业集团尤其是几个大都市的企业集团, 以城市规划与环保战略调整为契机, 率先转型升级, 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金隅集团根据城市规划与拆迁的需要, 将产业搬迁作为提升的机遇, 将多个产业搬进同一产业园区, 形成集成配套的建材产业链, 整合了资源, 集约了经营;上海建材集团、天津建材集团, 根据大都市减少生产企业的规划, 适时转向经营建材产业服务业与经营建材产业相关的服务业, 经济规模与发展速度反而有了新的增长, 为发展建材服务业树立了样板, 上海建材集团邱平董事长表示“明年增长15%, 一点问题都没有”;中材集团已经在非洲投入了数十亿元人民币建成产业园区;中国建材股份公司以参股或相互持股方式与多家水泥上市公司结成联姻, 并相互间展开对标, 既提升了管理又改善了市场环境。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已经在不少地区开始涌现, 如辽宁沈阳、湖南长沙等地都设立了建材产业园区, 它以优于传统的一个产品一个工厂、一厂一地的传统模式, 使资源、能源利用、环保和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优化与提高, 挖掘了经济增长潜能。

第三, 加快“走出去”步伐, 到国外发展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围绕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 建材行业“走出去”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有“走出去”投资兴办实体的, 有购置国外企业的, 有联合经营与项目合作的。截至目前全行业在国外兴办各种实体的投资项目已经达到25 个, 中材国际、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华润水泥、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公司等一批企业已捷足先登, 为不在国内新建产能、扩展到国外经营打开通道做出了榜样。为了更好地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中国建材联合会专门组建了“走出去”办公室和走出去服务经营公司, 已与4 个国家和地区促成意向项目3 个;同时, 更多地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对一的信息、政策、国别需求等各种服务。

(4) 紧扣推进节能减排达标, 形成扶持政策、技术装备配套和服务产业链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第一, 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将节能减排与行业发展融为一体。在全行业引导并树立不仅要将建材行业打造成为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制造并向高端发展的现代原材料制造和加工业, 而且要成为美化、净化环境与绿色低碳可循环的、促进生态文明进步行业的新理念。相应提出了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三大行业率先在“十三五”末节能减排力争全部达到国家制定的标准。在今年10 月份召开的全国水泥、玻璃、陶瓷产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达标工作大会上, 经与会的金晶科技、南玻集团、新明珠陶瓷、惠达卫浴、华润越堡水泥、沂南中联水泥等三大行业的企业倡导, 由水泥、玻璃、陶瓷三个专业协会分别向所在行业发出了节能减排达标倡议书, 会后带动了砖瓦等行业的积极响应。

第二, 提升节能减排标准和提升节能减排技术装备标准并举, 形成相互匹配和有效的推进机制。中国建材联合会在与国家环保部、国家标准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建材主要产业节能减排标准的同时, 提升与修订了与节能减排达标相关的技术、装备及相关设施的标准, 规范了达标与验收的规则, 使节能减排达标有技术支撑和可靠的装备保障, 为全行业特别是主要产业率先达标提供了支撑。

第三, 增设节能减排分会和服务机构形成配套的工作体系。为了更好地推进全行业的节能减排达标, 联合会设立了节能减排分会, 成立了节能减排中心, 组建了节能减排服务公司, 已形成从政策研究与争取, 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鉴定与推广, 到节能减排认证、评估、咨询一条龙的服务系统。为了带动与推进全行业节能减排达标, 已树立了越堡水泥、山东金晶、新明珠陶瓷等26 家水玻陶产业的典型企业, 已经推广与宣传了北京水泥厂、华新水泥 (襄阳) 公司、 广东蒙娜丽莎陶瓷等29 家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的经验。

(5) 紧扣协会与政府脱钩改革, 初步构建了中国建材联合会与中国字头的专业协会的工作联合体制

面对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脱钩改革和行业协会普遍存在的服务功能薄弱和经济实力不足问题, 近一年多来, 中国建材联合会在多次研究、多次征求与听取相关专业协会意见的基础上, 初步形成了工作联合体制的构架。

第一, 确立了以建立工作联合体制和以服务功能为纽带的股份制体制拟替代代管的管理体制。鉴于联合会与各个专业协会服务对象、服务功能都是相同的, 只有与专业协会建立新的工作联合体制, 才能在一旦归属改变的情况下服务资源不分割, 服务功能不削弱, 相互配合不减弱;只有依据市场化机制组成优势互补的股份制的服务平台, 才能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增加竞争力与各自的经济实力, 才能实现脱钩自强。由此准备在脱钩前的过渡期进一步探索与实践联合体制方案。同时, 联合会已经与代管的直属单位组建了8 个业务功能相近、优势互补的, 以资产为纽带的、市场化经营的股份制经营平台, 共同提升和增加服务功能。通过上述两种方式, 替代现有的行政式的事业管理体制, 形成独立于市场的、为行业服务的、责任分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化合作体制。

第二, 联合会本部重新“三定”, 为市场化、企业化运行奠定了基础。新的职能突出了做事的针对性与成功率;强化了新兴产业与绿色发展;明确了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作为联合会工作的主要职责;增加了实施国际化和“走出去”发展的职能与责任;强化了政策的研究与跟踪推进的职能与责任。同时, 设立了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经营的三大服务产业链公司, 为铸造品牌协会和为下一步脱钩后联手专业协会和直属单位奠定了扩大合作的基础。联合会系统“十二五”规划在提前一年半完成后, 目前改革与发展都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各单位改革的突破点已明确, 经营收入和职工收入都处在同步增长中。

当然, 我们的工作离行业发展的要求, 离新的形势变化的要求, 还有很多差距与不足。

从上述工作的实践中,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建材行业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 而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有效需求供给不足, 长期以来以速度和规模为主导的发展方式积累的结构矛盾已经十分严重, 造成目前转型升级步履十分艰难。如果没有创新, 不能开辟新路, 或者依赖外部变化等待观望, 整个行业发展将面临萎缩;在实践中我们深深认识到, 建材行业的总量主要是依靠传统建材产业支撑的, 一旦其增幅下降或绝对量开始减少, 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时间, 建材整个体量会发生重大变化, 因此, 开拓传统产业应用领域, 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 与发展新兴建材必须并举;实践又使我们深深感觉到, 建材传统产业一旦市场拉动稍有减弱, 就会出现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 而欧美等国家也产能过剩, 但他们的发展比较稳定, 日子也过得挺好, 但我们产能一过剩就会慌了手脚, 由此说明我们还没有把握与处理产能过剩的经验与能力, 还缺乏对过剩规律的认识与掌控力;在工作实践中,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待继续深化, 面对千变万化的复杂的经济环境, 在市场机制尚未成熟的条件下, 行业管理任务很现实, 但是当多数企业和行业有共性需求时, 政府部门虽然有权力但管不了那么具体, 很多问题不能做出及时的反应, 而行业协会是应该多管一些, 但既没有权, 也没人考核其工作, 造成调控缺手段, 服务缺渠道, 对很多现实问题, 有责任心的人干着急, 缺乏责任心的人却可以睡大觉。这种管理体制不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进一步改革。

2建材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纵观当前建材行业面对的形势, 我们既要看到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自身的种种不足, 进入新常态之后的发展意味着必须提高质量与档次, 从而实现效益的提升;目前行业处在艰难的转型时期, 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 行业增长下行, 尤其是经济效益严重下滑是多少年从来没有过的。但更要看到新的发展机遇, 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已经到来, 正在等着我们去挑战。可以说问题与潜力共存, 挑战与机遇并存, 压力与动力同在。所谓困难、问题和不利形势, 很大程度上主要是行业自身的问题, 是自身的不适应和自身的矛盾积累的结果, 因为总体上实际需求蛋糕并没有萎缩, 只不过蛋糕不再每年变大, 获得蛋糕的门槛提高了, 蛋糕分配的规则变化而已。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围绕新需求开辟新领域, 提高质量、档次和品牌, 如何解决传统建材产能严重过剩、新的高档的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要解决新需求供给短缺问题, 既缺技术储备、缺科技成果转化率, 又缺新兴产业、新材料的产业化, 摆在面前的是自我发展动力不足的自我挑战;我们面对的是传统建材增幅减少并开始减量, 但如果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受阻, 整个行业将面临总量下滑, 建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这是发展进入中高端并向高端发展的自我挑战;我们面对着转型升级到转折的关键时候, 需要技术和大量资金投入, 而我们又处在经济效益严重下滑期, 存在提升的紧迫性和现实经济实力不匹配的矛盾。加之行业内部自身缺乏统一的认识, 以自我发展为由产品价格一跌再跌, 使行业总体利益遭到严重伤害, 我们面临如何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如何学会用行业力量保护行业的自我挑战。当然, 在看到困难和不利因素的同时, 我们更要看到新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其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科学地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将极大地激发智慧的创造力和资源的潜能, 加上明确了“十三五”期间, 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底线在6.5%以上, 从增幅来看下降不少, 但由于我国经济总量基数不断增大, 绝对量仍然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如以2014 年为基数增长6.5%的绝对量为4.1 万亿元, 高于2008 年增长12%的3.8 万亿元, 甚至高于1993 年的3.55 万亿元的全年GDP总量。再则, 底线是增长6.5%, 如果我们能够开发新领域, 增加新需求, 在挖掘潜力、开发高端产品等方面功夫做到家, 在绝对量中增加我们的比例也完全有可能。

其二, 建材行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升级期, 行业向高端发展、向绿色发展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建材行业中低端发展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开始向中高端尤其向高端发展的时期已经开始。建材行业以速度和规模为主导, 以牺牲能耗、资源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低水平、粗放型的发展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了, 应该坚持低碳、绿色与可循环的发展。随着国家构建产业新体系, 《中国制造2025》纲要的实施, 建材工业自身提升的机遇和行业发展提升的机遇同时来临, 这就意味着行业发展由量的增长变为质的提升, 发展转向全面提高其功能、性能, 增加精品、提高档次、形成品牌, 具有高性价比、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 全面提高产品价值和产品价格。一句话, 只要实现高端发展, 获利的几率、经济效益会比增量时期高得多。当然, 这也意味着新的发展必须以绿色、低碳、可循环、可持久、促进生态文明为宗旨, 将创新技术和创新提升标准贯穿于建材工业发展的一切领域、一切过程。无论是现有产品还是未来开发的产品, 都以国际领先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为目标, 全面提升行业所有技术与产品, 并真正实现优质优价。

其三, “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为建材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使建材行业几十年积累的优势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在国内发展总量已经满足刚性需求并产能过剩之后, 进入提升与向高端发展期。“走出去”发展既是新的发展空间, 又是高端发展的开始与实践。在“一带一路”以及周边的国家与地区, 多数处在经济发展刚性需求阶段, 无论从已“走出去”的企业的发展前景还是从其产品价格来看, 都证明了有市场、有机遇。我国建材行业, 尤其是一批大型企业和骨干企业, 技术、装备、经营管理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 加之成本和管理有国际竞争优势, 我们可以像1980 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那样把中国建材技术装备带出去发展, 也可以像1980 年代在国内解决建材产品供不应求那样到国外去, 在解决其供不应求中得到新的发展。只要打破疆界的概念, 新的发展空间就在眼前。

其四, 建材行业供给侧改革创新滞后形成的有效供给不足和发展路径窄的问题揭示了新的需求的发展等待着我们。建材行业一直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当作看家本领, 围绕雷同技术重复发展, 带来了产能严重过剩。创造新需求、引导新需求、适应新需求发展跟不上时代进步和新的应用需要, 传统建材大路货多, 低品位产品多, 高端精品和附加值高的品种少、体量小。改变这种结构不合理的格局就是新的发展机遇。以水泥为例, 高标号的、用于隐蔽工程以及地下管廊工程等特殊需要的、用于海洋工程的、尤其是功能和性能得到提升的各种特种水泥, 只占总量的2%, 而32.5 低标号水泥却占到了总用量的60%~70%, 低质低价扰乱市场导致中国水泥每吨平均价格不到外国的一半。平板玻璃, 深加工率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 其创造的附加值不到发达国家的50%, 能够用于电子、国防和高档汽车的优质玻璃虽然也有, 但只占平板玻璃总量的约10%。就传统建材来说, 能够用于改变与提升城乡建设工程功能与质量的, 能够用新的建筑材料替代原有的建筑材料的, 能够改变与提高居住条件、装饰美化环境与舒适健康一体化的产品并不多。就新兴产业来说, 虽然我们已经跨行业、跨领域发展, 但由于体量小加之链条短, 已经进入国防军工领域的, 用于电子、交通、运输与能源领域的, 也存在着他行业产业链延长而有被挤出的可能。延伸产业链、增加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满足新需求, 几乎建材每个产业都存在供给不足的挑战。

总之, 我们既面临着困难和问题, 更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形势, 坚持创新驱动, 善于把握历史发展的机遇, 就一定能够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当前建材行业靠创新驱动

着力推进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6 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 既要谋划与制定好未来五年的发展, 更要有效解决当前行业发展中的瓶颈和突出问题, 摆脱被动局面, 开启新的发展里程的重要时期。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 依靠创新驱动推动建材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依靠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思维方式, 开辟新的发展渠道, 增加新的发展领域, 实现建材业供给侧的变革与创新, 增加新的需求与有效供给;依靠科技创新和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 全面改造升级传统产业, 向中高端和高端发展, 全面推进建材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的拓展与发展, 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一带一路”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 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共同发展共同经营, 将建材行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16 年建材行业发展与经营的总体要求是在转型升级中提升, 在增加新的需求和应用领域中扩展, 在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国际化经营中保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

主要工作措施:

(1) “创新”发展模式, 推进建材制造业提升和拓展建材服务业两业互动一并发展

在推进建材制造加工业改造提升, 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和高端发展的同时, 要着力引导与开拓发展建材服务业, 实现建材发展产业形态的创新与扩展。

第一, 全力推进建材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 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其中专门提出“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全面推进钢铁、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我们要以此为契机,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要勇敢地向世界领先水平挑战, 组织行业内大企业和行业产学研联盟, 全面提升中国建材制造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 将各主要产业的核心技术瞄准世界领先水平组织创新与攻关, 真正迈出中国制造和中国引领的新步伐;全面遏制中低档技术装备的复制和雷同发展, 下决心废除各产业的一批落后产能和低档产品的标准, 对落后技术装备的企业和生产线实施关停并转, 淘汰其出局, 使各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与高端提升, 进而提高资源能源材料利用率, 提升产品功能与改善产品性能, 提升产品使用价值与附加值, 进而提升产品价格, 把传统建材的制造业提升为创新型的, 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高端化的, 功能完备并可循环的绿色生态型产业。在保证两个“第二代”技术装备创新标准并全面成功后, 不仅在其本产业全面推广, 而且建材其他产业都要有组织地瞄准国际领先水平创新提升。同时, 要跟进国家重大科技在材料工程重点领域的突破和新的领域的开发, 有机结合国家重点扶持的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等基础材料的开发, 组织对相关关键材料制备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攻关, 使行业在高端材料领域有自己的席位。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 力争到“十三五”末建材新兴产业和传统建材改变用途, 转变为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到整个建材行业的50%以上。

第二, 深刻认识建材服务业也是建材行业范畴内的建材本业, 必须加快发展。与建材产品加工制造密切相关的建材服务产业链, 无论是前端的原料及加工、运输, 还是中端的生产和项目建设中需用的各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还是后端的产品销售、售后服务, 产品再加工, 还是节能减排技术装置以及各种配套认证、评定、咨询服务等, 都是建材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只不过是由于计划经济分工过细, 加之如果不加区别, 人人都要配套, 会造成不经济而长期分割的。市场经济是市场配置资源, 强调资源组合的优势与效能, 而由建材加工制造业延伸到建材服务业最能体现出延伸的优势与效能, 最易延伸产业链, 最易增加附加值。尤其主业在国内发展已经饱和的情况下, 拓展与建材制造业密切相关的服务产业链, 要比拓展其他领域经营容易得多, 有把握得多。至于不同的具体企业, 根据各自的情况能结合多远就结合多远。总体上要积极探索由建材初级产品供应商, 半成品供应商向成品供应商和产业链供应商转变, 由产品一次性供应商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变, 由建材生产商向建材建筑综合服务商转变, 由依赖行业外部服务为自身服务向自己把控集成的主动权转变。上海建材集团和天津建材集团转向建材服务业的事实证明了转型服务产业链大有前途。

(2)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 推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一并发展一并经营

第一, 通过改革与调整供给侧拓展国内市场有效新需求, 提高市场竞争力。当前国内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严重跌价, 往往行业内有的人士把问题的病症都归结到经济减速、需求减少的单一原因上。但深层次分析, 是供给侧方面出了问题。由于我们较长时间内都只围绕普通产品、中低端产品重复复制, 而高端的、新型的、高档的精品, 符合绿色生态要求、替代传统建材的、引导新的需求的产品则供给不足, 导致今天的产能严重过剩和新需求严重不足, 是经济增长下行和效益严重下滑的根本原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了剩余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改革, 着重改革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 他揭示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并指出了改革供给体系, 着重是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为我们供给侧改革指明了方向。建材行业目前被动局面正是供给的低水平和有效供给不足造成的, 为此要改革供给侧必须着力开发新需求。要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建材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要求, 适时引导与创造市场新需求, 围绕供给侧结构转变与创新, 向高端发展要质量、档次、品牌, 要新的价值、附加值和价格;向绿色发展要低能耗、低排放、低碳、绿色可循环, 向资源能源利用率要高回报率;向新的需求和新的应用领域要市场, 要新产品, 要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加快开拓国际市场, 并从总体上形成国际建材规模。“走出去”投资兴办实体、开展贸易合作和联手开发各种矿业产业, 开拓加工业和延长产业链, 是建材行业改变现状、摆脱困境、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有优势的产业有序地到国外发展, 特别要组织引导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机械装备、玻璃纤维与复合材料、墙体材料等我国具有优势的企业到国外发展;另一方面从顶层设计, 从规划编制, 从经济运行分析与统计, 从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到人才培养, 都统一纳入行业管理与协会的工作系统, 在发展与经营的角度不分国内国外。同时, 我们还要建立一套系统的, 从信息提供、政策研究、国外市场与国内企业对接, 牵线搭桥的“走出去”服务系统, 使“走出去”有支撑体系, 力争“十三五”末, 在国外实现的经营收入达到建材全部收入的15%以上。

(3) 树立“协调”“共享”理念, 依靠行业自身的力量遏制经济增长下行和经济效益下滑

从2015 年开始, 建材行业经济增长下行、经济效益严重下滑, 其原因不外乎四条:一是传统产业需求增幅减少, 靠速度拉动的增长方式遇到了挑战, 加之新增产能还在继续, 导致过剩加剧;二是新的需求供给不足, 新兴的、高端的产品发展缓慢, 在传统材料减少的情况下新的发展跟不上, 形成减的多、加的少;三是扶持关键领域和重要产业发展的政策滞后, 跟不上形势变化, 突出问题和瓶颈不能适时引导与解决, 发展受阻;四是行业内部缺乏协调、共享的理念, 虽然只保企业自身利益、不顾行业整体利益、低价倾销的企业只是少数, 但其损伤力巨大, 波及危害全行业, 导致产品价格与价值严重脱节, 导致与市场用量减少严重脱节的价格下跌。这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中最主要的, 也是要命的问题。

第一, 坚决遏制雷同技术的传统产业新增产能, 坚决淘汰各产业的落后产能。全行业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在当前形势下盲目新增雷同技术产能的巨大危害, 它严重背离中央提出的“协调”发展的理念, 既与严重过剩的市场不协调, 又与节能环保绿色发展不协调, 更是与社会进步和科技新的进步不协调。无论是所谓合规的还是借机巧立名目扩大产能的, 不管主客观愿望如何, 实际都在祸害行业。为此, 我们要再次向政府部门呼吁并提出强烈的要求, 要求再次修改项目审批办法, 改变一长制说了算的审批机制, 建立一套由政府相关部门和协会组织、中介机构和纪检部门共同参与和联手的, 公开于社会的, 公平、透明、公正的制衡监管机制。围绕化解产能过剩、坚决淘汰各产业的落后产能, 从2016 年起, 争取三年内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 亿吨以上, 淘汰落后平板玻璃产能2 亿重量箱以上。所有的建材产业都要制定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 列出淘汰总量与实现的时间表。在创新提升标准制定工作的基础上, 创新产品标准。标准一定要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优胜劣汰服务。在提高所有产业进入门槛的同时, 要大胆废除一批起点低、对转型升级不起作用的标准。2016 年上半年完成全面取消PC32.5 水泥强度等级, 可喜的是昨天水泥标委会会上已经通过取消PC32.5R水泥强度等级的建议。下一步进而研究取消其标准的工作。

第二, 树立“协调”、“共享”发展理念, 用行业力量强化行业自律和区域市场环境治理。行业经济增长下行和经济效益严重下滑, 是有外部的共性因素, 但行业缺乏“协调”、“共享”发展的理念, 各自为政是根本原因。由于行业缺乏思想共识和行动的统一, 缺乏凝聚力、缺乏维护行业利益的大局观, 一些企业往往以自己的利益为理由片面认为只要挣钱, 其他都可以一概不管, 结果行业利益白白流失, 企业全体员工辛勤奋斗在艰苦岗位上的应得的利益被不规范的行为所剥夺, 国家曾经得到过的税收也被减去大半, 企业技改与节能减排资金也没法保住, 危害极大。从近几年水泥行业的实践看, 区域市场环境南方长江中下游市场要明显好于其他区域市场, 除了地域因素外,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区域内以中国建材集团、华新水泥为主的各大企业主动自律并敢于作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东北、新疆等区域自律性的水泥错峰生产的举措也收到了一定效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尤其在市场法律法规与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只是依靠价格作为竞争的唯一手段, 行业迟早要进入死胡同。因为它缺乏产品优劣之分, 成本构成与地域之分, 节能减排达标之分, 技术先进与落后之分, 对国家贡献大小之分。不能允许一些只满足求生存的企业只顾本不顾利, 甚至低于成本冲击市场;不能允许所谓以占有市场份额为由而低价倾销、扰乱市场;不能默许在区域市场协调中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为了短暂的利益反水坑人。为了行业的长久发展和行业的共同利益, 全行业要敢于抵制各种不讲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 把认识统一到行业必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上来, 把认识统一到行业兴企业兴、行业衰企业败的共识上来。各产业都要在大力推进产能置换、产权置换为载体的多种联合重组, 推进稳定市场创新机制。各产业要制定有约束力的、有责任追究的自律规则与自律公约, 各省市协会要制定解决区域内市场协调与治理的规则, 企业要参与制定并承诺遵守制止扰乱市场的、对扰乱者敢于进行处罚的行规行约。2016 年上半年把这两项规则在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三大产业中首先建立起来, 依靠行业自身的力量, 解决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是遏制经济效益下滑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

第三, 挖掘潜力, 降本增效, 从强化经营管理着手提升经济效益。挖掘潜力, 降本增效是企业永恒的课题, 因为生产经营的组合方式、生产资源的配置方式、原燃材料价格的变动都在动态之中。由此, 挖掘潜能与强化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是永恒的。多数企业在产品价格严重下滑的情况下, 以降一点是一点的精神始终没有放弃降本增效。但不少企业由于产品价格波动无规律, 认为内部降本增效无法抵挡外部价格的波动, 而放松了内部挖潜和管理。面对经济效益的严峻形势, 我们要抓住煤炭等能源降价、贷款利息调整等机会, 把成本进一步降下来。

(4)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全力推进绿色建材生产应用行动方案的实施

在全行业致力推进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和高端发展, 全面改造提升建材制造业水平, 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的进程中, 把建材行业全面推向绿色发展的轨道。整个建材行业要敢于担当, 要成为利用废渣、废弃物、净化环境、美化环境,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从现在起要把推进所有产业的多数企业和多数生产线实现节能减排达标, 作为实现新的发展主要标志。要有计划地构建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与装置的配套体系、政策导向体系、服务体系和碳排放市场化的交易体系。2016 年上半年各中国字头的产业协会都要分别制定本产业推进节能减排达标的进程表, 并致力推进与实施。

要积极构建绿色建材生产应用的系统工程, 从规划、标准、认证、标识到产品应用设定绿色发展通道。要努力推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与实施细则的制定和落实, 推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实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制度, 开展绿色建材星级评价, 组织编制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 扩展绿色应用领域, 衔接绿色产品应用进入设计, 打开通道。确保“十三五”期间绿色建材要占到整个主营业务收入的30%以上,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的应用占到35%以上, 试点示范工程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70%以上, 现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达到80%以上的目标。

(5)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统筹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 “十二五”期间建材行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建材工业“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2015 年预计实现1.56 万亿元, 比2010 年7 263 亿元增长了115%;销售收入2015 年预计实现5 万亿元, 比2010 年2.4 万亿元增长了108% ;利润总额2015年预计实现3 000 亿元, 比2010 年1 925 亿元增长了56%;全员劳动生产率2015 年预计为108 万元, 比2010 年65 万元增长了67%;建材产品出口2015 年预计380 亿美元, 比2010 年193 亿美元增长了97%。2015 年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10 年下降20%以上。

对于“十三五”规划的编制, 总体要依据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展开, 把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就建材行业总体的规划编制在联合会[2015] 136 号文中已经有了基本的交待。在这里重申必须坚持的方向和原则是以创新驱动为第一动力, 促进智慧、资源与新的生产力要素的激发与集成;以推动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 推进行业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发展, 主要产业和骨干大企业向国外发展和向高端发展;以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发展战略为牵引, 向世界领先水平迈进, 为实现超越引领奠定基础;以发展建材加工制造业和拓展建材服务业并举, 不仅传统建材产业和新兴产业两翼齐飞, 而且建材服务业要为发展添翼;以攻克制约行业发展的领域和瓶颈为突破口, 全面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做强产业, 形成规模经营;以“新”为新发展的支撑, 用新理念、新理论、新领域、新需求、新空间赢得新的发展。使“十三五”规划有别于以往的以围绕传统产业增量和需求变化为依据的规划线路;有别于以往在雷同技术上复制性发展为主体的而新技术、新领域仅仅作为其附带的规划架构;有别于以往只在本国预测市场与需求, 单一在国内发展与经营的发展规划;有别于以往只求发展不注重结构和供给与需求之间失衡的为发展而发展的规划。通过规划的实施, “十三五”期间工业增加值每年同比增长8%~10%, 行业利润每年增长7%~8%, 人均劳动生产率超过160 万元, 新兴产业劳动生产率比“十二五”提高3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降低30%, 烟尘排放总量削减40%, 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比“十二五”增加20%。

(6) 推进行业协会与政府脱钩改革和协会自身的转型升级

第一, 提升与增加各级协会服务功能, 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行业的能力与水平。面对行业协会与政府脱钩的改革, 正确定位协会组织的职能与作用, 强化服务意识, 增加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能力, 既适应服务政府又适应服务行业需求, 独立于市场, 这是脱钩改革的基本任务与目的。同时, 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与企业的合作模式, 包括共同设立联盟、共同组织瓶颈攻关、共同研究制定政策, 共同推进节能减排等新的合作机制, 以改变协会资源与人手不足, 单打独斗成功率低的现状。行业协会的改革落脚点是全面提升为行业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做成事、能够解决问题, 在一业多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 推进协会组织市场化经营、企业化管理, 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摆脱依靠依赖, 独立于市场是协会组织脱钩的本质要求。要打破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 合理设置机构和优化配置人才, 建立能出能进、能上能下的用工用人制度, 打破大锅饭建立以绩效考核为主的分配机制, 根据协会具有的优势与条件搭建为行业服务的平台, 在提升服务功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收能力, 形成有行业背景、熟悉业务、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为协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协会与政府脱钩改革说到底, 就是要转变身份, 转换管理体制, 转变运行机制, 实现协会组织服务功能的提升, 更好地发挥作用, 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 使自身发展, 行业、企业得益。

4树立担当意识, 敢于作为、敢于挑战、敢于胜利

(1) 树立担当意识和敢于作为是所处时代对我们的客观要求

当前, 我们面临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 建材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任务艰巨而又急迫, 实现供给侧的变革与创新, 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实现新的发展渠道的开辟, 不是简单而容易的一件事情, 各级协会会长、副会长, 各大企业集团, 都必须有担当精神, 碰到困难不畏惧、不退却, 敢于作为, 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尤其是在协会组织工作的同志们, 在没有资源, 没有更多权力和工作抓手的情况下, 在没人对协会工作考核与责任追究的情况下, 为了行业要敢于担当。如果我们状态不到位, 停留在原来的领域、停留在已经没有带动力的产业身上打转转, 不敢创新, 将会贻误行业发展。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 如果缺乏担当意识, 没有啃硬骨头的精神, 难点与瓶颈就会依然存在, 行业发展将在十字路口被卡住, 发展就会丧失机遇。

(2) 树立行业大局意识、行业荣辱意识和中国建材工业强盛的民族工业责任意识

无论是攻克瓶颈还是有效解决经济增长下行和经济效益下滑, 都要依靠行业力量。除了在宏观政策上争取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外, 其他问题的解决都得依靠行业自己, 依靠行业力量。行业力量来自于统一的认识和步调一致, 来自于行业团结, 团结必须支撑在行业发展的共同利益之上, 共同利益观来自大局观, 来自于行业兴旺还是衰落的荣辱观和世界观, 来自保障中国建材工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后不遭受夭折的民族工业强盛观。有了统一的思想和共同的目标, 依靠行业力量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就会迎来新的发展的春天。

(3) 树立与时俱进的时代进步意识, 依靠创新驱动迎来行业的新发展

科技日新月异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科技、经济、金融, 推动着生产力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 客观上无时不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化。生活工作在这样的年代里, 思想的进步和创新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因而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大胆改革仍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历史使命。在“三严三实”的教育中, 以时代进步的思想境界, 振奋精神、改进作风、真抓实干, 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依靠创新驱动, 开创本单位、本系统工作的新时代, 这是当代建材人的历史责任。

无机材料工厂的认识实习报告 篇3

□毕业实习

□生产实习

□金工实习

□认识实习(社会调查)

□见习

□其它

实习形式:

□集中□分散

学生姓名:

0000

学号:

0000

专业班级:

13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班实习基地名称:萍乡市新科环保陶瓷有限公司、江西省安源化工填料有限公司、电瓷制造有限公司、裕仁信化工填料有限公司

实习时间:

20xx.11.17--20xx.11.21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填写时,若内容较多,可适当增加文本框的大小,但必须保证每

页的完整性和整体的美观。

2.电子稿正文统一使用小四号宋体。统一用A4纸双面打印。

-2-

-3-

这是江西省安源化工填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11月20号的上午,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83年,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是我国唯一在非金属材料业拥有系列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的,集科研、设计、制造、工程建设、国际贸易于一体的科技型、产业型、国际型企业集团。中材集团为国务院首批56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之一,在国家计划内实行单列,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企业500强。

电瓷工艺流程及其原理;工艺流程:制料—过筛除铁—榨泥—荒练—陈腐—挤制—电干燥—修坯—烘干—上釉—装窑—烧成—切割—研磨—胶装。

一、原料:主要有粘土,石英,长石。

二、球磨:湿法细磨→泥浆(70~80h)。

三、过筛(120目)、除铁(电磁除铁器)。

四、混合池:新泥浆+修坯后剩余料制成泥浆;

五、压滤:压滤机(榨泥机)除去泥浆中的水,压成泥饼。

六、荒练:将泥饼在练泥机中挤压成泥段;

七、困料(陈腐):将泥饼放在不见日光、空气不流通的室内或密闭容器内,保持2~3天;

八、练泥:(真空练泥机)坯体组织疏松,不均匀,含有大量气泡,降低了可塑性。挤制成型→毛坯;

九、九、阴干:电阴干、自然阴干(棒形:3~5天套管:2周);使水分均匀,含水量降低便于修坯;

十、修坯:修坯机(立式、卧式;电脑控制、人工手动);

十一、干燥:以热空气为热源;

十二、上釉、上砂:上釉:原料(粘土、石英等)→粉碎→配料→球磨→过筛除铁→釉料目的:提高瓷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介电性能和热稳定性方法:浸釉法、淋釉法;上砂:为胶装工序,增加粗糙度;

十三、烧成:在抽屉窑中进行,坯体在高温作用下致密化,完成预期的物理化学反应。吊烧(对易变形)、坐烧(对不易变形)瓷件;

十四、切割、研磨、胶装;

十五、检测,通过80000万伏电压看能否击穿、每个产品上都有一根电线,持续5分钟,坏的会冒烟。这就是它的制作流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认识实习报告 篇4

灵江牌水泥厂

普通硅酸盐水泥

定义: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当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熟料:有主要含CaO

主要生产的水泥型号为:

原料:石灰石、煤、铁矿石、页岩、石膏

生产过程:原料粉碎→磨碎机→生料车间进行生料加工→煅烧炉(1000)→双搅机→存库→包装月 29日桂林市灵川铭浩有限公司

玻璃瓶

原料:

主料:石英砂(石料中含量≧70%)、回收废旧玻璃

小料:

辅料:

生产工艺:

生产过程:

8月30日广西盛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真空玻璃

原料:普通玻璃

生产工艺:高压反应辐→在玻璃中添加高分子材料→最终成型

生产过程:玻璃安装在生产线上,第一步进行清洁→清洁后进入全自动中空玻璃生产线内进行调节正空度、上胶等工作→上胶条→封胶平整

8月31日广西桂林滑石发展有限公司

滑石产地:龙胜

成分:

材料认识实习报告总结 篇5

实习报告

实习类型认识实习

实习地点长沙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

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安排................1

二、振兴铝业有限公司...................2

(1)公司简介.....................3

(2)主要产品.....................4

(3)主要设备.....................5

(4)主要工艺流程

三、长沙铜铝材厂...............6

(1)公司简介.....................7

(2)...................8

四、中南大学粉冶厂...................9

(1)....................10

五、中南大学粉所.....................11

六、其他实习容...................12

对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再认识 篇6

1 发展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聚氨酯灌浆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日本Takenaka公司(竹中工务店)发明并商业化的单组分水活性聚氨酯灌浆材料,商品名称为TACSS。20世纪80年代,比利时De neef建筑化学公司获得了该产品的独家代理权,并在全球范围内将其用于隧道堵漏,以替代传统的水泥-水玻璃及丙烯酰胺灌浆材料(AM-9)。N.V.Denys公司也于80年代推出了类似的产品,随后越来越多的厂家快速进入了这一市场。到80年代中期,国际上已有10余家能生产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公司,本世纪初已达到近20家[3]。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发展历经了单组分/双组分的分化和融合、亲水型/疏水型的分野以及泡沫固结体/弹性固结体的嬗变,并正在从传统的快速堵漏、地基处理向结构加固、接缝密封等功能化、精细化和环保的方向迈进。

在我国,天津大学于1973年6月成功研制出氰凝(由于高分子主链结构中“异氰基”遇水反应交联固化,生成凝胶故取名氰凝)[4]。此后产品逐渐从双组分向单组分发展,目前国内生产的聚氨酯灌浆材料以单组分水溶性(亲水型)和单组分油溶性(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为主,年市场消耗量约3万t(含国外产品),主要用于水工(港工)建筑物基础防渗、地下工程防渗堵漏以及矿井堵漏及加固等[5]。

2分类

历经40多年的发展,聚氨酯灌浆材料实际上已成为一大类材料的总称。经查证,国际上公认的聚氨酯灌浆材料分类方法如下[3]:

1单组分水活性发泡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water-active polyurethane grouts)

1.1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ilic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grouts)(WPU)

1.2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obic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grouts)(OPU)

1.2.1刚性及半刚性泡沫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obic rigid or semi-rigid)

1.2.2柔性泡沫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obic flexible)

2双组分弹性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two component polyurethane elastomer)

2.1疏水型弹性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ob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2.2亲水型弹性聚氨酯灌浆材料(hy-drophilic polyurethane elastomer)

3双组分发泡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two component foaming grouts)

该方法依次按照浆液的组成(单/双液)、固结体形态(泡沫/弹性体)、高分子主链的亲/疏水性、固结体物理性能(刚性/柔性)的顺序进行了分类,涵盖了当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该分类方法的优点是易于看出此类材料的发展脉络及特征,不便之处在于材料名称较长,不容易被记住。

1)单组分水活性发泡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此类聚氨酯灌浆材料采用预聚法制得,其特征在于利用端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物与水原位反应固化并生成具有疏水或亲水特性的泡沫或凝胶。由于固化反应必须有水参加,藉此可达到“以水止水”的目的。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固化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中生成的CO2对浆液的渗透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封闭条件下,据测定固化反应产生的CO2的压力可达0.5~1.0MPa。因此,又被称为“活性灌浆材料”(active grouts)。据称,此类灌浆材料可灌入宽度8μm的细微裂缝及渗透系数10-4 cm/s以上的土壤中[3]。

单组分水活性发泡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又可根据合成时所用聚醚原料的亲/疏水特性细分为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和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两类,前者相当于国内常见的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WPU),后者相当于油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OPU)。OPU按固结体的弹性可再次分为刚性/半刚性泡沫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及柔性泡沫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前者和WPU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两种产品。显然,按照国际分类方法更能反映产品的本质和特征。而“水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叫法着实有一些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这种浆液本身不能溶于水,只不过所用聚醚原料具有亲水性(某些牌号可溶于水)、固结体能吸收水分溶胀而已[2]。可见,还是“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叫法更为确切。而“油溶性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叫法从化学原理看尚可,但从材料本身的发展趋势和与其他相似产品对应起见,“单组分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提法更为合适。虽然“水溶性”和“油溶性”的叫法已广为国内业界所熟知,但某些场合下采用国际分类名称更显科学。有关这两类灌浆材料的特性将在后面继续讨论。

2)双组分弹性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这类灌浆材料通常包含由异氰酸酯组分构成的A组分,以及由多元醇(通常为聚醚多元醇)与催化剂等混合而成的B组分(R组分)。此类灌浆材料的浆液不与水反应,固化后形成无泡的柔韧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裂缝修补和结构补强功能。第一代双组分弹性体聚氨酯灌浆材料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诞生于德国,其商品名为Polytixon。1984年,新型双组分弹性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投入市场,极大地推动了结构修复及防渗灌浆的技术进步。这类灌浆材料对裂缝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加之固结体具有一定的韧性,非常适用于替代传统的环氧树脂灌浆材料修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根据聚醚主链的亲/疏水特性,这类灌浆材料可再分为亲水型和疏水型两类。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展开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相关文献[3]。

3)双组分泡沫固结体聚氨酯灌浆材料。这种灌浆材料类似于现场喷涂发泡成型的聚氨酯保温材料,通常包含异氰酸酯组分(A组分)及以聚醚、发泡剂、催化剂为主要组分的树脂组分(R组分)。该灌浆材料发泡固化速率很快,必须采用专用的双液注浆设备施工,主要用于矿井中不稳定围岩的加固,排风口周围接缝及空隙的密封等[3]。鉴于此类材料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较少,也不在本文中展开讨论。

3 定义

根据以上分类介绍,不妨给聚氨酯灌浆材料作如下定义:“聚氨酯灌浆材料(polyurethane grouts)是指以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并辅以其他助剂,经过一定的工艺制备的溶液灌浆材料。”

该定义有如下几个要点:

其一,给出了原料特征,即以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化合物为主要原料,外加各种辅助原料制成,符合标准规范中术语定义范围最大化原则;

其二,没有指明制备工艺而是说“一定的工艺”,因为聚氨酯灌浆材料根据产品特性可采用预聚法、半预聚法和一步法,最常用的是预聚法[6];

其三,将聚氨酯灌浆材料归类为“溶液灌浆材料”。长期以来,行业内多将聚氨酯灌浆材料归类为“化学灌浆材料”,这一点颇具争议。因为水泥基灌浆材料事实上也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只不过绝大部分为无机物而已。所谓“溶液灌浆材料”,是指浆液的流体力学特性符合牛顿流体的特征。更进一步说,由于丙烯酸盐、环氧树脂及大部分聚氨酯灌浆材料浆液的黏度在凝胶或固化之前几乎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但在凝胶点或固化点附近,黏度却突然增加,更可将其归为“真溶液灌浆材料”[3,7]。

该定义与前述分类方法比较切合,有利于加深对聚氨酯灌浆材料本质和特征的认识。

4 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

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在国内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工程实践反映使用该材料止水后复漏率较高,甚至在某些地方或项目中被禁止使用。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似乎可从材料的组成和固化反应机理上找到。

众所周知,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具有如下特点:

1)反应速率快:遇水即反应,可快速止水;

2)固结体性状多变:浆液与水混合比例不同,所得产物性能便可能不同,可形成从凝胶体到软质泡沫的一系列产物;

3)固结体亲水:固结体可吸收一定的水分并溶胀,进而产生压力,阻塞渗漏通道。不足之处在于,吸水溶胀的固结体也会失水收缩,而收缩后的固结体再次遇水后不能溶胀或溶胀率不足,则极有可能导致“复漏”。

以上特点,均源于亲水型聚醚的化学结构。环氧丙烷均聚醚(PPG)的端羟基为仲羟基,通过与环氧乙烷共聚改性,部分端羟基变成了伯羟基,异氰酸酯官能团(—NCO)与伯羟基或水的反应速率约为与仲羟基反应速率的3倍[6]。由于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采用此类“高活性”水溶性共聚醚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物,导致浆液遇水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其次,共聚醚结构中的亲水性链段自由旋转位阻较小,并能与H2O通过氢键缔合,增加了H2O与—NCO接触的几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固化反应。第三,由于H2O与—NCO反应形成—NH2和CO2气体的反应放热,聚集的热量反过来加速固化反应,具有一定的自催化效果。因此,宏观上看,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反应速率明显高于单组分疏水型产品。

此外,研究表明[8]:在自由发泡状态下,当水浆比(W/G)较低(小于1/2)时,—NCO不可能与H2O完全反应生成—NH2和CO2,与—NH2交联反应后剩余的—NCO基团在固化反应放热的作用下和脲基反应形成取代脲,增加了体系的交联密度,固结体呈大孔状泡体,泡壁厚而强韧;随着W/G增加,在1/2~1/1之间时,体系中的水分基本能满足固化反应需要,在泡沫稳定剂的配合下,形成密实的开孔泡沫固结体;W/G再增加(大于1/1而小于8/1),体系中的H2O足以使—NCO全部发生反应,凝胶体均匀性下降,并且由于高分子链的亲水特性,能大量吸收水分,导致固结体从多孔泡体逐步转变为凝胶体;当W/G突破8/1以后,由于水分显著富余,加之反应后凝胶体密度下降而浮于水面、局部放热不均,生成了极不均匀的凝胶,外观劣化。

由此可见,水对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固化反应进程及其产物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注浆止水时,离注浆嘴距离越远,W/G越高,浆液固化反应放热量越少且容易被水带走散失,固结体的密实性也越差。受浆液固化反应放热量少且容易散失的影响,浆液固化反应速率下降,即便是黏度稍大的浆液,也能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被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在保证浆液可灌注性的前提下,不宜为了降低浆液黏度而大量使用惰性溶剂。

再回过头来分析使用单组分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容易发生“复漏”的原因。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此类产品长期止水依靠的是亲水型固结体的反复遇水溶胀,浆液固化后固结体失水就会发生干缩,再次遇水时如果其吸水溶胀后的体积小于渗漏通道的体积,“复漏”当属必然。而固结体吸水溶胀率的高低与原料中亲水性聚醚的结构、固结体交联密度、固结体密实程度、水温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9,10,11]。使用低分子量聚醚及添加惰性溶剂,在降低浆液黏度的同时,前者会造成固结体化学交联密度增加、遇水溶胀率减小,而后者则会降低固结体的密实性而增加水分的通透性,这些都是造成“复漏”高发的原因。此外,在注浆封堵渗漏水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采取屏浆等措施保证使浆液尽量填满渗漏水通道,以增加固结体的密实性。当然,工程所在环境中地下水的性质也是应当考虑的因素,因为碱性地下水会加速固结体的降解。

5 单组分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

单组分亲水型与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在原料上的差异,导致二者间性能的差异。单组分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以多官能度疏水型聚醚多元醇为原料,预聚物端异氰酸酯官能团含量(—NCO%)根据需要选择,在5%~18%之间变化。一旦确定了配方中某种—NCO%预聚物的含量,单位质量浆液固化反应所需水的量相应确定。浆液发泡倍率基本不受多余水量的影响而与表面活性剂和催化剂的含量相关[8]。由此可见,此类灌浆材料的止水所依靠的不是“吸水”而是“排水”,即用固结体彻底切断渗漏水通道。

如图1所示,t1时刻开始加水并搅拌,由于大量气泡的生成而出现乳白现象,浆液黏度略有下降,在黏度-时间曲线上出现拐点,t2代表浆液的诱导时间,(t2+t3)可称为凝固时间。随着反应进行,浆液黏度逐渐开始增加,到一定时刻,气体生成量迅速增加,气泡开始合并、长大、膨胀,交联反应剧烈,浆液黏度急剧增加,液面开始上升,宏观表现为发泡过程。向浆液中添加一定量的催化剂,会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缩短诱导时间。

研究表明,在配方中MDI预聚物含量恒定的情况下,随预聚物—NCO%含量增加,固结体与水反应越剧烈,形成的固结体强度越高,从柔韧的弹性泡沫变为硬质泡沫体。由于泡沫的疏水性,其体积不会因外界水环境的变化(有水/无水)而变化。因此,只要固结体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强度,就能保证有长期的止水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单组分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堵漏的长期性能优于单组分亲水型产品。

6 单组分亲/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性能对比

从宏观性能来看,单组分亲水型与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都具有遇水反应膨胀的特征,都能用于快速止水,但由于其固结体性能的差异,导致其长期堵水性能及耐久性不尽相同。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适宜于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堵水,而疏水型产品在堵水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加固作用[3,12]。具体对比如表1所示。

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固化反应形成的亲水型凝胶并不十分稳定,凝胶很容易从周围环境中吸水溶胀,导致凝胶体孔隙率增加,逐步丧失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堵水功能及力学强度。同时,由于固结体凝胶的吸水溶胀,对周围介质结构产生膨胀压力,压力过大时可能导致结构损坏[3]。

而Naudts等人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研究推测,在酸性条件下,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的固结体在100年内质量损失不超过10%;而在碱性条件下,45年内由水解降解造成的聚氨酯固结体质量的损失高达35%[3]。这些因素都是在材料选择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7 聚氨酯灌浆材料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化学注浆作为一项专门技术,在水利、交通、建筑、市政工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能否正确选择和使用聚氨酯灌浆材料关系工程的成败,在工程设计中宜考虑如下因素[13,14]。

1)地下水环境。亲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固结体失水干燥后体积会收缩。注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浆液出现自由发泡现象,这是因为自由发泡会形成高空气含量的开孔泡沫,会加重固结体收缩。另一种减少固结体收缩的办法就是向亲水型聚氨酯浆液中添加乳液,以减小固结体干缩速率。

2)环境气温变化。如果工程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则应考虑由混凝土热胀冷缩引起的接缝或裂缝宽度的变化。

3)渗漏水状态。如果渗漏水慢慢从裂缝中流出,则亲水型和疏水型聚氨酯灌浆材料均可用来堵漏。除此之外,应根据需要采取措施缩短凝胶时间或凝固时间的方法,达到彻底止水的目的。

4)注浆作业时的环境温度。温度是影响浆液黏度和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浆液黏度下降,反应速率加快,诱导时间降低。通常施工温度宜在13~32℃间。

5)环保性能。应关注工程周围的污水对固结体耐久性的影响以及灌浆材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只有满足相关标准如NSF/ANSI 61要求的聚氨酯灌浆材料才能用于饮用水工程的渗漏治理。

6)渗漏部位结构厚度。对于厚度200mm及以上的结构,可钻斜孔穿过裂缝并注浆以堵塞渗漏通道。对于厚度在200mm以下的结构,如输水管道,则可直接钻穿结构将浆液注在迎水面,形成防水层。但应注意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灌浆材料。

7)裂缝宽度。对于较窄的裂缝(宽度0.15mm以下),需要使用低黏度的灌浆材料以保证足够的渗透深度。如果混凝土遇冷收缩,裂缝宽度增加,则要求固结体能承受拉伸而不发生本体及粘结破坏。

8)注浆工艺。通常采用钻孔注浆止水,钻孔时应确保钻孔能横穿裂缝。具体可参见有关文献[15]。

8 结论

上一篇:别具一格的音乐会 精彩的音乐会作文800字下一篇:考研复试面试回答问题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