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认识实习(共4篇)
野外认识实习 篇1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通过植物学野外实习, 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验证和深刻理解植物学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从事野外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近几年, 高等院校非常重视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改革, 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行机制等方面[1,2]进行了总结规划, 寻求突破创新。西华师范大学也是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大军中的一员, 论文总结了近年来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方案及取得的效果, 并与其他高校的植物学野外实习方法进行比较, 提出了改革观点及方法, 以为该校生命科学院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提供参考。
1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学野外实习方法
该校生科院近几年是以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为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国家级亚热带森林自然景观保护区, 面积约14 km2, 位于重庆中心区以北直线距离32.5 km。缙云山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地貌属于低山类型, 海拔高度350.0~951.5 m, 土壤肥沃, 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森林覆盖率高达96.6%。物种多样性丰富, 有长江流域保存较好的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分类上孤立的形态特殊的植物, 有植物246科、992属、1 966种, 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伯乐树、香果树、八角莲等45种, 有模式植物缙云四照花、缙云紫金牛等38种, 已鉴定的淡水藻类植物105种。内有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 有多种具代表性的生态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态综合体物种基因库[3,4]。
在植物学野外实习之前,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认识了校园植物, 具有查阅植物检索表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采集、辨别植物的能力。野外实习安排在大一下学期结束后的7月左右, 实习时间为3 d。一般每8位学生为一个小组, 每一个小组由一位教师带领。为应变突发危险, 携带有基本药品和应急药品, 如解毒血清、云南白药、绷带等。在实习期间, 居住在保护区内的农家乐中, 第1天上午, 各个小组在教师带领下在缙云山保护区内认识植物, 由教师给学生讲解植物的科、属、种的形态特征, 学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仔细观察、认识植物, 并利用纸、笔、相机等对教师讲解的植物进行记录。下午, 各个小组在工具书和教师的帮助下鉴定植物, 将采集到的植物压制成标本, 并通过查阅植物检索表确认植物种类, 填写野外记录。标准的野外记录应包括采集标号、采集时间 (年月日) 、采集地点、海拔高度、采集者、花、叶、果、习性、生态环境、用途、俗名、正名、学名、科名。第2天上午, 挑选与第1天不同的区域大家分开采集植物, 然后将采集到的植物集中到一起由教师讲解。下午, 大家分工查阅工具书鉴定植物, 并将鉴定结果一起分享, 提高了效率。第3天, 实习的最后一天, 任务是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专题植物调查, 即每个小组采集缙云山上任意2科的植物。将采集到的指定科植物进行鉴定, 编写检索表。实习结束后每组同学都要写一份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缙云山自然概况介绍、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过程、植物种的鉴定过程、缙云山部分植物介绍、专题植物调查以及附上缙云山的植物名录。
2 其他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现状
2.1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院植物学野外实习方法
内江师范学院的实习基地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中。实习安排在大一下学期5月左右, 时间为3 d。10人左右为一小组, 在前两天半的时间中, 白天每个小组在一位教师带领下认识保护区内的植物的科、属、种以及形态特征并回答学生的疑问。每位组员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仔细观察、认识植物, 并分工合作, 对教师所讲解的植物有的用纸笔记录, 有的用相机拍摄植物, 有的则采集该植物标本。晚上则将白天所采集的植物进行归纳汇总, 方便学生自己随时进行复习、辨认植物。最后半天时间, 首先由各组成员各自采集植物查阅植物检索表后, 制作成标本并填写野外记录。接下来就是植物学实习的考核时间, 教师会采集部分讲解过的植物让学生进行辨认。学生必须尽可能正确地写出教师所给的那些植物的科、属、种名称。教师以学生的答案正确率和平时表现来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实习结束后, 每位学生交给教师1个植物标本。
2.2 省外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方法
湖北师范学院植物学野外实习是在庐山进行, 要求学生在植物园和景区严禁采集植物标本, 只能观察、拍照、录像以及记录[5]。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分为3个阶段, 即预习期、实习期和实习后期[6]。滨州学院一个教师同时要带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进行植物学野外实习[7]。
广西师范大学在具体的实习组织实施方面, 植物实习分组通常按30~40人为一组, 每个组安排2名带队教师负责专业指导和实习管理。每个组任命2名学生组长 (男女生各1名) 和1名生活委员。每个组再分4个小组 (每小组7~8人) , 每组设小组长1名, 男女生按比例尽可能均匀分配, 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开展植物野外教学和生活活动[8]。
台州学院生物系在天台华顶山野外实习过程中, 把学生分成若干实习研究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采集、制作实习点所有的植物标本, 充分利用海拔测高仪、温湿度表、体视显微镜等仪器和检索表、图鉴、植物志等工具书, 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学习方法, 利用工具书对植物准确地作出科、属、种的鉴定。列出实习点的植物名录及拉丁文学名, 让学生写出当地植物资源特点调研与分析的初步报告[9]。
3 西华师范大学植物学野外实习与其他高校的优劣势比较
一般情况下, 高校学生在野外实习前已具备了一定的植物辨别能力, 且可通过查询植物检索表的方式来确认植物的种类。对实习期间可能出现的危险有相应的应急措施。但是总体说来实习时间都较短, 影响学生的实习效果。
西华师范大学野外实习最为突出的优点是每组成员人数少, 因此教师能顾及每个学生, 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注, 每个学生可与教师进行相应的互动,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揉、闻、摸等方式比较仔细地观察植物。这种启发式教学更有利于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 每天每组学生都有半天的时间自己动手采集、制作植物标本并运用植物检索表进行查阅确定植物种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植物知识储备, 更锻炼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将植物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 让学生的知识掌握更牢固, 运用更为熟练。实习结束后以组为单位所写的实习报告,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相当于再次复习实习所学习到的内容, 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但是, 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实习相比其他高校也有不足的地方。该校在植物学野外实习过程中环保意识不强烈, 没有专门制定保护缙云山中珍稀植物的规定。而且该校对于野外实习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一个系统的考查, 太过于依赖学生的自主采集标本查阅检索表学习。虽然每组会上交实习报告, 但是这仅能反映各小组共同的实习结果, 并不能表示每位组员都达到了要求, 对学生个人实习效果的考查有所欠缺。
4 西华师范大学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方向
加强学生保护珍稀植物的意识, 制定植物标本采集规定, 明确指出哪些植物能采集哪些植物不能采集。延长实习时间, 让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习, 学习知识。除了小组考查外, 制定系统的学生个人实习结果考查。野外实习的成绩应根据平时表现和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对于实习中可能用到的工具的携带应更为齐备, 可携带适量的光学显微镜和解剖镜等观察器械, 方便学生对植物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在安全隐患方面, 虽然有带应急药品, 但如若能有医生随行将会更为安全。
参考文献
[1]苗芳, 姜在民, 程金凤.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 2012, 29 (1) :108-110.
[2]徐燕红, 骆斌.《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9) :5632-5633.
[3]林永慧, 何平, 何兴兵.重庆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药用孢子植物资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3) :94-95.
[4]刘玉成, 岳泉, 黄林.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固定样方的植物群落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1) :76-84.
[5]姚发兴.植物学野外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1 (1) :102-104.
[6]赵宏, 韩晓弟.植物学野外实习立体教学模型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26 (4) :129-131.
[7]段代祥, 赵丽萍.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9 (5) :109-111.
[8]马姜明, 梁士楚, 谢强.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1) :184.
[9]陈模舜, 李钧敏.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生物学杂志, 2003, 20 (3) :43-45.
野外认识实习 篇2
录井作业的现场工作无疑是对理论知识的回归、考验与再认识、再提升。到了现场以后,发现自己欠缺的知识太多了,看到了课本上许多没有的知识。枯燥的纯理论学习,几乎丧失了我对学习的乐趣与信心。然而,现场的所有工作内容譬如卡层取芯等,都是对我理论知识的补充与升华,激起了我浓厚的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及时地填补了理论上的空缺。实践是见证理论是否现实存在性、可靠性及可行性的唯一标准。
准确地把握现场作业中概念性的东西与熟悉现场工作流程是现场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一个实习生实习工作中的重点。首先认识现场作业的工具,是我们清楚现场操作的必备条件,从工程与地质等方面加以掌握。地质上,比如砂岩、泥岩、灰岩、凝灰岩以及迟到时间、取芯等专业用语。工程上,比如说三牙轮头、PDC钻头、钻杆、钻梃、方钻杆以及工程事故如井漏、井喷、卡钻等都是我们熟知的名词。严格要求规范化操作是对一个初学者最为根本的要求。熟练掌握捞取岩屑的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正确地辩识真假岩屑和判别岩性,熟悉钻井液性能的测定;掌握迟到时间的理论计算和实测方法;熟悉并掌握钻具管理、仪器管理、文件资料管理;熟知地质工岗位的工作要求与必要的工作技能,是我在实习的初级阶段掌握的基础工作,也是我对录井有了一定认识的阶段。做任何事情,开头可能很难,但是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尤为关键的。
一个充满求知欲的人,时刻都会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对于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自以为是的学习,闭门修炼,是缓慢的,效率会很低的,也会让身心感到疲惫,而跟紧师傅,而不是依赖师傅,遇到什么问题,碰到什么不懂的、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地、虚心地向师傅请教,同时与周围的同事沟通、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任何一种新鲜事物的进行初步认识,再逐步了解,近而去接受,然后投入精力去学习、去研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样,录井工作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我们来讲,是新鲜的,是陌生的,更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尊重学习规律,能够保证知识扎实性、牢固性、持久性。我不奢望能通过一两口井就掌握卡层取芯等录井工作的核心部分,而是脚踏实地地把基础打好,没有扎实的基础做底,那么不可能把核心工作做好。求上进,而不是急功近利。渐进式的学习方法,确保了知识不出现断层,使得知识系统性更强,知识链一环扣一环。
自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那么,在做好基础工作之余,我也留心关注、观察着其他相关或相近的工作,抛弃原地踏步的学习,争取点点滴滴的进步。做好现场笔记,是知识积累的一个再好不过的方法了,及时、经常地翻看笔记,把现场操作与《石油天然气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操作规程》反复地比对,查缺补漏,上下追踪,彻底解除心中的疑问。少一个问号,就多一个进步的机会。在基础工作做扎实之后,在问题刷新问题之后,在一个又一个疑问有了答案之后,一步一步地严格要求自己,逐步提升自己的技能,进一步掌握岩屑、岩芯、钻井液、全烃、地化、轻烃等录井方法,加快对岩屑、岩芯的描述方法掌握以及各种报表填写的规范化,提升岩芯准确归位、岩芯后期整理的技能,掌握准时、准确地采集和有序整理录井资料的技能,基本做到能够根据现场资料和气测资料以及邻井的测井图、地质设计等资料卡层取芯。
贵阳市中学生物野外实习的组织 篇3
摘 要 组织中学生进行生物野外实习的意义;贵阳市中学生的生物野外实习应该如何组织;中学生生物野外实习的内容与安排。
关键词 生物学 野外实习 知识准备 器材和资料
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初步具备比较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对生命自然界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并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而组织野外实习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生物大自然的机会,这对生物学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一、为什么要组织中学生进行生物野外实习
组织一次生物野外实习,对生物学老师来说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情,有很多繁杂的事情要准备,而且这样的活动或许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但是我认为,野外实习对于中学生物教学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一)通过野外实习活动,将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野外观察、标本采集等科学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并对生物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手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三)可以让学生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中学生物野外实习的知识准备
组织实习之前,一定要用一节课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准备,否则实习就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变成一次普通的郊游。
由于现在野生动物在城市周边已经很难找到,在加上采集和观察等方面的难度,所以我们选择植物作为野外考察的对象,这样实习效果更有保障,对学生的组织和管理也相对要容易一些。因此,在进行野外实习之前,我们主要针对植物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强化和补充:
(一)对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关于植物和生态的内容进行强化:
(二)对贵阳市常见的植物,如:马尾松、杉木、柏树、侧柏以及一些草本植物等,拾要介绍其叶、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并指导学生使用《植物检索表》,作为必要的课外知识补充,以便学生在野外辨识常见植物。
(三)教授学生掌握采集和保存植物标本的方法以及选择合格标本的条件。
三、中学生物野外实习的事前准备工作
野外实习对于每个中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短暂但又终生难忘的学习经历。要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充分践行和检验学过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实习基地的选择。
一般来说,植物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应遵循地形地貌复杂,植物资源丰富,交通设施方便这几个原则。根据以上原则,我推荐两个地方作为贵阳市中学生野外实习的基地。
1、黔灵公园。
黔灵公园园区山岭沟壑众多,坡向齐备,具备各类型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现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被破坏后自然更新的次生植物为主。植物已知共计128科350属476种,其种数约占全省植物的8.17%,(其中蕨类植物占10.12%,裸子植物占26.56%,被子植物占8.06%),在面积不大的区域里含有如此多的植物,再加上交通极其便利,所以是贵阳市中学生进行植物野外实习的首选之地。
2、香纸沟。
香纸沟位于贵阳市东北35公里的乌当区新堡乡,植被为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区系并重。拥有天然柏树林、天然松树林、马脚冲天然林、锅底箐天然林、四寸沟天然林、天然杨梅林、葫芦冲古树林、灯杆坡古树林等几大天然林场。虽然交通相对不太便利,但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在此野外露营延长实习时间,学生学习兴趣会更高,实习内容也可以安排得更丰富一些。
(二)实习的组织与要求。
中学生活泼好动,拉到野外更加兴奋,因此要搞好野外实习,组织工作至关重要。一般来讲,应有一个实习领导小组,由生物老师、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组成。实习前,生物老师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野外实习的知识培训。然后根据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将全班按照10-15人划分为若干小队。每个小队由1到2名学生干部带队。生物老师和班主任为总领队,生物老师负责全班实习指导,班主任负责全班组织纪律。
组织工作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实习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实习要求,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我总结了三个基本要求:
1、学习要求。
(1)掌握藻类、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
(2)熟悉运用《植物检索表》来鉴定和认识主要的常见植物,每人至少能辨识20种常见植物。
(3)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植被的分布规律。
(4)每人采集并制作3-5份优质小标本,小组制作20份不同植物优质小标本。
2、纪律要求。
由于实习地一般设在景区或者保护区,所以必须遵守实习所在地规章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尤其是在采集标本的时候,要爱护保护区的植物,听从带队老师和当地管理人员的要求和指导。
3、文明要求。
要发扬团结互助、尊师爱生的精神,讲文明,有礼貌,不乱扔垃圾,照顾好公家及私人物品。
(三)实习器材和资料的准备。
1、小队需带物品:
A.参考书:《贵州植物志》、《常见植物检索表》。
B.仪器设备:简式解剖镜1架、海拔表1个、指南针1个、望远镜1个、温度计1支、湿度计1支、皮尺2条、钢卷尺2个。
C.采集用具:采集袋2只、枝剪2把、高枝剪1把、号牌60个、吸水草纸1捆、标本夹2个、绳子若干、采集记录本1本、花锄1把、集气瓶2个。
2、个人需带物品:
笔记本、旧杂志(夹标本用)、铅笔、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生活用品不在此列出,带队老师应根据需要另外提供一份详细的生活用品清单。
四、中学生物野外实习的内容和安排
野外实习是一个周密安排且十分紧凑的野外教学过程。学生将在这一过程中,运用自己已学到的知识,亲自到自然环境中去验证、感受和观察,从而有效地消化和吸收这些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实际中去。根据中学生物学习的要求,野外实习的基本内容与安排如下。
(一)野外观察与识别
1、指导学生观察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构成,植被的分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2、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运用湿度计在对应时段记录森林中空气湿度值,并与市区普遍数值进行比较;采集森林中的空气样本,通过小实验与在市区采集的样品进行二氧化碳含量高低的对比;用感官感受森林空气与城市空气质量的不同等。
3、藻类、苔藓、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的观察与比较。
4、辨认各种常见植物:
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各个感官的作用,除了用眼睛观察叶、花、果等标志性特征,还要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特点,如果只是机械地听老师介绍或者用检索表检索,很快就会忘记,而通过感官感受后往往容易形成牢固的记忆。比如:鱼腥草有特殊的气味,蝎子草会扎人,辣蓼的叶片是辣的,大戟科的植物有白色乳汁等等。
(二)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
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分工,采集和压制小标本并填写完整的采集标签。
(三)野外生活体验
贵阳周边山林有丰富的野菜资源,如:蕺菜(折二根)、蒲公英、落葵(木耳菜)、钻形紫苑(剪刀菜)、小藜(灰灰菜)、地肤(扫帚菜)、蕨菜等,在午休时间可带领学生采集野菜体验野外生活。注意:采集野菜时尽量不要连根拔起,只采摘可食用部分即可,量不要多以品尝和体验为主,以免破坏当地野生植被;最后的烹制一定要由老师鉴定后进行,以免误食;老师没有此经验的,则取消本项内容。在体验野外生活时向学生宣传安全意识、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户外行为准则。
五、实习小结和考核
实习完毕后,应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实习进行小结和考核,巩固实习成果。主要内容有:使用《植物检索手册》对采集的小标本进行辨认,并从中选取有价值的标本于实验室保存;写总结笔记,简明扼要地介绍实习地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由哪些植物构成,分布特点,与环境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冯志坚等.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野外实习报告 篇4
二实习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实习态度要端正,要持着探究知识的目的在各地实习,不能只为了欣赏美丽风光而肆意玩耍,到了标本采集区,要时刻记得采集标本或是分析动植物的科属、性状,回忆老师上课内容,从而巩固学习到得知识;
(2)安全重于泰山,在实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自身安全,如在旅途中,要注意自己的财物安全,防范偷盗,在海边或是山上,要注意自己以及身边同学的人身安全,不要一味玩耍而顾不及自身安全;
(3)实习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还是和同学们沟通、协作、融合的过程,在实习期间,应该互帮互助,友爱同学,从而更加促进集体的感情,团结集体;
(4)作为学生,我们要配合老师工作,服从实习安排,严格执行实习纪律,从而让老师放心,使同学无忧。三实习纪律
实习人员必须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参加专业实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要有医院证明或书面报告,向系辅导员办理请假手续,并按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实习期间必须服从实习领导小组的活动安排,严格执行请假制度。
学生必须遵守实习队制定的作息时间。必须按实习队规定的时间,准时到指定地点集合。由于个人原因,造成行车时间延误者,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纪律处分。晚上 9:00 之前必须回队,不得一人外出活动,否则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带队教师每晚9:00准时查房。
未经批准,不得独自离队外出,不准私自下海游泳,不得夜不归宿。讲究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严禁酗酒;乘车或攀登山崖时不得有冒险举动。
遵守当地法规,爱护住地财产和资源。不攀折古树名木,不得在风景区内随意采集标本。爱护当地群众的庄稼和林木,不釆摘栽培的花果。
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以高尚的言行为学校争光。
实习期间要认真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做好记录,并及时撰写实习报告和个人总结。四实习的过程
5月21日:凌晨,德州乘2245次列车(00:45);上午午8:43到烟台,入住鲁东大学学生公寓。下午烟台海滨—月亮湾(炮台山),岩岸,人为影响较大。5月22日,实习地点:烟台山—海水浴场,沙滩,人为影响较大。5月23日,实习地点:养马岛,泥滩。5月24日,实习地点:烟台开发区沙滩。5月25日,实习地点:农博园,植物实习。
5月26—31日,实习地点:烟台昆嵛山,植物实习。
6月1日,休息,整理制作标本、归还实习物品用具、完成实习报告。五各实习点的常见动植物
烟台海滨-月亮湾。主要采集的动物有:藤壶、牡蛎、黒偏顶蛤、紫贻贝、粒滨螺、寄居蟹、绿海葵、钮锚海参、刺参等。烟台山-海水浴场。主要采集的动物有:毛壶、冈田指海绵、罗氏海盘车、海燕等。
养马岛。主要采集的动物有:长吻沙蚕、寄居蟹、海老鼠、近方蟹、宽身大眼蟹、大蝼蛄虾等。
烟台开发区沙滩。主要采集的动物有:寄居蟹、海老鼠、近方蟹、宽身大眼蟹、刺参等。六实习的意见和建议
客观事实证明:通过参加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学到了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培养了学科科研精神与野外实践精神,实现了自我锻炼与提高。总体而言,野外实习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虽然我们晒黑了,虽然我们很疲惫,但是我们很快乐。但是这次实习也有不足:
(1)标本种类与数量显著下降。与2011收集的动物标本种类和数量相比,今年的种类和数量显著下降。究其根源,与青岛旅游发达和人类活动有关;明年应很好研究挑选实习地点。(2)野外实习经费不足。交通费、住宿费、实习物品费、各实习点门票参观费等,明显高于往年。希望校方今后酌情增加野外实习经费;否则,经费问题将会显得十分棘手;作为其结果,全盘考虑、重新选址也许迫不得已。(3)野外工作压力大。带队教师必须带领学生为采集多种动物标本而跋山涉水,时刻操心野外安全事宜并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故野外工作负担实在太重。为保证野外实习的顺利执行,请校方考虑酌情增加人力以缓解野外实习工作的高压。七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3 实习纪律
实习人员必须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参加专业实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要有医院证明或书面报告,向系辅导员办理请假手续,并按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实习期间必须服从实习领导小组的活动安排,严格执行请假制度。
学生必须遵守实习队制定的作息时间。必须按实习队规定的时间,准时到指定地点集合。由于个人原因,造成行车时间延误者,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纪律处分。晚上 9:00 之前必须回队,不得一人外出活动,否则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带队教师每晚9:00准时查房。
未经批准,不得独自离队外出,不准私自下海游泳,不得夜不归宿。讲究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严禁酗酒;乘车或攀登山崖时不得有冒险举动。
遵守当地法规,爱护住地财产和资源。不攀折古树名木,不得在风景区内随意采集标本。爱护当地群众的庄稼和林木,不釆摘栽培的花果。
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以高尚的言行为学校争光。
实习期间要认真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做好记录,并及时撰写实习报告和个人总结。4 实习的过程
5月21日:凌晨,德州乘2245次列车(00:45);上午午8:43到烟台,入住鲁东大学学生公寓。下午烟台海滨—月亮湾(炮台山),岩岸,人为影响较大。主要采集的动物有:藤壶、牡蛎、黒偏顶蛤、紫贻贝、粒滨螺、寄居蟹、绿海葵、钮锚海参、刺参等。
5月22日,实习地点:烟台山—海水浴场,沙滩,人为影响较大。主要采集的动物有:毛壶、冈田指海绵、罗氏海盘车、海燕等。
5月23日,实习地点:养马岛,泥滩。主要采集的动物有:长吻沙蚕、寄居蟹、海老鼠、近方蟹、宽身大眼蟹、大蝼蛄虾等。
5月24日,实习地点:烟台开发区沙滩。主要采集的动物有:寄居蟹、海老鼠、近方蟹、宽身大眼蟹、刺参等。
5月25日,实习地点:农博园,植物实习。5月26—31日,实习地点:烟台昆嵛山,植物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