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野外实习

2024-09-04

地理野外实习(精选12篇)

地理野外实习 篇1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 野外实习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2]。它对于培养科学思维习惯, 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体系的建立应以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为基础, 并从属于该课程体系。而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则以圈层、要素系统为模块, 以圈层、要素系统相互作用为核心, 以空间思维、综合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观树立为目标来构建。具体地说包含如下四方面的内容: (1) 作为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基础的圈层和子系统, 如行星地球、地壳、大气等; (2) 自然地理环境6大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界; (3) 自然地理环境6大要素、4大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特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自然地理区划和土地类型划分; (4)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 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生态环境调控和区域整治等。同时,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内体系合理与否关系到学生知识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内容既要以自然地理学课程体系为依据, 体现学科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又要兼顾学生的主体性。因此,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体系的确立要求做到学科的基础性与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相统一, 树立以学生自主性为中心的主体性教育理念, 建设“基础———要素———综合———应用———创新”五个层次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野外实习教学体系。

1. 基础实习。

具体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岩矿、地质构造、化石、植物等的认知性实习。二是指借助相关仪器进行观测的技能性实习, 如气象要素观测实习、水文测验实习等。这类实习除了认证自然现象, 还具有为其它类型实习奠定技术基础的作用。因此, 也属于技能和能力培育的实习。它们一般不安排集中的实习时间, 而是在课堂实验实习之后, 就近选择典型地点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单一性的实习。

2. 要素实习。

主要是针对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6大要素的实习,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基本特征。同时通过要素实习, 不仅获得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感性认识, 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理解, 而且也从中体会和掌握认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方法。要素实习具有验证性和技能性的双重特性, 是任何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模式进行: (1) 就近选择典型地区进行单要素的短期短途实习; (2) 在较大地区范围内进行多要素联合实习, 时间相对较长。

3. 综合实习。

多要素的联合实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习。因为如果野外实习只停留在各个具体要素的认知验证上, 就不可能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有清晰的认识。所以, 综合实习必须以认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为首要任务。在自然地理综合实习中不仅要认识通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特性, 还要揭示区域内部不同部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也就是要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可见, 综合实习要求学生通过全面细致的分析比较, 最后总结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它着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代表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基本方向, 一般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有序地进行。

4. 应用实习。

自然地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具有理论性, 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践意义。自然地理学理论对开展资源环境评价、区域环境整治、区域规划和开发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自然地理学应用性和实践性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规划建设单位的关注和认可。有基于此, 我们认为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体系中应该突出应用性实习的内容。这不仅是学科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要求, 而且也是培养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的需要。

5. 创新实习。

创新使教育活动充满了活力。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关键环节。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体系建设中, 要更新观念, 加强创新实习教学, 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其内在的创造力和能动性。创新实习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过程的升华。通过创新实习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补充, 达到只有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才能实现的目的。通常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承担其中的一部分工作来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 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的程序、标准和方法, 独立地或者与他人合作开展野外调研工作;二是申报各级大学生科研项目, 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野外调研, 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三是结合自然地理方面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进行。

由于学时的限制, 上述五个层次的实习并不都要求在计划的学时内进行。根据需要, 有些内容可以以第二课堂、开放实习 (实验) 、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参与教师科研成为老师助手等方式进行。从时间上来说, 五个层次的实习体系,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伴随于大学四年专业学习的全过程。随着实习层次的提高, 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不断缩短, 对社会了解逐渐增多, 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加强, 技能和能力的培育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朱高龙, 吴文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6) .

[2]倪杰, 龚建周, 林淑玲, 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优化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 2010, 13 (3) .

[3]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0, (8) .

地理野外实习 篇2

虽然不如在学校,但我觉得野外地质实习本来就是锻炼我们,不仅是知识上的,也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学会吃苦耐劳、学会合作等等。同时也让我们体会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有不怕苦的精神。

8月17号上午我们就去野外了,实习路线从实习基地到水岩屋,老师教我们使用地质罗盘、识别地形图以及观察中寒武统覃家庙群。

地质罗盘是野外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它可以定出方向和方位角度,确定观察点的位置。另外,它还可以测出各种岩层的产状。

它的基本结构为:磁针,分别指南和北,其中绕铜丝的一端指向南方;水平刻度盘(上圈),从0°开始反时针方向刻划1°计数至360°,在0°和180°分別记为北(N)和南(S),90°和270°为东(E)和西(W)。既南北线与东北线把360°分为四个象限;底盘水准器,水准器泡居中时,底盘是水平的;瞄准器,包括瞄准版、反光镜等,作瞄准之用;测斜仪,包括垂直水准器(长水准器泡),垂直刻度盘、刻度指示器和活动扳手,用以测倾斜角,垂直刻度盘计数是从0°向两侧分别记至90°。在野外,我们测过树的方位及倾角,也测过断层的产状。

地形图是由地形工作者把地球表面错综复杂的形状测量出来,最后用特殊方法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成一张与实地相似的图。所以,地形图是表示自然界地面的形状、高低起伏、倾斜缓急和地物位置等情况的平面图。地形图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为地形图可以帮助我们工作前对工作区域的地形、地物、自然地理有初步的认识,帮助我们初步选择工作路线。在工作中我们把矿体、各种岩层和其他地质现象描绘在地形图上制成地质图。因此,地形图的精确性是影响地质图质量的重要原因。地形图主要内容是比例尺和等高线。在野外如果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利用地形图用目测法或者是交会法可以确定自己所在的地点。目测法:在精确度不高时,利用目估在野外观测点与周围地形、地物的距离和方位,进而在地形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固定下来,标在图上;交会法,首先在观察点上利用罗盘使地形图定向。

将罗盘指南北的长边与图的纵坐标相重合,连同罗盘地形图一起转动是罗盘指北针指向正北,使指北针对准刻度的零度,此时地形图的南北向就与实际的南北向一致,图的上方即正北方向且与实际地北方相符,若目标在身后,则人可以转过身来,倒着看地形图;其次,在观察点附近找到三个可以看清楚并在地形图已标出的明显地物(最好是具有特征的三角点、山顶、建筑物等),分别用罗盘进行瞄准,读出指南针所指的度数,然后在图上找出相应点并画出该测线的方向,所作三条测线的方向线,理应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观察点的位置。但由于各方面的误差,三条侧线往往并不交于一点,而构成一个小三角形,称为误差三角形。测点位置取误差三角形中点即可。

参考 地理野外实习心得 (二)

(1)天井峡丹霞地貌:

神奇美丽的天井峡:天井峡属丹霞地貌,(如图1)为一横亘十五里的史前峡谷、十五里画廊的天井峡,充满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等众多情趣。旅游开发开放以来,倍受各界人士及旅游者的青睐和赞誉。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记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2)河流阶地:

在渭河流经的谷地形成了渭河上游的第一座县城——“渭源”,寓意就是渭河的源头,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分辨出由渭河河流形成的阶地,主要是由于渭河谷地底部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的两侧,阶地由阶面与阶坡组成,前者为原来谷地的遗留部分,后者则主要由河流下切作用形成,阶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的高差即为阶地高度,多阶地的顺序自下而上排列,高山河漫滩的最低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其他的由此向上逐级推移。

河流的阶地主要分为三类:即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渭河河谷则主要为侵蚀阶地,由河流长期侵蚀而成的切平构造面,渭源县城的大部分面积和人口就分布在这个切割平台上,即分布在渭河的一级阶地上,其向上海拔逐渐抬升,也就是说,随着阶地的上升,人口和建筑的数量分布呈一种下降的趋势。

(3)系云摩天太白山:

“不登太白非好汉,登上太白赛神仙”,游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太白山的奇伟雄宏,太白山山势险峻,酷似华山,因此,有“小华山”之称,(如图2)太白山海拔高约3300多米,在太白山山麓主要有人工针叶林(以落叶松为主),大约再向上两百多米逐渐由针叶林向灌木丛过渡,树木以乔灌木为主,如:桦树(红桦、白桦)等,在大约20xx米处开始有了积雪,此时天上的雨滴变成了晶莹的雪花纷纷落向地

面,在这一带连灌木丛都少见了,大多为一些草甸植物。

在山顶向下俯视时烟雾飘渺,真有一种神仙畅游的感觉,此时的山顶已是荒漠,只有进存的一些苔原植物和几簇耐高寒的植物,显得特别荒凉,虽然这里没有终年积雪,但十月的天气已经让这里变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令人感觉毛骨悚然。

(4)石门水库和峡口水库:

这是在渭河源头的两条支流上所建的水库,渭河上游主要由三条支流汇集而成,站在水库的堤坝上,看碧波荡漾,让人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亲切感。

水库的主要作用有:1、调节地方小气候,由于定西市内气候比较干燥,蒸发旺盛,这样的水库就有了增湿降温的作用,使得地方气候呈良性循环的态势。 2、水库可以用来灌溉,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这样就可以使得渭源县人口打破靠天吃饭的单一模式,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3、水库可以用来搞一些人工养殖,来发展地方经济,增加经济收入,从而提高人口生活水平。 4、修建水库不仅对气候、农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渭源县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5)三国古道双石门:

在海拔3941米的“雪山太子”露骨山下的双石门,(如图3)位于渭源县城南部40公里处,距省城兰州164公里。这里集险峰奇石、草地野花、珍稀动物、历史传说于一体,是人们举行野营活动和探险的好地方。这里拥有11万亩的大草场,春秋季节,山花烂漫、牧草青青、牛羊成群,并有许多珍稀动物,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在露骨山上有百年难遇的冬虫下草,在11万亩的大草场(如图4)到处可见悠闲的牦牛、雪白羊群、以及几匹狂奔的牧马,双石门主要是断层构造在地质运动时一侧抬升,而另一侧下沉在露骨山脚下形成了形似山门的岩石——石门,因为有两道这样的石门,所以称这里为双石门。

在石门的岩壁上清晰可见那断裂岩石的层理结构,在石门的中间就是著名的“一线天”,在这里有一股流水从石门中潺潺流出,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6)首阳山原始森林:

首阳山与莲峰山遥相呼应,其山势巍峨高峻,古松郁郁葱葱。因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在这里曾留有伯夷、叔齐之遗骨,并有闻名中外的野生食物“白蕨”。

站在高大挺拔的千年古松下,(如图5)让人不觉感叹到人类竟然是那么的渺小,通过悠远深邃的幽径,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望着脚下郁郁葱葱的树木,有一种征服万物的快感,此时,又有赞叹人类之伟大的感慨油然而生。

3、实习小结:

通过对各种自然风貌的观察和身临其境的探究,使我深层次的领略了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和那包罗万象的环境,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和领悟,更使我对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和感触。

经典的地理野外实习心得 (三)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地质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后的最终成果,编写地质报告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认识的总结,是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富有创造性,内容真实、丰富、简明、扼要。要求文字工整,图件美观,要有封面、题目、报告编写人专业、班级、姓名、野外实习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审核人及报告编写日期等。

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字报告。

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前言

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实习区概况

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地层

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四、岩石

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要说明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等。

五、内动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基本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具体构造的类型和特征。对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分别进行详细描述,并应附有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等。

褶皱构造要描述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翼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两翼岩层的产状,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

断裂构造要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产状,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

2.岩浆作用

按岩浆作用时代、作用方式及产状等进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

3.变质作用

按变质作用方式分别进行描述。

六、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产物及特征。

2.河流地质作用

描述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特征。

3.海洋地质作用

描述海洋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积特征

4.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辩证关系

七、矿产

简述实习区内所出现的各种主要矿产资源,说明每一种矿产的赋存层位、规模、找矿标志、矿物组合和矿产应用等。

八、地质发展简史

根据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岩浆及火山活动资料,综合分析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从古到今按地质时代连续论述各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九、结束语

地理野外实习 篇3

关键词:野外实习;地理科学专业;实习基地;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35-02

野外实习是地理学科专业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是学生将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步骤,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野外工作技能[1]。我院地理学科专业野外实习的主要内容有:地质地貌实习、气象气候实习、水文实习、土壤实习和植被实习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野外实习基地的意义

学生在完成了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等课程的理论学习之后,还不能得心应手的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才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2]。实习基地是进行野外实习的具体场所,其区域环境特征会直接影响实习的内容和效果。实习基地应该具有区域地理特征明显、自然地理组成与结构的复杂性、地形地貌特征典型、交通便利性和经济可行性等特征[3-4]。本文提出将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创建我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地。

二、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创建的可行性

(一)区位条件分析

连云港市位于东经118°24′~119°48′,北纬34°12′~35°07′,总面积6265km2,东西长129km,南北宽约132km[5],是我国于1984年首批提出沿海开放的14座城市之一。连云港是全国十大海港之一,亿吨大港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交通便利,横贯我国中部的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从中原一直伸展到这里,通过这条钢铁运输线,可以西通中原、秦陇和新疆。

学生实习时,从开封乘坐火车,车程仅需6个小时,车资60元/人,费用较低。连云港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游客众多,因而该区饮食、住宿等服务业发达。消费水平不是很高,一般来说,学生食宿在40~50元/人/天,学校和学生能够普遍接受。山上的交通方便,制定好实习线路后,能够沿公路到达任意一个实习目的地。

(二)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连云港市,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南部,常年平均气温14℃,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使得连云港市发展成为一个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区内景观层次非常丰富。

1.连云港地质。本地区处华北地台南缘,属苏鲁地垒的一部分,基岩主要是古老的中深变质的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长期以来,地表一直处于断块抬升状态,看不到古生代以后的各系地层,结晶基底裸露。由于经受多次地壳运动,构造较复杂。以白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有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和磷块岩等。地质构造主要有:(1)褶皱构造,主要为锦屏倒转背斜,出露于锦屏山,轴向北东东,核部为朐山组,两翼为锦屏含磷段,轴面向南东东倾斜,倾角35°~50°,东翼缓而西翼陡甚至倒转,此背斜由于北北东和北东东的横向断层错开呈不连续状。(2)断层构造,正南北向(或北北东向)一组产生时间较早,多为压扭性冲断层;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为张性和张扭性的正断层或平移断层;北西西向则主要为高角度的张性正断层。(3)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以来,新构造差异运动明显,山体等强烈上升,本区以南部分大幅度下降,两者相对高差可达1km。目前本区仍处于强烈抬升的过程中。

2.连云港地貌。本区地貌可分为:冲积——海积平原、剥蚀构造山地和复合型海岸三种。(1)冲积——海积平原,实际上属于黄淮平原的一部分,海拔约3~5m,地表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厚度大致由自锦屏山—云台山向北和向南阶梯状加大的趋势。(2)剥蚀构造山地总称云台山。主要山体由西南向东依次有:锦屏山(主峰马耳峰海拔429m),南云台(主峰玉女峰,高625.3m)、中云台(主峰栖云山高287m)、北云台(主峰桅尖山高605.4m)。它们均由古老的片麻岩、片岩和其他混合岩等所组成,后由一系列近似平行的北西西向高角度的断层所切割,东北和西南两坡由于断层切割,多陡崖峭壁,重力崩塌作用较强烈。部分地点山体西北坡陡而东南坡缓类似单面山形态,山坡坡面现代流水作用强烈。(3)复合型海岸有沙岸、淤泥质海岸、岩岸、砾岸四种。

3.连云港气候。连云港市地处中纬度,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和冬季、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都居适中的地位。加上它东临黄海,海洋对气候也有明显的影响,气温受到海洋的调节,大气降水较多。气候条件优越,寒暑适宜,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连云港市1月平均温度为-0.4℃,七月平均温度为27.4℃,年降水量900.9mm,这和同纬度内陆各地相比,冬夏温度变化和缓,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丰富。沿海一带,受地形的影响,常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具有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向北方温带、暖温带过渡地带的特点。

4.连云港植被。本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南部,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植物种类相当丰富。据调查,大约有147科、1035种左右,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唇形科、莎草科、豆科、毛茛科占优势,大多数种类属华北成分,如麻栎、栓皮栎、侧柏、桧柏、榆、臭椿等。这明显地反映出植物区系为暖温带的性质,使得植被以暖温带的类型为主。但由于本区位置偏南,接近北亚热带,又受某些局部小气候的影响,有许多南方亚热带的种类分布到本区内,如枫香、糙叶树、乌桕、海桐、大叶胡颓子、山胡椒、化香、黄连木、黄檀等,表明了与北亚热带的密切关系。

5.连云港土壤。本市区地带性土壤为棕壤,平原上的土壤大都开发为农田,久经耕种已发育为耕地土壤。现仅有一些低山丘陵区尚有棕壤分布。棕壤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以酸性变质岩系的风化残积物为成土母质,在温暖带湿润条件下,土壤的矿物质风化和有机物分解强烈,淋溶作用显著,土壤呈微酸至中性。PH值在5.5~6.2之间,通体无石灰反应,典型土壤剖面为Ah-Bt-C型,Ah为暗棕色有机质层,B层和C层大都为棕红色粘重土层。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多发育成粗骨土(酥石岭砂土),土体含砾石,土层浅薄。当雨水不能下渗到粘重土层时,表土富含水分,呈“包浆”状态,形成“包浆土”。

在低山陡坡上部背阴地坡地带,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在片麻岩残积、坡积物上形成了厚层生草棕壤。在陡坡向阳地带,由于侵蚀作用强烈,植被生长差,形成粗骨土壤。在缓坡地带,纯针叶林下,有机酸强烈淋溶下渗,形成了灰棕壤和薄层生草土。在剥蚀残丘岗地,在酸性变质岩的残积母质上形成了薄层棕壤和薄层生草土。在坡麓古老洪积物母质上,由于滞水而形成白浆化棕壤。在坡积物母质上因受水作用而形成潮棕壤。在滨海平原地区,因长期受海水侵渍作用,在滨海相盐渍淤土上进行着积盐过程,发育了滨海盐土。

三、结语

从上述经济、交通条件和自然地理特征三个方面的分析表明,连云港作为地理科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是可行的。学生通过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准确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现林.论野外实习的组织与管理[J].泰安师专学报,1999,(S1):36-37.

[2]赵媛,沙润.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4):15-17.

[3]王晓燕.关于野外综合地理实习基地创建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5):27-29.

[4]赵曦,刘耀林,刘艳芳,等.综合性大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8,(3):121-124.

[5]梁国付.连云港市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14-18515.

基金项目:河南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梁国付(1973-),男,河南林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地理野外实习 篇4

1 地理野外实习的必要性和意义

1.1 地理野外实习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

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研究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1]。地理实习是阿坝师专地理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内容, 是学生达到学业要求的重要环节。综合考虑学生知识储备、实习经费、实习组织等因素, 目前阿坝师专将地理野外实习安排在地理教育专业大二下学期。

1.2 野外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地理野外实习过程中的地图阅读、分析、填绘等有助于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野外测量、标本采集、地理摄影等有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思考、分析、总结有利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秀美山川的观看体会, 民俗人文的接触了解有助于美学能力的培养。

1.3 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地理野外实习是一项参与人员多、接触范围广、涉及环节多的重要野外考察活动。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同学们组织协调能力、集体和团队意识。由于实习时间紧、任务多、路途中的众多不确定性, 使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困苦,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磨砺同学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意志品质。

1.4 野外实习是促进学科建设、转变教学方法的重要载体

野外实习过程既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深化, 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同学们通过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观察、调查, 与理论知识相对照, 验证相关内容, 增加感性经验。教师通过野外实习指导了解掌握学生所学知识状况, 从而在理论和课堂教学中有所调整。

2 地理野外实习的形式

路线综合实习模式是根据各门课程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 选择确定实习区域和实习路线[2]。

目前阿坝师专地理教育专业具体操作的地理野外综合实主要习路线为:汶川县水磨镇—都江堰—眉山—乐山—峨眉山, 其中乐山、峨眉山作为实习重点区域。乐山主要实习内容和要素包括丹霞地貌、岩石风化、水文、宗教文化、碑林文化、岩墓文化;峨眉山主要实习内容和要素包括熔岩地貌、坡地重力地貌、流水地貌、构造地貌、植被、气候、土壤、宗教文化、建筑文化。

3 地理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

3.1 实习经费有限, 实习时间紧张

实习经费是保障地理野外实习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自从地理教育专业成立以来, 学校一直按生均300元标准拨付野外实习经费, 虽然教研室已经尽量在同各方协调以尽量节约相关支出 (如租用按里程计费的校车而不是按时计费的社会车辆) , 但随着近年来社会整体物价的快速上涨、景区门票价格上调, 野外实习相关支出有较大幅度增加, 已经很难保障实习工作的顺利推进。

3.2 实习内容广泛性不足, 实习深度不够

目前地理实习线路设计虽然是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板块来考虑,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受实习时间、学生知识储备等因素制约, 实习内容主要是以自然地理为主, 即便实习区域乐山、峨眉山实际蕴含的人文地理信息 (如宗教、民俗) 十分丰富。究其原因, 是自然地理信息更加显性和直观, 而人文地理的了解感悟则必须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此外, 很多同学不去思考现象背后的成因以及地理现象的发展演变规律, 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3.3 实习基地不稳定, 实习指导教师能力不足

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 就会在实习方式、内容与时间等方面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和优化的模式[1]。

虽然本专业在进行乐山-峨眉山线路实习中已积累有几年经验, 但因多种因素, 同当地学校、景区、餐馆各方协调建立实习基地一事未能达成协议, 因此, 导致指导教师对实习地点缺乏深入和系统的考察和研究, 再加之本专业教师大多较为年轻, 实习指导经验不足, 导致野外实习指导能力有限。

3.4 实习仪器配置不足, 携带管理困难

野外实习需配置相关实习仪器, 但因参加实习学生多, 因此只能按实习小组进行配备。野外实习常需长时间大跨度徒步行进, 另外还需采集土壤、岩石等相关标本, 所以携带的仪器对体力消耗较大, 部分学生会将本应由自己负责的仪器交由他人代为背负, 一旦发生丢失等情况, 相互推诿, 从而产生仪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现象。

3.5 实习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加强

虽然地理教研室围绕野外实习也做了大量工作, 积累了相关组织经验, 但尚不够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野外实习是涉及众多师生利益包括人身安全、财务安全的大事, 所以必须在实习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并充分预计到行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突发情况,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而这些都必须以完善的实习制度作为保证。

3.6 实习效果不太理想, 实习评价急需加强

从学生们在实习期间的相关表现和实习报告质量来看, 实习效果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实习时间有限、实习指导教师能力不足, 客观上对实习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与部分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以及实习组织纪律性差等主观原因有关。为提升实习效果, 要对学生实习建立科学详细的实习评价体系, 给出量化的评价成绩, 从而督促学生重视实习环节。

4 地理野外实习改进建议

4.1 增加实习经费投入, 保证实习时间

野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由于野外实习路线长, 需要较多支出, 随着社会物价的整体上扬, 实习预算的刚性支出与学校下拨经费之间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压缩实习时间虽然可以降低实习支出, 但将会影响实习效果。所以在确保实习效果的前提下, 需要开源与节流并举。一方面需要学校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增加下拨经费额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实习基地建设, 以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争取餐宿等经营者优惠价格;三是争取系上经费能补贴一部分;四是在学生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自行负担一部分。

4.2 加快建立野外实习基地

为了节约实习经费支出, 规范实习组织工作, 应以学校名义抓紧同实习相关方进行谈判, 加快实习基地的建设步伐。稳定的野外实习基地, 一是有助于提高实习组织效率;二是有助于指导教师深入实习点进行详细考察研究, 继而提高实习指导能力。

4.3 加快实习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目前地理教育专业教师都较为年轻, 职称偏低, 再加之学校地处偏僻, 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比较少, 以致野外实习指导水平较为有限。因此, 要提升实习效果, 必须加快实习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科研或课题经费形式支持部分老师加强对实习点的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应聘请有经验的实习专家对老师进行培训和示范指导;再者地理教师应参与相关兄弟院校实习过程, 学习实习带队经验, 提升业务指导能力。

4.4 规范实习运行和管理制度

制定实习章程。实习章程是规范实习组织和运行的重要文件, 具体包括实习组织领导机构、实习时间、实习经费、实习师生职责、实习纪律、实习总结等内容。

编制详细的实习指导书。详细的实习指导书是是系统指导学生实习的教材[4]。实习指导书需包括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实习区域与路线、实习仪器、实习方法等内容。

制定野外实习管理文件。具体包括:野外实习教学工作实施细则;野外实习与指导教师职责;野外实习总结考评暂行办法;野外实习纪律及补充规定[3];实验器具的借用、保管、归还、赔偿规定;野外实习应急预案。

4.5 改革实习评价模式

为了促进学生对实习环节的重视, 应将野外实习成绩单列, 作为申请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野外实习成绩考核应包含前期的实习准备、中期实习实施、后期实习总结与反思全环节。成绩考核应该全面, 包括实习态度、实习组织纪律性、实习报告成果、实习反思深度等。

摘要:本文对阿坝师专地理教育专业野外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实习经费、实习组织、实习内容、实习管理、实习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增加经费投入、规范管理制度、改进实习评价等建议以提升地理野外实习效果。

关键词:地理野外实习,实习经费,实习管理,实习评价

参考文献

[1]常立新.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以包头师范学院为例[J].阴山学刊, 2010, 24 (3) :108-112.

[2]于法展, 张志华.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与内容的改革初探[J].高师理科学刊, 2007, 27 (2) :102-106.

[3]杜忠潮, 史兴明, 苏英.高师自然地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价值工程, 2012, (9) , 232-234.

野外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篇5

一、综合实习概述

此次滇西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提前查找了有关于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比如,实习过程中的地貌与河流的名称、位置及形成原因,实习当地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习俗、服饰、历法,实习地的人口、农村聚落的类型等。

野外工作:

2014年4月8日,早8点,我们从学校出发。9点半时到达滇池,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滇池的形成、形状、面积大小、容水量、水质及水质的治理等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老师也介绍了西山的形成演化、属地质断裂带等内容。10点半出发去大理。

4月9日,早8点,我们到了大理的洱海公园。近10点,我们在洱海海东下车,听老师讲解洱海的形成、面积、水质等,及大理冲击扇的形成。11点多,到达南诏风情岛、金棱岛、银棱岛、双廊古镇。下午1点,我们抵达大理蝴蝶泉。下午3点,抵达喜洲,参观了侯家民居,并对白族的民俗,居所、歌舞、三道茶有了深刻的了解。

4月10日,早8点,我们来到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并爬了苍山。深入了解到大理的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

4月11日,早上出发,中午时抵达潞江坝,老师讲了怒江的形成构造运动,汛期,经纬度、海拔、气候等。下午3点,抵达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了解了高黎贡山植被的垂直结构,气候及国家保护动植物。之后出发去腾冲。

4月12日,早9点,来到腾冲的火山观测点,了解了火山地貌。下午1点半认识了柱状节理和黑鱼河的清澈。

4月13日,早8点半抵达腾冲热海,了解了地热。11点半了解了腾冲的玉石文化。下午1点半,抵达和顺古镇,领略到古镇浓厚的文化底蕴。

4月14日,早8点离开腾冲,晚上抵达楚雄。

4月15日,早8点,来到彝族十月太阳历公园,了解到彝族的历法及文化。之后,出发抵达玉溪师院。后期通过对实习中的记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整理成报告。

此次实习,在时间上比较匆忙,到最后有些同学体力不支,无法更好的了解到实习地的特色,实在遗憾。

二、专题实习报告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考察发展分析

摘 要:对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的考察的目的是让彝族保持自身的民族文化,而不被汉化。通过对彝族历法及文化的了解,并查找的资料,总结归纳出彝族的历史发展状况、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民族节日等,分析得出彝族为自身文化的发展做出努力,即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持文化的原始味道。

关键词:云南省楚雄州;彝族;文化;民风民俗保护 1 基本概况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为第七大少数民族,云南第一大少数民族。在汉族文化逐渐渗透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今天,彝族的历史文化、服饰、习俗、建筑和生活等正慢慢的淡化、汉化。所以,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好民族文化,使其保持着特有的民俗,并延续下去。

1.1 彝族历史文化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部族。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彝族民族特色 2.1 民族服饰

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服饰的特点:

(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

(2)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

(4)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2.2 风俗习惯 2.2.1 食俗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2.2.2 跳菜

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2.3 建筑特色

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是土掌房。土掌房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平顶的制作具备晒场的功能。楚雄州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2.4 彝族历法

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阳历,一年中要过两次年。彝族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月以鼠日为一个月起头,12属相循环3次,在猪日终结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为过年日,不计算在10个月之内。大年在每年夏至日,过三天。第一天为接祖日,第二天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过两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闰年加祭祖日过三天。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十月太阳历广场十根文景雕塑图腾神柱,以祖先神柱为中心,正南方向两根是天神柱和火神柱;正北为葫芦神柱、太阳神柱、虎神柱;西方依次是龙神柱、鹰神柱和羊神柱。十根图腾神柱是按照彝族古老的立杆观测太阳运动以定季节的原理。由天文学家参与测定设计的,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观测效果非常精确。

2.5 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2.6 民族节日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彝族现状发展分析 3.1 存在问题及现状分析

彝族在保持自身的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汉族的文化,比如传统节日的融合,彝族人接受了汉族的春节,汉族人也接受了彝族的火把节等。还有语言的汉化,很多彝族人,不知道如何讲彝族语言,缺少对彝族民风民俗的了解,甚至没有了彝族的名字,只有汉族名字。

彝族的文化及语言,正逐渐的被淡化、改变,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不加以保护,便会流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3.2 解决途径

对接受汉族文化的彝族人同时开设彝族文化课程,使其从小既能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会容易将本族的文化抛弃。

举办彝族的大型活动,号召彝族人参与其中,不忘本,并让其他民族了解彝族的文化。

加强本地的彝族文化旅游,将彝族文化特色加入旅游服务中,可以以比较稳定的形式传递下去。

3.3 发展前景

由于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为第七大少数民族,云南第一大少数民族。

云南楚雄州,具有良好发展彝族文化的环境,使其永久流传。参考文献: [1]

地理野外实习 篇6

地理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组分相互联系及地区差异的科学,要正确认识一个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就必须对各自然和经济要素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实践教学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摇篮,必须培养他们驾驭中学地理新课程的能力。而地理野外实践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地理教育重要环节的现行地理野外教学在方式、方法和内容结构等方面均存在不适应地理教育发展需要的现象,尤其在能力培养方面显得不足。所以,地理野外实践改革势在必行。

一、构建“一纵三横”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白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纵三横”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图1),以期充分挖掘各实习基地的科学内涵,指导各年级学生的地理野外实习。“一纵”是时间上:大一主要进行以认知为主的地理认识实习,大二开始是以学生野外技能调查训练为主的综合自然地理实习,大三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区域地理实习,大四进行为期10周的毕业论文写作,四年中穿插学生的自主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三横”是空间上:在三级不同的实践平台上实施学生野外技能的培养。

这种实习模式涵盖地理科学专业低、 中、高年级的不同层次学生。实习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充分利用实习地丰富的资源,挖掘实习基地的深刻科学内涵。野外实习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科学而合理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二、 搭建“以线串点、以点托面”三级野外实习基地

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是组织野外教学工作,稳定实习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保证。白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结合教学计划,建立远近结合、功能不同的分等级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三级梯度野外实习基地如图2所示。

地理野外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构建出满足不同需要的三级野外实习基地,分别是秦皇岛的点状一维实习、阿尔山的线状二维实习和白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三维面状实习。这三级野外实习基地,体现“盆地—平原—高原”、从海到陆、“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地理景观立体实践教学特征。

第一级实习基地——秦皇岛石门寨。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实习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高山包围,属暧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侯,受海洋气温的调节。将石门寨作为“点”实习基地兼顾地理要素的完整性。其优势为:第一,在柳江盆地不大的区域范围内出现较为典型和完整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内容,被誉为“地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自然博物馆”,方便实习路线和内容的安排;第二,采矿和旅游开发对柳江盆地的地质遗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可在此考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第三,参观不同旅游景点,观察认识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第四,交通方便,登山便捷,学生食、宿、行较为方便和安全。该基地设有实习路线8条,实习内容主要是水文、地质、地貌、工矿企业、旅游地理、港口建设、城市结构等专项知识的认知实习,实习方式以“徒步考察、定点观测”为主。地理认知学习对低年级学生地理科学的兴趣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强化了课堂教学中难以描述的地理要素,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级实习基地——阿尔山。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被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蒙古四大草原所环抱。阿尔山市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全年主要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与西北干寒气流影响,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处于大陆型高山气候区,地方小气候特征明显。阿尔山在山地气候、火山地质构造、地貌、生物地理、土壤地理、生态旅游景观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将阿尔山作为“线”实习基地,主要是把不同地理要素串联起来,在“点”实习基础上,使学生从点扩展到线,整体上理解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地貌等各自然要素的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要素的开发利用和影响,旨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知识认知上升到理论实践。以阿尔山为第二级实习基地,主要强调对野外调查技能的培训,提高动手能力,传授地理野外考察的工作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地理资料的获取方法,加深对地理科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级实习基地——白城市。将白城市区域作为“面”实习基地有其地域优势,也符合白城师范学院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白城市地处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地带,属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土地退化问题严重,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该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植被群落丰富,有较明显的土壤带谱,水文现象和水系形成及变化有独特规律,各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密切,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特色明显。“面”(区域)实习是一种探索与研究型实习,它在“点”与“线”实习的基础上进行。实习内容以“区域地理综合研究”为目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方法,在对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区域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同时对实习区域的工业、农业、商贸、交通、旅游业做访问调查,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区域(城市)规划等进行评价,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使其深入了解地理学在区域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实习以三、四年级学生为宜,结合毕业论文选题进行。实习过程的设置覆盖整个白城市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全方位,在全面认识基础上找出某个研究课题,作为学生深入研究的对象,为完成毕业论文做好基础,同时了解和认识白城市区域地理特征规律,锻炼学生对某地区“区域地理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三、改革野外实践教学方式与评价机制

改变“由因导果”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取“由果溯因”的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实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为避免出现“灌输式”实习教学过程,每到一个实习地点,指导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基本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考察,之后展开讨论和回答相应的问题。在撰写野外实习报告时,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写出一份实习报告,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研究,最后完成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过这种互动学习方式,会让学生的互动能力有很大提高。

野外实习成绩科学而有效的评定,是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过去野外实习成绩的考核大多是通过评定学生的实习报告,这种考核办法以偏概全,难以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实习成绩的评定流于形式。

科学的实习成绩评定应根据野外实习特点,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现场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与合作精神、野外观察与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和贯彻,高师地理专业要密切关注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地理野外实习中,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给予充分考虑。此外,利用高师学生地理专业教育实习机会,组织部分实习学校地理教师与在校大学生一起参与地理野外实习,通过共同野外实习,让在校大学生与在岗地理教师充分交流野外实习感受,为胜任中学地理教学积累经验和教学素材。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项目“ZC12070”、吉林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共同资助。endprint

地理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组分相互联系及地区差异的科学,要正确认识一个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就必须对各自然和经济要素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实践教学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摇篮,必须培养他们驾驭中学地理新课程的能力。而地理野外实践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地理教育重要环节的现行地理野外教学在方式、方法和内容结构等方面均存在不适应地理教育发展需要的现象,尤其在能力培养方面显得不足。所以,地理野外实践改革势在必行。

一、构建“一纵三横”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白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纵三横”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图1),以期充分挖掘各实习基地的科学内涵,指导各年级学生的地理野外实习。“一纵”是时间上:大一主要进行以认知为主的地理认识实习,大二开始是以学生野外技能调查训练为主的综合自然地理实习,大三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区域地理实习,大四进行为期10周的毕业论文写作,四年中穿插学生的自主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三横”是空间上:在三级不同的实践平台上实施学生野外技能的培养。

这种实习模式涵盖地理科学专业低、 中、高年级的不同层次学生。实习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充分利用实习地丰富的资源,挖掘实习基地的深刻科学内涵。野外实习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科学而合理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二、 搭建“以线串点、以点托面”三级野外实习基地

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是组织野外教学工作,稳定实习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保证。白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结合教学计划,建立远近结合、功能不同的分等级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三级梯度野外实习基地如图2所示。

地理野外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构建出满足不同需要的三级野外实习基地,分别是秦皇岛的点状一维实习、阿尔山的线状二维实习和白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三维面状实习。这三级野外实习基地,体现“盆地—平原—高原”、从海到陆、“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地理景观立体实践教学特征。

第一级实习基地——秦皇岛石门寨。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实习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高山包围,属暧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侯,受海洋气温的调节。将石门寨作为“点”实习基地兼顾地理要素的完整性。其优势为:第一,在柳江盆地不大的区域范围内出现较为典型和完整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内容,被誉为“地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自然博物馆”,方便实习路线和内容的安排;第二,采矿和旅游开发对柳江盆地的地质遗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可在此考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第三,参观不同旅游景点,观察认识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第四,交通方便,登山便捷,学生食、宿、行较为方便和安全。该基地设有实习路线8条,实习内容主要是水文、地质、地貌、工矿企业、旅游地理、港口建设、城市结构等专项知识的认知实习,实习方式以“徒步考察、定点观测”为主。地理认知学习对低年级学生地理科学的兴趣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强化了课堂教学中难以描述的地理要素,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级实习基地——阿尔山。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被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蒙古四大草原所环抱。阿尔山市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全年主要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与西北干寒气流影响,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处于大陆型高山气候区,地方小气候特征明显。阿尔山在山地气候、火山地质构造、地貌、生物地理、土壤地理、生态旅游景观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将阿尔山作为“线”实习基地,主要是把不同地理要素串联起来,在“点”实习基础上,使学生从点扩展到线,整体上理解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地貌等各自然要素的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要素的开发利用和影响,旨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知识认知上升到理论实践。以阿尔山为第二级实习基地,主要强调对野外调查技能的培训,提高动手能力,传授地理野外考察的工作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地理资料的获取方法,加深对地理科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级实习基地——白城市。将白城市区域作为“面”实习基地有其地域优势,也符合白城师范学院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白城市地处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地带,属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土地退化问题严重,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该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植被群落丰富,有较明显的土壤带谱,水文现象和水系形成及变化有独特规律,各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密切,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特色明显。“面”(区域)实习是一种探索与研究型实习,它在“点”与“线”实习的基础上进行。实习内容以“区域地理综合研究”为目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方法,在对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区域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同时对实习区域的工业、农业、商贸、交通、旅游业做访问调查,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区域(城市)规划等进行评价,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使其深入了解地理学在区域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实习以三、四年级学生为宜,结合毕业论文选题进行。实习过程的设置覆盖整个白城市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全方位,在全面认识基础上找出某个研究课题,作为学生深入研究的对象,为完成毕业论文做好基础,同时了解和认识白城市区域地理特征规律,锻炼学生对某地区“区域地理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三、改革野外实践教学方式与评价机制

改变“由因导果”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取“由果溯因”的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实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为避免出现“灌输式”实习教学过程,每到一个实习地点,指导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基本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考察,之后展开讨论和回答相应的问题。在撰写野外实习报告时,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写出一份实习报告,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研究,最后完成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过这种互动学习方式,会让学生的互动能力有很大提高。

野外实习成绩科学而有效的评定,是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过去野外实习成绩的考核大多是通过评定学生的实习报告,这种考核办法以偏概全,难以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实习成绩的评定流于形式。

科学的实习成绩评定应根据野外实习特点,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现场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与合作精神、野外观察与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和贯彻,高师地理专业要密切关注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地理野外实习中,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给予充分考虑。此外,利用高师学生地理专业教育实习机会,组织部分实习学校地理教师与在校大学生一起参与地理野外实习,通过共同野外实习,让在校大学生与在岗地理教师充分交流野外实习感受,为胜任中学地理教学积累经验和教学素材。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项目“ZC12070”、吉林省教育厅重点教研项目“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共同资助。endprint

地理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组分相互联系及地区差异的科学,要正确认识一个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就必须对各自然和经济要素进行调查研究,因此实践教学是高师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是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摇篮,必须培养他们驾驭中学地理新课程的能力。而地理野外实践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地理教育重要环节的现行地理野外教学在方式、方法和内容结构等方面均存在不适应地理教育发展需要的现象,尤其在能力培养方面显得不足。所以,地理野外实践改革势在必行。

一、构建“一纵三横”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白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纵三横”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图1),以期充分挖掘各实习基地的科学内涵,指导各年级学生的地理野外实习。“一纵”是时间上:大一主要进行以认知为主的地理认识实习,大二开始是以学生野外技能调查训练为主的综合自然地理实习,大三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区域地理实习,大四进行为期10周的毕业论文写作,四年中穿插学生的自主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三横”是空间上:在三级不同的实践平台上实施学生野外技能的培养。

这种实习模式涵盖地理科学专业低、 中、高年级的不同层次学生。实习内容包括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充分利用实习地丰富的资源,挖掘实习基地的深刻科学内涵。野外实习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科学而合理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二、 搭建“以线串点、以点托面”三级野外实习基地

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是组织野外教学工作,稳定实习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保证。白城师范学院地理专业结合教学计划,建立远近结合、功能不同的分等级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三级梯度野外实习基地如图2所示。

地理野外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构建出满足不同需要的三级野外实习基地,分别是秦皇岛的点状一维实习、阿尔山的线状二维实习和白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三维面状实习。这三级野外实习基地,体现“盆地—平原—高原”、从海到陆、“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的地理景观立体实践教学特征。

第一级实习基地——秦皇岛石门寨。石门寨地区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实习区坐落在柳江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高山包围,属暧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侯,受海洋气温的调节。将石门寨作为“点”实习基地兼顾地理要素的完整性。其优势为:第一,在柳江盆地不大的区域范围内出现较为典型和完整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内容,被誉为“地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自然博物馆”,方便实习路线和内容的安排;第二,采矿和旅游开发对柳江盆地的地质遗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可在此考察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第三,参观不同旅游景点,观察认识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第四,交通方便,登山便捷,学生食、宿、行较为方便和安全。该基地设有实习路线8条,实习内容主要是水文、地质、地貌、工矿企业、旅游地理、港口建设、城市结构等专项知识的认知实习,实习方式以“徒步考察、定点观测”为主。地理认知学习对低年级学生地理科学的兴趣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强化了课堂教学中难以描述的地理要素,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级实习基地——阿尔山。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被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蒙古四大草原所环抱。阿尔山市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全年主要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与西北干寒气流影响,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处于大陆型高山气候区,地方小气候特征明显。阿尔山在山地气候、火山地质构造、地貌、生物地理、土壤地理、生态旅游景观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将阿尔山作为“线”实习基地,主要是把不同地理要素串联起来,在“点”实习基础上,使学生从点扩展到线,整体上理解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地貌等各自然要素的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要素的开发利用和影响,旨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知识认知上升到理论实践。以阿尔山为第二级实习基地,主要强调对野外调查技能的培训,提高动手能力,传授地理野外考察的工作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地理资料的获取方法,加深对地理科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级实习基地——白城市。将白城市区域作为“面”实习基地有其地域优势,也符合白城师范学院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白城市地处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地带,属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土地退化问题严重,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该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植被群落丰富,有较明显的土壤带谱,水文现象和水系形成及变化有独特规律,各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密切,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特色明显。“面”(区域)实习是一种探索与研究型实习,它在“点”与“线”实习的基础上进行。实习内容以“区域地理综合研究”为目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方法,在对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区域的自然地理综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同时对实习区域的工业、农业、商贸、交通、旅游业做访问调查,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区域(城市)规划等进行评价,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使其深入了解地理学在区域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种实习以三、四年级学生为宜,结合毕业论文选题进行。实习过程的设置覆盖整个白城市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全方位,在全面认识基础上找出某个研究课题,作为学生深入研究的对象,为完成毕业论文做好基础,同时了解和认识白城市区域地理特征规律,锻炼学生对某地区“区域地理综合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三、改革野外实践教学方式与评价机制

改变“由因导果”平铺直叙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取“由果溯因”的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实习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讨论问题。为避免出现“灌输式”实习教学过程,每到一个实习地点,指导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基本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考察,之后展开讨论和回答相应的问题。在撰写野外实习报告时,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写出一份实习报告,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研究,最后完成一份满意的答卷。通过这种互动学习方式,会让学生的互动能力有很大提高。

野外实习成绩科学而有效的评定,是提高学生实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过去野外实习成绩的考核大多是通过评定学生的实习报告,这种考核办法以偏概全,难以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实习成绩的评定流于形式。

科学的实习成绩评定应根据野外实习特点,遵循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现场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与合作精神、野外观察与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和贯彻,高师地理专业要密切关注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地理野外实习中,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给予充分考虑。此外,利用高师学生地理专业教育实习机会,组织部分实习学校地理教师与在校大学生一起参与地理野外实习,通过共同野外实习,让在校大学生与在岗地理教师充分交流野外实习感受,为胜任中学地理教学积累经验和教学素材。

地理野外实习 篇7

一、重视野外实践活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当今时代背景要求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他们具有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国家将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野外地理实践活动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 是培养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地理的实践性特点必然要求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决定开展野外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它需要每个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其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操作”、“实践”、“调查”等活动, 既要自己动脑筋去想, 还要用眼睛去看, 用耳朵去听, 用手去操作, 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二、提高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是意识

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地理学科,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摆脱传统的教师思维, 破除教师简单的在课堂对学生进行灌输的思维模式, 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思维, 积极参与到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改革中去, 充分研究和探讨野外活动教学方式对高中地理学科的促进作用, 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形式。这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如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地理考察和野外观测能力, 地理环境分析与预测能力, 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地理知识的能力等。

三、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进行野外实践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分类, 选取适合开展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 并且通过野外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完成教学目标, 并且提升学生实践技能,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实现学生在价值观和对地理学科情感态度上的提高。野外实践教学是开放性的教学,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的同时, 还要做好安全预案, 保证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地理知识的实践和学习。

四、选取恰当的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的选择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什么时间进行野外实践教学, 就需要教师根据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容进行选择, 结合教学内容分析, 进行恰当的教学活动设计,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地理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储备能力, 尽可能将教学效果提高到最大程度, 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同时, 教师在进行野外教学实践的设计时, 要考虑到时间和时空对于课程设计的限制, 因此, 应尽可能选择占地和占时较少, 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进行安排。

五、制定并遵守活动程序

1. 充分准备。

教师在准备进行野外实践教学之前, 要严格按照课程安排, 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尽可能多的搜集相关资料, 充分准备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图片、文字以及遥感方面的相关资料, 并对课程内容和相关资料做好分析检验。然后教师要将准备进行的野外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结束后的成果总结分析汇报进行具体安排,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另外, 对学生也要进行适当分组,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践内容。

2. 具体实践。

在进行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认真指导, 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和解答, 引导学生按照课前准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进行认真的学习和讨论, 对于学生需要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工具等要求, 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安排, 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完成预期的实践活动。

3. 课后总结。

在课外实践教学结束之后, 教师要及时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对野外实践教学的笔记整理和补记工作, 并指导学生完成野外实践教学的课后总结工作。对于学生完成的课后总结和汇总, 教师要认真分析和批改, 总结活动的成功之处, 分析活动的欠缺之处, 为相关课程的开展积累经验。对于学生做的好的地方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 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理野外实习 篇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要完成这一使命, 就要落实在课程教学中。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其广泛的应用性, 深刻而丰富的实践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优良素养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 由于传统观念、办学条件、管理方式、教学方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致使我国高校在自然地理学实际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如何使自然地理学在实践教学中担负起这一使命, 是摆在自然地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面前的重要问题。

1 目前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本身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割裂人地关系、重自然、轻人文的倾向;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 重课堂教学轻实习、实验,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研究不够等现象。实践教学缺乏理论指导, 实践教学课时少, 实践教学方法陈旧。野外实习教学功能单一, 有些仅是课本知识的巩固和验证, 以及顺路进行旅游观光, 缺乏对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当前, 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波澜壮阔, 但人文素质教育却尽显不足。由于功利化与实用化的导向, 使得专业设置过细, 课程设置更为单一, 内容更为直接。过分“专业化”加剧了高等教育中的技术化、非教养化的倾向, 导致学生知识面偏窄, 适应社会能力偏低, 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不足;过弱的文化陶冶, 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学科专业教育, 使学生学术视野不宽、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 使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 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集中表现在:重理工轻人文;重书本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轻”的根子在于轻素质, 轻科学人文素质的融合, 说到底还是轻视教育要教化与塑造人这一本体功能, 陷教育于急功近利的囹圄之中。简言之, 重教学生技能, 轻塑学生素质。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质量, 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提高。

2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具有兼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大领域的优势, 能实现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通过地理知识的获取, 地理科学方法的实践, 地理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 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创新精神、探究与发现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 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可纠正过去地理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 把“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好地结合起来, 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领会地理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了解和体验地理研究的过程、掌握初步的地理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爱祖国、爱家园, 促进个性与人格发展, 强化价值判断能力, 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形成“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全球意识、“多元文化”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自然地理学课程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

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 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 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科学素质有三个层次:一是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确立;三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及运用。后一个层次是最高层次, 称之为科研素质。GIS专业学生自然地理学课程应具备的实践能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 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是指个体在主动选择和运用地理信息及信息手段方面的基本素质。美国《国家地理标准》提出的五项核心地理技能 (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收集地理信息的技能、提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 中, 有三项为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所谓收集地理信息的技能, 即指能用多种方式搜集信息, 包括:阅读各种图表、实地调查与观测、有效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提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是指学会在各种有效信息中, 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 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写成报告、制成表格、绘制图表和简单地图等等。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分析和解释信息时, 能够探索地理事物的空间模型和地理事物间的关系。地理信息涉及的信息面非常广泛, 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是地理科学发展的生命力, 没有它的支持, 地理科学就不能发展。因而采集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2) 研判地理事物的能力, 研究和判读地理现象是自然地理学较高层次的综合能力, 它是理论基础、专业知识、认识能力、实践经验的综合体现, 要有长时间的野外实践。 (3) 资料处理能力。处理资料专业性强, 费时、费力, 包括资料的筛选、甄别、归类、建档、数据处理、成果分析等等。资料处理是否得当、完备, 对成果影响极大。 (4) 实验能力。自然科学中, 实验是重要的研究手段, 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材料准备、仪器设备调试、数据的纪录、整理和处理等, 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5) 科研能力。即科研素质是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综合反映, 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撰写论文能力等多个维度。学生科研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将来的发展, 而一代学生的科研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振兴。

4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

宏观讲是从三个层面入手: (1) 改革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 加大实践教学时数, 加大实践教学投入; (2) 重视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3) 严格实践教学管理, 改进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具体通过以下过程实施: (1) 通过搜集资料, 培养学生查阅、运用参考文献的能力。任何科研活动都是从收集、研究资料开始的, 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开端。在实习前布置学生查阅、筛选相关资料, 作为前期知识准备, 为以后创立研究性的创新问题打基础。 (2) 培养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为科学研究提供条件。选出有意义的资料, 经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后确定几个学生感兴趣、适合学生、有研究意义的题目。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应先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兴趣是人的内驱力。在人的灵魂深处, 都有一种渴望, 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 (3) 注重地理思维方法培养,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教师要善于用地理一般理论, 去分析推理、解释自然地理现象, 教师要结合学生能力, 作出有一定指向性的启示, 让学生“重演”地理学家发现的历程, 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提高了实践能力又培养了科学素质。 (4) 创立研究性课题, 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科研素质的重要维度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有提前量, 要准备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 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能够解决的, 但又跟实习内容紧密相连的科研课题。然后让学生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通过研究来实现。不要求做的很深, 学生能根据学过的知识, 只要能说得通, 不要求完全严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如, 我们针对学生观察能力差, 科研能力不强的状况, 在野外实践教学时,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观察的基础上确立科研课题。例如, 用“五大连池的14座火山分布的“#”字形现象说明了什么?”“翻花岩的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冰洞、雪洞、冷泉的成因”等题目来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向学生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是通过观察得到的, 这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使学生懂得科研工作不是凭空而想, 而是脚踏实地去观察事物, 找出问题, 寻求答案。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 科研不是件轻松的事。如果题目过大或过难, 就难以完成;反之, 过于容易, 又不能较好地锻炼科研的能力。在野外实习中应注意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随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在正常地理实习的前提下, 也能抓住野外实习中的科研问题, 进行大胆设想, 从而创新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达到既完成实习任务又培养了科研能力的效果。 (5) 规范实习报告, 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撰写论文能力是科研素质重要组成要素, 具备了论文写作的能力, 才能把研究的内容及结果表达出来。这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开始的, 在此基础上再上升为指导撰写小论文。通过这些训练, 教会学生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和途径。

5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5.1 人文素质的内涵及在人才结构中的地位

人文素质是相对于科学素质而言的, 广义指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是人称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 换言之, 即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 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 它强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 它强调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 它强调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 “人文”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 “人文”提供的是“道”。“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取向度。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专业教育就是教人求真求是, 人文教育就是教人求善求美。一个社会, 如果缺乏人文精神, 发展就茫然, 一个人如果“缺少人文教养, 人的气质难以高雅, 人格难以臻美”。人文素质教育将构建出学生的品格和灵魂, 形成学生个人竞争的“软实力”乃至核心竞争力, 这种“软实力”在未来竞争中会优于拥有的专业技能等“硬实力”, 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5.2 课程教学是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 大学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使其具备高贵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功能, 一是教人识理 (知识) , 二是教人处事 (规范、标准、如何做人) , 三是教人做事 (能力、知识的应用) 。未学做事, 先学做人, 重要的也最艰难的就是如何做人、处事。专业教学是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关注点和个人今后安身立命之本, 是其在兴趣和理想基础上的自主选择, 有较强的内驱力, 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因此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素质,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 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课程教学是实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在大学中, 教师是主体, 任课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 对学生影响最大, 依靠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丰富教学内容, 因地制宜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是我们每个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课程本身除了其固有的知识外, 还有着本身的发展历程和现实背景, 有自己的方法模式。又与其他学科交叉和联系。课程本身的这些特点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相结合, 实行人文素质教育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中, 落实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

在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 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重新审视实践教学目的, 将其作为施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把培养人文素养放在与培养地理科学素养同等重要的地位, 将人文精神内化到地理科学教育中。在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内容上坚持自然、人文的融合, 使实践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教师要自身提高人文素养,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熏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少, 但在野外实践教学中却是与学生朝夕相处。虽然时间短暂, 但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 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人生楷模, 教师自身的熏陶、影响, 就是一种最好的人文教育, 将会在学生的人生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5.3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实施的途径

在长期注重科学素质培养的背景下,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也没有得到重视, 教师只强调学生对自然地理科学世界的探究, 轻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 轻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和语言交流;强调学科内的联系, 轻视自然地理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系;对于实践教学活动的人文教育价值认识不够, 对于人文教育的内容很少挖掘, 对于如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少去做。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使教学脱离了概念化、抽象化、教条化的说教, 使教育回归自然, 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这为人文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 就是普遍性有余, 特色不足,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凸现培养特色, 是课程教改的点睛之笔。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使学生回归现实的世界和自然之境,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人文素养的培养靠的是内化、领悟、升华, 内化和领悟的前提是体验、经历的过程。自然地理实习即是一种认知过程, 也是一种体验的过程, 是人与自然的融合, 是产生情感并形成新的觉识的过程, 是提炼、领悟、升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 从而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结合。

(1) 经历生存体验, 磨砺学生的意志。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是一种苦中有乐的旅行。在野外实习中学生经历困难, 磨砺意志, 在艰苦条件下经历生存体验, 实现对人生的感悟, 这将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人类是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没有生而具有的欢乐, 人的欢乐是对生命存在苦涩体验和理解的结果。欢乐来自苦涩, 愉悦源于痛苦。使学生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是超越, 超越自己, 改造世界, 珍爱生命, 懂得用付出去获得回报。

(2) 经历美育体验,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提升学生的内在美。

通过美育培养学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人生, 让野外实习的过程成为对自然美的感受过程, 陶冶心灵。实习中, 使学生不仅用专业的眼光观察地质地貌, 记录、绘图, 教师更要用美的眼光引导学生审视、欣赏地理美景。从山水审美的沃土中汲取营养, 从探究地理科学的内涵的角度研究地理审美, 发掘美、体会美、欣赏美、表现和传播美、体验和内化美, 悦目而后赏心, 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分析、归纳地理规律的同时, 感受地理科学规律之美。猎奇是人的天性, 也是美育教育的出发点。地理事物的奇特, 主要表现在景观、内涵。如人们欣赏魔鬼城雅丹地貌的诡异, 首先主要是叹服干旱区风蚀作用的神奇;人们景仰华山的气势雄伟, 是感慨于大自然的地壳运动和断层发育所形成的壁立千仞的鬼斧神工;猎奇而后悦形, 从强烈的感观刺激中, 欣赏大自然的形态之美、力量之美, 进而去探究其内涵之美、科学之美。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 懂得保护美, 从而培养其高尚的情操, 提升其内在美的气质, 促使其自我完善。

(3) 经历协作体验, 促进道德提升, 学会与他人相处。

野外实习是一项集体活动, 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 是一种道德实践活动。实习中, 要发扬团队精神, 相互配合、服从集体, 通过内化道德意识, 形成道德行为, 进而达到在道德上的提升。

(4) 经历成功体验, 提升学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

在实习的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困难, 野外实习骄阳似火、徒步跋涉, 一路艰辛, 但“无限风光在险峰”, 每一步的艰辛都会有新的收获, 学生在不断坚持中体会成功, 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锤炼意志, 增强毅力, 从而懂得, 没有失败者, 只有放弃者, 使学生形成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 感受环境, 培养环境道德意识。

使学生懂得人类要生存、发展就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尊重自然系统的客观规律,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与资源意识,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是脆弱的, 一旦破坏, 恢复困难。确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充分珍惜祖国的大好河山, 自觉成为爱护环境的典范。

结语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人文素质、科学素质是高校人才的重要素质,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作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 是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挖掘有效教学资源, 彰显优势, 塑造环境, 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 贯穿始终, 是实现人才素质全面提高的有效途径。“倾盆大雨, 雨过地皮湿, 毛毛雨, 地表才能湿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要用毛毛细雨。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不是浮面的口号, 而是细微处的积累、升华。把每一个教学活动分解、融入到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之中, “润物无声”, 积微见著, 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铁群.培养科学精神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前提[J].当代青年研究, 2000, (5) .

[2]曾华, 等.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 (6) .

[3]王土贵.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科技教育的思考[J].广东科技, 2008, (2) .

地理野外实习 篇9

地理奥赛始于1996年, 每两年举办一次, 到2012年已成功举办了九届, 该竞赛在各国地理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而且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竞赛形式。每一参赛国需派出一队由四位年龄均未满二十岁的学生组成的参赛队伍, 参赛者必须是就读于中等学校的学生, 或尚未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除参赛学生之外, 还须有两名成人代表, 其中一位将代表参赛队伍作为领队, 另一位负责为参赛选手们做翻译等特殊工作。由于国际地理竞赛的官方语言是英语, 竞赛问题及解答均以英文呈现, 故参赛选手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地理奥赛测试包含三部分:笔试 (占总分40%) 、现场问答 (占总分20%) 、户外测试 (占总分40%) , 内容涵盖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题目新颖, 关注热点, 并较突出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问题的解决。户外测试部分注重考查学生地图阅读和定向能力、资料收集和分析能力、图表制作能力等野外技能。 这一部分为参赛国代表队集体作答题, 需要组内成员团结合作, 共同完成。

二、野外实践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内容广泛而且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其自身特征决定了野外实践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还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教育的良好机会。通过野外实践, 一方面结合实际, 促使学生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理论知识, 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掌握野外实习工作的基本技能、思维方法和工作技巧, 同时有助于开阔视野, 激发专业兴趣,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 为专业服务。然而, 现行的中学生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在实施程度、过程方法和内容结构等方面均存在不适应地理教育发展需要的问题, 特别在野外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尤显不足。传统的中学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方 法、实习内容和实习基地建设等迫切需要进行全新思考与改革, 以适应新时期中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

三、地理奥赛对中学生野外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是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国际地理教育奥林匹克委员会与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 (IGU-CGE) 合作举办的。其竞赛的主旨是:培养学生在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环境的主动兴趣;提供给学生正式接触自然地理环境及与来自世界各地年轻学者建立友好关系的机会, 进而促进参赛国家之间的了解。随着国际地理奥赛竞赛机制的不断完善, 竞赛考察形式不断丰富多样化, 考查范围越来越广, 不仅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 还注重考察学生地理野外实践方面的能力。野外实践考察内容主要包括: (1) 观察和绘图; (2) 分析野外调查区域的空间问题和实习过程中收集起来的相关数据; (3) 解决问题, 提出一个合适的建议抑或是一个空间计划或方案规划图。如第四届国际地理奥赛野外考察题, 绘制德班市中心与郊区Weststreet从Greystreet到Ahwstreet的街道剖面示意图, 制作图表来说明区域购物中心的“分散化”造成的问题 ;第六届国际地理奥赛野外考察题要求根据考察所收集的数据资料绘制出当地的土地利用图, 并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现状。纵观历届国际地理奥赛我国参赛选手的表现, 不难发现我国参赛队员在野外实践考察模块得分较低, 野外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然而国际地理奥赛野外考察模块的组织与运行, 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野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与改善有着多方面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1.丰富教学内容, 建立野外实习基地。

从中国参赛选手在国际地理奥赛野外考察模块中的表现得知, 我国中学生地理知识面不够广阔, 创新思维不够活跃, 地理知识迁移和转化能力较弱, 野外实践综合能力有待提升。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建立野外实习基地, 在中学开设地理野外实践课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课本中的理论知识,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野外调研、合作交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 力, 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从而培养中学生集科学世界观、环境观、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一体的综合地理素养。

中学生野外地理实习基地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地理环境教学内容完整, 尽可能多地涵盖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二是实习地区离学校距离适中, 建立乡土地理实习基地;三是交通方便, 食宿实惠。中学地理教学的课堂性决定了野外实习教学环节短期性的特征, 不宜选择长途野外实习基地, 因此在建立野外实习基地时, 应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目标, 选择适宜的实习基地与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野外实习能力。

2.更新教学理念,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发展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理性认识, 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学实践向更加系统化、合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引导和统率作用, 现代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应当以教学理念的创新为先导。中学地理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学生的自主构建, 建立由学科本位转向兼具综合性与专业性的课程体系”, 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学生观、教师观与教学观。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破除陈旧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兴趣。

加强地理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是开展中学生地理野外实习活动的重要任务。野外实习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 需要指导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的野外实践能力。中学地理教师队伍应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高校具备长期从事野外实习指导的资深教师, 加强与高校间的联合, 不仅能共享学习资源, 还能建设一支优秀的地理野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3.完善教学评价, 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

地理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能力、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我国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主体单一, 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 容易忽视对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等方面的评价。在国际地理奥赛中, 我国参赛队员与其他国家选手相比, 往往在野外地理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能力较弱, 这与当前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侧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忽视对中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全面评价有着密切关系。现代地理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学科个性与意志等情感领域的评价, 建立多指标评价体系, 不断完善地理教学评价, 从而促进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

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对中学地理教师的多元评价和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两方面内容。针对我国选手在国际地理奥赛野外实践考察模块中表现出的不足之处, 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反思我国地理教学现状, 更新教学理念, 建立更为适应地理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教学评价体系。新型教学评价指标应丰富教学评价主体, 不再单一地以学生为主, 不仅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评价, 还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教学方法与成果, 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野外实践活动能力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从而更好地与国际地理教育工作接轨, 掌握先进的国际地理教育思想, 不断开阔我国地理教育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刘辛田.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透析——第三届国际地理奥赛引发的思考[J]青年论坛, 2002 (7) :40.

[2]毛卫华.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讨[J].聊城大学学报, 2002 (4) :28-29.

[3]袁孝亭, 娄晓黎.对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的认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9, (10) :56.

[4]夏海花.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实践与探索 篇10

从1997年开始, 阜阳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学历经10余年的努力,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建设了相对稳定的庐山野外实习基地。庐山毗邻长江、鄱阳湖, 是世界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庐山地区 (含鄱阳湖) 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昆虫种类众多, 其中有美姝凤蝶、中华虎凤蝶等珍稀蝶类;两栖爬行类包括大鲵、棘胸蛙、平胸龟、北草蜥、尖吻蝮、烙铁头、竹叶青、眼镜蛇等共60余种[5];鸟类300余种, 既有画眉、发冠卷尾等众多林鸟, 也有白鹤、白枕鹤、白鹳、白额雁等大量水鸟;兽类包括云豹、小灵猫、黄麂等珍稀种类。

依托庐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动物资源, 实习指导组认真准备, 精心组织,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学校配套的专项实习经费, 在相对短暂的野外实习期间, 改进动物学实习内容, 无脊椎动物实习及脊椎动物实习并重, 创新实习方式, 标本采集与生态调查并重, 争取理想的实习效果, 使学生在体会到野外实习重要性的同时, 还能在巩固课堂知识、提高野外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好的收获。

1 健全制度, 明确责任

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野外实习工作, 成立由学院领导参加的实习领导小组, 统筹安排实习工作事宜。成立由全体实习指导和后勤保障老师参加的动物学野外实习队, 并设领队和队长各1名。领队总体负责野外实习过程中各项事宜的实施和落实情况;负责野外实习过程中的纪律和安全教育工作;实习过程中的重大事项由领队主持野外实习队集体研究决定。

实习队队长具体负责野外实习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实习准备工作和学生实习小组的分组工作;组织实施野外实习各项工作的实施;协助领队处理和协调野外实习过程中的相关事宜。

学院选派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各实习小组的指导教师是本组实习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全程负责实习期间所带实习小组的安全、纪律和实习指导工作, 学生中独生子女多, 年龄小, 学生集体意识、大局意识淡薄, 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挑战。指导教师对实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有预见性, 尤其在标本采集过程中要及时提醒, 加强管理, 严格要求, 严禁出现学生的活动脱离指导教师的掌控之外。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包保制”。

后勤保障老师主要负责落实野外实习队的车票、住宿和生活等事宜, 做好实习经费的审批、账目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等后勤保障工作。

成立实习小组, 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实习小组组成, 未经实习领导小组允许不得擅自调换实习小组。实习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本实习小组的各项实习工作, 组织落实各项实习制度和实习内容;协助指导教师做好本小组学生的纪律要求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及时发现并向指导教师反映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严禁瞒报学生的违纪行为。实习生要服从管理, 一切行动听指挥, 遵守《生命科学学院野外实习学生守则》《生命科学学院野外实习纪律细则》和《生命科学学院野外实习安全预案》等规章制度。学生在野外实习期间要服从指导教师的管理和指导, 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所有学生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实习或要求中断实习。有关纪律要求须严格执行, 同学如有违犯, 将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公开检讨、实习按不及格处理, 情节严重并造成严重后果者上报学校给予纪律处分。

2 周密筹备, 充分动员

在每年实习工作筹备阶段, 及时召开实习指导教师业务学习会, 集体备课, 实习资料准备, 实习工具准备。讨论确定实习动员会时间、地点、参会人员, 以及出发集中时间和地点。通报前期筹备工作 (组长和后勤老师负责) 、驻地食宿安排及费用预算。

高度重视实习动员工作, 野外工作不同于校园学习和生活, 环境复杂、天气多变, 为了预防意外事故, 需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出发前召开野外实习动员大会, 向学生强调:“打草惊蛇”“走路不观景, 观景不走路”。强调野外工作对服装的特殊要求:穿着长裤长褂及耐磨防滑的鞋子。制定野外实习必备物品清单, 实习出发前按照清单准备实习及生活用品。

制定细化的应急预案:雷雨天气、交通、疾病、意外伤害事故等。及时解决学生低血糖休克问题及低温感冒问题, 防止非战斗性减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体育锻炼。

3 认真实施, 严格考核

努力改进实习内容, 昆虫采集确定少而精的原则, 每次每个实习小组只采集具典型代表性的标本。控制昆虫采集量, 拓展实习内容, 增加脊椎动物实习内容。今后尝试在实习中只采集常见种类来学习标本制作方法, 同时增加两栖爬行类调查、鸟类观察和环志等内容。标本采集与生态调查相结合。

应用先进的实习手段, 创设启发式、互动式的野外实习指导体系。随着近两年计划购置的全球卫星定位仪 (GPS) 、数码摄像和照相设备、笔记本电脑、多媒体投影机、无线电跟踪仪、激光测距仪、对讲机、LED头灯和单筒、双筒观鸟镜等野外实习器材的逐步到位, 为改革实习内容和方法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或学生在野外拍摄的图像当天就能展示给其他同学,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后续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在实习之前进行预习, 还可以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制定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目的在于全面考核学生的参与意识、遵守纪律情况、吃苦耐劳与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等。实习成绩评定:实习表现 (30%) +实习作业 (20%) +实习报告 (20%) +动物标本鉴别考试 (30%) 。

4 及时总结, 巩固成果

实习结束后, 及时总结, 并撰写实习总结报告。实习过程中, 一些好的做法, 需要坚持和完善, 如实习指导教师团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风气值得保持和发扬;实习过程中的重大事项由领队召集全体实习教师集体研究决定, 并由实习队长坚决贯彻执行, 这一优良传统需保持;实习账目公开透明的做法值得肯定;后勤保障及时有力, 所谓“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基本做到“无缝衔接”;包保制是一项切实有效的制度应坚持执行;邀请客座教授担任野外实习技术指导的做法值得坚持。

参考文献

[1]史海涛.动物学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 10 (4) :12-13.

[2]邓道贵, 章振华.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探讨[J].淮北煤师院学报, 2002, 23 (4) :86-88.

[3]唐鑫生.动物学野外实习管理模式探讨[J].生物学杂志, 2006, 23 (3) :56-58.

[4]吴海龙, 晏鹏, 严云志, 等.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 2010, 27 (4) :97-100.

地理野外实习 篇11

关键词:《蒙药学》;野外实习;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

《蒙药学》野外实习是指在学生学习《蒙药学》理论基础上蒙药的基本理论、蒙药资源、蒙药采集、药味、药性、功效及其临床应用等系统地学习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蒙药学》的重要实践过程,系统结合了《蒙药学》的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地位。《蒙药学》野外实习是有利于重点进一步掌握认用药物的资源、药用部位、采集、鉴别、贮藏管理、药味、功效、应用等理论,也是利于掌握采收药物过程中蒙药基本理论规律。研究利用药物的十七性能什样来调整机体内部的三根特性的成分的平衡和协调,所以蒙医学所有课程的基础课《蒙药学》的补修课。

《蒙药学》野外实习是蒙医药的古典著作、蒙医临床,甚至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很多学科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尤其《各论》内学得单药是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种类多,变化大,认用复杂。味、性、性能、功效等的之间相似,但采收是它们之间有很大区别和混杂,所以对认学和教育学生的老师要求高,刚认用药物的学生来说能学习记住是有很大困难。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总结《蒙药学》教学方法交流经验,也提高这门学科的教育质量,发扬《蒙药学》理论和蒙医学临床中蒙药的优点,跟着社会发展规律,培养新一批蒙医药人才为目的写了这论文。

充分认识《蒙药学》野外实习在蒙医学的地位

古到今蒙药本草和蒙医药的典著在有地区内共用蒙药方剂是大概有300余年历史,咱们蒙古地区内部应用也有了100余历史。蒙医学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积累的传统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的民族医学,蒙古民族的自然科学范围内唯一拥有完成地系统医学。蒙药是治疗疾病的工具,也蒙古民族人民的健康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蒙古民族的优秀文化遗物[1]。讲给学生《蒙药学》的科学性和永久丰富经验的优点性在写古代著作里,总结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也讲老一代蒙医及其蒙医药者的经验等的同时,深刻地认识了世界医学发展趋向。这样做也保证了学生正确对待蒙医药,提高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蒙药学》野外实习是以后打好学习蒙药方剂及其临床课程的基础。例如引用蒙药方剂成分中药物的味、性能、功效等配制,必须清楚什么样用药物、代替引用药、采收等。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能打到成为合格蒙医生的基础。因而学习临床其它课程也有推动作用。掌握蒙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可以能认用药物。学习《蒙药学》野外实习是未来在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的医生,深刻印象更有变成远大理想的学生打好基础,发挥它的重要性,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增加学习爱好和动力。

2.培养学习爱好,激发学习兴趣

《蒙药学》野外实习的过程中稳固地掌握蒙药资源、种类、性能、功效的同时,深刻地认识药物,也应用结合蒙药的理论。例如种类不同药用植物的不同部分引用在同一种药材上。石竹科植物瞿麦和石竹的带花地上部分,杜娟花科植物羊踯躅的花序,玄参科植物疗齿草的全草等植物在蒙医药上用于瞿麦。实习过程中学生充分理解了蒙药的命名。例如形态(扎乃哈莫尔—其其格)、气(珠勒根—胡吉)、产地(哈切.古日古莫)、味(嘎顺淖高)、颜色(希拉毛敦)、功效(特讷格—乌布斯)、部位(毕力格图—娜布其)、产地(北蓝盆花)、传统习惯(阿如拉)等等。仔细地认识了根据药物的外形状和特征的命名药物。例如旋复花、草乌、天仙子等等。还有认用很多种课本上没有药物,引用在蒙医临床上药物的性能、功效。例如荨麻、芯芭、百草霜、问荆、芥子、巴道拉、阿布嘎等等药物[2]。其它还有中医不用只能用在蒙医上的含有蒙医药的特征药物的特点、性能、功效等等药物。例如硬毛棘豆、多叶棘豆、杜鹃花、草乌叶、玉簪花等等药物。通过认识这些药用植物深刻地理解了藥用植物的性能、功效,用实际例子介绍蒙医临床方面的成绩和蒙药学的特长,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蒙医学社会价值观,稳定了学生的观点,远离了强迫性或盲目性学习,激发学习爱好,增加学习力度。

3.充分结合理论和经验、理论和实际

实习过程中采收药材以后,根据《蒙药学》中味、药性、药力、功效等基本内容规律在当地加工,解决了依据《蒙药学》的传统特点而干燥,符合药材的规格,保证药材的质量等等,用药的基本步骤。实习的同时教育重点放在蒙、汉医共同用的当地药材黄芩、黄芪、防风、甘草、麻黄、柴胡、糖芥……等特产药用植物;泡囊草、天仙子、蓝盆花、花锚、肋柱花、多叶棘豆、硬毛棘豆、蓝刺头、北紫堇……等只能用于蒙医临床上药材来源罕见或没有的药用植物;狭叶杜鹃、芥子、荞麦花……等蒙医临床上少用而产量高,未来可以开发利用等药用植物。大概掌握了有100~200种药用植物,系统指导教育这些药物的生长环境、药用部分、采收方法等等[3]。通过野外实习学生们了解了家乡的药用植物丰富,自己可以认药应用,未来可以调查资源和研究学科打到基础。甚至野外实习也教育学生们保护自然界环境不可缺少的机会。总得来说掌握认和采收药用植物实习,直接补了理论课的缺陷;扩展了学生知识范围方面,有推进作用。

4.开发利用保护蒙药资源

蒙药资源是指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资源,但是这里只指植物药资源。随着社会发展,用药量迅速增加;随着自然资源缺损和生态平衡失调,依着药物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地方时间的变化,有些药用植物缺乏或毁灭的危险[4.5]。所以我们认识了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药用植物的重要性。例如草乌、漏芦花、沉香、干姜、肋柱花、甘草等等。药材资源关系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土地、气候、植物普及、补缺损量等等研究范围,有利用时间长、消耗人力和物力大等困难;所以我们根据系统研究这些,才了解资源分布、缺损等基本情况,系统地开发利用蒙药资源,很好保护产量减少,科学计划保护好快要没了药物等,走上发展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的道路,供应日益旺盛蒙医药经济和好质量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中,分析被选145制剂中有分布于内蒙古的药用植物89种。这些种类有内蒙古甘草、麻黄、桔梗等药物从古代就变药品供应,还用于蒙药制剂中有漏芦花、肋柱花、多叶棘豆、蓝盆花、赤瓟子等药材。其中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只用于蒙医药的药材,供于眼前蒙药经济供应,减轻或不压于生态平衡。现在药材的供应和价格不稳定,有些药材罕见或无而影响蒙药经济利益,也损于人力和物力。这样不珍惜大自然的资源会不利于人类和自然资源的平衡。另外因为无规律地开发和乱采收药物,也损坏了生态环境,例如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中用于稳定沙土植物甘草、麻黄、防风等,无计划采收引起干旱环境快速地变成沙漠化。为了根本上解决减少了罕见或性好药物的资源,例冬虫夏草、贝母、川黄连等药物材在药店上罕见等矛盾,研究保护蒙药资源;有必要开发利用药物必须有计划地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少见或罕见药物在原地,保护异地的药物,保护种子,或选择地保护优等种子等等进行适当方法,同时研究发育生物钟子。药物资源是连续发展蒙医药的物质基础,而我们在这方面研究很薄弱,所以需要快速地提高这方面研究。

通过《蒙药学》野外实习我们的蒙医班、蒙药班、药物制剂班学生们充分认识和学到了蒙药的基本理论、资源种类、采收、药物的味能、药性、性能、药效等知识,研究和普及种或培养药材技能,尊重保护中药材优性种子方法,研究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种子,发扬中药和草药的西部开发,打好培养教育新时代人才的基础。我们的故乡广阔,区域气候变化大,植物分布不同,首先地方性植物变为半家化,家化研究;培育种蒙医临床上常用药在我们地区少见或产量少、缺乏等药材;建设可以种、、标准化、质量好、无污染、产量稳定等蒙药材基地和工厂基地,研究选择性培养药物种类、种技能、种规范、质量监督等,是我们提供继续性发展蒙医药的方向指南。

参考文献

罗布桑.蒙药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8):17~18

白青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上)[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77

布和巴特尔.论述蒙药基础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2003.2:17~23

萨仁格日乐,照日哥图.论述蒙药开发利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2006.1:49~52

关于药用植物野外实习的几点思考 篇12

关键词:药用植物,采集,鉴定,野外实习

药用植物课程结束后, 就要进行野外实习。药用植物野外实习通常是利用暑假时间整班进行。在掌握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植物分类的基础上, 以采集标本、分类鉴定和生态观察为目的, 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鉴定与制作。此外, 在植物生态和植物地理等知识的基础上, 可进一步学习实习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进行排序调查和植物地理学研究。整个实习过程, 具有参与人数多, 时间集中, 任务多且重的特点。

如何组织好药用植物野外实习, 发挥人数多、时间集中的特点, 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实际工作, 对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的安排阐述几点认识。

1 做好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前期准备工作

药用植物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多, 涉及面广。主要包括:确定实习地点、预算经费、准备物资、制订实习计划、分发《药用植物实习指导手册》、确定实习内容和目标等。

在以往的药用植物野外实习中, 学生主要是进行药用植物个体的采集和辨认, 以野外采集为主, 兼顾植物标本的鉴定和前期制作。多采取教师讲解, 学生学习的方式。在同样的时间和资金条件下, 应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独立操作技能, 能够采集和发现更多的药用植物资源和植物新种;使学生在具有药用植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全面了解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蕴藏概况。在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前集中时间强化植物分类中常用术语的记忆和练习, 达到正确、灵活应用专业术语的程度。必须掌握的专业术语包括: (1) 植物器官质地; (2) 植物表面毛的类型; (3) 花的形态; (4) 花冠类型; (5) 花序类型; (6) 雄蕊类型; (7) 花药着生位置类型; (8) 花药开裂方式; (9) 雌蕊类型; (10) 胎座类型; (11) 花托类型; (12) 花在花托上着生位置类型; (13) 叶片形态类型; (14) 叶片缺刻类型; (15) 叶基类型; (16) 叶尖类型; (17) 叶缘类型; (18) 叶脉类型; (19) 叶序类型; (20) 叶的类型; (21) 果实类型; (22) 根的类型; (23) 植物类型。只有熟练掌握以上专用术语, 才能为顺利地、准确地描述植物, 完成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练好标本鉴定技能

在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前, 以实习小组为单位, 提前安排学生到标本室学习植物鉴定方法及过程。通过观察植物标本或采集环境带鲜花标本进行解剖, 练习准确描述植物特征。在准确描述植物特征的基础上, 学习植物鉴定操作过程, 掌握检索表, 训练植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

目前, 广泛采用的检索表有定距检索表和二歧检索表。要求学生掌握常见检索表, 包括:分属检索表、分科检索表、分种检索表等, 分别用于检索属、检索科和检索种。正确使用检索表, 就必须掌握植物的特征, 通过检索, 指出各属、各科、各种之间的共同特征和主要区别。

在使用检索表进行植物鉴定时应注意: (1) 选择的标本尽可能完整, 除营养体外, 应有完整的花、果。 (2) 使用检索表时, 要顺次查找到底, 绝对不能跳跃查找。 (3) 每查一项都必须查出它的对应一项。 (4) 检索出的结果, 应寻找有关资料进行核对, 确保结果正确。 (5) 学习和掌握植物命名的规则和特点。基本格式为:属名+种名+人名。

3 熟悉标本制作

在药用植物野外实习前, 以实习小组为单位, 安排学生到标本室学习蜡叶标本制作。

蜡叶标本制作使用以往的未上台纸的干燥标本进行练习。选择那些压制完整的植物, 用纸带或者线绳固定到台纸上, 制成永久性的蜡叶标本。粘贴标签:注明标本的种名、学名、生境、习性、采集时间、地点、鉴定人及标本编号。做好防腐处理。

制作好的标本按系统分类, 放置在恒温、密闭的标本柜内, 避免光线直射而损害标本。

通过练习, 先让学生知道一份完整标本的制作过程和基本要求。

4 落实专人指导

在药用植物野外实习中, 每项实习内容都要有专人指导。

4.1 现场采集

采集植物标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实物 (原植物) 的典型性、代表性:采集标本应该特别注意采集具有繁殖器官 (如:花、果实或孢子囊、子实体等) 的植物作为标本。寄生植物应带寄主。高大植物一般采集具有代表性的部位。标本采集时间应选择在代表性部位生长的季节。标本采集应在此期间进行。

(2) 草本植物全株采集:草本植物特别是体形偏小的种类, 应全株采集。在一个植株上, 能见到各个器官者最好, 有利于以后的标本鉴定工作。

(3) 木本植物选择代表性强的部位采集:木本植物多高大, 不可能全株采集, 一般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采集, 采集那些既带果又带叶的枝条, 制作成标本。

(4) 丛生植物应保留其丛生特征:如菊科植物银莲花为丛生草本植物, 采集时应注意保留地面部分的丛生状态, 留少量叶片做成标本。

(5) 藻类植物采集3~5份。

(6) 菌类植物采集3~5份。

4.2 采集记录

在整个标本采集工作中, 记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凡是在标本上不能直接表现的特征, 都必须在记录本上详细记载。如:松树的记录上还应该注明:高大乔木、单生、海拔、生境等特征。另外, 对植物的茎、叶、花、果、枝的颜色、气味等特征也要特别记录。要求记录内容涉及的项目应全面。

4.3 标本处理

采集到的高等植物应及时压制、干燥。采集高等植物时, 对重要部位的压制要妥善处理, 突出代表性部位。在标本压制时选择植物的典型部位 (包括草本植物) , 如高大乔木、藤本植物、灌木植物及大型草本植物, 其他特征在记录本上记录。

标本夹里的标本应及时换纸, 防止原植物霉烂。换纸时间一般是:开始3天, 一天更换一次;3天后, 每隔一天更换一次;更换3~4次之后, 每隔三天更换一次;待植物大部分干燥之后, 每隔一周更换一次;待植物完全干燥之后, 不再换纸。

藻类植物采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溶液处理。

菌类植物采集后立即切片、压制、吸水、干燥, 制成标本。

4.4 现场鉴定

标本的整理与鉴定、调查数据的整理与统计等工作, 最好在实习驻地或居住地进行, 这样如果在材料或资料处理过程中、在标本的压制中出现破损和鉴定中出现破坏或者出现资料、数据、标本遗失时都可以就近弥补。尽可能多的工作应该在现场完成, 原因是标本和数据可以再次获得。

4.5 植物特征介绍

实习期间, 利用雨天和休息时间, 进行代表植物典型特征的介绍。陈列样品, 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室内实习, 包括:整理标本、补充记录、解剖鉴定、专题介绍等。

5 注重环境了解

实习前后, 对实习地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做必要的、周到的研究与了解。初步掌握实习地区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研究与了解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1) 地理位置:即实习地区范围大小, 所在行政区划 (省、地、州、市、县、乡) 及经纬度。实习地区及附近的山脉、河流、湖泊、交通干线等。实习地区的生活条件及经济水平。 (2) 地形、地势:选择实习地区典型地段作为实习点。地区内的河流、海拔、主峰高度、坡度、坡向等。 (3) 气候:查询、记录当地气象资料。调查当地农作物的下种、收割等情况。常见树木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等物候情况。气候记录的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 (1) 温度:年平均温度、最高月平均温度、最低月平均温度、绝对最高温度、绝对最低温度、初霜期温度及终霜期温度。实习期间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 (2)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最高月平均降水量、最低月平均降水量、冬季积雪时间及厚度。实习期间的降水 (平均) 量。 (3) 湿度:年平均湿度、最高月平均湿度、最低月平均湿度。实习期间的湿度 (平均) 量。 (4) 风:常风情况、季风情况及风力等。实习期间的风向、风力等。 (4) 土壤:记录土壤的种类和分布。可从自然剖面 (例如:开山、修路、矿坑、水井等剖面) 观察土壤层次、深度、颜色、结构、质地等。有条件时, 可测定土壤水分, 腐殖质含量, 有机物含量, 酸碱度, 氮、磷、钾含量, 碳酸根离子浓度, 对岩石种类、土壤母质可作一般了解。

对实习地区内实习期间发生的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洪水、飓风等现象做记录。

6 开展植物地理学研究

在药用植物野外实习中, 确定一个实习小组, 专门进行植物地理学内容的工作。结合实习, 开展课题研究, 进行植物地理学探讨和药用植物的排序。

植被是一个地区植物区系、地形、气候和其他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采集到的每一份标本都可以用于科研、教学。在初步了解实习地区的植被特征和植物种类后, 还要大量采集标本以满足分类学鉴定和研究的要求, 为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料。

(1) 实习中, 对实习地区植被类型、分布、面积等也可分别调查和记录。特别是对实习地区内的典型植物群落, 进行样地调查并分层记录。

(2) 样地调查:在调查范围内选择不同的地段, 按不同的植物分布设置样地, 在样地内做细致的研究工作。样地设置多按照不同环境 (包括各种地形、海拔、坡度、坡向等) 拉上工作线, 在工作线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样地 (样地可以是方形、圆形和长方形。草本植物:1~4米;灌木:4~50米;乔木:100~1 000米) 。在样地内也可以对药用植物的株数、多度、盖度 (郁闭度) 及每株植物的湿重、干重等分别测量和统计。

对植被群落的调查和记录包括: (1) 植物群落的名称:一般是根据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类来命名。若植物群落中有成层 (上、中、下等层次) 现象, 就各层次取其主要代表植物命名, 同层中, 种名与种名之间用“+”号连接, 异层之间用“—”号连接。例如:落叶松—兴安杜鹃—草类植物群落;羊草+贝加尔针茅+粗隐子草群落等。如果植物群落被破坏 (砍伐、开荒、火灾等) 应多加注意。

(2) 多度的确定:多度是某种植物在植物群落中分布的密度。多度常采用计名计数法和目测估计法计算。计名计数法:即在样地中统计全部植物的个体数目, 代入下列公式:

目测估计法:按预先规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的多少, 一般用布朗-布朗喀 (Braun-Blanguet) 的多度等级。5表示非常多;4表示多;3表示比较多;2表示比较少;1表示少;+表示很少。

(3) 盖度的确定:盖度即植物覆盖地面的程度, 以百分数来统计, 常用布朗-布朗喀 (Braun-Blanguet) 的盖度等级。5级表示100%~75%;4级表示74%~50%;3级表示49%~25%;2级表示24%~5%;1级表示5%以下。

(4) 频度的确定:频度是指植物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样方的百分率, 计算出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目, 代入下列公式可得频度 (用百分比表示) :

例如:调查兴安杜鹃在某落叶松—兴安杜鹃—草类植物群落中的频度, 共设置20个样方, 调查统计有10个样地出现兴安杜鹃 (不计多度的大小) :

其调查统计中必须设置10个样地。

7 做好后期资料处理

一段时间的药用植物野外实习结束后, 整个工作就转入了室内整理及植物标本后期制作阶段。

调查材料的整理包括:植物标本的整理与鉴定;调查数据的整理与统计等。

(1) 植物标本鉴定:对采集到的样品都应该进行鉴定和确认。明确实习地区植物种类和分布。对新发现的变型、变种和新种, 详细记录其形态特征及其他。

(2) 对新种进行理化分析, 确定其药用价值及开采价值。记录分析结果和分析过程。

(3) 根据掌握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实习地区大小、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植被、植物种类、分布、多度、用途等资料信息, 对该地区进行全面的分析, 对实习地区资源 (药用植物) 排序。也可以进行单品种药用植物的深入调查和研究。

(4) 编写植物名录和药用植物名录。归纳出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储量, 并根据药用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参考文献

[1]傅承新, 丁炳扬.植物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2]路金才.药用植物学实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

[3]杨祯禄.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3.

[5]孙启时.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6]魏学智.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性能检测问题下一篇:提高母猪受胎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