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野外台站(精选3篇)
农业野外台站 篇1
2 月22 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所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签订开展野外台站生态环境研究合作框架协议。
在签约仪式上,亚热带生态所主持工作副所长吴金水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庄绪亮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联合开展野外台站生态环境研究合作框架协议。生态环境中心江桂斌院士、刘国华研究员等科技人员和亚热带生态所印遇龙院士、科技处处长、各野外台站站长见证了签约仪式。
双方将围绕共同关注的研究方向和重大科技问题,发挥双方优势,推进所际协同创新,提高双方在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区域(流域)环境质量与污染控制等方面研究的创新能力,增强服务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在野外台站的建设、资源数据共享等方面达成一致。
农业野外台站 篇2
2009年12月2日,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对CERN野外台站能力建设项目的现场验收。
验收会由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副局长冯仁国主持。专家组在考察古周示范区、环江站木连综合试验区的野外研究样地和试验设施、实验室以及生活设施建设情况后, 先后听取了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所长兼环江站站长王克林研究员作的环江站前期建设进展工作汇报, 以及苏以荣、陈洪松、宋同清等研究人员所做的科研专题报告。
专家组对环江站进入CERN以来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致认为环江站近年来在基础设施、规范监测、科研产出、示范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 尤其对环江站结合区域需求开展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希望环江站在现有基础上, 取得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激励环江站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把环江站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喀斯特领域生态学研究、学术交流、知识传播的基地。同时, 专家组就野外台站的建设、科学技术研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提出了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农业野外台站 篇3
1 农业气象观测和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气象观测及服务工作特点
《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和各种业务技术规定,对作物观测的标准、项目、内容、方法的规定千头万绪,不很系统,加之各种作物观测是以作物的生育期进程为观测主线,从播种到收获,一年只能进行一次农作物全生育期完整过程的观测,没有重复观测、反复操作和熟悉掌握的机会。要想不错测、不漏报,就要求农业气象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熟练运用《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熟练掌握农业气象测报业务中的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农业气候分析与评价方法,及农业气象预报与情报服务方法。
一名称职合格的农业气象观测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的锻炼、培养。既需要熟悉了解农业方面的各种知识,又需要充分掌握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和需求,还需要熟悉本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利弊影响。一般没有两年以上的实践经验,是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业气象观测员。
1.2 基层台站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台站农业气象观测工作,基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各级领导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在基层台站,农业气象观测工作远不如地面测报受到各级领导重视。虽然近几年上级给各个台站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及安装了自动土壤湿度观测设备,但人工取土、烘土设备仍很陈旧。2003年各基层台站配备了电子烘箱,但诸多台站由于设备本身质量及工作人员操作不熟等问题,早已损坏、甚至废弃,现基本仍在使用20世纪80年代配备的烘箱和土钻。
目前各基层台站从事农业气象观测人员,大多数是非农业气象专业人员,农业气象观测及服务工作的特点,要求农业气象观测人员相对稳定,一些台站频繁更换人员,工作缺乏连续性。而且往往一个站只有一名观测员,无法履行校对职能,不能保证农业气象观测质量,也不利于加强和农业部门专家的联系、协调。农业灾情收集、调查工作很难开展,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服务产品。
2 解决基层台站农业气象观测工作问题的相关途径
2.1 领导应重视
农业气象观测和服务是气象基础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服务好三农,就要围绕为“农”服务这个中心,加大力度搞好农业气象观测和服务工作。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气象工作在许多单位被边缘化,农业气象工作也只停留在完成上级的基本观测任务上,与现代农业对农业气象的需求不相符。农业气象工作人员相对偏少,人员不稳定,综合素质不高;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加大经费投入,这些都需要有关领导给予高度重视。
2.2 农业气象观测员的素质提高
作为一名农业气象观测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1)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每天要做些什么事情,哪些作物需要观测,观测哪些项目,哪一天要取土,哪一天要发土壤湿度报,哪一天要发旬报等,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不漏测、不漏报;(2)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保证观测资料的准确性。
2.3 拓宽服务领域,密切与涉农部门的联系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积极主动地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业务。比如现在好多地方都在搞一些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可以根据各地不同作物生长特点,利用已经积累的气象、物候资料,利用平时观测积累到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模式,作一些特色服务的预报,如树木的开花期预报、蔬菜生长期天气预测等。
应加强与当地农业、水利等涉农部门的联系,互通信息,既可学习许多农业、水利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及时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动态,及时获取农业气象服务、科研的第一手资料。
2.4 勤于思考,根据工作经验编制“工作历”,积累一些切实有效的观测方法
根据各种观测作物的生育期特性,结合《规范》要求,编制出本地农业气象观测的“观测工作历”,作为日常工作提醒。可减少观测项目的漏测、错测。在实际工作中要探索积累农业气象观测方面的经验。如水稻拔节期的观测,很多新从事农业气象观测的观测员对水稻拔节期的确定,感到很难把握,许多从事农业气象观测的同行在平常的工作中也有过同感,可在观测点附近拔起一株茎来看,茎基部茎节开始伸长,形成有显著茎秆的茎节,就说明已进入拔节期。
2.5 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学习交流,提高观测员队伍业务服务能力
定期进行农业气象站人员地区间交流、学习。给农业气象人员建立多渠道学习交流平台。2010年通过网络建立的农业气象观测群,已为农业气象从业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解惑的专业平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应提供制作各种作物生育期的具体观测步骤,及为农服务材料的撰写课件,供业务人员学习参考,提高观测员业务能力。
3 结语
作为一名农业气象观测员,平时就要做到手勤、脑勤、腿勤,掌握和了解各种作物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并利用这些得到的资料和我们的气象预报产品,为农民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服务,使我们农气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实际工作中变得成熟和合格。
参考文献
[1]蒋运志,陈宗行,马新建,等.农业气象观测中需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