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改造工程

2024-09-28

加固改造工程(共9篇)

加固改造工程 篇1

工程改造与加固

课程结业报告

名:X X X 学

号:X X X X X X 研究方向:X X X X X X

《工程改造与加固》学习有感

未听课之前就听师兄说,王老师讲的“工程改造与加固”很值得听一听,加上自己对这方面也比较感兴趣,终于有幸聆听了这短短七周凝练而深刻的教诲,感慨颇多。

这个课程更完整更准确的名字是“土木工程诊治与改造技术”。与以往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大跨空间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等学科不同,这门课程针对的是既有建筑。随着建筑使用年限、自然灾害、原设计估计不足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建筑物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传唱着历史文化的古老建筑亦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为了保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和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对这些结构的加固改造逐渐凸显其重要性。“建筑物的医生”也就是结构工程师发现地基沉降或结构破损等状况时,首先是对结构进行“诊治”,通过实地检测、查找相关文件等,查清造成事故的原因,对事故的危害性作出估计;然后提出合理、经济的加固和改造方案,使结构恢复正常的使用状态。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虽然在本科时也接触过加固方面的课程,但由于当时的知识体系尚不成熟,学习态度比较随意,很多东西老师讲到了但是没有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原理,更多的甚至完全没有听进去。听王凤来老师的第一堂课时,老师首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有哪几种形式?”完全蒙掉了,努力回想着本科时学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本里的那几段极长极晦涩难懂的话,只记得“超筋、适筋、少筋、剪压、斜拉、斜压”等支离破碎的词语,却不能整合出一个完整的答案,不禁低头一阵惭愧。自觉本科时学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各种力学基础课程,却无不是在考试结束后就扔得一干二净。第一堂课让我意识到必须完全摈弃以前为考试而学习的惯性思维,“把所学知识转换成工程能力”,跳出课本知识的禁锢,同时又不脱离课本的知识体系,培养正确的结构概念体系;“由现象找原因”,看到某一结构的破坏形态,不仅要知道该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才不至于不知所措。

对于有些结构上的专有名词我们是初次听说,偶尔会感到有些不知所云,但老师结合PPT图片讲解的授课方式逐渐让我们的理解清晰和深入。王老师总是能用特别通俗易懂的词语让我们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比如:钢筋就如同人体内的筋骨一样,合理配置了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即使在地震等灾害的强烈作用下依然会“打断骨头连着筋”,达到大震不倒的设计水准;看到裂缝需要“按图索骥”,即由裂缝的形态特征联想到它的破坏原因从而最大程度地还原结构产生裂缝的过程,寻求合理的加固方法;“积劳成疾”是用来形容结构的损伤累积„„

在废墟中缅怀和省思

倚山而建的学校沦为废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此离开了这个世界,摆放在废墟旁空地上的花圈无声地表达了孩子的父母的悲戚,我忍不住落泪:地震灾害固然无情,生命固然脆弱,但本该成为人类庇护所的房屋竟也如此不堪一击么?令人不忍直面的死伤究竟是谁的错?

在介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对汶川地震灾害的调查报告中,我看到学校、政府办公楼、农房和文物等的毁坏或倒塌,一张张图片再现了建筑物当时的破坏状况,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其破坏原因和正确的处理方式。

在遭受汶川地震的重灾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多层框架居多,主要的震害形式包括:整体倒塌、局部单元倒塌、局部楼层垮塌、房屋倾斜、构件破坏等。大量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时由于违背了“强柱弱梁、更多节点”的设计原则,几乎都出现了在底层框架柱上下端形成塑性铰的破坏形式。多层框架结构由于层数不多、柱上轴压力不大,柱截面尺寸及配筋量均较小,而与之相连的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量主要由跨度决定,与建筑物的高度关系不大,因此与高层建筑相比,多层建筑中的框架柱更难实现“强柱弱梁”。调查分析表明:即使将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所考察的框架结构的大部分柱的轴压比、最小体积配箍率和大部分梁柱的强度比都满足二级抗震等级的要求,但是框架柱端还是发生了严重破坏,说明设防要求尚存不足。

此外,填充墙布置不当也会引起框架结构严重破坏,但是目前的规范及现有计算手段尚无法准确量化分析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由空心砖或轻质墙板构成的轻质填充墙在地震中的良好表现,让我们看到轻质填充墙也是暂时的良策,但同时也因板材的尚不成熟无法推广利用。

“底框结构”还是第一次听说,开始并不明白是什么样的结构,但通过观察图片和文字解释,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结构多在底层设置商业用房、上部为五六层的砖砌体结构。在我的家乡的大街上很常见,底层多是服装店、大型超市、仓库等,二层以上则是居民楼,却是直到上了这堂课才知道这种结构的专业名称,可见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底部框架结构由于底层抗震墙的变形和耗能能力较上部砖墙要好,而上部砌体抗侧刚度大,属于脆性材料;第二层作为这两种材料和两种承重结构体系的过渡层,受力复杂,容易成为薄弱层,甚至发生垮塌导致结构整体倒塌。因此,严格控制过渡层与底层的刚度比,并关注两者的抗剪承载力储备系数是避免底框结构破坏的关键。

砌体结构中圈梁构造柱所起的抗倒塌作用自不必说,早在本科时的抗震课程上就已熟悉。老师还着重给我们介绍了现浇楼梯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很新颖并且很吸引我的问题。一系列的图表数据简洁明了地概括了问题所在:楼梯对与之相连的框架柱的影响很大,并且参与结构整体工作的受力模式不能满足通道的安全。

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于结构中的各式各样的破坏形式和破坏机理就这样生动地呈现在我的视野里、嵌刻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汲取不断联想,在缅怀地震中的逝者的同时更加坚定了我将来的职业原则——做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土木工作者。

课堂的最后,老师还提到了一个我们对之了解甚少的学科“结构生态学”,讲到竹子靠一个个竹节抵抗风荷载、减小横向位移时,我如醍醐灌顶般地联想到了这几个月所接触到的课题研究对象——拟建于大连的千米级摩天大楼,大约每一百米就设有一个行人平台,大概就是利用了竹节的原理。

关于“规范”

“规范”二字是建筑结构行业里耳熟能详的字眼,在课堂上自然就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2012年8月24日事发于哈尔滨的阳明滩大桥引桥垮塌事件,事故原因和责任人至今未有明确的定音。设计问题、施工问题,抑或规范有误,或者是各方面问题的集合,谁也不能给出绝对的答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并不是所有的规范都是正确的,完全照搬规范、无视结构实际受力性能的做法毫无疑问是错误的,规范只是一种经验的总结,例如规范规定的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等构造措施就是在总结国内外历次地震灾害以及广泛深入的科研基础之上,获得的宝贵设计经验。然而经验毕竟是建立在过去的工程应用上,并不一定与时俱进。

现今的建筑质量堪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设计和施工之间微妙的关系。安全系数是为了防止多种不利因素同时发生或者不同程度老化、施工质量有起伏而设置的安全量。以球面网壳的承载力标准值为例,当按弹塑性变形进行全过程分析时,安全系数取为2,按弹性考虑则为4.2。这样大的安全系数再加上折减系数,承载能力按理应该是有很大的富余量的,但是却仍会有安全隐患问题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设计者不信任施工,为了规避责任,设计时把安全系数取得尽可能大,设计会倾向于设计更安全的方案,即使花费很大;而施工单位知道安全系数很大,勇敢地偷工减料缩减工期,从而导致了由施工造成的承载力减小量远大于考虑较大安全系数引起的承载力增大量,设计和施工于是陷入了走不出来的囚徒困境。

2014年6月的《焦点访谈》就曾曝光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些楼盘在施工时违规使用“瘦身钢筋”以从中谋取暴利,所幸的是涉嫌生产、销售这样的伪劣产品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单位受到了法律的惩处,不幸的是仍然有很多众多违规违法的行业潜规则大行其道,不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所知晓。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筑质量责任划分不清楚,即使出现建筑安全事故,责任也追究不明。有效杜绝这一行业陋习的有效措施就是严格执行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即在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内(如普通住宅为50年),施工方都必须承担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遗留问题产生的维修、赔偿等事宜,如若是设计方面的问题,则需追究该项目设计人的责任„„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针对的就是所有利益和责任相关者,从项目负责人、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到监理5方单位,一个都逃避不了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随着人们关注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我们有理由相信建筑工程质量责任制必将落实到每一座工程结构中去。

“德”的教育

王老师在教授我们“技”的同时,更注重对我们“德”的培养。几乎每堂课都能听到一两句极具哲理性的话语,而我总是认真的将这些话抄录在笔记本上,生怕漏记了或漏听了哪怕一句人生哲言。王老师似乎想将自己几十年来从事加固工程的工作经验和人生经验倾囊相授,我们更是恨不能记下老师所说的每一句凝聚着智慧的经典语录。很多知识点都是通过工程事例传授给我们,让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抽象难懂的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很注重培养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授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老师没有简单直接地给出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形象的结构图,想象力如同血液一样在结构中流动和传递,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这样一点一点清晰明了。其中,“改变传力路径”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种加固思路,这就如同一条道走不通了,需要换条道路试试。这样蕴含着人生道理的结构知识还有很多,让我们在消化专业知识的同时,领悟到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讲述着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传递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职业道德的呼唤。当我听到老师的上司在老师画的节点图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而老师却默许了这种不公的做法时,我看到了在职场中做人的智慧和胸襟。是啊,生活总会给予我们或多或少的不公平的待遇,我们应该做的是看看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看看有没有能力回击,回击会不会对将来的道路产生阻碍,如果会,何不坦然放下呢。

结语

短短七周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但仍感到意犹未尽。总体来说,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初步接触并熟悉了鉴定工程质量事故的方法及评定标准,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的常见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地基和基础、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等,还有从汶川地震中或毁坏或倒塌的结构中接触到的尚带着亲历者余热的知识,都无不给我留下深刻的感受和记忆。从未有过这样一门课程,像王老师这样时而幽默生动、时而轻描淡写、时而又表情沉重地讲述着一个个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工程事例、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寓教于乐的生活趣事。最后一节课结束,心里却期盼着还能再听一听,埋怨着怎么只有七周呢,怎么不是10周,不是20周呢?这也许就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唯一但也许不可能实现的建议吧:能多增加一些课时。而我也深知,即使老师给我们讲的再多,终究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多看、多思、多历练。像老师所从事的工程改造与加固这样能为人类生活带来福祉的事业还有很多,或许将来的我能尽的只是微薄之力,但正如老师最后一节课对我们的嘱托,我会做一个有追求、内心强大的人,做一个不辜负自己良心的土木人。

加固改造工程 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创新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伴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结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对水利工程建设而言也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更好的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长久发展成为了水利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不仅如此, 还要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使用寿命以及质量安全, 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加固改造工程技术等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与总结, 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以便更好的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1 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技术的特点

1.1 协调配合程度不够高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 不仅要注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还要注重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以及协调作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施工作业, 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也是比较广泛的, 所以针对各个施工环节必须进行合理的选择以及协调作业,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例如, 我国淮河流域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加固改造时, 所涉及工程作业就有100多个项目, 且专业各不相同, 整个施工作业相对比较复杂, 工种比较繁多, 对此, 协调彼此间的作业是极其重要的。

1.2 施工难度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我国早些水利工程建设大多处于相对比较空旷的地区,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周边环境的变化, 城市发展建设的不断扩大, 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改造环境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施工环境面积的缩小, 部分施工作业之间存在着难以协调作业的情况, 不仅如此, 在相对比较狭窄的情况下还不能使用大型的机械作业, 只能靠人工进行施工作业, 这就大大降低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 也影响了质量。此外, 有些水利工程建设在改造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 不免要被迫停止施工作业, 这对水利工程建设也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有些严重的, 甚至会出现行事纠纷。

1.3 变动因素较多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 往往由于施工工期比较长, 受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严重, 这些因素的发生不仅仅会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 更加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在实际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 必须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预防及控制, 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进行全方位的整改, 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监督审查作业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 避免施工中因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 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审查。

2 水利工程运用加固改造技术时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的安全问题

在水利工程建设时, 加固技术的使用并不是单一存在的, 它必须结合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具体情况, 对相关的爆破技术、设备吊装、水上作业等进行有所了解与掌握, 然后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高危作业进行风险评估, 这样不仅仅可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更加能有效地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作业人员的自身安全。

2.2 防洪能力水平较低

近年来,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防洪标准也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 以往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防洪能力并不符合标准要求, 缺乏对江河湖泊水文的预测能力, 且没有对暴风雨及洪水次数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 尤其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防洪能力以标准预测, 更能有效的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防洪能力。

2.3 堤防出现渗透、稳定性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堤防渗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 渗漏的出现不仅会对水利工程建设自身造成一定的影响, 还会对部分土体颗粒产生影响, 随着水流渗透压力的逐渐增强, 必然会导致土体的松散, 进而产生滑坡等现象, 这种现象的发生将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所以,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时, 必须对土体结构进行研究分析, 保证其土体的稳定性。

3 水利工程相关的加固改造技术方法措施

3.1 严格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技术的施工建设程序

在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进行加固改造技术的同时, 首先必须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进行严格的控制, 依据施工程序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加固技术改造, 并结合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区域标准以及改造技术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 这样不仅仅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加固技术方案, 更能有效地改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同时还要注重财务资金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加强财政部门的管理与审查。

3.2 规范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技术的施工标准

3.2.1 严格规范水利工程的施工规范标准。

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理代表在对水利工程的进行监理时, 要严格的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政策和技术规范章程, 对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的施工合同文件进行制定, 严格设计文件与设计变更文件, 并制定业主与监理工程师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法措施、设备生产制造的安装说明数与技术标准, 最终有效的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法律规范和设计工作。

3.2.2 要求水利工程的监理人员熟悉相关的工程设计规范。

在进入水利工程的施工场地后, 相关的监理工作人员要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图纸、技术标准、监理规范以及合同条款等内容进行熟悉, 正确的运用自身具备的监理职责。

3.3 对水利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检查

3.3.1 普查施工场地。

监理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后, 要和工程项目的承包商对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

3.3.2 监理人员进行施工指导工作。

监理工作人员将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对承包商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监督, 保证顺利施工。另外, 还要对加固改造技术使用的部位与运用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方法, 严格的按照工程的设计与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监理。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和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的合理性。此外, 增强施工工艺试验, 提前将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

3.3.3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监理人员定期的举办工地例会活动, 事前对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交底工作, 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承包商提出相关的建议, 防止出现事故隐患。

4 结束语

总之, 水利工程的加固改造技术具有特殊性、复杂性的特点, 在运用加固改造技术时, 要对水利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病害进行分析研究,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最终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崴崴, 周丽明.浅析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9) :125-126.

[2]何峰.简析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22) :102-103.

[3]刘国友.浅析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4) :222-223.

[4]杨娜, 庄陆挺.浅析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0) :148-150.

加固改造工程 篇3

关键词:码头;结构加固;改造;施工要点

一、桩基施工要点

(一)沉桩施工。在沉桩过程中,采用替打和垫层保护桩顶,以防破损,并视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替打上开设通气孔,替打与桩之间垫以纸垫。沉桩时,桩锤、替打和桩三者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替打应保持平整,避免产生偏心锤击,沉桩前先检查桩锤、替打、桩身三位一体之轴心是否在同一线上。在自沉或压上锤和替打后,如发现桩基偏位较大,只能将桩基拔起后,重新定位调整,禁止在沉桩过程中挤桩纠偏,以免因过大的调整而将桩断裂。

(二)导管安装。浇筑砼采用刚性导管,导管在使用前进行水密试验;导管接头采用丝口连接,丝口内侧须垫密封圈以防止漏水,丝扣力度达到要求,逐节沉放时导管接头必须拧紧。根据孔深计算好应沉放的导管节数,并对导管从下到上进行编号且记录每节导管的长度,安装导管时导管保持在孔中间位置,不得碰撞钢筋笼。

(三)灌注水下混凝土。使用活塞法灌注首批混凝土,用一塞子封堵集料斗底,待首批混凝土数量达到计算方量后,立即拔掉塞子,使导管内砼下落,同时保持集料斗的储料不间断地通过导管灌注,从而完成首批砼的灌注。砼第一次灌下时,必须有足够的砼能够封住导管底口,保证导管内不进水,首批混凝土浇筑,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少于1.0m。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采用直升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灌注期间用浮吊吊放拆卸导管,随时探测钢护筒顶面以下的孔深,并计算所灌注的混凝土顶面高度,以控制导管埋入深度和桩顶标高,混凝土正常灌注过程中,导管埋深一般控制在2~6m以内。随着孔内砼面的上升,导管必须及时上拔,使导管埋深严格控制在2~6m范围内,当导管埋深超过此范围时,及时拆卸导管。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固,致使测深不准,同时应设专人注意观察导管内混凝土下降和井孔水位上升,及时测量复核孔内混凝土面高度及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做好详细的混凝土施工灌注记录,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施工中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

二、现浇墩台施工

(一)底模支撑系统

1、安装牛腿。钢管桩施工完成后,在钢护筒上抄出牛腿顶标高,设置操作平台于钢管桩上焊接牛腿。牛腿肋板尺寸为2×30×30cm,翼板2×30×40 cm。牛腿焊接时竖向设两个肋板,横向一个翼板,肋板采用两条角焊缝。

2、靠船构件安装。靠船构件采用130T起重船安装。因安装的需要,在预制靠船构件时预留两个15cm×10cm的安装孔,安装位置根据施工图及横梁底模设计而定。靠船构件安装在现浇墩台之前进行,安装时在安装孔中插入[14槽钢,使之挂在夹桩[25槽钢上,然后对其位置及标高用仪器进行定位,再将墩台的钢筋骨架与靠船构件预留钢筋按规定连接成整体,进行整体浇筑。

3、钢筋绑扎。钢筋按常规方法在加工场下料制作,规格尺寸形状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加工成半成品后,人工运至现场绑扎。钢筋绑扎要求注意钢筋起弯点的位置和间距,焊接要保证焊接的长度与焊缝的饱满度,钢筋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焊接接头必须错开,同一截面上钢筋接头不得超过50%。

4、墩台侧模安装。侧模用木模板拼装而成,安装时,横楞用10×10cm木方,间距30cm。竖楞用[10槽钢,间距80cm,用φ16螺杆对拉固定,内部顶端用5×5㎝的方木垂直支撑,两侧用10×10㎝木方作好斜撑。侧模立好后进行测量复核,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5、混凝土浇筑。码头现浇砼采用商品混凝土,用小型混凝土运输车通过新引桥运送至引桥平台上,搅拌均匀后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混凝土浇注按规范要求下料,30cm~50cm一层,分层浇筑振捣。砼振捣采用Ф50mm的插入式振动棒人工振捣,振捣采用梅花形布点,振捣要求充分密实,直至表面不再泛浆下沉为止。

三、现浇面层

(一)钢筋施工。面层用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加工下料成半成品,运至现场进行绑扎施工。钢筋绑扎时钢筋数量、规格及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若遇结构缝和排水沟,则须在结构缝和排水沟处断开,且保证钢筋的砼净保护层为50mm。

(二)安装模板。由于面层厚度不等,模板采用[14、[8、[5三种规格槽钢,槽钢用点焊于板缝预留钢筋上固定。此槽钢一方面做模板,另一方面作为振动梁和收浆滚筒的支撑,控制面层顶标高。在槽钢下方钢筋内不设处理,待砼施工时人工振捣收面,并在拆除槽钢时注意不要将已成砼挂掉角,以便保证下次施工质量。

(三)埋件施工。施工前,认真审核图纸,弄清埋件种类、规格、数量、位置;施工过程中,注意埋件的及时预埋,并保证其位置准确。

(四)砼浇筑和养护。砼浇筑前应将墩台顶砼充分湿润,但表面不得有积水。砼采用泵送,塌落度控制不超过180mm。砼搅拌前,应对各种有关计量器具及拌合、运输设备进行检查,试验室随时抽检骨料中的含水率,调整用水量,以确保砼的拌合质量;砼搅拌时间控制在1.5~2分钟之间;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外加剂采用JG-2和引气剂,按搅拌搂每罐搅拌方量,采用袋装定量。在砼强度达5~10Mpa时进行。混凝土养护使用江水,潮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砼强度未达到1.5Mpa以前,不得在已浇筑的结构上行走、运送工具或架设上层结构的支撑和模板。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油江阴油库码头工程作为一项推进码头水运业发展的重要改造工程,从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造与加固,从根本上提高了码头的承运能力,为更好的确保水运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深基坑加固改造工程施工研究论文 篇4

在深基坑加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基坑变形进行考虑,可以运用杆系有限元法对深基坑相关系数进行计算。通过所得数据合理设计基坑边坡,以免出现变形对基坑结构造成影响。计算之前,结合加固与挖土支撑的实际状况、地基土水平方向校正基床系数Kh。

4.2深基坑保护

深基坑加固时,如果运用常规的加固方式和施工参数,那么深基坑只有在各个施工迅速的前提下,方可实现旋喷桩的一级保护;降水、搅拌桩、注浆才能得到二级保护;如果施工速度比较慢,且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间隔比较长,那么搅拌桩、旋喷桩可以得到二级保护,降水、注浆可进行三级保护。

4.3加固方案

深基坑加固时所运用的方法不同,那么加固效果、经济效益也不同。为了对深基坑施工质量与结构安全性等进行保证,可以通过对基坑保护等级、施工时间的合理考虑,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加固方案,以免加固方案选择不当影响加固效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5结束语

深基坑加固改造是对地下施工结构与周边环境安全进行保证的重要举措,然而因为当前阶段一些工程施工中面临基坑与现行要求不符的现象,所以不得不进行加固改造。为了对深基坑结构质量、安全进行保证,施工人员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锚杆加固、沙土回填、人工挖孔等多个方面,合理安排深基坑加固改造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对建筑工程中地下结构安全性进行保证,并为其带来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杏弟,卜昌富,董鸽.既有航站楼连廊下狭长型相邻深基坑同步施工关键技术[J].建筑施工,,(3):257-259.

[2]王凯君,白宇.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3):210.

加固改造工程 篇5

【来源:甘肃省公路管理局 | 发布日期:2011年8月11日 | 阅读次数:119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危旧桥梁加固与改造工程管理工作,保证桥梁完好的工作状态,充分发挥农村公路桥梁的功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甘肃省农村公路桥梁隧道养护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省农村公路桥梁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路管理局计划下达的农村公路危旧桥梁加固、改建和重建工程。

第三条 危旧桥梁加固与改造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事权一致”的原则。省公路管理局负责全省农村公路危旧桥梁加固与改造工程的行业指导工作。

市(州)交通运输局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危旧桥梁加固与改造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危旧桥梁加固与改造工程的责任主体,县(市、区)交通局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危旧桥梁加固与改造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四条 农村公路桥梁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交公路发

[2007]336号)的规定。

第五条 危旧桥梁加固与改造范围包括:

(一)经鉴定确定技术状况等级为三、四、五类的桥梁。

(二)桥梁荷载等级偏低(荷载等级:汽—

15、挂—80级以下),需要提高荷载等级的桥梁。

(三)通行能力严重不足的桥梁(指窄桥)。

第二章危旧桥梁检查与技术等级评定

第六条 公路危旧桥梁检查与评定依据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

第七条 县(市、区)交通局桥梁工程师要根据《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确定的职责,组织专家对辖区内桥梁进行检查与技术等级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向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告,由市(州)交通运输局桥梁工程师负责审核。评定等级为三、四、五类的县道、乡道和村道中桥以上的危旧桥梁经市(州)交通运输局复查后向省公路管理局报备。

第八条 危旧桥梁的处理措施:

经评定为三、四类的桥梁应及时设置限载、限速交通警示标志,必要时派专人值守,并制定出维修加固方案,在当年或下一年列入桥梁养护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评定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及超过使用年限的重要和特大型桥梁,应分别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五类桥梁应及时设置危旧桥梁警示标志,协调公安交管部门实施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通行,通过发布路况信息通告、在桥头设立绕行标志或修筑便道、派专人昼夜看守等应急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避免车辆堵塞。并在一个月内安排桥梁特殊检查或技术论证,制定加固改建方案,并及时上报当地政府及上级部门。

第九条 危旧桥梁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一)桥梁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应在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监管单位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制定以预防和处置桥梁安全事故为重点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措施应合理可行,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的职责和程序。

(二)公路桥梁突发事件发生后,县(市、区)交通局应立即采取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封闭桥梁、限制车辆通行等紧急措施,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市(州)交通运输局、省公路管理局和市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等有关单位报告,报告时限不超过12小时。必要时,应安排专人实施昼夜不间断监视观测,落实安全责任人。

(三)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按相关规定向有关单位续报有关情况,由市(州)交通运输局组织现场鉴定,并及时制定处治方案进行处治。

(四)县(市、区)交通局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桥梁突发事件的人员、物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第三章 危旧桥梁加固与改造

第十条 评定技术状况等级为三、四、五类的县道、乡道和村道中桥以上的桥梁,按照省、部定额补助,地方自筹配套,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由市(州)交通运输局编制改造计划,于每年8月底前报送省公路管理局,省公路管理局审查上报立项后列入次计划。县道、乡道和村道小桥及涵洞等危旧桥梁的维修、加固、改造工程,由县(市、区)交通局制定计划报市(州)交通运输局审批。

第十一条 省、部资金补助的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由县(市、区)交通局以招标或委托方式组织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县道和重要乡道上上部结构拆除重建桥梁的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其他路线上的桥梁及加固桥梁的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桥梁宽度一般与路基同宽。施工图设计由市(州)交通运输局组织3名以上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专家库中桥梁专家审定签字认可后报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审查,由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审查后报省公路管理局批复,评审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县道、乡道和村道小桥及涵洞等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由县(市、区)交通局组织设计,市(州)交通运输局审批后县(市、区)交通局自筹资金组织实施。

桥梁加固与改造工程设计预算编制参照2008年交通运输部《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执行。

第十二条 危旧桥梁加固、改造项目应实行项目法人制度、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

第十三条 桥梁维修加固期间需封闭交通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规定,经交通主管单位及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批准后,向社会发布通告,并由施工单位设置明显的禁止通行或绕行警示标志,采取有效的安全及交通管制措施。

第十四条 对边施工边开放交通的加固工程,应有专人24小时指挥或管制交通,并设置行人或车辆通行注意事项标志牌及夜间警示照明设施,防止意外安全事故。

第十五条 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项目由市(州)交通运输局质量监督站负责工程质量监督。

(一)市(州)交通运输局应对辖区内的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落实监管职责,应安排县(市、区)交通局桥梁养护工程师具体负责现场监督管理,市(州)交通运输局的主管领导和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

(二)省公路管理局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对督查发现未执行建设程序,危旧桥梁加固改造资金监管不力,未按设计文件、规范及规程施工,工程进度缓慢及工程质量差的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将勒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竣工资料应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编制并装订成册,由市(州)、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各存档一份。

第十七条 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验收分为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县(市、区)政府及其交通局负责组织交工验收,市(州)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竣工验收工作,省公路管理局按照20%-30%的比例进行抽查。桥梁加固改造工程验收工作严格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进行,并将竣工验收鉴定书和荷载试验检测报告向省公路管理局报备。

桥梁加固改造工程验收前必须进行荷载试验检测,确保加固改造质量及加固效果。第十八条 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应在设计文件批复要求的时限内完成。

第十九条 各级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桥梁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桥梁档案及桥梁数据库系统。县(市、区)、市(州)交通运输局每年根椐桥梁检查或检测评定结果对桥梁数据库进行相应的更新和完善,数据资料应能详细反映桥梁存在的主要病害,真实反映对上年的危旧桥梁加固改造情况,工程完工后对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及时进行后评价。同时,对桥梁加固改造工程的相关技术资料在竣工验收一个月内移交档案室及时归档。第二十条 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截留、挤占、挪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工程进度进行计量支付,工程交工验收合格后,拨付95%的资金,剩余5%的资金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待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满,所有质量缺陷修复并经验收合格后拨付。

危旧桥加固改造工程资金应接受审计、财政、纪检等部门的检查。工程竣工后,必须由县级及以上审计部门对工程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并经市(州)交通运输局认定。审计报告必须装订在竣工文件中。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整改,给予通报批评,并扣减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追究主管领导和桥梁养护工程师的责任:

(一)日常养护不及时,造成桥梁病害发展或缺损严重;

(二)不履行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职责,观测不到位,发现问题未及时报告,应急措施不力且造成严重后果;

(三)因挪用桥梁养护、维修加固专项资金而延误病害处治,造成严重后果;

(四)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未达到设计标准和要求且不能交付使用的,责令施工单位无条件返工,费用自负。

(五)对桥梁加固改造工程施工监管不力,导致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而不能交付使用,以及产生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浅议老港区码头加固改造方法 篇6

老港区码头加固和改造是提升码头能力、缓解货物装卸压力的`有效方法,具有周期短、节省资金、施工方便等特点,将会给港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了传统的老港区码头改造加固方法以及结构粘钢技术和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技术在码头改造中的应用.对传统方法和两种新技术进行了比较.

作 者:屈晓晖 朱弘 Qu Xiaohui Zhu Hong  作者单位:天津港设施中心,天津,300456 刊 名:港口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OF PORTS 年,卷(期): “”(5) 分类号:U6 关键词:老码头   加固   改造   碳纤维   方法  

浅谈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技术 篇7

1.1 质量控制意识淡薄

质量是我们永远的重点工程建设, 质量是重中之重, 但是目前国内发生了许多事故, 有许多“豆腐渣”, 给国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事故的原因, 部分是因为对质量要求是不够的, 不严格, 施工管理意识差, 另一方面是工期方面, 根据项目要求不断的压缩时期, 这些都严重影响质量的项目。如1998年曾江西九江大堤曾三次溃堤。

1.2 工程筹备过程不足

任何水利工程在正是进行施工建设之前, 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水利建设的可行性, 做好科学规划, 可行性分析和设计文件, 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物质资源和资金。许多施工单位以降低工程成本, 增加自身盈利, 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 在对自己实力, 实地环境, 资源分配等方面未进行充分的研究, 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项目评估, 也就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

1.3 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监管

我国当前建设监理工作的实力不强, 甚至是没有确立专业的监督小组, 监督人员责任意识差, 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 在监管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监理市场不规范, 监理单位存在“一站式”, “自我监管”的现象, 使监督流于形式, 工作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广度, 质量能力不强, 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从近年来的水利工程事故中可以发现, 大部分是因为工程质量偏差, 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等不达标质量所致。不仅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更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 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实力, 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公信力。

1.4 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虽然当前我国科技力量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在一些较小的水利建设和设计单位, 其施工人员依旧存在专业能力不强, 结构简单, 面对更复杂, 技术含量高的问题, 却没有能力解决, 缺乏建设经验。例如,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面对地质情况极其复杂的情况, 难以正确加以分析和判断则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

1.5 水利工程建设时代所限

就我国当前诸多水利工程而言, 其建筑年代较早, 大都集中在20世界五六十年代。在当时的条件下, 不论是施工技术还是施工设备与材料都比较落后, 而且在缺乏经验的和充分调研的情况下, 一味追赶工期致使工程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例如, 设计与施工同时进行、临时改变方案、金属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橡胶材料老化等。

2 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技术的特点

2.1 施工难度大

在上世纪,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属于空旷之地,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向周边的扩展, 当前诸多水利工程项目的周围环境已经发生巨变, 建筑越来越多, 工程施工环境越发拥挤。因此, 在进行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施工时, 施工面积变得十分狭小, 极大的增加的了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施工难度在水析水利工程加固改造过程中, 有的作业需要使用大型的设备, 但受施工面积的影响, 只能进行人工施工, 导致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施工难度很大。

2.2 协调配合程度低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科技丰富多样, 学科划分日益精细, 而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技术范围较广, 涉及的学科众多, 导致施工环节中各学科之间融合、各施工部门或人员之间的配合、各工程分包单位之间的协调合作等难度日益加大, 并最终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加固改造, 其修复质量有待于提升。

2.3 施工过程变动因数多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特性, 在加固改造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致使施工效果大大折扣。例如在施工过程中, 水利工程的实例水位和施工文件标注的水位不同, 就需要重新制定施工计划;如果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技术不达标, 就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重新评估等。

3 水利工程除病加固措施

3.1 护岸墙体垮塌的除险加固

针对墙体发生位移的情况运用较广的方法为进行基桩处理以及基础换土处理, 但不能笼统的加以处理, 应针对性的加以处理以提升加固的效果, 具体如下:其一, 针对位移幅度较小的情况, 应遵循“护岸先护”的原则进行抢护加固处理, 重点保护好岸脚与堤坝, 避免塌方扩大;其二, 对于近护岸处河床被深挖而出现位移的情况, 首先应停止施工再进行回填处理和抢救性加固, 常用做法是抛石与抛笼护脚;其三, 是抛枕护脚。做法是用柳枝或用芦苇扎成一定直径宽的小把, 依大小铺上一定数量的小把, 中问放块石头用铅丝捆紧成枕。

3.2 墩墙与翼墙被撞损的险情处理

由于施工过程中领两者容易受到外力因素的碰撞, 可以分别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加固。蹲墙加固:运用钢板包裹住容易受到撞击的墙体以避免混凝土内部钢筋结构因此受到破坏;翼墙加固:如损坏不大, 基础保存较好, 可在被撞击处增加钢板设施避免再撞或改建生钢筋混凝土翼墙。

3.3 土坝裂缝的除险加固

土坝裂缝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需要及时加以处理, 针对土坝裂缝的加固处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首先, 于裂缝附近进行开挖回填处理;其次, 使用相关材料加以灌浆处理。灌浆法主要是通过巨大的压力将浆液注入到坝体裂缝当中, 并在此压力作用下达到密实与胶结效果进而将裂缝填补完整, 达到土坝裂缝加固的目的。此外, 因开挖工程量较大或开挖会危及坝坡稳定, 以及土质疏松, 施工碾压不实等情况, 都可以采用灌浆处理。尤其是对坝体内部裂缝进行灌浆处理有良好的效果。

3.4 土坝滑坡的除险加固

堤坝滑坡出现滑坡的原因在于内部土体的抗滑力不足以抵抗滑动力所致, 常用的加固方法有以下几类:其一, 针对于坝体坡度超过了土体稳定的边坡的情况, 可以采用放缓坝坡的措施并将排水体迁移到新的坝体;其二, 开挖回填处理, 具体开挖工作量根据滑坡体大小而定。对于方量较大的情况, 适宜开挖部分面积并进行回填夯实;反之面积较小的情况可以全部进行开挖再回填;其三, 对于滑坡情况特别严重的情况, 需在滑坡地段下部采取压重固脚的措施进行加固以提升抗滑力;其四, 是清淤排水, 并在大坝脚用砂石或代料压重固脚。五是开沟导渠, 滤水还坡。六是裂缝处理。即当采用灌浆处理时, 在灌浆前应先进行压重固脚处理, 撑住坝坡体后, 再行灌浆。

3.5 土坝渗漏的除险加固

针对于坝体出现渗漏的加固, 可采用“上堵下排”的措施, 具体做法如下:其一, 上堵的主要措施是抛土、粘土铺盖、粘土防渗墙。因在已经建好的坝基上进行垂直防渗处难度较大, 较为困难, 因此需进行粘土铺盖, 同时在坝基不透水层出增加防渗墙拦截渗水, 是处理坝基防渗的重要措施;其二, 下排的主要做法是挖导渗沟和导渗培厚。针对于渗漏问题较为严重或已经蔓延至整个堤坝时, 需在挖导渗沟的基础上进行导渗培厚处理, 既导渗又增加坝坡稳定性。

摘要:本文即对此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类险情提出针对性的加固改造措施, 以期望对保护水利工程安危起到些许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加固改造,技术

参考文献

房屋主体结构加固和改造方案 篇8

关键词:房屋主体;结构加固;改造方案

一、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房屋主体结构的加固和改造也开始进入了相关业内人士的关注范畴。有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建设总投资的四成以上是用于建筑物房屋主体的加固和改造的,而对于新建筑物的建设,发达国家的投入甚至不到六成,这能够看出,节能、绿色和环保理念在世界发达国家渐渐得到各行业和部门的推广,而节能、绿色和环保理念也必将对我国的建筑行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预计我国往后的十年到三十年间,必定是我国进行房屋主体结构加固和改造的高峰期,随后我国也必将由大兴土木的阶段进入房屋新建、加固和改造阶段。本文将对房屋主体结构的改造和加固作一个探讨。

二、为什么要进行房屋主体结构的加固和改造

进行房屋主体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要避免施工甚至是设计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差错而导致房屋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建筑质量事故的发生。第二是由于有些房屋主体维护和使用不当、加上条件环境的恶劣,容易让房屋主体的建材老化,有的房屋不注重维护和使用,导致年久失修,房屋主体产生结构性损害,房屋主体可靠性下降。第三是针对有些超期服役的有纪念性意义的历史建筑,如果不对其进行加固和保护,就容易导致历史建筑的损毁。第四是由于一些房屋的主体因为其使用功能的改变、荷载情况的改变需要对房屋主体进行扩建或者是改建。第五也是属于规范要求的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屋建设规范也会越来越完善,建设标准也会相应不断提高,有些老建筑难以满足新的房屋主体建设标准,就需要按标准要求进行加固或者是改造。加固的原因有很多,只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明确房屋主体加固改造原因,才能更好的进行房屋主体结构的改造和加固方案的设计。

三、房屋主体加固改造的施工要点阐述

(一)房屋主体结构加固和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确定对某一房屋主体进行结构加固和改造之后,需要在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施工前首先进行严密的房屋主体测试工作,确定整个房屋主体当中哪里需要进行强化加固,哪里的房屋主体问题最严重,房屋主体都出现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互相之间有什么影响和联系。而且要明了施工队伍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优势。特别是进行大型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在其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施工前就一定要制定精密的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设计方案和计划书,还要经过项目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负责人以及专家讨论确定,切不可偏听一方之言,不顾全局利益。于此同时,还要将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所需的设施和材料准备好,明确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哪项技术,以为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的施工打好基础和做好准备。

(二)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的施工

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不是材料的堆积和对建筑主体的一个简单修补,应该对具体的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大型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过程中,由于情况不同,需要改造和加固的施工方向也将各异,一些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是由于房屋建筑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差,导致建筑变形或者是下滑,这种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主要采取的方法就是地基加固,比如静压桩托换、托换技术锚杆、石灰桩加固等等。在石灰桩加固时,需要充分把握水、生石灰块儿与砂石的比例,使其粘性符合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工程的需求,与此同时还要依据相关原理,在水、石灰块和砂石混合到一定时间的时候将钢筋打入其中,让房屋主体更加牢固。在打入钢筋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钢筋弯构件配钢率和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协调,任意一方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造成装板收缩裂缝,导致风险的产生。锚杆静压桩托换也是针对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地基问题的托换和加固的一种技术。在施工中,应首先标出准确的压装空和标杆位置,并且开凿空洞不要过大,压凿空凿进行完一部分就应该进行压桩,压凿空的形状应该以上大下小为宜,这种形状方便基础的冲剪和承压,压桩施工适宜对称进行,桩顶的轴线应该和千斤顶的轴线一直垂直,锚固空和锚固筋契合加上锚固连接材料的使用也应该适当,以便让桩面更牢固;压桩的时候不宜停顿时间过长,因此也最好不要进行中途休息,最好整个过程不要停下来。在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过程中要保持记载的完整,以便开展下一步工程的施工;基础锚和桩之间要作凿毛的修理。凿空和孔壁之间要进行清洗。在进行封孔之前应该要将孔中的杂物和水清理干净,在刷上高标号的水泥浆,再进行封孔。若是需要进行浇灌的混凝土出现早强微膨胀,则需要进行振捣处理。这时候应该注意的是,当早强混凝土开始凝固的时候就不能再用千斤顶施加压力了。当对地基加固处理完之后还要进行一些预防性措施,避免地基稳固的扰动。这些措施包括控制进顶速度、减少管外壁的摩擦扰动(采取双层注浆措施),减小机头迎土面的扰动等措施来减少地基的稳固扰动。

在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过程中,除了地基问题以外,还包括一些房屋主体墙面或者是墙内出现裂缝或者是脱落的问题。这两种问题是相对地基问题而言的施工规模和施工强度都相对较小的问题,但这两种问题的出现频次要比地基问题要多得多,对于房屋主体墙面或者是墙内出现裂缝或者是脱落这部分问题的施工,最重要的还是首先要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这样才能达到从根本上解决房屋主体墙面或者是墙内出现裂缝或者是脱落这些问题。

以酸雨侵蚀的墙面为例,对于这种房屋主体墙面或者是墙内出现裂缝或者是脱落问题的分析,首先就要想到施工材料的使用,在酸雨侵蚀比较严重的环境下,只有将建筑表面材料改成抗酸材料才能抵抗这种恶劣环境对建筑物表面的腐蚀和损坏。在这种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过程材料的选择当中,一样要遵循房屋主体的加固和改造原理,也就是房屋加固改造选用的材料标准要比原来的材料要高,这样才能在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后能维持房屋长期持续性使用。选材过后,进入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施工,首先要分析,针对酸雨腐蚀过的墙面存在由内到外腐蚀性逐渐增强的特点,因此在房屋主体加固和改造施工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新旧材料的锚固性和粘合性,注意新旧材料是否能谐和使用,这些问题很重要,如果没能把握好,很可能会导致功亏一篑。

参考文献:

[1] 徐耀武. 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概述[J]. 陕西建筑. 2008(01)

[2] 刘小民,刘与行. 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诊断研究进展[J]. 陕西建筑. 2006(01)

[3] 杜敬. 浅谈建筑抗震鉴定及其加固方法[J]. 住宅科技. 2011(S1)

[4] 崔金草,顾丽娟. 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J]. 科技资讯. 2011(21)

[5] 范雷,马涛. 试论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8)

[6] 陆猛祥. 连续纤维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J]. 中华建设. 2011(11)

加固改造工程 篇9

教学楼功能改造加固综合方案

一. 工程概况

某教学楼建于1992年,总建筑面积5630㎡,四层砖混结构,楼(屋)盖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局部楼盖(卫生间部位、大厅顶板部位)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基础形式为毛石条形基础,局部为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1.50m~3.05m,根据原设计图纸,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设计值为180KPa。

根据建设单位设想,保持该楼原有建筑格局不变,将该楼一~四层房间(卫生间、楼梯间、走廊和门庭除外)均改为仓库,鉴于上述因素必须对该建筑物进行改造加固,加固后既要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二. 结构改造加固设计依据

2.1 改造加固设计委托书; 2.2 教学楼功能改造鉴定报告; 2.3 国家有关设计与加固规范: 2.3.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3.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2.3.4《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2.3.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3.6《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 25:90),教学楼功能改造加固综合方案

因钢梁荷载均作用在进深梁端部,对该梁弯矩增加很小,对剪力增加较大,因此,只需对该梁进行抗剪加固处理,加固方法为,在梁下增设钢筋混凝土附壁柱,通过增设附壁柱,既解决了进深梁的抗剪承载力不足问题,又解决了梁下墙体抗压承载力不足的问题。详细做法见加固施工图(结5-1)、(结5-2)及(结5-5)。4.3 基础加固方案

新增附壁柱荷载传至基础后,需对原有毛石条形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方法为增大截面法。详细做法见加固施工图(结5-3)及(结5-5)。

五.加固施工步骤及方法

5.1 预制空心楼板增设钢梁加固。

5.1.1 表面处理:对需要加固的预制楼板及相关进深梁(或圈梁)进行局部表面处理,将楼板对应次钢梁支点部位抹灰层剔除干净,并将进深梁(或圈梁)对应主钢梁预埋件部位抹灰层剔除干净,以露出混凝土表面为度。

5.1.2 埋设预埋件:将主钢梁预埋件通过钻孔植筋法固定在进深梁(或圈梁)侧表面预定位置。

5.1.3 钢梁下料、组装:次钢梁及主钢梁按施工图(结5-4)相关节点进行下料并组装。

5.1.4 钢梁吊装:次钢梁与主钢梁组装成一体后进行整体吊

教学楼功能改造加固综合方案

础表面喷涂高标号水泥素浆一道,然后再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5.2.6 混凝土养护:养护期间应保证环境的温度≥15℃,并定期适量浇水养护。

5.2.7 基坑回填:基坑回填时,必须分层夯实,每层土厚度为200~250mm,压实系数应大于0.94。5.2.8 地面恢复:按原有施工图地面构造做法施工。5.3墙体增设附壁柱法加固。

5.4.1楼板凿洞:在预制楼板对应附壁柱位置开凿方洞,洞大小根据附壁柱尺寸来确定;注意凿洞时不得使用重锤、风镐等振动较大的工具,也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损坏原有构件;

5.4.2表面处理:将进深梁及梁下墙与附壁柱连接部位抹灰层剔除干净,以露出混凝土(或红砖)表面为度,对于砖墙尚应剔除已松动的勾缝砂浆,砖缝剔深10mm;然后用钢丝刷刷除梁(或墙)面灰粉,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喷涂高标号水泥素浆一道;注意剔除梁(或墙)面抹灰层时不得使用重锤、风镐等振动较大的工具,也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损坏原有构件;

5.4.3墙面植筋:原有墙体与新增附壁柱采用化学植筋法连接;

上一篇:大学法语老师工作总结下一篇:会计继续教育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4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