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概论

2024-10-12

周易文化概论(共8篇)

周易文化概论 篇1

周易概论(课程小论文)

机械类12-07 黄江勇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哲学典籍,它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功能是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而多数人认为,《周易》是用来占卜吉凶祸福和预测未来,并据此来趋吉避凶的一种手段,一门工具。但是发展到如今,《周易》提供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哲学思想,指导着我们。

那我就我的专业来谈谈《周易》中智慧的应用。我学的是机械,这是一个貌似与《周易》没有丝毫关系的专业。它不像建筑学,可以用到《周易》中的风水学。但我作为一个机械类的学生,还是从《周易》的学习中获益良多,接下来我就谈谈我从《周易》的学习中得到的收获。

机械作为一门工科,它要求我们要实干,要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储备。这正与《周易》中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相对应。的确,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我们实在是有太多的准备要做,有一很长的积累过程。这积累过程包括对高等数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大学物理等众多学科的理论掌握。不懂高等数学就无法精确的计算出所需材料的技术参数;不懂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就根本无法设计出一个能够高效运转的机器,更不可能选择到合适的材料与合理的机构分布;不懂机械制图和机械原理,就无法将脑海中的机器绘制于图纸之上,就无法让工人师傅有制造的依据了;而如果不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就不可能有着高效率的工作。当然,积累过程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积累阶段,更在于深入到工厂之中,天天与机器打交道。因为理论毕竟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无数次的机器的拆装,原理分析,设计最佳机构等的千锤百炼才能够锻造出一个优秀的高级工程师。这便是“积善成名”的过程。

而与之相对的是“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诚然,一个人如果中规中矩,按照章程办事,那么或许他不能成为高级工程师,那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师。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各项技能时,总是一知半解,到处留有漏洞,那么它必将遭遇重大的失败,导致身败名裂。比如让这个人去设计制造一辆汽车,由于他各项技能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于是他选错了材料,机构设计有点不合理,对受力分析不够全面。那么他设计的这辆车也许在平时能够平稳地运行,可是一旦遭遇突发状况,那么这辆出事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各种小毛病一同发作的时候,那就将成为毁灭性的大灾难。这便是《周易》中说的“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便是《周易》中的思想在我们专业的应用。当然还有一种更为深奥的哲学思想,那就是“易”。记得曾有“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这么一句名言。我觉得这是易学的精髓所在。记得我老师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那就是20世纪70年代,有一次,众多物理学家聚在一起讨论洲际导弹的射程问题。要想达到射程,燃料就必须增加,这是全体物理学家德一致见解,当然,作为常人的我们也很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这是在正常不过的问题。但是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应该减少50公斤的燃料,这样的话就能达到预期的射程。为什么?因为燃料也具有质量,在导弹的飞行过程中,带着的燃料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减轻一定量的燃料,那么所带燃料在飞行过程中消耗的燃料将大大减少,从而达到带更少的燃料却能飞的更远的目标。这不得不说是变通的一个极佳的例子。所以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也一直不断地尝试着用另一种非常规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变通的目的,实现更优的结果。就好比在一种机构中,通常使用的是齿轮传动,会导致机构在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有很大的噪音。后来就有人打破常规,使用带式传动,这样的变通结果就是,噪音减小且制造成本降低,大大地增加了厂家的收益。还有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比如说有两门功课要在同一天交,不过有一门布置的比较早。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先做第一个布置的作业,这是常理,先到先得。但是后一份又特别重要,我觉得在此时我们应该学会变通,先作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话,我们的做法就相当于“弃车保帅”,虽然有所损失,却保全了最大的利益。而如果一味的遵守常规,那便是做了“捏着芝麻,而不捡西瓜”的巨大错误,只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把巨大的利益给丢了,实在是得不偿失。这种《周易》中的变通思想一直伴随着我,让我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获取胜利。非常感谢《周易》给我带来的人生智慧。

所以我觉得自己还会继续研究《周易》,发掘其中深藏的更为宝贵的价值,让他助我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走得更为顺利,让我在人生的岔路口选对方向,少走弯路。

周易文化概论 篇2

一、侠文化的思想核心———厚生爱民,仁德,天人合一

侠文化中的厚生爱民意识,与《周易》如出一辙。金庸大师借郭靖之口道出了侠的思想道德核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易·系辞下》说道:“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这种厚生爱民的意识,使这些侠士们的形象光辉灿烂。周易六十四卦第二卦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中非常强调德的重要性。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等,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而侠文化,没有这样的精神内核是无法发扬光大的。

天人合一是《周易》的基本哲学思想,而中国侠文化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指的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状态。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和物的完整的宇宙世界。另外侠文化中所强调的“道”,也是集道德、道义、中庸之道、天地之道的统一体。这些在周易中都有论述。

二、孔子与《周易》

《周易》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孔子即是三圣之一。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对周易做了极其深入的研究,并作了《易传》。他将儒家的哲学思想带入了《周易》,丰富了它的意义。孔子提出了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这九个卦加以解说。履,是道德的基础;谦,是讲谦虚;复,是讲及时回复到正道上来。恒,就是讲坚持操守,不能二三其德;损,是说减损个人身上的缺点私欲;益,是道德上的增进;困,是道德好坏的分辨;井,是道德的立足之地,利人而不搬迁;巽,是道德的制宜,不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道德就成了教条主义。这些就是孔子认为《周易》所表达的人生的道德标准。这对中国的侠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能遵守这些标准的侠士我们称之为儒侠。《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他不仅是儒侠中的侠之大者,而且也是一切侠中的侠之大者。他在《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中矗立起真正的大侠形象,突出了他“忧国忧民”的宝贵的儒家精神,这种忧虑的精神,也即《周易》所强调的“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三、侠文化与《周易》

为了更好地探讨侠文化,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文侠文化和武侠文化。文侠文化同儒家思想是分不开的。儒教,使得侠士们天下为公,他们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同样也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文侠们的人生哲学,是儒。儒,在中国,是哲学,同样也是宗教。文侠们当有苦闷,便写诗作画,抒发惆怅。文人墨客们喜诗书,好丹青,晓金石,通音律,他们是中国璀璨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同时,为了体现自身的人生哲学,他们撷取了诸多元素,赋予其哲学内涵,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愈加生动。

说到武侠文化,不得不提到这些侠士们的武功。首先武功的指导思想是:阴阳太极。《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他认为整个世界是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更新的。而太极更发展为张三丰独创的一个武功门派。那么,《周易》中是怎样论述太极的呢?太极,为初为一,可化成万物,又可至无穷。太极原是天地、乾坤、刚柔、阴阳、理气等一切相对事物的混合体,可以不断一分为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就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上达于天命而复归于宇宙的太极。

侠文化中的布阵之法与武功套路,无不与周易息息相关。“易”这个字本身表现的就是变化,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太史公自序》中说:“《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系辞中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为变所适。”布阵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各种因素都配以五行、干支,充分发挥他们之间的生、克、冲、合关系。之后又变化莫测,可以说将变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诚如古诗所讲:“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至于武功路数,我们所熟悉的“降龙十八掌”就来自于周易的乾卦,如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等。《周易》中的很多爻辞,成为了武功招式的名称。

《周易》的阴阳,是一种世界观和宇宙观。当阴阳与中医结合,便成了一种方法论。中医认为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五行,即金、水、木、火、土,它们在中医理论中,与人体的五脏相配合。中医的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就汲取了《周易》的精华,并把它创造性地和医学相结合,使中医成了一门具有很高哲理水平的自然科学。所以我们说医易同源。因此,我们看到那些侠士们会诊脉、会调理内吸,为自己运功疗伤,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所熟悉的气功,一是要吸收大自然中的天地之气补充自己,二是要强调保持体内的阴阳二气的平衡状态。被历代奉为“万世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就是根据《周易》写出的练功书。

四、结语

《周易》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单单只是启发了侠文化,它的历史功用还有待我们去发掘、去探索。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经历种种坎坷与考验,为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周易》蕴含的哲学思想,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形成我们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同时,我们也应保有一种侠的精神,成为常变常新的人。

参考文献

[1]祖行.图解周易.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绍伟华.周易与预测学.花山文艺出版社, 1989.

周易与钟文化 篇3

钟在16世纪初从海外进入中国,开始都是外国使节送给中国的皇帝的,慢慢朝里的文武官员看到皇帝喜欢这种洋人送来的钟,于是也在自己的府邸里面摆上这种摆设,而接着是城里面的商贾富人看到皇宫和官员都喜欢这种摆设也是跟风在家里面摆上西洋来的钟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这个西洋过来的钟除了时髦外它还会发声,指针转一圈阳光就往西面走半个时辰,这个指针不停地转就好像转运的风水轮流转一样,加上里面的主要机械设备都是纯铜制作,铜在中国风水学中是化煞六宝之一并排在首位,于是人们从追求时髦外开始研究在这个西洋钟怎样摆设对我们的生活,财运,身体健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总结。

现代风水与钟文化

现代风水认为钟就是一个八卦:从凌晨起是子时,

(23-01)点对应子时,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01-03)点是对应丑时,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03-05)点是对应寅时,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05-07)点是对应卯时,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07-09)点是对应辰时,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09-11)点是对应巳时,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11-13)点是对应午时,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一天的纯阳之气在此逆转了,阳与阴悄而无声地转换。

(13-15)点对应是未时,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15-17)点是对应申时,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17-19)点是对应酉时,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19-21)点是对应戌时,戌是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21-23)点是对应亥时,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时钟转了一圈完成了一天,也完成了一个阴与阳,世上万事万物也完成了各自内在规律的诞生-起步-发展-高潮-衰落-死亡-重生的这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历史也在不断地重复。

钟摆缓慢而有节奏地律动,昭示着时间,生命,运动,规律,平衡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风水学上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镇宅的宝物,有八卦的功能,又有风水轮催财补金的效应。在运用上,时钟的摆动和打鸣声可以提振和清新家中的气能(这个和我们的祖先发明鞭炮在过年时或者开张时使用是异曲同工的:目的就是清洁磁场,除旧迎新);在风水上,时钟有韵律的滴答声会给家庭的成长带来更多的规律和节奏感,因此厅及房间的挂钟是必须的,而带摆舵的则更佳。因为室内无人时,气是静止,钟的摆动能令室内的气运动起来,使室内充满活力。但是,时钟的挂法若不明理气,挂在厅堂的正中就错了,因为钟的种字音像终,故挂在厅堂的正中,则无论何人一进门,一抬头就见钟(见终),一抬头就见钟(见终),故宜挂侧旁为吉。并且居室内的主钟只需一个,其余钟不要过多。

钟选择与摆放方位

室内时钟的摆放:

1. 选择时钟的形状

随着款式的多样化,随着人们追求时尚,时钟已经不仅仅是起到告诉我们时间的作用,更多的情况下充当装饰品的作用,因此,人们就为了标榜潮流,往往忽视了风水之道。从五行来讲,时钟属于金,对于饿金的人来说,在家里放一个钟可以起到补金的作用。而三角、四方、或其它奇形怪状的时钟就破坏了金,圆形的钟属金,如缺金的人可选择圆形的时钟。

2. 选择时钟的颜色

大千世界,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尽相同,对于时钟颜色的选择也不尽相同,究竟应该怎样选择时钟的颜色?若钟摆在东或东北方位,宜选用黄、红、灰色;若钟摆在南或东南方位,宜选用绿、黑、蓝色;若钟摆在西或西南方位,宜选用黄、红、灰色;若钟摆在北或西北方位,宜选用白、金、黄色;若钟摆在东北或东方,宜选用绿、黑、蓝色。

3. 摆放时钟的位置

周易文化大学讲稿读书笔记 篇4

《易经》,始终是我头脑中的一个不曾解开的问号,记得在上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同桌的父亲,一个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对《易经》痴迷不已,而《易经》,印象中只是求卜问卦的的书,一个理性的人怎么会对此“执迷不悟”呢?再一次,就是两年前到哈尔滨出差,途经学府书店,看到花花绿绿的《易经图解》,买毕,回来研究又研究,终为其中艰涩的符号及繁杂的文字所迷惑,对《易经》的了解只能忘而却步了,易经的奥秘读后感。直到有一天,我翻开了台湾大学教授曾仕强所著的《易经的奥秘》,随着书页的翻飞,书中

内容深入浅出,妙语莲花,《易经》的奥秘逐步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

《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这样记载的:《易》是群经之首。因为不管是五经还是六经,都把《易经》摆在最前面,“实际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易》为群经之始”,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这几句话首先让人震撼。

《易经》的完成,叫做“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三圣即上古的伏羲,中古的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下古的孔子。《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样的注解,又有哪本书敢如此这般夸下海口。那么,这么广大精微的一本书,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伏羲的八卦告诉我们一个宇宙最基本的秘密,叫做“阴阳”这是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文王的六十四卦,告诉我们,宇宙只有六十四个密码,数不等于数字,数是有生命的,是活的,不是死的。孔子给我们的《十翼》。孔子希望《周易》能够“飞起来”,飞起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世界大同,实际上,地球村就是世界大同。整部《易经》也不过四千多字。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讲一句现代的话:0和1构成了浩瀚无穷的互联网络,《易经》指出一阴一阳产生了宇宙万象。通过读《易经的奥秘》,我了解到《易经》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向自然,以自然为师,从自然中开发出来的,读后感《易经的奥秘读后感》。孔子之后,这部书除了自然科学的部分,又另外加了一部分,叫人伦道德。对现代人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是《易经》可以纠正我们很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如人应不应该自信,这个问题不应用应该或不应该来回答。《易经》里讲“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现在人太自我、太自信,一生都不会幸福,因为人有可控制的部分,也有不可控制的部分。二是《易经》有神秘性,也有道德性。它的神秘性可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它的道德性,是没有办法取代的,二十一世纪还会得到很大的发扬。三是《易经》求同存异的思想是实现全球化的必然之路,只有像《易经》这么广大包容的思想体系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易经》来源于自然,应用于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伦理,是人与自己和谐相处的修养。一部《易经》四千言,一部《易经的奥秘》启开了通往中华文明的源头之门,从这里我看见了智慧的光芒穿越几千年历史让我心豁然开朗,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变得理所应当。然而,这只是思想深处的星星之火罢了,如果想读懂《易经》这本书,更重要的是用它的精髓来品味生活,化解人生矛盾,明白事态人性,体味成长的各种滋味,成就孟子所言的“吾养吾浩然之气”。读罢合书,吾为中华文明的深邃而叹为观止,不禁心生向往,《易经的奥秘》以智慧点亮人生,其中的丰富和韵味不是我几句浅薄的文字可以述尽的,我想我还有很长的路要思索,去实践,感受书香润心香。篇二:最经典《周易》读书笔记

《周易》读书笔记

当你越悟越深的时候,你会越来越感觉到它的魅力无穷.......坤: 为地 为母 为下 为阴 为柔 为静 主顺;

乾: 为天 为父 为上 为阳 为刚 为键 为动。

《白话易经读书笔记》

--人同一心 心同一理 1 000000 坤 阴性原则

“卓越的包容性,有了她,各类事物都能尽善尽美。”

“女性生命力量的象征。”

“一种无意识的力量支持我们的努力,促使我们的成功,如果懂得如何运用她的话。” 是我们“修养声息的温床”。

“她在被欣赏和爱戴的基础上,才能兴旺,她不要求被注意和重视。”

“容易受外界力量所伤害、所支配,需要阳性力量的保护,指导...”

阴阳相互依存。

一 白霜----冬天

当他看到白霜时,就知道冬天已经不远了......积蓄力量,迎接冬天的到来!

二 事物会自己将自己调节到自然状态。

三 在上帝的旨意下,从容谨慎地工作,他能得到忠实仆人所能得到的一切。“走安全的道路,或跟随能使他避免倒霉和冲突的领导人。

四 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五 不露神声色地培养自己内在的品质,而不是炫耀自己的力量。六 在需要温和处之的地方,冒险进犯将会伤害自己和他人。阴性:养育万物,并保持生命赖于生存的环境。

阴阳互为因果。2 111111 乾 阳性原则

一 顽强的创造力;

二 活力及进功性;

三 脱离阴性后的偏执、骄横、残忍;

“符合宇宙万物的和谐秩序去改变世界,使万物获得各自的自然属性” “高度的和谐存在于他的体内,象上帝的旨意那样”。

“阳性赐予我们生存的意义、方向和创造的火花”。

“阴性力量支持他在休息和沉睡时恢复消耗、积蓄力量。”

一 时机不成熟时,他宁愿躲在后面......善于在安静时期发现自己。

二 逐渐开始发挥自己的影响,把自己的原则和目标牢记在心中。

三 创造性的利用时间,把事物引入正轨,到晚上...重新恢复内心的平衡。四 谨慎前进,并保持自己的真实感。

五 利用高明人的指点,他可以避免失败的危险。六 调整策略

“向有影响的地位及更高一级的活动上升。”

“要避免被诱惑去走极端,使自己孤独无援而导致垮台。” 3 010001 屯 艰难的第一步 小难

一 二 三 四 智慧先行,了解环境,调整自己的策略。恰到好处的小礼物会赢得他人的好感,并给自己铺平道路。不急于求成。不断改变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4 100010 蒙 学习和教授 启发

组织过于严谨的材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

你的问题越重要,对问题的回答就越明确。

不采取唯我独尊的方法,不以权威自居。

不喜欢接受那些头脑简单、学识浅薄的人尊敬。

那些求知欲强烈、并承认自己才疏学浅的人,最乐意接受别人的忠告,他们处处受到欢迎,并轻易地找到所需要的老师。5 110111 需 等待 智者:在等待时机时,如同置身于世外桃园一般,尽情享受现在,吃喝玩乐。...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看起来出现的凶兆,后来也许转化成有趣的挑战和良机。没有必要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而破坏我们现有的快乐。

永远以力量和诚心作为生活的中心。

安静的时期不可以被浪费,去充实生活的活力、去恢复精力、去享受美味佳肴、去回味生命的真谛。

同涣散我们意志和转移我们奋斗目标的事物作斗争。去欣赏目前的愉悦和可能出现的突如其来的援助。必要的话,要改变我们前进的路途。在世外桃园中去等待时机的成熟到来。

鲁莽的行为会急怒对方,抛头露面会引起注意和横加指责。对所有的一切都不必介意,如同局外人一样,忍耐、避免不必要的冲突。6 111010 讼 避免冲突 险

处理任何事务,首先要认真调查,听取正确的意见。

企图给他们所憎恨的一方以迎头痛击,而结果是伤害了自己,得不偿失。

不理睬,那些是非、流言蜚语就会消声匿迹。

舍卒保帅,并不丢人。

呆在隐蔽处,他可以避免挑衅性的攻击。

他凭借自身的沉着、镇定和远见卓识,避免了一些似乎不能克服的障碍,当他以理智代替暴怒时,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7 000010 师 领导

培养教育一般公民,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拥护。

这种关系也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上。

精神和肉体,意识和下意识,意识的大脑就是领导。

赢得群众的尊敬和忠实,那种自私自利、消极影响的事千万做不得。

让每一个人的权力和影响不超出应有的范围。8 010000 比 联合 交际 吉 1)在计谋中与人交往有害; 2)哪种友谊有危险? 3)错交了朋友,就阻止了好人的加入; 4)如何吸引好人?

人为了互相的支助及发展友谊而走到一起——和人交往应该有正确的动机。深交的每一步都要恰如其份。

友谊必须充分地建立在坦率真诚之上。

组织众人联合的中心领导人,必须表里一致,具有过人的号召力,必须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为大家信任和爱戴;这样的社会凝聚中心,会对别人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未及时加入联合的人会后悔。

有相互的利益而组成的团体,会对所有的成员有好处,尽管要制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成员,但无须说服和强迫,就会联合起来,为团体尽义务,去“喜欢奉献自己”,有责任感。一 计谋和别有用心的交往、联合是有害的,是没有价值的;

二 如果友谊不能维持尊严和自尊,那将不是真正的友谊,那只不过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相互利用,它将伴之以危险和挫折;

三 只和那些值得交往的人保持亲近;

四 尊敬并不是一味的服从;

五 静心等待,睁大眼睛寻找真诚联合体的时候;寂寞能帮助人发现自己;

六 友谊属于那些真诚寻求友谊和值得享受友谊的人; 9 110111 小蓄 克制 避免危险 用刚柔之力来升华自己的德性。

拔苗助长,只会破坏事物进化的自然过程,我们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缓地、渐渐地发展,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选择轻松而熟悉的途径,不做违背自己本能的事,采取缓和和说服的方法。让生活的潮流载着我们驶向远方。

用时间和余力,从事点滴的小事,修炼我们的德性。

成就的积累,会满足我们成功的欲望。

良好的环境,激起人们相互间的信任,鼓舞他们建立集体精神和相互合作的态度,避免不必要的冒险。

有了信任,便不必有很多的财富,因为他知道,可以依赖帮助,随时得到所需。还可以保留和培养非常时期是必需的能量。

不离开熟悉的道路,与相同兴趣的人为伍,不脱离所熟悉的生活,否则,会遇到危险和障碍。

那些卷入太多的人和事务中的人,会不时地遇到困难和障碍。避开焦虑、怀疑和暴力,用诚恳的态度能获得信任,吸引别人加入自己的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有必要限制一下自己的热望,享受已有的东西足矣。

要求过高会导致失败。

我们的多数计划,应该象植物一样,慢慢成熟。10 111011 履 虎尾 谨慎 险

任何情况下,观察活动的规律,明辩各种关系和处境,敏感的觉查他人的感情,总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充分地利用我们的第六感官,明查人事之间细微差别。

讲究方式方法,替他人着想,谦虚、有教养,动礼貌,所有的大门都会向你打开,大门只会对那些笨拙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永远关闭。11 010111 泰 和谐 吉

智者:顺应天道(众心所向)。并根据天地(众心)之间的变化规律,制定与完善他的行为规则。

只要意念集中,就可以“明了人事之间的隐密联系,明查思想和行为的必然后果”。这种和谐表明:阴暗之间,天地之间,男女之间的和谐,对个人而言,表明:理智与感情,意识与潜意识,精神和肉体,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平衡。

新的感觉能力,能感觉事物未来的发展,能预见某些观点和事件的后果,并且相应行动。

不把自己的尊严建立在头衔,社会地位及其他特权上面。

通过发展一种机敏的内心和谐......预知事物最遥远的未来,让内心的光芒照亮自己,不被外部的压力和模糊的动机所困扰。

重视预兆并强化自己,不过分依赖外部的帮助和支持,而是依靠内心的力量。......在坚定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能力。

避开最坏的情况——自己无法解决的骚乱和崩溃。12 111000 否 黑暗闭塞 混乱

智者明了这种情况,坦然承受,先求自保,以避免威胁自己的灾难。先确定不和谐、引起混乱的原因,清除它之后,把众多的问题明朗化,再各个击破。不让外部的混乱打扰你的安宁,找到自己的轨迹,拒绝卷入别人的计划中,避免恐惧。在事物发展的宇宙秩序中,找到自己的轨迹。确定自己的位置。

跟随大潮流的乐趣,新秩序产生之后就出现了。

智者:不去夸口自己的德性,以避免威胁他的灾难。13 111101 同人 伙伴 祥

根据事物的种类和级别来区别他们。

相同的兴趣,构成简单的伙伴关系。

猜疑,嫉妒,争执——戒备——瓦解。14 101111 大有 繁荣 理财

财即:大有 繁荣

智者遵循:制止邪恶,弘扬善良。

创造性的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有意义的事业。

你不是你自己资产的唯一主人。

那些被谣言、不可信的熟人和大众舆论所左右的人,会眼睁睁看着他们的财富消失;你的位置,要求你发展独立的判断,保持尊严,做事留有余地。

一 当他兴隆事,就开始懂得纠缠和困难为何物了;

二 三 四 五 财富用于有益、造福大众的事业; 储藏财富不用,只是一种负担; 明智地使用财富,财富将会被保存; 忠实和保持尊严,别人就不会试着在他的头上踩上一脚;

六 把繁荣当做上天的礼物来欣赏,并感谢自然的丰饶。15 000100 谦 两级之间 吉

智者:减少过多的,增加不足的,这样去带来平衡。

自然偏爱在阴阳、天地、昼夜、男女之间,创造一种动态的平衡。

相应的,人类倾向于避免极端,他们在紧张与松弛、逻辑与直觉,理智和情感,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求一种自然的平衡。

最令人愉快的状态存在于过剩与不足、极权与无助,傲慢与谦卑之间。

常识和内心的平衡是成功的前提条件。

谦虚能进一步地提高地位,增进财富。

那些失去平衡,对他们自己和世界要求不是太多、就是太少的人,招致灾祸,给自己带来失败。

不是操纵他人,而是让自然力量发生对你有利的作用。

你使人能够信任你的平等观念,你也对他们寄予同样的希望。

如果别人把你的谦虚和慷慨理解为软弱,你就要保护你的合法权利,给他们应有的教训。

在任何情况下,你在傲慢与谦卑之间的道路上行走时,保持你内心的平衡。

成功是因为他接近事物的方法是节制的,把节制作为一个原则,就会公平的对待他人,人们喜爱你的平等观点,因而乐意与你共进。

既不吹捧、也不鄙视他人。

把自己的房间弄整齐,并不指望把世界颠倒过来。16 001000 豫 享受 欢愉 祥

随时迎接机会,能充分利用机会的人,是幸运的人,等待幸福的人是不幸的人,随便改变自己享受的幸福也是不幸的。

人们总是渴望和谐及内心的满足。

展望未来,向着有价值的目标,建设性的从现在就开始去行动、去发现幸福,并创造和谐的环境,用热情去吸引众人都来同他合作,同时发现对方身上最美好的东西。显示自己的好运将会招来灾难。

现在立即行动,持乐观的态度,充满热情的去行动,创造和谐的环境,在周围赢得朋友和成功。

当他增长了生活的见识后,幸福才会真正的到来。17 011001 随 跟随 黑夜——白天,冬天——春天。

人——顺其自然的潮流。

跟随自己的目标、理想、领袖,又被其他人跟随。

通过选择与高超的领导和有价值的人发展关系,在生活中就能取得成功;你的内心会告诉你,需要在哪一个领域里取得进步。

只要你忠实地着眼于有价值的事,发展有意义的关系,你便不会受到来自个方面的伤害,篇三:中国文化概论 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绪论

一. 什么是文化 1.文: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义: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伦理之说,人为修养,美善德行之义。

2.化:本义;改易,生成,造化。事物形态性质的改变,引申为教行迁善。3.文,化二字并联使用:(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战国)

天文:日月往来交错纹饰于天,天道自然规律。

人文:人伦社会规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译文: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须观察人

文,使天下之人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体现“以文教化”的思想。

西汉后:文,化和成一词。与“自然”或无教化的:野蛮质朴意思相对 4.西方文明:“culture”由栽培耕种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由物质生产活动引发,引申到精神领域,含义更宽泛。接近“文明”一词。5.文化研究:(1)原因:文化在时间上的流变和空间上的差异;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研究手段条件改善;社会进步对于精神养料的需求。6.文化共识:(1)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自然的人化”。(2)文化同时改造自然社会和实践着的人。

人创造文化同时文化创造人。

二. 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1.广义:人类卓力于自然的独立生存方式,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2.文化结构的划分:(1)物态文化层:物化的知识力量所创造的具有实体的文化事物,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制度文化层: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准则,服务且约束人类的社会环境。由实践所决定。(3)行为文化层: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例如民俗民风等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具有集体性,空间上传播,时间上传承。

(4)心态文化层:社会实践和长期仪式活动中育化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可分为(社会存在),社会心理,基层意识形态,高层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日常且大众的心态,受到物质与制度的影响。基层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集中表现,如政治思想和法权观念。受社会存在影响较大。高层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如哲学,宗教。3.狭义:(1)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2)以文教化

(3)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应。4联系:研究人类精神创造时不能忽略物质创造活动的基础和意义,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对心态文化有制约影响。本书不将大小文化割裂开。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自认为居天下中央,故称中国。秦汉以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一统中央政权建立,历朝版图有所损益,但基本趋势是不断拓展。期间民族联系纽带强化,民族共同体诸要素渐驱完备。西方殖民更使民族观念进一步形成。华:文化发达。2.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具有历史遗传性,又具有鲜活的变异性现实性,为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根据现实基础。3.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法:历史梳理和逻辑分析相结合。典籍研习和社会考察相结合。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基本特征 1.秦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辽河下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冬至于海。2.清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3.政区划分:春秋经过兼并战争,诸侯国范围变大,开始划分郡县,一开始无上下级,后战国郡变为上级。东汉末期,州变为最高一级政区。隋变为二级制。开元年间设道,安史之乱后设置方使,节度使掌握方镇的军政大权。宋由原来专管督征运送财赋的转运使兼管军民事务,形成路州县三级。元朝中央政府称中书省,设行中书省,路,府,(州县)。中华民国:省道县。4.民族人口:汉族融合了大量其他民族,在数量上居首位,经济文化上也保持着总体优势,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真正的民族平等关

系不可能在封建制度和不发达的生产力条件下建立,但交流,融合和合作是主流。历史上人口迁移: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北宋末年靖康之乱三次南迁。5.地形地貌:多山,地势西高东低,三大阶梯,世界屋脊,类型复杂多样。历史中地貌改变:(1)湖泊的发育和消亡(2)水道和水系的变迁(3)海陆变迁(4)黄土高原的变迁(5)沙漠的变迁。6.气候:北温带,季风气候明显,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变化,随季风进退降水量有明显季节变化。大陆性气候强,年温差较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温度与湿润度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影响着经济开发,民族迁移,人口增长,文化传播,社会治乱,王朝兴衰。

三.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1.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一定决定意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能动的利用地理环境,但不能违背其内在规律。3.中国:气候温和,季风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配合良好,利于发展农业。新石器时代:黄土高原土壤疏松,利于木,石制农具开垦,水土流失并不严重。华北平原近海地带由于水位高,海水倒灌,宣泄不畅,土地盐碱化严重。夏商周的中心在河南,山西,陕西关中盆地一带。4.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吸收的其他民族精华也都以是否适应农业文明为前提。中国农业区广大,与西方文明

中心有一系列地理障碍,对人们活动有很大影响。5.中国文化多样性:中国内部有不同自然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地理特征。其差异性和自然产品的多样化,促使劳动方式,能力趋于多样化。与不同生产方式相适应,各地社会政治行政制度不同。中原地区较早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统一的行政区划。边远地区则进步缓慢。而不同地理环境,物质条件也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如农业民族重农重迁。西域商业发达等。强烈的地域特点使中国文化多样性明显。地理障碍对文化传播也有很大影响。6.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影响也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中国过于优越的地理条件也给文化交流带来了一定障碍(优越感和保守)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1.农耕在夏商周时期已成为中原华夏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经济政治制度。如管仲相地而衰征,李悝尽地力之教,商鞅耕战。秦汉后,重农固本成为治国之道。

2.农耕文明发源于黄土高原,发展于黄河中下游。随着铁犁牛耕出现扩展到长江流域。汉晋时期边患严重,战火蹂躏,农耕文明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3.游牧民族给农耕民族造成很大威胁,因为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古代中国军事格局是农耕人处于被动防御状篇四:中国传统文化读书笔记

读《朱自清讲国学》笔记

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大师讲国学的系列丛书,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朱自清、吕思勉版本的书很是畅销,凭着对朱自清本能的崇敬我选择了朱自清注的《朱自清讲国学》一书细览。公二十七年》中子产等人赋诗言志的记载后,认为春秋时人赋诗多事从外交方面考虑的,“诗以言诸侯之志,一国之志,与献诗陈己志不同。”“赋诗却往往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即景生情,没有定准”。虽然说“诗言志”,但诗人也并非没有“缘情”的自觉。就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作者从毛诗郑笺释兴、兴义溯源、赋赋比兴通释、比兴论诗等诸方面加以阐发,著者学问研究之专之深着实令人叹服。在第三辑过问漫谈中,作者从古文的欣赏、论雅俗共赏、论逼真与如画、论“以文为诗”、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陶诗的深度、什么是宋词精华、王安石《明妃曲》、《唐诗三百首》指导大厦、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厦等方面,以客观存在的国文为教材对关于文学的批评、论争以及文学观的交锋做了概述,同时也呈现了作者本人别致的观点,如在回答什么是宋词的精华的时候,作者先援引严羽、高棅的办法分宋词为初盛中晚四期,全书共选诗一百二十九家,六百九十首,其中近体五百四十八首,占百分之七十九强,开宗明义,以近体为主,就音律而言“宋词精华在此而不在彼”的观点,但随后又提出,若宋词精华专在近体,古体又怎样并加以详细讲解,最后“大方而外,真挚与兴趣也是本书选录的标准”。

可能是水平的问题,纵然著者用语已经很平实,但在看过之后还是觉得有些艰深,因此我在思考几个问题:首先,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传统文化?国学并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事实上,许多人对“国学”究竟为何物并不清楚,这样便出现了将《三字经》、《百家姓》等视同国学经典的现象。一些学者以为,只有那些有着深刻思想的典籍,诸

趣,尽管有效,又有何意义?因此当我们在听专家侃侃而谈嬉笑之余,保持虚心的态度试着去接受古人的思想则显得很有必要。

周易文化概论 篇5

And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Axial Period

Abstract: A great transformation from theological type to secular type took place in Axial Period of Chinese culture. The transformation set up ‘mindology’ as humanistic tradition, which is now one of the precious resources for modernization. Nevertheless, it made us lost the individual spirits as ‘primary substance’, the consequences of which are contradictory to modernity.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had undergone three phases, the classical representation of which just was the conditions about the texts of the Book of Change as follows. Its start was the ideas in the Yi&n bsp;Classic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its development was the explanation to the milfoil-divination in the Zuo Commentary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its completion was the thoughts in the Yi Commentary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recisely because these above, the Book of Change became afterwards the leader of all the classics and the resource of all the behaviors.

Key Words: the Book of Change; the Zuo Commentary; Chinese culture; the Axial Period;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在“轴心时期”、即西周、春秋、战国时期[1]曾发生过一次大转型;但是,关于这次转型与《周易》[2] 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其现代意义,我们还不是十分清楚,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作为分析方法的基本观念

周易文化概论 篇6

1.终结性考试方式

本课程的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大作业形式,即学生撰写并提交当地(县、乡镇、村)农村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设计方案(或经营管理方案)。

2.课程大作业题目要求

(1)课程大作业题目和内容在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内。

(2)课程大作业题目主要按照本课程教材中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有关章节的要求,并结合其它章节所学内容进行设定。

(3)课程大作业必须与学习者所在区域(县、乡镇、村)的需求相结合。

(4)课程大作业的题目可以由指导教师自主命题,也可采用如下题目之一: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策划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设计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管理方案 ***县(乡镇、村等)+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名称+营销方案

例:陕西省富平县陶艺村生态文化产业园项目策划方案

北京市怀柔区富乐村民间手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计方案

安徽省广德县甘溪民俗文化村项目管理方案

广西临桂县五通镇农民画文化产业产品营销方案

云南省南涧县跳菜旅游文化村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

3.课程大作业的评定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2)课程大作业评定按百分制计分,具体要求如下:

95~85分:

独立完成课程大作业;

课程大作业有创意,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思路、目标、重点和实施措施等符合当地发展实际,有所在地区、单位的特色;

课程大作业文本规范,中心突出,依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课程大作业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已经实施(实现);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结合教材相关知识;

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投入产出分析透彻。

84~70分:

课程大作业有一定的新颖性,较为符合当地需要;

课程大作业文本较为全面,未缺漏重要内容,中心突出,依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适当联系教材相关内容;

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有投入产出分析。

69~60分:

课程大作业文本不够全面,但未缺漏重要项目,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课程大作业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60分以下:

课程大作业文本不规范,缺漏项目严重,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

问题分析有严重错误,层次混淆不清; 4.格式

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左侧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要求插入页码,居中对齐,从正文页开始为第1页。5.上交论文时间

各位学员务必于6月18日前将纸质论文上交给电大班主任。

农村发展概论论文(课程大作业)

1.考试方式

课程结课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2.题目拟定 结课论文题目从下列范式中选择: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传统农业改造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县**村农业发展与展望

——从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视角 3.考试时限(论文上交时间)6月18日前 4.论文格式

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左侧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要求插入页码,居中对齐,从正文页开始为第1页。4.特殊说明

结课论文必须由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严控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终结性考试试题、要求及评分标准 【试题内容】:

请结合自己工作或生活所在地实际情况,运用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梳理概括本地传统农业改造,或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就本地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论述。【试题要求】:

1.论文要以具体地区为分析对象,不可泛泛地停留在理论综述层面。2.对传统农业改造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尽量依据调研,或实际工作展开。

3.对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借鉴可以出自教材内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

周易文化概论 篇7

《周易》最初是占筮用的迷信之书,后来随着对它的阐释、演变成为了一部讲哲理的书。其所奠定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隐喻象征、直觉体悟等思维方式更是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活水。《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俩个截然不同的部分组成,《易传》与其他文献并无区别,是传记体,但是《易经》则完全是占筮性的。《易经》是用阴爻和阳爻这俩个基本部件来构成卦画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以道阴阳”《周易》向人揭示了宇宙阴阳对立统一的客观规律,阴阳和谐思维是构建《周易》理论体系的灵魂。

阴阳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抽象,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有俩个阐释观点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一指实体即气。“潜龙勿用,阳气潜藏”(《乾·文言传》)。“履霜坚冰,阴始凝也”(《坤·象传》)。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最早以阴、阳之气阐述文学风格:“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清气”与“浊气”即阳刚之气与阴柔之气。在中国的传统之美中,书法之美对气的运用是最为精妙透彻的。笃信“寒暑相推,阴阳代兴”的蔡邕,不仅把阴阳二气的运动作为世界运动的基本图式,而且还把它一以贯之于他的书论中,“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九势》)“书乾坤之阴阳”,而书法中最能体现阴阳二气生生不息的在“力”上。“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形与势并举,在这里的势指的就是力。“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这句话告诉我们赋予了方向性的用笔要顺其自然,同时也包含了对每个字结构乃至整幅字结构方向性的强调。书法中“藏锋以强其筋骨,出锋以耀其精神”的提法与“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颇为相似。“藏”代表“阴”,“出”则代“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描骨又画神才是书法的妙处所在。“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这是书法美学的法则之一,而用笔之势莫在于气,气又归之于阴阳。

其二,阴阳指事物的属性和形式。阴阳既可以从自然属性又可以从社会属性多方面表现出来,阳是君、父、夫,阴是臣、子、妻;阳是善、仁、爱,阴是恶、戾、残。等等。民间的美学是最为阴阳论所浸透的,民间审美意识所表现的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趋利避害的功利追求。中国的传统审美思想认为美的事物不一定是善的,而善的事物往往是美的,所以在民间人们更喜欢以善的正面形式来揭示或寄托对美的渴求。在民间审美创造中几乎看不到邪恶、凄惨、悲哀、羸弱、凋零的形式,像中国民间年画中的造型多以门神、瓶花果盘以及其他祥瑞题材为主。人们喜爱以祥瑞、仁善、丰收等阳之题材为主题,而凄惨、悲哀、羸弱、凋零等阴之题材是舍弃的。在阴与阳的内在关系中,阴与阳相互转化、相互依存,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舍阴无阳,舍阳无阴。人们用阳的吉祥之物来驱散现实中阴的厄运之物,用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

中国的绘画对阴阳论也是运用极精的。在构图上,讲求前后、大小、浓淡、远近、疏密、聚散、收放等关系的辩证统一。有大有小,有前有后,有疏有密,远近高低各不同,而所有这些都反映了阴阳对立转化、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笔法上,“书画同源”,绘画的笔墨更是兼顾了书法的“气”“力”。中国画的笔法充满了力量,而“力”的产生又体现了阴阳。在运笔时,如果只注重单向用力,笔法则轻浮无力,而笔的触力感产生于臂力的矛盾作用中,所有笔向前时,同时还应往后拉,这样形成的痕迹才具有力量质感。笔法的生动变化还在于运笔的动静对比和合一,静不可死,应当外现静而内含动;动不可躁,应当外现动而内含静。例如,清初浙派的画,笔势极静,但细看其行笔却是很快的,有如风驰电掣般。石涛的笔势是多动的,但细赏其笔意,却多有静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合一。俩家虽用笔不同,但殊途同归,甚是极妙。笔法之美还在于兼具刚健和婀娜二者单求其一很容易,但其结果是或偏于木强浅露,或偏于柔弱无骨。所以须二者对立统一,只有刚健化为婀娜,婀娜化为刚健才是笔法之精妙,而不是刚健婀娜一半一半。古人所谓的“摧刚为柔”就是这个意思了。

在造型上,中国绘画更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之间”它不是要求一半像一半不像,而是极相似与极不相似两极扩展的统一。黄宾虹曾经说过“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这里体现的仍然是阴阳两极的思维。艺术向高妙发展,应当在似与不似这两种属性上加以进展,在两极的扩展中加以统一,而不是使两头向中间靠拢。这就要求画家在掌握形似与神似两个方面皆造其极,合而为一,然后方能成功。齐白石曾说:“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行。要写生而复写意,写意而复写生,自然形神俱见,非偶然可得也。”艺术之似是多种多样的,艺术之不似也是形式丰富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天地更是非常广阔的。

中国的传统美学中还有很多关于阴阳的阐述和运用。刘熙载《文概》:“笔法须兼阴阳向背。”《书概》:“书要兼备阴阳二气。”《诗概》:“诗中固须得微妙语,然语语微妙便不微妙。须是一路坦易中,忽然触著,乃足令人神远。”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美就在阴阳两仪一体中。阴阳和谐,中和为美。

参考文献

[1]《周易本义》/朱熹著.—九州出版社,2004.1

[2]《周易正义》/孔颖达,韩康伯,王弼著.—九州出版社,2004.4

析三部华语电影蕴含的周易文化 篇8

下面就三部华语电影,来剖析其蕴涵的周易审美形式和哲理思想。

一、电影《英雄》中的五行观

五行学说是周易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学说。五行学说归纳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构成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生灭的基本规律。与其相对应,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叫做“五行色”,五行色即红、黄、青、白、黑。张艺谋的电影《英雄》运用了很多中国传统元素,其中色彩上显然运用了五行色的搭配方式,并以此表达了周易关于世界对立与统一的辩证观念。

1、五行色在影片《英雄》中的构成方式和意义

电影《英雄》依据五行色将不同情节的画面设计成不同色调。整个影片的色调结构是:黑色调—红色调—黑色调—蓝色调—黑色调—白色调—黑色调—绿色调—黑色调—土黄色调—黑色调。其中蓝色调和绿色调情节对应的是五行色中的青色。这种搭配关系使影片的色彩更加丰富,强化了影片民族化的视觉风格,而用色彩来表示情节变化和划分叙事结构则是影片的一个重要创新。黑色调和红色调是影片中对比最强的色彩,这正强调了黑色调代表的秦国与红色调代表的赵国之间的军事对抗。另外从上面的结构图可以看到,黑色调贯穿影片的始终。一方面说明了黑色调代表的情节是影片的主要情节。另一方面黑色是中性色彩,它穿插在其他有彩色之间,起到一个调和的作用,使整部影片的色彩即丰富而又协调统一。

2、五行观阐释了影片的主题思想

影片中五行色所代表的不同情节之间的对立或调和,体现了五行观关于世界“对立统一”的基本哲学思想。片中秦国的场景为黑色调,赵国的场景是红色调,而黑色所代表的水与红色所代表的火在五行观中正好相克,影片是以色彩的五行对立表示了秦国武功与赵国文治之间的对抗关系。整部影片的叙事则紧紧围绕着“秦赵对立”的线索展开,即是否为了“天下”而放下手中的剑。最终无名为了“天下” 放弃刺杀秦王,将秦国与赵国的持久战争化为和平统一。电影《英雄》正是借五行观宣扬了和平统一的主题思想。

二、电影《东邪西毒》中的自然和命理

《周易•系辞下》说:“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大意是一切自然发生的变化、现象都是有联系的,是可以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判断的。《周易》正是占卜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自然和宇宙之间的内在关系。电影《东邪西毒》中,导演王家卫试图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人物的命运、事件的发展和自然天象之间的冥冥联系,使整部影片的情节格调和影像风格都别具一格。

1、通过黄历记述来说明人物的命运和事件的发展

周易关于自然与命理的关系,在民间多以黄历的方式记载。电影《东邪西毒》中每一个人物的出现或每一处情节的展开,总先以黄历的方式做一解说。如“今年五黄临太岁,到处都是旱灾”,“初十日,晴,凉风动,宜出行、会友,忌新船下水”。导演通过这种方式暗示影片中人物的性格或宿命,并以此预示情节所蕴藏的忧伤、浪漫或悲壮的情绪。如当电影中出现洪七即将独自出征消灭马贼的时候,影片旁白:“十五日,晴,有风,地官降下,定有人间善恶,有血光,忌远行,宜诵经解灾 ”。影片借用黄历的描述暗示即将发生的情节——洪七为了正义去消除马贼将要面临的是一场血战。

2、通过道具来表达人物性格或内心世界

影片运用很多器物、动物等视觉符号暗示人物的命运、性格或内心世界,尤其是那盏转动的竹灯笼。灯光透过灯笼在墙上留下转动的影子,是为了给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渲染上一层飘渺不定的情绪。另外,导演给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配以坐骑,以物喻人。如给洪七选用的坐骑是骆驼,骆驼象征了洪七憨厚耿直的个性;给桃花配备的坐骑是马,以次来表达她看似坚韧却无限孤独忧伤的内心世界;给那位试图为弟弟报仇的弱女子配的是驴子,隐喻了她娇弱、孤独无援的悲凉境遇。

3、通过描写自然现象以对影片的情节做更深刻的阐释

影片中很多画面出现如沙漠、山岭、太阳、大海、雨等自然场景,这些自然景象在影片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对情节的内涵起着渲染作用。电影中当洪七走后出现雨景,同时出现欧阳锋旁白:“每次下雨我都会想起一个人,她曾经很喜欢我……”。导演是要通过雨来渲染欧阳锋和嫂子之间纠缠不断的悲伤恋情。

4、运用风格化的视听效果表达宇宙观

《东邪西毒》最终版相比第一版添加了更多的视听特效,导演试图通过画面色彩、光影、质感等风格化的语言来表达某种宇宙观。

三、电影《太极张三丰》中的太极哲学

太极哲学,是在《周易》基础上发展出的一个重要哲学体系。电影《太极张三丰》讲述了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的故事,影片在传达了太极哲学思想的同时,也给观众的思想境界以深刻的启迪。

1、三才之道——天道、地道、人道

《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意思是人应该遵守天道、地道、人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电影《太极张三丰》中君宝和天宝同出少林佛门,却走向对立的人生道路。君宝天性善良,好打抱不平,能立天道、地道、人道,所以能得道多助。而天宝为了仕途不惜杀生害命,投靠奸党,违背了三才之道,终因失道寡助受到正义的惩除。

2、“无极”而“太极”的辩证哲学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按易学的观点,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所以无极而太极。“无极”的本质是阴阳相补、动静相抑。能达到阴阳相补、动静相抑,世界便会和谐,就可以达到“太极”的境界。影片中君宝便是悟出了这样的道理,最终掌握以静制动的太极武学,消灭了以天宝为代表的邪恶势力,最后创立太极武学成为一代宗师。

结语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除《周易》外各类思想学说和文化艺术形式不计其数。作为华语电影创作者,要善于研究民族文化,让我们的电影更具有民族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能以中国武术的魅力和“无法而法”的哲理思想感染全球观众,而应该极具民族文化内涵的国产电影《孔子》恰恰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苍白无力,导致票房惨淡。

[1]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M],北京:九州出版社出版,2000年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优秀简历下一篇:我的父亲作文6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