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知识问答

2024-08-09

气象科普知识问答(共12篇)

气象科普知识问答 篇1

气象科普小知识

世界气象日

地球上的氧气能否用完?

地球上的人、动物以及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吸收氧气,吐出二氧化碳,工厂更是吞吃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大户。如此看来,长此以往地球的氧气会用完了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产生氧、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个方面。

浩瀚的林海、草原等各种植物在阳光下,绿叶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从根部运来的水分、养料化合成淀粉、葡萄糖等,同时放出氧气,这个被人类称为“光合作用”的过程永不停歇。据计算,三棵大桉树每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约等于一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个人每天所吐出的二氧化碳。每年全世界的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大约要吸收几百亿吨的二氧化碳!

天气预报的由来

很多人在早上出门的时候,往往要了解以下当天的天气情况,于是天气预报便成为他们获得这些信息的有效手段。17世纪以前,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的变化,编成天气谚语,以此预测当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尤其是“看云识天气“的常识得到了广泛应用。17世纪以后,温度表和气压表等气象观测仪器相继出现,地面气象站陆续建立,这时主要根据气压、气温、风、云等要素的变化来预报天气。但用天气图来预报天气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820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布兰蒂斯绘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天气图,它为切实可行的天气预报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黑海海峡而发生了克里木战争,英法两国派出了大批舰队前往参战。1854年11月14日,黑海上刮起了狂风,卷起巨浪,把停泊在海上的英法联合舰队军舰猛烈摔向礁石、海岸,使联合舰队蒙受到巨大的损失。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很震惊,立即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这场风暴的起因。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搜集、分析欧洲各地11月14日前后几天的气象资料,终于弄清了这场风暴的来龙去脉,并写出了调查报告。勒威耶认为,只要各地的气象观测网用电报迅速传递气象情况,便可即时绘制天气图,进行天气预报了。根据勒威耶的建议,法国、英国先后开始了天气预报,并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后来,观测天气的手段不断增多,尤其是气象卫星的发射,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

枫叶为什么会变红?

历代的文人骚客对枫树的红叶留下了一串串赞美的诗句。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在他的《西厢记》里所作的秋景描写:“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其实是秋天的气象条件染枫叶醉。植物叶片除了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等色素外,还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它在酸性液中呈红色。随着季节更替,气温、日照相应增减,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份也发生变化。到了秋天,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对花青素的形成有利,枫树等红叶树种的叶片细胞液此时呈酸性,整个叶片便呈现红色。所以说,是秋天的气象条件染红了它。

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常常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气候不同于天气。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及以上)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距此平均值的离差值(气象上称距平值)表征。

天气气候异常的标准

对于什么样的天气称为异常天气,什么样的气候称为异常气候,人们在使用上往往比较随便,为了避免词类定义上产生混乱,世界气象组织对天气、气候异常,提出了两个定量的判断标准。其一是距平值达到标准差(又称均方差)2倍以上(不管近年是否出现过);其二是在最近完整的30年气象资料中未出现过的情况(不一定距平值超过标准差的2倍)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或称30年以上一遇的罕见天气现象。考虑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气象观测资料尚不满30年,可以稍为放宽条件,一般用25年以上资料来分析。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天气气候异常”,不过指的是就某个地区来说,出现了30—50年、或者百年之内只有一两次机会的那种罕见天气气候现象罢了。

气象科普知识问答 篇2

1) 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自然灾害包括了干旱、洪灾、地震、暴风、冰雹、雪灾等等, 这些气象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农村地区会减少农作物的产量。而大地震、洪灾、台风等灾害更会对建筑物及很多有价值的物品造成损害以及造成人民生命安全的威胁。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 374643人受伤, 17923人失踪, 经济损失被估逾200亿美元;2013年雅安地震更造成近两百人死亡, 11393人受伤, 近40万间房屋受损, 倒塌12851间, 34座水库受损, 堰渠损毁2668处, 农林水经济损失14.30亿元。这些数据是触目惊心的。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气象灾害的知识, 在灾害来临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措施, 降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 并尽力避免其对生命安全带来的伤害。

2) 加强人们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认识, 并提高人们对气象防灾减灾的关注度。首先,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可以让公众更加了解其所处的地形环境条件和特征, 以此可以更加了解到所在地的主要灾害和灾害来临的防御措施。同时, 通过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可以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的关注度。通过户外大屏幕、网络、手机、电视、广播、农村大喇叭等多种渠道, 拓宽科普内涵, 打造国家气象科普宣传的品牌, 使气象科普知识、防灾减灾意识深入人心, 大力提高气象科普、防灾减灾的公众关注度。

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的科学技术已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 各种媒体发展也呈现蒸蒸日上的繁荣。可以说,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渠道已非常的完善, 电视、手机、网络、广播等等都是非常方便有效的手段。然而,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现状却并不乐观, 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村地区。经过探索发现, 有一些山村地区是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 农民获取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渠道比较匮乏, 有很多乡村还是采用广播的形式, 而广播也并不是能传到每一户;有一部分是通过看电视学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但是能收到的频道也寥寥无几。这些因素就严重制约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另外是人们对于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存在着轻视的态度, 认为这些知识无关紧要, 要是自然来了就来了吧, 学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它还是要来。这是一个严重的思维误区,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同时掌握有效的保护措施, 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减少经济损失和自救。最后一个方面是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本身存在着问题, 比如有很多宣传工作宣传形式单一, 尚未形成体系, 没有连续性, 风格变幻不定, 就事论事的成分比较多, 覆盖面和到达率没有形成规模。

三、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措施

1) 为公众讲解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和一些预防措施。很多人尤其是农村人忽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们不知道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因此, 要实现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首先要转变公众的观念, 让他们明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是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关联的。然后对他们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讲解, 包括对灾害性天气的危害以及当灾害来临的时候应采取的急救和自救措施。讲解老师可以亲自示范练习, 还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措施, 比如在学习之后向大家提问:泥石流来了该往什么方向跑, 遇到雷电的时候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防雷和哪些注意事项等等。对回答正确的观众奖励一些小礼品, 提高大家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转变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形式, 让大家更容易接受、更易于理解。比如说拍摄一些自然灾害的视频或图片, 或者搞一些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小品或歌唱演出, 也可以对一些受到自然灾害的灾民进行采访, 将其亲身经历作为小故事作为宣传短片。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趣味性、通俗性就能够使公众更易于接受和更乐于接受。

3) 发放灾害性天气防御手册, 将一些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制作成小手册免费发放给公众, 尤其是对学校的学生更加必不可少, 同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与家人共同学习。当然, 手册的方式未必很好, 可能很多人拿到手册随意翻看一下就扔到了垃圾桶。因此, 可以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印到一些有用的小东西上发放, 比如:小扇子、扑克牌、日历等。比起宣传册来可能不会随意丢弃, 而且方便携带。

4) 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传播渠道的建设。比如对一些采用大喇叭的乡村维修和增加其喇叭的数量, 或者对那些使用电视的乡村为其接入光纤线, 增加收视频道, 当然, 这主要依靠于政府的投入。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在喇叭或电视节目中多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尤其是对信息获取能力比较弱的乡村, 要根据其地理特点, 多针对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的防御措施的广播, 可以让主持人将气象科普知识, 防灾减灾常识录成多段音频, 用磁带、光盘或mp3在村委会每日定时播放。

5) 利用手机发送手机短信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目前, 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同时, 现在的手机运营商已建成几乎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系统, 利用手机短信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

6) 其他方式,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渠道很多, 比如在车站、村口、商场、超市设立LED电子显示屏, 建立公共的气象科普馆, 开辟气象防灾减灾网站等等。总之, 要结合地方的特色和经济水平, 选择有利的方式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四、结束语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很有必要性。我国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也在不断的深入, 但是进步还比较慢。因此, 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

摘要: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活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轻者是财产的损失, 重则是生命的伤亡。因此,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而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目前, 各省市对于影视制作节目和广告节目不绝如缕, 而对于一些气象防灾减灾的知识却没有多少宣传。本文就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气象,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知识普及

参考文献

[1]李树宝, 夏锦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江苏省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纪实[J].中国减灾, 2009.

[2]李扬富, 旷万华.四川省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风险防范探讨[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3.

[3]叶静, 董博, 杨黎黎, 纪祖敏.发展校园气象科普工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J].科技资讯, 2012.

[4]邓兴旺.武汉城市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航天科普知识问答 篇3

空间的概念,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既熟悉又模糊,似乎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既然要讲空间应用,就要对空间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中国现代科学全书》承传汉语字义解释说,“空间”是指“中无所有之处”,泛指“天空”。显然,这个定义在这里需要进行修正。

如果空间是“中无所有”,那么就谈不上利用。现代航天活动已经用事实说明“空间不空”,空间充满着如今人类认识和未认识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和现象。这些物质和现象直接影响着地球人类的生存,也是可以为地球人类所利用的资源财富。

围绕地球的大气层是由氮、氧、少量水汽,以及微量惰性气体氩、氖,微量二氧化碳、臭氧和硫、碳、氮的各种化合物质等组成的。大气层外的太空,即使是广阔的宇宙空间,虽然那里是高度真空,但仍然弥散着氢和氢原子,以及各种物质形态的星系、恒星、行星和特殊天体,宇宙空间中还弥漫着宇宙尘埃和看不见的各种宇宙射线,有地球上无法获得的自然现象和极端条件。现代天文学和宇宙学预测,组成宇宙的物质大部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些都说明了空间不空。

(摘自《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探秘太空》)

宇宙中存在暗物质吗?

科学家说,在整个宇宙中,暗能量占73%,暗物质占23%;发光物质恒星和发光气体等只占0.4%;不可见的普通物质如星系际气体、中微子、超重黑洞等占3.6%。至今还没有人真正探测到暗物质,甚至连探测的方法也还是一个正在研究的问题。但是对星系的大量观测事实和基于引力理论的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如果这一理论得到直接观测验证,如果暗能量、暗物质能够提取出来为人类利用(现在还没有任何理论支持这一设想),那么世界还存在能源危机之说吗?这近乎于幻想,但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无异于揭开上帝秘密宝盒的盖子。这一问题如果得到解答,将揭示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乃至宇宙未来的变迁等众多科学之谜。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空间站上进行的反物质探测研究(AMS),被称为当代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中国科学家也参与了其中的工作。中国科学家正在酝酿在我国今后的空间站上开展暗物质、暗能量研究。如果有一天中国科学家能够探测到暗物质,将大大改变人类对世界、对浩瀚宇宙的认识。

(摘自《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探秘太空》)

为什么飞机不能像火箭一样在大气层外飞行?

我们都知道,飞机上天要携带燃料(航空煤油),通过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来为发动机提供动力。但这个燃烧过程光有燃料是不行的,它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氧化剂。飞机不需要带氧化剂,它周围的空气可以给它提供足够的氧化剂——氧气,可这同时也就限制了它的飞行高度,因为大气层中的氧气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从而导致飞机发动机的功率相应下降,真空状态下甚至会失去动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火箭发射时不仅带有燃料,同时还自带氧化剂。因此,火箭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高度不受大气层的限制,而且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外界大气压力逐渐减小,它所产生的推力还会相应增加,到达真空状态时推力将达到最大。

(摘自《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通天神箭》)

载人航天的目的是什么?

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绝不只是为了欣赏天上的美景,而是要进一步探索宇宙奥秘,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从而为人类造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类一直在不断努力扩展自身的活动空间,其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距地面100千米以上的太空是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的空间,那里有很多地球上所缺乏的资源,包括太阳能、强辐射、高洁净、高真空、微重力、大温差、高远位置,以及月球、行星、小行星上的稀有矿藏等,开发这些资源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每秒钟将81万亿千瓦的热能送到地球,相当于现今全世界每秒发电量的数万倍,因此,太阳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洁净能源宝库,充分利用太阳能前途无量。由于不受大气层的影响,地球轨道上的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的2倍,达1.4千瓦/米2,所以在太空开发太阳能资源效率非常高。目前,航天器上的太阳能发电仅供航天器本身使用。随着地球能源的日趋紧张,一些国家已开始把建造太空发电站作为一种新的战略选择。初步设想是:太空发电站先把太阳的光能高效率地转变成电能,然后再通过微波或激光把电能发往地面。

太空中的宇宙辐射强度比地面大得多,并且是全谱段的。特别是宇宙高能粒子,这一资源是非常宝贵的,比如,大家熟知的太空育种,就是利用空间宇宙射线、交变磁场、微重力等特殊的太空环境因素对种子和微生物施加影响,使农作物种子产生在地面环境中得不到的变异,最终筛选出有着优异变异性能的农作物新品种。

在200千米~500千米高的低轨道空间,真空度为10-4帕,而在35800千米高的地球静止轨道上,真空度则为10-11帕。太空中的真空环境是地面人为的真空条件无法比拟的,十分有利于高纯度材料加工、蛋白质提取、药品研制等。在太空高真空环境中,物体被太阳直射的一面可以达到100℃以上的高温,而阴面则可以保持一100℃以下的低温,两者之间形成了很大的温差,而且非常稳定。这一特殊资源恰好是某些特殊应用梦寐以求的环境。

利用航天器的飞行,还可派生出轨道资源和微重力资源等。自从航天器问世后,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太空的轨道资源,因为站得高、看得远。站在珠穆朗玛峰上,能看到0.07%的地球表面;在离地面200千米高的轨道上,可以看到1.5%的地球表面;在距地面35800千米的地球静止轨道上,则可以观察到42%的地球表面。利用高远位置这一有利条件,可进行遥感、通信、导航等。为此,旨在开发太空轨道资源的各种航天器竞相升空。在太空“制高点”上不仅可观地,也能望天,在那里进行天文观测不受大气层的影响,使全波段天文观测变得轻而易举。

微重力(重力加速度小于10-4g)环境是一种宝贵资源,人类用这种资源已进行了地面上难以实施的科学实验(如微生物、细胞、蛋白质晶体的生长、培养与分离)、新材料加工和药物制取等。因为在微重力条件下,气体和液体的热对流基本消失,不同密度物质的分层和沉积消失,即密度不同的液体可以相容在一起。这对生产极纯的化学物质、生物制剂、特效药品,以及均匀的金属基质复合材料、玻璃和陶瓷等都很有用。由于重力微弱,在太空)台炼金属日寸可以不使用容器,即采用悬浮冶炼,因而冶炼温度可以不受容器耐热能力的限制,进行极高熔点金属的冶炼,避免容器壁的污染和非均匀成核结晶,改善合金的金相组织,提高金属的强度。

太空还是一种旅游资源。人在太空可以欣赏美丽的地球和宇宙景色,体验微重力带来的奇妙的漂浮感觉。尽管目前每人每次太空旅游的费用高达几千万美元,但截至2009年4月,已有6名太空游客上天,其中Word软件之父西蒙尼还曾“二进宫”。现在,美国准备打造太空旅馆,现已发射了2个充气式试验舱,而俄罗斯则筹划太空行走旅游和月球旅游。

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有丰富的氧、硅、铁、镁、钙、铝、钛、锰等元素,还有地球上稀缺的理想核聚变发电原料——氦-3,有些科学家认为开发月球上的氦-3是化解人类能源危机的可能途径之一。另外,月球上无大气,具有黑夜和低温时间长等有利的环境条件,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和天文观测基地。今后,人类还可以开发小行星和彗星上的资源。金属型小行星上有丰富的铁、镍等金属,有的还富含金、铂等贵金属和珍贵的稀土元素;彗星上则有丰富的水冰。这些资源既可供地球上使用,也能用于在太空建设航天港和太空城。

气象科普知识讲座主持词 篇4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组织设立的世界气象日。当回想起印度洋海啸、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等气象极端事件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时,仍然心有余悸。据统计分析,所有的自然灾害中,百分之九十都与天气、气候有关。为了让我们对气象科普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今天,市科协、市气象局、市教育局联合举办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市科协、市气象局、市教育局的叔叔、阿姨在百忙中来到我们学校,给大家做一场“气象科普知识教育讲座”。(请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这次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目的是为了加强我们气象知识普及,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增强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保护和逃生知识。比如因雷电、暴雨、台风等各种强对流天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就是因为对气象知识缺乏而造成的,所以大家要借助这次机会,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今天讲座分三项内容:第一项,由有关单位向学校赠送书籍;第二项;请市气象局张志慧老师为我们上课;第三项,进行气象科普知识有奖问答活动,题目是按照讲座的内容和大家手上的宣传手册资料而出,希望在座各位同学能够认真听好学好,达到提高自身素质水平的目的。

现在进行第一项内容:由有关单位向学校赠送书籍。

首先请高要市科协向学校赠送书籍。请高要市科协戴子怀主席和夏健强校长;请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再请高要市气象局向学校赠送书籍。请高要市气象局吴振强局长和夏健强校长。

我们用掌声感谢市科协和市气象局对我校的大力支持!

下面进行第二项内容:请市气象局张志慧老师为我们上课,大家掌声欢迎。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张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真诚的感谢!

现在进行第三项内容:大家期待已久的进行气象科普知识有奖问答。首先我说说问答的要求,老师手上有一些问答题,抽取在座的同学参与回答,凡答对的同学均获记念品一份。题目总体不是很难,看大家现在胸有成竹的样子,相信本次竞赛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好运!

请老师们准备道具,现在抽出第一名同学…………

今天的气象科普知识有奖问答各位同学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在刚刚结束的活动中,各位同学已经充分展示了他们扎实的气象科普知识,为我们的活动增光添彩,在此我代表主办单位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今天非常感谢张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气象科普知识课,使我们受益匪浅。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通过这次讲座,我们进一步掌握了一定的安全保护和逃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世界气象知识:趣味气象小百科 篇5

一口气读完了《趣味气象小百科》这本书,因为它的神奇深深吸引了我,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气象的变化无常和气象给人们带来的喜怒哀乐。这本书共分成了10个版块,其中我最喜欢绚丽多彩的极光和凌空飞架的彩虹这两个版块。同学们,你们知道极光是怎样形成的吗?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极光是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南北两极电离放电的现象。由太阳发出的大量电微粒高速射入地球大气层,被地球磁场吸引到地球两极附近,与地球大气电离层中的气体原子和分子碰撞在夜空形成壮观的发光现象。怎么样?极光神奇吧,我还以为是霓虹灯呢!彩虹也不比极光逊色。在夏天,一场暴雨过后天空上就会出现一道彩虹。它那七色的光可是太阳的杰作呢!因为太阳光是一种七色光,一般在雨后当太阳光射入大气中的水滴时各色光经折射和反射后,便会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的光弧环悬浮在半空中,彩虹给人们带来心旷神怡的心情和无限的遐想,不过这一切都得感谢太阳了!气象也不仅仅给人类带来各种方面的好处,还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现在,你可以在电视、报纸、广播……里听到或看到有关于洪水、雪崩等自然灾害的信息呢!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人类自己,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导致了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乱砍乱伐,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人类呀人类,地球已经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保护人类这唯一的家园!这本书带我走进了奇妙的风云世界,带我去触摸和感受地球大气的脉动的呼吸,去感悟风云变幻的奥秘……如果你也想了解关于气象的知识,就请读这本书吧!说不定它会引领你成为一位优秀的气象学家呢!

科普小知识 篇6

温县中医院:秦淑芳

1、正常成人的体温是36-37 ℃;

2、正常成人脉搏60-100次/分,均匀有力;

3、正常成人呼吸16-20次/分,一呼一吸时间均等;

4、正常成人血压界于140/90mmHg(18.6/12kpa)-90/60mmHg(12/8kpa)之间。

5、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50%。

6、怎样拨打急救电话(120)? A、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B、病人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大出血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过去病史及与本次发病有关的因素。C、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电话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址,最好选择 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7、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8、腹部受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

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9、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止血带应每隔1小时放松1刻钟,并作好记录,防止因结扎肢体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10、昏迷病人忌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

窒息。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11、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卧: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

重,危及生命。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12、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如有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

者,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即刻送 医院。

13、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若被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

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4、腹泻病人忌乱服止泻药:在未消炎之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应在使用消炎药痢特灵、黄连素、氟哌酸之后再用止泻药,如易 蒙停等。

15、触电者忌徒手拉救:发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刻切断电源,并马上用干木棍、竹竽等绝缘体排开电线。

16、中暑的紧急救护将患者迅速移至阴凉或有空调处,用凉水或冰水毛巾敷于患者头部、颈部、腋下、大腿根部,有条件者还可以用冰袋、冰枕或冰块为患者冷敷;用冷水或30% 的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以促使热量散发;冷水擦身加电风扇吹风;饮用含0.3%淡盐水或其他清凉饮料,防止肌体水盐的过量丢失。但要注意,短时间内不要饮水过多,一般1 小时内不超过1000毫升水;同时可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抹人中穴、后脑窝处,并让患者内服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丸、散)等防暑降温药物,这些都是紧急救治中暑的好办法

17、冻伤的急救措施保护冻伤部位:冻伤发生后,应迅速用棉被保护受冻部位,并迅速将患者护送到室温20℃—30℃的室内冷温水交替复温用10℃的冷水和38℃的温水交替浸泡受冻部位20—30分钟,直至受冻部位恢复感觉,皮肤转为红紫、变软为止。如果鞋袜、手套和手足冻结在一起,应一同浸入温水内,待受冻部位恢复感觉后再用剪刀进行分离。涂抹冻伤药膏:冻疮尚无水泡糜烂时,可用樟脑醑、冻疮酊、辣椒酊涂于患处;有溃疡的重伤号,首先应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创面,外涂新霉素霜,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18、鼻出血的处理

1、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分钟后便可停止。2.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3.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会因鼻中留下的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所以最好用卷扎好的纱布塞入。

4.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如双鼻腔流血,将双手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如右鼻腔流血,将左手举起。此种方法可迅速止血。

19、一氧化碳(CO)中毒(有害气体中毒)

1.打开门窗或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解开衣扣,使呼吸道通畅,有条件吸氧、注意保暖;

2.昏迷病人头偏一侧,出现抽搐针刺人中合谷穴;

3.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呼叫120。4.把病人送到高压氧舱,以促进碳氧血红蛋白离解和一氧化碳排出体外。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推广与应用 篇7

关键词: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推广

0 引言

推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需要多种宣传方式与手段, 媒体与网络传播是当前传播速度最快的方式之一, 借助有效的传播途径, 能够宣传科学思想, 弘扬科学精神。防震减灾知识的推广与宣传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宣传工作需要对象的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积极地配合与学习。其次, 社会大众需要提高对灾难的接受能力, 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宣传的对象是复杂的, 不同区域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 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推广与应用需要针对性地进行。

1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推广应用需把握的环节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推广与应用需要把握很多细节, 地震知识的普及是一种大众化的、经常性的工作。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但日本的防震减灾工作却做得很好, 这是因为日本注重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 地震演习更是每年都会举行。因此, 为了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推广到位, 需要进行经常性的、大众性的宣传。灾难的发生是随机的, 常言道居安思危, 只有进行经常性的宣传, 才能让大众形成意识, 宣传推广的内容需简明扼要, 既将需要宣传的内容进行准确地传达, 还需要注意宣传的效果, 一些简单易记的宣传标语就具有良好的效果。很多人都没有关注地震与经济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准确来说, 地震与社会各方面都息息相关, 只有将地震同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相结合, 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人们的重视度, 让科普宣传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途径

做好防震减灾的宣传工作, 必须要采用最佳的宣传方式, 要创新宣传形式。常见的宣传方式有口头宣传、报纸、电视、网络等, 这些宣传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 不同场合适用不同的形式, 随着多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 媒体这一传播方式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借助多种传播途径, 创新传播形式, 在传播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推进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平常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多以文字的形式, 这样的文字平淡无奇, 大众很难接受。提高科普知识的吸引力, 改变传统单调与平淡的传播形式, 可借助微电影、动漫等传播方式进行知识的宣传, 这种动画视频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内容, 展示互救、防震的知识, 这种生动新颖的传播过程更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度。将网络、电视、媒体融入宣传中去, 激发群众的兴趣, 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能加快信息的传播, 让群众在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科普知识。

3 特殊地区防震减灾救援体系的建立

3.1 农村地区防震减灾措施

随着地区的不断发展, 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不断拉大, 地区之间存在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 要首先从农村地区入手, 农村地区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 且农村人口居多, 必须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关注度。城市群众的受教育程度较高, 研究调查表明, 城市学校的学生对于地震知识的掌握程度高, 学生对科普知识的认知程度高。农村的学生普遍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 因此, 进行抗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时, 需要针对地区差异, 利用农村已有的教育资源, 进行知识的宣传。与此同时, 还需要扩大农村教育资源, 将资源合理利用, 进行区域间资源的互补, 有效实现地区的均衡发展。农村地方政府与安全管理部门需要深入群众内部, 进行挨家挨户的宣传, 利用农村的广播设施等进行知识的宣传。

3.2 学校防震建设与防震减灾意识宣传

学校是学生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 注重学校的建设, 在学校建设中增设防震设备, 对于预防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硬件设施, 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同时, 注重建筑的质量, 提高校舍建设的抗震力量。教育部门与政府部门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进行学校建设, 大力推动校舍安全工程。为了开展抗震救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 学校需筹备一定的资金, 进行科普教学展示设施的建设, 这些有效的科普宣传设施是进行科普知识教育活动的基础。在学校条件的允许下, 可以投资建设功能较为齐全、规格较大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展厅。展厅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数码技术、光影技术等。灾难的到来是很难预计的, 保留一个有效的地震应急避难所, 是保证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要完善地震避难场所建设, 当发生地震时, 学生可以及时躲避至安全地方, 保证生命安全。校舍的建设必须要达到国家级的抗震标准, 从总体规划与整体设计处考虑, 从根本上提升校舍的抗震等级, 做到学校建设让社会放心、让家长放心。

3.3 管理与宣传部门所做的工作

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 必须要从管理与宣传部门入手, 各级地震主管部门要不断提升内部的抗震意识, 形成强有效的宣传机制, 开展有步骤、有计划的宣传活动。防震减灾工作要从基础处着手, 在全社会内部形成一种全面的共识。不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 要在教育内部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 无论是初级教育, 还是初中、高中的教育, 都应该将防震减灾的理念纳入至教科书内, 提高学生的互救自救能力, 尽量减少学生遭遇伤害的可能。不仅是学校需要将抗震救灾科普知识的内容纳入到教育内容中, 管理部门与各级培训干部需要加强对地震相关知识的重视, 各级政府部门需落实减灾理念, 提高全社会的综合防御能力与水平, 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以此促进全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管理与宣传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 将宣传机制切实纳入实处, 做好大众化的、长期性的宣传, 以此来提升大众的感知力度。

3.4 公众地震心理的调节

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 必须要明确宣传的内容, 宣传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知识, 这类自然科学知识是关于地震的自然科学知识, 包括建筑物的防震知识、紧急救援知识等, 在防震减灾的社会管理层面, 要加强管制, 政府与管理部门要自觉承担宣传义务, 在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时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不断促进宣传方式的多样灵活。为了提高公众的自救能力, 在发生地震之前, 人民群众应有基本的预警能力, 在地震发生前的短时间内, 若出现一些宏观现象, 声音、光影、天空颜色等会发生变化, 对于地震前出现的征兆, 群众要加以了解, 及时做好相关预警工作。宣传内容还包括附近的紧急避难所与安全地带等, 政府管理部门设置的安全地带群众要准确知道地点, 以便及时躲避与隐藏。发生地震时, 往往秒钟的决策就决定着生存与死亡, 因此, 群众心理很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调节公众地震安全心理期望值, 让公众可以在危难时刻有效决断。社会心理影响着传播活动, 知识的传播者能快速准确地传递信息, 知识的接受者要能及时接收, 这与接受者的社会心理密切相关, 接受者必须要积极主动地接受, 而非被动。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传播与接受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要在一定区域里互动进行, 广大宣传媒体要了解受众的心理接受度, 采用最佳传播方式与手段, 促进科普知识的快速传播与接受, 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4 结语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普及需要全民共同参与, 只有群众广泛参与, 才能推动知识的普及,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 提高人们的互救自救能力。做好防震减灾, 要注重重点建设, 从学校抓起, 从农村抓起, 抓住宣传重点, 不断扩大宣传区域, 以此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参考文献

[1]岳丽霞, 欧国强.居民山地灾害意识水平比较研究[J].灾害学, 2005, 20 (3) :117-120.

[2]叶明海, 赵敏, 刘景安.引发公共灾害的缺陷产品TOD管理模式[J].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 (3) :145-148.

少儿知识科普图书的年龄特征 篇8

著名科幻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说,“科普读物对于青少年,尤其对于儿童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大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把科学知识变成可见的、文学化的、形象化的生活,将其用更好的形式展现到孩子面前,这是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必须要走的道路。少儿知识科普图书与其他少儿图书相比较,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可以有效传递科学知识,为小读者建立一个充满趣味的文字空间,并使这个空间不失童心的魅力。让少儿阅读知识科普读物,是引领他们走进科学世界,接受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的一个较好途径。

现今图书市场上的少儿科普图书林林总总,并不都被家长和孩子认可,销售情况能让出版社满意的也不多,初版销售几千册就打住的图书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恐怕不能怪家长和孩子没眼光,而应该检讨我们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哪些地方没做到位,为什么不能吸引家长和孩子的关注。除了在图书出版后加强营销工作,出版社在选题策划之初就应当细化读者对象,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力发展水平,为不同年龄的儿童打造不同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让图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知识科普图书,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学前儿童的知识科普图书,应该以简单、直接的概念建立为宗旨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领悟能力也较弱,给他们讲大道理是行不通的,这时只能针对他们感兴趣的方面,给予概念性的讲述或知识点的陈列。因此,少儿知识科普图书的文字必须简洁、活泼、形象,而具有辅助理解功能的图画则应当占据相当大的位置。可以说,这类图书应该与看图识字书相似,都是借助图画达到概念传输的目的。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些冠名为“是什么”“为什么”“我的第一套什么什么”的图书。这类图书或者以直观的图片配以文字注解,或者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书中文字不多,内容点到为止,但能让小读者较快地进行基本的知识构建,帮助年龄较小的孩子掌握基本概念,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童趣出版公司引进出版的《我的第一套百科全书》,在故事中穿插介绍知识,既有实物图片又有卡通形象,语言生动活泼,可读性强,算得上这种类型图书的上品。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也曾有过这样的杰作。1989年推出的《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全书涉及的所有问题均是幼儿提出,撰文解答的则是一批资深的儿童科普作家,该书自出版后就一直得到孩子们的喜爱,截至目前已发行数十万套。此外,笔者和同事还根据读者反馈和市场销售情况,在《幼儿十万个为什么》初版图书基础上不断调整,补充新问题,1998年版和2004年版都获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第二,低龄小学生的知识科普图书,应该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

小学的适龄儿童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是什么”,他们对世界有更多好奇心,更想对其一探究竟。因此,给他们提供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就应该加入“怎么样”的内容,除了有知识点,还必须有足够的内涵,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发现科学。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阅读能力还不够强,为他们提供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内容不应该太复杂冗长,通常应该在一两个通版之内完成一个话题,这样有利于小读者的阅读。内容也不要求大求全,而是要从小处出发,做细某一知识点。除此之外,这个年龄段的科普图书中,内容不应该局限于传授知识,还应增加游戏或动手制作的内容,让活泼好动的孩子在参与中学习知识,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以前我国常见的知识读物重在知识灌输,轻视参与和操作,而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少年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认为青少年有巨大的创造潜能。打开亚马逊图书网站,各种DIY图书琳琅满目,内容新奇巧妙,语言轻松活泼,能与读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国外出版的一些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值得国内的编辑参考学习。例如,德国经典儿童科普书《妙趣科学立体翻翻书》系列,就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接力出版社从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第一次发现》丛书,就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解剖学原理,采用透明胶片双面印刷,激发孩子们亲身体验探索的热情,也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的编辑也在不断动脑筋,想方设法增加少儿知识科普图书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例如,2008年推出的《小聪仔·自然》,在编辑和出版形式上就别具匠心。阅读《草莓》时,可以在纸上嗅到草莓的清香;阅读《蚂蚁》时,翻动胶片页,可以看到蚂蚁把卵在左右页上来回搬动,用书中配送的小纸片可以看到整个地下蚁穴的秘密……五花八门的道具,让孩子在阅读中手脑并用,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第三,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的科普图书,应该以培养博物情怀和探索精神为宗旨

当儿童的阅读能力提高之后,他们对世界的关注度也大幅度加强,对科普读物的要求也就更高,单纯的“是什么”和“怎么样”在他们眼里就显得很小儿科。此时,他们更愿意以少年老成的眼光挑剔世界,挑战权威,那些揭秘的、质疑的甚至玄幻的科普读物,就很容易为他们所青睐。因此,给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提供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就不能局限于传授绝对正确的知识,还必须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特别是怀疑精神,让孩子们兴味盎然地去探索世界、询问未知、质疑已知,获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同时,科普读物还需要用创新的手法,以博物情怀去感染小读者,引领他们进入科学的角色与境界,去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

2001年,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首次引进的《神奇的校车》第一辑,尽管是图画书,开始时被小学生认为是幼儿读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慢慢地被儿童熟悉,大家才发现它是一套不可多得的优秀的少儿知识科普图书。那些奇幻的探索之旅,涉及少年儿童生活的诸多方面,引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受到孩子们的大力追捧,使得该书热卖至今。除此之外,2011年,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的 “这是真的”系列丛书也是一个很好的典范。这套系列丛书没有简单地罗列知识或概念,而是从新奇甚至比较怪异的角度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比如《你的床上有怪物》《猪真的能飞》《头发一年可以长15千米》等10册图书,单看这些书名就够怪的,足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这是真的”系列丛书为孩子们揭开了世界某方面的一些奥秘,让孩子们产生探索大千世界和重新认识世界的兴趣,具有很强可读性和趣味性。

综上所述,不管采用哪种形式,给少年儿童提供的知识科普图书,一定要适合特定的读者群,才能为他们喜爱,被他们接受,从而才能完成知识科普图书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开启科学思维的最终目的。

灭蚊科普知识 篇9

蚊虫叮咬,是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过其口器刺伤皮肤,吸血液作为食物,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灭蚊科普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蚊虫防制的原则

蚊类抗药性强,必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

(1)综合防制

即采用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相结合。

(2)因地制宜、因蚊制宜

城市重点是孳生地管理和消除;城乡结合部以灭成蚊和孳生地控制相结合。

(3)广泛发动群众

动员各界共同参与,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

2、蚊虫防制的方法

(1)孳生地治理

孳生地治理是蚊虫防制的根本措施。具体措施:翻缸倒罐,妥善存放废轮胎等容器,防止积水;平整土地,削凸填洼、取土填坑,疏通沟渠,排除无用积水;清除破罐、碎缸、罐头盒等可积水的废物。

流水不适于蚊虫孳生,整修沟渠,清除杂草。

(2)环境处理

①水位波动,即定期蓄水和放水,使水位升降;②间歇灌溉,用于稻田等孳生地;③植被控制。控制沟渠、水库等处的水生植被,增加流速,清除栖附场所;④改善人类居住条件和习惯,减少人-媒介-病原体三者接触、传播的机会。

(3)物理防制

①个人防护

穿长衣、长裤,浅色衣裤,使用驱避剂。

②居室防蚊

房屋安装纱窗、纱门和使用蚊帐。

③灯诱灭蚊

用紫外线灯诱杀成蚊。

④电蚊拍、电动吸蚊器等。

(4)化学防制(杀虫剂)

①滞留喷洒

将有滞效的杀虫剂喷洒在室内表面、室外其栖息场所。

②室内熏杀

使用各种烟剂熏杀。

③空间喷洒

把杀虫剂直接喷射到室内或野外空间。

④使用杀幼剂

用杀幼剂毒杀水中的幼虫。常用的有倍硫磷、马拉硫磷、双硫磷、溴瓴菊酯、甲氧保幼激素等。敌敌畏其药理作用是击倒熏蒸,残效短,因此不能用于处理孳生地。

(5)生物防制

养鱼灭蚊:鱼类会捕食水中的蚊幼,从源头上控制孳生。

(6)蚊虫防制的3个时机

①冬季灭蚊

由于越冬蚊数量少、活动性弱,适时杀灭越冬蚊,对来年的.蚊虫防制事半功倍。

②早春灭蚊

早春第一代蚊幼虫的孳生地在居民区附近,面积小,蚊虫少而集中,此时灭蚊效果佳。

③夏秋季灭蚊

定期进行药物空间喷洒和蚊虫孳生地的处理,控制密度。

3、防蚊设施建设

1.纱门、纱窗

在宾馆、医院、宿舍、餐厅等公共场所及居民户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

2.灭蚊灯

安装在宾馆、餐饮业、厕所、居民区等公共场所。室内20㎡/个(小房间、小操作间1间房/个),室外1000㎡左右/个。

4、灭蚊科普知识

1.蚊虫传播哪些疾病?

疟疾、丝虫病、登革热、乙脑等。

2.防蚊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治理蚊虫孳生场所(不流动的水体)。

3.灭蚊的最佳时机?

蚊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其中前3个时期均在水中,此时灭蚊范围小,效果好。

4.居民防蚊虫叮咬的小秘诀?

科普知识作文 篇10

我想,可能有人可能经历过被蜜蜂蛰的疼痛吧,看着红肿的皮肤,心里肯定会痛恨这个“罪魁祸首”吧!其实,蜜蜂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蛰人的,因为蜜蜂蜇人以后,自己也会死去。你可能会说,如果只为了让人类吃点亏,受点痛,那岂不是“赔了自己又折针”。

蜜蜂只有在特殊状况下才会蜇人。它们不喜欢黑色的东西,也不喜欢闻酒、葱和蒜等特殊气味,如果人们因违反蜜蜂的“禁忌”而冒犯了蜂群,就会有被“群起而蜇之”的危险;当人们逗弄或扑打蜂群时,它们则会不顾一切地奋起自卫,向敌人发起攻击。

你可能要问,为什么蜜蜂蜇完人就死去,那是因为它是用腹部末端的刺针蜇人的。刺针是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后面连之后大大小小的毒腺和一些内脏器官,针的尖端还有好几个小倒钩。当蜜蜂把针扎进人的皮肤里,拔出来时,因为小倒钩牢牢地勾住皮肤,所以刺针连同内脏也一齐全部脱落,这样,蜜蜂就必死无疑了。根据我的一系列的描述,你们懂了吗所以说,蜜蜂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会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去迎敌的。凡事都有两面性,当然这件事也不例外。假如蜜蜂蜇到那种身上覆盖着硬质表皮的昆虫时,如甲壳虫,它就能够从破口中拔回刺针,自己也逃过一劫,免于死去的悲惨命运。

气象科普知识问答 篇11

6月28日,全国“少年宇航技师”导师培训班的开幕式在北京161中培训中心的科技大厅隆重举行。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太空探索杂志社社长田如森、航天科普专家吴国兴、北京161中培训中心李正华校长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开幕式由北京161中培训中心王德清主任主持。杨俊华秘书长在讲话中说:“我们在全国开展‘少年宇航技师’认定活动,目的是吸引和鼓励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宇航科学和空间技术,在广大青少年中宣传航天科技知识,扩大青少年的科学视野,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有益于造就一支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航天后备队伍。全国‘少年宇航技师’认定活动的关键是培养指导教师,要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要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水平,热情地去辅导学生,才能把此项工作做好。”开幕式结束后,由航天科普专家吴国兴和李龙臣,分别为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作了有关宇航知识方面的科普报告。

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在为期5天的培训活动中,老师们学习了宇航基础理论知识,并进行了全国“少年宇航技师”认定活动的经验介绍与交流;学习模型火箭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方法,同时还亲手制作了水箭模型和火箭模型,并进行了水箭模型和火箭模型的发射比赛。通过培训,老师们普遍反映,不仅掌握了宇航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了模型火箭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同时也对中国航天的发展史有了一次较为全面的认识,这些都将为今后在青少年中培养“少年宇航技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7月2日举行的结业式上,北京161中培训中心李正华校长说:“全国‘少年宇航技师’认定活动在北京161中培训中心开展5年来,从当初的三级技师培训到二级技师培训及组织小论文答辩会,又到今天的导师培训,可以说是一年上一个台阶。今后,我们要把此项活动更加深入细致地开展下去,为培养出优秀的‘少年宇航技师’和‘少年宇航技师’导师,做出我们的贡献。” 太空探索杂志社田如森社长说:“通过此次培训活动,老师们掌握了一定的宇航科普知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将全国‘少年宇航技师’认定活动能很好地开展下去,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少年宇航技师’。”

气象科普知识问答 篇12

1. 上海自然博物馆简介

上海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自然博物馆)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以下简称科普),是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交流平台。

自然博物馆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由徐家汇博物馆和亚洲文会博物馆合并。2014年,将近150岁的自然博物馆告别延安东路上的老洋楼,被迁入静安雕塑公园巨大的“鹦鹉螺壳”内,并于2015年4月19日重新亮相。

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是自然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教育是核心功能以及最终目的;收藏是研究的对象,是展示和教育的物质基础;研究为展示和教育奠定理论基础;展示是教育的载体与手段。

2.“5W”模式简介

1948年,美国传播学者拉斯维尔教授提出著名的“5W”传播模式,即传播者(who)——转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受众(to whom)——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本文将通过“5W”模式,剖析自然博物馆的传播机制。

二、上海自然博物馆“5W”传播模式研究

1. 传播者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负责搜集、筛选、加工与传递信息。文会博物馆拥有一批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官、传教士、大学教授等,近代中国一些著名学者如蔡元培、胡适、林语堂等也都接受过文会的邀请。如今,自然博物馆有一批专业人员,如研究者,管理者,分别探索展品的收藏价值和展示方式,共同承担科普职责。

最新中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科普工作人员共计195.78万人,其中中级职称或大学本科以上的专职人员13.34万人,占专职人员总数的57.71%,中级职称或大学本科以上的兼职人员85.14万人,占兼职人员总数的49.31%。说明我国科普工作人员的学历普遍不高。自然博物馆可加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更好地服务受众。

2. 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中心,包括具体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徐家汇博物馆专注于动植物标本,文会博物馆注重自然地理的研究。自然博物馆不断更新展示内容,创新表现形式。目前,它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9万余件藏品。在内容上,“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大主题板块下对应十个主题展区。在形式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字、图片,兼顾课程教学、视频演示、动手实验、角色扮演等方式。如“生命的密码——DNA”活动,可供受众拼装DNA模型,做DNA粗提取实验。

科学知识系统十分庞大,因人而异地科普非常重要。自然博物馆可将大众关注的生活话题融入科学,吸引公众感悟科学。如针对尼泊尔2015年4月25日发生的强地震,自然博物馆可举办地质学展览,向公众普及地震相关知识。

3. 传播渠道

传播渠道是传播活动的手段。自然博物馆传播渠道分为线下和线上。线下渠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受众亲身参观,此外,还有电视、电影、书籍等各类媒介,如《大地巨子》影片,《考察与研究》学术专辑。线上渠道有自然博物馆官网,它能营造轻松的科普氛围,创建专业的科普社区,如“博物馆之友”栏目提供了交流社区“兴趣小组”和专家解释平台“专家来了”;还有自然博物馆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受众可随时随地掌握科普信息。

在社交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自然博物馆应丰富新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网络电视、触摸媒体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效率高、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点。同时,应兼顾可信度高、影响力深远的传统媒介。

4. 受众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接收者和反馈源。科普受众是科普知识的主动寻求者,而非被动接收者。科普受众也是科普知识的反馈者,会对科普信息做出反应。科普工作是否成功取决于受众能否接受和认可。自然博物馆十分注重科普受众的细分,尤其是青少年。它将受众分为幼儿园、1-3年级小学生、4-5年级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亲子和成人,针对不同阶段的受众,开展不同类型的科普活动。如“蝶翅飞舞”针对幼儿园,“生命的历史”针对初中生,“鸟之巢”针对亲子。

目前,自然博物馆对于受众的细分仅体现在青少年上,而没有重视成人受众群体的细分。由于成人是科普受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值得场馆工作人员的重视。另外,针对不同受众人群,还应不断充实科普活动内容与形式。

5.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传播活动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科普信息传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受众及整个社会。

自然博物馆向公众传播各类自然、社会信息,在普及自然科学知识,阐释自然界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传播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命与环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塑造大众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结语

拉斯维尔“5W”传播模式在自然博物馆上的应用有一定借鉴价值,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忽略了反馈环节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综上,为了优化场馆科普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工作人员文化素养;(2)从受众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活动;(3)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作用;(4)兼顾成人受众群体的细分,充实科普活动内容与形式;(5)及时获取受众反馈信息,掌握外部环境变化。

摘要:基于拉斯维尔“5W”传播模式,剖析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传播机制。结果表明自然博物馆应加强工作人员文化素养;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活动;发挥传统与新媒体的交互作用;细分受众群体,充实科普内容与形式;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关键词:上海自然博物馆,“5W”模式,科普传播

参考文献

[1]潘政,梁兆正.继承与发展——上海自然博物馆建馆理念的思考[J].博物馆管理,2007(4):33-38.

[2]刘航.基于5W模式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信息传播[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3):171-173.

[3]张小澜.上海自然博物馆前身溯源——兼谈对自然博物馆收藏研究功能定位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3(4):65-73.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普统计[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5]常本瑞,谢瑞东.从“5W”模式看科技传播[J].图书馆论坛,2000(10):19-21.

上一篇:当代留学大潮与中外文化交流下一篇:检讨书3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