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仲裁委员会文件(通用4篇)
重庆仲裁委员会文件 篇1
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案件庭审程序规范
第一条 为了规范仲裁案件的庭审活动,充分保障当事人的仲裁权利,提高仲裁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管理办法》和《重庆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仲裁秘书工作规范》,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以下人员的庭审活动,应当遵守本规范的规定:
(一)仲裁员;
(二)仲裁当事人、代理人;
(三)其他仲裁参与人;
(三)仲裁庭秘书。
第三条 仲裁员开庭审理仲裁案件,应当遵守如下纪律:
(一)普通程序案件提前30分钟到庭召开庭前会议;简易程序案件提前15分钟到庭;
(二)严格执行仲裁员回避制度;
(三)平等公允对待双方当事人;
(四)不得与当事人发生争执;
(五)着装整洁、语言文明、举止端庄;
(六)不得吸烟;
(七)不得酒后开庭;
(八)不得擅自离庭;
(九)关闭手机;
(十)不得从事与庭审无关的其他活动。
第四条 仲裁当事人、代理人及其他仲裁参与人参加庭审,应当遵守如下纪律:
(一)准时到庭,不得迟到或提前退庭;
(二)在仲裁庭的引导下依次进行陈述、答辩、举证质证、辩论等庭审活动,不得插话发言,遵守庭审秩序;
(三)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庭审活动的行为;
(四)不得在仲裁庭内随意走动;
(五)不得吸烟;
(六)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得摄像、拍照、录音;
(七)关闭手机;
(八)不得从事与庭审无关的其他活动。
第五条 开庭审理前,仲裁庭秘书应当做好如下工作:
(一)参加庭前会议并作好记录;
(二)电脑、案件卷宗准备到位;
(三)调试仲裁庭的同步录音录像等必要设备;
(四)查验当事人、代理人及其他仲裁参与人是否到庭。
开庭前仲裁庭秘书应当宣布庭审纪律并向仲裁庭报告各方当事人的出庭情况。
第六条 普通程序案件庭审由首席仲裁员主持;简易程序案件庭审由独任仲裁员主持。
第七条 开庭时间届至,仲裁庭按以下情况处理:
(一)各方当事人均已到庭的,及时宣布开庭;
(二)当事人有正当理由未能到庭的,宣布推迟或者改期开庭;
(三)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的,宣布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四)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的,宣布缺席审理;
(五)其他仲裁参与人未到庭的,不影响仲裁庭宣布开庭。
第八条 主持人应当告知当事人仲裁员的组成情况,并按照申请人及其代理人、被申请人及其代理人的顺序,逐一核对到庭当事人、代理人的身份及代理权限,并询 问当事人对对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如果有申请旁听的人员,仲裁庭应当询问对方当事人是否同意旁听。如果不同意旁听,仲裁庭应当告知旁听人员离庭。
未经仲裁庭许可,证人、专家辅助人、鉴定人和勘验人等不得旁听案件审理。
第九条 庭审调查前,仲裁庭应当宣读仲裁员声明书,并告知当事人在仲裁中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第十条 仲裁庭应当询问当事人是否对仲裁庭组成人员、仲裁庭秘书、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申请回避。
如果当事人口头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并记录在案,仲裁庭宣布休庭。回避申请由本会主任作出决定后,再继续开庭或者另行组成仲裁庭审理。
第十一条 当事人不申请回避的,仲裁庭依次询问被申请人是否收到本会送达的申请书副本、是否提交答辩书,并视情况询问申请人是否收到答辩书副本。
本会已经受理反请求的,仲裁庭应当宣布将本请求、反请求合并审理。
第十二条 仲裁庭宣布进行庭审调查,庭审调查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由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及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二)由被申请人陈述答辩意见及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三)有反请求合并审理的,由被申请人陈述反请求及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四)申请人陈述对反请求的答辩意见及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第十三条 仲裁庭组织双方当事人对证据材料进行举证、质证。
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程序中确认没有争议的事实和证据,仲裁庭应当进行简要归纳,予以确认并记录在案。
第十四条 当事人举证、质证应当按照申请人举证、被申请人质证,再由被申请人举证、申请人质证的顺序依次进行。
反请求的举证、质证顺序相同。经仲裁庭同意,当事人也可以对本请求、反请求合并举证、质证。
第十五条 当事人举示证据应当说明证据名称、证据来源以及证明目的。
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发表质证意见。举证、质证可以一证一质,也可以分组进行。第十六条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仲裁庭予以准许的,通知证人到庭。
有多名证人出庭作证的,一名证人出庭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
证人出庭作证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仲裁庭查验证人身份,证人签署如实作证保证书;
(二)仲裁庭向证人调查询问;
(三)申请人、被申请人依次询问证人;
(四)证人发言完毕,仲裁庭告知其核对笔录,签名确认后离庭;
(五)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归纳发表对证人证言的质证意见。
各方当事人均申请有证人出庭作证的,按照申请人、被申请人的顺序依次通知其证人到庭。反请求相同。
第十七条 当事人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作证,仲裁庭予以准许的,通知专家辅助人到庭。
有多名专家辅助人出庭的,一名专家辅助人出庭作证时其他专家辅助人不得在场。
专家辅助人出庭作证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专家辅助人介绍身份、职称及从事与本案相关的专业情况;
(二)仲裁庭就专业问题询问专家辅助人;
(三)申请人、被申请人就专业问题依次询问专家辅助人;
(四)专家辅助人发言完毕,仲裁庭告知其核对笔录,签名确认后离庭;
(五)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归纳发表对专家辅助人证言的质证意见。
各方当事人均申请有专家辅助人出庭的,按照申请人、被申请人的顺序依次通知到庭。反请求相同。
第十八条 仲裁庭调取的证据材料,应当当庭出示并质证。
第十九条 鉴定人、勘验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的询问或就专业问题作说明,当事人同意不出庭的除外。
申请人、被申请人依次对鉴定意见或者勘验笔录发表质证意见。
经仲裁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鉴定人、勘验人发言完毕,经仲裁庭许可,核对笔录并签名确认后离庭。
第二十条 对当事人举示的证据,仲裁庭调查的证 据、鉴定意见以及勘验笔录,仲裁庭可以当庭认证并说明理由,也可以庭后在裁决书中予以说明。
第二十一条 举证、质证完毕后,仲裁庭可以就与案件相关的事实询问各方当事人。
经仲裁庭同意,各方当事人可以就与案件相关的事实相互发问。
第二十二条 庭审调查结束后,仲裁庭应当组织当事人进行辩论。
仲裁庭应当归纳争议焦点,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辩论。
庭审辩论按照申请人、被申请人的顺序依次进行,一般不超过两轮。
仲裁庭应当提醒当事人不要重复陈述意见。双方当事人没有新的意见,仲裁庭宣布辩论结束。反请求可以一并发表辩论意见,也可以分别发表。第二十三条 在辩论阶段,因双方当事人抗辩而导出与本案有密切关系的新事实,仲裁庭可以恢复庭审调查。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在庭审辩论终结前提出变更仲裁请求或者反请求,仲裁庭同意的,应当要求当事人提交书面变更申请,并询问对方当事人是否需要另行指定答辩、举证期。对方当事人要求当庭答辩并不需要举证 的,继续开庭;对方当事人需要答辩、举证期的,仲裁庭告知其答辩、举证期限后宣布休庭。
第二十五条 庭审辩论终结,仲裁庭应当询问双方当事人的最后陈述意见。
第二十六条 仲裁庭应当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
当事人表示愿意调解的,仲裁庭应当宣布休庭并组织调解。调解过程中仲裁庭给予适当的引导,可以采取当事人面对面调解,也可以采取分别与当事人单独沟通等方式,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
调解结束后,仲裁庭宣布恢复庭审,并向双方当事人告知调解结果。
当事人申请庭外自行和解的,仲裁庭应当告知双方和解期限,当事人应当在仲裁庭告知的和解期限内将和解结果告知仲裁庭;逾期未告知的,视为和解不成功。
并及时将和解结果告知仲裁庭。
第二十七条 仲裁庭应当询问当事人对案件已经进行的仲裁程序有无异议。
有异议的,由仲裁庭决定相关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无异议的,仲裁庭宣布本次庭审结束。
第二十八条 所有到庭的当事人、代理人应当阅读庭 审笔录,并在指定位置签名和署日期。
当事人、代理人不得擅自修改庭审笔录。当事人或者代理人认为庭审笔录需要补正的,经仲裁庭同意,由仲裁庭秘书补正,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在补正处签名或者加盖手印。仲裁庭不同意补正的,由仲裁庭秘书记录该申请。
第二十九条 仲裁庭在庭审中发现当事人提交的材料有页码缺漏、页面残损、字迹模糊,或者需要提交书面代理意见的,应当要求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补充完善和提交。
第三十条 庭审过程由本会全程录音、录像。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自2018年6月1日起施行。
附件:庭审程序示范文本 附件
庭审程序示范文本
仲裁庭秘书:现在宣布庭审纪律:
1、不准喧哗;
2、不准随意走动;
3、不准吸烟;
4、关闭移动电话;
5、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准随意发言;
6、不准摄像、拍照、录音。
报告仲裁庭,双方当事人均已到庭,请开庭。首席仲裁员(独任仲裁员):(以下简称“首(独))”
本会受理的×××与×××纠纷一案,现在开庭。本案由×××、×××、×××组成仲裁庭,其中×××为首席仲裁员。本仲裁庭成员已签署仲裁员声明书(宣读仲裁员声明书,略)。
本案由仲裁庭秘书×××记录,庭审过程全程录音录相。
一、查验双方当事人和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首(独):请申请人陈述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 期、住址、身份证号(若当事人为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则应当查验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以及代理人的身份情况和代理权限;
申:
首(独):请被申请人陈述你方当事人以及代理人的基本情况(查验内容与申请方相同);
被:
首(独):今天到庭的当事人,对另一方出庭人员的身份有无异议?
【若有申请旁听的人员,则询问对方当事人是否同意旁听】
申: 被:
二、宣布当事人的仲裁权利
首(独):现在宣布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的权利:
依照《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的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权利:
1、委托代理人参与仲裁;
2、申请仲裁员回避;
3、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
4、阅读庭审笔录并申请补正。首(独):申请人听清楚了没有,是否申请回避? 申:
首(独):被申请人听清楚了没有,是否申请回避? 被:
三、庭审调查
首(独):现在开始庭审调查。被申请人,本会送达给你的申请书副本收到没有,是否提交答辩书?
被:
【如果提交了答辩书,则询问申请人是否收到答辩书副本】
【如果被申请人于庭前提出了反请求本会业已受理的,则询问申请人是否收到反请求申请书副本、是否对反请求提交答辩书,并宣布根据仲裁规则的规定,对本请求、反请求合并审理】
首(独):申请人,请陈述你方的仲裁请求、事实依据和理由。
申:
首(独):被申请人,请陈述你方的答辩意见、事实依据和理由。
被:
【反请求合并审理的,按以下程序进行: 首(独):被申请人,请陈述你方的反请求、事实依据和理由。
被:
首(独):申请人,请陈述你方对反请求的答辩意见、事实依据和理由。
申:】
首(独):现在组织双方举证、质证。
请申请人逐一举示证据并说明证据来源、证明目的。申:
首(独):请被申请人对申请人举示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发表质证意见。
被:
首(独):请被申请人逐一举示证据并说明证据来源、证明目的。
被:
首(独):请申请人对被申请人举示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发表质证意见。
申:
【如果有证人出庭作证,按以下程序进行: 首(独):申请人(被申请人)在举证期限内,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本庭予以同意。请申请人(被申请人)陈述证人出庭作证的证明目的。
申(被):
首(独):通知证人×××到庭。请证人向本庭陈述你的身份情况。
证人:
首(独):证人×××,你应当签署《如实作证保证书》,如实向本庭陈述所了解的与本案有关的情况,不得作伪证,否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听清楚没有?
证人:
首(独):证人请谈一下本案×××的情况。证人:
首(独):现在双方当事人可以向证人提问。申(被): 证人:
首(独):谢谢证人的配合,请核对笔录,签名确认后离庭。首(独):请被申请人(申请人)对证人证言归纳发表质证意见。】
【如有专家辅助人、鉴定人或勘验人出庭,参照证人出庭的程序进行】
首(独):双方当事人还有无证据向本庭出示? 申: 被:
首(独):现在本庭向双方当事人提问:1.;2.; 申: 被:
首(独):庭审调查结束。
【仲裁庭根据情况可以休庭评议,复庭后向当事人宣布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也可以直接组织庭审辩论】
四、庭审辩论
首(独):现在进行辩论。
【仲裁庭可以纳焦点,要求双方围绕争议的焦点问题发表辩论意见】
首(独):请申请人发表辩论意见。
申:
首(独):请被申请人发表辩论意见。被:
【重复,一般组织两轮辩论】
首(独):双方如果没有新的意见,辩论结束。请申请人作最后陈述。申 :
首(独):请被申请人作最后陈述。被 :
五、调 解
首(独):双方当事人是否愿意调解? 申: 被:
【如果当事人愿意调解,则组织双方调解: 首(独):现在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休庭。
……
首(独):恢复庭审,宣布调解结果】。
六、庭审结束
首(独):双方当事人对本案已经进行的仲裁程序有无异议?
申: 被:
首(独):本次庭审结束。请双方当事人、代理人阅读庭审笔录,签名确认。
重庆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文件 篇2
渝语办„2012‟1号
关于转发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协助做好全国 书信大赛组织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语委,各高校、委直属学校: 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山东世纪金榜教育科技研究院承办、语言文字报社协办的“世纪金榜杯”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之书信大赛已于11月6日启动。重庆市语委办同意担任该活动指导单位。现将教育部语用司《关于协助做好全国书信大赛组织工作的通知》(教语用司函„2011‟70号)转发给你们,希望各地结合实际,协助做好大赛的宣传、部署、组织和协调等工作。
附件:1.《关于协助做好全国书信大赛组织工作的通知》
2.“世纪金榜杯”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之书信大赛方案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九日
—1—
教语用司函„2011‟70号
关于协助做好全国书信大赛组织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语委办:
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山东世纪金榜教育科技研究院承办、语言文字报社协办的“世纪金榜杯”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之书信大赛已于11月6日启动,我司同意担任活动指导单位。请各地结合实际,协助做好本次活动的部署、组织和协调等工作。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语言文字报社函(2011)26号
“世纪金榜杯”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之
书信大赛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注重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语言文化素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语言文字报刊社拟举办“世纪金榜杯”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之书信大赛。
一、大赛主题 本次书信比赛的主题是“学会感恩”。自古中华民族就有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优良传统。如今很多孩子觉得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有的甚至产生反感,更谈不上感激,而部分成年人也存在这种心理。在文明社会,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是一种阳光心态,是一种成熟和责任,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人生精神境界,更是现代和谐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本次比赛旨在借助书信这一形式,引导大家换位思考,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同时倡导文明、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二、组织单位
此次活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担任指导单位,国家
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世纪金榜教育研究院承办,语言文字报社协办。
三、比赛范围和办法
1.本次活动面向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教师,同时也欢迎其他关心社会语文生活的人士参加。
2.按照参与对象,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大学组、教师组和社会组7个组别。
3.本次活动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本评比单位,从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和决赛入围者;大赛组委会组织决赛入围者举行决赛,从中评选出特等奖。决赛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另行通知。
四、比赛要求
1.书信内容须符合本次比赛主题,符合书信的文体要求。
2.书信须感情真挚,内容具体充实。忌假话、空话、套话、废话,须为原创作品,不得抄袭。
3.各参赛组别字数要求:小学组400—600字,其他组600—1000字。
4.若为手写稿,参赛者须将参赛作品邮寄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若为电子稿,则须按大赛组委会网站指定的路径上传。
五、时间安排
1.作品征集时间:2011年11月6日——2012年4月30日。
2.专家评审时间:2012年5月1日——2012年6月30日。
3.主办方将择时举办决赛及本次大赛总结大会,有关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六、评选办法及奖项设置
1.主办单位委托承办单位对所征集的书信作品进行评审。评审要素包括思想内容、表达水平及语言规范等方面。
2.根据参赛作品质量,各省级评比单位按参赛人数评出各项奖项:一等奖10%,二等奖15%,三等奖25%,每组评选出特等奖10名。针对集体参赛情况,为各参赛单位设置不同的奖项。
3.所有获奖者和获奖单位均获得由主办单位颁发的证书一份。
七、其他事项
1.大赛组委会对全部参赛作品具有收藏、发表、出版、宣传等处置权,以及网络发表权和其他出版权;如因作者抄袭带来版权纠纷,由作者本人负全责;参赛者享有作品署名权。凡此次活动的参赛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上述各项规定。
2.参看活动详情请登陆大赛官方网站: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南小街51号
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社
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篇3
(2006年10月14日第三届厦门仲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修订并通过,自2007年5月
1日起施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规则的制定
为规范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活动,保障公正、及时地审理仲裁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名称和组织
(一)厦门仲裁委员会(英文名称为:XIAMEN ARBITRATION COMMISSION,以下简称本会)设在中国福建省厦门市。
(二)本会由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和委员七至十一人组成。主任按照仲裁法和《仲裁规则》规定履行职责,副主任或秘书长受主任委托可以履行主任的职责。
(三)本会设秘书处,在本会秘书长的领导下负责处理本会的日常事务。
(四)本会根据需要设立特定行业或专业仲裁中心,制定行业或专业仲裁规则。
(五)本会根据需要设立分会。
(六)仲裁员由本会依据《仲裁法》规定的条件从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领域具有专门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公道正派的人士中聘任。本会设立仲裁员名册,并根据需要设立行业或专业仲裁员名册。
第三条 管辖范围
(一)本会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二)本会不受理下列争议:
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劳动争议;
4.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第四条 规则适用
(一)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本会仲裁的,适用本规则。当事人约定适用本会制定的行业或专业仲裁规则且其争议属于该规则适用范围的,从其约定。当事人书面约定对仲裁规则有关内容进行变更,经本会或仲裁庭同意的,从其约定。
(二)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就仲裁规则有关内容的变更事项达成一致意见且本会或仲裁庭同意,或经仲裁庭询问,当事人对仲裁庭提出的有关仲裁程序事项安排无异议,记入笔录,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三)仲裁过程中,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仲裁规则中规定的任何条款或条件未被遵守,但仍参加或继续进行仲裁程序且未对上述不遵守情况及时地、明示地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提出异议的权利。
第二章 仲裁协议
第五条 仲裁协议形式
(一)仲裁协议应当采取书面方式。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者以其他书面形式订立的仲裁协议,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二)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名称为本会设立的分会、本会设立的行业或专业仲裁中心(包括全称和简称),应视为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由本会仲裁。
(三)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名称不准确,但从仲裁协议的文字表述能够确定具体的仲裁机构为本会的,本会予以受理。
第六条 仲裁协议独立性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未成立、未生效、变更、解除、终止、无效以及被撤销,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第七条 仲裁异议
(一)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效力以及仲裁案件主体资格问题提出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以书面形式提出;不开庭审理的案件,应当在当事人协议不开庭或同意不开庭后十天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二)当事人未依照前述规定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异议的权利,承认该仲裁协议的效力及本会对仲裁案件的管辖权。
(三)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效力以及仲裁案件主体资格问题提出异议的,本会应作出书面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四)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请求本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或者其中一方既请求本会作出决定,又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如果本会先于人民法院接受异议请求并已作出决定的,决定有效;如果本会接受异议请求后尚未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已受理了该异议请求,本会不再作决定。
(五)如果本会依表面证据认为存在由本会进行仲裁的协议,则可根据表面证据作出本会有管辖权的决定,仲裁程序继续进行。本会依表面证据作出的管辖权决定并不妨碍其根据仲裁庭在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与表面证据不一致的事实或证据重新作出管辖权决定。
(六)当事人对仲裁请求事项是否属于仲裁协议范围提出异议的,应当在辩论终结前提出,由仲裁庭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在当事人没有异议的情况下,仲裁庭有权对当事人的请求事项是否属于仲裁协议范围,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第三章 申请和受理
第八条 申请仲裁
(一)当事人依仲裁规则申请仲裁时应: 1.向本会提交载明下列事项的仲裁申请书: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
(2)申请仲裁所依据的仲裁协议;(3)仲裁请求及所根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向本会提交仲裁申请所依据的证据和证据清单。3.向本会提交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4.按照本会的收费办法及指定期限预交仲裁费用。
(二)当事人的申请不符合上述第(一)款1、2、3项规定的,本会可以限期要求补正。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书。
(三)当事人不预交仲裁费用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书;当事人迟延预交仲裁费用的,以实际预交仲裁费用的时间作为提出仲裁申请的时间。
第九条 受理
(一)自收到符合本章第八条规定的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本会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二)仲裁程序自本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开始。
(三)本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及时将仲裁通知书连同仲裁申请书及其证据、证据清单送达被申请人,并将本会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双方当事人。
第十条 答辩
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仲裁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被申请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为三十日)内向本会提交答辩书和身份证明文件。本会在收到答辩书后应及时将答辩书送达申请人。
第十一条 放弃、变更仲裁请求或反请求
(一)申请人可以放弃、变更仲裁请求。被申请人可以承认或反驳仲裁请求,有权提出反请求,并可以放弃、变更反请求。
(二)被申请人如有反请求,应当在本规则第十条规定的答辩期内以书面形式提交。反请求的提交参照本章第八条的规定。
(三)逾期提交的反请求,仲裁庭组成前由本会决定是否受理;仲裁庭组成后由仲裁庭决定是否受理。
(四)反请求经受理后,本会应及时将反请求书及其证据、证据清单送达申请人。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反请求书之日起十五日(申请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为三十日)内向本会提交答辩书。逾期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五)本会或仲裁庭认为当事人提出的变更仲裁请求过迟而影响仲裁程序正常进行的,可以拒绝当事人的请求。
第十二条 财产保全
(一)一方当事人由于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仲裁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二)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本会应当于二日内出具转交函,将当事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交人民法院。
第十三条 证据保全
(一)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
(二)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本会应当于二日内出具转交函,将当事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交人民法院。第十四条 代理人
(一)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四名仲裁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办理有关仲裁的事项。
(二)仲裁代理人应当向本会提交委托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仲裁代理人代为提起、承认、放弃、变更仲裁请求或反请求,约定仲裁庭组成方式、选定或委托本会主任指定仲裁员,进行和解、调解,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仲裁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变更或者解除,委托人应当书面告知本会。
第十五条 提交的文件份数
当事人按照本规则规定提交仲裁申请书、答辩书、反请求书以及证据、证据清单时,应一式五份;如果当事人人数超过一人,则应增加相应份数;如果仲裁庭组成人数为一人,则可以减少两份。
第四章 仲裁庭
第十六条 仲裁庭组成
(一)仲裁庭可以由一名仲裁员或者三名仲裁员组成。由一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为独任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为三人仲裁庭,三人仲裁庭设首席仲裁员。
(二)当事人应当在分别收到受理通知书或仲裁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为二十日)内,选定仲裁庭组成方式并选定或委托本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三)仲裁员应当从本会设置的仲裁员名册中选定或指定。第十七条 仲裁庭的确定方法
(一)当事人对仲裁庭组成方式选定一致的,从其选定,并按如下方式确定仲裁庭组成人员:
1.当事人一致选定三人仲裁庭的,应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本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本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
2.当事人一致选定独任仲裁庭的,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共同委托本会主任指定独任仲裁员。
3.当事人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没有选定仲裁员或者选定的首席仲裁员、独任仲裁员不一致的,由本会主任指定。
(二)当事人对仲裁庭组成方式选定不一致的,由本会主任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按如下方式确定仲裁庭组成人员:
1.本会主任决定仲裁庭组成方式为独任庭的,应通知选定三人仲裁庭的一方当事人于五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为十日)内选定独任仲裁员,并按本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仲裁庭组成人员。
2.本会主任决定仲裁庭组成方式为三人庭的,应通知选定独任仲裁庭的一方当事人于五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为十日)内选定仲裁员及首席仲裁员,并按本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仲裁庭组成人员。
(三)一方或双方当事人逾期未选定仲裁庭组成方式,由本会主任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按如下方式确定仲裁庭组成人员:
1.决定仲裁庭组成方式为独任仲裁庭的,由本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担任独任仲裁员。
2.决定仲裁庭组成方式为三人仲裁庭的,首席仲裁员由本会主任指定,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员为仲裁庭组成人员;当事人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没有选定仲裁员的,由本会主任指定。
(四)仲裁案件当事人一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仲裁庭组成方式的选定及仲裁员的选定、委托指定,应当在该方当事人内部协商一致并共同行使。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协商一致的,由本会主任决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及指定仲裁员。
第十八条 组庭通知
仲裁庭组成后,本会应当及时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第十九条 仲裁员地位
(一)仲裁员独立于各方当事人,并应公正、平等地对待各方当事人。
(二)仲裁员接受选定或指定的,应当签署保证独立、公正仲裁的声明书。第二十条 仲裁员信息披露
(一)仲裁员接受选定或者指定后,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知悉与案件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存在可能导致当事人对其独立性、公正性产生合理怀疑的情形时,应当立即书面披露。
(二)秘书应当将仲裁员的书面披露转交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就是否申请回避提出书面意见。
(三)当事人以仲裁员披露的事项为由申请仲裁员回避的,适用本章第二十一条第(一)、(二)、(四)、(五)款的规定。
(四)当事人在上述第(二)款规定的期限内没有申请回避的,不得再以仲裁员曾经披露的事项为由申请回避。
第二十一条 仲裁员回避
(一)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二)当事人应当通过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说明事实和理由,并提供相应证据。
(三)对仲裁员的回避申请应当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如果回避事由的发生和得知是在首次开庭之后,回避申请最迟应当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案件,回避申请最迟应当在收到组庭通知之日起十日内提出,除非当事人是在该期限之后获知回避事由的。
(四)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同意,或者被申请回避的仲裁员获知后主动退出,则该仲裁员不再参加案件审理。但上述两种情形均不意味着当事人提出回避的理由成立。
(五)除上述第(四)款规定情形外,仲裁员是否回避,由本会主任决定;本会主任担任仲裁员的,由本会集体决定。上述决定是终局的。
(六)当事人在获知仲裁庭组成情况后聘请的代理人与仲裁员形成本章规定的应予回避情形的,视为该当事人放弃就此申请回避的权利,但另一方当事人就此申请回避的权利不受影响。因此导致仲裁程序拖延的,造成回避情形的当事人承担由此增加的费用。
(七)在本会主任或本会就仲裁员是否回避作出决定前,被请求回避的仲裁员应当继续履行职责。
第二十二条 仲裁员更换
(一)仲裁员因死亡、除名或者健康原因不能从事仲裁工作,或者主动退出案件审理,或者本会主任决定其回避,或者双方当事人一致要求其退出案件审理的,应当更换。
(二)被更换的仲裁员由当事人选定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五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为十日)内,重新选定;是本会主任指定的,由主任另行指定,并将重新指定仲裁员的通知及时发送当事人。
(三)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全部或部分重新进行, 是否必要, 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全部或部分重新进行。
第五章 审 理
第二十三条 审理方式
仲裁庭应当开庭审理案件。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或者仲裁庭认为不必要开庭审理并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仲裁庭可以根据当事人提交的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进行书面审理并作出裁决。
第二十四条 审理措施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庭认为必要时可以发布程序指令、举行庭前会议、召开预备庭等;可以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由首席仲裁员或经仲裁庭授权的仲裁庭其他成员召集双方当事人交换证据,并可共同确定双方争议焦点,由秘书记录在案;也可以在开庭审理前或者审理进行中的任何阶段,为查清案件事实,要求双方当事人提供证据、回答问题。
第二十五条 合并审理
(一)两个或两个以上仲裁案件涉及到共同的或有关联的事实问题,应一方当事人申请,或者仲裁庭认为适当时,在征得所有当事人的同意后,仲裁庭可以将案件进行合并审理,但裁决书应分别作出。
(二)仲裁庭组成人员不同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第二十六条 保密义务
(一)仲裁庭审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证人、翻译人员、仲裁员、仲裁庭咨询的专家、委托的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人、本会的有关人员及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参加旁听的人员等,均不得对外界透露案件实体和程序进行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 开庭地点
开庭审理在本会所在地进行。应双方当事人申请并经本会同意,或由仲裁庭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决定并经本会主任批准,开庭审理也可在其他地点进行。
第二十八条 开庭通知
(一)本会应当在开庭审理三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为十日)前将开庭日期通知当事人。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仲裁庭可以决定提前开庭。当事人有正当理由,可以请求延期开庭,但必须在开庭审理三日前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庭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在必要时可以自行决定延期开庭。
(二)第一次开庭后的再次开庭或决定延期开庭的开庭日期的通知,不受前款限制。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缺席
(一)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仲裁庭可以缺席裁决。
(二)反请求适用前款规定。第三十条 庭审秩序
(一)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有关仲裁参与人应当服从仲裁庭的安排和要求,对未服从仲裁庭的安排和要求、违反开庭秩序的,仲裁庭有权予以制止。
(二)经当事人同意参加旁听的人员不得发言。第三十一条 举证责任
(一)当事人对自已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仲裁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
(三)当事人在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四)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则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时,仲裁庭可以依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考虑当事人的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五)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十二条 举证
(一)仲裁庭有权要求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对举证期限另有约定且征得仲裁庭同意的,从其约定。当事人应当在要求的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的,可在期限届满之前申请延期并说明理由。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当事人逾期提交证据材料的,由仲裁庭决定是否接受。
(二)当事人对自己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分类、编号,对证据的来源、证明对象及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并注明提交日期。
(三)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提交的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的真实性没有表示异议,可以视为与原件或者原物一致。
(四)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提交的外文证据材料和书面文件应当附有中文译本,但经仲裁庭同意的,可以不附具中文译本。
第三十三条 仲裁庭自行收集证据
(一)仲裁庭认为有必要或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自行调查事实、收集证据。仲裁庭调查事实、收集证据时,认为有必要通知当事人到场的,应当及时通知。经通知,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未到场,不影响仲裁庭调查事实和收集证据。
(二)仲裁庭自行收集的证据应当送交双方当事人,给予双方当事人一定时间提出意见。当事人逾期不作答复的,视为接受该证据。
第三十四条 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
(一)由当事人申请并经仲裁庭同意或仲裁庭认为必要的,仲裁庭可以将案件涉及的专门性问题交由当事人约定或协商确定的专门机构进行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当事人协商不成或未作协商的,由仲裁庭指定。
(二)仲裁庭有权要求当事人,而且当事人也有义务提供或出示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所需的任何文件、资料、财产或其他物品。
(三)对需要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申请或不预交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承担因此产生的不利后果。
(四)当事人与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人之间就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所需的文件、资料、财产或其他物品是否与案件有关有争议的,由仲裁庭决定。
(五)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报告的副本,应当送交当事人。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对报告提出质证意见。当事人逾期不作答复的,视为接受该报告。
(六)仲裁庭认为必要或者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并经仲裁庭同意的, 应当通知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人参加开庭。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向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人提问。
(七)当事人要求重新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的,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
第三十五条 专家咨询
仲裁庭就案件涉及的专业技术性问题可以根据需要向专家咨询,专家咨询意见供仲裁庭参考。专家咨询费用由本会承担。
第三十六条 质证和认证
(一)开庭审理的案件,在开庭前已经交换的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由当事人质证。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已经认可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仲裁庭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不经出示,直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二)对于当事人当庭或者开庭后提交的证据材料,仲裁庭决定接受但不再开庭审理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采取书面或其他方式进行质证。
(三)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及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报告,经质证后由仲裁庭决定是否采纳。
(四)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经仲裁庭充分说明并询问后,其仍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五)当事人在仲裁申请书、答辩书、陈述以及其他书面意见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证据,仲裁庭予以确认。但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六)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第三十七条 辩论及最后陈述
(一)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
(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三)当事人在辩论终结后提出新的事实或仲裁庭认为必要的,可以恢复对案件事实的调查。第三十八条 庭审记录
(一)仲裁庭应当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当事人和有关仲裁参与人可以当庭或者在开庭后三日内阅读庭审笔录。当事人和有关仲裁参与人认为对自己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可以申请补正。仲裁庭不予补正的,应在庭审笔录中记录该申请。
(二)庭审笔录由仲裁员、秘书、当事人和有关仲裁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有关仲裁参与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的,应在庭审笔录中记录该情况。
第三十九条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
(一)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凭仲裁协议与和解协议,请求本会组成仲裁庭,按照和解协议的内容作出仲裁调解书或裁决书。仲裁庭应当就和解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案件审理的具体程序,经双方当事人书面同意,可以不受仲裁规则其他条款限制。
(二)仲裁庭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有利于当事人达成和解的适当方式进行调解。
(三)仲裁庭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终止调解或仲裁庭认为已无调解成功的可能时,应停止调解。
(四)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本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即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五)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或裁决书。
(六)调解不成的,仲裁庭应当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并作出裁决。
(七)调解不成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在其后的仲裁程序、司法程序和其他任何程序中援引对方当事人或仲裁庭在调解过程中的任何陈述或意见作为其请求、反请求、答辩的依据。
第四十条 撤回仲裁申请
(一)当事人申请仲裁后,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申请撤回仲裁申请。
(二)经仲裁庭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回仲裁申请。
(三)当事人在仲裁庭组庭前申请撤回仲裁申请或反请求申请的,由本会作出决定;在仲裁庭组庭后提出申请的,由仲裁庭作出决定。
(四)申请人撤回全部仲裁请求的,不影响仲裁庭就被申请人的反请求进行审理和裁决;被申请人撤回全部仲裁反请求的,不影响仲裁庭就申请人的仲裁请求进行审理和裁决。
(五)本会受理仲裁申请后,仲裁庭组成前,当事人撤回仲裁请求或反请求的,本会预收的案件受理费全部退回给当事人;仲裁庭组成后开庭前,当事人撤回仲裁请求或反请求的,本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退回部分受理费给当事人;开庭后,当事人撤回仲裁请求或反请求的,本会预收的受理费、处理费不予退回。
第六章裁 决
第四十一条 仲裁决定
(一)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任何决定均应当按照多数意见作出。如未能形成多数意见,则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二)经当事人同意或者仲裁庭授权,首席仲裁员可以就程序事项作出决定。第四十二条 裁决作出期限
(一)仲裁裁决应当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四个月(有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案件为六个月)内作出。在特殊情况下,由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报经本会主任批准,可以适当延长该期限。
(二)前款所指四个月或六个月不包括公告期间、决定仲裁协议异议期间以及对专门性问题进行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的期间。
第四十三条 裁决的作出
(一)仲裁裁决应当依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仲裁裁决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二)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及仲裁地点。当事人协议不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
(三)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本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在裁决书上签名,也可以不签名。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不签名的,不影响仲裁裁决的效力。
(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第四十四条 中间裁决和部分裁决
仲裁庭认为必要或者当事人提出请求经仲裁庭同意时,仲裁庭可以在作出最终裁决前,就案件争议问题作出中间裁决或者部分裁决。中间裁决和部分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第四十五条 费用负担
(一)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败诉、部分胜诉的,由仲裁庭根据当事人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其各自应当承担的仲裁费用的比例。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仲裁庭调解结案的,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各自应当承担的仲裁费的比例;协商不成或者未作协商的,由仲裁庭裁决。
(二)因当事人未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或因当事人的其他原因导致仲裁程序迟延、费用增加的,增加的相关费用由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
(三)因当事人选定住所地不在厦门市的仲裁员等事由而发生的办理案件的差旅费、食宿费等相关费用以及因委托审计、审核、评估、鉴定、检验以及聘请翻译等原因而发生的相关费用,本会或仲裁庭可以指定当事人在限定的期限内预交,仲裁庭对当事人预交的上述费用最终由谁承担应当作出裁决。
(四)仲裁庭可以不受当事人请求范围的限制对前三款规定的相关费用的承担进行裁决。
(五)仲裁庭有权裁决一方当事人承担另一方当事人因办理案件所支出的差旅费、律师费等全部或部分合理费用。
第四十六条 裁决补充、补正
(一)如果裁决有漏裁事项,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以书面形式请求仲裁庭就裁决中漏裁的仲裁事项作出补充裁决;如确有漏裁事项,仲裁庭应在收到上述书面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天内作出补充裁决。仲裁庭也可以在发出裁决书后的合理时间内自行作出补充裁决。
(二)对裁决书中的文字打印错误、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意见部分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已经作出判断但在裁决书主文中遗漏的,仲裁庭应当补正。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以书面形式请求仲裁庭补正;如果属实,仲裁庭应在收到上述书面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补正裁决。
(三)仲裁庭不同意补充、补正裁决申请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
(四)补充裁决和补正裁决构成原裁决书的一部分。
(五)仲裁庭作出补充、补正裁决的,本会不再收费。第四十七条 重新仲裁
(一)仲裁庭收到人民法院重新仲裁的通知后,认为应予重新仲裁的,进行重新仲裁;认为不应重新仲裁的,须将书面意见提交本会,由本会函告人民法院。
(二)仲裁庭同意重新仲裁的,本会不再收取案件仲裁费用。
第七章 简易程序
第四十八条 简易程序的适用
(一)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凡案件争议金额不超过20万元(指人民币,下同)的,适用简易程序。
(二)争议金额超过20万元,双方当事人约定或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适用简易程序。
(三)没有争议金额或争议金额不明确的,由本会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涉及的利益大小以及其他有关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并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四)当事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可以提出书面意见,仲裁庭组成前由本会主任决定,仲裁庭组成后由仲裁庭决定。第四十九条 仲裁庭组成
(一)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由独任仲裁庭审理。
(二)双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五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为十日)内在仲裁员名册中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本会主任指定独任仲裁员。双方当事人逾期未能共同选定,由本会主任指定独任仲裁员。
第五十条 答辩和反请求的期限
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为二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身份证明文件;如有反请求,也应当在此期限内提交申请书和身份证明文件。
第五十一条 简易程序变更
(一)仲裁请求的变更或者反请求的提出导致案件争议金额超过20万元的,不影响简易程序的进行。但仲裁庭认为影响的,可以向本会主任申请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审理,是否同意由本会主任决定。
(二)双方当事人可一致请求将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
(三)简易程序变更为普通程序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程序变更通知之日起五日内,按照仲裁规则的规定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本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原独任仲裁员作为首席仲裁员。
(四)新仲裁庭组成前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由新仲裁庭决定;新仲裁庭组成后仲裁程序的进行,不再适用简易程序。
第五十二条 裁决作出期限
仲裁庭应当自组庭之日起二个月(有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案件为三个月)内作出裁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独任仲裁员提请本会主任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第五十三条 本规则其他条款的适用
本章未规定的事项,适用本规则其他有关规定。
第八章 时效与文件送达
第五十四条 时效
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五十五条 期间
(一)期间包括法律、本规则规定期间和指定期间。
(二)期间以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三)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是否准许,由本会或者仲裁庭决定。
(四)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当事人的案件,其期间参照适用本规则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当事人所适用期间的规定。
第五十六条 送达方式
(一)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有关仲裁的文书、通知、材料可以直接送达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也可以以邮寄、传真、电报、委托等方式送达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
(二)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可以送达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也可以送达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当事人是自然人的,可以送达本人或其同住的成年家属。
(三)直接送达而被送达人拒绝接收的,可以留置送达。
(四)直接送达或邮寄、传真、电报等方式送达有困难的,送达人可以邀请, 公证人员到场,把需送达的书面材料留在受送达人的营业地、现住地,以公证书形式记录送达情况,即视为送达。
(五)当事人下落不明,或者以前述的送达方式无法送达仲裁文书、通知、材料的,可以公告送达。
第五十七条 送达地址
(一)当事人申请仲裁或答辩时应当向本会或仲裁庭提供或者确认自己准确的送达地址,并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
(二)送达地址确认书的内容应当包括送达地址的邮政编码、详细地址以及受送达人的联系电话等内容。
(三)当事人在仲裁结案文书送达之前变更送达地址的,应当及时以书面方式告知本会。
(四)当事人拒绝提供自己的送达地址,经本会或仲裁庭告知后仍不提供的,自然人以其户籍登记中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合同约定的地址为通讯地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其工商登记、其他依法登记、备案中的住所地、合同约定的地址为通讯地址。
(五)经合理查询不能找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没有住所的境外受送达人的营业地点、经常居住地或者其他通讯地址而以邮寄、专递的方式或者能提供作过投递尝试的记录的其他任何方式投递给受送达人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营业地点、经常居住地或者其他通讯地址,即视为已经送达。
第五十八条 送达日期
(一)仲裁文书、通知、材料等经直接送达的,受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并记明收到日期。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二)因受送达人自己提供或者确认的地址不准确,拒不提供送达地址、送达地址变更未及时告知本会或仲裁庭、受送达人本人或者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绝签收,导致仲裁文书、通知、材料等未能被受送达人实际接收的,文书、通知、材料等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三)留置送达的,以在场人员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四)邮寄送达的,有送达回证的,以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没有送达回证的,以回执或特快专递查询单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五)传真送达的,有回传送达回证的,以送达回证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没有送达回证的,以传真回单上注明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六)公告送达的,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七)其他方式送达的,以相关证据证明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语言、文字
本会以中文为正式语言、文字。当事人另有约定,并经本会同意的,可以适用当事人约定的语言、文字。
第六十条 本规则的正式文本
本会公布的本规则的中文、英文以及其他语文文本,均为正式文本。不同文本的表述产生歧义时,以中文文本的表述为准。
第六十一条 本规则的解释
本规则条文标题不用于解释条文含义。本规则由本会负责解释。第六十二条 本规则的施行
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现行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为公正、及时地仲裁民商事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仲裁委员会】深圳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系根据仲裁法经登记在中国深圳设立的处理民商事纠纷的常设仲裁机构。
仲裁委员会主任履行仲裁法和本规则赋予的职责,副主任受主任委托履行主任的职责。
仲裁委员会设立仲裁员名册。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根据仲裁法规定的条件和资格从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领域中具有专门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中外人士中聘任。
第三条【受案范围】仲裁委员会依法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产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第四条【规则的适用】仲裁委员会所受理的仲裁案件,适用本规则。当事人另有书面约定的,从其约定,但当事人约定适用的规则仲裁委员会认为无法实施或与仲裁地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的除外。
对双方当事人以简化程序为目的,就仲裁庭组成方式、审理及裁决方式、答辩期、开庭时间及地点、送达地点等达成的约定,经仲裁委员会确认后优先适用。
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本规则的任何条款或者事项未被遵守,仍参加仲裁程序并且对该不遵守的情形在裁决书作出之前未提出书面异议的,视为放弃异议并不得以此作为申请撤销或不履行仲裁裁决的理由。
第五条【仲裁原则】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尊重当事人约定,参考国际惯例,公平合理、独立公正地解决纠纷。
第六条【裁决的效力】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二章 仲裁协议
第七条【仲裁协议的定义】本规则所称仲裁协议系指当事人同意将其纠纷交由仲裁委员会仲裁的约定。
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达成的以仲裁解决纠纷的约定。其他书面方式是指以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形式达成的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第八条【仲裁协议的独立性】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未生效、变更、终止、无效、不成立、解除或者被撤销,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第九条【仲裁协议效力的延伸】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适用于补充合同及合同附件项下的争议。
订立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因合并、分立、终止、撤销等原因发生变更的,仲裁协议对权利义务的继受人有效,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订立仲裁协议的当事人死亡的,仲裁协议对承继其仲裁事项中权利义务的继承人有效,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债权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的,仲裁协议对受让人有效,但当事人另有约定、在受让债权债务时受让人明确反对或者不知有单独仲裁协议的除外。
第十条【仲裁机构的确定】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名称不准确,但能够确定具体的仲裁机构是深圳仲裁委员会的,视为选定了深圳仲裁委员会。
当事人约定解决争议的机构是深圳金融仲裁院或深圳医患纠纷仲裁院的,视为选定了深圳仲裁委员会。
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深圳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一方向深圳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期限内提出异议的,视为选定了深圳仲裁委员会。
第十一条【仲裁事项】当事人概括约定仲裁事项为合同 争议的,基于合同成立、效力、变更、转让、履行、违约责任、解释、终止等产生的纠纷均属于仲裁事项。
第十二条【管辖异议】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不含开庭当日)以书面形式提出;书面审理的案件,应当在首次答辩期届满前以书面形式提出。
当事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无异议。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有异议的,可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当事人就仲裁协议的效力分别向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提出确认申请的,若仲裁委员会先于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已作出决定,决定具有法律效力;若仲裁委员会接受申请后尚未作出决定而人民法院已接受申请,仲裁委员会不再作出决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或仲裁案件的管辖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异议的,仲裁委员会可以授权仲裁庭作出决定。
仲裁委员会依表面证据认为存在由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的协议,则可根据表面证据作出仲裁委员会有管辖权的决定。但仲裁委员会依表面证据作出的管辖权决定,并不妨碍仲裁庭根据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与表面证据不一致的事实及证据重新作出管辖权决定。仲裁委员会对管辖异议的决定,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异议成立的,撤销该案;异议不成立的,仲裁程序继续进行。
第三章 申请和受理
第十三条【仲裁申请】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仲裁协议;
(二)仲裁申请书;
(三)当事人身份证明材料;
(四)仲裁委员会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申请书内容】仲裁申请书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的名称和住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二)具体、明确的仲裁请求;
(三)仲裁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第十五条【受理申请】对当事人提交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对符合受理条件并决定受理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当向申请人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并附下列材料:
(一)仲裁规则;
(二)仲裁员名册。
案件受理通知书应当注明仲裁费缴纳数额和期限。申请 人逾期不缴纳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对提交的材料不符合本规则要求的,仲裁委员会可以要求申请人限期补正。申请人在限期内未补正的,视为未申请。
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六条【答辩通知】受理案件后,仲裁委员会应当及时书面通知被申请人并附下列材料:
(一)仲裁通知书;
(二)仲裁申请书副本及所附材料;
(三)仲裁规则;
(四)仲裁员名册。
第十七条【答辩期限】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证据材料及其身份证明材料。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答辩书之日起三日内将答辩书副本及其附具的证据材料送达申请人。
第十八条【答辩内容】被申请人有承认、反驳仲裁请求的权利。
答辩书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被申请人的名称和住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
(二)答辩观点;
(三)答辩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第十九条【放弃答辩】被申请人不提交答辩书或者答辩书不符合本规则第十八条规定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二十条【变更与放弃】申请人有变更、放弃仲裁请求的权利。
变更仲裁请求,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结束前提出。但仲裁委员会或仲裁庭认为有正当理由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仲裁委员会或仲裁庭根据变更后的仲裁请求并经被申请人请求,可以适当延长或者增加被申请人的答辩时间。
变更后的仲裁请求增加案件标的数额的,申请人应当补交仲裁费。
申请人放弃全部仲裁请求的,可按撤回仲裁申请处理。被申请人要求作出裁决的,应当作出裁决。
第二十一条【撤回仲裁申请】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由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
第二十二条【反请求】被申请人有提出反请求的权利。反请求应当在答辩期内以书面形式提出,但仲裁委员会或者仲裁庭认为有正当理由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本规则第十三条至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适用于反请求的提出、受理、送达、答辩、变更、放弃、撤回等程序。
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或者对反请求不答辩的,不影响反请求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二十三条【财产保全】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仲裁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及时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二十四条【委托代理】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应当由委托人签字或盖章,并载明具体明确的代理事项和代理权限。
第二十五条【文件提交】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书、答辩书、反请求书以及其他书面材料,应当一式五份。对方当事人为二人以上的,应当根据对方当事人的数额增加相应的份数。仲裁庭由一名仲裁员成立时,减少两份。
第四章 仲裁庭
第二十六条【仲裁庭组成方式】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当事人可以在选定仲裁员的期限内协商选择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当事人协商选择不成的,依照本规则的规定组成仲裁庭。
仲裁委员会对管辖异议作出有管辖权决定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五日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选定仲裁员。案件受理后,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工作人员担任仲裁庭秘书,负责案件程序管理工作。
第二十七条【仲裁员的产生】仲裁员应当从仲裁委员会提供的仲裁员名册中产生。
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在收到仲裁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各自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
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共同选定或者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当事人一方为二人以上的,应当共同选定或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
当事人未能依照上述规定选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第二十八条【首席仲裁员的产生】首席仲裁员由双方当事人在被申请人自收到仲裁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双方当事人可以分别从仲裁员名册中推荐一至七名候选首席仲裁员;仲裁委员会主任亦可根据案件情况,从仲裁员名册中选择部分仲裁员,供双方当事人推荐候选首席仲裁员。首席仲裁员依下列不同情形确定:
(一)双方当事人共同推荐一名仲裁员的,该名仲裁员为首席仲裁员;
(二)双方当事人共同推荐二名以上(含二名)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其中一名为首席仲裁员;
(三)双方当事人未能共同推荐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在当事人推荐的候选名单之外指定首席仲裁员。
双方当事人未能选定、又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首席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独任仲裁员的产生适用本规则首席仲裁员产生方式。第二十九条【组庭通知】仲裁委员会应当及时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并将有关案件材料送达仲裁庭组成人员。
第三十条【回避事由】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请客送礼的。
当事人有申请仲裁员回避的权利。
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并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或者书面审理的案件,可以在裁决作出前提出。第三十一条【信息披露】仲裁员接受选定后,知悉其与案件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存在前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可能影响独立、公正审理案件情形的,应当主动向仲裁委员会披露。
第三十二条【回避决定】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第三十三条【仲裁员更换】仲裁员因故不能正常履行职责影响案件审理的,仲裁员本人或当事人均可请求更换。
仲裁员是否更换,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第三十四条【重新组庭】仲裁员的回避或者更换决定作出后,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该仲裁员系当事人选定的,当事人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五日内重新选定仲裁员。
重新选定仲裁员的程序与方式适用本规则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仲裁委员会应当将仲裁庭的重新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仲裁庭重新组成后,原已进行的仲裁程序当事人可以请求重新进行。是否重新进行,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第五章 证据
第三十五条【举证责任】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应当提交证据证明。但对下列主张,当事人可以不提供相应证据:
(一)对方当事人承认的;
(二)众所周知的事实;
(三)自然规律及其定理;
(四)根据法律规定或已知事实,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
(五)已为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事实;
(六)已为有效公证书所证明的事实。
前款
(二)、(四)、(五)、(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仲裁庭认为有必要收集的证据,可以自行收集。第三十六条【证据种类】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
第三十七条【证据规范】当事人应当对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并标注页码,同时注明提交日期、来源、证明 对象和内容摘要。
第三十八条【证据形式】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印件、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等,但必须说明来源。
当事人一方对对方提交的复印件、复制品等表示承认的,对方可以不提交原件、原物。
第三十九条【证据提交】证据应当在开庭三日前提交;书面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交。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的,仲裁庭可以允许其在庭审中或庭审后一定期限内提交。逾期提交的证据,仲裁庭可不予接受。
有证据证明持有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该证据,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第四十条【证据质证】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并由当事人质证。书面审理案件的证据和庭审中或开庭后提交的证据,在送达给其他当事人并给予合理的书面质证期间后,亦可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证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和仲裁员的询问。
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仲裁庭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第四十一条【鉴定及费用承担】对案件涉及的有关专门 性问题,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申请鉴定并经仲裁庭同意的,或者仲裁庭认为需要鉴定的,由当事人双方在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内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庭指定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当事人不能在上述期限内共同选定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的,由仲裁庭决定。
鉴定费用由申请鉴定的一方当事人预交。双方当事人同时申请鉴定的,鉴定费用各预交一半。
本规则所称鉴定,是指由专门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就特定的专门性问题或者事项所进行的审计、评估、咨询、检验等。
当事人要求重新鉴定的,由仲裁庭决定。
第四十二条【鉴定材料】仲裁庭向鉴定机构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是经过质证并予以采信的证据材料。
仲裁庭同意委托鉴定的,当事人应予配合。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鉴定所必需的鉴定材料或拒绝配合鉴定而导致鉴定无法进行或影响鉴定结论的,应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
第四十三条【鉴定结论】鉴定结论作出后,仲裁庭应当将鉴定报告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应当在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内对鉴定报告及结论提出意见。仲裁庭认为有必要,可以通知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参加开庭并接受提问。
仲裁庭有权决定是否采纳鉴定结论。仲裁庭决定采纳的鉴定结论,应当进行质证。
第四十四条【专家咨询意见】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仲裁庭可以就案件审理中涉及的专业问题咨询专家意见。专家意见可供仲裁庭在裁决时参考。
第四十五条【现场勘验】案件审理中需要对物证和现场进行勘验的,由仲裁庭或其委托的机构组织。仲裁庭或其委托的机构应当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员、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签名。
第四十六条【证据保全】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形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
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及时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六章 审理
第四十七条【审理方式】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可以书面审理。
仲裁庭认为必要时,可以召开预备庭。
第四十八条【保密原则】仲裁不公开进行。仲裁员、仲裁庭秘书、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以及其他仲裁参与人不得向外界透露案件实体和程序方面的任何情况。
当事人协议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第四十九条【庭审时间、地点】仲裁庭决定开庭审理的时间,并于开庭七日前将开庭时间和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提请仲裁庭提前开庭;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申请延期开庭,但应当在开庭三日前以书面形式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首次开庭后的开庭日期通知,不受前款规定限制。开庭地点在仲裁委员会所在地。当事人另有约定并经仲裁委员会同意的,从其约定,但当事人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
第五十条【合并审理】一方为同一当事人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案件,其仲裁标的为共同的或同一种类或者相互关联并且仲裁庭组成人员相同的,经当事人同意,可以合并审理。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缺席】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视为撤回申请。
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仲裁庭可缺席审理并裁决,被申请人应当承担可能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
反请求适用本条规定。
第五十二条【仲裁参与人】仲裁参与人包括:仲裁庭组成人员、仲裁庭秘书、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
前款规定以外的人参加旁听,应当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并由仲裁庭许可。第五十三条【开庭准备】开庭审理前,由仲裁庭查明当事人、代理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的到庭情况。当事人对仲裁参与人的身份有异议的,被异议方应当出示有关被异议人员资格的证明文件。
第五十四条【庭前告知】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告知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庭审纪律。
仲裁庭应当告知当事人仲裁庭组成情况并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应当将其理由记录在案并暂停开庭。
第五十五条【庭审调查】开庭审理的案件,庭审调查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申请人提出仲裁请求并陈述事实和理由;
(二)被申请人进行答辩并陈述事实和理由;
(三)被申请人提出仲裁反请求并陈述事实和理由;
(四)申请人对反请求进行答辩并陈述事实和理由;
(五)当事人出示证据,仲裁庭核实证据,当事人质证;
(六)证人作证或者宣读未到庭证人证言;
(七)出示鉴定报告,宣读鉴定结论,鉴定人接受仲裁庭和当事人询问。
第五十六条【庭审辩论】庭审调查结束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发表辩论意见并相互进行辩论。
第五十七条【最后陈述】庭审辩论结束后,申请人和被 申请人作最后陈述。
第五十八条【陈述要求】庭审调查、当事人辩论和最后陈述应当围绕当事人争议焦点进行。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中陈述或者发表与案件争议无关的事项或者意见的,仲裁庭有权予以制止。
当事人在开庭审理中对其他仲裁参与人发表侮辱性言论的,仲裁庭应当予以制止。
第五十九条【庭审笔录】仲裁庭应当将庭审的活动录音并将庭审要点记入笔录。
当事人和其他参加庭审的仲裁参与人可以当庭或者在开庭后三日内阅读庭审笔录,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有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仲裁庭不予补正的,应当将其要求记录在案。
庭审笔录由参加庭审的仲裁参与人签名。
第七章 裁决
第六十条【先行裁决】仲裁庭仲裁纠纷时,如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第六十一条【审理期限】仲裁裁决应当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四个月内作出。
因特殊情况需延长审理期限的,由仲裁庭报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本规则规定的审理期限,不包括鉴定期间。
第六十二条【裁决原则】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裁决应当依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不能形成多数意见的,依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第六十三条【费用承担】仲裁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仲裁庭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过错责任和裁决结果确定仲裁费用的承担。
经当事人请求,仲裁庭可以裁决案件败诉方补偿胜诉方因办理仲裁案件所支出的合理费用。仲裁庭裁决败诉方补偿胜诉方因办案而支出的合理费用时,应当具体考虑案件的裁决结果、复杂程度、胜诉方的实际工作量、案件的争议金额以及有关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等因素。
第六十四条【裁决书核阅】仲裁庭应当在裁决书签署前将草拟的裁决书提交仲裁委员会。在不影响仲裁庭独立裁决的前提下,仲裁委员会可以就裁决书的有关问题提请仲裁庭注意。
第六十五条【裁决书内容】裁决书应当写明案件受理情况、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承担和裁决日期。
当事人协议不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从其约定。第六十六条【裁决书签名】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并加盖 仲裁委员会印章。
对裁决有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在裁决书上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签名的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要求将自己的书面意见附在裁决书之后;不签名的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必须出具书面意见。书面意见可以附在裁决书之后,但所附的书面意见不构成裁决书的组成部分。
第六十七条【裁决生效】仲裁裁决自裁决书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应当在仲裁裁决书确定的期限内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六十八条【补正裁决】裁决书中如有文字、计算错误或者遗漏事项,仲裁庭应当自行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仲裁庭应当予以补正。
补正裁决构成原裁决书的一部分。
第八章 调解
第六十九条【先行调解】仲裁庭在案件事实清楚、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应当就案件纠纷的解决在最终裁决前先行调解。调解应当本着当事人自愿、平等、合法和互谅互让的原则进行。
第七十条【调解结案】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庭既可根据调解协议的内容制作调解书,亦可按双方当事人的要求制作裁决书。
当事人就部分争议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的,仲裁庭可以按当事人的要求,就该部分争议事项制作调解书或裁决书。
第七十一条【调解书内容】调解书或者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的协议结果。
当事人对调解书的内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其约定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
第七十二条【调解书效力】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并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七十三条【调解不成】调解书签收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不得在其后的仲裁程序中援引对方当事人或仲裁庭在调解过程中的任何陈述、意见、观点或建议作为其请求、答辩或反请求的依据。
第七十四条【自行和解】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自行和解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裁决书,也 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后反悔而尚未撤回仲裁申请的,仲裁程序继续进行。已经撤回仲裁申请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原仲裁协议重新提出仲裁申请。
第九章 简易程序
第七十五条【简易程序适用】争议金额不超过人民币八十万元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但当事人约定适用普通程序的除外。
没有争议金额或争议金额不明确的,由仲裁委员会根据案件复杂程度、与当事人利害关系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
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被申请人提出金额不超过人民币八十万元反请求的,继续适用简易程序。
仲裁庭组成之前,原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一方当事人撤回仲裁申请或者反请求的,未撤回的仲裁请求或者反请求的金额不超过人民币八十万元的,适用简易程序。
争议金额超过人民币八十万元的案件,当事人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的,从其约定。
第七十六条【程序变更】原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因申请人变更仲裁请求使争议金额超过人民币八十万元或者被申请人提出金额超过人民币八十万元反请求的,适用普通程 序。但当事人同意继续适用简易程序的除外。
第七十七条【材料送达】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及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仲裁通知书、本规则和仲裁员名册,并向被申请人及时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等材料。
第七十八条【答辩期限】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及有关证明文件。
第七十九条【仲裁庭组成】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由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审理。
当事人应当在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按本规则首席仲裁员的产生方式共同选定仲裁员。
双方当事人逾期未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第八十条【开庭通知】开庭审理的案件,仲裁庭应当于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和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八十一条【审理期限】仲裁庭应当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裁决。
第八十二条【程序要求】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任何一方当事人未按简易程序参与仲裁的,不影响该程序的进行。
第十章 金融纠纷仲裁程序 第八十三条【适用范围】金融纠纷仲裁案件,适用本章规定。一方或双方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或台湾地区当事人的金融纠纷仲裁案件,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规则其他相关规定。
金融纠纷包括:
(一)存款和借款纠纷;
(二)担保纠纷;
(三)理财纠纷;
(四)票据、信用证、银行卡等支付结算纠纷;
(五)保险纠纷;
(六)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纠纷;
(七)期货纠纷;
(八)外汇、黄金交易纠纷;
(九)融资租赁纠纷;
(十)信托纠纷;
(十一)保理和代付纠纷;
(十二)典当纠纷;
(十三)金融衍生品纠纷;
(十四)其他金融纠纷。
当事人对于双方之间的纠纷是否属于金融纠纷提出异议,或者当事人对于案件是否应适用本章规定提出异议的,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第八十四条【答辩期限】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七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及有关证明文件。
第八十五条【仲裁庭组成】当事人应当自收到仲裁通知书之日起七日内按本规则仲裁员的产生方式选定仲裁员。未按期选定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第八十六条【开庭通知】开庭审理的案件,仲裁庭应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和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八十七条【审理期限】仲裁裁决应当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
当事人达成调解或和解协议并要求仲裁庭制作调解书或裁决书的,仲裁庭应自协议达成或提交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相应的法律文书。
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仲裁庭可以当庭裁决。裁决内容应当记入庭审笔录,并于开庭后五日内出具书面裁决文书。
第十一章 医患纠纷仲裁程序
第八十八条【适用范围】患方因在深圳市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统称医疗机构)医疗就诊,认为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实施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执业行为损害其合法权益而引发的争议,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规则其他相关规定。
第八十九条【仲裁协议】患方当事人为二人以上的,应当由患方当事人共同或由患方当事人推选的代表人与医疗机构达成仲裁协议。
第九十条【答辩期限】 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五日内提交答辩书、证据材料及其身份证明材料。
第九十一条【仲裁参与人】当事人一方为五人以上的,应共同推选代表人一至二人参加仲裁活动。
第九十二条【仲裁庭的组成和仲裁员的产生】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从其约定。
首席仲裁员和独任仲裁员的产生,不适用本规则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仲裁通知书之日起五日内约定仲裁庭组成方式并选定仲裁员。当事人未能在上述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组成方式并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庭组成方式、指定仲裁员。
第九十三条【鉴定】双方当事人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或是否存在过错存在分歧的,均可申请进行技术鉴定或司法鉴定。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仲裁庭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委托鉴定。一方当事人对上述鉴定结论不服,又要求进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
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进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可共同选定或由仲裁庭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一方当事人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另一方当事人申请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仲裁庭可只委托进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仲裁庭应在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后五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鉴定并通知各方当事人。
第九十四条 【审理期限】 仲裁裁决应当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
第九十五条 【调解】仲裁庭审理医患纠纷案件应当注重调解。仲裁庭可以组织医患双方进行庭前调解。
第十二章 涉外仲裁程序
第九十六条【涉外仲裁程序适用】一方或双方为外国当事人的仲裁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一方或双方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或台湾地区当事人的仲裁案件,参照适用本章规定。
第九十七条【材料送达】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及时向申请人发送仲裁通知书、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并将申请书副本及其附件材料、仲裁通知书、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一并发送被申请人。
第九十八条【答辩与反请求】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四十五日(适用简易程序的涉外案件三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的证明材料。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被申请人提出反请求的,应当在前款规定的答辩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申请人应自收到反请求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四十五日(适用简易程序的涉外案件三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明材料。
第九十九条【保全措施】当事人申请境内财产保全或者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其申请及时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一百条【仲裁庭组成】当事人应当在收到仲裁通知书之日起二十日内约定仲裁庭组成方式并选定仲裁员。
首席仲裁员(独任仲裁员)和仲裁员的选定与产生,适用本规则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
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员被决定回避或者更换的,当事人应当在收到有关通知之日起二十日(适用简易程序的涉外案件十日)内按照本规则的规定重新选定仲裁员。
第一百零一条【开庭通知】开庭审理的案件,仲裁庭应 当在开庭二十日(适用简易程序的涉外案件十日)前将开庭时间和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并经仲裁庭同意,可以提前开庭。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请求延期开庭,但必须在开庭十日前以书面形式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第一百零二条【审理期限】涉外仲裁案件,仲裁庭应当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五个月(适用简易程序的涉外案件三个月)内作出裁决。
第一百零三条【程序要求】涉外案件任何一方当事人未按本章规定程序参与仲裁,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一百零四条【裁决的执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向中国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依据一九五八年《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或者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其他国际条约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第一百零五条【相关适用】本章未规定事项,适用本规则其他相关规定。
第十三章 附则
第一百零六条【仲裁时效】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第一百零七条【期间】本规则规定的期间以日、月、年计算,开始之日不计算在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仲裁文书在期间届满前交邮、发出的,不属逾期。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申请顺延;是否顺延,由仲裁委员会或仲裁庭决定。
第一百零八条【送达】仲裁文书、通知等案件材料应当送达当事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并注明签收日期。
仲裁文书、通知等案件材料除直接送达外,以邮寄、传真、电报、电传送至被送达人的营业地点、惯常住所地、现住地的通讯地址、身份证载明的地址、户籍所在地、合同约定的通讯地址或者被送达人书面告知的地址,均视为送达。以邮电件签收或者返回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一百零九条【仲裁语言与文字】仲裁委员会以中文为正式语言文字,当事人另有约定并经仲裁委员会同意的,从其约定。
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为外文的,应当附中文译本。仲裁程序中需要翻译人员的,可由仲裁委员会提供,也 可由当事人提供。翻译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一百一十条【规则施行】本规则自二○一一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则施行前受理的案件,适用受理时施行的仲裁规则;双方约定适用本规则的,从其约定。
【重庆仲裁委员会文件】推荐阅读:
重庆仲裁委员会07-13
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06-11
仲裁委员会10-01
仲裁委员会章程08-29
仲裁委员会述职报告09-13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10-02
合作意向书-深圳仲裁委员会10-15
遵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工作规则08-22
江苏省南京市中院南京劳动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与审判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09-05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都有哪些内容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