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

2024-06-22

纪要(通用8篇)

纪要 篇1

会议纪要的范文-会议纪要的范文 公

司会议纪要范文

范文一:

会议时间:2016年4月18日15:30-16:00

会议地点:公司总经理办公室

主 持 人:xxx

参会人员:xxx、谷月英、戴寅初、王贵刚、毕晓康、陈伟伟、张宗君、闫现伟、吴玉钊、刘海健、郭冬冬、王前程、崔维花。

记 录 人:xxx、陈伟伟

会议议题:制定公司例会制度及人员工作责任制

会议内容:

一、例会:

时间:每周一上午9:30—10:00.参加部门:总经理,财务部,工程部,综合办公室,餐厅部。

参加人员:以上部门所有人员。

参会内容:汇报上周工作总结,本周工作进度,下周工作计划。

二、车辆管理办公室

成立专门的司机办公室,管理公司车辆、游艇的使用。

工作内容:

1、车辆、游艇的钥匙保管。所有钥匙统一保管,不得私人专管。

游艇钥匙由梁加恒负责保管。

2、需要出车部门先到办公室填写《车辆使用登记表》,拿到登记表后方可出车,使用人出车前先在《车辆出勤统计表》上填写清楚,如有漏填或者不填发现后严肃处理。

3、每月月初至月末的时数里程及费用支出填写《车辆费用支出月报表》,交由办公室存档。会议纪要的范文

三、所有部门钥匙管理

1、董事长办公室钥匙管理如下:

由刘海健管理1把,负责日常使用,办公室备用1把,财务室备用1把。

刘海健不在的情况下再由办公室使用,如都不在由财务室使用。其他人员一律不得留有和使用此钥匙。

2、总经理办公室钥匙管理

由吴玉钊管理1把,负责日常使用,办公室备用1把。

其他人员不得留有和使用此钥匙。

3、财务室钥匙管理

由谷月英一人负责及使用。

其他人员不得留有和使用此钥匙。

4、办公室钥匙管理

由办公室人员管理。

其他部门不得留有和使用此钥匙

5、接待包间钥匙管理

由梁加恒管理1把,负责日常使用,办公室备用1把,财务室备用1把。

梁加恒不在的情况下再由刘海健去办公室领取使用。会议纪要的范文

其他人员不得留有和使用此钥匙。

6、库房钥匙管理

由梁加恒管理1把,负责日常使用,办公室备用1把,财务室备用1把。

其他人员不得留有和使用此钥匙。

四、工作人员责任制及工作安排 1、4月20日递交沂源房产市场调研报告,由陈伟伟负责,办公室人员协助。2、4月23日对库房酒水盘点,由办公室登记造册,谷月英和梁加恒协助盘点,提供酒水发票和数量,并每月月底对账核实。3、4月23日开始做鲁村文化收集工作,由毕晓康负责,王贵刚协及办公室人员协助。

4、张宗君负责公司网站建设,及辅助办公室工作。

5、由戴寅初负责工程进度的督促及人员的考核,刘海健配合戴寅初工程方面的工作。

6、餐厅部门

需要采购用车应避免用车高峰期,尽量选择早上或晚上去。

接待菜品明细由郭冬冬负责登记,接待酒水由梁加恒或刘海健负责登记,并每月的月初和月底做好统计核对。

7、对公司犬类管理,由梁加恒督促管理。

范文二:

20xx年xx月xx日下午,公司召开第一次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讨论公司经济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办法、机关20xx年3-5月份岗位工资发放等事宜,公司会议纪要范文。张XX总经理主持,公司领导,总经办、党群办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现将会议决定事项纪要如下:

一、关于公司经济合同管理办法

会议讨论了总经办提交的公司经济合同管理办法,认为实施船舶修理、物料配件和办公用品采购对外经济合同管理,有利于加强和规范企业管理。会议原则通过。会议要求,总经办根据会

议决定进一步修改完善,发文执行。会议纪要范文

二、关于职工因私借款规定

会议认为,职工因私借款是传统计划经济产物,不能作为文件规定。但是,从关心员工考虑,在职工遇到突到性困难时,公司可以酌情借10000元内的应急款。计财处要制定内部操作程序,严格把关。人力资源处配合。借款者本人要作出还款计划。

纪要 篇2

你已经获得相关学位或者是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的会员, 有一份相当成功的采购工作。通过在各种采购职位上的积累已经获得了公认的成熟采购才能。现在你想挑战一下在亚洲工作的乐趣, 为什么不呢?一个充满热情, 美食良景, 有趣的人民及孕育着巨大机遇的优惠税收制度的活力四射的经济体。问题是你如何搜寻喜爱的采购职位并且如何成功跨跃地理和文化差异。

第一步是做好准备功课, 工作并不易寻找。过去的十七年里我住在香港, 在亚洲范围内工作。对高级战略采购领导者来说的确是有好的职位, 但空缺个数很难确定。你要积极寻找工作, 这些职位很少对外公开广告。业界经验, 语言能力, 愿意融入当地生活, 都是必需的, 就像Tristan Stewart所证明的。

Stewart在香港的一家美国电信公司工作。当公司决定从亚太区撤离的时候, 他决定留在香港, 找份新工作。“毫无保障的生活也是一份特殊的经历, 我学会了控制开销, 并变得更有事业心”。接触了一些其他在找工作的人, 获取的信息让我在渣打银行获得了一份短期合同工作, 很快就转成了全职工作。他说道, “在本地找份新工作会相对容易些, 人脉关系对于获取新的工作机会至关重要。”

做好行前调查

有必要研究一下在异国工作的合法性。举例来说, 由雇主负责调动到中国工作对积累经验和可靠性来说是种理想的途径。通常情况下, 雇主都会担保你申请工作签证。

然而如果你准备到中国碰碰运气的话, 你就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至少确保你能够在分文不赚的情况下, 衣食无忧地生活一年到一年半。中国发放旅游签证或是三年多次往返签证, 尽管这种规定要依你申请签证时的政治形势而定。如果这是你选择的方式, 准备好尽一切努力提升你找到工作的机会。

花一些时间去学语言, 加入商会组织和其他社团, 参加专业采购活动, 大多数商会有采购, 供应链或物流分会, 像香港采购与供应学会, 中国供应链协会 (上海) 。而且多要结识能够帮助你的人, 比方说, 加入会员俱乐部。

我有一个刚组建的家庭, 支持我的妻子, 还有别人所说的那种极度乐观的态度, 这使我成功地在香港生活了12年, 所以事在人为。

你能做什么

一开始找工作是很需要技巧的。中国在执行层面的采购资源存在一定地短缺。参加公司内训的员工大部分少于一年采购经验, 尽管他们都有不错的教育背景, 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干的战略采购人员旋转木马式频繁地跳槽或被猎头挖走说明了操作层面采购人员的匮乏。

Sam Rose是和记黄埔集团公司的全球采购总监。他见过许多小型公司想要在中国建立分部, 但是找不到能够真正有采购经验的高级人才, 他认为极具能力的精力充沛的采购领导是非常缺乏的。因为这些人才供不应求, 他们通常会提出很高的待遇要求。在中国, 这些人才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通常会在两到三年内找到下份工作跳槽。

香港职业教育研究院开设了一些采购发展课程, 通过学习, 可获得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的会员资格。学生们密切关注招聘广告和就业率, 采购和商务职位的需求增长迅猛。过去几年每个毕业生都在香港或内地成功就业。令人惊奇的是, 这些大部分是入门级低待遇工作起薪每月500镑。

外国公司倾向于寻找西化了的中国职员做采购总监, 他们把语言和文化差异作为选择标准的重中之重。

许多公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寻找留住精英人士。但西化了的中国员工仍浸透在本地文化中, 很难改变管理方式。

我认识一个公司的采购负责人, 他很不习惯跨职能, 跨地域的团队合作, 总是倾向于向上级寻求支持, 等待别人作出决策。

另一个公司坚持要聘用一个本地采购总监, 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候选人, 但他却在最后时刻拒绝了这份工作。因为他原来的公司提出了更优厚的薪资待遇。而且, 他已经跟现在的聘用单位签了合约, 如果再工作三年, 就可获得五年的工资。

竞争优势

英国采购专业人员有机会调到中国工作。但是在中国南方工作的沃尔玛采购总监Jeffery Wong说, 你需要出类拔萃才行, “未来的雇主会考虑除了语言上的优势外, 英国采购员还有什么竞争优势”。他给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展示对特定商业领域的详尽全面认知, 并且清楚明白总部需求。

Paul Ng英国乐保集团亚洲区棉纺织部门商业发展总监, 给出了更多的观点。我发现在中国采购员不仅要能把握自己公司的供应策略, 而且还要了解他们关键供应商的商业战略和绩效。他们要能够测评监控这些供应商的商业战略, 技术能力, 财务状况, 诚信及社会责任感。

“能够组合并应用多项技能的人才及其少见, 具备这些技能的采购员会得到更多的机会。中国多年来成为了外商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整合并购的机会随处皆是, 同样的经验丰富的采购员也有很多机会”。

实际经验

有些英国人和中国人紧密合作过, 并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语言, 他们不仅在购买产品和服务上而且在并购管理公司方面都非常有经验和价值。

Julian Wren就有这样的经验, 他来到亚洲继续为百得电动工具工作, 历任供应链的各种职位直到高级管理层, 这得益于他熟悉在亚洲如何成功做事。他最终决定留在亚洲工作, 他在业界的声名和人脉使他的职位越做越高。

但情况也不全是一帆风顺的, Rose在2005~2006年在上海工作生活了一年, 期间见过很多外国人想在中国做采购。“商业运作模式及低工资水平使得他们无法接受中低职位, ”他解释说, 而这并不是唯一的挑战。

“即使和西方人打交道的中国人能说英语, 他们的理解通常并不完全准确, 或是由于不想丢面子而不承认这一点。”

中国在执行层面的采购资源存在一定地短缺。大部分员工采购经验少于一年, 尽管他们都有不错的教育背景, 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还有他们经常不明白所用的技术术语, 这就是本地知识起作用的时候, 语言, 非语言还有文化方面的常识能更好的促进沟通, 但这需要长时间积累。”

避免成见

Bob Dandie是中国光电行业首席采购官, 他曾经在美国, 日本, 澳大利亚, 亚洲公司工作过, 他提醒西方人不要抱有高人一等的偏见来亚洲。

一些人固守西方成见, 不积极与本地融合, 他们总把才智与英语表达联系在一起, 错误认为沉默既是无知。很滑稽的是, 他曾经见过一些英国人自己也讲不好英文。

真正有价值的, 被本地人尊重的是西方人的经验。花白的头发, 为公司开疆拓土时积累的实际经验是备受尊敬的。

对计划到亚洲工作的人, Dandit重申了行前调查的重要性。西方人要记住自己是去陌生国家工作并循规蹈矩。

香港采购与供应学会主席T e d Hsiung认为, “一些英国采购员以为亚洲的采购技能并不完善, 亚洲的采购技能通常来说比西方差, 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其实两者的区别在于亚洲的管理者更倾向于关注日常应用而非战略决策, 这只是认知习惯不同。许多采购经历当然理解‘战略采购’, 只是如果没有领导层的支持, 无法去实践而已。”

一些人也许会说他们已经运用过战略采购, 但是很明显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所以在亚洲有一种观念, 本地人可以做日常采购, 这就意味着只有那些真正需要发展战略采购的公司对从英国传入的采购技能感兴趣。

Hsiung从加拿大来到香港做香港电信的采购总监, 他说除了他自己之外, 公司没有从香港之外招聘任何采购员。“中层经理级别, 招聘英国采购员是我们最后的选择”她解释说, “这需要多方面考虑, 员工费用, 语言能力, 和内地供应商合作的需要, 比方说, 电信公司华为, 通讯设备公司中兴等, 还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工作的能力, 内外部工作关系的建立。

一个有经验的英国采购员也许可以为跨国公司进行全球战略采购, 他补充说,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他会遇到很多困难除非他们能够克服一些障碍。

个人成功

美国运通亚太地区全球采购副总裁Theresa Rynard认为, 在亚洲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个人, 他们想做什么以及他们的灵活适应性。她开始来亚洲工作是从英国过来出差, 随即她被深深吸引了。“这里的一切与英国完全不同。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 这需要我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她说, “出了两次差后, 我决定搬来香港追逐我的亚洲梦, 如果你想这么做, 你必须下定决心找到成功的方法。

然而, R y n a r d碰到了许多障碍, 一开始别人就告诉她, 她不可能在香港成功, 因为她太咄咄逼人, 不会说中文, 而且是个女人。但她不把这些看成阻碍, 而是积极调整自己的个性, 技能和工作方法。”

“这里有许多能干的人, 但是大家都存在不足, 你需要找到比其他人更好地弥补这些差距地方法。”她继续说道, “对我来说, 我把对被人的攻击调整为自信与决心, 同时加入些工作乐趣, 这非常有效。我的几个同事说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努力工作过, 也没有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但他们自得其乐并喜爱这份工作。”

作为一个女性领导也并不妨碍她, 她用一些方法树立威信, 包括承担责任和风险, 清晰准确地下达命令以及制定成功的标准。

“至于做个女上司, 这也没问题。有时就因为你是谈判桌上唯一的女人, 你反而占得先机。如果你没有感到不安, 这甚至能变成你的优势。当对方感到窘迫或是他们把你男下属当成老板时, 你会得到很多他们本不应该告诉你的信息, 当他们意识到原来你得负责人得时候会有一些尴尬。”

话说徐州访谈纪要 篇3

离开徐州到现在已经62年了。在离开老家之前,基本上就是生活在农村,小时候农村的小孩没有什么好玩的,就是放羊,抓蛐蛐等,同大自然的接触比较多。这对我以后进入南艺跟着老师学习工笔花鸟画,有很直接的关系。徐州这个地方,历史悠久,又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加之五省通衢和毗邻曲阜的独特地理位置,深受不同地域优秀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给养。清代以后至解放前后,战火不断,再加上天灾人祸,徐州生活很是艰苦,但是对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依然十分重视。我在小时候经常读古诗,贯穿一个读书的思想。让孩子好好上学,懂文化,讲礼仪,有一个崇尚文化传统。

张立辰(著名花鸟画家、中央美院教授、博导):

徐州是出皇帝和文人的地方。这种文化和精神对我的影响是很深的。我为徐州感到自豪,是因为徐州出了这么多名人。许多乡下农民都不识字,但说出话都很斯文,过年的时候来往都很讲礼仪,使我们从小就养成了这种重视文化传统的习惯。这一点对李可染先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李可染在学习西画的时候,同中国画结合,山水画当中的这种黑,尤其是山的这种雄厚凝重,与西画的那种重视光影类似。中国画不像西画从自然科学的方式重视光影,而是将光影变成阴阳关系,阴阳黑白造成中国画笔墨观念同西方观念不一样。西方是光合色彩的反映,中国画以虚实关系来对待光的作用。李可染用这种中国式的重墨表现的景物尤其是山川,背光与受光,是有深度的关系。将中西结合起来,别人都看不到,很有格调,有比较高的欣赏价值,同时有现代性,和前人不同,融合的恰当,不失中国画的精神。在形式上比较巧妙,有西画的感觉,但艺术语言是中国画,这一点我认为李可染在所有中西结合的绘画中做的是最高明的。不失中国之体,又有艺术高度。

程大利(著名山水画家,原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近百年来,从徐州走出了一大批杰出书画家。民国以来的张伯英、李可染、刘开渠、王子云、萧龙士、王肇民、朱德群、朱丹等书画家成为20世纪的一个现象,不同于江南的“松江派”“华亭派”等等,却是风格各异地竞相峥嵘,在现代美术史上闪现着光辉。李可染在中国山水画上的贡献已成定论,在历史上留下了充实的一页。文化,因传承而厚重,书画文脉传到今天似乎更加壮丽,一代书画家已经影响,有的人已成为当代领军人物。徐州的书画事业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盛。许多理论家已注意到徐州出书画家的现象,这一地域现象必将被展开并深入探讨。在中华民族艺术的大花园里,徐州书画的奇葩必将更为绚烂,徐州的书画事业前程似锦。

李小可(著名山水画家、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

我觉得作为艺术家,要成功,首先是对艺术的态度,我也经常说态度决定命运。这种态度包括对客观事物的敏感,专注,这是最初的条件。首先是被艺术所感动,李可染是徐州人,13岁拜师,当时他师傅钱先生之所以收他,就是看到当时他作为一个小孩那样专注的看。他有一种敏感,他看到许多老师绘画就很敏感,很惊讶,这种敏感其实是传统文化的表现的特殊性对他的感染。后来他也讲这种敏感其实是一种条件,成为一个艺术家要有多个条件,哪个条件不够,会遇到问题,会有艺术盲点。作为一个大艺术家来讲怎样拥有这些必备条件?首先必须继承传统。但怎样继承传统?他也讲过,大约在40年代,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个打进去不仅是对传统技法的继承,也是对东方文化形态与西方文化之间差异性的把握,这是他的精华内核。他还认为对于传统的学习不是一时的事情,对于传统的学习研究感悟是一生的事情。水墨文化是自己的文化,但是也应包含着外来文化,当代文化和西方文化,他曾有一个比喻,说本土文化是血液,西方文化是营养。我们要能不断研究本土文化,又能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才能使我们文化越走越远。他对外来文化那种视觉化的感受曾有一句话: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就是说我们有东方的个性,把外来文化变成咱们自己的,自己想要就要,不是全盘接受。

他50年代讲“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说这个胆与魂是东方文化精神,同时也要有一种时代精神,有一种创新冲动。就是说水墨传统的艺术形式,通过你这一代艺术家,通过你的艺术实践,在艺术表现当中寻求新的表现可能性。这个实际上是20世纪大师们所共同追求的东西。

朱虹子(《中国艺术报》副社长、美术评论家):

李可染先生应该是整个中国从传统到现代转换中的一面旗帜,特别对于中国画来说,贡献是非常大的,具备划时代的意义。

他的贡献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具有现代精神,不是那种从笔墨到笔墨,而是主张为祖国山水立传,主张写山水精神,这样一个美学观,和过去的山水观是不一样的,是从现代人的眼光观察山水,这样一种美学思想和过去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不一样的。另一个是他完成了传统笔墨到现代表达的一个转换,这个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很多人抨击中西结合,实际上是风筝断了线,完全走向西方,这些东西和中国水墨脱节了,和传统实际上是不相关的,我觉得可染先生作为集大成者,守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有所发展,同时借鉴了西方。你能感觉到完全中国笔墨,但是也能感觉到那种秩序,节奏,在之前中国是没有的,而他这里有,还很丰富。

赵绪成(著名人物画家、原江苏省国画院院长):

我对艺术的看法,叫“我的宗教”。“我的宗教”是什么,艺术是对真理的追问。“我的宗教”就是通过艺术来追求真理。

要把真正代表徐州精神的文化突出出来。徐州是什么?徐州是帝王之乡,是《大风歌》的故乡。那种气魄,那种胆量,那种灵魂,我们应该追求更高。

我们举办汉风墨韵·李可染暨“彭城画派”书画作品展的目的,实际上是推徐州精神,大汉精神。要把它在我们的艺术创作里,艺术活动里突出出来,体现出来。那就是要突出我们的特点,要有更高的灵魂,要有更大的气魄,要有更大的胆量,创作出真正能够留存的作品。甚至不惜生命!我认为这是我们举办这次活动最重要的意义。

nlc202309040841

贺成(著名人物画家、江苏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画作展现的关键是思想,是大脑在左右着手,最有画的是心,写我心声嘛。那么你的眼界,你的提高,是依靠你的认识,认识提高了,笔墨就不得不变了。思想变了,笔墨不得不变。那么现在,时代变了,笔墨不得不变,时代要求不一样了,按照原来的标准,审美意识,就不一定符合现代的要求,道理都是一样的,其中最关键的是思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明清时代江南画派很多,那时候的徐州还显示不出来,像江南的扬州画派,常熟的昆山画派等。那时候徐州还没有完全的形成,直到民国以后的大师和大家们撑起了这个大好局面,所以这个雄厚的基础,再加上后继不乏人才,更多的继承老一辈的传统,因此比较立体。我想起码能给外地其他城市展现出徐州美术力量的雄厚。

徐州是一个南北文化交流的中心枢纽,现在来说不光是南北,还包括东西。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艺术家善于引进和输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

翁剑青(北京大学教授、博导、美术史评论家):

从徐州走出去的这些艺术大家,把艺术作为人生寄托,拥有对艺术强烈的热爱和执着,他们所处的环境与态度和现代很多青年人从事艺术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要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价值,以此来达成内心的充实和平和,对于艺术追求上超越了功利的思想。

那一带代人给我们的启迪和教育,就是他们对生活艺术的真爱,一方面是他们锲而不舍的精神;另一方面就是他们的吸收本土与西方的,从古典的到近现代的艺术营养,他们的文化姿态是比较开放和多元的。

在各种政治和物质条件的动乱中,他们始终有着自己的文化追求,在这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对我们后来者的艺术人生和情感体验上,都有一种启迪。

高天民(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术评论家):

从历史上看,徐州的美术确实非常发达。汉代美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除此之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时候出现的一大批徐州画家,特别是以当时的徐州艺专,形成的一大批画家群,以李可染为代表,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徐州美术现象。实际上还包括在当今美术界,有非常多的徐州优秀艺术家、学者活跃在全国各地。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说提出彭城画派,我觉得是可以成立的。从长远来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必须要在文化上找到一个定位,所以说彭城画派的概念跟徐州的身份特色就吻合起来了。

今天从本土画家的作品就可以看到,比以前是有很大的发展,风格已经非常多样,整体创作能力有很大提高,观念视野都非常开放,各种手法各种表现方法,都能够尝试。特别是一些年轻画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完全是按照传统的表现方法来画。所以总的来说,整个美术界的情况比以前更活跃了视野也更开阔了,思路也打开了,我觉得是很好的。

周新京(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南艺教授、博导):

以前我对徐州中国画创作有一种印象,就是比较大气的气象,这个同我们徐州很深厚的汉文化有关联,像写意性的比较多,追求那种浑朴的比较多。

徐州为什么会产生李可染等大师级的人物?我觉得还是和徐州这种深厚的汉文化有关联。实际上还不是仅仅汉文化的影响,整个是一个文化风气的影响,徐州的文化风气包含对历史经典的认真态度,同时也包含着徐州风土人情所有的豪放性格,这两点结合起来,既有对传统的钻研精神,又能释放自己的性情,表现自己的特殊感受,我觉得这两点是徐州产生艺术家的重要之处。

徐州出了很多人,走出去的成果更大,但不是说在徐州成不了大家。现在情况和过去不一样和李可染那时候不一样,现在资讯发达,信息交流没有问题,国内外的交流也很多。实际上是一个视野的问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把眼界打开想看到的都能看到,把胸怀打开,想包容的都能包容,还是一个心界的问题。也不要过多的计较必须要走出去徐州才有希望。实际上现在不一样,我们要让徐州这片土壤产生好的艺术人才。

张正民(著名人物画家、《画刊》副主编):

作为从徐州走出来的画家,我觉得每个人都离不开他的生发地,因为生发地对很多人的成长对价值观的形成都很重要,在创作中也是很重要的。没有这些东西也就没有后来的勃发。一个地区文化的影响是深层的,是广泛和多方面的,正是这些使得我们在以后的创作中变得厚重,更加广泛。

首先,汉文化就是在徐州起源的,说汉文化起源就离不开咱们那里。第二,个就是徐州的地理位置,传统的观念说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因为如此,会把不同方向的人聚到这里来。战争同时也是一种人文的东西,这种人文的东西伴随着血腥,使人们得到在某些方面的交流。我觉得徐州既能包容又有文化底蕴,能通过厚重的文化影响使艺术创作迸发出火花,生发出激情,能生出很多的和其他地方不同的东西。

徐州画家不仅有狂放的一面,同时还有细腻的一面。细腻的一面就是来自于不断的交流,不断的接纳新的事物,新的观念,新的文化,再加上自身历史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徐州艺术生态还是很健康的。

在我的创作中,不论是对笔墨直接的传承,还是观念的传承都很在乎,这些东西不能丢了,就像徐州老家对我的影响一样,那是我基本的底气,这个底气一旦丢了,可能连站都站不稳。

尉天池(著名书法家、江苏书法家协会主席、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2008年4月,徐州被中国书协评为首批中国书法名城,是名符其实的江苏书法重镇,是享誉全国的书法名城,是从古至今的崇文基地。仅就书法而言,古代近代的书法名家对书法孜孜以求风格独具成为当代书法作者承接的精神财富。城乡人民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欣赏追求成为书法作者执意的不竭动力。

从徐州的书法作品来看,尽管水平有别,但我们仍能感受到作者对如何继承经典或推陈出新有个明确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从继承书法的脉络出发,将书法承载的哲理法则,与自己主观精神的释放、创意的发挥、个性的展现融为一体。从而使自己的书法与自然界之理相通,最终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与自然亲和的人文精神。

nlc202309040841

王冰石(著名书法家、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张伯英是我们徐州近代的书法大家。他在书法史上是很有位置的。他的成就,与其说书法比较突出,不如说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成就是碑帖的鉴定。一提到张伯英,都知道他是书法家。他的史学方面,对碑帖的建树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书法确实是很好的,单从书法艺术这一块,他是很有造诣的。我想现在纠正一个过去错误的看法,过去讲“彭城书派”,好像是张伯英创立的。实际上不是的,张伯英是这个书派的一个代表。这个“彭城书派”时间跨度非常长,从南北朝北齐年间到民国。所谓“彭城书派”,就是徐州籍的一些书家,或者一些善于写字的人,历史上有记载的,这样的把他排列起来,一路沿袭下来,这个叫“彭城书派”。那么“彭城书派”在艺术上,在书风上是不是应该有个共性。我看了一下,是有的,就是写的字都是以方笔为主,比较雄强。这个与徐州人的性格有关系。笔划以方笔为主,不像南方那样以圆笔为主。“彭城书派”以这个为总体特征延续下来,张伯英也是学习这个,所以把他划归为“彭城书派”。应该说“彭城书派”发展到张伯英手里,他是“彭城书派”的一个杰出代表。

我们应该在“彭城书派”的基础上提出向“新彭城书派”迈进,这是我提出的口号,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马亚(徐州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徐州书法的底蕴是很丰厚的,有一批优秀书法创作者,成因与徐州这块热土有关系。徐州的历史、人文、环境都对徐州书法有潜在的影响和推动。因为徐州处于南北交接地,交通也是战略要地,所以信息量很大,来来往往的书法名家,书法展览很多,还有一批老一辈的书法家,他们关心着支持着,引领着徐州书法的发展。

徐州的书风应该说是大气磅礴,但是又不乏南方的细腻,徐州的书风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就是清雄。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书法热,徐州书法可以说是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是书风多元化,不是单一的彭城体,或者是北魏的单一书风。具体特点是继承了北方的雄强骨力的特征,又掺进吸收了南方带有韵味的文气,包容性很强。现在的“新彭城书派”已经出具面目了,因为90年代开始徐州书坛有一批中青年的创作力量,他们被誉为徐州书坛军,在全国的影响比较大。

朱天杰(徐州美协主席、《中华儿女·书画名家》执行主编):

李可染暨“彭城画派”书画作品展将于10月22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这是徐州艺术界的一件盛事。就展览内容而言,我认为这个展览和以往的一些画展有所不同,是因为这个展览把“李可染艺术节”放到南京举办,在展出可染大师的50幅作品的同时增加了“徐州籍大师序列文献展”,介绍的八位艺术家,都担负起中国美术民族化的历史使命,并以民族文化的独立姿态创作出一批具有时代特点和历史意义的艺术作品,与中国美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通过对徐州百年的文化轨迹梳理,寻找人文精神传承关系,增强了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力,自觉的构建起徐州地域文化核心价值。

再就是从当下出发,通过聚集的100多位徐州籍在外地的艺术家和本土艺术家的140幅书画作品,进行展示交流,也是为让外部世界对徐州文化、艺术的发展状态和探索方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纪要 篇4

为开好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学习了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深入学习了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照发生在我省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刻反思了在严守党规党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班子成员之间深入开展了谈心谈话。在此基础上,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撰写了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班子成员认真撰写了个人发言提纲。

会上,石恒真同志代表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对照检查,认真查摆了党委领导班子在严守党规党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根源,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领导班子成员围绕“严守党规党纪、做忠诚干净担当合格党员”,逐一做了对照检查发言,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联系学校发展实际,结合各方面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每位同志发言后,其他同志本着开诚布公的态度开展了相互批评,形成了交心谈心、严肃和谐的良好氛围,达到了民主生活会“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纪要 篇5

会议纪要

(2015年第46期)

12月5日,集团公司在郑州国龙大厦26楼会议室召开了12月份安全专题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12月3日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印发<全省“查尽责、除隐患、保安全”活动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安委明电„2015‟11号)等4个文件精神;听取了永煤公司等12家单位关于12月份安全工作安排和12月中旬在郑州召开国际会议期间矿井、采区、采掘头面、系统装置等停产(运)工作安排及相关措施的汇报;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就贯彻落实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查尽责、除隐患、保安全”活动攻坚战特别是确保国际会议在郑州召开期间安全生产万无一失,进行蹲点督查和安全包保等工作部署。会议由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局长张世芳主持。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魁景出席会议并讲话。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邢奇生,副总师级领导辛新平、侯世宁,集团公司机关有关部室负责人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纪要如下:

一、高度重视,升级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确保国际会议召开期间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会议要求,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 全面贯彻省政府安委员会12月3日安全工作会议和《关于印发<全省“查尽责、除隐患、保安全”活动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安委明电„2015‟11号)《关于黑龙江鸡西杏花煤矿、“11〃20”重大火灾事故的通报》(豫安委办明电„2015‟71号)、《关于立即组织开展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豫安委办明电„2015‟73号)以及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组织调查处理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六煤矿“10〃4”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通知》等4个文件精神,务必高度重视,升级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印发“查尽责、除隐患、保安全”活动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南能源„2015‟770号)要求,确保重要国际会议在郑州召开期间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会议强调,为确保国际会议在郑州召开期间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万无一失,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务必做到“一个从严、两个提高、三个及时”。“一个从严”就是要从严开展重点灾害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各单位要由主要领导牵头组织,严格按照“三必查”的要求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全方位的安全大检查。安全大检查要突出矿井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危险化学品单位“两重点一重大”,非煤矿山边坡、采空区、赤泥库、尾矿库等灾害防治重点,火工品储存、运输、管理等关键环节,板块(区域)、矿井(单位)、系统(装置)、采区(分厂)、采掘头面(生产车间)和关键岗位等,100%全覆盖;要尽力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确保预先消除任何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影响恶劣事件和集 体上访等社会稳定事件”发生的安全隐患和倾向性苗头。“两个提高”就是要按照“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要求,提高国际会议在郑州召开期间的安全管理规格,提高安全技术措施审批的层级。各单位必须按照高于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的安全管理标准、严于上述两项活动期间的安全管理要求,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国际会议在郑州召开期间,务必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执行力和事故责任追究力度,安全技术措施必须提高一个层级进行审批,无论发生什么级别的事故都必须提高一个档次进行责任追究。“三个及时”:一要及时组织开展蹲点安全督导和安全包保活动。集团公司6个安全指导服务工作组,要按照要求及时到指定单位开展蹲点指导服务和安全督导(12月13日17:00前到达督导单位,12月17日返回)。永煤公司、建设公司的安全督导和义煤公司、焦煤公司、鹤煤公司、化工单位以及永煤公司区域公司的安全蹲点包保活动,也必须及时组织到位。二要及时报送五个方面的工作方案和信息资料。一是各单位12月7日前向集团公司安监局报送本单位“查尽责、除隐患、保安全”活动攻坚战实施方案;二是12月7日前向集团公司安监局和调度室报送本单位12月中旬在郑州召开国际会议期间矿井、采区、采掘头面、系统装置等停产(运)工作方案;三是12月7日前向集团公司调度室报送各单位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值班带班计划安排;四是集团公司6个安全指导服务工作组每日17时前(蹲点安全督导期间)向集团公司调度室汇报当日 安全督导情况;五是各单位每周五中午12时前向集团公司安监局报送安全大检查活动进展情况。三要及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集团公司鹤煤六矿“10〃4”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调查组要于12月15日前将事故调查报告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保安全的高度,确保安全工作切实做到“五个到位”

会议要求,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当前特殊敏感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上级部门关于做好当前安全工作的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对如何切实保证当前安全生产的工作措施进行再研究、再落实、再部署和再动员,切实做到“五个到位”:一要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保安全的高度,谋划落实好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将安全责任和压力层层传递,确保生产安全和企业稳定,做到关键时刻帮忙不添乱,为提高河南形象声誉增光添彩。二要切实做到安排部署到位。在年末岁初事故多发时段,特别是在经济形势与季节天气“双寒冬”的特殊情况下,各单位对生产组织和安全稳定的安排部署一定要紧张有序、稳而不乱,既要坚决把安全没有把握的矿井单位、关键环节、系统装置停下来,还要具体制定落实“停、减、缓产”和检修等非正常状态下的针对性措施,把正常的安全生产组织好、管理好。三要切实做到落实督导到位。各级安全督导组要严格按照要求督查、督导本次安全专题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蹲点安全督导期间要轻车简从、真奔现场,一方面减轻基层单位的负担,另一方面密切配合所在单位做好迎接上级检查和问题解释工作。四要切实做到尽职尽责到位。国际会议在郑州召开期间,各级领导干部原则上一律不得请假,要按计划做好带班值班、督导检查和应急值守工作,用优良的工作作风为广大员工做表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五要切实把停产单位的稳定工作妥善安排到位。各单位、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对存在停产放假、工资发放不及时等现象的单位,要加大关注力度,认真排查梳理不稳定社区、不稳定人员、不稳定事件等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前排解疏导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特殊敏感时期集团公司生产安全大局稳定。

参会人员:

集团公司领导:刘魁景张世芳邢奇生 集团公司其他领导:辛新平侯世宁 永煤公司:上官书民王珏张爱民 义煤公司:贾明魁李中超 焦煤公司:董正亮白恒周 鹤煤公司:杨联合范杰 中原大化公司:张霖史悦智 煤气化公司:张爱民任富强 豫北公司: 荆民哲王一鸣 永金投资:裴兴社王永胜 建设公司:王国贤 银鸽实业:毋龙先 碳纤维公司:李存生 开封公司:张明华 集团公司机关部室 化工事业部:鲁晓琴 有色金属事业部: 张红岩 装备制造事业部: 倪受俊

安全监察局: 单智勇巩春生马立伟黄德君李秀峰

李晓明崔庆广

本期发: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机关有关部室

会议纪要 篇6

会议纪要的含义: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属于下行文。它是根据会议记录、会议文件以及其他有关材料加工整理而成,能反映会议基本情况和精神,起到上呈下达、交流情况、指导工作的作用。

会议纪要的分类:按形式可以分为工作会议纪要和座谈会议纪要,按内容可以分为决策型会议纪要、研讨型会议纪要、交流型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的特点:纪要性、纪实性、约束性、指导性、周知性。

1、标题:一般由会议名称+纪要构成。

2、正文:分为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开头一般为会议概况;主体要反映会议的主要精神和成果;结尾一般是提出希望、号召,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3、落款:落款即署名与日期。

关于“会议纪要”用印问题的思考 篇7

1993年11月21日发布, 1994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总则第二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 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施行行政措施, 请示和答复问题, 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 报告情况, 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2000年8月24日发布,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总则第二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 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这先后两个公文处理办法, 都规定了行政公文具有法定效力, 尤其是现行的公文处理办法, 以高度概括的表述强调了行政公文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作为行政公文的“会议纪要”当然也应该具有法定效力, 也必然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工具。而加盖印章是公文生效并具有法定效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会议纪要”如果不加盖印章就很难想象具有法定效力。人们根据没有法定效力的“会议纪要”去“依法行政”, 从道理上也是说不通的。因此, 我们认为“会议纪要”是能够加盖印章的。实际上, 关于“会议纪要”能不能加盖印章的问题, 不同时期的公文处理办法, 曾经做出过不同的规定。1987年2月18日发布并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七条第十款规定:“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 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 用‘会议纪要’。”第八条第三款规定:“公文一律加盖印章。”1993年11月21日发布, 1994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二款规定:“‘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第十条第八款规定:“公文除‘会议纪要’外, 应当加盖印章。”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三款规定:“‘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第十条第九款规定:“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 应当加盖印章。”很显然, 1987年发布的公文处理办法对于“会议纪要”是否必须加盖印章的规定是十分明确的, 因为“公文一律加盖印章”, “会议纪要”当然也不例外。而1993年和2000年发布的公文处理办法, 对于“会议纪要”需要不需要、能不能加盖印章的规定是相同的, 即没有明确地正面赋予“会议纪要”的盖章权。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的话, 我们会发现, 这种不同的规定, 主要是出于对“会议纪要”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的考虑。在1987年的公文处理办法中, “会议纪要”的功能比较单一, 即只具有传达的功能。很明显, “会议纪要”要起到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 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作用, 不加盖印章是不行的。但到了1993年和2000年的公文处理办法, “会议纪要”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它既具有传达的功能, 还增加了记载的功能。作为具有传达功能的“会议纪要”, 显然还是应该加盖印章的, 因为传达常常涉及要求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问题;而纯粹作为具有记载功能的“会议纪要”, 就没有必要加盖印章了。因此, 公文处理办法只是明确要求除“会议纪要”以外的其他公文必须加盖印章, 而对于“会议纪要”, 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要达到传达的目的, 还是必须加盖印章的;如果只是要达到记载的目的, 那么就没有必要加盖印章了。我们认为, 这才是对现行公文处理办法关于“会议纪要”用印问题有关规定的正确理解。

许多人认为“会议纪要”不能加盖印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了解会议纪要功能的发展变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错误地理解了现行公文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从逻辑的角度分析, 现行公文处理办法只是规定了“会议纪要”不是应当加盖印章的。不是应当加盖印章与应当不加盖印章的逻辑含义具有较大区别。在逻辑上, “应当加盖印章”、“应当不加盖印章”、“可以加盖印章”、“可以不加盖印章”构成一个对当关系 (真假制约关系) 。“应当加盖印章”和“可以不加盖印章”之间是矛盾关系, 对“应当加盖印章”的否定, 就是对“可以不加盖印章”的肯定, 由此可见, “会议纪要”可以不加盖印章;同时“应当加盖印章”和“可以加盖印章”是差等关系, 对“应当加盖印章”的否定, 并不能必然得出对“可以加盖印章”的否定结论;从反对关系来看, “可以不加盖印章”和“可以加盖印章”是可以同真的, 因此, 现行公文处理办法并没有否定“会议纪要”可以加盖印章。由此, 我们就从逻辑的角度对现行公文处理办法关于“会议纪要”的用印问题做出准确的理解:“会议纪要”可以加盖印章, 也可以不加盖印章。当然, “会议纪要”什么时候需要加盖印章, 什么时候不需要加盖印章并不是随意的, 用来传达的时候, 就需要加盖印章;用来记载的时候, 就不需要加盖印章。现行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 正好适应了“会议纪要”功能变化的需要, 与我们在文章开头的分析正相吻合。当然, 对于语言分析能力不是很强, 也没有一定逻辑功底的人来讲, 要正确理解现行公文处理办法关于“会议纪要”盖章问题的规定, 是有一定困难的。其实, 如果现行公文处理办法将“应当”改为“必须”, 即“公文除‘会议纪要’以外, 必须加盖印章”, 一般就不会产生错误的理解, 尽管“应当”和“必须”的逻辑含义是完全相同的。这种情况, 对于法律、法规的制定者, 应该也有重要的启示, 即法律、法规的语言一定要仔细推敲, 不能产生歧义, 尽量通俗易懂, 避免理解上的艰涩、难懂。

目前, 全国各地的公文处理办法, 关于“会议纪要”是否加盖印章的规定, 一般都照搬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说法, 而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如2004年10月9日发布, 自1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税务机关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 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有的将“应当”改为“一律”, 实际的含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2001年2月20日发布并施行的《黑龙江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十一款规定:“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 一律加盖印章。”有的公文处理办法, 对于“会议纪要”是否加盖印章的规定是模糊不清的。如2002年6月26日发布并施行的《国家体育总局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九款规定:“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 应当加盖机关印章。”第三十四条却又规定:“公文应当加盖印章”。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规定, 对于“会议纪要”是否加盖印章的问题势必会带来不必要的混乱。

不过, 也有一些公文处理办法, 明确赋予了“会议纪要”的盖章权。如2006年12月30日发布并施行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文处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九款规定:“公文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 应当加盖印章”。2007年8月17日发布, 2007年9月1日施行的《甘肃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第十一条第十款规定:“公文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发报专用章外, 其他公文都应加盖印章。”对于上述两个地方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 应该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我们认为, 一方面, 他们看到了作为法定行政公文的“会议纪要”有加盖印章的必要, 这样的规定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加盖印章, 就印发 (分发) 下去, 从而使“会议纪要”缺乏法定生效标志的严重缺陷;同时也避免了作为法定行政公文的“会议纪要”, 只能沦落为通知或者报告的附件, 用通知的形式印发给下级, 或者以报告的形式报送给上级的尴尬局面, 因为这种做法实际上剥夺了作为法定行政公文的“会议纪要”的独立行文资格, 从而也就剥夺了“会议纪要”法定行政公文的资格。从这个角度看, 上述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 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 这样的规定, 有矫枉过正之嫌。因为, 单纯具有记载功能的“会议纪要”确实没有加盖印章的必要。这也是没有充分分析“会议纪要”功能的变化, 没有真正理解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有关规定所产生的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9704-1999) 将“会议纪要”作为特定格式, 并作了这样的规定:“会议纪要标识由‘××××会议纪要’组成。其标识位置同8.1.4, 用红色小标宋体字, 字号由发文机关酌定。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其他要素从本标准规定。”上述对“会议纪要”格式的规定除了会议纪要标识比较明确之外, 其余的规定都是比较模糊的, 而其所规定的“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显然也是对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错误理解。至于为何将“会议纪要”作为特定的格式, 以及是否所有的“会议纪要”都必须采用特定的格式都没有做出相应的说明。从“会议纪要”目前的使用状况来看, 许多单位就误认为所有的“会议纪要”都必须采用特定格式, 都不得加盖印章。这些单位为了使会议的议定事项让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只好采用通知印发的形式。为此, 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作了一个《条文释义》。其中对“会议纪要”做出了这样的说明:“本标准中的‘会议纪要’的格式主要是针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办公会议纪要而言。至于用作公文种类的‘会议纪要’, 可用‘文件式’或‘信函式’公文形式来发, 并在标题中显示。国家行政机关的办公会议是本机关决策的最高机构, 会议议定的事项都是本机关的决策事项, 并以固定形式的‘会议纪要’印发, 有鉴于此, 本标准对此类‘会议纪要’格式做了统一规定。”《条文释义》对需要用特定格式的“会议纪要”作了具体的规定, 即专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办公会议纪要。相应地, “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的外延也只针对国家行政机关的办公会议纪要。这种解释避免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在用印问题上同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之间的不一致, 其出发点是好的, 也客观反映了当前各个部门的通行做法。但我们认为这种解释还是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如国家行政机关的办公会议纪要为什么不需要加盖印章?上述解释实际上将行政办公会议纪要排除在“公文种类”之外, 这种处理的依据何在?许多办公会议纪要不仅仅是起到记载的功能, 经常有要求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内容, 不加盖印章, 如何要求下级机关贯彻执行?有些公文研究者就认为“尽管会议纪要本身也是党、政、军等机关的规定性公文, 但由于它自身没有执行效力, 所以当‘会议纪要’中议定的事项需要有关部门遵照执行时, 则应当让‘会议纪要’附着于具有执行效力的公文来使其产生执行效力,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印发通知”。这种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并没有规定“会议纪要”没有执行效力。因此这种说法值得怀疑。

要找到正确的做法, 我们还是应该回到现行公文处理办法对“会议纪要”的适用范围和用印问题的有关规定上来。这就是我们在上文所说的, 用于记载会议情况的时候, 使用特定格式, 不需要加盖印章;用于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时, 应该使用普通文件的格式, 发文机关标识有“文件”字样, 并且必须加盖印章,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信函式格式, 但也必须加盖印章, 完全没有必要作为通知的附件印发下去。我们的这种观点与杨素华在其《谈公文可以不加盖机关印章的几种情况》一文中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该文根据“会议纪要”的定义, 将“会议纪要”分为记载型会议纪要、传达贯彻型会议纪要和综合型会议纪要 (即具有记载和传达贯彻的双重功能) ;又根据“会议纪要”的格式, 将“会议纪要”分为“文件式”会议纪要和简报式会议纪要。认为“文件”式会议纪要, 是指发文机关标识带“文件”字样, 其标识格式与正规公文一样。这种格式主要适用于由领导机关召开会议, 并由领导机关起草会议纪要后向下行文。传达贯彻型会议纪要一般都以“文件”式会议纪要的形式发出。“文件”式会议纪要是用来“传达会议情况”的, 应该也必须加盖机关印章。不过, 杨先生在该文中, 将办公会议纪要归到了记载型会议纪要中去, 至于办公会议纪要是否在记载的同时也可以用于传达贯彻, 也应该加盖印章, 即成为综合型会议纪要, 没有做出明确说明。

参考文献

[1]裴传永.现代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新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2002.250.

[2]黎赐锦.中国党政公文解疑指南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7.90.

[3]杨诚.论会议纪要的性质与处理J.兰台世界, 2005. (8) .

《红楼梦》探究性学习纪要 篇8

一、准备工作

布置学生收集《红楼梦》的相关资料,分小组完成,共五部分:《红楼梦》简介及价值、作者生平知多少、精彩故事讲一讲、典型人物说一说、影视作品回顾。由小组代表以小讲坛的形式和大家分享成果,教师在小组讲解结束后作点评和补充。如学生讲到凤姐的语言诙谐幽默和善于取悦讨好,教师补充:有一天,史湘云请贾母等人赏桂花、吃螃蟹,贾母讲了自已小时失足落水的事。她说掉下水木钉碰破了头,如今鬓角上还留下一个指头大的坑呢。凤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么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出些来了。”贾母听了,说:“这猴儿惯得了不得了,拿着我也取起笑儿来了,恨得我撕你那油嘴。”实际上这是贾母在夸她懂事、孝顺。凤姐的机智诙谐、承欢膝下,赢得了老祖宗的欢心,这使得她在贾府拥有与众不同的地位。

此活动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了《红楼梦》,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确定课题

《红楼梦》探究性学习总课题为人物形象探析,由小组成员共同选定某一个或几个人物研究,确定小组研究课题。选题时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如探究课题不要过于集中,尽量让各个小组从不同角度选择人物,以达到研究的多角度和全面性。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十二钗,贾母、王夫人、贾政等长辈,袭人、晴雯、平儿、鸳鸯等丫鬟中选择。

三、探究过程

1.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采取课上阅读和课下阅读相结合的办法。课上阅读对刻画主要人物有重大作用的章回,其他章回课下自读。

(1)导读文章阅读和文本阅读相结合。阅读导读文章,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导读文章由老师提供。

(2)课堂阅读:围绕人物设计问题指导学生把握《红楼梦》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会分析和总结人物形象。

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块进行人物刻画方法总结,内容如下: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例如语言描写表现湘云的心直口快:宝钗的生日宴上,凤姐说有一个人活像小戏子的扮相,但没说这个人是谁。在座的人都已猜到是谁,却怕那人不高兴而不肯说,唯有湘云直言“像林姐姐的模样儿”,惹得黛玉很不悦,引起一场小风波。

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红楼梦》中居住环境的描写透露了人物的性格、爱好、气质等。黛玉住的潇湘馆是小小的两三间房舍,小门,小小退步。优雅小巧的环境,暗合了林黛玉玲珑柔弱、内向安静的气质。潇湘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竹子,成为她宁折不弯、高雅脱俗品格的象征。

通过诗词渲染人物形象。师生品读《葬花吟》和《秋窗风雨夕》,学生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等诗句中领略了黛玉的多愁善感和超凡才情。

通过判词、灯谜等暗示人物命运。惜春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和其所灯谜“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都是其为尼之谶,暗示了她从公府千金沦落到缁衣乞食的命运。

通过他人的评价补充刻画人物。如李纫评鸳鸯说:“比如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如何使得?从太太起,哪一个敢驳老太太……老太太那些穿的、带的、别人不记得,她都记得……那孩子心也公道,虽然这样,倒常替人说好话儿,还倒不依势欺人的。”同样的手法表现鸳鸯为人的端方正直。

运用对比等手法刻画人物。例如宝玉的奶母李嬷嬷把宝玉留着给袭人吃的糖蒸酥酪吃了。袭人并没有在意,还怕宝玉生事端说她上次吃了后肚子疼全吐了。相反,宝玉留给晴雯吃的豆腐皮包子被李嬷嬷吃了,宝玉问时,晴雯就不高兴地说李奶奶拿去给她的孙子吃了,宝玉听了大发雷霆。通过对比手法刻画了两人截然相反的个性:袭人性情和顺,宽厚隐忍,工于心计;晴雯爽直泼辣,锋芒毕露,胸无城府。

2.交流讨论

阅读一定章节后,小组成员课上交流阅读体会。分歧较大的问题,由其他组成员和老师共同讨论。如对晴雯的理解很不同:一种观点认为她身份卑微而不自贱,她追求自由平等,是一个有尊严、有个性的人。她不屑为名利做苟且之事,在主子面前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当众嘲笑袭人是讨好主子的哈八狗等。另一种观点认为她是一个尖酸刻薄、狂妄嚣张、目中无人的人。她跌破扇子顶撞宝玉时,讽刺好心来劝解的袭人,她还挖苦讽刺给王熙凤办事的小红,用簪子狠扎偷了平儿镯子的坠儿等。学生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把握人物要全面客观,抓住本质。晴雯虽然言语尖刻、行为不羁,但她敢做敢当、光明磊落,敢说敢骂、心怀坦荡。她是一个本性美好的善良、正直、好强的人。宝玉的《芙蓉女儿诔》对她的评价足以说明这一点:“其为质,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星月不足喻其精;其为貌,花月不足喻其色”。

3.影视赏评

播放1987年版的《红楼梦》电视剧精彩片段,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人物形象,观后小组交流观后感。欣赏影视时针对人物形象设计问题,比如原作中关于黛玉衣着饰物并没有太多描写,影视中黛玉初进贾府时及其他重要场合的衣着符合她的形象吗?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4.走近名家

推荐观看名家《红楼梦》讲座片段,阅读《王熙凤的魔力与魅力》等论人物的文章。走近名家名篇,让学生学会全面、深刻地把握人物形象,如周思源的《晴雯之死与袭人之冤》能引发学生评价袭人的为人是好是坏,晴雯之死与袭人究竟有没有关系等问题的讨论。

5.表演活动

“走进《红楼梦》”精彩片段表演活动。小组成员合作将选定片段改编成剧本,然后自主排演。在编演活动中,老师是指导者和组织者,在小组中间和学生交流互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表演活动由学生共同制定评分标准,分为三项:一是台词自然流畅(5、3、1),二是人物鲜活生动(5、3、1),三是整体效果好(5、3、1)。一个小组表演由另外几个小组打分,最后选出优胜小组和最佳表演者,并制作成表演录像。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表演心得。编演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书中人物的理解,让探究性学习变得丰富生动,同时也提高了阅读热情。

6.辩论会

辩题:黛玉和宝钗谁更适合做朋友?根据观点不同分为葬花队和扑蝶队,扑蝶队辩论内容总结如下:

宝钗:

①性格总评: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端方温和,宽容大度;富有同情心。

②众人评价:贾母: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赵姨娘: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湘云: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我但凡有这么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袭人: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莺儿: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林黛玉: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她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

③为人处事:过生日点贾母等老人喜欢的热闹戏文和甜烂食物。 金钏投井而亡后,去安慰王夫人。给黛玉送燕窝。接济邢岫烟。劝宝玉走仕途经济,宝玉不理,没有发火。知道黛玉读《西厢记》,好心劝导。

黛玉:

①性格总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尖刻小性,不关心他人。

②众人评价:李嬷嬷: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厉害。湘云: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会辖治你的人说去。“小性,爱恼人”说的就是黛玉。红玉: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她一听见,倘走露了,怎么样呢?袭人: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

③为人处事:对宝钗:姐姐也得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对周瑞家的: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剪破给宝玉做的香囊。晴雯不开门,伤心不理宝玉。嘲笑刘姥姥是母蝗虫。

辩论活动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分析人物形象。

四、探究成果

在探究性学习的最后,小组合作完成人物形象探析论文。学生的论文不乏精彩的评论,如《首席大丫头之探——平儿和鸳鸯》:平儿和鸳鸯是首席大丫头,在贾府都有特殊地位。平儿可以代凤姐处理贾府事务,鸳鸯则连凤姐和贾琏之类的主子对她都不敢怠慢。二人虽有势,却不仗势欺人,也不以权谋私。贾母说:“她还投主子们的缘法,也并不指着我和这位太太要衣裳去,又和那位奶奶要银子去。”平儿虽和凤姐一气,但她也常常凭借自身地位为他人排忧解难。尤二姐被骗入荣府后,凤姐命人供给的茶饭都难以下咽。平儿看不下去,不顾惹来凤姐的不快,自己拿出钱给她弄菜吃。平儿的行事为人从奴仆兴儿的评价中也可以看出:“平姑娘为人很好,虽然和奶奶一气,她倒背着奶奶常做些个好事。小的们有了不是,奶奶是容不过的,只求求她去就完了。”

《红楼梦》的探究性学习结束了,虽然整个过程仍有一些遗憾和不足之处,但是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激发阅读兴趣的效果是明显的。许多学生课下仍然在阅读《红楼梦》,笔者认为,这就是此次探索最大的收获。

上一篇:《巴金短文》下一篇:澳洲海归就业好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