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2024-07-10

洛浦公园景观调研报告(精选7篇)

洛浦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篇1

我早早地醒了,刷刷牙,洗洗脸,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饭。在平常,我都会慢吞吞地做完这些事,但今天是魏老师带我们去洛浦公园游玩的日子,我不得不加快速度。干完事后,我便马不停蹄地赶向车站,坐上了26路车。我开始想,今天魏老师会带我们玩什么样的游戏:成语接龙?二十四点?还是……

不知不觉,公共汽车已行驶到原先上课的地方,我急忙下了车,向学校狂奔。远远地,我就看见作文班的红旗在飘扬,我加快了脚步,终于跟上了。一上车,我看见了我的老朋友陈杰辉。我俩聊了一路。直到下车,我们才知道不止我们十几个人,大部队一直在这里等着。老师让我们集合,一点名,好家伙,足足有三十多个小孩。魏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安全的问题,让我们记在心上。说完,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上了洛浦公园。

洛浦公园里鸟语花香,柳树伸展着枝条,小花小草随风摆动,一幅生机勃勃的样子。老师带我们来到一个长亭下,开始了第一个活动——二十四点。老师给我们一人发了四张牌,可以用加减乘除来算,最终得到二十四。口令一下,大家都开始快速运算,而我的牌却是七、八、九、十,我怎么算也算不出。一看有许多人已经算出二十四,我就越来越着急,眼睛一瞟,熊国皓的牌和我的牌只要换一张就能算出二十四。我急忙求他和我换一张牌,他欣然接受了。就这样,我也算出了二十四。紧接着,魏老师让我们给玮玮哥哥出题。玮玮哥哥可真厉害,一下子就算出来了。紧接着,老师挑了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让他们跟老师做动作。看着他们东扭西转的样子,我们都想笑。老师还让他们跟着老师打节奏,这可难住了他们。最后,经过其他同学的帮助,他们终于学会了。

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让我们选择《玮玮跬步》上“人生指路灯”中的小诗,在地上抄写下来,还要评选。我认真地抄了一首《乐学》。最后评选结果我是第十名。看来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呀!

这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算数能力,意志力和表演能力,以后,我们都要全面发展。

洛浦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篇2

1城市滨水景观照明设计方法

1.1坚持风格统一、因地制宜的原则

照明要与城市已有的照明风格相统一,并有重点地展现城市文化特色。根据需要照明物体的形态、特性不同,采用的照明方式也需要有所变化,形成景观空间的层次感与节奏感,使身处景区不同视点的游客,都能享受景观照明设计带来的丰富的视觉效果。并注意灯具的隐藏设计,坚持只见光晕不见灯具的照明原则。同时,要区别照明对象,对人物雕塑等小品慎重选用照明色彩,避免选择绿色、蓝色等冷色光源,以及谨慎采用从下往上打光的照明方式,以免造成阴森恐怖的氛围。

1.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作为展示城市时代性和人们傍晚散步的重要场所,滨水公园景观照明设计的安全性是重要条件。对滨水区进行照明设计时,坚持以安全与美观兼具为目的,对滨水堤坝、台阶、看台等有地面高差处,进行亮化照明,减少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夜晚景区的偏僻空间,加强照明设计,提高视野范围,增加游人的安全感。同时,照明灯光应充分考虑人的主观感受,避免玄光,做到以人为本、舒适美观。外露功能性灯具防止外力、雨雪的破坏,可以通过外观造型设计等方式,做好电路安全防护,并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1.3坚持节能环保的原则

在整个景观照明设计中,灯具的选用尽可能采用相对高效、节能、环保的灯具设备,可采用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具有功率低、体积小、寿命长、光色纯正、稳定性高以及方便管理等诸多优点的LED灯[2]和太阳节能灯。在灯具数量的统筹上,采用科学的设计和计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光能浪费;并统筹考虑滨水沿岸的建筑物照明,建筑物主要利用夜景余光或室内透光及隐藏于建筑中的灯具来照明,使建筑在夜晚弱化了体量感,增强其轻盈感[3]。可以大大节省能源,使整个城市景观照明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1.4坚持智能控制、四维照明的原则

照明设计不仅应该体现载体本身的三维立体效果,还应融入四维时空的概念,把时间作为表现的载体之一,依据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游园时间的不同,合理安排灯光的景观照明时间。以洛阳市洛浦公园为例,景观照明开关时间可安排为:18:00~20:00,路灯开启,景观灯局部开启;20:00~0:00,路灯开启,景观灯全部开启;0:00之后,路灯开启,景观灯全部关闭。利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环保,使景观设计在光环境的作用下一天内或一年节日期间展现出不同的表情,增强景观空间的可读性。

2洛浦公园的景观照明设计与表现

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城市景观规划注重强调其文化性与特色性的特点。洛浦公园以洛阳的城市整体规划为基本载体,决定了景观照明设计定位是在满足亮化功能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洛阳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洛浦公园的景观照明设计包括水景、植物、雕塑、景观灯等,在道路中央绿化带区域内以植物和小品的照明设计为主,增加景观草坪灯和灯光小品的设计,强调滨水公园的夜晚氛围;并结合滨水公园的带状性质,对河岸两侧进行景观亮化提升,突出中央绿化带和滨水步道的景观视点。

2.1景观艺术性小品的景观照明设计

《众芳惟牡丹》的大型铜塑小品是洛浦公园中原明珠区东入口广场的景观节点(图1),烘托主题雕塑是该节点景观照明设计的主要任务。在照明处理上,采用全彩变色LED染色灯,从花瓣底部向上洗光,花蕊采用LED自发光灯箱;在色彩选择中,以洛阳牡丹拥有红、黄、白、粉、绿的颜色为依据,提炼出代表洛阳特色照明的系列标准色。到了夜晚,不断变化的色彩让牡丹雕塑更加的灵动活泼,把牡丹花的绚丽多姿展现的淋漓尽致。另有《盛世牡丹》大型铜塑小品是洛浦公园景观照明工程之一,也遵循此设计手法进行(图2)。更是在重大节日上为洛浦公园添上亮丽的一景,成为集中体现洛阳牡丹文化的城市主题雕塑。

在“成古铄今的古城”为主题的系列灯光小品中,《历史人物卷轴》雕塑小品(图3)在2层钢板之间架设线性LED染色灯,以黄色灯光突出人物动态,与周边植物照明设计相结合,构成一幅生动的夜晚情景。《工业的力量》主题小品(图4)在照明处理上采用LED染色灯,由下至上洗光处理,把雕塑渲染的更加气势恢宏;底部镂空装饰部分采用LED染色灯,齿轮部分采用轮廓LED自发光灯箱,犹如齿轮在不停的转动,象征洛阳的工业蓬勃发展。

2.2景观服务性小品的景观照明设计

园路设置的景观性广告灯箱和广告性导示牌,在照明设计上采用窄光束LED地埋染色灯,整体夜景效果灵动活泼,结合广告灯箱的自发光照明方式,使整体夜晚氛围别具一格。园内采取多变的灯光组合方式,景观性灯箱、指示牌的照明设计以及植物照明,增强了道路的照明引导性和丰富的视觉效果,丰富了空间景观效果和灯光层次,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驳岸护栏的灯箱照明设计,增强了道路的照明引导,起到安全提示作用,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洛浦公园新增设的广告灯箱等照明小品的设计,烘托滨水夜景气氛,保持并突出了滨水景观的整体风格。

2.3自然景观的照明设计

由植物、山石、水组成的自然生态景观也是洛浦公园滨水景观组成的重要部分,通过景观照明与自然景观的巧妙搭配,使市民在夜游或仰视或俯视公园中,目不暇接,步移景异。植物、山石、水组成的自然景观中,角色往往变换无穷,或是主角、或是配角。在定观组景画面的景观照明设计中,不仅考虑植物照明在短视距的近观小品,而且注重考虑远视距环眺的大幅度长卷,植物照明与洛浦公园内整体照明风格相统一,根据植物造景特点而变化不同的照明方式,更加合理地表现出植物的丰富层次。

3小结

本文通过对洛浦公园景观艺术性小品、景观服务性小品、自然景观照明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城市滨水景观的照明设计方法,在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节能环保、四维照明等设计方法的前提下,合理的滨水景观照明设计可以丰富夜晚景观的层次感和色彩感,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突出滨水区的活力,营造舒适怡人的滨水空间。

参考文献

[1]丁圆.滨水景观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22,70,81-86,107.

[2]李方.LED光源在园林景观照明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36(5):195-196.

洛浦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群力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发展对策

1、基本情况介绍

1.1概况

群力城市湿地公园始建于2006 年,位于哈尔滨西部的群力新区,占地面积30.36公顷,建筑面积达3200万平方米,由原生湿地系统、人工湿地系统、地形系统、空中栈桥系统、边界系统五大系统组成,是集观赏、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国首个雨水利用公园。

1.2自然状况

哈尔滨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是569.1 mm,60%~70%集中在6~9月份,历史上该地区洪涝频繁;群力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西北方向,靠近松花江,因此公园平均气温比城市中心气温稍低一些;公园内的主要土壤为黑土,质地相对松散,内部孔隙较大,土壤透水性差;动植物资源种类比较单一,植被以芦苇、柳树为主,动物主要是青蛙、鸭类等。

1.3地理位置

群力城市湿地公园位于群力新区东部,在丽江路、群力第五大道、灵江路、群力第六大道合围区域内。群力新区位于哈尔滨城市西部,北衔松花江,与市行政中心一水相隔,西接长岭湖风景旅游区,自然生态良好,东邻城市中心区,处于城市上水、上风向。

1.4交通条件

公园三面与城市干道相接,西为丽江路(原齿轮路)、南接群力第六大道(东明大街)、东连灵江路,其中丽江路全长2272米,承接二环路与三环路,是群力新区连接机场路方向和哈西工业园区的快速交通干道。市民乘坐65、95、117、125等公交路线均可到达。

2、群力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动植物种类单一,缺乏观赏性

群力新区湿地原为黑鱼泡湿地,原来面积有100多万平方米,当时周围有多条沟渠通向这里,水量充足,每年春季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各种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湿地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湿地面积逐年缩减,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原本的湿地物种锐减。目前,群力新区湿地的类型主要为苇塘湿地,草本植被覆盖相对简单,以芦苇为主,乔木灌木的物种数目有限,乔木以柳树、白桦为主,灌木大概只有6—8 种;湿地内的动物种类则更为单一,以青蛙、鸭类等两栖类动物为主。

2.2公共设施有待完善

目前,公园已建有空中栈道、观景塔、观景盒、卫生间等大型公共设施,以及座椅、垃圾桶等小品设施,但是,部分设施仍显不足,在大型公共设施上,公园虽然在东西入口处分别设置了卫生间,但无法满足园区内游客需求。另外,除基本的公共设施外,景区内缺少受众群体为动植物的设施。在小品公共设施上,存在缺少标识、防护栏等问题。

2.3园区缺乏监测与管理

定期监测对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自群力湿地公园建成后,有关部门并没有定期对水文、土壤、气象、生物等内部要素进行监测统计,没有较好的掌握湿地生态的发展状况。同时,园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存在如下问题:游客安全缺乏保障,通过采访,一些群众表示园区内部缺乏安保人员及设施,出于安全顾虑,他们不愿深入园区;湿地內部分水域有富营养化现象,污染物也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影响湿地环境以及景观效果;破损基础设施也没有得到及时整治。

3、发展对策

3.1丰富动植物种类

首先,丰富植物种类。植物品种应选用黑龙江其它地区或同纬度地区芦苇群落中的伴生植物,避免外来植被物种入侵对园区内原湿地植被的破坏,因此要选择侵略性小的湿地植物品种,如蒲公英、车前、水蓼等地表草植,向日葵、秋海棠、美人蕉等陆地观赏花卉,荷花、香蒲、水葫芦等水景花卉。

其次,丰富动物种类。湿地的动物群落包括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软件动物等,应根据生态学原理,从食物链最底层开始构造。因此,可依次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取自于本土湿地环境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类昆虫;投放取自于本土环境的鱼类或两栖类动物;培养类似虎斑游蛇、黄脊游蛇、鳖等爬行类动物;在湿地内放养黑龙江湿地常见鸟类,营造鸟类栖息地,为鸟类提供食物来源。

3.2完善公共设施

首先,在公园南北两侧湿地敏感度较低的位置新增卫生间,可以采用钢木结构,用芦苇包装,与整体景观相协调。其次,增设受众群体为动植物的设施,如放生区、投食区、保护区等。最后,完善园区标识,在园区入口处设置名称标识,标出设施及场所的名称,以便游人对公园景点设施有大体了解;在道路交叉口设置引导标识,以便游人能够识别园区内环境,顺利到达目的地;设置说明性标识对园区内的自然景观元素进行解说,便于人们了解;设置安全警示类等限制标识,对游人进行安全指导。

3.3加强园区监测与管理

首先,实行定期监测制度,对湿地内部的气候、水质、土壤、生态群落进行监测,并及时将有关统计数据上报给相关研究部门,对湿地内部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为日后进行相应湿地景观建设提供有利数据。其次,加强园区管理,可采取如下措施:定期清理湿地内垃圾,收割芦苇,去除过剩营养物质;通过电视、广播等途径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加强安保措施,配置安保人员,加强巡逻,同时对重点区域实施监控,保障群众安全;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定期清查园区设施,对破损设施进行及时整治。

集安市莲花公园景观规划 篇4

关键词:莲花公园;景观规划;高句丽;文化延续;景观再生

中圖分类号:S7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69-2

1 概况

集安市历史悠久,是中国99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 集安市已成为吉林省著名的旅游城市。

莲花公园位于集安市中心,占地8hm2。公园的北侧是集安市政务中心和法院,东侧是居民区,南侧是规划中的文物展览馆,西侧是广厦世纪新城等标志性建筑,这里是集安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目前莲花公园中一条狭长的莲花池将公园分为东北、西南一大一小两个部分。

2 公园性质、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2.1 公园性质

集安市莲花公园定性为一处集高句丽历史文化回味、景观再生,民俗风情展示,莲池亲水,休闲活动于一体的市级公园。

2.2 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2.2.1 规划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生态造园。尊重集安市风景秀丽自然山水的大环境和莲花公园周边的城市环境,维护植物多样性,保护生态,适应集安人的文化品位、审美观点、生态性休闲理念的需求,以现代都市人的各种休闲娱乐活动需要为中心出发点,对公园功能分区及景区景点进行合理布局,使各个景区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成为有机整体。

(2)顺应地势,莲池造景。对现有的莲花池形状进行重新调整,打破原有狭长呆板的长方型,形成适合公园总体布局的曲折自然的长圆形莲花池水体,通过平桥、曲桥、水榭等造园要素组织水景,分割空间,使水面大小结合,动静相宜,富于变化,营造弄莲亲水的公园中心水体环境。

(3)建筑点景,古朴自然。在公园园林建筑小品的规划设计上,形式上结合高句丽传统历史文化特点,突出当地朝鲜族居多的民俗风情特色,实现由古至今建筑风格上的延续和景观再生。

(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在公园绿化植物配置上,采用适合集安地区生长的乡土树种,运用针、阔叶乔木、开花小乔木、花灌木、花卉、草坪、地被和荷花等多种植物材料,根据其生态和观赏习性进行合理搭配,营造出从陆地到水生多层次、多品种、各具特色的立体复合的植物景观绿地空间。

2.2.2 指导思想 运用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根据集安市地域特色和莲花公园的现有地形地势,围绕“以人为本、生态造园、传统文化特色突出,民俗风情浓郁”的规划主题,利用水体、建筑、园路、景墙、植物等造园要素组织空间,合理布局,使游人在休闲娱乐活动的同时,领略地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构建人、城市、历史和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并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城市公园空间。

3 总体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景区规划

3.1 公园出入口的确定

根据集安市莲花公园周边环境建筑布局和游客人流量的大小设四处出入口,面临建设街的西门为主要出入口,并设停车场,占地面积约为450m2。公园南入口临云水路、公园东入口临莲东路,为公园管理人员提供的专用入口设在公园北侧的规划路上。

3.2 功能分区、景区规划

3.2.1 主入口景区 在莲花公园西门主入口设古朴的牌楼门,门上雕刻集安莲花公园主题,门前设长28m,宽10m的铺装场地,右侧设管理房,左侧设停车场。

入门后是宽15m的主路直通浮雕景墙主景,在主路两边序列布设6处休闲空间进行铺装,铺装场地上设坐凳。在道路上不同部位由前至后布设多个高句丽历史古代人物雕塑,按1∶1比例进行塑造,形成古文化氛围,使游人一入园就仿佛进入了高句丽时代,与古代人物并行,领略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浮雕景墙按照史料记载,运用写真的手法,将高句丽王朝生活、战斗场景在景墙上进行镌刻,更全面地展示高句丽王朝的历史文化。

3.2.2 文化长廊景区 位于集安市政务中心正门南侧,景区北部布局与政务中心建筑布局相呼应,景区中轴线与集安市政务中心中轴线相一致。

在文化长廊景区景观轴线上,由北至南规划序列三组小花坛、中心主题雕塑立体花坛、模纹花坛、图腾柱、浮雕景墙、虹桥、景墙等景观小品,高低错落,珠联璧合,前后呼应,和谐统一。

3.2.3 民俗文化区 位于莲花池的南侧,距公园南侧入口较近,结合朝鲜族能歌善舞、爱好摔跤等文体活动的民族特点,在莲花池南侧岸边设带状水岸沙滩舞池。在民俗文化区中部设摔跤场。在西北部的开阔活动场地上,放置秋千、跳板、车栔、座凳树池等带有丰富民族色彩的活动、休息设施,游人既可在林荫下散步、休息,参与少数民族的各项活动,又可领略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成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公园景观。

3.2.4 莲池亲水区 位于整个公园的中部,将原有的狭长型的莲花池形状重新调整,根据全园总体布局新建莲花池,采用自然石亲水护岸,形状成圆滑曲线,线条流畅,古朴自然,成为完整统一的水体景观。在中心莲花池的两个狭窄处分别设虹桥和曲桥,不仅成为池中两个水景,而且成为对景,站在桥上可以遥遥相望。两座桥与池周边2m宽环池路形成闭合游览环路。

在莲花池的西部,靠近半圆形池岸边,设一处临水建筑,带有民族色彩及旅游服务的商亭坐落在弧形的亲水平台上。亲水平台一半探入水中,人们可登其上亲近水面,弄莲戏水,别有情趣。亭建筑面积约为15m2,可为公园游客提供商业服务。

在莲花池的东部岸边设水榭,建筑外型上采用朝鲜族特有的四坡屋顶结构形式,使其具有浓郁的朝鲜族建筑风格。水榭内部装饰成朝鲜族的传统民居形式,游人在欣赏美丽的莲花的同时,可进入朝鲜族居民的家中,观赏朝族家居,更加深入了解朝鲜族的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会收到异想不到的景观效果。

3.2.5 休闲活动区 位于公园的东部,面积较大,功能上主要是为公园东侧的密集居民区提供晨练,休闲、活动的空间。

在公园临莲东路的一侧的出入口设开敞式铺装场地,由圆形和半圆形两块铺地组成。靠近人行道的半圆型铺地中部对称布置两个弧型花坛,两个花坛中间设笔直道路引导游人入园,道路两侧接主环路。

来到圆广场,迎面看到的是弧型休闲景观廊架,它不仅是公园东入口的障景,而且是人们休息纳凉之所。

在公园东入口,围绕圆形铺地曲线形栽植花卉,形成花境,五颜六色,姹紫嫣红,仿佛音乐跳动的音符,成为全园独具特色的花之韵景观。

在本区东北角,设童趣园,顺应主环路的曲线设弧形带状铺装地面,上设小型儿童游艺设施,通过两条园林小路连接主环路,前面植草坪,后面为树林,使这里成为一处生态儿童乐园。

从东入口主环路到莲花池水榭之间以栽植大片的树丛为主,为居民营造森林氧吧,林间铺设曲折自然的园林小路和踏步路,与水榭周围错落的铺装场地和主环路相连接。

3.2.6 管理区 位于公园的北部,靠近规划路的西端,设有为公园管理人员专用的出入口。

本区建有公园管理房及公厕,为全园游客服务。

4 绿化种植

根椐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特点,采用适合集安地区生长的乡土树种,因地制宜进行全园绿化种植,是莲花公园绿化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园内现有树木较少,布局零乱,冬季植物景观较差,因此种植常绿针叶树和树冠大、造型美的冬、夏景均佳的阔叶乔木,色泽艳丽的开花小乔木已成莲花公园丰富植物景观的当务之急。

在针、阔叶大乔木、开花小乔木林下片植花色艳丽的花灌木,以增加林带的丰富色彩。

结合集安地区的气候因素和土壤特点,栽植草本花卉、宿根花卉,形成林下花境,打造极具浓郁异国情趣的生态林地花园景观。

在公园较开阔的、便与游人观赏的场地和较大型的花坛中增设优美的植物模纹剪型景观,烘托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公园的主题。

在莲花池栽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增加公园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和鉴赏性。

规划针叶树:黑松、红皮云杉、樟子松、沙松、臭松、水杉等。

阔叶树:银杏、蒙古栎、水曲柳、花曲柳、核桃楸、香花槐、桑树、刺槐、紫椴、糠椴、五角枫、元宝枫、拧胫槭、黄波罗、白桦、桃叶卫矛、稠李、山杏、京桃、山梨、山丁子等。

花灌木:连翘、榆叶梅、木绣球、丁香、红瑞木、黄刺玫、忍冬等。

宿根花卉:桔梗、马蔺、玉簪、萱草、石竹、大花金鸡菊、黑心菊等。

水生植物:睡莲、荷花等。

植物模纹剪型:小叶女贞、小叶丁香、珍珠绣线菊、柳叶绣线菊、紫叶小檗等。

集安市莲花公园给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加一道靓丽的风景,使集安这个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让鸟儿在洛浦飞翔 篇5

(1)四年级《科学》上册《有趣的动物》单元第2课讲《鸟》,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认识鸟的共同特征,认识常见的鸟及其生活习性。学生喜欢鸟,有些学生家里还养有鸟,学生观察鸟后还写了观察报告。可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来说,大自然中的鸟不易观察,许多鸟都不认识;鸟儿缺乏安全感也不愿亲近人,学生很想近距离观察鸟、认识鸟。

(2)爱鸟护鸟的道理学生都懂,可生活中该怎么做?学生不是很明了,最多是不去打鸟吃鸟,鸟儿需要什么?我们该如何与鸟和谐相处?学生知之甚少。

(3)近年来,随着洛阳的环境不断改善,洛阳的洛河、孟津湿地等地方留下来越冬的鸟儿越来越多,还有些旅鸟也愿意在此停留。可是今年入冬以来,气温低于往年,冰封河面,对于洛阳的留鸟、旅鸟来说,面临食物短缺和寒冷的生存威胁,我们该为鸟儿做点什么?

(4)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如果移课堂到大自然中,学生体验到冬季的寒冷,看到可爱的鸟儿,一定会产生深刻的爱鸟之心,体验教育胜于说教。

案例流程描述:

(1)与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一起备课,准备利用周一上午第三、第四节课的时间到洛浦公园洛河边分别上一节《科学课》和《思想品德》课。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爱护鸟类、学习与鸟儿和谐相处,并带来食物准备喂鸟。

(2)联系洛阳市知名的爱鸟协会的志愿者张军老师及其同事,为学生讲爱护鸟类的基本知识。

(3)带学生到冰封河面的洛河北岸的洛浦公园。科学课给学生讲鸟的共同特征、认识候鸟、留鸟、旅鸟的习性,指导学生观察洛浦公园、洛河沿岸的鸟类。

(4)爱鸟协会的志愿者张军老师及其同事教学生认识洛阳及河南省内常见的留鸟及旅鸟,认识绿头野鸭、白鹭等鸟,指导学生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鸟类。

(5)班主任思想品德老师讲人与鸟、大自然和谐相处,爱护环境、爱护鸟儿、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及外出安全教育。

(6)让学生体会寒冷的冬季,冰封河面,鸟儿缺食。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该如何对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呢?组织学生给鸟儿喂食,提醒学生不上冰面,注意安全。

(7)倡导学生回家后把零散的食物投放到可能有鸟的地方。并向更多的人宣传爱鸟护鸟常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爱鸟活动。

案例反思:

(1)通过这次体验活动,学生对鸟儿认识更多,爱鸟护鸟更是深入内心,转化为日常行为,而且学生活动后不留一片垃圾,践行了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承诺,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2)这次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尝试很成功,学生很喜欢,体验教育教学效果很好。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分析 篇6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景观;潜山国家森林公园

中图分类号:S7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6-0050-04

1规划目标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咸宁市中心,潜山为幕阜山余脉,由潜山、王山寨两大山体组成,公园总面积684 hm2。森林覆盖率高达95.6%。潜山国家森林公园1996年由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2004年被主管部门授予国家AA级旅游景区。潜山公园的“园”、“林”,各具特色。

潜山公园的总体规划目标为彰显森林景观特色,兼顾城市公园功能,打造融休闲健身、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为此,拟通过对植物景观改造,以求优化植物景观、丰富表现形式、改善布局结构、增加多种服务功能,以创造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满足人们更多需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2植物景观资源现状

2.1自然条件概况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处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6.8 ℃,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8 ℃,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4 ℃,年降雨量1 700 mm,年日照时数1 234.6 h,全年无霜期260 d。

潜山最高海拔246 m,王山寨最高海拔291.7 m,最低海拔38 m,相对高差253.7 m。成土母岩主要是硅化灰岩和砂页岩。林地土壤主要是黄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土壤质地疏松, pH值5.6~6.5,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2.2现有植物资源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森林植被多为人工林森林面积639 hm2,森林覆盖率达95.6%。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各类树木471种,隶属于70科164属,其中有桂花品种34个、竹类品种123个。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樟Cinnamomum camphora、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 森林公园有国家Ⅰ级保护树种3种: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和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等。

国家Ⅱ级保护树种18种包括1变种,: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秃杉Taiwania flousiana、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花榈木Ormosia henryi、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红椿Toona ciliata、香榧Torreya grandis、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yunnanensis、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润楠M.pingii、紫椴Tilia amurensis、鹅掌楸和樟、凹叶厚朴M.officinalis为变种等。

省级保护树种17种: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天目木兰M.amoena、黄山木兰M.cylindrica、阔瓣含笑Michelia platypetala、檫木Sassafras tzumu、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天竺桂C.japonicum、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牛鼻栓Fortunearia sinensis、蓝果树Nyssa sinensis、杨梅Myrica rubra、湖北枫杨Pterocarya hupehensis、糙叶树Aphananthe aspera、黄檀Dalbergia hupeana、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大叶朴Celtis koraiensis等。

灌木主要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乌药Lindera aggregata、冻绿Rhamnus utilis、牡荆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山胡椒L.glauca、柃木Eurya japonic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野蔷薇Rosa multiflora等。

其中马尾松、檫木、阔瓣含笑、山胡椒、野蔷薇、蕨类、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等;金钱松、野蔷薇、蕨类、五节芒、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等;香樟、檫木、山莓、五节芒、白茅等组成的森林公园的独立景观。草本层主要有蕨类、五节芒、白茅等。

湖北林业科技第43卷第6期王起富 等: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分析2.3潜山公园植物景观现状

植物景观资源多样按植被的树种组成、外貌、成因、结构特征和生态地理特征的差异,境内植被分为桂花园、竹类品种园、亚热带树木园、灌木林、古树名木景观。

(1)桂花园:目前有桂花88种,分品种群栽植,沿中间游步道设景点桂花亭、桂之源、榜眼醉花、探花问香,状元折桂等。白、黄、橙三色桂花品种沿中间游步道分段栽植,下层种植春夏两季开花的草本植物,春夏秋三季花开,四季常绿,花香墨香浸透山林。金秋时节,桂花盛开,密若繁星,蔚为壮观,花香袭人,远飘数里,沁人心脾,为专类科普景观园。

(2)竹类品种园:收集竹类品种150多个,置身其间,仿佛走进竹的海洋,它们有的伟岸凌空,有的低矮匍匐;或细如棒针,有的叶大如帛;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古怪扭曲。笋壳呈黑绿色的乌芽笋,紫红色的金竹、青色的四季竹,花的角竹,形如缨花枪的枪刀竹,甜的甜笋,苦的苦竹,哺鸡竹和黄甜竹更是炫丽多彩。在翠竹丛中,运用独具匠心的造景艺术,述说源远流长的竹子传说和典故。栩栩如生地诉说孟宗求笋的故事;特异造型的竹亭,活灵活现地再现斑竹传说;郁郁葱葱的"百竹苑",翰墨飘香。有的丛态秀美,有的竿形别致,有的绿叶婆娑,有的竿色奇特。这些竹了形成了翠竹婆娑的竹海景观,让人感受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意境。

(3)亚热带树木园:为国家亚热带树木引种驯化示范基地,优势树种以壳斗科、樟科等常绿阔叶树为主,主要有观叶、观果和茂盛森林景观的美学和森林浴的保健功能;部分常绿林中混交一些落叶树如枫香、乌柏等,又形成季相分明,红绿交加的自然景观。灌木林主要以赤楠、冬青灌丛为主。

(4)古树名木景观:主要是以金钱松林和移植大树而形成的独特的人工古树名木景观,虽为人工,但也不失苍劲雄伟、盖天绿荫,更有形态各异的造型。

3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存在的问题

3.1景点相对集中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资源较丰富,但比较零乱,优势景观没有形成规模,植物景观与景点、功能区的结合不够,未能发挥景观及防护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景点相对集中,公园的百竹苑、金钱松林、桂花园的老园已经成形,相对集中在公园北入口的道路两边,且季相变化的树种和群落少,生态结构相对单一。

3.2植物种类较少

公园内的登山路径和主要人行干道的植物种类较少,景观较差植物种类搭配较少,植被景观零乱,观赏效果差,没有发挥森林公园的健身、游憩的功能。

3.3水系缺乏,无活力

潜山海拔相对较低,没有一年四季流动的小溪或者水流,让整体缺乏点点灵气、年代的悠久和历史的冗长。

3.4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功能不足

虽然潜山森林公园现已基本形成了松涛、竹海、桂花园、金钱松林等植物景观,但森林林相、季相较单调,优美的森林景观表现不足,而且也无其它功能,形式也不足。山主干道(公路)两侧的植物景观零乱,色相单调,矮林、发育差的林分和裸露的路坡占了较大的比率,很大一部分路段出现了森林断带。

4植物景观规划

4.1登山路径观赏林带

登山健身路径与游憩散步的主要路径两侧20 m范围内应结合周围环境特点,选择生长健壮、观赏价值高的树种,结合花灌木和地被植物进行自然式种植,结构上追求色彩、层次、节奏、季相、香味等的变化,注意透景线、眺望点的设置,达到多视点、多角度的观赏效果。登山路径至少要形成以下儿个森林景观:茂密森林、身入花园、古树雄姿透林观景、登山望远等。在茂密林区道旁应适当种植紫薇、柳杉、紫叶矮樱、迎春等植物,以增加森林的保健功能。路径两侧常绿树与落叶树合理搭配,并配置常绿灌木和花草,或疏植枝叶疏朗的乔木树种形成封闭、半封闭及开放的景观空间,留出“风景窗”,形成“一川佳景疏帘外”的景观韵味。游步道两侧的绿化,应充分利用现有森林风景资源,采用自然式配置遮荫林,对周围有碍观瞻的枯草和杂灌要予清理,因势利导点缀一些花灌木,突出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4.2建立多个观赏专类园

观赏专类园主要有: 桂花园、竹类品种园、亚热带树木园,桂竹园、百竹园、枫木园、毛竹林、槠栲林、金钱松林等生长能力旺盛、抗病能力强、观赏性强的优良品种,使之成为森林公园的亮点景观。

观赏型专类园主要设置在上山主游道、登山路径两旁以及视野开阔的地方,并与进园主干道(公路)、登山主干道风景林带相结合,根据地形变化排列,如桂花园以木犀科的桂花为高层,月季政瑰、杜鹃、紫荆为低层构成层次分明、五彩缤纷璀璨夺目的群落景观。

4.3知识型专类园的设置

竹类品种园,以观赏竹为主;桂花园中种植各种藤本、草本等各类芳香植物,使人“闻香赏景尽逍遥”;原有金钱松林、阔叶幼林地以原有植物为基础建立树木园。建造以科普宣传教育为核心的植物景观,使游客在游玩时能够丰富植物学、生态学知识,引起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同时,将森林公园建成为中小学校的校外教育基地。

4.4干道(公路)风景林的规划

沿干道(公路)控制20 m左右的观赏林带,在适当考虑与已有成片林地貌关系的基础上,力求适度多样,采用自然式种植。同时适当安排乌柏、杜英、黄祀等;路坡配植迎春花、三角梅、马樱丹瑕连翘、台湾爱玉等,形成多彩的绿墙。干道(公路)两侧风景林与专类园紧密结合,达到色彩、节奏、林相、香味等富有变化视觉感觉效果好。新建道路两侧路基部分露黄土地段,要密植常绿灌木、藤本和花草。随道路曲直变化,配置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树木和花灌,以简胜繁。不仅要有雄伟挺拔、浓郁如盖的感受,也要有相素洗炼,淡雅耐看的效果,以求通透与蔽荫兼具,显与隐并存。

4.5主要景点的植物景观配置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应与主要景点相配合、相协调,把景点融入植物景观意境中。以广场为例应突显大桂花树,突出咸宁为桂花之乡的主题;营造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富有活力的花坛,石崖两侧及中部止部采用铁效网构建一定形状,用清风藤、爬山虎、薛荔等藤本植物构成植物造型。为充分考虑森林公园生物链的平衡及物种的多样性发展,不管是出于森林防火考虑,还是从景观美学角度出发,对于公园内林相较差、生长不好的马尾松和杉木纯林都需要逐步地进行小范围的林分改造,增加阔叶树种、色叶树种,混交了一些树形优美的风景树种,如樟科、木兰科、壳斗科树种,并点缀观花、观叶、观果的灌木和花卉,使森林景观增添色彩,增加层次感。力求丰富森林形态景观效果。

4.6景点及旅游接待区绿化规划

景点绿化有二妃望夫雕塑、方竹亭、松竹亭、 古寺、百尺竿头、胸有成竹、孟宗求笋、梅竹亭等。设计因景而异、因地制宜、与环境融为一体与紧扣主题、与主题景点相吻合、起到加强和烘托作用;基调树种有斑竹、方竹、松、柏、桂花、银杏、梅花等。如古寺周围应配置罗汉松、竹柏、佛肚竹、罗汉竹等烘托寺庙气氛,寺旁可种植银杏、金钱松等庭院树种。

旅游接待区有桂竹山庄、农家乐、度假村、商亭、停车场等;植物设计上采用自然、生态式设计、植被配置要与建筑物协调,能使游客体验生态、回归自然的的度假之旅;基调树种有樟树、马褂木、合欢、桂花、竹子等。如桂竹山庄,以桂和竹(可选择紫竹、斑竹、青皮竹、粉丹竹、观音竹、杂杆竹、小琴丝竹等观赏竹)为基调树种,配以草坪和低矮花灌木。建筑物之间连接走廊也可以建成“竹子长廊”、“葡萄长廊”等;公园内各停车场的植物配置,根据具体的地形、地势配植樟树、榉树、马褂木、桂花、香泡等树种,形成疏林停车场。

5结论

在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规划和优化设计过程中,以潜山国家森林公家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资源特点为基础,综合考虑了森林公园的定园植物景观的规划和优化设计过程中,以潜山国位等多种因素,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利用,使风景资源能够得到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弘扬森林文化,挖掘新人文化,突出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地方特色;把“武汉1+8城市圈”开发建设与自然保护和风景区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植物景观资源,又结合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新的植物景观和植物功能区,使潜山森林植物景观在功能、形式上更趋于多样化,植物景观的色彩、层次、节奏、季相、香味等富有变化,使人在空间、平面、时间、感观上都能得到良好的感受。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增加了科普、登山健身等内容,使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更好地发挥生态、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芦建国,江婷.南京幕燕滨江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3):83-86.

[2]张万荣,钱益新,王小德.温州西郊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设计探讨[J].浙江林业科技,2003,23(3):47-50.

[3]刘菊容.仙公山景区风景资源评价与植物景观规划[J].林业勘察设计,2007,(1):193-195.

[4]杨旺利,刘招发.天马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优化设计浅议[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88-91.

洛浦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篇7

摘要:城市公园简称公园,不同于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但是绿化、艺术、生态的一个整体,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依据。城市公园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同时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场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美化城市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规划

前言

城市公园和公园系统的演进,是此时城市发展上的重要的规划观念。芝加哥的滨河绿地是全国最早也是开发最完整的城市公园系统之一,它不仅将城市中心和新郊区及偏僻的园地连接起来,还以街车路线和排洪系统将公园、公园道结合为一体。我国城市公园一般分为综合性公园、专类型和专题性公园和花园。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常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园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不仅是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也是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也被划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设计出具有人性化和风格化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如何改善城市人居坏境?这已成为关系到城市能否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之,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设施,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来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

现代公园与早期公园的设计理念不同。早期公园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需求,或者是为了满足达官贵族的奢华享乐而建造的,抑或是统治阶级、富有阶层为了家族显赫等等许多的因素。因此,公园强调的是美化和造景,常常会有假山石堆叠成各式景致,修建得精巧别致的亭台楼阁,修剪得很完美的植物,在再加上一池碧水,半遮半隐,借景,对景,曲径通幽,使人在其中的确感到惬意、放松。历史上国内外这样的景园不在少数,有私家的,有皇家的,有寺观的。如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人们对城市公园的使用不同于城市广场。对城市广场的使用可以使有目的或无目的的,或者是多目的的,可能是短时的、随意的;对公园的需求则是有目的的。目标十分清楚:一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向往;二是与人交往的需求。因此,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采用适当的手法满足人们的使用目标。针对不同层次或级别的公园,还要根据有关的规范,考虑其使用对象和服务范围,并结合场地特点,做出功能较为完善又有地方特色的设计方案。

二、城市公园的历史发展

现代公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参考美国公园的发展。盖伦.克兰兹(Galen Cranz)认为自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公园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游憩园(the pleasure ground)、改良公园(the reform park)、休闲设施(the recreation facility)、开放空间系统(the space system)。

游憩园流行于1850-1900年间,其发展至少部分起因于对新兴工业城市肮脏而拥挤的环境的反应。这类公园的典型样式竟是浪漫主义时期英格兰或欧洲贵族的采邑庄园。特点是将原野火田园风光理想化。游憩園通常设置在郊野,使刻意为周末郊游设计的,以大树、开阔的草地、起伏的台地、蜿蜒的步行路及自然主义的风光的水景为特征。人们希望通过工人们在这里通过户外活动保持健康,进而影响到贫民。

改良公园出现在1900年左右,是改良主义和社会工作运动的产物。像早期公园一样,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条件。改良公园位于城市内部,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邻里公园。其最主要的受益者是近邻公园的儿童和家庭。其重要的特征是儿童游戏场。

休闲设施是1930年左右开始出现在美国的城市和城镇中,并成为公园和社会改良目标之间的纽带。他强调体育场地、体育器械和有组织的活动。随着城市的郊区化和家庭汽车的使用,新型的和更大规模的公园被建立起来以提供各种各样的球场游泳池和活动场地。

1965年以来发展起的开放空间思想,是将分散的地块如小型公园、游戏场和城市广场等联系为一体,构成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

美国公园的发展史和欧洲田园风格的公园代表了西方公园的发展状况。中国的公园起源于皇家园林、私家花园、寺观园林,真正具有市民意义的城市公园是解放以后随着城市建设开始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的建设在各个城镇兴建开来。但是,一定要注意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城市公园景观规划

作为一个综合性公园设计的开始,首先要对设计对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注意包括了解公园用地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性质与其他用地的关系;公园用地历史、现状及自然资料;公园的用地内外的景观情况。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依据设计任务书,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拟定公园内应设置的项目内容与设施,并确定其规模大小。然后进行公园规划,确定全园的总体布局。待方案被批准后,开始进行各项详细设计。这样的一个流程需要多个专业的协同合作,才能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

公园规划设计内容在设计流程的不同阶段,深度、专业分工配合、有一定的不同。总的来说以下两点是相似的:

1、规划布局形式

1)规则式布局:在全园的构图形式上强调轴线对称,多用几何形体,比较整齐、庄严、雄伟、开朗。如北京中山公园。

2)自然式布局:完全结合自然地形、建筑、树木的现状、环境条件和美观与功能的需要灵活布置。可有主题与重点,无一定的几何图形。

3)混合式布局:根据公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规则式或自然式布局形式,以取得不同的景园效果。

2、功能分区及绿化设计

在现代公园景观规划中,需要对公园内的各个区域进行功能划分,使得每一个区域都看似独立,却又相互之间密切联系。为此,需要把公园空间划分为‘闹和‘静两个属性区域

1)文化娱乐区:公园中的“闹”区。是较热闹的人流集中的具有文化品位的活动区,设施主要有俱乐部、游戏场、舞池、(旱)冰场、画廊、游泳池等。是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方,园中建筑多集中于此。考虑到可能会人流量较大,所以,应该规划在公园的入口附近,方便市民进行娱乐活动,不过,要注意娱乐区的噪音隔离,可以借助于假山、灌木丛等之类隔离物。这些自然物种,可以很好地与人文环境融合,发挥其最大价值。设计时应避免区内各项活动的相互干扰,可利用树木、山石、土丘等加以隔离。文化娱乐设施应有良好的绿化条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尽可能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出景观优美、环境舒适、投资少、效果好的景区景点。

2)安静休息区:这部分也是个重点,大多数游客来到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和休息、游览、观赏、休闲,公园中占地面积最大,可根据地形分散设置,选择有大片的风景林地、较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山、谷、河、湖、泉等)。具体来说设施一般有山石、水体、名胜古迹、花草树木、盆景、雕塑、建筑小品,可以开展划船、散步、休息、喝茶等活动,这样一来,游客就可以在这里放松的喝茶、散步、聊天。

具体可以设置两部分,即山林休闲区,将公园滑草场、烧烤乐园、草坪、山谷和山林整合规划为山林休闲区。其次是田园休闲区,在公园建设服务建筑、景观挑台、亲水长廊等休闲配套设施。结合水生、湿生植被和生态景观驳岸,形成田园休闲区。

3)儿童活动区:公园中专供儿童游戏娱乐的区域,相对独立,不可与成人活动区混在一起,位置应尽量远离城市干道,避免汽车尾气和噪声的污染。区内设置儿童游戏场、戏水池、游乐器械、儿童體育活动设施。区内建筑、设施的造型和色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区内应以广场、草坪、缓坡为主,不宜有容易产生危险的假山、铁丝网等伤害性景观。花草树木品种要多样化,不要带刺带毒。

4)‘建筑小品即一些小型建筑设施,它们可以起到装饰、照明、展示,方便游客休息的作用。通常的建筑小品,造型精巧、富有特色。它大致可分为四类:1装饰性小品,例如:喷泉、香炉、各种类型地景墙以及景窗等。2照明性小品,例如:各类路灯、灯头、灯柱等,它们的存在,为公园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夜景。3展示性小品,例如:布告板、指路标牌、导游图板、景点说明牌。目的就是为游客提供一个清晰的目标,同时能够节省时间,让游客在第一时间内找到自己乐意游玩的场所。这样的设计,更具人性化和服务化。

四、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片面强调景观美学,忽视人的行为活动

上一篇: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一篇:亚马逊运营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