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灯 范文

2024-07-11

点亮心灯 范文(通用14篇)

点亮心灯 范文 篇1

点亮心灯

天公无意间劈下一道闪电使野蛮人认识了火。他们苦苦寻找“圣火”,而那绚烂的火花也在碰撞下孕育出生。是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促成了文明的发展,而面对心中那由暗至亮的四盏灯,由绝望,犹豫,尝试到决心的心情,我会一步步走过,直到那盏最亮的灯。

远方闪耀的是缤纷多彩的想法和执著追求的勇气。或许,这需要由困顿绝望中慢慢走出,走近。

越是在绝望中就越能看到希望。米老鼠的创作者迪斯尼在被公司裁员,无家可归,甚至沦落到上街乞讨的日子里,生活得苦不堪言。人们甚至不知道他是一个画家。而这时,一只小老鼠闯进了他的生活,陪伴他。艺术的灵感就好比那些杰出的文学作品,往往在苦难的激流中诞生。迪斯尼看到了希望,他立即拿起画笔,成就了这只可爱的小动物。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迪斯尼便是在昏暗中点亮了那盏明灯,那需要的是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坚持信念的决心。

既然想到了,便要大胆去做,不论环境恶劣,或人们的纷纷议论。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确,舆论是可怕的,但一个人若能在舆论的波涛中正确坚定地站立,才能更显其伟大。君子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哥白尼正是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坚持证明“日心说”;苏格拉底宁愿喝下毒药也不愿背弃真理。因高寒、多冻土而被外国人称为“不可能完成”的青藏铁路也因国人的大胆思考与实践化为可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胆的实践有多么重要。

实践需要的是一个人克服一切障碍的决心与勇气。最亮的那盏灯闪耀出的便是这般品质。实践出真知。人们的灵感、想法,都是从实践中汲取经验而得出的,两者相辅相成。我们要敢于去想,更要去做,就像制造飞机的想法在很久之前被人笑话,但后人的的确确制造出这般机器。前人想到或许做不到,而后人却可以完成它,当人们都逐渐拥有这盏最亮的明灯时,整个时代将融为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异想天开的同时,我们必须将其与客观规律联系在一起,然后在苦难中磨砺自己,在实践中完善自己,保持一盏勇气的灯永远明亮。

点亮心灯 范文 篇2

“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闪光点”, 伴随话题深入, 我肯定地说。一个男孩竟然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老师, 我身上有闪光点吗?”听了这声幼稚的发问, 我心里一颤, 循声望去, 哦, 原来是小胖同学。他的眼神充满期盼, 一脸纯真。我大声地回答他:“怎么会没有呢?你心地善良, 乐于帮助同学, 还有诚信的可贵品质。”

我的话音刚落, 几个学生马上举手反对, 还列举了许多事例纷纷指责小胖言而无信。望着小胖失望的神情, 我为他据理力争:“那次放学, 我请小胖留下补作业, 因为老师突然有些事情要处理, 小胖找了我好几次都没找着, 于是他就写了张留言条, 说第二天一早到校马上交作业。第二天一早, 我刚踏进教室, 他就来交本子了。可见, 他是个有诚信的孩子。尽管他做过不诚信的事, 但只要诚心改过, 依然值得我们信赖。”学生们被我的话打动了, 没有再站起来反驳, 这时的小胖低下头, 似乎在为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感到惭愧。

其实我心中清楚, 小胖是一个自理能力差些的孩子, 做事比较慢, 比较邋遢, 我知道他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 因此他的心里是自卑的。一个总是低着头、弯着腰走路的孩子, 他的骨骼必然会变得弯曲;同样, 一个自卑的孩子, 在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来, 他的心灵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所以, 我要让他昂起头来走路!

点亮心灯 篇3

一、“枯田的浇灌”

留守儿童有由于长期远离父母,受不到父母的关心、呵护,大都出现了“情感饥渴”。他们在缺失情感的情况下,极度渴望得到父母爱的滋润。因此,他们有的每天看着父母离家的路,希望那路上突然出现他们返家的身影;有的每天静守在电话旁,希望听到听筒中突然传来来自远方亲人的呼唤;有的上课时坐在教室里,思绪却已飘向遥远的异地;有的为了不再忍受思念的折磨而毅然辍学去异地寻找亲人……

“妈妈,你让我下学吧!你让我回到你身边吧!马上,否则我就要发疯了!”这是一个刚刚辍学离我们师生远去的女生发自内心的呼喊!

她走了,没有回头,全然不顾我们再三的挽留,她为追求她应该得到的母爱而白白牺牲掉了自己的学业,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一连串的思考,我们教师有责任帮助她完成学业,尽可能地多给她一些关爱,但什么样的教师能代替母亲在孩子心中的位置?虽然我们尽力了,但我们无能为力。

“情感饥渴”让他们感到孤独不安,让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为了追求关爱不计成本,更有甚者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据报载,安徽太湖县晋熙镇天台联合小学一个十二岁的少年自杀在本村祠堂后的一间小屋内,在他的口袋里有他留给父母的遗书,里面写到:“你们每次离开我,我都很伤心,这也是我自杀的原因。”

面对年幼生命的逝去,我们不得不警醒:“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优越的物质生活,他们更需要的是亲情,他们饥渴的心田需要爱的浇灌”。这就要求那些在外打工的父母,为了使孩子不再孤单、使孩子更可能多地享受父爱母爱的滋润,在外出务工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可考虑去一人留一人,最好把母亲留在孩子身边。如有条件,尽可能地把孩子带在身边,而不要一走了之,即使非走不可,也要尽可能地多回家看看,让孩子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让他们在情感方面不再感到饥渴。

二、 远离灾难

迫于生活的压力,年轻的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大多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由老人照顾他们的生活。因为缺乏父母的照顾而造成了桩桩的意外事故的发生。重庆大足县农村两名由老人抚养的孩子在家玩捉迷藏时,一个孩子躲在木箱中,因箱扣落下扣死箱子,被活活闷死。广东惠州林家三姐妹七年内相继伤残:大女儿因蜡烛引燃大火被烧成双脚残疾;小女儿在帮奶奶提开水时,被严重烫伤;二女儿在六岁时在家用柴火烧水时引起大火,被严重烧伤,眼与胸连在一起,眼睛因拉扯而闭合不上,双手双脚严重畸形,被别人称为“鬼孩”。

怎样才能使灾难不再发生,怎样才能使留守孩子远离灾难?笔者觉着这些问题是外出务工的父母必须慎重考虑并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只有把孩子的问题安排好了,才能使自己走得“无牵无挂”,自己出门在外才能安心。要使孩子生活得安全,父母托付孩子时要考虑周全,要把孩子托付给老人,要看老人有没有照顾孩子的能力,如果老人年事太高或行动不便,自己照顾自己都成问题,把孩子托付给他们,难免不出事。所以要把孩子托付给身体健壮的老人。欲把孩子托付给其他人的,在选择托付人时,要选择责任心强、有耐心的人进行托付,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托付人,才能尽可能地使孩子远离灾难。当然,把孩子托付给人后,自己还要经常保持和孩子进行联系、沟通,不仅要从生活上关心留守子女,更要从心理上加以疏通和引导,(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让孩子真正把自己当作倾诉的对象,让他们在心理上有自己的港湾,让他们自己时刻感受到安全。

三、防患于未然

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父母对他们的管教不够,对他们的内心世界缺乏了解,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变化,因此常常引发他们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越轨。

留守儿童因父母远在他乡,他们的行为无法得到适时的管理,周围的网吧、游戏厅对这些缺乏管教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他们有很多成了那里的常客。他们每天晚上与宿舍值班的老师周旋:熄灯铃响,他们便上床休息,当值班的老师查完宿舍回值班室,他们就爬门翻墙去网吧、游戏厅玩通宵,凌晨4点多又悄然溜回宿舍。据调查,在每班上网的学生里,90%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长时间上网,睡眠极度不足,白天上课精神萎靡,成绩个个一落千丈,身体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人师的我们内心怎能不感到沉重?作为老师,我们应当怎样去挽救他们?如何让他们迷途知返?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增加与这部分学生接触的机会,并及时进行角色转换,由孩子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他们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方面均有关照的临时母亲或父亲,用我们真挚的爱去温暖他们的那颗缺乏关爱的心。让他们得到“父母”爱的滋润,用亲情的滋润来使他们远离网络,逃离网魔,从而部入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用我们的爱心去把他们的心灯点燃。

点亮心灯美文 篇4

有时心花怒放,如似水骄阳般的天空,明亮而高亢;有时低回感伤,似徐徐清风后的旷野,沉浑而苍凉。

生命,因爱而至美,因向往而隽永。多想让爱的扁舟驶过你伤心的冰川,到达你心灵的彼岸,去温暖你破残的心空……

想你,从四月出发。想你花间粉面含春的似水柔情,想你春暖花开时的艳阳高天。你说,你这辈子最不想闻的是酒气,最不想染的是酒意,酒在你的诗里漾起一行不入韵的和声,你被那字里行间涌出的.倔强击倒。你守着受伤后的余痛,在夜的寂寞里哭泣,把阮籍的广陵散都碎成了一段残章,诗在酒里,诗人因了酒而独斟独饮独歌独舞,把半个盛唐的余韵唱成一首挽歌,束在心之高阁。酒鬼走了,你一个人坐在窗前吟咏起李清照的婉约,然后跳着为自己准备许久的独舞,自我欣赏,此刻,你多想找一位歌者,与你一同步出中庭,舞一曲春花秋月,哪怕是仅有的一次邂逅,让他聆听你率真和迷蒙的怦然心动。

其实,我多想做你温暖的酒杯,盛放你一生的闲愁,然后,把你一生的经历谱成一首曲子,留给月朗风清的四月吟唱,让你重心捡回曾经明媚过的少女风采,曾经奔放过的热情和明艳,曾经活蹦乱跳的真诚岁月。

点亮心灯作文 篇5

大概是几月前吧,连续两次的月考失利让我的心情跌落谷底,每日都颓废得像个废人。父亲虽是没说什么,但心中的担忧全挂在脸上了。

又过了几天,父亲似乎是在跟太阳比早,太阳尚未出来就将我从睡梦中叫醒,随便洗漱了一番就将我塞进车里,说是要去看风景。

“你带我来这干嘛?”睡眼朦胧的我揉了揉干巴的眼,望着面前唯一的停在半山腰上的车,心中又多生了几分困意。父亲没有回答,而是将我往路边的树林拉去。我低下头俯瞰着:那是一个破旧的楼梯。我扶着生满铁锈的扶手漫步向下,黎明尚未到来,这让本就幽深的楼梯又多了几分恐怖的气息;前方是一片黑暗,像是被一幅幕布盖着,黑乎乎的;又好像下面隐藏等待着早餐的猛兽,阴森森的。

缓慢向下走去,耳边不时传来“哗啦”的声音,又分明不是树叶发出的声响。

走到尽头,向前望去,只依稀看得见几块乱石耸立着。我本来不感兴趣,困意再度而来,我便找了块稍微平滑些的石头坐了上去,思绪又不知跑去了何处。

片刻后,阳光洒在我的身上,太阳拖着疲惫的身躯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我再次睁开眼,却发现了不同的风景:溏心蛋从浓醇的汤汁中浮出,再一看,那好像是太阳的半个头;海水正猛烈地朝岸边发起了冲击;几只早起的海鸥携着日光耀眼的飞翔。转头看去,巨大的石块如钢铁般漆黑,映照在它上的阳光被它吸收殆尽,我仿佛看到它那深邃的眼睛,正注视着太阳冉冉升起。

这份“美味”如诗词般婉转优美,如歌谣般动人心弦,如油画般异彩斑斓,我不禁被这美景吸引。

不久,我走上那条熟悉但又陌生的楼梯,却发现景色已经大相径庭。楼梯虽是破旧,但是,升起的太阳给它带来了变化:耀眼光束从叶缝间透出,映照出白天的星座;头上茂密的树叶形成穹顶,微风拂过,光也随之舞动;置身其中,心也随之浮动,我似乎成为仙境中的爱丽丝,与疯帽走在通向宫殿的绿荫道上一般。

点亮心灯作文 篇6

点亮心灯作文一:点亮心灯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读了使人流沙河的《理想》仿佛心中有一座没有点亮的心灯。不知是缺少理想的火,奋斗的灯油还是那自信的等蕊。

现在要点亮那一盏熄灭已无青烟的心灯:那一盏熄灭已如古物的心灯。不愿在错综复杂的生命立交桥前彷徨,不愿在人生十字路口时无奈地怅望,不愿在人生的迷宫路上忧心忡忡。我要寻找心灵中久违的光明,清新的空气以及博人生巨浪与狂风的自信。为些,我要点亮心灯。

但一个问题又如沙尘暴般,使我的心再一次迷失。怎样点亮心灯?我的心在大雾中航行,已找不到停泊的港湾。问问命理的老爸,问问慈祥的老妈。问问要好的朋友,问问那迷茫的自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爸爸说:“点亮心灯,是男子汉的那种坚强,有恒心,有毅力,能持之以恒。”妈妈说:“是对别人的关怀与关爱,有关怀弱者,体会别人的心情。”朋友说:“是一声快快乐乐,做事不后悔,有许多知己陪伴。”

迷茫的我更加迷茫,为什么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难道每个人心灯点亮的方法不一样吗?我自问。

忽然,答案如灵感般飞闪而过,心灯一时间竟点燃了。我明白了,原来心灯的点燃,就在答案寻找的过程中。

原来,心灯的点燃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支持我,关心我,爱我,替我着想。在我迷茫的时候,有人为我之路;在我难过的时候,有人替我分担;在我彷徨的时候,有人给我谈心;在我怅望的时候,有人为我讲解……

心灯已经点亮,眼睛已很明亮,人生虽有歧路,却有那些朋友与亲人。满怀自信,因为心灯已经点亮。

点亮心灯作文二:点亮心灯

心灯照耀勤奋拼搏之人。古今中外,凡有建树者,在历史的扉页上,无不用辛勤的汗水写出一个耀眼的大字――“勤”。勤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垠的知识海洋里不断汲取,不断开拓获取真知灼见,不断获得知识的报酬,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德国的伟大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歌德,几十年如一日,不断收集资料,写出了对文学界与思想界具有深远影响的诗剧《浮士德》,这一巨著,真是辛勤汗水的结晶。

心灯照耀意志坚强的人。回顾历史,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疾,再此后的20多年岁月里,面对命运的挑战,他呼喊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有限的生命里,他从不放弃任何作曲的机会,创造出了很多著名的`作品。就在全聋之时,他还不愿停下他手中的笔,最终以顽强的毅力,在逝世前几年里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第九交响曲》。

心灯照耀勇于进取的人。《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闻先生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想探究学问的博精深,只有不安于现状,才能不断创造事业的辉煌,攀登人生新的高峰。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正是由于勇于进取才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才引发了人们探索宇宙的兴趣与激情。

光虽然是万物动力之源,但只有以实践为基础,以勤奋的汗水作燃料,才能汇成强劲的生命动力,才能燃烧起绚丽多彩的生命火光,才能走向人生全新的巅峰,才会如海子所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点亮心灯作文三:点亮一盏心灯

正是因为心中始终有一盏灯,爱迪生才会在一千多次的失败后仍坚持不懈的寻找电灯丝材料;正是因为想要寻觅到科学的真理,探索到宇宙的奥秘,爱因斯坦才会废寝忘食,拼命工作;正是因为对落后愚昧的痛心,鲁迅才会拿起锐利的笔,唤醒沉睡的中华。

一个部落在迁徙的过程中,走进了一个茫茫的大森林,天色已黑,无月,无光,也没有火把,周围一片漆黑。彷徨和恐惧笼罩着人们,就在这时,一位其貌不扬的年轻人掏出了自己的心,在手中点燃,他带着人们走出了漆黑的森林。后来,这个年轻人成了部落的酋长。只要心里有盏灯,再平凡的人也会拥有美丽的人生。

一位医生在大雪纷飞的夜里接到了一个求救电话,他怕天太黑了,路又难走,对方说会让村民点着灯的。果然村民们点着了灯,沿着车道,无数的灯闪闪发光,蜿蜒曲折。医生诊治完毕要返回时,他有些担心那些人会走了,结果一出门,村民们依然点着灯,随着他的车经过,身后的灯光才依次的熄灭。这便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正是那一盏一盏的灯,使得整个雪夜变得无比温馨。

大海尽管宽广,但你的胸怀可以更加宽广;天空尽管高远,但你的心可以飞得更高。或许你只拥有一扇窗,但是只要点亮心灯,你就能拥有窗外的整个世界。

点亮心灯作文四:点亮感恩的心灯

有一种怀念叫做记忆,追忆,感恩!

时光匆匆,满载风霜,两鬓悄然斑白,又添苍老……年少闯世界,年老独观天。作为儿女的我们立下誓言:长大后能赚钱了,一定供养父母!然而,却忘了感恩于当下所拥有的一切。有多少这样的“孝子”尝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一生的悲痛?!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生在大山里的孩子,张眼望世界的时候,从未想到,自己此刻已拥有了一笔伟大的财富――贫穷与磨难!因为贫穷与磨难,我们更懂得成功的不易;以为贫穷与磨难,我们更懂喜悦的分享;因为贫穷与磨难,我们更懂人生的艰辛;因为贫穷与磨难,我们更懂世间美好的一切……千金难买少年穷!知足吧,感恩吧,别忘了尽责!在心中点亮一盏感恩的心灯,告诉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去爱身边的人,即使萍水相逢,也别忘了给他一个微笑!

生活中,有多少看不见的温情耳语,而感恩永远是不过时的美丽。当自己发自内心呼喊“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老师,辛苦了!”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伤感于自己从不愿表露内心,伤感于自己总忘了感恩的真谛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行动。

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灯 篇7

爱是宽容。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作为教师, 对学生过度的严厉必然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而恰如其分的宽容则会增进师生的感情。因此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去理解、宽容、接纳、化解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和缺点, 打动学生的心,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用心良苦。

一个学困生在给我的信中写到“在任课老师里, 你不是教的最好的, 也不是和我关系最密切的, 却是唯一让我觉得最贴心的。他们对我总是提出很高的要求, 只有你包容我的顽皮, 会在我努力的时候鼓励我, 我已经努力拼搏四天, 我会让你看到我进入全班前十, 我会一直让你感动下去。”这个学生英语基础不好, 课堂上经常睡觉, 或者跑神。作业要么不写, 要么抄别人的。一次课下聊天中我告诉他, 我能体会他听不懂课的痛苦的和那种无奈, 并真诚地表扬了他那天课堂上有一部分时间, 很投入地听我的课。一节课哪怕是学会一个单词或者一个句子, 对他而言都是进步, 都是有意义的。不经意的一次聊天, 却意外地触动了这个学生的心弦, 让他的学习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他以后的学习之路还会很坎坷, 但我相信心灯既然已经点亮, 有了方向, 有了爱的力量, 前路即便崎岖, 他也能坚持走下去。

爱是尊重。尊重, 是一贴心灵的良药。它可以消除一切不和谐。尊重的根本就是师生平等。十几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容易钻牛角尖, 极易和教师形成抵触情绪, 拒绝批评。教书育人时, 教师只有遵循“师生人格平等”的原则, 不居高临下与学生对话, 不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 才能让学生卸下武装, 建立对教师的信任, 向教师敞开心扉。

一次课堂上我让学生背10个单词, 一部分学生积极地背诵, 很快完成任务,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虽然有畏难情绪, 但简单劝说后, 他们还是坚持背下去, 并且发现任务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有一个学生, 没有完成任务。我把他叫到跟前。当时我坐着, 他站在我面前。我问他为什么不背, 他只是简单地说背不会。我让他先背5个再背5个, 他站着一动不动, 仍然不背。我又拿出之前背诵记录让他看, 表扬他之前背诵速度快, 相信这次也一定能完成任务。他还是不背, 并说脚疼, 还找个位置坐下了。僵持了几分钟后, 我生气地说第二天上课前没背会, 就要惩罚他。结果第二天上课时, 他直接请假不来了。

过后反思, 从谈话内容看, 虽然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诚心实意, 仁至义尽。但谈话时, 我坐着他站着, 况且与他谈话的语气也是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这无疑给学生一种老师高高在上的心理压力, 不利于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建议。想到曾经有教育专家提出, 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说话”, 要给学生充分的尊重, 做到师生人格平等。事后我又及时找到学生, 坦诚承认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对, 因而进一步影响了他的敌对情绪。面对老师的坦诚, 学生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并保证以后课堂上认真听讲。后来观察, 他在英语课堂上确实改变了, 不会像以前总是低着头或者打瞌睡, 而是认真听讲, 组织的课堂活动他也可以积极参与了。

爱是耐心。张文质先生在 《教育是慢的艺术》 中说:“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 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 所谓润物细无声, 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 它需要生命的沉潜, 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教书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者在耐心上的考验。

不排除有些学生出问题了, 一顿批评, 效果立竿见影。但还有些学生意志薄弱, 自控力差, 一次思想工作, 收效甚微。往往今天好了, 明天又差了, 反反复复。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做工作。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不是消极等待, 而是做有心人, 为学生的转化积极创造条件。对于经常受批评而自卑、胆怯、自暴自弃的学生, 要善于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适时适地地给予各种形式的真诚表扬, 使它们尝到被肯定的成就感,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这届学生中有一个孩子, 在新学期伊始, 课堂上一直和同桌说话, 尽管我不时地走到跟前轻轻提醒, 但是不见成效。课间休息时间, 我坐他旁边, 与他聊天, 得知他从小学开始就不喜欢学英语, 中学时课堂上说话睡觉是家常便饭, 单词没几个认的。我说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请他在下次上课时认真听我一节课试试。第二天上课时, 每个教学环节, 我都不停地关注着他, 带动着他去读, 去背, 去思考。发现他掌握很好的地方, 我就用眼神给予肯定, 或者提问他。课后与他交流时, 我及时表扬了他的学习态度。之后课堂上, 一有机会, 就让他回答他会的问题, 有时还会安排他检查别的同学。令人高兴的是, 课前的课文背诵快轮到他时, 他主动请别的同学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教他读音, 最后成功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准确无误地背完了一篇课文。

点亮爱的心灯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的教育;策略举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结合文本,根据生本的特点,教师要用自己的爱感动学生,要通过文本让学生理解爱,爱自己,更要爱别人,要求别人给予爱,但更要学会奉献爱,正如爱德门所说:“爱如果为利己而爱,这个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欲。”真爱如太阳,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爱是生命的火焰,点亮爱的心灯,没有它,一切就会变成黑夜。

一、爱比自己弱小的,花香在身边

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小学教育处于教育的基础阶段,在小学生教学过程中贯穿以传统美德以及社会公德的教育,以教师的循循善诱为主,随着教学阶段的循序渐进而延展。小学课堂对小学生情操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小学生感悟爱的能力,对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小学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入情的诵读中,深入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在情感体验中受到美的熏陶,通过文本渗透自然地进行爱的教育。

如《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片断:

1.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回答:“我”是谁?“弱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2.出示“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读了这一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觉到了花儿娇嫩美丽;生2:我感受到花儿颜色鲜艳,惹人喜爱;生3:我感受到了花中的香味。

师: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出示:“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师:读了这一句,你感到花儿怎样啦?

生1:从“滂沱”我感到了雨大,从“低垂”感到花儿无助;生2:我感到花儿需要保护。

师: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薇的旁边,你想说点做点什么呢?

4.萨沙在大雨中把自己身上的雨衣盖在蔷薇花上,想象被萨沙保护过的蔷薇花怎么样了?它们在风中摇晃着小脑袋,仿佛在说些什么?萨沙看着这一切,会怎么想?

5.萨沙为什么会这样做?

生1:妈妈说:“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生2:爸爸的行为影响了孩子。

6.“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1:妈妈眼中萨沙是弱小的,萨沙眼中蔷薇花更弱小;生2:萨沙有爱心,有自信。

7.面对这一家子,你最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请你写一段话,然后全班交流。

8.平时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你的?你想到过照顾别人吗?是怎样照顾别人的?

在这个案例中,萨沙将亲人的爱传承到花草,爱比自己弱小的,花香在身边,爱出了温馨,也爱出了自信。然后教者荡开一笔,联系实际,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通过想象练说、练写,将所有的积淀在此倾吐,将所有的体会予以表达,将爱的心灯点亮 。

二、爱比自己强大的,给比拿愉快

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在我们的生活中,啃老族比比皆是,父母爱孩子几乎不用引导,因为那是“老母鸡也会的事情。”但试着分析一下,真正让一个像小学生去爱自己父母,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又有几个人呢?更不用说,用自己所能去爱比自己强大的血缘关系以外的人了。然而,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融入这个社会,学会博爱,学会奉献,这种精神,这种爱的奉献教育一定要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这样的爱,爱得才有“品味”。语文是一个人文性的学科,对爱的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法片断: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件事? (栽花、赏花、写信)

2.出示课件,儿子种这些花容易吗?你从哪里体会出来?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生1:儿子还没有镢头那么高,太小了,种花不易;生2:“顾不上休息”说明爱得充满激情;生3:“各种各样”说明种的品种很多。

3.假如你好久没见到爸爸,你见到最先想做的事是什么?

4.“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 他的心里,一定藏着一个很大的愿望,他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要对花儿草儿说,就请你大声地替他说出来吧!

5.出示:“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的心情是如何的?为什么?

6.当你看到“姹紫嫣红”这个词,你还能想到哪些词?

7.此时,高尔基看着这些花,他会想起了什么?

8.“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别人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呀!” “美好的东西”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每次各指什么?

生1:第一个指鲜花;生2:第二个美好的东西不仅仅是像鲜花这些物质的东西,还是一种情感。

9.“给”永远比“拿”愉快……“给”和“拿”是什么意思?文中指的是什么?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什么? 做怎样的人?

生1:“给”:给予,文中指“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生2:“拿”:拿取,指向人们索取。

……

10.读了这封信,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会说些什么呢?

在这个案例中,高尔基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儿子是一个小屁孩,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表现出来的爱,不亚于一个成年人,凡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这个孩子种下的是鲜花,留下来的奉献。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坚持,我们一定能引领学生在语文中沐浴爱与自信的光辉,使我们与学生的生命绽放出最美的光彩,使人性的光辉与语文教学两相圆融。

参考文献

[1]薄俊生.让爱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J].小学语文教学,2013(12).

[2]肖艳杰.让爱撑起一片蓝天[J].新课程,2011(03).

点亮心灯500字周记 篇9

我猜想,父亲的决定肯定不是心血来潮,一定和刚去世的母亲有关。

母亲生前喜欢吃柿子,我们是从十年前才知道的。那次母亲生了一场病,一连几天茶饭不思,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变着法的给母亲买吃的,她都不喜欢。有一次大姐买回一兜柿子,从此打开了母亲的胃口。老人家欢喜的说:“我小时候,你老爷一箩筐一箩筐的往家买,我就没吃够。”大姐嗔怪的说:“娘,你怎么不早说呀!我们可从来不知道你喜欢吃柿子。”母亲笑笑说:“你们小的时候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哪有‘闲钱补笊篱’?”

这话令人心生感慨。母亲和父亲结婚整整五十年,父亲在县城上班,家中的一切都是母亲操心操劳,凭着母亲的`精明干练,吃苦耐劳,精打细算,将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把儿女们教育得彬彬有礼。

艰苦的岁月,消磨了她的性情,泯灭了她的志趣,以至于我们对母亲的兴趣爱好全然不知。

不知道母亲从年轻时就非常喜欢金银首饰,只知道大哥曾经给她买了副耳环,她说:“我不喜欢戴这玩意儿,还是给你媳妇吧!我这么大年纪了和年轻人争啥风头儿?”

不知道母亲会玩儿纸牌,直到最小的儿子娶完了媳妇,母亲突然凑合邻居家老婆婆们玩起了纸牌。她说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我该退居二线了,不然会讨人嫌了。

不知道母亲爱吃柿子,却知道母亲爱吃白菜疙瘩。我们小时候从水煮大白菜里夹出来扔到桌子上的白菜疙瘩,一一被母亲捡起来吃掉,说这个既好吃又解饿。

老一辈的爱情是藏在心里的,不表白,不张扬,一切都在不言中,但我知道母亲走了,父亲很伤心很孤单很失落。经常不自觉地在话语中流露出来:“要是你娘活着……”。

有一次我回家,父亲正在睡觉,我的敲门声惊醒了他,懵懵懂懂的说:“我正做梦呢!梦见你娘回来了,可是连个路灯也没有,她看不清回家的路。”我有点儿惭愧地说:“对不起,打扰了你的美梦。”真的,那一定是一个很美的境界,是父亲回味无穷、向往已久的,不幸让我给打扰了。

母亲去医院时还精神着呢,但病情发展很快。父亲说什么也想不到母亲会睡着回来,而且永远醒不过来了。

父亲从来不吃柿子,也没给母亲买过,但母亲忌日的时候父亲特意买了一盘柿子供上,直到柿子蔫了坏了,父亲也没吃。

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灯 篇10

爱是千里冰川上的一团火种,爱是茫茫黑夜里指航的灯塔,爱是历练风雨亘古不变的话题,爱是冥冥中心灵殷殷的守望„„谁要是没有爱心,就没有资格走进教育的殿堂。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围绕“把学生当子女”这一主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一、实施“两项承诺”

学校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组织教师向学生做出“师德承诺”,同时,学校向社会公开做出“爱生承诺”,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二、推行“三进”活动。

一是进课堂。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开展推门听课,推门看课活动,随时了解各科任老师课堂教育教学情况。班主任实行“坐班制”,了解班级学生动态,掌握第一手材料。教导处还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教研讨论,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是进餐厅。关心学生的饮食情况,征询学生的意见,积极改善学生伙食质量,提高服务育人水平,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进家庭。开展教师访万家活动,学校在暑假中组织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两次家访活动。向学生家长和监护人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我校取得的成绩,赢得学生家长和监护人对学校的理解与支持。与家长和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重点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生长环境、在家表现及思想

状态,反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并督促家长和监护人在暑假期间注意学生安全,向学生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尤其是防溺水安全、防交通事故、防雷击、防食物中毒等安全防范知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生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

三、开展各项关爱行动

1、关爱学困生,耐心做好帮扶、转化工作。

教育是一种感化人心、塑造灵魂的工作,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品质!每个人都喜欢美的、善的、好的事物,对这样的事物充满热情!但教师如果能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好坏,才更见教师品德的高尚,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顽劣生、特殊家庭的学生更能多一份关爱,多一点理解,对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幼小的心灵也会慢慢被感化、被唤醒,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他们的学习成绩!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困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不如别人,他们总有潜在的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好的品质,每当这种闪光点闪烁时,也正是对他们引导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学困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点滴进步时,着力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产生一点“成功感”。原来我校六年级有一学生肖柳,他酷爱上网,整天沉溺于网吧,不做家庭作业是常事,成绩一降再降,父母不在家,只有爷爷一人在家照顾他。说服教育无济于事,杜老师经过观察发现他劳动积极,就让他当劳动委员,并每天督促他在校完成家庭作业,又随时和他谈心,在班里表扬他,慢慢地他把心收回来了,学习成绩进步很快,杜老师因势利导,对他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于是,他比以前干劲更大了,班级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学习成绩也在提高。

2、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让他们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所谓特殊群体就是行为异常、孤儿和单亲家庭学生。

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缺乏父爱(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父母离异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情感上的灾难,是一种可能影响一生的创伤,老师对这些同学要更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弥补家庭教育中的不足成份。我校五年级有个学生,一开学就连续几次不交家庭作业,问及到理由,他不是说忘记了,就是说作业掉在家里了,且几经教育不见成效。陈老师带着这个谜进行了家访。在与他奶奶的交谈中得知,他随奶奶生活,因父母离异后,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奶奶年纪大,还要做家务,无力也无心督促,造成了他回家后热衷于看电视的习惯。于是陈老师与他奶奶商量了具体措施,共同督促孩子学习,作业得到了保障。陈老师还经常找他谈心,帮他解决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体会到老师父母般的爱。在期中测试中,成绩有所提高。就数学就达到了85分的好成绩。由此陈老师再次与家长联系,以报喜的形式肯定了孩子的进步,这样增强了家长督促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力度,更促成陈刚同学学习上的稳步提高。

3、关爱留守生,让留守学生不留守。

“留守生”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委托他人照管的学生。在改革开放年代,农村多数年轻夫妇远离故土,外出打工挣钱,将子女委托给家庭老人或他人代管,而家庭老人无文化者居多,缺乏家教知识,对学生成长造成诸多不利因素,我校组织在职教师和“留守生”同班同学家长开展关爱“留守生”“365守护春晖行动”,全力落实“四式”关爱举措,签订关爱守护合同、搭建“留守生”健康成长的新平台。第一:“保姆式”关爱。老师从学生的衣食住行全方位照顾,从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活动、交往进行立体化教育。让孤独孩子不寂寞,要胜过“留守生”亲生父母。第二:“寄养式”照顾。老师与“留守生”结“穷亲”,以托管、代教方式照料留守儿童,将“留守生”看着是自己的“义子”、“义女”,让学生感悟到老师是父母的“替身”,从而发奋学习,立志成才。第三:“承包式”帮教。老师当好真帮实教的代理家长,坚持每天按时接送“留守生”上学、放学,晓之有理、动之有情地对其教育,使其健康成长。第四:“互助式”关心。积极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建立学生为主体的“1+1伙伴互助小组”,“友好同学”对子,将“留守生”下插到家庭教育好的学生家中“留学”,体验生活,感受温暖和亲情。

4、关爱特困生,不让每一位学生因上不起学而辍学。学校开学初就对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摸底,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尽学校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为他们减免生活费,赠送一些学习用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同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从情感上关心帮助这些学生,使其感受到老师无私关爱给予他们的温暖。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培养他们抗挫折能力,真正在老师同学的关心帮助下,安心上学,不让他们因经济差困难而辍学。

有人说:爱孩子是做教师,做合格教师的底线。说我们要检验一个教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用什么来衡量他,就看他是不是爱孩子。如果他连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么他连合格教师的底线都没具备,就不适合做教师。也有人说:

点亮学生阅读心灯 篇11

开展多种活动。“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当阅读活动本身充满乐趣的时候,一定会激起学生阅读的热情。因此,我们一直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品尝阅读的快乐。

每日五分钟诵诗。每天清晨,当学生走进教室就会听到诵读或吟唱古诗的声音。通过观看古诗动画、吟唱古诗歌曲,教师引导学生或诵读、或吟诵,并定期组织配乐诵读比赛、看图诵读古诗比赛等。“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越来越浓。

每日乐读一句。在课堂开始、结束前的一分钟,每日诵读一句名言、歇后语、谚语等。教师把每日一句写在黑板上,学生在激昂的背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日好书推荐活动。早餐后的五分钟,是学生进行好书推荐的时间,或讲述书中一个精彩的故事,或朗读书中一个精彩的片段,或介绍书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或几人合作分角色表演故事等。人人上台展示自我,畅谈读书收获。

改革阅读课型。一学期一本语文教材,30多篇课文,这样的阅读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也不能适应时代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只有海量阅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改革之所需。因此,笔者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大量阅读,阅读课型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变化。

读物推荐课。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为孩子推荐适合阅读的书籍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经常在班级QQ群发布一些书目,并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譬如,设置悬念,引导想象,猜测故事情节等。

汇报交流课。关注学生平时的阅读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兴趣,定期开展阅读汇报交流,使学生在多元的汇报交流中增长知识,得到启迪。可以围绕一本书来展开专题汇报交流,也可以围绕某一个既定的主题来汇报交流,可以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或讲故事比赛、专题辩论赛等,让学生们在多种形式的交流中共享阅读之乐。

指导方法课。在阅读课中有意识地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丰富词汇储备,培养良好语感,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

创新激励手段。善用激励,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定期评比“讲故事大王”“朗诵大王”“背诵大王”“最佳读书笔记”“最佳荐书王”“最佳读书小组”,可以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给予向老师借阅图书的“优先权”奖励。试想,当学生们手捧着老师为他们精心挑选的图书时,内心会是一种怎样的愉悦?

减免家庭作业,也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奖励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每位教师都应当用心经营,把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引领他们在书的海洋中汲取营养。

对每日坚持课外阅读半小时、坚持做读书笔记、积极荐书的学生发放“20元的阅读风采币”。学校规定,当阅读风采币积累到100元时,除了可参评“书香学生”外,还可得到校长颁发的神秘礼物。

(作者单位: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

点亮心灯 范文 篇12

他,2013年主动发起成立庆阳市第一个民间教育学术团队———庆阳李镇西教育研究会,如今研究会集聚近千名老师主动学习、践行李镇西教育思想; 2014年他在借调市教育局半年后主动要求回到学校教学一线,他说他的心在学校,根在课堂。

他是谁?甘肃省庆阳市庆阳五中数学教师,第二届“中国李镇西式好老师” ———杨宏杰。

杨老师投身教坛14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始终秉持着做老师必须守住朴素心,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学生,从点滴做起,做平凡的事。

爱职业,从课堂做起

2001年杨宏杰老师从一所农业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庆城县最偏远的农村学校任教,这里生活用水都要靠下雨集流,学生住宿还在窑洞里,开水馒头就是他们一周的伙食。办公室是70年代旧房子,冬季漏风,夏季漏雨。每周末全校师生挤仅有的一趟班车,往往拥挤到车门都关不上。很多年轻人到这后很快想尽各种办法离开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有过抱怨,当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神,他明白在这个落后偏僻的山村上学可能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他时刻牢记李镇西老师说过的那句话“如果你不爱教育,那么就请不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想,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那就必须对得起孩子们,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于是他便潜心研究教学,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学业,他开始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每次备课后都让他们提意见,请他们亲自指导自己的课堂。他跑遍县城书店,几乎将能买到的相关资料都买了回来,一边学习,一边探索。

大山深处的孩子本来基础差,很多孩子忙于帮助家里干农活耽误了学习, 孩子学习成绩严重两极分化,数学课成了很多孩子的“地狱”。为了照顾不同学情的孩子,杨宏杰老师开始尝试分级教学,他把写作融入数学课堂,在数学中谈写作,于是有了数学日记……他的课堂也得到孩子们的肯定,回报他的不仅是优异的成绩,更是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开心的笑脸。

爱学生,从问题学生开始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一种倾向,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会把更多关照给予这些孩子。但杨宏杰老师觉得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爱学生应该从问题学生开始。

2005年班里转来一个孩子,他的右手一直蜷在袖口里,竟然用左手写字, 上课一言不发。经过详细的了解才知道孩子小学贪玩把右手伸进拖拉机皮带轮,绞断了两根手指头,一次考试监考老师硬是要孩子用右手写字,从此孩子一度消沉,连续几次转学,每逢考试便以各种理由请假。孩子的遭遇让杨宏杰老师很心痛,于是他坚持每天鼓励他, 甚至考试前偷偷为他辅导,不惜透露一部分试题。当第一次考试时,这孩子又来请假时,杨宏杰老师拒绝了孩子的要求,那次考试孩子创下了近3年来历史最高记录。在班里除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便是各种场合的表扬。孩子变了,丢失的自信又被重新找回,做了数学课代表。两年后,成功考入重点高中。

晓峰,一个双耳失聪的女孩,上课只能猜老师的口型。当看到她课堂上那种迷惑的眼神,他决定每节课提前为她备好教案,所有的问题都是纸上交流。 三年的坚持,如今她成为一所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

小丹,因为家庭矛盾竟然用刀片将自己手臂划了几条深深的伤痕,很多次中午放学他看见她在校园溜达,像个流浪的“小狗”。每天中午杨宏杰老师都陪她聊天,慢慢才知道是因为家里有了小弟弟,小丹觉得家长忽视了她的存在。 找到问题症结,于是联系家人多陪陪孩子,多做思想工作。半学期后,杨宏杰老师重新看到了一个活波、开朗的女孩。

搞教研,从教育实际突破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杨宏杰老师欢这句话,更喜欢用研究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005年,他担任初二两班数学课, 面对班级成绩整体不理想。他经过深入和学生交流、调研,开始尝试分级教学, 分级考试。按照学生自愿选择将分成A、B两个层次,B类学生只学习基础知识。考试可以选择难度不同的试卷,给予学生两次机会取最高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小A在一次考试中选择B卷,取得了78分成绩,她高兴地说“这是她上初中成绩最理想的一次!”一年后毕业会考中,两班孩子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80%的学生被高中录取,总结一年多分级教学经验他写成的《分级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在《陕西教育》发表,并获得论文评选一等奖。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杨宏杰老师还发现很多孩子总是对数学学习存在误区,他们认为数学机械、枯燥,不是计算就是证明,很多孩子早早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进一步探究原因,他发现是老师们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来源,把数学简单归结为:计算、作图和证明!数学没有了源与流,没有了生命力,活生生的数学变成了变成死板机械训练。于是杨宏杰老师开始整合数学教材,提出了“生活化”的数学的设想。课堂教学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入,通过知识探究反过来解决实际问题,他把数学课堂上到教室外———通过银行存款变化了解正负数, 通过测量池塘宽度学习全等三角形,通过彩票中奖学习概率……数学课变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科目。2012年根据生活化数学的理念录制的课例《生活中的概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展播。

时代巨变,各种信息充斥着社会个各角落。班级管理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影响,作为班主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这就必须要求班主任思想上要“变”,方法上要“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杨宏杰老师及时收集整理资料,提出班级管理的“五个要”———要注重信息协控,形成家校合力;班级要注重规则制定,让规则内化为学生习惯; 班级权利要实现自控,让学生人尽其才;班级要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形成班级凝聚力;班级要培育学生个性,点燃学生个性激情。三年实践之后,一本《班主任管理新策略》正式出版发行了。

树理想,心怀一方教育

做老师的本职工作是上好课,教育好学生,在搞好这一切的前提下,随着对教育理解逐渐加深,对教育改革逐步实践,尤其是受新教育和李镇西老师及全市坚持8年无功利读书和整体推行新教育实验的影响,杨宏杰老师觉得一个有追求的老师应该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那就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号召带动一批教师的成长。

2005年庆阳教育开始了新一轮改革,市教育局局长卢化栋经过深入调研,针对教师一味追求考试分数,不读书的现状,大胆提出“读无用书”的号召。庆阳市教育系统开始一场前所未有的读书活动。经过5年的坚持,经典阅读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学生的学习观,形成了“局长带着校长读,校长带着教师读,教师带着学生读,学生带着家长读”的良好氛围,庆阳教育生态得到重建。庆阳市读书活动得到《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的报道。他,作为读书活动的受益者,觉得应该积极宣传这种成功做法,让更多一线教师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于是先后在 《中国教师报》 《甘肃教育》发表 《用经典开启智慧心门———记“读书局长”卢化栋》《读书,盘活一方教育生态》。由于杨老师对庆阳市读书活动的成功报道,再一次激发起庆阳教育系统读书热,他也从一名名不经传的乡下教师逐渐被公众熟知。

在一次和领导的聊天后,更坚定了杨宏杰老师埋藏了很久———成立庆阳民间教师草根团队,通过草根力量促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决心。2013年他倾其所有拖家带口前往湖北武汉参与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第二届年会,因为经济拮据,愣是在火车站广场铺一张报纸睡了4个小时。短短一年时间杨宏杰老师便在庆阳发起成立了庆阳李镇西教育研究会,发展会员学校20多个,会员1000多名。并在庆阳市教育局大力支持下成功组织了“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第三届年会及颁奖典礼”,全国13个省市近400人齐聚庆阳共话教师专业成长。李镇西老师亲临现场做了《幸福比优秀更重要》的报告,他通过真实案例告诉老师们,“一个老师只要真正热爱教育,才会在教育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而这种幸福不是荣誉的堆砌,是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蒋自立等10多位与会一线名师分享了自己专业成长经历,庆阳会员张燕燕老师讲述了她在参加“研究会”后的故事,她说“庆阳研究会的成立,让一个人孤独的行走,变成了一群人结伴而行”……如今每周六晚,更多老师放弃休息、消遣时间集聚在研究会的网络视频社区,参与研究会的网络阅读、研讨及讲座活动, 庆阳草根教师的专业成长已经成为庆阳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点亮心灯作文800字 篇13

这次,我决定连续第二年参加“校园歌手大赛”。过五关斩六将,我很幸运拼进了决赛。准备决赛的两周时间里,我要挑战自己一次――选唱林忆莲这首难度很大的歌曲《克卜勒》。老师、朋友们建议我,选唱自己熟悉的曲目。

《克卜勒》这首歌的原唱是孙燕姿,唱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林忆莲。林忆莲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实力歌手,华语乐坛的灵魂人物。1985年她出道乐坛,至今已三十多年,她力压群芳刚刚获得湖南卫视原创歌手竞赛真人秀节目《歌手》总决赛冠军。她以炉火纯青的唱功、细腻的嗓音和感伤而又无畏的曲风,被誉为“香港史上艺术高成就的女歌手之一”。林忆莲为了唱好这首歌,她特意到了一所聋哑人的学校中去教孩子们唱歌。这些生来就不能说话也听不到任何声音的孩子们,许多因为家庭原因而买不起助听器。林忆莲也为那些孩子们带去了关爱,也带去了温暖。

受到林忆莲的启发,也为了能唱好这首歌,在一个周末,我也和妈妈去了一所聋哑学校。在那里,我看见一个个孩子,他们都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们。我带着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奔跑。我还为他们唱了《克卜勒》这首歌呢!他们都快乐地跟着节奏运动。我看着他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不禁感叹,人世间为什么要这样不公平?多希望自己能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爱。

决赛那天,我很激动,想着终于可以唱这首歌,可以轻声呼唤那一群群可爱的孩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等到我上台时,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到了台中央。脑海中想着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想着他们的天真笑容,我们一起唱一起跳。“一闪一闪亮晶晶,好像你的身体,藏在众多孤星之中还是找的到你……”我多么愿意为他们做一颗星星,为他们照亮前方的路,为他们不再为自己的聋哑而感到痛苦。哪怕只是一瞬间的光,我也要为你,为你而照亮!

唱着唱着,感觉自己就像林忆莲一样,想象着自己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变成了天上最明亮、闪亮的星星,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哪怕只是一瞬间的光明,一瞬间的光亮,我也要尽力为你,为你照光芒!演唱快结束时,我脑海里仿佛浮现出那位聋哑女孩女孩的身影,我想象着她以熟练的手语,优美的诠释着歌曲里,无数聋哑儿童对声音的渴望,无数的盲人孩子对光明的渴望。

点亮心灯作文600字 篇14

为此,学校举办了一次“捐一本书,为孩子点亮一盏灯”的捐书活动。同学们纷纷从家里拿来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有的捐3本,有的捐5本,我在家里精心挑选了10本课外书,准备送给山区的孩子。

蓝天之下的操场因为爱心的付出显得格外明朗,空气因为爱心的付出变得格外清鲜。伴着轻柔的音乐,我们陆续来到了操场。只见主席台的上面挂着一条“捐一本书,为孩子点亮一盏灯”的横幅,几个大箱子井然有序地排着。

“活动开始!”大队辅导员马冀老师一声令下,捐书的队伍长龙般游向主席台,只见一、二年级的小同学吃力地捧着书,将书整整齐齐地放入箱中,书本越放越多,大箱子很快放不开了,同学们只好将书放在外面。台下的我们有些担心了,轮到我们,书会没地方放吧?“有两千本了吧?”“不,至少四千本!”

终于轮到我们了,我捧着厚厚的一叠书,高兴地走上台,台上早已“书漫金山”,这里是书的“海洋”,一座座“书塔”立在“海上”。《十万个为什么》《青铜葵花》《汤姆叔叔的小屋》……各种书籍应有尽有。所有的书几乎都是新的,同学们将自己最爱的书献给了贫困山区,每一个同学心里想的是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动着……

匆匆放好书,走下台。渐渐地,捐书活动进入了尾声,看着这些堆成山的书,我仿佛看到了西部山区孩子们阳光般灿烂的笑脸……

上一篇:中秋诗文晚会活动总结下一篇:职工代表大会会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