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问责制度

2024-07-23

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问责制度(共12篇)

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问责制度 篇1

日常安全检查制度

(1)一般工作岗位上的职工应在上班工作前,下班离岗前对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检查。

(2)生产岗位上的操作工人,必须按时间、地点、路线内容进行认真巡回检查。

(3)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在上班后应督促检查本班组人员对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力求工作中避免事故的发生。

(4)在交接班时,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必须认真交接。接班后并作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要上报领导,同时将情况写在交接班日记上。

(5)后勤保卫部应坚持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听取群众意见,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加以解决。

(6)各级领导每日在布置工作的同时,要布置安全工作,并对所属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的形式可以是现场巡回检查、在调度会议上和交接班日记上检查,夜间值班检查。

检查的内容:

1、生产或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生产或施工前的安全情况。

3、各类规章制度或注意事项执行情况。如安全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和劳动纪律等。

4、安全设备。消防器材及防护用具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5、日常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日的活动情况。

6、检修中的安全工作情况。

(7)班组级负责生产的领导应经常对各单位的安全工作进行指导。

定期安全检查

(1)后勤保卫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是群众性的安全检查,由各作业单位或各班组负责组织,后勤保卫部和各职能部门可结合岗位责任制,根据不同的检查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检查。要边检查,边改进,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经,如有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订出计划,按期解决,务必作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待。

1、春季安全检查是以防雷、防静电、防触电、防建筑物倒塌为重点。

2、夏季安全检查是以防暑降温、防汛为重点。

3、秋季安全检查是以防火,安全防护设备和防冻保温为重点。

4、冬季安全检查是以防火、防爆、防毒、防雪、防滑为重点。

(2)每逢节假日都要进行一次节日前检查,联合组织作业单位和各部室参加,包括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前的四次检查,主要是检查节日的安全保卫措施,如节日值班、保密保卫、安全消防、节日生产准备等。

(三)专业性安全检查

(1)根据某些生产和特殊设备存在问题,组织专业性检查,以便重点发现某项专业和不安全问题,通过检查整改加以消除。专业性安全检查对象是:电气设备,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消防设施、危险易燃易爆物品,工业卫生等的检查。

(2)专业性安全检查,以职能部门为主,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按安全技术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3)专业性安全生产检查的每一个项目,必须作好详细登记,每次检查都必须对前次检查登记的问题做出准备的鉴定。

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问责制度 篇2

一、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存在问题分析

1. 法律体系不健全

第一, 法律依据偏颇。我国已经出台的很多行政问责制都是各地级部门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的, 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不足, 不能在全国范围推行。第二, 规章制度存在缺陷。针对行政问责出台的规范性文件主要都是政府规章, 与行政问责法律法规相比更具可行性与针对性, 但是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例如存在典型的通体问责主体, 主要为行政“一把手”;行政问责事由描述模糊不好界定, 操作性比较低;行政问责程序缺位, 几乎没有严密的程度性规定。第三, 煤矿行政问责相对缺失。我国目前并没有颁布有行政问责制的转向法律, 煤矿领域存在的很多法律法规, 但大部分都是行政监管与技术相关内容, 缺失专门针对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行政问责制的规范性文件。

2. 客体范围狭窄

行政问责客体基本为行政首长。根据责任行政原则, 问责对象应该是拥有行政权的行政主体以及行政人员等都必须要承担相应责任, 并且并无等级和职务之分。但是, 就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执行现状来看, 行政问责客体基本上都是升级职能部门首长以及市政府、区县政府首长上, 一般公务人员与省政府首长并不包括在内, 行政问责客体范围比较狭窄, 容易造成问责权责划分不清, 责任追求不明确以及行政问责结果出现偏差等。

3. 问责事由局限

第一, 局限重大事故发生。行政问责是指对行政问责客体的何种行为进行问责, 包括行政主体违法违规行为和引发严重后果的行政不作为。就我国行政问责现状来看, 问责事由基本都是重大责任事故, 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不发起行政问责。此种现象在煤矿是安全生产中尤其明显, 发生重大生产事故后, 行政主要是针对行管领导干部事后责任, 以事故调查结果来处理相关负责人, 而对于技术指标、煤矿生产从采矿许可等相关的行政部门与官员并在问责范围内。第二, 偏重事后责任追究。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事故, 往往都是由复杂的事由引发而成, 一次性暴露出中很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只是侧重于事故后责任的追究, 对于引起事故的众多原因经常被忽视不被追究, 致使行政问责预防与减少矿难事故成为空谈。

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实施策略分析

1. 健全法律体系

首先, 制定统一行政问责法律规范。即在煤矿安全生产领域中, 制定一部专门的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法律, 内容需要明确行政问责主体, 对异体问责进行明文规定, 保证监督体系可以有章可循;明确行政问责范围, 对现行的范围进行扩宽, 针对不同问责领域特点制定具体的问责范围;明确行政问责客体等。其次, 完善政府行政问责规章制度。在执行全国性行政问责法律基础上, 对地区政府行政问责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将区域特点与全国性行政问责法律相互结合, 消除中间存在的冲突条款。

2. 规范问责主体以及责任主体

首先, 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监督机关以及煤矿等, 对于地区人大政协、司法机关、个民主党派以及公民、媒体点等都需要参与进去。对问责主体进行规范, 增强其多具有的普遍性、广泛性以及多样性等, 以求不断提高行政问责结果所具有的权威性、公正性以及客观性。其次, 严格落实问责对象。煤矿生产安全行政问责主体是煤矿与当地政府, 但是却不仅如此。应该按照相关规定, 对于将安全生产纳入份内必承担的责任, 并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的组织与自然人, 应该就是加强对其的行政问责。主要包括各级政府与行政管理职能机构, 上到国务院下到各级政府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与煤矿安全生产行管的中介结构和社会组织等。在所有问责主体中,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为主要监管主体, 而煤矿生产企业则为责任主体。

3. 扩大行政问责范围

首先, 加强对重大责任事故行政问责力度。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范围, 主要包括问责客体所有违法违规。基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将行政问责重点确定在重大责任事故上, 无论是事前领导人员、监管部门以及生产人员的玩忽职守, 还是事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对上级的隐瞒、不作为等, 都会影响行政问责效率。因此, 必须要扩大行政问责范围, 不仅要涉及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涉及到行政主体的决策失误、乱作为、监督失察以及官煤勾结等现象。其次, 对为造成重大事故违法违规行为追究责任。对于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构建, 必须要打破传统问责范围局限, 不仅需要针对煤矿生产重大安全事故, 同时还包括对生产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安全生产标准缺陷以及行政人员未造成重大事故的违法行为以及不当行为等。扩大问责范围, 进一步有效控制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因素, 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必须要加强对煤矿资源安全生产的管理, 加深对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的研究,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 以求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 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降低煤矿生产事故发生概率。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煤炭资源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加大, 相应的带动了我国煤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煤炭行业发展的过程中, 因为煤炭生产的特殊性, 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造成煤炭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度不完善, 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度的研究。本文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行政问责制度

参考文献

[1] .江凌, 卢申伟.和谐语境下的权力运作——行政和解制度探析.行政法学研究, 2012 (01) .

[2] .陈鹏.诚实信用原则对于规范行政权行使的意义——对当前学说及司法实践的检讨.行政法学研究, 2012 (01) .

浅谈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 篇3

关键词:船舶 安全 动态 检查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而系统内部还存在若干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是互相联系。在安全管理上,把安全工作看作是一个多方位、多因素、动态和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因此,理顺安全与各个方面的关系,明确安全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立严密的安全控制网络,真正做到以早为主,以防为本,早抓早防,齐抓共管,是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远洋集装箱船舶的现代化,大型化和高速化,给航海安全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是船公司在安全管理上的创新与探索,通过实施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进一步实现在动态中对船舶现场的安全控制,进一步规范值班人员特别是驾驶台值班人员的行为,促进并强化当值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及时发现和纠正船员的“三违”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

中远集运和上远公司在中远集团“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科学管理;超前防范、重在执行”的二十四字安全理念指导下,建立起符合国际公约、规则,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地自主管理、自主检查和自主监督的船舶动态检查制度,并以科技领先、管理创新为突破口,以强化日常动态检查、科学全程监控为手段,以超前防范,实现全面安全为目的,在所属船舶安装“驾驶台视频记录仪”,运用公司“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和“远洋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实现船岸信息交流与共享,使船舶安全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动态化和跟踪化,从而真正、有效地提升公司船舶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海上航行的本质安全。

一、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实质

安全管理的动态原理体现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对象、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动态变化上,同时,组织的目标以至管理的目标也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有效的管理是一种随机制宜的管理。动态管理要求管理者不断更新观念,避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思想和方法。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主体和对象是船舶和船员,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随机制宜就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航区、气象、设备、人员等),随机抽调检查人员,按船舶营运实际节奏科学安排,也就是从具体实际出发,不固定自查人员,不拘于检查表内容,特殊情况特殊检查。

推进安全管理标准化是船公司实现安全营运目标的一项主要措施,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公司以船舶各项安全作业为重点,每年都根据船舶新设备引入和新危险源的识别,通过风险评估,对综合管理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根据评估后的风险拟定规避措施。但制度标准不代表人的行为标准,在实行安全标准化作业过程中,实现行动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执行上由不标准到标准的转变,这就是安全动态检查的实质。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要遵循“细、实、全、深、严、狠”的六字方针,在动态中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船岸员工的责任心,提升执行力,将安全防范重心前移,实现安全管理从面上指导向动态跟踪转变;从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转变。同时,对安全动态检查中发现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关键性和突出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早整改,使标准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最终实现船舶营运本质安全的良好格局。

二 、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模式

成立船舶安全动态检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四级管理模式,即中远集运(安全技术管理部)—上远公司(安监部)—船员部(政工科)—船舶(政委)。其中岸基相关管理部门有专人负责跟踪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实施情况,指导船舶开展安全动态检查工作,处理船舶反馈的岸基支持要求;海务监督上船检查驾驶台视频记录,并随机拷贝存档,岸基对驾驶台视频截图远程抽查。公司明确船舶政委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负责驾驶台视频定期检查和记录,牵头组织船员实施动态检查,并负责检查情况信息的输入、审批、交流和存档工作。

在公司综合管理体系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方案和细则作为保证,船舶政委作为主抓手(第一责任人)组织和动员在船人员的全员参与;船长和轮机长本着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理念,全力支持政委落实各项具体动态检查工作,建立船舶管理逐级负责制和安全监督员相结合的安全管理网络,运用SMIS系统实时向岸基反馈动态检查情况。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制度执行情况与本船先进评比和考评挂钩。

船长、政委、轮机长在船舶安全动态检查中的责任关系:船长是船舶安全管理的首要责任人,对船舶安全生产负总责;政委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第一责任人,根据船舶安委会、船长确定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和要求,承担船舶安全管理中的过程监控、现场监督、动态检查等任务,负责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人员召集、组织实施、纠正督促、信息汇总反馈等相关工作;船长、轮机长依据体系文件、职责要求所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任,并不因政委作为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而产生任何变化。

三、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运行

以往航运业各类安全事故案例表明:事故多发生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新作业点或者危险源辩识不到位的作业现场,因此各项操作和作业的安全控制是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明确职责

公司明确船舶政委为安全动态检查第一责任人,负责牵头实施和监督船舶各部门各岗位的动态检查和信息输入存档工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要求体现全员参与和全方位过程管理,即政委随机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安全动态检查,全方位过程管理就是实施检查的内容与实际相符,也就是干什么查什么,检查表分为驾驶台、机舱和船员行为安全三个部分,在一个循环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重复,可以实施检查表中没有列入的项目,以体现全方位管理;

nlc202309031316

2 .实时监控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船舶局域网随机查看和回放查看“驾驶台视频记录仪”影像,并录入公司体系要求的“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

船舶政委按公司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系统中“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内容组织相关船员随机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和侧重点以周为节点,以月覆盖驾驶台、机舱和船员行为全部内容对本船的安全管理状况开展动态检查。

公司安监部和船员部在SMIS系统中按“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表”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控,跟踪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活动,对船舶驾驶台视频记录仪不定期抽查航行中驾驶台值班纪律执行情况(调取截频);根据船舶反馈内容,特别是缺陷未整改和需岸基支持的项目,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完成整改并负责向船舶反馈。

3 .预知危险

随着航区和气象变化,设备更新或老化,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上极易发生伤害事故;随着新船员、新上岗人员的不断补充,部分老船员安全麻痹思想等等,由于对安全认识差,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多。采用安全系统过程中危险预知预测,应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作业现场工序中危险因素,找出人和物的不安全隐患,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基本原因,制定出危险防范措施。船舶应利用部门工前会布置工作的时机对作业危险预知对策分析,每个船员作业前应知晓经常作业项目的安全须知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新区域、新作业点、新项目、新设备重点做好危险源的应对措施,船舶领导、各主管人员和安全监督员在作业现场要随时抽查,以保证落实。工前会危险预知活动的开展,可以强化船员控制危险的能力,提高隐患检查整改率和船员整体安全素质。

4 .重点控制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的范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驾驶台管理动态检查,二是机舱管理动态检查,三是船员安全行为动态检查。船舶要对每个危险源制定重点控制措施,如驾驶台值班、机舱重大检修、各类危险作业和保安综合治理等,管理人员必须拥有预知危险的意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使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始终处于主观的受控状态。动态检查突出两方面重点:

(1)“急、难、险、重”生产任务和重要工作现场。主要包括:航行值班(特别是夜航、雾航、大风浪航行、进出港及复杂航区航行等),重要工作(如解系缆、机舱吊缸、危险品装卸、演习、靠泊期间梯口值班等),特殊作业(如封闭舱室作业,明火、上高、舷外、水上作业等)。政委应加强对上述重点工作的安全动态检查,亲自或指定人员到现场,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如实记录;同时,应着重加强对驾驶台航行值班过程的随机检查。

(2) 船员日常行为安全。政委应根据船舶各部门上报的每日工作计划,加强对作业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作业人员劳动防护情况的检查督促,对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发现、立即干预、彻底纠正,并做好相关记录。

另外,各重点部位的各种醒目的安全标志也很重要,也是各危险源受控的手段之一。

5 .跟踪反馈

跟踪管理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严格执行各种安全作业规程,安全动态管理就是把在动态操作的每个层次和各种职责分工制度化,作业程序化,以动态实时随机检查加强管理密度,实现集约和精细管理的统一,实现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同时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运用科技服务安全,如驾驶台视频记录,SMIS数据交换等。船舶还应以全面质量管理来加强船舶的安全动态管理,在船舶(部门)中开展安全QC小组活动,对本轮危险源进行跟踪控制,从事故苗头中寻找失控点,制定对策,杜绝重复性事故发生。船舶政委应注重检查过程的信息输入,按节点要求自查、记录和反馈,对现场自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记录并上报,对自身不能解决的上报岸基支持,以实现船岸上下实时预防,层层落实查隐患、找对策、堵漏洞。

6 .设备保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设备列入保养范畴,其硬件、软件如不能正常运转,公司规定作为缺陷及时报告岸基予以解决。

四 、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效果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全面实施以来,船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主动性得到了加强,驾驶台值班纪律执行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观,值班、交接班不规范以及驾驶台用餐等现象得到有效制止。通过驾驶台视频记录仪,船长在房间就能及时发现驾驶员的不当行为,及时到驾驶台采取纠正措施,特别是对检查驾驶台视频历史记录中发现的违反值班纪律的驾驶人员采取批评教育或调离船舶进行培训的措施,从而确保了航行安全。船舶在营运实际动态中逐步实现了超前防范的过程管理,通过“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和“远洋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的船岸数据交流,船舶的驾驶台视频截图、自查情况、缺陷整改、岸基支持等信息可实时查看,公司能及时掌握船舶安全动态管理状况,也为船舶综合检查考评工作提供了依据。其中:

(1) 一些船舶细化工作做得很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本船检查计划和细则,建立了安全动态检查不良行为档案统计表。

(2) 船员经历了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执行的过程。一些安全隐患被发现,一些违章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在安全监督上敢于动真碰硬,发现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得到及时整改。

(3) 安装“驾驶台视频记录仪”后,驾驶台值班人员的一举一动随时处于视频记录之下,刚开始船员心理上有压力,少数船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采取规避行为,导致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遭遇各种非议和阻挠。如果怕得罪人而执行不严,便会依然产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船舶提出要坚持常抓不懈,要敢抓敢管,增强查处违章行为的执行力,敢于对违章乱纪行为动真格,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该通报的如实通报,该处分的就要给以必要的处分,以达到教育、警示的效果。

(4) 安全动态检查杜绝了船舶做假账现象,其检查时间和内容与航海日志、轮机日志等相关记录结合,与船舶实际操作和船员安全行为结合。

五 、 结束语

船舶安全动态检查管理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其实施的目的就是各岗位船员在整个履职过程中,对现场危险源的应对措施和作业过程进行安全跟踪、预测及控制,使安全生产在每时每刻、每个环节和每个角落都得到保证,以有效地控制船舶危险部位存在的危险因素,规范船员的行为安全,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在现有条件下,加强船舶安全动态管理是公司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方法。

生产部日常工作检查制度 篇4

生管部日常工作检查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做、有人管,确保各项工作责任能够及时落实到位,制定以下工作检查制度:

一、劳动纪律检查要求

1.严格执行公司上、下班制度。

2.日常检查由考勤员负责,考勤员每天上班负责检查实际到岗人员,并及时做好考勤记录。

3.非正常公休人员必须在前一天办理休假手续(包括节假日加班后调休人员也应在前一天

说明情况)。

4.考勤把关,由部门副经理,每周检查二次,分别要求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各检查一次。

5.临时外出人员(公司范围外的地方),必须告知部门经理或到副经理。

6.部门对外出人员管理,由部门经理进行登记考核,及时做好记录(包括参加业务招待活

动)。

7.工作中不得干与工作无关的事,由部门经理临时抽查。

8.办公区域的“5S”工作,由各区域责任人负责检查,公司经理每周一检查一次。

二、闸口工作检查要求

1.严格遵守箱公司的单证流转要求,核对并收集出入闸单证。

2.对出入闸的集装箱箱号仔细核对,掌握好集装箱状况的严进宽出原则,发现异常及时汇

报中控。

3.正确指导外来集卡在码头的运行路线。

三、业务工作检查要求

1.业务人员根据各自的分工,自行负责日常的业务联络。

2.业务人员每周报告一次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生产中异常情况。

3.部门副经理对业务人员工作进展随时检查督促。

4.部门每周组织一次工作例会,通报工作完成情况、各自工作计划及安全隐患的存在及处

理方案。

5.业务质量工作,要求每周部门分管副经理现场检查不少于一次,业务员根据各自的业务

进行现场跟踪。分管副经理休假、出差等由部门其他经理进行现场检查。

操作部

日常工作检查制度 篇5

日常工作检查制度

一、目的为维护公司办公区良好的办公秩序和办公环境,督查各部门工作执行情况,有效提升工作效能,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职责

1.总经理、副总经理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

2.行政部具体负责日常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相应处理;

3.公司全体员工有义务配合检查工作。

四、检查的内容

公司现行的规章制度、日常行为规范、岗位职责的履行(不涉及

保密事项)情况、安全卫生情况及公司传达需执行的事项等,具体内容参见《日常工作检查细则》。

五、检查的形式

1.不定期检查:行政部将不定期对某一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等),具体时间不提前通知;

2.定期检查:每天进行例行检查,主要检查环境卫生、员工在岗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

日常行为规范。

六、检查工作的流程

1.检查人员将检查到的情况进行记录,并请责任人进行签字确认;

2.检查人员可以组织其它部门经理一起参与检查。

3.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当面指正并协助责任人进行限期改正;

4.将检查到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日常工作检查汇总表》于月末进行公布。关于工

作不力的通报要限期整改(明确整改时间,以备复查);

5.依据公司现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对检查到的情况进行评分,月末进行计算求得平均分

作为日常管理检查成绩,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七、检查人员的确定和要求:

1.日常检查由行政专员负责,不定期检查由行政部经理负责或由行政部组织,各部门

经理参与检查。

2.所有检查人员在检查工作中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严格执法”,真正做到正人先正己;

3.所有检查人员在检查工作中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事不对人,对自己发现的各部门

所有质量问题都要一视同仁,不可根据个人主观意愿,有所选择,有所偏颇;

4.所有检查人员在检查工作中要求态度和蔼,言行得体,方法得当,对涉及的员工不指责、不训斥,语气语调要平和,不与之争辩,并要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提醒,做到预防为主;

5.检查人员应对自己发现问题定期进行分类统计,对有关数据进行认真科学的分析,对具有

普遍性的或一些特殊性的或重大质量问题进行跟踪落实,使检查工作真正起到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圆满解决问题,积极预防问题的效果;

6.检查人员在检查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工作落实突出的部门及个人等正面典型,也应该及时发

现并如实记录,并在质量检查通报中予以表彰和进行相应的奖励。

八.附件

叉车日常检查管理制度 篇6

叉车日常检查管理制度

1、检查气缸压力或真空度。

2、检查与调整气门间隙。

3、检查节温器工作是否正常。

4、检查多路换向阀、升降油缸、倾斜油缸、转向油缸及齿轮泵工作是否正常。

5、检查变速器的换档工作是否正常。

6、检查与调整手、脚制动器的制动片与制动鼓的间隙。

7、更换油底壳内机油,检查曲轴箱通风接管是否完好,清洗机油滤清器和柴油滤清器滤芯。

8、检查发电机及起动电机安装是否牢固,与接线头是否清洁牢固,检查碳刷和整流子有无磨损。

9、检查风扇皮带松紧程度。

10、检查车轮安装是否牢固,轮胎气压是否附合要求,并清除胎面嵌入的杂物。

11、由于进行保养工作而拆散零部件,当重新装配后要进行叉车路试。(1)不同程度下的制动性能,应无跑偏,蛇行。在陡坡上,手制动拉紧后,能可靠停车。(2)倾听发动机在加速、减速、重载或空载等情况下运转,有无不正常声响。(3)路试一段里程后,应检查制动器、变速器、前桥壳、齿轮泵处有无过热。(4)货叉架升降速度是否正常,有无颤抖。

12、检查柴油箱油进口过滤网有否堵塞破损,并清洗或更换滤网。三、二级技术保养 除按一级技术保养各项目外,并增添下列工作:

1、清洗各油箱、过滤网及管路,并检查有无腐蚀,撞裂情况,清洗后不得用带有纤维的纱头,布料抹擦。

2、清洗变矩器、变速箱、检查零件磨损情况,更换新油。

3、检查传动轴轴承,视需要调换万向节十字轴方向。

4、检查驱动桥各部紧固情况及有无漏油现象,疏通气孔。拆检主减速器、差速器、轮边减速器,调整轴承轴向间隙,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5、拆检、调整和润滑前后轮毂,进行半轴换位。

6、清洗制动器,调整制动鼓和制动蹄摩擦片间的间隙。

7、清洗转向器,检查转向盘的自由转动量。

8、拆卸及清洗齿轮油泵,注意检查齿轮,壳体及轴承的磨损情况。

9、拆卸多路阀,检查阀杆与阀体的间隙,如无必要时勿拆开安全阀。

10、检查转向节有无损伤和裂纹,转向桥主销与转向节的配合情况,拆检纵横拉杆和转向臂各接头的磨损情况。

11、拆卸轮胎,对轮辋除锈刷漆,检查内外胎和垫带,换位并按规定充气。

12、检查手制动机件的连接紧固情况,调整手制动杆和脚制动踏板工作行程。

13、检查蓄电池电液比重,如与要求不符,必须拆下充电。

14、清洗水箱及油散热器。

15、检查货架、车架有无变形、拆洗滚轮、各附件固定是否可靠,必要时补添焊牢。

16、拆检起升油缸,倾斜油缸及转向油缸,更换磨损的密封件。

17、检查各仪表感应器,保险丝及各种开关,必要时进行调整。

四、全车润滑 新叉车或长期停止工作后的叉车,在开始使用的二星期内,对于应进行润滑的轴承,在加油润滑时,应利用新油将陈油全部挤出,并润滑两次以上,同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润滑前应清除油盖、油塞和油嘴上面的污垢,以免污垢落入机构内部。

2、用油脂枪压注润滑剂时,应压注到各部件的零件结合出挤出润滑剂为止。

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问责制度 篇7

一、电梯维修与保养

对于电梯的维修和保养, 通常是对使用中的电梯进行常规性检查, 维修、保养可能出现的故障。避免突发状况发生, 并及时修正电梯的不正常状态。电梯在使用过程中, 如果能提前制定好电梯维护的相关计划, 进行长期的、周期性的检查, 实行预防维修有利于设备维修计划的安排, 这样不仅可以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 还可以减少电梯的事故率。

二、关于电梯的日常检查与安全维修技术要点

(一) 日常检查

对电梯的日常检查, 需要注重很多细节处的安全检查。对于电梯的维修和保养, 值班维修的人一定要认真工作、对电梯的各项系统的检测一定要够量。对电梯维护安全的工作管理和维修保养的管理责任主体进行明确的认知, 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隔几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为电梯做必要的调整、维护和添加润滑油, 减少机器磨损;每年组织一次专业技术人员对电梯设备整天进行维护工作, 包含检查、测试、修复等工作, 更换老化破损部件。

(二) 安全要点

在对电梯内的故障进行检查时, 需要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 把电梯的关键部位和容易出事故的部位划为若干的检查点, 用“听”、“看”、“摸”、“试”等方式逐项检查[1];根据电梯的使用环境、运行状况等情况认真的编制电梯的保养作业事项, 建立标准的作业时间;根据电梯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编制重要零部件更换计划;在进行故障检修时, 首先需要将电梯的检修开关置于“检修档”并且按急停开关;对电梯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培养, 要能接纳恰当的要领举行敏捷、精确的检修;对电梯的安全知识进行宣传, 让相关部门和乘坐人员提高安全意识。

当电梯停止运行, 我们不能记录电梯里边的所有信号, 这种情况下, 我们在对电梯进行维修时就要考虑安全回路的问题, 当继电器处于释放状态, 我们便可以对安全回路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如电梯长时间的处于负载运作或者堵转, 引起热继电器动作;地坑短绳开关动作, 限速器绳跳出或超长, 需要对限速器的超速动作、地坑绳轮失油的现象进行分析;也有可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急停开关被按下。

安全触板是电梯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为了防止电梯门在关闭时夹住乘客, 现今, 很多电梯使用门光电, 一边是发射器, 另一边为接收端, 当安全触板出现故障时, 将会出现电梯门关不上的现象, 这种时候就有可能是安全触板损坏或者安全触板卡住, 开关调正不当, 安全触板稍微动作就会引起开关动作, 查明原因后要及时维修。

三、电梯作业人员熟练并且多培训电梯日常检查与安全维修技术

(一) 设置完善的电梯维护保养制度

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都有责任对电梯经行常规性的维护, 并且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对电梯安全维护的管理以及维修保养的职责主体要有明确的分配, 依据电梯的使用环境等情况编排电梯的保养作业事项。并采取专人专管政策, 提高维修效率, 发现了电梯的问题时要及时排查, 对已发生过的故障应查找原因, 制定对策, 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对电梯的各项系统的问题排查要及时, 电梯的负责人员应经常进行对电梯的除尘处理, 保持电梯硬件的干净。把电梯的日常检查与安全维护制度纳入正规, 建立健全的技术档案制度, 把电梯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是确保电梯长期安全运行的基础。

(二) 提高对维护人员的专业培养

首先要确保电梯的维修人员必须具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能做到敏捷、精确的检修, 并且要根据维修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水平等多方面建立起培训的制度, 不断的提高维保人员的作业水平, 缺乏专业技术层面的维修人员在遇到电梯维修问题时, 往往容易出现判断失当, 影响维修进程。电梯的维护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对维修人员的心理素质也要有相对的训练, 具备专业的事情态度与高度的责任心, 才能及时的投入正常的工作, 不然就很难对电梯进行精确的判断, 容易把本来是小毛病问题修成大问题。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应对电梯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检修工作[2], 对电梯进行准确的维修调试和保养, 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准确的判断故障原因, 才有利于电梯性能的维护, 有效的延伸电梯的运行寿命。

(三) 电梯保养工作是常规性的工作

电梯的使用单位应该组织专门的人员负责电梯日常的巡检保养工作, 一旦发现异常, 立即暂停电梯的使用, 及时向维修人员通报维修。并且每两三个月对电梯主要的电气和安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并且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理, 以此来保证电梯可长效的安全运行。一些电梯的使用企业不注重电梯的日常保养, 认为电梯只要能正常运行就可以不用理会, 不主动查找安全隐患, 安全意识淡薄, 马虎的维修效果也不尽如意, 没有按照国家标准更换电梯的零部件, 最终造成小患酿成大祸。

四、结论

综上所诉, 电梯的日常检查与安全技术维修事关人们的公众安全, 提高对电梯安全问题的重视, 加强电梯的安全防范意识, 完善电梯的监管系统, 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组织专业人员定时的检查, 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 以预防为主, 采取防护措施降低风险, 这样才能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真正的做到对人民的生命负责, 为出行提供安全、便利的保证。

摘要:现如今, 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里的住房建筑越来越高, 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 但随后的电梯设备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对电梯的大量使用的同时也出现过不少的安全问题, 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 加强对电梯的维修保养和安全管理的是有必要性的。

关键词:电梯,日常检查,安全维修,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被问责官员复出存在制度软肋 篇8

邱晓华

2007年1月因收受现金,涉嫌重婚被“双开”消失后,于今年8月28日,以大型国企的高级研究员身份亮相媒体。

孟学农

5年前的4月,身为北京市市长的孟学农因为“非典”而引咎辞职。今年9月14日,时任山西省长的他又因一起重大溃坝事故引咎辞职。

解振华

2005年11月因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2007年1月5日下午,他的名字出现在国家发改委网站新领导名单中。

马富才

2004年4月,中石油老总马富才引咎辞职,后复出任国家能源办副主任。

8月28日,一篇题为《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的文章在网上引起公众的关注,文章署名为“原国家统计局局长、现中海油高级研究员”。该文之所以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并非文章的内容,而在于文章的作者—邱晓华。这是他被“双开”消失后首次露面,使公众心中留下不少的悬疑。

“我国官员问责制不断规范和完善,而与之相对的官员复出机制却并不健全,相关规定十分模糊、笼统,缺少操作性和程序性,弹性和随意性很大,需要尽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龚维斌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通过制度化程序赋予权力的复出官员,才会让公众心服口服,而官员在重新履职中也才会更有底气。如果没有科学的制度支撑,官员复出缺乏严格的程序性,会令官员问责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损害。”

“问题官员”悄然复出

9月14日上午,“复出”刚满一年的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因为襄汾溃坝事故再次请辞,成为公众视野中第一个两次请辞的省部级官员。

2003年“非典”时期,包括孟学农、张文康在内的千余名各级官员,因隐瞒疫情或防治不力而被“问责”。随后,在松花江污染事件、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北京密云踩踏事故、山西“黑砖窑”事件等重大事故中,高层一次次“铁腕问责”,让一个个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者丢掉“乌纱帽”。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建设责任政府的力度不断加大,官员非正常“下马”现象也将不断增多。但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有些官员被问责后又很快復出,而复出的程序又不公开透明,致使社会上议论纷纷。

2003年因处理SARS疫情不力,卫生部部长张文康与北京市市长孟学农被免职,其后张文康转任宋庆龄基金会副主任,并当选全国政协科文体委员会副主任,而孟学农则获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委办公室副主任,后任山西省省长。国家环保总局原局长解振华因2005年11月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2007年1月5日下午,解振华的名字出现在国家发改委网站新领导名单中。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井喷特大事故夺去了243条人命;2004年4月,中石油老总马富才引咎辞职,后复出任国家能源办副主任……

从上述可见,有些官员因各种原因丢了“乌纱帽”,但在“风暴”过后又被委以重任的情况成了政坛新“惯例”。

“目前很多官员都是悄然复出,对公众欠缺一个应有的说明。因此,往往令公众对之前的问责产生质疑。”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成言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官员复出本身并没有错,这表明了政府在干部任用上的突破,对于违法违纪官员,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视其具体情节,安排合适的职位,让其继续发挥有益的作用。这体现出政治理念与制度的理性。”

凭什么“东山再起”

现代政府是责任政府,政府官员都有明确的任期目标。受访专家认为,如果在任期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政府官员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即使事故不是行政一把手直接造成的,也应为此承担道义和政治上的责任。

2005年通过的公务员法对引咎辞职有明确规定。但对这些被问责去职的官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复出、相关程序应该如何履行等关键性和敏感性问题上,公务员法却只字未提。

“干部任用条例第六十二条有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张鸣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在制度上依然需要具体的实施细则。对官员复出,有必要建立起更加严格的规则加以执行。”

“官员能否复出,这关键取决于他犯的是什么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成福认为,“如果官员仅是道义上负有责任,这个人还是可能被重新任用。”

多数受访者也认为,对于曾经犯过错误,负有责任而降职、免职、引咎辞职的官员,今后并不一定不能再起用,但整个过程应当公开透明,给公众一个明确的交代。

官员复出存在制度软肋

“官员复出容易引起人们的争议,主要是人们对官员复出的原因、条件和程序不清楚。”龚维斌教授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干部选拔任用体制尚待完善;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存在着官官相护现象,对于失职的领导干部象征性进行责任追究,为了平息群众的不满情绪,要么让其‘冷却’一段时间,然后官复原职,要么异地做官或者平调到其他重要岗位。群众对这些做法十分不满。”

张鸣教授认为,“在缺乏民众有效监督的情形下,官员问责有原因,而复出如果不能保证程序的透明与公正,那么其合理性、合法性必然会遭到公众的质疑。这样操作甚至会让人怀疑是一种变相的调动。也不利于维护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

“官员复出意味着曾经犯过错误的官员又重回领导岗位,重新掌握了一定的权力、金钱等社会资源。因此官员复出的社会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大于官员下马,所以建立官员复出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北京中盛律师事务所杜立元律师认为,“对官员的问罪与定罚应该循法,量才与起用更应当循法,官员复出制度就为官员的量才和起用提供了可循之法。如果官员复出没有制度的规制和约束,那么‘法治政府’、‘阳光政府’在民众心里就成了口号。”

“官员在引咎辞职后,如在短时间内迅速复职,实际上这是对其另外一种形式的补偿。”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善鸿教授认为,“如果官员复出过程不公开、不透明,这不仅违背了问责制对失职者进行惩罚的初衷,也在形式和过程上,破坏了公众对政策的信任感,弱化了问责,弱化了对他人的警示。符合条件复出的官员,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也可以重新开始工作和生活,不必时时面对质疑和处处解释。因此,公开和透明地复出,对政府、公众和复出个人才算是负责任的做法。”

呼唤“官员复出机制”

不少受访者认为,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与问责。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官员问责制度,应该尽快建立官员复出机制,使官员复出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否则,难脱“人治”色彩。

“问责官员重新起用必须符合程序,必须尊重现有制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李明伟教授认为,“应该加强对于被免职官员的跟踪监督措施。经过严格符合程序的考核,并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达到条件,应该重新起用。实质上,对于被免职官员‘去向’的追问,对于那些官员表现的追问,就是对相关制度的追问。”

“在官员复出制度的建立上,要重视公正和公平,特别要重视公开,因为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本身就是一种监督。”杜立元律师建议,“首先,在官员的处分上,应当保持审慎的态度,严格依据法律规范和党纪党规执行,在尚未确定事实、分清责任的情况下,不能被媒体舆论所左右,更不能为了息事宁人就随意免除官员的职务或强迫官员‘引咎辞职’。其次,在官员的复出上,对下马的官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不能盖棺定论。应当建立健全跟踪、考核、评选机制,对其辞职后的工作保持关注,确实优秀的人才,在符合考核标准的情况下,还应允许其恢复公职或就任其他领导职务。再有,在复出制度的设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权利。在广泛吸纳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将合理内容制订到制度中去;在制度的实施上,应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公开官员复出任职的事由、依据、程序,对官员复出的决定由群众行使一部分的参与权和决定权;官员复出制度的实施应当接受群众的监督,及时公开解答群众的质询。”

“官员被问责,不应成为‘避风头’或是一种暂时的过渡,而应该是实质性地责任追究。”齐善鸿教授认为,“官员复出的程序,应该公开化和透明化。应该遵循一定的制度,什么情况的人可以复出,复出的原因是什么,都应明明白白地公之于众。因为这些人被免或者辞职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么,在他们复出的时候,也同样需要有个对公众告知的程序。”

安全生产问责制度 篇9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促使各单位依法履行职责,按照煤业公司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93号令)、《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矿井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问责(以下简称问责),是指对郭家山煤矿所辖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贻误安全生产工作,导致产生重大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后果的行为,对责任单位及其负责人采取行政问责措施。第三条 问责的基本原则

1、安全生产问责坚持有错必究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四不放过”(事件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的原则。

2、坚持变事后追究为事前追究,变事后问责为事前问责,变事故追究为对不负责任人的追究。

第四条 问责方式和范围

1、问责方式分为安全隐患问责和安全生产事故问责,对安全隐患产生单位、事故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行政问责。

2、问责范围为矿属各单位(包括地面单位)、单位负责人及事故责任人。第五条 问责认定标准

1、安全隐患认定标准(1)瓦斯超限作业;

(2)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3)防治水措施不落实;

(4)矿井双回路供电系统不稳定;(5)未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或对重大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的。

(6)对国家、省、市和上级部门督办的重大隐患或事故隐患整改不力并发生事故的;

(7)在各类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组织施工、监理、监督、监测、验收等环节存在严重违反国家规定行为或质量问题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8)未及时发现、上报重大安全隐患的,对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落实整改计划、整改资金,未及时整改、整改不力或监控实施不到位的。(9)违反安全操作红线或管理红线。

2、安全生产事故认定标准

(1)未按照抗灾救灾、防疫的有关规定,及时、妥善、有效处理灾情、疫情和组织有效救援工作,处置失当造成不良后果或重大损失。(2)发生轻伤事故的。

(3)履行职责不当造成重大隐患但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

(4)发生一起重伤安全生产事故的或发生涉嫌事故的。(5)季度内发生2起以上(含2起)重大安全事故的。

(6)瞒报、谎报事故及对事故处理没有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或逾期不处理的。(7)其它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行为需要进行问责的。出现人员重伤以上安全事故根据规定由上级部门进行问责。第六条

问责的追究处理

1、限期整改;

2、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3、通报批评或责令公开道歉;

4、诫勉谈话或效能告诫;

5、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6、责令停止检查;

7、责令辞职;

8、建议免职;

9、依法或有关规定给予警告、降级(职)、记过、记大过等行政处分;

10、构成违法违纪的,依法依纪追究法律责任、纪律责任;

11、队科、队、班组各级责任单位挂黄牌或红牌,并给予经济处罚;

12、队科、队班组各级责任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以上处理决定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第七条 问责的信息来源

1、职工、部门和其他组织部署名的举报和申诉;

2、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批示;

3、矿问责小组提出的问责建议;

4、上级部门机关提出的问责建议;

5、安全检查或现场办公中提出的问责建议;

6、新闻媒体曝光的材料或其他问责信息来源; 第八条 追究问责的程序

1、根据有关信息来源,矿认为可能存在由应当问责情形的,由安全处组成调查小组进行调查核实。

2、安监站依照《行政监察法》和山西煤运《生产问责制度》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开展调查工作,报告调查结果。需要问责的,提出具体建议;不需要问责的,提出终止问责建议。

3、领导组组长依据调查报告,遵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做出问责或不予问责的决定。

4、对需要问责的事项予以立项。

5、制定问责方案并组织实施,问责方案包括问责小组人员组成、问责内容等。

6、问责决定由安监站负责拟制、送达。

7、接受行政问责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在规定时间内向问责小组写出汇报,说明情况,同时就问责事项的发生原因和整改措施等回答问责小组的咨询。

8、根据问责调查结果向领导组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9、矿根据问责小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做出行政问责处理决定。

10、矿在做出行政问责处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问责当事人的 陈述和申辩。问责处理应当制作书面决定送达当事人;处理决定应当说明错误事实、处理理由和

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11、问责当事人对问责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矿问责领导组申请复核。复核期间,行政问责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复核中发现处理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12、行政问责的结果,可视具体情况向全矿进行公示。第九条

事故约谈

1、约谈内容:

听取被约谈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情况陈述,包括安全机构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基本制度建设和贯彻执行情况。主要听取事故发生经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情况,事故性质、原因分析及教训,重点是采取的措施、强化安全责任等方面的汇报。同时对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告诫。被约谈对象应当准备书面材料和必要的图纸。

2、约谈程序:

约谈原则上在事故发生、事故等级、事故性质确定10日内进行。

(1)约谈前,由安监部门书面或电话通知约谈对象,告知约谈时间、地点及需要提交的材料;

(2)约谈时,应安排专人记录,形成约谈纪要并及时发送被约谈单位;(3)约谈后,被约谈单位应在15日将约谈要求贯彻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第十条

安全生产问责小组由矿长或矿长委托的分管领导和安全处分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组成。具体事项由安全处负责实施。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问责小组召开问责会议,可以邀请纪委等部门参加。

第十二条 行政问责调查处理实行回避制度。问责当事人认为问责人与问责调查处理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问责,有权申请问责人回避问题,由联合问责小组决定。

第十三条 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问责结果,纳入安全绩效考核,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

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问责制度 篇10

为加强矿井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加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力度,有效消除矿井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堵塞漏洞,减少不安全因素,夯实安全基础,使安全检查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其现场监督检查作用,不断提高矿井本质安全化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日常检查领导小组 组 长:刘进福(矿长)

副组长:王海明(安全矿长)师红权(总工程师)

宣润喜(生产矿长)李祯祥(机电矿长)白文龙(通风区长)

成 员:生产技术部、机电部、通风区、调度室、地测部、安监部、综采队、掘进队、运输队、皮带队、钻探队

日常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监部,负责各检查组的资料收集、归档,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工作。

二、检查内容

日常检查是由分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人员轮流对现场进行经常性、不间断的巡回安全检查。日常检查的项目包括:安全常态、动态检查、一通三防专项检查、防治水专项检查、机电专项检查、运输专项检查、安全生产达标检查、顶板专项检查、“六大系统”专项检查等。

三、日常安全检查职责

1、安监部:负责安全常态、动态检查,各检查组检查排班、日检表、隐患整改通知单以及收集、归档、隐患整改督查、考核、公示,材料汇报等工作。

2、生产技术部、机电部、通风区、地测部、调度室:负责组织各专项检查组成员,明确检查重点,收集检查内容、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通报隐患内容,明确隐患整改跟踪督查人、反馈隐患整改进度、建立检查内容台账,并将上述资料整理后报安监部存档。

四、操作流程

专项检查组→隐患表→早调(作业)会通报(提出整改

意见、明确隐患整改跟踪督查人(主管科室)→领导签字→检查组(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建立台账)→整改队组接收(未整改的调度会说明情况,制定措施,再次整改)→安监部(归档、督查整改落实情况、考核公示、汇报)

五、相关要求

1、每次检查前,所有检查人员都要认真做好准备,严格对照规程及标准进行检查。检查中要目的明确、突出重点,并认真做好记录。

2、检查结束后,检查负责人要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各检查人员现场检查存在隐患及问题与现场检查情况,按日检表要求,签署意见。并将检查结果在调度会上通报,并将检查结果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交由责任队组、科室负责人签收,限期整改;后将领导签字后的日检表交由安监部。

3、各专项检查组要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五落实”(即定预案、定措施、定人员、定资金、定时间)和隐患闭环管理流程安排、落实、处理。各检查组汇报的隐患由安监部组

织进行复查验收。

4、加强对重大隐患的盯守。一是重点盯守矿每天明确的重点监管采掘作业头面。二是各检查组对重大隐患的整改必须明确责任人,并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一般隐患在现场督促整改。重大隐患、重点区域、重要环节、重点对象等要实行“专盯”,直到整改好为止。三是各检查组要适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明确“专盯”的内容、对象和要求。按照业务范围和齐抓共管责任制的要求,明确负责“专盯”的部门和人员。四是安监部建立隐患整改台帐和“专盯”公示栏,隐患发现后归谁整改、谁验收、谁销号必须有明确规定。隐患的整改情况每天在调度会上进行通报,各主管领导要加强责任范围内的隐患进行督促、指导整改,并及时了解并掌握落实情况。

5、执行安全隐患通报、挂牌、分析制度。一是各检查组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安监部对未按期整改的隐患要每天在调度会上进行通报。二是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地点必须挂

牌管理,牌板上要明确整改责任人、隐患监督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三是各主管科室对出现的隐患要进行分析,对隐患的类别、次数、大小、产生、督查、整改、验收等各个环节要进行深刻分析。找出原因,制定对策,预防隐患重复出现。

6、检查人员应保证所查隐患及问题的真实性,检查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徇私情、互相监督的原则。每个检查组必须对本区域或专业范围内进行全面认真检查,不得留死角、空缺。认真查找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7、各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及时汇报,要及时制止违规违章行为。对查出的突出问题,要组织召开专题会,认真剖析根源,查找症结所在。达到举一反三,坚决堵塞安全管理上的漏洞。

8、各检查人员中一定要加强安全责任心,真正树立“安全第一”主“预测、预报、预防、预案、预控”的思想。对

在检查中走马观花、弄虚作假、不按流程者,将严格追究其安全责任。

六、考核

1、各科室负责人为专项检查第一责任人,如没有按矿检查要求定期组织检查的、弄虚作假的扣除当月安全到岗保证金。

2、每少完成一次专项检查的,对主管负责人扣除当月安全到岗保证金的20%。

3、对不按流程进行操作的,对主管负责人扣除当月安全到岗保证金的20%。

4、凡重大安全隐患、重点区域、重要环节、重点对象等没有实行“专盯”的,扣除责任单位负责人当月安全到岗保证金。没有建立隐患台帐的,每出现一次对责任单位负责人在安全工资考核中扣除10%。

5、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地点没有实行挂牌管理的,扣除安监部长安全到岗保证金的20%。

6、隐患未按期整改,又未在调度会说明情况、又未向主管领导汇报的、扣责任队组负责人安全到岗保证金的50%。

七、本制度由安监部负责管理,由安监部长具体考核,并交安全副矿长、矿长审批后计算安全工资。

要重视中国特色问责制度的建设 篇11

随着我国社会法治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政务公开、透明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对廉洁、高效政府的要求不断提升,“问责制”已在实践中被不断“点击”,并成为反腐倡廉中的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

问责制是现代国家,由选民和行政上级依法追究因失职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政府官员、特别是失职的政府高官责任,以强化和明确政府官员职责,提高行政效率,克服行政权力可能带来腐败的一种政治制度。

问责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不同。

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古已有之,它是随着官僚政治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直持续到今天,它主要是通过行政机关内部自上而下的运作来完成的,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制度,如我国战国时期和秦朝法律,就规定许多罚则,来促使官吏认真履行职责,并且有朝廷惩罚失职官吏的案例。

而问责制度起源于现代的西方,是伴随现代政党制度和议会制度而产生和发展,它的基础是现代的政党制和议会制,并且成为宪政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问责制的特点是:问责的主体既包括行政领导又包括选民,并以选民的评判为主导,体现了现代政治的民主性;问责制的前提是官员职责明确,政府行为透明,体现了现代政府的责任性和行为的透明性;问责制通过法定程序,体现了程序的正义性;问责制对失职的官员来说不仅要承担行政责任、司法责任,对通过政治任命的官员来说,而且要承担政治责任,体现了权责相当、追究责任的普遍性和法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问责制”已逐步成为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前6个月,我国省部级高官落马并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就有11起,问责制实施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贯穿其中的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民主思想,这一民主思想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

在我国,“问责”的形式虽早已出现,但作为制度还是个雏形,故在树立与问责制相应的民主价值观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特色问责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首先,要注重加快健全和完善政府的岗位责任制。因为问责制是建立在官员职责明确,政府行为透明基础之上的。我们要使每一位国家官员明确自己岗位的职责和所肩负的法律责任,克服传统政府中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责不清、职责不明、集体负责等于无人负责、工作失职,不予追究、也无法追究的现象。

其次,必须健全和完善政府行为的透明机制。政府行为的透明机制是问责制的核心内容,如果选民不了解政府官员的职责和行为,也就谈不上什么监督和问责。美国宪法规定,国会必须就其每次会议的内容、辩论、表决、国会的开支等方面的情况向公众定期发布。美国总统也必须到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报告自己的工作情况。政府官员如果犯法,司法过程要公开,以确保公民的知情权。我们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公民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申诉等渠道获得政务知情权的救济,我们也有必要加大新闻监督的范围和力度,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再次,必须建立和完善问责的程序制度,这是保证问责制实现的重要途径。问责必须是合法的主体,如人大、选民、上级行政机关等;问责的事项必须是有法律意义的行政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等;问责必须通过法定的程序,如提案、立案、调查、申辩、审议、决定、复议、申诉等,这些程序都必须以法律具体规定。问责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运作,违反程序规定的问责是无效的。

而要保障问责制的实现,加强各级人大的问责权是关键。人大是我国人民参政、议政、实施法律监督的主要机构,也是实施问责制的最具权威的国家机构。各级人大也应切实履行自己的问责权,以保证民众问责权的实现,人大可以将质询权、特别问题调查权等固有的人大监督制度融于问责制之中,以健全和完善人大自身的问责制。

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问责制度 篇12

通过对特种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检验、管理与控制,保证设备持续、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2.范围

适用于充装站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定期检验管理。3.职责

3.1充装站站长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定期检验工作。3.2充装检查工负责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工作。3.3安全员负责组织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4.管理内容

4.1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4.1.1做好特种设备包机,建立特种设备包机台账。

4.1.2每天上午7:00~8:30对特种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打扫,要做到特种设备表面无灰尘、无杂物、无油污,漆见本色、轴见光。4.1.3严格交接班,设备维护保养不合格,及时整改。

4.1.4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按照安全作业标准使用设备,不准非本岗位人员随意操作设备。

4.2特种设备定期检查

4.2.1操作工每1小时一次认真进行设备点检,检查机体有无裂纹和振动情况、机体连接螺丝连接紧密性及该处有无裂纹。检查管道及阀门是否有泄漏或振动现象,适当的紧固各法兰的螺栓以消除存在的振动,并填写好点检记录。

4.2.2操作工根据运行参数判断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并处理。4.2.3操作工每周一对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

4.3特种设备定期检验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对特种设备(包括装卸软管)进行定期检验,填写相应档案并妥善保管检验报告。5.考核

5.1充装站站长每周一对各岗位的设备点检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发现少点检或提前点检一次(未按点检标准进行点检),扣罚当班责任人20元/1次。

5.2发现每班出现两次少点检或提前点检,扣罚当班责任人50元。(是否去掉该条款)

5.3点检人未按检查频次及分配的检查点进行检查,当月累计10次以上的责任人直接进入末位淘汰。

5.4不如实填写点检记录、弄虚作假、乱涂乱画者,考核责任人20元/1次。5.5特种设备存在隐患未检查出来,考核充装工20元/1次。

二、充装资料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充装资料的完整齐全,便于管理和控制,做好充装和服务工作,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

适用于充装资料的管理。3.职责

3.1资料管理员负责除介质成分检测报告单以外充装资料的收集和管理。3.2化验工负责介质成分检测报告单的收集和管理。4管理内容 4.1管理范围

4.1.1文件包括作业文件(各类规程、标准及支持性文件)和外来文件(主要指法律法规、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以及顾客提供的资料)。

4.1.2记录包括充装记录、台帐、用户档案、介质成分检测报告单。4.2文件的管理 4.2.1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发布

作业文件由技术员(有该岗位吗?)组织编写,充装站站长审核,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发布。

4.2.1.1文件标识、发放及管理 4.2.1.2文件以现行修改状态、编号和加盖“受控”印章的方法标识,只有“受控”文件才及时予以更新。4.2.2 文件发放

文件发放由资料管理员填写《文件发放/控制记录》,经充装站站长批准,持有者在记录上签字后按号发放。

4.2.3 资料管理员及持有人应妥善保管文件有效版本。使文件内容完整、清晰,易于识别。

4.2.4文件如需查阅、外借或复印,需经充装站站长同意。资料管理员要做好记录,对查阅完毕的文件要及时收回并放回原位。

4.2.5文件破损或遗失,原管理号注销,复制后补发(破损文件收回后销毁)。4.2.6文件持有者工作调动,要及时收回,由资料管理员在《文件发放/控制记录》上予以记录。4.2.7文件评审

4.2.7.1充装站站长每年年初组织一次文件评审。评审在运行过程中,对较长时间内相对稳定执行的文件,其对充装管理的有效运行是否充分和适宜,同时填写《文件评审记录》,由主管部门保存。以下情况应及时进行修订: a)法规废止、新法规修订颁布 b)工艺技术、装置发生改变 4.2.7.2 经评审认为文件需要修改时,按本程序 4.2.8条款的规定实施修改。4.2.8 文件的修改

4.2.8.1文件的修改分为划改、换页、换版三种方式。

4.2.8.2文件使用者若发现文件不适用可提出修改要求,报资料管理员。若修改则文件修改人填写《文件修改通知单》,由充装站站长批准后实施修改(文件划改则在划改处加盖划改人员印章);资料管理员保存相关的修改手续。4.2.9 作废文件及处置

4.2.10 换版/换页或废止执行的文件,资料管理员要及时回收作废文件/页,并填写《回收文件销毁/作废保留记录》后进行处置。作废文件如保留,加盖“作废保留”印章。4.2.11短期文件,(什么是短期文件?未注明,本条可以删掉)执行期满,资料管理员加盖“作废保留”印章后保留,下销毁。4.2.12外来文件,由资料管理员识别、收集和保存。4.3记录的管理 4.3.1 填写要求

a)记录的填写要做到真实、准确、清晰、规范;

b)记录填写有误时,在错误处划双横线“=”并更改正确,更改人要签字或盖章; c)记录要用圆珠笔或钢笔填写,需复写的要用圆珠笔填写。4.3.2 记录的收集和标识

资料管理员/化验工分别将充装记录(台帐)、用户档案和介质成分检测报告单每月进行一次整理分类装订成册,加上封皮标识清楚,标识内容包括:记录名称、编号、记录的截止日期、保存期限。4.3.3 记录的查阅

记录如需查阅、外借或复印,按4.2.4条款执行。4.3.4 记录的贮存和保管

按各项记录期限进行贮存和保管,贮存场所要达到:通风、防潮、防霉、防虫蛀、防火等基本要求。4.3.5记录的处置

对超过保管期限的记录,由资料管理员确认后,每年经充装站站长批准后进行处置。5考核

5.1因工作失职造成资料遗失或不完整,考核责任人20元/次。

上一篇:高中生新学期学习计划范文下一篇:关于力量的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