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区工作总结

2024-11-04

台区工作总结(精选8篇)

台区工作总结 篇1

台区承包工作总结

##供电公司担负##市区、###地区及###的供电任务,供电区域9252平方公里,下设###?个供电分公司及大客户分公司;供电营业所%%个。

一、台区承包基本情况

截止2011年4月末,公司共拥有66千伏变电所座,10千伏线路 条,低压台区6875个,同比增加375个,环比增加18个。其中:**1654个、**1641个、**1189个、**781个、**295个、**1077个、**286个。

低压台区所带户数户,其中:低压动力客户户,居民客户户。

台区承包抄表员人,其中正式人,临时聘用抄表员人。

6875个低压公共台区中,已安装GPRS电表个,三 合一终端,占总数%,4月份统计的远传成功率%。

二、低压台区线损完成情况

1.低压台区配电量完成13722万千瓦时,同比增加464万千瓦时,售电量完成12785万千瓦时,同比增加508万千瓦时,台区综合损失率完成6.83%,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累计损失率完成7.0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累计少损失170万千瓦时电量。

累计损失率比省公司考核指标%低个百分点。

2.分公司低压台区损失率完成情况:

3.损失率分类统计情况

4月份当月台区损失率:本月负损台区数量为0个,同

比减少0个;损失率0-10%的台区6875个,同比增加1347

个;10-15%台区0个,同比减少882个;15%以上台区0个,同比减少90个;当月损失率0-10%合格台区比重100%,同

比提高14.95个百分点。

4、台区损失率分类比重:

4月份负损台区比重0,完成省公司考核指标;损失率

0-10%(不含10%)台区比重100%,比省公司考核指标%,高个百分点。

5、异常损失台区

异常台区的发现和处理都能在当月完成,从统计上消灭

了异常台区。

三、台区承包工作开展情况

1.制订下发了“2011年公司台区承包考核管理办法”。

此办法在2010年台区承包考核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将台区承包指标、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与承包单位及个人收入充分挂钩。注重损失率考核,加入对单台损失率的考核。

2.完成了2011年低压台区承包指标的分解下达工作。

督促分公司完成给每一个台区核定指标的工作。

3.开展以台区普查为手段的打击窃电专项行动,共普

查台区个,查处窃电户,追补电量千瓦时。

4.按照省公司下达的《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一步加强台区精益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省公司数据核查工作安排部署台区承包基础数据维护工作。下发了《台区基础数据维护流程及管理办法》,具体规定了线损模块维护权责和数据质量要求,同时颁布考核细则。

5.完成了SG186营销现代化系统中供电分公司线损统

计相关报表的数据核对、问题查找工作,实现了所有报表数据关系对应,数据准确、统一。

6.制定并颁布《**供电公司事换表管理办法》,规定了

换表流程,增加留存照片记录的内容,重申现场换表必须两人到场互为监督的内容。并购置台数码相机专门用于换表过程记录用。截止4月,检查了分公司换表记录例,均按流程规定留存了照片记录。

7.4月份按照公司2010年台区承包考核方案对各供电

分公司一季度台区承包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兑现,个供电分公司和用电检查大队受到奖励,奖励资金共计万元。其中奖励万元,扣罚万元。

8.用电检查大队1-4月共检查了七个供电分公司台区

考核表实抄率台次,发现抄表问题次,占检查总

数%。

9.每个抄表周期内,严格对分公司进行按例日抄表情

况监督考核。4月为止,按例日上装下发抄表数据率达到100%。

10.关注低压台区理论计算进展情况,督促分公司按理

论计算结果合理定制台区承包指标。

11.结合理论计算结果,在春检期间,开展对私拉乱扯,供电半径过长,理论损失高的台区进行改造。各分公司共上报改造台区个。稽查部门完成防窃电改造户。

五、台区承包工作存在问题

1.低压台区线路老化情况普遍,未进行集中表改造的用

户还占%,约万户。

2010年居民月户均用电量达千瓦时,同比增长。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电上升趋势明显,低压台区线路、表计烧损事件时有发生。未进行集中表改造的居民

占%,户。运行年限在10年以上的老旧机械表还有块。加快改造进度,严格监控改造质量,可有效降低低压损

失率。

六、台区承包工作下一步采取措施

1.继续开展四查工作,通过推动互查、自查、稽查的方式查实抄率、查计量装置完好率、查同步抄表率、查考核表完好率,切实提高台区承包管理质量。

2.按省公司台区达标实施细则开展对照自查、互查工作,督促供电分公司及营业所台区承包各项工作尤其基础管理进展。

3.开展采集系统应用情况督查活动,对各分公司推进情况进行每月通报。包括GPRS表上线率,居民集抄系统数据采集率等项目进行跟踪。

4.结合同业对标工作规划分公司和营业所考核指标,对分公司和营业所的台区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月考核、月通报。

台区工作总结 篇2

作为采集系统建设的终极考核指标, 台区线损可正确计算率涉及配电、电费与营业、采集与计量等多个部门, 涵盖了包括采集数据完整率 (包括配变终端、低压采集设备) 、准确性 (包括配变终端体现出来的缺相失压等) 、采集覆盖率等多项基础指标。要想管理好台区线损必须先做好基础数据分析, 涉及的部门应积极沟通协作。

1 基本公式

台区线损计算准确率=线损正常的全覆盖台区覆盖的低压用户总数/已采集覆盖的低压用户总数×100% (本文判定线损率在0-10%属正常线损台区) 。其中已采集覆盖的低压用户总数指上月月末已基本覆盖和全覆盖台区的用户总数。

2 主要影响因素

2.1 台区与用户对应关系不正确。

2.2 配变终端问题。包括终端本身未投运或故障、接线错误、终端存在计量误差。

2.3 CT问题。包括CT计量误差、CT实际变比与系统不一致。

2.4 采集覆盖和用户电量采集问题。包括该台区下用户未全覆盖采集设备、采集成功率较低或采集错误。

3 分析与操作步骤

在台区线损准确率不乐观的情况下, 从线损不合格台区入手, 优先分析用户数较多的台区。

3.1 台区的拆分工作

按上级部门要求, 由生产部门提供公变资料, 对合并台区进行以环网为单元的拆分。

3.2 台区与用户对应关系匹对工作

对于台区与用户对应关系不正确情况, 请普查人员提供现场排查数据。由于不能保证排查数据的准确性, 需进行模拟计算。如果结果在合格范围内, 则即可根据此排查数据进行用户的迁移;如果结果不合格, 将错误数据反馈给普查人员, 要求复查直到准确为止。

注:如果不能保证台区关口计量装置是正常运行的, 则不能用模拟计算来进行验证。可结合营销系统数据, 从用户地址、抄表段、抄表顺序等信息来判别数据的准确性。如果判别很困难, 可考虑先将排查数据进机, 待计量问题处理好后再做分析。

3.3 具体分析工作

对应关系调整好后对线损仍不合格的台区进行分析, 主要有两种情况:线损超大和线损为负。

3.3.1 线损超大

首先可判断是用户侧电量少了。原因大概可从四个方面分析:

(1) CT实际倍率小于系统倍率。

解决办法:通过走流程更改过来。

(2) 终端上反应的电压与现场实际电压不一致 (接线错误) 。

解决办法:去现场检查修复。

(3) 某些用户电量缺失或突变。

解决办法:列出异常清单, 请运维人员分析处理。

(4) 导入的对应关系数据不准确。

解决办法:反馈给普查单位, 要求复查。

3.3.2 线损为负

首先可判断是终端电量多了。原因大概可从四个方面分析:

(1) 终端数据缺失或异常。分析方法是:在主站对终端每相正、反相有功电量进行招测, 观察负荷数据、抄表数据、报文是否有异常。

解决办法:在主站内对终端数据区复位并对终端任务重新下放。若主站不能解决则去现场修复处理。

(2) CT实际倍率大于系统倍率。

解决办法:通过走流程更改过来。

(3) 存在用户电量突变情况。

解决办法:列出异常清单, 请运维人员分析处理。

(4) 导入的对应关系数据不准确。

解决办法:反馈给普查单位, 要求复查。

线损分析工作主要按以上方法进行, 但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因素会影响线损, 比如终端时钟存在偏差、抄表不同期、存在窃电现象等, 需要细心耐心的去查找原因。

4 工作建议

由于线损工作的繁杂性, 非常需要建立一个责任清晰化、过程流程化、目标明确化、考核公平化的工作机制, 形成一套闭环监督的管理模式, 保证线损的良性循环状态。其中考核公平化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机制, 只有营销和生产同时实行公平考核制度, 线损工作才能正常有效率的开展下去。以下是各部门的工作责任点:

4.1 计量部

4.1.1积极开展采集建设工作, 特别是针对影响线损的大电量用户要优先考虑采集器的补装、调试工作。加强用电信息信息采集系统覆盖率的考核力度, 避免因覆盖问题影响线损的情况发生。努力保证采集的覆盖率与完整率。

4.1.2落实用户表计与采集终端同步安装工作。同步安装工作不仅对线损还对供电优质服务有着重要意义, 比如银行用户, 若表计与采集终端未同步安装, 一是大电量缺失很可能造成所供台区线损超大, 二是对用户进行停电补装终端, 势必给用户带来不小的经济与责任损失。

4.1.3尽量缩短批量轮换流程时限, 跟踪好流程的进度情况, 以避免因轮换影响数据采集而产生的线损超大问题。

4.2 营业与电费部

4.2.1 报装管理

要合理确定供电方案, 认真审查用户的变压器容量、台数、电压等级、电源、计量方式, 按规程配置计量变比和计量精度。对新装用户必需放入正确的台区下。

4.2.2 积极配合

应积极配合计量部处理无电、门闭、销户等问题。

4.2.3 流程问题

尽量缩短流程时限, 跟踪好流程的进度情况。

4.3 配电工区

4.3.1配电工区应尽快落实无信号、信号弱导致采集数据缺失的公变终端问题, 通过与运营商协商、加装信号放大器等方式处理解决。

4.3.2及时将公变台区新建、更名、拆除信息以送电单或工作联系单方式传递至客户中心计量部, 由计量部负责营销系统内公变台区的维护。同时对于增容布点、涉及用户台区调整的线路割接, 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将涉及的用户对应关系变更信息告知客户中心。

4.3.3请配电工区加强对公变终端的运维工作, 确保采集数据准确性、可用性。对于营销提出的公变终端数据异常, 请配电工区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反馈情况, 如涉及公变柜内问题需停电处理, 建议能尽快安排。

4.4 营销部

4.4.1 搭建好各部间的沟通桥梁, 使工作能做到无缝衔接。

4.4.2 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 出现问题出面解决。

4.4.3 对下属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积极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 线损工作涉及的部门、岗位、人员很多, 要做好这项工作, 就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执行、有配合、有考核, 缺一不可。

摘要:线损率是国家衡量和考核供电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指标。作为能够综合反映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线损率越来越引起电网经营企业的重视。本文从引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台区线损异常的各因素出发, 结合系统与现场实际分析出各因素的形成原因, 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针对台区线损分析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对涉及的部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台区线损,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蒋仲俊.浅议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J], 神州, 2012年05期.

[2]刘滕美子.谈如何进行线损管理[J], 华章, 2009年17期.

[3]吴鹏.配电台区低压线损的组成及降损措施[J], 东北电力技术, 2007年08期.

[4]李焕勤.浅析农村电网的降损措施[J], 装表制造, 2010年04期.

[5]肖卫玲.浅谈供电公司线损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01期.

台区工作总结 篇3

一、试验目的

马铃薯冬播免耕盖草(膜)栽培技术是指在水稻收获后,

稻田不经耕翻,直接在田面施肥播种后,再盖稻草(覆膜)的一项省工节本、简单易行的增产增效的新轻型马铃薯栽培技术。我区为探索和完善马铃薯冬播免耕盖草(膜)配套栽培技术,充分发挥省工节本、绿色高产、环保优质等优势,克服生产中不利因素特安排本试验。

二、试验规划与设计

本试验于辖区老君镇王家沟村实施,面积亩。试验播植日期为12月20号,田块为稻茬免耕田,排水灌水便利,试验设计为简单对比试验。对照传统地膜覆盖栽培,计133m:免耕盖草(膜)467mz,免耕盖草67mz。

三、试验材料

马铃薯选用榆林郝哥种薯公司提供的脱毒紫花白,亩用种约160kg,试验薄膜宽口1m之微膜,稻草约350~400kg,肥料选用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底肥标准50kg/亩。

四、试验结果

试验产量为选点实收产量。每个实收样点(约取45m:)收取鲜薯称重。采用随机取样,对照取2样点,免耕盖草盖膜取3样点,免耕盖草取1样点。产3352kg亩减产817.6kg,产量差异不大;而免耕盖草的平均亩产981.1kg,较前两种栽培模式,分别减产2370.9和1553.3kg,产量差异较大。两项共比对照减产809.4kg。

减产原因:一是去冬今春长时间干旱,种薯失水绉缩出苗晚。二是传统地膜覆盖栽培(对照)早播3周。三是对照薯块人土lOem左右,再加盖膜,土壤表层地温显著提高,而免耕盖草覆膜的由于盖干草后再覆膜,膜下空气量较大,其膜下地表温度与大气气温差异不大,远不及对照膜下温度高,故有烂种和出芽、出苗迟缓的现象发生,即免耕盖草(膜)的保温性能没有传统地膜栽培的好。免耕盖草的保温性能相较要差。

从表3看出:单样鲜重随密度增加而减少,产量并不随密度增加而提高。每亩栽8000株左右为高产群结构。.

从表四可看出:免耕盖草(膜)栽培较对照节省耕翻(100元/亩)和开穴(或沟)、掩种、挖薯等工序(15d×80元);免耕盖草的省去地膜投资每亩约50元。

五、试验结论

马铃薯冬播免耕盖草(盖膜)技术在继续试验、示范的

基础上扩大在我区冬播马铃薯种植区(稻茬)推广应用。免耕盖草栽培模式继续在下一年生产中安排试验种植。

六、问题对策

1.问题

(1)免耕盖草覆膜的保温性能较对照(传统盖膜)差,免耕盖草的保温性能就极差。

(2)所种品种紫花白休眠期较长,出苗晚,不利高产。

2.对策

(1)选用早熟品种;(2)覆盖湿润或初发酵稻草,减少

丛台区组织史征编工作总结 篇4

工 作 总 结

根据省、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贯彻“广征、核准、精编、严审”的工作方针,对全区1998年2月至2003年7月期间党、政、军、统、群和部分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史资料进行了征编,到2005年9月印刷成书,现将征编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人员到位,保障有力

区委对组织史征编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区组织史征编委员会,区委副书记为主审领导,区委常委、组织部长为主编。组织史日常征编工作,由组织部主管副部长负责领导,干部监督考核科具体组织实施。

为扎实做好组织史征编工作,区委组织部以干部监督科为主,先后从区档案局、区委党校、区暂管办抽调4名精干人员充实到组织史征编工作中,专门组成组织史征编小组;彭家寨乡、各街道办事处、区委各部门和区直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组织史征编工作领导小组,选配了组织史征编联络员,形成了覆盖全区所有单位的组织史征编工作网络,为不遗不漏做好组织史征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区委组织部根据征编工作需要,向区财政递交了组织史征编专项经费报告。区财政对组织史征编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经过核算,将全部征编经费一次拨付到位,保证了组织史征编各阶段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扎实细致做好组织史征编工作 区组织史征编主体工作分征、核、编、审4个阶段有序进行,层层递进,按时高质量完成了组织史征编任务。

征:2004年7月,面向全区下发了第四卷组织史资料续编工作征集资料的通知,明确了征编时限、征集内容和具体要求。全区各单位积极组织人员,搜集整理本单位从1998年2月到2003年7月组织机构设臵、沿革、领导人更替名录、重要文献资料及图表。到8月份,全区各单位按要求报送了有负责人签字和单位盖章的组织史资料近百份。

核:为确保组织史征编资料的准确性,从2004年3月开始,到2004年5月,征编小组安排专门人员,分别在区档案局、区委组织部、区人大、区政协查阅了60余万字的档案和资料,对照《区组织史资料》{第三卷},完成资料的摘抄和微机录入。征编小组把各单位报上来的组织史资料和查阅的档案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核对,与各单位组织史征编人员和有关领导进行了反复的沟通,把报送资料和档案记载统一起来。2004年12月,在全区范围内对区第四卷组织史资料进行了征求意见。

编:征集资料结束后,进入编纂阶段。编纂阶段,区严格按照省委组织史编纂技术规范 “六准”“六相符”的要求,即政治背景准、组织机构准、机构沿革准、隶属关系准、领导人命录准、任免时间准;组织机构名称与单位公章相符、机构变化与编委文件相符,人名录与人事档案相符,职务和任免时间与任免文件相符,各系统的文字综述与有关文献资料相符,内容形式与省市委组织部要求相符,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文字综述到机构设臵,从领导名录到任免时间,都尽心尽力,一丝不苟,数易其稿,到2004年11月,编写整理出《区组织史资料》(第四卷)(征求意见稿)。经征求乡(办)、区直部门,特别是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意见后,进行反复修改,呈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征求区级领导意见。2005年1月,区组织史征编小组将组织史资料报市委组织部审阅,市委组织部认真审阅后提出了修改意见,征编小组根据市修改意见又进行了修改。

审:在组织史征编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审阅,从征集资料到核对资料,从编写综述到制作表格,从主管科长到主管部长,从主编领导到主审领导,一环接一环,一遍又一遍,都进行了严格审阅,对于再细小的问题,也都反复斟酌,慎重处理,确保了全书资料的精准。

三、善始善终,做好组织史资料印刷、报送、发放和存档工作

《区组织史资料》(第四卷)完稿后,征编人员对全书进行了反复校对,2005年9月,交付河南省郑州方志印务有限公司印制。出书后向省、市委组织部报送了20套组织史资料,并发放到全区各单位和区档案局做好资料留存工作。

汉阴县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严格培训、精心谋划,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保证了组织史征编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领导。县委专门成立了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县人大、政府、政协、人武部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组织史征编领导小组,定期调度、研究征编工作,帮助解决征编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并负责指导、协调和审核工作。县征编办分别成立了后勤组、征编组和审核组,制定了个人工作责任分解方案,将任务目标落实到人。

健全机制。一是组织保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从县委党校、党史办、档案局等相关单位抽调4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文字水平、史学知识和微机知识的业务骨干成立了县组织史征编办公室,保证了有人干事。二是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县委领导出面支持、协调落实组织史征编日常活动经费和出书经费,保证了有钱办事。目前,已落实专用办公室2间,购臵了专用电脑、打印机等征编工作必需的办公设备。三是制度保障。为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县征编办公室专门制定了学习制度、交流研讨制度、征编纲目负责人制度、逐级审核把关制度等,保障了组织史征编工作的有序进行。

严格培训。针对县征编办公室与参编单位人员大多没有从事过组织史征编工作、缺乏征编经验的实际,县征编办一方面聘请参加过组织史征编工作的老同志传授工作经验,一方面组织自学业务知识,学习宪法、党章、组织法、干部任用条例等与组织史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了征编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积极筹备在近期召开全县组织史征编工作会议,县委领导亲自出席作动员讲话,领导小组成员、参编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征编办工作人员就组织史征编业务知识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提高组织史征编队伍素质。

精心谋划。为保证征编工作进度,县征编办制定了征编工作推进方案和详尽的日程表,做到日日有计划,月月有任务,一月一总结,明确工作职责。同时,要求各征编单位成立编辑组,落实编写负责人和审核责任人。县征编办根据参编各单位的性质,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对编制复杂、人员较多的所属单位,采取软件编集的办法,对那些工作单一的小单位,采取先下发纲目,再手工编写,然后由征编办统一进行微机录入的办法进行。通过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确保了征编工作科学、规范、顺利地进行。自沧州市组织史征编工作会议召开后,黄骅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迅速着手研究部署组织史资料第四卷的征编工作,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征编工作计划。通过全体征编人员几个月来的辛勤工作,3月底完成黄骅市组织史资料第四卷征求意见稿,于4月23日通过全市县级组织史资料第四卷审稿会会审。

一、坚持征编工作经常化,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该市对基础资料的日常征集工作十分重视,自第三卷出版后,就把组织史征编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基础资料的日常收集上来,为出版组织史资料第四卷做好充分准备。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建立组织史资料联络员制度。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建立组织史资料联络员制度的通知》,在全市123个需要报送基础资料的单位设立了专职或兼职联络员,负责本单位机构、人事及重大活动等相关资料的报送工作。为保证联络员的素质能够适应组织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需要,在每年年初进行一次业务知识培训,目前已培训人员36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联络员的业务水平和基础资料的报送质量。同时规定基础资料每半年报送一次,分别于每年6月和12月底报送市组织史资料征编办公室。在2002年4月全市乡镇和市直各部门机构改革中,要求联络员及时跟踪收集相关资料,尤其是对在机构改革中设、撤、分、合、转等的部门、单位的相关资料,派专人同相关单位和人员联系,避免了因机构变动而造成资料缺乏和信息失真的问题。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牵头,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组织市委办、政府办、人大办、政协办、人事局、编办、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经贸局等单位有关人员举行一次联席会,通报全市和本系统机构、人事变化情况及在全市性重大活动中市委、政府主要领导讲话精神等内容。三是建立资料归类存档制度。将平时征集的资料进行严格分类,按照单位性质和时间顺序,分门别类进行保存,不仅为进一步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为进行资料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便利。四是将有关资料期录入微机。为能够更加系统地保存资料,对平时收集整理的资料定期录入微机,实现了资料保存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此次征编前,已将全市123个单位2003年以前的所有资料约30万字录入了微机,为第四卷的征编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征编工作现代化,努力提高征编工作效率。此次征编工作,该市统一使用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征编软件》,大大提高了征编工作效率。为更好地使用这套软件,在积极派专人参加省、市组织的软件使用技术培训会的基础上,对征编软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充分利用它的模板管理功能,从基层征编单位入手,在资料征集的源头对基层上报资料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严格规范。首先,对全市123个基层征编单位进行了分类,将资料内容和格式具备共同特征的单位划分为一类。其次按《编纂纲目》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制作格式统一、内容规范的模板。对123个单位的组织史联络员进行了组织史征编软件的培训。下大力气精心制作了市委工作机构、政府工作部门、乡镇以及纪检委、人大、法院、检察院、武装部、政协、各群团组织、医院、学校、企业等20多个基础资料示范样本,对各单位、各部门上报资料的内容、格式、名录以及节、目之下文述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使各基层单位的编写工作几乎是进行填空式编写。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2月中旬召开全市基础资料征集会议后,123个基层征编单位大部分都能够按规定要求高质准时完成基础资料上报工作,大大提高了基础资料的报送质量和上报速度。

三、坚持征编工作规范化,大力提高征编资料质量。为确保组织史资料观点正确、符合政策,工作中,我们坚持严把“六关”,严格按照编纂纲目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资料进行全方位严格审核。一是由各单位、各部门主要领导对上报资料进行审核。重点放在核实本单位的主要职能、领导人名录及任免时间、科室设臵和人员编制等内容上,确认无误后,由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市组织史征编办公室。二是由征编人员对基层单位上报的基础资料进行初审。重点审查资料是否完整、格式是否正确,领导人任免依据索引表、机构设臵变化依据索引表和相关文件复印件是否齐全。三是由征编人员对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核查。重点放在审核各种数据是否准确上,做到“五个一致”、“三个衔接”。“五个一致”即:组织机构名称要与单位公章一致;机构设臵沿革要与市编办文件一致;领导人名录要与本人人事档案一致;领导职务任免时间要与相关任免文件一致;各系统有关数字文字表述要与计统局提供的数字和有关文献一致。“三个衔接”即:文述内容能够前后衔接;机构设臵沿革能够前后衔接;领导人名录能够前后衔接。四是由统稿人员对编写完成的各部分材料进行审核。重点看体例、结构是否合理,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文字、标点是否正确。五是由主管部长对完成的整个资料进行审阅。重点放在全书的政治观点是否正确、综述表述是否确切和整体结构是否合理上。六是由各基层单位对下发的初稿进行基层审核。重点看本单位机构改革情况表述是否准确、起止时间是否准确;领导人名录用字、任免起止时间是否准确;是女性、少数民族的是否已经标明等。如有错误改正后要注明依据出处,并由本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加盖公章后,上报市征编办公室,再由统稿人员根据所掌握情况做出修改,最后定稿。以上几个环节各有侧重,相互配合,严格按照编纂纲目的规范要求,经过层层排查错误,确保了资料的真实准确,从而提高组织史资料的整体质量。

一、高度重视,加强征编工作的组织指导。县委组织部把争得县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作为做好组织史征编工作的有力保障,通过编写相关的领导参阅专报、定期汇报征编工作进展情况等方法,让有关领导深刻了解组织史征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同时,县委专门成立了县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的组织史征编领导小组,定期调度、研究征编工作,帮助解决征编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并负责指导、协调和审核工作。

二、健全机制,为征编工作提供充分保障。一是组织保障。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从人事局、县直工委、党史办、档案局等相关单位抽调7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并具有一定文字水平、史学知识和微机知识的业务骨干成立了县组织史征编办公室,保证了有人干事。二是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县委主要领导出面支持、协调落实组织史征编日常活动经费和出书经费,保证了有钱办事。目前,县政府已拨付专项经费3.5万元,并落实专用办公室2间,购臵了专用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征编工作必需的办公设备。三是制度保障。为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县征编办公室专门制定了学习制度、交流研讨制度、征编纲目负责人制度、逐级审核把关制度等,保障了组织史征编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严格培训,提高组织史征编队伍素质。针对县征编办公室与参编单位人员大多没有从事过组织史征编工作、缺乏征编经验的实际,县征编办一方面聘请参加过组织史征编工作的老同志传授工作经验,一方面组织自学业务知识,学习宪法、党章、组织法、干部任用条例等与组织史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了征编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全县组织史征编工作会议上,县委主要领导作了动员讲话,领导小组成员、参编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由征编办工作人员就组织史征编业务知识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

四、精心谋划,确保征编工作有序进行。为保证征编工作进度,县征编办制定了征编工作推进方案,对整个征编工作制定了详尽的日程表,使参编单位根据全县统一安排,按部就班地组织开展征编工作。县征编办公室在全县总体计划框架内,又制定了更细致、更周密的内部工作计划,做到日日有计划,月月有任务,一月一总结,为明确职责,县征编办分别成立了后勤组、征编组和审核组,制定了个人工作责任分解方案,将任务目标落实到人。同时,各征编单位也参照县里做法,成立了编辑组,落实了编写负责人和审核责任人,并报县征编办备案。县征编办根据参编各单位的性质,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对编制复杂、人员较多的所属单位,采取软件编集的办法,对那些工作单一的小单位,采取先下发纲目,再手工编写,然后由征编办统一进行微机录入的办法进行。通过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确保了征编工作科学、规范、顺利地进行。今年以来,泊头市从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入手,坚持“及早、从严、从精、求实”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组织史资料征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有关人员召开座谈会,专题学习、研讨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和征编工作要求。同时,召开了泊头市组织史资料第四卷征编工作会议,对征编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为征集、整理、编纂组织史资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健全组织,明确目标。成立了由市委分管副书记任主任、常委组织部长任副主任的组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并抽调了5名懂政策、善写作、能吃苦、讲奉献的同志组建了征编工作办公室。编委会明确了组织史第四卷征编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一是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争先创优;二是树立精品意识,起点要高,标准要高,质量要高。三是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争提前完成征编工作任务。

三、领导重视,强化落实。市委书记张兴华同志陪同沧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郑广富同志专程到征编办公室看望征编工作人员,勉励大家要发扬甘于奉献、吃苦耐劳、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常委组织部长曹厚亭同志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听取组织史征编工作汇报,了解征编工作进度,研究、解决组织史征编工作遇到的政策性和技术性问题。同时,市委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采取财政挤一点、党费出一点、基层单位支持一点的办法,多种渠道筹措资金5万元,购买了微机、打印机、软盘、文件橱等办公设备和用品。工作中引入目标管理机制,定人员、定责任、定任务,确保了征编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科学调度,合理分工。针对征编工作人员少,涉及单位多、征编任务重的工作实际,该市科学调度、统筹安排,将征编工作资料内容进行任务分解,量化工作目标,从召开大会、收集资料、催要资料到编纂资料、校对资料,每一个环节都明确专人,分工负责,保证了征编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五、强化培训,增强素质。以“树组工干部形象”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不定期加强对征编人员的敬业精神培训,教育征编人员牢固树立奉献意识、团结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同时,认真组织征编人员学习组工业务知识、《党章》、《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宪法》、《政协章程》、群众团体有关章程等与征编工作有关的业务知识,研究征编工作技巧,锻炼文字写作水平,为提高征编质量奠定了基础。

同里镇把做好组织史征编工作,作为组织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保证了组织史征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领导重视,加强征编工作的组织指导。同里镇党委政府领导深刻了解组织史征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对组织史的征编工作高度重视,镇党委专门成立了组织史征编领导小组,定期协调、研究征编工作,帮助解决征编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负责指导、协调和审核工作。并从机关退二线干部、离退休干部中抽调4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对同里组织工作比较了解,并具有一定文字水平的同志担任组织史征编办公室工作人员。

二、健全制度,保证征集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组织史资料征编是一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为落实责任,镇组织史征编办公室专门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建立了分工负责、逐级审核把关等制度,进行合理分工,明确任务,全体工作人员本着“尊重历史,求实存真”的原则,对组织史资料认真审阅,严格把关,使其从客观实际,到选材把握,都能做到准确无误,保证征集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汉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工作纪实 篇5

―――---汉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工作纪实

近日,笔者来到汉台区中心敬老院,宽敞明亮、亭台楼阁、绿树成荫、花园式的院子。干净整洁的卧室,崭新的健身器材、专业化的服务人员,使中心敬老院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为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越的设施,让入住老人有一个舒适的生活,该区通过制度为五保老人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制订了生活保障机制,重点保障了入住老人的生活和基本医疗,2011年,该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2010年的每人每年1920元提高到4200元,加上种养殖业的一定收益,每人每年的生活费达到5000多元。还按月发给每位老人10元零用钱。该区还对集中供养人员实行医疗救助,区上出资帮助五保老人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从医疗救助基金中支付,实际医疗费用由新农合管理部门按规定补助后,实行全额医疗救助。在医务室正在吊针的75岁老人魏显华告诉我们,“敬老院医务室经常为他们体检身体,免费为他们治疗疾病,在伙食上安排病号饭,没早没晚精心的照顾他们。真比自己儿女还好。”

据了解,汉台区总人口54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8.09万,占人口总数的14%,高于全国、全省、全市老龄人口的占比,现有农村五保对象1084人,城市三无人员558人。随着老龄化人口形势的日益严峻,汉台区在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工作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要把农村敬老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抓紧、1

抓好。”在召开的全区工作会议上,汉台区委书记杨继明对农村敬老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把这一民心工程落到实处,该区把农村敬老院建设列为办理的十大实事和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民政、财政、发改委、城建、土地、人劳社保、卫生、审计、监察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村敬老院建设领导小组,各镇、街道成立了相应机构,镇长、街道办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区政府与各镇、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区、镇两级主管部门分工协作,科学规划,通过召开现场会、现场观摩、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等方法措施,确保了敬老院建设的顺利进行。从2008年开始,汉台区抓住实施“敬老工程”项目建设,集中财力、物力,加大了“敬老院”项目建设步伐。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该区采取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首先是政府投入为主,近3年来,全区共投入敬老院建设资金1774万元,其中市区两级财政投入319 万元。新(改、扩)建“敬老院”5所,建成后的4所敬老院占地109.3亩,总建筑面积10631平方米,拥有供养床位780张。其中:区中心敬老院占地80亩,建筑面积3919平方米,新增床位300多张。目前有283名五保对象入住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率达到30%左右。

该区还实行了以副补院,武乡、老君和中心敬老院开辟了菜园,让老人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心敬老院80多岁的老人杨志安告诉笔者,自己原来身体很差,经常生病,现在可以在地里干干活,参加院里的生产劳动,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既锻炼了身体,也提高了身体素质。在中心敬老院,笔者看到老人们有的打扑克,有的在菜地挖菜,还有的在喂鸡。今年66岁的王全水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照看他所负责的六头猪的喂养工作,对此他乐在其中,他说养猪已经渐渐成为了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据中心敬老院书记于彦强介绍,敬老院利用院前院后的空闲地种了32亩蔬菜,修建了17间猪舍生猪饲养量达80多头,修建鸡舍5间,蛋鸡存栏饲养500多只,肉鸡300多只,基本上解决了老人们吃肉吃蛋吃菜的问题。院里根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请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仅提高了生活水平,还能让老人家们发挥余热,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据区民政局王新刚科长介绍,该区的4个敬老院大部分都有副业,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有的敬老院每年还有一笔不小的收入。仅中心敬老院年收入近40万元。

在敬老院里66岁五保老人王如成高兴地说:“感谢共产党,在敬老院我们吃的好,住的好,还有人陪着聊天、下棋,比住在家里还舒服。”说起在敬老院里的生活,已经在中心敬老院生活了6个多月的80岁老人杨志安笑得合不拢嘴,“在这里我们住的都是单人间和双人间,房间里都有卫生间,每个寝室都配备有空调,还有大衣柜、皮沙发、数字电视机。院内有医务室、娱乐室、理发室、活动室、小卖部、另有传达室、接待室、医疗保健室、餐厅、多功能活动厅等多个部室。还有两间能满足所有老人洗澡要求的太阳能澡堂等一应俱全,什么都不愁,有吃有穿,还有人照顾,真是享福了啊!”。

为规范敬老院的管理,区中心敬老院建立了院民管理委员会制度,由敬老院全体人员民主选举产生院民委员会,五保老人所占比例不得少于一半,其职能主要是审议敬老院重大事项,审查院内财务收支、监督院长和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

为改善服务设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中心敬老院初步实现了环境花园化、房屋宾馆化、设施现代化。与此同步,敬老院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生活家居化。新建的中心敬老院人员由区上统一面向社会招聘,定岗定薪,薪随岗定的工资加奖金的付酬办法,做到了责权利统一,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据了解,中心敬老院由过去“一乡一院”院内不管院外事的封闭式办院转变为开放式办院。以集中带分散,将分散供养服务纳入区域性中心敬老院辅助性服务体系之中,实现了集中与分散一体化服务;以政府带社会,以经营带效益,将社会养员纳入到区域性中心敬老院的服务体系之中,实现国家供养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加强城乡结合,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社会养老城乡一体化。按照社会养老社会化、专业化、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区中心敬老院将区域内有特殊供养需求的养员,如孤儿、特种病患者等五保对象以政府购买床位的方式,送到了城市专业性社会福利机构供养。同时也接纳了部分想到中心敬老院的城市老人入院养老,促进了城乡养老市场的流通,推动了全区养老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台区工作总结 篇6

宝金人社发(2013)169号

关于印发《金台区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

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镇街,区委及区级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直属机构:

现将《金台区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金台区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表

中共宝鸡市金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宝鸡市金台区委组织部

宝鸡市金台区监察局 宝鸡市金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公务员平时考核 办法 通知 抄 送: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公务员局,区委、区政府 档

(二)金台区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

考核办法(试行)

为了加强公务员管理,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激励公务员立足岗位干事创业、创先争优,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及《宝鸡市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办法(试行)》,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群众为根本,以实践为标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发挥平时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更好地调动公务员在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加快建设以“三区一园”为核心的西部一流经济强区,聚力建设绿色、现代、平安、幸福新金台做出积极贡献。

二、考核对象及内容

平时考核的对象是各镇街、区委及区级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直属机构的在职公务员。

平时考核重点考察公务员履行职责、完成工作目标、重点工作任务以及出勤情况,对其工作业绩、工作效率等方面做出评价。在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美丽金台、优化发展环境、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承担重要目标任务的单位,可把公务员个人履行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平时考核的重点内容。

三、考核方法与程序 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坚持注重实绩、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分级管理的原则,以工作实绩和平时表现为重点,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采取自我评价与领导评鉴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考核方法

我区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以公务员的岗位职责和每段时间工作任务目标为基础,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和作风纪律。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岗位、不同级别公务员的特点和职责,实行百分制量化打分考核,满分为100分,其中“德”占10分、“能”占5分、“勤”占5分、“绩”占60分、“廉”占20分。每个公务员的平时工作作风考核结果,根据打分情况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层级,其中“优秀”为90-100分,“良好”为75-89分,“一般”为60-74分,“差”为59分以下。

(二)考核程序

我区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按季度进行,坚持个人记实和领导评鉴相结合。公务员每月认真填写《金台区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手册》,进行个人记实。每季度末公务员的直接主管领导写出评鉴意见,各镇街党政主要领导的评鉴意见由区级包抓领导填写,各部门主要领导的评鉴意见由区级分管领导填写,班子其他成员的评鉴意见由班子主要领导填写。评鉴意见要根据日常掌握的情况、被考核人个人记实情况,特别是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定,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包括: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提出努力方向。下季度初,单位领导班子或考核小组要根据上一季度每个公务员履行职责和现实表现情况及主管领导评鉴意见,进行量化打分并确定考核层级,同时将考核结果分别报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备案。

年末,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公务员考核工作安排,依据各季度考评结果,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测评,确定考核结果。

四、平时考核等次的确定办法

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是公务员奖惩、培训、晋升的重要依据。按照《考核办法》的规定,我区公务员考核等次依据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和年终考核情况综合确定(科级领导干部考核等次将根据相关办法确定),实行百分制。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占60%,年终考核占40%。当年平时工作作风考核有1次“差”层级的,考核不能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同时,公务员在平时思想道德、作风纪律、工作态度、履行职责等方面违反规定,且达到一定次数的,将直接影响考核结果。

一是思想道德素质较差。违反公务员行为规范,造成不良影响,每月被发现2次以上的,该考核期不得确定为“优秀”层级,每季度被发现3次以上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全年累计被发现6次以上的,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造成重大影响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二是工作纪律性不强。迟到早退、无故不在岗,每月被发现2次的,该考核期不得确定为“优秀”层级,每季度被发现4次以上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全年累计达到8次以上的,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在工作时间玩游戏、看电影、玩手机、上网聊天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项,每月被发现1次,该考核期不得确定为“优秀”层级,造成重大影响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三是办事态度不好。办理行政事务中,出现态度生冷、作风蛮横、推诿扯皮、故意刁难等现象,每月被发现2次的,该考核期不得确定为“优秀”层级,每季度被发现3次以上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全年累计达到6次以上的,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造成重大影响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四是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按规定程序办事,在规定期限内无故未按时办结承办事项,每月被发现2次的,该考核期不得确定为“优秀”层级,每季度被发现3次以上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全年累计达到6次以上的,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造成工作严重失误或者产生恶劣影响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五是工作被投诉的。每月被群众投诉1次经查证属实的,该考核期不得确定为“优秀”层级,每月被群众投诉2次经查证属实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全年被群众投诉3次以上经查证属实的,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造成重大影响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六是工作中有不廉洁行为。工作中有“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的,每月被发现1次经查证属实的,该考核期不得确定为“优秀”层级,每月被发现2次经查证属实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全年被发现3次以上经查证属实的,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情形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该考核期可直接确定为“差”层级,考核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五、相关事宜

经批准享受国家规定假期的按正常出勤对待。单位派出学习、培训的公务员,根据学习、培训所在单位提供的相关情况进行考核。挂职锻炼和外借公务员,由挂职单位和借用单位进行考核。在季考评周期内因病、因事请假累计超过考核天数一半的,不进行考核。

对不按规定进行平时考核的单位,年终不得开展或参与评先选优活动。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或不按规定填写公务员平时考核材料的公务员,由主管领导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经批评教育后仍拒不参加平时考核的公务员,当年不得参加考核,不能给予其它形式的表彰奖励。

公务员对平时考核结果不服,可在平时考核结果公布后15日内,向单位考核领导小组提出复核。提出复核的,须提供经单位分管领导或内设机构负责人确认的本人平时考核材料。复核后还不认同考核结果的,可向区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提出申诉,由区公务员申诉公正委员会受理仲裁。

六、组织领导

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是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区委组织部负责科级领导干部和党群系统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工作的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区人社局负责行政机关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工作的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区纪委监察局负责全区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工作的监督检查。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成立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的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工作。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本单位平时考核工作负总责,全面把握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正确对待考核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开展公务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工作。要定期公示平时考核的结果,做到考核程序、考核结果公开透明。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导致考核失实、失真的个人和单位,一经发现,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按照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其他人员(机关中非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平时工作作风考核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台区工作总结 篇7

1 金台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现状

近年来, 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质,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取得较好成效。

1.1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 成立了金台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先后制定了培训补贴、产业扶持等措施, 把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工作纳入了年度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奖惩[3]。区农业局进一步理顺乡镇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站管理体制, 整合农业各事业单位技术力量, 按主导产业成立技术指导组, 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带头创业或开展科技承包, 全程指导农业生产, 稳步推进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1.2 农业科技示范点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坚持把推广项目与示范园区、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通过抓点示范, 培育强村大户, 展示新技术、新成果, 辐射带动周边生产。先后建成了杨家槽苹果标准园、马家塬葡萄示范园、金星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10多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引进特优农作物新品种逾40个, 推广先进栽培技术16项。

1.3 广大农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坚持把科普宣传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作为科技兴区的基础工作来抓, 以“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三下乡”、“科技进村入户”各类科普活动为载体, 丰富培训内容, 请专家与农民面对面授课, 现场答疑解惑[4]。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干部, 深入田间, 指导关键技术落实, 先后培养科技示范户逾1 000户。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金台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 调研中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对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项新的技术要得到推广和应用, 必须要得到基层部门和农民的认可。有些部门存在抓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劳心费神、占用时间多、投入大、见效慢, 不如抓工业、商业见效快、成绩显著等思想。部分干部认为农民只要能有事干、不上访闹事就够了, 对组织农民参加科学技术培训重视程度不够, 宣传教育不到位, 影响了培训工作的开展。

2.2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适应农村新形势、新任务需要

农业科技人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专业技术人员总数偏少, 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8%。加之基层农技人员长期得不到进修、培训学习的机会, 知识难以更新,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效果欠佳。

2.3 农民自身认识存在误区

部分农民小农意识思想严重, 缺乏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热情和积极性。有些农民存在急功近利思想, 没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总希望通过2~3 d的技能培训, 就能掌握一门技术, 甚至在专家、教授实地培训时, 只要求讲“如何增加产量和少投入”或直接要求其传授“秘诀”, 对应该具备的基本技术和管理知识缺乏兴趣。

2.4 技术培训方式比较简单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在缺乏农业调研的情况下, 如果一厢情愿地推广农民难以接受的技术, 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徒劳工作。而且忽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举办单一内容的培训班, 也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由于培训大多是在白天农民劳动时间进行, 群众想听有时也顾不上, 即使来听课, 也因培训内容与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不相符, 针对性差, 达不到预期效果。

2.5 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近年来, 政府虽然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投入, 但远远不能满足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基础试验研究的需求。每年安排给农业科技服务部门的事业经费, 扣除职工工资及其他非业务性支出外, 用于科技服务的资金非常少, 同时经费缺乏还造成了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的落后, 难以做到服务的及时有效。

3 对策

3.1 加强对农技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事关农业和农村长远发展, 事关广大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应做到:一是健全农村科技推广工作机构, 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明确目标任务, 统一安排部署[5]。配齐配强乡 (镇) 农技推广专职工作人员, 切实解决好有人办事的问题。二是按照农业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的要求, 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 解决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支持科技人员开展形式多样试验研究, 充实农业技术储备。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推广事业, 为科技推广设施建设提供捐赠和资助, 逐步形成多渠道投入的机制。三是建立督促检查和激励机制。加强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督促检查, 认真总结成功经验,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实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要给予表彰奖励, 确保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3.2 加大深入基层调研宣传工作力度

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态度决定推广工作的成败, 要将深入基层听取民声、民意作为农业科技服务部门的重点工作, 加大深入基层调研工作力度, 并积极为上级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要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 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使推广内容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不断适应产业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应把农村劳动力和农村青少年作为重点工作对象, 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对象的实际, 采取办短训班、办农函大、办职业教育、典型示范指导等多种形式, 分期分批开展科技培训。通过长期抓培训, 帮助农民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 提高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 提高反对愚昧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抵御邪教的能力, 在广大农村真正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3.3 整合农业技术推广资源

农业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 协调各方力量, 全方位对农民特别是产业大户实行分期全员培训。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邀请省市有关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到乡镇、村组开设讲座, 把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新技术送到他们手中, 运用到各个生产环节。要采取多协商、多协调、多协作、多求援, 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方法, 深入开展科技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园等创建活动, 扩大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协会的作用, 规范运作模式, 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促进农村经营服务体系的变革。要加快“乡村在线”工程建设, 搭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多形式、宽领域地向农村干部群众普及科技知识, 传递科技信息。可设立咨询信箱和联系电话, 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和查询, 及时提供有效可行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3.4 进一步调动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设立专门栏目, 用发生在农民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来激发其学用科技的兴趣,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6]。坚持抓点示范, 推行标准化生产, 逐步扩大农业科技示范点和基地规模, 发挥其在主导产业的导向功能, 通过效益对比算账的方式, 教育引导农民使用先进农业技术, 提高投入产出比。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指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形成使用一批人才、带动一方群众、搞活一方经济、促进一方和谐的良好格局。

3.5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管理

坚持以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业绩为依据的职称、职务晋升制度, 发挥制度的约束激励作用。鼓励、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合办农业科技企业, 逐步推行技术承包, 加快科技向生产领域的转化应用步伐。同时应高度重视解决农业科技队伍的结构性矛盾, 在用好、用足现有科技人员, 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基础上, 采取培养、聘用、引进、整合等措施, 认真解决农业科技队伍中高级人才稀少、青黄不接, 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建设需求的矛盾。建立科技人员培训机制, 制定分类培训规划, 不断更新科技人员知识结构。积极挖掘农业科技推广乡土人才, 鼓励支持他们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将科技知识传授给农民, 把科技成果推广给农民, 把科技信息提供给农民, 真正使农民成为科技推广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参考文献

[1]李林峰.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市农科院积极助推上海农业现代化[J].上海农村经济, 2011 (12) :10-12.

[2]张建明, 王维君.加强上海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对策研究[J].上海农村经济, 2011 (12) :13-16.

[3]刘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为绿色食品保驾护航[J].广东科技, 2011 (23) :31-33.

[4]廖巧霞, 余嘉, 孙娟.“十一五”广东农业科技专项成效及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23) :216-217.

[5]张天懿.推进天津市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思考——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筹建思路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3) :20790-20793.

小议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管理系统 篇8

【关键词】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管理;应用

0.引言

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电力营销中,使电力工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使电力工业从传统的工业型产业转变成为技术性和集约型的工业。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管理系统在使用的时候是非常依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它电能计量管理、电费计算和电费收取实现了一体化,使得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明显的减少,同时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运行模式上发生了改变。

1.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系统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做到能够保证系统的功能,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在设计的时候还要满足对数据可以科学的进行处理,同时要是一个应用软件。在系统软件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模块的设计和流程化管理方式特别的重视,对软件进行这样的设计更加容易进行岗位的调整。在对软件的模块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保证所有的模块都能够独立完成各项任务,同时模块中的子模块在相互之间也要能够相互协作,从而达到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升级的作用。在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对系统的能力进行加强,特别是对错误的信息进行提示的能力和纠错的能力,对出现错误信息的时候,要使错误的信息可以建立起来运行的日志,这样方便对信息进行调查。

1.1设计原则

在进行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时,要做到按照标准来进行设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电力营业台区的发展情况,可以承受的负荷情况,并且要根据台区的供电状况来进行设计,这样是为了更好的对资源进行利用。

1.2设计的总体要求

在对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满足以下的要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节能,同时要保证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是非常低的,对于高耗能的变压器可以采取用环保的变压器进行替代。在对低压配电箱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低压配电箱是使用标准的间隔单元进行划分的,而且每个间隔单元在划分以后一定要是独立的。同时还要做到配电变压器在进行信息采集的时候可以实现对变压器的检测和维护,保证电能的供应质量。

1.3集中化管理

现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也就导致了农村地区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多。电力企业在进行发展的时候是将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进行分开供电的,如果在电力营业台区信心管理系统上也要分开来进行的,就会导致系统在运行的时候业务量增大,同时也會导致数据在收集的时候出现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进行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将这个问题解决好。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可建立快速的数据传输通道,将城市的电力信息网络延伸到农村地区,实现城市和农村业务和数据的统一处理和保管。

1.4使管理系统的功能更加的完善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为了使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行提高,可以在企业素质和企业文化上进行加强。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素质不断的强化,可以在生产经营中不断的进行发展。为了使电力营业台区信息管理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功能可以更加的完善,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将营销功能进行完善,同时在网络安全方面也要进行保障。

1.5使管理系统的虚拟网络更加的灵活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应用系统,为了使电力企业的应用系统可以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进行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时,一定要实现对虚拟和实际网络的划分,在网络划分以后要使得虚拟网络更加的灵活。

2.智能化配电台区的建设模式和应用

2.1智能化配电台区的建设模式

简洁性的智能配电台区主要是适用在城郊和乡村地区,它的优点是可以进行备电台区的监测,保护以及通信功能;对配电台区的计量进行管理;负荷的管理和状态监测;进行电信信息管理和互动化管理系统。

2.2智能化配电台区的建设模式

标准型的智能配电台区主要适用的中等的农网地区,优点是对配电区进行状态的监测和计量管理;进行负荷管理和无功补偿的控制;进行能源的监测和控制的分布式;进行智能配电台区的功能扩展。

2.3智能化配电台区的建设模式

扩展型的智能配电台区主要适用在对电力要求比较高的,负荷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优点是对电压器的监测和保护;对配电台区的动态谐波抑制、无功补偿、三相不平衡治理;管理电台区线的破碎,分析经济的运行以及对能可实现接入,目前来看,供电企业门户仅限于提供网页服务接口,虽然局限于此,但是通过网页服务接口能够直接获取到用户在当前门户系统中的待办事宜数据,并在用户通过网页服务接口进行门户界面的访问和获取信息是,可以实时获取待办事宜的信息数据,通过整合门户系统应用,进行供电企业门户的维护,能够为用户提供很多简便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资源数据整合,并和我国的国家电网公司相承接,维护我国的电网安全。

3.供电企业门户维护的总结

通过对供电企业门户的维护和分析,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升供电企业内部的业务处理效率和应用信息,有力的维护措施可以提高供电企业门户的实用性及扩展性,是供电企业门户的总体运用扩大化,推动供电企业知识管理建设的进步,提高供电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竞争力。同时能够响应我国的信化建设要求。同时要充分的认识到供电企业门户维护的不足,要大力积极的进行供电企业门户维护的推广工作,努力的积极探索维护措施,不断完善供电企业门户,并不断的应用到企业门户的深化和应用中去,从而推动供电企业门户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维护我国的电网安全。各个单点登录系统集成的技术应用:电力门户中主要是采用客户端方式、定制实现、网页服务方式来实现各个单点登录系统集成。采用客户端的方式能够满足电力门户中的办公系统,较容易的完成用户用户名和密码的检验。定制实现的方式则是利用电力门户中现有的应用系统,利用增加代理的方式来获取用户对应的身份数据从而展开业务流程。最后一种网页服务方式主要是通过服务条用界面来使得门户具有跟好的松散耦合性,从而应用于门户系统中,这三种方式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通用型。

4.结束语

上一篇:周五早安问候语简短下一篇:制单员求职简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