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

2024-07-31

三年级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精选12篇)

三年级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 篇1

三年级语文《竹石》知识点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小学三年级语文《大海的歌》知识点

原文:

蓝色的雾,

蓝色的云;

蓝色的波纹,

蓝色的潮声。

无边的海,

像一面大玉镜。

映着天,

天变蓝了;

映着鸟,

鸟也变蓝了。

仰头看,

天变成了海。

那云,

就是翻滚奔腾的波流;

那鸟,

就是来往穿梭的鱼群。

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

他一来,

就绽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

他一来,

就奏出万种乐曲……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他一来,

就送走万片渔帆……

海上的风是狮子

他一吼,

就掀起滔天波浪……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字词:

波纹(wén)、潮(cháo)声、仰(yǎng)头、翻(fān)滚、奔腾(téng)、穿梭(suō)、绽(zhàn)开、琴(qín)师、渔帆(yúfān)、滔(tāo)天波浪、鼾(hān)声

重点句子:

无边的海,像一面大玉镜

那云,就是翻滚奔腾的波流;那鸟,就是来往穿梭的鱼群

他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海上的风是琴师

他一来,就奏出万种乐曲……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他一来,就送走万片渔帆……海上的风是狮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出塞》知识点

原文: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如果有像卫青和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三年级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 篇2

师:同学们都知道猫头鹰吧, 谁来说一说, 猫头鹰有什么特点?

生1:猫头鹰专门抓老鼠, 帮助农民保护庄稼。

生2:猫头鹰在夜间捕食, 在白天睡觉。

生3:猫头鹰还有一个特点, 它之所以在夜间捕食, 是因为它有一双夜视眼。在漆黑的夜里, 常人无法看清任何东西, 但拥有这样一双眼睛, 就什么都能看见。

师:有一位伟大的作家, 他的偶像就是猫头鹰。他生活的环境、他创作的文章, 都与猫头鹰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他还画过猫头鹰呢!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

生: (摇头) 不知道。

师:他就是鲁迅先生。他生活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 当时到处混战, 民不聊生, 许多人都认为中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就是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环境里, 鲁迅担当起了重任——“抓老鼠”。

生:抓老鼠?

师:这可不是说他真去抓老鼠。这里的老鼠代指一类人, 你们知道是哪种人吗?

生:坏人。

师:对。鲁迅写文章揭露旧社会的黑暗, 批判不为百姓做事的贪官污吏, 谴责他们冷酷无情的行为。

生:鲁迅写这样的文章, 他不怕被抓起来吗?

师:鲁迅写文章时, 用过一百多个笔名, 每次发表文章, 都换不一样的名字, 所以谁也不知道这些文章都是一个人写的。虽然那些胡作非为的高官痛恨这个骂他们的人, 可他们也没办法呀, 因为他们以为写这样文章的人太多, 根本抓不完。连大家熟悉的“鲁迅”这个名字, 也不是他的真名。

生: (惊讶) 鲁迅是他的笔名啊?

师:对。鲁迅的真名叫周树人。他有几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都是以鲁迅作为笔名发表的, 所以大家就记住了他的这个名字。鲁迅去世后, 许多人来参加他的葬礼, 甚至有人为他的离去痛哭……

生:他的这些事情和猫头鹰有什么关系吗?

师:猫头鹰在夜里捕食老鼠, 漆黑一片的环境中, 它依然可以准确地发现猎物。鲁迅成长在中国最黑暗的旧社会中, 几乎所有人都被蒙蔽了双眼, 看不到中国的前途, 也对那些坏人坏事习以为常了, 但鲁迅却要站出来指出这些问题。

生:原来是这样呀!所以, 鲁迅一开始就想成为一个作家, 把不好的事情都写出来。

师:其实, 鲁迅的志愿有过几次改变。鲁迅年少时,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许多无辜的百姓都丢了性命, 为此, 鲁迅立志要当兵。他在南京水师学堂学习, 要在战场上打跑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渐渐意识到, 中国缺少的不是士兵, 而是医生。当时有许多穷苦的人生了病, 却没有钱医治。于是, 鲁迅去日本学医, 希望可以帮助这些人。但在学医的过程中, 鲁迅明白了, 他不可能医治所有需要帮助的病人, 而拯救中国人肉体上的伤, 远远不能解决救国的问题。写文章的影响就是改变人的思想, 一个人只有思想上进, 才能付之行动。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 全国人都能看到, 这样也会让影响力更大。于是, 鲁迅最终选择了为文, 当作家。鲁迅的几次改变理想, 都不是考虑自己, 而是为了国家。所以, 他才会如此伟大, 才会有那么多人尊敬他。

第一课时:几本书和一个扁平的鼻子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你们知道题目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有怎样的区别吗?

生:写伯父鲁迅先生, 说明作者与鲁迅是亲人, 非常亲切。文章里写的事情也是很常见的日常小事。如果题目叫“伟大的作家”, 应该写鲁迅的大事。

师:对, 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鲁迅先生, 就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而不是普通的伯父。《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里写的都是小事, 一个人的伟大, 也能从他做的小事中表现出来。下面, 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师朗读课文, 读完课文第一个自然段)

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 ……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在第一自然段里, 有一句话是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这段话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你们知道是哪句话吗?

生:开头的一句话:“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 我的年纪还小, 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 以为伯父就是伯父, 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

师:一般每个段落的中心句都是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但是文无定法, 要细读课文, 灵活理解, 绝不能生搬硬套。这段话先写我以为伯父很普通, 他去世后, 我才发现他不一般……

生:“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 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是这句话吧?

师:对, 就是这句话。如果把这句话改成陈述语气, 就是“我的伯父受到很多人的爱戴”, 而这一段是说许多人都为鲁迅送行, 不认识的人也为他痛哭, 因为人们都敬爱他。请大家把“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句话画上横线, 下面作者就要透过一件件日常小事回答这个问题了。

(师继续朗读课文, 读完第二个自然段)

师:我和伯父谈起《水浒传》时, 我张冠李戴地乱说一通, 伯父笑着说, “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如果你们读过鲁迅先生的杂文, 就会知道这句话很符合鲁迅的说话风格。鲁迅的语言通常都是话里带刺, 等被说的人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都会感到特别羞愧。

生:这句话是讽刺作者的。

师:不过, 鲁迅是善意的, 所以这话里的刺也是温柔的。如果直接批评孩子读书不认真, 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师继续朗读课文, 读完第三自然段)

师:伯父送我两本书, 作者特意提到了书的名字, 一本是《表》, 一本是《小约翰》,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特意写出书的名字吗?

生:这两本书是鲁迅写的吧?

师:你说得很接近。但这两部书不是鲁迅自己写的作品, 而是他翻译的作品。两本书, 都是非常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因为鲁迅自己写的文章不适合儿童看, 他就用自己宝贵的时间, 为孩子翻译国外的文学作品。你们说一说, 这体现了鲁迅的什么性格特点?

生:为祖国培养栋梁, 热爱祖国的花朵。

师:对, 鲁迅非常关心下一代。他自己的事情那么多, 自己也需要写很多文章, 却依然不忘记小读者们。所以爱戴他的人, 不仅仅有成人, 也有学生。鲁迅先生要改变当时中国人陈旧落后的思想, 他不仅关心大人, 也关心孩子。

(师继续读课文, 读完第二件事)

师:这件事, 我小时候读不懂, 心里还想, 鲁迅怎么这么傻呢, 走路也不看着点, 把鼻子磕到墙了。不过, 我现在明白了, 这句话是另一个意思。你们懂这句话吗?

生:我觉得是说鲁迅也像猫头鹰一样, 白天睡觉, 晚上工作, 所以他在夜里看不见路, 就碰壁了, 鼻子就扁了。

师:哈哈。看来, 你和我小时候一样, 没有理解这句话。我们刚才说了, 猫头鹰的眼睛在黑夜看东西, 就像我们在白天看东西一样清楚, 它有一双夜视眼呀。那, 鲁迅……

生: (恍然大悟) 哦, 我明白了, 是说虽然鲁迅能认识到社会的黑暗, 但他生活的环境很艰难。

师:那你知道“碰壁”是怎么回事吗?

生:“墙壁”代表敌人, 所以他处处“碰壁”;还有可能是, 那些坏人不喜欢鲁迅写的文章, 他们不让鲁迅发表, 也不敢给发表。

师:你真聪明。鲁迅写的“碰壁”, 并不是指鼻子撞到了墙上, 而是说在生活中, 与黑暗势力作斗争遇到的迫害和打击。这是很可怕的, 但是鲁迅先生却把它当做了笑谈。你们说, 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呀?

生:乐观!勇敢!

师:说得好!但是, 我还要提一个问题, 鲁迅先生“碰壁”, 是为了自己吗?

生:不是!他是为了全中国、全社会, 才勇敢地“碰壁”的。

师:他不顾自己的安危, 一心想着全中国、全社会,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呀?

生:爱国!无私!

师:你们瞧, 餐桌上的一句笑谈, 深入分析, 竟然隐藏着一个伟大的灵魂。鲁迅先生去世之后, 人们在他的身上盖了一面旗帜, 上面写着三个字:民族魂。

第二课时:一只伤脚和一连串的动作

这篇文章里写到的第三件事是全文的重点, 作者没有直接说明鲁迅的性格特点, 而是用形象说话, 这一部分都是对故事的描写, 写得很含蓄。这些小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也是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事例。

(师继续朗读课文, 读完第三部分)

师:“有一天黄昏时候, 呼呼的北风怒号着, 天色十分阴暗。……最后深深叹了一口气”。请同学们读这一部分的第四自然段, 在文中画出爸爸和伯父为车夫包扎伤口时, 作者所用到的动词。

(生阅读课文、画动词, 师指导, 十分钟后)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他找到的动词。

生:跑、跟、拿、扶、蹲、跪、拿、夹、拿、洗、敷、扎。

师:你找得很全, 这些动词中, 有的是普通的动词, 有的却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是重点的动词。谁能找准, 并且解释明白?

生:“跑”这个动词, 说明爸爸特别为车夫着急, 不是慢慢走回去, 而是飞快地跑, 他是一个关心别人的人, 即使是陌生人, 也很关心他们。

生:从“扶”字又可以看出来爸爸和伯父都特别关心车夫, 所以扶他起来。

师:旧中国时, 车夫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 没人瞧得起他们。在当时鲁迅的社会地位却非常高, 是作家, 是教授, 他能对一个车夫这样关心, 说明鲁迅关心底层人, 他认为人的社会地位无高低之分, 人人平等。

生:老师, 下面的两个动词, “蹲”和“跪”, 是鲁迅跪着, 还是爸爸跪着呀?

师:这个问题真好, 你认真读一遍, 然后再想想。

生: (思考) 是爸爸蹲着, 鲁迅跪着吧?

师: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鲁迅是文章的主角, 他应该更关心劳动者, 所以我猜, 一定是他跪着。

师:分析文章不是摸彩票, 靠运气, 要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写文章, 都是有语言顺序的, 这是同学们写文章时很少注意的问题。你们看, 这段话中, 开头写父亲跟着伯父拿着药出来, 在后面又写爸爸拿着镊子, 伯父拿着硼酸水, 无论是前面还是后面, 都是写爸爸的动作在前, 写伯父在后, 所以……

生:所以, 在这两个动作中, 也一定是前者是爸爸的动作, 后者是伯父的动作。

师:对呀!你们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语言顺序, 这是非常重要的。鲁迅没有把自己当伟人, 无论什么时候都处处为别人着想, 对一个比自己社会地位低很多的人, 都会这样关心。从鲁迅给车夫包扎伤口的动作来看, 鲁迅对车夫充满了关爱。同学们在写妈妈照顾自己的作文中, 常常缺少这样的细节描写, 同样是写包扎伤口, 可从你们的描写中, 看不到妈妈对你们的爱。你们再写这样的作文时, 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刻画。

师:下面, 请同学看这一部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不明白车夫为什么在这么冷的天气里, 光着脚拉车, 对爸爸和伯父介绍的话, 作者也不明白。当作者要求伯父鲁迅详细解释时, 伯父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个时候, 鲁迅心里在想什么?

生:这部分的开头, 写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 街上的人那么多, 却没人注意到车夫, 没人帮助他, 鲁迅特别伤心和失望, 他当时心里很难过。

师:你能结合文章来说, 太好了。在这么冷的天气里, 车夫还光着脚拉车, 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他没有钱买鞋子, 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好。

师:穷苦的人连吃饭都是困难的, 所以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再关心自己是否能穿暖了。鲁迅的这一声叹气, 是对车夫的同情。但是, 别忽略了叹气前面的“深深”二字, 有了这两个字, 含义就变得丰富而又深刻了。

生:他还在关心国家的命运。

师: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忧国忧民。这三件事, 件件与文章最后提到的中心思想有关, 我们继续来读课文。 (师继续朗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 你们找到哪句是文章的中心句了吗?

生:他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师:请在这句话下面画上横线。现在, 我们已经在课文中画下了两条横线, 一句是开头的“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另一句是结尾的“他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谁能把这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生: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生:之所以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是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生:因为伯父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所以他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师:前面提出问题, 后面回答问题, 这是一篇文章中的首尾呼应。这篇文章里, 主要写了三件很平凡的小事。三件事分别写了鲁迅关心下一代, 关心国家, 以及关心穷苦人。从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 就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一个人。写这么大的人物, 要表达这么大的思想, 作者却选择了生活中最小的事来写, 寓伟大于平凡之中, 这种小中见大的方法, 值得同学们在写作中学习。鲁迅在黑暗中寻找希望, 为别人带来光明, 他不愧是最伟大的作家。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 选择一些鲁迅的文章来阅读。

备课笔记

让一滴水永不干枯

让一滴水永不干枯,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有的同学说, 把它放冰箱里冷冻起来。这一滴水被冻成了冰, 它就失去了水的活力, 就像大活人变成了植物人, 这是好办法吗?有的同学说, 把它喝进肚子里。太不幸了, 清澈的水, 要变成污浊的尿了, 这一滴水如果知道你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非愁死不可。有一个同学的办法最美妙:把这滴水放进大海里。是啊, 大海才是它的家, 它会开出翻滚的浪花。

由此, 我想到我们的生活。有人说, 生活是创作灵感的源泉;我说, 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海洋。这个海洋是由不计其数的小水滴汇集而成的, 它们24小时永不停歇地在我们身边翻着筋斗、耍着花样儿跑过去。不知道是因为它们太机灵, 还是我们太麻木, 我们总是抓不住它们, 总是一脸茫然地说:“它们在哪儿呀?我没看到呀。”为了让你变得机灵起来, 老师或家长给你下达了任务:写日记。日记也是一个海洋, 一个永不干枯的海洋。只要你把生活中的一滴水装进去, 它就变成永不消失的浪花, 无论你什么时候翻开日记, 都会看到它。别以为今天没发生什么大事, 就写不成日记了, 非得缠着家长带你去滑雪, 滑雪回来就可以写了:“今天, 爸爸带我去滑雪了。冰雪大世界真好玩儿, 我玩得真快乐。”兴师动众滑了一场雪, 只换来日记本上可怜巴巴的两句空话, 你根本没抓住晶莹的水滴, 只捞起了白色垃圾。

最棒的日记不是写这些大而空的事儿, 而是写那些小而实的事儿。比如清晨你推开窗户, 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就这简单的一呼一吸, 行了, 够写一篇日记的了;再比如清晨你推开窗户, 呼吸到呛人的烟气雾气和尾气, 你赶紧关严窗户, 就这可怕的一呛, 好了, 又够写一篇日记的了。美好与恐怖, 两种迥然不同的感受, 让它在你的脑海中酝酿, 让自己的心中有话要说, 不吐不快, 这才是写日记的目的, 要培养自己的观察、思考能力, 在平凡中发现精彩, 在黑暗中捕捉闪光, 在大海里捧起浪花。

三年级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 篇3

1、《山行》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写秋景的。

2、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远上的意思是向山的远处伸展。句: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石子小路,弯弯曲曲的伸向远方。在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的有几户人家。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句意:我停下车子,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的枫林晚景。被霜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要红艳。坐是“因为”的意思。“于”是“比”的意思。其中“霜叶红于二月花”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句意:月亮渐渐地落下去,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弥漫着寒霜。只有江边的枫树、晃动的渔火陪伴着我,难以入眠。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到是“送到、传到”的意思。句意:在这充满寒意的半夜,只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6、《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7、《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作者张继看到了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听到了乌啼和钟声,勾画了一幅秋江夜泊图,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泊:停船靠岸。 到:送到,传到。

九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 篇4

一、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旁骛亵渎()骈进()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断章取义:引证书籍,只取一句或数句,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

旁骛:不专心正业,而去追求正业以外的事。

亵渎:轻慢;冒犯。

3、词语积累。

断章取义不二法门旁骛亵渎骈进征引敬业乐群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二、课文内容分析。

1、学习本文,应该明白作者演说的思路是如何的。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思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2)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3)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2、作者为什么主张“敬业”?

作者用朱熹的话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提出“为什么该敬呢”一句设问。作者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至于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只要“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人”。于是,他又设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3、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论证“乐业”的?

六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梳理 篇5

冠 guān(鸡冠花) guàn(冠军)

二、理解词语

苍穹:天空。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摇曳:摇荡。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三、近义词

苍穹——天空 孕育——养育 摇曳——摇荡

硕大无朋——庞然大物 孤芳自赏——自命清高

四、反义词

摇曳——静止 硕大无朋——小巧玲珑

孤芳自赏——自渐形.

五、词语拓展

描写花的四字词语

花枝招展、火树银花、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团锦簇

春暖花开、繁花似锦、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百花齐放

六、句子解析

1.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两个“又”写出了花儿们周而复始、四季轮回的生命旅程。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比作星星,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精灵般的花的形象跃然纸上。

3.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暗示了花在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既展示出了诗意的浪漫,也写出了现实的情景。

4.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原野上摇曳、清风中呼吸、星星陪伴微睡、太阳凝视中醒来”写出了花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表面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

5.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三年级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 篇6

其实, 文章中激起作家心灵之声的“寻常之物”并不寻常。在作家眼中, 它们充满灵气, 充满活力。因此, 作家们着力塑造它们, 使他们成了自己情感与理想的载体, 并借助它们展示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如鲁迅在《雪》中塑造的“朔方的雪”, 它“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如沙, 它们绝不粘连, 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这里的朔雪独立不羁, 昂扬向上, 充满斗志, 具有横扫千军、锐不可当的气势。我们知道鲁迅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 他对“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 所以即使是良辰美景, 也不甚感动”, 却念念不忘记载这人间奋斗历史的“遗迹”。也就是说, 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 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 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因此, 鲁迅先生对朔雪的描写, 不只是对它质地、形态的摹写, 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 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而对飞腾的朔雪磅礴气势、浩大声威之酣畅淋漓的抒写, 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的写照。而朔雪的孤独, 也映出了此期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而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雨的精魂”, 也是鲁迅先生自己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精魂!

再如《浪之歌》, 作者在文中极力塑造“浪”这个形象:“我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使我们相亲相近……”“清晨, 我在情人的身边发出海誓山盟, 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 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 于是他将我亲吻。”“潮水涨来时, 我拥抱着他, 潮水退去时, 我扑倒在他脚下。”诗中的浪的形象是感人的, 他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 爱得热烈, 爱得深沉。透过浪的形象, 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 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纪伯伦的人都知道, 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少年时代, 为了生存, 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 立志报国的诗人, 又被“莫须有”的罪名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 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不得不旅居异国, 身老他乡。然而, 这种因贫困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离别, 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 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 相反, 他爱之更深, 思之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 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 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 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 《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对海岸的热恋, 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同样, 巴金先生的《日》、《月》中的飞蛾、夸父、姮娥等形象, 也都寄托了作者追求光明温暖的人生理想。那么, 作家们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 寄托自己人生理想, 展示自己心灵风光的呢?

一、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 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借助某一具体的事物形象 (象征体) ,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本体) 。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 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在《雷电颂》中, 郭沫若就赋予了“风、雷、电”“土偶木梗的群像”及“洞庭湖、东海、长江”等形象以象征意义, 使它们分别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人民群众”, 并且通过对“风、雷、电”的歌颂和对“土偶木梗”的抨击, 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而《海燕》中, 高尔基给自己笔下的形象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海燕”象征着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形象;“风云雷电”这一组意象象征了反革命势力;“大海”象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而“暴风雨”则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因此, “大海与风雨雷电的殊死搏斗”反映的就是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 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总之, 在文章中, 作者使用象征手法, 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二、紧紧抓住“寻常之物”的特点, 赋予它们人的灵性

换句话说, 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 都抓住“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手法, 因此, 本单元文章中的这些形象, 除了具有人的特点外, 还有物本身的特点。如《浪之歌》中的“海浪”这一形象, 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样的举动等, 除有“海岸情人”的特点外, 都符合海浪的特性。《雪》中的“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绝不粘连”, 既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描写, 又映现此期作者的“荷戟独彷徨”的孤独。《雷电颂》中“土偶木梗”“端坐在神位上, 装腔作势, 没有德能”, 实际上是指世间昏君的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因此,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展示了自己的心灵。

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第一人称的使用, 使“物”“我”融为一体, 物即我、我即物, 物之声乃我之声, 物之情乃我之情。这点在纪伯伦的《浪之歌》与《雨之歌》中尤为突出。“浪”“雨”即是诗人, “浪”对海岸的恋情、“雨”对大地的奉献精神, 也就是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心声。

总之, 本单元散文诗中, 作家运用各种手法塑造的这些形象, 都承载着作家的理想与追求, 其间跳动着作者的情感律动, 我们品读这些形象, 就能领略到每个作家的心灵风光。

摘要: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散文诗, 其内容都是由寻常之物激起的作家的心灵之声。品读这些形象, 可以捕捉到作家的情感律动, 感受到作家的心灵风光。那作家们又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展示自己的心灵风光的呢?1.用运象征手法;2.抓住寻常之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这样, 作家笔下的这些形象便充满了灵气, 物我合一, 物之声即我之声, 物之情即我之情, 作家的心灵风光便借助这些形象展现无余。

关键词:作品形象,作家心灵,象征,拟人,第一人称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第二版.

四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归类二 篇7

(二)班级姓名

一、生字词。

宣告 政府 陈列励志嫉妒 震惊 鞠躬 山寨 历史 销毁 欺侮 值班 彻底礼貌 咆哮 自告奋.....................勇雕梁画栋 格外挺拔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嚣张激怒 临摹 收缴 水泄不通 应邀 华灯齐放 .............金光闪闪 奋发努力.

二、填上合适的词。

宽广的广场 五颜六色的鲜花晴朗的天气 礼炮轰鸣哺育婴儿 改变偏见羊圈消息 壮观的广场 五彩缤纷的鲜花 咆哮的大海群情沸腾培育良种 改正错误画卷削弱 美丽的广场 香气扑鼻的鲜花 难闻的气味伟大壮举 培养人才改善生活疲倦销售 很大的提高 著名的绘画大师 飞奔的骏马 宽敞的教室 动听的歌声 快乐的节日 雄伟的建筑 优异的成绩 刻苦的中国学生 热情地指导 明亮的灯光蓝蓝的天空平静的湖面 洁白的羽毛

三、按要求写词语。

1.描写建筑物的词语: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雄伟壮丽 雕梁画栋 高楼大厦 鳞次栉比2.形容人学习努力、勤奋的词:夜以继日 闻鸡起舞 只争朝夕 废寝忘食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3.描写人多的词:水泄不通 热闹非凡 熙熙攘攘 摩肩接踵 人山人海 人流如潮4.描写人高兴的词:兴高采烈 欢呼雀跃 喜气洋洋 欣喜若狂 眉飞色舞

5.表现爱国主义的词: 以身许国碧血丹心精忠报国舍生取义 大义凛然 永垂

不朽 视死如归 大义灭亲疾恶如仇浩气长存

6.象声词:咕嘟咕嘟 呼噜呼噜 丁冬丁冬 哗啦哗啦 丁零丁零

7.描写花多的词: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百花争艳 五颜六色

8.描写欢庆场面的词:欢天喜地 热火朝天

9.表示气质、品质的词: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精忠报国 以身相许 疾恶如仇

10.AABB:浩浩荡荡形形色色吞吞吐吐风风火火兢兢业业

四、课文知识点归类。

1、《天安门广场》通过对天安门广场的,抒发了 课文二、三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广场中央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北端是天安门,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

五星红旗与旭日一起升起。第二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五星红旗每天与旭日一起冉冉升起;二是新中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

2、《徐悲鸿学画》讲述了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勤奋学画,以优异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争光、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是做事只要舍得下功夫,最终会取得成功。“功夫”指时间、精力。“有心人”文中指徐悲鸿。“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是长着眼睛辨不出泰山,比喻浅陋无知。

3、《虎门硝烟》记叙了揭示了大历史意义,歌颂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不甘受欺侮的斗争精神。

4.在本单元中,我认识了两位杰出的爱国人物:(励志学画)的著名画家(徐悲鸿),为中国人争了气;(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令世人震惊。我还知道(精忠报国)的(岳飞)和(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都非常爱国。

五、名人名言。

爱国名言: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水汗青。

这是爱国英雄(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中的诗句,诗中“汗青”指的是(史书)。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出自(顾宪成)之手,告诉我们在读好书的同时还要(关心时事)。

3.补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关于志向:

有志者事竟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六、句子。

1.联欢会上,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翩翩起舞。

2.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外滩的美景尽收眼底,令人赏心悦目。

3.孔雀展开的尾巴多像一把五彩缤纷的大扇子。

4.夏天的太阳像滚烫的火球,炙烤着大地。

5.奥运冠军刘翔像离弦的箭冲向终点。

6.如果没有无数英雄烈士以身许国,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7.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他是个坚持正义的青年,更可贵的是敢怒敢言,让大家心服口服。

9.让每个孩子都成才,是老师义不容辞的重任。

10.革命烈士以身许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年级语文课文必背知识点 篇8

抵:抵押 抵债 抵制 抵达 将功抵罪

氏:氏族 姓氏 神农氏 太史氏 摄氏度

殖:繁殖 养殖 生殖 殖民主义

粮:粮食 粮店 杂粮 干粮 弹尽粮绝

炭:木炭 煤炭 挖炭 炭火 雪中送炭

区:山区 区别 区分 办公区 开发区

杀:杀菌 杀敌 搏杀 杀价 杀鸡吓猴

菌:细菌 菌落 杀菌 菌种 真菌 霉菌

疗:疗伤 治疗 疗效 疗程 刮骨疗毒

多音字:

切:qiè密切 qiē切磋

埋:mái埋头 mán埋怨

形近字:

殖(繁殖) 植(植物)

粮(粮食) 浪(海浪)

菌(真菌) 茵(绿草如茵)

词语解释:

寸草不生:连一点草都不生长。形容灾害严重或土地贫瘠。

估计: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密切:关系近。造句:他们俩来往很密切。

繁殖:生物产生新的个体,以传代。

地层: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岩石层次的系统叫作地层。

杀菌:用日光、高温、过氧乙酸、酒精、抗生素等杀死病菌。

预防:事先防备。

治疗:用药物、手术等消除疾病。造句:经过治疗,他已经恢复了健康。

反义词:

密切——疏远 吸收——释放

上升——下降 飘浮——沉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教案 篇9

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理解文中部分难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富、饶”等12个生字,能读正确多音字“参”,会写“富、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2)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2、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3、(课件出示3)字幕: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学生大声朗读,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

5、(课件出示4、5)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板书:18富饶的西沙群岛)

(1)指名读这段话。

(2)思考:本段共有几句话?各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1句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第2句概括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3)可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了解西沙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4)引导学生再联系整个祖国的地图,体会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5)引导学生借助地图了解“群岛”(是一群岛屿的合称),“岛屿”(单指某一个岛)。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课件出示6)

(1)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2)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3)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3、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

4、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课件出示7)

富饶 优美 瑰丽 岩石 海参 大龙虾

划过来 挺威武鸟粪 祖辈 建设

有深有浅 交错 鼓起 数不清 厚厚的 宝贵

(1)本课生字较多,可布置学生预习,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有关词语。

注意读好平舌音“错”,翘舌音“参、设、数、饶”,前鼻音“岩、粪、浅”,后鼻音“挺”。

“海参”的“参”是一个多音字,在课文里读shēn,它还有两个读音是cān和cēn。

(2)识记生字

你有什么办法识记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规律:优瑰虾挺饶

形近字辨析:叁一参没一设措一错金一宝福一富

组词扩展:数学宝贵鸟粪祖辈威武划过来

(3)指导书写

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但这些字左右两部分大小的比例,高低、宽窄都不尽相同,要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例字。

“优”“错”“挺”“浅”要写得左窄右宽,

“虾”“鼓”“数”要写得左右均衡。

四年级语文课文知识点北师大版 篇10

虎:老虎 猛虎 虎牙 虎口 虎将 爬山虎

操:操劳 操持 操守 操场 重操旧业

占:占有 占领 占用 攻占 占优势

嫩:娇嫩 柔嫩 嫩芽 嫩绿 细皮嫩肉

顺:顺利 顺风 顺序 顺心一帆风顺

均:平均 均匀 人均 均衡 势均力敌

叠:重叠 叠加 堆叠 折叠 重峦叠嶂

隙:间隙 缝隙 空隙 嫌隙 无隙可乘

茎:根茎 茎部 茎叶 块茎 枯茎朽骨

柄:叶柄 把柄 笑柄 斧柄话柄

萎:枯萎 萎谢 衰萎 萎缩 萎靡不振

瞧:瞧见 瞧病 瞧不起

固:牢固 坚固 固体 固然 固执己见

反义词:

注意——忽略 新鲜——陈腐

舒服——难受 弯曲——笔直

仔细——马虎 牢固——松散

近义词:

舒服——舒适 均匀——匀称

空隙——间隙 拂过——掠过

好看——漂亮 仔细——认真

痕迹——印迹 逐渐——渐渐

相当——非常 牢固——坚固

形近字:

操(操场)噪(噪音)

占(占领)站(站立)

舒(舒服)抒(抒发)

茎(根茎)经(经过)

三年级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 篇11

三年级语文课文《检阅》的教学反思

《检阅》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细致的心理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许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抓住文中描写神态的句段,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并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博莱克被队员们拒绝后的心情、参加检阅时兴奋的心情,想象博莱克为参加检阅所付出的努力。通过想象,学生能感受到博莱克的自尊、坚强;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

课后让学生对博莱克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学生在交流时,大部分同学表达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但是普遍的所写内容太少,语言过于贫乏。本学期中出现了几次写话的训练,学生写得效果都不太好,以后再读书时,应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在写话时,我也要指导学生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联想谈自己的感受。

三年级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 篇12

一、上课做到了有激情,感染力较强

组织课堂教学严密,整堂课提问注意了不同语气,结尾小结有激情。

二、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完成了顺序指导,训练了两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领悟了美。

三、读写结合

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联系起来教,寓写法于学法中,不足之处:

1、朗读指导过少

2、板书稍显简略

3、儿童化语言还要使用亲切些

上一篇:我的想象生活600字作文下一篇:云南省人事考试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