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草自青-随笔

2024-09-21

春来草自青-随笔(精选7篇)

春来草自青-随笔 篇1

春来草自青杂文随笔

今天上午看到朋友转发给我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不免想起自己高考那年的作文题目“春来草自青”,就这么一个话题作文题目。现在想想当时考场上慌乱的自己还历历在目。

“春来草自青”,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不需要什么刻意的雕琢,这就是一个趋势,不可逆的趋势,来势凶猛且势不可挡。我还记得当时我写的是“改革开放”,命题也很宏伟,绝对的根正苗红,必须是很正的思路。高中时自己平时写作文基本都是被判跑题,60分的题目一般只得5分,在5分旁边“跑题”二字格外显眼。所以最重要的关头选择最质朴的文字,选择不会偏离轨道的主旋律也是一种决策。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们国富民强,却没有让我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自己算算分数,作文应该也超不过30分。其实高考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对于分数、名次早已释然。现在谈起来当时作文不及格也成了现在“炫耀”的“资本”,一是可以“自嘲”,二是可供朋友“吐槽”,一举两得收获颇丰。

今天自己也开始步入前辈、长辈的行列,(当然自己一点也不老,自己没觉得啊)也开始关心教育问题,好像比自己上学时更关心,真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今天朋友转发给我的文章,也是一篇很正能量的文章,关于社会关于政策性的文章,我觉得这同学平时肯定很喜欢看新闻,很积极的一种现象,我平时就很喜欢对身边的一些大学生说没事多看看新闻,少打游戏慎谈恋爱。

满分作文肯定有其突出的.地方,和自己当年的文章命题差不多,但水平高低显而易见。我今天感到特别遗憾的是高中包括高中之前自己的眼界受限太严重,拿到题目是想写而没下笔之处。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一个80年代的农村孩子而言,几乎没有机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只有读书考出一个好的成绩才可以有更高的追求。大学后,我才知道新华书店还可以有五层的,学校的图书馆比整个高中都大。一个人的视野还是蛮重要的,特别是在学习上。

如今参加工作,每年都会和家人出去走走,每个月都会买几本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样得在路上。“春来草自青”,虽然春天感动了大地,一切的生机盎然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春风吹又生”一切又不必麻烦我们去操心。可是春天不播种,秋天哪来的收获,春不耕夏不种只有“荒草湖泊”了。

如今觉得“春来草自青”更是一种“心静自然凉”的释然了。无规矩不方圆,春去冬来日出日落,有开始就有终结,不偏不倚秉持中庸之道,随心而不被贪念所累。晚安,朋友。

春来草自青-随笔 篇2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孕育

玄武区有着一批在全国都有着广泛影响的小学数学老师, 他们的言传身教, 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小数团队, 这些名师的经历、讲座、示范课、生活方式对广大教师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引领与推动作用。但是玄武的青年教师, 并没有停留在对名师的顶礼膜拜上, 他们默默追寻着玄武数学名师的足迹, 坚守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憧憬着能够用满腔的激情去诠释自己的教育主张。他们植根于玄武教育的土壤里, 充满活力, 蓬勃向上。他们就是玄武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也许, 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意气风发, 脱颖而出;也许, 他们中的一些人始终都是平平淡淡, 默默无闻。但是, 每一位玄武小学数学的年轻人, 都会在看似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 秉持信念, 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去探寻属于自己的教育追求, 追求教给孩子最好的数学, 追求让孩子们乐学数学。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玄武”———成长

镜头一:2011年11月10日, 淮安市天津路小学, 我区青年教师吕琳执教的《可能性》, 获得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青年教师吕琳在南京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脱颖而出, 并被选为代表参加省里的优质课比赛。接到消息, 她觉得压力很大, 区、校领导真诚地鼓励她:“参赛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 学校数学组、玄武区的名师就像一个‘智囊团’, 大家都会帮助你, 一起努力把课反复磨一磨, 相信你一定能行!”

正式比赛前夕, 吕老师独自面对教案, 千头万绪, 不知从何下手。智囊团立即向吕老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从每个环节的安排到过渡语的设计, 他们比较着、争论着, 一遍遍地修改着, 既有可操作的经验分享, 又有实践性的教学体会, 智囊团成员对教学的认真、严谨、坦诚、执著一次次地感动着吕老师。

正是有了这样的打磨, 吕老师变得自信而胸有成竹。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了然在胸, 以不变应万变。“如果说公开课磨课的实践给我带来了什么, 我认为是磨课的交互研究, 激荡起我的教育理想。经过智囊团的指导, 我的思和想、言和行, 都有了一个更为清晰、准确的自我确认, 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我会不断地磨砺, 吸纳优秀资源, 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吕老师的体验, 正是我们许多青年教师的感悟。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 一节课的磨砺, 可以让你明确目标如何制定;教材如何内化;练习如何有效;课堂我们应该关注什么?学生的发言、学生的倾听、教师如何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何让学生暴露思维的过程,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等等。磨课,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它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 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 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 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

镜头二:2011年3月29日下午, 洪武北路小学的礼堂里座无虚席, 这里正在隆重举行南京市“个人课题”培训会。来自洪武北路小学的三位数学老师正述说着自己与个人课题相伴相随的心路历程, 300多名来自六城区的课题主持人, 聆听着她们的科研故事, 欣赏着她们精彩纷呈的研究过程、分享着她们发人深省的成长感悟。她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有着自身的努力, 有着学校科研团队的熏陶, 更有着玄武数学大家庭科研氛围的感染。她们只是玄武走在科研成长之路上数学青年教师的缩影。

玄武区的许多老师能够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问题为突破口, 选择了许多日常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困惑等作为研究的主题, 这些课题入口小, 成本低很好地促进了教师们的研究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 拓宽了视野, 增强了深度, 丰盈了自身素养, 促进了专业提升。

镜头三:在每年省“师陶杯”和“教海探航”的论文评比中, 我区玄武小学数学教师总是捷报频传;在《江苏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数学教师》等诸多教育期刊上, 也经常能看到老师们撰写的文章。

为何玄武数学老师这么能“写”?有何秘诀?也许玄武数学团队的“座右铭”能为你敞亮心中的疑惑:“文因学而生, 文因研而深, 文因磨而升”。如何让教师能写?怎样让教师彻底改变“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怎样让老师的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筛滤旧有, 活化新知, 积淀学养?

那就是让教师在书中得到浸润, 让老师们畅游于书的海洋, 不断阅读, 不断积淀。正因为有了这一点一滴的理论积淀, 老师们总会带着思考走进课堂, 又带着更多的想法走出了课堂。就这样, 一段段有感而发而又深藏思考价值的教学反思诞生了。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 是以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是一种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

读书、反思, 让一个个小小的思考点生长为一篇篇文章, 获奖了, 发表了。如今, 时刻思考着, 已然成为每一位玄武小学数学老师的自觉行为。

镜头四:又是一个静谧的夜晚, 宋洁老师习惯性地坐在书桌前, 在键盘上敲击着自己今天的所思所想, 在“玄武小数博客”上耕耘着属于自己的教育网络园地。由开始的不会写到今天文字自然地流淌, 宋洁老师深深地感受到教育博客给自己带来的进步。多篇文章获奖, 数篇文章发表, 多次在市、区、校上公开课, 承担了市级课题的研究, 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这一切源于博客, 不管是在正常的上班时间, 还是到苏北去支教, 博客撑起了他的精神世界, 每天的教育日志为他的腾飞打下来很好的积淀。

“玄武小数博客”的创建, 为大家提供了思想栖息地, 在这里大家交流思想、互诉情感。案例反思、读书交流、心路历程等博文的发表, 促进了大家的相互了解, 相互提升。老师们也由衷地感叹, 博客改变了我们的学习习惯, 博客让我们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就像一位老师说的那样, 我们的小数博客很像一个闷烧锅, 用最温和的火候, 炖出了最芳香的心灵鸡汤。虽然这里的文章不算作精美, 但是这里的真情实感更能打动人心。

近两年, 我们又建构了“课堂在线”的网络平台———“小蜜蜂乐园”, 选取了1-6年级所有新授课的内容, 由全区的老师自行认领课题, 再组成专家组, 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开始磨课, 最后再将每节课的视频上挂到网上方便教师随时观看、下载、评析。这种依托于网络展开进一步的教学交流研讨,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 拓宽了研究的视野, 突破了时空的局限, 很好地促进了教师们立足课堂, 研究课堂,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育网络犹如一双隐形的翅膀载着老师们在教育的天空自由翱翔。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展望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 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我们欣喜地看到, 年轻的他们正逐渐成为各自学校、玄武区乃至整个南京市的主力军。课堂展示、教科研研究……处处都是玄武青年人的身影。“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份常做常新的事业, 需要用满满的激情, 不断的坚持, 去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不易。在玄武小学数学的路上, 我们看到, 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 在自由、平等的土壤里生根、成长, 去感受玄武教育春天般的温暖。年轻一代的他们, 在传承玄武小数界勤学善思的精神, 在续写玄武小数界的未来。

摘要: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口, 在研究中孕育、借团队打磨、在实践中反思, 铸就青年教学教师成长之路。

春来草自青 篇3

春风是春天的承诺,秋雨是秋天的收获。不要埋怨春风不度,不要埋怨秋雨不润,那是因为时机未到。可是急功近利的心态把我们变成了“祥林嫂”,让我们一遇到不如意,便喋喋不休,却忘记了前行的路。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失去了为成功做准备的宝贵时间。这就像是一株冬天里的草,一味地埋怨环境的恶劣,却不去积攒迎接春天的力量。当真正的春天到来时,别的草都在争着焕发生机,都准备着在春天里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身姿,而那株不积攒迎接春天的力量的草却早已枯萎,只能匍匐在大地上等待腐朽。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遇到挫折,遇到失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的准备还不够充分?我们的时机是不是还没成熟?前行的过程中是不是还有不妥当的地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我们是否按自己的好恶行动而忘记了客观规律?如果我们已经准备充分,如果时机已经成熟,如果我们没有过错,那么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如果積累不厚,时机不到,硬要蛮干,也会遭遇失败的命运。如果你是一棵草,在寒冷时节不要急着发芽,如果在此时发芽,你会面临灭顶之灾,你要做的是吸取雨露,在默默的准备中迎接春天的到来。有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硬做在冬天里发芽的小草,结果夭折在无人知晓的荒野。

喧嚣的尘世给了我们太多的诱惑,在通往理想的路上,我们往往东张西望,甚至会被花花绿绿的东西迷惑,以至失去定力,甚至停滞不前。追求理想的过程是艰辛的,它要求我们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孤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充分准备,才能等得到“春来草自青”的一天。

在走投无路的困境中,不要绝望,而要以积极的心态为未来做准备,因为“春来草自青”。

春来草自青900字作文 篇4

姥爷是一个优秀的音乐老师,在他生活的大城市里也算小有名气,因此,在他退休之后上门求教的人不断,所以他也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教学。

几乎每次去拜访姥爷,都能遇到有学生来上课的情况。听着书房中传来朗朗的琴声,深厚的歌声。其中还夹杂着几缕淡淡的烟味,不禁想起当年跟姥爷学琴的经历。

幼年学琴,不若其他岁数的做某那般稳重,有条理,而多了一份急躁,缺乏耐心与急于求成。一首曲子,练了很多个小时都连不下来。难免会有些气馁小不耐烦。正当我困若之时,姥爷却面不改色,卑闲地坐在一旁。我向他投去求助的目光,他却只是示意我着弹下去。我只好继续,一遍又一遍的弹着我不熟练的那一段,好像一名矿工在不停地敲打着通往金矿的.最后,却是最‘厚’的一块岩壁。当我终于将一首曲子弹下来时,他终于发话:“春来草自青,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与积累,春天终会来的。”

又不禁想起姥爷在一次午饭后不经意讲起的他的音乐之路:姥爷小时的条件很差,尽管考上的是市里最好的音乐学校,但是那学校的条件依然很差,“开放的琴房只有一两间,有时候还得几个人换着用”,姥爷说。因此,他就在平时与别人轮流用琴房,而在别人休息时,他就一个人跑到琴房去,一练就是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跑回宿舍睡上三四个小时,再红着眼跟同学们抢琴房。谈到他现在如此的成功,他笑笑说:“春来草自青,你的努力到了,你收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一次,姥爷的学生来拜访,正赶上姥爷上街去买菜。等待时的闲谈中,这位现任大学音乐系教授的“前辈”告诉我说,当年,他来找姥爷学音乐时,连钢琴是什么都没见过。他当时的学习也不好,全指着这一条出路。他全家人都很着急,连姥姥知道了也替他着急,但唯独姥爷不着急。他不像待其他一个学生一样对待他,就是给他上课的时间长了一个小时,也经常告诫他,“春来草自青,但之所以草,在春天会青,靠的是寒冬是的拼搏与努力啊!”当他终于考上了省会里最好的音乐大学时,姥爷也只送给他了习一句话:“春来草自青”。

是啊,春来草自青。而草在春天之所以青,靠的是在漫漫寒冬的努力与拼搏啊,听了这位前辈的话,我感慨不已。

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作文 篇5

春夏秋冬,是自然的规律;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规律;劳动收获,是生活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就像春来草自青,

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作文范文

农夫与蛇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在冰天雪地里,有一个善良的农夫看到树上一条被冻坏了的.蛇,农夫觉得蛇可怜,便把它放入棉衣内。不久,蛇苏醒了,并且恢复了身体机能,可这时,农夫的恶运却开始了。醒过来的蛇一口咬住农夫死死不放,农夫便惨死在他救活的毒蛇口下。农夫因为忽视了毒蛇惨无人道的一面,而命丧蛇口。他启示我们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知人知面要知心,认清事物的本质很重要,

话题作文

拔苗助长的故事,大家也一定记忆犹新吧。故事中的农夫,因不遵守植物生长的规律,为使它提前生长而用手将农作物从土里拔出一截,结果禾苗不仅没有如他所愿快快长高,反而全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违背自然规律的急躁冒进是不会如愿以偿的。

东北地区,千里沃野,茫茫荒原被开发后,人们在上面耕种劳作,刚开始的一段时间,粮食产量很高,可好景不长,后来粮食渐渐减产。那是因为土地也需要休息一下了,让它马不停蹄地连轴转,它也吃不消。这件事告诉我们:种地也就遵守自然规律性。

乐善好施的人们,请想想啥人啥待待呈的道理吧。

急躁冒进的人们,请想想拔苗助长的恶果吧。

一厢情愿的人们,请想想北大荒给出我们的启示吧。

请记住任何事物都有自然的规律,违背了自然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

春来草自青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篇6

孩子:

听到你关灯后随即响起的鼻息声,妈妈才敢提笔。孩子很累吧,但妈妈从没有听过你抱怨高中三点一线生活的枯燥,而只会听到班里的趣闻和老师对你的关照,看着你身采飞扬的脸,妈妈好欣慰:我的女儿,热观而坚强。这也是妈妈不把你比作花而把你比作草的原因。娇嫩的花受不起风吹雨打,到小草却洋溢着绿色的微笑。孩子,妈妈今天想告诉你一个简单的道理:春来草自青。

最近吃饭时总听你频频提起一个男孩子的名字却很快缄默不语,也许你看不到我和你爸爸的会心一笑,但我们却看到你脸上飘起的红云和你仓促扒碗中饭粒的窘态。孩子,妈妈现在很开心,因为我女儿正在长大成熟,而且有优秀的男生喜欢她。

孩子你总说我们像王子和公主,生活得好幸福,但是孩子,你必须得清楚,仅仅靠青涩的喜欢,王子和公主是不会在一起的,他们只能在充满暖意的春季才能去收获一份成熟的爱情。其实你能够被这么多人喜欢是上天送给你的礼物,但妈妈希望,你不要打开它,毕竟,你还不是去扮演一株青青芳草。

你曾经告诉妈妈:妈妈,其实高中生活一点都不苦,又有你和爸爸拉着我的手,陪我前行,我都想一辈子不松开了。听了你稚气未脱的话,妈妈当时不知说什么好,但妈妈现在特别想回复你。孩子,小草在成熟过程中除了需要阳光的福泽,雨露的滋润,泥土的爱抚,还必须有袭来的阵阵暖意,那是一个全面复苏的季节——春天。唯有那时,你这株小草才会充满生机活力,焕发绿色的生命之光,到那时,我们会松开你的`手,把你的手放心的交给另一个人,让你走剩下的路,但,不是现在,原因很简单,属于你的春天还没有到,在这个季节,要做的是其它该做的事。

夜深了,妈妈不会扰到你的好梦,孩子,春天到的时候,草才会变绿。

爱你的妈妈

冬去春来杂文随笔 篇7

冬去春来,好个时节!

清晨猛醒的我,既为接班上岗,也是为了呼吸一番还算新鲜清纯的空气。微风,好不爽快;曦光,倍感温暖。徒步漫游于幼儿园园区内,一宿的沉郁杂念也随着这惬意宜人的温度逐渐消去,特别是在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之后,连同身体上的污秽也一并洗涤干净了,再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焕然一新,神采奕奕的,这感觉,棒极了!

然而当我换下“老村长”,接了班,跑到门口抽根烟,再度回到门岗室,调好空调温度,聊胜于无地摆弄着手机,不禁想起了昨天晚上母亲发的朋友圈。那上面是老太太的自拍,拍的不是她的美或臭美,而是她的病,尤为重点的便是她手背上的输液针头。

当时我就问她,“咋了?生病了?要不要紧啊?”一连三问,姑且算是作为儿子的我的关心吧。

“不要紧。”母亲迅速地回了句。

“净扯,不要紧扎啥点滴呀。”

“没事,就是感冒了。再说了,医保卡不用也白不用,留着干啥。”

“感冒了?咋整的?”

“谁知道啊。你这话问的,我要是知道,就不感冒了。”

我呆呆地注视着母亲的回话,竟无言以对。直到睡了一宿觉之后的今天早上,我才想明白过来这个道理。敢情母亲所言并没有错,这就跟丢东西是一个道理,丢了,丢哪儿了呀?废话,我要是知道丢哪儿了,它就不会丢了。

冬去春来的时节,本就是极容易感冒的,除非有我这么一副傻了吧唧的好身板。在这个时节,早、中、晚,三个时段的温度差异太大,所谓“二八月,乱穿衣”,早晚多穿,中午少穿,反复更换,便会感冒。其它地方倒还好说,特别是东北,因为东北人普遍是怕热不怕冷的,所以往往这个时候会少穿,以为早晚忍一忍便过去了。结果呢,还真就没躲过去。

“早上好,老太太,身体好点儿了吗?”我在临近七点的时候发过去一条问候。

“好好好,好多了,没事。”母亲回道。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

“那就好,那就好。以后记住,早晚温差大,多穿点儿,知道不。”

“跟穿多穿少关系不大。”

“啊?什么意思?”

“主要是跟你爸生气气的。你看到昨天晚上就没事了,跟朋友们一起吃饭,唱歌,病呢,自然而然,全都好利索了。”

“……”

有时候母亲讲出来的话比我还要逗趣,我不止一次声称自己感冒只管来一大碗抻面,多放醋,多放辣椒油,再嚼几瓣大蒜,发汗便好。她呢,比我厉害,得吃饭馆,到歌厅K歌才行。想想就比我高端,连花销都不在一个档次上。

不过细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儿,跟朋友一起吃饭,既不用自己花钱,还能体验到热闹快意的感觉,自然有助于治病,毕竟心情好啊。同理,歌厅里人也多,身为麦霸的老太太大手一挥,麦克一握,高喊几首流行音乐,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比大碗抻面那可管用多了。况且,还是不用自己花钱,岂不美哉。

记得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你帮我看看,手上这俩衣服哪个好看?”

“哪个不花钱哪个好看呗,这还用问我。”我如实地说。

“哪个都得花钱。”

“哦,那哪个都不好看,够穿得了呗,买什么买。”我又如实地说。

母亲从来不会问我这个问题,因为她有她自主且独特的欣赏标准。同时,她也知道我对此一类的不屑。凡是她花钱买的,她从来不会征询我的意见,只要她喜欢,那么一定会买。凡是不需要她花钱的,无论什么东西,她都会毫不客气地收下别人的慷慨,等回到家之后再拾到,真心觉得不好,也便扔掉了,既谢了人家的好意,又不致令人家难堪。

只是有一样,她始终觉得不好,但还是勉勉强强地留了下来。什么呢?父亲。

人都会后悔,原本我是不信的,但当问过一些人,发现他们都会后悔自己的曾经,哪怕是一件极小极小的事,哪怕是一个出现在自己面前仅几秒钟的人,他们也会后悔。由此,我敢断定,人无餍足,欲念丛生,皆如此尔。

母亲自然也会后悔,她跟我说过,她这一辈子只后悔两件事,一是未能好好学习,二是嫁给了父亲。还好,母亲的欲望没那么多,没那么深。

我很庆幸,若非她嫁给父亲,我又从哪里来呢?我又觉得很不幸,倘使她没嫁给父亲,我是不是会投胎到别人家,保不齐还会是个家境殷实,甚至官宦富贾之后呢。可怜,我的欲望也不小。

气大伤身,因气生病,我听说过,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可我万万没想到父亲居然会有如此之威慑力,能够让心宽体胖的母亲因为生气而不得不去医院扎点滴,企图凭借点滴里的营养成分、药物成分融化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的气。

我不想说我是同情母亲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也看不惯父亲的所作所为,倒不是黄赌毒酒这几样,因为父亲从来不沾它们。至于动辄对母亲挥拳相向,他也没这个胆量。只是为人处世方面让我和母亲冷峭鄙夷,瞧之不惯,且思想上还是个十足十的愤青。

关于父母之间这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仅仅靠着精神和作为结晶的我,维系着所谓的夫妻之情,令我好不奇怪,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感情。我跟母亲聊过,借用古龙那部散文集《谁来与我干杯》里的《不是爱情》这篇姑且称之为文章的文章所表达的意思,父母的感情或许就是这样的,好像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又好像关系莫逆。

反正给我的感觉,既然结婚了,交媾了,况且我也都这么大了,就别再整天喊着缺爱少爱的,权当是一对认识多年的朋友,吃住在一起,凑合过得了。

但我却不敢把我的心里话告诉母亲,我相信母亲一定会把我骂得狗血临头。不仅母亲会骂我,父亲也一定不会饶了我,所以,我也只能把这种想法藏在心里。

纵然俩人就是如我说的这般状态,可我却不能阐明我的观点,我怕,怕他们俩枪口一致对外。

记得有一回就是,我就开玩笑地对他们说,“我看你们俩脑袋都疼,整天吵吵嚷嚷的,实在过不下去就离了呗,还不介,贱不贱。我都纳闷了,你们两口子这三十年是怎么过来的。”

结果,母亲只讲了一句话,就把我怼到墙角,我自卑不堪地恨不得跑到洗手间里坐着睡它一宿。

“你小子先别管我们俩这三十年是怎么过来的,你先管管你自己。你都活三十年了,连个天天跟你吵架的人都还没有呢。我说,打算啥时候领回家一个呀?”

上一篇:范文文稿下一篇:培训工作回头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