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商金融行业

2024-07-24

系统集成商金融行业(精选8篇)

系统集成商金融行业 篇1

一、背景分析

随着银行之间竞争的不断深入,银行必须适应如何通过先进的数字媒体系统,将动态媒体与静态媒体相结合,根据银行业务发展战略和产品、服务推广计划、网点银行员工专业技能发展目标,神州视翰金融信息发布系统基于我司现有的运营版发布系统开发而成。充分利用集中管理的数字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提供的功能,有效提高客户对银行产品、服务的认知度,减低客户等待服务的心理等待时间,以改善客户满意度。

二、需求分析

B/S管理,嵌入式开发

改变以往的C/S架构,避免了只有回到机房才能更新或者改变内容的局面;再加上嵌入式的开发模式,避免了以往升级更新平台、新加功能另外开发新平台的麻烦。可直接开发模块直接添加。

发布信息的多样化

改变以往的发布形式,使用更为发布、显示更为绚丽、丰富的液晶,画面和显示内容更为丰富,更为便民。

信息发布的实时、准确性

阳光多媒体发布信息平台改变以往凭借手写、打印,依靠易拉宝、小黑板等粘贴文档的形式向社会公布金融信息的形式,而现在通过该平台集中向LCD和液晶屏上发布金融信息,准确、及时。

管理的集中、分布化

金融业务信息的发布,可分布集中终端、权限管理分级、信息内容集中发布等。与其他金融外设系统的兼容

金融信息发布系统一向具有系统多,操作复杂的概念。阳光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基于XML原理,与其他系统实现数据交互,简化了管理人员的工作。例如:排队叫号系统、金融信息发布等。

播出内容的安全性

改变以往发布内容类型复杂,操作繁琐的局面。阳光多媒体系统着手于统一发布,保证播出内容正确、准确、可靠、合法。避免了操作人员失误、发布错误的或者非法的信息。可运行环境

阳光金融信息发布系统可运行的网络环境有Internet、ADSL、专网、局域网等。还可跨网段运行。

银行内部网络环境一般设计有业务生产网和办公网,由于业务生产网的特殊性质,一般在办公网上构建多媒体系统。

三、拓扑图

四、数据接口

用户可根据需求提供实时信息源,我们提供读取实时信息的接口,读取用户实时信息。系统提供与其他信息源接入的接口,并将这些信息源的线路引入系统,并负责调试期间相关信息的提供。例如银行中现在具有的VIP金融信息服务系统,我司可直接把多媒体发布系统和VIP理财金融信息作数据对接,客户在使用触摸查询时正常显示查询的内容,在等待一定的时间后,触摸屏可以播放多媒体信息内容。

五、系统特色

灵活易用的B/S架构:

阳光多媒体播放管理软件在软件架构上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兼容性、扩展性和可靠性,采用了层次化、模块化的B/S架构体系。

任意化的模板管理:

阳光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模板设计风格灵活,可导入、导出;专业设计、自行设计等方式。

支持素材种类全:

阳光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本着流行于社会,走向社会前端,可将视频、图片、文字、网页等常见素材有效组合。两外还可以引入直播、有线电视信号,把这些元素有机组合进行播出。

可靠的安全、备份机制:

阳光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提供了完善的安全备份机制,通过素材与播出单编辑审核、素材文件加密保护与素材传输,保证了信息发布的准确。

支持播放器的在线、离线播放:

为保证在网络发生异常,播放器无法连接到管理中心时,播放器可以正常的进行管理维护与素材更新,阳光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提供了任务U盘导出功能,阳光接收终端提供了U盘导入功能。

支持与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对接:

支持与主流的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如Polycom等)系统对接。

硬件视频会议终端(如Polycom 的K80)可直接AV输出至流媒体直播系统,阳光信息发布系统与流媒体直播系统有机结合,将视频会议信号进行在线直播,终端通过高清之星即可接收。

集中管理显示设备:

电视节目有着目前最为丰富的内容,系统支持对有线电视的控制,可大大丰富信息发布系统的资源。

系统可直接控制有线电视的播放,可在后台设定某时间段的选台播放,还可将电视内容实现窗口化播放。

终端还可以直接接有线电视。

互动点播:

客户(终)端利用遥控器可选择其需要收视的内容。

机顶盒第一响应遥控器(受控于系统设定权限)发来的指令并显示播放列表,通过遥控器选择某一播放单,即可立即播放该选项内容。

此功能可应用在紧急欢迎辞播出、特定内容播放。

语音播报:

高清之星嵌入式播放终端中,移植集成了高效的语音翻译模块,总体模块容量不超过4MB,可以进行女声、中文、英文翻译。

系统只需输入中英文的文本文件,终端即可实时翻译并进行模拟人生朗读,语调、语速均可调整。

六、案例

云南农行云南建设银行

唐山工商银行云南省工商银行

内蒙工商银行海南省建设银行

云南省交通银行河北省工商银行

河南驻马店中行山西省光大银行

江苏南通中行江苏盐城农行

北京广发行北京民生银行

陕西邮政储蓄银行辽宁锦州商业银行

成都深发行河南省郑州中行

农业银行行新疆分行宁波银行

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北京中国民生银行中关村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肥分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楚雄分行......来源于:ww.xlfz.cn

系统集成商金融行业 篇2

1 实现方案

在该系统中负责集成数据任务的是数据生成器模块, 它将从异构数据源中提取和生成统一数据格式的报表数据。为了能够从不同数据源中进行获取数据, 数据生成器需要进行异构数据源的统一处理。集成异构数据源的方法是利用中间件集成异构数据库, 此处采用中间件系统模式是实现异构数据集成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实现数据抽取的关键是从统一的XML数据中进行查询和统计以得到需要的报表数据。数据生成器是在处理报表之前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统一转换为一致的XML格式数据。当数据被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 数据在各个模块之间就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换, 这使得所有模块对数据的处理都能够以统一的方式进行。我们可以使用J2EE架构中数据表示和交换功能的EJB (Enterprise JavaBean) 组建持久化服务的一部分, XML文件可以容易地读取到一个对象模型中。

2 数据生成器的架构

数据生成器的架构分为三层, 如右图所示。其中数据抽取层, 该层负责提供各种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 如数据库、已有的报表文件和其他文件数据。集成层, 该层完成将不同格式的数据与XML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它将数据先存储到一个集成模式的存储结构中, 然后完成目标格式与原有格式之间的映射关系。此外, 它还提供对数据的各种查询操作。上层应用层, 该层主要是对集成层提供的接口进行封装, 以便于对数据的各种处理操作。它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视图来查看数据。

3 数据抽取层

数据抽取层处于系统的最低层, 是系统的数据提供者, 主要功能是提取和集成分布在多个异构数据源上的信息。这一层采用 Wrapper (包装器) 技术实现将一个从中介层得到的查询, 翻译成能够在经过封装的数据源上执行的操作, 将查询结果抽取并打包到一个XML文档, 最后将该文档返回给集成层。可以考虑使用Wrapper组件, 即Wrapper组件由两部分组成:Wrapper生成器和Wrapper实例 (简称Wrapper) 。Wrapper生成器的输出是一个可以执行的Wrapper实例, 该Wrapper能够接受由Wrapper规范语言定义的查询。我们采用关系Wrapper能决定关系模型和DOM (域对象模型) 对象数据模型之间的映射。因此可以采用DTD (文档类型定义) 来描述数据库中关系表的数据模式。

4 集成层

集成层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数据的转换问题, 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各种数据转换成集成系统能进一步处理的统一格式。

4.1 集成层的专用接口

专用接口主要完成XML数据模型与数据源的双向转换。它用XML描述集成数据, 用XML文档和格式文件DTD表示集成模式与数据源之间的映射。总体说来, 专用接口模块就是将由各数据源的数据到一个XML数据模型的双向转换。

4.2 集成方法

如何实现对各个数据源的集成存取, 即如何将用户对继承视图的存取转换成对异构数据源的操作。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是GAV方法。采用为集成模式中的每一个虚拟对象类创建一个能动态生成XML文档的ASP文件, 说明如何从信息源得到该虚拟对象类的对象, 如何将源数据转换成集成数据。当用户要访问集成数据时, 系统按下列步骤进行查询转换:

①根据用户提出的查询条件, 生成一棵查询树;②将诸如选择、投影操作尽量推向叶节点 (即数据源) ;③将对各数据源的操作追加到相应的ASP文件中;④调用ASP文件, 生成来自多数据源的包含用户所需数据的XML文档;⑤选择合适的XSL, 应用于所生成的XML文档提交给用户。

5 结 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金融报表系统中的数据集成模块的设计及实现。数据集成模块中, 采用了XML作为统一数据格式, 然后针对各种不同数据源提供不同的专用接口, 从而将异构数据源进行集成。

参考文献

[1]余彤鹰.复杂系统的层级原理与模型驱动软件体系结构[EB/OL].2002-5-2, http://www.ee2forum.Org.

系统集成行业发展研究 篇3

摘要:所谓系统集成,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本人研究了系统集成行业规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关键词:系统集成;资质;趋势

一、行业市场概况与行业规模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与融合,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一系列技术突破支持下的广泛应用和日益完善,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已由纯科技领域向其他各相关领域全面渗透,全球软件产业呈现飞速发展态势。据IDC(国际数据公司)统计,全球软件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20%左右。目前,全球软件业已经开始进入成熟期。在全球软件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内软件行业发展。从2000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软件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09-201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高速增长,收入总规模从2009年的6.1万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2.4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从2009年的5.1万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9.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6.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从2009年的9,97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32.8%。

二、系统集成商必备的技术及资质

系统集成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方式,是近年来国际信息服务业中发展势头最猛的一个行业。系统集成的本质就是最优化的综合统筹设计,一个大型的综合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的集成,以及不同厂家产品选型,搭配的集成,系统集成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性能最优,即所有部件和成分合在一起后不但能工作,而且全系统是低成本的、高效率的、性能匀称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的系统,为了达到此目标,系统集成商的优劣是至关重要的。

1.系统集成对技术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各个厂商的产品和技术,能够提出系统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不仅要获得原始生产厂商的认证和认可,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实际操作和使用经验。这个体系的运转,需要企业大量的人力、物理、财力的支持。

2.系统集成商要求具备有信息产业部、建设部、公安部相关资质和重要厂商的技术工程师证书。例如:

《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资质》;

《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安防工程企业资质》;

《安全生产许可证》等。

一个企业若要具备相应的资质,企业本身必须具有很高的人才积累和技术积累,获得过程又是一个周期长的过程,同时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

3.更要对用户的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有较好的理解。同时还要能够用现代工程学和项目管理的方式,对信息系统各个流程进行统一的进程和质量控制,并提供完善的服务。

三、行业发展未来热点及趋势

1、延伸服务

系统集成商提供的服务涵盖很多方面,从前期投资到技术咨询、专业设计、项目管理、运营维护、系统升级和改造、软件开发等,将单一的施工、安装业务延伸到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主营业务不断“软化”形成新的盈利点。

2、服务产品化与软件服务化

所谓服务产品化,就是将所提供的服务通过统一的服务标准,可衡量的服务质量和体系的定价机制来体现,并形成具有特定属性的服务产品,这种服务是规范化的、可控制的。例如:IBM率先在中国推出第一条IT服务产品线——“网络服务”;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覆盖IT全生命周期的IT服务品牌——“锐行服务”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不断成熟,软件企业单纯出售产品的传统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客户更加希望通过购买服务获得包括软件产品在内的一系列专业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软件产品的上线以及升级维护。随着SaaS(软件即服务)的概念兴起,基于服务的软件开发架构(SOA)日趋流行,收取服务费的商业模式日益取代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已经意识到软件产品服务化已从单纯的产品销售逐步转变为解决方案的提供,软件服务化日趋明显。要提供一个客户服务,不仅仅要完成产品的研发,而且还要承担整个体系的运维,这样的一个改变对我们目前已经形成的业务模式和产业链,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3、绿色智慧城市

基于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和计算技术,通过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和开发建设模式创新,综合运用信息科学和技术、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信息发达、经济繁荣新型现代化城市。绿色智慧城市战略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市长们建设宜居城市,追求人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和谐相处,追求城市的永续性。

4、云计算与物联网

当数据中心不再成为整个IT环境的核心部分,这使得集成成了云计算方面最重要的问题。我们确信云计算将会大行其道,那么系统集成也就成为实现云计算的重要过程,这将给系统集成行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物联网产业现有的产业链构建基本围绕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商从用户需求开始,一步步整合资源完成项目建设。但缺乏标准和规模使得系统集成商基本处于纯投入状态,由于市场没有打开,用户处于观望阶段,使得系统集成商融资困难。种种现象表明系统集成商现在踩上“物联网”这颗雷并不好受,但这只是个开头,一旦物联网真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最先受益的也将包括系统集成商。

5、系统集成厂商的分化

随着系统集成市场的规范化、专用化的发展,系统集成商将趋于以下三方向发展:

产品技术服务型:以原始厂商的产品为中心,对项目具体技术实现方案的某一功能部分提供技术实现方案和服务,即产品系统集成。(或称硬件系统集成、弱电集成)

系统咨询型:对客户系统项目提供咨询(项目可行性评估、项目投资评估、应用系统模式、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有可能承接该项目,则负责对产品技术服务型和应用产品开发型的系统集成商进行项目实现招标、并负责项目管理(承包和分包)。

系统集成商金融行业 篇4

【发布日期】2006-11-01 【生效日期】2006-1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有效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我国银行业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信息系统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以及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规定。

第三条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信息系统,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的处理业务、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系统。

第四条第四条 本指引所称信息系统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及退出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五条第五条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信息系统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预警和控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 机构职责

第六条第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架构,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防范和控制信息系统风险。

第七条第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认真履行下列信息系统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

(二)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内部控制规程,明确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并监督落实;

(三)负责组织对本机构信息系统风险进行检查、评估、分析,及时向本机构专门委员会和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相关的管理信息;

(四)及时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告本机构发生的重大信息系统事故或突发事件,并按有关预案快速响应;

(五)每年经董事会或其他决策机构审查后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报告;

(六)做好本机构信息系统审计工作;

(七)配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信息系统风险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监管意见进行整改;

(八)组织本机构信息系统从业人员进行信息系统有关的业务、技术和安全培训;

(九)开展与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相关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第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或其他决策机构负责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和风险监督管理;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或其他负责风险监督的专业委员会应制定信息系统总体策略,统筹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定期评估、报告本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状况,为决策层提供建议,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九条第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责任人。

第十条第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设立信息科技部门,统一负责本机构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和监控,提供日常科技服务和运行技术支持;建立或明确专门信息系统风险管理部门,建立、健全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助业务部门及信息科技部门严格执行,提供相关的监管信息;设立审计部门或专门审计岗位,建立健全信息系统风险审计制度,配备适量的合格人员进行信息系统风险审计。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与信息系统相关工作的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履行信息系统相关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未经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经考核不适宜的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专业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和规范地披露信息系统风险状况。

第三章 总体风险控制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总体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策略、制度、机房、软件、硬件、网络、数据、文档等方面影响全局或共有的风险。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制定明确、持续的风险管理策略,按照信息系统的敏感程度对各个集成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实施有效控制。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采取措施防范自然灾害、运行环境变化等产生的安全威胁,防止各类突发事故和恶意攻击。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相关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明确与信息系统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制约机制,实行最小授权。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在境外设立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或在境内设立的境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防范由于境内外信息系统监管制度差异等造成的跨境风险。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参照有关国际准则,积极推进信息安全标准化,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评估和测试,及时进行修补和更新,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机房应符合国家有关计算机场地、环境、供配电等技术标准。全国性数据中心至少应达到国家A类机房标准,省域数据中心至少应达到国家B类机房标准,省域以下数据中心至少应达到C类机房标准。数据中心机房应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措施,未经授权不得进入。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使用正版软件,加强软件版本管理,优先使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和相关金融产品,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本机构信息化成果。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信息系统相关的电子设备的选型、购置、登记、保养、维修、报废等应严格执行相关规程,选用的设备应经过技术论证,测试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信息系统所用的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充足的容量和一定的容错特性,并配置适当的备品备件。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信息系统的网络应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设计、建设;网络设备应兼备技术先进性和产品成熟性;网络设备和线路应有冗余备份;严格线路租用合同管理,按照业务和交易流量要求保证传输带宽;建立完善的网管中心,监测和管理通信线路及网络设备,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生产网络与开发测试网络、业务网络与办公网络、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应实施隔离;加强无线网、互联网接入边界控制;使用内容过滤、身份认证、防火墙、病毒防范、入侵检测、漏洞扫描、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外部攻击、信息泄漏等风险。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信息系统加密机、密钥、密码、加解密程序等安全要素的管理,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密码设备,完善安全要素生成、领取、使用、修改、保管和销毁等环节管理制度。密钥、密码应定期更改。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数据采集、存贮、传输、使用、备份、恢复、抽检、清理、销毁等环节的有效管理,不得脱离系统采集加工、传输、存取数据;优化系统和数据库安全设置,严格按授权使用系统和数据库,采用适当的数据加密技术以保护敏感数据的传输和存取,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信息系统配置参数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非法生成、变更、泄漏、丢失与破坏。根据敏感程度和用途,确定存取权限、方式和授权使用范围,严格审批和登记手续。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制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评审和修订。省域以下数据中心至少实现数据备份异地保存,省域数据中心至少实现异地数据实时备份,全国性数据中心实现异地灾备。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对技术文档资料和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技术文档资料和重要数据应保留副本并异地存放,按规定年限保存,调用时应严格授权。信息系统的技术文档资料包括:系统环境说明文件、源程序以及系统研发、运行、维护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技术资料。重要数据包括:交易数据、账务数据、客户数据,以及产生的报表数据等。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息系统可能影响客户服务时,应以适当方式告知客户。

第四章 研发风险控制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研发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组织、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投产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研发前应成立项目工作小组,重大项目还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指定负责人。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工作。项目工作小组由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整个项目的开发工作。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项目工作小组人员应具备与项目要求相适应的业务经验与专业技术知识,小组负责人需具备组织领导能力,保证信息系统研发质量和进度。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部门根据本机构业务发展战略,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产品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信息系统研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部门编写项目需求说明书,提出风险控制要求,信息科技部门根据项目需求编制项目功能说明书。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部门依据项目功能说明书分别编写项目总体技术框架、项目设计说明书,设计和编码应符合项目功能说明书的要求。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独立的测试环境,以保证测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测试至少应包括功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压力测试、验收测试、适应性测试。测试不得直接使用生产数据。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部门应根据测试结果修补系统的功能和缺陷,提高系统的整体质量。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应根据职责范围分别编写操作说明书、技术应急方案、业务连续性计划、投产计划、应急回退计划,并进行演练。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文档资料应经相关部门、人员的签字确认并归档保存。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项目验收应出具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的项目验收报告,验收不合格不得投产使用。

第五章 运行维护风险控制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运行维护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运行与维护过程中操作管理、变更管理、机房管理和事件管理等环节产生的风险。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应实行职责分离,运行人员应实行专职,不得由其他人员兼任。运行人员应按操作规程巡检和操作。维护人员应按授权和维护规程要求对生产状态的软硬件、数据进行维护,除应急外,其他维护应在非工作时间进行。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运行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制定详细的运行值班操作表,包括规定巡检时间,操作范围、内容、办法、命令以及负责人员等信息;

(二)提供常见和简便的操作菜单或命令,如信息系统的启动或停止、运行日志的查询等;

(三)提供机房环境、设备使用、网络运行、系统运行等监控信息;

(四)记录运行值班过程中所有现象、操作过程等信息。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维护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除对信息系统设备和系统环境的维护外,对软件或数据的维护必须通过特定的应用程序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数据应通过柜员终端,不得对数据库进行直接操作;

(二)具备各种详细的日志信息,包括交易日志和审计日志等,以便维护和审计;

(三)提供维护的统计和报表打印功能。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的变更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制订严密的变更处理流程,明确变更控制中各岗位的职责,并遵循流程实施控制和管理;变更前应明确应急和回退方案,无授权不得进行变更操作;

(二)根据变更需求、变更方案、变更内容核实清单等相关文档审核变更的正确性、安全性和合法性;

(三)应采用软件工具精确判断变更的真实位置和内容,形成变更内容核实清单,实现真实、有效、全面的检验;

(四)软件版本变更后应保留初始版本和所有历史版本,保留所有历史的变更内容核实清单。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息系统投产后一定时期内,应组织对系统的后评价,并根据评价及时对系统功能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机房环境设施实行日常巡检,明确信息系统及机房环境设施出现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预案,有实时交易服务的数据中心应实行24小时值班。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实行事件报告制度,发生信息系统造成重大经济、声誉损失和重大影响事件,应即时上报并处理,必要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

第六章 外包风险控制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 外包风险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等委托给业务合作伙伴或外部技术供应商时形成的风险。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进行信息系统外包时,应根据风险控制和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外包的原则和范围,认真分析和评估外包存在的潜在风险,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外包承包方评估机制,充分审查、评估承包方的经营状况、财务实力、诚信历史、安全资质、技术服务能力和实际风险控制与责任承担水平,并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评估工作可委托经国家相应监管部门认定资质,具有相关专业经验的独立机构完成。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规定承包方在安全、保密、知识产权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外包服务对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将其纳入总体安全策略和风险控制之中。

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外包风险评估与监测程序,审慎管理外包产生的风险,提高本机构对外包管理的能力。

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外包风险管理应当符合风险管理标准和策略,并应建立针对外包风险的应急计划。

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与外包承包方建立有效的联络、沟通和信息交流机制,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实现承包方的顺利变更,保证外包服务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五十九条第五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敏感的信息系统,以及其他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客户隐私数据的管理与传递等内容进行外包时,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银监会的有关规定,经过董事会或其他决策机构批准,并在实施外包前报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和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报告的机构备案。

第七章 审 计

第六十条第六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内设审计部门负责本机构信息系统审计,也可聘请经国家相应监管部门认定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信息系统外部审计。

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一条 信息系统风险审计应包括:总体风险审计、系统审阅和专项风险审计。

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二条 总体风险审计是指对本机构所有信息系统共有的公共部分进行审计,实施总体风险控制。根据信息系统的总体风险状况确定审计频率,但至少每3年审计一次。

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三条 信息系统的系统审阅是指对研发、运行及退出的全过程进行审计,分投产前与投产后的审阅。

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四条 投产前的系统审阅是指审计人员采用非现场形式,对信息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提交的有关文档资料进行审阅,指出其中存在的风险,了解是否具有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提出评价和建议的过程。信息系统投产前的系统审阅应关注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权限设置、正确性、连贯性、完整性、可审计性和及时性等内容。

投产前的系统审阅重点:

(一)被外界成功攻破的可能性;

(二)在内部安全控制方面的设计漏洞与缺陷;

(三)项目开发管理方面的问题;

(四)效率与效能;

(五)功能、设计和工作流程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定并有连续兼容性;

(六)其他需重点审阅的内容。

第六十五条第六十五条 投产前的系统审阅文档资料包括: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

(二)项目需求说明书;

(三)项目功能说明书(包括业务与技术方面存在的风险及控制办法);

(四)项目总体技术框架;

(五)项目设计说明书;

(六)项目实施计划;

(七)与第三方签订的外包协议;

(八)测试计划及验收报告;

(九)投产计划;

(十)项目开发例会的会议记录;

(十一)操作手册;

(十二)其他需审阅的文档资料。

对于所含内容较多的文档资料,应对关键交易的数据处理流程、交易接口和其他重要的安全事项进行审阅。

第六十六条第六十六条 投产后的系统审阅是指在信息系统投入生产一段时间后进行的审计,旨在评估对信息系统各项风险的控制是否恰当,能否实现预定的设计目标。投产后的系统审阅应在信息系统投入生产半年后进行,审计报告应对被审计的信息系统提出改进或增加风险控制、能否继续生产等内容的审计建议。

第六十七条第六十七条 信息系统专项风险审计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发生信息安全事故进行的调查、分析和评估,或原有信息系统进行重大结构调整的审计,或审计部门认为需要对信息系统某项专题进行审计。

第六十八条第六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审计也可以由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委托并授权有法定资质的中介评估机构进行。

第六十九条第六十九条 中介机构根据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委托或授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审计时,应出示委托授权书,并依照委托授权书上规定的委托和授权范围进行审计。

第七十条第七十条 中介机构根据授权出具的审计报告经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审阅确定后具有法律效力,被审计金融机构应对该审计报告在法定时间内提出整改意见,并按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建议进行及时整改。

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一条 中介机构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保守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和风险信息。审计过程中所有涉及资料的调阅应有交接手续,并不得带离现场或进行修改、复制。

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二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修订。

第七十三条第七十三条 本指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系统集成商金融行业 篇5

客观环境的变化迫切需要物业管理行业创新

当前,物业管理行业正面临一个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度的关键时刻,物业管理行业外部和内部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

外部环境:

严峻的局面 中国已于去年加入WTO,我国政府承诺两年后全面开放服务领域市场,国外物业服务企业与国内物业服务企业相比,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水平、服务理念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国内物业服务企业只在劳动力资本、社区文化、熟悉市场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从其它行业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看,国外物业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最有可能选择的途径(也是最佳途径),就是只带资金、技术、职业经理人、管理和服务理念进入中国市场,人力资本、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服务全部本地化,这样一来国内物业服务企业也就没有优势可言了。

成熟的消费者 不要说与20年前的消费者相比,就是与5年前的消费者相比,现在的消费者也已成熟了许多。不管是对物业管理法规的理解,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投诉热情,还是对物业服务管理的参与程度,都有了不少进步。逐渐成熟的市场 为了加速市场竞争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和规范市场行为,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相应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如杭州市规定8万平方米以上的物业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来确定物业服务企业,上海市出台的法规使业主委员会的地位和自主管理的能力足以达到与物业管理企业对等的地步。

价格竞争的局面 随着消费者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物业管理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价格将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今年上半年,深圳罗湖区一个不足10万平方米的小区公开招标,近10家物业服务企业争的你死我活。为了能中标,投标的各家物业服务企业不惜血本争相承诺:如果中标,将投资多少资金,改善小区的环境或小区的设施等等,这种投资的承诺说到底其实还是价格的竞争。空间越来越小 目前,深圳市物业管理的覆盖面积已达95%以上,沿海地区物业管理覆盖面积也已达55%以上,可供扩展的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国外物业服务企业的大举进入,市场的争夺将会达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弱肉强食的局面即将出现。

内部环境:

自我调整意识增加 现在许多有远见的企业领导已经意识到危机的存在,正在进行自我调整。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1)加快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员工持股、控股的股份制改造模式日益被许多物业管理企业看好,股份的多元化、规范化使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2)企业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网罗人才已成为一些物业管理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档次的主要手段。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已在推行企业经理职业化制度,如金地物业公司推行的管理处主任预备制度,把人才储备同经理职业化结合起来收到很好的效果。(3)苦练内功。越来越多的物业服务企业把搞好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手段。福田物业的“首问责任制”,就是把“人性化服务”用制度确定下来,把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有机结合起来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内部管理模式的改变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内部专业化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国内有些知名品牌企业,纷纷撤消本公司内部的清洁、绿化等专业公司,或将这些专业公司从其公司中分离出去推向社会,将清

洁卫牛、环境绿化、消杀、水池清洗等专项服务分包给社会专业公司来做。有些公司甚至还将保安服务分包给社会专业公司管理,使公司基层管理人员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能集中精力,抓好企业内部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经营决策和市场开发。这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模式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专业化服务的质量。成本核算意识增强 物业服务行业,服务操作投入成本低、可摹仿性强的性质决定了任何一家企业有什么新的服务举措,短期内就会被别的公司摹仿,因而在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相差不多的公司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可言。福田物业的周总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后物业服务行业的竞争就是成本价格的竞争,谁价格低,谁就具备竞争的优势!

新的模式一触即发

国内一些物业管理企业采取的专业服务分包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服务代理集成商”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演变过程在电脑制造行业最有代表性。早期的IT制造业由于零部件成本高,电脑的应用范围很小,电脑产品所有的部件,几乎都是电脑制造商加工生产的。386、486、586时代造就了惠普、康柏、宏基等著名电脑公司和品牌。随着电脑零部件制造成本降低,电脑应用范围扩大,核心专业部件开发商迅速崛起,“微软”、“英特”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公司。电脑制造商也由过去所有部件全部自己生产,改为将部件分包给专业制造商生产,自己组装生产整机的制造模式。今天,组装生产、代理(分包)销售已成为电脑制造商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奔腾4”使我国的“神舟”品牌电脑成为IT市场的一匹“黑马”,短短几个月,“神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就达到了品牌机的前几名。

深圳市华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也印证了这一点。深圳华业物业入行伊始就把除保安以外的所有专项服务分包给社会专业公司完成,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短期内公司在各类档次的物业服务管理中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最近,深圳某房地产在售时推出了与国际接轨的“管家”式服务。他们聘请荷兰某管理学院的院长作该公司的“管家”顾问,在其开发的小区内不设管理处,只设“管家”部,管家部内设若干个“管家”作为前台服务,每个“管家”负责几层楼住户的日常所需服务的管理,所有专业服务作为后台服务承包给社会化专业公司来完成,引起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兴趣。实际上这种服务模式就是一种以职业经理人作为媒介,代理住户“管家”的服务模式,也可以说是物业服务行业呼之欲出的“注册职业经理人执业制度”的萌芽。

笔者认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第三个阶段将以“服务代理集成商”的模式出现(如右构架图所示)。

如果把物业管理从接管到第一月收费作为一个生产周期,物业服务企业所扮演的角色——服务代理集成商,它的作用和职责就是负责制定服务标准(产品生产工艺)、验收标准(产品检验工艺)、管理标准(产品组装工艺),并代表业主按着相应的标准将专业服务项目分包给各社会专业服务公司完成,各职能部门负责落实、监督、验收。项目经理(管理处主任)所扮演的角色——服务分销商,它将组合而成的物业服务(产品)分销(送货)给用户,并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同时将用户新的需求反馈给代理分包商。这种新的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扩大经营规模,增加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管第三种模式是否成立,物业服务企业都应转变自己的观念:

重新定位 物业服务企业服务理念要回归自然,不能再为了造声势大包大揽,有能力的干,没有能力的也干。像社区文化,原本是社区自治组织居委会的工作,但物业管理企业忽视了企业自身的性质生动包揽起来,结果是力不从心,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得到居民的认可。物业服务企业的定位就是服务集成代理商。小区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就组织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像社区文化活动,可以配合居委会,通过商家、厂家提供赞助或引导商家、厂家来组织有益的、互动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在主办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的过程中宣传自己的产品获得广告效应。

角色转变 由过去的小区“管理者”转变为小区的“服务者”。这一角色的转变带有历史性意义。小区管理处就是小区的“服务中心”,市场竞争机制决定了物业服务企业的角色定位。随着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角色的定位会越来越明确。

服务模式的转变 以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服务内容为中心,将成为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宗旨和企业服务模式的确立轴心。随着业主自主选择物业服务消费主体地位的进一步确立,业主可能把小区的整个物业服务交给物业服务企业做,也可能把其中的一部分物业服务项目交给物业服务企业做,把另一部分物业服务项目交给社会化专业公司做,如:清洁、绿化、保安、设备维修等等,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使业主获得更大的实惠。所以物业服务企业要适应这种局面的出现,紧紧抓住自己优势的专业,做大作强!

核算模式的转变 随着物业服务法规的逐步完善,收费标准、收费方式、核算办法、付酬标准以及公有设施、设备收益的分配方式,完全由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商确定,并写入合同条款中。“酬金制”很可能成为物业服务企业获得利润的主要模式,因此,我们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核算方式要顺应这种付酬模式的转变。

营销方式的转变 随着服务领域的全面开放,业主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方式将会有更大突破,物业服务企业推销自己的无形产品将从书面形式(标书),转变为营销方式,即以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和社区有偿服务为中心,社区居民需要什么样的社区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社区服务,如计时的“家政”、“家教”服务:接送孩子、给孩子做午饭、辅导孩子学习等等。通过优质的服务,来推销自己的无形产品,这种无形产品除整个小区服务管理外,也可以是单一的服务项目,如保安、清洁、绿化或者是设备维修服务等等,以此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

系统集成商金融行业 篇6

SaaS行业正在经历着新的转变,SaaS应用客户不断向独立软件提供商(ISV)施加压力,表示客户“不应承担集成的责任”。既然花钱购买了应用服务,那集成功能就应当包含在内。

大部分SaaS行业的分析师都认可集成问题是SaaS技术向企业过渡的最大阻碍。这一问题并不在于SaaS技术本身,而是在于试图在SaaS应用上使用传统的集成产品和工具。由于这些传统集成产品是针对预置型软件实施而设计的,因此它们并不太适用于SaaS。

传统集成产品的一大根本限制就是它的单租户模式。换言之,每名客户都必须购买、安装并维护自己的产品复本,并在每次需要集成时重复同样的动作。因此,使用传统集成产品会大幅抬高成本、复杂性和部署时间,同时也限制了SaaS的升级能力。而ISV几乎没有什么其它选择,只有将成本与复杂性转嫁到客户身上。

传统的集成战略因为成本与复杂性过高,耗时又长,而难以在SaaS生态环境中表现得更有效率。但从今年开始,SaaS行业隐现了一股新的集成趋势,同时,集成的战略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

集成不仅是一种必须解决的客户要求,也是解决方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真正的差异化优势,是SaaS成功部署的关键。在近期的一份调查中,大部分的受访公司都表示在选择SaaS提供商时,SaaS与预置型工作流程的集成能力是最重要的商业考量。

选择可行的战略

一直以来,ISV都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由于缺乏更好的解决方案,ISV在销售流程中通常都会向客户推荐使用自己的应用编程接口(API)来作为的媒介。虽然API是SaaS集成必须用到的,但它却并不能保证集成的成功。因为API虽能够打开数据的安全访问通道,但依然无法靠本身来完成集成,

此外,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也没有自己的开发员来集成API。在这种情况下,ISV几乎没有其它选择,只有提供专业服务来为客户建立集成。遗憾的是,这一方法会减弱 SaaS所具有的许多优势。随着ISV的成长,大量的维护和升级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不过现在,集成已可被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避免了传统集成产品和工具所带来的成本、时间和复杂性问题。这种集成方式也被冠以了一个时髦的名字 C 按需集成(On-demand integration)。

按需集成也是使用SaaS技术,它如同SaaS应用一样,是一种单进程、多租户的托管平台,所有客户都可以使用这个平台来进行集成。这样一来,它就保留了SaaS的很多优秀价值,比如快速部署与革新周期、低廉的成本,以及不受限制的升级能力。

按需集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集成采购的习惯。客户可以只购买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而无需支付整个集成产品的费用。 它大幅降低了成本结构,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调整平台。ISV在以往销售过程中的一大瓶颈也迎刃而解。

此外,按需集成也消除了传统产品上的维护与升级成本。通用平台的升级与优化能够被持续地发布给用户社区,每名用户都能立即享受到它所带来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通过按需集成,ISV能真正接过责任,让客户轻松上阵。SaaS ISV 可以提供捆绑或预建的“集成即服务”来替客户解决集成问题。

ISV的集成选择

总体来说,SaaS ISV 在制定集成战略时有以下几大选择:

继续销售传统的集成产品和工具。

销售专业的集成服务,建立自定义集成。

自己建立按需集成基础架构。

系统集成商金融行业 篇7

电力系统主要分为发电系统和电网系统,从生产环节上主要分为发电、输变电、配用电三大部分。通常,电力企业的物流系统非常复杂,电力商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涉及五类主体:电力原料及设备供应伙伴、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

电力行业供应链可以分为四大类,详见表1。

与其他行业高度市场化有所不同,电力行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自成体系。作为大型集团化系统,近年来出于对加强资源有效配置、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考虑,电力行业开始产生改善物流管理和运作的需求。

多年来,电力行业的物流管理一直是按自己的模式运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部分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划分到“三产”,成立单独核算的子公司。但是这种模式下的公司,其主要收入来源在于电力企业的成本,即买进、加价、再卖给主业,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竞价上网的实施,这类公司的生存出现危机。

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是设备管理,物流管理的关键对象是备品备件。电力行业物流需求既有大型电力设备及装备的大件物流,也有各类电能计量为核心的仪器仪表和智能电表的中小件物流。总体上,电力行业物流系统集成项目主要集中在中小件物流方面。随着中国加大智能电网的建设力度,将主要涉及大量的智能仪器仪表和智能电表的更新改造,必然会带来电力行业物流系统需求的大幅上升。

电力行业的物流系统需求容量及发展趋势

电力行业物流系统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力公司,电力行业开展自动化物流系统项目建设较晚,自动化物流系统保有量不多,但市场空间很大,目前市场需求和项目建设均较多。随着今后国家对电网改造的投入,物流自动化仓储系统的市场需求会稳定增加。

此外,物联网概念是推动电力行业物流管理走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根据《2010年中国物联网与现代物流业研究报告》,2015年,我国物联网在电力行业的投入约1100亿元。“十二五”期间,物联网重点投资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十大领域,其中智能电网的总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自2009年至2020年,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将分为三个阶段发展,从初期的规划试点阶段到“十二五”期间的全面建设阶段、“十三五”时期的引领提升阶段,智能电网建设总投资规模约4万亿元。2011~2015年为规划的全面建设阶段,此阶段投资约2万亿元,2016~2020年智能电网基本建成阶段的投资约1.7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建成50个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工程,5~10个示范城市,形成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其中传感器100亿元,系统和试验检测700亿元,芯片、中间件和集成模块及设备产业的产业规模600亿元,工程实施、服务开发系统和运维600亿元。物联网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结构如图1所示。

智能电网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网的发展,是对整个电力系统信息流和物流的整体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以IT技术、互联网、物流系统集成等技术和装备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将迎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在物联网发展背景下,电力行业的物流系统集成市场分为电网公司和发电企业两部分,其中,电网公司的物流系统集成应用又占主要方面。电网企业的物流又分内部物流和外部物流,并以智能化仓储管理(立体仓库)为主要节点和表现形式,通过应用物流系统集成方案,联系电网企业的内、外部物流。

电网公司的内部物流系统集成应用节点包括电能计量中心、超高压局、试验所、营销及配电工程处等细分领域,采购及物资管理部门通过各细分领域的实际需求进行内外部的物资管理。其中,电能计量中心率先进入了智能化仓储管理的阶段,是电力行业中应用物流系统集成产品、技术和服务较为成熟的部分,也是目前电力行业物流现代化的重点部分。其市场容量及仓储管理方面的经验正是在物联网大背景下电力行业应用物流系统集成的重要体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电力行业中电网企业物流系统处于初期建设阶段,每年建设的自动化仓储系统大约在15~20个,总投资金额不到1亿元,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电能计量部分。

展望未来,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提出的以“三集五大”为核心转变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方式的总规划,为电能计量中心物流系统集成未来五年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三集五大”是指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生产、大营销体系。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实施“三集”管理,要力争用1~2年时间,在全公司推行统一的管理模式、管理标准、业务流程,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不断加大资源重组整合和集约调控力度,提高人、财、物核心资源的集中度和调控力,最大限度发挥规模效益。构建“五大”体系,要力争用3~5年时间,围绕公司规划、建设、运行、生产、营销等主要业务领域,全面推进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企业管理由条块分割向协同统一、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益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根据国网公司“十二五”期间“三集五大”的规划,结合电能计量中心在电力系统内部率先开始集约化管理的现状,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电能计量中心将全面推广物流系统集成技术,完成物流系统智能化改造。

目前,我国电能计量中心一般以网省公司电能计量中心和地市电力公司电能计量中心为单位进行建设。如摒弃各地区对设备的要求、财务预算的较大差异,地市电力公司电能计量中心一般投入为200万~400万元,平均为300万元左右,网省公司电能计量中心一般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依此标准,我国有283个地级市,电能计量中心的总投入将达8.49亿元;我国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能计量中心投入为3.2亿元;合计约为11.69亿元。这也是电力行业在配用电领域应用物流系统集成产品的大约市场规模。

由于我国电力行业应用物流系统集成才刚刚开始,截至2010年,只有不足1亿元的市场规模,因此,随着“十二五”物联网和智能电网政策的实施,作为其中亮点的“智能化仓库”将在未来几年迎来高速发展,带动电力行业物流系统集成产品的应用。

从审慎的角度,预计未来5年物流系统集成在电力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仍然是电能计量中心,并对电力行业物流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做出如下预估:电力行业中电能计量中心的物流系统集成市场规模在2010年约为6000万元,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十二五”前半段应会有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2013年预计将达到1.22亿、2亿、2.43亿,之后增长速度放缓,但仍维持较高增长,2014~2015年预计将达到2.64亿和2.8亿元。若考虑电力行业其他子领域也将逐步引入自动化物流系统,电力行业物流系统集成的未来应用空间将会更大。

链接

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国内外权威物流专家的大力支持,并由中国物流界泰斗吴清一教授担任总顾问,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王继祥担任主任,在推进中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出重要成绩。

2010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加强了行业调研工作,推出了《2010年中国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研究报告》、《中国物流系统技术与装备调研报告》等权威报告。与华夏物联网合作,组织编辑了“欧盟系列物联网白皮书”等权威资料。

浙江美大:集成灶行业龙头企业 篇8

1、公司集成灶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

2、生产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公司已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营销网络。

浙江美大(002677)作为最早研发、生产和销售集成灶的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集成灶产品的推广和发展。据有关测算显示,2008-2009年度公司集成灶产品销量分别为6.02万台和7.70万台,同比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38.09%和34.53%。

生产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浙江美大主要业务为集成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集成灶,它是把灶具、油烟机、消毒柜、电磁炉、电烤箱等不同功能的产品合而为一形成的具备多种功能的新型厨房电器产品,主要特点是实现了灶具和油烟机、消毒柜等多种厨房电器之间在结构上的有机集成,并将传统上排油烟方式改变为下排油烟方式,有效解决家居及厨房的油烟污染问题。报告期内,集成灶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9.57%、99.63%和99.49%。

浙江美大自2003年研发出公司第一台集成灶开始,长期通过多种形式,对公司品牌进行推广和培育。目前美大集成灶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美大已成为我国集成灶厂商中知名品牌。

浙江美大集成灶产品的生产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公司已经掌握了集成灶生产的关键性技术,如流体包络面式粉烟尘屏蔽分离排出技术、流体零压区偏置粉烟尘屏蔽分离排出技术、歧路重力头油烟分离装置、深井侧吸强排式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等。公司已拥有中国境内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设计专利21项;拥有中国境外专利3项。

浙江美大已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营销网络,截至2011年12月31日在全国已拥有770家区域经销商(一级)。为加强对全国范围内售后服务的监督和管理,公司设立了售后服务400免费热线,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和周到的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业绩呈增长趋势。由于公司加大品牌宣传和采取促销活动,并加强成本控制,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115.80万元、33231.49万元和35099.54万元。

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由于集成灶对烟灶具进行了集成化设计,使烟灶具产品实现了有机的结合,相对于传统的烟灶具,大大提高了气味降低度,减少了传统烟灶具产品中大量未被吸走的油烟对人体的危害,而且外形更加美观,智能化程度更高,与烟灶具产品长期总体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既符合现代开放式厨房、整体式厨房的发展趋势,又满足了当前健康、环保生活理念的需求,因此集成灶产品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市场销售规模达到15.6亿元。但整体来看,目前集成灶在烟灶具市场的占有率还比较低,未来其占有率会逐渐上升,因此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有关预计显示,未来我国集成灶总体市场规模将保持4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2010-2013年集成灶在烟灶具市场的占有率会继续上升,集成灶在烟灶具市场的占有率将依次为2.90%、3.90%、5.20%和6.80%左右。

本次登陆中小板,公司发行5000万股A股,募集资金拟投向新增年产集成灶10万台生产建设及5万台技术改造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研发及测试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50015万元。从中长期来看,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陆续产生效益,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水平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使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不断提高。

上一篇:2022山东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下一篇:加拿大出国留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