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滑冰的启示作文

2024-11-03

学滑冰的启示作文(精选8篇)

学滑冰的启示作文 篇1

这一天,我是十岁,我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散心,活活动,顺便把肚子里的晚饭消化消化。

晚上的月亮显得分外美丽,格外漂亮,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抬起头,我们头上的月亮好圆好圆的。就好似一个大大的皎洁的圆盘,今天的月亮真是美丽啊!

在路上,我遇到了好几个好伙伴,他们说:“杜翰焘,你好,和我们一起去广场玩吧!”我回答说:“哦,好吧。”他们又问:“你会滑冰吗”我心想:如果说不会滑冰的话,他们就会笑话我的,小看我,瞧不起我的,我跟他们说会滑冰好了,可是说我会滑冰的话我就骗人了呀!就是在这时,我心里产生了矛盾:是说会滑冰呢还是说不会滑冰呢最后我觉得了骗他们,我才不要让他们嘲笑我呢!我犹豫不决的说:“我会溜。”“那我们去玩吧!”“可是我没有滑冰鞋呀 ”其中一位伙伴说:“我的借你。”我穿上滑冰鞋,我划着划着,只听“嘭”的一声我四脚朝天,屁股着地,一下子就完成了这一个“开幕礼”,我一边揉着屁股一边站起来,没有等我站稳有摔了一次,我的膝盖狠狠地撞在了地上,摔出了淤青,这一“礼”可不轻呀,生怕又摔一次,我可不敢松懈,可是我没有想到,居然有摔了一次,这一次可更严重了,我的双手撑在了地上,擦破了皮,流出了鲜血,真的是痛死我了!我气死了,狠狠地坐在了地上,心想早知道我就不撒谎了,哼,真是撕咬面子活受罪呀!伙伴们都走过来:“杜翰焘,你不会的话,我们可以教你的呀!”最后我在我的伙伴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学会了滑冰。

这一次,我明白了做人不能不懂装懂,不懂就是不懂,要实事求是,正如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滑冰的启示作文 篇2

活动过程

1. 学习资料, 集体备课

以《新思维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为教学内容, 上课时间为20分钟。校园网上传“平移与旋转”教学内容、教材说明及线型与板块教学设计资料, 教师先自学, 并在组内集体交流对教材的理解, 确定两种不同教学思路的大体框架, 分两组与两位执教教师一起分别设计线型与板块两种思路。

教学设计对比

2. 同课异构, 实践开课

两位老师分别在两个班承担教学展示活动, 由于每位老师只上20分钟, 听课老师可以在一节课时间内连听两位老师的教学, 既节省时间, 又便于围绕主题进行对比。

3. 互动评课, 集体交流

主持人:董老师与蓝老师为我们开了两节20分钟的实践课,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学设计, 一种是线型的设计, 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上法, 十分紧凑、严密, 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一种是块状的设计, 也就是探究味比较浓点, 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裕的时空。这两堂课的设计汇聚了全组老师的智慧, 我们不是比较哪位老师课上得好, 重在体现两种教学设计的区别, 比较哪种设计更适合学生。前一阶段老师们对教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钻研, 并且对导入方式与新课展开进行了个性化的设计。首先我们先来听一听两位上课老师的设计意图吧。

董老师 (线型设计) :对于平移和旋转, 要求二年级孩子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是不现实的, 但是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却是必要的。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矛盾, 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教材挖掘深一些, 呈现给学生浅显一些, 生动一些。为此, 我采用了以下策略:

(1) 利用现场资源, 自然引出“平移和旋转”, 让学生感觉很亲切。

(2) 用动作的准确性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 帮助学生建立“平移”概念。

(3)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实例, 使学生有较丰富的感知。

(4)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加强“平移和旋转”的体验。

蓝老师 (板块设计) :平移和旋转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运动现象, 是新课程中增加的描述图形及之间关系的工具, 是后继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推导的基础。平移和旋转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直观感知, 为此, 在设计中我力求体现:

(1) 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等方法进行探索, 通过具体实践操作, 认识、理解平移和旋转。

(2)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让学生经历观察、分类、创造符号等过程, 通过思考分析, 自己得出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自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主持人:听了两节设计不同的课, 也了解了她们各自的设计理念, 大家肯定有很多的感触, 根据这次的教研主题, 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两个问题:

(1) 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对比——哪种设计的哪个环节更有效?

(2) “线”与“块”的和谐统一——如何使教学既细腻到位又睿智大气?

观点碰撞:

教师1:学生的潜力很大, 关键看我们如何去引导, 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 而且需要了解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地会学习, 爱学习, 那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板块设计的课堂调控难度大些, 但能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教师2:线型设计的课非常清淅, 很有条理, 加上董老师语言简洁又富有童趣, 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扎实高效。我认为如果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的话, 线型设计也是不错的选择。

教师3:线型设计教学内容处理得较到位;板块设计在让学生理解平移与旋转这两种运动的运动过程上还可以处理得更到位。

教师4: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设计, 可能效果相差无几, 可能各有侧重, 重要的是我们开始多途径地解决一个教学任务时, 也就意味着我们找到了更多的突破口, 给予自己更多的锻炼机会, 获得更多的成长。

教师5:作为引导课堂的教师, 引导的方法不同对学生学习方法及思路有着深刻的影响, 建议多举行此类教学活动, 为老师提供比较的素材。

教师6:建议对学生访谈, 相信学生能使我们更清楚整个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教师7:对比的两个教学设计, 不应有明显的倾向性, 知识、技能的落实在总体上应趋于一致, 否则容易造成一个设计是另一个设计的拓展或补充。

“线”与“块”的不同设计及效果, 引发了老师们的不断交流, 思考……

活动反思

1. 不同的设计提供老师们有选择地运用

两节课无论在设计上, 还是课堂实施中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体现了各自的优势。线型教学设计——步子比较小, 教学细节处理非常细腻, 对知识点的教学循序渐进, 步步为营, 学生学得非常扎实。尤其对中下学生关注甚多, 对其促成学业水平的提高很有实效。板块教学设计——步子比较大, 教学思路比较开放, 给了学生更充分的探究空间。尤其对优生, 对激发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很有利, 这种教学相当有潜力。老师们可以根据自身特点, 结合学生、教材实际灵活选择两种设计。

2. 明确的主题引领老师们团队协作、比较研究

共同的问题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兴趣, 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两个教学设计的准备酝酿、讨论修改、成型定稿过程中。大家分成了两个组, 分别对线型和板块教学设计作了比较充分的反复推敲, 形成了两种思路间的碰撞与融合, 从而更能在活动中收益, 更体现了“比较”的研究思想。其实活动的成败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 由此得到了发展。

古代蒙学作文教学的现代启示 篇3

【关键词】蒙学教育;作文教学;读写结合

我国古代作为“作圣之基”的蒙学教育,用其在千百年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教材和教法,较好地完成了启蒙、养正的工作,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一类的蒙学教材,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的视野中。蒙学中识字、写字、读书、作文的教法,也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作文教学在古代蒙学教育中一直是比重较大的内容,蒙学在以读书为主的阅读教学开始不久后,便按固定的程序(先属对、再作诗、作文),用多种方法对蒙童进行写作训练,而这种写作训练一直要持续到能应对科举考试的要求为止。虽然我们现代的作文教学在要求和步骤上都与古代差异较大,但我们若能本着“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宗旨,对历经岁月沉淀的古代蒙学作文教学经验去粗取精、加以借鉴,相信仍能给当今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

一、读写结合,以读带写

众所周知,读书对于写作的影响非常重大。读书能够充实词汇,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能够拓展思维、启迪文思;还能够让我们了解到无法亲历的生活和知识,丰富写作素材;更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写作规律,习得写作方法。古代蒙学素来提倡“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以读书为写作的基础。在蒙学中“选前辈老程文,极简、极浅、极清者,每体读两遍”,经由反复诵读积累语感、促发理解力,并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经验,以运用于语言实践。蒙童通过大量阅读,领悟内化,读写能力不断增强。因此,尽管当时没有多少专门的写作教材,他们写作时也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反观现代的作文教学,读写严重脱节,学生学习课文只是机械地记忆其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无法从中汲取写作的养料,却迷信于各种“优秀作文选”、“考场满分作文”,写出不知所谓或千篇一律的文章;教师也怕上作文课,总觉得吃力不讨好,不知该从何指导。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做到“读写结合,以读带写”。

首先,应以阅读为教学中心,不在具体的写作知识上过多纠缠。教师可在学生学好课文的基础上,将阅读教学要点与写作训练要点对应起来进行序列化设计,通过“以读导作”、实现“读以致作”,加强“读写结合”。比如可由课文的课题讲解进行作文的审题和拟题训练;由课文的主旨概括进行作文的主旨表达训练;由课文的分段、概括段意进行作文的列提纲训练;由课文的详略排布进行作文选材的详略安排训练;由课文的词句赏析进行作文的遣词造句训练等等。还可以选择与课文相对应的文本正反例,作为写作技巧和策略的示范。 (下转第4页)

(上接第3页)

其次,开阔阅读视野、加大阅读量。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学生的阅读更要广泛联系生活,不断从中感知时代的变化,领略中外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积累鲜活而又丰富多变的语言材料。还要增加阅读数量,通过阅读不断提升基本的鉴赏能力,进而逐步推进写作能力的提高。现在的互联网和纸质传媒都发展迅速,阅读的广域性、便利性远超过去,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平台。可要求学生依自我兴趣每日阅读一篇文章,古今中外不拘,诗歌、散文、小说、新闻、时评等文体不限,只要保证一周内文体不重复即可。但由于网络阅读容易产生“浅阅读”、“泛阅读”的弊病,所以学生读后还要要求他们选取词句摘录、记诵,并用一段话简述摘记的理由,落实“以读带写”。有了这些日常的阅读积累,才能在正式写作时避免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二、先放后收,入格出格

古代蒙学的作文训练,大多采用“先放后收”的教学方法。蒙童初学习作时以“放”为主,不多设限,鼓励蒙童大胆想象、自由写作,消除他们的顾虑和畏难心理。当他们有了一定基础后,才要求行文合“格”,并提出立意高远、构思严谨、用词恰当等要求,即所谓“收”。这种教法顾及了学生的习作心理和心智发展特点,在今日的作文教学中仍然可行。

至于所谓的“格”,简单说就是格式、规范,因为任何一种文体的写作都有其固定的“格”的要求。古代蒙学在其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有一套实用的写作格式——“破题、承题、分股、大结”或者“起、承、转、合”。这种格式在明代以后的科举考试中定型为刻板、僵化的“八股文”,一直为人所诟病,以至于对格式本身也加以反对。但事实上,这是人们认识的偏差。首先在蒙学教育初期,写作八股文并非作文训练的主流;其次“八股式”的写作格式,对初学写作的蒙童而言,其实是有利于培养他们思维的条理性和连贯性的,让他们作文时有规范的步骤可以依照。比如“破题”或“起”,是导入主题;“承题、分股”或“承、转”即分析问题、发挥主题;“大结”或“合”则是得出结论。文之有八股,尤诗之有律诗,这种格式基本上符合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这三个基本步骤,是对写作规律的探索和总结,至今对文章框架的构建仍具备规范的意义。所以我们现今的作文教学中仍可引入,用以帮助学生对议论文的格局做整体认知,建立规范性,然后再分步细化、逐层深入。

此外,作文训练“入格”后还要力求“出格”。古人一直强调“文章之道,必师古人,而不可袭乎古人”要求“师其神”而不“师其貌”。我们现今的作文教学也应当注重学生自我个性、创新意识的培养,学前人作文的章法,只是把握规律,却不能囿于前人的思想,泥于他人的风格,而应不断开拓进取,写出新时代的新气息,唱我真我个性。

三、多写多改,多留少改

写作是多种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必须通过不断地反复训练才能达到效果。古代蒙学尤其注重写作量的累积。要求蒙童每日“或破题,或破承”,即每天练习“破题”或“破承”为整篇作文做好前期准备,整篇作文则每隔一天做一篇。还有一些蒙学要求蒙童每月逢三、七作文,一月写作六篇;也有的蒙学要求蒙童每月逢三、八作文,初一、十五还要加作史记和诗赋。可谓次数多、数量大。当然这是因为过去的蒙学教育是小班化教学,且不分科,时间和精力上都有余地。而我们现今学校的作文教学,因为学生数量多、教师教学任务重,正规课堂作文训练的数量实在偏少。但可以通过其它形式保证学生能有充分的写作训练。比如可以通过“周记”的方式,要求学生多写。对于周记的主题和文体不加限制,可以记叙生活中的趣事、琐事,也可以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感而发,还可以对国际形势指点评论,只要价值观正确、态度端正,抒真情、写实感,都予以肯定。如此可对学生完整叙述事件、陈述观点等能力进行训练。老师也只需略加批改,简要评点,省时高效。

同时“多写”在古代蒙学中,也并非总给出新的题目让蒙童写,而是蒙师先给蒙童出一个极其明了浅易、便于发挥的题目,在给他们讲明题意和文章体式风格的要求后,让他们自行写作。若是蒙童写出来的文章不合题旨,蒙师还会再细讲一遍,然后仍让作此题目。并且常常“一题三作”,让蒙童极尽其思维的能力,在反复中自然通达其中的道理,这样的效果远胜于一日一题的浅尝辄止。今日的我们也可以“一题多作”,深度挖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立意,用不同文体写作,然后反复修改,通过前后比照总结得失,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有所收获。

古代蒙学作文教学中还强调“多改”。蒙师们经常给蒙童“改文”,但这种“多改”,不是大幅度改动学生文章的内容,而是增加批改的次数,并且多是面批,效果显著。我们现在教学规模较大、任务较重,人人、篇篇面批可能性不大,但正规课堂训练的作文,可由教师分组详批、适当面批,然后做好记录,每次选择不同的学生面批,争取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有2次面批的机会。也可在老师进行立意角度、选材要点、范文展示等指导后,由学生交换互批,把学生评判中一致推崇或普遍评价较低以及有争议的文章作为样本重点详批,以点带面,让学生也能够转换角色站在教师的角度去看文章,对他们自己的写作会更有启发意义。

古代蒙学中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十分注意“多留少改”,即使修改也依照蒙童作文的“立意”而行,极少大删大改,更不会脱离蒙童作文的原意而强改。此经验在今天的作文教学中较好地被继承下来,教师们一般都会考量到学生作文的信心和兴趣,除明显的结构、逻辑问题外,很少会有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大动干戈”、“伤筋动骨”。教师们一般都在可改之处,着力修改,以期达到点铁成金的效果。这种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和心理特征作文教法,我们可以继续坚持。

当然,我国古代蒙学作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制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局限性。但是许多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作文教法,还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和我国语言文字规律的,具有超越时空的实用价值。希望这些有效经验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促使现代的作文教学更为有序、高效。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10月第1版

[2]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3]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4]吕坤.《社学要略》.《蒙学要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第56页

[5]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转引自《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第336页

[6]沈鲤.《义学约》.《蒙学要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第40页

[7]沈鲤.《义学约》.《蒙学要义》.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第40页

【作者简介】

马冠男(1981.12-),女,江苏丹徒人,一级教师,教育学硕士,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滑冰的启示作文 篇4

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滑冰。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滑。

果然,此法甚妙。因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然而,我可以推着它前进,来往自如。

我想,椅子真是好。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滑。

滑了大约一星期左右,有一天,老师来滑冰场,一看,我还在那里推椅子呢!这回他走过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紧张地大叫起来,结果脚下不稳,一下子跌倒在地。我嚷着要那把椅子。

老师站在一旁,看着我叫嚷,却无动于衷。我只得自力更生,站稳了脚步。

这才发现,我在冰上溜了这么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会了很多。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真要学会滑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滑冰,是不是?

不要以为你离开了某人就活不下去!

要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

滑冰的启示作文450字 篇5

金色的童年当然也有金色的趣事了!记得那一天,妈妈带我去少年宫滑冰。我一进大门,哇!里面的人可真多,男女老少都在各显神通。不仅人多,而且滑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单脚滑,有的双脚跳。我看了心里痒痒的,就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妈妈,我们快进去滑吧!”

我穿好了滑冰鞋,坐在椅子上抬了抬脚,脚上就像搬来了一座大山一样,好重呀!这可真是所谓的“头轻脚重”呀。我站起来开始滑,没想到滑冰场立刻就给了我一个“见面礼屁股开花。我小心翼翼地从地上爬起来,又开始滑了。“扑通”一声,原来我又摔了个四脚朝天,但我没有泄气,心里想着“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于是,我又站了起来,靠着旁边的栏杆,轻轻地滑着……终于,我滑得有点起色了,我把手从栏杆上放了下来,跟妈妈打招呼,忽然,“扑通”一声,屁股和地板又来了个亲密接触……就这样,摔了爬,滑了又摔,我的手脚和屁股上不知留下多少伤痕,我终于学会了滑冰。

现在,我可以在滑冰场上来去自如了,简直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我永远不会忘记学滑冰这件事的!

描写学滑冰作文 篇6

暑假了,我想去滑冰,妈妈就带我去学。我们来到了奉化市体育场,那里有一个滑冰的好地方。滑冰场很大,地面很滑,像真的冰块一样。我穿上了溜冰鞋就进去滑了。我看到滑冰场里已经有好多人在滑了,他们有的在冲浪,有的在转圈,还有的在倒滑……我想我也要学着像他们一样滑。第一次我没有站稳摔倒了,可是我还是要学。妈妈告诉我要注意安全,不要到中间去滑,我就扶着栏杆滑了一圈,我慢慢地掌握了平衡点,滑起来好多了。然后我找了一个小朋友比赛,我们比谁的速度快,还比了冲浪……

我玩得满头大汗,像一只从水里捞出来的小猴一样,浑身湿透了。妈妈告诉我,滑冰是一项体育运动,它能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我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很喜欢运动,我希望我的学习也能像滑冰一样有进步。

学滑冰的启示作文 篇7

孔子作为中国儒学的创始人, 其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其中, “仁”学思想又是孔子儒学的中心内容, 它是孔子关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 也反映出他的哲学观点, 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儒家“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讲到“仁”100多处, 但在不同场合, 孔子对“仁”的解释又各不相同。《论语》共载录了7条学生问仁时孔子对仁的正面阐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 (恭、宽、信、敏、惠) 于天下, 为仁矣。” (《阳货》)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 (《子路》)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 (《颜渊》)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雍也》)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 其言也癪。” (《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

这些论“仁”的实例, 是孔子在特定条件下对仁的不同侧面所做的具体阐释, 虽然彼此之间看似不尽统一, 然而从逻辑上讲, 孔子论“仁”的真正含义体现在孔子一生不断追求的自我修养, 从而使自己超凡入圣而臻于人生极致的境界。

“仁学”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 最集中地体现在追求“修己以安人”的“内圣外王之道”, 共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修己”以达“内圣”, 第二部分是“安人”以达“外王”。它首先要求企业管理者按“仁学”体系的要求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性情, 然后又用“仁”的原则去管理企业。管理者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理性素质, 才能管理好别人。也即孔子提倡的“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二、“仁”学管理思想的传统意义

孔子把“修己”作为“安人”的前提, 是把管理者的自我修养放在管理活动的首要地位, 进而制定出整套关于“修己”的办法。这充分体现了他特别重视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思想风格, 值得管理者借鉴的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好学”。孔子传道于弟子曰:“吾少而好学, 晚而闻道, 以此博矣。”孔子一生“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孔子还指出:“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为修身迈出第一步。

二是“躬行”。孔子认为, 学习只是修身的入门, 修身仅仅“学道”是不够的, 还要“躬行”。所谓“躬行”即道德实践, 就是要把学到的“道”付诸行动, 在生活中贯彻“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恕”道和“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的“忠”道。

三是“自省”。“自省”即自我批评, 是孔子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孔门弟子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道德修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只有不懈努力, 才能达到“积善成德”的境界。

四是“慎独”。“慎独”是儒家另一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告知弟子“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循循善诱教导他的弟子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 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

孔子的“好学、躬行、内省、慎独”的修身方法, 对于管理者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特别是当今社会物质欲望膨胀、生活节奏加快、行业竞争加剧的状态下, 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独善其身的解惑思路。

孔子的“安人”方法很多, 值得管理者在现代管理中加以借鉴的, 主要有四个层次:

一是先富后教。孔子主张“富而后教” (《子路》)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即是顺应着人们的心, 去追求富裕的生活。孔子承认“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礼记·射义》) , 被管理者在物质基础富裕之后, 要进一步的管理。孔子推荐的方案是——“加以道德教育”。若忽视道德教育这一环, 就可能陷入物质生活优裕而精神生活贫困的境况。

二是自正其身。作为一个管理者的形象如何, 会直接影响到“安人”的效果。孔子一再强调, 管理者必须先行自正其身。在《颜渊》篇, 孔子说:“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执敢不正?”孔子认为, “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 必恨。”就是说, 优秀的管理者, 最好象风那样, 微微地吹着, 使被管理者如草一般, 在和煦中不知不觉地自愿顺风而倒。

三是尊重人格。就君与臣的关系来看, 君对臣能以礼相待, 臣对君才会以忠相报, 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是双向的, 而不是单向的。双方互相理解, 懂得“为君难、为臣不易” (《子路》) 的道理, 一切事情都好办了。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也就是说, 要能够推己及人。要注意尊重对方的人格, 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四是知人善任。用人适当, 可以使人安心;用人不当, 就会使人不安。然而, 要做到“举直错诸枉”, 必须有眼力和魄力。否则, 便分不清何者为直, 何者为枉, 直者不敢举, 枉者不敢错。发现、选拔人才是一个观察、了解、认识人的过程。孔子提出“听其言、观其行、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地了解、认识人的方法。

总之, “安人”之前必须先“修己”, “修己”的最终目的在于“安人”, 这正是“仁”学管理的传统意义。确立了人的主体性, 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 这正是中国传统管理的高超之处。因此, 我们要吸其精华, 弃其糟粕,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 在吸取国外管理理论的同时, 更要注意开发挖掘、批判继承儒家的管理智慧。

三、“仁”学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从管理理论看, 就“安人”的“人”指的是被管理者, “修己”的“己”字则是指管理者本身。所谓“安人”, 就是要使企业中的员工都能达到各得其所、各有所安。所谓“修己”, 则是要求管理者首先必须管理好自己, 即培养自己的仁义道德, 然后才能管理好别人。从事管理的工作, 修己与安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要以仁爱为本, 立足于道德感召, 致力于协调管理双方的关系, 追求和谐统一的境界。

1. 自律其身、率先垂范。

对于管理者, 不仅要在公开的场合, 而且应在无人督查的状态下严于律己, 以高标准、严要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引自己。管理者必须做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 , 以管理者自身的形象和行为去扩大和加深影响。要求别人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别人就会“不令而从”, 要求别人不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 别人就会“小禁而止”, 要求别人无私奉献, 自己率先身体力行, 别人就会“见贤思齐”。只有当自己做到了身先士卒、以身示范, 则管理者的管理规则与制度才有分量与威力, 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社会组织。因此, 管理者应该使自己既要有使人信服的品格和知识, 又要有令人首肯的能力, 此可谓“身教重于言教”。

2. 爱护员工、相互尊重。

企业管理者要有“爱人”之心, 要爱护企业员工, 工作上只是能力差别、分工不同, 在人格上应该相互平等。企业管理者在执行制度、严格要求的同时, 要关注员工个性特点, 考虑员工个性习惯, 促进员工成长成才, 努力做到“安人以达王”的境界。企业员工要尊敬领导, 懂得“为臣不易、为君难”的道理。企业管理者领导公司, 为全体员工谋福祉, 应该受到尊敬。企业员工不能仅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 多考虑管理者的辛苦, 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3. 因才施用、共赢发展。

选人方面要量才慎用。孔子认为, 人才首先要有德, 其次要有知识, 第三, 要有能力。他心目中的人才是“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述而》) 的德才兼备之人。用人方面要因人适岗。作为一个管理者, 应该了解每个下级的工作能力、特长和爱好, 在安排工作时做到量才而用、因才施用。管人方面以“仁”相系。孔子认为, 君臣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要与人为善, 多替对方考虑, 将心比心, 方能比较全面、公正地认识和了解个人。

4. 因人制宜、区分激励。

孔子认为, 人群是划分为不同层次的, 所以, 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个人的不同需求, 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作为被管理者, 他们常常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和价值判断,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信息进行接触, 却不想接触自己所不喜欢的信息。所以, 在进行管理时, 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 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相应的激励。

四、结束语

儒家思想的管理智慧又集中体现在“修己安人“的“仁”学思想体系中。当代的管理者应潜心学习, 从中领略内省修身之道与外王安人之法, 从而达到管理者虚怀若谷、员工为而不争的和谐境界, 使管理活动成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之间情感交流和良好合作的载体, 双方朝着同样的目标共同努力的管理效果。

摘要:“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集中体现“修己安人”之道, 即不断追求自我修养。用“仁”的原则去管理企业, 注重“修己”, 然后才能“安人”, 进而达到和谐共赢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企业,仁学思想,现代管理

参考文献

[1].肖民重.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2

[2].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3].单宝.中国管理思想史[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7

[4].周三多, 陈传明, 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5].胡亚林.以人为本的儒家管理思想[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日本国家私学观的演变及启示 篇8

【关键词】日本 私立学校 国家私学观 演变

私立学校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私立学校发展的因素中,国家对私立学校的看法和态度,即国家私学观占主导地位。日本的私立学校非常发达,尤其是私立大学以其所培养人才的高质量和高适应性而闻名于世。近年来,我国私立学校迅猛发展,但是还处于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过程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日本国家私学观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借鉴其处理私立学校和国家关系间的有益经验。

一、国家私学观概念的界定

所谓国家私学观,就是国家对私立学校的存在所持的态度和看法。国家私学观对私立学校的存在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日本私学的产生

据史料记载,公元284年,汉学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皇室和贵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汉学的传入以及汉学家的到来,开始在宫廷里开办学问所,学习中国的经典著作,出现了最早的宫廷教育,对日本文化教育的进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和佛教经典也传入了日本,儒教和佛教相互融合,形成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大化革新前的公元7世纪,圣德太子废除了氏族,建立起了以皇室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圣德太子还鼓励开办私塾,促进了日本私学的发展。据记载,“公元602年,百济学问僧观勒到日本朝贡,带来了历史、天文、地理、遁甲防术等书,由学生三、四人拜其为师,可以说是日本私塾的端倪。”

大化革新以后,日本开始全面学习唐朝。教育上,仿照唐制在宫廷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了贵族教育制度。到了奈良时期,贵族学校制度逐渐完善。在京城设立了大学寮,在地方的国设立国学。奈良时代虽然已经建立了大学和国学,但是由于其数量有限和对于入学身份的限制,难以满足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公元730年,政府下令鼓励开办私塾。自此,私塾的数量不断增加。平安时代初期,大学和国学发展兴盛,到了10世纪开始衰落,而此时私学得到了大发展。人们开始竞相设立私学,使本族子孙及其亲属能够接受教育。当时有名的私学有文章院、弘文院、劝学院、学馆院和奖学院,这些都是纯粹的贵族教育机构。除此以外,还有向庶民子弟开办的综艺种智院。12世纪至16世纪的室町、镰仓时代,天皇政权衰落,幕府开始操纵国家的大权。群雄争霸、战争频起,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此时,私学衰落,官学也不复存在。由家族和寺院举办的武士教育开始成为教育的主流。17世纪的江户时代,为了进一步巩固统一,加强幕府的集权统治,开始复兴儒学。各个学派间的纷争促进了学术的繁荣,私学也随之进一步发展起来。官学系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成为培养统治阶级人才的主要场所。

三、日本国家私学观的演变

日本国家私学观的演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前,军国主义盛行,国家至上,形成了极端的国家主导的公共—从属型模式。二战结束后,随着国家主义的剔除,主张其独立性。加之由于美国模式的影响,形成了国家与社会共同负责的协调—平衡型私学观。

1.二战前公共——从属型模式的形成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点,从1868年起,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强大的近代军事和巩固天皇制国家体制,对内进行军事统治,对外摆脱西方列强的压迫,明治政府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的三大政策。为了实现这三大政策,政府决定贯彻教育兴国的方略,教育成为了实现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代开始,教育目标的制定就与国家的需要密切相关。随后,明治政府颁布了各种法令、措施,来明确教育的发展方向。

1872年8月,在参考欧美教育制度和日本原有的教育制度的基础之上,文部省颁布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法令《学制》。试图建立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单轨制的学校系统,使教育的发展完全依附于国家的需要,形成国家主宰的公共教育系统。《学制》之后,日本约有4600所私立学校被改编成了公立小学,为近代教育制度的完备做出了贡献。当时,由于中等和高等教育的不足,许多私立专门学校应运而生。之后,又颁布了《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和《师范学校令》,确立了以帝国大学为顶端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建立从小学到大学有机统一的官办教育体制结构。

随着国家主义的盛行,1899年颁布的《私立学校令》规定:私立学校要在“地方长官的监督”之下,私立学校的设置、废除以及设立者的变更都要得到监督行政部门的认可,当该校违反法令和破坏风俗时可令其停办。同时,该法令还对学校校长和教员的资格、学校的课程设置等都严加统治。随着教育由“英才型”向“大众型”过渡,国立教育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私立教育开始成为主要的补充。1903年,文部省又颁布了《专门学校令》,确立了相当于高等教育机关的专门学校制度。1918年颁布的《大学令》规定了除帝国大学以外,可开设公立和私立大学,此后挂大学招牌的私立学校增多,国家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私立学校的地位。

明治维新后确立了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国家主义教育体制得以完善。国家主义的推行者森有礼曾经说过,教育以国家的利益为最高,强调培养国家观念和忠君爱国的道德品质,压制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他看来,“凡涉及学术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放在最前面。”学术的发展和国家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战前日本的私学观是在国家主义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国家的利益至高无上,私学的发展完全失去了本身的特性,开始围绕着国家的需要来办教育,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人才,忽视了教育的本质。因此,战前私学的发展可谓是在夹缝中进行的,受到来自政府各方面的制约、压制,自由与民主无从谈起,只能苟且偷生,惨淡经营。

2.二战后协调——平衡型模式的形成

二战结束后,美军占领当局通过日本政府实行了非军事化、民主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主改革。战后初期的教育改革是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的基础之上,适应民主化改革的需要而同步进行的。

战后美国模式的引进在教育领域内掀起了一场学术自由、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热潮。战前的私学国家主导公共—从属型模式已不再适应私学发展的需要,民主的呼声迫切需要国家私学观的转变。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确立了以培养具有完善人格、身心健康的国民为目的的教育理念。规定“法律承认的学校,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因此除国家或地方政府外,只有法律所规定的法人才可以开办学校。”这就明确规定了私立学校的公共性。该法还规定,私立学校拥有进行宗教教育的自由。同年《学校教育法》颁布,规定了政府只有在私立学校违反法律时才有权命令其关闭学校,并取消了政府可以要求私立学校改变收支预算的权利,同时取消了文部大臣和督道府县知事对私立学校校长和教员的直接监督、任命的权利。1949年颁布的《私立学校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确保了私立学校的自主性和公益性。由于该法案的制定,私立学校获得了与国立、公立学校的平等地位,被承认是公共教育机构,具有公共性性质。1946年开始,日本政府开始向私立学校提供资助。1952年由政府出资成立的“私立学校振兴会”,当年出资20多亿日元,帮助90%的私立学校重建校园。日本国家私学观开始由战前的国家主导型向协调—平衡型模式转变,国家开始尊重私立学校的自主权、提高私立学校的公共性并且开始向私立学校提供资金。

20世纪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1960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3.7%,此后几年经济的增长一直保持着高势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对于高级实用人员的需求量增加,工业发展对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也相应的提出了要求。这种情况下,国立和公立学校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政府对私立学校的依赖性增强,开始把私立学校的发展引向为产业服务的道路。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转向缓速增长期,日本政府对教育进行了改革,对私立学校尤其是私立大学采取积极振兴援助的政策,增加对于私立学校的补助,解决私立学校由于经济的衰退而出现的财政危机。1975年政府专门制定了《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强化私立学校的财政基础,提高私立学校的经营水平,促进私立教育的健康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又提出了“以自立、互助,有效使用民间的活力”为基本方针,重新确立国家与地方、与社会的关系,借助民间的活力来发展社会。前首相中曾根就曾经指出要借助民间的力量来办教育,抑制公立学校的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社会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程度加深,私学学校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获得1997年文学新人奖的都是私立大学毕业的,早稻田大学就有4人;1985~1997年早稻田大学有35人获得文学新人奖,高举榜首。私学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私学的发展。私立大学为日本社会的高学历化起了促进作用,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的私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协调—平衡型私学观最终形成。国家开始重视私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自主性、独立性的张显;关注私学的财政状况,确保私学的教学质量,同时还通过法令的颁布来保证私学发展的资金;政府对于私学的依赖性增强,鼓励开办私学,国家对私学的责任感增强。

四、结论

从日本国家私学观的形成来看,国家在私学观的形成过程中并非完全占主导地位或者是完全放任自流。私学观的形成是国家、社会的需要与私学自身发展的一种平衡过程,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种制衡关系的形成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私学来说都至关重要。同时,私立学校要有明显的公益性,政府需要实行一定的监督和管理,但是又不能无端地干涉其发展,对于国立、公立和私立学校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无论国家、政府、社会还是私立学校,都是在中庸的政治哲学的指导下,实现一种日本式的民主。借鉴日本私学观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私立学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实现真正的民主。

参考文献:

[1]王桂.日本教育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12.

上一篇: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下一篇:课文《倔强的小红军》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