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奥运

2024-11-03

我眼中的奥运(共12篇)

我眼中的奥运 篇1

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

圣火熊熊,万民沸腾,举国欢庆,举世瞩目。近了,近了,更近了!北京奥运会挟着春的温馨,裹着夏的热情向我们阔步走来了!我已经听到了那坚定有力的步伐,我已经看到了那朝气蓬勃的身姿,我已经感受到了那傲视一切的气概„„总之,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盛会。一

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是一届融入了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盛会。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出炉到“奥运福娃”的诞生,到“奥运奖牌”的设计,无不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从而使本届奥运会成为最能反映举办国特色的奥运会。

以印章为主要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为一个奔跑、舞动着的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汉字“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图案基础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最出色一届奥运会在庄严承诺”。另外,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代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承的特点。这个标志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的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朋的热情和真诚,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印章的运动人刚柔并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奥运吉祥物福娃的设计则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广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向世人全面的展示了中国的神秘与美丽;奥运奖牌的设计则把象征高洁道德的美玉镶嵌其中,那纯净洁白的美玉,不正是国人精神面貌的写照!? 二

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是绿色的。绿色,代表了环保,是地球村的色彩。今日世界,污染严重,触目惊心。绿色应该成为我们永恒的色彩。近几年来,奥运也顺应时代,强调奥运与环保相结合。因此,我们提出了“绿色奥运”的理念。我相信,北京奥运的色彩将以绿色赢得世人的喝彩!同时,绿色也是橄榄枝的颜色。我期待着,期待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鲜嫩的橄榄叶;期待着橄榄枝的绿荫永远遮盖着五大洲;期待着北京赛场上,那震耳欲聋的,只是千万人的喝彩而不再有枪炮的轰鸣;期待着那流淌在脸颊的,只有胜利的泪水而不再含有失去亲人的心痛;期待着在那五环旗下,大家坦诚相待、亲密无间,不会再有那些分裂的噪声。我深切的期望,我衷心的祝福,希望我们的祖国,就像这绿色的奥运一样,茁壮着!成长着!复兴着!

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应该是红色的,红是火的颜色。那跳动的红色,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传播世界,传递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它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它在莫高窟的岩壁上等待了千年,今天它终于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来熔化人们心中的坚冰!红色是血的颜色。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凝聚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同时我们拥有举办2008奥运的实力,又不知是多少人用鲜血换来的!红的是胜利的色彩。我祝愿所有参加奥运会的选手都能取得好成绩!红色是国旗的颜色。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升起时,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际上的许多地方飘扬时,我由衷的自豪!红色是中国人喜庆的色彩。是呀,我们被压抑的太久太久了,我们忍受的屈辱和泪水太多太多了。今天,让我们尽情的高歌吧!让我们哭吧!笑吧!红色的奥运选择了红色的中国,红色的中国选择了红色的奥运。让我们伟大的祖国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圣火”,阔步前进吧!

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应该是黄色的。广阔无边、肥沃如膏的黄土地,孕育了一群勤劳、智慧的黄种人。他们在黄河边繁衍、生息,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炎黄子孙”。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经营着这片黄土地。他们创造过辉煌,经历了打击。但他们始终是炎黄子孙,是不屈不挠的炎黄子孙!是最能吃苦耐劳的炎黄子孙!历经沧桑苦,几度风云变。今天中国人又站起来了!在这厚厚的黄土地上举办奥运会,一定会让世人知道这片土地的生机与繁荣!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共聚北京,共聚五环旗下,在奥运精神的感召下,定会和谐相处,携手明天。在明天那绚丽的色彩中定会有一笔浓浓的黄色!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是蓝色的。奥运五环中把浪漫多情的蓝色给了欧洲。我们国家在许多方面还是落后的,那么相对先进的西方国家的到来,一定会给我们许多机会和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长补短,洋为中用,为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增添色彩!增添活力!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也应该有一抹耀眼的黑色。黑人朋友虽然生活在贫困、饥饿的非洲,但是在某些体育项目上,也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黑色大陆至今仍充满了疾病、饥饿、贫困!这些严重威胁和制约着这片土地的发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在五环旗下,牢记奥运精神的精髓,打破界限,互帮互助,让更多的雨露去滋润这片贫瘠的土地。其实,黑黄两色早已携手。从建国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在为黑色大陆、为黑人朋友给予援助,为改变他们的现状而努力着,并且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黑人朋友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我相信黑黄携手定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是绿色的吗?是黄色的吗?是红色的吗?是蓝色的吗?是黑色的吗?当然是!可又不是!我眼中的北京奥运会是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感召下的,五色汇集,五色融合,五色积淀,五色碰撞,五色升华的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盛会!“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千年民族梦想的殷殷期盼,千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为只有百日的等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是梦,让五环旗飘扬在北京的上空”!2008北京奥运会——你在我眼中最美!为中国加油

中国,我为你加油!我为你加油,中国!一 祖国啊

我坐在孔子的牛车上为你加油!我站在始皇一统的版图上为你加油!我隐入霍去病的刀鞘里为你加油!我骑在唐太宗的骏马上为你加油!我跳到成吉思汗的弓弦上为你加油!我在汉唐的气象里为你呼唤!为你加油!祖国啊

我携美酒,伴李白, 在谢朓楼上,在蜀道边, 在"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小舟上 为你加油!祖国啊

我戴峨冠,穿芒鞋,游赤壁,迁海南,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福中 为你加油!二

看啊,黑云压城城欲摧,看啊,甲光向日金鳞开,听啊,南昌城头炮声隆,听啊,天安门城楼一声雷!鸭绿江愤怒了,咆哮了,红星闪闪亮,捷报传家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种子,求同存异的种子,撒播在了五大洲,鲜花朵朵,绿意摇曳. 沉寂了千年的戈壁滩上,不经意间开出了两朵洁白洁白的花儿. 两只巨大无比的铁手,穿越了波涛汹涌的太平洋,紧紧地,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世界震惊了!

中国,我为你加油!我为你加油,中国!三

一声春雷震寰宇,春临大地万物新。祖国啊

你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巨手,精心叠制了一艘小船儿,泛游太空,荡桨银河,那里可有漾漾的荷池? 那里可有田田的荷叶? 那里可有如水的采莲女? 那里可有多情的采莲郎? 嫦娥流泪了,她寂寞了千年万年,她等待了千年万年,等到了,等到了,娘家人就要看你了!奥林匹克的色彩中,终于有了中国红!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梦想点燃激情,激情迸发力量!熊熊圣火带着异国风情,奔向神秘的东方。那跳动是火焰吗? 不是!不是!

那分明是国人一颗颗鲜活的心!那分明是国人一颗颗滚烫的心,在那跳动的火焰里,我看见了刘翔身披国旗的身影!

我听见了许海峰把“0”击得粉碎的声声枪响!我看见了,看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听见了,听见了复兴的欢呼!中国,我为你加油!我为你加油,中国!四 祖国啊

你有长城一样坚实的臂膀!你有长江黄河一样的血脉!你有喜玛拉雅山一样的筋骨!你有太平洋般宽阔的胸怀!你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你有13亿人汇集的力量!你有13亿人超凡的智慧!祖国啊,这是你腾飞的翅膀!祖国啊,这是你复兴的源泉!五 中国

你永远压不跨,推不倒,砸不烂!你铁骨铮铮的傲立天地间!历经风彻骨,你像梅花一样,朵朵绽放!暗香浮动!

雪灾,我们不怕!地震,我们不怕!面对灾难,你像凤凰一样,涅槃升华!振翅高翔!听!

中国加油!汶川加油!响彻九霄!震彻寰宇!这是中国的声音!六 中国,我为你加油!我为你加油,中国!阳光体育伴我行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题记 我在阳光下锻炼。我在锻炼中成长。我在成长中锻炼。

早晨,当上操的钟声响起时,我就和同学们来到操场上。春天,暖风习习,鸟儿歌唱,那清新的空气直往鼻孔里钻。我们在少生的伴奏下,轻快的跑步。空气总夹杂着麦子和着各种青草的味儿而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弥漫着,很好闻!夏天,凉风习习,轻轻的玉米苗披着一身露珠站在田地里,看着我们跑操。每当此时,我就会在心里对玉米苗说:“喂,小懒虫,快起来锻炼身体”。有时抬头,会看见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东方通红通红的。秋天,天气一天天变凉,树叶有青变黄,长长的玉米穗也探着头。此时,我们跑操,仿佛已经闻到各种果子的香味儿,在空气里酝酿着。冬天,寒风阵阵,似刀割在脸上,开始跑时都缩着脖子,跑着跑着身上热乎乎的,还出了汗,身子热了,寒冷跑了。就这样,我跑出了活力,跑出了精力。跑完之后,来到教室里,感到学习更有劲头了!

上午,当我们上两节课后,要做课间操。经过两节课的学习,身体累了,脑子涨了。当听到那富有朝气的广播体操的乐曲声时,心头就为之一振。在乐曲声中,或伸臂向天,或俯身下蹲,或紧握双拳,或蹦跳雀跃。做完后,又可以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广播操后,回到教室里做眼保健操,从而使疲劳的双眼得到休息和锻炼,在那富有催眠的乐曲中,我闭上眼睛,按揉天应穴,挤揉睛明穴,按揉四白穴,轮刮眼眶,给心灵的窗户进行不断的“维修”,使其更明亮,是任何问题都逃不过我着一双雪亮的眼睛。

体育课上,我打篮球,生龙活虎,大汗淋漓,远投近攻,样样都行。我一举手,一个三分球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乖乖的钻进了球篮;我跳山羊,助跑,手按山羊,双腿叉开,“嗖”的一声,过去了!身轻如燕,一跃而过;我上双杠,爬单杠,犹如蜻蜓点水,翻转腾挪,如履平地;引体向上,俯卧撑,眨眼间,数十个已完成。不知不觉间,我的皮肤黑了,个子高了。

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不紧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否则就是未来社会的“废品”。通过锻炼,身体更强健了,精力更充沛了,意志更坚强了,学习效率提高了,成绩进步了。

在学校,学习使我的头脑更充实了,锻炼使我的筋骨更壮了。这样,我每天都要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阳光体育,我要练就一身铁筋铜骨,从而能肩负起四化建设的重任!

我眼中的奥运 篇2

阳光的我长着一对一笑就只能看见眼缝的小眼睛。我的头发更阳光, 它们都穿着金黄色的运动服, 随着我的运动, 在空中进行着太空漫步呢!

我的爱好超多。葫芦丝已经过了六级;毛笔字也是我的强项, 我时常跟着爸爸一起练字;最近, 我又钻习上水墨画, 画的葫芦也有板有眼的。

我最得意的还是今年暑假的“小商人”经历。看着行政广场上漫天飞舞的夜光飞行器, 我突然冒出了在行政广场卖夜光玩具的念头。有了这个想法, 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 我便一人在淘宝网上淘起夜光玩具来。第二天, 货物便到家了。当天晚上, 我用我的A8宝马自行车 (全天窗式) 带着我的货物、夹着小凳子, 拿着矿泉水去练摊了。面对不红火的生意, 我并不气馁 (něi) 。在我的坚持下, 我的生意逐渐有所起色, 最后顺利清仓, 结束商人生涯。这次经历“一人进货, 一人卖货, 一人收钱”的经商趣事, 这次练摊, 不仅增加了我的生活体验, 更加锻炼了我的胆识, 让阳光的我更加自信。

自从我的小文章发表后, 我就“惦记”起记者这个职业。俗话说:有理想就要付诸行动。为了这个理想, 我也付出不少。每月开列书单, 用读书夯实自己, 每周勤练文笔, 用作品提升自己。最近还参加了“江海小记者”活动, 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我正努力朝着我的“记者梦”方向快乐前进呢!相信不久的将来, 定会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记者张弦。

点评:

小作者从自己的外貌、兴趣爱好以及独特的实践体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活泼、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形象。精妙的比喻、恰当的议论让人进一步认识了一个有主见、有胆识的女孩。结尾的点题让人为她的乐观前进充满期待。

我眼中的伦敦奥运 篇3

程敏:竞技之外看奥运

参加2012伦敦奥运会报道,结束了20多天的忙忙碌碌后,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有趣的是,关于这次奥运会的最深刻的记忆,竟然不在赛场,反而在竞技之外。伦敦,这座古老的大都市,用她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英伦气息。

一、“淡定”。这是我对伦敦最直观的印象。慢条斯理的工作方式一度使人们对于伦敦奥运会的组织工作颇为担忧,然而事实证明,“慢”是伦敦人的特点,但并没有因为慢而影响工作,比赛、生活、交通,一切都井然有序,这归功于这个城市固有的、完善的城市功能,以及极强的规则意识,或者这就是他们自信的来源。

开幕式当夜,我被安排在奥林匹克公园外一栋二十层居民楼的楼顶上拍摄外景。在此之前,我们获准上楼的记者们都要签署厚厚一沓文件,涉及安全事项、保险购买、建筑保护、时间约定等等。负责协调我们的是社区工作人员戴维,根据与居民的约定,他从下午四点开始工作,到六点我们上到楼顶时,戴维已经布置好了场地,地上用彩色不干胶标好一个个拍摄位置、每个位置标上摄影者的机构和名字,无线宽带网通畅、电源接口充足,因为晚上气温低,他甚至还准备了茶、咖啡和开水。在他周到的安排下,来自各国的近20名摄影记者得以不争不抢,从容地在各自的位置上顺利完成了开幕式的外景拍摄。

在开幕之前,摄影记者一般都会在主办城市的各个角落拍摄一些营造气氛的元素。我们发现,伦敦好像在刻意保持城市原有风貌与特色,并没有看到很多标语、彩旗之类。或许第三次举办奥运的伦敦无需过于激动,他们的表达比较精致和低调,例如街上某个角落,你会突然遇见一个吉祥物“文洛克”的造型;或者伦敦塔桥上的五环标志,在入夜时分逐渐明晰,成为这座城市2012年的最佳印记。

二、“多元”。伦敦是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奥运会上当然也会得到集中的体现。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志愿者,他们几乎就是这个多元文化城市的缩影。不同的肤色种族、不同的年龄层次,体形也是高矮胖瘦各不相同,发型更是千奇百怪。“多元”的内核是“包容”,也许这就是伦敦希望传达出的城市品格。

从每个赛场的“颁奖先生”就可以看出,这些小伙子们,手捧奖牌和鲜花,从容自信地站在颁奖台上,构成了一道颇有“伦敦味”的独特场景。

三、“享受”。体育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是健身休闲的方式。伦敦人深谙其味,奥运比赛门票价格不菲,他们需要精打细算,挑几场最喜欢的项目去现场呐喊,然而更多的,是他们以自己无处不在的健身方式,还原体育之于市民的本来意义。巨大的公园草地上,永远都有无数的人在踢足球,宁静的河里不时有一队人划船而过,大街小巷里,装备整齐的自行车“骑士”穿行而过。只有民众能随时随地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竞技体育才能体现出其意义,正如本届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

四、“欢乐”。从开、闭幕式的设计上,世界领略了伦敦人所表现出来轻松与欢乐。不在乎队伍是否站成一条线,也不在乎个体表演是否完美无暇,场上的人轻松表演,运动员尽情投入,观众自在欣赏。狂欢的形式,让所有人都没了心理负担。特别是闭幕式,几乎就是一场盛大的巨星演唱会,场上的大人小孩肆意表演,歌星倾情投入,身边的观众直呼过瘾。

王申:新扎体育摄影记者的伦敦“解牛”之路

新扎,即为新手,虽然从事新闻摄影近9年的时间,但说到体育摄影,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人嫩手。拍摄大型体育赛事的经历为零次,拍摄个别体育项目的经历不超过5次,相关的拍摄经验几乎为零。所以我这个“体育摄影记者”的头衔来得有些勉强,尤其和常年奋战在体育采访和编辑一线的体育组的同事们相比,简直不能冠以这样的称呼。不过,在这次奥运的征途中,我也在认真学习、实践,开始了我的“解牛”之路。

“解牛”,取自 “庖丁解牛”这个成语,出自《庄子》。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仅仅16天的赛事拍摄,当然达不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境界。但至少,我在“解牛”之路上迈着步子,满怀信心地向前走。以下就是我作为一名新扎体育摄影记者的伦敦“解牛”之路。

一、准备篇

当我获知自己有幸成为31名佩有EP证件(伦敦奥组委发放的官方摄影记者证件,可在除开闭幕式和篮球美国队比赛外所有的赛场里拍摄)的新华社摄影记者之一,除了激动外更多的是忐忑。忐忑自己能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赛事的拍摄,忐忑自己拍的照片能不能出彩,忐忑自己能不能对得起这张来之不易的EP证件。

过多的忐忑只会增加焦虑的程度,不如好好做些功课来得实惠。于是,我上伦敦奥运会的官方网站上查看项目的介绍和安排;搜索前辈们的拍摄经验分享;向社里的各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请教问题。直到大约5月底的一次伦敦奥运会赛前培训会,我的心里才算有了底。在这个培训会上,前辈们精心制作编排了伦敦奥运会采访手册,里面信息可谓应有尽有,从奥运会赛事项目的拍摄时间、拍摄人员安排到拍摄要注意的重点一一列出,甚至把我们在伦敦的吃、住、行安排都简明扼要地写了出来。会上还发放了两本书籍供大家学习,一本是雅典奥运会上新华社摄影记者的优秀图片画册;一本是在业界享有盛名的《体育摄影三十六计》,详细介绍了36个主要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以及拍摄技法,是新华社资深体育摄影记者多年来的实战经验集锦。会后,我仔细阅读了这两本书,开了眼、安了心。

中国人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体育摄影记者手中的粮食就是相机、镜头等摄影器材了。社里为所有上奥运会的摄影记者配备了最顶级的设备,我也有幸最先使用了佳能EOS—1D X相机和最新的300、400毫米定焦“白炮”。我携带的器材包括:两台佳能机身、300、400毫米定焦头、17—35、24—70、70—200毫米变焦头、闪光灯两只、5号充电电池12节、各种线缆、彩色胶带、独脚架、大容量电宝、手机两部、笔记本一台、CF卡和读卡器、镜头防雨罩两个、名片、彩色水笔、防盗锁、松下GF1微单相机和徕卡镜头、接线板和转换器、卡塔相机背包一个,创意坦克登机箱一部。

在生活保障上,我带足了衣服,水杯、拖鞋、靠枕、药品和一些零食。到了英国发现自己的决策是明智的,英国吃的那么差而中国小商品那么便宜。

二、采访篇

伦敦奥运会被称为史上最快乐的奥运会,这对于观众和游客是一点不假,可作为奥运会的摄影记者,尤其是穿着卡其色摄影背心的摄影记者,日子可就没有那么好过了。奥运会对待摄影记者等级森严:1000号以前的摄影背心为蓝色,被发放给美联、路透、法新、Getty等机构;1000号以后的摄影背心为卡其色,被发放给其他的机构。我拿到的是普通的卡其色背心,这也意味着在关键比赛的关键位置上,我很有可能不会被官方考虑。遇到这样的问题,认命是不行的。我的思路是这样的:我天天去拍,天天在摄影经理眼前晃荡,以认真的态度、勤奋的身影和真诚的心去打动他。

分配给我的主项是拳击。这意味着我每天的工作时间是中午1点半到夜里11点半,直到奥运闭幕;这也意味着我将有幸见证第一次进入奥运大家庭的女子拳击手的风采;这还意味着,我必须尽可能多地拿到中国队关键比赛的特殊摄影位置。

拳击的特殊摄影位置被称为“RINGSIDE”,也就是拳台边上的位置,这个位置最多能容纳6个摄影记者,通常摄影经理会固定安排5个穿蓝色摄影背心的记者,此外还有1个机动蓝色摄影背心,这个机动名额会根据比赛双方的国家来分配。除了这个“RINGSIDE”位置外,场馆还在东南西北的四个方位的不同高度安排了约150个摄影位置,但这些位置能够拍到精彩照片的几率远远低于特殊摄影位置。

拳击和田径、水上、体操相比,不算特别热门的项目,在小组赛阶段去拍摄的摄影记者不多,通常只会有不超过5名的摄影记者,有些人只拍了要拍的运动员之后就匆匆离开。而我,几乎是从头拍到尾的摄影记者。我勤奋的身影果真被摄影经理David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16天的拍摄中,我拿到了中国队三分之一场次的特殊摄影位置,最为关键的是邹市明的决赛那场,我自豪地穿起了蓝色摄影背心,拍到了邹市明走下拳台和妻儿分享金牌喜悦的独家照片。

三、总结篇

回顾伦敦奥运会,有太多的经验可以总结。

“神器”的助力:我有幸使用佳能EOS—1D X相机见证了伦敦奥运会的奇迹。谈谈我对于这部传奇相机的使用感受:1.约12张/秒高速连拍和最高约14张/秒的超高速连拍,让我不用太费力就能捕捉到几乎所有的精彩瞬间。拳击项目拳手出拳速度迅速,脚步移动频率高,但高速连拍可以游刃有余地在人类极限的运动频率中取得胜利。2.有效像素约1810万全画幅CMOS图像感应器和搭载两块具有强大信息处理能力的DIGIC 5+数字影像处理器的高画质,让我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通过剪裁获得较高质量的图片。3.镁合金机身与防水滴防尘性能让我在雨水丰富的伦敦可以无需太顾忌在雨中拍摄。

不要轻视小物件:这次奥运会,日韩记者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虽然西方人分不清中国、韩国和日本记者的区别,但你会发现,每场比赛,日韩记者来得最早,以便占据有利位置。这当然是职业精神的体现,但他们手里的小物件也的确帮到了他们的大忙,彩色胶带就是其中的一个。彩色胶带可以把名片、独脚架等紧紧地粘贴在摄影位置上,彩色胶带可用来区分不同的线缆、把读卡器贴在电脑面板上,还能捆绑摄影器材拉杆箱的轮子,减少磨损。

情感投入:情感不仅是一张好照片的必备因素,也是获取拍摄机会的法宝:记得新华社一位前辈讲过,如果连自己都弱化自己,就不要指望别人能够看得起你。是啊,在伦敦奋战的日子里,最大的困难是官方对你的轻视。因为轻视,你拿不到好的摄影位置,尤其在关键场次中的拍摄就更举步维艰。但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掌握了认真、勤奋和真诚这样的世界性语言,在任何一个角落里,都会被有心人看得见、记得住。

沈伯韩:奥运“新兵”的伦敦之行

作为一个入行8年的新闻摄影人,参加奥运会报道,一直是我的心愿。那瞬息万变的赛场,激情四射的运动瞬间,运动员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所展现的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完成报道工作对记者综合能力的挑战,无不吸引着我。回望在伦敦奥运赛场的日子,我想说说自己拍到的几张照片。

【画面一:福原爱在比赛中准备发球】

福原爱是很受乒乓球迷关注和喜爱的一名日本球手,这场女单四分之一比赛对她来说至关重要。而面对强大的对手丁宁,其压力可想而知。这也是一场打得很艰苦的比赛,双方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赛场气氛很是紧张。一次交换场地后,福原爱背对着我的镜头,一般情况下是没什么可拍的了。然而透过长焦镜头,我突然发现了她纤细的手指上涂着漂亮的指甲油,一时间,我觉得这些美丽的手指仿佛是战场焦土边开着的小野花。再仔细观察,其食指上还别致地涂着日本国旗的图案。那一刻,周围弥漫的“生死存亡”的焦灼气息被她女性的柔美与融入日常细节的爱国情怀慢慢消解。我也从这小小方寸之间,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女人的存在,她不仅仅是奔波于攻防之间的运动员。

【画面二:王皓与庄智渊在比赛中对攻】

乒乓球是我此次伦敦奥运会拍摄的重点项目。看着选手们一个个被淘汰,比赛用的球桌从4个减为1个,一对选手的成与败,可能都无暇去唏嘘感叹一番。对于像我这样穿着土黄色摄影背心持有普通拍摄许可的摄影师来说,只有场地外围的两边和看台有位置可以拍摄,而靠近场地的好位置只有穿蓝背心持有特殊拍摄许可的6个机构的摄影师才能“享用”。我一直想拍一张能表现乒乓球选手之间你来我往各有攻防的照片。就在我于比赛间隙转移到一个平时不太常用的位置时,“奇迹”出现了:“蓝背心”们都在比赛中间赶着去发稿,平日总是挡在镜头前负责直播的摄像师也鬼使神差地站到了一边去拍摄教练,眼前只是一片干净的黑色背景、裁判和选手。抓紧时机尝试了若干次之后,我终于等到了这张照片:多重曝光技术的运用勾勒出双方攻防的整个过程,而通过拍摄位置的选取隐去球桌,又让选手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舞台。留下的只是竞技之美。

【画面三:罗晓娟和德国选手索赞斯卡在女子重剑比赛中】

毫不掩饰地说,这是我向我的“偶像”之一大卫·伯内特(David Burnett)致敬的一张照片。提到体育摄影,我们所能想到最多的就是那些被摄影师千方百计凝固住的“瞬间”——打破纪录之后的欢呼,与胜利擦肩而过的叹息,展现运动员躯体力与美的那个动作,观众观看比赛时与众不同的反应……然而,当我们用越来越快的快门、焦距越来越长的镜头,把视线一步步向那些被摄者拉近、拉近、再拉近的同时,我们却发现“体育竞技中的成功与失败是在何地、又是怎样发生的”这些对于观者来说也许更为重要的信息,在那些美轮美奂的体育摄影作品中缺席了。更不用说对于“体育与人、运动会与举办城市之间的关系”等等更为本质性的命题的探讨。然而,大卫·伯内特的体育摄影作品将这些丢失已久的东西重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因此他的照片往往更加“宽阔”而耐看。在伦敦奥运会期间,我也在尝试着“退后几步”,将视线放得更宽,以期能看到更多。这张照片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移轴镜头将焦点更加集中在了我们较为关注的选手身上,周围场地上的选手如此“配合”地放下了手中的剑,让中德选手之间的争夺更加吸引人。这也是他们给我的一个“礼物”。

【画面四:巴西选手纳巴雷特在教练的帮助下准备比赛】

编辑将这张照片取名为《冠军的支点》,我觉得他/她是懂我的。我想要表现的,恰恰就是在那即将开赛的一瞬间,选手与教练之间的关系。在拍摄体操比赛期间,我常常在想,那些运动员通过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将自己置身于体育馆高处的黑暗中时,他们在想什么?会有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之感吗?会有对动作失败的恐惧吗?抑或是脑海中一片空白,只是下意识习惯性地完成一套动作?对于照片中的纳巴雷特来说,对面的那些灯直直照过来,恐怕会有些晃眼吧?吊在两个环上,他又会看到怎样一番景象?……若是有机会,我真想亲口问问这些“简单”的问题。

我眼中的奥运 篇4

这是一个收获累累的十月。踏入麦田,农民伯伯都是一个个劲的砍收麦子、高粱;而麦子和高粱好似一个个孩子们在打闹,随风摇摆;很不想让农民伯伯捉到他。在果园里,果农们一会儿捕捉着“红孩儿”的身影,一会儿捕捉着李子的身影。苹果又大又红,真像节日里红灯笼,李子却又大的像玩偶。让整个秋天都开始热闹起来了!

这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十月。我乘着小船驶向小村子边的银杏树林里,“啊!这里太美了!”正如我惊叹一般,黄叶飘飘,好似成千上万只蝴蝶从天际飞过。它的美惊讶到了我,它的美让我不禁连连喝彩!我继续乘着小船,安静的停在湖中央,湖面竟然没有一丝丝波纹漾起,仿佛让我和小船如同一块宝石嵌在蔚蓝色的星布中......

我的梦早已像白鸽飞向了蓝天,让我永远沉睡于此吧!十月,还会有更多美在等着我们去欣赏。

这是一个来自祖国的节日。在70多年前的十月里,一个来自新中国召唤的开始---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把那个原本民不聊生,败落的国家一下子改心换面,直至今日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经济大国。十月是来自祖国的拥抱,让我们一起去欣然、热情的欢迎这个热闹的十月......

我眼中的十月是一片美丽的景色;我眼中的十月热闹、喜庆;我眼中的十月是祖国的节日,更是一起迎接美好新时代的未来!

作者:五4班---尹迪

我眼中的我作文 篇5

大家别看我个子长那么高,外表看上去很勇敢,其实我的内心是很胆小的。我第一次上台表演时,台下人山人海,我在后台流了一身的汗,小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好像即将面临沙尘暴,我无法阻挡。我心想:要是能胆大点,该有多好啊!

我是一个藏不住秘密的人,我觉得自己心直口快。有时候大家在聊天,聊着聊着我就口快了,就会把心里的秘密都说出去。比如有个同学告诉我他带玩具去学校,我就不小心说了出去,结果全班都知道了,那个同学气死了,还挨了批评。

我总觉得自己写字一般,写作还可以,可是今天的写作就出问题了,我居然要重写作文,真是悲催呀,看来我的自我认识与真实还差得很远。

我眼中的我作文400字 篇6

我从小就爱哭,每天早上起来哭个10分钟,发泄自己的“起床气”。虽然至今已经把这坏毛病给改了,但还是很容易为离开被窝掉眼泪。

我的泪点很低,动不动就掉眼泪,妈妈批评我坏处的时候还没说几句,我的眼泪就像雨水般“哗哗”地流下来。这一点,妈妈也总是说我,不能轻易掉眼泪!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太柔弱了。

别看我在外害羞,其实我也很容易生气,在家里我经常肆意妄为地发脾气。在班上对女同学永远是很亲热的,但对男同学哪个看的不顺眼就“整”他,所以现在男同学都很怕我。

我在学习方面还是不够理想,以后要多努力。但我在性格方面还是很欣赏自己的,不轻易和别人计较,也是个很乖巧的小姑娘,一向很听大人的话。文笔也不错,不不过有时候为了凑字数也会随便写写。家里人曾说过我是百灵鸟的嗓子,于是我就去学了唱歌,现在唱得也还不错。

我眼中最美的老师 篇7

要说马老师的课堂魅力何在, 我认为一大亮点便是他富有特点的声音。她的嗓音有一种历经岁月淘洗和时光沉淀而留下的淡淡的沧桑, 安详而又不失厚重。那些艰涩难懂的知识点, 经过她的精心梳理后再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 都好像具有了生命一般, 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之中。跟随着她那声音的指引, 我们便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奇妙的语文世界中。不骄不躁, 心静神清, 也许这才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吧。上课时, 她也是淡淡地笑着的。她没有那么气壮山河、激情洋溢, 总是那么不瘟不火、慢条斯理的。每当上课讲到动情之处, 她会不由得放慢语速, 充满了柔情, 但看到课文中紧张、激动的场面, 她也把握得恰到好处, 张弛有度。有时, 上课没有精神, 她常会笑眯眯地说:“同学们, 把你们的脑袋抬起来, 耳朵竖起来。”一听到这句好笑又可爱的话, 我们就来了精神。

然而, 马老师最令我敬佩的远不止这些, 更有的是她为人处世的一种态度。

开学初, 我对作文有些掌握不住。有一天, 课代表发完作文后对我说:“马老师让你去她办公室。”听闻这个“噩耗”, 我顿时像跌入了万丈深渊——从小到大一直成绩优异的我, 何时因为作文被老师叫去过办公室?一路上, 攥着那作文上画满了符号的三张纸, 委屈、羞愧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敲开办公室的门, 我只觉得空气都好像要凝固了一般, 连身子都不由得微微颤动起来。可马老师看到我, 却和蔼地说:“你这次的作文写得不是太好, 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好吗?”我站在原地愣住了, 简直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她把我拉到身边, 俯下身子, 眯起眼睛, 用手指着她给我在作文上的评语, 一字一字地慢慢读过去, 把每一个不通顺的句子都仔细地分析给我听。遇到我不会改的地方, 她还拿起笔一丝不苟地给我耐心讲解。夕阳渐渐西沉, 她的身影融进那片柔和的余晖中, 却留给我最伟岸的印象。

过去, 我一向不太喜欢语文课, 总觉得语文课程让我感到没有趣味。可是马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打消了我的偏见, 使我慢慢喜欢上了语文。

对于这件事情, 马老师并没有在班上提起。也许就像她的能力一样, 还有很多东西我们是不知道的。她的才干, 就如一潭深水, 我们也许曾轻轻地吹拂过, 却只见得些许涟漪, 而这水究竟有多深, 我们却难以猜测。

在我的心中, 马老师就像一杯浓茶, 不似汽水的缤纷艳丽, 也不像咖啡般苦涩难咽。时光已经滤去了些许的茶叶之苦, 淡远的清甜从舌尖溢出, 只觉气柔息定, 浮躁与狂妄一点儿一点儿消去, 飘逸与安详从纤尘不染的内心生出。她始终用一种沉稳的心态去面对所发生的事, 在浮沉的世间, 以一种宁静的姿态得到升华。

这就是我心中那个如茶一般, 朴素而可敬的马老师。

我眼中的奥运 篇8

我见到了郎平和美国女排

2008年8月5日

昨天共有五支排球队到达场馆训练,队员们都非常高大有型。我服务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美国排球队。

我提前一小时就站在了2号更衣室门口迎接队员,远远看到郎平主教练走在最前头,穿的是和队员一样的训练服,还没走近,已有一大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上前问好。近距离看了看郎平教练,比电视上显得年轻。

接下来,我的任务是实施门禁服务(俗称把门,不让任何无关人员进入),期间只是听到屋里郎平教练一直在用英文与队员们细致交流,这期间,我陪同一位美国女排队员去了趟洗手间,这是一位黑人队员,她非常有礼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她却不知道说了多少次“thank you”,害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忙说“you are welcome,that's ok。”直到美国女排临离开更衣室时,她还微笑着向我告别,然后进到了训练场地。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我在更衣室外站了差不多两小时,期间中国女排和俄罗斯女排提前到达场馆,远望见陈忠和教练在那边和蔼可亲地笑着,以及一个又一个熟悉的中国女排姑娘的身影进入了第三更衣室,可惜我要坚守岗位,不然真想跑到热身场地去瞧瞧她们的训练情况。俄罗斯女排姑娘一身红白装束,分外抢眼,她们正好从第二更衣室经过,进入了第一更衣室,我正好一饱了眼福!和古巴、美国大多数黑人球员相比,俄罗斯女排姑娘个个都是皮肤白皙的金发美女,气质很好。

美国女排快训练完时,中国和俄罗斯队相继进入场馆,不知道三强相遇是一番怎样的场景。两个队走后不久,美国女排队员陆续回到了更衣室,走在最后的是郎平教练,她很快被堵在道上,先是记者采访,一阵闪光灯,然后是签名,只有一位幸运的MM拿到了签名,看到她都兴奋地跳起来,而其余的人都被挡回去了……

郎平教练好不容易挪到了更衣室门口,我正打算开门,她一回头,看见了当年同在国家女排的队友赖亚文老师,郎教练一步上前给了赖老师一个热烈拥抱,随后握着她的手亲切交谈起来,真是“姐妹情深”啊!看着郎教练的脸就像一个喜出望外的孩子:“过会儿你给我打电话……”两人就这样旁若无人地交谈了许久,周围自然又是闪光灯一片。

巴西男排的球星大腕

8月10日

今天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巴西男排,一支很friendly的球队,也是唯一一个手持相机、摄像机进场的球队,我的任务就是从他们入场馆那一刻起直到乘大巴离开场馆时随队陪同服务。幸好他们领队的英文说得不错,葡萄牙语口音不是很重,基本交流ok了。记得领队从热身场地下楼梯时,不小心绊了一下,我忙上去说:“oh.be careful.”他看着我,又故意做了个要摔倒的姿势,随后冲我眨眨眼笑了。我理解那意思是说,小意思,别放在心上。随后巴西男排进入了训练场,在训练中场休息时,领队又笑着向我走来,我也挑起眉用一个比较夸张的表情向他示意。

巴西男排队员们都很亲切热情,没有一点架子,真看不出他们就是那支赫赫有名的世錦赛冠军、雅典奥运会冠军球队,他们在训练场绕场跑步热身时,许多队员经过我面前时都会朝我微笑,或做一个滑稽表情,十分有趣。

当一个队员因“方便”进场晚了,我就用手指着入场通道为他引路,“this way,please.”,没想到他也立马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用中文对我说“谢谢”!这让我分外兴奋。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第一主攻手Giba!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最佳球员得主。我感觉他很帅,也很平易近人。训练结束后,他沿途接受了不少采访,走出大门时,不少志愿者围着他合影,他耐心地与每个人单独合影。当他从更衣室出来准备乘大巴回奥运村去时,我上前要了他的签名,“thank you very much.”他回了句:“you are welcome very much!”接着,我与他合影,他非常幽默地做了个搞怪的表情,还张开右臂搂着我的肩膀,笑得特别灿烂。

这是我与世界著名球星的一次亲密接触啊。

这些天真是过足了瘾,近距离地领教了各国运动员的风采,以至晚上看电视球赛转播时,总能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庞,他们曾那样真切、近距离地在你眼前出现过。尽管那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或许还能经常在电视转播中看到,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们相逢的机会却是微乎其微了。

这里也顺便把一些球队留给我的印象做个概括:

德国和波兰男排是最帅的,也是香水味最淡的;

意大利男排的身材是最棒的,几乎个个都可以当名模;

美国男排的排场是最大的,用警车开道;

巴西男排是最热情的;

俄罗斯女排是最高挑白净的;

哈萨克斯坦女排是最放松的;

塞尔维亚女排是最冷酷的……

我领略了排球大赛后的大悲大喜

8月20日

今天,我第一次在首都体育馆排球场服务,也第一次感受了全场1.7万多名观众呐喊助威的壮观,同时亲眼见证了两场1/4女排决赛的生死大战。

第一场是俄罗斯女排对战中国。当时我就坐在运动员看台上,一开始中国队好像是梦游状态,很快输掉了6分,我们在看台上都傻眼了,周围的俄罗斯观众高呼着“巴西亚”、“巴西亚”(估计是俄语“加油”)!幸好中国队及时调整了状态,最终反败为胜,拿下首局。在接下来的两局中,中国姑娘们愈战愈勇,在全场观众如雷般的加油助威声中,最终以3∶0干脆利落地拿下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第二场是美国女排对战意大利。双方一开始打成了1∶1,第三局意大利女排以大比分轻取了美国女排,原以为意大利女排会乘胜追击,一举拿下第4局,没想到第4局翻演了上一局的大比分,不过赢者变成了美国队。在接下来的第五局,美国队以势不可当的气势连连赢球,一举拿下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而随后的镜头却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无法看到的:我们站在混合区的出口处,迎候着陆续离场的队员们。先看到陈忠和教练和郎平教练向观众席频频挥手,满面春风的样子。郎平教练还一改往日的严峻作风,沿途给好几位志愿者签了名,可见她的心情相当好。

与此同时,我们也目睹了俄罗斯和意大利女排教练的一脸无奈,或者是没有表情的表情……

我们还看到中、美女排队员欢呼雀跃着走出来,也看到了俄、意女排队员一脸落寞的神情……

在更衣室门口,俄罗斯女排队长从新闻发布会回来,看到她们的教练,一下子扑上去哭了,从更衣室出来的俄罗斯姑娘也个个满脸通红,眼睛肿胀,唯有加莫娃是戴着墨镜走出来的,这位冷艳高傲的名将不想让人看到她脆弱的一面,但我想,墨镜下也一定是一双湿润的眼睛……据陪同队员乘坐大巴的志愿者说,她们都在大巴上哭成一团。

而从另一更衣室出来的中国姑娘们,有说有笑,轻松愉悦,队长冯坤手中还拿着一包徽章,饶有兴趣地和队友们讨论着……

从意大利女排队员的脸上,我没看到哭痕,但她们此刻的心情已全然写在脸上,或许无声的哭泣是一种更深的悲情……

而在美国女排的更衣室门口,我也看到了感人的一幕。几位美国女排队员看到了从她们身边经过的熟悉的意大利女排队员,主动上前与她们亲切拥抱和轻声安慰……

也许,这就是竞技比赛的最残酷之处和最绝美之处!

我眼中的我作文500字 篇9

平时在学校,只偶尔跟女生玩,大多数时间都在跟男生打篮球。我经常跟他们打比赛,我还负责最关键的投篮,百发百中,一投一个准,班里的男孩子还给我起了个外号:神射手。

我觉得我喜欢的几乎跟男孩子喜欢的一样。有一回,老妈问我要报什么补习班。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篮球,吉他,架子鼓和街舞。”“这些都是男孩子学的,女孩子要这么酷干嘛,女孩嘛,当然要淑女一点儿啦!”妈妈说。“那我应该学什么?”老妈居然说:“古筝,琵琶,小提琴随你便。”哎,这些乐器我一点儿也不感兴趣,这么安静,我喜欢有节奏感的音乐。妈妈摇摇头说:“哎,我真担心你以后嫁得出去嫁不出去。”

在班上,因为我和男孩子玩较多,体育也比较强,每次的什么体育项目都是我比较拿手,所以班上有不少人都称呼我为“叶哥”。或许是因为已经听习惯了,他们不叫我叶哥我都难受。

我有时一个人在窗边发呆时难免会做起“白日梦”来。在球场上,我以连贯的动作穿过了男孩子的防线,灌篮得分,全场大叫“叶哥,叶哥,叶哥……”白日梦一下子刷新了一下,转换到了另一个场景,我拿着一把崭新的吉他,站在舞台的最中央,我身后有几个贝司手和鼓手,我们正在唱着摇滚乐,粉丝们为我们尖叫着。

我眼中的秋天 篇10

凉风习习,稻谷飘香的日子是什么季节?当然是秋天啦!那我眼中的秋天会是怎么样的呢?你猜猜,当然是硕果累累的秋天喽。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有红通通的苹果,月牙般的香蕉,晶莹的水晶葡萄„„还有我最喜欢的水果之王:弥猴桃。

弥猴桃外形很一般,远看就像一只普通的土豆。皮上有很多小毛,但它们不扎手。剥开皮,绿中带黄的果肉就展现在你眼前。咬一口,顿时感觉甜中带酸,酸中带清凉。吃到中间的软核时,特别酸,和山楂不分上下。

弥猴桃之所以被称为“水果之王”,是因为它富含多种营养和“维C”。弥猴桃可以切成两半用勺子挖着吃,也可以切成片放在蛋糕上做水果蛋糕吃呢!有意思吧!秋天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我还是最喜欢果实累累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

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啊!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然而,硕果累累的秋色却透着丰收的喜悦;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缤纷的景象,枝叶茂密的夏天虽然迷人,可是,金叶满树的秋色却更爽气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机勃勃的景象,白雪皑皑的冬天固然可爱,但是,瓜果飘香的金秋却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秋天来到了树林里,从远处看,黄叶纷落好似成群结对的金色的蝴蝶,它们飞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头上、脚上。把我的思绪从绿色的夏日带到了金色的秋季。我一转身,一片桃叶又落在我身旁,我弯腰拾起,捧在手上,细细地端详,好特别地一片秋叶呀!它还没来得急完全退去绿色,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气。秋天来到了果园里,柿子弯下腰鞠了一个躬就压得枝头快要折断了,荔枝妹妹太胖了,撑破了衣裳,露出了鼓鼓、白白的肚皮。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涩,或豪放。秋姑娘来到农田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齿;西红柿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红涂在了脸上;土豆的兴奋也许太高了,把它那绿色的嘴巴笑破了,露出了黄色的舌头。秋天来到了花园里,这儿成了菊花的乐园。它们也许是喜欢这沉甸甸的金色,才选择在秋天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菊花的颜色真不少:黄色、粉红色、白色......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一个卷发的小姑娘。流连菊园或独自欣赏一盆艳菊,慢慢地陶醉在那股股清香里。秋天,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给蓝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秋风,清凉如水,带着一丝寒意染黄了世界。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季节!

我喜欢有花叶扶疏、朴实无华的菊花的秋天。我喜欢这独一无二,灿烂辉煌的金秋景色。

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割草机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大人们的谈笑声这些声音融合到了一起,组成了一首《金色的秋天》的交响曲。

[2]秋天不像春天那样百花争艳,芳香怡人;也不像夏天那样有那么多的小生灵在歌唱;也没有冬天那么美丽。可是,它在我心中却是最美的。

秋天虽然没有春天那么艳丽,可它有一种颜色是天下一绝的——红。枫叶只有在遇见秋天时才会脸红,远远望去,像朝霞一样红,把山都染红了。风吹来,枫叶像红色的雪一样,飘了下来。好让人们前来欣赏。秋天虽然没有夏天一样有那么多的小生灵,可秋天落叶的景观可比它们美多了。当风吹起来时,叶子就随风而落,还时时发出声响,好像在大声地告诉大家:“谁说秋天没有蝴蝶?我不就是吗?怎么样,漂亮吧!”

秋天虽然不像冬天有洁白的衣服,可是它那桔黄色的衣服也不错呀!而且比冬天的那件白色衣服暖和多了。

秋天也有很多独特之处。

到了秋天,植物好像争先恐后地跑到理发店去过。有人可能会问:“它们去理发店干嘛?”当然是去染发啦,它们也要赶时髦呢!

到了秋天,桂花树上的桂花都开了,让老远的人们都能闻到那醉人的香味。

到了秋天,它会让农民伯伯非常的开心,因为他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果子等,都丰收了。哇,想起我最喜欢吃的青桔出桔了,口水都流了下来。

秋天,是一个让我思念的季节,那院子落叶和我的思念都积了厚厚一叠,可是那饱满的稻谷,更幸福了我心中的世界。

[3]秋之神韵:

我爱秋。不只爱它令人赞美的硕果,不只爱它奉献一生的落叶,我最爱它令人神往的神韵。没有春的缠绵,夏的狂热,冬的冷漠;你如原野上时而奔跑跳跃,时而戛然而止的骏马,犹如饱经沧桑豁达开朗的将军,犹如从容飘逸划过夜空的流星„„

秋天是清爽的。头上是高阔的天空,蓝蓝的不杂一丝云彩;脚下是平坦的大地,处处有成熟的金黄,恬静的街道。风中飘洒黄叶的飒飒声,与清澈透底欢愉跳跃的小溪轻声伴和。一切都是那样的请纯与洒脱。

秋天是热情的。因酷暑而萎顿的人们,在微微的凉意里振作起来了。学生们又满怀信心地开始了新的学年;年轻人也兴高采烈地重阳远眺,一个个步履轻快,神采飞扬,他们又有了新的期待。

秋天是真诚的。一阵秋风,吹散了平日的虚伪与私心,人们胸怀坦荡,以诚相待,在这自自然然爽爽快快的季节里又怎么会容得下猜疑与做作呢?

清爽、热情和真诚,不加雕琢的自然流露,行云流水般的抒发自如,透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新意,这就是秋的高洁与潇洒的神韵。噢,秋之高洁,我钦佩你,秋之潇洒,我欣赏你

[4]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好喜欢秋天.夏姑娘披着绿纱衣悄悄的走了。一片片金黄的落叶犹如美丽的蝴蝶从树上飘落,啊!秋天来了。

秋姑娘有一把扇子,扇啊扇啊,扇来了阵阵凉风。小朋友们在田野上蹦蹦跳跳,看到了许多饱满的庄稼。瞧!高粱戴着火红火红的帽子,在风中给秋姑娘鞠躬;玉米爷爷笑了,露出了一排排金黄的大牙。地里有什么声音?原来是红薯和花生在对话,它们正在讨论农民伯伯会先把谁挖出土。因为它们天天盼望着早日看到外面的世界。

再来看看果园吧。红红的苹果像害羞的小妹妹。香甜的梨子散发着阵阵清香,特别诱人。还有:柿子、石榴、橘子„„„

过一阵子 , 天气会慢慢转冷。大雁和燕子都会往南方去了。小蛇挖洞,松鼠也会备粮食。

我眼中的侠 篇11

在武侠小说中,我独以为金庸笔下的个别人物才算得上侠。

侠须是深明大义的。《天龙八部》中,乔峰在雁门关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两国的和平,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千百万黎民的性命。虽然他也曾做过错事,但是他以死谢苍生的行为令我深深感动。为了别人而不惜牺牲自己,正是侠所拥有的最卓越的品质。

侠应是善良仁厚的。侠者,应以善为本,行侠仗义。那些虽有高强的武艺却无仁心的人能够被称为侠吗?那些虽拥有过人的本领,却去危害世间百姓的人,能够被称为侠吗?

【简评】 楚河汉界,两军对峙,最不引人注意的恐怕就是卒了。然而,“过河的卒子赛过车”,“山鸡也能变凤凰”,平凡之中常常蕴蓄着惊人的力量。作者从一张棋盘、数粒棋子中悟出了许多道理,认识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卒。他首先看到了卒的命运:它平凡、普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命运中还有些无奈。可贵的是,他没有仅停留于此,而是将笔锋一转,指出“我欣赏的正是卒”,既而以独特的视角认识卒,颂扬卒鞠躬尽瘁的高贵品质和无所畏惧的雄浑气魄。结尾是本文的点睛之笔,由下棋联及人生,由卒写到平凡的人,过渡自然,揭示出深刻的人生道理。

读完本文,你还会为自身的平凡而苦恼吗?看看那平凡的卒吧,你会获取新的奋斗的动力。自然不能。我认为金庸笔下的郭靖便能被称为大英雄、大侠士。郭靖善良仁厚,心为天下苍生所虑,以自己深远的谋略和超强的武艺为国家的和平尽力。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与成吉思汗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出一代天骄心里装的是疆土,而郭靖心里装的是芸芸众生。郭靖为天下苍生而忧的豪情壮志,让我由衷地佩服。

侠这一称呼,反映出人们对他的尊敬,而能耐够拥有这一称呼的人必然会顺民意而为之。

当人们称某人为侠时,应首先考虑其是否达到了侠的标准。为了个人恩怨,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就打打杀杀,是断然不能称为侠的。所以,能被称为侠的人,应该心胸宽阔,海纳百川。世上的恩怨何其多?作为侠,要能够以德报怨(在不违反大义的前提下),这便是我眼中侠的另一准则。

月明风高,狼嗥四起,忽侠气冲天,端其行,正其心,宽其胸,则天明风平。以行动人,以心感人,以德服人,这,便是我心中的侠!

【简评】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侠”的形象,人们敬重“侠”,也喜欢谈论“侠”。然而,不同的人心目中“侠”的形象也不尽相同。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侠士。先从正面提出可以称为 “侠”的两种标准:以乔峰为代表的深明大义之“侠”和以郭靖为代表的善良仁厚之“侠”,让读者对“侠士”有了一个清晰、具体的认识;继而从反面论述什么样的人算不上真正的侠士,是人们曲解的“侠”,指出真正的侠士应该胸怀宽广,能做到“以德报怨”。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论证严谨,论点鲜明,论据充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眼中的“吟诵”教学 篇12

吟诵和朗诵必然是不同的,吟诵传承三千年的读书方式,是中国特有的读书方法。吟诵的必要性何在呢?为何在朗读、朗诵大行其道的今天我还要进行吟诵教学,恢复吟诵的传统呢?首先要从吟诵的价值说起,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吟诵恢复了古诗文本来的美丽的声音形式,使得学生们重新喜爱上了古诗文。

中华文化复兴,必从读古书开始。每个人都读读古书原文,而不是从课本上听说古代,这样传承文化才有了一个根基。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读古书,为什么呢?太隔阂,太陌生。去年有研究调查了北京市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结果语文排最后。又调查了语文的什么内容最令小学生讨厌,结果就是语法和古诗文。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声音是其中最重要的障碍之一。试想,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流行歌曲,如果把那些歌曲的旋律都去掉,不能唱,只剩歌词,还一字一拍地念,再加上数学分析式的讲解,谁还会喜欢呢?道理就是如此地简单:入情入心的东西,变成了枯燥的文字数学。

第二,吟诵是正确理解古诗文含义的基础之一。吟诵是古诗文的传统读法,而读法对含义的理解是有影响的。

吟诵不仅是读者的读法,也是作者的做法。“先吟后录”一直是古诗文的主要创作方法———下笔前总是先在心里有声音的,而这声音也是基本遵守吟诵规则的,何况,大量的诗文是在吟诵的状态下创作完成之后才用笔记录下来的。

既然古诗文的创作主要是口头创作,那么声音的意义就不可否认。创作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每个人都会选择合适的声音去表达,包括长短高低、轻重缓急、清浊开闭,等等,这是从小就会的本领。如果声音不合适,即会改掉,所以“新诗改罢自长吟”,吟诵一直也是修改诗文的方法。

只知道读音,不知道读法,又怎么可能完全了解诗文的含义呢?

“因声求义”,这也是古诗文一直以来的传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声”,正是“书”和“意”之间的桥梁。所以,理解得好自然吟诵得好,而吟诵得好也才能理解得好。古人读书的时候,因声求义,因义发声,这是一直并存互生的两个方面。

如古诗《咏柳》的美感,不易被我们捕捉,这首诗的美不在于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也不在于用上了形象的比喻手法。正如孙绍振教授的观点,贺知章是以一个男性的视角来观察柳树,眼前的柳树如同一个婀娜的少女,柳树的柔嫩与娇媚才是这首诗的最大亮点,这是从文字解析的角度来理解的。比如“碧玉”一词让人联想到小家碧玉,“妆”字让人联想到少女梳妆的迷人,“丝绦”是丝织品,“裁剪”在古代属于女红,所以贺知章笔下用了大量的和少女有关的词语,可见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贺知章写出了柳树的娇柔、细嫩,如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一般迷人。但这样通过文字来理解整首诗的特点,来感受诗歌的美,却是我们的普通教师不容易做到的,也更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了。

但是,如果我们采用吟诵的方式则不难感受到整首诗的基调和特点。通过反复诵读,特别是在标出了开口音和闭口音之后,我豁然开朗,整首诗28个字,19个字都是闭口音,9个字是开口音,特别是我们公认的千古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中只有“裁”“剪”“刀”三个字是开口音,其余的字都是闭口音。闭口音的发音低沉,多用来表达细腻、悠长的情绪。想想贺知章笔下的柳树不正是如此吗?这不是苍劲有力的柳树,而是如同少女般婀娜迷人。吟诵时,多是闭口音的字,自然我们的声音就会变得细腻、悠长,所以,我们不需要把古诗中的一个个字进行剖析,仅靠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整首诗的基调,用诵读的方法也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感,而且是在潜心涵泳之间慢慢体会,慢慢感悟,将诗歌中的情感通过声音这个媒介慢慢融入自己的情感。

例如《题西林壁》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首平起式的诗,第一句中的“看”字需要文读,读一声。同学们刚才诵读的时候把这个平声字拖得很长,既然拖长,就一定有道理,咱们想一想,为什么要把这个字拖长音来读?

生:因为诗人看得仔细,他看到的是“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把“看”字拖长读能够表现出诗人观察的仔细。

生:因为诗人看的时间很长,所以要拖长来读。

生:因为庐山的雄伟壮观让诗人陶醉,所以他一定看了很久,要拖长来读。

这首诗中 的平声字 还有“山”“缘”等字,学生都可以通过诵读时的声音来引发想象,从中感受音韵中所传达的意思。例如拖长“山”字,才能表现出庐山的雄伟壮观,因此诗人才会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受。

第三,吟诵是语文的基本教学法之一。

吟诵教学法是一套以声音为核心的偏重感性的教学法。老师先以声音教学生,其长短高低、轻重缓急,皆有含义而不宣,只是这么一种声音,有旋律或者有节奏,直接传达给学生。学生可能理解也可能不理解,但是其中的喜怒哀乐、细微曲折,学生是一定有所体会的。然后再加以讲解,这就是理性的教学了。讲完后,学生回去自学复习,掌握后再讲给老师听。此时也是首先以声音传达,老师听了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理解了多少,偏差在哪里。当然这里学生也可以辅以讲解。然后,老师再用声音去指点,哪里要大,哪里要高,如此等等,当然还是辅以讲解,然后学生再去自学,如此循环。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有声音,还包括表情、动作、神态,甚至气味、天气、环境……当然,声音、表情和动作是最主要的。

这样的教学偏重感性。现在的教学偏重理性,甚至完全就是理性。教语文跟教数学一样,都是分解、分析、做题。但古代不是这样的,感性理性虽然都有,但是仍以感性为主。越小的孩子,感性的成分越多,所以讲解得越少。

这样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之前先喜欢上;这样的教学法,还可让学生浸润在其中,不是有距离地理解,而是全身心地投入。那些古诗文不是用来理解的,是用来进入生命进入生活的,并成为生命的养分,随时在那里发酵。

吟诵教学的最终体现,并不是吟诵古诗文,也不是吟诵现有的某些白话诗文,而是创作古诗文和白话诗文,并落实到学生的生命中,成为他未来生命的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完成吟诵的文化传承目标。

能吟诵什么就能创作什么。会吟诵五绝,应该就可以创作五绝。教学中可以先从对对子开始,对对子是很多孩子都喜欢的语言游戏,对到五个字就可以作诗了,而且是用吟诵创作,用吟诵修改,用吟诵表达。

孩子们学习了一段时间吟诵后,便可以尝试进行诗文的创作,五绝、七绝、词、文言都可成为他们抒发情感的方式。如孩子们写道:

闹钟

虽未惊天震耳聋,缓睁睡眼蒙眬中。

难平心恨搅美梦,无奈起床做学童。

捣练子·有怀

思绪断,杜鹃啼,寂寞海鸥两岸栖。

一夜雨声撩不止,浪催花落碾成泥。

醉花阴

溪水江边留许久,岁月同谁守。野菊顾凋零,饰空闺房,独自尝薄酒。

冷风傍晚吹杨柳,自种相思豆。离散数十年,思绪起伏,孤泪沾湿首。

孩子们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谈作诗:

“每每写完一首, 无形的成就感使得自己睡不着,身体,头脑,乃至灵魂,像有了魔法似的轻飘如云。但当我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的诗歌与名家的差距时,臊得脸都不知往哪里放。但自己又酷爱这一口,怎么办?只有潜心研究一下其精华。令人振奋的是,这真使我的水平有所提升。直到现在,我仍然写诗,追其原因,就是因为它独到的内涵和优美的文字积淀。诗大到海纳森罗,小到一棵小草。短短几行文字,竟把悲欢离合,凝练得如此淋漓尽致,更是给人内心一种伏案的冲动。”

“我常把自己幻想成诗中的角色,好似也在狂歌、悲愁,让笔尖下的文字跟随自己的思绪游走。不管所作的诗有多么幼稚,我也算是可以作诗了。”

“朗朗上口的声韵,温润的词语,美妙的语言,整齐的结构,蕴含的哲理。哦!我所喜爱的,我生命中的诗!每当望见身旁的事物,发起呆来,随后,像是被拨动了心中的那根弦,灵感就像泉水般迸发而出,就抓起笔,把所有感情都注入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这种感觉,就像是掉进了无底的黑洞,永远都不会出来。”

“在阳光下,在小径上,在草丛边。灵感总是想来就来,那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总能使我有一种欲望———把它们变成文字,印在纸上!当拿起笔,一幕幕又出现在脑海中。那是一种美———蜜蜂的忙碌、花朵的绽放、大树的茂密、小草的坚强……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去欣赏。俗话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写诗,更是在乎过程———过程,本就是享受。当那些鲜活的景象映入心头,再用笔写在纸上,那就变了。不光是景,还有情。景是架子,情是长在上面的牵牛花,郁郁苍苍。隐隐约约看见景,可是情,才是最重要的。诗中的情,像一杯茶,越品越浓郁、越香醇。几个简单的字里,藏的那份情,那份意……每首诗都不同。一首诗一种性格,千百首诗千百种性格。从我认识它开始,我体会到,或是忧愁,或是豪放,或是喜悦。但是,诗的情,却往往不能用几个字概括,只能用心体会。无论是诗还是词,都有一种性格,那种性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又如,孩子们学习了苏轼的诗词之后,对苏轼有了一番了解,提笔写下的白话诗歌也让人不禁赞叹:

我眼中的苏轼

可憎他,

耗尽心血只为成就,

一页墨香 。

可怜他,

半生无成,

痴痴悲愁,如漫天风雪,

纠纠缠缠,苦了眼前这半杯酒,

笑对一架古琴,空奏星月凄凉。

映出雪发几丝?

夜是深了,寒了,

蝉是倦了,厌了 。

那烛光如霞彩红艳,

芬芳中微透他面容沉黑 。

试问江涛可是英雄魁梧?

向东怒吼,只留一片哗然 。

迷蒙泪眼有多少哀怨惆怅 。

一卷诗书,

倾倒了半生豪情 。

笔墨浓浓,悠悠,飘飘,

他笑笑,谈谈,奏奏,

转眼间,已湿了半边枕,一片衫。

多情应笑我,

怎能写出他,

沾满仙气的半角衣衫?

三年时光,孩子们创作的诗文上千首,姑且不论是否有文采,是否有境界,但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孩子对诗文燃起的热爱,对创作充满的激情。

当然,创作不是仅会吟诵就能开展的,还需要很多的条件。人生阅历、思想境界都很重要,多读诗文也很重要,这样才能熟悉写法的传统,肚子里装满创作的素材。

为了让学生写好诗,我开始时是布置题目,检查作业,表扬佳作。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我逐渐注重让学生养成作诗的习惯,作为个人修身养性、自我调节的手段,每天至少作几首诗,像发短信一样轻松,像记日记一样自然,让诗歌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才是教学最终的成功。

有人会有疑问,考试又不考作诗,为什么不考的东西也要教呢?因为有用,对人生有用,对社会和国家也有用。今天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分数是最有用的,甚至是唯一有用的东西。什么样的教育才是让人放心的教育?就是这个孩子会自我教育了。学校里教的知识,怎么可能比得上社会知识的更新?如果我们问问家长: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呢?家长会说,为了将来有用啊,写个总结,写个广告,总得会写啊。那为什么要写诗呢?这里恐怕要有一半的家长说没必要了。另一半会说:为了锻炼写作能力啊。也就是说为了将来总结、广告写得好,所以要通过写诗练练手,还是落实在应用文上。有一些家长可能另有想法,他们会说:这是心灵的抒发,是自由的追求,人总要有这些审美的情趣,人生才有光彩。

他们说的话全都有道理。但是,世上还有别的道理。

因为他们所说的诗歌,是poetry,不是我们古代所谓的“诗”。

“诗”,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是“诗言志”,“诗”是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点与poetry接近,但也有不同,“诗”不是“抒发”,“抒发”有“发泄”之意,“诗”更多是自我体味。第二个特征,是“发乎情,止乎礼”。“止”不是“停止”的意思,而是“走向”的意思。“诗”是从真情出发,指向“礼”的,poetry则是指向“自由”的。

所以作“诗”的目的,是修身,是自我教育、自我感慨、自我排遣、自我净化。除了应用文之外,诗词文赋的目的差不多都是这样。

今天,我们用什么来言志抒情?用什么来表达自我,沟通他人?好像只有说话,而很多人已经不太会说话。

今天,我们既缺少自由的抒情,也缺少诗教乐教。吟诵,是诗教乐教的基础,所以我们从吟诵开始做。吟诵,又要指向诗教乐教,所以又要落实在创作上。

上一篇:中专班主任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节能低碳活动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