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2024-10-21

铜川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精选7篇)

铜川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篇1

铜川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发挥投资效益,提高工程质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铜川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是我市公路网规划中,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骨架线路上的重大建设工程,或国省道线路上的建设工程。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建设债券,省交通厅补助、银行贷款、群众投工投劳、地方财政补助。其投资额大,管理中政策性强,因此,进一步明确项目管理职责和权限,实行高效、科学、规范化管理是本办法的宗旨。

第二章

第三条

铜川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处)是铜川市交通局的临时派出机构,在市重点公路建设指挥部及市交通局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期间的项目管理。

第四条

项目管理处设处长一名,副处长一名(兼技术总负责)。下设一个综合部、四个现场管理组。综合部及现场管理组的人员组成根据当年建设项目的多少及规模情况确定。

总则

组织机构

第三章

职责范围

第五条 项目管理处代表建设单位对列入计划的建设项目实施期间进行管理,项目管理处处长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处副处长(兼技术负责)对工程质量负总责。项目管理处应坚持“组织、协调、监督、服务”八字工作方针,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六条 项目管理处各部门及成员职责

一、项目管理处处长

(一)代表建设单位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负责项目管理处的全盘工作,分管综合部。

(二)定期向市重点公路建设指挥部、交通局领导、省公路局汇报项目管理处工作及工程进展情况。

(三)协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们提出的问题。

(四)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项目管理处副处长(技术负责)职责

(一)负责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的技术工作。

(二)协助项目管理处处长完成分管的项目管理工作,分管现场管理组。

(三)受项目管理处处长委托,行使处长职权。

(四)抓好工程质量管理,负责地质不良地段技术方案的确 定,协助设计单位完善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五)完成处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现场管理组职责

(一)在项目管理处领导下,代表项目管理处负责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技术质量管理以及变更设计和工程监理工作。

(二)对工程进度、质量、费用实施宏观控制,审查承包人工程总体进度计划和、月度计划,编制年报、月报,并报项目管理处汇总。

(三)按照变更设计管理办法,在设计单位配合下,审核监理工程师或承包人提出的工程变更设计申请,调查变更部位的现场情况,掌握变更的理由、依据及变更方案的合理性,审批构造物位置的移动的变更,涉及重大技术方案的调整和费用增加的变更设计,需报项目管理处审批。

(四)审查监理工程师签认的计量支付报表,审查工程分包、工程延期和工程索赔报告,为项目管理处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五)监督检查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落实承包人执行施工合同,检查承包人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状态,提出质量整改措施,督促承包人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落实质量自检责任人。

(六)加强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的学习,熟悉设计图纸的施工要点,熟练掌握难点工程和关键工程的施工工艺,结合工程实际地形,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指导施工单位解决现场技术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

(七)对工程质量实行动态管理,坚持质量巡查制度,组织中间质量抽检,抽检频率不小于5%,发布质量抽检通报,组织学习和观摩质量优良的施工项目,表扬好的,批评差的,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责令承包人进行整改,并写出质量问题处理报告。

(八)根据总体进度计划要求,检查各合同段的月计划、旬计划执行情况,通过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的措施,确保总体进度计划的实施。

(九)每隔10天检查一次承包人的工程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状态、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和施工管理工作,根据每月的考评综合分,排出名次顺序。实行重奖重罚,以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十)负责竣工文件的汇总、编制和工程决算,组织交工验收、办理竣工验收申请。

(十一)搞好公路建设征地拆迁宣传工作,积极协助沿线政府搞好征迁工作,确保征迁工作按计划完成,交付施工单位施工。

(十二)按照上级政策规定和征地拆迁工作要求,负责催办施工界内的征迁落实工作和因变更设计而涉及的征地拆迁工作。

(十三)搞好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群众的协调工作,协助施工单位解决施工中因征迁问题产生的纠纷,保证施工环境良好。

(十四)协助施工单位办理临时用地、用水、用电等问题,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四、综合部职责

(一)在项目管理处处长领导下积极筹措工程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好工程建设资金,搞好财务核算和工程财务决算工作。

(二)遵守财经纪律,杜绝计划外资金支付,定期进行财务计划分析,当好领导参谋。

(三)负责项目处行政事务管理,做好项目处的后勤服务工作,搞好项目处的车辆管理,合理调配车辆。

(四)负责项目处文件的起草、收发和传阅,以及项目处的会议筹备工作。

(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协助领导搞好项目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负责项目处的内保,做好六防(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意外伤害事故)工作。

(六)抓好工程项目管理的宣传报道和办好《工程动态》简报。

(七)完成项目管理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 组织中间检测及交工验收、竣工验收方面的职责

一、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项目管理处将委托有资格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关键部门进行中间抽检,公布检测结果,作为评比质量好坏的第一手资料。

二、工程完工后,组织监理单位检查验收各施工单位的竣工资料整理情况,提出处理意见,直至验收合格。

三、委托有资格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工程完工检测,提出检测要求,验收检测报告。

四、负责编写项目管理执行报告,并安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完成总结报告。

五、待全部工程完成后,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交工验收申请,并协助有关部门组织交工验收。

六、组织监理单位检查落实、安排督促《交工验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缺陷和遗留问题,直至验收合格。

七、收集整理竣工验收所需的一切资料,具备条件后,向有关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协助有关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第四章 隶属关系及职责

第八条 项目管理处同重点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的关系为上下级关系,其职责为

一、定期向指挥部办公室汇报工程建设情况和需要指挥部办公室会议协调解决的问题。

二、提出建议召开指挥部办公室会议及提请会议研究的问题。

三、按时上报工程月、季、报表和工程简报。

四、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需要,邀请并组织指挥部成员视察工地现场。

第九条

项目管理处在征迁工作方面的职责为

一、负责沿线征地拆迁工作的调查摸底工作,起草征迁承包合同,供市政府与县区政府签订总承包合同,督促、检查、协调 征地拆迁工作。

二、在县区政府征迁代表、监理工程师参加下,向施工单位移交施工现场。

三、协助施工单位落实临时用地。

四、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合同文件要求,做好并维持公路沿线附近的正常交通和农田排灌。

五、商请公路建设指挥部和沿线政府协调解决施工单位与当地群众和有关部门的关系,及时处理相互间的纠纷。

六、协同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当地政府联系解决施工单位在劳务、材料、生活物质供应上的问题,协助解决施工单位提出的疑难问题。

第十条 项目管理处同设计单位的关系为委托关系,在施工设计方面的职责为

一、严格执行《陕西省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批复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或其任何形式的变更,确定变更单价。

二、根据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提出的变更意见,会同设计单位决定是否变更和如何变更,如批复变更将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设计,经审定后,交监理工程师下达变更令,交付施工。

第十一条

项目管理处同监理单位的关系为委托关系,在监理工作方面的职责为

一、按照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规定,支持和保证监理工程师在现场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

二、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设计变更、报告、报表及时批复和 做出处理。

三、对监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和落实驻地监理工程师的人员到场情况,监督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原始记录、抽检资料频率和监理日记。审查监理工程师每月写出的监理报告。有权向监理单位提出更换不称职的监理人员。

第十二条

项目管理处同施工单位的关系为合同关系,在施工单位关系上的职责为

一、严格履行施工承包合同,对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严重履约行为可采取确保工程质量、进度的措施。如清退施工单位或指定分包。

二、向合同段派出业主代表,检查承包单位合同执行情况。

三、组织相关方面的会议(技术交流、施工质量现场会),并组织工程质量检收工作。

四、参加监理工程师召开的工地会议。

第五章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铜川市重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处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二○○二年五月执行

附则

铜川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篇2

1.1 公路路基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概念及特征。

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概念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在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的运行机制下, 通过有效的计划、领导、组织以及控制等手段并利用现有的可用资源从而完成既定目标的一种管理办法。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特征是由公路工程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所以具有多变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公路路基的施工通常都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协调来完成的, 所以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是集管理、设计、成员、质量等一体化的复杂性的工作。而多变性是指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在天气、环境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 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只能是根据这些不可控因素以及自身的施工技术特点从而进行最大限度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

1.2 公路路基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应该是科学而量化的。

公路路基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以及多变性的特点, 因此对路基施工进行科学而又量化的管理工作便是十分必要的了。对路基施工量化的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效率, 降低施工的成本, 从而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科学量化的施工管理是工程实体与施工技术信息结合的必然要求。做到了对路基施工科学量化的施工管理, 在没有进行过多公路工程调研的情况下, 就能够实施公路工程的项目计划。所以科学量化的施工不仅可以有效的监督各个部门的管理水平, 还能够技术、物资、质量等各个部门的工作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2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

2.1 常见公路路基病害的原因分析

通常情况, 公路路基工程出现膨胀、沉陷、裂缝等各种病害问题都与公路路基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关系。首先施工管理时存在对路基填充料的质量控制力度不够的情况, 当对路基进行填充作业时, 没有严格执行工程规定的顺序进行填充, 由于前期检测指标也不够准确, 这样就导致了路基承压力以及水平的稳定性都很差, 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现裂缝等问题;在施工进行阶段, 工作人员对于路基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做的不到位, 这样就会导致路基的排水性很差, 而对于排水工作的疏忽也会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危害。以下为公路路基施工时常见的质量问题: (1) 路面的纵向裂缝。路面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路基的起始填筑宽度不足, 当填筑到一定的高度进行检查时, 会发现中线偏位的问题。为进行修补进行镶边的操作时, 由于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分层填筑碾压, 竣工时, 镶边会出现下沉的情况, 从而产生纵向裂缝;当路基压实工作未达到要求时, 也会产生纵向裂缝, 这是通常需加宽50cm的填土;在进行软基清挖或是清除植被时, 存放的淤泥没有完全清除干净就行填土时, 会导致路基边缘下称, 从而产生纵向裂缝。 (2) 公路路基的沉陷。填方路基的压实度不够或是碾压时没有充分压实又或是路基衔接部位所用材料选择不当是导致路基沉陷的最主要原因。由于现阶段公路修建的工期都很紧张, 因此路基并没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然沉降, 而在未沉降完全的路基上修建路面就会导致路基的沉陷。

2.2 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以及施工地点的勘测

施工地点的勘测工作是很重要的, 要想做好施工地点的勘测工作要对施工地点的资料及各种要素都掌握清楚, 水文、天气、地质等资料的勘测工作尤为关键。勘测人员为争取到最为准确的数据, 必须严谨而踏实, 才能从勘测到的数据中整理并总结出施工时应该遵循的规律。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一线施工的工作人员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和重点, 他们的施工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的高低。所以, 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环境以及特点, 从而对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关于施工技术的培训, 当出现突发情况时, 应急措施的培训也是很重要的。还应该对其进行施工制度以及施工程序上培训。由于大多一线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 因此应注意培训的方法及技巧, 应对他们采用容易使他们感同身受以及是他们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培训及教育。最后应该从思想道德方面对其进行教育, 提高其职位道德, 增强其责任感, 从而确保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3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

3.1 路基施工前的路基试验阶段。

在公路路基全面进行施工之前, 会进行路基试验段的施工。进行此阶段施工时, 应严格按照此前设计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从而有效检验施工方案。路基试验段施工完成以后, 应对土质的含水量、碾压系数、工程质量、人员和机械配套情况等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找出路基施工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制定整改的措施, 从而有效改善设计的施工方案。

3.2 实行科学的施工作业方式

实行科学的施工作业方式的关键在于提前制定可行而又科学的施工计划, 根据不断改变的客观条件并结合可变的施工条件, 制定每道工序、每个阶段的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对指定的计划进行动态的管理, 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 确保施工的进度在可控范围内。

3.3 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

明确责任以及做好监督是对施工人员管理的关键。明确责任是指明确公路工程所有参与人员的责任, 职位从大到小, 部门从上到下, 同时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 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质量。做好监督是指对各个部门以及部门对部门内部的监督工作。施工时, 通过运用因果分析图等质量管理的知识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完成。确保工程施工前预防, 施工中控制, 施工后检测的目标, 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

3.4 施工监理的重点工作

首先路基开挖的监督工作。挖土的程序方式、挖出土的处理、压实后的质量及外观都是路基开挖需要监督的工作。接着是检查路基填充土的质量, 路基含水量等方面的工作都是需要进行认真的检测的,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防止不利情况的出现。其次路基填土快要达到设计标高时, 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对路基的标高、平整度以及宽度进行检测, 发现不符合实际文件的部位时, 应立即返工整修。在工程项目竣工以后, 还应对挖填方路基图层的宽度、距离、标高、外形以及中线位置等重要指标进行要个的检测。

4 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对公路路基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理论

基础、公路路基施工准备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以及公路路基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公路路基施工的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 通过科学量化的管理方式对路基施工进行管理及监督, 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 确保公路路基的顺利竣工。公路路基施工质量越来越好, 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越来越好,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才会越来越迅速。

参考文献

[1]杨栋.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 2008.[1]杨栋.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 2008.

[2]付宏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2]付宏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3]王向华.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 2007.[3]王向华.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 2007.

[4]王穗平.路基施工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4]王穗平.路基施工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铜川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篇3

一、我市地籍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市地籍管理工作较薄弱,全市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没有彻底结束;城镇基准地价体系建设尚需完善;我市首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于92年底完成,长期以来首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成果为我市土地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做的不够详细,地籍档案的管理不够完善,为查阅带来不便;近期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已经移交,但还未全面投入使用。地籍管理工作大多是沿用传统的手工模式,地籍信息化进程缓慢。

1.我市首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结束于1992年,第二次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成果,已于近期通过验收。全市共形成土地利用现状图(1:1万标准分幅)186张,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1:1万标准分幅)186张。以上图件资料为我市土地管理提供了翔实的依据,为我们进行全市耕地评等定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坡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了工作基础图件。

2.我市国有土地登记发讧工作始于89年底,市土地勘测规划队(后演变为铜川市规划设计院)作为市土地管理部门指定的土地登记代理机构,承担着市规划建成区的国有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各区县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区内的国有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历年来,受理申报用地一万三千多宗,共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近六千宗。在当时情况下,基本上满足了土地管理的要求,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由于全市范围内没有进行城镇地籍调查,造成以上土地登记存在一些弊端,如土地登记没有按辖区、街道系统进行,土地登记较凌乱,登记区内缺少完整、具有现势性的登记图件,由于城镇居民的宗地图是现场钢尺勘文,界址点没有统一的坐标,宗地图精度不高,相邻宗地间界址吻合性差,往往引发土地争议。

1999年底我市开展了城镇地籍调查,全市共完成调查41.9 km2,完成调查宗数13451宗,其中市规划建成区共调查面积21.5 km2,调查宗地6777宗(其中王益区4671宗,印台区2106宗),所有宗地图形都已用RDMS瑞得数字化软件完成地形、地籍测量,地籍权属资料齐备。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中,我们根据全市具体情况,进行了城镇地籍变更调查和新增城市用地补充调查,现成果已通过初审。根据国家及省上的安排,我市印发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工作已成为今明两年的地籍管理工作重点,工作中我们可结合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最新成果,将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的有关内容录入数据库中。我市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地籍信息系统已初具雏形。

3.由于机构变动等原因,申报、发证的档案材料及各种地籍统计资料图件的管理不很完善,大部分的地籍档案材料委托市档案局管理,为日常的地籍变更查阅带来诸多不便。

二、进行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大势所趋

地籍信息管理系统( Cadastr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IS),是一个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宗地信息的产生和变更为主线,高效能地采集、存储、处理、输出和传输地籍信息及相关的办公公文信息的一个多用途信息系统。该系统首先面向土地的行政管理工作,为相关科室日常办公业务提供一个工作平台。由于输入该系统的信息是经过标准格式加工的,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减少了工作流程,加快了科室文件传递速度和准确度。所以,地籍信息系统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国土管理的工作效率,并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將进一步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我市传统的地籍管理手工作业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国土管理的需要。铜川市急需进行地籍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中要以铜川市国土资源管理、城乡建设发展辅助决策为目标,以多种比例尺图件、多种应用层面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为构成的地籍信患自动化为手段,综合汇总各宗土地的位置、权属关系、用途(地类)、面积及土地价格等信息,建立以测量子系统、图形子系统、权属子系统、土地利用现状子系统、档案子系统和Inter网应用子系统等为构成的铜川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

1.国土资源部要求,土地管理要以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实现地籍信息采集、处理、储存、应用自动化,实现地籍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要完成大城市和部分市、县城镇的城乡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步形成全国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网络。

2.进行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土地储备等土地有偿使用的推行,涉及到大量的土地产权关系,十分复杂,客观要求我们科学管理,为正确处理土地使用者之间、土地使用者于国家、集体之间的关系,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并对土地进行产权状况、利用状况等进行科学分析,为城乡建设、土地储备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由于地籍信息的数据量大、内容复杂,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已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在计算机网络下,借助于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手段加以解决。

3.进行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我市现代数字化地籍是地籍管理工作的需要铜川市土地面积3882.6 km2,国有土地约有1188.05 km2,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需登记宗地约有九万多宗,长期以来,地籍管理工作较薄弱,现全市城镇地籍调查虽基本结束,但国有土地的登记工作量依然很大,而大面积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村组发证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发展工作进展较慢,要想尽快完成全市范围的城乡土地总登记,用常规的地籍管理手工作业方式是很难完成的。

地籍管理的工作对象是土地产权,直接涉及广大用地者的切身利益,地籍管理是一种技术性工作,更是国家赋予权利的运用,地籍管理工作人员就是地籍管理的权利载体,不规范管理就有可能产生以权谋私现象,实现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是规范服务、杜绝腐败的有力手段。

三、建设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铜川现代数字地籍的基本思路

1.我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已基本具备条件,由于各方重视,我市地籍管理的工作力量逐渐加强,市国土局成立了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专门从事地籍管理的有关技术工作,该中心配备了大容量的计算机、扫描仪及大幅面彩色绘图仪等,并购买了经国土资源部测评合格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类软件等。

全市已基本完成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所有宗地图形都已用完成地形、地籍测量,每一宗地进行了数宇化图形编辑及属性的录入,为我们进行GIS数字化图形系统建立创造了条件。地籍调查形成的档案资料及以往形成的土地登记的档案资料为我们进行随后的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条件。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及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成及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工作的开展,为最终完成我市城乡一体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保障。

2.建立铜川现代数字地籍,实现地籍管理信息自动化的基本步骤

根据铜川实际,我市地籍管理信息自动化建设应重点作好两库(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建设和地籍管理网络化建设,从而逐步实现由项目导向性向管理导向性导向性模式过渡,圆满完成我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1)项目导向性地籍管理信息模式的建立

以项目为导向的地籍信息系统有特定的目标,大多数具体狭窄,专业性较强,偏重于技术性的问题,以实现项目自身的目标为工作周期。项目导向性的地籍信息系统可以作为启动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较快地获得示范性的应用效果,同时培养人才。我市项目导向性的地籍信息系统应首先做好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和1:10000数据库的莲设。

①铜川市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

銅川市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历时多年,现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库工作。首先完成市规划建成区21 km2的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库工作。数据库以区块为单位,而不是以图幅,即按区、街道、街坊、宗地的方式,区、街道、街坊、宗地原则上按地籍测量时所划分为原则。全市各区县按照省上要求,统一使用经苍穹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类软件进行建库操作。其具体步骤为:a.建立全市统一分幅信息文件(.mif);b.建立以街道为单位的街坊分界(EBP、EBF)信息;c.街坊数据的整理和入库;d.道路、河流等非宗地信息的数据入库;e.属性资料的输入,初始登记的通过登记调查档案录入,已发证的查阅档案局材料后,将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卡等扫描录入。市级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成后,使我们可方便的查阅市规划建成区的各宗地图件及属性资料,为我们进行土地登记、土地变更登记及日常地籍档案查询带来极大方便。同时在市级建库后,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帮助区县建立地籍调查数据库。

②1:10000数据库的建设

全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顺利完成,全市各区县的农村土地利用数据现状库已全部建成,使用的软件是和城镇兼容的苍穹农村版,arcgis操作平台。我们要重点做好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与1:1万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很好衔接,使城乡接合部的国有、集体土地准确吻合。从而使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与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的有关内容如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地形地物等图形数据及相关属性数据做到无缝衔接,建立城乡一体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

(2)管理导向性地籍管理信息模式的建立

长期运行的地籍信息系统应该是以管理为导向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地籍信息系统使用效率高,服务领域广,维护费用高。管理导向性地籍管理信息模式的目标有两个:多用途和业务化。在我们进行上述项目导向性地籍管理信息模式的数据库建立中,应重点考虑系统的管理问题,数据库的建设应从长远考虑。当项目完成后,及时过渡到以管理为导向昀地籍信息系统,以求长期稳定的发展。

①多用途系统的建立,在地籍数据多用途特性的基础上,将系统建设成为能满足用户多种需求和满足多种用户的需求。在数据库设计中要立足长远,市区城镇地籍调查中不仅进行了地籍测量,还进行了地形测量,在数据录入中,将地形有关的要素尽可能全的输入,对地籍元素的属性输入中,对初始申请的资料、已发证的资料或土地规划、城镇规划、及有关的地质状况信息的资料都详细输入,在完成基准地价的基础上,将土地分等定级的结果也一并输入整理,并安装相应的规划、城镇测量软件。使系统不仅能满足土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的地籍信息,还应给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土地储备、房屋、矿业产权登记及土地使用税费的征收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和基本功能,给社会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土地使用税费的征收、房地产权登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管理、房地产交易、城市规划、建筑报批、土地征用等,另外还能满足政府、单位组织决策功能的实现(如统计分析功能、规划及建筑技术的辅助决策功能)。

②业务化运作系统的建立 我市最终应建成地籍信息的产生、变更应用均由计算机来完成的地籍信息系统,使以前由手工完成的地籍工作如:地籍调查、土地初始、变更登记、地籍资料的归档、查询等日常工怍由计算机完成。使地籍管理工作人员真正从繁琐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配合我省国土局域网建设,完善我市国土资源局网,实现市局内计算机网络化,使各科室之间资源共享。建立GIS与办公自动化(OA)为一体的图文办公信息系统,用于辅助进行日常业务办公。使系统实现国土管理等业务数据的集成处理、联网图文查询以及项目联网办案,按照统一的空间参照系统和规范的信息分类体系,对国土管理、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等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数据和图件资料进行集成管理,形成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图文集成数据库,把大量分散的文本、图形数据变成全局共享的综合资源。国土部门的具体经办人、科长、主管局长均可在自己的办公室查阅相关的图件资料和业务数据,并实行联网办案,在计算机支持下,进行项目材料的申请、初审表格填写、审批后材料归档、打印制证等。其次利用WebGis技术在Inter网上发布各种宗地属性数据的地籍信息,逐步实现与省、区县的互联,统一用网络浏览器作为普通办公界面,利用Internet及Web进行办文信息等电子文件自动发布,实现日常地籍管理网络化,为行政管理共示制和窗口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四、我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保障措施及发展方向

1.我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保障措施

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进行国土管理的重要依据。

首先各级领导应予以充分重视,将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地籍信息涵盖了城乡建设及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各种国土信息,通过对一系列土地信息分析评价,可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是需要耗费资金的,各级部门要高瞻远瞩,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舍得加大资金投入,我市在进行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已经投入了不少资金,如信息中心的硬件购置、城镇地籍调查的经费等,今后还要争取领导的支持,继续进行必要的投资,使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要加强各方合作,积极努力工作。地籍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积极工作,尽快完成城镇地籍调查工作、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工作、国有、集体土地登记工作等日常地籍工作。

最后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地籍管理工作队伍。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所需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我市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绕要由单一的项目导向性模式过渡到相对复杂的管理导向性模式,势必需要更多的知识,广大地籍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在项目导向性模式的建库工作中积累经验,以适应工作需要。

2.我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发展方向

以管理导向性模式而最终完成的铜川市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将使我市地籍信息管理办公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对于我市国土管理及城市建设决策,发挥重要作用,必将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生活即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成,可使我们告别地籍管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使我们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逐步实现高效、规范、自动化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使地籍管理的深度和层次都得到提高。

(2)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成将成为我市国土资源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国土管理日常业务工作方面,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将提供大量现势性的基础资料,各种统计数据信息及各种专题图件,是科学管理我市国土资源、依法进行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在土地储备方面为我们准确分析储备地块的位置、面积属性等;在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方面,通过GIS和数据库的结合,科学分析土地潜力及拓展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土地开发整治规划提供依据。

(3)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成将为我市城市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南川市重点小城镇商业发展规划 篇4

[ 2004-12-14 ]

为了进一步加快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步伐,把南川建设成为渝黔边境的商贸中心,按照重庆市商委《关于制定重庆商品流通“六大建设”、“双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小城镇建设和商贸流通发展现状,“十五”期间认真抓好南平、水江、大观、鸣玉等4个重点小城镇的商业发展工作,并作如下规划:

一、南平小城镇商业发展规划

(一)南平镇商贸流通基本情况

南平镇位于南大门,是重庆市级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九五”期间南平城镇建设和商品市场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南平广场为中心,一个农贸市场和一个工业品市场为辐射点,十条街道门市,村级综合服务社和社区服务业为网点基础的市场网络体系。

截止2001年底,城镇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达37000人,其中集镇居住人口9010人,国民生产总值达34285万元,拥有商业网点738个,商贸业态和服务门类齐全,设施较好,交易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5200万元,该镇工业基础较好,工业企业达150个,工业总产值达23709万元,因此,南平小城镇商业是以工矿型为主导。

(二)南平发展小城镇商业的优势和条件。

1、交通通讯基础良好。南平镇距南川市区16公里,距万盛城区18公里,与万盛、巴南和南川市内的神童、兴隆、南城、金山接壤,是重庆市区进入南川的东南门。有2条国家级二级公路横穿全境,公路成网,交通极为方便。实现了社社通电话,村村通光纤,移动通讯全面覆盖。为商业网点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通畅的信息服务条件。

2、工业基础较好。全镇有工业企业150个,主要 有能源、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特别是煤炭、水泥、玻璃制品80%销往市外,形成了巨大的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需求。

3、资源丰富。旅游资源较好,是进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佛山的南大门,与万盛黑山相连。境内有千年古刹宝象寺、神仙洞、银杏王等景点。农林矿产资源富足,有药材、银杏、水果、花生、西瓜、蔬菜等农副产品,有原煤、石英砂等矿产资源。

4、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规划布局合理,旧城改造面大,城镇基础设施齐全。金融、邮电、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城镇功能不断提高。

(三)南平小城镇商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1、基本思路

坚持以工矿型为主导,搞好社区服务业,新建配置规范的室内集贸市场,大力发展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和专业特色街,提高餐饮、文化、娱乐、服务业档次,增强市场的辐射聚集能力。

2、奋斗目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1年为6500万元,到2005年实现10500万元,年均递增13%。

(2)集市贸易成交额:2001年实现5200万元,到2005年实现8800万元,年均递增14%。

(3)到2005年新建占地10500平方米、配置规范的室内农贸市场一个。

(4)培育建设1条美食街,2条商业特色街。

(5)到2005年建成超市10个,社区服务小区3个,专卖店、连锁店、便利店达到20个。

(6)到2005年个私商业经营业主达到950户,培育贩运大户30户。

二、水江小城镇商业发展规划

(一)水江镇商贸流通基本情况。

水江镇位于南川东北部,距市中心21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幅员面积235平方公里。是重庆市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中心镇。“九五”期间水江镇城镇建设和商品市场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以南陵大道为中心、农贸市场为辐射点、八条街道门点、村级综合服务社和社区服务业为网点基础的市场网络体系。

截止2001年底,城镇建成面积达1.64平方公里,总人口50004人,其中集镇居住人口7114人,是南川的人口大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600万元,拥有商业网点675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00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达5500万元,该镇商贸业态和服务门类齐全,人口众多,公路成网辐射能力强,因此水江小城镇商业发展以商品集散型为主导。

(二)水江发展小城镇商业的优势。

1、交通通讯区位优势。水江镇距南川市21公里,距涪陵区和武隆县80公里。与贵州道真县,南川市内鱼泉、东城、中桥、石墙、铁村和武隆县平桥、白马接壤,石雷公路(原川湘公路)穿越全境,公路和程控电话实现了社社通,光纤村村通,移动通讯全面覆盖,这些都为商贸流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工业基础优势。境内有搬迁后的原“三线”企业宁江厂,现改为宁江监狱。有原涪陵地区企业4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主要有能源、建材、轻纺等支柱产业。

3、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是南川的产煤大镇。农林资源富足,主要农副产品有:药材、蔬菜、水果、苎麻、油菜等。草食畜禽发展迅速,目前全镇有养殖大户210户,是南川市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是周边牲畜市场的集散地,为水江商品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货源。

4、城镇建设速度较快。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新建了长2公里,宽45米的南陵大道,城镇基础设施齐全。金融、邮电、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城镇功能不断增强。

(三)水江小城镇商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1、基本思路。

坚持以商品集散型为主导。新建一个配置规范的室内集贸市场,扩建牲畜市场,大力发展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大力培育个体商贩和贩运大户。

2、奋斗目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1年为7000万元,到2005年实现11000万元,年均递增12%。

(2)集市贸易成交额:2001年实现5500万元,到2005年实现9200万元,年均递增14%。

(3)到2005年新建占地10000平方米、配置规范的室内农贸市场。扩建水江牲畜市场,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

(4)培育建设1条美食街,2条商业特色街。

(5)到2005年建成超市15个,社区服务小区2个,专卖店、连锁店、便利店达到25个。

(6)到2005年个私商业经营户达到1150户,培育贩运大户50户。

三、大观小城镇商业发展规划

(一)大观镇商贸流通基本情况。

大观镇距南川市区24公里,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是重庆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重庆市生态农业大观园中心镇。“九五”期间大观小城镇建设和商品市场网络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初步形成了以农贸市场、专卖店、超市为主体,5条街道门市(其中主街道长2公里)、村级综合服务站为网点的市场网络体系。

截止2001年底,城镇建成面积1.1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25916人,其中集镇人口7896人。拥有商业网点435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0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达2100万元。该镇商贸业态和服务门类齐全,商品聚集辐射能力强,可辐射周边10个乡镇20余万农村人口,因此,大观小城镇商业发展以商品集散型为主导。

(二)大观发展小城镇商业的优势。

1、交通通讯区位优势。大观镇距南川市区21公里,距重庆市区92公里,南川至巴南区的二级公路穿越全境,公路、程控电话和光纤实现了村村通,移动通讯有效覆盖。与南川市内河图、木凉、兴隆、白沙、土溪和巴南区的石龙、花桥等7个乡镇接壤。可辐射周边10个乡镇,20余万农村人口,历史以来就是农副产品、工业品批发集散中心。

2、资源优势。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农林资源量大质优,主要农副产品有优质大米、水果、苎麻、茶叶、生猪、家禽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大观已被重庆市规划为生态农业大观园中心镇。

3、城镇建设基础较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规划合理,城镇基础设施齐全。金融、邮电、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城镇功能日益增强。

(三)大观小城镇商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1、基本思路。紧紧抓住建立生态农业大观园区机遇,依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以商品集散型为主导的小城镇商业。改扩建现有农贸市场,使其成为配置规范的室内集贸市场,新建一个占地9500平方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超市、专卖、便利店,大力培育个私商业经营业主和贩运大户。

2、奋斗目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1年为3800万元,到2005年达到6400万元,年递增14%。

(2)集市贸易成交额:2001年实现2100万元,到2005年实现4000万元,年均递增18%。

(3)到2005年新建占地9500平方米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改扩建原有农贸市场,使其达到室内农贸市场的规划标准。

(4)培育建设1条美食街,2条商业特色街。

(5)到2005年建成超市10个,专卖店、连锁店、便利店20个。

(6)到2005年个私商业经营业主达到715户,培育贩运大户35户。

四、鸣玉小城镇商业发展规划

(一)鸣玉镇商贸流通基本情况。

鸣玉镇位于南川北部,距南川城区21公里,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九五”期间鸣玉镇小城镇建设和商品市场网络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初步形成以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为主体,专卖店、超市为辐射点,4条街道门市、村级综合服务站为网点基础的市场网络体系。

截止2001年底,城镇建筑面积0.9平方公里,总人口19300人,其中集镇人口7100人。拥有商业网点320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0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800万元。该镇商业业态和服务门类较齐全,商品辐射周边10多个乡镇15余万农村人口。因此,鸣玉小城镇商业发展以商品集散型为主导。

(二)鸣玉发展小城镇商业的优势。

1、交通通讯区位优势。鸣玉镇距南川城区21公里,境内有南川至涪陵公路南北贯通,鸣玉至大观、水江公路横穿东西。实现村村通公路、程控电话和光纤,移动通讯有效覆盖。

2、资源优势。水利资源丰富,镇境内有龙川江、凤嘴江交贯,渔跳水电站库区淹没水位至镇所在地,因此水流充足。鸣玉属典型的农业区,农林资源富足,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高粱为主,经济作物以苎麻、蔬菜、蚕桑为骨干,是南川的二线蔬菜基地,蔬菜远销重庆主城区、万盛、涪陵、贵州遵义、道真等地,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年出栏肥猪2万余头。

3、小城镇建设基础较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规划合理,城镇基础设施较为齐全。金融、邮电、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体系完善,城镇功能不断提高。

(三)鸣玉小城镇商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1、基本思路。紧紧抓住已纳入生态农业园区建设范畴的机遇,依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商品集散型为主导的小城镇商业。改扩建现有农贸市场,建设配置规范的室内农贸市场。进一步发展蔬菜生产,做大做强蔬菜批发市场。大力发展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大力培育个私商业经济和贩运大户。

2、奋斗目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01年实现2800万元,到2005年达到4300万元,年递增14%。

(2)集市贸易成交额:2001年为1800万元,到2005年实现3800万元,年均递增20%。

(3)改扩建现有农贸市场,在现有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的基础上,扩建成占地6500平方米的配置规范的室内农贸市场。

(4)培育建设1条美食街,2条商业特色街。

(5)到2005年建成综合、副食超市10个,专卖店、连锁店、便利店达到20个。

(6)到2005年个私商业经营户达到550户,培育贩运大户25户。

五、小城镇商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完善规划。根据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完善城镇建设规划,尽快完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达到商业网络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先进。

(二)加快城镇建设(含商业网点)步伐。小城镇建设采取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增强城镇功能。根据住房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精神,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到城镇经商办店,不断增加小城镇居住人口。在旧城改造新区开发中注重商业网点的合理设置。

(三)推进集镇农贸市场的改造。采取政府规划、协调、业主投资经营方式,南平镇、水江镇新建室内集贸市场各1个,大观、鸣玉改扩建现有农贸市场为配置规范的室内集贸市场。

铜川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篇5

关于发布《四川省重点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川交〔2006〕79号 川高公司、厅公路局,各重点公路项目法人,厅直有关单位:

为加强公路建设市场管理,规范公路施工分包活动,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确保公路建设依法有序进行,厅制定了《四川省重点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试行)》,并经2006年5月31日厅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厅公路局可以参照《四川省重点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地方公路的施工分包管理办法,规范全省地方公路建设的施工分包行为,创造和谐、稳定的地方公路建设市场环境。

二○○六年七月二十日

四川省重点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路建设市场管理,规范公路施工分包行为,打击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确保公路建设依法有序进行,根据《公路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公路建设监 督管理办法》、《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重点公路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的省属重点公路建设项目。

有关建设单位(或业主)、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均应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公路工程施工分包主要分为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

本办法中的专业工程分包是指与建设单位(或业主)直接签订合同的公路工程施工承包企业(以下简称“承包人”)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分部工程委托给其他施工承包企业(以下简称“专业分包人”)施工的行为。

本办法中的劳务作业分包是指工程承包人或专业分包人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把劳务作业交由劳务分包人并支付劳务费的行为。第四条 允许劳务作业分包和合法专业工程分包。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违规向承包人指令分包工程。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承包人指定采购材料或设备。

第五条 省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省属重点公路工程施工分包活动的行政监督,建设单位(或业主)按照本办法具体对公路工程的施工分包活动进行管理。其中,四川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川高公司”)依据职责实施对投资控股项目(含委托川高公司管理的项目)施工分包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第二章 分包条件、方式及程序

第六条 承包人可以将非关键性工程或者适合专业化队伍施工的分部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

专业工程分包的总量不得超过承包人合同工程总量的30%。专业工程分包人不得再次实施专业工程分包。

第七条 承担专业工程分包的专业分包人,必须具有与公路技术等级或分包工程相适应的专业承包资质,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近3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施工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或其他不良表现。

禁止被省交通主管部门通报的不良信誉公路施工企业从事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第八条 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载明的招标项目实际情况,拟在工程总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实施专业工程分包的,应当在投标文件中载明;未载明的,应符合第九条规定。

第 九条 在建设单位(或业主)与承包人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未约定的情况下,承包人在施工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拟实施专业工程分包的,必须把拟分包的工程内容、数量、选定专业分包人的资质、信誉、施工能力等情况向监理单位报告,监理单位审查后报建设单位(或业主)审查同意。其中,川高公司投资控股项目(含委托川高公司 管理的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将同意的专业工程分包情况报川高公司备案;川高公司应定期将建设单位(或业主)同意的专业工程分包情况汇总报省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监理单位应审查专业分包人的资质、信誉、施工能力等条件,审核分包工程性质及工程量。

第十条 承包人必须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机构和统一的工地试验室,统一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和施工质量的统一控制。

第十一条 承包人和专业分包人可以直接招用劳务人员或者将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人。承包人和专业分包人招用劳务人员的,应当依法签订劳动用工合同。承包人、专业分包人和劳务分包人应当按照合同按时支付劳务费用,落实各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确保劳务人员作业安全。

第十二条 劳务分包人一般应具有法人资格和劳务分包资质。对于拟分包的劳务作业,承包人应将劳务分包人的资质、资格及劳务用工计划等情况送监理单位备案。

第十三条 劳务分包人不得将其分包的劳务作业再次分包。第十四条 专业工程分包、劳务作业分包均应依法签订合同,明确约定工程价款或劳务费的结算方式以及保证按期支付的相应措施,确保工程款、劳务费的按合同支付。

专业工程分包合同协议书及分包工程量清单、劳务分包协议书应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或业主)备案。

第三章 分包管理

第十五条 承包人的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具有与其承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其中,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财务负责人、计量支付管理人员必须是本单位的人员。承包人实施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后,不得降低项目管理机构的人员配置标准。

本办法所指本单位人员,系与本单位有合法的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第十六条 专业分包人有义务承担分包工程建筑材料的采购,自行组织工程建设流动资金。

为方便劳务作业组织和提高施工效率,承包人或专业分包人可以委托劳务分包人采购地方建筑材料和小宗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第十七条 专业分包人应对应设置现场驻地管理机构,建立分包人对承包人负责的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网络,配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履行工程技术、施工组织、资金投入、机具投入、质量控制、安全等管理义务。

专业分包人必须接受承包人工地试验室统一的施工质量自检。

第十八条 劳务分包人应配置现场驻地劳务管理机构,配备相关管理人员,履行施工作业组织、技术配合、安全生产管理、后勤保障等义务。禁止以劳务作业分包的名义变相实施专业工程分包。

第十九条 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格价及其构成以及支付方式等由合同双方自行协商确定,但应不低于成本价为底限。

专业工程分包合同单价不得低于承包人的承包合同单价的97%(招标文件规定的税费除外)。劳务作业分包或劳务作业聘用的劳务工资应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严禁承包人、专业分包人在合法的专业工程分包或劳务分包活动中通过压低分包价格获取非法经济利益。

第二十条 承包人应当在获得建设单位(或业主)计量支付款后7天内向专业分包人或劳务分包人支付合同约定的有关款项,专业分包人应当在获得承包人的计量支付款后7天内向劳务分包人支付合同约定的有关款项。

对于承包人委托建设单位(或业主)直接向专业分包人支付相应工程款项的,建设单位(或业主)应在向该承包人支付工程款的同时,向该承包人指定的专业分包人支付相应的委托工程款。

第二十一条 取得批准的专业分包并不解除承包合同规定的承包人的任何责任或义务,并对专业分包人的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负完全责任。承包人对专业分包人在承包专业工程施工中引起的债权、债务及其他经济纠纷应积极予以协调、解决。

第二十二条 承包人对施工的安全生产负责,并对专业分包人和劳务分包人的安全生产进行管理。专业分包人应当将其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生产方案报承包人备案,承包人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作出处理。

第二十三条 分包人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服从建设单位(或业主)、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专业分包人就分包的专业工程施工向承包人负责。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或业主)应加强分包工程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及时纠正承包人、监理单位不符合本办法的行为。省交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公路建设市场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

第四章 业主指令分包与联合采购

第二十五条 由于承包人违约严重影响工程实施的,建设单位(或业主)可以实施工程指令分包,并要求承包人与指令分包人签订分包合同,但是承担指令分包的指令分包人应符合第七条的规定。建设单位(或业主)在实施指令分包前,应将指令分包事项、指令分包人的有关情况书面报告省交通主管部门;其中,属于川高公司投资控股的项目(含委托川高公司管理的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还应将指令分包事项、指令分包人的有关情况首先书面报告川高公司。本条中的工程指令分包,系指因承包人违约导致施工承包合同不能正常履行,对建设单位(或业主)的利益造成严重影响,为确保公路建设的政府目标,由建设单位(或业主)作出的强制性、惩罚性的工程分包行为。

第二十六条 指令分包合同由业主、承包人、指令分包人三方共同签订,指令分包人的合同义务及责任应按照建设单位(或业主)与承包人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约定事项进行确定。

指令分包合同应报省交通主管部门备案;其中,属于川高公司投资控股的项目(含委托川高公司管理的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还应将指令分包合同报川高公司备案。

承包人可以收取工程指令分包人一定额度的协调管理费,其比例不能超过指令分包工程相应的承包人承包合同价格的1%。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或业主)的指令分包行为应免除承包人对指令分包工程的一切义务、责任和相关的风险,否则承包人有权拒绝建设单位(或业主)的分包指令。

指令分包工程的一切义务、责任和相关的风险由指令分包人承担,并由指令分包人对建设单位(或业主)负责。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或业主)在施工承包合同中已经事先约定的情况下,可以与承包人实施材料或设备的联合采购行为,符合招标或比选条件的,应通过招标或比选方式选定供货人。

联合采购仅限定在对工程质量和功能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材料、设备或专项设备。第五章 转包、违法分包及处罚

第二十九条 在承包人施工现场所设置的项目管理机构中,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计量支付管理人员不是承包人本单位人员的,认定为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视同为转包行为。

第三十条 承包人将全部工程以专业工程分包的名义肢解后转交他人实施的,或者将部分专业工程分包后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和派驻相应人员对该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的,均认定为工程转包行为。

第三十一条 各项专业工程分包的总量超过承包人合同工程总量的30%(以总承包合同总价为基准计算),或专业分包人不符合第七条规定条件的,均认定为违法工程分包行为。

第三十二条 凡由劳务分包人提供机械设备、并承担技术管理、自行组织大宗材料或主要材料采购的劳务作业分包,认定为专业工程分包行为;各项专业工程分包的总量超过承包人合同工程总量的30%的(以总承包合同总价为基准计算),认定为违法工程分包行为。

第三十三条 对于转包或违法分包行为,建设单位(或业主)、监理单位有权要求相关单位限期纠正,并按照合同约定追究违约责任;拒不整改的,建设单位(或业主)可以依法解除承包合同。

对于具有转包或违法分包行为的承包人,省交通主管部门视情节可给予有关单位6 24个月的通报,处于通报期的单位,招标人应拒绝其投标,发包人可以拒绝授予合同。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建设单位(或业主)、监理单位有权要求限期纠正,拒不整改的,按照违法分包行为进行处罚。(一)专业工程分包价格或劳务作业分包价格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二)专业工程分包人再次实施专业工程分包的;(三)劳务分包人将其分包的劳务作业再次分包的;

(四)承包人未建立统一的工地试验室,或未实施施工质量统一控制的;(五)施工单位招用的劳务人员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

(六)劳务分包人未配置现场驻地劳务管理机构,或未配备相关管理人员的。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建设单位(或业主)、监理单位有权要求承包人(含指令分包人)组织限期整改,并可暂停支付工程款。省交通主管部门视情节可给予有关单位6 12个月的通报,处于通报期的单位,招标人应拒绝其投标,发包人可以拒绝授予合同。

(一)承包人(含指令分包人)、专业分包人、劳务分包人恶意拖欠劳务费的;(二)承包人或分包人恶意拖欠材料款的;(三)承包人未及时支付专业分包工程款的;

(四)承包人或劳务分包人未落实各项劳动保护和安全措施,无法保证劳务人员作业安全的;

(五)承包人对专业分包人的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管理不力,造成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事故或者安全生产事故的;

(六)承包人对专业分包人在承包专业工程施工中引起的债权、债务及其他经济纠纷未积极予以协调、解决的。

第 三十六条 监理单位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审查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行为,或在审查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过程中协同承包人或分包人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建 设单位应依法予以纠正,并酌情扣减监理服务费。省交通主管部门视情节可给予监理单位6 24个月的通报,处于通报期的单位,招标人应拒绝其投标,发包人可 以拒绝授予合同;可给予监理工程师警告直至停止监理执业资格的处罚。

第三十七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向承包人指令分包或指定采购的,或建设单位违规同意专业工程分包的,省交通主管部门应依法予以纠正,并追究建设单位及主要责任人的 行政和经济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可以暂停资金拨付或项目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公路建设项目的施工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有关分包的条款应符合本办法。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中涉及的分部工程,其划分以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为准。

第四十条 省重点公路项目的勘察设计分包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四川省交通厅解释。

铜川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篇6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节能降耗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

(银政办发〔2009〕4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各重点用能企业:

为了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力度,提高节能工作成效,确保实现“十一五”和年度节能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若干意见》(银党发[2008]37号)和《银川市2009年节能工作要点》(银政办发[2009]5号)精神,现就切实加强节能降耗几项重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指标的监管

1、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全市发电企业能耗指标的监管。5月底前,组织开展对发电企业(包括热电)能耗达标情况的专项检查;对发电煤耗达不到项目报批设计标准的企业,限期制定治理措施并要求在年底前完成治理;对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报请市政府责令其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2、市经委牵头负责全市除发电企业以外的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指标的监管。5月底前,组织开展对重点用能企业能耗达标情况的专项检查并建立企业能耗台帐;对单位产品能耗达不到国家和自治区能耗限额标准或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限期制定治理措施并要求在年底前完成治理;对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报请市政府责令其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3、市经委牵头负责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5月底前,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培训;7月底前,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情况进行检查,对未开展能源审计或不符合能源审计要求的限期整改,对无正当理由拒不落实整改要求或整改没有达到要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处以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年内完成15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报告并通过专家验收。

二、加强燃煤锅炉能效指标的监管

1、市住房保障局牵头负责全市供热燃煤锅炉能效指标的监管。5月底前,根据全国燃煤锅炉热效率先进水平制定我市供热燃煤锅炉能效指标标准,同时组织开展对供热燃煤锅炉能效水平进行全面清查;对锅炉能效水平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企业,责令其制定节能改造措施并限期在10月底前完成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或没有改造价值的锅炉,限期在两年内淘汰。2010年底前,全市供热燃煤锅炉平均热效率达到75%以上。

2、各县(市)区政府和经济开发区、宁东基地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工业燃煤锅炉能效指标的监管。5月底前,组织开展对工业燃煤锅炉能效水平进行全面清查;对锅炉能效水平达不到国内平均水平的企业,责令其制定节能改造措施并限期在年底前完成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达标或没有改造价值的锅炉,限期在两年内淘汰。

三、加强农业和商贸服务业节能降耗工作

1、市农牧局牵头负责全市农业节能降耗工作。5月底前,组织开展对农业能耗情况的摸底调查,同时提出全市农业节能降耗的重点环节、具体措施、节能标准,并抓好节能措施的落实。2009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以上。

2、市商务局牵头负责全市商贸服务业节能降耗工作。5月底前,组织开展对商贸服务业能耗情况的摸底调查,同时提出全市商贸服务业节能降耗的重点环节、具体措施、节能标准,并抓好节能措施的落实。2009年,全市商贸服务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以上。

四、加强能源统计监测分析工作

1、市统计局负责全市能源统计监测工作。加强GDP能耗统计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能源统计行为,按季度定期对全市能耗情况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同时,根据经济普查的能源消费情况,及时研究出现的新问题,确保能源统计的准确、科学、合理。

2、市经委(市节能监测中心)负责全市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统计监测工作。上半年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统计直报制度,加强单位产品能耗和万元产值能耗情况的监控,按季度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五、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领导和督查

1、各牵头单位要高度重视节能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根据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抓好组织协调和工作措施的落实。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做好节能相关工作。

2、各单位节能工作任务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实行“问责制”,责令其主要负责人向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市政府督查室要会同市节能办,对各单位承担的节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结果作为对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分的主要依据。

铜川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篇7

关键词:设备操作,公路施工,技术控制

1 认真学习, 科学分析

进行设备操作之前应该对所操纵的设备进行系统、完整的学习研究, 更好的掌握其特点特性, 然后更好的进行使用。

1.1 ABC设备管理法的应用

ABC设备管理方法是一种从种类繁多、错综复杂、影响机械设备的若干因素中, 对每种因素进行分析、综合, 找出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因素、照顾一般因素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法会把设备划分为A、B、C三类, 从而使管理目标更加明确的显现出来, 然后可以直接降低管理成本, 对更好的管理使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性能, 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都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ABC设备管理法从单台设备的原值、作用、数量、产地、稀有程度、租赁市场有无同类设备等众多方面进行考虑, 然后做出最优计划, 对设备进行分类, 分类后一般占设备总台数的10~20的为A类, 占设备总台数的20~30为B类, 占设备总台数的50~70的为C类。

1.2 合理分析, 重点管理

公路施工技术中设备操作管理方法与设备ABC分类密切相关, 需要重点管理的为A类, 较重点管理的为B类, 对C类设备只要做一般管理就可以了。

对A类设备的操作必须是持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的人员, 设备的管理和执行必须要十分严格, 并建立机械设备档案, 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和单机核算。而对于B类设备的操作主要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和单机核算, 建立机械设备档案。C类设备就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量身定做, 实施自行的管理办法。

2 综合调研, 系统管理

公路施工企业在对设备进行系统的分析后, 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以及深入改革, 机械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在统观大局的形式下, 应该对系统做到系统的管理, 促进企业机械设备结构更加合理化。

2.1 前期管理

在关键设备的选择购置上, 不不能片面的偏重其性能, 更应该保证其运行可靠, 并尽量能够匹配已有设备的性能。购置的设备要有技术、安全、质量验收合格证、使用操作说明书, 并且要配备其技术需求的工具、备件统计说明。还要对购置的机械设备的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价、性能、出厂日期、购买日期等信息做好详细的台账管理。

2.2 使用管理

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应该有专门的负责人员, 要从机械设备到位后就做好机械设备技术材料和有关单据凭证的记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 操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操作, 随时随地的对设备状况进行检修, 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的结构性能和保养技术知识, 掌握操作规程。对施工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 有权拒绝执行, 确保安全生产。制定对操作人员技术培训、考核、检查、安全教育的详细计划, 经过操作技术考试并且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才能被允许操作机械设备。

2.3 安全管理

在施工中, 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 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力度和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 杜绝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改善危及安全生产的设施, 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排除设备自身的安全问题, 在施工中, 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屡见不鲜, 这也是操作设备管理中安全管理的重大课题之一。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由于机构、人员更迭频繁, 设备管理人员接收专业教育时间短, 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整体意识模糊, 技术管理水平两极分化等因素而存在的人为的安全事故隐患。

在实践中, 必须及时及早地发现对生产安全有不利影响的因素, 将一切的安全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

2.4 维护管理

加强对施工设备按时、按级、按项、按质的设备维护保养, 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进行排查检修, 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 防患于未然。

对大型的设备, 应执行以计划预防保养制度、按时维修与状态检测为基础“安全第一, 预防为先”的原则。充分的利用施工间歇和自然环境导致的停工休息日, 对设备进行适当的维修方式, 及时提高机械设备效率, 确保机器的良好运行。

想要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就必须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设备综合管理能是企业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现有设备整体管理。

3 完善设备, 提高效率

机械设备在达到限定的报废年度时, 就会出现能耗高、安全性能地、故障率高、维修费用昂贵、整修时间长、严重的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质量, 对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所以对这些年久失修的设备应该及时的报废, 从而减少不必要支出, 提高效益。

为了适应当前的形式发展, 施工企业要适当的引进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机械设备, 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提高自身的总体实力。但值得注意的是, 不能因为一味地追求设备的生产率而盲目的购置一些大型设备, 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导致所购设备因为资源、市场消耗能力、搬迁运输、施工场地、环保、操作适应等因素的限制, 而无法带来预想的经济效益, 反而因使用后的运转费难以维持而降低生产率。

4 加强培训, 择优人才

随着社会的进步, 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 机械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其自动化的理念越来越深入, 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机械设备的应用也就要求其管理者要有全新的进步思想、先进的创新理念、科学精准的分析能力, 从而对设备购置、安装、维修、更新改造等进行井而有序、有条不紊的综合管理。

设备的操作人员更应该有较高的责任心, 保证安全生产, 维护机械的正常运转。更应该对自己所操纵的设备做到懂得构造原理、性能用途、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还要能够安全操作、准确保养、精确检查, 排除一切故障, 做好合理使用。

因此, 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就应该加强这些人员的培训力度,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法, 选拔和培养一批精通技术管理, 会核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 以满足企业日后的需要,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结束语

在公路建设中, 优质、高效、低耗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采用规范规程化、标准准确性的设备操作管理是最可行有效的手段, 可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项目部优化配置施工中的设备生产要素, 已经日渐成为公路施工技术控制的重点。项目部应该以加强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设备的操作管理为先行培训重点, 从而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 同时高质量的设备操作定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水孩子---《尾声》作文下一篇:揭示哲理的作文

本站热搜